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98442A - 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98442A
CN115298442A CN202180022414.2A CN202180022414A CN115298442A CN 115298442 A CN115298442 A CN 115298442A CN 202180022414 A CN202180022414 A CN 202180022414A CN 115298442 A CN115298442 A CN 1152984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unit
user
air blowing
blo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2241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98442B (zh
Inventor
中川朋美
岩川幹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2984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984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984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984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 F24F2120/12Position of occupa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控制系统(500)具备:多个送风部(例如第一送风部(240a)、第二送风部(240b)以及第三送风部(240c)),多个送风部朝向沿水平方向排列的多个部位中的对应的各个部位吹送空气;探测部(30),其探测存在于吹送空气的方向上的用户(1);导出部(122),其基于来自探测部(30)的探测结果,来导出用户(1)的相对于多个送风部(第一送风部(240a)、第二送风部(240b)以及第三送风部(240c))而言的水平方向上的横向宽度;决定部(124),其基于所导出的用户(1)的横向宽度,来决定在横向宽度的水平方向上的两端及中央的各处的送风方式;以及控制部(126),其基于决定出的送风方式,来控制多个送风部(第一送风部(240a)、第二送风部(240b)以及第三送风部(240c))各自的动作。

Description

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一种通过测量室内的温度分布和室内的人物的位置信息来进行舒适温度调节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技术:检测室内的人物的位置,并根据该人物的位置来进行室内的温度和气流的控制,由此进行舒适的空调控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1755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现有技术中,很难说进行了与人物相应的舒适的空调控制。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进行与人物相应的舒适的空调控制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控制系统具备:多个送风部,所述多个送风部朝向沿水平方向排列的多个部位中的对应的各个部位吹送空气;探测部,其探测存在于吹送所述空气的方向上的用户;导出部,其基于来自所述探测部的探测结果,来导出所述用户的相对于所述多个送风部而言的水平方向上的横向宽度;决定部,其基于所导出的所述用户的所述横向宽度,来决定在所述横向宽度的水平方向上的两端及中央的各处的送风方式;以及控制部,其基于决定出的所述送风方式来控制所述多个送风部各自的动作。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控制方法是具备多个送风部的送风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多个送风部朝向沿水平方向排列的多个部位中的对应的各个部位吹送空气,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探测存在于从所述送风装置吹送所述空气的方向上的用户;基于探测出的结果,来导出所述用户的相对于所述多个送风部而言的水平方向上的横向宽度;基于所导出的所述用户的所述横向宽度,来决定在所述横向宽度的水平方向上的两端及中央的各处的送风方式;以及基于决定出的所述送风方式来控制所述多个送风部各自的动作。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程序是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所述控制方法的程序。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能够进行与人物相应的舒适的空调控制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系统的概要的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系统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送风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4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系统的动作例1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基于用户的横向宽度的送风控制的例子的图。
图6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系统的动作例2的流程图。
图7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系统的动作例3的流程图。
图8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系统的动作例4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实验例1的结果的图表。
图10是示出实验例2的结果的图表。
图11是示出实验例3的结果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对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此外,下面说明的实施方式均表示总括性的或具体的例子。下面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及连接方式、步骤、步骤的顺序等是一个例子,其主旨并不在于限定本发明。另外,关于下面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中的、未记载于独立权利要求的构成要素,设为任意的构成要素来进行说明。
此外,各图是示意图,未必严格地进行图示。另外,在各图中,对实质上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有时省略或简化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
[1.概要]
首先,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系统的概要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系统的概要的图。
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系统500是用于基于用户的横向宽度来控制送风装置200的系统。如图1所示,控制系统500除了控制配置于用户1所在的空间中的送风装置200以外,也可以还基于用户1使用用户终端装置400输入的信息(例如,用户1所期望的冷暖感和气氛等)来控制照明装置310和音响装置320等屋内装置。
