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79993A - 提取袋 - Google Patents

提取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79993A
CN115379993A CN202080100062.3A CN202080100062A CN115379993A CN 115379993 A CN115379993 A CN 115379993A CN 202080100062 A CN202080100062 A CN 202080100062A CN 115379993 A CN115379993 A CN 1153799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extraction
grip portion
bag body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10006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田隆司
斋藤充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hk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h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h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Oh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3799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799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5/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D85/7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fo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D85/804Disposable containers or packages with contents which are mixed, infused or dissolved in situ, i.e. without having been previously removed from the package
    • B65D85/808Disposable containers or packages with contents which are mixed, infused or dissolved in situ, i.e. without having been previously removed from the package for immersion in the liquid to release part or all of their contents, e.g. tea ba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ackages (AREA)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提取袋(1A)具有由透水过滤性片材形成的袋主体(3)、设置于袋主体(3)的外表面的薄板状部件(10)、填充至袋主体(3)内的提取材料(M)。袋主体(3)具有对置的2个面(3x、3y)和上边(3a),薄板状部件(10)在前述2个面的单面(3x)具有沿袋主体上下方向延伸的抓握部(11)。抓握部(11)的上部固定于前述单面(3x)的上部,抓握部(11)的下部能够从该单面(3x)拉起。在抓握部(11)的下部,设置有能够将该下部对折的袋主体上下方向的纵向折线(L1),在位于比该纵向折线(L1)更靠上方的、抓握部(11)的可拉起部分,形成有从抓握部(11)的对置的侧边朝向该纵向折线(L1)的上端或其延长线上延伸的一对斜向折线(L2)。该提取袋(1A)是通过使袋主体浸渍于热水来得到提取液的茶包型,能够简便地得到足够的浓度的提取液。

