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39056A - 一种二次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次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339056A CN115339056A CN202210976220.2A CN202210976220A CN115339056A CN 115339056 A CN115339056 A CN 115339056A CN 202210976220 A CN202210976220 A CN 202210976220A CN 115339056 A CN115339056 A CN 11533905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late
- mold
- smart
- secondary injection
- mold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602—Mould construction ele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0025—Preventing defects on the moulded article, e.g. weld lines, shrinkage mark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03—Injection moulding apparatus
- B29C45/04—Injection moulding apparatus using movable moulds or mould halves
- B29C45/0408—Injection moulding apparatus using movable moulds or mould halves involving at least a linear mov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注塑模具,包括精模固定板和滑轨,所述滑轨的外壁中心和右侧均通过滚珠滑块分别滑动相连有第一精模板和第二精模板,所述第一精模板和第二精模板的前侧设置有动模,所述第一精模板和第二精模板的后侧中心加工有进浇口。该二次注塑模具,通过油缸、动模、限位块、第一精模板和第二精模板之间的配合,利用第二次塑胶注进来包住第一次成型的零件,由于第一次注塑的零件在成型后并未完全冷却,所以第二次注塑的时候不会存在分层线和熔接痕,避免了塑料件壁厚较厚按照一般的注塑工艺成型困难,会存在表面缩水内部有气泡的现象的问题,并且有效避免了使用亚克力板加热成型造成的材料浪费问题,节约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二次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然而,传统的注塑模具在使用时,通常只能用于厚度较薄的塑料制品的生产,因为在进行厚度较厚的塑料制品生产时,由于先后注入的塑料溶液冷却快慢不一致,这便导致注塑工艺成型困难,会存在表面缩水内部有气泡,因此,现有技术存在塑料件壁厚较厚按照一般的注塑工艺成型困难,会存在表面缩水内部有气泡的现象的问题。另一种方法是使用厚的亚克力板进行热弯加工成需要的形状,这种工艺要切除亚克力板四周多余的部分,造成材料浪费,增加企业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塑料件壁厚较厚按照一般的注塑工艺成型困难,会存在表面缩水内部有气泡的现象的问题;使用亚克力板需要切除其四周多余的部分,造成材料浪费,增加企业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次注塑模具,包括精模固定板和滑轨,所述滑轨的外壁中心和右侧均通过滚珠滑块分别滑动相连有第一精模板和第二精模板,所述第一精模板和第二精模板的前侧设置有动模,所述第一精模板和第二精模板的内侧固定相连,所述精模固定板的左侧末端中心固接有油缸,所述油缸的输出轴末端与第一精模板固定相连,所述第一精模板和第二精模板的后侧中心加工有进浇口。
优选的,所述精模固定板的前端上下两侧内部固接有滑轨。
优选的,所述精模固定板的前端四角均固接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精模板和动模的内侧形成有第一注塑件。
优选的,所述第二精模板和动模的内侧形成有第二注塑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二次注塑模具:
通过油缸、动模、限位块、第一精模板和第二精模板之间的配合,由油缸作为动力源,带动第一精模板和第二精模板进行移动,注塑时第一精模板先合模,进行一次注塑,待塑胶冷却成型后开模,即通过外界伸缩结构控制动模脱离精模,此时塑胶件留在动模不顶出,一次注塑完成,然后油缸拉动第二精模板滑动,当碰到边上的限位块后停止移动,再合模进行二次注塑,利用第二次塑胶注进来包住第一次成型的零件,由于第一次注塑的零件在成型后并未完全冷却,所以第二次注塑的时候不会存在分层线和熔接痕,待塑胶件冷却成型后开模进行顶出,模具注塑完成,避免了塑料件壁厚较厚按照一般的注塑工艺成型困难,会存在表面缩水内部有气泡的现象的问题,并且有效避免了使用亚克力板加热成型造成的材料浪费问题,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次注塑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二次注塑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注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精模固定板,2、第一精模板,3、第二精模板,4、限位块,5、滑轨,6、油缸,7、动模,8、进浇口,9、一次注塑件,10、二次注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二次注塑模具,包括精模固定板1和滑轨5,滑轨5的外壁中心和右侧均通过滚珠滑块分别滑动相连有第一精模板2和第二精模板3,第一精模板2和第二精模板3的前侧设置有动模7,第一精模板2和第二精模板3的内侧固定相连,油缸6的型号可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而定,精模固定板1的左侧末端中心固接有油缸6,油缸6的输出轴末端与第一精模板2固定相连,第一精模板2和第二精模板3的后侧中心加工有进浇口8,精模固定板1的前端上下两侧内部固接有滑轨5,精模固定板1的前端四角均固接有限位块4,动模7与外界的伸缩结构固定相连,第一精模板2和动模7的内侧形成有第一注塑件9,第二精模板3和动模7的内侧形成有第二注塑件10,塑料件壁厚为19mm;
