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25432A - 高压罐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压罐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25432A
CN115325432A CN202210300062.9A CN202210300062A CN115325432A CN 115325432 A CN115325432 A CN 115325432A CN 202210300062 A CN202210300062 A CN 202210300062A CN 115325432 A CN115325432 A CN 1153254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iber bundle
resin
added
curing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0006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25432B (zh
Inventor
神藤龙仁
上田直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325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254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254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254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1/00Pressure vessels, e.g. gas cylinder, gas tank, replaceable cartridge
    • F17C1/16Pressure vessels, e.g. gas cylinder, gas tank, replaceable cartridge constructed of plastics materia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01/00Vessel construction, in particular geometry, arrangement or size
    • F17C2201/01Shape
    • F17C2201/0104Shape cylindric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01/00Vessel construction, in particular geometry, arrangement or size
    • F17C2201/03Orientation
    • F17C2201/035Orientation with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 main ax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03/00Vessel construction, in particular walls or details thereof
    • F17C2203/06Materials for walls or layers thereof; Properties or structures of walls or their materials
    • F17C2203/0634Materials for walls or layers thereof
    • F17C2203/0658Synthetics
    • F17C2203/066Plastic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03/00Vessel construction, in particular walls or details thereof
    • F17C2203/06Materials for walls or layers thereof; Properties or structures of walls or their materials
    • F17C2203/0634Materials for walls or layers thereof
    • F17C2203/0658Synthetics
    • F17C2203/0663Synthetics in form of fibers or fila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ulding By Coating Moulds (AREA)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 Pressure Vessels And Lids Thereof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容易地制造能够抑制在罐的表面产生白浊部的罐。是用加强层覆盖衬里的高压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准备上述衬里的工序;和向浸渍有树脂的纤维束添加对上述加强层进行强化的强化材料并且将上述纤维束多层卷绕于上述衬里来形成上述加强层的工序,在形成上述加强层的工序中,在向上述纤维束添加上述强化材料时,使上述强化材料向形成最外层的上述纤维束的添加量少于上述强化材料向形成比上述最外层靠内侧的层的上述纤维束的添加量、或者使强化材料向形成最外层的所述纤维束的添加量为0。