用户1的横向宽度是根据来自摄像机等探测部30的探测结果导出的。控制系统500决定在用户1的横向宽度的两端及中央的各个部位的送风方式,并基于决定出的送风方式来控制来自送风装置200的送风。另外,例如,控制系统500也可以基于用户1使用智能手机等用户终端装置400输入的、与用户所期望的冷暖感有关的信息,来变更送风方式。另外,例如,控制系统500也可以基于与用户1所期望的气氛有关的信息,不仅控制来自送风装置200的送风,还控制照明装置310和音响装置320等配置于室内的其它装置(下面也称为屋内装置)的动作。关于具体的控制的例子,在后面叙述。
此外,用户1的横向宽度是指用户1的相对于送风装置200所具备的多个送风部(例如第一送风部240a、第二送风部240b以及第三送风部240c(参照图3))而言的水平方向上的横向宽度,更具体地说,是用户1的在送风装置200所具备的多个送风部(第一送风部240a、第二送风部240b以及第三送风部240c)的排列方向上的宽度。例如,在用户1面向送风装置200的情况下,用户1的横向宽度是用户1的肩宽,在用户1相对于送风装置200朝向横向的情况下,用户1的横向宽度是用户1的躯体的厚度。在图1中,示出了将送风装置200配置在地面上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送风装置200配置于天花板。在该情况下,用户1的相对于送风装置200而言的水平方向上的横向宽度是从天花板来看的用户1的水平方向上的横向宽度,更具体地说,是用户1的在配置于天花板的送风装置200的多个送风部(第一送风部240a、第二送风部240b以及第三送风部240c)的排列方向上的宽度。
[2.功能结构]
接着,除了参照图1以外,还参照图2来对控制系统500的功能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系统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系统500具备探测部30、控制装置100、送风装置200、屋内装置300以及用户终端装置400。
[探测部和温度传感器]
探测部30是探测用户1的传感器。探测部30探测存在于从送风装置200吹送空气的方向上的用户1。探测部30例如是摄像机,拍摄用户1的图像(具体地说,是动态图像)。摄像机由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u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或CCD(Charge Coupled Divece: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来实现。另外,探测部30既可以是拍摄距离图像的测距摄像机,也可以是对探测范围内是否存在用户1进行探测的红外线传感器。探测部30既可以设置于室内空间,也可以组装进送风装置。
温度传感器50测量配置有送风装置200的室内空间的温度。具体地说,温度传感器50感测用户1的周围的温度。温度传感器50将感测数据输出到控制装置100。温度传感器50既可以组装进送风装置200,也可以设置于室内空间。另外,也可以设置一个以上的温度传感器50,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将一个温度传感器50组装进送风装置200,将其余的温度传感器50设置于室内空间的天花板、墙壁或者柱子等。例如,多个温度传感器50的温度的测量值被用于计算室内空间中的温度分布。温度传感器50例如也可以由热敏电阻或热电偶等温度测量元件来实现。
此外,控制系统500也可以还具备感测用户的周围的环境的湿度的湿度传感器(未图示)。湿度传感器将感测数据输出到控制装置100。湿度传感器既可以组装进送风装置200,也可以组装进配置于室内的加湿器(未图示),还可以设置于室内空间。另外,湿度传感器也可以是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集成于一个芯片的温湿度传感器。
[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100基于根据探测部30的探测结果导出的用户1的横向宽度来控制送风装置200。控制装置100也可以还基于温度传感器50的测量值来控制送风装置200。控制装置100也可以还基于由用户1输入的与冷暖感有关的信息来控制送风装置200。控制装置100既可以是设置于室内空间或其附近的本地控制器,也可以是组装进送风装置200的电路。控制装置100例如具备通信部110、信息处理部120以及存储部130。
通信部110是用于控制装置100经由局域通信网络来与探测部30、温度传感器50、送风装置200、屋内装置300及用户终端装置400进行通信的通信模块(通信电路)。通信部110例如从探测部30和温度传感器50分别获取感测数据。另外,通信部110从用户终端装置400获取用户1的输入信息。利用通信部110进行的通信既可以是有线通信,也可以是无线通信。关于通信中使用的通信标准,不特别地限定。
信息处理部120进行用于使送风装置200进行送风控制的信息处理。信息处理部120具有导出部122、决定部124以及控制部126。信息处理部120例如由处理器、微计算机或者专用电路来实现。信息处理部120也可以由处理器、微计算机以及专用电路中的两者以上的组合来实现。
导出部122基于来自探测部30的探测结果,来导出用户1的相对于多个送风部(例如第一送风部240a、第二送风部240b以及第三送风部240c)而言的水平方向上的横向宽度。
决定部124基于由导出部122导出的用户1的横向宽度,来决定在用户1的横向宽度的水平方向上的两端及中央的各处的送风方式。关于送风方式,能够列举送风速度、送风量、送风范围或者这些参数的周期性的变动(所谓的波动)等。
控制部126基于由决定部124决定出的送风方式,来控制送风装置200的多个送风部各自的动作。基于该送风方式实现的具体的送风模式例如既可以是用户1的横向宽度的两端的空气的风量与用户1的横向宽度的中央的空气的风量的比率大的送风模式,也可以是用户1的两端的中央的空气的风量与用户1的横向宽度的中央的空气的风量的比率小的送风模式。另外,送风模式还可以是向用户1的横向宽度的中央吹送的空气具有波动、且向用户1的横向宽度的两端吹送的空气保持恒定量的送风模式。此外,送风模式不限于上述的例子。
此外,通过动作例来对信息处理部120的各部的功能的详情进行说明。
存储部130是存储控制装置100从探测部30和温度传感器50等各种传感器获取到的感测数据以及信息处理部120所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例如,是用于控制送风装置200的应用程序)等的存储装置。另外,存储部130中例如也可以保存有送风方式数据库(未图示)和控制模式数据库(未图示)。也可以是,在送风方式数据库中将用户的横向宽度与在用户的横向宽度的两端及中央的各处的送风方式(下面简称为送风方式)相关联地进行保存。另外,也可以是,在控制模式数据库中将送风方式、从送风部到用户的距离以及送风部的控制模式相关联地进行保存。另外,在存储部130中,除了保存有送风方式数据库以外,也可以还保存有将与用户所期望的冷暖感有关的信息与送风方式相关联地进行保存的冷暖感-送风方式数据库(未图示)。另外,在存储部中也可以保存有将与用户所期望的气氛有关的信息与送风方式相关联地进行保存的气氛-送风方式数据库(未图示)。也可以将这些冷暖感-送风方式数据库和气氛-送风方式数据库汇总为一个数据库。并且,也可以在冷暖感-送风方式数据库和气氛-送风方式数据库的各数据库中保存照明方式和音响方式。存储部130例如由半导体存储器等来实现。存储部130也可以是云服务器上的存储部。此外,在控制系统500具备加湿部(未图示)的情况下,在冷暖感-送风方式数据库和气氛-送风方式数据库的各数据库中,除了保存照明方式和音响方式以外,也可以还保存加湿方式。关于照明方式、音响方式以及加湿方式的详情,在后面叙述。
[送风装置]
送风装置200是具备多个送风部、并且能够对从各送风部送出的空气的量(即风量)、送出的空气的速度(即风速)以及它们的周期性的变动等独立地进行控制的装置。送风装置200例如具备通信部210、控制部220、存储部230、第一送风部240a、第二送风部240b以及第三送风部240c。另外,如图2所示,送风装置200也可以具有热交换器等温度调整部(例如第一温度调整部250a、第二温度调整部250b以及第三温度调整部250c)等,由此能够调整从送风装置200送出的空气的温度。也就是说,送风装置200也可以具有温度调整功能(送风功能和冷暖气设备功能)。下面,除了参照图2以外,还参照图3来对送风装置20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送风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如图3所示,送风装置200具备壳体270、配置在壳体270上的多个送风部以及分隔板280。在图3的例子中,多个送风部是第一送风部240a、第二送风部240b以及第三送风部240c。在壳体270中容纳有与各送风部对应的高压空气调整部260a、260b、260c(下面称为260a~260c)。高压空气调整部260a~260c具备高压空气产生部261a、261b、261c、上述的温度调整部(在图3中未图示)以及向各吹出口送出高压空气的喷嘴(未图示),其中,高压空气产生部261a、261b、261c包括用于从壳体270的外部引入空气的吸入口(未图示)、用于产生高压空气的叶轮(未图示)以及驱动叶轮的马达(未图示)。分隔板280划分出后述的间隙。送风装置200既可以在间隙的一部分具备分隔板280,也可以不具备分隔板280。
