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79965A - 衣物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衣物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79965A
CN115279965A CN202180019631.6A CN202180019631A CN115279965A CN 115279965 A CN115279965 A CN 115279965A CN 202180019631 A CN202180019631 A CN 202180019631A CN 115279965 A CN115279965 A CN 1152799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ct
opening
exhaust duct
closing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1963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东洙
金泰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52799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799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1/00Washing installations comprising an assembly of several washing machines or washing units, e.g. continuous flow assembli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9/00Combinations of a washing machine with other separate apparatus in a common frame or the like, e.g. with rinsing apparatus
    • D06F29/005Combinations of a washing machine with other separate apparatus in a common frame or the like, e.g. with rinsing apparatus the other separate apparatus being a drying appliance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5/00Washing machines with receptacles, e.g. perforated, having a rotary movement, e.g. oscillatory movement, the receptacle serving both for washing and for centrifugally separating water from the laundry and having further drying means, e.g. using hot air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20Mountings, e.g. resilient mountings, for the rotary receptacle, motor, tub or casing; Preventing or damping vibrations
    • D06F37/22Mountings, e.g. resilient mountings, for the rotary receptacle, motor, tub or casing; Preventing or damping vibrations in machines with a receptacle rotating or oscill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axi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26Casings; Tub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26Casings; Tubs
    • D06F37/261Tubs made by a specially selected manufacturing process 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ssembly from elements
    • D06F37/263Tubs made by a specially selected manufacturing process 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ssembly from elements assembled from at least two elements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Connecting or sealing means therefor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04Heating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10Filtering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10Drying cabinets or drying chambers having heating or ventilating mea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6Heat pump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2Lint collecting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3/00Parameters monitored or detected for the control of domestic laundry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3/54Parameters monitored or detected for the control of domestic laundry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related to blowers or fa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3/00Parameters monitored or detected for the control of domestic laundry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3/56Parameters monitored or detected for the control of domestic laundry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related to air ducts, e.g. position of flow diverte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02Domestic laundry dryers having dryer drums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ax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衣物处理装置,其中,包括:第一箱体,形成外观;圆筒形状的第一滚筒,前方面和后方面开放;第二箱体,位于所述第一箱体的下方;外桶,位于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第二滚筒,位于所述外桶的内部,可旋转地设置,容纳衣物;第一吸气管道,吸入所述第一滚筒的空气;第二吸气管道,吸入所述外桶的空气;连接管道,与所述第一吸气管道和所述第二吸气管道连接,包括与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部;第一排气管道,向所述第一滚筒吐出利用所述热交换部进行热交换的空气;以及第二排气管道,向所述外桶吐出利用所述热交换部进行热交换的空气。

Description

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Public Disclosure)涉及衣物处理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具有同时实现洗涤功能和烘干功能的洗衣机和执行烘干功能的烘干机呈堆叠的形态的一体式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衣物处理装置是用于处理与衣物相关的各种作业的装置,其概念涵盖洗涤衣物的洗涤装置、烘干湿衣物的烘干装置、用于去除衣物上的异味或褶皱的衣物护理机(refresher)等。
洗涤装置包括:形成外观的箱体、设置于所述箱体内部并储存水的外桶(Tub)、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外桶的内部并且储存洗涤物的滚筒(Drum)、使所述滚筒旋转的驱动部。
尤其,洗涤装置根据滚筒的姿势而分类为顶入式和前入式。与顶入式不同地,在前入式的情况下,具有横向设置的滚筒,由此,洗涤物通过洗涤装置的前方部投入到滚筒内部。如上所述的前入式洗涤装置与顶入方式相比,具有较小的尺寸且具有更大的洗涤容量,具有高洗涤性能,并且不会引发洗涤物的缠结,从而广为使用。
除了这样的洗涤装置,还开发了前入方式的烘干装置并广为使用。在家庭或洗衣店,大部分将洗涤装置和烘干装置一起使用,尤其,在洗衣店将复数个洗涤装置和烘干装置一起使用,洗涤装置或烘干装置可以成对地组合使用。此时,为了减小安装面积,可以将烘干装置堆叠在洗涤装置的上侧使用。另外,还使用干脆在一个箱体的上部设置烘干装置而在下部设置洗涤装置的一体式洗衣机。
但是,即使在单纯堆叠的形态的衣物处理装置或一体式洗衣机的情况下,也仍然存在烘干装置的衣物投入口的高度非常高的问题。即,身高较矮的用户可能会不易将洗涤物投入或引出于烘干装置。另外,尽管洗涤装置和烘干装置执行相同的烘干功能,由于烘干容量不同,因此存在为了分别具备烘干功能而需要分别单独地使用部件的问题。
中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4928883A号中披露有为了在洗涤装置和烘干装置分别实现烘干功能而堆叠的形态的一体式洗衣机。但是,因洗涤装置和烘干装置的彼此不同的烘干容量而使用有两个冷凝器。最终,由于使用了分别单独的部件,因此存在无法有效地使用内部空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共享包括烘干装置和洗涤装置的烘干功能所需的热交换部的连接管道(或烘干模块),使得烘干装置和洗涤装置能够同时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使用共用化的连接管道来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使用共用化的连接管道,能够独立或选择性地执行烘干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使用共用化的连接管道来降低整体高度,使得用户方便且容易接近烘干装置的投入口。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一个共同的烘干模块的衣物处理装置,以在上部的烘干装置和下部的洗涤装置的独立或选择性的烘干功能。
