CN115556541B - 车辆空调设备、空调设备控制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车辆空调设备、空调设备控制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56541B
CN115556541B CN202211120758.XA CN202211120758A CN115556541B CN 115556541 B CN115556541 B CN 115556541B CN 202211120758 A CN202211120758 A CN 202211120758A CN 115556541 B CN115556541 B CN 1155565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vehicle
functional
duct
air cond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2075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56541A (zh
Inventor
梁贵铭
李钢
吕俊
张浩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2075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565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5565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565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565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565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24Devices purely for ventilating or where the heating or cooling is irrelevant
    • B60H1/26Ventilating openings in vehicle exterior; Ducts for conveying ventilating a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814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 B60H1/00878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the components being temperature regula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3/00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 B60H3/06Filtering
    • B60H3/0658Filter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arrangement in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814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 B60H1/00878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the components being temperature regulating devices
    • B60H2001/00961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the components being temperature regulating devices comprising means for defrosting outside heat exchang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空调设备、空调设备控制方法和系统,该车辆空调设备包括空调滤芯和第一风道,车外空气能够在车辆空调设备的作用下,先后经空调滤芯和第一风道进入车内;该车辆空调设备还包括功能风道和排气风道,功能风道的上下游分别与第一风道和排气风道连通,功能风道或排气风道内设有吸气装置,且第一风道中设有空气流向转换件,空气流向转换件能够处于第一姿态,阻止进入第一风道的车外空气流入车内,并能使车外空气在吸气装置的作用下经功能风道和排气风道排出车外;空气流向转换件还能够处于第二姿态或第三姿态,使车内空气能够在吸气装置的作用下经第一风道、功能风道和排气风道排出车外。

Description

