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32625A - 一种电解质膜及制备电解质膜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解质膜及制备电解质膜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32625A
CN115332625A CN202211257720.7A CN202211257720A CN115332625A CN 115332625 A CN115332625 A CN 115332625A CN 202211257720 A CN202211257720 A CN 202211257720A CN 115332625 A CN115332625 A CN 1153326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lyte membrane
framework material
ion conductor
lithium
fast 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5772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32625B (zh
Inventor
吴锫
朱高龙
邱越
华剑锋
李立国
戴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uayiqing Innovative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New Energy Vehicle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New Energy Vehicle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New Energy Vehicle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5772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326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326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326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326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326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6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 H01M10/0564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the electrolyte being constituted of organic materials only
    • H01M10/0565Polymeric materials, e.g. gel-type or solid-ty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300/00Electrolytes
    • H01M2300/0017Non-aqueous electrolytes
    • H01M2300/0065Solid electrolytes
    • H01M2300/0082Organic polym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nductive Materials (AREA)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解质膜及制备电解质膜的方法,包括锂化的快离子导体和熟化后的骨架材料,骨架材料经过了纤维化处理,快离子导体均匀分散于骨架材料中,形成致密的电解质膜。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电解质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聚合物、锂盐和电子受体剂均匀混合;B、锂化处理,得到快离子导体;C、加入熟化剂熟化骨架材料;D、向快离子导体中加入熟化的骨架材料,均匀混合后进行纤维化处理;E、对均匀混合物进行辊压出膜,即得到电解质膜。本发明选用熟化后的骨架材料作为粘结剂,使骨架材料更容易纤维化,加入少量的骨架材料,就能制得高机械强度的电解质膜,同时还保证了电解质膜具备较高的导离子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解质膜及制备电解质膜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解质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解质膜及制备电解质膜的方法。
背景技术
锂电池发展至今,已经成功应用在电动汽车,消费电子产品和商业储电领域,但传统液态锂电池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固态电池和半固态电池成为锂电池重点发展方向之一,电解质膜作为固态和半固态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电池性能。目前,传统的湿法工艺由于工序复杂,使用溶剂,环境污染,能耗高,设备投入大等问题,限制其推广应用,干法制备电解质膜技术因其操作方法简单、设备投入少、无溶剂、低能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友好等特点,是现有电解质膜问题的重点解决方案之一。
