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16655A - 一种复水好的人参干燥加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水好的人参干燥加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16655A
CN115316655A CN202210822048.5A CN202210822048A CN115316655A CN 115316655 A CN115316655 A CN 115316655A CN 202210822048 A CN202210822048 A CN 202210822048A CN 115316655 A CN115316655 A CN 1153166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inseng
drying
dried
drying agent
rehydr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2204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恩博
舒晖
杨利民
张连学
韩梅
韩佳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82204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166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166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166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00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e.g. pasteurising, sterili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ods or foodstuffs
    • A23L3/40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e.g. pasteurising, sterili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ods or foodstuffs by drying or kilning; Subsequent reconstitution
    • A23L3/42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e.g. pasteurising, sterili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ods or foodstuffs by drying or kilning; Subsequent reconstitution with addition of chemicals before or during dry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25Araliaceae (Ginseng family), e.g. ivy, aralia, schefflera or tetrapanax
    • A61K36/258Panax (ginse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5/00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not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 F26B5/16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not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by contact with sorbent bodies, e.g. absorbent mould; by admixture with sorbent materi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10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starting material
    • A61K2236/13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starting material involving cleaning, e.g. washing or peel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10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starting material
    • A61K2236/17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starting material involving drying, e.g. sun-drying or wilt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Myc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tan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Preparation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人参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人参干燥加工的方法。是将清洗干净的人参中放置于内部装有干燥剂的干燥器内,干燥时随干燥时间的延长,适量增加干燥剂,干燥剂每24小时更换一次,使人参水分含量持续降低至12%时取出,即得外观形态完整、色泽均匀且复水性好的干燥人参。该发明利用该项工艺实现无污染最大化,降低了人参工艺的加工成本,加工设备数量大幅度减少,干燥剂干燥的人参天然姿态保留完整,解决了其他干燥方式不能维持的色泽和外观问题,品质上乘,药性优良,口感鲜美,不失营养,对今后人参产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未来人参市场在我国乃至东亚地区做出了良好的市场前景与经济规划。

Description

一种复水好的人参干燥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参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水好的人参干燥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人参是我国的珍贵中药材,它对人体的滋补强壮作用和对多种疾病的防治效果十分显著,享有“中药之王”的美誉。人参为双子叶植物纲,五加科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有纺锤形的肉质根,掌状复叶,轮生。初夏开花,花小,淡黄绿色,伞形花序单个顶生,果实扁球形,红色,产于我国东北,为关东“三宝”之一。林下山参、野生人参、园参三者是同一种人参植物,科学上命名为Panax ginseng C.A.Mey.自然传播,生长于深山密林的原生态人参称为“野生人参”,该品种在《野山参鉴定及分等质量》GB/T 18765-2008 标准公布前被称为“野山参”;栽培的人参俗称“园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人参被称为“林下山参”,习称“籽海”。按标准规定,现在所称的“野山参”指的是生长15年以上的林下山参。因为野生人参是国家二级保护物种,资源几近枯竭,不让采挖,因此人参在商品类别上只有林下山参(含野山参)和园参这两类。人参根主要成分为人参皂苷,性温,味甘、微苦,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的功效。目前,林下参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仅吉林省白山市在2017年累计林下参(林下山参及林下园参)发展面积达3.9万hm2,实现产值27.8亿元,销售收入达到1.6亿,从业人员1.3万人。且我国是世界人参主产区,其原料及其生产加工后的人参产品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人参的市场前景广阔,国际贸易量不断提升。截止到2019年,世界人参出口总额达到43220.1万美元。
食品干燥剂主要是为了降低食品的含水量,防止食品发霉变质。食品级硅胶干燥剂,其干燥时呈现出的颜色为橙色,基于物理吸附水分后,逐渐转变为墨绿色。这样因为干燥剂有了明显的颜色变化,而能够提示容器内的相对湿度,且硅胶干燥剂可再生,能重复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能源资源浪费。同时该干燥剂具有防腐性能,对人体无毒、无害、无刺激性。湿气的管控是与产品的良率是息息相关的,以食品而言,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食物中的细菌和霉菌便会以惊人的速度繁殖,使食物腐坏,造成受潮及色变。食品干燥剂的使用便是为了要避免多余的水分造成细菌、霉菌的发生。随着食品干燥剂的广泛使用,要求食品干燥剂体积更小,无毒、无味、且能更好的与包装容器相锲合,更要求食品干燥剂在使用过程中安全可靠,吸湿性能稳定,健康环保。
