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22633B - 衣物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衣物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22633B
CN113322633B CN202110190162.6A CN202110190162A CN113322633B CN 113322633 B CN113322633 B CN 113322633B CN 202110190162 A CN202110190162 A CN 202110190162A CN 113322633 B CN113322633 B CN 1133226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discharge
drainage
angle
dr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9016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22633A (zh
Inventor
金宗律
南泫守
金映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CN20241035833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0487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226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226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226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226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6Heat pump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4Condensing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08Liquid supply or discharge arrangements
    • D06F39/083Liquid discharge or re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5/00Washing machines with receptacles, e.g. perforated, having a rotary movement, e.g. oscillatory movement, the receptacle serving both for washing and for centrifugally separating water from the laundry and having further drying means, e.g. using hot air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5/00Wash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35/005Methods for washing, rinsing or spin-drying
    • D06F35/008Methods for washing, rinsing or spin-drying for disinfecting the tub or the drum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006Recovery arrangements, e.g. for the recovery of energy or water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10Drying cabinets or drying chambers having heating or ventilating means
    • D06F58/12Drying cabinets or drying chambers having heating or ventilating means having conveying means for moving clothes, e.g. along an endless track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6Heating arrangements, e.g. gas heating equipment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3/00Parameters monitored or detected for the control of domestic laundry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3/28Air properties
    • D06F2103/36Flow or velocity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3/00Parameters monitored or detected for the control of domestic laundry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3/56Parameters monitored or detected for the control of domestic laundry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related to air ducts, e.g. position of flow diverte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5/00Systems or parameters controlled or affected by the control systems of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5/28Electric heating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5/00Systems or parameters controlled or affected by the control systems of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5/30Blowe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2Lint collect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衣物处理装置,该衣物处理装置包括:箱体,形成外观,且设置有底座;滚筒,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箱体;驱动部,设置于底座,使滚筒旋转;管道,紧固于底座,形成与滚筒连通的循环流路;热泵,具有热交换部,热交换部设置在循环流路上且对空气进行加热;以及排水部,排出在热交换部产生的水,其特征在于,底座包括:集水腔室,收集在热交换部产生的水,由具有彼此不同的倾斜度的至少一个以上的排水面形成而引导热交换部产生的水;以及排水孔,位于与集水腔室相邻的位置,与集水腔室连通,被至少一个以上的排水面引导的水从排水部排出。

