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47756A - 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47756A
CN115547756A CN202211195800.4A CN202211195800A CN115547756A CN 115547756 A CN115547756 A CN 115547756A CN 202211195800 A CN202211195800 A CN 202211195800A CN 115547756 A CN115547756 A CN 1155477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movable contact
fixed contact
fixed
electromagnetic re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9580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岩本大荣
关川纯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Electronic Components Co ltd
Shizuoka University NUC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Electronic Components Co ltd
Shizuoka University NU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Electronic Components Co ltd, Shizuoka University NUC filed Critical Fujitsu Electronic Component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5477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477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36Stationary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 e.g. yoke
    • H01H50/38Part of main magnetic circuit shaped to suppress arcing between the contacts of the rela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3/00High-tension or heavy-current switches with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3/02Details
    • H01H33/59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switc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for ensuring operation of the switch at a predetermined point in the ac cycle
    • H01H33/596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switc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for ensuring operation of the switch at a predetermined point in the ac cycle for interrupting d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4Terminal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18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34Stationary parts for restricting or subdividing the arc, e.g. barrier pla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34Stationary parts for restricting or subdividing the arc, e.g. barrier plate
    • H01H9/36Metal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44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 H01H9/443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using permanen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1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 H01H1/20Bridging contacts
    • H01H1/2066Fork-shaped bridge; Two transversally connected contact arms bridging two fixed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18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 H01H50/24Parts rotatable or rockable outside coil