目前,现有的干法制备电解质膜方法,较多采用硫化物做电解质,由于硫化物电解质存储和使用条件特殊,容易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H2S,因此需要在手套箱或经过特殊处理的环境中开展,大规模生产实施困难,而如果采用氧化物作为电解质,其离子电导率偏低,所制备的电解质材料又不具备实用性。同时,在选择粘结剂时,较多干法制备工艺采用丁苯橡胶作为粘结剂,而要使膜达到正常的使用强度,丁苯橡胶的用量需要达到10%,如此高用量的粘结剂,势必会降低电解质膜的离子导电率,而且电解质膜的厚度也偏厚,偏厚的电解质膜不利于锂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
中国专利CN113937354A公开了一种制备固态电解质膜工艺的改进方法,该方法先是将助剂A、粘结剂以及固态电解质粉共混,然后气流磨得到干粉,再向干粉中加入助剂B,混合后制备薄膜。该方法在制备时,由于固态电解质粉的掺量达到89%-94.9%,因此在共混时,需要加入起润滑作用的助剂A(例如硬脂酸钙、甘油单硬脂酸脂等),而且在辊压制膜时,也加入了起润滑作用的助剂B(例如轻质烷烃、有机硅油等),其制备过程较复杂,得到的电解质膜的电导率也偏低,在7.1×10-4S/cm以下,其并不是最优的实施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解质膜及制备电解质膜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分别对基材和粘结剂进行处理,采干法制备的方式辊压制膜得到电解质膜,其不仅具有干法制膜的特点,而且其制备效率高,能耗低,成本低,得到的电解质膜具有高电导率、轻薄化的特点,克服了现有干法制膜所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解质膜,包括锂化的快离子导体和熟化后的骨架材料,所述骨架材料经过纤维化处理,所述快离子导体均匀分散于所述骨架材料中,所述骨架材料与所述快离子导体共同形成致密的电解质膜。
进一步,所述电解质膜的厚度为20-100μm。
进一步,将聚合物经过锂化处理后制得所述快离子导体,所述聚合物可以选自聚苯硫醚(PPS)、聚芳硫醚砜(PASS)、聚芳硫醚酮(PASK)、聚芳硫醚砜酰亚胺(PASSI)和聚芳硫醚酰胺(PASA)中的至少一种。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物质只是一些优选的材料,其他可导锂离子的聚合物也可用于本发明,聚合物并不限于上述列举的物质。
进一步,所述骨架材料包括聚四氟乙烯(PTFE)、聚偏氟乙烯(PVDF)、聚四氟乙烯(PFA)、丁苯橡胶(SBR)、聚丙烯酸(PAA)和羧甲基纤维素(CMC)中的至少一种。同样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物质只是一些优选的材料,其他可纤维化的物质也可用于本发明,骨架材料并不限于上述列举的物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电解质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适量的聚合物,然后加入锂盐和电子受体剂,均匀混合后得到混料;
B、对所述混料进行锂化处理,得到快离子导体;其中,锂化处理就是将混料加热至一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
C、取适量的骨架材料,加入适量的熟化剂,混料后得到熟化的骨架材料;
D、向所述快离子导体中加入熟化的骨架材料,均匀混合后进行纤维化处理,得到快离子导体与纤维化的骨架材料均匀混合物;
E、对所述均匀混合物进行辊压出膜,即得到电解质膜。
进一步,在步骤A中,加入锂盐和电子受体剂后,所述聚合物、所述锂盐和所述电子受体剂的质量比为100:1-50:1-30。例如可以是100:1:1、100:1:5、100:5:5、100:10:5、100:20:7、100:25:8、100:30:9、100:35:12、100:35:15、100:38:16、100:38:18、100:40:18、100:40:20、100:50:20、100:50:30等。
进一步,所述锂盐包括六氟磷酸锂、六氟合砷酸锂、四氟硼酸锂、三氟甲磺酸锂、二草酸硼酸锂、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草酸锂、双氟磺酰亚胺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电子受体剂选自四氯苯醌、二氯苯醌、对苯醌、二氯二氰苯醌中的一种或多种。
由于锂盐对水敏感,若聚合物中的水分不烘干除去,则会对锂盐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进一步,在步骤A中,先将所述聚合物在60℃-150℃(烘干温度可以是60℃、70℃、80℃、100℃、120℃、150℃等)条件下进行烘干,然后再加入锂盐和电子受体剂;
在步骤B中,锂化处理的温度为180℃-260℃(例如可以是180℃、200℃、210℃、220℃、230℃、240℃、250℃、260℃等),锂化处理过程中保温时间为1h-20h(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具体的保温时间,例如可以是1h、2h、4h、5h、8h、10h、12h、15h、16h、18h、20h等)。
进一步,在步骤C中,所述骨架材料与所述熟化剂在-5℃-20℃(例如可以是-5℃、-2℃、0℃、2℃、5℃、8℃、10℃、15℃、18℃、20℃等)温度下进行混料,混料后于30℃-80℃(例如可以是30℃、35℃、40℃、45℃、50℃、55℃、60℃、70℃、80℃等)下保温放置1h-48h(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具体的放置时间,例如可以是1h、5h、8h、10h、15h、18h、20h、24h、30h、32h、40h、48h等),得到熟化的骨架材料;
具体地,在步骤C中,可以使用混料机将骨架材料与熟化剂进行混料,混料机的转速为1r/min-100r/min(混合速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得到,其可以是1r/min、5r/min、10r/min、15r/min、20r/min、30r/min、50r/min等)。
优选的,所述熟化剂为液态的烷烃类物质(例如可以是航空煤油、异构十二烷、异构十六烷、异庚烷、异辛烷、正构十二烷、正构十四烷、正庚烷、白油、重芳烃等);