接下来,参照图2和图3来对第一送风部240a、第二送风部240b以及第三送风部240c进行说明。第一送风部240a、第二送风部240b以及第三送风部240c朝向沿水平方向排列的3个部位中的对应的各个部位吹送空气。在此,示出了送风装置200具备3个送风部的例子,但不限于此。送风装置200也可以具备2个送风部,也可以具备4个以上的送风部。在送风装置200具备3个送风部的情况下,例如,第一送风部240a向面向送风装置200的用户1(参照图1)的横向宽度的右端送出风,第二送风部240b向用户1的横向宽度的中央送出风,第三送风部240c向用户1的横向宽度的左端送出风。在送风装置200具备2个送风部的情况下,各送风部例如以使风吹到从用户1的横向宽度上的一个端部到中央的范围的方式送出风。
接下来,参照图3来对各送风部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在第一送风部240a设置有喷嘴241a和喷嘴241b,喷嘴241a在一个侧面(在此为图纸的近侧的面)具有用于吹出高压空气的吹出口242a,喷嘴241b在一个侧面具有吹出口242b,喷嘴241a和喷嘴241b以使各自的所述一个侧面为同一平面的方式隔开间隙地配置。关于第二送风部240b和第三送风部240c,也与第一送风部240a相同。在第二送风部240b设置有喷嘴241c和喷嘴241d,喷嘴241c在一个侧面具有吹出口242c,喷嘴241d在一个侧面具有吹出口242d,喷嘴241c和喷嘴241d以使各自的所述一个侧面为同一平面的方式隔开间隙地配置。另外,在第三送风部240c设置有喷嘴241e和喷嘴241f,喷嘴241e在一个侧面具有吹出口242e,喷嘴241f在一个侧面具有吹出口242f,喷嘴241e和喷嘴241f以使各自的所述一个侧面为同一平面的方式隔开间隙地配置。在图3的例子中,吹出口242a~242f以同样的方式形成于一个侧面,但例如也可以如上侧吹出口和下侧吹出口那样,吹出口242a~242f各自由多个吹出口构成,各喷嘴的吹出口的尺寸(在此为纵向宽度)也可以不同。此外,也可以在各吹出口设置用于调整风向的风向板(未图示)。例如,送风装置200也可以按照来自控制装置100的控制信号,来调整从吹出口吹出的高压空气的朝向,由此控制从送风部吹送的空气的朝向。例如,也可以是,在控制装置100根据来自探测部30的探测结果决定了基于用户1的动作的送风方式的情况下,送风装置200根据用户1的动作来进行送风控制。另外,在送风装置200中,也可以是,例如在控制装置100根据来自探测部30的探测结果决定了基于用户1的纵向宽度的送风方式的情况下,送风装置200除了进行用户1的横向宽度方向上的送风控制以外,还进行纵向宽度方向上的送风控制。
第一送风部240a、第二送风部240b以及第三送风部240c的各送风部将通过从吹出口242a~242f吹出的高压空气而被引导至两个喷嘴241a与241b的间隙的空气、两个喷嘴241c与241d的间隙的空气、以及两个喷嘴241e与241f的间隙的空气朝向沿水平方向排列的3个部位中的对应的各个部位吹送。第一送风部240a、第二送风部240b以及第三送风部240c各自的动作是由控制部220基于来自控制装置100的控制信号控制的。例如,送风装置200也可以按照来自控制装置100的控制信号,来调整从第一送风部240a的吹出口242a和242b吹出的高压空气的量,由此控制从第一送风部240a吹送的空气的量。通过控制从第一送风部240a吹送的空气的量,来调整在用户1的横向宽度上的与第一送风部240a对应的一部分(例如右端)处的送风方式(例如风量和风速)。
此外,虽然未图示,但第一送风部240a、第二送风部240b以及第三送风部240c各自也可以还具有加湿部(未图示)。由此,能够调整从送风装置200送出的空气的湿度。加湿部例如具备贮存水的贮水容器和在贮水容器内进行保水的过滤器。通过动作例来对加湿部的动作的详情进行说明。
再次参照图2来对送风装置200的通信部210、控制部220以及存储部230进行说明。
通信部210是用于送风装置200与控制装置100进行通信的通信电路。通信部210例如既可以是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电路,也可以是进行有线通信的有线通信电路。关于通信部210进行的通信的通信标准,不被特别地限定。
控制部220进行与送风装置200的控制有关的信息处理。控制部220例如由微计算机实现,但也可以由处理器或专用电路来实现。
存储部230是存储有控制部220所执行的程序(例如是用于控制送风装置200的应用程序)等的存储装置。存储部230例如由半导体存储器等实现。
[屋内装置]
屋内装置300是设置于室内空间的、送风装置200以外的装置,是作为控制装置100的控制对象的装置。如上所述,照明装置310和音响装置320等屋内装置300的动作是由控制装置100基于用户1使用用户终端装置400输入的信息(例如用户1所期望的冷暖感和气氛等)控制的。更具体地说,控制装置100基于根据上述的信息决定的方式(例如照明方式或音响方式)来控制屋内装置300的动作。屋内装置300例如具备用于与控制装置100进行通信的通信模块(通信电路),并按照从控制装置100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来进行动作。屋内装置300例如包括照明装置310和音响装置320等。
照明装置310对室内进行照明。更具体地说,照明装置310从控制装置100接收用于对从照明部311放出的光的色度和强度中的至少一者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并按照该控制信号来对室内进行照明。该控制信号是基于根据用户1使用用户终端装置400输入的信息决定的照明方式生成的。关于照明方式,能够列举从照明部311放出的光的色温或输出的数值等。关于基于该照明方式实现的具体的照明模式,例如在将用户1的位置设为照明区域的中央时,可以是中央亮且随着从中央向外侧扩展而逐渐变暗的照明模式,也可以是中央暗且随着从中央向外侧扩展而逐渐变亮的照明模式。另外,照明模式例如还可以是在照明区域的整个区域为均匀的亮度的照明模式、照明区域整体从熄灭状态逐渐变亮的照明模式、或者照明区域整体的亮度逐渐变暗并熄灭的照明模式。此外,照明模式不限于上述的例子。
照明装置310例如是吸顶灯,但照明装置310的具体的方式不被特别地限定。照明装置310也可以是筒灯、吊灯、聚光灯或者托架灯等。
音响装置320例如是具备扬声器或耳机等音响部321的装置。音响装置320既可以经由扬声器在室内等规定的空间中播放声音,也可以经由用户所佩戴的耳机来播放声音。音响装置320从控制装置100接收用于对从音响部321播放的声音的种类、音量以及播放速度中的至少一者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并按照该控制信号来播放声音。该控制信号是基于根据用户1使用用户终端装置400输入的信息决定的音响方式生成的。关于音响方式,能够列举从音响部321播放的声音的强弱、播放速度或者变调等。基于该音响方式实现的具体的音响模式例如也可以是按照规定的节奏或节拍来播放声音的音响模式、按照规定的音乐来播放声音的音响模式、或者播放小鸟的鸣叫或小溪的潺潺水声等自然的声音的音响模式。此外,音响模式不限于上述的例子。
此外,屋内装置300不限于上述的例子。例如,屋内装置300也可以包括加湿器、香薰机等。
加湿器是具备调整室内空间的空气的湿度的加湿部的装置。加湿器从控制装置100接收用于对从加湿部放出的加湿空气的量、放出时间以及放出次数中的至少一者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并按照该控制信号来调整室内空间的空气的湿度。该控制信号可以是基于根据用户1使用用户终端装置400输入的信息决定的加湿方式生成的。另外,在控制系统500具备湿度传感器(未图示)的情况下,该控制信号也可以是基于根据由湿度传感器感测到的用户1的周围的湿度决定的加湿方式生成的。关于加湿方式,能够列举在加湿部中被进行加湿的空气的加湿度、加湿空气的送出量或者加湿时间等。基于该加湿方式实现的具体的加湿模式例如也可以是维持根据室内空间的空气的温度预先设定的湿度的加湿模式、进行周期性的湿度的切换的加湿模式、或者基于用户的表面温度与用户的周围的温度之差来调整湿度的加湿模式。此外,加湿模式不限于上述的例子。