Description

高压罐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罐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将纤维强化树脂卷绕于衬里而形成的高压罐中,由气体积存于衬里固化后的表面树脂层引起的白浊的产生成为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当在衬里上形成断裂应变较大的第1树脂层后将断裂应变较小的第2树脂层形成于第1树脂层上的技术。由此,通过第1树脂层确保阻气性,并且使第2树脂层产生微小的裂缝,抑制表面的白浊。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72244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作为浸渍于纤维束的树脂,预先准备用于第1树脂层的树脂和用于第2树脂层的树脂这不同的性质的树脂,从而产生在制造过程的中途切换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涉及的高压罐的制造方法是用加强层覆盖衬里的高压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高压罐的制造方法具有:准备衬里的工序;和向浸渍有树脂的纤维束添加对加强层进行强化的强化材料并且将纤维束多层卷绕于衬里来形成加强层的工序,在形成加强层的工序中,在向纤维束添加强化材料时,使强化材料向形成最外层的纤维束的添加量少于强化材料向形成比最外层靠内侧的层的纤维束的添加量、或者使强化材料向形成最外层的纤维束的添加量为0。
根据本发明,通过强化材料的添加量控制加强层的断裂应变,由此使最外层的断裂应变相对较低。由此,能够容易地制造可以抑制在罐的表面产生白浊部的罐。
作为更优选的形态,也可以构成为:从开始向衬里的卷绕到卷绕结束,纤维束由相同的材料构成,从开始纤维束向衬里的卷绕到卷绕结束,浸渍至纤维束的树脂的种类也相同。
当在从开始卷绕到卷绕结束的期间变更纤维束、所浸渍的树脂的材料的情况下,可以认为会产生以能够变更纤维束的方式改进装置、为了变更树脂而更换浸渍槽等进行应对的麻烦。相对于此,根据该结构,能够提供即使不进行上述那样的应对也更容易地抑制气体积存于加强层的表面树脂层下的罐。
作为更优选的形态,也可以构成为:强化材料是使浸渍至纤维束的树脂固化的固化剂,在形成加强层的工序中,在向纤维束添加固化剂时,使固化剂向形成最外层的纤维束的添加量少于固化剂向形成内侧的层的纤维束的添加量。
当在形成加强层的工序之前将包含固化剂的树脂浸渍于纤维束的情况下,在卷绕之前固化持续反应,可使用时间(适用期、pot life)变短。相对于此,根据该结构,所浸渍的树脂在形成加强层的工序之前不与固化剂反应,因此能够延长可使用时间(适用期)。
作为更优选的形态,也可以构成为:固化剂是固体固化剂。
在固化剂为液体的情况下,在与所浸渍的树脂反应之前,固化剂会在所卷绕的纤维束的表面(卷绕中途的罐表面)流动,因此难以将固化剂均匀地添加于罐表面的树脂。相对于此,根据该结构,固体固化剂不易在罐表面流动,因此使其均匀地分散于罐表面来添加于树脂变得容易。
作为更优选的形态,也可以构成为:在形成加强层的工序中,在向纤维束添加固体固化剂时,在固体固化剂中混合与浸渍于纤维束的树脂相同的种类的树脂。
在仅添加固体固化剂的情况下,固体成分的反应仅在固体表面的界面进行,因此固化反应开始时的反应速度变得缓慢,固化时间较长。与此相对地,根据该结构,通过在添加前预先将固体固化剂与和浸渍于纤维束的树脂相同种类的树脂混合,从而能够缩短固化时间。这是因为,通过与所混合的树脂的反应来预先提高固体固化剂表面的反应活性,由此能够提高与浸渍至纤维束的树脂的固化反应的开始速度。并且,由于使用了固体固化剂,因此与将液体固化剂预先与树脂混合并添加的情况相比,也起到预先混合的混合物的可使用时间(适用期)较长的效果。
作为更优选的形态,也可以构成为:强化材料是弹性填料。
在将热塑性树脂用于树脂的情况下,不能通过改变固化剂的添加量来使其断裂应变。与此相对地,根据该结构,起到能够通过改变弹性填料的添加量来容易地使断裂应变变化的效果。
作为更优选的形态,也可以构成为:在形成加强层的工序中,在向纤维束添加弹性填料时,使弹性填料向形成最外层的纤维束的添加量为0。
若将弹性填料添加于所有的层,则罐的断裂应变增加,另一方面,表面树脂层的断裂应变也增加,从而难以产生裂缝。相对于此,根据该结构,通过向最外层以外的层添加弹性填料,从而作为罐整体确保断裂应变,并且通过不向最外层添加,从而容易在固化后的表面树脂层诱发裂缝。
作为更优选的形态,也可以构成为:在形成加强层的工序中,在将纤维束卷绕于衬里前并且向纤维束添加强化材料前将纤维束卷绕于辊,使浸渍至纤维束的树脂平整。
在强化材料是固体的情况下,在将浸渍至纤维侧的树脂平整时,作为固体的强化材料难以平整地进入至辊与纤维束之间,存在损害纤维束、辊的担忧。相对于此,根据该结构,在辊之后添加作为固体的强化材料,因此抑制上述的担忧。
