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18526A - 一种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18526A
CN115418526A CN202211225976.XA CN202211225976A CN115418526A CN 115418526 A CN115418526 A CN 115418526A CN 202211225976 A CN202211225976 A CN 202211225976A CN 115418526 A CN115418526 A CN 1154185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alloy
percent
powder
sphe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2597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18526B (zh
Inventor
万能
林细勇
钟子强
何旺枝
钱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feng New Material Co ltd
Foshan Rifeng Enterprise Co Ltd
Rifeng Enterprise Group Co Ltd
Rif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feng New Material Co ltd
Foshan Rifeng Enterprise Co Ltd
Rifeng Enterprise Group Co Ltd
Rif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feng New Material Co ltd, Foshan Rifeng Enterprise Co Ltd, Rifeng Enterprise Group Co Ltd, Rif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fe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2597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185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185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185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185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185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9/00Alloys based on copper
    • C22C9/06Alloys based on copper with nickel or cobalt as the next major constitu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1/00Metallic powder; Treatment of metallic powder, e.g. to facilitate working or to improve properties
    • B22F1/16Metallic particles coated with a non-met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9/00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 B22F9/02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physical processes
    • B22F9/04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physical processes starting from solid material, e.g. by crushing, grinding or mill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1/00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 C22C1/10Alloys containing non-metals
    • C22C1/1005Pretreatment of the non-metallic additives
    • C22C1/101Pretreatment of the non-metallic additives by co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1/00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 C22C1/10Alloys containing non-metals
    • C22C1/1036Alloys containing non-metals starting from a mel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9/00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 B22F9/02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physical processes
    • B22F9/04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physical processes starting from solid material, e.g. by crushing, grinding or milling
    • B22F2009/043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physical processes starting from solid material, e.g. by crushing, grinding or milling by ball mill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e Of Metal Powder And Suspensions Thereof (AREA)