为此,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衣物处理装置,其中,包括:第一箱体,形成外观;圆筒形状的第一滚筒,前方面和后方面开放;第二箱体,位于所述第一箱体的下方;外桶,位于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第二滚筒,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外桶的内部,容纳衣物;第一吸气管道,吸入所述第一滚筒的空气;第二吸气管道,吸入所述外桶的空气;连接管道,与所述第一吸气管道和所述第二吸气管道连接,包括与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部;第一排气管道,向所述第一滚筒排出利用所述热交换部进行热交换的空气;以及第二排气管道,向所述外桶排出利用所述热交换部进行热交换的空气。
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可以形成为一体。
另外,还可以包括:第一开闭部,开闭所述第一吸气管道;第二开闭部,开闭所述第二吸气管道;以及第三开闭部,使所述第一排气管道和所述第二排气管道分支,通过独立地开闭所述第一开闭部、所述第二开闭部以及所述第三开闭部,可以使所述第一吸气管道、所述连接管道以及所述第一排气管道形成第一循环流路从而使所述第一滚筒的空气循环,或者可以使所述第二吸气管道、所述连接管道以及所述第二排气管道形成第二循环流路从而使所述外桶的空气循环。
所述第一开闭部可以位于所述第一吸气管道和所述连接管道之间,所述第二开闭部位于所述第二吸气管道和所述连接管道之间。
在所述连接管道内部还可以包括第一过滤部,所述第一过滤部在从所述第一吸气管道和所述第二吸气管道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之前过滤异物,所述第一过滤部能够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的下部正面或所述第二箱体的上部正面的过滤器插入孔来装卸于所述连接管道。
另一方面,所述第一开闭部位于所述第一吸气管道和所述第一过滤部的上部之间,所述第二开闭部位于所述第二吸气管道和所述第一过滤部的下部之间。
另外,所述第一开闭部可以包括:第一阻断部,开闭所述第一吸气管道;以及第一开闭驱动部,与所述第一阻断部连接,通过使所述第一阻断部旋转来开闭所述第一吸气管道,所述第二开闭部可以包括:第二阻断部,开闭所述第二吸气管道;以及第二开闭驱动部,通过使所述第二阻断部旋转来开闭所述第二吸气管道。
所述第一阻断部可以包括:第一主体,以所述第一箱体的正面为基准,所述第一主体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大于前后方向的长度,在前后方向上形成为曲面;以及圆形形状的第一子主体,与所述第一主体的左右方向的两端分别结合。
所述第一开闭驱动部可以沿所述第一主体的长度方向利用所述第一开闭驱动部的旋转轴来与所述第一子主体连接。
另外,所述第一主体可以呈越靠近中间其截面的厚度越厚的形状。
另外,所述第一阻断部还可以包括向所述第一主体的曲面中凸出的曲面的上方凸出的复数个第一加强筋,复数个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尺寸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一子主体的位于所述凸出的曲面侧的部分的尺寸。
另一方面,所述第二阻断部可以包括:第二主体,以所述第一箱体的正面为基准,所述第二主体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大于前后方向的长度,在前后方向上形成为曲面;以及圆形形状的第二子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的左右方向的两端分别结合,所述第二主体呈越靠近中间其截面的厚度越厚的形状。
所述第二开闭驱动部可以沿所述第二主体的长度方向利用所述第二开闭驱动部的旋转轴来与所述第二子主体连接。
所述第二阻断部还可以包括向所述第一主体的曲面中凸出的曲面之上凸出的复数个第二加强筋,复数个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尺寸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二子主体的位于凸出的曲面侧的部分的尺寸。
另一方面,所述第一阻断部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可以大于所述第二阻断部的左右方向的长度。
此外,所述第一排气管道还可以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二排气管道连接的连通孔,所述连接管道与所述第一排气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排气管道通过所述连通孔与所述第二排气管道连接。
所述第三开闭部可以包括:第三阻断部,开闭所述第一排气管道和所述第二排气管道;以及第三开闭驱动部,通过使所述第三阻断部旋转来开闭所述第一排气管道和所述第二排气管道。
所述第一排气管道还可以包括:引导件,在所述第三阻断部向所述第一排气管道的内部旋转而位于封闭所述第一排气管道的位置时,所述引导件使所述第三阻断部的旋转停止。
所述第一排气管道还可以包括向所述第一排气管道或所述第二排气管道排出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的送风风扇,所述连通孔可以位于所述送风风扇的上侧。
所述第三开闭部可以包括:第三阻断部,开闭所述第一排气管道或所述第二排气管道;以及第三开闭驱动部,使所述第三阻断部旋转,以使所述第三阻断部位于封闭所述第二排气管道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三阻断部位于封闭所述第一排气管道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三阻断部以规定角度开放而位于开放所述第一排气管道和所述第二排气管道的第三位置,能够选择性地形成所述第一循环流路或所述第二循环流路,或者都形成所述第一循环流路和所述第二循环流路。
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明,共享烘干装置和洗涤装置的烘干功能所需的连接管道,由此具有烘干装置和洗涤装置能够同时使用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使用共用化的连接管道,由此具有能够降低成本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使用共用化的连接管道,由此具有能够独立或选择性地执行烘干功能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使用共用化的连接管道,由此具有通过降低整体高度来提供用户便利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衣物处理装置的一例。
图2示出衣物处理装置的一剖面。
图3示出具有包括热交换部的共用化的连接管道的循环管道的一例。
图4的(a)示出第一排气管道和第二排气管道连接的一例。图4的(b)示出第一吸气管道和第二吸气管道与连接管道上设置的过滤部连接的一例。
图5的(a)示出设置于第一吸气管道和连接管道之间的第一开闭驱动部以及设置于第二吸气管道和连接管道之间的第二开闭驱动部的一例。图5的(b)示出开闭第一排气管道和第二排气管道之间设置的第三阻断部的第三开闭驱动部的一例。
图6的(a)和图6的(b)示出在使第一滚筒的空气循环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开闭部开放第一吸气管道、通过第二开闭部封闭第二吸气管道、通过第三开闭部封闭第二排气管道的一例。
图6的(c)和图6的(d)示出在使外桶的空气循环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开闭部封闭第一吸气管道、通过第二开闭部开放第二吸气管道、通过第三开闭部封闭第一排气管道的一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以下描述的装置的构成或控制方法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定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并且在整个说明书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结构要素。
与图1不同地,第一箱体110和第二箱体210可以形成为一体。即,不是第一箱体110的第一下部面板106和第二箱体的第二上部面板208以相向的方式堆叠,而是可以在没有第一下部面板106和第二上部面板208情况下,第一箱体110和第二箱体210形成为一体,并且可以利用分隔底座(partition base,未图示)来分隔第一滚筒130和外桶220之间。另外,所述分隔底座(未图示)可以位于第一滚筒130的下部并支撑各种部件。即,所述分隔底座(未图示)既是第一下部面板106,同时又起到供各种部件结合、支撑各种部件的像底座180(图4)一样的作用。
另外,图1示出了在第一门113和第二门213之间配置有控制面板910的情形。但是,与此不同地,控制面板910也可以分别设置于第一箱体110或第二箱体210的前方面板104、204。此外,在所述控制面板910的一部分可以设置有过滤器部300。在为了美观而所述控制面板910旋转并露出其背面的情况下,可以设置有可供过滤器插入的通孔(未图示)。与此不同地,可以在第一前方面板104或第二前方面板204设置有过滤器门314,并且设置有在开放过滤器门314之后可供过滤器(未图示)插入的过滤器插入孔313(参照图2)。
图2示出构成为一体式的衣物处理装置100的一剖面。图2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优先地,第一衣物处理装置1000可以位于上部,第二衣物处理装置2000位于下部。第一衣物处理装置1000可以是烘干装置,第二衣物处理装置2000是具有烘干功能的洗涤烘干装置。这仅是考虑重量而设置的,可以与此不同地将上部和下部彼此置换。第二衣物处理装置2000具有烘干功能是为了在需要烘干的洗涤物的量较少或完全不需要烘干等情况下,无需将需要烘干的洗涤物从第二衣物处理装置2000拿出并投入到第一衣物处理装置1000,而是提供能够直接进行烘干的便利性。
为此,目前为止将用于烘干的热交换装置分别单独地进行了设置,但是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通过将他们整合来彼此共享热交换装置。
另一方面,将洗衣剂储存部270和第一供水管271示出于前侧,这仅是为了强调第二吸气管道412、第二排气管道492与连接管道450的关系,而并不是洗衣剂储存部270和第一供水管271被第二吸气管道412和第二排气管道492阻断。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100包括:第一箱体110,形成外观;圆筒形状的第一滚筒130,其前方面和后方面开放;第二箱体210,位于所述第一箱体的下方;外桶220,位于所述第二箱体210的内部;第二滚筒230,位于所述外桶的内部,可旋转地设置,容纳衣物;第一吸气管道411,吸入所述第一滚筒130的空气;第二吸气管道412,吸入所述外桶220的空气;连接管道450,与所述第一吸气管道411和所述第二吸气管道412连接,包括与所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部500;第一排气管道491,向所述第一滚筒130吐出利用所述热交换部500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以及第二排气管道492,向所述外桶220吐出利用所述热交换部500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
