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63123A - 一种灵芝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灵芝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63123A
CN115363123A CN202211188523.4A CN202211188523A CN115363123A CN 115363123 A CN115363123 A CN 115363123A CN 202211188523 A CN202211188523 A CN 202211188523A CN 115363123 A CN115363123 A CN 1153631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noderma
ganoderma lucidum
tea
fermentation
prep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8852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李春
陆烝
陈慕松
李志刚
陈霞娜
林旭
叶平阳
陈敏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DE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NINGDE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DE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NINGDE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21118852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631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631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631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34Tea substitutes, e.g. matè; Extracts or infusions thereof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灵芝茶制作方法,属于灵芝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对灵芝进行发酵处理,在灵芝的发酵处理过程中加入植物乳杆菌和肠膜明串珠菌,控制发酵体系的温度为25‑30℃、溶氧浓度为12‑15%,发酵后的物料干燥,即得灵芝茶,可以使灵芝中的灵芝多糖、氨基酸、多肽、三萜类、核苷和嘌呤类充分溶出,得到全组分的灵芝茶,还可以显著提高灵芝茶中灵芝多糖、灵芝蛋白和灵芝三萜的含量,同时改善灵芝茶风味,可重复冲泡。

Description

一种灵芝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灵芝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灵芝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灵芝俗称灵芝草,古称瑞草,除对癌症、脑溢血和心脏病有疗效外,还对肠胃、肝脏、肾脏、白血病、神经衰弱、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有显著疗效。有关野生灵芝和人工栽培灵芝有效成分差异的研究也有一些报道(陈国良等,灵芝有效成分研究综述,中国食用菌,1995,14(4):7-9),但并未有关于各个品种之间的有效成分差异的报道。灵芝的主要成分有灵芝多糖、氨基酸、多肽、三萜类、核苷和嘌呤类等,灵芝含有的多种生理活性物质,能够调节、增强人体免疫力,对神经衰弱、失眠、冠心病、高血压、肝炎、糖尿病、肿瘤等有良好的协同治疗作用。但是由于灵芝多糖是灵芝的主要成分,与其药理活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主要基于针对如何提高灵芝多糖的得率而对包含灵芝的产品的制备方法做出改进,而忽略了对灵芝中其它有效成分的提取和保留。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保留灵芝中全组分及提高灵芝茶风味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灵芝茶制作方法,保留灵芝中的全组分,并提高灵芝茶风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灵芝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灵芝进行发酵处理,在灵芝的发酵处理过程中加入植物乳杆菌和肠膜明串珠菌,在25℃-30℃下,控制发酵体系的溶氧浓度为12-15%,发酵后的物料干燥,即得灵芝茶。
本发明在灵芝茶的制备过程中,加入植物乳杆菌和肠膜明串珠菌进行同步发酵,无需在不同的发酵阶段(发酵前期、发酵中期、发酵后期)调整发酵体系的溶氧浓度,只需将发酵体系的溶氧浓度控制为12-15%,也无需严格控制发酵过程的pH,由于植物乳杆菌和肠膜明串珠菌同步发酵,在大幅度缩短发酵时间的同时,有效保留了灵芝中的全组分。
进一步地,植物乳杆菌的加入量为灵芝重量的0.01-0.03%。
进一步地,肠膜明串珠菌的加入量为灵芝重量的0.3-0.5%。
进一步地,所述发酵处理过程如下:
将灵芝破碎,加入培养基中,接入植物乳杆菌和肠膜明串珠菌同步进行发酵。
进一步地,在25℃-30℃下,发酵时间为30-45h。
进一步地,所述培养基按照质量百分含量计,为蔗糖5%-8%、大豆蛋白胨0.05%-0.1%硫酸钙0.1%-0.3%、余量为水。
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灵芝的主要成分有灵芝多糖、氨基酸、多肽、三萜类、核苷和嘌呤类等,本发明提供的灵芝茶的制作方法,首先对灵芝进行发酵处理,发酵处理的过程中加入了植物乳杆菌和肠膜明串珠菌,可以使灵芝中的灵芝多糖、氨基酸、多肽、三萜类、核苷和嘌呤类充分溶出,得到全组分的灵芝茶,还可以显著提高灵芝茶中灵芝多糖、灵芝蛋白和灵芝三萜的含量,同时改善灵芝茶风味,可重复冲泡。