  • Powder Metallurg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铜合金技术领域。铜合金,按质量百分比计,其元素成分及含量如下:铜60%‑65%、镍8%‑15%、碳化钨0.8%‑2.2%、锡0.1%‑1.0%、锰0.1%‑0.2%、铁0%‑0.25%、铅0%‑0.05%,余量为锌及不可避免的杂质。通过引入碳化钨(WC),并对各组分的用量进行优化,使原料易于熔化且混合均匀性,利用异质形核WC在成型时可以细化铜合金晶粒,形成一种在凝固时自体形成细化晶粒的高性能铜合金。

Description

一种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铜合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铸造铜合金普遍存在晶粒粗大,加工性能差的问题,因此需要通过其他方式进行晶粒细化,铜合金常用的晶粒细化的加工方式有锻压、轧制等,但需要对加工后的铜合金进行后续热处理消除加工应力影响,工艺复杂。
此外,在铸造时细化的方式有电磁搅拌方式做金属熔体进行搅拌,促进晶核的形成或切割原有枝晶臂形成新的形核,从而促进晶粒细化,但对于量较大的金属熔体,电磁搅拌方式的效果将急剧下降,且会造成组织不均匀的情况产生。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在凝固时自体形成细化晶粒的高性能铜合金,以满足市场需求。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旨在细化铜合金晶粒,提升铜合金的强度和加工性能。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铜合金,按质量百分比计,其元素成分及含量如下:铜60%-65%、镍8%-15%、碳化钨0.8%-2.2%、锡0.1%-1.0%、锰0.1%-0.2%、铁0%-0.25%、铅0%-0.05%,余量为锌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按质量百分比计,其元素成分及含量如下:铜60%-63%、镍10%-12%、碳化钨1%-2%、锡0.3%-0.5%、锰0.15%-0.2%、铁0%-0.15%、铅0%-0.05%,余量为锌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前述实施方式中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在熔炼的铜合金中加入纳米WC粉末,通过超声震荡使纳米WC粉末均匀分散于合金中,细化合金晶粒。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包括:先将粒径为60μm-100μm的铜粉与粒径为60nm-100nm的碳化钨粉末按照1:2.8-3.2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体;将合金锭块熔化,再与混合粉体超声混合,之后浇筑成型;
优选地,在制备混合粉体的过程中,利用玛瑙球与物料混合装入球磨罐中进行球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超声混合是控制振幅为50-80μm,频率为15-30KHz,超声时间为15-20min。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玛瑙球包括第一球体、第二球体和第三球体,第一球体的直径为14mm-16mm,第二球体的直径为9mm-11mm,第三球体的直径为5mm-7mm,第一球体、第二球体和第三球体的质量比为1:0.8-1.2:0.8-1.2;球磨转速为200r/min-250r/min,球磨时间为5h-7h。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将洋白铜C7541和锡黄酮Hsn62-1按照质量比为3.8-4.2:1配料得到合金锭块,将合金锭块在保护气氛下升温至熔炼温度,待固体完全熔化后向合金熔体中加入混合粉体,混合粉体的加入量与合金熔体的质量比为0.8-1.2:100;
加入混合粉体之后,在保持熔炼温度的条件下对合金熔体进行超声处理。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熔炼温度为1100℃-1300℃,保温时间为20min-40min。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浇筑成型是浇筑进水冷模具中形成棒体。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引入碳化钨(WC),并对各组分的用量进行优化,使原料易于熔化且混合均匀性,利用异质形核WC在成型时可以细化铜合金晶粒,形成一种在凝固时自体形成细化晶粒的高性能铜合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制备方法所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制备得到产品的金相图;
图3为实施例2制备得到产品的金相图;
图4为实施例3制备得到产品的金相图;
图5为对比例1制备得到产品的金相图;
图6为对比例2制备得到产品的金相图。
001-热电偶;002-传感器探头;003-熔炼坩埚;004-电磁感应加热线圈;005-超声振动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铜合金,按质量百分比计(wt%),其元素成分及含量如下:铜(Cu)60%-65%、镍(Ni)8%-15%、碳化钨(WC)0.8%-2.2%、锡(Sn)0.1%-1.0%、锰(Mn)0.1%-0.2%、铁(Fe)0%-0.25%、铅(Pd)0%-0.05%,余量为锌(Zn)及不可避免的杂质。通过在铜合金中引入碳化钨(WC),并对各组分的组成进行控制使合金易于熔融,提高碳化钨混合的均匀度,利用异质形核WC在成型时可以细化铜合金晶粒,形成一种在凝固时自体形成细化晶粒的高性能铜合金。