车辆空调设备、空调设备控制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空调设备、空调设备控制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车辆的空调设备一般包括壳体总成1、吹脚风道2和吹面风道3,其中壳体总成1内部设有空调滤芯(图未示)、蒸发器(图未示)和内外循环风门(图未示),以及用于使车外空气经内/外循环风门、空调滤芯和蒸发器后进入其中的风道;壳体总成1上设有进风口11,吹脚风道2和吹面风道3均与壳体总成1相连并能分别连通壳体总成1内部的风道;壳体总成1上与吹脚风道2相连的位置上设有吹脚风门4,吹脚风道2的远离壳体总成1的端部上设有吹脚风口21,吹脚风口21与和车内部相连通的空调管道(图未示)相连;类似地,吹面风道3内设有吹面风门(图未示)和吹面风口,吹面风口也与和车内部相连通的空调管道(图未示)相连,吹面风门和吹脚风门4用于分别控制吹脚风道2和吹面风道3处于封闭或畅通状态。当空调设备运转,进行诸如外循环等动作时,外界空气能经由进风口11被吸入空调设备中,经内外循环风门(中的外循环风门)、空调滤芯和蒸发器,再分别进入吹面风道3和吹脚风道2中,随即经吹脚风口21和吹面风口,最后进入车内。
基于上述结构,当人们乘坐车辆时,会存在确保空调无异味和整车换气的需求。其中,空调异味的产生原因之一是空调在制热或制冷过后,蒸发器的表面会残留大量水分,在空调关闭后,这些水分无法有效地快速蒸发,会导致细菌滋生,同时导致出风异味。
而对于整车换气,目前整车换气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单纯开窗通风,另一种是开启车载空调的外循环模式,令车载空调单纯将外界空气吸入车内。其中,单纯开窗通风的方案会导致外界空气未经空调滤芯即进入车内,由于外界空气中可能存在病毒、夹杂花粉或粉尘超标,这将会造成进入车内的空气质量不可控;而车载空调的外循环模式通常只是单纯将外界空气吸入车内,换气效率低,车内空气无法快速地排出车外。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空调设备、空调设备控制方法和系统,该车辆空调设备能够使外界空气经空调滤芯过滤后再被吸入车内,同时使车内空气快速地排出车外,具有极高的换气效率;此外,该车辆空调设备还能快速去除蒸发器上残留的水分。
本发明提供的车辆空调设备包括空调滤芯和第一风道,车外空气能够在所述车辆空调设备的作用下,先后经空调滤芯和第一风道进入车内;该车辆空调设备还包括功能风道和排气风道,所述功能风道的上下游分别与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排气风道连通,所述功能风道或所述排气风道内设有吸气装置,且所述第一风道中设有空气流向转换件,所述空气流向转换件能够处于第一姿态,阻止进入所述第一风道的车外空气流入车内,并能使所述车外空气在所述吸气装置的作用下经所述功能风道和所述排气风道排出车外;所述空气流向转换件还能够处于第二姿态或第三姿态,使车内空气能够在所述吸气装置的作用下经所述第一风道、所述功能风道和所述排气风道排出车外。
可选地,还包括壳体总成和第二风道,所述空调滤芯设置在所述壳体总成内,所述第一风道为吹脚风道,所述第二风道为吹面风道,所述吹脚风道固定于所述壳体总成上;车外空气能够经空调滤芯后进入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中,并在车内空气经所述第一风道、所述功能风道和所述排气风道排出车外时,经所述第二风道进入车内;所述空气流向转换件为功能风门或三通阀。
可选地,所述空气流向转换件为功能风门,所述功能风门被配置为能在所述吹脚风道中转动,所述吹脚风道包括吹脚风口、功能风口、以及互为相对侧的第一风道壁和第二风道壁,所述吹脚风口通往车内,所述吹脚风口和所述功能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二风道壁上,所述功能风口位于所述吹脚风口和所述壳体总成之间;所述功能风门为第一姿态时,其远离所述第一风道壁的端部与所述第二风道壁位于所述吹脚风口和所述功能风口之间的部分接触,所述功能风门为第二姿态时,其远离所述第一风道壁的端部贴近所述第一风道壁,使所述功能风口与所述吹脚风口相通。
可选地,所述功能风门在所述吹脚风道中运动为第三姿态时,所述功能风门远离所述第一风道壁的端部与所述第二风道壁位于所述功能风口和所述壳体总成之间的部分接触,以隔断所述吹脚风道与所述壳体总成内风道的连通。
可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总成内的吹脚风门,所述吹脚风门用于控制所述吹脚风道是否与所述壳体总成内的风道连通,所述吹脚风门能在所述空气流向转换件为第一姿态时使所述吹脚风道与所述壳体总成内的风道连通,在所述空气流向转换件为第二姿态时隔断所述吹脚风道与所述壳体总成内的风道。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空调设备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检测车辆当前状态,判断车辆当前状态是否需要自动换气或自净化,若判断需要自动换气,进入步骤S2,若判断需要自净化,进入步骤S2’;若判断均满足需要自净化和需要自动换气的条件,以自净化和自动换气二者中其一在先另一在后的方式依次执行进入步骤S2或步骤S2’的操作;
S2:操控空气流向转换件处于对应姿态,使车外空气经空调滤芯进入车内,同时使车内空气被吸气装置吸取并经功能风道被排出车外;进入步骤S3;
