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56567B - 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56567B
CN103456567B CN201310077377.2A CN201310077377A CN103456567B CN 103456567 B CN103456567 B CN 103456567B CN 201310077377 A CN201310077377 A CN 201310077377A CN 103456567 B CN103456567 B CN 1034565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arc
electromagnetic relay
moving contact
elongate space
fixed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7737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56567A (zh
Inventor
橘克己
田中康之
荒谷达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2672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984087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4565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565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565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565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44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 H01H9/443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using permanen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1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 H01H1/20Bridging contacts
    • H01H1/2066Fork-shaped bridge; Two transversally connected contact arms bridging two fixed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18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 H01H50/24Parts rotatable or rockable outside coi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302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wherein arc-extinguishing gas is evolved from stationary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34Stationary parts for restricting or subdividing the arc, e.g. barrier plate

Abstract

电磁继电器(1)具备:在电磁铁块(10)的励磁、非励磁的作用下而摆动的衔铁(16)、具有可动触点(21a)且安装于衔铁(16)并随着该衔铁(16)的摆动而摆动的可动触点部(21)、具有供可动触点(21a)接触分离的固定触点(22a)的固定触点部(22)。此外,在电磁继电器(1)上形成有使可动触点(21a)与固定触点(22a)接触分离时产生的电弧伸长的电弧伸长空间S,还设有将可动触点(21a)与固定触点(22a)接触分离时产生的电弧向电弧伸长空间S引导的磁场产生机构(50)。

Description

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电磁继电器,例如,如日本特开2010-123545号公报公开地那样,已知有如下的电磁继电器,该电磁继电器具备:在电磁铁块的励磁、非励磁的作用下而摆动的衔铁、具有可动触点且随着衔铁的摆动而摆动的可动触点部、具有供可动触点接触分离的固定触点的固定触点部。
然而,在上述以往的电磁继电器中,例如,当向电磁继电器施加400V的高电压的直流电压时,存在无法将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分离时产生的电弧遮断的问题。如此,在无法将所产生的电弧遮断的情况下,该电弧造成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熔敷,从而可能损害触点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抑制触点的可靠性受到损害的电磁继电器。
本发明的第一特征的主旨在于,电磁继电器具备:在电磁铁块的励磁、非励磁的作用下而摆动的衔铁、具有可动触点且安装于所述衔铁而随着该衔铁的摆动而摆动的可动触点部、具有供所述可动触点接触分离的固定触点的固定触点部,在所述电磁继电器上形成有使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分离时产生的电弧伸长的电弧伸长空间,该电磁继电器还设有将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分离时产生的电弧向所述电弧伸长空间引导的磁场产生机构。
本发明的第二特征的主旨在于,在所述电弧伸长空间内设置有电弧消弧部。