作为更优选的形态,也可以构成为:衬里是具有圆筒形状的筒体部和位于上述筒体部的两端的半球形状的侧端部的形状,在形成加强层的工序中,在向纤维束添加强化材料时,使强化材料向卷绕侧端部的纤维束的添加量多于强化材料向卷绕筒体部的纤维束的添加量。
根据该结构,穹顶部与圆筒部相比,包含较多的强化材料,因此在罐落下并着地时从穹顶部着地的情况下的罐的耐久性能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压罐的外观的图。
图2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压罐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图1所示的高压罐的A-A剖视图。
图4A是高压罐的白浊的说明图。
图4B是由高压罐的白浊产生的异响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压罐的制造方法中的作为形成加强层的工序的一部分的卷绕的工序的图。
图6A是在准备衬里的工序中准备的衬里的图。
图6B是环形卷绕的说明图。
图6C是螺旋卷绕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高压罐;20…衬里;30…加强层;50…线轴;60…浸渍槽;70…辊;80…强化材料供给装置;F…纤维束;P…树脂;PF…浸渍有树脂的纤维束;R…固体固化剂。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各附图对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表示通过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压罐的制造方法制造的高压罐1的外观。作为这样的高压罐1的用途,例如能够举出用于储藏作为燃料电池的反应气体使用的氢气的氢罐。作为氢罐的用途,能够举出燃料电池汽车、使用燃料电池的紧急用电源等各种用途。另外,储藏于高压罐的气体并不局限于氢气,也能够储藏其他的气体、液体等所有的流体。
高压罐1具有圆筒部11、和形成于圆筒部11的两侧的穹顶部12,高压罐1的整体形状是大致椭圆体形状。圆筒部11和穹顶部12均被由包含树脂P的纤维束PF构成的加强层30覆盖。另外,在高压罐1的两端形成有金属制的接头41、42。接头41、42中的一个、例如接头41在将储藏于高压罐1的内部的流体向外部供给时通过连接阀等而成为流体的路径。在该情况下,另一接头42在将加强层形成于高压罐1时一般起到作为保持高压罐1的保持部的作用。对于高压罐1的功能而言,另一接头42并不是必需的结构。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压罐1的制造方法的工序的图。本实施方式由两个工序构成。首先实施准备衬里20的工序S11。其后,进行形成加强层30的工序S12。
在准备衬里20的工序S11中,首先准备具有不使被封闭于高压罐1的内部的流体透过的性质的材质的衬里20。作为衬里20的材质,例如能够举出PP(聚丙烯)、聚乙烯或者尼龙等。另外,衬里20也可以将储氢合金等不透气材料混入于这样的树脂而形成。衬里20是在圆筒形状的筒体部21的两端具备半球形状的侧端部22的大致椭圆体形状,成为高压罐1的形状的基础。另外,在衬里20的两端具有接头41、4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衬里20为大致椭圆体形状,但只要能够实施后述的工序,就不局限于此。例如,能够考虑大致球形状等。在该情况下,高压罐本身的形状也容易变为大致球状。
在准备衬里的工序S11中,保持接头41、42并以能够绕衬里20的轴线C旋转的方式保持衬里2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两端具有衬里20的接头41、42,但也可以仅具有成为流体的流路的接头41。但是,通过在两侧具有接头41、42,能够抑制由相对于轴线C的垂直方向的力引起的弯曲。由此,如后述那样,在将纤维束PF卷绕于衬里20时,能够高精度地卷绕纤维束PF。
接下来,对形成加强层30的工序S12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形成加强层30的工序S12中,大体具有以下两个工序。在第一个工序中,将浸渍有树脂P的纤维束PF卷绕于衬里20。在第二个工序中,使卷绕的纤维束PF固化来形成加强层3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形成加强层30的工序S12分为上述的两个工序,但这并不是必需的结构。例如,也可以边卷绕纤维束PF边使树脂P的固化进行。
对形成加强层30的工序S12中的将纤维束PF固化的工序进行详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树脂P使用热固化性树脂,在将纤维束PF固化的工序中,连同高压罐1一起放入于热固化炉来加热。此外,使纤维束PF固化的工序与卷绕纤维束PF的工序分开设置并不是必需的结构。例如,也可以与纤维束PF的卷绕同时使用局部加热的加热器来进行加热。另外,将热固化树脂用于树脂P也不是必需的结构。例如,也可以使用紫外线固化树脂并通过紫外线照射进行固化。