S3:判断车辆当前状态是否满足停止自动换气的条件,若是,停止自动换气;
S2’:使空调设备在外循环状态下从车外部吸入空气,并阻止空气送入车内;使该空气经功能风道送出车外;进入步骤S3’;
S3’:判断车辆当前状态是否满足停止自动换气的条件,若是,停止自动换气。
可选地,当车辆满足以下指标时,判断需要自动换气:
自动换气开关为开启状态;
本次行车周期IG OFF前,空调设备处于关闭模式且累计持续时间在第一时间值以上,且外部环境温度在第一范围之间;
车辆自检反馈空调设备无故障。
可选地,当车辆满足以下指标时,判断需要自净化:
自净化开关为开启状态;
本次行车周期IG OFF前,空调设备进入过制冷或采暖除湿状态,且工作的时间在第三时间值以上;在空调设备运行期间,车内部与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大于等于第一温度值;车辆下电时蒸发器温度小于等于第二温度值;
为空调设备供电的蓄电池电压≥第二电压值;
车辆自检反馈空调设备无故障;
车辆所有车门的锁车时间≥第四时间值。
可选地,在步骤S3中,判断车辆满足停止自动换气条件的指标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自动换气开关为关闭状态;
为空调设备供电的蓄电池电压≤第一电压值;
步骤S2已执行满第二时间值;
步骤S2的执行过程中空调设备发生故障;
空调设备接收到需要正常工作的指令;
在步骤S3’中,判断车辆满足停止自净化条件的指标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自净化开关为关闭状态;
为空调设备供电的蓄电池电压≤第一电压值;
步骤S2’已执行满第五时间值;
步骤S2’的执行过程中诊断出空调设备发生故障;
任一车门解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空调设备控制系统,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自动换气开关状态、本次行车周期IG OFF前,空调设备处于关闭模式累计持续时间、外部环境温度、空调设备是否故障;
该检测模块还用于检测自净化开关状态、本次行车周期IG OFF前,空调设备进入过制冷或采暖除湿状态的工作时间、在空调设备运行期间,车内部与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车辆下电时蒸发器温度、给空调设备供电的蓄电池电压、车辆所有车门的锁车时间;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检测模块检测的参数,执行空调设备控制方法。
综上所述,通过在空调设备中设置功能风道,使空气只能在其中单向从车内流向车外,并在吹脚风道中设置空气流向转换件,本发明能提供一种空调设备、空调设备控制方法和系统,该空调设备可以由现有技术中的空调经简单改装得到,该空调设备、空调设备控制方法和系统可实现高效率的整车换气,保证车内空气质量不易受外界空气影响,能够有效阻隔灰尘、花粉、PM2.5及多数病毒。同时,该空调设备、空调设备控制方法和系统还能够有效地将蒸发器上残留的水分快速排出车外,保证车内空气质量及乘员健康。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中空调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相关技术中吹脚风门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调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功能风门为第一姿态)。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调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功能风门为第二姿态)。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功能风门处于不同姿态时的示意图(壳体总成中设有吹脚风门);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功能风门处于不同姿态时的示意图一(壳体总成中未设吹脚风门)。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功能风门处于不同姿态时的示意图二(壳体总成中未设吹脚风门)。
附图标记说明
A-第一姿态,B-第二姿态,C-第三姿态;
1-壳体总成,11-进风口,2-吹脚风道,21-吹脚风口,22-功能风口,23-第一风道壁,3-吹面风道,4-吹脚风门,5-功能风道,6-排气风道,7-吸气装置,8-功能风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其上设有空调设备,该空调设备包括壳体总成1、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其中第一风道为吹脚风道2,第二风道为吹面风道3,壳体总成1内部设有空调滤芯(图未示)、蒸发器(图未示)和内外循环风门(图未示),内外循环风门约位于壳体总成1上的区域I的内侧,蒸发器约位于壳体总成1上的区域II的内侧,空调滤芯位于蒸发器的附近(属现有技术);此外,壳体总成1上还设有进风口11。吹脚风道2和吹面风道3均与壳体总成1相连并分别连通壳体总成1的内部;壳体总成1上与吹脚风道2相连的位置上设有吹脚风门4(见图2),吹脚风道2的远离壳体总成1的端部上设有吹脚风口21,吹面风道3内各设有吹面风门(图未示)和吹面风口,吹面风门和吹脚风门4用于分别控制吹脚风道2和吹面风道3处于封闭或畅通状态。
