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54776A - 一种阀板高精度清洗线的自动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阀板高精度清洗线的自动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54776A
CN115254776A CN202210908923.1A CN202210908923A CN115254776A CN 115254776 A CN115254776 A CN 115254776A CN 202210908923 A CN202210908923 A CN 202210908923A CN 115254776 A CN115254776 A CN 1152547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effect transistor
field effect
resistor
valv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0892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54776B (zh
Inventor
付才明
徐平
廖峻
汪孝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Ruitong Seik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Ruitong Seik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Ruitong Seik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Ruitong Seik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0892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547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547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547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547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547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3/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r presence of liquid or steam
    • B08B3/04Cleaning involving contact with liquid
    • B08B3/10Cleaning involving contact with liquid with additional treatment of the liquid or of the object being cleaned, e.g. by heat, by electricity or by vibration
    • B08B3/12Cleaning involving contact with liquid with additional treatment of the liquid or of the object being cleaned, e.g. by heat, by electricity or by vibration by sonic or ultrasonic vibrations
    • B08B3/123Cleaning travelling work, e.g. webs, articles on a convey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3/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bility for 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clea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3/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r presence of liquid or steam
    • B08B3/04Cleaning involving contact with liquid
    • B08B3/041Cleaning travelling 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3/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r presence of liquid or steam
    • B08B3/04Cleaning involving contact with liquid
    • B08B3/045Cleaning involving contact with liquid using perforated containers, e.g. baskets, or racks immersed and agitated in a liquid bath
    • B08B3/047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3/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r presence of liquid or steam
    • B08B3/04Cleaning involving contact with liquid
    • B08B3/10Cleaning involving contact with liquid with additional treatment of the liquid or of the object being cleaned, e.g. by heat, by electricity or by vib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04Nozzle assemblies; Air knives; Air distributors; Blow box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6Controlling, e.g. regulating, parameters of gas supp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6Controlling, e.g. regulating, parameters of gas supply