Description

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衣物处理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包括改善了衣物处理装置的排水结构的底座的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衣物处理装置是洗涤衣物的装置、烘干衣物的装置以及能够将衣物的洗涤和衣物的烘干均实现的装置的统称。
在可烘干衣物的现有的衣物处理装置中的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滚筒,提供存储衣物的空间;管道,形成将从所述滚筒排出的空气再次提供给所述滚筒的流路;第一热交换器,通过冷却从所述滚筒流入所述管道的空气来去除空气中含有的水分;第二热交换器,对通过了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空气进行加热;以及风扇,使通过了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空气向所述滚筒移动。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现有的衣物处理装置中,由于从所述滚筒排出的空气在经由所述热交换器时被除湿和加热后再次向滚筒供给,因此存在绒毛(lint)等异物会残留于所述热交换器的问题。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在现有的衣物处理装置中公开了如下装置:收集在第一热交换器产生的冷凝水,并通过向热交换器喷射收集到的冷凝水来分离残留于热交换器的绒毛等异物(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11-0125570号)。
但是,就可洗涤过滤器的现有的衣物处理装置而言,虽然从可洗涤热交换器的方面来看,能够最小化烘干性能下降的问题,然而通过洗涤而从热交换器分离的绒毛等异物会残留在排出冷凝水的排水流路上,并且残留在排水流路上的异物被长时间放置的情况下,会发臭,并且在卫生方面并不理想。
另外,在现有衣物处理装置中,虽然通过供给适当量以上的洗涤水来引导异物的移动,以使在热交换器洗涤的绒毛等异物与洗涤热交换器的冷凝水一起排出,但是根据排水流路的结构形状和洗涤水的流路方向,会形成洗涤水无法通过的死角区域(dead zone),从而存在即便供给适当量以上的洗涤水,残留在死角区域的异物也无法与洗涤水一起排出的问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在洗涤热交换器时从热交换器脱落的绒毛等异物和洗涤水顺畅地排出的衣物处理装置。
另外,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洗涤水无法通过的死角区域,以使洗涤热交换器后的洗涤水能够顺畅地排出的衣物处理装置。
另外,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在热交换器产生的冷凝水顺畅地排出的衣物处理装置。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目的并不限定于以上提及到的目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通过以下的记载明确理解未被提及到的其他目的。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优选,包括:箱体,形成外观,设置有底座;滚筒,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箱体;驱动部,设置于所述底座,使所述滚筒旋转;管道,紧固于所述底座,形成与所述滚筒连通的循环流路;热泵,具有热交换部,所述热交换部设置在所述循环流路上且对所述空气进行加热;以及排水部,排出在所述热交换部产生的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集水腔室,收集在所述热交换部产生的水,由具有彼此不同的倾斜度的至少一个以上的排水面形成而引导所述热交换部产生的水;以及排水孔,位于与所述集水腔室相邻的位置,与所述集水腔室连通,被所述至少一个以上的排水面引导的水从所述排水部排出。
在此,优选,所述排水面包括:第一排水面,形成朝向所述排水孔侧倾斜的排水方向;第二排水面,位于所述第一排水面的下侧,以与所述第一排水面不同的倾斜度朝向所述排水孔侧倾斜。
另一方面,优选,所述第一排水面具有;第一角度,朝向所述第二排水面侧向下倾斜;以及第二角度,朝向所述排水孔侧倾斜。
在此,衣物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以2°至4°的角度朝向所述第二排水面侧向下倾斜。
另外,优选,所述第二角度以0.5°至2.5°的角度朝向所述排水孔侧向下倾斜。
并且,优选,所述第二排水面在从所述第一排水面朝向所述第二排水面的方向上形成为水平状态,而在朝向所述排水孔的方向上以第三角度倾斜形成。
在此,优选,所述第三角度以0.5°至2.5°的角度向下倾斜。
另一方面,优选,所述排水孔形成于所述集水腔室的排水方向侧,在所述集水腔室的与所述排水孔相对的方向上还形成有第三排水面。
在此,优选,所述第三排水面以面向所述排水孔的位置的所述集水腔室的棱角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形状,从所述第二排水面凸出形成。
另外,优选,所述第三排水面具有朝向所述第一排水面侧向下倾斜的第四角度。
并且,优选,所述第四角度以1°至3°的角度朝向所述第一排水面侧向下倾斜。
另外,优选,所述第三排水面具有朝向所述排水孔侧向下倾斜的第五角度。
在此,优选,所述第五角度以1°以下的角度朝向所述排水孔侧向下倾斜。
另一方面,优选,所述第三排水面的与所述集水腔室的直角棱角相对的一面形成为,朝向所述排水孔侧倾斜的凹陷形态的弯曲状。
另外,优选,在与所述第三排水面相对的所述第二排水面侧,还形成有用于支撑所述热交换部的台阶部。
在此,优选,与所述第三排水面的高度对应地形成所述台阶部。
另外,优选,在所述台阶部和所述第三排水面的上部还形成有供所述热交换部的下部安置的多个支撑凸起。
另一方面,优选,所述台阶部和所述第二排水面的棱角形成为具有朝向所述台阶部侧凹陷的半径。
另外,优选,所述第二排水面和所述第三排水面相交的棱角形成为具有凹陷的半径。
在此,优选,所述循环流路还设置有通过向所述热交换部喷射水来洗涤所述热交换部的洗涤部。
另一方面,优选,所述排水部设置有抽吸流入到所述排水部的水的泵,所述泵向所述洗涤部供给所述水。