优选的,熟化的骨架材料中,所述熟化剂与所述骨架材料的质量比为1-50:100(例如可以是1:100、5:100、10:100、15:100、20:100、25:100、30:100、40:100、50:100等)。
进一步,在步骤D中,向所述快离子导体中加入熟化的所述骨架材料后,先在-5℃-20℃温度下(例如可以是-5℃、-2℃、0℃、2℃、5℃、8℃、10℃、15℃、18℃、20℃等)放置1h-48h(例如可以是1h、5h、8h、10h、15h、18h、20h、24h、30h、32h、40h、48h等),然后进行混合,混合后于30℃-80℃(例如可以是30℃、35℃、40℃、45℃、50℃、55℃、60℃、65℃、70℃、80℃等)下保温1h-48h(例如可以是1h、5h、8h、10h、15h、18h、20h、24h、30h、32h、40h、48h等),再进行纤维化处理,得到所述快离子导体与纤维化的骨架材料均匀混合物;
具体地,在步骤D中,可以使用混料机将熟化的骨架材料与快离子导体进行混合,混料机的转速为1r/min-100r/min(可以是1r/min、5r/min、10r/min、15r/min、20r/min、30r/min、50r/min等)。步骤D中可以采用高速剪切的方式进行纤维化处理,得到快离子导体与纤维化的骨架材料均匀混合物。
优选的,步骤D中得到的所述快离子导体与纤维化的骨架材料均匀混合物中,所述快离子导体与所述骨架材料的质量比为100:0.1-20,例如可以是100:0.1、100:0.5、100:1、100:5、100:6、100:8、100:10、100:12、100:15、100:18、100:20等。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选用耐温高、密度低、化学性能稳定的聚合物(PPS等)作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进行锂化,为聚合物具备优异离子电导率提供前提条件,然后选用骨架材料(PTFE等)作为粘结剂,并对骨架材料进行充分熟化,使其具备优异的原纤维化能力;将骨架材料与快离子导体在低温下进行混合,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充分混合和纤维化,利用纤维化后的骨架材料相互穿插交织,将快离子导体进行包裹,再将混合料置于辊压机辊压,制得新型电解质膜,整个过程不涉及任何溶剂,操作简单易行;
2、纤维化的骨架材料决定了最终电解质膜的机械强度,现有技术中,都是通过增加骨架材料的含量来提升电解质膜的结构强度,但同时,骨架材料含量的增加会导致电解质膜的导离子率降低;由于PTFE等材料是高结晶度聚合物,其晶区有序规整,非晶区分子链段相互缠结,本发明利用熟化剂对骨架材料进行熟化后,熟化剂浸入骨架材料的分子链之间,减少了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使骨架材料中缠结的高分子链更容易解缠;另一方面,熟化剂浸入减少分子之间作用力后,同时也使得晶区的片晶与片晶之间作用力减小,片晶在外力作用下更容易滑移脱出,形成高效均质的纤维网络;制备电解质膜时,加入少量熟化后的骨架材料,就能制得高机械强度的电解质膜,同时还保证了电解质膜具备较高的导离子率;与此同时,使用熟化的骨架材料还提高了成膜效率,缩短了制膜周期,电解质膜的生产效率高;
3、熟化后的骨架材料能够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与快离子导体辊压成膜,大大降低了快离子导体单独使用时的成膜温度,解决了快离子导体在高温条件下容易氧化交联的问题,同时还达到了节约能耗的效果;
4、本发明使用熟化的骨架材料作为粘结剂,能够减少骨架材料的用量,其制备得到的电解质膜的电导率有明显提升,解决了目前干法制备聚合物电解质膜所存在的电导率较低的问题,同时,熟化的PTFE更充分的纤维化和辊压形成的纤维网络,保证了电解质膜的机械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电解质膜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电解质膜,按照如下步骤制得:
S1、PPS的预锂化:将PPS放入105℃烘箱中干燥24h,取出PPS,然后加入5%(以PPS总质量分数为100%计)的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和2%的四氯苯醌,放入球磨机中混合2h,取出混合料,放入马弗炉中,在230℃条件下烧结10h,得到预锂化的PPS;
S2、PTFE的熟化:在PTFE中加入50%(以PTFE总质量分数为100%计)的航空煤油,放入低温箱中控温,温度设置为0℃,静置2h后,在低速混合机中进行混料,速度控制为10r/min,均匀混合;随后在40℃条件下静置36h得到熟化的PTFE;
S3、PPS+PTFE的纤维化:在预锂化的PPS中加入5%(以预锂化的PPS总质量分数为100%计)的PTFE,在0℃条件下静置2h,然后低速混合5h,速度控制为10r/min,混料完成后放入高温箱中进行保温,保温时间为2h,保温温度为40℃,再利用气流磨进行高速剪切纤维化,生成PTFE纤维;本发明利用熟化剂对PTFE进行熟化后,熟化剂浸入PTFE微粒内,减少了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使PTFE分子中缠结的高分子链更容易解缠;另一方面,由于PTFE等材料是高结晶度聚合物,PTFE结晶带中包含晶区和非晶区;其晶区有序规整,非晶区分子链段相互缠结;熟化剂浸入减少分子之间作用力后,同时也使得晶区的片晶与片晶之间作用力减小,片晶在剪切力F的作用下更容易滑移脱出,非晶区分裂为多个无规则分子链段,形成高效均质的纤维网络;
S4、PPS+PTFE膜的制备:将制备的纤维化PPS+PTFE加入双辊压力机中进行辊压成膜,辊压温度为50℃(温度范围一般在20℃-200℃之间,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例如可以选择20℃、30℃、35℃、40℃、50℃、60℃、70℃、80℃、100℃、120℃、150℃、180℃、200℃等),辊压转速为5r/min(转速一般在1-15r/min之间,其可以为1r/min、3r/min、5r/min、8r/min、10r/min、15r/min等),反复辊压后得到电解质膜。