使用图3来对使纤维束PF固化后的高压罐1中的形成于加强层30的最外部的表面的表面树脂层32进行说明。表面树脂层32是通过在浸渍至纤维束PF的树脂P固化的过渡的阶段受到在卷绕时赋予的张力的影响而树脂P的一部分从纤维束PF的缝隙向加强层30的外部渗出来形成的层。渗出至加强层30的外部的树脂P积存于加强层30的最外部的表面并固化。其结果是,在加强层30的最外部的表面形成表面树脂层32。因此,表面树脂层32不内含纤维束F,在该点上,与加强层30不同。形成表面树脂层32的树脂主要是浸渍于形成固化前的加强层30的最外层的纤维束PF的树脂。
使用图4A和图4B来对由表面树脂层32带来的白浊现象进行说明。表面树脂层32的阻气性比加强层30高。由此,如图4A所示,存积于高压罐1的气体中的透过了衬里20的气体也透过加强层30而在表面树脂层32的正下方形成滞留部G。在从外部观察高压罐1时,该滞留部G被视觉辨认为白浊。若透过的气体的量增加而滞留部G的内压提高一定程度以上,则如图4B所示在超过表面树脂层32的强度时破裂。此时在外部被识别为异响。该异响为80~100dB的程度,但期望对该现象进行抑制。
本发明通过使作为形成加强层30的工序S12的一部分的将纤维束PF卷绕于衬里20的工序形成为后述的工序,从而防止滞留部G的形成。由此抑制白浊和异响的产生。
图5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压罐1的制造方法中的、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形成加强层30的工序S12的一部分的将纤维束PF卷绕于衬里20的工序。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在图5的浸渍槽60,制作浸渍了树脂P的纤维束PF。具体而言,将与固化剂反应而固化的树脂(单体的树脂)P收纳于浸渍槽60,边搬运从线轴50供给的纤维束F边将纤维束F浸渍于浸渍层60的树脂P,由此使树脂P浸渍于纤维束F。由此,能够获得浸渍了树脂P的纤维束PF。
纤维束F是用于使加强层30的强度提高的强化纤维,例如使用碳纤维等。作为与固化剂反应而固化的树脂P,例如能够举出环氧树脂。固化剂也作为强化加强层30的强化材料发挥功能。作为固化剂,例如,能够举出以双氰胺为代表的胺系固化剂。只要树脂与这些固化剂反应而固化,也可以是其他的组合。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向收纳于浸渍槽60的树脂P添加固化剂。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浸渍槽60中制成了纤维束PF,但这并不是必需的结构。例如,也可以代替线轴50而使用能够供给预先浸渍了树脂P的纤维束PF的线轴。
接下来,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通过辊70将树脂P平整后将制成的纤维束PF向衬里20供给。辊70存在除去纤维束PF的多余的树脂P、统一纤维束PF的方向、调整纤维束PF的张力等各种作用。该辊也可以具备多个辊,也可以由单个辊承担。另外也可以不具备辊70。
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化剂是固体固化剂R。浸渍于纤维束F的树脂P与固体固化剂R反应而固化。另外,在将浸渍有树脂P的纤维束PF卷绕于衬里20时,从固化剂供给装置80将固体固化剂R添加于纤维束PF并且卷绕纤维束PF。当在卷绕前的状态下将包含固体固化剂R的树脂P浸渍于纤维束PF的情况下,在卷绕前促进固化反应,可使用时间(适用期)变短。相对于此,根据该结构,通过在卷绕时向浸渍的树脂添加固体固化剂R,能够延长可使用时间(适用期)。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化剂供给装置80处于衬里20的附近,朝向衬里20的表面供给固体固化剂R,添加至纤维束PF。在添加时可以如图所示那样使固体固化剂R沿铅垂向下落下,另外,也可以从另一方向吹送固体固化材料R来将固体固化剂R添加至纤维束PF。并且也可以不是在纤维束PF到达至衬里20后将固体固化剂R添加至纤维束PF而是在纤维束PF到达至衬里20前将固体固化剂R添加至纤维束PF。当在纤维束PF到达至衬里20前将固体固化剂R添加至纤维束PF的情况下,例如也能够在未图示的向衬里20供给纤维束PF的供给口(一般称为接口)具备供给装置80。另外,也可以使用多个固化剂供给装置80并在多个部位同时将固体固化剂R添加至纤维束PF。在任意一种情况下,固体固化剂R都能够与树脂P反应并在形成加强层30的工序中将树脂P固化。
接下来,使用图6A~图6C对卷绕进行说明。使用用于一般的FW法的环形卷绕、螺旋卷绕等来进行卷绕。环形卷绕是主要用于提高衬里20的筒体部21的强度的卷绕方法。是针对如图6A那样准备的衬里20如图6B那样以浸渍有树脂P的纤维束PF与高压罐1的轴线C形成的角度θ1大致为直角的方式将纤维束PF卷绕于衬里20的卷绕方法。另一方面,螺旋卷绕是主要用于提高衬里20的侧端部22的强度的卷绕方法。针对如图6A那样准备的衬里20如图6C那样以浸渍有树脂P的纤维束PF在高压罐1的两侧的侧端部22往复的方式进行卷绕。纤维束PF与高压罐1的轴线C形成的角度θ2与环形卷绕不同,一般为50°左右以下。此外,环形卷绕的角度θ1一般几乎是直角,但为了某些目的,也能够将下降至80°左右的高角度螺旋卷绕替换为环形卷绕。对于环形卷绕和螺旋卷绕而言,一般来说在环形卷绕后进行螺旋卷绕,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顺序不同,也可以在以一个卷绕方法进行卷绕后以另一卷绕方法进行卷绕,其后再度使卷绕方法返回。