首先,对位于所述衣物处理装置100的下部的第二衣物处理装置2000进行说明。第二衣物处理装置2000包括:第二箱体210,形成外观;外桶220,设置于所述第二箱体210的内部,储存洗涤水,执行烘干功能;第二滚筒230,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外桶220的内部,储存衣物;以及第二驱动部240,通过向所述第二滚筒230施加扭矩来使第二滚筒230旋转。
在所述第二箱体210设置有用于洗涤物的进出的第二投入口211,所述第二投入口211由可旋转地设置于第二箱体210的第二门213开闭。
所述外桶220包括与所述第二投入口211连通的外桶投入口221,并且被外桶支撑部219固定于第二箱体210的内部。所述外桶支撑部219可以由能够吸收外桶220的振动的弹簧或减震器等构成。
在所述外桶投入口221和第二投入口211之间设置有垫圈212,所述垫圈212是不仅防止外桶220的内部的洗涤水排出到外部,而且还防止外桶220的振动传递到第二箱体210的单元。
所述外桶220通过供水部250接收水,所述供水部可以由第一供水管251和供水阀253构成,所述第一供水管251连接供水源(未图示)和外桶220,所述供水阀253开闭所述第一供水管251。另外,所述外桶220可以形成为了烘干第二滚筒230内部的洗涤物而包括热交换部500的循环流路。
虽然图示了第一供水管251和供水阀253与第二箱体210连接,之后通过第二供水管与第一衣物处理装置100连接的情形,但是这仅为一例,也可以与此不同地在第一供水管251和第二供水管257分支之后,第二供水管257通过第一箱体110连接(参照图4)。
另一方面,在所述外桶220的上部还可以设置有储存洗涤剂的洗涤剂储存部270,所述洗涤剂储存部270可以由储存洗涤剂的洗涤剂储存主体271和将所述洗涤剂储存主体271与外桶连通的外桶供应管273构成。
在此情况下,所述第一供水管251可以被配置为连接供水源(未图示)和所述洗涤剂储存主体271。因此,当通过第一供水管251供水时,洗涤剂储存主体271中储存的洗涤剂将被供应到外桶220。
另外,供水部250可以通过第一切换阀255来使经过所述供水阀253的水沿着第一供水管251供应到洗涤剂储存部270,并且沿着第二供水管257供应到位于第一衣物处理装置1000的下部的冷凝水储存部670。这是为了通过将向第二衣物处理装置2000供应的水直接储存在冷凝水储存部670并喷射到过滤部300,从而清洗过滤部300。
与此不同地,可以使用Y形态的分支管(未图示)直接从供水部分支为向第一衣物处理装置1000和第二衣物处理装置2000供应的水并各自连接。在此情况下,分支管252(未图示)与第一供水管251、第三供水管256连接(参照图3),并将外部供水源的水通过第一供水管251供应到外桶220的内部,或者通过第三供水管256直接与后述的喷射部650连接并供应。第三供水管256可以与第二供水管257不同地,直接与后述的喷射部650的第二切换阀655连接,而不经由冷凝水储存部670。
另一方面,储存在外桶220的内部的水通过排水部260排出到第二箱体210的外部。所述排水部260可以由将外桶220的内部的水引向第二箱体210的外部的第三排水管263和连接于第三排水管263的排水泵265构成。另外,可以包括:第一排水管261,连接外桶220的内部的水和排水泵265;以及第二排水管262,将从所述第一衣物处理装置1000的冷凝水储存部670排出的水引向排水泵265。
设置于所述外桶220内部的第二滚筒230包括与外桶投入口221连通的第二滚筒投入口231。因此,用户可以通过第二投入口211、外桶投入口221以及第二滚筒投入口231将衣物(或称为洗涤物)投入到第二滚筒230,或者从第二滚筒230取出。
在所述第二滚筒230的外周面还可以设置有连通第二滚筒230的内部和外桶220的复数个第二滚筒通孔233。因此,储存于外桶220的内部的水可以通过第二滚筒通孔233供应到第二滚筒230中储存的洗涤物,洗涤物中含有的水可以通过第二滚筒通孔233排出到外桶220。
所述第二滚筒230可以通过设置于外桶220的外部的第二驱动部240旋转,所述第二驱动部240可以由第二马达246构成,即由固定于外桶220的背面的定子242、通过与所述定子242的电磁作用来旋转的转子241以及连接所述转子241和第二滚筒230的背面的旋转轴243构成。如上所述,与第一滚筒130不同地,在所述第二滚筒230中,第二马达246的旋转轴243可以直接连接于滚筒的背面。
所述定子242从电源(power supply)接收电力(electric power)并形成旋转磁场(rotating field),所述转子241利用定子242提供的旋转磁场来旋转。转子241的旋转通过旋转轴243传递到第二滚筒230,因此通过向定子242供应电力,能够提供第二滚筒230的旋转所需的扭矩(torque)。
另一方面,优选地,所述旋转轴243被配置为贯穿外桶220的背面并连接第二滚筒230和转子241,在此情况下,在外桶220的背面还可以设置有将旋转轴243支撑为使其能够旋转的轴承223。
为了第二衣物处理装置2000实现烘干功能,不仅所述外桶220需要储存水,而且需要配备用于通过使空气循环来进行除湿和加热的循环管道。为此,所述外桶220需要配备循环流路,所述流路包括:第二吸气管道412,与所述外桶220连接,吸入所述外桶220的空气;第二排气管道492,将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再次向所述外桶220排出;以及连接管道450,连接所述第二吸气管道412和所述第二排气管道492,热交换部500位于所述连接管道450。
为此,为了连接第二吸气管道412和外桶220,所述外桶220可以包括第二空气排出口278,为了连接第二排气管道492和外桶220,所述外桶200可以包括第二空气流入口298。另外,流入到所述外桶200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二滚筒通孔233进出于第二滚筒的内部并烘干洗涤物。
虽然所述第二吸气管道412和所述第二排气管道492是与所述外桶220连接的专用管道,但是所述连接管道450也可以同样地使用于后述的所述第一衣物处理装置1000。即,可以通过设置于所述连接管道450的内部的热交换部500来除湿和加热从后述的第一吸气管道411和第二吸气管道412分别吸入的吸入空气,之后使所述空气经由风扇470并通过第一排气管道491和第二排气管道492排出。
位于上部的第一衣物处理装置1000包括:第一箱体110;第一滚筒130,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提供储存衣物的空间;第一吸气管道411、第一排气管道491以及连接管道450,使所述第一滚筒130的空气循环;以及热交换部500,设置于所述连接管道450的内部,对流入到所述循环管道400的空气进行除湿和加热,之后使所述空气再次向所述第一滚筒130供应。
所述循环管道400可以最终包括:第一吸气管道411、第二吸气管道412、连接管道450、第一排气管道491以及第二排气管道492。另外,在所述循环管道400的内部,具体而言所述连接管道450的内部设置有用于热交换的热交换部500,利用所述循环管道使空气循环的风扇470可以位于所述连接管道450。另外,用于去除循环的空气中的异物的过滤器可以设置在所述热交换部的前方。
所述第一箱体110可以包括:第一前方面板104,形成第一衣物处理装置1000的前方面;第一后方面板105,形成第一衣物处理装置的后方面;以及第一上部面板108,形成第一衣物处理装置的上部面。
在所述第一前方面板104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滚筒130连通的第一投入口111,所述第一投入口111可以由可旋转地结合于第一箱体110的第一门113开闭。
在所述第一前方面板104可以设置有额外的控制面板(未图示)。但是,与此不同地,如上所述,整合控制所述第一衣物处理装置1000和所述第二衣物处理装置2000的控制面板910可以位于所述第一箱体110和所述第二箱体210的前方面板104、204中的第一滚筒130和外桶220之间。这是考虑了用户的接近便利性。
所述控制面板910可以包括输入部(未图示)和显示部(未图示)等。所述输入部可以包括:供电请求部,请求向衣物处理装置100进行供电;进程输入部,使用户能够在复数个进程中选择所需的进程;以及执行请求部,请求开始用户选择的进程。所述显示部可以包括能够输出文本(text)和图形的显示器面板以及能够输出语音信号和音响的扬声器中的至少一种。
在所述第一滚筒130由前方面和后方面分别开放的圆筒形状的第一滚筒主体131构成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箱体110的内部可以设置有将所述第一滚筒130的前方面支撑为能够使其旋转的第一支撑部170以及将所述第一滚筒130的后方面支撑为能够使其旋转的第二支撑部190。
所述第一支撑部170可以包括:第一固定主体171,固定于所述第一箱体110的内部;第一滚筒投入口173,被配置为贯穿所述第一固定主体,连通所述第一投入口111和所述第一滚筒主体131的内部;以及第一支撑主体175,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主体171并插入到所述第一滚筒主体131的前方面(第一开放面)。
所述第一固定主体171还可以构成为能够设置所述第一滚筒投入口173和所述第一支撑主体175的任意的形状。所述第一支撑主体175可以构成为从所述第一固定主体171朝所述第一滚筒主体131凸出的管形状,所述第一支撑主体175的直径可以被设定为大于所述第一滚筒投入口173的直径且小于所述第一滚筒主体131的前方面的直径。在此情况下,所述第一滚筒投入口173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主体175所形成的空间的内部。
所述第一支撑部170还可以包括连接所述第一投入口111和所述第一滚筒投入口173的连接主体177。所述连接主体177可以构成为从所述第一滚筒投入口173朝所述第一投入口111延伸的管形状。在所述连接主体177可以设置有与所述循环管道400连通的第一空气排出口178。所述循环管道400包括:第一吸气管道411,从第一滚筒130吸入空气;第一排气管道491,再次向第一滚筒130排出经由第一吸气管道411的空气;连接管道450,连接所述第一吸气管道411和第一排气管道491,在内部设置有热交换部500;以及第二吸气管道412和第二排气管道492,与外桶220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空气排出口178是能够使所述第一滚筒主体131内部的空气向所述第一吸气管道411移动的通路,并且可以构成为贯穿所述连接主体177的通孔。
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支撑部190可以包括:第二固定主体191,固定于所述第一箱体110的内部;以及第二支撑主体195,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主体191并插入到所述第一滚筒主体131的后方面(第二开放面)。在所述第二支撑部190设置有第一空气流入口198,所述空气流入口198贯穿所述第二固定主体191,由此使所述第一滚筒主体131的内部与所述第一箱体110的内部连通。在此情况下,循环管道400可以构成为连接所述空气排出口178和所述第一空气流入口198。
内部为中空的圆筒形状的第一滚筒主体131可以通过多样的形态的第一驱动部旋转,作为一例,图2示出了第一驱动部140包括固定于第一箱体110内部的第一马达141、利用所述第一马达141来旋转的带轮145以及连接所述带轮145的圆周面和所述第一滚筒主体131的圆周面的皮带143的情况。
在此情况下,在所述第一支撑部170设置有将所述第一滚筒主体131的圆周面支撑为能够使其旋转的第一滚子132,在所述第二支撑部190设置有将所述第一滚筒主体131的圆周面支撑为能够使其旋转的第二滚子134。
所述循环管道400可以包括:第一吸气管道411,与所述第一空气排出口178连接;第二吸气管道412,与所述第二空气排出口278连接;第一排气管道490,与所述第一空气流入口198连接;第二排气管道492,与所述第二空气流入口298连接;以及连接管道450,连接所述第一吸气管道411、第二吸气管道412、第一排气管道491以及第二排气管道491。