香薰机使得在室内空间产生香味并向用户1提供用户1想要的感性效果。香薰机基于由决定部决定出的芳香方式来接收从控制部输出的控制信号,并按照该控制信号来产生香味。关于芳香方式,能够列举香味的种类、强度、芳香时间或者芳香次数等。也可以将通过芳香方式实现的具体的芳香模式与用户1想要的感性效果相关联地保存在存储部130中。
[用户终端装置]
用户终端装置400例如是智能手机或平板终端等便携型的信息终端,但也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等固置型的信息终端。
通信部410是用于用户终端装置400与控制装置100进行通信的通信电路。通信部410例如是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电路。关于通信部410进行的通信的通信标准,不被特别地限定。
受理部440用于受理为了将与用户1感受到的或所期望的冷暖感有关的信息以及与用户1感受到的或所期望的气氛有关的信息发送到控制装置100而进行的输入操作。受理部440例如也可以由触摸面板、显示面板、硬件按钮或者麦克风等来实现。触摸面板例如既可以是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也可以是电阻膜方式的触摸面板。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图像的功能和受理用户的手动输入的功能,受理对液晶面板或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面板等显示面板中显示的数字键图像等的输入操作。麦克风用于受理用户的声音输入。
控制部420进行针对受理部440的图像的显示控制以及由用户1输入的声音的声音识别处理等。控制部420例如既可以由微计算机实现,也可以由处理器实现。
存储部430是存储有用于控制部420执行的专用的应用程序等的存储装置。存储部430例如由半导体存储器等实现。
此外,在此,示出了受理部440是用户终端装置400的构成要素的例子,但受理部440也可以与控制系统500的其它构成要素中的至少一者构成为一体。例如,受理部440也可以组装进送风装置200,还可以组装进遥控器(未图示)。
[3.动作]
接着,参照附图来对控制系统500的动作进行具体说明。
[动作例1]
首先,对控制系统500的动作例1进行说明。在动作例1中,控制系统500基于用户的横向宽度来控制多个送风部(例如第一送风部240a、第二送风部240b以及第三送风部240c)各自的动作。图4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系统的动作例1的流程图。图5是示出基于用户的横向宽度的送风控制的例子的图。
如图4所示,首先,信息处理部120经由通信部110获取来自探测部30的探测结果(S11)。探测部30探测存在于从送风装置200吹送空气的方向上的用户。探测部30例如是测距摄像机,用于向控制装置100输出距离图像。例如,探测部30也可以是热图像摄像机、超声波传感器或者红外线传感器等。探测部30不限于1个,也可以由2个以上的传感器构成。
接着,导出部122基于来自探测部30的探测结果(例如距离图像等数据),来导出用户的相对于第一送风部240a、第二送风部240b以及第三送风部240c而言的水平方向上的横向宽度(S12)。此时,导出部122还导出从送风装置200到用户的距离。
在此,参照图5来对用户的横向宽度进行具体说明。图5中示出了用户面向送风装置200的情况下的用户的横向宽度。图5的(a)中示出了瘦的用户1a,图5的(b)中示出了胖的用户1b。用户1a、1b的横向宽度W1、W2分别是用户1a、1b的相对于送风装置200而言的水平方向上的横向宽度。换言之,用户1a、1b的横向宽度W1、W2分别是用户1a、1b的从送风装置200来看的水平方向上的横向宽度,是用户1a、1b的在送风装置200的第一送风部240a、第二送风部240b以及第三送风部240c的排列方向上的宽度。例如,用户1a、1b的横向宽度W1、W2是肩宽。虽然未图示,但例如在用户1a、1b相对于送风装置200朝向横向的情况下,用户1a、1b的横向宽度是用户的厚度(从胸到背的宽度)。
接着,决定部124基于由导出部122导出的用户的横向宽度,来决定在该用户的横向宽度的两端及中央的各处的送风方式(S13)。例如,决定部124也可以基于用户的横向宽度,参照送风方式数据库(未图示),来决定上述的送风方式。例如,在送风方式数据库中,将用户的横向宽度与在用户的横向宽度的两端及中央的各处的送风方式相关联地进行保存。如上所述,关于送风方式,能够列举送风速度、送风量、送风范围或者这些参数的周期性的变动(所谓的波动)等。
接着,控制部126基于由决定部124决定出的送风方式,来控制多个送风部各自的动作(S14)。例如,控制部126考虑从各送风部到用户的横向宽度上的对应的部位的距离,基于由决定部124决定出的送风方式,来决定各送风部的控制模式,并按照所决定出的控制模式来控制各送风部的动作。此时,控制部126也可以参照控制模式数据库(未图示)来决定控制模式。例如,在控制模式数据库中,将送风方式、从送风部到用户的距离以及送风部的控制模式进行了关联。送风方式数据库和控制模式数据库既可以保存在存储部130中,也可以保存在服务器上的存储部中。
在此,参照图3和图5来说明控制部126对多个送风部进行的控制。控制部126在对多个送风部(例如第一送风部240a、第二送风部240b以及第三送风部240c)各自的动作的控制中,通过调整从吹出口吹出的高压空气的量,来控制空气的送风量。当参照图3来对第一送风部240a进行说明时,控制部126通过调整从第一送风部240a的两个吹出口242a、242b吹出的高压空气的量,来控制被引导至第一送风部240a的两个喷嘴241a、241b的间隙的空气的量。由此,控制部126控制从第一送风部240a吹送的空气的量。例如,如图5的(a)和图5的(b)所示,控制部126根据用户1a、1b的横向宽度W1、W2来调整从各送风部的吹出口吹出的高压空气的量,由此控制从各送风部吹送的空气的量。控制部126能够通过控制从各送风部吹送的空气的量,来控制从各送风部吹送的空气的送风范围、送风强度以及风速等。此外,基于用户的横向宽度的送风控制不限于图5所示的例子。
[动作例1的变形例1]
此外,在动作例1中,也可以是,导出部122根据探测部30的探测结果来导出用户的水平方向上的纵向宽度(在此为用户的身高方向上的纵向宽度),决定部124除了基于用户的横向宽度以外,还基于用户的纵向宽度来决定送风方式。例如,也可以是,决定部124决定在用户坐在椅子等上的情况下与用户站立的情况下对用户的横向宽度的两端及中央的各处的纵向宽度方向上的送风范围和送风强度进行调整的送风方式。在该情况下,控制部126基于该送风方式来调整从多个送风部各自的吹出口吹出的高压空气的朝向,由此控制从各送风部吹送的空气的朝向。例如,控制部126也可以以能够使被引导至相邻的喷嘴之间的间隙的空气的量或速度具有梯度的方式调整从各个吹出口吹出的高压空气的量,由此控制所吹送的空气的朝向。此外,虽然未图示,但各吹出口也可以具有用于调整高压空气的朝向的风向调整板,控制部126也可以通过控制各吹出口的风向调整板的朝向来调整高压空气的朝向。
[动作例1的变形例2]
此外,在动作例1及其变形例1中,也可以是,导出部122根据探测部30的探测结果来导出用户的表面温度(例如皮肤露出部分的皮肤温度),决定部124除了基于用户的横向宽度以外,还基于用户的表面温度来决定送风方式。例如也可以是,在用户的表面温度高的情况下,决定部124决定使所吹送的空气的量增加并使送风速度加快的送风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是,在用户的表面温度低的情况下,决定部124决定使所吹送的空气的量减少并使送风速度减慢的送风方式。
[动作例2]
接下来,对控制系统500的动作例2进行说明。在动作例2中,除了基于用户的横向宽度以外,还基于用户的周围的温度来控制多个送风部各自的动作。图6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系统的动作例2的流程图。在此,以与动作例1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首先,信息处理部120经由通信部110获取来自探测部30的探测结果和来自温度传感器50的感测数据(S21)。
接着,导出部122基于来自探测部30的探测结果(例如距离图像等数据),来导出用户的相对于第一送风部240a、第二送风部240b以及第三送风部240c而言的水平方向上的横向宽度,并且,基于来自温度传感器50的感测数据来导出用户的周围的温度(S22)。此时,导出部122还导出从送风装置200到用户的距离。