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电解质膜的SEM图如图1所示,在图1中,可以明显地观察到PTFE充分纤维化后,锂化的PPS均匀分散在PTFE形成的纤维网络中,锂化的PPS与PTFE纤维共同形成了致密的电解质膜。
实施例2
一种电解质膜,按照如下步骤制得:
S1、PPS的预锂化:将PPS放入105℃烘箱中干燥24h,取出PPS,然后加入10%(以PPS总质量分数为100%计)的锂盐混合物(六氟磷酸锂、六氟合砷酸锂、四氟硼酸锂、三氟甲磺酸锂的混合物,质量比为1:1:1:1)和4%的二氯苯醌,放入球磨机中混合2h,取出混合料,放入马弗炉中,在230℃条件下烧结10h,得到预锂化的PPS;
S2、PTFE的熟化:在PTFE中加入50%(以PTFE总质量分数为100%计)的航空煤油,放入低温箱中控温,温度设置为0℃,静置2h后,在低速混合机中进行混料,速度控制为10r/min,均匀混合;随后在40℃条件下静置36h得到熟化的PTFE;
S3、PPS+PTFE的纤维化:在预锂化的PPS中加入3%(以预锂化的PPS总质量分数为100%计)的PTFE,在0℃条件下静置2h,然后低速混合5h,速度控制为10r/min,混料完成后放入高温箱中进行保温,保温时间为2h,保温温度为40℃,再利用气流磨进行高速剪切纤维化;
S4、PPS+PTFE膜的制备:将制备的纤维化PPS+PTFE加入双辊压力机中进行辊压成膜,辊压温度为50℃,辊压转速为5r/min,反复辊压后得到电解质膜。
实施例3
一种电解质膜,按照如下步骤制得:
S1、PPS的预锂化:将PPS放入100℃烘箱中干燥20h,取出PPS,然后加入15%(以PPS总质量分数为100%计)的四氟硼酸锂和6%的二氯苯醌,放入球磨机中混合2h,取出混合料,放入马弗炉中,在230℃条件下烧结10h,得到预锂化的PPS;
S2、PTFE的熟化:在PTFE中加入30%(以PTFE总质量分数为100%计)的航空煤油,放入低温箱中控温,温度设置为0℃,静置2h后,在低速混合机中进行混料,速度控制为10r/min,均匀混合;随后在40℃条件下静置36h得到熟化的PTFE;
S3、PPS+PTFE的纤维化:在预锂化的PPS中加入1.5%(以预锂化的PPS总质量分数为100%计)的PTFE,在0℃条件下静置2h,然后低速混合5h,速度控制为10r/min,混料完成后放入高温箱中进行保温,保温时间为2h,保温温度为40℃,再利用气流磨进行高速剪切纤维化;
S4、PPS+PTFE膜的制备:将制备的纤维化PPS+PTFE加入双辊压力机中进行辊压成膜,辊压温度为60℃,辊压转速为3r/min,反复辊压后得到电解质膜。
实施例4
一种电解质膜,按照如下步骤制得:
S1、PPS的预锂化:将PPS放入110℃烘箱中干燥20h,取出PPS,然后加入10%(以PPS总质量分数为100%计)的草酸锂和5%的四氯苯醌,放入球磨机中混合2h,取出混合料,放入马弗炉中,在210℃条件下烧结12h,得到预锂化的PPS;
S2、PTFE的熟化:在PTFE中加入20%(以PTFE总质量分数为100%计)的异构十二烷,放入低温箱中控温,温度设置为0℃,静置2h后,在低速混合机中进行混料,速度控制为10r/min,均匀混合;随后在40℃条件下静置36h得到熟化的PTFE;
S3、PPS+PTFE的纤维化:在预锂化的PPS中加入4%(以预锂化的PPS总质量分数为100%计)的PTFE,在0℃条件下静置2h,然后低速混合5h,速度控制为10r/min,混料完成后放入高温箱中进行保温,保温时间为2h,保温温度为40℃,再利用气流磨进行高速剪切纤维化;
S4、PPS+PTFE膜的制备:将制备的纤维化PPS+PTFE加入双辊压力机中进行辊压成膜,辊压温度为50℃,辊压转速为8r/min,反复辊压后得到电解质膜。
对比例1
对比例1与实施例1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PTFE未进行熟化处理。
对比例2
对比例2与实施例1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PTFE未进行熟化处理,且在进行PPS+PTFE的纤维化处理时,同时加入与实施例1等量的PTFE和航空煤油,然后再进行后续处理。
对比例3
对比例3与实施例1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航空煤油的用量为PTFE的60%。
对比例4
对比例4与实施例1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PPS未进行烘干处理。
检测结果
实施例1-4以及对比例1-4所制备的电解质隔膜的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4以及对比例1-4电解质隔膜的检测结果
项目 电导率(25℃) mS/cm 拉伸强度(Mpa) 厚度 μm 成膜温度 ℃ 成膜时间 min
实施例1 0.2 5.4 28 50 10
实施例2 0.5 3.5 37 50 15
实施例3 1.1 1.3 49 50 24
实施例4 0.4 4.1 36 50 18
对比例1 0.08 2.8 83 120 38
对比例2 0.08 2.8 82 120 38
对比例3 0.2 5.5 30 50 12
对比例4 0.003 5.3 33 50 10
由表1可以得到,实施例1-4制备得到的电解质隔膜具有高电导率、轻薄化的特点,克服了现有干法制膜所存在的不足。同时,根据对比例1的结果可以得出,PTFE未进行熟化处理时,其得到的电解质隔膜的电导率远低于实施例1,其得到的机械拉伸强度低于实施例1,其厚度、成膜温度、成膜时间也显著高于实施例1,由此说明,PTFE的熟化处理会显著影响电解质隔膜的成膜性能和导电性能。