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65645A - 一种保健茯砖茶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健茯砖茶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65645A
CN105265645A CN201410330887.0A CN201410330887A CN105265645A CN 105265645 A CN105265645 A CN 105265645A CN 201410330887 A CN201410330887 A CN 201410330887A CN 105265645 A CN105265645 A CN 1052656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brick
brick tea
health
c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3088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宿楠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33088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6564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656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656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健茯砖茶,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成:精制二级黑毛茶100份,降香黄檀片5-12份,荷叶片2-6份,茶汁12-22份。其制作方法:A、原料粉碎;B、原料称量;C、混合均匀;D、水分检测;E、初料称量;F、加茶汁和搅拌;G、蒸茶;H、装匣紧压;I、冷却定型和检验;J、发花干燥;K、出烘。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发明营养价值丰富,保健功能好;能有效开发和利用海南地区特色农产品降香黄檀叶,促进当地农产品市场发展,满足消费者对保健功能的渴求,且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成本较低,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能力,能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Description

一种保健茯砖茶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黑茶,尤其涉及一种保健茯砖茶及其制作方法,属于食品领域。
背景技术
降香黄檀,又称花梨木、黄花梨等,属豆科植物蝶形花亚科常绿植物,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主要产于我国海南省部分丘陵及低海拔地区。极其珍贵,其木材常常用于生产高档家具。其树干、根的干燥心材可入药,具行气活血、止痢、止血等功效,为国家药典收载名贵南药之一,药用价值极高。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表明降香黄檀具有抗氧化性强、抑制中枢、祛风解毒、抑制高血压、镇定、杀菌等作用,特别是对于降血压有着明显的疗效。但由于其生长周期长,利用价值并不高。降香黄檀的叶片,在保健作用上蕴含极大的潜力,在当地仅仅只是作为普通农户跌打损伤、晒干泡水喝的低级利用物,大部分都无人问津,未得到有效开发与利用。
荷叶是睡莲科植物的叶片,广泛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荷叶味苦,色青绿,气芬芳,具有清暑利湿、止血等功效,是传统药膳中常选用的原料。1991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的卫监发(1991)第45号文件中,荷叶被列入第2批“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之中。据《本草拾遗》中记载其具有“久食令人瘦”的作用。近代研究证实,荷叶除了含有普通植物所共有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蛋白质等常规化学成分外,还富含多种活性成分,特别是黄酮及生物碱,具有调脂、降压等功能,效果显著。
黑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也是我国特有的一大茶类。特别是安化黑茶中的茯砖茶,由于其独特的口感,显著的保健功效,受到消费者的亲睐。“发花”是加工茯砖茶过程中的特殊工艺,通过发花工艺在砖茶内形成“金花”,科学研究发现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益生菌体,具有较强的降脂降压、调节糖类代谢等功效,专家命名为“冠突散囊菌”。仅有千年灵芝上才会生长。随着对茯砖茶的不断研究,科学表明,茯砖茶具有明显的降“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功效。此外,还具有助消化、解油腻、减肥、抗氧化、延缓衰老,延年益寿,抗癌、降低烟酒毒害等保健作用。