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763A - 制备全反式聚异戊二烯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制备全反式聚异戊二烯醇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3763A CN1153763A CN96121996A CN96121996A CN1153763A CN 1153763 A CN1153763 A CN 1153763A CN 96121996 A CN96121996 A CN 96121996A CN 96121996 A CN96121996 A CN 96121996A CN 1153763 A CN1153763 A CN 115376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ormula
- compound
- obtains
- reaction
- compound show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9/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29/44—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by addition reactions, i.e. reactions involving at least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or triple bond
- C07C29/46—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by addition reactions, i.e. reactions involving at least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or triple bond by diene-synthesi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03/00—Compounds containing thre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303/02—Compounds containing oxirane rings
- C07D303/12—Compounds containing oxirane rings with hydrocarbon radicals, substituted by singly or doubly bound oxygen atoms
- C07D303/18—Compounds containing oxirane rings with hydrocarbon radicals, substituted by singly or doubly bound oxygen atoms by etherified hydroxyl radicals
- C07D303/20—Ethers with hydroxy compounds containing no oxirane rings
- C07D303/22—Ethers with hydroxy compounds containing no oxirane rings with monohydroxy compoun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17/00—Preparation of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 C07C17/093—Preparation of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by replacement by halogens
- C07C17/16—Preparation of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by replacement by halogens of hydroxyl group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9/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9/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29/09—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by hydrolysis
- C07C29/1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by hydrolysis of ethers, including cyclic ethers, e.g. oxiran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1/00—Saturated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 C07C31/02—Monohydroxylic acyclic alcohols
- C07C31/125—Monohydroxylic acyclic alcohols containing five to twenty-two carbon atom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3/00—Unsaturated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 C07C33/02—Acyclic alcohols with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B—GENERAL METHODS OF ORGANIC CHEMISTRY; APPARATUS THEREFOR
- C07B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ecific properties of organic compounds
- C07B2200/09—Geometrical isome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5—Design of synthesis routes, e.g. reducing the use of auxiliary or protecting group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Polyoxymethylene Polymers And Polymers With Carbon-To-Carbon Bonds (AREA)
Abstract
全反式聚异戊二烯醇由下述步骤得到:(A)3,7-二甲基-6-羟基-7-辛烯-1-醇衍生物进行增加五碳原子m倍的反应,包括所述化合物与2-甲基-3,3-二甲氧基-1-丁烯反应,和还原形成的化合物的羰基,得到烯丙醇衍生物;(B)卤化烯丙醇衍生物的羟基,使其转化,形成烯丙基卤衍生物;(C)烯丙基卤衍生物与聚异戊二烯砜衍生物反应,形成磺化的聚异戊二烯醇衍生物;和(D)磺化的聚异戊二烯醇衍生物进行脱磺酰基,得到全反式聚异戊二烯醇。
Description
本发明是关于全反式聚异戊二烯醇,例如3,7,11,15,19,23,27-七甲基-6,10,14,18,22,26-二十八碳六烯-1-醇(在下文中简称“DHP”)。
据报道DHP用作由人或动物免疫缺乏引起的疾病的预防或治疗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62-169724)。
这种DHP是一种聚异戊二烯醇,其结构特征是羟基的β和γ位是饱和的并且在其分子中所有双键均以反式排列。
关于制备具有上述结构特征的DHP的方法,在现有技术中只有方案1所示的方法是已知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59-73533)。
方案1所示方法是起始物质式(10)的化合物进行增加两个碳原子的反应得到式(1)DHP的方法。其中,起始物质式(10)化合物可以由方案2所示方法合成[Isler etal.,Helv.Chem.Acta.,42,P2616(1959)]。
方案1
在方案2中,为了得到式(10)化合物,起始物质式(20)六异戊二烯醇的全部双键必须以反式排列。其有上述结构的六异戊二烯醇在自然界中不存在,其不是容易得到的起始物质。
因此,人们认为用具有短的含异戊二烯基的单元的化合物,例如以天然产物或合成物质容易得到香叶醇,作为起始物质制备式(10)化合物是优选的。在这种情况下,有两种方法可用于式(10)化合物的合成。一种方法是通过使用由方案2所示的方法一部分一部分地连续加长碳链合成由方案3所示的式(10)化合物的方法。另一种方法是将在二氧化硒存在下氧化式(40)的乙酸香叶基酯的反应和在丁基锂存在下的偶合反应作为主要反应合成由方案4所示的式(20)的六异戊二烯醇,产物用作方案2方法的起始物质[J.Chem.Soc.Perkin Trans.I,P761(1981]。
在方案3所示方法的情况下,为了进行相应于一个异戊二烯单元的增加五个碳原子的反应需要六个步骤 [从式(33)化合物至式(38)化合物)。因此,为了从香叶醇最终得到式(10)化合物需要二十或更多个步骤,导至合成的复杂操作和存在低的总收率。但是,在式(35)化合物转化为式(36)化合物的步骤中,有在溴基的β-和γ-位的双键也形成顺式异构体副产物的问题。因此,在式(10)化合物用方案3的方法制备时,所有双键均以反式排列的化合物的收率是很低的。参考到现在的技术水平,从含有双键以顺式排列的异构体的混合物中以良好的效率和工业规模分离和得到式(10)化合物也是很困难的。
关于方案4所示方法的情况,在得到式(41)化合物的步骤中使用有害的二氧化硒,该化合物的收率低至44%。此外,式(48)化合物脱磺酰基的反应在很低反应温度-78℃的反应条件下进行,存在反应很难以工业规模进行的问题。因此,在脱磺酰基反应时,人们试图用通常能得到的金属锂进行式(47)化合物的还原的脱磺酰基反应。但是在该情况下存在即使引入保护基醇产生竞争消去反应,形成由方案5所示的式(51)化合物作为副产物的问题。
方案5
因此,使用方案3或4的方法以低的费用和良好的效率制备DHP的起始物质式(10)化合物是困难的。
关于制备DHP的方法,另一种方法是可能的,其中直接从相应的聚异戊二烯醇开始将醇的β和γ-位的双键部分选择氢化。但是,所述氢化一般具有很差的局部选择性,甚至不想被还原的其他双键被过度氢化。因此,难于选择性地仅得到DHP。
关于制备DHP的方法,也试图开发制备在分子中所有双键以反式排列的化合物的工业上有利的方法,这些化合物是用作辅助酶Q10起始物质或用作由人或动物免疫缺乏引起的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剂的β,γ-二氢聚异戊二烯醇。与此相应的,还试图使可能用工业有利的方法制备用作聚异戊二烯醇合成的起始物质的聚异戊二烯醇的烯丙基卤衍生物,和试图用工业有利的方法进行在制备聚异戊二烯醇时使用脱磺酰基反应,这些在下面将详细说明。
也就是说,正如一般用于合成聚异戊二烯醇的方法那样,由方案6所示的方法是已知的,其中从式(111)的烯丙基砜化合物和式(112)的烯丙基卤化合物得到的式(113)的化合物被脱磺酰基。
在上面式中,p和q表示0或1或大于1的整数,R1表示烷基或芳基,A表示羟基保护基,X表示卤原子,R2表示氢原子或与A相同的羟基保护基。
方案6所示的合成方法是由具有短的含异戊二烯链的化合物结合构成长的聚异戊二烯链的合成方法。这是合成具有长链的聚异戊二烯醇的有利的合成方法。上述合成方法也是可以用于合成由聚异戊二烯醇羟基的β-和γ-位氢化得到的β,γ-二氢聚异戊二烯醇的方法。
正如上面方案6中的合成式(112)的烯丙基卤化合物的方法那样,下列方法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
方法(I),包括相应的聚异戊二烯醇的羟基被保护,形成式(120)化合物,然后将其在二氧化硒存在下氧化以转化成在末端具有醛基的式(121)化合物,接着用金属氢化物例如硼氢化钠将醛基还原,这样产生的式(122)醇用卤化剂例如亚硫酰氯或三溴化磷卤化(参见方案7)[Satoet al.,J.Chem.Soc.Perkin Trans.I,P761(1981)]。