另外,优选,所述排水部设置有低于所述排水面的泵排水面。
在此,优选,所述集水腔室设置有形成集水空间的外壁,所述外壁和所述排水面相交的棱角形成为具有凹陷的半径。
根据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改善了在洗涤热交换器时从热交换器脱落的绒毛等异物和洗涤水移动的排水流路,由此具有能够顺畅地排出异物和洗涤水的效果。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将排水流路改善成缩小洗涤了热交换器后的洗涤水无法通过的死角区域,由此具有能够顺畅地排出洗涤水的效果。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改善了在热交换器产生的冷凝水排出的排水流路,由此具有能够顺畅地排出冷凝水的效果。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效果并不限定于以上提及到的效果,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从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明确理解未被提及到的其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简略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底座的设置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底座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图4的A-A'线剖面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表示图4的B-B'线剖面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表示图4的C-C'线剖面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表示图4的D-D'线剖面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表示图4的E-E'线剖面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本发明的过程中,所定义的各个构成要素的名称是考虑在本发明中的功能而定义的。因此,不应理解为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要素。另外,对各个构成要素定义的各个名称可以在本领域称为其他的名称。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简略图。
如图1至图2所示,衣物处理装置100包括:箱体1;滚筒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箱体内部,提供存储衣物的空间;管道3,形成将从滚筒2排出的空气再次提供给滚筒2的流路;热交换部4,对流入到管道3的空气进行除湿并且加热后再次向滚筒2供给。
箱体1包括形成衣物处理装置的前方面的前方面板11,在前方面板11可以设置有:投入口111,设置为与滚筒2连通;以及门11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箱体结合,开闭投入口111。
在前方面板11设置有控制面板117,在控制面板117可以设置有:输入部118,从用户接收控制指令;以及显示部119,输出用户可选择的控制指令等信息。
输入部118可以包括:供电请求部,请求向衣物处理装置100供电;过程输入部,能够使用户在多个过程中选择用户所需的过程;以及执行请求部,请求开始用户所选择的过程。
显示部119可以包括显示面板和扬声器中的至少一方,所述显示面板可以输出文本(text)和图形,所述扬声器可输出语音信号和声音。
在箱体1的下部设置有底座12,所述底座12支撑衣物处理装置的各个构成(例如,滚筒2、管道3、热交换部4等)和供衣物处理装置的各个构成设置。关于底座12,将参照其他附图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滚筒2由前方面和后方面分别开放的圆筒形状的滚筒主体21构成的情况下,在箱体1内部可以设置有:第一支撑部17,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滚筒2的前方面;以及第二支撑部19,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滚筒2的后方面。
第一支撑部17可以包括:第一固定主体171,固定于箱体1内部;滚筒投入口173,设置为贯通第一固定主体,使投入口111和滚筒主体21内部连通;以及第一支撑主体175,设置于第一固定主体171,插入到滚筒主体21的前方面(第一开放面)。
只要能够设置有滚筒投入口173和第一支撑主体175,第一固定主体171可以是任意形状。第一支撑主体175可以是从第一固定主体171朝向滚筒主体21凸出的管形状。
另一方面,第一支撑主体175的直径可以大于滚筒投入口173的直径,且小于滚筒主体21的前方面的直径。在此情况下,滚筒投入口173会位于第一支撑主体175所形成的空间内部。
第一支撑部17可以还包括连接投入口111和滚筒投入口173的连接主体177。连接主体177可以是从滚筒投入口173朝向投入口111延伸的管形状。
在此,在连接主体177可以设置有与管道3连通的空气排出口178。空气排出口178是能够使滚筒主体21内部的空气向管道3移动的通路,可以由贯通连接主体177的贯通孔构成。
第二支撑部19可以设置为包括:第二固定主体191,固定于箱体1内部;以及第二支撑主体195,设置于第二固定主体191,插入到滚筒主体21的后方面(第二开放面)。
另外,在第二支撑部19设置有空气流入口198,所述空气流入口198设置为贯通第二固定主体191并且使滚筒主体21内部与箱体1内部连通。在此情况下,管道3可以设置为连接第一支撑部17的空气排出口178和第二支撑部19的空气流入口198。
滚筒主体21可以形成为内部为空的圆筒形状,并且可以通过各种形态的驱动部来旋转。在本发明中,以驱动部包括:固定于箱体1内部的马达23;通过马达来旋转的滑轮(pulley)25;以及带27,连接滑轮25的圆周面和滚筒主体21的圆周面,的情形为一例进行说明。
另一方面,在第一支撑部17可以设置有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滚筒主体21的圆周面的第一滚子179,在第二支撑部19可以设置有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滚筒主体的圆周面的第二滚子199。
管道3可以设置为包括:排气管道31,其与空气排出口178连接;供给管道33,其与空气流入口198连接;以及连接管道35,连接排气管道31和供给管道33。
热交换部4可以由可以对流入到管道3的空气依次进行除湿和加热的各种各样的装置构成,在本发明中,以热交换部4由热泵(heat pump)构成的情形为一例进行说明。
热交换部4包括:风扇49,使空气沿管道3移动;第一热交换器41(吸热部),从流入到管道3的空气中去除水分;以及第二热交换器43(发热部),设置于管道3内部,对通过了第一热交换器41的空气进行加热。