Description

提取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填充至透水过滤性片材制的袋主体的提取材料浸渍于热水而得到提取液的提取袋。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方便将绿茶、红茶、乌龙茶等饮料放入,广泛地使用在带有吊线的透水性的袋主体填充有这些茶叶的茶包。对于咖啡,除了将热水注入至咖啡粉的滴滤型提取袋以外,还使用使填充有咖啡粉的袋主体浸渍于热水的茶包型咖啡提取袋。然而,即使欲将茶包型咖啡提取袋浸渍于热水,由于在咖啡粉中包含二氧化碳,填充有咖啡粉的袋主体也容易在热水中浮起,难以充分地提取咖啡。于是,提出了将由薄板状部件形成的钩片安装于填充咖啡粉的袋主体的单面,能够将钩片卡止于杯缘,以使填充有咖啡粉的袋主体不会在热水中浮起(专利文献1)。
另外,提出了在填充有咖啡粉的袋主体安装作为将薄板状部件弯折而如动臂装置(pantograph)那样伸缩的构造的抓握部,使该抓握部在袋主体所浸渍的热水中上下移动,从而促进咖啡的提取(专利文献2)。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注册第314008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2733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使填充有咖啡粉的袋主体浸渍于热水的以往的咖啡提取袋中,即使抓握由薄板状部件形成的钩片或抓握部而欲将欲浮起的袋主体强制性地沉入于热水中,薄板状部件也弯折或挠曲,难以将袋主体沉入于热水中。即使为了促进咖啡的提取而使钩片或抓握部上下移动,袋主体也不会在热水中与抓握部同样地上下移动。另外,即使袋主体暂时沉没于热水中,也只有填充至袋主体的咖啡粉整体的表层被热水溶胀,热水难以浸透至咖啡粉整体的内部。因此,在使袋主体浸渍于热水的茶包型提取袋中,难以在与滴滤型相同的程度以下的时间内得到与滴滤型相同的程度的浓度的咖啡液。
与此相对的是,本发明的课题在于,作为通过使填充有咖啡粉等提取材料的袋主体浸渍于热水来得到提取液的茶包型提取袋,容易将袋主体沉入于热水中或使袋主体在热水中上下移动,另外,即使从提取袋放开手,也能够稳定地保持袋主体浸渍于热水中的状态,能够简便地得到足够的浓度的提取液。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想到以下而完成了本发明:在填充有提取材料的袋主体安装有薄板状部件的茶包型提取袋中,在将由薄板状部件形成的抓握部设置于袋主体的一个面、该抓握部作为沿袋主体上下方向延伸的形状、将抓握部的上部固定于袋主体、下部能够从袋主体拉起的情况下,如果在可拉起部分设置特定折线,则从袋主体拉起的抓握部的下部侧容易地成为对折,抓握部成为刚性棒状,容易将袋主体沉入于热水中或使袋主体在热水中上下移动;进而,当将抓握部从袋主体拉起时,形成袋主体的上边的表面和背面彼此分离,在袋主体内部形成有空间,因而热水容易进入至袋主体内部,热水不仅浸透至袋主体内的提取材料的表面,而且还浸透至内部,促进提取;另外,即使从抓握部放开手,抓握部也能够被杯的内壁支撑而维持从热水突出的状态,由此也容易在提取之后对抓握部进行抓握并将提取袋从杯取出。
即,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取袋,其是具有由透水过滤性片材形成的袋主体、设置于袋主体的外表面的薄板状部件、填充至袋主体内的提取材料的提取袋,
袋主体具有对置的2个面和成为该2个面的边缘的上边,
薄板状部件在前述2个面的单面具有沿袋主体上下方向延伸的抓握部,
抓握部的上部固定于前述单面的上部,抓握部的下部能够从该单面拉起,
在抓握部的下部,设置有能够将该下部对折的袋主体上下方向的纵向折线,
在位于比该纵向折线更靠上方的、抓握部的可拉起部分,形成有从抓握部的对置的侧边朝向该纵向折线的上端或其延长线上延伸的一对斜向折线。
另外,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手动装填用提取袋:在上述的提取袋中,不将提取材料填充至袋主体,并在袋主体设置用于填充提取材料的开口部。
发明的效果