    • H01H50/26Parts movable about a knife ed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46Contact arrangements for contactors having bridging contac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 Contact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其具有在固定端子上连接有固定接点的固定接点部;在可动接点弹簧上连接有可动接点的可动接点部;与所述可动接点部连接的衔铁;使所述衔铁移动的电磁铁;将在所述固定接点与所述可动接点之间产生的电弧拉长的磁铁;以及对被拉长的电弧进行消弧的第一消弧板及第二消弧板,该电磁继电器利用由所述电磁铁所产生的磁场使所述衔铁移动,使所述固定接点与所述可动接点接触,其特征在于,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接点部及所述可动接点部,所述磁铁设置在一个固定接点部及一个可动接点部与另一个固定接点部及另一个可动接点部之间,所述固定接点及所述可动接点位于所述第一消弧板与所述第二消弧板之间。

Description

电磁继电器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711399462.5”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是2017年12月22日,申请号是“201711399462.5”,发明创造名称是“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存在一种电磁继电器,其被用作利用电磁铁来控制电力的导通断开等的电子零件。当将电磁继电器用于高压电或电流等电力时,有时会在接点间产生电弧,由于该电弧会使电磁继电器的寿命缩短。
因此,公开了一种方法,其在接点附近设置永久磁铁,利用永久磁铁所产生的磁场将在接点彼此的接触分离时所产生的电弧吹飞,从而在短时间内将电弧隔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5645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22018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199113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Takuya HARA、Junya SEKIKAWA,“Influence of Contact MaterialVapor on Thermodynamic and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Arc Plasmas Occurringbetween Ag and Ag/SnO2contact pairs”,IEIC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icsVol.E97-CNo.9pp.863-866,2014/09/01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上述的电磁继电器中,多数是设想电流沿一个方向流动的情况所制作的电磁继电器。然而,在近年来越来越普及的电动汽车或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由于充放电而使高电压、大电流双向流动,因此正在寻求一种可靠性高的电磁继电器,其在电流沿任一方向流动时均能够在短时间内对电弧进行消弧。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具有:固定接点部,该固定接点部在固定端子上连接有固定接点;可动接点部,该可动接点部在可动接点弹簧上连接有可动接点;衔铁,该衔铁与所述可动接点部连接;电磁铁,该电磁铁使所述衔铁移动;磁铁,该磁铁将在所述固定接点与所述可动接点之间产生的电弧拉长;以及第一消弧板及第二消弧板,该第一消弧板及该第二消弧板对被拉长的电弧进行消弧,所述电磁继电器利用由所述电磁铁所产生的磁场使所述衔铁移动,使所述固定接点与所述可动接点接触,其特征在于,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接点部及所述可动接点部,所述磁铁设置在一个固定接点部及一个可动接点部与另一个固定接点部及另一个可动接点部之间,所述固定接点及所述可动接点位于所述第一消弧板与所述第二消弧板之间。
发明的效果
根据所公开的电磁继电器,即使在电流双向流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短时间内对电弧进行消弧,能够提高电磁继电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侧面图。
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正面图。
图4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绝缘壳的说明图。
图5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盖的说明图。
图6是第1实施方式的被盖上盖的电磁继电器的侧面图。
图7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剖面图。
图8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对电弧进行消弧的说明图(1)。
图9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对电弧进行消弧的说明图(2)。
图10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对电弧进行消弧的说明图(3)。
图11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对电弧进行消弧的说明图(4)。
图12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对电弧进行消弧的说明图(5)。
图13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对电弧进行消弧的说明图(6)。
图14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变形例1的说明图。
图15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变形例2的说明图。