风扇49可以设置为包括设置于管道3内部的叶轮491和使叶轮491旋转的叶轮马达493。叶轮491可以设置于排气管道31、连接管道35以及供给管道33中的任意一方,在本发明中,以叶轮491设置于供给管道33的情形(位于发热部的后方的情形)为一例进行说明。
吸热部41可以由沿着连接管道35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或连接管道35的高度方向(Z轴方向)配置的多个金属板构成,发热部43可以由沿着连接管道的宽度方向或连接管道35的高度方向配置的多个金属板构成。
在此,吸热部41和发热部43在连接管道35内部沿从排气管道31朝向供给管道33的方向依次配置,并且通过形成制冷剂的循环流路的制冷剂管48而彼此连通。
制冷剂通过位于管道3的外部的压缩机45而沿制冷剂管48移动,在制冷剂管48设置有调节通过了发热部43的制冷剂的压力的压力调节器47。
吸热部41是通过将流入到排气管道31的空气的热传递给制冷剂,来冷却空气并且使制冷剂蒸发的单元。发热部43是通过将通过了压缩机45的制冷剂所具有的热传递给空气,来加热空气并且使制冷剂冷凝的单元。在此情况下,空气中包含的水分在通过吸热部41时会沿着吸热部41的表面汇集于连接管道35的底面。
为了收集从通过吸热部41的空气中去除的水,在衣物处理装置100可以设置有集水部126。在此,集水部126可以形成于后述的底座12的一侧。集水部126可以通过结合于连接管道35来形成空气的流路。
底座12的集水部126可以设置有集水腔室127,所述集水腔室127固定于连接管道35的底面并且与连接管道35的内部连通。在集水腔室127内部还可以设置有热交换器支撑部128,以使吸热部41和发热部43不与存储于集水腔室127的水(冷凝水)接触。热交换器支撑部128保持吸热部41、发热部43与集水腔室127的底面之间的间隔。
在支撑吸热部41和发热部43的热交换器支撑部128可以形成有多个支撑板贯通孔(未图示),所述多个支撑板贯通孔(未图示)与吸热部的位置对应。支撑板贯通孔可以将在吸热部41产生的水和/或洗涤了吸热部41的水引向集水腔室127。
为了最小化从滚筒主体21排出的异物(绒毛等)层叠于吸热部41和发热部43,在衣物处理装置100还可以设置有过滤空气的过滤部8。过滤部8可以作为对从滚筒主体21流入排气管道31的空气进行过滤的单元来设置。
过滤部8可以设置有框架81,所述框架81以能够拆装的方式通过空气排出口178插入到排气管道31中,框架81可以设置有过滤向排出口178流入的空气中含有的绒毛的过滤器(未图示)。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100还可以设置有:洗涤部6,利用存储于集水腔室127的水来洗涤吸热部41;以及排水部7,向集水腔室127的外部排出集水腔室127内部的水。
洗涤部6可以作为通过向吸热部41喷射存储于集水腔室127的水来洗涤吸热部41的单元来设置。洗涤部6可以包括:喷射部65,设置于管道3,向吸热部41供给水;以及泵61,使存储于集水腔室127的水向喷射部65移动。
泵61可以使从集水腔室127排出的水通过第二连接管613连接到喷射部65。泵61和集水腔室127可以通过相邻配置来使集水腔室127的水移动或者通过额外的第一连接管611而连接。
另一方面,若衣物处理装置100设置为仅用一个泵61使集水腔室127的水向喷射部65和排水部7移动,则在衣物处理装置100还可以设置有流路转换部63。
在此情况下,流路转换部63可以通过第二连接管613而与泵61连接,喷射部65通过喷射部供给管631而与流路转换部63连接,排水部7通过排水部供给管633而与流路转换部63连接。
在流路转换部63可以设置有控制喷射部供给管631的开闭和排水部供给管633的开闭的阀(未图示)。因此,衣物处理装置100可以通过控制设置于流路转换部63的阀,将存储于集水腔室127的水供应给喷射部65,也可以供应给排水部7。
排水部7可以包括:存储主体72,以能够装拆的方式设置于箱体1,提供存储水的空间;以及流入口722,设置为贯通存储主体72,使从排水部供给管633排出的水流入存储主体72内部。
存储主体72可以由从箱体1引出的抽屉形态的罐构成,在此情况下,需要在箱体的前方面板11设置有供存储主体72插入的排水部安装孔。在存储主体72的前方面固定有面板71,面板71可以设置为以能够装拆的方式结合于排水部安装孔而形成前方面板11的一部分。
在面板71还可以设置有供用户的手插入的槽711。在此情况下,面板71还可以发挥用于从箱体引出存储主体72或向箱体插入存储主体72的把手的功能。
流入口722可以设置为接收从固定于箱体1的喷嘴722a排出的水。喷嘴722a可以在箱体的上部面板13固定为,当存储主体72插入到箱体1中时位于流入口722的上部。在此情况下,排水部供给管633需要设置为连接喷嘴722a和流路转换部63。
就具有上述结构的排水部7而言,可以通过用户从箱体1引出存储主体72之后将存储主体72朝向设置有流入口722的方向翻转或倾斜,来扔掉存储主体72内部的水。
在此,还可以设置有贯通存储主体72的上部面的连通孔721,以使存储主体72内部的水容易通过流入口722排出。
另一方面,衣物处理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测量集水腔室127的水位的集水部水位检测部(未图示)。集水部水位检测部可以通过判断使存储于集水腔室127的水向存储主体72移动的时间点,来防止集水腔室127的水向连接管道35逆流。
另外,衣物处理装置100还可以设置有判断衣物的烘干度的烘干度检测部(未图示)。烘干度检测部可以由与衣物接触而测量衣物中含有的水分的量的电极传感器(未图示)和测量从滚筒2向管道3流入的空气的湿度的湿度传感器(未图示)中的至少一个构成。
另外,衣物处理装置100还可以设置有测量向管道3流入的空气的温度的温度检测部(未图示)。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的滚筒2、管道3、热交换部4、洗涤部6、排水部7等可以被支撑并设置于位于箱体1的下部的底座12,并且在底座12中,在热交换部4产生的冷凝水、在洗涤部6中用于洗涤吸热部41的洗涤水等可以收集到集水部126的集水腔室127并通过泵61而向喷射部65或排水部7供给。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100的底座12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底座的设置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底座的俯视图。
如图3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100的底座12形成有:压缩机安装部121,供热交换部4的压缩机45设置;风扇安装部123,供热交换部4的风扇安装;供给管道连接部124,供给管道33连接于该供给管道连接部124;排气管道连接部125,排气管道31连接于该排气管道连接部125;集水部126,连接管道35连接于该集水部126,热交换部4的吸热部41和发热部43位于该集水部126,同时使在吸热部41产生的水(冷凝水)和用于洗涤吸热部41的水(洗涤水)收集到该集水部126中;以及泵安装部129,供用于排出收集到集水部126的水的泵61设置。
形成于底座12的压缩机安装部121、马达安装部122、风扇安装部123、集水部126、泵安装部129等可以根据各个结构的连接和流路结构而各种各样地配置。