依据本发明,如果将由设置于填充有提取材料的袋主体的一个面的薄板状部件组成的抓握部的下部从袋主体拉起并在形成于该处的袋主体上下方向的纵向折线处将抓握部折起,则一对斜向折线也折起,抓握部的可拉起部分成为由从粘贴于袋主体的抓握部的上部延伸的三角板状部分和纵向折线的两侧的一对长板状部分组成的刚性棒状。因此,容易将袋主体沉入于热水中或使袋主体在热水中上下移动。
另外,一对斜向折线的上端位于抓握部的可拉起部分,从而如果将抓握部拉起,则形成袋主体的上边的表面和背面彼此分离,在袋主体内部形成有空间。因此,如果将抓握部从袋主体拉起而将袋主体浸渍于热水,则热水也容易在袋主体内通过,热水不仅浸透至填充至袋主体的提取材料的表面,而且还浸透至内部。
因而,依据本发明的提取袋,促进提取且提取速度加快,能够在短时间内简便地得到与滴滤型提取方式同等以上的浓度的提取液。
另外,即使在杯内从抓握部放开手,抓握部也由杯内壁支撑,能够使抓握部维持从热水突出的状态。因此,即使在将袋主体沉入于热水的状态下暂且从该位置离开,也能够进行提取,也能够再次对抓握部进行抓握并使袋主体在热水中上下移动,也容易在提取之后将袋主体从热水提起。
附图说明
图1A是实施例的提取袋1A的俯视图。
图1B是实施例的提取袋1A的后视图。
图2是以抓握部的长边方向成为大致水平的方式将抓握部拉起的实施例的提取袋1A的立体图。
图3A是以抓握部的长边方向成为大致铅垂的方式将抓握部拉起的实施例的提取袋1A的立体图。
图3B是以抓握部的长边方向成为大致铅垂的方式将抓握部拉起的实施例的提取袋1A的立体图。
图4是在提取时放置于杯内的实施例的提取袋1A的立体图。
图5是实施例的提取袋1B的俯视图。
图6是实施例的提取袋1C的俯视图。
图7是提取袋制造用片材的俯视图。
图8是提取袋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9是实施例的提取袋1D的俯视图。
图10是以抓握部的长边方向成为大致水平的方式将抓握部拉起的实施例的提取袋1D的立体图。
图11是实施例的提取袋1E的俯视图。
图12是以抓握部的长边方向成为大致水平的方式将抓握部拉起的实施例的提取袋1E的立体图。
图13是实施例的提取袋1F的俯视图。
图14是实施例的提取袋1G的俯视图。
图15是以抓握部的长边方向成为大致铅垂的方式将抓握部拉起的实施例的提取袋1G的立体图。
图16是实施例的提取袋1H的俯视图。
图17是实施例的提取袋1I的俯视图。
图18是以抓握部的长边方向成为大致水平的方式将抓握部拉起的实施例的提取袋1I的立体图。
图19是实施例的提取袋1J的俯视图。
图20是以抓握部的长边方向成为大致铅垂的方式将抓握部拉起的实施例的提取袋1J,是使抓握部上下移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1是实施例的手动装填用提取袋30的立体图。
图22是将实施例的手动装填用提取袋30的开口部封闭的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并同时具体地说明本发明。此外,在各图中,同一符号表示同一构成要素或同等构成要素。
(整体构成)
图1A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提取袋1A,是不将由薄板状部件形成的抓握部拉起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B是其后视图。在图1A中,以斜线涂满的区域表示薄板状部件10与袋主体3的粘贴区域A,以点涂满的区域表示袋主体3的表面。此外,在本发明中,粘贴区域A不限于所图示的样式。
该提取袋1A具有由透水过滤性片材形成的袋主体3、设置于袋主体3的薄板状部件10以及填充至袋主体3内的提取材料。在本发明中,袋主体3具有对置的2个面3x、3y和成为该2个面3x、3y的边缘的上边3a,在本实施例中,袋主体3成为平袋。薄板状部件10设置于袋主体的对置的2个面的单面3x(图1A),未设置于其相反面3y(图1B)。
薄板状部件10在袋主体3的一个面3x具有抓握部11和加强部12。抓握部11具有从袋主体3的上边3a附近直至底边3b附近的长度,抓握部的上部11x固定于袋主体3的面3x,下部成为能够从面3x拉起的部分11y,该上部11x与可拉起部分11y连续。
抓握部的上部11x沿着袋主体3的上边3a形成。该上部11x成为袋主体宽度方向的长度比可拉起部分11y更长的宽幅部分,大致整个宽度成为与袋主体的粘贴区域A。