所述热交换部500可以由能够对流入到所述循环管道400的空气依次进行除湿和加热的各种装置构成,作为一例,图2示出了所述热交换部500由热泵(heat pump)构成的情况。
图2所示的热交换部500包括:风扇470,使空气沿所述连接管道450移动;第一热交换器510(吸热部),去除流入到所述连接管道450的空气中的水分;以及第二热交换器530(发热部),设置于所述连接管道450的内部,对通过了所述第一热交换器510的空气进行加热。
所述风扇470可以包括设置于所述循环管道400的内部的叶轮471(impeller)、使所述叶轮471旋转的送风马达473。所述叶轮471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一吸气管道491、所述第二吸气管道402或连接管道450,图2示出了所述叶轮471设置于所述第一排气管道491的情况(或者位于第二热交换器520的后方的情况)。
因此,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所述风扇470还可以位于热交换部500的前方即过滤器部300和第一热交换器510之间。
所述第一热交换器510可以由沿着所述连接管道450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或所述连接管道的高度方向(Z轴方向)配置的复数个金属板构成,所述第二热交换器520可以由沿着所述连接管道的宽度方向或所述连接管道的高度方向配置的复数个金属板构成。所述第一热交换器510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520可以在所述连接管道450的内部从所述第一吸气管道411或所述第二吸气管道412向朝所述第一排气管道491或所述第二排气管道492的方向依次配置,并且通过形成制冷剂的循环流路的制冷剂管580来彼此连接。
所述制冷剂可以通过位于所述循环管道400的外部的压缩机570来沿着所述制冷剂管580移动,在所述制冷剂管580设置有调节通过了所述第二热交换器520的制冷剂的压力的膨胀部550。
所述第二热交换器520是通过将流入到所述第一吸气管道410或所述第二吸气管道的空气的热量传递给制冷剂来冷却空气且蒸发制冷剂的单元。所述第二热交换器520是将通过使通过了所述压缩机570的制冷剂所具有的热量传递给空气来加热空气且冷凝制冷剂的单元。在此情况下,空气中包含的水分在通过所述第一热交换器510时,将沿所述第一热交换器510的表面聚集到所述连接管道450的底部面。
在所述衣物处理装置100设置有冷凝水储存部670,以收集从通过所述第一热交换器510的空气中冷凝的水。作为一例,图2示出了所述冷凝水储存部670在所述连接管道450的内部位于第一热交换器510和第二热交换器520的下部的情况。这是为了在不借助强制冷凝水的移动的机构或机械装置的情况下,利用重力来使冷凝水移动。
参照图3进行说明,所述冷凝水储存部670可以具有集水主体671,所述集水主体671固定于所述连接管道450的底部面并与所述连接管道的内部连通。在所述集水主体671的内部还可以设置有热交换器支撑部,以免所述第一热交换器510和第二热交换器520与所述集水主体671中储存的水(冷凝水)接触。所述热交换器支撑部可以包括:支撑板672,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510和第二热交换器520接触;间隔件675,保持所述支撑板672和所述集水主体671的底部面之间的间隔;以及支撑板通孔674,贯穿所述支撑板672。
所述支撑板通孔674也可以仅设置在所述支撑板672提供的空间中支撑所述第一热交换器510的空间,或者也可以分别形成在支撑所述第一热交换器510的空间和支撑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空间。若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520的下部也形成有支撑板通孔674,则沿着所述支撑板672向所述第二热交换器520移动的水可以被排出到所述集水主体671。这是与第一热交换器510同样地,为了防止第二热交换器520与水接触时导热效率的下降。
在所述第一衣物处理装置1000还可以设置有过滤空气的过滤器部300,以使从所述第一滚筒主体131排出的异物(绒毛等)堆叠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510和第二热交换器520的情形最小化。作为一例,图2示出了所述过滤器部300由设置于所述连接管道450的第一过滤部350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吸气管道410的第二过滤部370构成的情况。
所述过滤器部300还可以包括:第三过滤部(未图示),用于过滤从执行烘干功能的外桶220排出的异物。
所述第二过滤部370可以是过滤从所述第一滚筒主体131向所述第一吸气管道411流入的空气的单元,所述第一过滤部350可以是位于所述第二过滤部370和所述第一热交换器510之间、所述第三过滤部(未图示)和所述第一热交换器510之间并过滤通过了所述第二过滤部370的空气的单元。
所述第一过滤部350可以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设置于所述连接管道450。在此情况下,在所述第一箱体的第一前方面板104设置有用于引出所述第一过滤部350的过滤器插入孔313(参照图2)和开闭所述过滤器插入孔313的过滤器门314,在所述连接管道450可以设置有供所述第一过滤部350插入的管道通孔315(参照图4的(b))。因此,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将所述第一过滤部350从衣物处理装置分离,然后去除第一过滤部350中残留的异物和清洗第一过滤部。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过滤部350可以包括:第一框架353,插入到所述管道通孔315,位于所述第二过滤部370和所述第一热交换器510之间;以及过滤器351、352,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353,对向所述第一热交换器510和集水主体671移动的流体(空气和水)进行过滤。
所述第一框架353可以根据所述连接管道450的截面(Y-Z平面、X-Z平面)形状而构成为多样的形态,作为一例,图2示出了所述第一框架353构成为与长方体相似的形状的情况。
在此情况下,在所述第一框架353的上部面可以设置有使通过了所述第二过滤部370的空气向第一框架353内部流入的第一过滤器流入口,在所述第一框架353的前方面可以设置有朝所述过滤器插入孔313凸出的把手317。所述过滤器515、517可以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353的后方面的第一过滤器351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353的底部面的第二过滤器352。所述第一框架的后方面是指由所述第一框架353形成的空间中面向所述第一热交换器510的面,所述第一框架的底部面是朝向所述连接管道450的底部面的面,其可以被设定为面向所述过滤器流入口的面。
在所述第一框架354的下部面可以设置有使通过了所述第三过滤部(未图示)的空气向第一框架353的内部流入的第二过滤器流入口。
所述第二过滤部370包括:第二框架371,以能够装卸的方式通过所述第一空气排出口178插入到所述第一吸气管道411;以及第三过滤器373,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对空气进行过滤。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器351和第二过滤器352的过滤器孔的直径可以比设置于所述第三过滤器373的过滤器孔的直径更小地设定。因此,首先可以通过第三过滤器来过滤尺寸较大的异物,之后通过第一过滤器351和第二过滤器352来过滤尺寸相对小的异物。
如图2所示,在所述第一衣物处理装置100还可以设置有:喷射部650,利用所述集水主体671中储存的水来清洗所述第一过滤部350;以及排水部260,向所述集水主体671的外部排出所述集水主体671内部的水。
如图2所示,所述喷射部650可以构成为通过向所述第一过滤部350喷射所述集水主体671中储存的水来对所述第一过滤器351、第二过滤器352以及第一热交换器510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清洗的单元。所述喷射部650可以包括:喷射部650,设置于所述连接管道450,向所述第一过滤部350供应水;以及供水泵716,使所述集水主体671中储存的水向所述喷射部650移动。
所述供水泵716可以通过供水泵连接管717来与所述集水主体671连接,并且可以通过储存部供水管715来与所述喷射部650连接。
所述喷射部650也可以由固定于所述连接管道450并向所述第一过滤器351和第二过滤器352喷射水的管嘴构成,也可以由向所述第一过滤器351、第二过滤器352以及所述第一热交换器510的前方面分别喷射水的管嘴构成。
通过所述喷射部650进行清洗的理由是,为了防止异物贴附在第一过滤器351、第二过滤器352以及第一热交换器510而导致过滤器的过滤性能和热交换部的热交换性能下降,并且可能会发生的卫生问题。
图3示出了所述喷射部650包括:连接管道通孔652,贯穿所述连接管道450,与所述喷射管653连接;第一引导件6581,将从所述连接管道通孔652供应的水引向所述第一过滤器351;以及第二引导件6582,将通过所述第一引导件6581供应的水的至少一部分引向所述第一热交换器510的前方面的情况。在此情况下,所述第二引导件6582可以作为使水经由所述第一过滤器351向所述第一热交换器510的前方面供应的单元设置。即,所述第一过滤器351可以构成为在所述第一过滤部350固定在所述连接管道450时位于所述第一引导件6581和所述第二引导件6582之间,所述第二引导件6582可以构成为从所述连接管道450的上部面朝所述第一过滤器351向下倾斜的倾斜面。
在所述第一引导件6581还可以设置有引导件通孔659。所述引导件通孔659是贯穿所述第一引导件6581的孔,流入到所述连接管道通孔652的水可以通过所述引导件通孔659向所述第一热交换器510的前方区域供应。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前方区域是指以经过所述第一热交换器510的中心的垂直线为基准位于朝所述第一过滤器351的方向的区域。
虽然上述衣物处理装置100具有能够在所述热交换部500的运转中利用所述集水主体671中储存的水来清洗第一过滤部350和第一热交换器510的效果,但是可能会发生如下的问题,若储存于所述集水主体671的水量较少,则无法执行所述第一过滤部350和第一热交换器510的清洗。这是因为,在投入到所述第一滚筒主体131的衣物的量较少的情况下,在所述热交换部500的运转中收集到所述集水主体671的水量将较少,在储存于所述集水主体的水量较少的情况下,将无法向所述喷射部650供应所述第一过滤部350和第一热交换器510的清洗所充分的水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述衣物处理装置100可以利用第二衣物处理装置2000所需的外部供水源,并将水供应给冷凝水储存部670的集水主体671。
参照图2,供水部250包括与外部供水源连接的第一供水管251、用于开闭所述第一供水管251的供水阀253。虽然第一供水管251和供水阀253是为了第一衣物处理装置1000的清洗功能而需要的部件,但是为了确保在过滤器部300的第一过滤部350的清洗、第一热交换器的清洗中确保充分的水量而使用。为此,经由供水阀253的水可以通过第一切换阀255向第一衣物处理装置1000供应或向第二衣物处理装置2000供应。
即,所述第一切换阀255是能够选择外桶220或冷凝水储存部670中的一个并转换供水方向的阀。控制部(未图示)可以通过第一切换阀255向第二衣物处理装置2000和第一衣物处理装置1000中的一个供应水。但是,也可以与此不同地,若在向第一衣物处理装置1000供水的途中第二衣物处理装置2000需要水,则也可以使水供应到第二衣物处理装置2000。