通过油缸6、动模7、限位块4、第一精模板2和第二精模板3之间的配合,由油缸6作为动力源,带动第一精模板2和第二精模板3进行移动,注塑时第一精模板2先合模,进行一次注塑,待塑胶冷却成型后开模,即通过外界伸缩结构控制动模7脱离精模,此时塑胶件留在动模7不顶出,一次注塑完成,然后油缸6拉动第二精模板3滑动,当碰到边上的限位块4后停止移动,再合模进行二次注塑,利用第二次塑胶注进来包住第一次成型的零件,由于第一次注塑的零件在成型后并未完全冷却,所以第二次注塑的时候不会存在分层线和熔接痕,待塑胶件冷却成型后开模进行顶出,模具注塑完成,避免了塑料件壁厚较厚按照一般的注塑工艺成型困难,会存在表面缩水内部有气泡的现象的问题。
工作原理
当需要此二次注塑模具使用时,首先使用者可先将此装置按照图中所示进行组装,组装完成后使用者可由油缸6作为动力源,带动第一精模板2和第二精模板3进行移动,注塑时第一精模板2先合模,进行一次注塑(如图2),待塑胶冷却成型后开模,即通过外界伸缩结构控制动模7脱离精模,此时塑胶件留在动模7不顶出,一次注塑完成,然后油缸6拉动第二精模板3滑动,当碰到边上的限位块4后停止移动,再合模进行二次注塑(如图3),利用第二次塑胶注进来包住第一次成型的零件,由于第一次注塑的零件在成型后并未完全冷却,所以第二次注塑的时候不会存在分层线和熔接痕,待塑胶件冷却成型后开模进行顶出,模具注塑完成,避免了塑料件壁厚较厚按照一般的注塑工艺成型困难,会存在表面缩水内部有气泡的现象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二次注塑模具,包括精模固定板(1)和滑轨(5),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5)的外壁中心和右侧均通过滚珠滑块分别滑动相连有第一精模板(2)和第二精模板(3),所述第一精模板(2)和第二精模板(3)的前侧设置有动模(7),所述第一精模板(2)和第二精模板(3)的内侧固定相连,所述精模固定板(1)的左侧末端中心固接有油缸(6),所述油缸(6)的输出轴末端与第一精模板(2)固定相连,所述第一精模板(2)和第二精模板(3)的后侧中心加工有进浇口(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精模固定板(1)的前端上下两侧内部固接有滑轨(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精模固定板(1)的前端四角均固接有限位块(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精模板(2)和动模(7)的内侧形成有第一注塑件(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精模板(3)和动模(7)的内侧形成有第二注塑件(1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976220.2A CN115339056A (zh) | 2022-08-15 | 2022-08-15 | 一种二次注塑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976220.2A CN115339056A (zh) | 2022-08-15 | 2022-08-15 | 一种二次注塑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39056A true CN115339056A (zh) | 2022-11-15 |
Family
ID=83951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976220.2A Pending CN115339056A (zh) | 2022-08-15 | 2022-08-15 | 一种二次注塑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339056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156032A (zh) * | 2023-07-21 | 2023-12-01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嵌件成型品、中框、电子设备以及嵌件成型方法 |
-
2022
- 2022-08-15 CN CN202210976220.2A patent/CN115339056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156032A (zh) * | 2023-07-21 | 2023-12-01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嵌件成型品、中框、电子设备以及嵌件成型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406384U (zh) | 一种无顶针痕模具 | |
CN115339056A (zh) | 一种二次注塑模具 | |
CN205033505U (zh) | 一种三板模结构 | |
CN207954541U (zh) | 一种能够加快注塑产品冷却脱模的注塑模具 | |
CN206663652U (zh) | 一种双色包胶注塑模具 | |
CN206870243U (zh) | 机器人防撞板的制造设备 | |
CN206201349U (zh) | 一种改进型注塑模 | |
CN214726167U (zh) | 一种带有斜顶机构的注塑模具 | |
CN202388722U (zh) | 一种自动去除水口的注塑模具 | |
CN212194039U (zh) | 牛角进胶注塑模具流道结构 | |
CN112757557A (zh) | 一种汽车门板拉手骨架注塑模具分步顶出结构 | |
CN207014700U (zh) | 一种中冷管接头成型模具 | |
CN207972233U (zh) | 一种等径三通注塑模具 | |
CN207105504U (zh) | 一种节油器外壳成型模具 | |
CN207120428U (zh) | 一种倒扣脱模机构 | |
CN217258134U (zh) | 一种成型优弧产品的模仁总成 | |
CN208664290U (zh) | 一种冰箱抽屉面盖成型模具 | |
CN215550616U (zh) | 型芯反置的注塑模具 | |
CN219360184U (zh) | 一种模具内自动切水口结构 | |
CN216544490U (zh) | 一种短水口的注塑模结构 | |
CN208133506U (zh) | 一种车灯装饰亮条成型模具 | |
CN208006156U (zh) | 一种带挂钩的面壳成型模具 | |
CN212219128U (zh) | 一种塑料眼镜加工用包装盒注塑模具 | |
CN218314911U (zh) | 一种外封盖成型模具 | |
CN219381471U (zh) | 一种异形件快速脱模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