    • F26B21/10Temperature;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5/00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not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 F26B5/04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not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by evaporation or sublimation of moisture under reduced pressure, e.g. in a vacuu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leaning By Liquid Or Stea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阀板高精度清洗线的自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超声波清洗;S2,涡旋浪涌漂洗;S3,真空超声波清洗;S4,真空涡旋浪涌漂洗;S65,除湿,S6,烘干。在超声波和浪涌清洗后采用真空清洗的方式对阀板进行清洗,真空清洗时,在清洗槽内形成负压环境,超声波在负压的情况下工作,更能让阀体上的杂质从阀体上脱离,从而使得清洗后的阀体能达到设计时的高精度的清洁度要求;另外在烘干前,利用风机产生气流带走阀板上的水分,便于后续的烘干。

Description

一种阀板高精度清洗线的自动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阀板高精度清洗线的自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变速器内压力控制阀使动力换挡变速箱中关键的动力控制元件,压力控制阀通过控制压力实现不同功能,压力控制阀上的主要部件为阀体,为实现压力的变换,在阀体上设置有各个油道,为保证油道内清洁度,会对阀体进行清洗。
现有技术中,将阀板放置在夹具上,然后将夹具放置在清洗槽内,通过清洗液的流动对阀板进行清洗,由于阀板的结构复杂,在清洗时会出现清洗不干净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阀板高精度清洗线的自动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阀板高精度清洗线的自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超声波清洗:将阀板依次在四个超声波清洗槽内进行超声清洗去除阀板表面的油污及杂质,所述超声清洗槽内装有清洗剂水溶液,四个超声波清洗槽的超声频率依次增加;
S2,涡旋浪涌漂洗:将经过超声清洗的阀板置于涡旋浪涌漂洗槽内进行涡旋浪涌漂洗去除阀板表面及内腔的清洗剂及杂质;
S3,真空超声波清洗:将经过涡旋浪涌漂洗后的阀板放入真空超声波清洗槽内,在真空状态下进行超声波清洗,去除阀板表面及内腔的杂质;
S4,真空涡旋浪涌漂洗:将经过真空超声波清洗的阀板放入真空涡旋浪涌漂洗槽内,在真空状态下进行真空涡旋浪涌漂洗,去除阀板表面及内腔的杂质;
S5,除湿:将经过真空涡旋浪涌漂洗后的阀板利用风机系统吹掉大部分的水分;
S6,烘干:将吹掉大部分水分的阀板先进行预热,然后真空烘干。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5中,风机系统包括风机驱动模块、风机电流检测模块、风机控制器、风机切断模块、风机温度检测模块和风机;
风机驱动模块的电源输出第一端与风机切断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相连,风机切断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风机的电源输入第一端相连,风机驱动模块的电源输出第二端与风机的电源输入第二端相连;风机电流检测模块的电流检测输入端与风机驱动模块的电流检测输出端相连;
风机温度检测模块设置在风机上,风机温度检测模块的温度数据输出端与风机控制器的温度数据输入端相连;风机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与风机驱动模块的控制输入端相连,风机切断模块的切断控制输入端与风机控制器的切断控制输出端相连,风机电流检测模块与风机控制器的电流检测输入端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风机驱动模块包括:场效应管MOS1的源极、场效应管MOS2的漏极、二极管D1的正极和二极管D2的负极分别与风机切断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相连,风机切断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风机的电源输入第一端相连;
场效应管MOS4的源极、场效应管MOS3的漏极、二极管D4的正极和二极管D3的负极分别与风机的电源输入第二端相连;
场效应管MOS1的漏极、二极管D1的负极、场效应管MOS4的漏极和二极管D4的负极分别与电源VCC1相连;
场效应管MOS2的源极和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与风机电流检测模块的电流检测第一输入端相连,场效应管MOS3的源极和二极管D3的正极分别与风机电流检测模块的电流检测第二输入端相连;
风机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第一端与场效应管MOS1的栅极相连,风机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第二端与场效应管MOS2的栅极相连,风机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第三端与场效应管MOS3的栅极相连,风机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第四端与场效应管MOS4的栅极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风机切断模块包括: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源VCC2相连,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继电器J1输入回路的第一端相连,继电器J1输入回路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三极管Q1的基极与风机控制器的切断控制输出端相连;
继电器J1输出回路的第一端分别与风机驱动模块的第一端相连,继电器J1输出回路的第二端与风机的第一端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风机电流检测模块包括风机电流检测第一模块和风机电流检测第二模块;
风机电流检测第一模块包括:电阻R4的第一端和电阻R5的第一端分别与风机驱动模块的电流检测第一输出端相连,电阻R4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3的第一端和电源地相连,电阻R3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2的第一端、电容C1的第一端和电容C3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3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2的第二端与风机控制器的电流检测输入第一端相连;
