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13713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13713A
CN115513713A CN202210727658.7A CN202210727658A CN115513713A CN 115513713 A CN115513713 A CN 115513713A CN 202210727658 A CN202210727658 A CN 202210727658A CN 115513713 A CN115513713 A CN 1155137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connector
terminal
storage member
heat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2765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口康弘
水野英树
藤田裕志
高桥俊晴
田中宏侑
城阪和辉
金森孝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200328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44054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5137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137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02Sealing means between parts of housing or between housing part and a wall, e.g. sealing 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16Connectors, e.g. plugs or sock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1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screw or screw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6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snap action of the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05Sealing means between cable and housing, e.g. gromm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33Bases, cases made for use in extreme conditions, e.g. high temperature, radiation, vibration, corrosive environment, press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3/00Two po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20Coupling parts carrying sockets, clips or analogous contacts and secured only to wire or cab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1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 H01R4/1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包括:电线;端子,其连接至所述电线;壳体,其具有容纳电线与端子的连接部的容纳空间;密封部件,其密封容纳空间的开口部以将容纳在容纳空间中的连接部与外部隔离;以及蓄热部件,其位于在容纳空间内。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其包括电线、端子、容纳电线与端子之间的连接部的壳体、密封容纳空间的开口部的密封部件以及设置在容纳空间内的蓄热部件。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将来自车辆外部的电力供给(充电)到安装于诸如电动车辆或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这样的车辆中的电池,已经提出了设置在车辆中的充电连接器(见,例如,专利文献1)。这种类型的连接器通常也被称为充电插口。
关于上述连接器的详细信息,参见专利文献JP2019-192482A。
上述类型的连接器(充电插口)通常要求具有由各种标准规定的结构和特性。例如,当实际使用上述连接器时,端子的温度(所谓的工作温度)由于通电时在端子中产生的焦耳热而升高。因此,从连接器的质量维护、安全等的角度出发,端子等的工作温度的上限值由预定的标准限定。
然而,在现有技术的上述连接器中,端子和电线之间的连接部是由于接触电阻的大小而发热量大的部分,并且从防水等角度出发,连接部通过密封件等密封并与外部隔离。此外,这样的隔离空间中的空气也作为绝热材料而起作用。因此,认为从端子与电线之间的连接部向外部散热是极其困难的。另外,例如在电池快速充电的情况下,由于大电流在短时间内通过连接器,所以每单位时间的端子(特别是上述连接部)的温度升高的程度比正常充电的情况下高。为此,在现有技术的连接器中,仅通过自然散热可能难以将端子的工作温度保持在标准规定的范围内。
另一方面,将散热部件(例如,金属板等)容易地组装至连接器的外部是不理想的,因为阻碍了连接器的小型化并且连接器在车体中的安装空间有限。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非限制性实施例的方面涉及提供一种连接器,其能够在避免连接器的尺寸增加的同时防止端子的工作温度过度升高。
本公开的特定的非限制性实施例的各方面涉及上文讨论的特征和/或上文没有描述的其他特征。然而,非限制性实施例的各方面不需要涉及上述特征,并且本公开的非限制性实施例的各方面可能不涉及上述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其包括:
电线;
端子,该端子连接至所述电线;
壳体,该壳体具有容纳所述电线与所述端子的连接部的容纳空间;
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密封所述容纳空间的开口部以将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中的所述连接部与外部隔离;以及
蓄热部件,该蓄热部件位于在所述容纳空间内。
附图说明
将基于下列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与电线连接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连接器的前视图。
图3是示出将构成图1中所示的连接器的多个部件中的一些部件拆解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在连接有一对电线的一对端子上安装有基部保持器和后部保持器的组装体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图4中所示的组装体被拆解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沿图2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
图7是图6中的B部分的放大图。
图8是第二实施例中的与图7对应的视图。
图9是第三实施例中的与图7对应的视图。
图10是第四实施例中的与图7对应的视图。
图11是示出第五实施例中使用的蓄热部件的立体图。
图12是第五实施例中的与图7对应的视图(未示出散热器)。
图13是沿图12的线C-C截取的截面图。
图14是第五实施例的变修改例中的与沿图13的线D-D截取的截面图对应的截面图。
图15是示出第六实施例中使用的传热部件的立体图。
图16是第六实施例中与图7对应的视图(未示出散热器)。
图17是第七实施例中与图7对应的视图(未示出散热器)。
图18是示出在第八实施例和第九实施例中使用的传热部件的立体图。
图19是第八实施例和第九实施例中的与图7对应的视图(未示出散热器)。
图20是示出电线所连接到的在第十实施例中使用的端子的立体图。
图21是第十实施例中与图7对应的视图(未示出散热器)。
图22是图21的E部分的放大图。
图23是示出在第十一实施例中使用的蓄热部件的立体图。
图24是第十一实施例中与图7对应的视图(未示出散热器)。
图25是图24的F部分的放大图。
图26是示出第十二实施例中使用的蓄热部件、密封件和后部保持器的立体图。
图27是第十二实施例中的与图7对应的视图(未示出散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1。连接器1是如下的连接器:安装于诸如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或电动车辆这样的车辆中,并且连接到从安装于车辆的电池延伸的电线。连接器1也称为充电插口。通过将配对连接器(所谓的充电枪)配合到连接器1的配合凹部63(见图1等)中,从车辆的外部向电池供给电力,以对电池进行充电。