方案7
方法(II),包括聚异戊二烯醇的羟基被保护,形成式(120)化合物,然后将其与盐酸、N-氯乙酰胺或N-溴琥珀酰亚胺反应,转化为式(123)卤醇,接着用碱进行闭环反应,得到式(124)环氧化合物,这样得到的式(124)环氧化物水解,形成式(125)二醇化合物,二醇化合物再进行脱水反应,这样得到的式(126)的仲烯丙醇进行卤化(参见方案8)[日本专利申请公开53-84908]。
方法(III),与上面方法(II)有关,该方法也是已知的,包括由保护聚异戊二烯醇的羟基得到的式(120)化合物用过乙酸氧化,得到式(124)环氧化物,接着进行重排反应,形成式(126)仲烯丙醇[参见Terao et al.,synthesis,P467(1979)]。
在上面(I)描述的方法中,使用有害的二氧化硒,并且想要化合物的收率也不能说是高的。随着起始物质聚异戊二烯醇链长的增加也使方法(I)的反应选择性减少。
关于上面(II)中描述的方法,其是多步反应,导至式(112)的烯丙基卤化合物的收率低。在起始物质聚异戊二烯醇具有长的链长时,特别是在q是2或更大时,其不能以低的费用得到。
方法(II)与上面(III)中描述的方法结合可以减少合成式(112)的烯丙基卤化合物的反应步骤的数目。但是,在q是2或更大时,在环氧化时末端双键的选择性是这样低以至得到具有环氧基位置不同的异构体的混合物。结果,需要的式(112)的烯丙基卤化合物不可能选择性地得到。
这样,很难说用上面(I)或(II)中描述的方法制备式(112)的烯丙基卤化合物在工业上是有利的。
在根据方案6所示的方法以工业规模制备聚异戊二烯醇时,技术主题是建立选择性地和工业上有利地制备式(112)的合成中间体烯丙基卤化合物,特别是其中q是2或更大的化合物的方法。
如上所述,由方案6所示的合成是由具有短的含异戊二烯链的化合物的结合构成长的聚异戊二烯链的合成方法。可以说该方法是合成长链聚异戊二烯醇的有利的合成方法。上述合成方法是也可用于通过饱和在聚异戊二烯醇羟基的β-和γ-位的双键得到的B,γ-二氢聚异戊二烯醇的方法。
正如方案6中的脱磺酰基的方法那样,下列方法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
(a)式(113)化合物与金属钠在乙醇或四氢呋喃中反应的方法[参见Yamazaki et al.,Chem.Parm.Bull.,Vol.32 P3959(1984)]。
(b)式(113)化合物与钠汞齐反应的方法[参见Sato etal.,J.Chem.Soc.Perkin Trans.I,P761(1981)]。
(c)式(113)化合物与碱金属例如金属锂或金属钠在氨或低级烷基胺例如无水甲胺或无水乙胺中反应的方法(称为Birch还原)[参见Sato et al.,J.Chem.Soc.PerkinTrans.P761(1981)和日本专利申请公开53-84908]。
(d)式(113)化合物与金属氢化物或有机金属氢化物在钯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的方法[参见Inomata et al.,Chem.Lett.,P1177(1986)]。
在分子中所有双键均以反式排列的聚异戊二烯醇用方案6所示方法制备时,不仅必须进行很有效地脱磺酰基而且必须立体选择地和局部选择地构成双键。
但是,上面(a)中说明的脱磺酰基方法用于方案6中的脱磺酰基时,必须使用金属钠和过量很多的醇,而且得到的反应产物含有30%双键位置的异构体,存在低选择性问题。
在上面(b)的脱磺酰基方法中,得到的反应产物也含有30%双键位置的异构体,存在低选择性问题。此外,产生含汞的废物,有引起环境污染的可能性。
关于上面(c)的脱磺酰基方法,应用Birch反应,需要的化合物可以高达90%的收率得到,但是必须使用氨或低沸点的低级烷基胺。此外,为了改进反应的选择性,必须在很低的温度下进行反应。这样很低温度的反应是很难以工业规模进行的反应。通常,低沸点的低级烷基胺也难于以无水状态回收。因此,溶剂的回收或再利用有困难。
另外,上面(d)的方法使用金属氢化物或有机金属氢化物,反应的选择性高达95%,但是三乙基硼氢化锂是昂贵的并且必须和昂贵的钯催化剂一起使用。所以,在以工业规模进行时该方法不可能说是有利的。
因此,在分子中所有双键均以反式排列的聚异戊二烯醇用方案6所示的方法选择性地和以工业规模制备时,其技术主题是建立脱磺酰基的适合条件。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以低的费用,良好的效率和工业规模制备全反式聚异戊二烯醇例如DHP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工业上有利地制备聚异戊二烯醇的烯丙基卤衍生物的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工业上有利地进行脱磺酰基反应制备聚异戊二烯醇的方法。
(A)式(2)所示的化合物:其中Y和Z同上述定义,和A表示羟基保护基,进行增加m倍五碳原子的反应,包括式(2)化合物与2-甲基-3,3-二甲氧基-1-丁烯反应和还原形成的化合物的羰基,得到式(3)所示的化合物:式中Y、Z和A同上述定义,和m表示1至4的整数;
(B)式(3)所示的化合物进行卤化,使其转化为式(4)所示的化合物:其中Y、Z和A同上述定义,和X表示卤原子;
(D)式(6)所示的化合物脱磺酰基和脱保护基,得到式(1)所示的全反式聚异戊二烯醇。
根据第二个实施方案,本发明提供制备式(101)所示的化合物的方法:式中X表示卤原子,Y和Z分别表示氢原子,或结合形成碳-碳键,A表示羟基保护基,n表示1或更大的整数,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1)式(2)所示的化合物:式中Y、Z和A同上述定义,进行增加n倍五碳原子的反应,包括式(2)化合物与2-甲基-3,3-二甲氧基-1-丁烯反应和还原形成的化合物的羰基,得到式(103)所示的化合物:式中Y、Z、A和n同上述定义;和
(B1)式(103)所示的化合物进行卤化,得到式(101)所示的化合物。
根据第三个实施方案,本发明提供制备式(201)所示化合物的方法:式中p和q分别表示0或1或更大的整数,Y和Z分别表示氢原子,或结合形成碳-碳键,R2表示氢原子或与A表示相同的羟基保护基,包括用碱金属和多环芳族化合物处理式(202)所示的化合物:式中p、q、Y和Z同上述定义,R1表示烷基或芳基,A表示羟基保护基,得到式(201)化合物。
首先,对本发明第-实施方案的制备方法的每个步骤详细说明如下。
步骤(A)
在本发明中,式(2)化合物进行增加m倍五碳原子的反应(其中m是1至4的整数),包括式(2)化合物与2-甲基-3,3-二甲氧基-1-丁烯反应和还原形成的化合物的羰基,得到式(3)化合物。
在该步骤中,由式(2)中A所示的羟基保护基可以包括为保护醇使用的已知保护基,例如乙酰基、四氢吡喃基、苄基和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特别优选苄基,在后面描述的步骤D中脱磺酰基时苄基同时被脱掉。
在该步骤中增加五碳原子的反应参考方案9更详细说明。
方案9
如方案9所示,在该步骤增加五碳原子的反应中,式(2)化合物首先与2-甲基-3,3-二甲氧基-1-丁烯反应,得到式(61)化合物。接着式(61)化合物的羰基被还原,转化为式(62)化合物。式(62)化合物相当于m是1的式(3)化合物。
然后,这样得到的式(62)化合物进行与在式(2)化合物情况下相同的增加五碳原子的反应,得到式(64)化合物,其相当于m是2的式(3)化合物。
关于得到的式(64)化合物,再重复类似的增加五碳原子的反应,得到式(66)化合物,其相当于m是3的式(3)化合物,和式(68)化合物,其相当于m是4的式(3)化合物。
在这里,在增加五碳原子的反应中使用的2-甲基-3,3-二甲氧基-1-丁烯是已知的化合物,可以容易地通过例如在J.Am.Chem.Soc.,92,P4664(1970)中描述的方法合成。
关于使用的2-甲基-3,3-二甲氧基-1-丁烯,以式(2),式(62),式(64)或式(66)化合物(在下文中称为“基质”)的量为基准,前者优选用量为1至10摩尔当量,更优选1.1至1.5摩尔当量。
在基质与2-甲基-3,3-二甲氧基-1-丁烯的反应中,可以优选使用酸催化剂。关于酸催化剂,可以使用通常使用的各种无机酸或有机酸,包括例如浓硫酸、磷酸和对甲苯磺酸。特别优选使用对甲苯磺酸的吡啶鎓盐。以基质重量为基准,使用的酸催化剂量通常可以是0.01-10%(重量),优选0.05-1%(重量)。
在基质与2-甲基-3,3-二甲氧基-1-丁烯的反应中,优选使用溶剂。关于溶剂,可以优选使用芳族溶剂,例如苯、甲苯和二甲苯。特别优选使用甲苯。以基质的重量为基准,优选的溶剂用量0.5-20倍(重量),更优选2-8倍(重量)。
在基质与2-甲基3,3-二甲氧基-1-丁烯的反应中,反应通常可以在温度50-150℃,优选80-110℃下进行,反应时间通常为1-5小时。
在基质与2-甲基-3,3-二甲氧基-1-丁烯的反应中,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生甲醇。因此,为了使反应以良好的效率进行,优选将产生的甲醇蒸出系统的同时进行该反应。
式(61),式(63),式(65)和式(67)的化合物可以用已知方法还原。例如这些化合物可以通过使用仲醇和烷醇铝的Meerwein-Ponndorf还原分别以高收率还原成式(62),式(64)式(66)和式(68)的化合物。
在这里,Meerwein-Ponndorf还原也可以在被还原的化合物从基质和2-甲基-3,3-二甲氧基-1-丁烯的反应混合中用通用方法分离和得到后进行。从需要的化合物的收率和简化操作的观点来看,反应混合物可优选进行上述还原反应。
该还原反应中使用的仲醇可以包括,例如,异丙醇和2-丁醇,特别优选异丙醇。
仲醇的用量,以式(61),式(63),式(65)或式(67)的化合物的重量为基准,优选1-10倍(重量),更优选2-6倍(重量)。
烷醇铝可以包括,例如,乙醇铝、异丙醇铝和2-丁醇铝。
烷醇铝的用量,以式(61),式(63),式(65)或式(67)的化合物为基准,优选是1-100mol%,更优选5-40mol%。
还原反应可以在温度一般50-150℃,优选80-110℃下进行。
在还原反应进行时产生丙酮。因此,为了使反应以良好效率进行,优选在将丙酮蒸出系统的同时进行反应。
在反应完成后,将酸的水溶液,例如稀盐酸或稀硫酸加入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量相对于反应中使用的烷醇铝过量,以分解烷醇铝,分离得到的有机层。该有机层用通用方法处理,得到式(3)化合物。
由于上面增加五碳原子反应的结果,新形成的双键95%或更多以反式排列。因此,即使在重复进行增加五碳原子反应时,顺式异构体副产物的比例可以控制到很低程度。
根据下面方案10所示的步骤(a),(b)和(c),可以制备式(2)化合物,在Y和Z是氢原子时,可以从容易得到的香茅醇制备,在Y和Z结合形成碳-碳键时,从同样容易得到香叶醇制备[日本专利申请公开53-84908;Synthesis,P467(1979)]。
步骤(a):
首先,通过将保护基A引入羟基上使式(70)化合物转化为式(71)化合物。
在这里,通过从引入保护基的任何已知方法中适当选择的方法,例如出版物“Green,Protective Groups inOrganic Synthesis,2nd Edition,JohnWiley & Sons(1991)”中描述的方法,可以引入保护基A。例如,在苄基以保护基引入时,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在包含碱金属氢氧化物例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的碱性化合物的水溶液中,苄基卤,例如苄基氯或苄基溴可以和式(70)化合物(香茅醇或香叶醇)反应。
在该情况下,碱水溶液中碱性化合物的浓度可以优选是40-50%(重量)。碱性化合物的用量,以式(70)化合物为基准,可以是1-10摩尔当量,更优选3-5摩尔当量。相对于式(70)化合物苄基卤使用的摩尔当量稍微过量是足够的。
关于相转移催化剂,例如可以优选使用例如季铵盐,例如氯化四丁基铵、溴化四丁基铵和硫酸四丁基铵。对于使用的相转移催化剂量无特别限制。通常,调节用量以至得到以反应混合物为基准的浓度为0.01-1mol%。
反应温度可以是0-100℃,优选40-60℃。反应时间通常可以是1-10小时。
反应完成后,反应混合物用有机溶剂例如己烷、甲苯或异丙醚进行萃取,接着用一般方法分离处理,得到式(71)化合物。
步骤(b):
