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00418A - 一种银杏叶脱苦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银杏叶脱苦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00418A
CN115500418A CN202211178838.0A CN202211178838A CN115500418A CN 115500418 A CN115500418 A CN 115500418A CN 202211178838 A CN202211178838 A CN 202211178838A CN 115500418 A CN115500418 A CN 1155004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inkgo
debitterizing
leaves
flavourzyme
lea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7883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鹏越
杨处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Ruilyuyuan Gingk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Ruilyuyuan Gingk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Ruilyuyuan Gingk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Ruilyuyuan Gingk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7883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004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004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004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34Tea substitutes, e.g. matè; Extracts or infusion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5/00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Food or foodstuffs obtained thereby; Materials therefor
    • A23L5/20Removal of unwanted matter, e.g. deodorisation or detoxification
    • A23L5/25Removal of unwanted matter, e.g. deodorisation or detoxification using enzym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银杏叶脱苦的方法,属于植物类树叶银杏叶脱苦方法技术领域。其主要技术特点是采叶选料、漂洗处理、脱苦处理制备而成。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产品生产成本低廉,加工出的银杏叶茶能脱掉更多苦味肽。实验证明:脱苦前的银杏叶茶口味苦涩,脱苦后的银杏叶茶口感接近绿茶,回味甘甜。用本方法脱苦后的银杏叶黄酮含量略有增加,每100克银杏叶黄酮由脱苦前的0.40克增加到脱苦后的0.42克,总银杏酸下降比较明显,每100克银杏叶总银杏酸由脱苦前的1.36克下降到脱苦后的0.65克。

Description

一种银杏叶脱苦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银杏叶的加工方法和工艺,具体地说是一种银杏叶脱苦的方法,属于植物类树叶银杏叶脱苦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银杏叶是目前人类已知植物中化合物含量最丰富的,估计含有200多种化合物,科学家已经从银杏叶中单种提取出186种化合物,用银杏叶制作的银杏茶人饮用后能够显著降低血液粘稠度、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改善大脑供血不足的症状,抑制血栓形成,修复神经系统。
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银杏叶的功效是这样写的:银杏叶的性味与归经,银杏叶性味具有甘、苦、涩,平,归心、肺经。其功能与主治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敛肺平喘,化浊降脂。用于瘀血阻络,胸痹心痛,中风偏瘫,肺虚咳喘,高脂血症。
目前,全世界各大医疗机构中,银杏叶类药品在临床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用植物药中占95%以上,已经得到全世界医学界的公认。
将银杏叶经现代工艺提取成提取物再制成能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提取工艺比较复杂,目前我国现有提取技术只能从银杏叶中提取60多种化合物,制成药品效果不是太好,进口银杏叶提取物中含100种左右化合物,用进口银杏叶提取物生产的药物成本很高,患者难以接受。
用银杏叶为原料生产的银杏叶茶具有饮用方便,生产成本低廉,用开水冲泡后化合物浸出在120种以上,不再用喷雾干燥等工艺,浸出化合物没有损失都在茶水中,饮用后改善睡眠,预防心脑血管病效果明显。