图16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变形例2的剖面图。
图17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变形例2的盖的说明图。
图18是第2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19是第2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正面图。
图20是用于比较的电磁继电器的正面图。
图21是第2实施方式的其他电磁继电器的正面图。
图22是用于比较的电磁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23是第3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24是第3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衔铁的说明图。
图25是第3实施方式的其他电磁继电器的正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相同的部件等标记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第1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至图3对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具有固定接点部10及可动接点部20,固定接点部10设有固定接点11及固定端子12等,可动接点部20设有可动接点21及可动接点弹簧22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应的固定接点部10和可动接点部20成对,该成对的固定接点部10和可动接点部20设有两组。因此,有时将两组成对的固定接点部10及可动接点部20之中的一组记载为一个固定接点部10a及一个可动接点部20a,将另一组记载为另一个固定接点部10b及另一个可动接点部20b。
另外,在设有可动接点部20的一侧,设有电磁铁部30,并且在电磁铁部30的端部的附近设有衔铁40。衔铁40被弯折成“厂”字形,在弯折的部分的附近与轭81接触,并且被设置成衔铁40以与轭81的接触部分为轴进行转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以衔铁40被弯折的部分为分界线,衔铁40设有与电磁铁部30接触的一侧40a,并设有与可动接点部20连接的另一侧40b。
另外,在一个固定接点部10a及一个可动接点部20a与另一个固定接点部10b及另一个可动接点部20b之间,设有用于除去电弧的永久磁铁50。该永久磁铁50以永久磁铁50的纵向相对于连接一个固定接点部10a的固定接点11与另一个固定接点部10b的固定接点11的线正交的方式被设置。另外,以永久磁铁50的纵向相对于连接一个可动接点部20a的可动接点21与另一个可动接点部20b的可动接点21的线正交的方式被设置。如图3的虚线箭头所示,该永久磁铁50的磁场的方向在一个固定接点部10a及一个可动接点部20a侧为远离永久磁铁50的方向,也即,在固定接点11及可动接点21的附近为大致-y方向。
另外,在一个固定接点部10a及一个可动接点部20a的上下,设有第一消弧板61及第二消弧板62。具体来说,在一个固定接点部10a及一个可动接点部20a的-z方向设有第一消弧板61,在+z方向设有第二消弧板62。同样地,在另一个固定接点部10b及另一个可动接点部20b的上下,也设有第一消弧板61及第二消弧板62。
因此,固定接点11及可动接点21位于第一消弧板61与第二消弧板62之间。另外,并且,从固定接点11及可动接点21向着第一消弧板61的方向、以及从固定接点11及可动接点21向着第二消弧板62的方向与永久磁铁50的磁场的方向大致正交。换言之,相对于固定接点11及可动接点21布置第一消弧板61和第二消弧板62的方向与永久磁铁50的磁场的方向大致正交。另外,永久磁铁50的纵向、以及相对于固定接点11及可动接点21布置第一消弧板61和第二消弧板62的方向为相同的z方向,并且大致平行。
第一消弧板61及第二消弧板62由矾土(氧化铝)等陶瓷形成。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消弧板61及第二消弧板62可以由铜、铝等非磁性金属材料形成,但由于矾土的熔点为2072℃,与铜、铝等非磁性金属材料相比矾土的熔点较高,且耐热性较高。通过利用耐热性较高的材料来形成第一消弧板61及第二消弧板62,从而能够难以受到由于电弧所引起的消耗等损伤,因此对于第一消弧板61及第二消弧板62优选使用矾土。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图7所示,第一消弧板61及第二消弧板62设置在覆盖电磁铁部30等的绝缘壳90与覆盖整体的盖95之间。具体来说,设置在绝缘壳90的覆盖永久磁铁50的侧壁91与盖95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图4是包括绝缘壳90的部分的立体图,图5是盖95的立体图。另外,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侧面图,图7是沿一点点划线6A-6B切断的剖面图。
在绝缘壳90的覆盖永久磁铁50的侧壁91的外侧,设有用于使第一消弧板61的一端进入的压入凹部92a、以及用于使第二消弧板62的一端进入的压入凹部92b。另外,在盖95的内侧,在与压入凹部92a及压入凹部92b对应的位置上,设有突起部96。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消弧板61的一端压入压入凹部92a,将第二消弧板62的一端压入压入凹部92b,从而盖上盖95。
在盖95的内侧,在与被压入的第一消弧板61及第二消弧板62对应的位置上设有突起部96。第一消弧板61的一端的压入到压入凹部92a的部分的长度比从突起部96到第一消弧板61的另一端的距离长。另外,第二消弧板62的一端的压入到压入凹部92b的部分的长度比从突起部96到第二消弧板62的另一端的距离长。由此,在盖上盖95的状态下,防止了第一消弧板61及第二消弧板62从压入凹部92a及压入凹部92b的脱落。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中,通过使电流在电磁铁部30中流动,从而在电磁铁部30中产生磁场,由铁等磁性材料所形成的衔铁40的一侧40a被电磁铁部30吸引而接触。由此,以衔铁40与轭81的接触部分为轴转动,与衔铁40的另一侧40b连接的可动接点部20向固定接点部10侧移动,可动接点部20上的可动接点21与固定接点部10上的固定接点11接触。这样一来,可动接点21与固定接点11被电连接而变为导通状态,电流经由可动接点21及固定接点11流动。