具体实施方式
现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应理解本发明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另外,对于本发明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还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包括在本发明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独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围内。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发明所述领域的常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本发明仅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但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或测试中也可以使用与本文所述相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本说明书中提到的所有文献通过引用并入,用以公开和描述与所述文献相关的方法和/或材料。在与任何并入的文献冲突时,以本说明书的内容为准。
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发明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得的。本发明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质量百分含量。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灵芝多糖、灵芝蛋白和灵芝三萜等灵芝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手段,且并非本发明重点,在此不做赘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灵芝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灵芝进行发酵处理,在灵芝的发酵处理过程中加入植物乳杆菌和肠膜明串珠菌,在25℃-30℃下,控制发酵体系的溶氧浓度为12-15%,发酵后的物料干燥,即得灵芝茶。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灵芝、植物乳杆菌和肠膜明串珠菌均通过购买得到,其中灵芝为袋料栽培的赤灵芝;植物乳杆菌购自北京泽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肠膜明串珠菌购自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ICC),编号22181。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优选对灵芝子实体进行发酵处理。
本发明在灵芝茶的制备过程中,加入植物乳杆菌和肠膜明串珠菌进行同步发酵,无需在不同的发酵阶段(发酵前期、发酵中期、发酵后期)调整发酵体系的溶氧浓度,只需将发酵体系的溶氧浓度控制为12-15%,温度控制在25-30℃也无需严格控制发酵过程的pH,由于植物乳酸菌和肠膜明串珠菌同步发酵,在大幅度缩短发酵时间的同时,有效保留了灵芝中的全组分,提高灵芝茶风味,还大大减少了植物乳酸菌的添加量。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植物乳杆菌的加入量为灵芝重量的0.01-0.03%。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肠膜明串珠菌的加入量为灵芝重量的0.3-0.5%。本发明中植物乳杆菌和肠膜明串珠菌的加入量均很少,在发酵过程中,二者起到了协同作用,不仅大幅度缩短了发酵时间,且能够使灵芝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溶出,得到全组分的灵芝茶。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发酵处理过程如下:
将灵芝破碎,加入培养基中,接入植物乳杆菌和肠膜明串珠菌同步进行发酵。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发酵时间为30-45h。现有技术中灵芝发酵制品一般需要发酵110-120h,本发明植物乳杆菌和肠膜明串珠菌同步进行发酵,灵芝茶的发酵时间大大缩短,植物乳杆菌和肠膜明串珠菌起到了协同增效的作用。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培养基按照质量百分含量计,为蔗糖5%-8%、大豆蛋白胨0.05%-0.1%、硫酸钙0.1%-0.3%、余量为水。硫酸钙在植物乳酸菌和肠膜明串珠菌的协同发酵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灵芝在培养基中的添加量为10wt.%-15wt.%。本发明的培养基成分简单,在发酵过程中被灵芝完全利用,不会影响灵芝茶的口感。
实施例1
将灵芝子实体破碎至50目,加入培养基中,灵芝子实体在培养基中的添加量为12wt.%,培养基成分为蔗糖6%、大豆蛋白胨0.08%和硫酸钙0.2%,余量为水(总和为100%),在灵芝的发酵处理过程中加入0.02wt.%的植物乳杆菌(即植物乳杆菌的加入量为灵芝子实体重量的0.02%)和0.4wt.%的肠膜明串珠菌(即肠膜明串珠菌的加入量为灵芝子实体重量的0.4%),控制发酵体系的温度28℃、溶氧浓度为13%,发酵35h,发酵后的物料干燥,即得灵芝茶。
经检测,本实施例得到的灵芝茶含有灵芝多糖、氨基酸、多肽、三萜类、核苷和嘌呤类成分。
重复冲泡第10次后汤色尚通透黄亮,清香明显,香醇可口。
实施例2
将灵芝子实体破碎至50目,加入培养基中,灵芝子实体在培养基中的添加量为15wt.%,培养基成分为蔗糖7%、大豆蛋白胨0.1%和硫酸钙0.3%,余量为水,在灵芝的发酵处理过程中加入0.03wt.%的植物乳杆菌和0.5wt.%的肠膜明串珠菌,控制发酵体系的温度为30℃、溶氧浓度为12%,发酵30h,发酵后的物料干燥,即得灵芝茶。