但目前市场上的银杏叶茶主要是银杏叶内的苦味肽没有脱掉或脱去很少一部分,口味苦涩,消费者不能长期当茶饮用。
现有银杏叶脱苦方法缺点是:生产工序需时间太长,生产成本过高,脱苦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现行银杏叶茶生产工艺时间太长,生产成本过高,脱苦效果不佳,生产出的银杏叶茶还有较浓的苦涩味,从而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银杏叶脱苦的方法,它是由下列方法和步骤依次制备而成:
一、采叶选料:用采叶园8-9月份鲜银杏叶,选无梗、无病虫害的银杏叶备用;
二、漂洗处理:将采叶选料后的鲜银杏叶用自来水浸泡1-2小时,再用自来水冲洗2-3次,然后用离心机脱去叶面水分后杀青和揉捻,使银杏叶成为条状,把条状银杏叶放入烤箱内烘烤,烘烤温度90℃-100℃,脱水烘干使银杏叶含水量小于4%,用100目筛子筛去破碎银杏叶末后备用;
三、脱苦处理:将漂洗处理后的条状银杏叶烘干到含水量在4%以内备用,再准备食品级风味蛋白酶作为脱苦剂,35℃-45℃自来水备用;
(1)先按重量比:银杏叶100份、35℃-45℃自来水3份、风味蛋白酶0.3份的比例备料,再备不锈钢容器一个、喷雾器一个,以上物品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质量要求;
(2)将风味蛋白酶溶于自来水中备用,制成风味蛋白酶溶液;
(3)将备好的银杏叶倒入不锈钢容器中;
(4)用喷雾器将备好的风味蛋白酶溶液均匀喷洒到备好的银杏叶中并充分拌匀;
(5)将喷雾过风味蛋白酶溶液的银杏叶充分搅拌均匀后在52℃-55℃温室中堆放7-8小时;
(6)将堆放7-8小时后的银杏叶整形包装即成银杏叶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杏叶脱苦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风味蛋白酶是酶活力20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产品生产成本低廉,加工出的银杏叶能脱掉更多苦味肽。
用本方法脱苦后的银杏叶口感接近绿茶,回味甘甜。
用本方法脱苦后的银杏叶黄酮含量略有增加,每100克银杏叶黄酮由脱苦前的0.40克增加到脱苦后的0.42克;总银杏酸下降比较明显,每100克银杏叶茶总银杏酸由脱苦前的1.36克下降到脱苦后的0.65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银杏叶脱苦的方法,它是由以下方法和步骤依次制备而成:
一、采叶选料:选用采叶园8-9月份鲜银杏叶,取无梗、无病虫害的银杏叶备用;
二、漂洗处理:将采叶选料后的鲜银杏叶用自来水浸泡1小时,再用自来水冲洗2次,然后用离心机脱去叶面水分后杀青和揉捻,使银杏叶成为条状,把条状银杏叶放入烤箱内烘烤,烘烤温度90℃-100℃,脱水烘干使银杏叶含水量小于4%,用100目筛子筛去破碎银杏叶末后备用;
三、脱苦处理:将漂洗处理的条状银杏叶烘干到含水量4%以内备用,再准备食品级风味蛋白酶(酶活力20万)作为脱苦剂、40℃-45℃自来水备用;
(1)先按重量比:银杏叶100Kg、40℃-45℃自来水3Kg、风味蛋白酶0.3Kg的比例备料,再备不锈钢容器一个、喷雾器一个,以上物品要符合国家食品卫生安全质量要求;
(2)将风味蛋白酶溶于自来水中备用,得风味蛋白酶溶液;
(3)将备好的银杏叶倒入不锈钢容器中;
(4)用喷雾器将备好的风味蛋白酶溶液均匀喷到备好的银杏叶中并拌匀;
(5)将喷雾过的银杏叶搅拌均匀后在52℃-55℃温室中堆放7-8小时;
(6)将堆放7-8小时后的银杏叶整形包装即成银杏叶茶。
脱苦前的银杏茶口味苦涩。脱苦后的银杏茶口感接近绿茶,回味甘甜。
银杏叶中苦味主要成分是:苦味肽。
本发明用风味蛋白酶对银杏叶脱苦原理为:
通过蛋白酶切断银杏叶中苦味肽内部的肽键,形成短链肽,每一次从多肽链的末端切断释放一个氨基酸,从而把苦味肽降解为氨基酸。
风味蛋白酶是利用米曲霉发酵,经先进的提取工艺微滤、超滤浓缩、干燥技术精制而成的风味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就是食品添加剂,这种风味蛋白酶天然安全,是国家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本发明生产的产品名为《万贯树牌福大寿银杏茶》。
检测报告:脱苦前的银杏茶口味苦涩。脱苦后的银杏茶口感接近绿茶,回味甘甜。银杏叶在脱苦前,其中总银杏酸的含量是1.36g/100g,总黄酮(以芦丁计)是0.4g/100g。银杏叶在脱苦后,其中总银杏酸的含量是0.65g/100g,总黄酮(以芦丁计)是0.42g/100g。
以下是广西自治区疾控中心做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试验、附助降血脂功能动物试验、辅助降血脂功能--人体试食试验数据。
一、检测项目:毒理学安全性评价试验(包括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Amec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天喂养试验)。
实验结论:
1、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以40000mg/kgBW剂量的样品提取液给小鼠灌胃后,未见动物有中毒症状,无动物死亡,试验结束解剖动物,大体观察未见异常,该样品的急性经口毒性属于无毒组。