接着,式(71)化合物转化为式(72)化合物。
式(71)化合物与次氯酸、N-氯乙酰胺、N-溴琥珀酰亚胺或类似物反应,生成卤醇衍生物,接着与碱反应,进行闭环,得到式(72)化合物。
在式(71)中Y和Z是氢原子的情况下,Y和Z是氢原子的式(71)化合物[在下文中指的是“式(71-1)化合物”]与环氧化剂反应,转化成Y和Z是氢原子的式(72)化合物[在下文中指的是“式(72-1)化合物”]。
在这里,关于环氧化剂,例如,可以使用有机过氧化物,例如间氯过苯甲酸、单过邻苯二甲酸和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物如过氧化氢,和空气。考虑到工业上容易处理,优选使用叔丁基过氧化氢。关于叔丁基过氧化氢,市场上可以买到70%水溶液,或优选使用甲苯溶液。
相对于式(71-1)化合物使用的环氧化剂的摩尔当量稍过量是足够的。
在环氧化中优选使用金属催化剂,例如氧钼基乙酰丙酮化物或氧化钒作为催化剂以加速反应。上述金属催化剂的用量,以式(71-1)化合物重量为基准,优选0.01-10%(重量),更优选0.05-1%(重量),考虑到反应时间、反应选择性可以适当调节。
在环氧化中,优选使用溶剂。至于溶剂,优选使用芳族溶剂,例如苯和甲苯。特别优选甲苯。上述溶剂的用量,以式(71-1)化合物重量为基准,优选0.5-10倍,更优选2.0-5倍。
环氧化通常可以在温度50-150℃,优选70-100℃下进行。反应时间随溶剂的类型和数量,反应温度和使用的催化剂类型和数量而变化,通常可以是1-20小时。
反应完成后,用还原剂例如亚硫酸氢盐或亚硫酸钠分解反应混合物中的过量环氧化剂,然后用有机溶剂例如己烷、甲苯或二异丙醚萃取,接着通用方法分离处理,得到式(72-1)化合物。
步骤(c):
然后,式(72)化合物的环氧基重排为烯丙醇,转化成式(2)化合物。
在这里,重排反应可以在已知条件下进行。例如,可以在异丙醇铝催化剂存在下用加热一回流甲苯中的上述化合物进行[参见Synthesis,P467(1979)]。
通过上述步骤(a)至(c),可以工业规模和良好的效率得到式(2)化合物。
步骤(B)
在步骤(A)中得到的式(3)化合物进行卤化,转化成式(4)化合物。式(4)中X表示的卤原子可以包括氯原子或溴原子。
可以用将醇转化成卤化物的任何通用方法进行卤化。根据日本专利申请公开54-76507中描述的方法,可以通过使卤化剂如亚硫酰氯与式(3)化合物在溶剂如异丙醚中反应进行卤化。因此,式(4)化合物可以高收率得到。
卤化剂的用量,以式(3)化合物为基准,优选0.9-2摩尔当量,更优选1.0-1.8摩尔当量。对使用的溶剂数量无特别限制,通常溶剂用量是式(3)化合物的0.5-5倍。卤化通常可以在温度-20-50℃下进行,反应时间通常是0.5-24小时。
步骤(C)
在步骤(B)中得到的式(4)化合物与式(5)化合物反应,得到式(6)化合物。
在式(5)化合物中,R1表示的烷基可以优选包括低级烷基,例如甲基、乙基和丁基。芳基可以优选包括芳族烃基,例如苯基、甲苯基和萘基。这些烷基或芳基可以被各种取代基取代,只要它们对反应无不利影响。
式(4)化合物与式(5)化合物的反应可以按照已知的反应条件进行。例如,碱例如甲醇钠、叔丁醇钠或叔丁醇钾可以在质子惰性的极性溶剂例如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二甲基咪唑啉酮或N-甲基吡咯烷酮中反应。因此,式(6)化合物可以高收率得到。
碱的用量,以式(5)化合物为基准,优选0.8-4摩尔当量,更优选1.0-2摩尔当量。
式(5)化合物用量,以式(4)化合物为基准,优选0.5-2摩尔当量,更优选0.8-1.2摩尔当量。
对于使用的质子惰性的极性溶剂的量无特别限制,溶剂用量通常可以是式(4)化合物量的0.5-10倍。
反应通常可以在温度-20-50℃下进行,反应时间通常是1-24小时。
式(5)化合物是已知化合物。可以根据J.Chem.Soc.Perkin Trans.I,P761(1981)中描述的方法,通过用三溴化磷溴化相应的聚异戊二烯醇,接着用亚磺酸盐,例如苯亚磺酸钠或甲苯亚磺酸钠反应,得到式(5)化合物。具体地说,m是4,3,2和1的式(5)化合物可以分别由容易得到的异戊二烯醇、香叶醇、法呢醇和香叶基香叶醇得到。
步骤(D)
步骤(C)中得到的式(6)化合物进行脱磺酰基并脱保护基,转化成式(1)化合物。在这里,脱磺酰基和脱保护基可以连续地分别在两个步骤中进行。从工业观点看,优选在选择合适保护基的条件下同时进行脱磺酰基和脱保护基。
式(6)化合物脱磺酰基(和脱保护基)可以用已知的脱磺酰基方法进行,例如,式(6)化合物与碱金属在醇中反应的方法,式(6)化合物与碱金属在低级烷基胺中反应的方法(称为Birch 还原),式(6)化合物与金属氢化物反应的方法,式(6)化合物与碱金属汞齐反应的方法,式(6)化合物与碱金属和多环芳族化合物反应的方法。特别优选用碱金属和多环芳族化合物脱磺酰基。
关于碱金属,例如可以使用锂、钠和钾。关于多环芳族化合物,可以使用萘、蒽、联苯和类似物。从经济上有利和处理容易的观点看,优选使用钠作为碱金属和萘作为多环芳族化合物。
在碱金属和多环芳族化合物用于脱磺酰基反应时,二者均可单独加入反应系统中,如可以将金属钠分散于熔融的萘中,接着固化形成络合物例如钠-萘络合物后加入反应系统中。
碱金属的用量,以式(6)化合物为基准,优选4-20摩尔当量,更优选5-10摩尔当量。多环芳族化合物,也以式(6)化合物为基准,优选4-20摩尔当量,更优选5-10摩尔当量。
脱磺酰基(和脱保护基)可以优选在溶剂存在下进行。关于溶剂,可以优选使用醚类溶剂,例如乙醚、四氢呋喃、二甲氧基乙烷和二甘醇二甲醚。特别优选四氢呋喃。溶剂的用量,以式(6)化合物为基准,优选是2-50倍(重量),更优选是4-10倍(重量)。
在脱磺酰基(和脱保护基)中优选将低级烷基胺加入反应系统中。低级烷基胺可以提高聚异戊二烯醇例如全反式DHP在反应产物中的含量。
关于低级烷基胺,例如,可以优选使用丁基胺、二乙基胺和二异丙基胺。特别优选使用二乙基胺。低级烷基胺的用量,以式(6)化合物为基准,优选1-10摩尔当量,更优选2-4摩尔当量。
脱磺酰基(和脱保护基)通常优选在温度-50-50℃更优选-3(~0℃下进行。
上述脱磺酰基(和脱保护基)的条件比通用方法是温和的并在工业上更有利,在通用方法中碱金属在胺类溶剂例如氨、甲胺和乙胺中在-7050℃很低的温度下反应。
在脱磺酰基后脱保护基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用脱保护基的任何已知方法,例如出版物“Green,Protective Groups inOrganic Synthesis,2nd Edition,John Wiley & Sons(1991)”中描述的方法脱去保护基。
在脱磺酰基(和脱保护基)完成后,聚异戊二烯醇例如DHP可从通过将反应混合物倒入水中以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和提纯,接着用烃溶剂例如正己烷或芳族溶剂例如苯萃取,用通用方法从得到的萃取物中蒸出溶剂。
这样分离的聚异戊二烯醇例如DHP进行蒸馏或硅胶柱色谱分离以便更高度地提纯。
然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案制备聚异戊二烯醇的烯丙基卤衍生物的方法的每个步骤详细说明如下。
步骤(A1)
在该步骤中,像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案那样,式(2)所示的仲烯丙醇进行增加n倍五碳原子的反应(其中n是1或更大的整数),包括式(2)所示的仲烯丙醇与2-甲基-3,3-二甲氧基-1-丁烯反应,和还原形成的化合物的羰基,得到式(103)化合物。
在该步骤中,式(2)中A所示的羟基保护基可以包括为保护醇使用的已知保护基,例如乙酰基、苯甲酰基、四氢吡喃基、苄基和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
在该步骤中增加五碳原子的反应参考方案11更详细描述。
如方案11所示,在该步骤中增加五碳原子的反应中,式(2)所示的仲烯丙醇与2-甲基-3,3-二甲氧基-1-丁烯反应,得到式(81)化合物。然后,式(81)化合物的羰基被还原,转化为式(82)化合物。式(82)化合物相应于n是1的式(103)化合物。
式(82)化合物是仲烯丙醇,进行类似的增加五碳原子的反应,由此得到式(84)化合物,其中含异戊二烯基单元增加多于一个单元。该化合物相应于n是2的式(103)化合物。
如上所述,由连续使用增加五碳原子反应得到的化合物都是仲烯丙醇,再用增加五碳原子反应,可以转化成含异戊二烯单元增加多于一个单元的化合物。
因此,式(103)所示化合物可以通过使式(2)的仲烯丙醇进行增加n倍反应五碳原子得到。
可以用于增加五碳原子反应中的2-甲基-3,3-二甲氧基-1-丁烯的用量,以式(2),式(82),式(84)或式(103)化合物的(在下文中这些化合物均称为“基质”)重量为基准,优选1-10摩尔当量,更优选1.1-1.5摩尔当量。
在基质与2-甲基-3,3-二甲氧基-1-丁烯的反应中,可以优选使用酸催化剂。关于酸催化剂,一般使用的各种无机酸或有机酸均可以使用,包括例如浓硫酸、磷酸和对甲苯磺酸。特别优选使用对甲苯磺酸吡啶鎓盐。
酸催化剂用量,以基质重量为基准,一般0.01-10%(重量),优选0.05-1%(重量)。
在基质与2-甲基-3,3-二甲氧基-1-丁烯的反应中,优选使用溶剂。优选可使用如苯、甲苯和二甲苯等芳族溶剂作为溶剂,尤以甲苯为优选。该溶剂的用量以基质重量为基准,为0.5-20倍重量,优选为2-8倍重量。
在基质与2-甲基-3,3-二甲氧基-1-丁烯的反应中,反应通常可以在温度50至150℃,优选为80至110℃下进行,反应时间通常为1至5小时。
在基质与2-甲基-3,3-二甲氧基-1-丁烯的反应中,在反应进行中生成了甲醇。因此,为了让反应有效地进行,优选在将生成的甲醇蒸馏出系统的同时进行反应。
由基质与2-甲基-3,3-二甲氧基-1-丁烯反应得到的式(81)、式(83)的化合物,等等(下文中这些化合物称为“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可以用已知方法还原,例如在甲醇中与硼氢化钠反应法还原[参见Falkner et al,J.Am.Chem.Soc.,Vol95,P553(1973)]。式(82)、式(84)和式(103)的化合物可通过使用仲醇和烷醇铝的称为Meerwein-Ponndorf还原以高收率获得。
此处,Meerwein-Ponndorf还原也可以从基质与2-甲基-3,3-二甲氧基-1-丁烯反应的反应混合物中用常规方法分离并得到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后进行。从需要化合物的收率和操作的简单化的观点看,反应混合物优选直接进行上述还原反应。
在Meerwein-Ponndorf还原中使用的仲醇包括,例如,异丙醇和2-丁醇。特别优选异丙醇。
基于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重量,所用仲醇的量优选为1至10倍(重量),更优选2至6倍(重量)。
在Meerwein-Ponndorf还原中使用的烷醇铝包括,例如低级烷醇铝,如乙醇铝、异丙醇铝和2-丁醇铝。
基于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烷醇铝的用量优选5至100mol%,更优选10至40mol%。
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还原通常可以在50至150℃,优选80至110℃进行。
在还原进行中生成丙酮。因此,为使反应高效地进行,优选在将生成的丙酮蒸馏出体系外进行反应。
反应完成后,酸如稀释的盐酸或稀释的硫酸以相对于所用烷醇铝过量的量加入到反应混合物中,分解烷醇铝,分离得到的有机层。用常规方法处理该有机层得到式(103)的化合物。
以上增加五碳原子反应立体选择地进行,并且新生成的双键95%或更多为反式。
在该步骤中用作起始原料的式(2)化合物可以参照图10中方案10描述的方法制备。
步骤(B1)
如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中的步骤(B),在步骤(A1)中得到的式(103)化合物经卤化将其转化成式(101)化合物。在这里,在式(101)中用X表示的卤原子可以包括氯原子和溴原子。
可用将醇转化成卤化物的任何常规方法进行卤化。例如,可以根据日本专利申请公开54-76507描述的方法,让卤化剂如亚硫酰氯与式(103)化合物在如异丙醚溶剂中反应。由此可以高收率地得到式(101)化合物。
基于式(103)化合物,使用的卤化试剂量优选为0.9至2摩尔当量,更优选为1至1.8摩尔当量。对所用溶剂量没有特别限制,基于式(103)化合物量,通常溶剂所用量为0.5至5倍(重量)。