集水部126形成为其前端和后端开放的盒体形状,以通过与连接管道35结合而形成流路,吸热部41和发热部43可以位于集水部126和连接管道35结合的内侧。
另一方面,集水部126是热交换部4的吸热部41和发热部43所设置的位置,与排气管道31连接的排气管道连接部125可以位于集水部126的前端,供给管道连接部124可以位于集水部126的后端。另外,在集水部126和供给管道33之间还可以形成有转换流路124a,所述转换流路124a将通过了集水部的吸热部41和发热部43的空气的方向转向供给管道33侧。
泵安装部129可以位于集水部126的一侧。设置于泵安装部129的泵61用于排出收集到集水部126的水(冷凝水和洗涤水),优选形成于集水部126的一侧。
在集水部126和泵安装部129之间可以形成有用于将收集到集水部126的水引向泵安装部129的排水孔129c,在泵安装部129可以形成有临时存储通过排水孔129c排出的水的泵排水面129b。在此,泵排水面129b低于后述的集水腔室127的各个排水面127a、127b、127c。
因此,收集到集水部126的水通过排水孔129c向泵安装部129移动,移动到泵安装部129的水可以通过泵61来向洗涤部6供给或向排水部7供给。
另一方面,集水腔室127可以由多个排水面127a、127b、127c形成,所述多个排水面127a、127b、127c为了将在设置于通过集水腔室127和连接管道35而形成的流路上的吸热部41产生的水和为洗涤吸热部41而从洗涤部6喷射的水引向排水孔129c而倾斜。
在此,集水腔室127可以根据设置于集水腔室127的吸热部41和发热部43的形状而形成为矩形形状,基本上可以形成为朝向排水孔129c向下倾斜。另一方面,形成为与集水腔室127连通的排水孔129c形成为与集水腔室127的一侧连通。
因此,收集到集水腔室127的水向排水孔129c侧移动并形成流路,而在沿集水腔室127的底面移动的流路中与排水孔129c相对的一侧可能会发生水的流速缓慢或水的移动停止的现象。
即,当在集水腔室127的底面水的流速变为缓慢或水的移动停止时,与洗涤了吸热部41后的水一起流入到集水腔室127的绒毛等异物不会与水一起流动,而残留于集水腔室127的底面,并且在残留的异物被长时间放置的情况下会发生发臭等。
为此,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集水腔室127可以形成有至少两个以上的高度各自不同的排水面,以使流入到集水腔室127的水能够顺畅地从形成于集水腔室127的前方一侧的排水孔129c排出。
在此,至少一个排水面可以在与形成于集水腔室127的排水方向前方一侧的排水孔129c相对的方向上以弯曲形态形成。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集水腔室127进行详细的说明。
另一方面,在说明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100的集水腔室127的过程中,将图4中示出的底座12的上下方向的下侧定义为前方,而将上侧定义为后方。
如图所示,集水腔室127在底座12的规定部位于排气管道连接部125和转换流路124a之间,泵安装部129在集水腔室127的前方一侧通过排水孔129c与集水腔室127连通。
集水腔室127的底面大致可以形成有:第一排水面127a,以集水腔室127的排水方向为基准位于排水方向的上侧,并且形成为朝向排水孔129c侧向下倾斜规定角度;第二排水面127b,以集水腔室127的排水方向为基准位于第一排水面127a的下侧,并且形成为朝向排水孔129c倾斜规定角度。
在此,以集水腔室127的排水方向为基准,在排水孔129c相对侧可以形成有第三排水面127c,其形成为高于第一排水面127a、第二排水面127b并且以与第一排水面127a、第二排水面127b不同的角度朝向排水孔129c倾斜。
另一方面,第一排水面127a、第二排水面127b以及第三排水面127c可以分别形成为,集水腔室127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以集水腔室127的最高位置为基准朝向排水孔129c侧向下倾斜。
集水腔室127的第一排水面127a可以位于集水腔室127的最上侧,并且可以形成为朝向形成有排水孔129c的方向沿着集水腔室127的排水方向以第一角度D1倾斜且在与集水腔室127的排水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以第二角度D2倾斜。
另外,第一排水面127a形成为其最高点比集水腔室127的最低点(即,形成有排水孔129c的位置的底面)至少高10mm以上,并且形成为能够使向集水腔室127流入的水更顺畅地移动。
另一方面,就第一排水面127a上的水的移动方向而言,随着第一排水面127a以第一角度D1以及第二角度D2倾斜形成,从第一排水面127a的正面流入的水能够向朝着排水孔129c的方向倾斜地移动。
在此,第一排水面127a的第一角度D1可以以2°至4°左右的角度的倾斜度形成,优选,第一角度D1可以以3°的角度倾斜形成。
另外,第二角度D2可以以0.5°至2.5°左右的角度的倾斜度形成,优选,第二角度D2可以以1.5°的角度倾斜形成。
集水腔室127的第二排水面127b以集水腔室127的排水方向为基准位于第一排水面127a的下侧,并且可以形成为在与集水腔室127的排水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朝向排水孔129c倾斜第三角度D3。
在此,第二排水面127b形成为在集水腔室127的排水方向上呈水平状态,第三角度D3可以与第二角度D2同样地以0.5°至2.5°左右的角度的倾斜度形成,优选第二角度D2以1.5°的角度倾斜形成。
另一方面,流入到集水腔室127的水可以随着第一排水面127a和第二排水面127b的倾斜度向排水孔129c侧倾斜地移动。
此时,沿着第一排水面127a移动的水可以因第一排水面127a的第一角度D1倾斜度而在集水腔室127的排水方向上移动的同时,因第二角度D2而朝向排水孔129c侧倾斜地移动。
即,在第一排水面上,第一排水面127a的水因第一角度D1和第二角度D2而朝向排水孔129c侧沿对角线方向移动。
另一方面,从第一排水面127a向第二排水面127b移动的水,会因第二排水面127b的第三角度D3的倾斜度和从第一排水面127a移动的水的运动力,而朝向与集水腔室127的排水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
另一方面,第三排水面127c在与集水腔室127的排水孔129c相对的一侧以至少比第二排水面127b的高度高的高度凸出形成,并且可以形成与从第一排水面127a经由第二排水面127b而移动的水的移动方向平行的倾斜度。
即,第三排水面127c可以至少以位于与排水孔129c面对的位置的集水腔室127的棱角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形态从第二排水面127b凸出形成。
另一方面,第三排水面127c的倾斜面可以倾斜形成为使沿着第一排水面127a和第二排水面127b移动的水向排水孔129c移动的同时,以凹陷的形态弯曲形成。
另外,第三排水面127c可以形成为从与排水孔129c面对的集水腔室127的棱角朝向第一排水面127a侧以第四角度D4倾斜且朝向排水孔129c侧以第五角度D5倾斜。
即,在第三排水面127c中,与集水腔室127的排水孔129c面对的棱角侧成为最上侧,并且形成为朝向第一排水面127a侧倾斜的同时朝向排水孔129c侧倾斜。因此,流入到第三排水面127c的水因第三排水面127c的第四角度D4、第五角度D5而朝向第一排水面127a或第二排水面127b移动并被排出。