下面,对以通过所述第一切换阀255向冷凝水储存部670的集水主体671供水时的流路进行描述。在所述第一切换阀255和集水主体671之间设置有第二供水管257,由此连接所述第一切换阀255和所述集水主体671。经由第一切换阀255的水可以通过第二供水管257被供应到集水主体671。
这样供应到的水利用所述喷射部650来清洗第一热交换器510或过滤器部300的第一过滤部350,具体而言用于清洗第一过滤器351和第二过滤器352。
对所述喷射部650的流路进行描述,设置有用于供应集水主体671中储存的水的供水泵716,在集水主体671和供水泵716之间通过供水泵连接管717连接,所述喷射部650和供水泵716可以通过储存部供水管715连接。
所述喷射部650可以设置在形成连接管道的上部主体的连接管道上部板451的上方。所述喷射部650可以设置有:喷嘴651,为了清洗第一热交换器510或第一过滤部350而喷射水;以及喷射管653,连接所述喷嘴651和所述储存部供水管715。
因衣物处理装置的紧凑的结构,冷凝水储存部670的集水主体671的尺寸可以不大。在此情况下,供水泵716的容量可能会受限。为了克服这样的限制条件,并且均匀地向第一热交换器或第一过滤部350喷射水,可以设置有复数个喷嘴651,据此可以包括相同的数量的喷射管653。为了保持充分的水压且喷射水,可以选择复数个喷射管653中的一个进行喷射,而不是同时通过各个喷射管653供应水。
另外,若判断为在第一热交换部510或过滤器部300的特定区域的污染度高,则可以仅对该污染度高的区域进行喷射和清洗。
若判断为在第一热交换部510和第一过滤部350中通过第一喷嘴6511的喷射来进行清洗的区域的污染度高,则控制部也可以利用第一喷嘴6511仅对相应部分进行清洗。
如果,在设置有复数个喷嘴651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各个喷嘴并通过对应的喷射管653供应水。另外,也可以依次进行喷射。
参照图3进行说明,在设置有三个管嘴的情况下,优先向第一喷嘴6511供水并进行喷射,在经过预设定的时间的情况下,向第二喷嘴6512供水并进行喷射,在又经过预设定的时间的情况下,向第三喷嘴6513供水并进行喷射。
为了实现上述的依次的喷射方式,可以通过第二切换阀655来连接储存部供水管715和复数个喷射管653,而不是将其直接连接。
即,第二切换阀655可以切换水的方向,以通过控制部按预设定的时间期间向各个喷射管供应水。作为一例,这样的第二切换阀中可以使用三通电磁阀(3way solenoidvalve)等。
因此,在集水主体671中的水不足的情况下,控制部通过控制第一切换阀255和第二供水管来向冷凝水储存部670供应到水,在需要时利用集水主体671中储存的水并通过供水泵716、储存部供水管715、第二切换阀655、喷射管653以及喷嘴651来对第一过滤部350和第一热交换器510进行清洗。
另一方面,与此不同地,也可以通过分支管(未图示)直接向喷射部650供应水,而不经过集水主体671。关于此,将在后面参照图3进行说明。
如图2或图3所示,所述衣物处理装置100优选地包括:水位感测部693,感测所述集水主体671的水位并传送给所述控制部。在设置有所述水位感测部693的情况下,衣物处理装置可以排出所述集水主体671中储存的水,由此能够防止所述集水主体671的水向所述连接管道450逆流。另外,在通过所述喷射部650对所述过滤部和/或所述第一热交换器进行清洗时,在排水被封堵或水压过大导致供水大于排水的情况下,所述冷凝水储存部670的集水主体671的水位可能不会下降而上涨,导致发生逆流,因此能够预先防止这样的逆流问题。
所述水位感测部693可以由能够感测所述集水主体671内部的水位的任意装置构成,图3示出了由长度彼此不同的复数个电极构成的(由根据水位而被电连接的复数个电极构成)传感器的一例。与此不同地,也可以通过感测集水主体671的底部面上设置并根据水位而升降的浮子的位置来判断水位。
若由所述水位感测部693测量到的水位低于预设定的基准水位,则设置于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部可以通过打开所述供水阀253、切换所述第一切换阀255来通过第二供水管257和储存部供水管715向所述集水主体671供应水。这样供应的水可以利用供水泵716向喷射部650供应。
由此,所述衣物处理装置100能够使第一过滤部350或第一热交换器510因所述集水主体671的水不足而不能被清洗的问题最小化。即,为了通过补充清洗所需的水来始终满足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清洗性能的基准水位。
另一方面,上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仅用所述水位感测部693将储存于所述集水主体671的水通过排水部260排出,或者控制开闭所述第一供水管251的供水阀253的运转时间点和运转时间,由此能够控制向所述冷凝水储存部670供水的时间点和向冷凝水储存部670供应的水量。
通过所述喷射部650喷射的水、通过所述热交换部500被冷凝的水、通过所述供水部250储存于冷凝水储存部670的水将均被储存到集水主体671。因此,在执行第一衣物处理装置100的烘干功能中,根据所述集水主体671的储存容量,仅由被冷凝的冷凝水也将可能会超过满水位。在此情况下,有必要排水以防止所储存的水逆流。
另外,在利用所述喷射部650来清洗所述第一过滤部和/或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情况下,由于使用冷凝水储存部670的水,因此水位应当要下降。但是,在排水被封堵或水压太高导致供水大于排水的情况下,所述冷凝水储存部670的集水主体671的水位将可能不会下降,因此可以通过所述水位感测部693来进行判断并排水。
利用图3对排水部260进行说明,所述排水部260可以包括:排水孔672,设置于集水主体671的底部面;排水阀681,为了排出集水主体的水而由控制部控制其开闭;排水阀连接管682,连接排水阀681和排水孔672;第一排水管261,向排水泵265传递外桶220的水;第二排水管262,向外部排出由排水泵排出的水;以及第三排水管263,连接排水阀681和排水泵265。
在此,排水泵265并不是仅指单纯地移送水时使用的泵,所述排水泵265可以包括:排水泵壳体(未图示),与第一排水管261或第三排水管263连通,提供储存水的空间;排水泵叶轮(未图示),能够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旋转;排水泵马达(未图示),使所述排水泵叶轮旋转;排水泵排出口(未图示),被配置为贯穿所述排水泵壳体的圆周面,与所述第二排水管262连接。
即使所述集水主体671的水位不高,若热交换器和过滤部的清洗过程结束或烘干程序结束,则有必要排出残留在冷凝水储存部670的集水主体671的水。这是为了预先防止衣物处理装置100内的卫生和异味问题。在此情况下,也可以利用位于集水主体671的底部面的排水孔672来将剩余的水全部排出。
另外,本说明书中披露的衣物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控制部(未图示)。控制部可以位于任意的位置,其只要能够控制衣物处理装置即可。通常,其可以设置在控制面板910的后方而不被看到,但是不限于此。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第一滚筒130和第二滚筒230的旋转,通过烘干度感测部691来判断烘干度,利用供水部250的供水阀253、第一切换阀255、第二切换阀655、供水泵716来进行第一热交换器510和/或过滤器部300的清洗。另外,可以通过集水主体671的水位感测部693感测水位,并在满水位时打开排水阀681进行排水,之后通过控制排水泵265向外部排出。
另外,所述控制部(未图示)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控制后述的第一开闭部710、第二开闭部720、第三开闭部730的开闭来使所述第一衣物处理装置1000的空气循环,或者为了所述第二衣物处理装置2000的烘干程序使空气循环,或者使两者的空气均循环。
如图2所示,在所述衣物处理装置100可以设置有烘干度感测部691、692,以通过判断衣物的烘干度来能够判断热交换部500的运转中断时间点。所述烘干度感测部691、692可以由电极传感器691和湿度传感器692中的至少一种构成,所述电极传感器691被配置为与衣物接触,感测衣物中含有的水分的量,所述湿度传感器692测量从所述第一滚筒130向所述循环管道400流入的空气的湿度。
如图3所示,所述电极传感器691可以包括两个电极,两个所述电极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主体171,并且可以与所述第一滚筒主体131内部的衣物接触。由于衣物中含有的水分的量随着烘干度变高而减少(衣物的电阻增加),因此所述衣物处理装置100可以通过在所述两个电极通过衣物连接时测量到的电阻来判断衣物的烘干度。
另一方面,由于衣物的烘干度越高,向循环管道400流入的空气中含有的水分的量越少,因此所述衣物处理装置100可以通过所述湿度传感器692来测量向所述第一吸气管道411或所述第二吸气管道412流入的空气的湿度,由此也可以判断衣物的烘干度。
与图3不同地,也可以在各个吸气管道分别设置湿度传感器,以分别判断衣物的烘干度。
在开始第一滚筒130的旋转从而开始烘干程序之后,在由烘干度感测部691感测到的烘干度为预设定的基准烘干度(Reference Dryness)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通过水位感测部693来掌握当前冷凝水储存部670中储存的水量,并在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控制所述供水部250来向冷凝水储存部670供应水。在充足的情况下,喷射部可以直接进行喷水,但是由于集水主体中储存的水的量可能会少于用于清洗的水量,因此可能在喷射的途中需要进行补水。在此情况下,可以同样地通过水位感测部693来掌握当前冷凝水储存部670中储存的水量,并在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控制所述供水部250来向冷凝水储存部670供应水。
虽未图示,在所述衣物处理装置100还可以设置有判断所述第一滚筒主体131内部储存的衣物的量的洗涤物量感测部。所述洗涤物量感测部也可以构成为将供应给驱动部的第一马达141的电流量传送给控制部以使所述第一滚筒主体131以规定的转速旋转的单元,也可以构成为当在预定的时间期间对所述第一马达141供应预定大小的电流时,向控制部传送第一滚筒主体131的旋转数的单元。
在设置有洗涤物量感测部的情况下,控制部可以通过洗涤物量感测来预测从第一滚筒中容纳的衣物可以产生的冷凝水发生量。若判断为冷凝水发生量少于第一过滤部350或第一热交换器510的清洗所需的量,则可以在清洗第一过滤部350或第一热交换器510之前通过外部供水源来补充不足的水。
若判断为多于第一过滤部350或第一热交换器510的清洗所需的量多,换言之,通过所述水位感测部693感测到集水主体671中储存的水的量超过预设定的基准水位,则控制部可以通过打开排水阀681来排出水。
图3示出了具有包括热交换部的共用化的连接管道的循环管道的一例。如前所述,所述循环管道400可以包括:第一吸气管道411,与所述第一空气排出口178连接;第二吸气管道412,与所述第二空气排出口278连接;第一排气管道491,与所述第一空气流入口198连接;第二排气管道492,与所述第二空气流入口298连接;以及连接管道450,连接所述第一吸气管道411、二吸气管道412、第一排气管道491以及第二排气管道491。
在所述连接管道450的内部设置有热交换部500,可以包括用于使所述外桶220或所述第一滚筒130的空气循环的风扇470。并且,在所述连接管道450的内部可以设置有用于过滤所述外桶200或所述第一滚筒130的空气中的异物的过滤器部300。
下面,对通过开闭所述循环管道400来形成循环流路,以形成用于执行第一衣物处理装置1000和第二衣物处理装置2000的烘干功能的循环流路的结构进行说明。
为此,所述循环管道400还可以包括:第一开闭部710,开闭所述第一吸气管道411;第二开闭部720,开闭所述第二吸气管道412;以及第三开闭部730,位于所述第一排气管道491和所述第二排气管道492的连接部位,选择性地使所述第一排气管道491和所述第二排气管道492分支。