抓握部的可拉起部分11y呈沿袋主体上下方向延伸的长方形。该可拉起部分11y不与袋主体3粘贴。因此,如图2、图3A、图3B中示出那样,抓握部11能够从袋主体3拉起。
另外,抓握部11以其上边11a从袋主体3的上边3a向袋主体的面3x外突出的方式设置。
此外,在本发明中,抓握部的上边11a也可以如图5中示出的提取袋1B那样与袋主体的上边3a重叠,也可以如图6中示出的提取袋1C那样位于比袋主体的上边3a更靠袋主体底边侧。
另外,如图1A中示出那样,在抓握部的上边11a比袋主体的上边3a更突出的情况下,抓握部11的袋主体底边侧的下边11b优选以收纳于袋主体的面3x内的方式形成。由此,在如后述那样将提取袋1A挂在填充包装机而在工业上制造的情况下,容易进行纵向密封。
在抓握部11,形成有能够将该抓握部11的下部对折的袋主体上下方向的纵向折线L1。在本实施例中,该纵向折线L1能够以抓握部11的下部的两侧边彼此接近的方式或重合的方式将该下部对折,从抓握部11的中央部到抓握部11的下边11b沿袋主体上下方向(即,纵向方向)形成。另外,在比纵向折线L1更靠上方的可拉起部分11y,以V字形状形成有从抓握部的对置的侧边朝向纵向折线L1的上端延伸的一对斜向折线L2。该斜向折线L2的上端位于比固定于袋主体3的面3x的抓握部的上部11x更靠下方(袋主体底边侧)。此外,在抓握部11,未形成成为抓握部11的拉起的轴的袋主体宽度方向的折线。
纵向折线L1或斜向折线L2能够通过穿孔、半切、压痕(筋押し)等来形成。
另一方面,加强部12在抓握部的可拉起部分11y的两侧成为沿袋主体上下方向延伸的形状,加强部12的下端位于比抓握部11的下端更靠袋主体底边侧。另外,加强部12经由横向折线L3与固定于袋主体3的抓握部的上部11x连续。此外,在本发明中,加强部12根据需要而设置。另外,加强部12的下端也可以位于比抓握部11的下端更靠袋主体上边侧。
如果通过用单手将该提取袋1A的抓握部11的下部捏住来在纵向折线L1处将抓握部11弯折,则斜向折线L2也折起,从而抓握部的可拉起部分11y成为由从粘贴于袋主体的抓握部的上部11a延伸的三角板状部分和纵向折线L1的两侧的一对长板状部分组成的刚性棒状。然后,如果在该状态下,将抓握部11从袋主体3拉起,则如图2中示出那样,袋主体的面3x在成为抓握部的上部11x的下端的横向折线L3处折起,因而在袋主体3的上端部,表面和背面3x、3y彼此分离,在袋主体3的内部形成有空间。因此,如该图中示出那样,能够将热水注入至杯100,使抓握部11下降而使袋主体3浸渍于热水W中,使热水W流入至袋主体3内。另外,通过使抓握部11上下移动,能够容易地使袋主体3在热水W内上下移动,由此热水W容易进入至袋主体3内的空间S,热水W浸透至提取材料内,促进提取材料的提取。
也可以是,根据杯的形状等,如图3A中示出那样,以抓握部11的长边方向成为大致铅垂的方式拉起,使抓握部11上下移动,从而将袋主体3沉入于杯100内的热水W中或使袋主体3在热水W中上下移动而提取。如果像这样将抓握部11大致铅垂地拉起,则在本实施例中,袋主体3的上端在成为抓握部的上部11x的下端的横向折线L3处被折叠,从袋主体的面3x突出的抓握部11的上边11a被推压至袋主体的背面3y,从而袋主体3的上边3a也被推压至袋主体的背面3y,上端部的折叠状态稳定。或者,也可以是,当以抓握部11的长边方向成为大致铅垂的方式将抓握部11拉起时,在由于袋主体内的提取材料的重量等而导致向下的力施加至袋主体的上边3a的情况下,如图3B中示出那样,袋主体3的上端部的表面和背面3x、3y分离,在上端部形成有空间S。由此,热水容易浸入至袋主体3内。
另外,如图4中示出那样,也可以从抓握部11放开手并将提取袋1A放置于杯100内,抓握部11靠在杯100的内壁,由该内壁支撑。使抓握部11的袋主体上下方向的长度为从袋主体3的上边3a附近到底边3b附近,相对于一般的杯的直径而足够长,从而能够像这样由杯100的内壁支撑抓握部11。在此情况下,抓握部11从液面突出,但袋主体3维持浸渍于热水的状态,因而能够进行提取材料的提取。另外,通过再次对抓握部11进行抓握并使抓握部11上下移动,能够使袋主体3在热水W中上下移动而促进提取,另外,通过将抓握部11提起,也容易将袋主体3从热水W取出。
特别地,在该提取袋1A中,利用加强部12来保持袋主体3的形状,因而不存在如下的这一情况:在将提取袋1A放置于杯100内期间,袋主体3压溃,与之相伴,抓握部11深深地浸于热水内。因此,即使将提取袋1A放置于杯100内,也能够可靠地再次对抓握部11进行抓握。