在此,第三排水面127c的第四角度D4可以以1°至3°左右的角度的倾斜度形成,优选第四角度D4可以以1.9°的角度倾斜形成。
另外,第五角度D5可以以1°以下的角度的倾斜度形成,优选第五角度D5可以以0.7°的角度倾斜形成。
另一方面,参照附图,对如上所述的第一排水面127a、第二排水面127b以及第三排水面127c的倾斜度关系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5是表示图4的A-A'线剖面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表示图4的B-B'线剖面的局部剖视图。在此,图5是沿与集水腔室127的排水方向平行的方向示出集水腔室127的第一排水面127a、第二排水面127b以及第三排水面127c的剖视图,图6是沿与集水腔室127的排水方向正交的方向示出集水腔室127的第二排水面127b、第三排水面127c的剖视图。
如图5所示,向第一排水面127a流入的水会因第一排水面127a的第一角度D1而向第二排水面127b侧移动,向第三排水面127c流入的水会因第三排水面127c的第四角度D4而向第二排水面127b流入。
在此,优选第一排水面127a的最上侧和与第一排水面127a相邻的转换流路124a具有规定的高度差且转换流路124a比第一排水面127a的最上端高。即,转换流路124a和第一排水面127a的高度差能够防止流入到集水腔室127的水向转换流路124a溢出。
另外,第一排水面127a和转换流路124a相交的边界面可以具有规定的第一半径R1。在第一排水面127a和转换流路124a相交的边界形成的第一半径R1,能够使流入到集水腔室127的异物顺畅地排出的同时防止绒毛等异物残留于第一排水面127a和转换流路124a相交的边界面。
另外,第二排水面127b和第三排水面127c相交的边界面也可以具有规定的第二半径R2。在第二排水面127b和第三排水面127c相交的边界形成的第二半径R2,能够使从第三排水面127c流入到第二排水面127b的异物顺畅地移动的同时防止绒毛等异物残留于第二排水面127b和第三排水面127c相交的边界面。
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第三排水面127c形成为朝向第二排水面127b侧以第五角度D5倾斜,第二排水面127b形成为朝向排水孔129c侧以第三角度D3倾斜。即,第三排水面127c可以形成为朝向第一排水面127a侧以第四角度D4倾斜而朝向排水孔129c侧以第五角度D5倾斜。
因此,落入第三排水面127c的水会沿着第三排水面127c的第四角度D4、第五角度D5引向第一排水面127a或第二排水面127b而向排水孔129c侧移动。
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在集水腔室的第一排水面127a、第二排水面127b以及第三排水面127c的外廓部可以形成有形成集水腔室127的盒体形状的外壁127g。外壁127g通过与连接管道35紧固来形成空气的流路和设置热交换部4的吸热部41、发热部43的空间,并且防止流入到集水腔室127的水向集水腔室127的外部溢出。
这种外壁127g可以形成由第一排水面127a、第二排水面127b以及第三排水面127c形成的集水腔室127的外周面,第一排水面127a、第二排水面127b、第三排水面127c和外壁127g可以形成为具有规定的曲率的第三半径R3。
在此,形成于集水腔室127的外壁127g的第三半径R3能够防止与水一起流入到集水腔室127的异物残留于集水腔室127的第一排水面127a、第二排水面127b、第三排水面127c和外壁127g之间的棱角空间。
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在第三排水面127c的相对侧形成有第一台阶部127e,所述第一台阶部127e形成为高于第一排水面127a或第二排水面127b,用于支撑设置于集水腔室127的吸热部41或发热部43。
形成于集水腔室127的第一排水面127a、第二排水面127b以低于第三排水面127c的倾斜面形成,由此将流入到集水腔室127水引向排水孔。
另一方面,设置于集水腔室127的吸热部41和发热部43需要在集水腔室127内部以水平状态设置,因此有必要以形成于与排水孔129c相对的位置的第三排水面127c为基准提高与第三排水面127c相对侧的高度。
对此,在集水腔室127的第三排水面127c相对侧(即,形成有排水孔129c的一侧),可以凸出形成有用于与第三排水面127c的高度对应的第一台阶部127e。
在此,第一台阶部127e形成为从第二排水面127b上升高度T1而与第三排水面127c的高度对应,第一台阶部127e和第二排水面127b(或第一排水面127a)的棱角处可以以具有规定的半径的第四半径R4形成,以使流入到集水腔室127的水和异物顺畅地移动。
另外,虽然没有图示,但是,在第一台阶部127e和第三排水面127c可以形成有多个支撑凸起(未图示),所述多个支撑凸起以相同的高度凸出形成并用于将吸热部41或发热部43支撑为水平状态。
即,集水腔室127的第一排水面127a、第二排水面127b以及第三排水面127c各自以不同的倾斜度倾斜形成。因此,可以在第一台阶部127e的顶面、第三排水面127c和外壁的棱角之间可以形成有用于支撑吸热部41或发热部43的一侧的多个第一台阶部,所述多个第一台阶部以相同的高度凸出形成,以使设置于集水腔室127的吸热部41或发热部43能够设置成水平状态。
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沿第一排水面127a、第二排水面127b以及第三排水面127c移动的水和异物通过排水孔129c流入泵安装部129的泵排水空间129a。在此,泵排水空间129a的底面形成低于第一排水面127a、第二排水面127b以及第三排水面127c的泵排水面129b。
泵排水面129b可以形成为比形成为与排水孔129c连通的第二排水面127b的最低侧低规定高度T2,并且以第六角度D6倾斜形成,以使第一排水面127a、第二排水面127b、第三排水面127c的水和异物能够顺畅地流入。
如上所述,设置于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100的底座12,通过在形成于底座12的集水腔室127的第一排水面127a、第二排水面127b、第三排水面127c,能够使在集水腔室中设置的吸热部41和发热部43产生的水(冷凝水)或为洗涤吸热部41而喷射的水(洗涤水)顺畅地向排水孔129c移动。
即,通过第一排水面127a、第二排水面127b以及第三排水面127c的形成角度,落到底座12的集水腔室127的水以及与水一起流入的异物不会残留于集水腔室127的底面而与水一起顺畅地向排水孔129c排出。
如上所述,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以及范围内,能够对本发明进行多种变形并实施。因此,后期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变更不会脱离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Claims (18)

1.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