为进一步提升铜合金的性能,发明人对各组分的用量进行了优化:按质量百分比计,其元素成分及含量如下:铜(Cu)60%-63%、镍(Ni)10%-12%、碳化钨(WC)1%-2%、锡(Sn)0.3%-0.5%、锰(Mn)0.15%-0.2%、铁(Fe)0%-0.15%、铅(Pd)0%-0.05%,余量为锌(Zn)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具体地,铜(Cu)的质量分数可以为60%、61%、62%、63%、64%、65%等;镍(Ni)的质量分数可以为8%、9%、10%、11%、12%、13%、14%、15%等;碳化钨(WC)的质量分数可以为0.8%、0.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等;锡(Sn)的质量分数可以为0.1%、0.2%、0.3%、0.4%、0.5%、0.6%、0.7%、0.8%、0.9%、1.0%等;锰(Mn)的质量分数可以为0.10%、0.15%、0.20%等;铁(Fe)的质量分数可以为0%、0.01%、0.02%、0.03%、0.04%、0.05%等;铅(Pd)的质量分数可以为0%、0.01%、0.02%、0.03%、0.04%、0.05%等,也可以为以上相邻取值之间的任意值。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前述实施方式中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根据铜合金的组成进行配料,制备铜合金。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制备铜合金的原料包括铜粉、碳化钨、洋白铜C7541和锡黄酮Hsn62-1,根据铜合金的组成调控四种原材料的比例即可。
具体地,洋白铜C7541和锡黄酮Hsn62-1是两种现有的合金,根据本发明实施例铜合金的元素组成调整比例即可。
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异质形核粉末预制
先将粒径为60μm-100μm的铜粉与粒径为60nm-100nm的碳化钨粉末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体,利用大粒径的铜粉和小粒径的碳化钨粉末混合,使碳化钨粉末包覆于铜粉上,有利于碳化钨的均匀分散。
具体地,铜粉的粒径可以为60μm、70μm、80μm、90μm、100μm等,碳化钨的粒径可以为60nm、70nm、80nm、90nm、100nm等。混料方式不限,以保证均匀混合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混合粉体的制备过程包括:将铜粉与碳化钨粉末按照1:2.8-3.2混合,与玛瑙球进行混合装入球磨罐中进行球磨。铜粉与碳化钨粉末的质量比可以为1:2.8、1:3.0、1:3.2等,采用玛瑙球进行球磨,由于玛瑙的质量相对于其他磨料更轻,不会影响铜粉的形貌。
为使铜粉与碳化钨粉末更均匀地混合,玛瑙球包括第一球体、第二球体和第三球体,第一球体的直径为14mm-16mm(如14mm、15mm、16mm等),第二球体的直径为9mm-11mm(如9mm、10mm、11mm等),第三球体的直径为5mm-7mm(如5mm、6mm、7mm等),第一球体、第二球体和第三球体的质量比为1:0.8-1.2:0.8-1.2,如1:0.8:0.8、1:0.9:0.9、1:1.0:1.0、1:1.1:1.1、1:1.2:1.2等。利用三种不同直径的玛瑙球进行球磨,让铜粉和碳化钨粉末充分混合,且让纳米碳化钨粉末均匀包覆在铜粉表面。
具体地,球磨的设备可以采用一般的球磨机,可以但不限于行星球磨机。球磨转速为200r/min-250r/min(如200r/min、220r/min、250r/min等),球磨时间为5h-7h(如5h、6h、7h等),以保证混合的均匀度,使纳米碳化钨粉末均匀包覆在铜粉表面。转速过快易造成粉体破裂,转速过慢和时间过短易造成粉末混合不均匀。
S2、金属熔炼
将洋白铜C7541和锡黄酮Hsn62-1的合金锭块熔化,再与混合粉体混合形成混合熔体。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将洋白铜C7541和锡黄酮Hsn62-1按照质量比为3.8-4.2:1配料得到合金锭块,将合金锭块在保护气氛下升温至熔炼温度,待固体完全熔化后向合金熔体中加入混合粉体,混合粉体的加入量与合金熔体的质量比为0.8-1.2:100;熔炼温度为1100℃-1300℃,保温时间为20min-40min。
需要说明的是,在保护气氛中升温至熔炼温度,可以防止在此过程中受到氧气的干扰,保证产品的纯度。保护气氛可以为一般的惰性气体,如氮气。先将洋白铜C7541和锡黄酮Hsn62-1熔炼之后再引入混合粉体,混合均匀。
具体地,洋白铜C7541和锡黄酮Hsn62-1的用量比需满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铜合金的组成,在此前提下可以控制二者的质量比为3.8:1、3.9:1、4.0:1、4.1:1、4.2:1等;混合粉体的加入量需满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铜合金的组成,在此前提下可以控制混合粉体与合金熔体的质量比为0.8:100、0.9:100、1.0:100、1.1:100、1.2:100等;熔炼温度可以为1100℃、1150℃、1200℃、1250℃、1300℃等,保温时间可以为20min、30min、40min等。
本发明实施例所用设备可以如图1所示,包括熔炼坩埚003、传感器探头002、电磁感应加热线圈004、热电偶001、超声振动仪005。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将洋白铜C7541和锡黄铜Hsn62-1按比例将合金锭块放入熔炼坩埚003中,往感应熔炼炉中持续通入惰性气体进行气体保护。待熔炼坩埚003完全处于保护氛围后开启感应熔炼炉利用电磁感应加热线圈004进行加热,利用热电偶001和传感器探头002进行测温,在熔炼温度下保温。
S3、异质形核粉末的均匀化处理
加入混合粉体之后,通过超声处理的方式进行均匀化处理,可以在保持熔炼温度的条件下对合金熔体进行超声振荡。通过超声混合的方式能够显著提升混合粉体分布的均匀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启超声振动仪005,超声处理是控制振幅为50μm-80μm,频率为15KHz-30KHz,超声时间为15min-20min,以保证超声混合的均匀度。振幅可以为50μm、60μm、70μm、80μm等,频率可以为15KHz、20KHz、25KHz、30KHz等,超声时间可以为15min、16min、17min、18min、19min、20min等。
S4、浇筑成型
浇筑成型的方式不限,优选采用水冷模具进行成型。确保WC纳米粉末均匀分布于合金熔体中后,关闭感应加热炉,取出坩埚后浇筑进水冷模具中形成棒体。
需要说明的是,水冷模具与高温金属液体之间存在极大的温度梯度,会增大金属液体的形核过冷度,使金属的凝固偏离平衡状态,形成非平衡凝固曲线。此外,在异质形核WC粉末的促进下,金属液体的形核过冷度进一步增大,促使金属液体在凝固开始时以WC粉末作为形核点进行凝固生长,最终形成类等轴晶组织的特种黄铜合金。