卤化反应通常在-20至50℃进行,反应时间通常为0.5至24小时。
反应完成后,用常规方法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需要的化合物。例如,将反应混合物倾入碳酸氢钠水溶液中,加入溶剂,例如脂肪烃溶剂如正-己烷,芳香烃溶剂如甲苯和醚溶剂如二异丙基醚,进行蒸馏,接着从得到的提取液中蒸馏出溶剂。
以下,将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通过用碱金属和多环芳香化合物催化的脱磺酰基反应以工业上有利的方式制备聚异戊二烯醇的方法。
在式(201)和式(202)的化合物中,R1表示的烷基可以包括,例如,甲基、乙基和丁基。另一方面,R1表示的芳基可以包括,例如,苯基、甲苯基和萘基。这些烷基或芳基可以被各种取代基取代,只要这些取代基对反应无不利影响。
在式(2)中由A表示的羟基保护基,可以是已知的用于保护醇的保护基,例如,乙酰基、苯甲酰基、四氢吡喃基、苄基和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
用于本发明的式(202)化合物中,由Y和Z结合形成碳-碳键得到的化合物是已知化合物,并且可以通过,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53-84908描述的方法制备。更具体来说,如图6中方案6所示,式(111)的烯丙基砜化合物与式(112)的烯丙基卤在碱例如正丁基锂存在下反应。
如前所述,式(111)的烯丙基砜化合物是已知化合物,可以通过,例如,根据前面提到的J.Chem.Soc.Perkin Trans.I,P761(1981)中描述的方法,用三溴化磷溴化相应的聚异戊二烯醇,接着与亚磺酸盐如苯亚磺酸钠或甲苯亚磺酸钠反应。具体来说,m为0、1、2和3的式(111)化合物可分别从异戊二烯醇、香叶醇、法呢醇和香叶基香叶醇得到。
如前所述,式(112)的烯丙基卤化物也可以被制备,包括保护相应的聚异戊二烯醇的羟基,然后选择性地环氧化未端双键,让形成的环氧化物进行重排反应,将其转化为仲醇,卤化生成的醇,所用卤化剂例如亚硫酰氯或三溴化磷 [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53-84908和Terao et al,Synthesis,P467(1979)]。合成路线由方案12给出。
在式(202)代表的化合物中Y和Z都是氢原子的化合物也可以按与以上相同的方法得到。这就是说,其可以通过式(111)烯丙基砜化合物与式(112’)的烯丙基卤化物反应得到,式(112’)化合物是由相应的β,γ-二氢聚异戊二烯醇衍生得到的(参见方案13)。式(112’)的烯丙基卤化物也可以通过选择性氢化式(112)的烯丙基卤化物的β-和γ-位的双键得到。
本发明的脱磺酰基反应是通过用碱金属和多环芳香化合物处理式(202)化合物(下文常简称为“基质”)进行的。
用于本发明的碱金属可以包括,例如,锂、钠和钾。用于本发明的多环芳香化合物可以包括,例如,多环芳烃如萘、蒽和联苯。从经济利益和容易操作性考虑,优选用钠作为碱金属和用萘作多环芳香化合物。
当使用碱金属和多环芳香化合物时,两者可以分别单独加到反应体系中,也可以在,例如,金属钠分散到熔融的萘中,然后固化形成配合物,例如钠萘配合物后加入反应体系中。
以基质计,所用碱金属优选用量4至20摩尔当量,更优选为5至10摩尔当量。
以式(6)化合物计,多环芳香化合物用量优选为4至20摩尔当量,更优选为5至10摩尔当量。
本发明的脱磺酰基优选在溶剂存在下进行。作为溶剂,优选使用醚类溶剂,例如乙醚、四氢呋喃、二甲氧基乙烷和二甘醇二甲醚。特别优选四氢呋喃。
以基质计,所用溶剂量优选为2至50倍(重量),更优选4至10倍(重量)。
在本发明中,在反应系统中可以加入低级烷基胺。这可以改善分子中所有双键以反式排列的化合物的含量。关于低级烷基胺,例如,可以使用丁胺、二乙胺和二异丙胺。特别优选二乙胺。
以基质计,低级胺用量优选为1至10摩尔当量,更优选2至4摩尔当量。
本发明中的脱磺酰基反应通常在-50至50℃进行,优选在-30至0℃进行。
反应完成后,可用常规方法从反应混合物中将需要的化合物分离出来。例如,将反应混合物倾入水中,加入溶剂进行蒸馏,溶剂包括脂肪烃溶剂如正己烷、芳香烃溶剂如甲苯和醚溶剂如二异丙基醚,接着从萃取液中将溶剂蒸馏出来。
当所得到的反应产物中羟基被保护基A保护时,可以通过任何已知方法去掉羟基的保护基A,例如出版物“Green,Protective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2ndEdition,John Wiley & Sons(1991)”中描述的方法,这样就可以使产物变成含自由羟基的聚异戊二烯醇。
在本发明的脱磺酰基反应中,当苄基用作羟基的保护基团A时,羟基的保护基A可以在脱磺酰基的同时脱去,因此可通过一个步骤得到含自由羟基的聚异戊二烯醇。
由以上方法得到的式(201)聚异戊二烯醇可通过蒸馏或硅胶柱色谱处理进行更高程度的纯化。
实施例
本发明将通过给出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参考实施例A1
(i)合成法呢基溴
向一个经氩气置换的1升反应器中,加入66.6g(0.3mol)法呢醇(全反式结构),然后加入300ml异丙基醚以溶解法呢醇。将形成的溶液冷却到-20℃,此后加入32.5g(0.12mol)三溴化磷,在-20℃至-10℃进行反应2小时。由此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倾入到400ml 5%的碳酸钠水溶液中,分离液体。有机层用饱和盐水洗涤,接着蒸馏出溶剂,得到77.0g法呢基溴(收率:90%)。该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数据在下面给出。
场解吸质谱:M+=285
(ii)合成法呢基苯基砜(在式(5)中m=2,R1=苯基):
向氩气置换的2升反应器中,加入77.0g(0.27mol)以上得到的法呢基溴和59.4(0.297mol)苯亚磺酸钠二水合物,然后加入250ml二甲基甲酰胺将其溶解,在20℃至30°进行反应3小时。
接着,向由此得到的反应混合物中加入500ml水,然后用甲苯提取。得到的提取液用饱和盐水洗涤,蒸馏出溶剂,得到88.7g法呢基苯基砜(收率:95%)。该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数据在下面给出。场解吸质谱:M+=3461H-NMR[300MHz,CDCl3,δ(ppm)]:1.30(s,3H,CH3),1.58(s,3H,CH3),1.59(s,3H,CH3),1.67(s,3H,CH3),1.92-2.12(m,8H,3.81(d,J=8.0Hz,2H),5.02-5.13(m,2H),5.14-5.24(m,1H),7.48-7.90(m,5H)。
参考实施例A2
(i)合成异戊二烯基溴:
重复参考实施例A1中(i)的步骤,但是用异戊二烯醇(0.3mol)代替法呢醇,得到异戊二烯基溴。该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数据在下面给出。场解吸质谱:M+=149
(ii)合成异戊二烯基苯基砜(在式(5)中m=4,R1=苯基):
重复参考实施例A1中(ii)的步骤,只是用以上反应中得到的全部异戊二烯基溴代替法呢基溴,得到异戊二烯基苯基砜(收率:87%)。该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数据在下面给出。场解吸质谱:M+=210
参考实施例A3
(i)合成香叶基溴
重复参考实施例A1中(i)的步骤但是用香叶醇(0.3mol)代替法呢醇,得到香叶基溴。该化合物物理性质数据在下面给出。场解吸质谱:M+=217
(ii)合成香叶基苯基砜(在式(5)中m=3,R1=苯基):
重复参考实施例A1中(ii)的步骤,但是,用以上反应得到的香叶基溴代替法呢基溴,得到香叶基苯基砜(收率:85%)。该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数据在下面给出。场解吸质谱:M+=278
参考实施例A4
(i)合成香叶基香叶基溴:
重复参考实施例A1中(i)的步骤,但是用香叶基香叶基醇(全反式构型)(0.3mol)代替法呢醇,得到香叶基香叶基溴。该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数据在下面给出。场解吸质谱:M+=353
(ii)合成香叶基香叶基苯基砜(式5中m=1,R1=苯基):
重复参考实施例A1中(ii)的步骤,但是用以上反应中得到的香叶基香叶基溴代替法呢基溴,得到香叶基香叶基苯基砜(收率:82%)。该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数据在下面给出。场解吸质谱:M+=414
实施例A1
(a)合成香茅基苄基醚(在式(71)中Y,Z=H原子,A=苄基)
向氩气置换的反应器中,于室温下依次加入156g(1mol)香茅醇、139g(1.1mol)苄基氯、240g 50%氢氧化钠水溶液(含氢氧化钠3mol)和3.37g(0.01mol)硫酸四正丁基铵。将温度升至50℃,该混合物在同样温度搅拌3小时。
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混合物冷却,加入甲苯进行提取。甲苯层用水洗涤直至水层变成中性,然后蒸馏出甲苯。得到的残留物进行真空蒸馏,得到216.2g香茅基苄基醚(收率87.9%)。该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数据在下面给出。场解吸质谱:M+=246
(b)合成环氧化合物(在式(72)中,Y,Z=H原子;A=苄基):
向2升反应器中,加入196.8g(0.8mol)上面(a)中得到的香茅基苄基醚、123.4g(0.96mol)70%的叔丁基过氧化氢水溶液和0.21g氧钼基乙酰丙酮酸酯(以香茅基苄基醚计为0.1wt%),加入650ml甲苯将上述物质溶解。将温度升至75℃至80℃,反应在同样温度下进行8小时。
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混合物冷却到室温,接着加入500ml 5%亚硫酸钠水溶液分解过量的叔丁基过氧化氢,然后分离液体。有机层用水洗涤,蒸馏出溶剂。得到的残留物用真空蒸馏得到171.9g环氧化合物[在式(72)中,Y,Z=H原子;A=苄基](收率:82.0%)。该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数据在下面给出。场解吸质谱:M+=262
(c)合成烯丙基醇化合物(在式(2)中,Y,Z=H原子;A=苄基):
向氩气置换的2升反应器中,加入157.2g(0.6mol)上面(b)中得到的环氧化合物和42.9g(0.21mo1)异丙醇铝,加入850ml甲苯将上述物质溶解。将得到的溶液升温至100℃至110℃,反应在该温度进行8小时。
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加入300ml 10%盐酸水溶液,接着进行液体分离。有机层依次用5%碳酸钠水溶液和饱和盐水洗涤,蒸馏出溶剂。得到的残留物进行真空蒸馏,得到140.7g烯丙基醇化合物[在式(2)中Y,Z=H原子;A=苄基](收率=85.0%)。该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数据在下面给出。场解吸质谱:M+=2621H-NMR[300MHz,CDCl3,δ(ppm)]:0.88(dd,J=1.0,6.5Hz,3H,CH3),0.98-1.72(m,7H),1.68(s,3H,CH3),2.22(brs,1H,OH),3.40-3.54(m,2H,),3.95(t,J=6.4Hz,1H),4.46(s,2H),4.47-4.80(m,1H),4.87-4.90(brs,1H),7.20-7.40(m,5H)。
(aa)合成香叶基苄基醚:
向氩气置换的反应器中,于室温加入154g(1mol)香叶醇、139g(1.1mol)苄基氯、240g 50%氢氧化钠水溶液(含氢氧化钠3mol)和3.37g(0.01mol)硫酸四正丁基胺。将温度升至50℃,该混合物在同样温度下搅拌3小时。
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混合物冷却,接着加入300ml甲苯进行提取。甲苯层用水洗涤至水层变成中性,将甲苯蒸出。得到的残留物进行真空蒸馏得到217.2g香叶基苄基醚[在式(71)中Y+Z=碳-碳键;A=苄基] (收率:89.0%)。该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在下面给出。场解吸质谱:M+=244