接着,决定部124基于由导出部122导出的用户的横向宽度和用户的周围的温度,来决定在该用户的横向宽度的两端及中央的各处的送风方式(S23)。
接着,控制部126基于由决定部124决定出的送风方式,来控制多个送风部各自的动作(S24)。
[动作例2的变形例1]
此外,在动作例2中,也可以是,在多个送风部各自还具有温度调整部的情况下,决定部124根据用户的周围的温度来决定吹送温度被进行了调节后的空气的送风方式。在该情况下,控制部126基于该送风方式来进行调整从各送风部吹送的空气的温度的控制。
[动作例2的变形例2]
此外,在动作例2中,也可以是,导出部122根据探测部30的探测结果来导出用户的表面温度(例如皮肤露出部分的皮肤温度),在用户的表面温度与用户的周围的温度之差的绝对值大于规定值的情况下,决定部124变更送风方式,以使该差的绝对值变为规定值以下。此时,送风装置200吹送由温度调整部调整了温度后的空气。
[动作例2的变形例3]
此外,在动作例2中,也可以是,在控制系统500还具备感测用户的周围的湿度的湿度传感器、且多个送风部各自还具有加湿部(未图示)的情况下,决定部124还基于由湿度传感器感测到的用户的周围的湿度,来决定吹送湿度被进行了调整后的空气的送风方式。更具体地说,决定部124决定加湿部的加湿方式,并且决定吹送被进行了加湿后的空气的送风部的送风方式。控制部126基于决定出的加湿方式来进行调整从各送风部吹送的空气的湿度的控制。例如,控制部126也可以控制从加湿部放出的加湿空气的量、放出时间以及放出次数中的至少一者。
此外,在动作例2中,也可以进行将动作例2的变形例1~3适当组合的控制。
[动作例3]
接下来,对控制系统500的动作例3进行说明。在动作例3中,除了基于用户的横向宽度以外,还基于是否受理了与用户所期望的冷暖感有关的信息及与用户所期望的气氛有关的信息的输入,来控制多个送风部各自的动作。图7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系统的动作例3的流程图。在此,以与动作例1及动作例2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图7中,示出了获取到来自探测部30的探测结果(图4的S11)之后的流程。导出部122基于来自探测部30的探测结果,来导出用户的相对于第一送风部240a、第二送风部240b以及第三送风部240c而言的水平方向上的横向宽度(S31)。
接着,信息处理部120判定是否通过受理部440受理了与用户所期望的气氛有关的信息(下面称为与气氛有关的信息)的输入(S32)。换言之,信息处理部120判定是否经由通信部110从用户终端装置400获取到与气氛有关的信息。
信息处理部120在判定为未获取到与气氛有关的信息的情况下(在S32中为“否”),判定是否通过受理部440受理了与用户所期望的冷暖感有关的信息(下面称为与冷暖感有关的信息)的输入(S33)。换言之,信息处理部120判定是否经由通信部110从用户终端装置400获取到与冷暖感有关的信息。在信息处理部120判定为未获取到与冷暖感有关的信息的情况下(在S33中为“否”),决定部124基于用户的横向宽度来决定在该用户的横向宽度的两端及中央的各处的送风方式(S34)。另一方面,在信息处理部120判定为获取到与冷暖感有关的信息的情况下(在S33中为“是”),决定部124基于用户的横向宽度和与冷暖感有关的信息,来决定在该用户的横向宽度的两端及中央的各处的送风方式(S35)。例如,决定部124也可以根据存储部130中保存的送风方式数据库和冷暖感-送风方式数据库,来决定与用户的横向宽度及同冷暖感有关的信息对应的送风方式。
另一方面,信息处理部120在判定为获取到与气氛有关的信息的情况下(在S32中为“是”),判定是否通过受理部440受理了与冷暖感有关的信息的输入(S36)。在信息处理部120判定为未获取到与冷暖感有关的信息的情况下(在S36中为“否”),决定部124基于用户的横向宽度和与气氛有关的信息,来决定在该用户的横向宽度的两端及中央的各处的送风方式(S37)。例如,决定部124也可以根据存储部130中保存的送风方式数据库和气氛-送风方式数据库,来决定与用户的横向宽度及同气氛有关的信息对应的送风方式。另一方面,在信息处理部120判定为获取到与冷暖感有关的信息的情况下(在S36中为“是”),决定部124基于用户的横向宽度、与气氛有关的信息以及与冷暖感有关的信息,来决定在该用户的横向宽度的两端及中央的各处的送风方式(S38)。例如,决定部124也可以根据存储部130中保存的送风方式数据库、气氛-送风方式数据库以及冷暖感-送风方式数据库,来决定与用户的横向宽度、同气氛有关的信息以及同冷暖感有关的信息对应的送风方式。
接着,控制部126基于通过上述的处理决定出的送风方式来控制多个送风部各自的动作(S39)。例如,控制部126也可以从存储部130中保存的控制模式数据库中读取与送风方式、从送风部到用户的距离相关联的送风部的控制模式,来控制多个送风部各自的动作。
此外,在动作例3中,例如也可以是,除了获取来自探测部30的探测结果以外,还获取来自温度传感器50的感测数据(图6的S21)。在该情况下,决定部124还基于用户的周围的温度来决定在用户的横向宽度的两端及中央的各处的送风方式。
[动作例3的变形例1]
此外,在动作例3中,也可以是,在控制系统500还具备照明部311的情况下,决定部124基于与用户所期望的冷暖感有关的信息和与用户所期望的气氛有关的信息来决定照明部311的照明方式,控制部126基于决定出的照明方式来控制照明部311。具体地说,控制部126控制从照明部311放出的光的色度和强度中的至少一者。
[动作例3的变形例2]
此外,在动作例3中,也可以是,在控制系统500还具备音响部321的情况下,决定部124基于与用户所期望的冷暖感及用户所期望的气氛有关的信息来决定音响部321的音响方式,控制部126基于决定出的音响方式来控制音响部321。具体地说,控制部126控制从音响部321播放的声音的种类、音量以及播放速度中的至少一者。
[动作例3的变形例3]
此外,在动作例3中,也可以是,在控制系统500还具备加湿部(未图示)的情况下,决定部124基于与用户所期望的冷暖感及用户所期望的气氛有关的信息来决定加湿部的加湿方式,控制部126基于决定出的加湿方式来控制加湿部。被控制的加湿部既可以是送风装置200所具备的加湿部,也可以是配置于室内的加湿器所具备的加湿部。具体地说,控制部126控制从加湿部放出的加湿空气的量、放出时间以及放出次数中的至少一者。
此外,在动作例3中,也可以进行将动作例3的变形例1~3适当组合的控制。
[动作例4]
接下来,对控制系统500的动作例4进行说明。在动作例4中,在动作例3之后,在新输入了与用户所期望的冷暖感或气氛有关的信息的情况下,变更送风方式。图8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系统的动作例4的流程图。
在图7所示的动作例3中决定了送风方式之后,信息处理部120判定是否通过受理部440受理了新的信息的输入(S41)。换言之,信息处理部120判定是否经由通信部110从用户终端装置400获取到新的信息。
在信息处理部120判定为未受理新的信息的输入的情况下(在S41中为“否”),执行图7的S39的处理。
另一方面,信息处理部120在判定为受理了新的信息的输入的情况下(在S41中为“是”),判定该信息是与冷暖感有关的信息(“是”)还是与气氛有关的信息(“否”)(S42)。
在信息处理部120判定为新的信息是与冷暖感有关的信息的情况下(在S42中为“是”),决定部124基于与冷暖感有关的信息来变更在用户的横向宽度的两端及中央的各处的送风方式(S43)。
另一方面,在信息处理部120判定为新的信息是与气氛有关的信息的情况下(在S42中为“否”),决定部124基于与气氛有关的信息来变更在用户的横向宽度的两端及中央的各处的送风方式(S44)。此外,在信息处理部120判定为新的信息是与冷暖感及气氛这双方有关的信息的情况下,决定部124基于与冷暖感及气氛有关的信息来变更送风方式(未图示)。
接着,控制部126基于变更后的送风方式来控制多个送风部各自的动作(S45)。
[动作例4的变形例1]
此外,在动作例4中,也可以是,在动作例3的变形例1之后,在新输入了与用户所期望的冷暖感有关的信息和与用户所期望的气氛有关的信息的情况下,决定部124基于新输入的信息来决定照明部311的照明方式,控制部126基于决定出的照明方式来控制照明部311。
[动作例4的变形例2]
另外,在动作例4中,也可以是,在动作例3的变形例2之后,在新输入了与用户所期望的冷暖感有关的信息和与用户所期望的气氛有关的信息的情况下,决定音响部321的音响方式,控制部126基于决定出的音响方式来控制音响部321。
[动作例4的变形例3]
此外,在动作例4中,也可以是,在动作例3的变形例3之后,基于与用户所期望的冷暖感有关的信息和与用户所期望的气氛有关的信息来决定加湿部的加湿方式,控制部126基于决定出的加湿方式来控制加湿部。
此外,在动作例4中,也可以进行将动作例4的变形例1~3适当组合的控制。