同时,茯砖茶还具有越陈越香,越陈越好喝的特点,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高脂、高蛋白食物的摄入上已远远超出了人体的自我消化吸收能力,同时也导致了大量的现代疾病,如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茶为国饮,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但人们对茶饮的注重已不在仅仅只是感官品质与精神享受,更重视的是茶的保健功能。在此背景下,本发明充分开发和利用降香黄檀、荷叶、黑茶这些传统优质资源的保健功效,为这些传统资源提供新的出路,预防并治疗现代人所担忧的“富贵病”,通过喝茶享健康生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保健茯砖茶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保健茯砖茶,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成:精制二级黑毛茶100份,降香黄檀片5-12份,荷叶片2-6份,茶汁12-22份。
本发明中采用的降香黄檀叶为海南特产;荷叶片为海南地区绿色有机食品;黑毛茶为精制安化二级黑毛茶,属绿色有机食品。
一种保健茯砖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原料粉碎:将晒干后的降香黄檀和荷叶分别粉碎,制成降香黄檀片和荷叶片,使二者粒径大小达到10目以上;
B、原料称量:按重量份计分别称取精制二级黑毛茶100份,降香黄檀片5-12份,荷叶片2-6份,茶汁12-22份;
C、混合均匀:将称取的降香黄檀叶、荷叶片、二级黑毛茶用搅拌机混合均匀;
D、水分检测:对混合均匀后的制茶初料进行水分测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T8304—2002《茶水分测定》;要求制茶初料水分含量在8%;
E、初料称量:对通过水分检测的制茶初料,根据成品砖茶质量要求,一般成品砖茶单位标准重量为2kg,成品标准干度为8%,称取所需重量的制茶初料;
F、加茶汁和搅拌:加入茶汁,使茶胚达到“发花”所需要的含水量,也有利于压紧成型,加入的茶汁以进烘前的湿砖含水量控制在20%—30%为标准,并搅拌均匀,使水分分布均匀;
G、蒸茶:将上述茶胚进行气蒸,使初料受热变软且具有粘性蒸茶时间一般在5—6s;
H、装匣紧压:将蒸过的初料装匣紧压,压力设计为20吨;
I、冷却定型和检验:紧压完成后,将匣放在凉置区,经过90min左右,使砖温由80℃左右降到50℃左右,然后退砖,将茶砖从匣子中推出;对茶砖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的茶砖经过包装,待送烘房发花干燥,若不合格则返回重制;
J、发花干燥:将包装好的茶砖有次序的送入到烘房中,排列在烘架上,通过调温排湿技术,前一阶段12天为“发花”期,后一阶段5—10天为干燥期;
K、出烘:检验干燥后砖茶的含水量,水分含量不超过8%,即可停止升温,并打开烘房的门窗降温,至砖茶冷却后出烘,即为成品。
进一步地,加入的茶汁是由黑茶的茶梗、茶果熬煮制成。
进一步地,发花干燥分两步完成:第一阶段:发花温度为28℃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75%—85%之间,时间为12天;第二阶段:干燥温度逐渐升高,一般自30℃上升至42—45℃,相对湿度则应逐渐降低到50%以下。
原料粉碎时,采用北京中兴伟业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FW-100型高速万能粉碎机对降香黄檀叶进行粉碎,粉碎后用10目的筛网过筛,通过筛网的降香黄檀叶装袋保存;未通过筛网的降香黄檀叶继续用高速万能粉碎机粉碎直至通过10目筛网。荷叶的粉碎过程亦相同。
本发明对制茶初料进行水分含量测定,对于后期的加茶汁控制茶叶发花含水量有重要意义,精确原料到成品的质量要求,科学地控制茶叶发花所需的含水量,避免了加茶汁不当造成的砖茶发花不均匀,长杂菌问题。
本发明对定型后的砖茶进行冷却,有利于水分在砖茶内分布均匀,避免在发花过程中出现“烧心”的现象,降低不合格产品的产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
1、从原料的选择上,本发明就符合当今社会对食品的要求,即营养价值丰富,保健功能好,因而市场前景很好。
2、本发明能有效开发和利用海南地区特色农产品降香黄檀叶,促进当地农产品市场发展,有利于当地农民增收。而且精制安化二级黑毛茶符合现代人对茶叶原料的要求,既符合消费者对茶品的定位,又满足消费者对保健功能的渴求。同时,茯砖茶还具有越陈越香,越陈越好喝的特点,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3、本发明保健茯砖茶的成本较低,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能力,能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保健茯砖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原料粉碎:将晒干后的降香黄檀和荷叶分别粉碎,制成降香黄檀片和荷叶片,使两者粒径大小达到10目以上;
B、原料称量:按重量份计分别称取精制二级黑毛茶100份,降香黄檀片5份,荷叶片2份,茶汁17份;
C、混合均匀:将称取的降香黄檀叶、荷叶片、二级黑毛茶用搅拌机混合均匀;
D、水分检测:对混合均匀后的制茶初料进行水分测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T8304—2002《茶水分测定》,要求制茶初料水分含量在8%;
E、初料称量:对通过水分检测的制茶初料,根据成品砖茶质量要求,一般成品砖茶单位标准重量为2kg,成品标准干度为8%,称取所需重量的制茶初料;
F、加茶汁和搅拌:加入茶汁,使茶胚达到“发花”所需要的含水量,也有利于压紧成型,加入的茶汁以进烘前的湿砖含水量控制在25%为标准,并搅拌均匀,使水分分布均匀;
G、蒸茶:将上述茶胚进行气蒸,使初料受热变软且具有粘性蒸茶时间一般在5—6s;
H、装匣紧压:将蒸过的初料装匣紧压,压力设计为20吨;