经检测,本实施例得到的灵芝茶含有灵芝多糖、氨基酸、多肽、三萜类、核苷和嘌呤类成分。
重复冲泡第10次后汤色尚通透黄亮,清香明显,香醇可口。
实施例3
将灵芝子实体破碎至50目,加入培养基中,灵芝子实体在培养基中的添加量为10wt.%,培养基成分为蔗糖5%、大豆蛋白胨0.05%和硫酸钙0.1%,余量为水,在灵芝的发酵处理过程中加入0.02wt.%的植物乳杆菌和0.5wt.%的肠膜明串珠菌,控制发酵体系的温度为25℃、溶氧浓度为15%,发酵40h,发酵后的物料干燥,即得灵芝茶。
经检测,本实施例得到的灵芝茶含有灵芝多糖、氨基酸、多肽、三萜类、核苷和嘌呤类成分。
重复冲泡第10次后汤色尚通透黄亮,清香明显,香醇可口。
实施例4
将灵芝子实体破碎至50目,加入培养基中,灵芝子实体在培养基中的添加量为12wt.%,培养基成分为蔗糖8%、大豆蛋白胨0.07%和硫酸钙0.1%,余量为水,在灵芝的发酵处理过程中加入0.01wt.%的植物乳杆菌和0.3wt.%的肠膜明串珠菌,控制发酵体系的温度为29℃、溶氧浓度为12%,发酵45h,发酵后的物料干燥,即得灵芝茶。
经检测,本实施例得到的灵芝茶含有灵芝多糖、氨基酸、多肽、三萜类、核苷和嘌呤类成分。
重复冲泡第10次后汤色尚通透黄亮,清香明显,香醇可口。
实施例5
将灵芝子实体破碎至50目,加入培养基中,灵芝子实体在培养基中的添加量为12wt.%,培养基成分为蔗糖6%、大豆蛋白胨0.08%和硫酸钙0.2%,余量为水,在灵芝的发酵处理过程中加入0.02wt.%的植物乳杆菌,控制发酵体系的温度为28℃、溶氧浓度为13%,发酵35h,发酵后的物料干燥,即得灵芝茶。
经检测,本实施例得到的灵芝茶含有灵芝多糖、多肽和三萜类成分。
重复冲泡第5次后汤色尚通透黄亮,有香气,不如实施例1重复冲泡10次后的清香口感。
实施例6
将灵芝子实体破碎至50目,加入培养基中,灵芝子实体在培养基中的添加量为12wt.%,培养基成分为蔗糖6%、大豆蛋白胨0.08%和硫酸钙0.2%,余量为水,在灵芝的发酵处理过程中加入0.4wt.%的肠膜明串珠菌,控制发酵体系的温度为28℃、溶氧浓度为13%,发酵35h,发酵后的物料干燥,即得灵芝茶。
经检测,本实施例得到的灵芝茶含有灵芝多糖、多肽和三萜类成分,未检测出核苷和嘌呤类成分。
重复冲泡第5次后汤色尚通透黄亮,清香降低。
实施例7
将灵芝子实体破碎至50目,加入培养基中,培养基成分为蔗糖5%、大豆蛋白胨0.05%和硫酸钙0.1%,余量为水,在灵芝的发酵处理过程中加入0.2wt.%的植物乳杆菌,控制发酵体系的温度为25℃、溶氧浓度为13%,发酵35h,发酵后的物料干燥,即得灵芝茶。
重复冲泡第4次后汤色尚通透黄亮,清香降低。
实施例8
将灵芝子实体破碎至60目,按照料液比1g:20mL浸泡于水中,90℃萃取30min,得到pH约为5.5的萃取液,取清液,在上述清液中加入蔗糖、乌鸡肽和硫酸钙,使蔗糖在清液中的质量含量为8%,乌鸡肽在清液中的质量含量为0.5%,硫酸钙在清液中的质量含量为0.18%,搅拌混匀后,按照0.1wt.%的接种量向清液中接入肠膜明串珠菌进行发酵,发酵的温度为25℃,搅拌转速为100r/min,当发酵液的pH值降低0.5以上,并且发酵液的还原糖含量低于1.5%时结束发酵,发酵物干燥后,得到灵芝茶。
经检测,本实施例得到的灵芝茶含有灵芝多糖、氨基酸、多肽和三萜类成分。
重复冲泡第3次后汤色尚通透黄亮,清香降低。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以蒽酮-H2SO4显色,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灵芝茶中的灵芝多糖含量;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灵芝蛋白含量;采用直接光度法测定灵芝三萜含量,实施例1-8的结果见表1。
表1
Figure BDA0003866162260000091
由表1可知,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显著提高灵芝茶中灵芝多糖、灵芝蛋白和灵芝三萜的含量。
采用Dikma C18(250×4.6mm,5μm),以10mmol/mL KH2PO4水溶液(pH4.4)-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mL/min),260nm波长、柱温25℃条件下用HPLC测定实施例1-4尿嘧啶、尿苷、腺嘌呤和鸟苷含量,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本发明的灵芝茶中尿嘧啶、尿苷、腺嘌呤和鸟苷含量较高,使灵芝茶更加香醇可口。
表2
Figure BDA0003866162260000092
Figure BDA0003866162260000101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灵芝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对灵芝进行发酵处理,在灵芝的发酵处理过程中加入植物乳杆菌和肠膜明串珠菌,控制发酵体系的溶氧浓度为12-15%,在25-30℃下发酵后的物料干燥,即得灵芝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灵芝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植物乳杆菌的加入量为灵芝重量的0.01-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灵芝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肠膜明串珠菌的加入量为灵芝重量的0.3-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灵芝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处理过程如下:
将灵芝破碎,加入培养基中,接入植物乳杆菌和肠膜明串珠菌同步进行发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灵芝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25℃-30℃下,发酵时间为30-45h。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灵芝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按照质量百分含量计,为蔗糖5%-8%、大豆蛋白胨0.05%-0.1%、硫酸钙0.1%-0.3%、余量为水。