[4.效果等]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控制系统500具备:多个送风部(例如第一送风部240a、第二送风部240b以及第三送风部240c),多个送风部朝向沿水平方向排列的多个部位中的对应的各个部位吹送空气;探测部30,其探测存在于吹送空气的方向上的用户1;导出部122,其基于来自探测部30的探测结果,来导出用户1的相对于多个送风部(第一送风部240a、第二送风部240b以及第三送风部240c)而言的水平方向上的横向宽度;决定部124,其基于所导出的用户1的横向宽度,来决定在横向宽度的水平方向上的两端及中央的各处的送风方式;以及控制部126,其基于决定出的送风方式来控制多个送风部(第一送风部240a、第二送风部240b以及第三送风部240c)各自的动作。
这样的控制系统500能够根据用户的相对于多个送风部而言的水平方向上的横向宽度来独立地控制多个送风部的动作,因此能够进行与用户相应的舒适的空调控制。
另外,例如,在控制系统500中,在多个送风部(第一送风部240a、第二送风部240b以及第三送风部240c)的各个送风部设置有两个喷嘴241a~241f,两个喷嘴241a~241f各自在一个侧面具有用于吹出高压空气的吹出口242a~242f,两个喷嘴241a~241f以使一个侧面为同一平面的方式隔开间隙地配置,多个送风部(第一送风部240a、第二送风部240b以及第三送风部240c)的各个送风部将通过从吹出口242a~242f吹出的高压空气而被引导至间隙的空气朝向多个部位中的对应的各个部位吹送,控制部126在对多个送风部(第一送风部240a、第二送风部240b以及第三送风部240c)各自的动作的控制中,通过调整从吹出口242a~242f吹出的高压空气的量,来控制空气的送风量。
这样的控制系统500能够通过调整来自各喷嘴的吹出口的高压空气的流量,来控制从多个送风部吹送的空气的送风范围和风速。
另外,例如,在控制系统500中,控制部126还通过调整从吹出口242a~242f吹出的高压空气的朝向,来控制空气的朝向。
这样的控制系统500能够向所期望的方向吹送空气。另外,控制系统500能适当变更空气的送风范围。
另外,例如,在控制系统500中,导出部122还根据探测结果来导出用户1的纵向宽度,决定部124还基于所导出的用户1的纵向宽度,来决定送风方式。
这样的控制系统500还能够根据纵向宽度来进行送风控制,因此能够根据用户来进行更舒适的空调控制。
另外,例如,在控制系统500中,导出部122还根据探测结果来导出用户1的表面温度,决定部124还基于所导出的用户1的表面温度,来决定送风方式。
这样的控制系统500还能够根据用户的表面温度来进行送风控制,因此能够根据用户来进行更舒适的空调控制。
另外,例如,在控制系统500中,还具备感测用户1的周围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50,决定部124还基于感测到的用户1的周围的温度,来决定送风方式。
这样的控制系统500还能够根据用户的周围的温度来进行送风控制,因此能够进行更适当的空调控制。
另外,例如,在控制系统500中,多个送风部(第一送风部240a、第二送风部240b以及第三送风部240c)各自还具有调整空气的温度的温度调整部(例如第一温度调整部250a、第二温度调整部250b以及第三温度调整部250c),控制部126在对多个送风部(第一送风部240a、第二送风部240b以及第三送风部240c)各自的动作的控制中,使温度调整部(第一温度调整部250a、第二温度调整部250b、第三温度调整部250c)调整空气的温度。
这样的控制系统500能够调整多个送风部各自送出的空气的温度,因此能够进行更舒适的空调控制。
另外,例如,在控制系统500中,还具备受理部440,该受理部440受理与用户1所期望的冷暖感有关的信息及与用户1所期望的气氛有关的信息的输入,决定部124还基于来自受理部440的信息,来决定送风方式。
这样的控制系统500能够根据与用户所期望的冷暖感及气氛有关的信息来进行送风控制,因此能够进行与用户的喜好相应的舒适的空调控制。能够基于所存储的信息来输出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中的至少一方。
另外,例如,在控制系统500中,在与用户1所期望的气氛有关的信息是寻求放松的信息的情况下,决定部124以使用户1的横向宽度的两端的空气的风量与用户1的横向宽度的中央的空气的风量的比率变大的方式来决定送风方式,在与用户1所期望的气氛有关的信息是寻求清醒的信息的情况下,决定部124以使上述比率变小的方式来决定送风方式。
这样的控制系统500能够进行与用户所期望的气氛相应的送风控制。
另外,例如,在控制系统500中,在通过受理部440受理了新的信息的输入的情况下,决定部124基于新的信息来变更送风方式,控制部126基于变更后的送风方式来控制多个送风部(第一送风部240a、第二送风部240b以及第三送风部240c)各自的动作。
这样的控制系统500能够根据用户所期望的冷暖感和气氛的变化来变更送风控制,因此能够进行与用户的希望相应的舒适的空调控制。
另外,例如,在控制系统500中,还具备照明部311,决定部124还基于来自受理部440的信息来决定照明部311的照明方式,控制部126基于决定出的照明方式来控制从照明部311放出的光的色度和强度中的至少一者。
这样的控制系统500能够根据用户所期望的冷暖感和气氛,除了进行送风控制以外,还进行照明控制,因此能够在视觉上也向用户提供舒适的环境。
另外,例如,控制系统500还具备音响部321,决定部124还基于来自受理部440的信息来决定音响部321的音响方式,控制部126还基于决定出的音响方式来控制从音响部321播放的声音的种类、音量以及播放速度中的至少一者。
这样的控制系统500能够根据用户所期望的冷暖感和气氛,除了进行送风控制以外,还进行音响控制,因此能够在听觉上也向用户提供舒适的环境。
另外,例如,在控制系统500中,还具备加湿部(未图示)。
这样的控制系统500能够除了进行送风控制以外,还进行湿度控制,因此能够向用户提供更舒适的环境。
另外,由控制系统500等的计算机执行的控制方法是具备多个送风部(第一送风部240a、第二送风部240b以及第三送风部240c)的送风装置200的控制方法,多个送风部朝向沿水平方向排列的多个部位中的对应的各个部位吹送空气,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探测存在于从送风装置200吹送空气的方向上的用户1;基于探测出的结果,来导出用户1的相对于多个送风部(第一送风部240a、第二送风部240b以及第三送风部240c)而言的水平方向上的横向宽度;基于所导出的用户1的横向宽度,来决定在横向宽度的水平方向上的两端及中央的各处的送风方式;基于决定出的送风方式来控制多个送风部(第一送风部240a、第二送风部240b以及第三送风部240c)各自的动作。
这样的控制方法能够根据用户的相对于多个送风部而言的水平方向上的横向宽度来独立地控制多个送风部的动作,因此能够进行与用户相应的舒适的空调控制。
(其它实施方式)
以上对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特定的处理部所执行的处理也可以由其它处理部来执行。另外,多个处理的顺序也可以变更,多个处理也可以并行地执行。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各构成要素也可以通过执行适合于各构成要素的软件程序来实现。各构成要素还可以通过CPU或处理器等程序执行部读取硬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等记录介质中记录的软件程序并执行该软件程序来实现。
另外,各构成要素也可以由硬件实现。各构成要素也可以是电路(或者集成电路)。这些电路既可以整体上构成为一个电路,也可以是各自独立的电路。另外,这些电路分别既可以是通用的电路,也可以是专用的电路。
另外,本发明的总体性的或具体的方式也可以通过系统、装置、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者计算机可读的CD-ROM等记录介质来实现。另外,也可以通过系统、装置、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以及记录介质的任意的组合来实现。
例如,本发明也可以实现为控制方法,还可以实现为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控制方法的程序,还可以实现为记录有这样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的非暂时性的记录介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控制系统既可以实现为信息终端等单个装置,也可以通过多个装置实现。例如,控制系统也可以实现为客户端服务器系统。在控制系统通过多个装置实现的情况下,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控制系统所具备的构成要素也可以以任意方式分配在多个装置中。