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参作为调节人体机能的营养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但在传统的工艺技术中,大部分采用高温干燥方式,在高温环境下导致其热敏性功能物质容易被破坏,或降低功能成分的含量,使人参有效成分如人参皂苷、挥发性成分都有较大损耗,人参生理活性变弱,降低人参产品的品质,很难满足消费者对产品色泽,味道的要求,影响国际市场上的销售价格,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也是对人参这一宝贵中药资源的浪费。有报道表明提高干燥温度会降低人参总皂苷的量。而且忽视丙二酰人参皂苷会低估人参的真实人参皂苷含量,因为它们可能占总人参皂苷含量的很大比例。丙二酰基人参皂苷是一种极性大,是极易溶于水的酸性皂苷。据文献报道,在人参皂苷的提取工艺中,常常和水溶性杂质一起被废弃掉,为了减少该类皂苷的损失,提出了一种丙二酰基人参皂苷碱解转化工艺,使其脱掉的丙二酰基转化成- Rb1、- Rb2、- Rc、和- Rd,由此来避免丙二酰基人参皂苷在提取过程中的损失,提高了工业化提取人参二醇皂苷的得率。近年来,人参的干燥在逐渐采用新的加工技术和方法,减少工艺加工过程中对人参内营养成分的损耗。所以,本申请提供一种绿色环保的干燥方式,达到保存人参固有的色泽和香气,保证药性,实现零耗能的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健康节能、复水好的人参干燥加工工艺,人参加工后外观形态完整、色泽好看且减少挥发油成分、部分皂苷损失的干燥加工方法。
为了实现所属目的,本发明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水好的人参干燥加工工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人参经水清洗干净备用。
B、将步骤A所得的人参中放置干燥器内,加入干燥剂,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2%,所述干燥剂的原料为食品级变色硅胶1倍量。
C、将步骤B所得的人参置于干燥器内干燥,随着时间延长,干燥剂每24小时更换1次。
D、将步骤C所得的干燥器置于室温下,阴凉通风处,使人参水分含量持续降低至12%时取出,即得外观形态完整、色泽均匀且复水性好的干燥人参。
步骤D中的室温环境中可用温度计测量,以保持室内温度不超过30℃。
步骤C中每24小时更换干燥剂,以此来避免干燥剂的饱和状态,提高干燥效率。
步骤C中干燥剂更换是变色硅胶由黄橙色吸水变成了深蓝色,由于干燥后期干燥速率减慢,更换干燥剂保证干燥完全。
步骤C中器中人参的摆放为交叉分层摆放,且保证参与参之间互不相碰,避免破坏人参原始形态。
步骤A所选取人参为质量大小相近的人参作为同批次干燥。
步骤B中的硅胶干燥剂为食品级干燥剂。
具体的,经过步骤B干燥过程中取出的参,称量一下体重,再进行步骤C的干燥;
所述人参干燥加工的方法需注意的事项为:在进行干燥剂干燥前,选择质量大小相近、同批次的人参进行干燥加工。这样才能在干燥加工过程中,避免出现干燥不均匀的情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绿色环保加工食品方法成为主流的加工方式,建设绿色人参生产体系,提高绿色低碳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利用该项工艺实现绿色生产无污染最大化,降低了人参工艺的加工成本,加工设备数量大幅度减少。干燥剂干燥的人参天然姿态保留完整,解决了其他干燥方式不能维持的色泽和外观问题,且此种干燥方式干燥的人参药性优良,口感鲜美,不失营养,对今后人参产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 不同干燥方式对人参表皮亮度的影响。
图2 不同干燥方式对人参表皮红度的影响。
图3 不同干燥方式对人参表皮黄度的影响。
图4 人参采用干燥剂干燥、热风干燥的表皮颜色(R1 Gb1)。
图5 人参采用干燥剂干燥、热风干燥的表皮颜色(R2 Gb2)。
图6 不同干燥方式对人参复水性的影响。
图7 热风干燥的人参干燥曲线。
图8 干燥剂干燥的人参干燥曲线。
图9 热风干燥的人参干燥速率曲线。
图10 干燥剂干燥的人参干燥速率曲线。
图11 不同干燥方法的人参外观性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人参干燥加工的方法,首先选取质量(8.13±0.69)g/支,直径(11.43±1.91)mm的新采收一批人参开始处理,将清洗干净的人参中放置于干燥器内,且保证参与参之间互不相碰,避免破坏原始形态。之后放入一倍量的干燥剂,随着时间延长,适量增加干燥剂,且干燥剂每24小时更换1次,将待处理的人参交叉分层摆放,在常温、阴凉的条件下干燥并保证人参水分含量持续降低,至12%时取出,即得外观形态完整、色泽均匀且复水性好的干燥人参(编号Gb1)。
实施例2。
一种人参干燥加工的方法,首先选取质量(16.23±0.89)g/支,直径(13.94±1.91)mm的新采收一批人参开始处理,将清洗干净的人参中放置于干燥器内,且保证参与参之间互不相碰,避免破坏原始形态。之后放入一倍量的干燥剂,随着时间延长,适量增加干燥剂,且干燥剂每24小时更换1次,水分到达40%时干燥剂加倍,将待处理的人参交叉分层摆放,在常温、阴凉的条件下干燥并保证人参水分含量持续降低,至12%时取出,即得外观形态完整、色泽均匀且复水性好的干燥人参(编号Gb2)。
实施例3。