具体实施时,如图1所示,将金属物料放置于熔炼坩埚003中,将熔炼坩埚003放置于超声振动仪005的平台上,将热电偶001伸入金属物料中,开启保护气对熔炼坩埚003内部进行保护气吹扫,形成惰性气体保护氛围后,开启电磁感应加热线圈004开关对金属物料进行加热;待金属熔化后控制传感器探头002下降对金属熔液进行测温,从而精准控制熔液温度;在加入WC粉末后,开启超声振动仪005的平台控制开关,对金属熔液进行超声波震荡,达到需求后,根据要求进行逐步关闭仪器。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以下实施例所用洋白铜C7541、锡黄铜Hsn62-1均为市购原料;
以下实施例所用铜粉60μm~100μm,纯度99.9%;
以下实施例所用碳化钨粉末60nm~100nm,纯度99.9%。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铜合金,按质量百分比计(wt%),其元素成分及含量如下:铜(Cu)62%、镍(Ni)11%、碳化钨(WC)1.5%、锡(Sn)0.4%、锰(Mn)0.18%、铁(Fe)小于0.25%、铅(Pd)小于0.05%,余量为锌(Zn)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铜粉和碳化钨(WC)粉末按1:3的质量比进行配粉,后将混合粉末与玛瑙珠混合装入球磨罐中,玛瑙珠按直径可分为大、中、小三种规格,其直径比为15mm:10mm:6mm,球磨珠质量比为1:1:1。利用行星球磨机对混合粉末进行球磨,设定转速为200r/min,时间为5h。
(2)将洋白铜C7541:锡黄铜Hsn62-1按质量比为8:2的合金锭块放入熔炼坩埚中,往感应熔炼炉中持续通入惰性气体进行气体保护。待熔炼坩埚完全处于保护氛围后开启感应熔炼炉进行加热至炉温为1200℃,恒温30分钟,待固体完全熔化后,往合金熔体中加入步骤(1)预制的Cu(WC)混合粉末,混合粉末的加入比例为整体质量的1%。
(3)开启超声振动仪,对合金熔体进行超声处理,振幅为60μm,频率为20KHz,时间为10分钟,确保WC纳米粉末均匀分布于合金熔体中后;关闭感应加热炉,取出坩埚后浇筑进水冷模具中形成棒体。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铜合金,按质量百分比计(wt%),其元素成分及含量如下:铜(Cu)60%、镍(Ni)10%、碳化钨(WC)1.0%、锡(Sn)0.3%、锰(Mn)0.15%、铁(Fe)小于0.25%、铅(Pd)小于0.05%,余量为锌(Zn)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与实施例1一致,对应调整四种原料的比例。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铜合金,按质量百分比计(wt%),其元素成分及含量如下:铜(Cu)63%、镍(Ni)12%、碳化钨(WC)2.0%、锡(Sn)0.5%、锰(Mn)0.2%、铁(Fe)小于0.25%、铅(Pd)小于0.05%,余量为锌(Zn)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与实施例1一致,对应调整四种原料的比例。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铜合金中不含有碳化钨(WC)。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碳化钨(WC)为3.0%。
试验例1
测试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得到产品的金相图,结果如图2-图6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未添加WC的合金(对比例1)晶粒较大,且具有部分铸造缺陷;而添加1%WC的合金(实施例2)虽然铸造组织成功转化成细晶,但其组织未形成规则的等轴细晶;添加至2%WC的合金(实施例3)属于添加过量,细化晶粒效果不明显。
碳化钨(WC)用量增加到3%以后,用量过大,晶粒细化效果不明显,且会导致晶粒生长方式改变,形貌发生变化。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铜合金,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其元素成分及含量如下:铜60%-65%、镍8%-15%、碳化钨0.8%-2.2%、锡0.1%-1.0%、锰0.1%-0.2%、铁0%-0.25%、铅0%-0.05%,余量为锌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合金,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其元素成分及含量如下:铜60%-63%、镍10%-12%、碳化钨1%-2%、锡0.3%-0.5%、锰0.15%-0.2%、铁0%-0.15%、铅0%-0.05%,余量为锌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熔炼的铜合金中加入纳米WC粉末,通过超声震荡使纳米WC粉末均匀分散于合金中,细化合金晶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先将粒径为60μm-100μm的铜粉与粒径为60nm-100nm的碳化钨粉末按照1:2.8-3.2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体;将合金锭块熔化,再与所述混合粉体超声混合,之后浇筑成型;
优选地,在制备所述混合粉体的过程中,利用玛瑙球与物料混合装入球磨罐中进行球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超声混合是控制振幅为50-80μm,频率为15-30KHz,超声时间为15-20min。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玛瑙球包括第一球体、第二球体和第三球体,所述第一球体的直径为14mm-16mm,所述第二球体的直径为9mm-11mm,所述第三球体的直径为5mm-7mm,所述第一球体、所述第二球体和所述第三球体的质量比为1:0.8-1.2:0.8-1.2;
球磨转速为200r/min-250r/min,球磨时间为5h-7h。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洋白铜C7541和锡黄酮Hsn62-1按照质量比为3.8-4.2:1配料得到合金锭块,将所述合金锭块在保护气氛下升温至熔炼温度,待固体完全熔化后向合金熔体中加入所述混合粉体,混合粉体的加入量与所述合金熔体的质量比为0.8-1.2:100;
加入所述混合粉体之后,在保持所述熔炼温度的条件下对合金熔体进行超声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炼温度为1100℃-1300℃,保温时间为20min-40min。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浇筑成型是浇筑进水冷模具中形成棒体。