以下,为了便于描述,将“前后方向”、“宽度方向”、“上下方向”、“上”、“下”、“前”、“后”如图1等所示地定义。“前后方向”、“宽度方向”和“上下方向”相互正交。前后方向与连接器1和配对连接器(未示出)的配合方向一致,并且将从连接器1观看时的配合方向上的前侧(接近配对连接器的一侧)称为“前侧”,并且将从连接器1观看时的配合方向上的释放侧(远离配对连接器的一侧)称为“后侧”。
如图1、6等所示,连接器1包括一对端子10和容纳该一对端子10的壳体20。一对电线2的一端部分别与一对端子10连接。一对电线2的另一端部与电池(未示出)连接。每根电线2包括导体芯线2a和由绝缘树脂制成并覆盖导体芯线2a的被覆2b(见图6)。以下,依次描述构成连接器1的各部件。
首先,描述一对端子10。在第一实施例中,一对端子10具有相同的形状。每个端子10由金属制成,并且如图5和图6所示,包括阶梯柱状部,该阶梯柱状部包括小直径部11和位于小直径部11后侧的大直径部12。环状的台阶部13形成于小直径部11与大直径部12之间的边界部。台阶部13锁定至后述的基部保持器30的锁定突起37(见图6)。
小直径部11一体地设置有从该小直径部11的前端表面向前突出的筒状的母端子部14。在一对端子10中,一个端子10的母端子部14用作阳极侧端子,并且另一个端子10的母端子部14用作阴极侧端子。当连接器1和配对连接器相互配合时,一个端子10的母端子部14和另一个端子10的母端子部14分别连接至配对连接器的阳极侧公端子部和阴极侧公端子部。
在大直径部12的后端表面形成有向前凹陷的凹部15(见图6和图7)。将在电线2的一端部处露出的导体芯线2a插入到凹部15内并压接固定。因此,端子10与电线2的一端部彼此电连接。端子10的大直径部12和电线2的导体芯线2a构成电线2与端子10之间的“连接部”。
如图6所示,在台阶部13附近的小直径部11的外周表面上形成有环状槽16,并且在台阶部13附近的大直径部12的外周表面上形成有环状槽17(见图7)。后述的传热片80和锁定件94(见图6)安装于环状槽16中,并且后述的O形环92(见图6和图7)安装于环状槽17内。上文已经描述了一对端子10。
接下来,将描述壳体20。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壳体20包括基部保持器30、后部保持器40、散热器50、内壳体本体60和外壳体本体70。基部保持器30、后部保持器40、散热器50、内壳体本体60和外壳体本体70中的每一者均是壳体20的框架部件,并且构成壳体20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在下文中,将按顺序描述构成壳体20的部件。壳体20的“框架部件”是指例如如下部件:其具有足够的硬度和强度,以在端子10和配对端子(未示出)彼此配合时保持壳体20本身的形状从而抵抗施加到端子10的外力而保持端子10的位置。换言之,“框架部件”是指由不会因端子10的工作温度升高而导致难以保持形状的程度的软化、脆化等的材料制成的部件。
首先,将描述基部保持器30。基部保持器30具有将一对端子10保持为处于该端子10在宽度方向上相互隔开并彼此绝缘的状态的功能。基部保持器30是树脂成型品,并且如图5所示,一体地包括沿宽度方向布置的一对端子保持部31和将一对端子保持部31在宽度方向上连结的连结部32。
如图5和图6所示,每个端子保持部31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阶梯筒状,包括小直径部33、位于小直径部33后侧的中直径部34和位于中直径部34的后侧的大直径部35。连结部32连结一对端子保持部31的中直径部34和大直径部35。一对端子10从后侧插入至一对端子保持部31的内部空间31a(见图6和图7)中。
在中直径部34与大直径部35之间的边界部形成有环状台阶部36,并且在小直径部33与中直径部34之间的边界部形成有环状台阶部38。后述的散热器50的管状部51的后端表面锁定至台阶部36(见图6和图7)。环状的锁定突起37形成在小直径部33的前端部的内壁表面上,以在小直径部33的径向方向上与端子10的台阶部13相对应地向内突出(见图6)。
接下来,将描述后部保持器40。后部保持器40从后侧组装至基部保持器30,并且具有将从一对端子10向后延伸的一对电线2保持为处于在宽度方向上彼此隔开的状态的功能。后部保持器40是树脂成型品,并且如图5所示,一体地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管状部41和封闭管状部41的后开口的后壁部42。
管状部41具有与由基部保持器30的一对大直径部35和连结部32形成的外周形状相对应的外周形状,并且能够安装于基部保持器30的后端部以覆盖一对大直径部35和连结部32的后端部的外周表面。后壁部42形成有与一对大直径部35对应的一对电线插入孔43,该一对电线插入孔43布置在宽度方向上并在前后方向上贯穿。一对电线2插入至一对电线插入孔43中(见图6和图7)。
接下来,将描述散热器50。在形成壳体20的框架部件的多个部件中,仅散热器50由金属制成。散热器50从前侧组装至基部保持器30,并且具有吸收和散发在一对端子10中产生的热量的功能。稍后将详细描述这一点。
如图3和6所示,散热器50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管状部51。管状部51具有与由基部保持器30的一对中直径部34和连结部32形成的外周形状相对应的外周形状,并且能够安装至基部保持器30以覆盖一对中直径部34和连结部32的外周表面。
管状部51的前端部一体地设置有:一对延伸部52,该一对延伸部52从管状部51的前端部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部在宽度方向上向外延伸;和一对侧壁部53,该一对侧壁部53从一对延伸部52的延伸的端部向前方延伸。当在前后方向上观看时,一对侧壁部53在周向上具有与内壳体本体60的将在稍后描述的管状部61(也见图3)的外周形状(筒状)的一部分对应的形状,并且一对侧壁部53能够装接至管状部61以覆盖管状部61的后端部的外周表面。
如图3所示,螺栓插入部54设置在一对侧壁部53的外周表面(宽度方向上的外侧表面)的多个位置(第一实施例中为四个位置)处。在前后方向上贯通的螺栓插入孔55形成在每个螺栓插入部54中。用于组装壳体20的螺栓91(见图3)插入至螺栓插入孔55中。
接下来,将描述内壳体本体60。内壳体本体60从前侧组装至散热器50的管状部51,并且具有形成连接器1的配合凹部63(也见图1)的功能。内壳体本体60是树脂成型品,并且一体地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筒状的管状部61和封闭该管状部61的后开口的后壁部62。管状部61和后壁部62限定了向前开口并向后凹陷的配合凹部63。
后壁部62设置有与一对端子10的母端子部14相对应以向前突出的一对筒状的母端子容纳部64(见图3和图6)。各个母端子容纳部64位于配合凹部63内并且具有在前后方向上贯通的内部空间。
如图3所示,向管状部61的径向外侧突出的环状的凸缘部65设置在管状部61的外周表面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央的后侧的位置处。凸缘部65在与散热器50的多个螺栓插入部54对应的周向上的多个位置(在第一实施例中为四个位置)处设置有螺栓插入部66。在前后方向上贯通的螺栓插入孔67形成在每个螺栓插入部66中。用于组装壳体20的螺栓91(见图3)插入至螺栓插入孔67中。
接下来,将描述外壳体本体70。外壳体本体70从前侧组装至内壳体本体60的管状部61,并且具有将壳体20整体固定至在车辆中设置的连接器1的装接目标部(未示出)的功能。外壳体本体70是树脂成型品,并且包括沿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筒状的管状部71。管状部71能够从前侧装接于管状部61以覆盖内壳体本体60的管状部61的外周表面(见图6)。
如图3所示,向管状部71的径向外侧突出的环状的凸缘部72设置在管状部71的外周表面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央的后侧的位置处。当从前后方向观看时,凸缘部72具有矩形的外周形状。在前后方向上贯穿的螺栓插入孔73分别形成在凸缘部72的四个角部中。用于将连接器1固定到连接器1的装接目标部的螺栓(未示出)插入至螺栓插入孔73中。
上面已经描述了构成壳体20的部件。
接下来,将描述连接器1的组装过程。首先,将与一对电线2的一端部连接的一对端子10插入至基部保持器30中。因此,作为插入的准备,如图5和图6所示,将后部保持器40的一对电线插入孔43从前侧插入至与一对端子10连接的一对电线2的被覆2b,随后将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筒状的橡胶密封件93从前侧插入至一对电线的各自的被覆2b,以与后部保持器40的后壁部42的前侧相邻,并且随后将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筒状的蓄热部件95从前侧插入至一对电线的各自的被覆2b,从而与密封件93的前侧相邻。此外,将由橡胶制成的O形环92(见图6和图7)装接至一对端子10的各个环状槽17。