本实施例中,在最靠近吹脚风门4的吹脚风口21与吹脚风门4之间开设有功能风口22,该功能风口22与一功能风道5相连,该功能风道5的上游端与功能风口22相连,下游端与一排气风道6的上游端相连,且在该功能风道5的与排气风道6相连的位置处设有吸气装置7,用以引导功能风道5和排气风道6中的空气流向;排气风道6的下游端通往车外。优选地,副驾驶位(图未示)下方的车身钣金件(图未示)上可以开设开口,该排气风道6的下游端可以被固定在该开口处,从而与车外部相连通。
承上述,以位于功能风口22对侧的吹脚风道2的侧壁为第一风道壁23,位于第一风道壁23对侧的吹脚风道2的侧壁为第二风道壁,功能风口22和吹脚风口21开设在第二风道壁上;在吹脚风道2的设有功能风口22的附近,具体位于吹脚风口21与吹脚风门4之间,还设有一功能风门8;功能风门8安装在吹脚风道2内,并能在对应驱动装置(例如电机,图未示)的驱动下在吹脚风道2中具有不同的位置。
更为具体而言,该功能风门8能在吹脚风道2中如图5所示地运动为第一姿态或第二姿态。当功能风门8为第一姿态时,功能风门8远离第一风道壁23的一端能与第二风道壁相接触,从而阻挡在吹脚风口21的上游,使空气无法自壳体总成1内的风道行至吹脚风口21并去往车内,但可以自壳体总成1内的风道经功能风口22进入功能风道5中,最终在吸气装置7的吸取下进入排气风道6,被排出车外;此时,功能风门8的远离第一风道壁23的一端同功能风口22和最靠近功能风口22的吹脚风口21之间的第二风道壁相接触。当功能风门8为第二姿态时,功能风门8相对于其位于第一姿态时相当于以图示逆时针的方向旋转,并贴近第一风道壁23,从而不阻碍空气在吹脚风道2中的流通。需要说明的是,将风门组件安装在通道中以使其能够在通道中转动从而封闭或使通道畅通的具体设置结构属于现有技术,本文在此不做赘述。
进一步地,功能风道5与排气风道6形成的通道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空气能否经排气风道6排出车外的阀门(图未示),该阀门设置在功能风口22处,在吸气装置7工作时使功能风道5与排气风道6连通,在吸气装置7停机时使功能风道5与排气风道6之间处于隔断状态。可选地,该阀门也可以设置在排气风道6内或功能风道5内或直接集成在吸气装置7上。可选地,吸气装置7可以为风扇,也可以为气泵之类的装置。可选地,吸气装置7可设置在功能风道5内或排气风道6内。
如此易知,对于现有技术中的车辆来说,只需在其吹脚风道2上开设功能风口22,并在吹脚风道2中加装功能风门8,同时在壳体总成1外侧加装功能风道5和排气风道6,加装吸气装置7,即可得到上述的空调设备。基于该空调设备,改动车辆的原有控制程序,在需要进行整车换气时,使空气能经空调滤芯过滤后经吹面风道3吹入车内,同时令吹脚风门4处于关闭状态,再使功能风门8转至第二姿态,使功能风口22与吹脚风口21连通,使吸气装置7工作,即可使车内空气依次经吹脚风口21和功能风口22持续被吸入功能风道5中,最终从排气风道6被排出车外,从而在车内部构造出高效的空气循环,实现高效换气。
此外,上述经改造后的空调设备还可以避免空调设备中蒸发器的表面残留水分,从而导致空调出风异味和细菌滋生的问题出现,也即使空调设备具有自净化功能。对此更为详细的描述是,由于上述空调设备中设有功能风门8、功能风道5和排气风道6,在车辆受到关闭空调的指令后,只需关闭除吹脚风门4和功能风门8外的其他有关空调出风模式的对应风门(例如吹面风门和除霜风门等),使空气能被吸入空调设备中但无法被送入车内,再于确保吹脚风门4打开且空调设备为外循环状态的前提下,使功能风门8为第一姿态,吸气装置7工作,即可使外界空气经进风口11被吸入空调设备中,依次经过蒸发器、吹脚风门4和功能风口22进入功能风道5中,最终经排气风道6被排出车外。此过程持续一段时间后,蒸发器表面残留的水分就会被风干;这些水分会化作带有湿气的气体,于不会在车内留存的前提下被排出车外。
在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若直接生产该空调设备而非需对现有技术中的车辆进行改装,则吹脚风门4的设置并非必需。具体而言,此时功能风门8可以在吹脚风道2内转动成如图6和图7所示的第一姿态、第二姿态和第三姿态,当功能风门8为第三姿态时,其远离第一风道壁23的端部与第二风道壁相接触,并位于功能风口22与吹脚风道2和壳体总成1内风道相连的位置之间,能够代替处于关闭状态的吹脚风门4。
如此,当空调正常运转,例如制冷或制热时,功能风门8只需为第二姿态,即可确保空气能流入车内;当空调如上所述需要高效率整车换气时,功能风门8为第三姿态,空气即无法从壳体总成1中进入车内,反而可以从车内被吸入功能风道5中,最终流出车外;当车辆需要进行风干蒸发器上残留水分时,功能风门8为第一姿态,即可使得空气从壳体总成1中流出后无法流入车内,而是经功能风口22进入功能风道5中,最终被排出车外。
在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前述功能风门8还可以被三通阀所替代,此时只需根据需要控制三通阀的阀口之间的连通策略,即可分别达到上述功能风门8为第一姿态、第二姿态和第三姿态时的效果。本发明中,功能风门8和三通阀均可被看作是用于改变空气流向的空气流向转换件。