(bb)合成环氧化合物:
向3升反应器中,加入195.2g(0.80mol)上面(aa)中得到的香叶基苄基醚、1升二氯甲烷和1升1.0M碳酸氢钠水溶液,接着在搅拌下一点一点地加入161.6g间氯过氧苯甲酸(0.8mol;纯度:85%),混合继续搅拌2小时。让得到的反应混合物静置,分离液体得到有机层。有机层依次用300ml 1M氢氧化钠水溶液和300ml水洗涤,然后蒸馏出二氯甲烷。得到的残留物进行真空蒸馏,得到191.0g环氧化合物[在式(72)中,Y+Z=碳-碳键;A=苄基](收率:91.8%)。该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数据在下面给出。场解吸质谱:M+=260
(cc)合成化合物[在式(2)中Y+Z=碳-碳键;A=苄基)]:
向氩气置换的2升反应器中,加入156g(0.60mol)在上面(bb)中得到的环氧化合物和42.9g(0.21mol)异丙醇铝,加入850ml甲苯将上述物质溶解。该得到的溶液的温度升至100℃至110℃,反应在该温度下进行3小时。
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混合物冷却到室温,接着加入300ml 10%的盐酸水溶液,然后分离液体得到有机层。有机层依次用5%碳酸钠水溶液和饱和盐水洗涤,蒸发溶剂。得到的残留物进行真空蒸馏得到134.1g所述化合物(式(2)中Y+Z=碳-碳键;A=苄基)(收率86.0%)。该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数据在下面给出。场解吸质谱:M+=260
实施例A2
(a)合成烯丙基醇化合物(在式(3)中Y、Z=H原子;m=1;A=苄基):
向2升反应器中,加入131.0g(0.5mol)在实施例A1的(C)中得到的烯丙醇化合物、78.0g(0.6mol)2-甲基-3,3-二甲氧基-1-丁烯和0.14g对甲苯磺酸吡啶鎓,加入450ml甲苯将上述物质溶解。将得到的溶液加热至90℃至110℃,反应进行3小时,同时将生成的甲醇蒸馏出反应系统。
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接着加入20.4g(0.1mol)异丙醇铝和450ml异丙醇,再加热至75℃至90℃,反应进行5小时,同时将生成的丙酮蒸出反应系统。
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加入300ml 5%盐酸水溶液,分离液体。得到的有机层依次用5%碳酸钠水溶液和饱和盐水洗涤,蒸出溶剂。得到的残留物真空蒸馏,得到145.2g烯丙醇化合物(沸点:130-132℃/0.045托;收率:88%)。该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数据在下面给出。场解吸质谱:M+=3301H-NMR[300MHz,CDCl3,δ(ppm)]:0.88(d,J=6.5Hz,3H,CH3),1.02-1.74(m,7H),1.59(s,3H,CH3),1.69(s,3H,CH3),1.80-2.10(m,4H),2.36(brs,1H,OH),3.40-3.50(m,2H),3.97(t,J=6.5Hz,1H),4.46(s,2H),4.77-4.80(m,1H),4.90(brs,1H),5.14(t,J=6.9Hz,1H),7.20-7.35(m,5H)。
(b)合成烯丙醇化合物(在式(3)中,Y,Z=H原子;m=2,A=苄基)
重复上面(a)的步骤,但是用上面(a)中得到的烯丙醇化合物[在式(3)中,Y,Z=H原子;m=1;A=苄基]代替烯丙醇化合物[在式(2)中,Y,Z=H原子;A=苄基],得到增长五个碳的烯丙醇化合物(在式(3)中,Y,Z=H原子;m=2;A=苄基)(沸点:145-147℃/0.015托;收率87%)。该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数据在下面给出。场解吸质谱:M+=3981H-NMR[300MHz,CDCl3,δ(ppm)]:0.88(d,J=6.5Hz,3H,CH3),1.02-1.74(m,7H),1.59(s,6H,2×CH3),1.69(s,3H,CH3),1.80-2.10(m,8H),2.36(brs,1H,OH),3.40-3.50(m,2H),3.97(t,J=6.5Hz,1H),4.47(s,2H),4.78-4.82(m,1H),4.90(brs,1H),5.06-5.17(m,2H),7.20-7.35(m,5H)。
(c)合成烯丙基醇化合物(在式(3)中,Y,Z=H原子;m=3;A=苄基):
重复上面(a)的步骤,但是用上面(b)中得到的烯丙醇化合物[在式(3)中,Y,Z=H原子;m=2;A=苄基]代替烯丙醇化合物[在式(2)中,Y,Z=H原子;A=苄基],得到增加五个碳原子的烯丙基醇化合物(在式(3)中,Y,Z=H原子;m=3,A=苄基)(收率:83%)。该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数据在下面给出。场解吸质谱:M+=466
(d)合成烯丙醇化合物(在式(3)中,Y,Z=H原子;m=4;A=苄基)
重复上面(a)的步骤,但是用上面(c)中得到的烯丙醇化合物[在式(3)中,Y,Z=H原子;m=3;A=苄基]代替烯丙醇化合物[在式(2)中,Y,Z=H原子;A=苄基],得到增加五个碳的烯丙醇化合物(在式(3)中,Y,Z=H原子;m=4;A=苄基)(收率:79%)。该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数据在下面给出。场解吸质谱:M+=534
实施例A3
(a)合成烯丙基卤化物(在式(4)中,Y,Z=H原子;m=2,X=Cl;A=苄基)
向氩气置换的2升反应器中,加入119.4g(0.3mol)实施例A2的(b)中得到的烯丙醇化合物[在式(3)中,Y,Z=H原子;m=2;A=苄基]和0.22g(3mmol)二甲基甲酰胺,再加入500ml异丙基醚将上述物质溶解。将形成的溶液冷却到0℃,然后在同样温度下加入57.1g(0.48mol)亚硫酰氯。反应在0℃至10℃进行7小时。然后将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倾入1000ml 10%的碳酸钠水溶液中,分离液体。有机层用饱和盐水洗涤,接着蒸馏出溶剂,得到100g烯丙基卤化物[在式(4)中,Y,Z=H原子;m=2;x=Cl;A=苄基](收率:80%)。该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数据在下面给出。场解吸质谱:M+=416.51H-NMR[300MHz,CDCl3,δ(ppm)]:0.89(d,J=6.5Hz,3H,CH3),1.06-1.80(m,5H),1.59(s,3H,2×CH3),1.71(s,3H,CH3),1.88-2.18(m,10H),3.42-3.58(m,2H),3.97(s,2H),4.48(s,2H),5.11(t,J=6.6Hz,2H),5.48(t,J=6.7Hz,1H),7.20-7.35(m,5H)。
(b)合成烯丙基卤化物(在式(4)中,Y,Z=H原子;m=1;x=Cl;A=苄基)
重复上面(a)的步骤,但是用上面实施例A2(a)中得到的烯丙醇化合物[在式(3)中,Y,Z=H原子;m=1;A=苄基]代替烯丙醇化合物[在式(3)中,Y,Z=H原子;m=2;A=苄基],得到增加五个碳原子的烯丙基卤化物(在式(4)中,Y,Z=H原子;m=1;x=Cl;A=苄基);(收率:82%)。该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数据在下面给出。场解吸质谱:M+=348.5
(c)合成烯丙基卤化物(在式(4)中,Y,Z=H原子;m=3;x=Cl;A=苄基)
重复上面(a)的步骤,但是用以上实施例A2(c)中得到的烯丙基醇化合物[在式(3)中,Y,Z=H原子;m=3;A=苄基]代替烯丙基醇化合物[在式(3)中,Y,Z=H原子;m=2;A=苄基],得到烯丙基卤化物(在式(4)中,Y,Z=H原子;m=3;x=Cl;A=苄基)(收率:78%)。该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数据在下面给出。场解吸质谱:M+=484.5
(d)合成烯丙基卤化物(在式(4)中,Y,Z=H原子;m=4,x=Cl;A=苄基)
重复上面(a)的步骤,但是用上面实施例A2(d)中得到的烯丙醇化合物[在式(3)中,Y,Z=H原子;m=4;A=苄基]代替烯丙醇化合物[在式(3)中,Y,Z=H原子;m=2;A=苄基],得到烯丙基卤化物(在式(4)中,Y,Z=H原子;m=4,x=Cl。;A=苄基)(收率:75%)。该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数据在下面给出。场解吸质谱:M+=552.5
实施例A4
(a)合成式(6)缩合物(Y,Z=H原子;m=2;A=苄基)
向氩气置换的1升反应器中,加入83.3g(0.2mol)在实施例A3(a)中得到的式(4)的烯丙基卤化物(Y,Z=H原子;m=2;x-Cl)和69.2g(0.2mol)在参考实施例A1中得到式(5)的法呢基苯基砜(m=2),再加入300ml N-甲基吡咯烷酮将上述物质溶解。将形成的溶液冷却到0℃,接着加入38.4g(0.4mol)叔丁醇钠。将内部温度升至室温,然后反应在同样温度下进行2小时。
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倾入1000ml冰冷却的水中,用甲苯提取。用饱和盐水洗涤提取物,然后蒸馏出溶剂,得到130.9g式(6)缩合物(Y,Z=H原子;m=2)(收率:90%)。该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数据在下面给出。场解吸质谱:M+=7261H-NMR[300MHz,CDCl3,δ(ppm)]:0.88(d,J=6.5Hz,CH3),1.10-1.80(m,5H),1.15(s,3H,CH3),1.52(s,3H,CH3),1.55(s,3H,CH3),1.58(s,3H,CH3),1.59(s,6H,2×CH3),1.67(s,3H,CH3),1.86-2.12(m,18H),2.29(dd,J=11.6,12.8Hz,1H),2.88(d,J=13.1Hz,1H),3.43-3.55(m,2H),3.88(ddd,J=10.8,10.8,3.0Hz,1H),4.48(s,2H),4.91(d,J=10.8Hz,1H),5.00-5.18(m,5H),7.20-7.35(m,5H),7.42-7.62(m,3H),7.80-7.86(m,2H)。
(b)合成式(6)缩合物(Y,Z=H原子;m=1;A=苄基)
重复上面(a)的步骤但是用在实施例A3(b)中得到的式(4)的烯丙基卤化物(Y,Z=H原子;m=1;x=Cl)代替式(4)的烯丙基卤化物(Y,Z=H原子;m=2;X=Cl),而且用在参考实施例A4中得到的式(5)(m=1)的香叶基香叶基苯基砜代替式(5)(m=2)的法呢基苯基砜,得到式(6)的缩合物(Y,Z=H原子;m=1)(收率:91%)。该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数据在下面给出。场解吸质谱:M+=726
(c)合成式(6)缩合物(Y,Z=H原子;m=3;A=苄基);
重复上面(a)的步骤,但是用在实施例A3(c)中得到的式(4)烯丙基卤化物(Y,Z=H原子;m=3;x=Cl)代替式(4)烯丙基卤化物(Y,Z=H原子;m=2;x=Cl),而且用在参考实施例A3中得到的式(5)(m=3)香叶基基苯基砜代替式(5)(m=2)的法呢基苯基砜得到式(6)的缩合物(Y,Z=H原子;m=3)(收率:88%)。
(d)合成式(6)缩合物(Y,Z=H原子;m=4;A=苄基):
重复上面(a)的步骤,但是用在实施例A3(d)中得到的式(4)烯丙基卤化物(Y,Z=H原子;m=4;x=Cl)代替式(4)烯丙基卤化物(Y,Z=H原子;m=2;x=Cl),而且用在参考实施例A2中得到的式(5)(m=4)异戊二烯基苯基砜代替式(5)(m=2)的法呢基苯基砜。得到式(6)的缩合物(Y,Z=H原子;m=4) (收率:88%)。该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数据在下面给出。场解吸质谱:M+=726
实施例A5
(a)合成DHP:
向氩气置换的2升反应器中,加入72.7g(0.1mol)在实施例A4(a)中得到的式(6)缩合物(Y,Z=H原子;m=2;A=苄基)和14.6g(0.2mol)二乙胺,再加入600ml四氢呋喃将上述物质溶解,接着冷却到-30℃至-20℃。在同样温度下向得到的溶液中加入77.0g钠-萘配合物(钠含量:约18wt%;0.6mol),反应在-10℃至0℃进行2小时。
接着,将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倾入1000ml饱和氯化铵水溶液中,用正己烷提取。提取液用饱和盐水洗涤,蒸出溶剂。残留物用硅胶柱色谱[洗脱液:正己烷-乙酸乙酯;正己烷/乙酸乙酯=4∶1(体积比)]纯化,得到31.8g DHP(收率:64%)。得到的DHP的物理性质数据如下。场解吸质谱:M+=4961H-NMR[300MHz,CDCl3,δ(ppm)]:0.90(d,J=6.6Hz,3H,CH3),1.10-1.70(m,5H),1.59(s,18H,6×CH3),1.67(s,3H,CH3),1.90-2.14(m,22H),3.57-3.72(m,2H),5.05-5.16(m,6H)。
(b)合成DHP:
重复上面(a)的步骤,但用在实施例A4(b)中得到的式(6)缩合物(Y,Z=H原子;m=1;A=苄基)代替式(6)缩合物(Y,Z=H原子;m=2;A=苄基),得到DHP(收率:70%)。该DHP的物理性质数据与上面(a)中得到的DHP的相同。
(c)合成DHP:
重复上面(a)的步骤,但是用在实施例A4(c)中得到的式(6)缩合物(Y,Z=H原子;m=3,A=苄基)代替式(6)缩合物(Y,Z=H原子;m=2;A=苄基),得到DHP(收率:65%)。该DHP的物理性质数据与上面(a)中得到的DHP的相同。
(d)合成DHP
重复上面(a)的步骤,但是用在实施例A4(d)中得到的式(6)缩合物(Y,Z=H原子;m=4;A=苄基)代替式(6)缩合物(Y,Z=H原子;m=2;A=苄基),得到DHP(收率:67%)。该DHP的物理性质数据与上面(a)中得到的DHP的相同。
实施例A6
重复实施例A5中(a)的步骤,但是用A是乙酰基的式(6)化合物代替A是苄基的式(6)化合物 ,经反应和处理得到30.8g DHP(收率:62%)。
实施例A7
重复实施例A5中(a)的步骤进行反应,但是用A是四氢吡喃基的式(6)化合物代替A是苄基的式(6)化合物。
将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倾入到1000ml饱和氯化铵水溶液中,用正己烷提取。提取液用饱和盐水洗涤,蒸出溶剂。向得到的残留物中加入500ml甲醇和1g对甲苯磺酸,反应进行5小时。
接着,将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倾入到100ml碳酸氢钠水溶液中,用正己烷提取。提取液用饱和盐水 洗涤,蒸出溶剂。残留物用硅胶柱色谱[洗脱液:正己烷-乙酸乙酯;正己烷/乙酸乙酯=4∶1(体积比)]纯化,得到33.7g DHP(收率:68%)。
实施例A8
重复实施例A5中(a)的步骤进行反应,但是用A是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的式(6)化合物代替A是苄基的式(6)化合物。
将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倾入到1000ml饱和氯化铵水溶液中,用正己烷提取。提取液用饱和盐水洗涤,蒸出溶剂。得到的残留物中加入500ml四氢呋喃和100ml氟化四丁基胺的四氢呋喃溶液(1M),反应在室温进行1小时。
接着,将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倾入到1000ml水中,用正己烷提取。用饱和盐水洗涤提取液,蒸出溶剂。得到的残留物用硅胶柱色谱[洗脱液:正己烷-乙酸乙酯;正己烷/乙酸乙酯=4∶1(体系比)]纯化,得到32.7gDHP(收率:66%)。
实施例B1
合成式(103)化合物(Y+Z=碳-碳键;n=1;A=苄基):
向2升反应器中,加入130g(0.5mol)在实施例A](cc)中得到的式(2)化合物(Y+Z=碳-碳键;A=苄基)、78.0g(0.6mol)2-甲基-3,3-二甲氧基-1-丁烯和0.14g对甲苯磺酸吡啶鎓,再加入450ml甲苯将上述物质溶解。将得到的溶液加热到90℃至110℃反应进行3小时,同时将生成的甲醇蒸出反应系统。
将反应混合物冷却到室温,接着加入20.4g(0.1mol)异丙醇铝和450ml异丙醇,再加热到75℃至90℃,反应进行5小时,同时将生成的丙酮蒸出反应系统。
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混合物冷却到室温,接着加入300ml 5%盐酸水溶液以进行水解,液体分出有机层。有机层依次用5%碳酸钠水溶液和饱和盐水洗涤,然后蒸出溶剂,得到141.0g式(103)化合物(Y+Z=碳-碳键;n=1;A=苄基) (收率:86%)。该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数据如下。场解吸质谱:M+=328
实施例B2
合成式(103)化合物(Y+Z=碳-碳键;n=2;A=苄基):
向2升反应器中,加入131(g)(0.4mol)实施例B1中得到的式(103)化合物(Y+Z=碳-碳键;n=1;A=苄基)、62.4g(0.48mol)2-甲基-3,3-二甲氧基-1-丁烯和0.14g对甲苯磺酸吡啶鎓,再加入450ml甲苯将上述物质溶解。得到的溶液被加热到90℃至110℃,反应进行3小时,同时将生成的甲醇蒸出反应系统。
将反应混合物冷却到室温,接着加入16.3g(0.08mol)异丙醇铝和450ml异丙醇,再加热到75℃至90℃,反应进行5小时,同时将生成的丙酮蒸出反应系统。
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混合物冷却到室温,接着加入250ml 5%盐酸水溶液以进行水解,液体分出有机层。有机层依次用5%碳酸钠水溶液和饱和盐水洗涤,然后蒸出溶剂,得到135g式(103)化合物(Y+Z=碳-碳键;n=2;A=苄基) (收率:85%)。该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数据如下。场解吸质谱:M+=396
实施例B3
合成式(103)化合物(Y+Z=碳-碳键;n=3;A=苄基):
重复实施例B1的步骤,但是用111.8g(0.3mol)在实施例B2中得到式(103)化合物(Y+Z=碳-碳键;n=2;A=苄基)代替式(2)化合物[Y+Z=碳-碳键;A=苄基],得到112.8g式(103)化合物(Y+Z=碳-碳键;n=3;A=苄基) (收率:81%)。该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数据如下。场解吸质谱:M+=464
实施例B4
合成式(103)化合物(Y+Z=碳-碳键;n=4;A=苄基):
重复实施例B1的步骤,但是用139.2g(0.3mol)在实施例B3中得到式(103)化合物(Y+Z=碳-碳键;n=3;A=苄基)代替式(2)化合物[Y+Z=碳-碳键;A=苄基],得到129.3g式(103)化合物(Y+Z=碳-碳键;n=4;A=苄基)(收率:81%)。该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数据如下。场解吸质谱:M+=532
实施例B5
合成式(103)化合物(Y,Z=H原子;n=1;A=苄基):
重复实施例B1的步骤,但是用131g(0.5mol)在实施例A1(c)中得到式(2)化合物(Y、Z=H原子;A=苄基)代替式(2)化合物[Y+Z=碳-碳键;A=苄基],得到145g式(103)化合物(Y,Z=H原子;n=1;A=苄基) (收率:88%)。该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数据如下。场解吸质谱:M+=3301H-NMR[300MHz,CDCl3,δ(ppm)]:0.88(d,J=6.5Hz,3H,CH3),1.02-1.74(m,7H),1.59(s,3H,CH3),1.69(s,3H,CH3),1.80-2.10(m,4H),2.36(brs,1H,OH),3.40-3.50(m,2H),3.97(t,J=6.5Hz,1H),4.46(s,2H),4.77-4.80(m,1H),4.90(brs,1H),5.14(t,J=6.9Hz,1H),7.20-7.35(m,5H)。
实施例B6
合成式(103)化合物(Y、Z=H原子;n=2;A=苄基):
重复实施例B1的步骤,但是用132g(0.4mol)在实施例B5中得到式(103)化合物(Y、Z=H原子;n=1;A=苄基)代替式(2)化合物[Y+Z=碳-碳键;A=苄基],得到139g式(103)化合物(Y、Z=H原子;n=2;A=苄基(收率87%)。该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数据如下。场解吸质谱:M+=3981H-NMR[300MHz,CDCl3,δ(ppm)]:0.88(d,J=6.5Hz,3H,CH3),1.02-1.74(m,7H),1.59(s,6H,2×CH3),1.69(s,3H,CH3),1.80-2.10(m,8H),2.36(brs,OH),3.40-3.50(m,2H),3.97(t,J=6.5Hz,1H)4.47(s,2H),4.78-4.82(m,1H),4.90(brs,1H),5.06-5.17(m,2H),7.20-7.35(m,5H)。
实施例B7
合成式(103)化合物,(Y,Z=H原子;n=3,A=苄基):
重复实施例B1的步骤,但是用119.4g(0.3mol)在实施例B6中得到式(103)化合物(Y,Z=H原子;n=2;A=苄基)代替式(2)化合物[Y+Z=碳-碳键;A=苄基],得到117.4 g式(103)化合物(Y,Z=H原子;n=3,A=苄基)(收率83%)。该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数据如下。场解吸质谱:M+=466
实施例B8
合成式(103)化合物(Y,Z=H原子;n=4,A=苄基):
重复实施例B1的步骤,但是用139.8g(0.3mol)在实施例B7中得到式(103)化合物(Y,Z=H原子;n=3;A=苄基)代替式(2)化合物[Y+Z=碳-碳键;A=苄基],得到126.6g式(103)化合物(Y,Z=H原子;n=4;A=苄基)(收率:79%)。该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数据如下。场解吸质谱:M+=534
实施例B9
合成式(103)化合物(Y+Z=碳-碳键;n=1,A=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
重复实施例B1的步骤,但用127g(0.5mol)式(2)化合物(Y+Z=碳-碳键;A=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代替式(2)化合物[Y+Z=碳-碳键;A=苄基],得到133.6g式(103)化合物(Y+Z=碳-碳键;n=1;A=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收率:83%)。该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数据如下。场解吸质谱:M+=352
实施例B10
合成式(103)化合物(Y+Z=碳-碳键;n=1,A=苯甲酰基):
重复实施例B1的步骤,但是用131g(0.5mol)式(2)化合物(Y+Z=碳-碳键;A=苯甲酰基)代替式(2)化合物[Y+Z=碳-碳键;A=苯甲酰基],得到123.8g式(103)化合物(Y+Z=碳-碳键;n=1;A=苯甲酰基)(收率:75%)。该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数据如下。场解吸质谱:M+=342
实施例B11
合成式(103)化合物(Y,Z=H原子;n=1,A=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
重复实施例B1的步骤,但是用128g(0.5mol)式(2)化合物(Y,Z=H原子,A=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代替式(2)化合物[Y+Z=碳-碳键;A=苄基],得到137.7g式(103)化合物(Y,Z=H原子;n=1;A=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收率:85%)。该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数据如下。场解吸质谱:M+=354