蓄热部件95由能够储存显热的金属材料构成,并且具有吸收在电线2与端子10之间的连接部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散发到外部的功能(这将在稍后描述)。蓄热部件95插入至端子10的大直径部12的外周表面与基部保持器30(端子保持部31)的中直径部34的内周表面之间的间隙中(见图6和图7)。在蓄热部件95的末端部处设置有沿着基部保持器30的台阶部38(见图7)的内周表面倾斜的锥形部95a。蓄热部件95的内周表面至少与端子10的大直径部12的外周表面部分地接触,并且蓄热部件95的外周表面至少与基部保持器30的中直径部34的内周表面部分地接触。
接着,将一对端子10从后侧插入至基部保持器30的一对端子保持部31的内部空间31a(见图6和图7)中。继续该插入直到一对端子10的小直径部11和母端子部14从一对端子保持部31的前端向前突出并且一对端子10的台阶部13锁定至一对端子保持部31的锁定突起37为止。在插入完成的状态(即,一对端子10向基部保持器30的插入完成的状态)下,如图6和图7所示,安装于端子10上的O形环92与端子保持部分31的小直径部33的内壁表面压力接触。
接着,将预定量的传热部件96注入到基部保持器30的一对端子保持部31的内部空间31a(更具体地,见图6和图7,电线2与端子10的外周表面与端子保持部31(中直径部34和大直径部35)的内周表面之间的间隙)中。通过在诸如油脂或硅脂(silicone paste)这样的具有流动性和粘性的基材中混合诸如氧化铝颗粒这样的促进传热的物质而构成传热部件96。传热部件96具有促进从电线2与端子10之间的连接部向蓄热部件95的热传递(即,从连接部吸热)和从蓄热部件95向端子保持部31的热传递(即,向壳体20的外部散热)的功能(这将在后面描述)。
接着,将后部保持器40安装于基部保持器30。因此,通过将后部保持器40向前按压,并将保持器40、位于后部保持器40前侧的一对密封件93、位于一对密封件93的前侧的一对蓄热部件95相对于一对电线2向前移动,后部保持器40的管状部41安装于基部保持器30的后端部(见图4、图6和图7)。
在后部保持器40完全安装于基部保持器30上的状态下,如图6和图7所示,各个蓄热部件95位于端子10的大直径部12的外周表面与端子保持部31的中直径部34的内周表面之间的间隙中。在第一实施例中,各个蓄热部件95的内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端子10的大直径部12的外周表面紧密接触。即,蓄热部件95与电线2和端子10之间的连接部(大直径部12)接触。稍后将描述由于该接触引起的作用。当电线2和端子10被压接并固定时,蓄热部件95可以一起被压接并固定至端子10(大直径部12的外周表面)。
此外,位于端子保持部31的内部空间31a中的传热部件96被进入该内部空间31a的蓄热部件95推离,并且如图7所示,传热部件96定位于内部空间中,以填充残留在蓄热部件95周围的间隙H。例如,传热部件96填充在蓄热部件95、基部保持器30的内壁表面、端子10的外壁表面和电线2之间产生的间隙H中。此外,例如,当将端子10的凹部15压接至导体芯线2a(例如,压接成具有六边形截面形状)并且因此凹部15具有非圆形的截面形状时,传热部件96填充在凹部15与蓄热部件95之间产生的间隙H中。稍后将描述传热部件96填充间隙H的作用。
此外,每个密封件93被按压并夹在端子保持部31的大直径部35的内壁表面与电线2(被覆2b)的外周表面之间。具体而言,各个密封件93的多个肋93a压靠在大直径部35的内壁表面和电线2(被覆2b)的外周表面。结果,一对端子保持部31的内部空间31a通过一对O形环92和一对密封件93的止水功能而与外部隔离。结果,防止水从外部侵入到一对端子保持部分31的内部空间31a(即,电线2和端子10之间的连接部)中。此外,一对端子10被基部保持器30保持为在宽度方向上彼此分离且彼此绝缘的状态,并且从该一对端子10向后延伸的一对电线2由后部保持器40保持为在宽度方向上彼此分离的状态。
当后部保持器40在基部保持器30上的安装完成时,随后,将散热器50安装在基部保持器30上(见图3)。因此,散热器50的管状部51从前侧装接至基部保持器30,以覆盖基部保持器30的一对中直径部34和连结部32的外周表面(见图6)。在安装完成的状态下,如图6和图7所示,管状部51的后端表面与基部保持器30的台阶部36接触。在此状态下,散热器50的一对延伸部52的前端表面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与一对端子保持部31的前端表面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一致。
当散热器50向基部保持器30的安装完成时,接下来,如图6所示,将导热片80装接至位于一对端子保持部31的前端的前侧(即,小直径部33的前端)并在该前侧露出的一对端子10的环状槽16的每个环状槽16中,并且随后装接锁定件94以与传热片80的前侧相邻。
传热片80由具有绝缘性和良好的传热性的材料制成,并且具有将热量从端子10传递到散热器50的功能(这将在后面描述)。如图6所示,传热片80安装成使得其一端部锁定至环状槽16并且其另一端部抵接于散热器50的延伸部52的前端表面。
锁定件94具有防止安装于基部保持器30上的散热器50从基部保持器30向前脱落(分离)的功能。锁定件94是由树脂制成的板体,具有与传热片80对应的形状。锁定件94安装成使得其一端部锁定至环状槽16并且其另一端部抵接于传热片80的另一端部的前端表面。
以这样的方式,通过将传热片80和锁定件94安装于一对端子10的每个环状槽16中,如图6所示,传热片80的一端部被端子10的环状槽16的后侧的槽侧表面和锁定件94的一端部在前后方向上夹置,并且传热片80的另一端部被散热器50的延伸部52的前端表面和锁定件94的另一端部在前后方向上夹置。
结果,传热片80的一端部与端子10(的环状槽16)紧密接触,并且传热片80的另一端部与散热器50(的延伸部52)紧密接触,由此传热片80能够将热量从端子10传递到散热器50。此外,锁定件94的一端部装接至端子10的环状槽16,并且锁定件94的另一端部经由传热片80的另一端部锁定至散热器50的延伸部52的前端表面,从而防止装接至基部保持器30的散热器50从基部保持器30向前脱落(分离)。
当传热片80和锁定件94安装于一对端子10的每个环状槽16中时,随后将内壳体本体60安装于散热器50(见图3和图6)。因此,将内壳体本体60从前侧安装于散热器50,使得散热器50的一对侧壁部53覆盖内壳体本体60的管状部61的外周表面的一部分,并且一对端子10的母端子部14插入至内壳体本体60的一对母端子容纳部64中(见图6)。在安装完成的状态下,如图6所示,散热器50的一对侧壁部53的前端表面与内壳体本体60的凸缘部65的后端表面接触。
当完成内壳体本体60向散热器50的安装时,随后将外壳体本体70安装于内壳体本体60(见图3和图6)。因此,将外壳体本体70从前侧安装于内壳体本体60,使得外壳体本体70的管状部71覆盖内壳体本体60的管状部61的外周表面(见图6)。当安装完成时,如图6所示,外壳体本体70的管状部71的后端表面与内壳体本体60的凸缘部65的前端表面接触。
当外壳体本体70在内壳体本体60上的安装完成时,如图3所示,随后将多个(第一实施例中为四个)螺栓91从后侧插入至散热器50的多个螺栓插入孔55和内壳体本体60的多个螺栓插入孔67内,并且紧固至在外壳体本体70中设置的多个紧固部(未示出)。因此,散热器50和内壳体本体60一起紧固至外壳体本体70,由此,形成壳体20的框架部件的基部保持器30、后部保持器40、散热器50、内壳体本体60和外壳体本体70一体化。由此,完成连接器1的组装,并得到图1所示的连接器1。
利用插入至外壳体本体70的多个螺栓插入孔73中的多个螺栓(未示出),将组装好的连接器1紧固并固定至在车辆中设置的连接器1的装接目标部(未示出)。
当安装于车辆的电池(未示出)充电时,将配对连接器(所谓的充电枪)配合至固定于车辆的装接目标部的连接器1的配合凹部63中。由此,依次经由配对连接器、连接器1和一对电线2而从车辆外部向电池供给电力,并且对电池充电。
接下来,将描述在连接器1上设置由金属制成的散热器50和传热片80的操作。如上所述,当使用连接器1对电池进行充电时,连接器1中的一对端子10的温度由于通电引起的焦耳热而升高。特别地,在电池快速充电的情况下,由于大电流在短时间内流过一对端子10,因此一对端子10的每单位时间的温度升高程度很可能增大。
鉴于此,在第一实施例中,在端子10中产生的热量主要通过传热片80传递到散热器50并被散热器50吸收。由散热器50吸收的热量通过散热器50的外表面(露出于外部的表面)而散发到外部。结果,防止端子10的温度升高。
此外,散热器50由金属而不是树脂制成。通常,当比较相同体积的金属部件和树脂部件时,由于金属的密度高于树脂的密度,所以金属部件的热容大于树脂部件的热容。因此,金属的散热器50的热容大于具有与散热器50相同形状的树脂的散热器的热容。即,当散热器50由金属而不是树脂制成时,能够进一步增加散热器50的热容。散热器50的材料不必限于金属,并且可以是任何其他材料,只要散热器50具有如上所述的适当热容即可。
散热器50的热容越大,吸收端子10所产生的热量的该散热器50的温度升高就越平缓。因此,例如,即使如在快速充电的情况下在端子10中产生的焦耳热大时,通过使用由金属制成并具有大的热容的散热器50能够使散热器50的温度升高平缓,并且结果,端子10的温度升高也能够减缓。
由于快速充电而升高的散热器50的温度在快速充电完成后由于自然散热而下降。此时,散热器50的热容越大,散热器50的温度降低变得越平缓(即,需要较长时间直到散热器50的温度恢复到正常温度)。但是,连接器1并不用于对电池充电以外的目的,并且难以设想在快速充电完成后的短时间后再次开始快速充电的情况。因此,即使在快速充电之后散热器50的温度降低变得平缓(即使需要较长时间直到散热器50的温度恢复到正常温度),鉴于连接器1的功能而不存在问题。
此外,散热器50形成壳体20的框架部件的一部分。因此,与用于吸收和散发在端子10中产生的热量的散热器组装至壳体20(连接器1)的外部的方面相比,能够防止连接器1的尺寸增加。