基于上述空调设备,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设备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检测车辆当前状态,判断车辆当前状态是否满足需要自动换气的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进行步骤S2;具体地,当车辆当前状态同时满足以下三项指标时,判断车辆当前状态满足需要自动换气的条件:
a.自动换气开关为开启状态;优选地,该自动换气开关可以以外置按钮/应用程序开关的形式设置在车内部/移动端上,以供乘客操作。
b.本次行车周期IG OFF前,空调设备处于关闭模式且累计持续时间在第一时间值(例如20min)以上,且外部环境温度在第一范围之间(例如15℃至25℃);
c.车辆自检反馈空调设备无故障;例如,车辆通过ECC(错误检查和纠正)系统自检空调设备中用于使空气从外部经进风口11吸入壳体总成1内的鼓风机无故障(属现有技术,本文不赘述)。
S2:自动换气;具体地,使空调设备以外循环模式工作,此时,鼓风机工作,吹面风门打开,以使空气经空调滤芯过滤后能从吹面风道3被送入车内部;同时,吹脚风门4关闭,功能风门8转至第二姿态,吸气装置7工作,以使空气能从车内部经吹脚风口21被吸入功能风道5中,随后经排气风道6排出。该过程将持续第二时间值(例如10min)。
S3:判断车辆当前状态是否满足停止自动换气的条件,若是,执行停止自动换气;具体地,当车辆当前状态满足以下五项指标中的至少之一时,停止自动换气:
d.自动换气开关为关闭状态;
e.为空调设备供电的蓄电池电压(EDU自采集KL30电压值)≤第一电压值(例如11.5V);
f.步骤S2已执行满第二时间值;
g.步骤S2的执行过程中ECC诊断出空调设备发生故障;
h.空调设备接收到需要正常工作以向车内送风的指令;例如,空调设备收到需制冷/制热的指令。
优选地,自动换气被设置为可在每个下电循环(IGN OFF过程)中多次开启。空调自动换气开关状态被设置为下电需要记忆,初次上电时空调自动换气开关默认开启。
停止自动换气的具体操作包括:吸气装置7停机,吹面风门关闭,空调退出外循环状态,鼓风机停机。
优选地,若步骤S3中车辆仅因空调设备接收到需要正常工作的指令而需要停止自动换气,则停止自动换气的操作中,除吸气装置7必须停机外,空调设备中的各部件是否需要停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的。优选地,当步骤S2被执行时,车内部多媒体屏可以弹出自动换气功能开启提示。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空调设备,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设备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检测车辆当前状态,判断车辆当前状态是否满足需要自净化的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进行步骤S2’;具体地,当车辆当前状态同时满足以下五项指标时,判断车辆当前状态满足需要自净化的条件:
i.自净化开关为开启状态;优选地,该自净化开关可以以外置按钮/应用程序开关的形式设置在车内部/移动端上,以供乘客操作。
j.本次行车周期IG OFF前,空调设备进入过制冷或采暖除湿状态,且工作的时间在第三时间值(例如10min)以上,同时在空调设备运行期间,车内部与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大于等于第一温度值(例如6℃);加之车辆下电时,蒸发器温度小于等于第二温度值(例如10℃);设置该指标的原因是,下若空调在满足上述参数的前提下工作过,则蒸发器表面容易残留有水分。
可选地,该指标j还可以与空调设备可否进入制冷模式的判定条件一致。
k.为空调设备供电的蓄电池电压(EDU自采集KL30电压值)≥第二电压值(例如12V);
l.车辆自检反馈空调设备无故障;
n.车辆所有车门状态为锁车时间≥第四时间值(例如1min)。
S2’:自净化;具体地,使空调设备以外循环模式工作,此时,鼓风机工作,吹脚风门4打开,功能风门8转至第一姿态,吸气装置7工作,吹面风门、除霜风门等关闭,以使空气能被送入壳体总成1中,并对蒸发器上残留的水分进行风干,再经吹脚风道2进入功能风道5中,随后经排气风道6排出。该过程将持续第五时间值(例如3min)。
S3’:判断车辆当前状态是否满足停止自净化的条件,若是,停止自净化;具体地,当车辆当前状态满足以下五项指标中的至少之一时,停止自净化:
m.自净化开关为关闭状态;
o.为空调设备供电的蓄电池电压(EDU自采集KL30电压值)≤第一电压值;
p.步骤S2’已执行满第五时间值;
q.步骤S2’的执行过程中ECC诊断出空调设备发生故障;
r.任一车门解锁。
停止自净化的具体操作包括:吸气装置7停机,吹脚风门4关闭,功能风门8转至第一姿态,空调退出外循环状态,鼓风机停机。