通过独立地驱动所述第一开闭部710、所述第二开闭部720以及所述第三开闭部730,所述第一吸气管道411、所述连接管道450以及所述第一排气管道451可以形成第一循环流路,由此使所述第一滚筒的空气循环,或者所述第二吸气管道412、所述连接管道450以及所述第二排气管道492形成第二循环流路,由此使所述外桶220的空气循环。另外,也可以同时开放或封闭所述第一循环流路和所述第二循环流路。
在所述连接管道450的内部中,在第一热交换器510的前方可以设置有过滤器部300。并且,风扇470可以设置在第二热交换器520的后方,以使所述外桶220和所述第一滚筒130的空气强制循环。虽然示出了风扇470位于第一排气管道490的与连接管道450连接的末端部分的情形,但是可以与此不同地设置在任意位置,其只要能够使所述外桶220和所述第二滚筒230的空气循环即可。
所述风扇470可以包括设置于所述循环管道400内部的叶轮471和使所述叶轮471旋转的送风马达473。所述叶轮471可以设置于所述排气管道490、连接管道450以及排气管道490中的任意位置,作为一例,图2示出了所述叶轮471设置于所述排气管道490的(位于第二热交换器520的后方的情况)情况。
所述第一吸气管道410可以通过形成于连接主体177的第一空气流入口198来吸入空气。所述第二吸气管道410可以通过第二空气流入口298吸入空气。在连接管道450的正面中,管道通孔315与过滤器插入孔313连通,由此第一过滤部350可以插入或分离。连接管道450设置有供喷嘴651插入的连接管道通孔315,由此可以通过喷射水来清洗第一过滤部350或第一热交换器510。另外,连接管道450可以包括:与第一吸气管道410连通的第一连接孔456、与第二吸气管道410连通的第二连接孔457以及与第一排气管道490连通的第三连接孔458。第一排气管道490设置有与第二排气管道490连接的连通孔493,由此第一排气管道490通过所述连通孔493来与第二排气管道490连接。
所述循环管道400可以包括:第一开闭部710,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孔456附近,开闭所述第一吸气管道410;第二开闭部720,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孔457附近,开闭所述第二吸气管道410;以及第三开闭部730,开闭所述连通孔493。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开闭部710、所述第二开闭部720以及所述第三开闭部730来形成循环第一滚筒的第一循环流路和/或循环外桶的第二循环流路。另外,他们可以由控制部(未图示)控制。
即,在使所述第一滚筒130的空气循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打开所述第一开闭部710且关闭所述第二开闭部720来开放第一吸气管道410且封闭第二吸气管道410,并且利用所述第三开闭部730来打开第一排气管道490且封闭第二排气管道490。相反地,在使外桶220的空气循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打开所述第二开闭部720且关闭所述第一开闭部710来开放第二吸气管道410且封闭第一吸气管道410,并且利用所述第三开闭部730来打开第二排气管道490且封闭第一排气管道490。
如果希望将两个循环均进行,则可以使所述第三开闭部730打开规定角度之后,将所述第一开闭部710和所述第二开闭部720均开放,由此能够将第一循环流路和第二循环流路均形成。
与利用所述第三开闭部730来开闭第一排气管道490和第二排气管道490的情形不同地,第一吸气管道410和第二吸气管道410分别具有能够各自进行开闭的第一开闭部710和第二开闭部720。这是因为由于需要通过设置于连接管道的正面的管道通孔315和设置于衣物处理装置100的正面的过滤器插入孔313来插入或分离第一过滤部350,因此为了避免与所述第一过滤部350干涉,单独设置了开闭第一吸气管道410的第一开闭部710和开闭第二吸气管道410的第二开闭部720。
另一方面,在连接管道450的后方不存在这样的可以装卸的结构要素,因此通过设置于连接管道450的末端的第三连接孔458来与第一排气管道490连接,通过第一排气管道的连通孔493来与第二排气管道490连接,从而可以仅用一个所述第三开闭部730来控制第一排气管道490和第二排气管道490的开闭。
所述第一排气管道490和所述第二排气管道490可以分别通过第一空气流入口198和第二空气流入口298来连接。
图4的(a)示出了第一排气管道和第二排气管道连接的一例。图4的(b)示出了第一吸气管道和第二吸气管道与连接管道上设置的过滤器部连接的一例。此外,图4的(a)和图4的(b)示出了包括复数个喷嘴651的喷射部650与外部供水源直接连接的一例。
图示了外部供水源直接通过第三切换阀657与喷射管653和喷嘴651连接的情形。在此,在三个喷嘴6511、6512、6113分别连接有三个喷射管6531、6533、6535,第三切换阀657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将各个喷射管连接于第三供水管256,由此能够分别喷射水。
这是因为由于水压可能会根据使用所述衣物处理装置100的环境而不同,因此为了通过在任何环境条件下保持恒定的喷射压来实现相同的效果。即,相较于同时与三个喷射管连接导致使水压被分散的情形,通过使用第三切换阀657来选择性地连接各个喷射管从而一次仅使一个喷射管被连接。
三个喷射管6531、6533、6535可以利用固定部654固定在连接管道的上部板451,以防止根据水压而各自发生晃动。第一固定部654可以连接在第三切换阀657并且在所述喷射管653经过所述上部板的上方时对其进行固定,第二固定部656可以固定喷嘴651所处的部分的喷射管653。
所述上部板451是形成所述连接管道的主体的一部分。所述连接管道的主体分为上部板451和下部板(未图示),与另外构成下部板的情形相比,在注塑所述连接管道所处的底座180部分时,将同时注塑成型出下部板的形态。在此,下部板通过与上部板451结合来形成供空气经过的流路。
喷嘴651通过连接管道通孔652插入到所述连接管道内部,并向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或所述第一过滤部350喷射水。
所述喷嘴651设置有复数个,并且如图所示在上部板451上方能够沿连接管道450的左右方向并排配置。所述连接管道450的左右方向即是与空气在接管道450内部流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若通过复数个所述喷嘴651依次喷射水,则可以对各个喷嘴6511、6512、6513喷射的区域中存在的第一热交换器510和/或第一过滤部350的一部分进行清洗。若复数个喷嘴651依次全部喷射,则其结果可以对第一热交换器510的前方区域和/或第一过滤部进行清洗。
另外,与此不同地,也可以以同时喷射的方式进行清洗。此外,也可以反复地进行清洗。即,第三切换阀657可以通过控制部将水的方向切换为能够在预设定的时间期间向各个喷射管供应水。这样的第三切换阀657可以使用三通电磁阀(3way solenoid valve)等。就第三切换阀677或第二切换阀655而言,不同之处仅在于根据其是否直接与外部供水源连接而命名的名称,相同之处在于将接收到的水依次或选择性地通过复数个喷射管653向复数个喷嘴651供应。
图4的(a)示出了第二过滤部370结合于第一吸气管道410的形态。第二过滤部370可以插入并安装于第一吸气管道410,但是在图4的(a)示出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吸气管道410包括过滤器引导件419,第二过滤部370可以插入到过滤器引导件419。过滤器引导件419的上部的曲面可以具有与连接主体177相同的曲率半径,以在与圆形的连接主体177结合时沿内周面形成平滑的圆形。第二过滤部370的上部也将同样地形成相同的曲面。
由于第一吸气管道410在连接主体177的下部吸入空气,因此其高度低于第一排气管道490。第一排气管道490可以通过设置于第二支撑部190的上部的第一空气流入口198来与第一滚筒130连接。
图4的(a)示出了所述连接管道450、所述喷射部650等设置在底座180的上方的一例。连接管道450需要具有用于形成循环的空气流路的管道形态,管道的下部可以由底座180形成,管道的上部由上部板451形成。即,在注塑成型底座时已形成管道的下部,在此基础上通过上部板451的结合来形成整体的管道形态。在结合上部板451之前,可以设置风扇470、第一热交换器510、第二热交换器520以及制冷剂管580等,喷嘴651可以通过连接管道通孔315插入到上部板451,喷射管653可以被固定。另外,第三切换阀(未图示)也可以被固定。
参照图4的(a),第二排气管道490可以在第一排气管道490的下部连接。另外,为了最大限度地简化流路,可以在经过热交换部500和风扇470之后立即与第一排气管道连接。在第一排气管道设置有连通孔493,在所述连通孔493设置有第三开闭部730,由此能够开闭所述连通孔493。第三开闭部730可以被结合为能够向第一排气管道490内部旋转。即,第三开闭部730仅在内部旋转,可以将封闭所述连通孔493时的位置称作第一位置,将此时与所述连通孔493形成的角度定义为0度。
参照图4的(b),第一吸气管道410可以位于过滤器插入孔313的上部。第二吸气管道410可以位于过滤器插入孔313的下部。第一开闭部710可以位于所述第一吸气管道410的与所述连接管道450连接的末端。另外,第二开闭部720可以位于所述第二吸气管道410的与所述连接管道450连接的末端。与第三开闭部730不同地,开闭所述第一吸气管道410和所述第二吸气管道410的部分被分为第一开闭部710和第二开闭部720的理由是为了确保使位于前方的第一过滤部350插入的空间。
因此,若第一开闭部710开放,则所述第一吸气管道410可以使通过所述第一过滤部350的上部吸入的空气向连接管道450移动。所述第二吸气管道410可以不与所述第一过滤部350的下部或所述过滤器插入孔313的下部连接,以避免与所述过滤器部300,具体而言所述第一过滤部350产生干涉。如图4的(b)所示,所述第二吸气管道410可以使吸入的空气通过所述过滤器插入孔的外部连接,并且通过所述第一过滤部350侧面向连接管道450移动。
与此不同地,在所述第二开闭部720开放时,所述第二吸气管道410也可以使空气通过所述第一过滤部350的下部向连接管道450移动。
因此,所述第一吸气管道410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吸气管道410的宽度。所述第一吸气管道410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吸气管道和过滤器插入孔313的宽度之和相似。
过滤器插入孔313由过滤器门314开闭,过滤器门314可以设置有:把手317,用于使过滤器门314旋转;以及过滤器固定部319,用于在插入第一过滤部350并且关闭过滤器门314之后固定。
所述第一开闭部710可以包括:第一阻断部711,开闭所述第一吸气管道410;以及第一开闭驱动部713,与所述第一阻断部711连接,通过使所述第一阻断部711旋转来开闭所述第一吸气管道410。同样地,所述第二开闭部720可以包括:第二阻断部721,开闭所述第一吸气管道410;以及第二开闭驱动部723,通过使所述第一阻断部711旋转来开闭所述第二吸气管道410。所述第三开闭部730也可以包括:第三阻断部731,开闭所述第一排气管道490和所述第二排气管道490;以及第三开闭驱动部733,使所述第三阻断部731旋转。
所述第一开闭驱动部713、所述第二开闭驱动部723以及所述第三开闭驱动部733可以包括用于传递旋转力的马达。作为马达的一例,可以使用利用直流电源的齿轮马达(geared motor)。
图5的(a)示出了第一吸气管道410和连接管道450之间的第一阻断部711、第一开闭驱动部713,第二吸气管道410和连接管道450之间的第二阻断部721、第二开闭驱动部723。