另外,通过切断在电磁铁部30中流动的电流,使得在电磁铁部30中所产生的磁场消失,吸引衔铁40的一侧40a的力消失。由此,由于弹簧70等的复原力,使得衔铁40向固定接点11与可动接点21分离的方向移动,固定接点11与可动接点21之间的电连接被接触,变为断开状态。
此时,虽然在固定接点11与可动接点21之间产生电弧,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磁中,通过设置永久磁铁50,利用永久磁铁50的磁场将电弧拉长,使电弧与第一消弧板61或第二消弧板62接触,使得电弧的热量被第一消弧板61、第二消弧板62吸收。由此,降低了电弧的导电率并减小了电弧电流,快速对电弧进行消弧。因此,能够迅速在短时间内对电弧进行消弧。另外,被延长的电弧由于第一消弧板61或第二消弧板62而变成M字形的形状,能够以更小的空间来获得延长效果。
另外,固定接点11并不是设在固定端子1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而是设在靠近永久磁铁50的一侧,可动接点21并不是设在可动接点弹簧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而是设在靠近永久磁铁50的一侧。固定端子12和可动接点弹簧22具有通电所需的宽度,当将固定接点11或可动接点21设在固定端子12或可动接点弹簧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时,磁铁与接点的距离变大,无法获得用于延长电弧的强磁通。因此,为了尽可能地缩小接点与磁铁的距离而获得延长电弧的强磁通,固定接点11并未设在固定端子1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而是设在靠近永久磁铁50的一侧,可动接点21并未设在可动接点弹簧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而是设在靠近永久磁铁50的一侧。
具体来说,如图8及图9所示,当电流从一个固定接点部10a侧向另一个固定接点部10b侧流动时,电流沿一点点划线箭头所示的方向流动。因此,电流在一个固定接点部10a与一个可动接点部20a之间流动的方向和电流在另一个固定接点部10b与另一个可动接点部20b之间流动的方向为相反方向。如虚线箭头所示,永久磁铁50的磁场的方向在固定接点11及可动接点21的附近为大致-y方向。需要说明的是,图8是用于对该状态进行说明的立体图,图9(a)是左侧面图,图9(b)是正面图,图9(c)是右侧面图。
在该情况下,如图9(a)所示,在一个固定接点部10a及一个可动接点部20a处,电流从固定接点11向可动接点21沿虚线箭头所示的-x方向流动。因此,可动接点21从固定接点11分离时所产生的电弧沿两点点划线箭头所示的+z轴方向被拉长,如图10(a)的一点点划线所示,被拉长的电弧与设在固定接点11及可动接点21的+z方向的第二消弧板62接触,由于其热量被吸收,因此急速熄灭。
另外,如图9(c)所示,在另一个固定接点部10b及另一个可动接点部20b处,电流从可动接点21向固定接点11沿虚线箭头所示的+x方向流动。因此,可动接点21从固定接点11分离时所产生的电弧沿两点点划线箭头所示的-z轴方向被拉长,如图10(b)的一点点划线所示,被拉长的电弧与设在固定接点11及可动接点21的-z方向的第一消弧板61接触,由于其热量被吸收,因此急速熄灭。
由此,当电流从一个固定接点部10a侧向另一个固定接点部10b侧流动时,被永久磁铁50所拉长的电弧在一个固定接点部10a及一个可动接点部20a侧与第二消弧板62接触而被消弧,在另一个固定接点部10b及另一个可动接点部20b侧与第一消弧板61接触而被消弧。
另外,如图11及图12所示,当电流与图8及图9相反地流动时,也即当电流从另一个固定接点部10b侧向一个固定接点部10a侧流动时,电流沿一点点划线箭头所示的方向流动。如虚线箭头所示,永久磁铁50的磁场的方向在固定接点11及可动接点21的附近为大致-y方向。需要说明的是,图11是用于对该状态进行说明的立体图,图12(a)是左侧面图,图12(b)是正面图,图12(c)是右侧面图。
在该情况下,如图12(a)所示,在一个固定接点部10a及一个可动接点部20a处,电流从可动接点21向固定接点11沿虚线箭头所示的+x方向流动。因此,可动接点21从固定接点11分离时所产生的电弧沿两点点划线箭头所示的-z轴方向被拉长,如图13(a)所示,被拉长的电弧与设在固定接点11及可动接点21的-z方向的第一消弧板61接触,由于其热量被吸收,因此急速熄灭。
另外,如图12(c)所示,在另一个固定接点部10b及另一个可动接点部20b处,电流从固定接点11向可动接点21沿虚线箭头所示的-x方向流动。因此,可动接点21从固定接点11分离时所产生的电弧沿两点点划线箭头所示的+z轴方向被拉长,如图13(b)所示,被拉长的电弧与设在固定接点11及可动接点21的+z方向的第二消弧板62接触,由于其热量被吸收,因此急速熄灭。
由此,当电流从另一个固定接点部10b侧向一个固定接点部10a侧流动时,被永久磁铁50所拉长的电弧在一个固定接点部10a及一个可动接点部20a侧与第一消弧板61接触而被消弧,在另一个固定接点部10b及另一个可动接点部20b侧与第二消弧板62接触而被消弧。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中,即使在电流双向流动的情况下,具体来说,即使如图8及图9所示电流从一个固定接点部10a向另一个固定接点部10b流动的情况下,或者即使如图11及图12所示电流从另一个固定接点部10b向一个固定接点部10a流动的情况下,均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所产生的电弧进行消弧。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中,如图14所示,第一消弧板61及第二消弧板62可以由两种材料形成。具体来说,第一消弧板61是将由与第二部分61b相比耐热性较高的陶瓷所形成的第一部分61a、和由与第一部分61a相比导热性较高的铜或铝等金属材料所形成的第二部分61b接合而成的消弧板,并且将耐热性较高的第一部分61a设置在固定接点11及可动接点21侧。另外,第二消弧板62是将由与第二部分62b相比耐热性较高的陶瓷所形成的第一部分62a、和由与第一部分62a相比导热性较高的铜或铝等金属材料所形成的第二部分62b接合而成的消弧板,并且将耐热性较高的第一部分62a设置在固定接点11及可动接点21侧。这样一来,通过利用两种材料来形成第一消弧板61及第二消弧板62,使得最先与电弧接触的第一部分61a及62a因其耐热性较高而难以受到由于与电弧的接触所引起的损伤,第二部分61b及62b由于其导热率较高因而能够提高散热效果,从而能够实现可靠性高的电磁继电器。