优选地,自净化被设置为在每个下电循环(IGN OFF过程)中最多被激活一次。自净化开关状态被设置为下电需要记忆,初次上电时空调净化开关默认开启。可选地,在自净化时,鼓风机的档位优选5档,鼓风机以最高速运转。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检测车辆是否满足自净化条件的步骤和检测车辆是否满足自动换气条件的步骤可以同步进行,在车辆当前状态同时满足需要自净化和自动换气的条件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以任意顺序设定自净化和自动换气的执行优先级,令此二者以预期顺序依次执行。
基于上述所有车辆空调设备的控制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空调设备控制系统,包括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自动换气开关状态、本次行车周期IG OFF前,空调设备处于关闭模式累计持续时间、外部环境温度、空调设备是否故障;
该检测模块还用于检测自净化开关状态、本次行车周期IG OFF前,空调设备进入过制冷或采暖除湿状态的工作时间、在空调设备运行期间,车内部与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车辆下电时蒸发器温度、空调设备供电的蓄电池电压、车辆所有车门的锁车时间。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检测模块检测的参数,执行上述所有空调控制方法。
综上所述,通过在空调设备中设置功能风道5,使空气只能在其中单向从车内流向车外,并在吹脚风道2中设置诸如三通阀或功能风门8等用于改变空气流向的空气流向转换件,本实施例能提供一种空调设备、空调设备控制方法和系统,该空调设备可以由现有技术中的空调经简单改装得到,该空调设备、空调设备控制方法和系统可实现高效率的整车换气,保证车内空气质量不易受外界空气影响,能够有效阻隔灰尘、花粉、PM2.5及多数病毒。同时,该空调设备、空调设备控制方法和系统还能够有效地将蒸发器上残留的水分快速排出车外,保证车内空气质量及乘员健康。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车辆空调设备,包括壳体总成(1)、空调滤芯、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其中所述空调滤芯设置在所述壳体总成(1)内,车外空气能够在所述车辆空调设备的作用下,先后经空调滤芯,通过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进入车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为吹脚风道(2)且固定于所述壳体总成(1)上,所述第二风道为吹面风道(3);
还包括功能风道(5)和排气风道(6),所述功能风道(5)的上下游分别与所述吹脚风道(2)和所述排气风道(6)连通,所述功能风道(5)或所述排气风道(6)内设有吸气装置(7),且所述吹脚风道(2)中设有空气流向转换件;所述空气流向转换件可为功能风门(8)或三通阀,其能够处于第一姿态,阻止进入所述吹脚风道(2)的车外空气流入车内,并能使所述车外空气在所述吸气装置(7)的作用下经所述功能风道(5)和所述排气风道(6)排出车外;所述空气流向转换件还能够处于第二姿态或第三姿态,使车内空气能够在所述吸气装置(7)的作用下经所述吹脚风道(2)、所述功能风道(5)和所述排气风道(6)排出车外;
所述功能风门(8)被配置为能在所述吹脚风道(2)中转动,所述吹脚风道(2)包括吹脚风口(21)、功能风口(22),以及互为相对侧的第一风道壁(23)和第二风道壁,所述吹脚风口(21)通往车内,所述吹脚风口(21)和所述功能风口(22)设置在所述第二风道壁上,所述功能风口(22)位于所述吹脚风口(21)和所述壳体总成(1)之间;
所述功能风门(8)为第一姿态时,其远离所述第一风道壁(23)的端部与所述第二风道壁位于所述吹脚风口(21)和所述功能风口(22)之间的部分接触;所述功能风门(8)为第二姿态时,其远离所述第一风道壁(23)的端部贴近所述第一风道壁(23),使所述功能风口(22)与所述吹脚风口(21)相通;所述功能风门(8)为第三姿态时,其远离所述第一风道壁(23)的端部与所述第二风道壁位于所述功能风口(22)和所述壳体总成(1)之间的部分接触,以隔断所述吹脚风道(2)与所述壳体总成(1)内风道的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总成(1)内的吹脚风门(4),所述吹脚风门(4)用于控制所述吹脚风道(2)是否与所述壳体总成(1)内的风道连通,所述吹脚风门(4)能在所述空气流向转换件为第一姿态时使所述吹脚风道(2)与所述壳体总成(1)内的风道连通,在所述空气流向转换件为第二姿态时隔断所述吹脚风道(2)与所述壳体总成(1)内的风道。
3.一种空调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检测车辆当前状态,判断车辆当前状态是否需要自动换气或自净化,若判断需要自动换气,进入步骤S2,若判断需要自净化,进入步骤S2’;若判断均满足需要自净化和需要自动换气的条件,以自净化和自动换气二者中其一在先另一在后的方式依次执行进入步骤S2或步骤S2’的操作;
S2:操控空气流向转换件处于对应姿态,使车外空气经空调滤芯进入车内,同时使车内空气被吸气装置(7)吸取并经功能风道(5)被排出车外;进入步骤S3;