CN202211225976.XA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54185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25976.XA CN115418526B (zh)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25976.XA CN115418526B (zh)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18526A true CN115418526A (zh) 2022-12-02
CN115418526B CN115418526B (zh) 2024-04-05

Family

ID=84206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25976.XA Active CN115418526B (zh)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1852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1783A (zh) * 2009-10-14 2010-03-17 郑州机械研究所 一种铜锌镍钴铟合金及其制造方法
CN105861862A (zh) * 2016-04-23 2016-08-17 东莞市精研粉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纳米尺寸弥散强化相的球形铜粉的生产方法
CN107151750A (zh) * 2017-05-22 2017-09-12 宁波博威合金板带有限公司 一种锌白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229971A (zh) * 2019-06-12 2019-09-13 陕西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Cu-纳米W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2410597A (zh) * 2020-09-29 2021-02-26 南昌大学 一种纳米wc弥散强化铜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1783A (zh) * 2009-10-14 2010-03-17 郑州机械研究所 一种铜锌镍钴铟合金及其制造方法
CN105861862A (zh) * 2016-04-23 2016-08-17 东莞市精研粉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纳米尺寸弥散强化相的球形铜粉的生产方法
CN107151750A (zh) * 2017-05-22 2017-09-12 宁波博威合金板带有限公司 一种锌白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229971A (zh) * 2019-06-12 2019-09-13 陕西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Cu-纳米W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2410597A (zh) * 2020-09-29 2021-02-26 南昌大学 一种纳米wc弥散强化铜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18526B (zh) 2024-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70885B2 (en) Method of and a device for producing a liquid-solid metal composition
CN106756149B (zh) 一种铝钛硼碳锆稀土细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641744B (zh) 一种铝合金精炼方法
JPH0366985B2 (zh)
CN111519078A (zh) 一种增材制造用高镍共晶高熵合金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JP3246363B2 (ja) 半溶融金属の成形方法
CN115418526A (zh) 一种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12354B (zh) 一种Al-Si9Cu1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JP2503119B2 (ja) ベリリウム銅合金の鋳造方法
CN110976847B (zh) 一种铝钛硼形核棒的制备及使用方法
US4420460A (en) Grain refinement of titanium alloys
CN112921200A (zh) 一种利用半固态成型技术制备超细晶铝合金方法
CN115261654B (zh) 一种均质细晶Mg-Zr中间合金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5558821B (zh) 一种实现TiB2尺寸可控的Al-Ti-B细化剂制备方法
CN108130441A (zh) 一种利用非晶合金孕育细化铝合金的添加工艺
KR20040042469A (ko) 반용융 성형용 마그네슘 합금과 그 제조방법
JP3053063B2 (ja) 半溶融成形に適したアルミニウム合金鋳造素材の製造方法
CN112921226B (zh) 一种用于镁铝系合金的Mg-AlN中间合金晶粒细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JPH0987771A (ja) 半溶融Al−Mg合金の製造方法
JPH079113A (ja) 複合材の製造方法
JPS63243208A (ja) 過共晶Al−Si系合金における初晶Si微細化材の製造方法
CN117107087A (zh) 一种四步法高品质Al-Ti-B晶粒细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US20120000317A1 (en) Method Of Refining The Grain Structure Of Alloys
JPH0826419B2 (ja) 分散強化複合材料の製造方法
CN116855797A (zh) 一种制备AlCr中间合金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