选取质量(8.13±0.69)g/支,直径(11.43±1.91)mm的新采收一批人参开始处理,先将其清洗干净,将热风循环电烘箱温度设置在45℃。将清洗干净的人参放入热风循环电烘箱中使人参水分含量持续降低至12%时取出,即得干燥人参(编号R1)。
实施例4。
选取质量(16.23±0.89)g/支,直径(13.94±1.91)mm的新采收一批人参开始处理,先将其清洗干净,将热风循环电烘箱温度设置在45℃。将清洗干净的人参放入热风循环电烘箱中使人参水分含量持续降低至12%时取出,即得干燥人参(编号R2)。
实施例5。
对质量(8.13±0.69)g/支,直径(11.43±1.91)mm的新采收的一批人参进行干燥剂量的确定,具体测定方法为:将前处理的人参样品,置于干燥器内加干燥剂干燥后,以单倍干燥剂,干燥至水份含量低于12%干燥完成。
实施例6。
对质量(16.23±0.89)g/支,直径(13.94±1.91)mm的新采收的一批人参进行干燥剂量的确定,具体测定方法为:将前处理的人参样品,置于干燥器内加干燥剂干燥后,以单倍干燥剂,干燥至水份含量低于12%干燥完成。
实施例5与实施例6均采用单倍干燥剂干燥,时间过长。由于效率较低且人工成本增加。综合考虑人参的品质和干燥时间,对于单倍干燥剂干燥的人参不进行后续研究。
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制得的绿色环保干燥剂所干燥的人参以及实施例3和实施例4所制得的热风干燥的人参的外观性状进行测定,选择了主根长度、主根直径、芦头长度、芦头直径4种外观性状指标用于人参药材性状测量指标。具体测定方法为:将实施例1和实施例2干燥前所洗净的人参,使用数显游标卡尺测其主根直径并得出平均值D1-1;芦头长度D2-1;芦头直径D3-1;以直尺测量其主根长度并得出平均值L1-1;将实施例1和实施例2干燥后的人参同方法,使用数显游标卡尺测其主根直径得出平均值D1-2;芦头长度D2-2;芦头直径D3-2;直尺测量其主根长度得出平均值L1-2,计算其收缩比。收缩比=[(干燥前的外观指标n-1-干燥后的外观指标n-2)/干燥前的外观指标n-1],测试结果见下表。
表1 不同干燥方式对人参主根直径的影响。
Figure 841850DEST_PATH_IMAGE001
表2 不同干燥方式对人参主根长度的影响。
Figure 392917DEST_PATH_IMAGE002
表3 不同干燥方式对人参芦头长度的影响。
Figure 254563DEST_PATH_IMAGE003
表4 不同干燥方式对人参芦头直径的影响。
Figure 574686DEST_PATH_IMAGE004
综上所述,在以上几种外观形状测定结果中,干燥剂干燥的人参对主根直径的影响同热风干燥的相似;从对主根长度的影响可以看出,干燥剂干燥的人参(编号Gb2)比热风干燥的人参(编号R2)主根长度收缩比小,表明这个重量规格下干燥剂干燥对人参的主根具有较好的维持如鲜参般形态的效果;从芦头长度来看,干燥剂干燥的人参(编号Gb1)比热风干燥的人参(编号R1)芦头长度收缩比小,表明这个重量规格下干燥剂干燥对人参的芦头保护效果较好,且干燥剂干燥的人参对芦头直径的影响同热风干燥的相似。通过以上数据可知,干燥剂干燥的方式同热风干燥指标相近,甚至优于热风干燥,表明干燥剂干燥可以作为一种新型、低碳环保、且更为绿色优质的人参干燥方式。
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制得的绿色环保干燥剂干燥的人参以及实施例3和实施例4所制得的热风干燥的人参的色泽进行测定,具体测定方法为:通过色差仪测定人参主根外皮上部的色泽变化。L*值代表亮度,a*值代表红绿色度,在正值时表示红色程度,在负值时表示绿色程度;b*值代表黄蓝色度,在正值时表示黄色程度,在负值时表示蓝色程度,测试结果见图1至图3。
(1)如图1所示,用色差仪测定不同干燥方法下干燥后人参表皮色差值,发现不同干燥方法均导致干燥后人参表皮色泽度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热风干燥条件下所得的人参L值最低,说明该条件导致物料的表皮色泽最暗;干燥剂干燥的条件下的色泽亮,颜色为黄白色。
(2)如图2所示,随着干燥程度增加,人参表面的颜色向红色度(正向)提升;干燥剂干燥的红色度上升最小,干燥剂的干燥方式能较好地保护人参表面的红色;热风干燥的红色度上升明显,且红色度逐渐增加,热风干燥干燥过程温度升高,人参表面褐变反应明显,呈红色物质增多。这表明随着干燥温度的增加,不同干燥方法人参表皮色差值呈现升高趋势,说明人参表皮颜色在干燥过程中随温度的升高褐变加剧。
(3)如图3所示,热风干燥的人参黄色度降低,而干燥剂干燥的人参黄色程度略微上升。干燥剂干燥过程缓慢且未经过加热,对样品的结构和颜色影响小,在干燥过程中可以减少样品的颜色的变化,干燥剂干燥所制得的人参相较于热风干燥的人参更接近鲜参时的颜色。
(4)如图4、图5所示,新鲜人参洗净后表面呈黄白色,但干燥后人参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褐变,颜色变为黄褐色或者灰黄色。干燥剂干燥的人参外表皮黄灰色,整体较热风干燥颜色偏亮,且更接近鲜参时的颜色。热风干燥是高温、有氧的条件下进行,高温会使色泽易发生变化,因此表皮颜色深。干燥剂干燥是在常温、低氧的条件下进行,减少氧气的存在会延缓色泽的变化,因此表皮颜色浅。