S3:判断车辆当前状态是否满足停止自动换气的条件,若是,停止自动换气;
S2’:使空调设备在外循环状态下从车外部吸入空气,并阻止空气送入车内;使该空气经功能风道(5)送出车外;进入步骤S3’;
S3’:判断车辆当前状态是否满足停止自动换气的条件,若是,停止自动换气;
当车辆满足以下指标时,判断需要自净化:
自净化开关为开启状态;
本次行车周期IG OFF前,空调设备进入过制冷或采暖除湿状态,且工作的时间在第三时间值以上;在空调设备运行期间,车内部与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大于等于第一温度值;车辆下电时蒸发器温度小于等于第二温度值;
为空调设备供电的蓄电池电压≥第二电压值;
车辆自检反馈空调设备无故障;
车辆所有车门的锁车时间≥第四时间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车辆满足以下指标时,判断需要自动换气:
自动换气开关为开启状态;
本次行车周期IG OFF前,空调设备处于关闭模式且累计持续时间在第一时间值以上,且外部环境温度在第一范围之间;
车辆自检反馈空调设备无故障。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3中,判断车辆满足停止自动换气条件的指标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自动换气开关为关闭状态;
为空调设备供电的蓄电池电压≤第一电压值;
步骤S2已执行满第二时间值;
步骤S2的执行过程中空调设备发生故障;
空调设备接收到需要正常工作的指令;
在步骤S3’中,判断车辆满足停止自净化条件的指标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自净化开关为关闭状态;
为空调设备供电的蓄电池电压≤第一电压值;
步骤S2’已执行满第五时间值;
步骤S2’的执行过程中诊断出空调设备发生故障;
任一车门解锁。
6.一种车辆空调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自动换气开关状态、本次行车周期IG OFF前,空调设备处于关闭模式累计持续时间、外部环境温度、空调设备是否故障;
该检测模块还用于检测自净化开关状态、本次行车周期IG OFF前,空调设备进入过制冷或采暖除湿状态的工作时间、在空调设备运行期间,车内部与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车辆下电时蒸发器温度、给空调设备供电的蓄电池电压、车辆所有车门的锁车时间;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检测模块检测的参数,执行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设备控制方法。
CN202211120758.XA 2022-09-15 2022-09-15 车辆空调设备、空调设备控制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155565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20758.XA CN115556541B (zh) 2022-09-15 2022-09-15 车辆空调设备、空调设备控制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20758.XA CN115556541B (zh) 2022-09-15 2022-09-15 车辆空调设备、空调设备控制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56541A CN115556541A (zh) 2023-01-03
CN115556541B true CN115556541B (zh) 2024-05-03

Family

ID=84740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20758.XA Active CN115556541B (zh) 2022-09-15 2022-09-15 车辆空调设备、空调设备控制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5654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79135A (zh) * 2016-10-27 2017-02-08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模式控制方法、系统及汽车空调的空调箱
CN114312225A (zh) * 2022-01-13 2022-04-12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的通风换热系统及车辆
CN114523817A (zh) * 2022-03-17 2022-05-24 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车辆及用于干燥车用空调蒸发器的方法、系统、存储介质