接下来,将描述在连接器1中设置蓄热部件95和传热部件96的操作。如上所述,当使用连接器1对电池进行充电时,连接器1中的一对端子10的温度由于通电引起的焦耳热而升高。特别地,电线2与端子10之间的连接部是由于接触电阻的大小而发热量大的部分,并且由于在端子保持部31的内部空间31a中该连接部被O形环92和密封件93密封并与外部隔离,并且隔离的内部空间31a内的空气作为绝热材料而起作用,所以热量难以散发到外部。因此,为了缓和端子10的温度升高,有效地吸收在电线2与端子10之间的连接部产生的热量是重要的。
鉴于此,在第一实施例中,与电线2和端子10之间的连接部接触的蓄热部件95容纳在端子保持部31的内部空间31a中。换言之,蓄热部件95被布置成减小了内部空间31a中的电线2和端子10之间的连接部周围的间隙H(见图7)。
此外,蓄热部件95由金属制成。通常,当比较相同体积的金属部件和空气时,由于金属的密度高于空气的密度,所以金属部件的热容大于空气的热容。因此,金属制的蓄热部件95的热容大于具有与蓄热部件95相同体积的空气的热容。即,通过将金属制的蓄热部件95容纳在端子保持部分31的内部空间31a中,整个内部空间31a的实质热容能够进一步增加。另外,由于蓄热部件95存在于内部空间31a中,所以能够减少作为绝热材料起作用的内部空间31a内的空气量。构成蓄热部件95的材料并不必限于金属,并且只要材料的热容能够使整个内部空间31a的实质热容大于上述未设置蓄热部件95的情况,也可以是其他材料。
如上所述,通过在通电时利用具有大热容的蓄热部件95吸收在电线2和端子10之间的连接部产生的热量,即使在快速充电时每单位时间在连接部处产生的热量大,也能够防止端子10的温度快速升高,并能够平缓地升高端子10的温度。
此外,在第一实施例中,由具有流动性和粘性的材料制成的传热部件96布置在端子保持部31的内部空间31a中,以填充残留在蓄热部件95周围的间隙H(见图7)。因此,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从电线2与端子10之间的连接部到蓄热部件95的热传递(即,从连接部的吸热)和从蓄热部件95到端子保持部31(即,壳体20)的热传递(即,向外部的散热)。
第二实施例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整个蓄热部件95由能够储存显热的金属材料制成(见图7)。相比之下,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1中,如图8所示,在由金属制成的筒状的蓄热部件95内部形成有向后开口的筒状的间隙95b,并且能够储存潜热的相变部件97从后侧密封在间隙95b中。在图8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其中密封有相变部件97的间隙95b的开口被密封件93的前表面封闭。以这样的方式,由于间隙95b的开口被封闭,所以密封在间隙95b中的相变部件97不会从间隙95b泄漏。
相变部件97是能够通过在达到规定温度时从固相向液相的相变而储存潜热的部件,并且典型地由石蜡构成。在图8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利用能够储存显热的蓄热部件95和能够储存潜热的相变部件97的蓄热特性不同的事实,当考虑到电线2与端子10之间的连接部处产生的热量的程度(例如,连接部的假定最高温度)而适当地设定蓄热部件95与相变部件97之间的质量比时,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从连接部的吸热和向外部的散热。此外,通过将由金属制成的蓄热部件95的一部分替换为由石蜡制成的相变部件97,能够减轻蓄热部件95的重量。
第三实施例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整个蓄热部件95由能够储存显热的金属材料制成(见图7)。相比之下,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连接器1中,如图9所示,在由金属制成的筒状的蓄热部件95内部形成有向后开口的筒状的间隙95b,并且能够储存潜热的相变部件97从后侧密封在间隙95b中。在图9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其中密封有相变部件97的间隙95b的开口被环状的盖部件98封闭。以这样的方式,由于间隙95b的开口被封闭,所以密封在间隙95b中的相变部件97不会从间隙95b泄漏。
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相变部件97是能够通过在达到规定温度时从固相向液相的相变而储存潜热的部件,并且典型地由石蜡构成。在图9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利用能够储存显热的蓄热部件95和能够储存潜热的相变部件97的蓄热特性不同的事实,当考虑到电线2与端子10之间的连接部处产生的热量的程度(例如,连接部的假定最高温度)而适当地设定蓄热部件95与相变部件97之间的质量比时,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从连接部的吸热和向外部的散热。此外,通过将由金属制成的蓄热部件95的一部分替换为由石蜡制成的相变部件97,能够减轻蓄热部件95的重量。
第四实施例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连接器1中,如图10所示,在筒状的密封件93内部形成有向前开口的筒状的间隙93b,在筒状的蓄热部件95处形成有进一步向后延伸的延伸部95c,并且蓄热部件95的延伸部95c从前侧插入至间隙93b中。在图10所示的第四实施例中,密封件93与筒状的蓄热部件95(延伸部95c)的内周表面和外周表面这两者接触。密封件93也可以仅与筒状的蓄热部件95(延伸部95c)的内周表面和外周表面中的一者接触。因此,能够有效地将热量从蓄热部件95传递至密封件93,并且除了蓄热部件95之外,密封件93也能够用于蓄热。因此,能够更有效地进行电线2与端子10之间的连接部的吸热以及向外部的散热。
第五实施例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筒状的蓄热部件95的外周表面是没有突起的平坦表面(见图5)。相比之下,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连接器1中,如图11所示,在筒状的蓄热部件95的外周表面上,在周向上的多个位置设置有向径向外侧突出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突起95d。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布置为覆盖蓄热部件95的外周的基部保持器30的中直径部34的内周表面上,在周向上的多个位置处设置有向径向外侧凹陷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槽34a,以与蓄热部件95的多个突起95d相对应。换言之,在基部保持器30的中直径部34的内周表面上,在周向上的多个位置处设置有沿径向向内突出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突起34b,并且槽34a形成在沿周向彼此相邻的突起34b之间。蓄热部件95的多个突起95d中的每个突起95d分别容纳(插入)在中直径部34的对应的槽34a中。定位在内部空间31a中以将残留在蓄热部件95附近的间隙H填充的传热部件96(见图12)也被填充在彼此面对地布置的凸部95d与槽34a之间的间隙H中。作为传热部件96,如在第一实施例中的那样,使用在诸如油脂或硅脂这样的具有流动性和粘性的基材中混合诸如氧化铝颗粒这样的促进传热的物质的部件。
在图12中,为了便于描述,省略了散热器50的图示。这同样适用于图13、图14、图16、图17、图19、图21、图22、图24、图25和图27。
如在第一实施例中的那样,在将端子10容纳于基部保持器30中之后,可以将图11所示的蓄热部件95容纳于基部保持器30(中直径部34)中,或者在电线2与端子10彼此压接并固定时,可以将图11所示的蓄热部件95一起压接并固定至端子10(大直径部12的外周表面)。
在第五实施例中,由于蓄热部件95具有突起95d,所以蓄热部件95的体积变大,并且与蓄热部件95不具有这样的突起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蓄热部件95的蓄热性能。此外,由于蓄热部件95的突起95d进入基部保持器30的中直径部34的槽34a,因此有助于蓄热部件95与中直径部34之间的热传递的表面面积增加,并且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从电线2与端子10之间的连接部(大直径部12)的吸热和向外部的散热。另外,由于在突起95d与槽34a之间的间隙H填充有传热部件96,因此进一步提高了吸热和散热的效率。
如图12所示,在第五实施例中,蓄热部件95的后端部与密封件93的前端部接触,并且后部保持器40与密封件93的后端部接触。即,密封垫93被夹置在蓄热部件95与后部保持器40之间。相比之下,如图14所示的第五实施例的修改例那样,代替蓄热部件95的后端部,设置在基部保持器30的中直径部34的内周表面上的突起34b(也见图13)的后端部34c可以与密封件93的前端部进行接触。即,在本修改例中,密封件93被夹置在突起34b与后部保持器40之间。通过以这种方式夹置密封件93,密封件93被保持(即,定位)在前后方向上的预定位置处。代替沿图13的线D-D截取的截面图,图14是在其中根据第五实施例的修改例的连接器1在与沿图13的线D-D截取的截面图对应的位置处被切割的情况下的连接器1的截面图。