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制得的绿色环保干燥剂所干燥的人参以及实施例3和实施例4所制得的热风干燥的人参的体积比进行测定,具体测定方法为:将实施例1和实施例2干燥前所洗净的鲜参放入根盘,利用镊子将根系水平分开,做到尽可能不重叠,以保证数据准确。准备就绪后放到扫描仪内准备扫描。用根系专用分析软件WinRHIZO分析扫描图片,得出根系指标,从而得出鲜人参的体积平均值V1;将实施例1和实施例2干燥后的人参同方法,得出干燥后人参的体积平均值V2,但干燥后的人参形态固定,轻放即可,不需要用镊子分开根系。计算人参的体积比,体积比=[(V1-V2)/V1]×100%,测试结果见下表。
表5 不同干燥方式对人参体积的影响。
Figure 598006DEST_PATH_IMAGE005
两种干燥方式对人参体积收缩比均有不同影响。干燥剂干燥后的人参体积收缩比较小,分别为47.97%和44.28%;而热风干燥的收缩比最大,分别为56.88%和56.08%,同一种干燥方式,两个规格之间无明显差异。收缩比与人参的水分流失密切相关,不同干燥方式的工作原理不同,故人参的水分流失方式不一样,这导致了不同的干燥方式造成人参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收缩程度越小越能证明干燥剂所干燥的人参可以尽可能的保护鲜参的天然形态。
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制得的绿色环保干燥剂干燥的人参以及实施例3和实施例4所制得的热风干燥的人参的含水量进行测定,具体测定方法为:根据中国药典(2020)测定人参含水量:取人参粉末2g,平铺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误差在0.02-0.03g)中,厚度不超过5mm-10mm,精密称定,开启瓶盖在105℃干燥5小时,将瓶盖盖好,移置干燥器中,放冷30分钟,精密称定,再在上述温度干燥1小时,放冷,称重,至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mg为止。计算人参粉末的含水量,含水量=[(干燥前人参粉末和称量瓶总重-干燥后人参粉末和称量瓶总重)/人参粉末重量]×100%。对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和实施例4所制人参过程中产生的能耗及能耗率进行计算,测试结果见下表。
表6 两种干燥方式干燥人参的含水量。
Figure 636369DEST_PATH_IMAGE006
不同规格的两种干燥方式的含水量均低于安全含水量12%,且干燥剂所干燥的人参含水量明显低于热风干燥的人参含水量,该缓慢干燥的加工工艺使得人参形态保留完整,故干燥剂可以将人参完全干燥。
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制得的绿色环保干燥剂干燥的人参以及实施例3和实施例4所制得的热风干燥的人参的复水比进行测定,具体测定方法为:分别称取3片(0.5cm厚度)人参片样品置于烧杯中,在100ml水中95℃浸泡至人参质量不再变化,然后从水中取出,用滤纸擦干表面水分,直到样品表面没有多余的水。每组试验设置3组平行,结果取平均值。复水比=[复水后的样品的质量/干样品的质量],测试结果见图6。
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制得的绿色环保干燥剂干燥的人参以及实施例3和实施例4所制得的热风干燥的人参绘制干燥特性曲线。人参的水分比(moisture ratio,MR)不同时间MR的计算可简化为公式:MR=Mt /M0 ,其中Mt为t时刻的干基含水率,M0为初始干基含水率。干基含水率公式为:Mt=(Wt-G)/G,Wt为干燥任意时刻的总质量,G为绝干物质质量。人参的干燥速率(drying rate,DR)公式为:DR=(Mt1-Mt2)/(t2-t1),其中t1和t2 为干燥时间,DR为干燥时间为t1和时间t2之间的干燥速率,Mt1和Mt2为干燥时间为t1和t2时刻的干基含水率。绘制结果见图7至图10。
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制得的绿色环保干燥剂所干燥的人参以及实施例3和实施例4所制得的热风干燥的人参的断面结构进行测定,具体测定方法为:首先通过肉眼进行人参的整体观察,然后通过 SZMCTV(1/2)体式显微镜进行人参断面观察并局部放大拍照。测试结果见图11。
由图6可知,相较于热风干燥,两个规格的干燥剂干燥的人参复水比均最好。干燥剂干燥利用其自身特性,吸收水分的同时还有除湿防潮的功能,虽然干燥时间缓慢,但质地坚实,由图11可知,相较于热风干燥人参的空隙质地较少,干燥剂干燥的人参保留孔隙较多,因此药材复水速率快,吸水性强,此特性优点利于浸提液迅速且深入地浸入药材内部,使得提取液中有效成分显著增加,解决了热风干燥的劣势,操作简单、绿色环保。
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制得的绿色环保干燥剂所干燥的人参以及实施例3和实施例4所制得的热风干燥的人参单体皂苷进行含量测定,测试结果见表7。
(1)供试品溶液1制备:取各人参样品过4号筛约1g粉末,精密称定,置于100 mL锥形瓶中,加入50ml 80%甲醇,称重,过夜,超声提取30min,用甲醇补足重量,将上层清液过滤于100ml烧杯,色谱甲醇定容至50ml容量瓶,过0.22μm(有机相)针孔滤器,取5ml离心管,用高级封口膜封好,4℃保存,用于后续检测。