在卷绕时,无论是环形卷绕的情况还是螺旋卷绕的情况,都层叠层来形成加强层30。“层”是环形层和螺旋层,“层的添加量”具体而言是各环形层和各螺旋层中的卷绕于衬里20的筒体部21的部分的每单位体积添加的固体固化剂R的质量。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形成加强层30时,在完成覆盖各层的要覆盖的预定的区域后,实施其一个外侧的层的卷绕。是否完成覆盖各层的要覆盖的预定的区域的判定可以通过从卷绕开始起的时间是否经过了预先决定好的时间来判断,也可以使用衬里20与固化剂供给装置80的相对位置关系。另外,这里所说的外侧的层表示衬里20的筒体部21的径向外侧的层。
作为固体固化剂R的供给方法,以在同一层内固体固化剂R的添加量均匀的方式从固化剂供给装置80供给固体固化剂R的供给量。另外,对于供给量而言,供给按照各层确定的添加量,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层越为外侧则添加量越逐渐变少的方式进行添加,但也可以构成为添加量不逐渐变更而阶段性地变更。在任意一种情况下,都供给固体固化剂R,使得与内侧的层比较,最外层的添加量最小,相对地断裂应变变小。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同一层内固体固化剂R的添加量均匀,但也可以如后述的变形例那样,在同一层内使添加量不均匀来添加固体固化剂R。将用添加至各层的固体固化材料R的总质量除以各层的体积计算的每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该层的添加量。
根据上述那样的实施方式,从开始卷绕到卷绕结束不变更纤维束、浸渍的树脂的材料就能够容易地制造最外层的断裂应变小于内侧的层的断裂应变的高压罐1。由此,例如当在使高压罐1出厂前进行的耐压试验时赋予比加强层30的固化后的表面树脂层的断裂应变大的变形,由此能够使表面树脂层产生裂缝。通过产生裂缝,能够防止从衬里内部漏出并透过了加强层的气体滞留于表面树脂层下。即,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容易地制造抑制在罐的表面产生白浊的高压罐1。
<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这里,对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在第1实施方式中,诱发裂缝的是在耐压试验时,但也可以设定固体固化剂R的添加量,使得在通常的条件(例如,罐内压70MPa)下使用高压罐1时在表面树脂层产生裂缝。另外,作为这样的添加量的设定方法,也可以进行多次实验来实验性地设定。
在第1实施方式中,将固体固化剂R用于作为强化材料的固化剂,但也可以为液体固化剂。
但是,在固化剂是液体的情况下,在固化剂与浸渍于纤维束的树脂P反应前在罐表面流动,因此难以均匀地添加。相对于此,固体固化剂不易在罐表面流动,因此容易均匀地添加。
作为固化剂,也可以在将与浸渍至纤维束PF的树脂P相同的种类的树脂P混合于固体固化材料R的状态下添加。当在浸渍了树脂P的纤维束PF中直接添加固体固化剂R的情况下,固体成分的反应仅在固体表面的界面进行,因此固化反应开始时的反应速度变得缓慢而固化时间较长。与此相对地,若如该结构那样在添加前预先将与浸渍于纤维束PF的树脂P相同的种类的树脂P混合于固体固化剂R,则能够缩短固化时间。这是因为,通过与所混合的树脂P的反应而预先提高固体固化剂R的表面的反应活性,由此能够提高与浸渍至纤维束PF的树脂P的固化反应的开始速度。此外,与将液体固化剂预先与树脂混合的情况相比,由于使用了固体固化剂,因此也起到预先混合的混合物的可使用时间(适用期)较长这一效果。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大概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但主要是强化材料的种类与第1实施方式较大地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强化材料,使用弹性填料R’。弹性填料R’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固体固化剂R的不同之处在于不与在浸渍槽60中浸渍的树脂P发生固化反应。由于不发生固化反应,因此弹性填料R’在固化后也作为有形物内藏于加强层30内部。由于弹性填料R’具有弹性,因此在力施加于加强层30而产生了应力时,也进行弹性变形来缓和产生的应力。由此,能够提高加强层30的疲劳强度。作为弹性填料R’,例如能够举出碱性橡胶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使用热塑性树脂等作为树脂P。在作为浸渍于浸渍有树脂的纤维束PF的树脂P使用了在固化中不伴随化学反应那样的树脂的情况下,作为强化材料,不能使用固化剂。即,在使用了热塑性树脂等的情况下,不能如第1实施方式那样通过改变固化剂的添加量而在表面树脂层诱发裂缝。与此相对地,若使用弹性填料R’作为强化材料,则通过改变弹性填料R’的添加量来控制加强层的各层的断裂应变,由此能够诱发裂缝。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将弹性填料R’添加于最外层。这是因为,在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为了使树脂P固化,必须添加作为强化材料的固体固化剂R。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树脂P的固化而言,弹性填料R’并不是必需的,因此能够不将弹性填料R’添加于最外层就能够制造罐。