本发明的第三特征的主旨在于,所述可动触点具备:从所述衔铁朝向一端延伸的第一延设片、从该第一延设片的前端向与第一延设片交叉的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延设片、从该第二延设片的前端向另一端侧延伸设置的第三延设片,在所述第三延设片上形成有所述可动触点。
本发明的第四特征的主旨在于,所述电弧伸长空间由壁部划分而成,在所述壁部的下侧形成有能够插入所述第三延设片的开口部。
本发明的第五特征的主旨在于,设置有将所述电弧伸长空间分割的分离壁。
本发明的第六特征的主旨在于,在面向所述电弧伸长空间的壁面上设置有凹凸部。
本发明的第七特征的主旨在于,所述凹凸部沿着所述电弧的伸长方向形成。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罩体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罩体拆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5是表示将图3的磁遮断轭及电弧消弧部的一部分拆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一部分拆下后的图,是表示可动触点部及固定触点部的立体图。
图7是图4的B-B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纵向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纵向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纵向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纵向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电磁继电器的形成电磁铁块的一侧规定为前后方向前侧,将设有可动触点部及固定触点部的一侧规定为前后方向后侧。另外,将安装有壳体的方向规定为上下方向。此外,将与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规定为宽度方向。
另外,在以下的多个实施方式中,包含同样的构成要素。因此,以下,对于那些同样的构成要素赋予共同的符号,且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具备壳体2、基体30、电磁铁块10、衔铁16、可动触点部21及固定触点部22。
基体30由作为绝缘材料的合成树脂形成,在大致中央部具备俯视下大致字状的绝缘壁31。在该绝缘壁31的前面侧(图7的左侧)形成有将电磁铁块10收纳的电磁铁收纳部34。另一方面,在后面侧(图7的右侧)设置有壁部32,从而形成有由绝缘壁31和壁部32包围而成的触点收纳部33。在触点收纳部33配设有可动触点部21及固定触点部22。另外,绝缘壁31具有将电磁铁块10和触点部(可动触点部21及固定触点部22)遮断的作用。
电磁铁块10由轭铁14、线圈块11及铁心15构成。
轭铁14被折弯成大致L字状而形成,在轭铁14的底板14a上载置有将线圈12卷装在线圈骨架13上而形成的线圈块11。另外,线圈12与植入设置于绝缘主体30的线圈端子19连接。铁心15具备主体部15b、配置于主体部15b的头部的凸缘状的吸附片15a,在主体部15b通过线圈骨架13的贯通孔13a的状态下,固定在轭铁14的底板14a的安装孔14b中。
衔铁16具备磁极片16a和垂设片16b,由磁极片16a和垂设片16b形成为L字状。在本实施方式中,衔铁16以侧视下磁极片16a向上部且大致水平方向延伸、垂设片16b向下部且大致垂直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为倒L字状。此外,轭铁14的从上端两侧突出设置的夹持片14c与形成于磁极片16a的两侧的切口凹处16c卡合,从而衔铁16被支承为摆动自如。该衔铁16的磁极片16a配置在与铁心15的吸附片15a对置的位置上。
铰链弹簧18夹设在衔铁16与轭铁14之间,且在上部形成有对后述的绝缘部17的上部进行按压的弹簧片18a。此外,在未向线圈12通电的非通电时(电磁铁块10的非励磁时),利用该弹簧片18a的按压力,保持衔铁16的磁极片16a从铁心15的吸附片15a被拉开的状态。另一方面,在向线圈12通电的通电时(电磁铁块10的励磁时),铁心15的吸附片15a的磁力超过弹簧片18a的按压力,从而衔铁16的磁极片16a与铁心15的吸附片15a接触。
此外,对应于这样的衔铁16的动作(摆动)而摆动的可动触点部21隔着绝缘部17而安装在衔铁16的垂设片16b上。
在该可动触点部21设置有可动触点21a,通过对应于可动触点部21的摆动使可动触点21a与设置于固定触点部22的固定触点22a接触分离,从而进行触点切换。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触点部21具备:隔着绝缘部17安装在衔铁16的垂设片16b上的固定片23、设置有两个可动触点21a、21a的可动触点板25、将该可动触点板25与固定片23连结的可动弹簧24。
具体而言,可动触点板25具备:向上下方向延伸而与可动弹簧24连结的连结片25a、从连结片25a的下端向水平方向且后方延伸设置的底板25b、从底板25b的后端朝向上方立起的立起片25c。
此外,在立起片25c上以可动触点21a朝向后方的方式粘着有可动触点21a。在本实施方式中,底板25b具有分支成二股的形状,在各分支部分的后端分别形成有立起片25c。通过形成这种可动触点部21,可动触点21a成为比绝缘部17向后方突出状态,可动触点21a与绝缘部17在俯视下不会重叠。
此外,如图6所示,该固定片23、可动弹簧24及可动触点板25分别设置有两组。即,在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上设置有四个可动触点21a。
另外,固定触点部22由各一个粘着有固定触点22a的四个固定触点板26构成,其安装于基体30的触点收纳部33。
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固定触点板26折弯形成为曲柄状,在该固定触点板26的一端粘着有固定触点22a。需要说明的是,固定触点板26无需折弯形成为曲柄状,可以形成为各种形状。例如,可以使用未折弯形成的侧视下为直线状的固定触点板。