CN217022125U (zh) * 2022-03-14 2022-07-22 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车用空调箱、车用空调系统及车辆
CN217048191U (zh) * 2022-03-17 2022-07-26 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车用空调以及车辆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79135A (zh) * 2016-10-27 2017-02-08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模式控制方法、系统及汽车空调的空调箱
CN114312225A (zh) * 2022-01-13 2022-04-12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的通风换热系统及车辆
CN217022125U (zh) * 2022-03-14 2022-07-22 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车用空调箱、车用空调系统及车辆
CN114523817A (zh) * 2022-03-17 2022-05-24 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车辆及用于干燥车用空调蒸发器的方法、系统、存储介质
CN217048191U (zh) * 2022-03-17 2022-07-26 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车用空调以及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56541A (zh) 2023-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27922B2 (ja) 車両用空調システム
JP4710616B2 (ja) 車両用電池冷却装置
JP5333496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6467000A (zh) 车用空调装置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JP2010006153A (ja) 電気自動車
JP2007137127A (ja) 車両用電池冷却・空調装置
CN209505382U (zh) 一种用于重型卡车上的新风空调系统
JP4684718B2 (ja) 車両用換気装置
WO2010061648A1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15556541B (zh) 车辆空调设备、空调设备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3500887B (zh) 车载空调器及车辆
CN109606071A (zh) 主动式通风泄压系统及汽车
JP3912252B2 (ja) 駐車時換気又は空調装置
JP2008044580A (ja) ドア開度固定構造
JP2005041356A (ja) 車両用換気システム
JP2011168150A (ja) 車用空調装置
CN113320351B (zh) 车载空调新风组件及其控制方法和车载空调系统
US11458817B2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having a hybrid filter
JP2007008227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KR20230090687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JPH0712112Y2 (ja) エバポレータの凍結防止装置
JP5402716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KR20230140120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KR20230090688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JPS62105713A (ja) 自動車用空気調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14500 988 Tong Tong Road, Wu Tong Street, Tongxiang, Jiaxing, Zhejiang

Applicant after: United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Ltd.

Address before: 314500 988 Tong Tong Road, Wu Tong Street, Tongxiang, Jiaxing, Zhejiang

Applicant before: Hezhong New Energy Vehicle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