(2)供试品溶液2制备:从供试品溶液1中取10ml提取液于10ml试管在室温下用氮吹仪吹干溶剂,取至干燥。将残渣与10ml水混合,加入1ml的5%氢氧化钾溶液,使所得溶液在40℃下水浴静置 4 h。水解溶液通过加入 1ml的1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中和,中和后用酸度计测量PH值,用移液管取乙腈定容至 25ml 棕色容量瓶。过0.22μm针孔滤器,转移至5ml离心管内,用高级封口膜封好,于4℃储藏,备用。
(3)对照品溶液的制备:Rg1 0.1 mg/mL、Re 0.1 mg/mL、Rf 0.05 mg/mL、Rb1 0.2mg/mL、Rc 0.2 mg/mL、Rb2 0.1 mg/mL、Rb3 0.05 mg/mL、Rd 0.1 mg/mL。
(4)方法学考察: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 (250 mm× 4.6 mm, 5 μm);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程序如下:0~40 min,18%~21% (A);40~42 min,21%~26% (A);42~46 min,26%~32% (A);46~66 min,32%~33% (A);66~68 min,33%~34% (A);68~73 min,34%~38% (A);73~80 min,38%~49% (A);80~84 min,49% (A);84~85 min,49%~51% (A);85~90 min,51%~60% (A);90~92 min,60%~65% (A);92~99 min,65%(A);99~104 min,65%~85% (A);104~111 min,85% (A);111~115 min,85%~18% (A);115~122 min,18% (A);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03 nm;柱温30℃;进样量10 μL;分析时间122 min。
表7 不同干燥方式人参单体皂苷的含量。
Figure 239388DEST_PATH_IMAGE007
从表7中可以看出,干燥剂干燥的人参中单体皂苷的Re、Rb1、Rc、Rb3含量高于热风干燥的人参;而热风干燥的人参中单体皂苷的Rg1、Rf、Rb2、Rd含量高于干燥剂干燥的人参。将丙二酰基型人参皂苷碱解转化后,单体皂苷加和均有所提高,干燥剂干燥的单体皂苷加和高于热风干燥的。
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制得的干燥剂干燥的人参以及实施例3和实施例4所制得的热风干燥的人参的挥发油进行测定,具体测定方法为:人参样品用中药粉碎机粉碎均匀,称取过60目的1.0 g人参粉末,置于20 mL顶空小瓶中。铝盖密封后进样。
GC-MC分析:仪器:岛津 GC 2010plus-QP2020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配HS-20自动顶空进样器)。顶空进样器条件:恒温炉温度:100℃;样品流路温度:180℃;传输线温度:200℃;样品恒温时间:20min;样品导入时间:0.5min。GC条件:SHIMADZU SH-Rxi-5SiL MS 毛细管色谱柱(30m×0.25mm×0.25μm);程序升温条件:初始温度30℃,保持1 min,以25℃/min升至160℃,保持6 min,以30℃/min升至240℃,保持5min;以20℃/min升至260℃,保持2min;进样口温度280℃;载气为He。MS条件:EI离子源;离子源温度 230℃;传输线温度 200℃;电子能量 70 eV;质量范围 m/z:29~300;溶剂延迟时间 0.1 min;NIST 11 标准质谱库。测定结果见表9。
表8 不同干燥方式人参的挥发油的含量。
Figure 351701DEST_PATH_IMAGE008
续表。
Figure 29412DEST_PATH_IMAGE009
如表8所示,人参中的挥发油主要包括单萜类、烷烃类、酯类、倍半萜类,其中倍半萜类为挥发油的主要成分,聚乙炔醇类是其具备药理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热风干燥的人参中含量较高的五种化合物为异戊醛(19.88 %),正己醛(17.15 %),2-甲基-丁醛(10.53%),3-羟基-2-丁酮(10.14 %),2,3-丁二酮(9.36 %);干燥剂干燥的人参中含量较高的五种化合物为正己醛(17.19 %),2-甲基-丙醛(8.98 %),(-)-异喇叭烯(8.59 %),β-蒎烯(7.42%),(-)-α-新丁香三环烯(7.03 %)。倍半萜烯类化合物在干燥剂干燥的人参中相对含量较高,热风干燥的人参挥发油主要以倍半萜含氧化合物为主。人参挥发油成分不稳定,在干燥过程中易损失,且有发生化学转化的可能;从挥发油整体情况来说,人参在受到温度条件的影响下,挥发性成分不稳定,在干燥过程中极易损失。此外人参挥发油可以通过破坏菌体细胞壁、影响细菌物质和能量代谢来抑制细菌生长;同时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实现抗肿瘤作用;在心血管保护方面,人参挥发油还能显著抑制心肌缺血损伤,改善人体微循环。其中(-)-α-新丁香三环烯、α-蒎烯具有抗炎活性;β-榄香烯、β-蒎烯具有抑菌、抗炎、镇静、麻醉等作用。