第六实施例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作为位于内部空间31a中以填充残留在蓄热部件95周围的间隙H的传热部件96,使用其中在诸如油脂或硅脂这样的具有流动性和粘性的基材中混合诸如氧化铝颗粒这样的促进传热的物质的部件。相比之下,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连接器1中,如图15所示,由金属网状材料(以下,也称为金属网)形成的筒状部件用作传热部件96。如图16所示,图15所示的筒状的传热部件96装接至端子10的大直径部12的外周表面,并通过诸如压接或激光接合这样的方法固定至大直径部12的外周表面。
在第六实施例中,将其中图15所示的传热部件96固定至大直径部12的外周表面的端子10容纳在基部保持器30内,并且随后将所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蓄热部件95容纳在基部保持器30(中直径部34)内。因此,如图16所示,蓄热部件95位于图15所示的传热部件96的外周表面与端子保持部31的中直径部34的内周表面之间的间隙中,并且至少蓄热部件95的内周表面与传热部件96的外周表面紧密接触。
在第六实施例中,由于由金属网形成的柔性传热部件96能够容易地变形为与间隙H对应的形状,因此传热部件96、电线2与端子10之间的连接部(大直径部12)和蓄热部件95能够彼此充分地进行紧密接触。因此,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从电线2与端子10之间的连接部(大直径部12)的吸热以及向外部的散热。
另外,在第六实施例中,传热部件96由具有传热性的线材(金属线)形成的网状材料(金属网)形成。由于金属网具有线材相互交叉的部分、线材相互编织的部分等,因此金属网在其表面上具有许多微小的凹凸。在这些许多凹凸部分中,传热部件96的线材(网等)与电线2与端子10之间的连接部和蓄热部件95进行接触。因此,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从电线2与端子10之间的连接部的吸热以及向外部的散热。另外,即使在对连接器1施加诸如振动这样的外力时,也能够防止传热部件96从蓄热部件95周围的间隙中被推出(所谓的泵出)。
第七实施例
如第六实施例的那样,在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连接器1中,由图15所示的金属网形成的筒状部件用作传热部件96。在上述第六实施例中,筒状的传热部件96的前后方向上的整体都固定至端子10的大直径部12的外周表面(见图16)。相比之下,在第七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图15所示的筒状的传热部件96的前部区域96a布置在端子10的大直径部12的内周表面与电线2(导体芯线2a)的外周之间并且与电线2一起压接并固定至大直径部12,并且传热部件96的后部区域96b向径向上的外侧和前侧折回并且与大直径部12的外周表面紧密接触。
在第七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将其上布置了传热部件96的端子10容纳在基部保持器30中,并且随后将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蓄热部件95容纳在基部保持器30(中直径部34)中。因此,如图17所示,蓄热部件95位于传热部件96的后部区域96b的外周表面与端子保持部31的中直径部34的内周表面之间的间隙中,并且至少蓄热部件95的内周表面与传热部件96的后部区域96b的外周表面紧密接触。
在第七实施例中,实现了与第六实施例相同的操作和效果。此外,在第七实施例中,除了电线2和端子10之间的连接部与蓄热部件95之间的间隙之外,构成传热部件96的导电的网状材料还布置在电线2与端子10(导体芯线2a)之间。因此,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从电线2与端子10之间的连接部的吸热以及向外部的散热,并且能够提高电线2与端子10之间的电连接的可靠性。
第八实施例
在上述第六实施例中,由金属网形成的筒状部件用作传热部件96(见图15和16)。相比之下,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连接器1中,如图18所示,由诸如镀铜这样的金属镀层覆盖的无纺布构成的片状部件用作传热部件96。如图19所示,图18所示的片状传热部件96缠绕于端子10的大直径部12的外周表面,并且通过诸如压接或激光接合这样的方法固定至大直径部12的外周表面。
在第八实施例中,将图18所示的传热部件96缠绕并固定于大直径部12的外周表面的端子10容纳在基部保持器30内,并且随后将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蓄热部件95容纳在基部保持器30(中直径部34)中。因此,如图19所示,蓄热部件95位于图18所示的传热部件96的外周表面与端子保持部31的中直径部34的内周表面之间的间隙中,并且至少蓄热部件95的内周表面与传热部件96的外周表面紧密接触。
在第八实施例中,由于由覆盖有金属镀层的无纺布形成的柔性的传热部件96能够容易地变形为与间隙H对应的形状,因此传热部件96、电线2与端子10之间的连接部(大直径部12)以及蓄热部件95能够充分地彼此紧密接触。因此,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从电线2与端子10之间的连接部(大直径部12)的吸热以及向外部的散热。
此外,在第八实施例中,传热部件96由用具有传热性的被覆材料(金属镀层)覆盖的片状部件所形成。无纺布具有在其表面上开口的许多孔,无纺布在这些孔的周边具有许多微小的凹凸。金属镀层在这些许多凹凸的部分处与电线2和端子10之间的连接部和蓄热部件95进行接触。因此,能够更有效地进行电线2与端子10之间的连接部的吸热以及向外部的散热。
第九实施例
在上述第八实施例中,使用由诸如镀铜这样的金属镀层覆盖的无纺布所形成的片状部件作为传热部件96(见图18)。相比之下,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的连接器1中,使用由用诸如石蜡这样的能够蓄热的浸渍材料浸渍的无纺布所形成的片状部件作为传热部件96。传热部件96的形状及布置与第八实施例的相同(见图18和图19)。即,第九实施例中使用的片状的传热部件96具有图18所示的形状,并且如图19所示,缠绕于端子10的大直径部12的外周表面并通过诸如压接或激光接合这样的方法固定于大直径部12的外周表面。
在第九实施例中,将图18所示的传热部件96缠绕并固定于大直径部12的外周表面的端子10容纳在基部保持器30内,并且随后将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蓄热部件95容纳在基部保持器30(中直径部34)中。因此,如图19所示,蓄热部件95位于图18所示的传热部件96的外周表面与端子保持部31的中直径部34的内周表面之间的间隙中,并且至少蓄热部件95的内周表面与传热部件96的外周表面紧密接触。
在第九实施例中,由于由用能够蓄热的浸渍材料浸渍的无纺布形成的柔性的传热部件96能够容易地变形为与间隙H对应的形状,因此传热部件96、电线2与端子10之间的连接部(大直径部12)以及蓄热部件95能够充分地彼此紧密接触。因此,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从电线2与端子10之间的连接部(大直径部12)的吸热以及向外部的散热。
此外,在第九实施例中,通过浸渍材料的蓄热效果,传热部件96除了从连接部(大直径部12)吸热和向外部散热之外,还能够发挥辅助蓄热部件95的蓄热效果。另外,由于无纺布具有追随连接部(大直径部12)和蓄热部件95的表面形状的充分的柔软性,因此能够提高与连接部(大直径部12)和蓄热部件95的密合性。通过使用诸如石蜡这样的能够储存潜热的浸渍材料,浸渍材料的流动性随着蓄热时的相变而增加,并且因此能够提高传热部件96与连接部(大直径部12)和蓄热部件95的密合性。
第十实施例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实施例的连接器1中,如图20所示,在端子10的大直径部12的外周表面上在周向上的多个位置(六个位置)处形成有当电线2和端子10被压接和固定时形成的凹入的压接痕部12a。限定该凹入的压接痕部12a的前端的内壁表面是倾斜表面12b,该倾斜表面12b在随着内壁表面沿径向向外延伸而向前移动的方向上倾斜(见图20至图22)。
在第十实施例中,将压接并固定有电线2的端子10容纳在基部保持器30内,并且随后将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蓄热部件95容纳在基部保持器30(中直径部34)内。此时,如图21和图22所示,蓄热部件95的环状的末端95e(见图22)压抵端子10的倾斜表面12b,由此蓄热部件95的环状末端95e与倾斜表面12b进行线接触(或者点接触),并且蓄热部件95的末端部压力配合在倾斜表面12b与基部保持器30的中直径部34的内周表面之间。在第十实施例中,省略了传热部件96。
在第十实施例中,蓄热部件95压力配合在限定内部空间31a的基部保持器30的中直径部34的内壁表面与端子10的凹入的压接痕部12a的倾斜表面12b之间。因此,蓄热部件95与基部保持器30之间的密合性以及蓄热部件95与端子10的表面(即,电线2与端子10之间的连接部)之间的密合性增强,并且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从连接部的吸热和向外部的散热。