I、冷却定型和检验:紧压完成后,将匣放在凉置区,经过90min左右使砖温由80℃左右降到50℃左右,然后退砖,将茶砖从匣子中推出;对茶砖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的茶砖经过包装,待送烘房发花干燥,若不合格则返回重制;
J、发花干燥:将包装好的茶砖有次序的送入到烘房中,排列在烘架上,通过调温排湿技术,前一阶段14天为“发花”期,后一阶段5天为干燥期;
K、出烘:检验干燥后砖茶的含水量,水分含量不超过8%,即可停止升温,并打开烘房的门窗降温,至砖茶冷却后出烘,即为成品。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保健茯砖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原料粉碎:将晒干后的降香黄檀和荷叶分别粉碎,制成降香黄檀片和荷叶片,使两者粒径大小达到10目以上;
B、原料称量:按重量份计分别称取精制二级黑毛茶100份,降香黄檀片8份,荷叶片4份,茶汁12份;
C、混合均匀:将称取的降香黄檀叶、荷叶片、二级黑毛茶用搅拌机混合均匀;
D、水分检测:对混合均匀后的制茶初料进行水分测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T8304—2002《茶水分测定》,要求制茶初料水分含量在8%;
E、初料称量:对通过水分检测的制茶初料,根据成品砖茶质量要求,一般成品砖茶单位标准重量为2kg,成品标准干度为8%,称取所需重量的制茶初料;
F、加茶汁和搅拌:加入茶汁,使茶胚达到“发花”所需要的含水量,也有利于压紧成型,加入的茶汁以进烘前的湿砖含水量控制在20%为标准,并搅拌均匀,使水分分布均匀;
G、蒸茶:将上述茶胚进行气蒸,使初料受热变软且具有粘性蒸茶时间一般在5—6s;
H、装匣紧压:将蒸过的初料装匣紧压,压力设计为20吨;
I、冷却定型和检验:紧压完成后,将匣放在凉置区,经过120min左右使砖温由80℃左右降到40℃左右,然后退砖,将茶砖从匣子中推出;对茶砖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的茶砖经过包装,待送烘房发花干燥,若不合格则返回重制;
J、发花干燥:将包装好的茶砖有次序的送入到烘房中,排列在烘架上,通过调温排湿技术,前一阶段10天为“发花”期,后一阶段8天为干燥期;
K、出烘:检验干燥后砖茶的含水量,水分含量不超过8%,即可停止升温,并打开烘房的门窗降温,至砖茶冷却后出烘,即为成品。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一种保健茯砖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原料粉碎:将晒干后的降香黄檀和荷叶分别粉碎,制成降香黄檀片和荷叶片,使两者粒径大小达到10目以上;
B、原料称量:按重量份计分别称取精制二级黑毛茶100份,降香黄檀片12份,荷叶片6份,茶汁22份;
C、混合均匀:将称取的降香黄檀叶、荷叶片、二级黑毛茶用搅拌机混合均匀;
D、水分检测:对混合均匀后的制茶初料进行水分测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T8304—2002《茶水分测定》。要求制茶初料水分含量在8%;
E、初料称量:对通过水分检测的制茶初料,根据成品砖茶质量要求,一般成品砖茶单位标准重量为2kg,成品标准干度为8%,称取所需重量的制茶初料;
F、加茶汁和搅拌:加入茶汁,使茶胚达到“发花”所需要的含水量,也有利于压紧成型,加入的茶汁以进烘前的湿砖含水量控制在30%为标准,并搅拌均匀,使水分分布均匀;
G、蒸茶:将上述茶胚进行气蒸,使初料受热变软且具有粘性蒸茶时间一般在5—6s;
H、装匣紧压:将蒸过的初料装匣紧压,压力设计为20吨;
I、冷却定型和检验:紧压完成后,将匣放在凉置区,经过150min左右使砖温由80℃左右降到25℃左右,然后退砖,将茶砖从匣子中推出;对茶砖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的茶砖经过包装,待送烘房发花干燥,若不合格则返回重制;
J、发花干燥:将包装好的茶砖有次序的送入到烘房中,排列在烘架上,通过调温排湿技术,前一阶段14天为“发花”期,后一阶段7天为干燥期;
K、出烘:检验干燥后砖茶的含水量,水分含量不超过8%,即可停止升温,并打开烘房的门窗降温,至砖茶冷却后出烘,即为成品。
G、将发酵面团倒入饼模中做型,再烘焙、冷却即成。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一种保健茯砖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原料粉碎:将晒干后的降香黄檀和荷叶分别粉碎,制成降香黄檀片和荷叶片,使两者粒径大小达到10目以上;
B、原料称量:按重量份计分别称取精制二级黑毛茶100份,降香黄檀片5份,荷叶片4份,茶汁17份;
C、混合均匀:将称取的降香黄檀叶、荷叶片、二级黑毛茶用搅拌机混合均匀;
D、水分检测:对混合均匀后的制茶初料进行水分测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T8304—2002《茶水分测定》。要求制茶初料水分含量在8%;
E、初料称量:对通过水分检测的制茶初料,根据成品砖茶质量要求,一般成品砖茶单位标准重量为2kg,成品标准干度为8%,称取所需重量的制茶初料;
F、加茶汁和搅拌:加入茶汁,使茶胚达到“发花”所需要的含水量,也有利于压紧成型,加入的茶汁以进烘前的湿砖含水量控制在25%为标准,并搅拌均匀,使水分分布均匀;
G、蒸茶:将上述茶胚进行气蒸,使初料受热变软且具有粘性蒸茶时间一般在5—6s;
H、装匣紧压:将蒸过的初料装匣紧压,压力设计为20吨;
I、冷却定型和检验:紧压完成后,将匣放在凉置区,经过90min左右使砖温由80℃左右降到50℃左右,然后退砖,将茶砖从匣子中推出;对茶砖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的茶砖经过包装,待送烘房发花干燥,若不合格则返回重制;