所述第一阻断部711呈圆形的筒横卧的形态。具体而言,开闭所述第一吸气管道410的第一阻断部711可以包括:第一主体7111,以所述第一箱体的正面为基准,其左右方向的长度大于前后方向的长度,沿前后方向构成为曲面;以及圆形形状的第一子主体7112,与所述第一主体的左右方向的两端分别结合。即,虽然第一主体7111的两端与一般筒的两端相同地由具有圆形形状的第一子主体7112构成,但是连接两端的第一子主体7112的第一主体7111并不是圆柱形状,而是呈包括至少两个具有彼此不同的曲率的曲面的形态,将所述第一主体7111正投影到假想的平面上的尺寸与第一子主体的直径的尺寸相同,最终,与所述第一吸气管道410的前后方向截面的长度相同。
因此,在第一阻断部711旋转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主体7111将能够封闭所述第一吸气管道410的内部。另外,第一阻断部711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大于前后方向的长度也是为了与所述第一吸气管道410的内部的截面对应。由此,在所述第一阻断部711旋转时,所述第一主体7111能够封闭所述第一吸气管道410,在所述第一阻断部711旋转时,能够开放所述第一吸气管道。由于所述第一阻断部711与圆形的筒相同,因此无需为了开放和封闭而分别向不同的方向旋转。
所述第一主体7111可以由至少两个曲面构成。因此,所述第一主体7111具有其一面凹入且另一面凸出的形态。另外,在第一主体7111的截面也可以呈越向中间其厚度越厚的月牙(crescent)形态。这可以减小惯性极矩从而在基于第二开闭驱动部723的旋转时使力最小化。
使所述第一主体7111具有由至少两个曲面构成的形态,这是为了柔和地切换流动的方向。因此,并非必须限定于这样的形态,其只要能够柔和地切换流动即可。
由于所述第一主体7111将具有沿侧方长长的形态,因此可能会随着时间的经过因老化(fatigue)或扭转(torsion)而被弯曲。为了防止出现这样的情形,在所述第一主体7111的凸出的面侧可以包括第一加强筋7113。这是因为若第一加强筋7113设置于凹入的面,则反而可能会在凹入的部位发生应力集中(Stress concentration)。
从所述第一主体7111的凸出的面凸出的所述第一加强筋7113的尺寸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一子主体7112的尺寸,从而在将所述第一子主体7112沿所述第一主体7111的长度方向正投影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加强筋7113等于或小于所述正投影的所述第一子主体7112。
换言之,所述第一加强筋7113将位于由所述第一子主体7112形成的假想的筒表面和空间内。
所述第二阻断部721具有将圆形的筒横卧的形态。具体而言,开闭所述第二吸气管道410的第二阻断部721可以包括:第二主体7211,以所述第一箱体的正面为基准,其左右方向的长度大于前后方向的长度,沿前后方向构成为曲面;以及圆形形状的第二子主体7212,与所述第二主体的左右方向的两端分别结合。即,虽然第二主体7211的两端由与一般筒的两端相同地具有圆形形状的第二子主体7212构成,但是连接两端的第二子主体7212的第二主体7211并不是圆柱形状,而是呈包括至少两个曲面的形态,将所述第二主体7211正投影到假想的平面的尺寸与第二子主体的直径的尺寸相同,最终,与所述第二吸气管道410的前后方向截面的长度相同。
因此,在第二阻断部721旋转的情况下,所述第二主体7211能够封闭所述第二吸气管道410的内部。另外,第二阻断部721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大于前后方向的长度也是为了与所述第二吸气管道410的内部的截面对应。由此,在所述第二阻断部721旋转时,所述第二主体7211能够封闭所述第二吸气管道410,在所述第二阻断部721旋转时,能够开放所述第二吸气管道。由于所述第二阻断部721与圆形的筒相同,因此无需必须为了开放和封闭而分别向不同的方向旋转。
所述第二主体7211可以由至少两个曲面构成。因此,所述第一主体7111具有其一面凹入且另一面凸出的形态。另外,第二主体7211的截面也可以呈越向中间其厚度越厚的月牙(crescent)形态。这可以减小惯性极矩从而在基于第二开闭驱动部723的旋转时使力最小化。
所述第二主体7211具有由至少两个曲面构成的形态,这是为了柔和地切换流动方向。因此,并非必须限定于这样的形态,其只要能够柔和地切换流动即可。
由于所述第二主体7211具有沿侧方长长的形态,因此可能会随着时间的经过因老化(fatigue)或扭转(torsion)而被弯曲。为了防止出现这样的情形,在所述第二主体7211的凸出的面侧可以设置有第二加强筋7213。这是因为若将第二加强筋7213设置于凹入的面,则反而可能会在凹入的部位发生应力集中(Stress concentration)。
从所述第二主体7211的凸出的面凸出的所第二加强筋7213的尺寸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一子主体7112,从而在将所述第二主体7211沿所述第二主体7211的长度方向正投影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加强筋7113等于或小于所述正投影的所述第二子主体7212。
换言之,所述第一加强筋7113将位于由所述第一子主体7112形成的假想的筒表面和空间内。
图5的(b)示出了第一排气管道490和第二排气管道490的连接部位以及开闭第三阻断部731的第三开闭驱动部733的一例。
风扇470位于经过所述第一排气管道490与所述连接管道450连接的第三连接孔458的位置,在空气经过风扇之后而流动方向朝上部的部分可以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排气管道490连通的连通孔493。包括用于开闭所述连通孔493的第三阻断部731,另外,驱动第三阻断部731的第三开闭驱动部可以位于所述第一排气管道490的外部侧面。
为了使所述第二排气管道490连接于所述第一排气管道490,在所述连通孔周边设置有紧固部,由此可以利用紧固构件来使所述第二排气管道490和所述第一排气管道490被固定连接。
图6的(a)和图6的(b)示出了在使第一滚筒130的空气循环的情况下,通过第一阻断部711开放第一吸气管道410、通过第二阻断部721封闭第二吸气管道410、通过第三阻断部731封闭第二排气管道的一例。图6的(c)和图6的(d)示出了在使外桶220的空气循环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开闭部710封闭第一吸气管道410、通过第二开闭部720开放第二吸气管道410、通过第三阻断部731封闭第一排气管道490的一例。
图6的(a)示出了通过开放第一阻断部711且封闭第二阻断部721来开放第一吸气管道410的情形。所述第一阻断部711沿所述第一主体711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开闭驱动部713的旋转轴连接,由此所述第一主体7111将随着所述第一开闭驱动部713的旋转而旋转。若所述第一阻断部711旋转规定角度,则可以开放第一吸气管道410。同样地,如图6的(c)所示,所述第二阻断部721沿所述第二主体721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开闭驱动部723的旋转轴连接,由此所述第二主体7211将随着所述第二开闭驱动部723的旋转而旋转。若所述第二阻断部721旋转规定角度,则可以开放第二吸气管道410。
由于控制部(未图示)独立地控制所述第一阻断部711和所述第二阻断部721,因此可以仅开放所述第一阻断部711而封闭所述第二阻断部721,相反地,可以封闭所述第一阻断部711而仅开放所述第二阻断部721。另外,也可以通过同时开放所述第一阻断部711和所述第二阻断部721,来同时使用第一衣物处理装置1000和第二衣物处理装置2000的烘干功能。
图6的(b)示出了第三阻断部731封闭连通孔493,从而封闭第二排气管道490的一例。在本说明书中,将所述第三阻断部731封闭所述第二排气管道490的情况称作所述第三阻断部731位于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三阻断部731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排气管道490来形成第一衣物处理装置的循环流路。
与此相反地,图6的(d)示出了通过第三阻断部731开放连通孔493,从而开放第二排气管道490的一例。可以设置有引导件495,在所述第三阻断部731向所述第一排气管道490的内部旋转而到达封闭所述第一排气管道的位置(第二位置)时,所述引导件495防止所述第三阻断部731进一步旋转。所述引导件495可以通过避免第三阻断部731过度地旋转来防止所述第三阻断部731变形或受损。
另一方面,为了到达所述第二位置,需要使所述第三阻断部731借助所述第三开闭驱动部来旋转规定角度。若将在所述第一位置时的旋转角度设定为第一旋转角度,例如0度,将在所述第二位置时的旋转角度设定为第二旋转角度θ2,则可以存在所述第三阻断部731旋转所述第一旋转角度和所述第二旋转角度之间的规定角度θ3而所处的第三位置。
若所述第三阻断部731位于所述第三位置,则可以将所述第一排气管道490和所述第二排气管道490均开放。因此,控制部可以根据需要,将所述第一衣物处理装置的烘干功能和所述第二衣物处理装置的烘干功能均使用。
本发明可以以多样的形态变形并实施,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因此,若变形的实施例包括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结构要素,则应当被认为其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范围。

Claims (20)

1.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包括:
第一箱体,形成外观;
圆筒形状的第一滚筒,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容纳衣物;
第二箱体,位于所述第一箱体的下方;
外桶,位于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
第二滚筒,位于所述外桶的内部,可旋转地设置,容纳衣物;
第一吸气管道,吸入所述第一滚筒的空气;
第二吸气管道,吸入所述外桶的空气;
连接管道,与所述第一吸气管道和所述第二吸气管道连接,包括与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部;
第一排气管道,向所述第一滚筒排出利用所述热交换部进行热交换的空气;以及
第二排气管道,向所述外桶排出利用所述热交换部进行热交换的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形成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还包括:
第一开闭部,开闭所述第一吸气管道;
第二开闭部,开闭所述第二吸气管道;以及
第三开闭部,使所述第一排气管道和所述第二排气管道分支,
通过独立地开闭所述第一开闭部、所述第二开闭部以及所述第三开闭部,能够使所述第一吸气管道、所述连接管道以及所述第一排气管道形成第一循环流路,或者使所述第一滚筒的空气循环,或者能够使所述第二吸气管道、所述连接管道以及所述第二排气管道形成第二循环流路从而使所述外桶的空气循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开闭部位于所述第一吸气管道和所述连接管道之间,
所述第二开闭部位于所述第二吸气管道和所述连接管道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在所述连接管道内部还包括第一过滤部,所述第一过滤部在从所述第一吸气管道和所述第二吸气管道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之前过滤异物,
所述第一过滤部能够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的下部或所述第二箱体的上部正面的过滤器插入孔来装卸于所述连接管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开闭部位于所述第一吸气管道和所述第一过滤部的上部之间,