另外,当发生电弧的潜通路(暂时变成M字形的电弧由于被拉长而在消弧板的顶端的短路)时,由于被拉长的电弧再度变短从而无法熄灭,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在z方向上被暂时延长成M字形的电弧在第一消弧板61或第二消弧板62的顶端发生短路,即为了防止电弧的潜通路,如图15及图16所示,可以是将第一消弧板161直接安装在绝缘壳90上而不在-z方向上形成间隙,并且将第二消弧板162直接安装在盖195的内侧的顶面196侧而不在+z方向上形成间隙的构造。
为此,如图17所示,在盖195的内侧的顶面196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二消弧板162的压入凹部197,通过将第二消弧板162压入压入凹部197中,从而将第二消弧板162安装在盖195的内侧的顶面196上。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为了避免固定端子12的弯曲的根部形状而将第一消弧板161倾斜地安装在绝缘壳90上,但只要不在-z方向上形成间隙则也可以不倾斜地安装。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8及图1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使用了z方向的长度较长的永久磁铁150。例如,如图20所示,在z方向的长度较短的永久磁铁51的情况中,产生的电弧如两点点划线箭头所示向着永久磁铁51侧被拉长,因此永久磁铁51附近的可动接点弹簧22或衔铁40有时会受到损伤。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z方向的长度较长的永久磁铁150,并且将固定接点11及可动接点21布置在偏离永久磁铁150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的位置(图19中的-z方向)上。通过这样布置,如图19的两点点划线箭头所示,使得在接点产生的电弧暂时向远离永久磁铁150的方向伸长,并使电弧在远离永久磁铁150的位置上与第二消弧板162接触,从而能够在电弧与侧壁91或弹簧70接触前进行消弧。因此,与永久磁铁150的中心150a相比,固定接点11及可动接点21设在将在固定接点11与可动接点21之间所产生的电弧拉长的方向的相反方向。
另一方面,在本构造的电磁继电器中,电流在一个固定接点部10a与一个可动接点部20a之间的流动方向和电流在另一个固定接点部10b与另一个可动接点部20b之间的流动方向为相反方向,被永久磁铁150延长的电弧的方向也分别为相反方向。通过将电弧向具有更大空间的纸面上侧拉长从而对电弧优先进行消弧,由于在另一组接点向纸面下侧被拉长的电弧串联地设在电路上,因此自然地熄灭。当电流方向为相反方向时也同样。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9中,从永久磁铁150发出的磁场如虚线箭头所示以随着远离上下方向的中心位置而扩展的方式分布。由于接点位置被布置在较永久磁铁150的上下方向的中心位置的下侧,因此电弧暂时沿远离永久磁铁150的方向被拉伸,随着到上方而回到永久磁铁150侧。
换言之,接点位置被布置在从永久磁铁150中心的图示下方,在永久磁铁150的中心位置的下侧,磁通并非沿水平方向产生而是向下方产生。因此,由于电弧沿相对于磁通正交的方向延伸,因此,在接点位置上,由于向下的磁通使得电弧沿远离永久磁铁150的方向延伸。由此,如图19所示,能够防止电弧在图示上侧被向内侧拉长。
具体来说,例如将从永久磁铁150的中心150a到固定接点11的中心的长度d1形成为大约4mm。需要说明的是,永久磁铁150的z方向上的长度t为大约22mm,y方向上的宽度w为大约5.8mm,从永久磁铁150到固定接点11的中心的长度d2为大约3.4mm。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1所示,可以是未使用第一消弧板61及第二消弧板62的构造的电磁继电器。在该情况中,也具有通过将固定接点11及可动接点21布置在偏离永久磁铁150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的位置上,从而使电弧的拉伸距离变长,减轻电弧给侧壁91或弹簧70带来的损伤的效果。然而,由于使用第一消弧板61及第二消弧板62的情况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对电弧进行消弧,因此优选。
关于上述以外的内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第3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电磁继电机中,衔铁由磁导率较高的磁性材料形成,另外,为了确保强度,具有一定程度的厚度。因此,如图22的虚线箭头A所示,由于来自永久磁铁150的磁通会通过衔铁40的另一侧40b,因此,与固定接点11及可动接点21相比的上方、也即与固定接点11及可动接点21相比的+z方向上的磁场会减弱,拉长电弧的效果会减弱。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衔铁40的另一侧40b的部分,由于其起到了在当接点分离时维持弹簧70的复原力的状态下通过与设在绝缘壳90上的逆止部(back stop)93接触从而对安装在可动接点弹簧22上的可动接点21进行定位并抑制可动接点21的复位反弹的作用,因此需要。另外,将衔铁40的另一侧40b的部分作为与逆止部93接触的部分的理由是,通过使较可动接点弹簧22板厚更厚且热容量更大的衔铁40的另一侧40b与逆止部93接触,使得逆止部93不会受到由于接点间通电或电弧所带来的发热的影响。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中,如图23及图24所示,以衔铁240被弯折的部分为分界线,衔铁240由与电磁铁部30接触的一侧240a和与可动接点部20连接的另一侧240b形成,另一侧240b以呈梳齿状的方式设有多个缝隙(slit)241。