此外,在第十实施例中,通过使用端子10的压接痕部12a的倾斜表面12b,蓄热部件95和端子10的表面能够适当地彼此紧密接触,而无需在端子10的表面上设置专用的压力配合突起等。
第十一实施例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例的连接器1中,图20所示的端子10与第十实施例中的一样地使用。另外,在第十一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在筒状的蓄热部件95的内周表面上在多个位置(六个位置)处设置有在径向上向内突出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突起95f,以对应于端子10的大直径部12的多个(六个)压接痕部12a。即,蓄热部件95具有与端子10的压接痕部12a相同数量的突起95f。每个突起95f的前端表面是倾斜表面95g,该倾斜表面95g在随着前端表面在径向上向外延伸而向前移动的方向上倾斜(见图23和图23)。
在第十一实施例中,将压接并固定有电线2的端子10容纳在基部保持器30内,并且其后,将图23所示的蓄热部件95容纳在基部保持器30(中直径部34)内。此时,如图24和25所示,蓄热部件95的各个突起95f的倾斜表面95g(见图25)压抵端子10的倾斜表面12b,从而蓄热部件95的各个突起95f的倾斜表面95g与倾斜表面12b进行表面接触,并且蓄热部件95的末端部被压力配合在倾斜表面12b与基部保持器30的中直径部34的内周表面之间。在第十一实施例中,如第十实施例中那样,省略了传热部件96。
根据第十一实施例,蓄热部件95压力配合在限定内部空间31a的基部保持器30的中直径部34的内壁表面与端子10的凹入的压接痕部12a的倾斜表面12b之间。因此,蓄热部件95与基部保持器30之间的密合性以及蓄热部件95与端子10的表面(即,电线2与端子10之间的连接部)之间的密合性增强,并且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从连接部的吸热和向外部的散热。
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端子10的压接痕部12a的倾斜表面12b和蓄热部件95的突起95f的倾斜表面95g进行彼此表面接触,由此蓄热部件95和端子10的表面能够更适当地进行彼此紧密接触。
此外,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由于蓄热部件95具有与压接痕部12a相同数量的突起95f,因此能够增加压接痕部12a的倾斜表面12b与蓄热部件95的突起95f的倾斜表面95g彼此表面接触的部分的数量,而没有过多的设计负担。
第十二实施例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例的连接器1中,如图26和图27所示,在筒状的密封件93的内部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贯通的弧状的间隙93c,并且在筒状的蓄热部件95的后端表面对应于密封件93的间隙93c而形成有进一步向后方延伸的延伸部95h。在后部保持器40的后壁部42的前端表面上,与密封件93的间隙93c(见图27)对应地形成有向后凹入并呈弧状延伸的凹部42a,并且能够蓄热的蓄热部99容纳在凹部42a中。蓄热部99例如由能够储存显热的金属材料制成。蓄热部件95的延伸部95h贯通密封件93的间隙93c,并且与容纳在后部保持器40的后壁部42的凹部42a中的蓄热部99的前端表面接触。
根据第十二实施例,蓄热部件95的延伸部95h贯穿密封件93并与容纳在后部保持器40中的蓄热部99接触。因此,除了蓄热部件95之外,容纳在后部保持器40中的蓄热部99也能够用于蓄热。因此,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从电线2与端子10之间的连接部的吸热以及向外部的散热。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至第十二实施例的连接器1,电线2与端子10之间的连接部以及蓄热部件95容纳在壳体20中的端子保持部31的内部空间31a中。换言之,蓄热部件95布置为减小了内部空间31a中的连接部周围的间隙H(见图7)的尺寸。因此,通过在通电时由具有大热容的蓄热部件95吸收在电线2与端子10之间的连接部处产生的热量,即使如在快速充电时那样在每单位时间在连接部处产生的热量大时,也能够防止端子10的工作温度的快速升高并能够平缓地升高端子10的工作温度。因此,根据第一实施例至第十二实施例的连接器1能够在避免连接器1尺寸的增加的同时,防止端子10的工作温度过度升高。
此外,传热部件96布置在内部空间31a中以填充残留在蓄热部件95周围的间隙H(图7)。因此,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从电线2与端子10之间的连接部到蓄热部件95的热传递(即,从连接部的吸热)和从蓄热部件95到壳体20的热传递(即,向外部的散热)。
出于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提供了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前述描述。其并不意在穷举或者将本发明限制为公开的精确形式。显而易见地,多个修改例和变形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明显的。为了最好的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其实际应用而选择并描述了实施例,从而使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针对各种实施例以及根据具有适合于预期的特定用途的各种修改例来理解本发明。意在通过下列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定义发明的范围。
例如,可以适当组合根据上述第一实施例至第十二实施例的连接器1中的蓄热部件95和传热部件96的多个特征。具体地,例如,在第六实施例和第七实施例中(见图16和17),由图15所示的金属网形成的筒状部件用作传热部件96。相比之下,作为传热部件96,除了由图15中所示的金属网形成的筒状部件之外,可以设置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具有流动性的部件以填充间隙H,在该部件中将诸如氧化铝颗粒这样的促进传热的物质混合至诸如油脂或者硅脂这样的具有流动性和粘性的基材中。
类似地,在第八实施例和第九实施例(见图18和19)中,图18所示的片状部件用作传热部件96。相比之下,作为传热部件96,除了图18所示的片状部件之外,可以设置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具有流动性的部件以填充间隙H,在该部件中将诸如氧化铝颗粒这样的促进传热的物质混合至诸如油脂或者硅脂这样的具有流动性和粘性的基材中。
在第十实施例和第十一实施例中(见图21和图24),省略了传热部件96。相比之下,作为传热部件96,可以设置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具有流动性的部件以填充间隙H,在该部件中将诸如氧化铝颗粒这样的促进传热的物质混合至诸如油脂或者硅脂这样的具有流动性和粘性的基材中。
另外,在第五实施例的修改例中,设置在基部保持器30的内周表面上的突起34b的后端部34c与密封件93进行接触(见图14)。在其他实施例中,相似地,可以在基部保持器30的内周表面上设置突起34b,并且突起34b的后端部34c可以与密封件93进行接触。此外,在任意实施例中,密封件93可以设置成不与突起34b进行接触并且也不与蓄热部件95进行接触。
根据上述的示例性实施例,连接器(1)包括:
电线(2);
连接至电线(2)的端子(10);
壳体(20),其具有容纳电线(2)与端子(10)的连接部的容纳空间(31a);
密封部件(93),其密封容纳空间(31a)的开口部以将容纳在容纳空间(31a)中的所述连接部与外部隔离;以及
蓄热部件(95),其位于容纳空间(31a)内。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的连接器,电线与端子之间的连接部以及蓄热部件被容纳在壳体内的容纳空间中。换言之,蓄热部件布置为减小了容纳空间中的连接部周围的间隙的尺寸。因此,通过在通电时由具有大热容的蓄热部件吸收在电线与端子之间的连接部处产生的热量,即使如在快速充电时那样每单位时间在连接部处产生的热量大时,也能够防止端子工作温度的快速升高并能够平缓地升高端子的工作温度。从由连接部吸热的观点出发,优选蓄热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与连接部接触。另外,由于在容纳空间中存在蓄热部件,因此能够减少容纳空间内的作为绝热材料起作用的空气的量。因此,具有本构造的连接器能够在避免连接器尺寸的增加的同时,防止端子的工作温度过度升高。