进一步,根据对比例2的结果可以得出,在PPS+PTFE纤维化处理时加入熟化剂,无助于改善电解质隔膜的成膜性能、离子电导率和力学性能;进一步,根据对比例3的结果可以得出,当熟化剂过量时,最终得到的电解质隔膜的导电性能和厚度与原来相当,成膜时间有所增加,由此说明,过量的熟化剂会对电解质隔膜的成膜性能无益于进一步的提升,而且会造成熟化剂的浪费;进一步,根据对比例4的结果可以得出,当PPS未进行烘干处理时,得到的电解质隔膜的导电性能显著下降,由此说明,未烘干的PPS会显著影响电解质隔膜的导电性能,原因是未烘干的PPS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其与对水敏感的锂盐混合时,致使锂盐变性而失去活性,由此显著降低了电解质隔膜的导电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解质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锂化的快离子导体和熟化后的骨架材料,所述骨架材料经过纤维化处理,所述快离子导体均匀分散于所述骨架材料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质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膜的厚度为20-100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质膜,其特征在于,将聚合物经过锂化处理后制得所述快离子导体,所述聚合物包括聚苯硫醚、聚芳硫醚砜、聚芳硫醚酮、聚芳硫醚砜酰亚胺和聚芳硫醚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质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材料包括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丁苯橡胶、聚丙烯酸和羧甲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
5.一种制备电解质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取适量的聚合物,然后加入锂盐和电子受体剂,均匀混合后得到混料;
B、对所述混料进行锂化处理,得到快离子导体;
C、取适量的骨架材料,加入适量的熟化剂,混料后得到熟化的骨架材料;
D、向所述快离子导体中加入熟化的骨架材料,均匀混合后进行纤维化处理,得到快离子导体与纤维化的骨架材料均匀混合物;
E、对所述均匀混合物进行辊压出膜,即得到电解质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电解质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加入锂盐和电子受体剂后,所述聚合物、所述锂盐和所述电子受体剂的质量比为100:1-50:1-30。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电解质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盐包括六氟磷酸锂、六氟合砷酸锂、四氟硼酸锂、三氟甲磺酸锂、二草酸硼酸锂、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草酸锂、双氟磺酰亚胺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电子受体剂选自四氯苯醌、二氯苯醌、对苯醌、二氯二氰苯醌中的一种或多种。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电解质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先将所述聚合物在60℃-150℃条件下进行烘干,然后再加入锂盐和电子受体剂;
在步骤B中,锂化处理的温度为180℃-260℃,锂化处理过程中保温时间为1h-20h。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电解质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所述骨架材料与所述熟化剂在-5℃-20℃温度下进行混料,混料后于30℃-80℃下保温放置1h-48h,得到熟化的骨架材料;
所述熟化剂为液态的烷烃类物质;
熟化的骨架材料中,所述熟化剂与所述骨架材料的质量比为1-50:100。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电解质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向所述快离子导体中加入熟化的所述骨架材料后,先在-5℃-20℃温度下放置1h-48h,然后进行混合,混合后于30℃-80℃下保温1h-48h,再进行纤维化处理,得到所述快离子导体与纤维化的骨架材料均匀混合物;
步骤D中得到的所述快离子导体与纤维化的骨架材料均匀混合物中,所述快离子导体与所述骨架材料的质量比为100:0.1-20。
CN202211257720.7A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电解质膜及制备电解质膜的方法 Active CN1153326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57720.7A CN115332625B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电解质膜及制备电解质膜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57720.7A CN115332625B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电解质膜及制备电解质膜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32625A true CN115332625A (zh) 2022-11-11
CN115332625B CN115332625B (zh) 2023-01-24

Family

ID=83915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57720.7A Active CN115332625B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电解质膜及制备电解质膜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32625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19343A (ja) * 2002-09-30 2004-04-15 Nippon Zeon Co Ltd 高分子固体電解質用成形材料並びに高分子固体電解質成形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004787A (ja) * 2004-06-18 2006-01-05 Nitto Denko Corp 固体高分子電解質型燃料電池用ガス拡散膜