(1)本研究中热风干燥具有能对人参进行快速干燥、操作简单、易于控制、成本低的优点,但干燥过程中人参表面的水分通过表面的气膜向气流主体扩散,干制后的产品组织较硬,吸水能力较差,在同样时间内复水比较低,存在干燥成品外观表象不佳,孔隙少且小,营养成分流失较严重的缺点。
(2)中药材传统质地评价以“体重、坚实、松泡”等定性描述为主,结合上述讨论部分,热风干燥的样品药材质地坚实,孔隙较少或无,松泡程度低,水分不易浸入,故复水比慢,复水时间长;干燥剂干燥的药材质地较坚实,孔隙较多,水分易浸入,故复水比较快,而且经加工后的药材在煎煮的过程中,易吸水,缩短煎煮时间,说明该种加工方法利于药材的煎煮,由于其质地较坚实,长期贮藏也不用担心其变质。干燥剂干燥与热风干燥的干燥方式相比,即满足了复水时长的问题,同时也能保证质地坚实,外观较优,表明干燥剂干燥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环保、零污染、且更为绿色优质的人参干燥方式,是目前比较值得继续研究的新工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复水好的人参干燥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A、取采收后的人参经清洗后备用;
B、将步骤A所得的人参中摆放干燥器内,加入食品干燥剂;逐步加入干燥剂,干燥剂每24小时更换1次,至人参含水量到达30%时干燥剂加倍;
C、将步骤B所得的干燥器置于室温下,阴凉通风处,使人参水分含量持续降低至12%时取出,即得外观形态完整、色泽好看且复水性好的干燥人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水好的人参干燥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的室温环境下温度不超过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水好的人参干燥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干燥器中人参的摆放为层层摆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水好的人参干燥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选取人参为大小均一的鲜人参作为同一批次进行干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水好的人参干燥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干燥剂更换是变色硅胶由黄橙色吸水变成了深蓝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水好的人参干燥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的食品干燥剂为蒙脱石,干燥剂初始用量为1倍人参重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水好的人参干燥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的食品干燥剂选自变色硅胶、纤维素片、氯化钙、蒙脱石、玉米淀粉、高吸水树脂的一种。
CN202210822048.5A 2022-07-13 2022-07-13 一种复水好的人参干燥加工工艺 Pending CN1153166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22048.5A CN115316655A (zh) 2022-07-13 2022-07-13 一种复水好的人参干燥加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22048.5A CN115316655A (zh) 2022-07-13 2022-07-13 一种复水好的人参干燥加工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16655A true CN115316655A (zh) 2022-11-11

Family

ID=83917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22048.5A Pending CN115316655A (zh) 2022-07-13 2022-07-13 一种复水好的人参干燥加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16655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7055A (zh) * 2014-05-30 2014-08-13 陇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一种党参初加工方法