另外,在固定触点22a位于上部且后方的状态下,通过从下方向触点收纳部33插入固定触点板26,固定触点板26安装于基体30的触点收纳部33。此时,四个固定触点板25以四个固定触点22a分别与四个可动触点21a对置的方式安装。此外,在未向线圈12通电的非通电时(电磁铁块10的非励磁时),四个固定触点22a和四个可动触点21a以与基体30的触点收纳部33的后面侧(图7的右侧)离开的方式配设。另一方面,在向线圈12通电的通电时(电磁铁块10的励磁时),当可动触点部21摆动时,四个可动触点21a向相互对置的四个固定触点22a接近并与该相互对置的四个固定触点22a抵接。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磁继电器1形成有使可动触点21a和固定触点22a接触分离时产生的电弧伸长的电弧伸长空间S。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在壳体2的内侧设置有壁部2a及侧壁2b。此外,在安装有各构件的基体30由壳体2覆盖时,一对对应的可动触点21a及固定触点22a(相互接触分离的触点)由壁部2a及侧壁2b包围。在本实施方式中,由该壁部2a、侧壁2b分隔而成的空间成为电弧伸长空间S。此时,由壁部2a划分出固定触点22a和绝缘部17。
进一步而言,在电磁继电器1上设置有将动触点21a和固定触点22a接触分离时产生的电弧向电弧伸长空间S引导的永久磁铁(磁场产生机构)50。如图4及图5所示,该永久磁铁50设置成在成对的可动触点21a及固定触点22a的宽度方向一端侧沿上下延伸。另外,可动触点21a和固定触点22a接触分离时所产生的电弧利用永久磁铁50的磁作用被向电弧伸长空间S的上方拉伸。
进一步而言,在电弧伸长空间S内的至少固定触点部22的周围以收容固定触点22a的方式设有电弧消弧部40。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电弧消弧部40成为向下方开口的箱型,以覆盖固定触点22a的方式插入电弧伸长空间S内。需要说明的是,在电弧消弧部40的顶壁42上以电弧容易进入电弧伸长空间S内的方式形成有较小的开口42a。
进一步而言,电弧消弧部40由在电弧抵接时能够产生电弧消弧性气体的绝缘材料形成。作为组成该电弧消弧部40的绝缘材料,优选向不饱和聚酯或链化合物添加有金属氢氧化物或水合物的物质。
此外,以覆盖触点(成对的可动触点21a及固定触点22a)的方式收容的电弧消弧部40及永久磁铁50由磁遮断轭60覆盖上方及宽度方向两端。该磁遮断轭60用于抑制作用于某一触点的永久磁铁50对其他的触点产生作用的情况。
另外,可动触点21具备从衔铁16的垂设片16b朝向下方(一端)延伸的第一延设片21b和从该第一延设片21b的前端向后方(与第一延设片21b交叉的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延设片21c。进一步而言,具备从第二延设片21c的前端向上侧(另一端侧)延伸设置的第三延设片21d,在该第三延设片21d上形成有可动触点21a。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延设片21b由固定片23、可动弹簧24、连结片25a构成。另外,第二延设片21c由底板25b构成,第三延设片21d由立起片25c构成。
另外,在划分电弧伸长空间S的壁部(壁部2a、侧壁2b及壳体2的侧壁)中的、设置于第一延设片21b侧的壁部2a的下侧形成能够插入第三延设片21d的开口部。
具体而言,通过在壁部2a的下侧及电弧消弧部40的前壁41的下侧分别形成开口部2c及开口部41a,从而能够将形成有可动触点21a的第三延设片21d插入电弧伸长空间S内。
接下来,对该构成的电磁继电器1的触点动作进行说明。
对于该电磁继电器1而言,在电磁铁块10为非励磁的状态时,铰链弹簧18的弹簧片18a按压绝缘部17的上表面,因此衔铁16向图7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因此,衔铁16的磁极片16a成为从铁心15的吸附片15a离开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如图7所示,可动触点21a与固定触点22a也分离。
此外,若向线圈12通电而使电磁铁块10励磁,则通过轭铁14、铁心15及衔铁16,产生将衔铁16的磁极片16a向铁心15的吸附片15a吸引的磁力。此时,衔铁16的磁极片16a在克服铰链弹簧18的弹簧力(按压力)的作用下被铁心15的吸附片15a吸引,衔铁16向图7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伴随于此,可动触点板23也向逆时针方向移动,四个可动触点21a分别与对置的固定触点22a接触。
此外,当向线圈12的通电停止时,进行相反的动作,从而可动触点21a与固定触点22a分离。
如此,通过切换向线圈12的通电的接通·断开,可动触点21a与固定触点22a接触分离,从而存在可动触点21a与固定触点22a接触分离时产生电弧的情况。
在产生这种电弧的情况下,电弧通过永久磁铁(磁场产生机构)50被向电弧伸长空间S引导。即,可动触点21a与固定触点22a接触分离时所产生的电弧向电弧消弧部40内的空间(电弧伸长空间S)伸长。此时,电弧以紧贴电弧消弧部40的内表面的方式行进并伸长。即,电弧与电弧消弧部40的内表面抵接地伸长。因此,从电弧消弧部40产生电弧消弧性的气体,利用该气体使电弧消弧。
如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能够使可动触点21a与固定触点22a接触分离时所产生的电弧被向电弧伸长空间S引导而实现消弧。
以上,如已经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磁继电器1上,形成有使可动触点21a与固定触点22a接触分离时所产生的电弧伸长的电弧伸长空间S。