实施例B12
合成式(103)化合物(Y,Z=H原子;n=1;A=苄基):
重复实施例B1步骤,但是用132g(0.5mol)式(2)化合物(Y,Z=H原子;A=苯甲酰基)代替式(2)化合物[Y+Z=碳-碳键;A=苄基],得到126.2g式(103)化合物(Y,Z=H原子;n=1;A=苯甲酰基)(收率:76%)。该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数据如下。场解吸质谱:M+=344
实施例B13
合成式(101)化合物(Y,Z=H原子;x=Cl;n=2;A=苄基)
向氩气置换的2升反应器中,加入119.4g(0.3mol)在实施例B6中得到的式(103)化合物(Y,Z=H原子;n=2;A=苄基)和0.22g(3mmols)二甲基甲酰胺,再加入500ml异丙基醚将上述化合物溶解。将形成的溶液冷却到0℃,然后在同样温度下加入57.1g(0.48mol)亚硫酰氯。反应在0℃至10℃进行7小时。将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倾入1升10%碳酸钠水溶液中,液体分出有机层.有机层用饱和盐水洗涤,接着蒸出溶剂,得到100g式(101)化合物(Y,Z=H原子;x=Cl;n=2;A=苄基) (收率:80%)。该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数据如下。
场解吸质谱:M+=416.5
实施例B14至B20
重复实施例B13的步骤,但分别用0.3mol在实施例B5、B7、B8和实施例B1至B4中得到的式(103)化合物代替式(103)化合物[Y,Z=H原子;n=2;A=苄基],得到相应的式(101)化合物。收率和这些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数据在表1中给出。在表1中,Bn代表苄基。
表1
参考实施例C1
合成式(202)化合物(Y+Z=碳-碳键;p=2;q=1;A=苄基);
向氩气置换的1升反应器中,加入55.7g(0.2mol)式(112)的烯丙基卤化物(q=1,x=Cl;A=苄基)和69.2g(0.2mol)P为2的式(111)烯丙基砜化合物(法呢基苯基砜),加入300ml N-甲基吡咯烷酮将上述化合物溶解。将形成的溶液冷却到0℃,然后加入38.4g(0.4mol)叔丁酸钠。让内部温度升至室温,反应在同样温度下进行2小时。
将反应混合物倾入1升冰冷却的水中,用甲苯提取。提取液用饱和盐水洗涤,接着蒸出溶剂,得到101.1g式(202)化合物(Y+Z=碳-碳键;p=2;q=1;A=苄基) (收率:86%)。
该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数据如下。场解吸质谱:M+=588
参考实施例C2
合成式(202)化合物(Y,Z=H原子;p=2;q=1;A=苄基):
向氩气置换的1升反应器中,加入56.1g(0.2mol)式(112′)烯丙基卤化物(Y,Z=H原子;q=1,x=Cl;A=苄基)和69.2g(0.2mol)p为2的式(111)烯丙基砜化合物(法呢基苯基砜),再加入300ml N-甲基吡咯烷酮将上述化合物溶解。将形成的溶液冷却到0℃,然后加入38.4g(0.4mol)叔丁醇钠。内部温度升至室温,反应在同样温度进行2小时。
将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倾入1升冰冷却的水中,用甲苯提取。得到的提取液用饱和盐水洗,然后蒸出溶剂,得到107.4g式(202)化合物(Y,Z=H原子;p=2;q=1;A=苄基) (收率:91%)。
该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数据如下。
场解吸质谱:M+=590
参考实施例C3至C5
重复参考实施例C1的步骤,但是分别用在表2中的式(112)的烯丙基卤化物和式(111)烯丙基砜化合物代替式(112)烯丙基卤化物(q=1;x=Cl;A=苄基),得到相应的式(202)化合物。所用式(112)烯丙基卤化物和式(111)烯丙基砜化合物的量为0.2mol。这些化合物的收率和物理性质数据(场解吸质谱)一起在表2中给出。在表2中,Bn代表苄基。
表2
参考实施例C6至C8
重复参考实施例C2,但是分别用表3中给出的式(112’)的烯丙基卤化物和式(111)的烯丙基砜化合物代替式(112’)的烯丙基卤化物(Y,Z=H原子;q=1;x=Cl;A=苄基),得到相应的式(202)化合物。所用的式(112’)烯丙基卤化合物和式(111)的烯丙基砜化合物的量分别为0.2mol。收率和这些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数据(场解吸质谱)在表3中给出。在表3中,Bn代表苄基。
表3
实施例C1
合成式(201)化合物(Y+Z=碳-碳键;p=2;q=1;R2=H):
向氩气置换的2升反应器,加入58.8g(0.1mol)在参考实施例C1中得到的式(202)化合物(Y+Z=碳-碳键;p=2;q=1;A=苄基)和14.6g(0.2mol)二乙胺,再加入600ml四氢呋喃将上述化合物溶解,然后冷却至-30℃至-20℃。向得到的反应混合物中,在同样温度下加入77g钠-萘配合物(钠含量:约18wt%,0.6mol),反应于-10℃至0℃进行2小时。
将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倾入1升饱和氯化铵水溶液中,用正己烷提取用饱和盐水洗涤得到的提取液,然后蒸出溶剂。残留物用硅胶柱色谱[洗脱液:正己烷-乙酸乙酯;正己烷/乙酸乙酯=4∶1(体积比)]纯化,得到22.2g3,7,11,15,19-五甲基-2,6-10,14,18-二十碳五烯-1-醇(式(201)化合物:Y+Z=碳-碳键;p=2;q=1;R2=H)(收率:62%)。
得到的DHP的物理性质数据如下。
场解吸质谱:M+=358
实施例C2
合成式(201)化合物(Y,Z=H原子;p=2;q=1;R2=H)
向氩气置换的2升反应器中,加入59.0(0.1mol)在参考实施例C2中得到的式(202)化合物(Y,Z=H原子;p=2;q=1;A=苄基)和14.6g(0.2mol)二乙胺,再加入600ml四氢呋喃将上述化合物溶解,然后冷却至-30℃至-20℃。得到的反应混合物中,在同样温度下加入77g钠-萘配合物(钠含量:约18wt%;0.6mol),反应于-10℃至0℃进行2小时。
将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倾入1升饱和氯化铵水溶液中,用正己烷提取。用饱和盐水洗涤得到的提取液,然后蒸出溶剂。残留物用硅胶柱色谱[洗脱液:正己烷-乙酸乙酯;正己烷/乙酸乙酯=4∶1(体积比)]纯化,得到24.8g3,7,11,15,19-五甲基-2,6-10,14,-二十碳四烯-1-醇(式(1)化合物;Y、Z=H原子;p=2;q=1;R2=H(收率:69%)。
得到的DHP的物理性质数据如下。
场解吸质谱:M+=360
实施例C3至C8
重复实施例的C1的步骤,但是分别用0.1mol在参考实施例C3至C8得到的化合物当作式(202)化合物代替202化合物(Y+Z=碳-碳键;p=2;q=1;A=苄基),得到相应的式(201)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的收率和物理性质数据在表4中给出。在表4中,Bn代表苄基。
实施例C9
合成式(201)化合物(Y,Z=H原子;p=2;q=1;R2=H)
重复实施例C2的步骤,但是用55.4g(0.1mol)式(202)化合物(Y,Z=H原子;p=2;q=1;A=乙酰基)代替式(202)化合物(Y,Z=H原子;p=2;q=1;A=苄基),得到25.6g3,7,11,15,19-五甲基-2,6-10,14-二十碳四烯-1-醇(式(201)化合物:Y,Z=H原子;p=2;q=1;R2=H)(收率:71%)。
实施例Cl0
合成式(201)化合物(Y,Z=H原子;p=2;q=1;R2=H)
向氩气置换的2升反应器,加入50.8g(0.1mol)式(202)化合物(Y、Z=H原子;p=2;q=1;A=四氢吡喃基)和14.6g(0.2mol)二乙胺,加入600ml四氢呋喃将上述化合物溶解,然后冷却至-30℃至-20℃。向得到的反应混合物中,在同样温度下加入77g钠-萘配合物(钠含量:约18wt%;0.6mol),反应于-10℃至0℃进行2小时。将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倾入1升饱和氯化铵水溶液中,用正己烷提取。用饱和盐水洗涤得到的提取液,然后蒸出溶剂。
向得到的残留物中,加入500ml甲醇和1g对甲苯磺酸,反应在室温下进行5小时。将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倾入1升碳酸氢钠水溶液中,用正己烷提取。用饱和盐水洗涤得到的提取液,然后蒸出溶剂。残留物用硅胶柱色谱[洗脱液:正己烷-乙酸乙酯;正己烷/乙酸乙酯=4∶1(体积比)]提纯,得到25.2g 3,7,11,15,19-五甲基-2,6-10,14,-二十碳四烯-1-醇(式(201)化合物:Y、Z=H原子;p=2;q=1;R2=H) (收率:70%)。
实施例C11
合成式(201)化合物(Y、Z=H原子;p=2;q=1,R2=H):
向氩气置换的2升反应器,加入62.6g(0.1mol)式(202)化合物(Y、Z=H原子;p=2;q=1;A=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和14.6g(0.2mol)二乙胺,再加入600ml四氢呋喃将上述化合物溶解,然后冷却至-300℃至-20℃。向得到的反应混合物中,在同样温度下加入77g钠-萘配合物(钠含量:约18wt%;0.6mol),反应于-10℃至0℃进行2小时。将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倾入1升饱和氯化铵水溶液中,用正己烷提取。用饱和盐水洗涤得到的提取液,然后蒸出溶剂。
向得到的残留物中,加入500ml四氢呋喃和100ml四丁铵化氟的四氢呋喃溶液(1M),反应在室温下进行1小时。将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倾入1升水中,用正己烷提取。用饱和盐水洗涤得到的提取液,然后蒸出溶剂。残留物用硅胶柱色谱[洗脱液:正己烷-乙酸乙酯;正己烷/乙酸乙酯=4∶1(体积比)]得到24.9g 3,7,11,15,19-五甲基-2,6-10,14-二十碳四烯-1-醇(式(201)化合物;Y,Z=H原子;p=2;q=1;R2=H)(收率:68%)。
Claims (9)
1制备式(1)所示的全反式聚异戊二烯醇的方法:式中Y和Z分别表示氢原子,或结合形成碳-碳键,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式(2)所示的化合物:式中Y和Z同上述定义,和A表示羟基保护基,进行增加五碳原子m倍的反应,包括式(2)化合物与2-甲基-3,3-二甲氧基-1-丁烯反应和还原形成的化合物的羰基,得到式(3)所示的化合物:式中Y、Z和A同上述定义,和m表示1至4的整数;
(D)式(6)所示的化合物脱磺酰基和脱保护基,得到式(1)所示的全反式聚异戊二烯醇。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式(2)所示的化合物,步骤(A)中的起始物质,通过下述步骤(a)至(c)的方法得到
(a)将保护基A引入式(70)所示化合物的羟基上:式中Y和Z分别表示氢原子,或结合形成碳-碳键,得到式(71)所示的化合物:式中Y和Z同上述定义,和A表示羟基保护基;
(b)式(71)所示的化合物进行环氧化,得到式(72)所示的化合物:式中A同上述定义;和
(C)式(72)所示的环氧化物进行重排,转化成烯丙醇,式(2)所示的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Y和Z分别表示氢原子。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的方法,其中在步骤(A)中羰基用烷醇铝和仲醇还原。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所述Y和Z分别表示氢原子。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的方法,其中在步骤(A)中羰基用烷醇铝和仲醇还原。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所述Y和Z表示氢原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308467/1995 | 1995-10-31 | ||