JP2015076201A (ja) * 2013-10-07 2015-04-20 旭化成イーマテ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高分子電解質膜の製造方法及び高分子電解質膜の製造装置
CN105794031A (zh) * 2013-11-29 2016-07-20 旭化成株式会社 高分子电解质膜
CN105829415A (zh) * 2013-11-29 2016-08-03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多孔质体、高分子电解质膜、过滤器用滤材和过滤器单元
WO2018222348A1 (en) * 2017-05-30 2018-12-06 Nanotek Instruments, Inc. Shape-conformable alkali metal battery having a conductive and deformable quasi-solid polymer electrode
US20190221832A1 (en) * 2018-01-16 2019-07-18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Anode mixture for all-solid-state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ie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anode mixture
CN111710903A (zh) * 2020-06-03 2020-09-25 清华大学 一种含骨架的固态电解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99846A (zh) * 2020-12-24 2021-04-02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全固态锂金属负极电池用复合电解质膜、其制备方法及包括其的全固态硫化物锂离子电池
CN113675362A (zh) * 2021-08-18 2021-11-19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干法制备电极片的方法、系统及应用
CN114400370A (zh) * 2022-01-21 2022-04-26 浙江大学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织物增强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及其干法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2179064A1 (zh) * 2021-02-26 2022-09-01 南京博驰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固态电解质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19343A (ja) * 2002-09-30 2004-04-15 Nippon Zeon Co Ltd 高分子固体電解質用成形材料並びに高分子固体電解質成形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004787A (ja) * 2004-06-18 2006-01-05 Nitto Denko Corp 固体高分子電解質型燃料電池用ガス拡散膜
JP2015076201A (ja) * 2013-10-07 2015-04-20 旭化成イーマテ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高分子電解質膜の製造方法及び高分子電解質膜の製造装置
CN105794031A (zh) * 2013-11-29 2016-07-20 旭化成株式会社 高分子电解质膜
CN105829415A (zh) * 2013-11-29 2016-08-03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多孔质体、高分子电解质膜、过滤器用滤材和过滤器单元
WO2018222348A1 (en) * 2017-05-30 2018-12-06 Nanotek Instruments, Inc. Shape-conformable alkali metal battery having a conductive and deformable quasi-solid polymer electrode
US20190221832A1 (en) * 2018-01-16 2019-07-18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Anode mixture for all-solid-state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ie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anode mixture
CN111710903A (zh) * 2020-06-03 2020-09-25 清华大学 一种含骨架的固态电解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99846A (zh) * 2020-12-24 2021-04-02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全固态锂金属负极电池用复合电解质膜、其制备方法及包括其的全固态硫化物锂离子电池
WO2022179064A1 (zh) * 2021-02-26 2022-09-01 南京博驰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固态电解质及其应用