2、遗传毒性试验:三项遗传毒性试验(Amec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3、大鼠30天喂养试验:以20000、15000、10000mg/kgBW(分别相当于人体推荐用量100、75、50倍)3个剂量的样品提取液连续给大鼠灌胃30天,实验期间动物的生长发育良好,各剂量组的动物体重、增重量、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常规指标、血生化指标、脏器重量及脏器/体重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体解剖观察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与样品有关的异常改变。在受试剂量范围内未见该样品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产生毒副作用。
二、检测项目:附助降血脂功能动物试验。
实验结论:分别以500、1000、2000mg/kgBW(分别相当于人体推荐用量的5、10、20倍)剂量的《万贯树牌福大寿银杏茶》提取液给高脂饲料喂饲的大鼠连续灌胃30天,能降低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TC)含量,对大鼠的体重增长及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无明显影响,提示本发明中的样品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
三、检测项目:辅助降血脂功能--人体试食试验。
实验结论:符合本试验入选标准的高血脂人群共107例,对照组53例:男17例,女36例:试食组54例:男21例,女33例,,其中试食组人群连续服用《万贯树牌福大寿银杏茶》45天后,每日1次,每次1袋,,血清总胆固醇降低率为11.71±5.14%,高于对照组的0.54±3.60%,自身前后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试食组血清甘油三酯降低率为16.09±7.84%,高于对照的1.03±5.07%,自身前后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试食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升值为0.0387±0.0762mmol/L,与对照组的0.0096±0.0449mmol/L相比,自身前后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食组的血清总胆固醇有效率、甘油三酯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2.96%、50.00%和83.33%,与对照组1.89%、1.89%和3.77%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试食后,两组人群的一般情况均有所改善,且试食组的这些改善比对照组更为明显。受试者的大小便常规、血常规、血液主要生化指标及其他临床检查均无异常,各项指标结果均在正常值范围内。试食过程中所有受试者均未出现恶心、胀气、腹泻及过敏等不良反应。
实验证明:本发明生产的《万贯树牌福大寿银杏茶》在脱苦后仍然保留了银杏叶原来所具有辅助降血脂的保健功能。

Claims (2)

1.一种银杏叶脱苦的方法,其特征是:它是由下列方法和步骤依次制备而成:
一、采叶选料:用采叶园8-9月份鲜银杏叶,选无梗、无病虫害的银杏叶备用;
二、漂洗处理:将采叶选料后的鲜银杏叶用自来水浸泡1-2小时,再用自来水冲洗2-3次,然后用离心机脱去叶面水分后杀青和揉捻,使银杏叶成为条状,把条状银杏叶放入烤箱内烘烤,烘烤温度90℃-100℃,脱水烘干使银杏叶含水量小于4%,用100目筛子筛去破碎银杏叶末后备用;
三、脱苦处理:将漂洗处理后的条状银杏叶烘干到含水量在4%以内备用,再准备食品级风味蛋白酶作为脱苦剂,35℃-45℃自来水备用;
(1)先按重量比:银杏叶100份、35℃-45℃自来水3份、风味蛋白酶0.3份的比例备料,再备不锈钢容器一个、喷雾器一个,以上物品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质量要求;
(2)将风味蛋白酶溶于自来水中备用,制成风味蛋白酶溶液;
(3)将备好的银杏叶倒入不锈钢容器中;
(4)用喷雾器将备好的风味蛋白酶溶液均匀喷洒到备好的银杏叶中并充分拌匀;
(5)将喷雾过风味蛋白酶溶液的银杏叶充分搅拌均匀后在52℃-55℃温室中堆放7-8小时;
(6)将堆放7-8小时后的银杏叶整形包装即成银杏叶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杏叶脱苦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风味蛋白酶是酶活力20万。
CN202211178838.0A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银杏叶脱苦的方法 Pending CN1155004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78838.0A CN115500418A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银杏叶脱苦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78838.0A CN115500418A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银杏叶脱苦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00418A true CN115500418A (zh) 2022-12-23

Family

ID=84505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78838.0A Pending CN115500418A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银杏叶脱苦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00418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3337A (zh) * 2003-11-03 2005-05-11 杨鹏越 一种银杏叶茶脱苦方法