通过以该方式设有多个缝隙241,使得该部分由多个梳齿242形成,因此能够整体上提高磁阻,减小进入形成有梳齿242的衔铁240的另一侧240b的磁通。由此,能够防止与固定接点11及可动接点21相比的+z方向上的磁场的减弱,并能够防止利用永久磁铁150来拉长电弧的效果的减弱。再有,由于梳齿242与逆止部93接触,因此也能够对安装在可动接点弹簧22上的可动接点21进行定位并抑制可动接点21的复位反弹。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缝隙241的宽度s1形成为大约1mm,将缝隙241的长度s2形成为大约3mm。需要说明的是,衔铁240的另一侧240b与绝缘壳的逆止部93接触而起到了逆止器的作用。在衔铁240与逆止部93接触而进行复位(接点分离状态)的状态下,处于弹簧70张紧的状态,并起到了防止接点复位操作时的反弹的作用。在没有逆止部93的情况下,复位状态下的衔铁240的位置会变得不稳定,接点导通时的工作电压会变得不稳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5所示,可以是未使用第一消弧板61及第二消弧板62的构造的电磁继电器。在该情况中,也能够获得拉长电弧的效果。然而,由于使用第一消弧板61及第二消弧板62的情况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对电弧进行消弧,因此优选。
关于上述以外的内容,与第1或第2实施方式相同。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内容并非限定发明内容的内容。
符号说明
10、10a、10b 固定接点部
11 固定接点
12 固定端子
20、20a、20b 可动接点部
21 可动接点
22 可动接点弹簧
30 电磁铁部
40 衔铁
40a 一侧
40b 另一侧
50、150 永久磁铁
61 第一消弧板
62 第二消弧板
90 绝缘壳
95 盖。

Claims (6)

1.一种电磁继电器,具有:
固定接点部,该固定接点部在固定端子上连接有固定接点;
可动接点部,该可动接点部在可动接点弹簧上连接有可动接点;
衔铁,该衔铁与所述可动接点部连接;
电磁铁,该电磁铁使所述衔铁移动;
磁铁,该磁铁将在所述固定接点与所述可动接点之间产生的电弧拉长;以及
第一消弧板及第二消弧板,该第一消弧板及该第二消弧板对所述被拉长的电弧进行消弧,
所述电磁继电器利用由所述电磁铁所产生的磁场使所述衔铁移动,使所述固定接点与所述可动接点接触,其特征在于,
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接点部及所述可动接点部,
所述磁铁设置在一个固定接点部及一个可动接点部与另一个固定接点部及另一个可动接点部之间,
所述第一消弧板和所述第二消弧板分别设置有两个,
所述一个固定接点部及所述一个可动接点部位于一个第一消弧板与一个第二消弧板之间,
所述另一个固定接点部及所述另一个可动接点部位于另一个第一消弧板与另一个第二消弧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连接所述第一消弧板和所述第二消弧板的方向与所述磁铁的磁场的方向大致正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电流在所述一个固定接点部与所述一个可动接点部之间流动的方向和电流在所述另一个固定接点部与所述另一个可动接点部之间流动的方向为相反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与所述磁铁的中心相比,所述固定接点及所述可动接点设在将在所述固定接点与所述可动接点之间所产生的电弧拉长的方向的相反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衔铁的另一侧被形成为梳齿状。
6.一种电磁继电器,具有:
固定接点部,该固定接点部在固定端子上连接有固定接点;
可动接点部,该可动接点部在可动接点弹簧上连接有可动接点;
衔铁,该衔铁与所述可动接点部连接;
电磁铁,该电磁铁使所述衔铁移动;
磁铁,该磁铁将在所述固定接点与所述可动接点之间产生的电弧拉长;以及
第一消弧板及第二消弧板,该第一消弧板及该第二消弧板对所述被拉长的电弧进行消弧,
所述电磁继电器利用由所述电磁铁所产生的磁场使所述衔铁移动,使所述固定接点与所述可动接点接触,其特征在于,
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接点部及所述可动接点部,
所述磁铁设置在一个固定接点部及一个可动接点部与另一个固定接点部及另一个可动接点部之间,
所述第一消弧板和所述第二消弧板在与电流在所述固定端子流动的第一方向平行的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且所述可动接点与所述固定接点相对的第二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固定端子与所述可动接点弹簧之间,
所述固定接点及所述可动接点位于所述第一消弧板与所述第二消弧板之间。
CN202211195800.4A 2016-12-27 2017-12-22 电磁继电器 Pending CN11554775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52656A JP6836241B2 (ja) 2016-12-27 2016-12-27 電磁継電器
JP2016-252656 2016-12-27
CN201711399462.5A CN108242363A (zh) 2016-12-27 2017-12-22 电磁继电器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99462.5A Division CN108242363A (zh) 2016-12-27 2017-12-22 电磁继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47756A true CN115547756A (zh) 2022-12-30

Family

ID=6067403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95800.4A Pending CN115547756A (zh) 2016-12-27 2017-12-22 电磁继电器