所述第二开闭部位于所述第二吸气管道和所述第一过滤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开闭部包括:
第一阻断部,开闭所述第一吸气管道;以及
第一开闭驱动部,与所述第一阻断部连接,通过使所述第一阻断部旋转来开闭所述第一吸气管道,
所述第二开闭部包括:
第二阻断部,开闭所述第二吸气管道;以及
第二开闭驱动部,通过使所述第二阻断部旋转来开闭所述第二吸气管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阻断部包括:
第一主体,以所述第一箱体的正面为基准,所述第一主体的左右方向长于前后方向,在前后方向上形成为曲面;以及
圆形形状的第一子主体,与所述第一主体的左右方向的两端分别结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开闭驱动部沿所述第一主体的长度方向利用所述第一开闭驱动部的旋转轴来与所述第一子主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主体呈越靠近中间其截面的厚度越厚的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阻断部还包括向所述第一主体的曲面中凸出的曲面的上方凸出的复数个第一加强筋,
复数个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尺寸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一子主体的位于所述凸出的曲面侧的部分的尺寸。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阻断部包括:
第二主体,以所述第一箱体的正面为基准,所述第二主体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大于前后方向的长度,在前后方向上形成为曲面;以及
圆形形状的第二子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的左右方向的两端分别结合,
所述第二主体呈越靠近中间其截面的厚度越厚的形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开闭驱动部沿所述第二主体的长度方向利用所述第二开闭驱动部的旋转轴来与所述第二子主体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阻断部还包括向所述第一主体的曲面中凸出的曲面之上凸出的复数个第二加强筋,
复数个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尺寸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二子主体的位于凸出的曲面侧的部分的尺寸。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阻断部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阻断部的左右方向的长度。
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排气管道还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二排气管道连接的连通孔,
所述连接管道与所述第一排气管道连接,
所述第一排气管道通过所述连通孔与所述第二排气管道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三开闭部包括:
第三阻断部,开闭所述第一排气管道和所述第二排气管道;以及
第三开闭驱动部,通过使所述第三阻断部旋转来开闭所述第一排气管道和所述第二排气管道。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排气管道还包括:
引导件,在所述第三阻断部向所述第一排气管道的内部旋转而位于封闭所述第一排气管道的位置时,所述引导件使所述第三阻断部的旋转停止。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排气管道还包括向所述第一排气管道或所述第二排气管道排出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的送风风扇,
所述连通孔位于所述送风风扇的上侧。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三开闭部包括:
第三阻断部,开闭所述第一排气管道或所述第二排气管道;以及
第三开闭驱动部,使所述第三阻断部旋转,以使所述第三阻断部位于封闭所述第二排气管道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三阻断部位于封闭所述第一排气管道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三阻断部以规定角度开放而位于开放所述第一排气管道和所述第二排气管道的第三位置,
能够选择性地形成所述第一循环流路或所述第二循环流路,或者都形成所述第一循环流路和所述第二循环流路。
CN202180019631.6A 2020-03-09 2021-02-22 衣物处理装置 Pending CN11527996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029128 2020-03-09
KR1020200029128A KR20210113857A (ko) 2020-03-09 2020-03-09 의류처리장치
PCT/KR2021/002190 WO2021182768A2 (ko) 2020-03-09 2021-02-22 의류처리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79965A true CN115279965A (zh) 2022-11-01

Family

ID=77670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19631.6A Pending CN115279965A (zh) 2020-03-09 2021-02-22 衣物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37038A1 (zh)
EP (1) EP4119711A4 (zh)
KR (1) KR20210113857A (zh)
CN (1) CN115279965A (zh)
WO (1) WO2021182768A2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40904B1 (ko) * 2004-10-22 2006-11-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세탁 장치
KR100662364B1 (ko) * 2004-11-01 2007-01-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세탁 및 건조 장치
KR100741798B1 (ko) * 2004-12-30 2007-07-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건조기 일체형 세탁기
KR100652459B1 (ko) * 2005-11-25 2006-12-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일체형 세탁 건조기
KR20070073144A (ko) * 2006-01-03 2007-07-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건조장치의 필터유닛
DE102014203071B4 (de) * 2013-02-28 2018-11-29 Lg Electronics Inc. Wäschebehandlungsvorrichtung
CN104928883A (zh) 2014-03-20 2015-09-23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热泵式洗干一体机
CN108950976A (zh) * 2017-05-27 2018-12-07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衣物处理设备
CN109554880B (zh) * 2017-09-26 2022-09-23 青岛海尔洗涤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洗干一体机及控制方法
CN208562910U (zh) * 2018-06-26 2019-03-01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衣物处理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82768A3 (ko) 2021-11-04
WO2021182768A2 (ko) 2021-09-16
US20230137038A1 (en) 2023-05-04
EP4119711A4 (en) 2024-04-10
EP4119711A2 (en) 2023-01-18
KR20210113857A (ko) 2021-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175194A1 (en) Clothes treat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EP1645674A1 (en) Washing machin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JP4293114B2 (ja)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JP2015047505A (ja) 衣類処理装置
JP5897390B2 (ja) 洗濯乾燥機
JP2015515879A (ja) 衣類処理装置及び衣類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AU2007277599A1 (en) Multiple laundry treating machin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EP2412861B1 (en) Laundry washing and drying machine
JP3920303B1 (ja) 洗濯乾燥機
JP2006136511A (ja)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JP2006136511A5 (zh)
KR20130114780A (ko) 세탁장치 및 세탁장치의 제어방법
CN115279965A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113322633B (zh) 衣物处理装置
JP3689001B2 (ja)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KR20140095740A (ko) 의류처리장치
JP6956582B2 (ja) 洗濯乾燥機
KR101387544B1 (ko) 의류처리장치
JP2005224351A (ja) 洗濯乾燥機
JP5674612B2 (ja) 洗濯乾燥機
KR101223441B1 (ko) 드럼세탁기
KR102017695B1 (ko) 의류처리장치
WO2022038811A1 (ja) 洗濯乾燥機
TWI830132B (zh) 衣物處理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KR101861668B1 (ko) 의류처리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