箱体,形成外观,且设置有底座;
滚筒,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箱体;
驱动部,设置于所述底座,使所述滚筒旋转;
管道,设置于所述底座,形成与所述滚筒连通的循环流路;
热泵,具有热交换部,所述热交换部对在所述循环流路上移动的空气进行加热;以及
排水部,排出在所述热交换部产生的水,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包括:
集水腔室,设置于所述管道的底面,收集在所述热交换部产生的水,包括具有彼此不同的倾斜度的至少两个以上的排水面;
泵安装部,配置于所述集水腔室的一侧,设置有将所述水引向所述排水部的泵;以及
排水孔,贯穿所述集水腔室的一侧,将所述水引向所述泵安装部,
所述排水面包括:
第一排水面,比所述排水孔靠后方配置,形成朝向所述排水孔侧倾斜的排水方向;
第二排水面,从所述第一排水面的前方延伸到所述排水孔,以与所述第一排水面不同的倾斜度朝向所述排水孔侧倾斜;以及
第三排水面,从所述第二排水面的前方凸出且至少一部分面向所述排水孔,以将流入到所述第一排水面和所述第二排水面的水引向所述排水孔;
所述第一排水面朝向所述第三排水面向下倾斜,
所述第三排水面朝向所述第一排水面或所述第二排水面向下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排水面具有;
第一角度,朝向所述第二排水面侧向下倾斜;以及
第二角度,朝向所述排水孔侧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角度以2°至4°的角度朝向所述第二排水面侧向下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角度以0.5°至2.5°的角度朝向所述排水孔侧向下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排水面在从所述第一排水面朝向所述第二排水面的方向上形成为水平状态,而在朝向所述排水孔的方向上以第三角度倾斜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角度以0.5°至2.5°的角度向下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排水面具有朝向所述第一排水面侧向下倾斜的第四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角度以1°至3°左右的角度朝向所述第一排水面侧向下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排水面还具有朝向所述排水孔侧向下倾斜的第五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角度以1°以下的角度朝向所述排水孔侧向下倾斜。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排水面的与所述集水腔室的直角棱角相对的一面形成为,朝向所述排水孔侧倾斜的凹陷形态的弯曲状。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第三排水面相对的所述第二排水面侧,还形成有用于支撑所述热交换部的台阶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第三排水面的高度对应地形成所述台阶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台阶部和所述第三排水面的上部还形成有供所述热交换部的下部安置的多个支撑凸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台阶部和所述第二排水面的棱角形成为具有朝向所述台阶部侧凹陷的半径。
1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排水面和所述第三排水面相交的棱角形成为具有凹陷的半径。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水部设置有将流入到所述排水部的水抽吸的泵,所述泵向洗涤部供给流入到所述排水部的水。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水部设置有低于所述排水面的泵排水面。
CN202110190162.6A 2020-02-13 2021-02-18 衣物处理装置 Active CN1133226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58334.XA CN118048769A (zh) 2020-02-13 2021-02-18 衣物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017432 2020-02-13
KR1020200017432A KR20210103105A (ko) 2020-02-13 2020-02-13 의류 처리장치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358334.XA Division CN118048769A (zh) 2020-02-13 2021-02-18 衣物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22633A CN113322633A (zh) 2021-08-31
CN113322633B true CN113322633B (zh) 2024-04-19

Family

ID=7459509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358334.XA Pending CN118048769A (zh) 2020-02-13 2021-02-18 衣物处理装置
CN202110190162.6A Active CN113322633B (zh) 2020-02-13 2021-02-18 衣物处理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358334.XA Pending CN118048769A (zh) 2020-02-13 2021-02-18 衣物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254267A1 (zh)
EP (1) EP3865618A1 (zh)
KR (1) KR20210103105A (zh)
CN (2) CN11804876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31714B1 (ko) * 2022-02-11 2024-02-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 처리 장치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0591A (zh) * 2007-05-15 2007-10-10 李武 一种冷凝器设置在洗衣废水收集箱的洗衣干衣机
CN102011295A (zh) * 2009-09-03 2011-04-13 艺诚(余氏)发展有限公司 干燥机