CN201711399462.5A Pending CN108242363A (zh) 2016-12-27 2017-12-22 电磁继电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99462.5A Pending CN108242363A (zh) 2016-12-27 2017-12-22 电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636602B2 (zh)
EP (2) EP3940734B1 (zh)
JP (1) JP6836241B2 (zh)
KR (1) KR101993061B1 (zh)
CN (2) CN11554775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33706B2 (ja) * 2014-07-28 2018-12-05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及びコイル端子
JP6909993B2 (ja) * 2017-03-30 2021-07-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CN110506319A (zh) * 2017-04-14 2019-11-26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触点装置、电磁继电器和电子装置
CN109637900B (zh) * 2019-01-16 2023-11-07 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触点组件同步式电磁继电器
USD951210S1 (en) * 2020-11-20 2022-05-10 Song Chuan Precision Co., Ltd. Electronic switch
USD951209S1 (en) * 2020-11-20 2022-05-10 Song Chuan Precision Co., Ltd. Electronic switch
JP2023000415A (ja) * 2021-06-17 2023-01-0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2023000416A (ja) * 2021-06-17 2023-01-0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2023004605A (ja) * 2021-06-28 2023-01-17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2023008418A (ja) * 2021-07-06 2023-01-19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TWI811135B (zh) * 2022-10-14 2023-08-01 百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電磁繼電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448144C3 (de) * 1974-10-09 1980-02-07 Schaltbau Gesellschaft Mbh, 8000 Muenchen Kontaktsystem fur einen um eine Achse drehbaren Klappanker
JPS5713628A (en) * 1980-06-27 1982-01-2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Direct current electromagnetic contactor
JP2658170B2 (ja) * 1988-05-11 1997-09-3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開閉器
DE4300594A1 (de) * 1993-01-13 1994-07-14 Hengstler Bauelemente Sicherheitsrelais mit zwangsgeführtem Kontaktsatz und monostabilem Antrieb
JP4334057B2 (ja) * 1999-04-15 2009-09-16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DE60019912T2 (de) * 1999-10-14 2006-01-12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Kadoma Kontaktvorrichtung
JP2004311389A (ja) * 2003-02-21 2004-11-04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直流リレー
DE10356271B4 (de) * 2003-11-28 2008-02-14 Siemens Ag Schaltgerät
JP4810937B2 (ja) * 2005-09-06 2011-11-09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開閉装置
US7477119B2 (en) * 2007-03-02 2009-01-13 Good Sky Electric Co., Ltd.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8193881B2 (en) * 2007-09-14 2012-06-05 Fujitsu Component Limited Relay
JP5163318B2 (ja) * 2008-06-30 2013-03-13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石装置
JP5197480B2 (ja) * 2009-05-14 2013-05-15 株式会社日本自動車部品総合研究所 電磁継電器
CN201498448U (zh) * 2009-10-03 2010-06-02 苏怀彬 电磁式控制继电器静触头机构
JP5560058B2 (ja) * 2010-01-26 2014-07-23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5521852B2 (ja) * 2010-03-30 2014-06-18 アンデ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EP2577699B1 (en) * 2010-05-28 2015-02-25 ABB Research Ltd. A dc switching device