此外,在本发明的提取袋中,提取材料在密封于袋主体3内的状态下使用,因而在使用提取袋时,提取材料不会向袋主体外散落。
(提取材料)
作为填充至袋主体3内的提取材料,能够列举咖啡粉、红茶、绿茶等茶叶、中药等。一般而言,如果欲将咖啡粉填充至袋主体3内并浸渍于热水中,则由于咖啡粉所包含的二氧化碳而导致袋主体容易浮起,因而难以提取。可是,依据本发明,通过抓握设置于袋主体的一个面的薄板状部件的抓握部,容易将袋主体3沉入于热水中或使袋主体3在热水中上下移动,因而包含咖啡粉的各种提取材料适合作为填充至本发明的提取袋的提取材料。
(袋主体)
在本实施例中,袋主体3的形状作为平袋。在本发明中,袋主体3的形状不限于平袋,也可以例如作为在底部或侧部具有裆料(マチ)的接裆袋(ガゼット袋)。袋主体的俯视观察的形状也不限于矩形,也可以是圆形等。
袋主体3的净平面尺寸能够根据在使用提取袋来得到提取液的情况下使用的杯或容器的大小而适当设定。例如,使袋主体3成为适合于市售的咖啡杯的大小即可。
(透水过滤性片材)
作为形成袋主体3的透水过滤性片材,能够使用各种具有透水性和过滤性以便能够在提取材料的提取中使用的片材,也能够根据提取材料的种类而适当选择透水过滤性片材的构成材料。例如,一般而言,作为用于提取饮料的透水过滤性片材,已知聚酯、尼龙、聚乙烯、聚丙烯、维尼纶等合成纤维、人造丝等半合成纤维、由葡蟠、结香等天然纤维的单独或复合纤维组成的纺织布或无纺织布、由马尼拉麻、木材纸浆、聚丙烯纤维等组成的混抄纸、茶包原纸等纸类,在本发明中,也能够使用这些片材。出于使用提取袋之后的废弃性的点,优选使透水过滤性片材含有生物降解性纤维。作为生物降解性纤维,能够列举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丁二酸乙二醇酯等。另外,出于为了获知袋主体内的提取材料的状态而使透水过滤性片材具有透明性的点,优选使无机类颜料的含有量降低或不包含无机类颜料。
另外,与在滴滤型提取袋中将热水直接地向提取材料注入相对,在本发明的提取袋中,必须通过透水过滤性片材向提取材料供给热水,因而只要不发生提取材料的粉末泄漏,就优选使用网眼比滴滤型提取袋中所使用的透水过滤性片材更粗的片材。例如,在以咖啡粉为提取材料的情况下,透水过滤性片材的透气性能够为130-600 cm3/cm2/sec(JISL1096透气性A法(使用Frazir型透气性试验机的方法))。
(薄板状部件)
薄板状部件10优选具有防水性,能够通过在表面层压有树脂的纸板、塑料片材等薄板状材料的冲裁来形成。出于使用提取袋1A之后的废弃性的点,优选由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丁二酸乙二醇酯等生物降解性材料形成。
(使用方法)
作为提取袋1A的包装、流通形态,如图1A中示出那样,优选为薄板状部件10在袋主体3上扁平化的状态。于是,作为以该状态的提取袋1A为起始状态而从提取袋1A进行提取材料的提取的方法,首先,如图2中示出那样,将抓握部11从袋主体3拉起,进而,如图3A或图3B中示出那样,以抓握部11的长边方向成为大致铅垂的方式(即,以成为袋主体上下方向的方式)将抓握部11拉起,将袋主体3放入至杯100等容器并将热水注入,利用抓握部11来将袋主体3压入至热水W内而使袋主体3浸渍。
或者,将提取袋放入至装有热水的杯100,同样地使提取袋1A上下移动而提取。
另外,如图4中示出那样,也可以在袋主体3浸渍于热水的状态下,从抓握部11放开手,由杯100的内壁支撑抓握部11而放置提取袋1A。能够在放置期间进行提取。另外,也可以再次对抓握部11进行抓握,使抓握部11上下移动,从而使袋主体3在热水中上下移动而促进提取。
上述的提取方法也可以利用冷水来进行。
在提取之后,能够对抓握部11进行抓握并容易地将提取袋1A从杯100内取出。
像这样,依据该提取袋1A,能够简便地且迅速地得到期望的浓度的提取液。
(制造方法)
作为提取袋1A的制造方法,例如,如图7中示出那样,准备如下的提取袋制造用片材20:在使薄板状部件10的折线L1沿长条的透水过滤性片材21的短尺寸方向对准的朝向上将薄板状部件10以既定间隔并排且粘贴于透水过滤性片材21。图中的被双点划线夹着的区域在1个提取袋的制造中使用。