CN202211188523.4A 2022-09-27 2022-09-27 一种灵芝茶制作方法 Pending CN1153631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88523.4A CN115363123A (zh) 2022-09-27 2022-09-27 一种灵芝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88523.4A CN115363123A (zh) 2022-09-27 2022-09-27 一种灵芝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63123A true CN115363123A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73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88523.4A Pending CN115363123A (zh) 2022-09-27 2022-09-27 一种灵芝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63123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5828A (zh) * 2015-01-19 2015-05-06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一种灵芝发酵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87652A (zh) * 2016-08-31 2017-02-15 上海理工大学 灵芝益生菌发酵产品的制备方法
CN107964519A (zh) * 2017-12-26 2018-04-27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促进植物乳杆菌st-iii生长的方法
CN108004282A (zh) * 2017-12-01 2018-05-08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一种制备灵芝子实体发酵物的方法、发酵物及其应用
CN108719946A (zh) * 2018-05-17 2018-11-0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乳酸发酵杏鲍菇酱及其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5828A (zh) * 2015-01-19 2015-05-06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一种灵芝发酵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87652A (zh) * 2016-08-31 2017-02-15 上海理工大学 灵芝益生菌发酵产品的制备方法
CN108004282A (zh) * 2017-12-01 2018-05-08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一种制备灵芝子实体发酵物的方法、发酵物及其应用
CN107964519A (zh) * 2017-12-26 2018-04-27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促进植物乳杆菌st-iii生长的方法
CN108719946A (zh) * 2018-05-17 2018-11-0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乳酸发酵杏鲍菇酱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8288B (zh) 一种虫草生抽酱油的制备方法
CN101560118A (zh) 一种灵芝菌丝体发酵的新型培养基配方和优化方法
US20170145360A1 (en) Method of preparing white liquor flavored enhancing peptide
CN112007055A (zh) 一种含虫草素和虫草多糖的虫草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524743A (zh) 一种虫草酱油的制备方法
CN115363123A (zh) 一种灵芝茶制作方法
KR20120021725A (ko) 홍국을 이용한 기능성 곡류의 제조방법
CN101658289B (zh) 一种虫草老抽酱油的制备方法
CN107164443A (zh) 一种黄豆蛋白多肽及应用
CN116376729A (zh) 异常威克汉姆酵母、微生物制剂和枸杞西打酒及其酿造方法
CN110358647A (zh) 一种绣球菌青稞酒的制备方法
KR101764771B1 (ko) 홍국을 이용한 홍소주 제조방법
JP3544921B2 (ja) キノコを原料とした酢
WO2020248962A1 (zh) 一株高温敏感型啤酒酵母及其应用
CN104845795B (zh) 一种灵芝黄酒的制备方法
CN113575276A (zh) 一种提高杏鲍菇产量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CN113973646A (zh) 一种提高杏鲍菇产量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CN107475122B (zh) 一种高产类胡萝卜素的迷力菌菌质培养方法及其产品制备
CN109943443A (zh) 一种发酵型半甜红枣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82148B (zh) 一种提高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酸含量的方法
CN1138851C (zh) 大豆白酒的制备方法
CN111518640A (zh) 一种灵芝啤酒的发酵方法
CN110973599A (zh) 一种长根菇发酵法制备长根菇营养粉的方法
KR102265595B1 (ko) 무증자 찹쌀의 발효와 흰목이 버섯 자실체를 이용한 고추장의 제조방법
JP3119365B2 (ja) 酒類、食品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