CN101401605A (zh) * 2008-11-06 2009-04-08 苟金红 富含硒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枸杞叶茶的制备工艺
CN102747050A (zh) * 2012-07-06 2012-10-24 山东东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复合酶制剂及利用该复合酶制剂提高茶叶品质的黑茶制茶工艺
CN103462110A (zh) * 2013-08-31 2013-12-25 徐州绿之野生物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银杏果休闲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09831A (zh) * 2013-11-19 2014-03-05 徐州绿之野生物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银杏蛋白肽的方法
CN104171092A (zh) * 2014-08-06 2014-12-03 镇江市丹徒区茗缘茶叶专业合作社 一种酶解红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3337A (zh) * 2003-11-03 2005-05-11 杨鹏越 一种银杏叶茶脱苦方法
CN101401605A (zh) * 2008-11-06 2009-04-08 苟金红 富含硒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枸杞叶茶的制备工艺
CN102747050A (zh) * 2012-07-06 2012-10-24 山东东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复合酶制剂及利用该复合酶制剂提高茶叶品质的黑茶制茶工艺
CN103462110A (zh) * 2013-08-31 2013-12-25 徐州绿之野生物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银杏果休闲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09831A (zh) * 2013-11-19 2014-03-05 徐州绿之野生物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银杏蛋白肽的方法
CN104171092A (zh) * 2014-08-06 2014-12-03 镇江市丹徒区茗缘茶叶专业合作社 一种酶解红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82444B (zh) 利用超高压技术制备发酵果酒的方法
CN102742801B (zh) 罗汉果高膳食纤维素果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37573A (zh) 一种提高甲鱼营养价值的养殖方法
CN109601795A (zh) 以赶黄草为主要原料的组合物解酒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75338B (zh) 一种茶叶中蛋白和膳食纤维的提取方法
CN104560576B (zh) 玛卡养生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29408A (zh) 一种铁皮石斛绞股蓝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KR100528147B1 (ko) 어성초와 삼백초를 주성분으로 한 추출물과 이를 응용한 환 및 발효주 제조방법
KR101414768B1 (ko) 생약성분이 함유된 오이 추출 음료 제조방법 및 그 방법으로 제조된 오이 추출 음료
CN108624636A (zh) 一种香菇多糖的制备方法
CN112273656A (zh) 一种可增强免疫力的黑蒜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00418A (zh) 一种银杏叶脱苦的方法
CN109480136A (zh) 一种刺梨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69450A (zh) 一种石斛蒸糕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25573A (zh) 一种降血糖、降血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7121965A (zh) 一种银杏叶茶的脱苦方法
CN115500417A (zh) 一种脱去银杏叶中银杏酸的方法
CN110711245A (zh) 提高免疫力及抗疲劳的活性多糖复方植物药及制备方法
CN105613737B (zh) 一种添加黄原胶的乳制品及其应用
CN109182009A (zh) 一种佛手果发酵酒的制备方法
CN103859520A (zh) 有助于改善睡眠功能的刺五加果口服液及制备方法
CN108651986A (zh) 一种石斛羹及其制备方法
KR20090121869A (ko) 옻된장의 제조방법
CN105475581A (zh) 一种玫瑰茄保健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60690A (zh) 以酸梅、姜黄为主要原料制备酵素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122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