通过在包装填充机中使用该提取袋制造用片材20,能够连续地制造提取袋1A。在此情况下,首先,如图8中示出那样,以使提取袋制造用片材20的长边方向的两侧边重合的方式对折,将该长边方向的侧边彼此熔接而形成纵向密封件22,从而形成筒状体24。接着,交替地重复进行将筒状体24沿短边方向熔接的横向密封件23的形成和提取材料M向袋主体3内的填充,从而制造提取袋1A在提取袋1A的袋主体3的侧边沿上下连结的提取袋连续体,将该提取袋连续体切断成各个提取袋而得到提取袋1A。或者,在形成筒状体的短边方向的横向密封件23时,也同时进行熔断,连续地制造各个地切断的提取袋1A。
(变形样式)
本发明的提取袋能够具有各种变更点。例如,与在图1A中示出的俯视图的提取袋1A中抓握部的上部11x和加强部12经由横向折线L3连续相对,图9中示出的俯视图的提取袋1D利用切割线L4来划分抓握部11和加强部12。也可以在切割线L4的部分在抓握部11和加强部12隔开间隙。即使将抓握部11和加强部12切断,也如图10中示出那样,与前述的提取袋1A同样地,能够将抓握部11拉起而简便地且迅速地得到期望的浓度的提取液。另外,即使在提取时,将提取袋1D放置于杯内,也容易再次对抓握部11进行抓握。
图11中示出的俯视图的提取袋1E是以包围抓握部11的外周部的方式形成加强部12的件。如图12中示出那样,该提取袋1E也能够将抓握部11拉起而简便地且迅速地得到期望的浓度的提取液。另外,与图1A中示出的提取袋1A同样地,即使在提取时,将提取袋1E放置于杯内,也容易再次对抓握部11进行抓握。
与图11中示出的提取袋1E相比,图13中示出的俯视图的提取袋1F使一对斜向折线L2的上端的位置从袋主体的上边3a离开,使横向折线L3的位置从袋主体的上边3a离开,扩大当将抓握部11提起时形成的形成于袋主体的上端部的空间。另外,在抓握部的上部11x,袋主体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具有凹陷部11d,不与袋主体3粘贴。这样,在本发明中,抓握部的上部固定于袋主体的面3x即可,抓握部的上部11x不必须为带状,抓握部的上部11x的整个面也不必须粘贴于袋主体3。
图14中示出的俯视图的提取袋1G是从图1A中示出的提取袋1A省略加强部12的件。通过省略加强部12,如图15中示出那样,在将抓握部11从袋主体3拉起的状态下,袋主体3容易鼓起。因此,在袋主体3内,在填充有提取材料的部分上,形成有空间S。特别地,在本实施例中,抓握部的上部11x相对于袋主体3的上边3a的宽度足够宽幅地形成,以便即使在将袋主体3浸渍于热水的情况下,袋主体3的上部两端部弯折,也在袋主体内确保前述空间S,因而热水容易流入至袋主体内。
图16中示出的俯视图的提取袋1H是在图14中示出的提取袋1G中将固定于袋主体的抓握部的上部11x和抓握部的可拉起部分11y宽度相同地形成的件。在该提取袋1H中,也能够与图15中示出的提取袋1G同样地将抓握部11拉起。此时,在固定于袋主体的抓握部的上部11x的下端附近,袋主体3的面3x折起,能够在袋主体的上部形成空间S(参照图2)。在此情况下,为了在将袋主体3浸渍于热水的情况下,即使袋主体3的上部两端部弯折也确保该空间S,抓握部的上部11x的袋主体宽度方向的长度优选为袋主体3的上边3a的宽度的50%以上,更优选为70%以上。
图17中示出的俯视图的提取袋1I相对于图16中示出的提取袋1H将抓握部11宽幅地形成,使该抓握部11为O字形,使抓握部的可拉起部分为U字形,将由U字形包围的部分与袋主体的面3x粘贴而作为加强部12。另外,一对斜向折线L2朝向纵向折线L1的延长线延伸,一对斜向折线L2的延长线和纵向折线L1的延长线在1点处交叉,但一对斜向折线L2和纵向折线L1不直接交叉。
如图18中示出那样,该提取袋1I能够将抓握部11拉起,能够与前述的提取袋1A同样地简便地且迅速地得到期望的浓度的提取液。另外,即使在提取时,将提取袋1I放置于杯内,也容易再次对抓握部11进行抓握。
图19中示出的俯视图的提取袋1J是从图17中示出的提取袋1I省略加强部12的件。该提取袋1J不存在加强部12,从而当将抓握部11拉起时,袋主体3容易鼓起,另一方面,通过利用抓握部来推压袋主体3,袋主体3容易压溃。特别地,抓握部的上部11x和抓握部的可拉起部分11y宽度相同,该抓握部11的宽度是袋主体3的上边3a的宽度的70%以上,从而利用抓握部11来将袋主体向杯的底部侧推压的力容易地传递至袋主体3的大致整个宽度,另外,如果通过将抓握部11提起来将袋主体3从杯的底部提起,则在袋主体内,在填充有提取材料的部分上,形成有空间S。因此,如图20中示出那样,能够使袋主体3在杯100的热水内上下移动并将袋主体3拧挤或恢复至鼓起的状态且使热水在袋主体内通过而促进提取。