CN102292496A (zh) * 2009-02-05 2011-12-21 Lg电子株式会社 热泵组件以及利用热泵组件的干燥装置
CN103547728A (zh) * 2011-03-29 2014-01-29 Lg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热交换器清洗装置的衣物处理装置
WO2015065299A1 (en) * 2013-11-01 2015-05-07 Arcelik Anonim Sirketi A heat pump laundry dryer
CN105544142A (zh) * 2014-10-28 2016-05-04 Lg电子株式会社 衣物处理装置
CN107109765A (zh) * 2014-12-16 2017-08-29 伊莱克斯家用电器股份公司 具有热交换器和冷凝物收集器的衣物处理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04420B1 (ko) 2010-05-13 2017-02-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의류 건조기
EP2527528B1 (en) * 2011-05-27 2014-12-10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Corporation N.V. Rotary-drum laundry dryer
JP6023976B2 (ja) * 2012-07-19 2016-11-0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衣類乾燥機
CN105316918B (zh) * 2014-07-18 2018-11-09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衣物干燥装置及烘干系统
KR101718040B1 (ko) * 2015-06-18 2017-03-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건조기능을 구비한 의류처리장치
DE102018116759A1 (de) * 2017-07-18 2019-01-24 Miele & Cie. Kg Bodenmodulbaugruppe für eine Wärmepumpe
KR20200001729A (ko) * 2018-06-28 2020-01-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건조기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0591A (zh) * 2007-05-15 2007-10-10 李武 一种冷凝器设置在洗衣废水收集箱的洗衣干衣机
CN102292496A (zh) * 2009-02-05 2011-12-21 Lg电子株式会社 热泵组件以及利用热泵组件的干燥装置
CN102011295A (zh) * 2009-09-03 2011-04-13 艺诚(余氏)发展有限公司 干燥机
CN103547728A (zh) * 2011-03-29 2014-01-29 Lg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热交换器清洗装置的衣物处理装置
WO2015065299A1 (en) * 2013-11-01 2015-05-07 Arcelik Anonim Sirketi A heat pump laundry dryer
CN105544142A (zh) * 2014-10-28 2016-05-04 Lg电子株式会社 衣物处理装置
CN107109765A (zh) * 2014-12-16 2017-08-29 伊莱克斯家用电器股份公司 具有热交换器和冷凝物收集器的衣物处理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树仁.石油工业材料的腐蚀与防护.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196-19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254267A1 (en) 2021-08-19
CN118048769A (zh) 2024-05-17
EP3865618A1 (en) 2021-08-18
KR20210103105A (ko) 2021-08-23
CN113322633A (zh) 2021-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79953B2 (ja) 衣類処理装置
EP2948583B1 (en) Laundry treatment apparatus
KR102343262B1 (ko) 의류처리장치
EP2691567B1 (en) Clothes treating apparatus having heat exchanger cleaning device
KR20140095741A (ko) 의류처리장치
CA2659256A1 (en) Multiple laundry treating machine
US20230175194A1 (en) Clothes treat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4867903B (zh) 衣物处理设备和控制衣物处理设备的方法
CN113646478A (zh) 冷凝式干衣机
CN113322633B (zh) 衣物处理装置
KR20210128702A (ko) 의류 건조기
KR20230051444A (ko) 의류처리장치
KR20210128703A (ko) 의류 건조기
KR20140095740A (ko) 의류처리장치
CN114829698B (zh) 衣物处理设备和控制衣物处理设备的方法
KR102340236B1 (ko) 의류처리장치
US20230137038A1 (en) Clothing treatment apparatus
RU2805049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одежды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им
KR20210077524A (ko) 의류처리장치 및 의류처리장치의 제어방법
KR101995429B1 (ko) 의류처리장치
KR102017695B1 (ko) 의류처리장치
RU2789288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белья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устройством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белья
KR20210111595A (ko) 세탁물 건조기
KR20240010843A (ko) 의류처리장치 및 의류처리장치의 제어방법
KR20230124283A (ko) 의류처리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