若将弹性填料R’放入于所有的层,则罐的断裂应变增加,另一方面,高压罐1的固化后的表面树脂层的断裂应变也增加而难以产生裂缝。相对于此,根据该结构,通过不将弹性填料R’添加于最外层,从而容易使高压罐1的固化后的表面树脂层产生裂缝。
<其他的实施方式>
另外,作为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共用并能够变更的要素,存在以下那样的要素。以下的变更例能够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相互组合来实施。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用辊70将浸渍至纤维束PF的树脂P平整后添加固化材料R,但这并不是必需的结构。只要对纤维束PF供给强化材料,也可以在辊70之前添加强化材料。
其中,当在用辊70将浸渍至纤维束PF的树脂P平整前添加固化剂R的情况下,可能产生与固化剂反应而开始固化反应的树脂附着于辊70的问题。由此,虽然缓慢,但树脂的固化反应在辊70上进行,在辊70上固定,从而可能在辊70的功能上产生不良情况。
另外,在强化材料是固体的情况下,例如在是固体固化剂R、弹性填料R’等的情况下,可能产生以下那样的问题。该问题是纤维束PF被切断而被切断的纤维束PF盘绕于辊70、损伤辊等问题。可以认为这是由以下情况引起的,即,当在辊70上固体固化剂介入至纤维束PF与辊70之间的情况下,纤维束PF与固体固化剂的表面的角接触,张力施加于此而产生应力集中,由此超过纤维束PF的断裂应力。
如上述各实施方式那样在用辊70将浸渍至纤维束PF的树脂P平整后添加强化材料,由此能够抑制这些问题的产生。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同一层内强化材料R的添加量是均匀的,但这并不是必需的结构。也可以在同一层内在局部较多地添加添加量。例如,也可以使卷绕衬里20的侧端部22的部分的强化材料的添加量比卷绕筒体部21的部分的强化材料的添加量多。
根据该结构,在罐落下而着地时从穹顶部12着地的情况下的罐的耐久性能提高。这是考虑到由于高压罐1的形状的特征在落下时与圆筒部11相比穹顶部12最初与地面碰撞的可能性较高这一情况。另外,这也是考虑到相对于在从圆筒部11落下的情况下接地面积较大,而在从穹顶部12落下的情况下接地面积较小,与地面的碰撞时的压力容易变高。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未规定最外层以外的层间的添加量的关系,但邻接的层间的添加量之差也可以为规定的值以下。一般来说,在强度不连续的情况下,在产生了应力时在不连续部分产生应力集中。相对于此,根据该结构,加强层内部的强度变化是连续的,因此能够抑制应力集中的产生。作为规定的值,在能够允许添加量的变化连续地变化的范围内,例如能够设定为最大添加量的层的添加量的10%等。

Claims (9)

1.一种高压罐的制造方法,是用加强层覆盖衬里的高压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压罐的制造方法具有:
准备所述衬里的工序;和
向浸渍有树脂的纤维束添加对所述加强层进行强化的强化材料并且将所述纤维束多层卷绕于所述衬里来形成所述加强层的工序,
在形成所述加强层的工序中,在向所述纤维束添加所述强化材料时,使所述强化材料向形成最外层的所述纤维束的添加量少于所述强化材料向形成比所述最外层靠内侧的层的所述纤维束的添加量、或者使所述强化材料向形成最外层的所述纤维束的添加量为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从开始向所述衬里的卷绕到卷绕结束,所述纤维束由相同的材料构成,从开始所述纤维束向所述衬里的卷绕到卷绕结束,浸渍至所述纤维束的树脂的种类也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压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强化材料是使浸渍至所述纤维束的树脂固化的固化剂,
在形成所述加强层的工序中,在向所述纤维束添加所述固化剂时,使所述固化剂向形成所述最外层的所述纤维束的添加量少于所述固化剂向形成所述内侧的层的所述纤维束的添加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化剂是固体固化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所述加强层的工序中,在向所述纤维束添加所述固体固化剂时,在所述固体固化剂中混合与浸渍至所述纤维束的树脂相同的种类的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压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强化材料是弹性填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压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所述加强层的工序中,在向所述纤维束添加所述弹性填料时,使所述弹性填料向形成所述最外层的所述纤维束的添加量为0。