WO2012124174A1 (ja) * 2011-03-14 2012-09-2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5085754B2 (ja) * 2011-03-14 2012-11-2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4883232B1 (ja) * 2011-03-14 2012-02-2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US9064664B2 (en) * 2011-03-22 2015-06-23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Contact device
JP2012199113A (ja) * 2011-03-22 2012-10-18 Panasonic Corp 接点装置及び電磁開閉器
KR101354405B1 (ko) * 2011-06-07 2014-01-22 후지쯔 콤포넌트 가부시끼가이샤 전자계전기 및 전자계전기의 제조방법
JP5797464B2 (ja) 2011-06-07 2015-10-21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5923932B2 (ja) * 2011-11-04 2016-05-25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接点開閉機構及び電磁継電器
CN103456567B (zh) * 2012-06-04 2017-09-1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JP6066598B2 (ja) * 2012-07-04 2017-01-25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6043173B2 (ja) * 2012-12-07 2016-12-14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US20170025232A1 (en) 2014-05-20 2017-01-26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Contact device
JP2015220180A (ja) 2014-05-20 2015-12-0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
JP6403476B2 (ja) 2014-07-28 2018-10-10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6433706B2 (ja) * 2014-07-28 2018-12-05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及びコイル端子
JP6556514B2 (ja) * 2015-06-19 2019-08-07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40734A1 (en) 2022-01-19
CN108242363A (zh) 2018-07-03
JP2018106943A (ja) 2018-07-05
JP6836241B2 (ja) 2021-02-24
KR20180076310A (ko) 2018-07-05
EP3940734B1 (en) 2023-05-03
KR101993061B1 (ko) 2019-06-25
US10636602B2 (en) 2020-04-28
EP3343581B1 (en) 2023-05-03
US20180182584A1 (en) 2018-06-28
EP3343581A1 (en) 2018-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547756A (zh) 电磁继电器
CN106898530B (zh) 灭弧器和安全配电设备
EP2533262B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0068731B2 (en) Framework of relay and relay
KR101631000B1 (ko) 전자기 릴레이
JP7179206B2 (ja) 開閉器
JP6654692B2 (ja) 電気スイッチのためのコンタクト装置及び電気スイッチ
US20170025232A1 (en) Contact device
US20150035631A1 (en) Electromagnetic switch
KR100525878B1 (ko) 전기아크소멸메카니즘및방법과전기아크소멸스플릿터플레이트
TW200409160A (en) Electromagnetic contactor
US7863537B2 (en) Gassing insulator assembly, and conductor assembly and electrical switching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same
US4370636A (en) Electromagnetic dual break contactor
CN216648115U (zh) 一种直流接触器、直流电路和用电设备
JP2005216807A (ja) 回路遮断器
JP2015220183A (ja) 接点装置
US9412540B2 (en) Switch
EP0124621A1 (en) Switch
KR20120134492A (ko) 배선용 차단기의 소호 장치
CN111725038B (zh) 具有增强灭弧室的断路器
JP4296715B2 (ja) 開閉器
CN115410862A (zh) 接触器的灭弧系统以及接触器
KR20230130106A (ko) 전자 계전기
JPS62208522A (ja) 回路しや断器用消弧装置
KR20180002910U (ko) 가정용 회로차단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