另外,在电磁继电器1上,设置有将可动触点21a与固定触点22a接触分离时所产生的电弧向电弧伸长空间S引导的永久磁铁(磁场产生机构)50。如此,通过设置永久磁铁(磁场产生机构)50,能够使可动触点21a与固定触点22a接触分离时产生的电弧的弧长变得更长,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电弧消弧性能(电弧遮断性能)。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更为可靠地将可动触点21a与固定触点22a接触分离时所产生的电弧遮断。因此,能够抑制触点的可靠性(可动触点21a与固定触点22a接触及分离的可靠性)受损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壁部2a,能够划分固定触点22a和绝缘部17,因此能够抑制可动触点21a与固定触点22a接触分离时产生的电弧与绝缘体17抵接。因此,能够抑制绝缘性的气体附着于固定触点22a、可动触点21a。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固定触点22a与可动触点21a间的导通性受到阻碍的情况。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电弧伸长空间S内的固定触点部22的周围设置有电弧消弧部40。因此,利用与电弧消弧部40的内表面抵接而伸长的电弧,能够产生电弧消弧性的气体,从而更进一步地提高电弧消弧性能(电弧遮断性能)。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可动触点21具备:从衔铁16的垂设片16b朝向下方(一端)延伸的第一延设片21b、从该第一延设片21b的前端向后方(与第一延设片21b交叉的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延设片21c。进一步而言,具备从第二延设片21c的前端向上侧(另一端侧)延伸设置的第三延设片21d,在该第三延设片21d上形成有可动触点21a。因此,能够在不对绝缘部17造成阻碍的状态下将电弧伸长空间S形成在触点的上方,从而能够实现电磁继电器1的构成的简单化。进一步而言,能够有效利用电磁继电器1的形成有触点部的部位的上方的空间,从而能够实现电磁继电器1的小型化。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壁部2a及电弧消弧部40的前壁41上分别形成有开口部2c及开口部41a,能够将形成有可动触点21a的第三延设片21d插入电弧伸长空间S内。如此,通过在可动触点21a能够摆动的范围内设置开口部2c及开口部41a,能够抑制电弧向绝缘体17的抵接,且能够抑制被导入电弧伸长空间S的电弧向外部漏出,从而能够更进一步地提高电弧消弧性能(电弧遮断性能)。另外,在使可动触点21a摆动时,无需以划分电弧伸长空间S的壁部不对可动触点21a的摆动造成阻碍的方式将可动触点部21绕过壁部2a及电弧消弧部40的前壁41地设置。因此,与在壁部2a及电弧消弧部40的前壁41未形成开口部2c及开口部41a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电磁继电器1的高度方向的小型化。
(第二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A构成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同样的结构。
即,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A具备壳体2、基体30、电磁铁块10、衔铁16、可动触点部21及固定触点部22。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磁继电器1A上,形成使可动触点21a和固定触点22a接触分离时所产生的电弧伸长的电弧伸长空间S。该壁部2a划分出固定触点22a和绝缘部17。
具体而言,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在壳体2的内侧设置有壁部2a及侧壁2b。此外,安装有各构件的基体30被壳体2覆盖时,一对对应的可动触点21a及固定触点22a(相互接触分离的触点)由壁部2a及侧壁2b包围。在本实施方式中,由该壁部2a、侧壁2b分隔而成的空间成为电弧伸长空间S。此时,由壁部2a划分出固定触点22a和绝缘部17。
进一步而言,在电磁继电器1A设置有将可动触点21a与固定触点22a接触分离时产生的电弧向电弧伸长空间S引导的永久磁铁(磁场产生机构)50。
此外,该永久磁铁(磁场产生机构)50由磁遮断轭60覆盖上方及宽度方向两端。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弧伸长空间S内未设置电弧消弧部40。
根据以上的本实施方式,也能够实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8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A中,在电弧抵接时,由能够产生电弧消弧性气体的绝缘材料(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电弧消弧部40相同的材料)形成壁部2a,壁部2a可以兼作电弧消弧部。另外,壳体2整体可以由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电弧消弧部40相同的材料形成。
(第三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B具有与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弧伸长空间S内未设置电弧消弧部40的电磁继电器1A大致同样的构成。
在此,如图9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B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A主要不同点在于,设置有将电弧伸长空间S分割的分离壁70。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由形成于壳体2的内侧的壁部2a和侧壁2b分隔的空间成为电弧伸长空间S。此外,在该被分隔的各电弧伸长空间S配置有一对对应的可动触点21a及固定触点22a(相互接触分离的触点),按照各个电弧伸长空间S而设置有分离壁70。
分离壁70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壳体2的上壁部2d朝向固定触点22a侧突出设置,将电弧伸长空间S沿着电弧A的伸长方向纵向分割为两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按照各电弧伸长空间S而设置一个分离壁70,将电弧伸长空间S分割成两部分,但是也可以按照各电弧伸长空间S设置多个分离壁70,将电弧伸长空间S分割为三部分以上。