J、发花干燥:将包装好的茶砖有次序的送入到烘房中,排列在烘架上,通过调温排湿技术,前一阶段11天为“发花”期,后一阶段10天为干燥期;
K、出烘:检验干燥后砖茶的含水量,水分含量不超过8%,即可停止升温,并打开烘房的门窗降温,至砖茶冷却后出烘,即为成品。
根据黑茶感官评价原理与技术,参照国标感官评价标准,分别对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及实施例4的外形(占总评分35%)、香气(占总评分25%)、汤色(占总评分10%)、滋味(占总评分30%)、叶底(占总评分的10%)进行综合评分。且该感官审评由长期研究黑茶的5位专家组成的评定小组完成。该评分标准如表1所示。
表1保健茯砖茶感官审评标准
实施例1-实施例4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实验结果表
实施例号 外形(25%) 汤色(10%) 香气(25%) 滋味(30%) 叶底(10%) 总分
实施例1 96 94 94 92 94 93.9
实施例2 95 95 90 89 94 91.8
实施例3 94 90 90 88 94 90.8
实施例4 94 96 95 93 94 94.1
参照评分标准及各实施例得分可知:本发明生产出的保健茯砖茶,外形呈砖片形,砖面平整,棱角分明,厚薄一致,色泽黑褐,金花繁盛,汤色橙红,香气纯正,并具有特殊的菌花香、荷香及药香,风味独特,并富含保健功能。它的研制生产,不仅增加了砖茶的花色品种,还拓宽了降香黄檀、荷叶和黑茶的综合利用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更好的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不能理解为是对本专利包括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本专利所揭示精神的所作的任何等同变更或修饰,均落入本专利包括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保健茯砖茶,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成:精制二级黑毛茶100份,降香黄檀片5-12份,荷叶片2-6份,茶汁12-22份。
2.一种保健茯砖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原料粉碎:将晒干后的降香黄檀和荷叶分别粉碎,制成降香黄檀片和荷叶片,使二者粒径大小达到10目以上;
B、原料称量:按重量份计分别称取精制二级黑毛茶100份,降香黄檀片5-12份,荷叶片2-6份,茶汁12-22份;
C、混合均匀:将称取的降香黄檀叶、荷叶片、二级黑毛茶用搅拌机混合均匀;
D、水分检测:对混合均匀后的制茶初料进行水分测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T8304—2002《茶水分测定》;要求制茶初料水分含量在8%;
E、初料称量:对通过水分检测的制茶初料,根据成品砖茶质量要求,一般成品砖茶单位标准重量为2kg,成品标准干度为8%,称取所需重量的制茶初料;
F、加茶汁和搅拌:加入茶汁,使茶胚达到“发花”所需要的含水量,也有利于压紧成型,加入的茶汁以进烘前的湿砖含水量控制在20%—30%为标准,并搅拌均匀,使水分分布均匀;
G、蒸茶:将上述茶胚进行气蒸,使初料受热变软且具有粘性蒸茶时间一般在5—6s;
H、装匣紧压:将蒸过的初料装匣紧压,压力设计为20吨;
I、冷却定型和检验:紧压完成后,将匣放在凉置区,经过90min左右,使砖温由80℃左右降到50℃左右,然后退砖,将茶砖从匣子中推出;对茶砖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的茶砖经过包装,待送烘房发花干燥,若不合格则返回重制;
J、发花干燥:将包装好的茶砖有次序的送入到烘房中,排列在烘架上,通过调温排湿技术,前一阶段12天为“发花”期,后一阶段5—10天为干燥期;
K、出烘:检验干燥后砖茶的含水量,水分含量不超过8%,即可停止升温,并打开烘房的门窗降温,至砖茶冷却后出烘,即为成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健茯砖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中,加入的茶汁是由黑茶的茶梗、茶果熬煮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健茯砖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J中的发花干燥分两步完成:第一阶段:发花温度为28℃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75%—85%之间,时间为12天;第二阶段:干燥温度逐渐升高,一般自30℃上升至42—45℃,相对湿度则应逐渐降低到50%以下。
CN201410330887.0A 2014-07-14 2014-07-14 一种保健茯砖茶及其制作方法 Pending CN1052656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30887.0A CN105265645A (zh) 2014-07-14 2014-07-14 一种保健茯砖茶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30887.0A CN105265645A (zh) 2014-07-14 2014-07-14 一种保健茯砖茶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65645A true CN105265645A (zh) 2016-01-27

Family