(手动装填用提取袋)
在上述的各提取袋1A-1J中,也可以不将提取材料填充至袋主体3而使袋主体3作为空袋,在袋主体3设置用于填充提取材料的开口部,作为手动装填用提取袋。依据手动装填用提取袋,各个提取袋使用者能够根据各自的喜好而将提取材料填充至空袋来得到提取液。
优选的是,在手动装填用提取袋的开口部设置在填充提取材料之后将该开口部封闭的手段。例如,作为与前述的提取袋1J对应的手动装填用空袋,如图21中示出的手动装填用提取袋30那样,将形成袋主体3的对置的2个面中的未设置薄板状部件10侧的面3y的透水过滤性片材在该面3y上折回,在此情况下,以袋主体的底边3b成为折峰的方式将折回部5设置于袋主体3,在其底边3b的位置形成开口部6。提取袋使用者在从成为空袋的袋主体3的开口部6手动装填提取材料M之后,将折回部5的表面和背面翻转,从而能够如图22中示出那样地将开口部6封闭。
作为将空袋的开口部6封闭的手段,不限于在袋主体3的下部设置折回部5,例如,也可以在开口部6设置日本专利第4289363号中记载的卡盘,也可以使用食品包装用的双面胶带。
以上,对本发明的各种样式进行了说明,但在本发明中,能够使各种样式中的变更点适当组合。
符号说明
1A、1B、1C、1D、1E、1F、1G、1H、1I、1J 提取袋
3 袋主体
3a 袋主体的上边
3b 袋主体的底边
3x 袋主体的面
3y 袋主体的面
5 折回部
6 开口部
10 薄板状部件
11 抓握部
11a 抓握部的上边
11b 抓握部的下边
11d 抓握部的凹陷部
11x 抓握部的固定于袋主体的单面的上部
11y 抓握部的可拉起部分
12 加强部
20 提取袋制造用片材
21 透水过滤性片材
22 纵向密封件
23 横向密封件
24 筒状体
30 手动装填用提取袋
100 杯
L1 纵向折线
L2 斜向折线
L3 横向折线
L4 切割线
A 粘贴区域
M 提取材料
S 空间
W 热水。

Claims (11)

1.一种提取袋,其是具有由透水过滤性片材形成的袋主体、设置于袋主体的外表面的薄板状部件、填充至袋主体内的提取材料的提取袋,其中,
袋主体具有对置的2个面和成为该2个面的边缘的上边,
薄板状部件在所述2个面的单面具有沿袋主体上下方向延伸的抓握部,
抓握部的上部固定于所述单面的上部,抓握部的下部能够从该单面拉起,
在抓握部的下部,设置有能够将该下部对折的袋主体上下方向的纵向折线,
在位于比该纵向折线更靠上方的、抓握部的可拉起部分,形成有从抓握部的对置的侧边朝向该纵向折线的上端或其延长线上延伸的一对斜向折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袋,其中,所述斜向折线的上端位于比袋主体的上边更靠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取袋,其中,在抓握部未形成成为拉起的轴的袋主体宽度方向的折线。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提取袋,其中,抓握部从所述单面的上边附近延伸到底边附近。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提取袋,其中,抓握部的沿着所述上边的部分与所述单面粘贴。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提取袋,其中,抓握部具有沿着所述单面的上边的宽幅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提取袋,其中,抓握部的上边从袋主体的上边向所述单面外突出。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提取袋,其中,抓握部的可拉起部分是长方形,薄板状部件在抓握部的可拉起部分的两侧具有沿袋主体上下方向延伸的加强部,该加强部与袋主体粘贴。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提取袋,其中,薄板状部件具有形成于抓握部的外周部的加强部,该加强部与袋主体粘贴。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提取袋,其中,抓握部的可拉起部分是U字形,薄板状部件在由抓握部的U字形包围的部分具有加强部,该加强部与袋主体粘贴。