根据以上的本实施方式,也能够实现与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将电弧伸长空间S分割的分离壁70。因此,与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相比,能够使电弧A长进一步地增长了能够使分离壁70旋入的量,从而能够进一步地提高电弧消弧性能(电弧遮断性能)。
另外,通过如此提高电弧消弧性能(电弧遮断性能),存在使能够在可动触点21a与固定触点22a间遮断的遮断电压即两触点21a、22a间产生的电压得以提高的优点。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由形成于壳体2的内侧的壁部2a和侧壁2b分隔而成的空间作为电弧伸长空间S,在其电弧伸长空间S设置有分离壁70。因此,将电弧伸长空间S形成为与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同样的消弧空间尺寸,并且存在能够增长电弧A长的优点。因此,有利于壳体2的小型化。
(第四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C具有与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设置有将电弧伸长空间S分割的分离壁70的电磁继电器1B大致同样的构成。
在此,如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C与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B主要不同点在于,在面向电弧伸长空间S的壁面上设置有凹凸部73。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由形成于壳体2的内侧的壁部2a与侧壁2b分隔的空间成为电弧伸长空间S。此外,在该分隔的各电弧伸长空间S内配置有一对对应的可动触点21a及固定触点22a(相互接触分离的触点),按照各个电弧伸长空间S而设置有分离壁70和凹凸部73。
凹凸部73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于作为面向电弧伸长空间S的壁面的壳体2的上壁部2d的内表面。此外,通过如此在壳体2的上壁部2d夹着分离壁70而在左右两侧设置凹凸部73,从而沿着电弧A的伸长方向形成凹凸部73的凹面及凸面。
根据以上的本实施方式,也能够实现与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面向电弧伸长空间S的壁面上设置有凹凸部73。因此,与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相比,能够使电弧A长进一步地增长了能够使凹凸部73旋入的量,从而能够进一步地提高电弧消弧性能(电弧遮断性能)。另外,相对于上述第三实施方式而言,能够使遮断电压得到进一步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凹凸部73沿着电弧A的伸长方向形成,所以能够使电弧A更为可靠地进入凹凸部73,从而能够可靠地增长电弧A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作为特征部分的凹凸部73适用于设置有分离壁70的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但是对于未设置分离壁70的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也能够适用。
(第五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D具有与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弧伸长空间S内未设置电弧消弧部40的电磁继电器1A大致同样的构成。
在此,如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D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A主要不同点在于,设置有将电弧伸长空间S1、S2分割的分离壁70A。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于壁部2a的下侧的开口部2c比上述第二实施方式更向上侧扩展。此外,使壁部2a作为分离壁70A发挥作用,将从分离壁70A到固定触点22a侧(图11的右侧)的空间作为第一电弧伸长空间S1,将从分离壁70A到可动触点板23侧(图11的左侧)的空间作为第二电弧伸长空间S2。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一对对应的可动触点21a及固定触点22a对应地形成多个第一电弧伸长空间S1,相对于此,第二电弧伸长空间S2在壳体2的内侧仅形成一个而为共有。
根据以上的本实施方式,也能够实现与上述第一~第四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将电弧伸长空间S1、S2分割的分离壁70A。因此,与上述第一~第四实施方式相比,能够使电弧A长进一步地增长了能够使分离壁70A旋入的量,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电弧消弧性能(电弧遮断性能)。另外,相对于上述第一~第四实施方式,能够使遮断电压得到进一步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分离壁70A将电弧伸长空间S1、S2分割为两部分,例如,可向第一电弧伸长空间S1追加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分离壁70,将电弧伸长空间分割成三部分以上。
(第六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E具有与上述第五实施方式的设置有将电弧伸长空间S1、S2分割的分离壁70A的电磁继电器1D大致同样的构成。