连接器(1)可以进一步包括:传热部件(96),其位于容纳空间(31a)内,以将残留在容纳空间(31a)内的蓄热部件(95)的周围的间隙(H)的至少一部分填充。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的连接器,传热部件布置在容纳空间中,以填充残留在蓄热部件周围的间隙的至少一部分。因此,例如,当热传递部件布置在电线与端子之间的连接部与蓄热部件之间时,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从连接部到蓄热部件的热传递(即,从连接部的吸热)。此外,例如,当在蓄热部件与壳体之间布置传热部件时,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从蓄热部件向壳体的热传递(即,向外部的散热)。
在连接器(1)中,传热部件(96)可以包括:柔性的基材;以及传热体,其具有传热性并且与基材混合。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的连接器,传热部件包括柔性的基材(例如,油脂或硅树脂)和传热体(例如,氧化铝颗粒)的混合物。当混合物变形为与残留在蓄热部件周围的间隙对应的形状时,连接部、蓄热部件和传热部件能够容易地进行彼此紧密接触。因此,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从连接部的吸热和向外部的散热。
在连接器(1)中,传热部件(96)可以具有网状材料,该网状材料由具有传热性的线材形成。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的连接器,传热部件由通过具有传热性的线材(例如金属线)形成的网状材料所形成。由于金属网具有线材相互交叉的部分、线材相互编织的部分等,因此网状材料在其表面上具有许多微小的凹凸。网状材料在这些许多凹凸部分处与蓄热部件和电线与端子之间的连接部进行接触。因此,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从连接部的吸热和向外部的散热。另外,即使在对连接器施加诸如振动这样的外力时,也能够防止网状材料从蓄热部件周围的间隙中被推出(所谓的泵出)。
在连接器(1)中,网状材料可以具有导电性,并且传热部件(96)可以位于间隙(H)中,并且传热部件(96)可以位于电线(2)与端子(10)之间。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的连接器,除了电线与端子之间的连接部与蓄热部件之间的间隙之外,导电的网状材料还布置在电线与端子之间。因此,能够提高从连接部吸热和向外部散热的效率,并且还能够改善电线与端子之间的电连接的可靠性。
在连接器(1)中,传热部件(96)可以具有:多孔片材;以及具有传热性并覆盖多孔片材的被覆材料。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的连接器,传热部件包括由具有传热性的被覆材料(例如,镀铜)覆盖的多孔片材(例如,无纺布)。片材在开设于其表面上的许多孔的周边具有许多微小的凹凸。覆盖片材的被覆材料在这些许多凹凸部分处与蓄热部件和电线与端子之间的连接部接触。因此,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从连接部的吸热和向外部的散热。另外,如果使用具有能够追随连接部和蓄热部件的表面形状的程度的柔性的片材,则能够提高与连接部和蓄热部件的密合性。
在连接器(1)中,传热部件(96)可以具有:多孔片材;以及浸渍材料,其能够蓄热并且浸渍于片材中。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的连接器,传热部件包括用能够蓄热的浸渍材料(例如石蜡)浸渍的多孔片材(例如无纺布)。片材能够将浸渍材料保持在大量的孔中。通过浸渍材料的蓄热作用,传热部件除了从连接部吸热和向外部散热之外,还能够发挥用于辅助蓄热部件的蓄热作用。另外,如果使用具有能够追随连接部和蓄热部件的表面形状的程度的柔性的片材,则能够提高与连接部和蓄热部件的密合性。通过使用能够储存潜热的浸渍材料,浸渍材料的流动性随着蓄热时的相变而增加,并且因此能够提高传热部件与连接部和蓄热部件的密合性。
在连接器(1)中,所述蓄热部件(95)可以具有:罩部(95),其能够储存显热并且至少部分地与连接部接触;以及密封部(97),其能够储存潜热并被密封在罩部(95)的内部。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的连接器,蓄热部件包括能够储存显热的罩部和能够储存潜热并被密封在罩部内部的密封部。即,在罩部中,罩部自身的温度根据构成罩部的材料的热容而变化,由此储存热能(即,进行储存显热)。同时,在密封部中,利用构成密封部的材料的相变,并且将相变热作为热能储存(即,进行储存潜热)。以这样的方式,通过组合使用蓄热原理不同的罩部和密封部,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从连接部的吸热和向外部的散热。例如,可以考虑在电线与端子之间的连接部处产生的热量的程度(例如,连接部的假定最高温度)来适当地设定罩部与密封部之间的质量比。当构成密封部的材料的密度小于构成罩部的材料的密度时,通过如在具有本构造的连接器中那样将罩部的一部分替换为密封部,能够减轻蓄热部件的重量。
在连接器(1)中,蓄热部件(95)可以具有围绕连接部的管状形状,并且密封部件(93)可以被构造为与蓄热部件(95)的内周表面和外周表面中的至少一者的至少一部分接触。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的连接器,密封部件与具有管状形状的蓄热部件的内周表面和外周表面中的至少一者的至少一部分接触。因此,能够有效地将热量从蓄热部件传递到密封部件,并且除了蓄热部件之外,密封部件也能够用于蓄热。因此,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从连接部的吸热和向外部的散热。
在连接器(1)中,蓄热部件(95)可以具有朝向壳体(20)突出的突起(95d),并且壳体(20)可以具有容纳突起(95d)的凹部(34a)。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的连接器,由于蓄热部件具有突起,所以与蓄热部件不具有这样的突起的情况相比,蓄热部件的体积变大,并且蓄热部件的蓄热性能能够提高。另外,由于蓄热部件的突起进入壳体的凹部,因此增大了有助于两者之间的热传递的表面面积,并且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从连接部的吸热和向外部的散热。
在连接器(1)中,蓄热部件(95)可以压力配合在壳体(20)的内壁表面与端子(10)的表面之间,并且内壁表面可以限定容纳空间(31a)。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的连接器,蓄热部件压力配合在限定容纳空间的壳体的内壁表面与端子的表面之间。因此,提高了蓄热部件与壳体之间的密合性以及蓄热部件与端子的表面之间的密合性,并且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从连接部的吸热和向外部的散热。
在连接器(1)中,端子(10)可以通过将端子(10)压接至电线(2)而连接至电线(2),并且端子(10)在其表面上可以具有凹入的压接痕部(12a),并且蓄热部件(95)可以被压力配合以与压接痕部(12a)的凹面(12b)压力接触。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的连接器,通过使用端子的压接痕部的凹面,蓄热部件和端子的表面能够适当地进行彼此紧密接触,而无需在端子表面上设置专用的压力配合突起等。
在连接器(1)中,蓄热部件(95)可以具有向压接痕部(12a)突出的突起部(95f),并且突起部(95f)可以与压接痕部(12a)的凹面(12b)表面接触。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的连接器,端子的压接痕部的凹面与蓄热部件的突起部彼此进行表面接触,由此能够使蓄热部件与端子彼此更恰当地进行紧密接触。
在连接器(1)中,蓄热部件(95)的突起部(95f)的数量可以与压接痕部(12a)的数量相同。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的连接器,由于蓄热部件的突起部的数量与压接痕部的数量相同,所以能够增加其中压接痕部的凹面和蓄热部件彼此进行表面接触的部分的数量而不会增加过多的设计负担。
连接器(1)可以进一步包括:防止密封部件(93)移位的保持器(40),其中,蓄热部件(95)可以具有贯通密封部件(93)并与保持器(40)接触的延伸部(95h),并且保持器(40)可以具有位于保持器(40)和延伸部(95h)之间的接触部位处的蓄热部(99),蓄热部(99)可以进行蓄热。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的连接器,蓄热部件的延伸部贯穿密封部件并且与保持器的蓄热部进行接触。因此,除了蓄热部件之外,保持器的蓄热部也能够用于蓄热。因此,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从连接部的吸热和向外部的散热。
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能够在避免连接器尺寸增加的同时,防止端子的工作温度过度升高。

Claims (15)

1.一种连接器,包括:
电线;
端子,该端子连接至所述电线;
壳体,该壳体具有容纳所述电线与所述端子的连接部的容纳空间;
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密封所述容纳空间的开口部,以将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中的所述连接部与外部隔离;以及