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压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所述加强层的工序中,在将所述纤维束卷绕于所述衬里前并且向所述纤维束添加所述强化材料前将所述纤维束卷绕于辊,使浸渍至所述纤维束的树脂平整。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压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衬里是具有圆筒形状的筒体部和位于所述筒体部的两端的半球形状的侧端部的形状,
在形成所述加强层的工序中,在向所述纤维束添加所述强化材料时,使所述强化材料向卷绕所述侧端部的所述纤维束的添加量多于所述强化材料向卷绕所述筒体部的所述纤维束的添加量。
CN202210300062.9A 2021-05-10 2022-03-25 高压罐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153254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80083A JP2022173964A (ja) 2021-05-10 2021-05-10 高圧タンクの製造方法
JP2021-080083 2021-05-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25432A true CN115325432A (zh) 2022-11-11
CN115325432B CN115325432B (zh) 2024-02-06

Family

ID=83915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00062.9A Active CN115325432B (zh) 2021-05-10 2022-03-25 高压罐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173964A (zh)
CN (1) CN115325432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19386A (ja) * 1995-02-15 1996-08-30 Toray Ind Inc ガスボン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283215A (zh) * 2005-10-11 2008-10-0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气罐及其制造方法
JP2011245740A (ja) * 2010-05-27 2011-12-08 Toyota Motor Corp 高圧タンクの製造装置および高圧タンクの製造方法
JP2016017110A (ja) * 2014-07-07 2016-02-01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圧力容器の製造方法
CN106989265A (zh) * 2015-10-08 2017-07-2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高压罐
US20190077109A1 (en) * 2016-03-04 2019-03-14 Nissan Motor Co., Ltd. High-pressure gas storage contain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high-pressure gas storage container
JP2019178702A (ja) * 2018-03-30 2019-10-17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高圧タン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187438A (zh) * 2020-02-10 2020-05-2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真空袋成型工艺用碳纤维/增韧环氧树脂预浸料的制备方法
CN111795295A (zh) * 2019-04-01 2020-10-2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高压罐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19386A (ja) * 1995-02-15 1996-08-30 Toray Ind Inc ガスボン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283215A (zh) * 2005-10-11 2008-10-0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气罐及其制造方法