在此,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E与上述第五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D主要不同点在于,在面向电弧伸长空间S1、S2的壁面上设置有凹凸部73。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形成在壁部2a的下侧的开口部2c向上侧扩展,使壁部2a作为分离壁70A发挥作用。此外,将从分离壁70A到固定触点22a侧的空间作为第一电弧伸长空间S1,将从分离壁70A到可动触点板23侧的空间作为第二电弧伸长空间S2,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电弧伸长空间S1、S2上分别设置有凹凸部73。
在本实施方式中,凹凸部73分别形成在作为面向电弧伸长空间S1、S2的壁面的、壳体2的上壁部2d的内表面和基体30的中央壁35的可动触点板23侧的表面上。此外,所述一对凹凸部73均沿着电弧A的伸长方向形成有凹凸部73的凹面及凸面。
根据以上的本实施方式,也能够实现与上述第一~第五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面向电弧伸长空间S1、S2的壁面上设置有凹凸部73。因此,与上述第五实施方式相比,能够使电弧A长进一步地增长了能够使凹凸部73旋入的量,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电弧消弧性能(电弧遮断性能)。另外,相对于上述第五实施方式而言,能够进一步提高遮断电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沿着电弧A的伸长方向形成凹凸部73,能够更为可靠地使电弧A进入凹凸部73、73,从而能够可靠地增长电弧A长。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最佳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例示出隔着绝缘部将可动触点部安装于衔铁的结构,但是可以不隔着绝缘部将可动触点部安装于衔铁。
另外,在上述第三~第六实施方式中,虽然例示出具有与在电弧伸长空间内未设置电弧消弧部的电磁继电器1A大致同样的构成的电磁继电器1B、1C、1D、1E,但是可以在电磁继电器1B、1C、1D、1E的电弧伸长空间内设置电弧消弧部。
另外,对于衔铁和铰链弹簧及其他具体部分的细节(形状、大小、布局等)也能够进行适当地变更。

Claims (7)

1.一种电磁继电器,具备:在电磁铁块的励磁、非励磁的作用下而摆动的衔铁;具有可动触点且安装于所述衔铁并随着该衔铁的摆动而摆动的可动触点部;具有供所述可动触点接触分离的固定触点的固定触点部,
所述电磁继电器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磁继电器上形成有使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分离时产生的电弧伸长的电弧伸长空间,
所述电磁继电器还设有将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分离时产生的电弧向所述电弧伸长空间引导的磁场产生机构,
所述可动触点部隔着绝缘部而安装在所述衔铁,
所述可动触点部具备:从所述绝缘部朝向下方延伸的第一延设片、从该第一延设片的前端向与第一延设片交叉的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延设片、从该第二延设片的前端向上侧延伸设置的第三延设片,
在所述第三延设片上形成有所述可动触点,
所述电弧伸长空间在划分出该电弧伸长空间的壁部和侧壁中的设置于所述第一延设片侧的所述壁部的下侧形成有能够插入所述第三延设片的开口部,该开口部配置于所述绝缘部的下方,
所述磁场产生机构具有在成对的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的宽度方向上设置的永久磁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弧伸长空间内设有电弧消弧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设有将所述电弧伸长空间分割的分离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在面向所述电弧伸长空间的壁面上设有凹凸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在面向所述电弧伸长空间的壁面上设有凹凸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凸部沿着所述电弧的伸长方向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凸部沿着所述电弧的伸长方向形成。
CN201310077377.2A 2012-06-04 2013-03-12 电磁继电器 Active CN1034565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26725A JP5984087B2 (ja) 2011-09-22 2012-06-04 電磁リレー
JP2012-126725 2012-06-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56567A CN103456567A (zh) 2013-12-18
CN103456567B true CN103456567B (zh) 2017-09-19

Family

ID=47891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77377.2A Active CN103456567B (zh) 2012-06-04 2013-03-12 电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EP (1) EP2672497B1 (zh)