蓄热部件,该蓄热部件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进一步包括:
传热部件,该传热部件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以将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残留在所述蓄热部件的周围的间隙的至少一部分填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传热部件包括:
柔性的基材;以及
传热体,该传热体具有传热性并且与所述基材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传热部件具有网状材料,该网状材料由具有传热性的线材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网状材料具有导电性,并且
所述传热部件位于所述间隙中,并且所述传热部件位于所述电线与所述端子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传热部件具有:多孔片材;以及被覆材料,该被覆材料具有传热性并覆盖所述多孔片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传热部件具有:多孔片材;以及浸渍材料,该浸渍材料能够蓄热并且浸渍于所述片材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蓄热部件具有:罩部,该罩部能够储存显热并且至少与所述连接部部分地接触;以及密封部,该密封部能够储存潜热并被密封在所述罩部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蓄热部件具有围绕所述连接部的管状形状,并且
所述密封部件被构造为与所述蓄热部件的内周表面和外周表面中的至少一者的至少一部分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蓄热部件具有朝向所述壳体突出的突起,并且
所述壳体具有收容所述突起的凹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蓄热部件被压力配合于所述壳体的内壁表面与所述端子的表面之间,并且
所述内壁表面限定所述容纳空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端子通过将所述端子压接至所述电线而连接至所述电线,并且所述端子在其表面上具有凹入的压接痕部,并且
所述蓄热部件被压力配合为与所述压接痕部的凹面压力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蓄热部件具有朝向所述压接痕部突出的突起部,并且
所述突起部与所述压接痕部的凹面进行表面接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蓄热部件的突起部的数量与所述压接痕部的数量相同。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进一步包括:
保持器,该保持器防止所述密封部件的移位,其中
所述蓄热部件具有贯通所述密封部件并与所述保持器接触的延伸部,并且
所述保持器具有位于所述保持器与所述延伸部之间的接触部位处的蓄热部,该蓄热部能够蓄热。
CN202210727658.7A 2021-06-23 2022-06-22 连接器 Pending CN11551371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04456 2021-06-23
JP2021104456 2021-06-23
JP2022-003289 2022-01-12
JP2022003289A JP7440548B2 (ja) 2021-06-23 2022-01-12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13713A true CN115513713A (zh) 2022-12-23

Family

ID=82214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27658.7A Pending CN115513713A (zh) 2021-06-23 2022-06-22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416471A1 (zh)
EP (1) EP4108510B1 (zh)
CN (1) CN11551371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0134045B3 (de) * 2020-12-17 2022-05-12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Schmierstoffapplikator und Verfahren zum Auftragen eines Festschmierstoffes sowie Applikatorvorrichtung, Anordnung und Ladestation
DE102022124740A1 (de) 2022-09-27 2024-03-28 Kiekert Aktiengesellschaft Ladesteckverbinder für Elektro- und Hybridfahrzeu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6105361B4 (de) * 2016-03-22 2018-02-01 Phoenix Contact E-Mobility Gmbh Steckverbinderteil mit einem gekühlten Kontaktelement
DE102016117439A1 (de) * 2016-09-16 2018-03-22 Phoenix Contact E-Mobility Gmbh Steckverbinderteil mit gekühlten Kontaktelementen
JP2019192482A (ja) 2018-04-25 2019-10-3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充電コネクタ
JP7183802B2 (ja) * 2019-01-11 2022-12-06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
JP7163865B2 (ja) * 2019-05-14 2022-11-0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接続端子及び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416471A1 (en) 2022-12-29
EP4108510B1 (en) 2024-02-14
EP4108510A1 (en) 2022-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513713A (zh) 连接器
US9099815B2 (en) Device connector with heat-radiating rubber heat bridge between heat generating component and connector housing
CN109309309B (zh) 连接器
US20160104967A1 (en) Charging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ounting the same
US11824313B2 (en) Connection terminal and connector
US20230032999A1 (en) Connector
JP7440548B2 (ja) コネクタ
WO2021095475A1 (ja) 防水コネクタ
JP7393389B2 (ja) コネクタ
CN118144598A (zh) 连接器
EP4125157B1 (en) Temperature rise preventing connectio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its production.
CN215377767U (zh) 高压线缆连接结构
WO2023095693A1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US20240154350A1 (en) Connector
CN113904162B (zh) 连接器
CN220021607U (zh) 一种硬质线束连接器
CN210404183U (zh) 电连接器
CN221057701U (zh) 一种铜铝导体连接器
WO2023095692A1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2023077366A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2024072923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23102653A (ja) コネクタ
CN117096661A (zh) 连接器
JP2022007894A (ja) 高電圧用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