CN106071648A (zh) * 2016-06-03 2016-11-09 天津大学 人参或西洋参冷冻干燥的保鲜方法
KR20170099065A (ko) * 2016-02-23 2017-08-31 중부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감압건조를 이용한 인삼 건조 방법
CN107233374A (zh) * 2017-07-14 2017-10-10 济南大学 一种西洋参的采后干燥方法
CN108634157A (zh) * 2018-05-11 2018-10-12 广东天保参茸有限公司 一种新鲜人参的真空冷冻干燥加工方法
CN110882295A (zh) * 2019-12-04 2020-03-17 甘肃万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鲜党参干燥加工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7055A (zh) * 2014-05-30 2014-08-13 陇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一种党参初加工方法
KR20170099065A (ko) * 2016-02-23 2017-08-31 중부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감압건조를 이용한 인삼 건조 방법
CN106071648A (zh) * 2016-06-03 2016-11-09 天津大学 人参或西洋参冷冻干燥的保鲜方法
CN107233374A (zh) * 2017-07-14 2017-10-10 济南大学 一种西洋参的采后干燥方法
CN108634157A (zh) * 2018-05-11 2018-10-12 广东天保参茸有限公司 一种新鲜人参的真空冷冻干燥加工方法
CN110882295A (zh) * 2019-12-04 2020-03-17 甘肃万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鲜党参干燥加工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29446B1 (ko) 한약분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한약의 환,캡슐, 정제
CN101579013B (zh) 莲子微波真空干燥工艺
CN104322844B (zh) 一种腊梅龙井茶的制作方法
CN105850725B (zh) 一种火龙果授粉的方法
CN107549341A (zh) 一种金萱茶树花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6879929A (zh) 一种彩色汤圆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17107A (zh) 一种抗氧化富硒全营养配方食品
KR101281510B1 (ko) 흑마늘 및 저점도 흑마늘 고농축액 제조방법
KR101125544B1 (ko) 발효 홍삼 제조 방법
CN115316655A (zh) 一种复水好的人参干燥加工工艺
KR100905604B1 (ko) 햅쌀과 새송이버섯을 이용한 홍주 제조 방법
KR100816789B1 (ko) 숙성 흑마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5127313A (zh) 一种利于保留人参原有外观性状的加工方法
KR20090102386A (ko) 감귤이 함유된 초코파이의 제조방법
KR101456287B1 (ko) 배암차즈기 잎을 이용한 항산화 및 항염 기능성차의 제조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여 제조한 기능성차
Jia et al. A new industrial model: the utiliz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 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 Baill. From soil to plate
CN109198143A (zh) 具有预防和治疗癌症功效的超浓缩生物复合花青素压片糖果及制备方法
CN115089623A (zh) 一种低活性成分损失的人参加工方法
CN114468276A (zh) 一种不老莓酵素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724633A (zh) 复窖法生产赖茅酒工艺
KR100708214B1 (ko) 황금성분 함유 쌀의 제조방법
CN102715311A (zh) 一种金银花虫草茶
CN107062810B (zh) 一种霍山石斛花的快速烘焙方法
CN115153002A (zh) 一种形态完整的人参加工方法
CN105265645A (zh) 一种保健茯砖茶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