ID=55136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30887.0A Pending CN105265645A (zh) 2014-07-14 2014-07-14 一种保健茯砖茶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6564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4729A (zh) * 2016-05-24 2016-10-12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灵芝黑茶的生产方法
CN106615278A (zh) * 2016-12-14 2017-05-10 四川筑红运林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降香黄檀黑茶高效发酵工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0817A (zh) * 2012-02-26 2012-08-22 湖南阿香茶果食品有限公司 荷香茯砖茶及其生产方法
CN102907517A (zh) * 2012-09-04 2013-02-06 深圳市宝轩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黄花梨黑茶及其生产方法
CN103039645A (zh) * 2012-12-07 2013-04-17 贺志弘 荷香金茯茶及制备方法
CN103518899A (zh) * 2013-11-01 2014-01-22 黄艳君 山楂茯砖茶及其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0817A (zh) * 2012-02-26 2012-08-22 湖南阿香茶果食品有限公司 荷香茯砖茶及其生产方法
CN102907517A (zh) * 2012-09-04 2013-02-06 深圳市宝轩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黄花梨黑茶及其生产方法
CN103039645A (zh) * 2012-12-07 2013-04-17 贺志弘 荷香金茯茶及制备方法
CN103518899A (zh) * 2013-11-01 2014-01-22 黄艳君 山楂茯砖茶及其制作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茶文化大观编委会: "《中华当代茶界茶人辞典》", 30 April 1995 *
陈宗懋等: "《中国茶经:2011年版》", 31 October 2011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4729A (zh) * 2016-05-24 2016-10-12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灵芝黑茶的生产方法
CN106615278A (zh) * 2016-12-14 2017-05-10 四川筑红运林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降香黄檀黑茶高效发酵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52241B (zh) 茯苓营养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52726B (zh) 一种基于莲藕全利用的藕粉制作工艺
CN106720556A (zh) 一种金花茶黑茶及其加工工艺
CN104920687A (zh) 一种养生茉莉红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07518097A (zh) 一种白茶的生产方法
CN103444928B (zh) 一种春季养身早茶袋泡茶
CN102318702B (zh) 一种地黄花茶及其生产工艺
CN101248879B (zh) 一种五加叶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35351A (zh) 营养果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65645A (zh) 一种保健茯砖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04207016A (zh) 一种玛咖米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61565B (zh) 一种冬季养身早茶袋泡茶
CN103444950B (zh) 一种夏季养身早茶袋泡茶
CN106472749A (zh) 一种紫芽人参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83228A (zh) 铁皮石斛面条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95577B (zh) 阿胶桃片糕的制备方法
CN103444933B (zh) 一种夏季养身中午茶袋泡茶
CN106367282A (zh) 一种米兰风味糯米酒的酿制方法
CN103444932B (zh) 一种冬季养身下午茶袋泡茶
CN103444929B (zh) 一种春季养身中午茶袋泡茶
CN105962045A (zh) 一种乌发养血米糕
CN105995542A (zh) 一种营养保健黑米草莓脆片
CN105982260A (zh) 荞麦枸杞生姜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16253A (zh) 一种降三高的牛蒡食品及其制作方法
CN108902694A (zh) 一种煎饼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