此外,对各实施方式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想到的各种变形而得到的方式、或者通过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将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和功能任意地组合而实现的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中。
[5.监测试验]
下面,使用图3所示的具备3个送风部的送风装置,改变从各送风部送出的空气的风速来进行了监测试验。受验者是20名成年女性。如图5所示,受验者为面向送风装置的状态。送风装置进行了与受验者的横向宽度相应的送风控制。下面,参照图5的(a)和图5的(b)来进行说明。在下面的实验例中,从第一送风部240a和第三送风部240c送出的空气的风速相同,第一送风部240a向受验者的横向宽度的右端送风,第三送风部240c向受验者的横向宽度的左端送风。第二送风部240b向受验者的横向宽度的中央送风。下面,测定了受验者的横向宽度的中央的风速和两端的风速。受验者与送风装置相距1米。
[实验例1]
在实验例1中,使风吹到受验者的横向宽度的中央,并验证到了该风是使人感到柔和的风的风速。在图9中示出结果。
图9是示出实验例1的结果的图表。如图9所示,可知受验者的横向宽度的中央的风速比通常的风速稍弱较好。
[实验例2]
在实验例2中,改变受验者的两端的风速与受验者的中央的风速之比,并验证到了使受验者实际感到惬意的气氛的送风比。横轴的左端表示风速比为1、也就是两端的风速:中央的风速=1:1。越向横轴的右侧,则两端的风速相比于中央的风速而言越大。在图10中示出结果。
图10是示出实验例2的结果的图表。如图10所示,可知使受验者实际感到惬意的气氛的情况是受验者的横向宽度的两端的风速稍大于受验者的横向宽度的中央的风速的情况,当两端的风速变得过大时,与风速比为1的情况相比,感觉不到惬意。
[实验例3]
在实验例3中,改变受验者的两端的风速与受验者的中央的风速之比,并验证到了使受验者实际感到平静的送风比。与实验例2同样,横轴的左端的送风比为1,越向右则风速比越大。也就是说,两端的风速相比于中央的风速而言越大。在图11中示出结果。
图11是示出实验例3的结果的图表。如图11所示,可知使受验者实际感到平静的情况是受验者的两侧的风速大于受验者的横向宽度的中央的风速的情况,当两端的风速进一步变大时,成为与风速比为1时相同程度的实际感受程度。
[总结]
根据以上的实验例,可知使受验者感到惬意、平静等安逸感的送风方式是使受验者的横向宽度的两端的风速稍微高于受验者的横向宽度的中央的风速的方式。有一种被包围的感觉而感到安心。
在此虽然没有记载数据,但可知在用户想要清醒的气氛时和想要恢复精神的气氛时,与实验例2及实验例3中的送风比相反、也就是使受验者的横向宽度的中央的风速稍微高于受验者的横向宽度的两端的风速的送风方式是有效的。
附图标记说明
1、1a、1b:用户;30:探测部;50:温度传感器;122:导出部;124:决定部;126:控制部;200:送风装置;240a:第一送风部;240b:第二送风部;240c:第三送风部;311:照明部;321:音响部;400:用户终端装置;440:受理部;500:控制系统。

Claims (15)

1.一种控制系统,具备:
多个送风部,所述多个送风部朝向沿水平方向排列的多个部位中的对应的各个部位吹送空气;
探测部,其探测存在于吹送所述空气的方向上的用户;
导出部,其基于来自所述探测部的探测结果,来导出所述用户的相对于所述多个送风部而言的水平方向上的横向宽度;
决定部,其基于所导出的所述用户的所述横向宽度,来决定在所述横向宽度的水平方向上的两端及中央的各处的送风方式;以及
控制部,其基于决定出的所述送风方式来控制所述多个送风部各自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
在所述多个送风部的各个送风部设置有两个喷嘴,所述两个喷嘴各自在一个侧面具有吹出高压空气的吹出口,所述两个喷嘴以使各自的所述一个侧面为同一平面的方式隔开间隙地配置,
所述多个送风部的各个送风部将通过从所述吹出口吹出的所述高压空气而被引导至所述间隙的所述空气朝向所述多个部位中的对应的各个部位吹送,
所述控制部在对所述多个送风部各自的动作的控制中,通过调整从所述吹出口吹出的所述高压空气的量,来控制所述空气的送风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部还通过调整从所述吹出口吹出的所述高压空气的朝向,来控制所述空气的朝向。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导出部还根据所述探测结果来导出所述用户的纵向宽度,
所述决定部还基于所导出的所述用户的所述纵向宽度,来决定所述送风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导出部还根据所述探测结果来导出所述用户的表面温度,
所述决定部还基于所导出的所述用户的所述表面温度,来决定所述送风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系统还具备感测所述用户的周围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所述决定部还基于感测到的所述用户的周围的温度,来决定所述送风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多个送风部各自还具有调整所述空气的温度的温度调整部,
所述控制部在对所述多个送风部各自的动作的控制中,使所述温度调整部调整所述空气的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系统还具备受理部,所述受理部用于受理与所述用户所期望的冷暖感有关的信息及与所述用户所期望的气氛有关的信息的输入,
所述决定部还基于来自所述受理部的所述信息,来决定所述送风方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
在与所述用户所期望的气氛有关的信息是寻求放松的信息的情况下,所述决定部以使所述用户的所述横向宽度的两端的所述空气的风量与所述用户的所述横向宽度的中央的所述空气的风量的比率变大的方式来决定所述送风方式,
在与所述用户所期望的气氛有关的信息是寻求清醒的信息的情况下,所述决定部以使所述比率变小的方式来决定所述送风方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
在通过所述受理部受理了新的所述信息的输入的情况下,所述决定部基于所述新的信息来变更所述送风方式,
所述控制部基于变更后的所述送风方式来控制所述多个送风部各自的动作。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系统还具备照明部,
所述决定部还基于来自所述受理部的所述信息来决定所述照明部的照明方式,
所述控制部基于决定出的所述照明方式来控制从所述照明部放出的光的色度和强度中的至少一者。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系统还具备音响部,
所述决定部还基于来自所述受理部的所述信息来决定所述音响部的音响方式,
所述控制部还基于决定出的所述音响方式来控制从所述音响部播放的声音的种类、音量以及播放速度中的至少一者。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系统还具备加湿部。
14.一种控制方法,是具备多个送风部的送风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多个送风部朝向沿水平方向排列的多个部位中的对应的各个部位吹送空气,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探测存在于从所述送风装置吹送所述空气的方向上的用户;
基于探测出的结果,来导出所述用户的相对于所述多个送风部而言的水平方向上的横向宽度;
基于所导出的所述用户的所述横向宽度,来决定在所述横向宽度的水平方向上的两端及中央的各处的送风方式;以及
基于决定出的所述送风方式来控制所述多个送风部各自的动作。
15.一种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方法。