US20090255939A1 (en) * 2005-10-11 2009-10-15 Naoyuki Takahashi Gas Tank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2011245740A (ja) * 2010-05-27 2011-12-08 Toyota Motor Corp 高圧タンクの製造装置および高圧タンクの製造方法
JP2016017110A (ja) * 2014-07-07 2016-02-01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圧力容器の製造方法
CN106989265A (zh) * 2015-10-08 2017-07-2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高压罐
US20190077109A1 (en) * 2016-03-04 2019-03-14 Nissan Motor Co., Ltd. High-pressure gas storage contain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high-pressure gas storage container
JP2019178702A (ja) * 2018-03-30 2019-10-17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高圧タン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795295A (zh) * 2019-04-01 2020-10-2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高压罐及其制造方法
CN111187438A (zh) * 2020-02-10 2020-05-2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真空袋成型工艺用碳纤维/增韧环氧树脂预浸料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25432B (zh) 2024-02-06
JP2022173964A (ja) 2022-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71964B2 (en) High pressure gas tank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high pressure gas tank
JP5238577B2 (ja) 複合容器及び複合容器の製造方法
CA2515468C (en) Pressure shell, high-pressure tank provided with the pressure shell,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high-pressure tank and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of the high-pressure tank
CN108779894B (zh) 用于压力容器凸台的排放配件
JP2008169893A (ja) 圧力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873276B (zh) 储罐的制造方法
CN115325432A (zh) 高压罐的制造方法
JP6341425B2 (ja) 高圧タンクの製造方法
US11524447B2 (en) Pressure vess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1503265B (zh) 高压罐及制造高压罐的方法
JP2011231900A (ja) 高圧タンク及び高圧タンクの製造方法
JP2020131658A (ja) 圧力容器
JP6915563B2 (ja) タンクの製造方法
JP7230758B2 (ja) 構造物の拘束構造
JP2013053729A (ja) 高圧ガスタンク、及び高圧ガスタンクの製造方法
JP2022157430A (ja) 高圧タン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207279B2 (ja) 樹脂含浸成形用金型
JP6941648B2 (ja) 高圧タンク
JP2024030882A (ja) 高圧タンク、高圧タンクの製造方法
EP4353455A1 (en) Method for winding filament and pressure vessel manufactured thereby
JP2020085095A (ja) 高圧タンク
US20220282834A1 (en) Pressure vess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JP2020034084A (ja) 高圧タンク
US20240142056A1 (en) High-pressure tank
JP2022047015A (ja) タンクおよびタンク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