JP7308467A JPH09124525A (ja) | 1995-10-31 | 1995-10-31 | 3,7,11,15,19,23,27−ヘプタメチル−6,10,14,18,22,26−オクタコサヘキサエン−1−オールの製造方法 |
JP308467/95 | 1995-10-31 | ||
JP334135/1995 | 1995-11-29 | ||
JP334135/95 | 1995-11-29 | ||
JP334136/1995 | 1995-11-29 | ||
JP334136/95 | 1995-11-29 | ||
JP33413695A JP3986577B2 (ja) | 1995-11-29 | 1995-11-29 | 二官能性テルペノイドの製造方法 |
JP7334135A JPH09151144A (ja) | 1995-11-29 | 1995-11-29 | 全トランス型ポリプレノール類の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763A true CN1153763A (zh) | 1997-07-09 |
CN1069299C CN1069299C (zh) | 2001-08-08 |
Family
ID=27338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61219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9299C (zh) | 1995-10-31 | 1996-10-31 | 制备全反式聚异戊二烯醇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5714645A (zh) |
EP (2) | EP0771778B1 (zh) |
KR (1) | KR100384982B1 (zh) |
CN (1) | CN1069299C (zh) |
CA (1) | CA2189193A1 (zh) |
DE (1) | DE69611505T2 (zh) |
TW (1) | TW338042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32564A (zh) * | 2014-04-17 | 2016-12-14 | 株式会社大赛璐 | 卤化物的制造方法、钾盐的制造方法、及钾盐 |
CN108358933A (zh) * | 2018-02-12 | 2018-08-03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多取代吡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CN111801310A (zh) * | 2018-03-08 | 2020-10-20 | 帝斯曼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 用于生产春烯的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2234326C (en) * | 1997-04-25 | 2001-07-31 | Yoshin Tamai | Process for preparing polyprenols |
FR2795638B1 (fr) | 1999-07-02 | 2003-05-09 | Oreal | Compositions cosmetiques photoprotectrices et utilisations |
US6664275B2 (en) * | 2000-02-02 | 2003-12-16 | Fsu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 C10 heterosubstituted acetate taxanes |
KR100405216B1 (ko) * | 2001-03-14 | 2003-11-12 | (주)바이오플란텍 | 증수용 식물 생장 조정제 및 이의 추출 방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6113718A (en) * | 1980-01-12 | 1981-09-07 | Agency Of Ind Science & Technol | Bifunctional terpenoid, its preparation, and ulcer preventive agent comprising it |
JPS58201735A (ja) * | 1982-05-17 | 1983-11-24 | Kuraray Co Ltd | ポリプレニル化合物またはその混合物の製造方法 |
JPS5973533A (ja) * | 1982-10-21 | 1984-04-25 | Eisai Co Ltd | β,γ−ジヒドロポリプレニルアルコ−ル誘導体 |
DE3318989C2 (de) * | 1982-05-28 | 1996-11-21 | Eisai Co Ltd | ß,gamma-Dihydropolyprenylalkoholderivate und diese enthaltende Arzneimittel und deren Verwendung |
-
1996
- 1996-10-29 TW TW085113198A patent/TW338042B/zh active
- 1996-10-29 US US08/739,287 patent/US5714645A/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6-10-30 CA CA002189193A patent/CA218919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1996-10-31 EP EP96117540A patent/EP0771778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6-10-31 DE DE69611505T patent/DE69611505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6-10-31 KR KR1019960050527A patent/KR100384982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6-10-31 EP EP00110236A patent/EP1031551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1996-10-31 CN CN96121996A patent/CN1069299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32564A (zh) * | 2014-04-17 | 2016-12-14 | 株式会社大赛璐 | 卤化物的制造方法、钾盐的制造方法、及钾盐 |
CN106232564B (zh) * | 2014-04-17 | 2018-12-07 | 株式会社大赛璐 | 卤化物的制造方法、钾盐的制造方法、及钾盐 |
CN108358933A (zh) * | 2018-02-12 | 2018-08-03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多取代吡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CN111801310A (zh) * | 2018-03-08 | 2020-10-20 | 帝斯曼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 用于生产春烯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69611505T2 (de) | 2001-06-13 |
KR970021048A (ko) | 1997-05-28 |
US5714645A (en) | 1998-02-03 |
EP0771778A3 (en) | 1997-09-03 |
CA2189193A1 (en) | 1997-05-01 |
CN1069299C (zh) | 2001-08-08 |
EP1031551A2 (en) | 2000-08-30 |
KR100384982B1 (ko) | 2003-10-11 |
EP1031551A3 (en) | 2003-02-05 |
DE69611505D1 (de) | 2001-02-15 |
TW338042B (en) | 1998-08-11 |
MX9605266A (es) | 1997-09-30 |
EP0771778B1 (en) | 2001-01-10 |
EP0771778A2 (en) | 1997-05-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73906C (zh) | 制备表氯醇及其中间体的方法 | |
CN1250507C (zh) | 制备6-甲基-3-庚烯-2-酮的方法和制备植酮或异植醇的方法 | |
CN1250534C (zh) | 羟基酯衍生物中间体的制造方法和从其制备的环氧树脂 | |
CN1037431C (zh) | 氟代烃的生产 | |
CN1045777A (zh) | α-取代的-4-(喹啉-2-基-甲氧基)苯乙酸和酯的制备方法 | |
CN101050157A (zh) | 一种联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
CN1069299C (zh) | 制备全反式聚异戊二烯醇的方法 | |
CN1347861A (zh) | 羰基或羟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
CN1231437C (zh) | 用于生产两端羟基封端的二醇的催化剂、该催化剂的生产方法、用该催化剂生产所述二醇的方法及通过所述方法得到的两端羟基封端的二醇 | |
CN1027268C (zh) | 新颖苯并吡喃酮-β-D-硫代木糖苷的制备方法 | |
CN1177789C (zh) | 制备扁柏酚的方法 | |
CN1653081A (zh) | 甾族化合物的c-17螺甾内酯化和6,7氧化 | |
CN88101674A (zh) | 色酮衍生物 | |
CN1026579C (zh) | 萜烯类的制备方法 | |
CN1630555A (zh) | 应用锆催化剂羟基化β-二羰基化合物的方法 | |
CN1305890C (zh) | 17α-氟烷基甾体、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这些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 | |
CN1021450C (zh) | 高环氧当量聚环氧化物的立构稳定化非水相分散体的制法 | |
CN1058005C (zh) | 三唑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包含其作有效成分的药物 | |
CN1143622A (zh) | 新的三环衍生物,它们的制备方法,用途和中间体 | |
CN1059529A (zh) | 抗雄激素的[3,2-C]吡唑基和[3,2-d]三唑基类甾醇 | |
CN1150149C (zh) | 紫杉烷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
CN1592740A (zh) | 由仲氨基氧化物合成胺醚的方法及其应用 | |
CN1906146A (zh) | 环氧基三唑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中间体 | |
CN1080915A (zh) | 2,2-二甲基-3-[(z)-1-丙烯基]-环丙烷羧酸酯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 |
CN100338018C (zh) | 一种环戊酯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