CN202180022414.2A 2020-03-27 2021-03-11 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Active CN1152984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58975 2020-03-27
JP2020-058975 2020-03-27
PCT/JP2021/009913 WO2021193123A1 (ja) 2020-03-27 2021-03-11 制御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98442A true CN115298442A (zh) 2022-11-04
CN115298442B CN115298442B (zh) 2024-06-04

Family

ID=77891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22414.2A Active CN115298442B (zh) 2020-03-27 2021-03-11 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304602B2 (zh)
CN (1) CN115298442B (zh)
WO (1) WO20211931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1047B (zh) * 2021-11-30 2023-06-16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三风机控制方法、装置及一种三风机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91746A (ja) * 1985-06-07 1987-04-27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の風向制御装置
JPH03251641A (ja) * 1990-03-01 1991-11-11 Asahi Kiki Kk 空調装置
JPH05280784A (ja) * 1991-04-18 1993-10-26 Norm Pacific Autom Corp 室内雰囲気制御装置
KR20090011830A (ko) * 2007-07-27 2009-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JP2010276324A (ja) * 2009-06-01 2010-12-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
JP2016001077A (ja) * 2014-06-11 2016-01-07 株式会社日本設計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CN107636395A (zh) * 2015-06-16 2018-01-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控制系统
JP2019148172A (ja) * 2018-02-26 2019-09-0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
JP2019148171A (ja) * 2018-02-26 2019-09-0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80784B2 (ja) 2007-11-21 2013-09-04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成膜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91746A (ja) * 1985-06-07 1987-04-27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の風向制御装置
JPH03251641A (ja) * 1990-03-01 1991-11-11 Asahi Kiki Kk 空調装置
JPH05280784A (ja) * 1991-04-18 1993-10-26 Norm Pacific Autom Corp 室内雰囲気制御装置
KR20090011830A (ko) * 2007-07-27 2009-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JP2010276324A (ja) * 2009-06-01 2010-12-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
JP2016001077A (ja) * 2014-06-11 2016-01-07 株式会社日本設計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CN107636395A (zh) * 2015-06-16 2018-01-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控制系统
JP2019148172A (ja) * 2018-02-26 2019-09-0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
JP2019148171A (ja) * 2018-02-26 2019-09-0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93123A1 (ja) 2021-09-30
JP7304602B2 (ja) 2023-07-07
JPWO2021193123A1 (zh) 2021-09-30
CN115298442B (zh) 2024-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32195B2 (ja) 電気機器制御システム
KR101291978B1 (ko) 공기 조화기
JP5325854B2 (ja) 空気調和機
JP6837199B2 (ja) 覚醒誘導装置及び覚醒誘導システム
JP6327843B2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空気調和機、空気調和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713880B2 (ja) 空調システムおよび端末装置
KR102359867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및 공기조화기
CN107883539A (zh) 空调控制器、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N115298442A (zh) 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JP2003050040A (ja) 空気調和機の運転制御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JP2000003795A (ja) 機器レベル設定システム
JP5320361B2 (ja) 空気調和機
JP2020133595A (ja) 送風装置
KR102373682B1 (ko) 환경 제어 장치, 환경 제어 시스템 및 환경 제어 방법
JP2018050984A (ja) 覚醒システム
JP7382577B2 (ja) 香り発生システム、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496515B2 (ja) 送風制御システム及び送風制御方法
JPH07145980A (ja)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
JP5325855B2 (ja) 空気調和機
JPWO2021193123A5 (zh)
JP6814956B2 (ja) 空気環境調整装置
KR101679019B1 (ko) 불쾌지수를 통한 차량용 공조 제어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JP5325853B2 (ja) 空気調和機
JP2019148241A (ja) 送風装置および送風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7180848A (ja) 空気環境調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