CN113675362A (zh) * 2021-08-18 2021-11-19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干法制备电极片的方法、系统及应用
CN114400370A (zh) * 2022-01-21 2022-04-26 浙江大学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织物增强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及其干法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明山等: "锂离子电池用磷腈类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性能",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32625B (zh) 2023-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04265B (zh) 固态电解质正极及包含其的固态电池
CN112225194B (zh) 一种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916633B (zh) 一种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
KR20210060611A (ko) 개질 고체 전해질막 및 그 제조 방법과 리튬전지
CN103199258A (zh)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正极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08807808B (zh) 一种生物质炭气凝胶改性锂硫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
CN109904387B (zh) 一种高性能锂电池正极片制备方法
US9012083B2 (en) Lithium iron phosphate battery electrod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4725333B (zh) 一种锂硫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其制备和应用
CN116387509A (zh) 一种锂金属电池用复合正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32098A (zh) 锂硫电池正极S@TiO2/聚吡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3675476A (zh) 一种新型锂硫电池用电解液及锂硫电池
CN112582611B (zh) 多酸氧化物nvo在锂硫电池正极中的应用
CN115332625B (zh) 一种电解质膜及制备电解质膜的方法
CN114388745B (zh) 一种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自支撑聚合物厚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14556B (zh) 树脂基炭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含其的电池
CN114843473A (zh) 一种应用于铁锂电池的复合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85957A (zh) 聚苯胺修饰的球形碳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24623B (zh) 一种锂电池抗弯折负极片的制备方法
CN113299918A (zh) 一种负极极片及包括该负极极片的锂离子电池
CN111082016A (zh) 一种硫、氧共掺杂生物质碳/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599754A (zh) 一种锂硫电池用聚合物改性复合正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50177A (zh) 一种锂硫电池层状多孔碳/硫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878776A (zh) 一种电池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电池
CN113540558B (zh) 一种具备热关闭功能的阻燃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20

Address after: 644000, No.1 Guiyuan Road, Nanx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Yibin City, Sichuan Province, China

Patentee after: Sichuan Huayiqing Innovative Material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44005 No. 601, 6 / F, block d2-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No. 7, shaping Road, Guoxing Avenue, Ling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Yibin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novation Center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