11.一种手动装填用提取袋,其中,在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提取袋中,不将提取材料填充至袋主体,并在袋主体设置用于填充提取材料的开口部。
CN202080100062.3A 2020-04-23 2020-04-23 提取袋 Pending CN11537999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0/017579 WO2021214957A1 (ja) 2020-04-23 2020-04-23 抽出バッ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79993A true CN115379993A (zh) 2022-11-22

Family

ID=78270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100062.3A Pending CN115379993A (zh) 2020-04-23 2020-04-23 提取袋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271038B2 (zh)
CN (1) CN115379993A (zh)
WO (1) WO202121495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60256B2 (ja) * 1991-08-29 2000-07-10 片岡物産株式会社 コーヒーパック
JP3032192U (ja) * 1996-02-26 1996-12-17 株式会社尚山堂 簡易スプーン
JPH10194338A (ja) * 1996-12-27 1998-07-28 Kao Corp 飲料抽出バッグ
JP3052291U (ja) * 1998-03-16 1998-09-14 功英 下地 折り組み式スプーン
KR101170695B1 (ko) * 2010-04-13 2012-08-07 정경석 티백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12187278A (ja) * 2011-03-10 2012-10-04 Fuso Sangyo Kk 抽出用バッグと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1214957A1 (zh) 2021-10-28
JP7271038B2 (ja) 2023-05-11
WO2021214957A1 (ja) 2021-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723082C (en) Drip bag
JP5071640B2 (ja) ドリップバッグ
JP7357405B2 (ja) 抽出バッグ
WO1991010390A1 (en) Bag for extracting
CN115379993A (zh) 提取袋
EP0020598B1 (en) Disposable filter bag and a method of making extraction beverages
JP6710385B1 (ja) 抽出バッグ
JP2019187634A (ja) ドリップバッグ
JP7166038B2 (ja) 抽出バッグ
JP7228947B2 (ja) 抽出バッグ
TWI821548B (zh) 萃取袋
RU2802464C2 (ru) Экстракционный пакет
TW202140346A (zh) 萃取袋
JPH03210214A (ja) 抽出バッグ
TW202138258A (zh) 萃取袋
JP2019187549A (ja) ドリップバッグ
TWI834840B (zh) 萃取袋
TW202134135A (zh) 萃取袋
CN115135206B (zh) 滴滤袋
JP7462224B2 (ja) 抽出バッグ
EP4332021A1 (en) Extraction bag
US20230150757A1 (en) Drip bag
JPH03218711A (ja) 抽出バッグ
JP2012143592A (ja) ドリップバッ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