CN (1) CN1034565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65420B2 (en) 2014-07-23 2018-01-09 Fujitsu Component Limited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6433706B2 (ja) 2014-07-28 2018-12-05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及びコイル端子
JP6403476B2 (ja) * 2014-07-28 2018-10-10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6569975B2 (ja) * 2015-04-07 2019-09-0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6836241B2 (ja) * 2016-12-27 2021-02-24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6909993B2 (ja) * 2017-03-30 2021-07-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7068929B2 (ja) * 2018-05-31 2022-05-17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DE102021129009A1 (de) * 2021-11-08 2023-05-11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Hochvoltrelais mit verbesserter mechanischer Schocktoleranz für einen Antriebs- oder Ladestromkreis eines Elektrofahrzeugs mit einer Wippe als Anker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5967A (zh) * 1998-08-26 2000-03-01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单极继电开关
CN101887823A (zh) * 2009-05-14 2010-11-17 株式会社电装 电磁继电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10937B2 (ja) * 2005-09-06 2011-11-09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開閉装置
JP2010123545A (ja) 2008-11-21 2010-06-03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電磁リレー
KR101354405B1 (ko) * 2011-06-07 2014-01-22 후지쯔 콤포넌트 가부시끼가이샤 전자계전기 및 전자계전기의 제조방법
JP5984087B2 (ja) * 2011-09-22 2016-09-0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リレー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5967A (zh) * 1998-08-26 2000-03-01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单极继电开关
CN101887823A (zh) * 2009-05-14 2010-11-17 株式会社电装 电磁继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72497A1 (en) 2013-12-11
EP2672497B1 (en) 2017-11-01
CN103456567A (zh) 2013-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56567B (zh) 电磁继电器
JP5585550B2 (ja) 継電器
US10056200B2 (en) Electromagnetic contactor
CN106537548B (zh) 电磁继电器和线圈端子
CN106688071B (zh) 电磁继电器
CN106716589A (zh) 电磁继电器
CN106716588A (zh) 电磁继电器
CN102195176B (zh) 插塞连接器
JP2012129206A (ja) 改善されたコンタクトばねを備えるリレー
CN201311887Y (zh) 一种带绝缘隔离片的电磁继电器
US10658140B2 (en) Contact mechanism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ing the same
CN210897140U (zh) 分断器和接触器
CN104538256B (zh) 一种交流接触器
CN103456568B (zh) 电磁继电器
CN207503877U (zh) 继电器
EP3561848A1 (en) Contactor
JP6124173B2 (ja) 電磁リレー
CN102959672A (zh) 接触机构和使用该接触机构的电磁接触器
CN105304423B (zh) 断路器
JP6045763B1 (ja) 電磁接触器
CN205406391U (zh) 同步真空接触器
CN1214426C (zh) 用于开关设备的中断组件
CN202816837U (zh) 可动触头桥和电气开关设备
JP5260457B2 (ja) 回路遮断器
CN202796786U (zh) 布线用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930

Address after: Japan Osaka

Applicant after: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