电阻R5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的第一端、电容C2的第一端和电容C1的第二端相连,电容C2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1的第二端与风机控制器的电流检测输入第二端相连;
风机电流检测第二模块包括:电阻R9的第一端和电阻R10的第一端分别与风机驱动模块的电流检测第二输出端相连,电阻R9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8的第一端和电源地相连,电阻R8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7的第一端、电容C4的第一端和电容C6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6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7的第二端与风机控制器的电流检测输入第三端相连;
电阻R10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6的第一端、电容C5的第一端和电容C4的第二端相连,电容C5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6的第二端与风机控制器的电流检测输入第四端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风机温度检测模块包括:电阻R11的第一端分别与电阻R12的第一端、电容C7的第一端和风机控制器的温度数据输入端相连,电阻R12的第二端和电容C7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11的第二端与电源VCC3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5中,风机吹掉阀板上的大部分水分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51,阀板放入除湿槽内后,风机控制器先向三极管Q1的基极发送导通电平,三极管Q1导通时,继电器J1输入回路得电,此时继电器J1输出回路的常开触点由常开状态变为闭合状态;
S52,风机控制器分别向场效应管MOS1和场效应管MOS3发送同步的PWM电平,且向场效应管MOS2和场效应管MOS4发送截止信号;此时电源VCC1依次经场效应管MOS1、继电器J1输出回路、风机、场效应管MOS3、电阻R9和电源地构成风机正转控制回路;
或者风机控制器分别向场效应管MOS2和场效应管MOS4发送同步的PWM电平,且向场效应管MOS1和场效应管MOS3发送截止信号;此时电源VCC1依次经场效应管MOS4、继电器J1输出回路、风机、场效应管MOS2、电阻R4和电源地构成风机反转控制回路;
S53,待风机工作预设时间第一阈值后,风机控制器分别向场效应管MOS1、场效应管MOS2、场效应管MOS3和场效应管MOS4发送截止信号,风机停止工作,待风机停止工作预设时间第二阈值后,风机控制器向三极管Q1发送截止电平,三极管Q1截止时,继电器J1输入回路失电,此时继电器J1输出回路的常开触点由闭合状态变为常开状态;
S54,在风机工作过程中:
若风机控制器通过风机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温度值高于预设温度第一阈值,则降低PWM电平;待风机控制器通过风机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温度值低于预设温度第二阈值后,预设温度第二阈值小于预设温度第一阈值,则提升PWM电平至原有PWM电平;
若风机控制器通过风机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温度值高于预设温度第三阈值,预设温度第三阈值大于预设温度第一阈值,则风机控制器向三极管Q1发送截止电平;待风机控制器通过风机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温度值低于预设温度第二阈值后,则提升PWM电平至原有PWM电平;
若风机控制器通过风机电流检测第一模块或风机电流检测第二模块检测到的电流值高于预设电流第一阈值,则降低PWM电平。降低PWM电平可以是导通电平时长降低,截止电平时长保持不变或者增加;也可以是导通电平时长不变,截止电平时长增加;提升PWM电平至原有PWM电平可以是导通电平时长增加,截止电平时长保持不变或者降低;也可以是导通电平时长不变,截止电平时长降低。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54中,风机控制器通过风机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温度值的计算方法为:
Figure BDA0003773334240000031
根据风机控制器内设的温度-电阻变化表,即可根据电阻值得到此时电阻值对应的温度值。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机床夹具的使用工作方法,机床夹具的使用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将变速器箱体放置于定位销上;
S02,控制器向三个夹紧气缸Ⅰ发送夹紧控制命令,对应的夹紧气缸Ⅰ的伸缩端带着夹紧块的一端向上移动,由于在夹紧块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块,使得夹紧块的另一端向下移动,从而可以将变速器箱体夹紧;
S03,控制器向卸压阀发出控制信号,使其卸压阀关闭防止卸压;
S04,控制器再向高压阀发出控制信号,使其高压阀打开,使气体能从供气罐、供气管路、三通阀、充气管形成的通道向充气孔内充气;
S05,在充气一段时间后,控制器向高压阀发出控制信号,使其高压阀关闭停止充气;
S06,控制器采集气压传感器Ⅱ获取的供气罐的压力值,作为参考压力;
S07,间隔一段时间后,控制器采集气压传感器Ⅰ获取的充气管内的压力值;作为比较值;判断比较值与参考压力间的大小关系:
若P1=P0,P1表示比较值,P0表示参考压力,则说明工件处于夹紧状态;
若P1<P0,则说明工件处于未被夹紧状态;此时需要压紧组件重新进行夹紧。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S6中,阀板先在预热槽内进行预热,然后在移动到真空烘干槽内进行真空烘干,在S3中真空超声波清洗需要进行两次,所述真空超声波清洗槽设置有两个。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四个超声波清洗槽、涡旋浪涌漂洗槽、两个真空超声波清洗槽、真空涡旋浪涌漂洗槽、除湿槽、预热槽和真空烘干槽从左到右依次并排设置,所述超声波清洗槽、涡旋浪涌漂洗槽、真空超声波清洗槽、真空涡旋浪涌漂洗槽、除湿槽、预热槽和真空烘干槽均包括上端开口的槽体,所述真空超声波清洗槽、真空涡旋浪涌漂洗槽、预热槽和真空烘干槽的槽体上均配备有槽盖和用于抽取真空的真空泵,所述除湿槽的槽体上配备有槽盖和用于产生气流的风机,所述槽盖在移动组件的作用下能左右移动和上下移动实现离开槽体或盖在槽体上,所述超声波清洗槽的左侧设置有上料输送线,所述真空烘干槽的右侧设置有下料输送线;
所述阀板通过夹具篮固定后放置在槽体内进行清洗,所述夹具篮通机械臂放入或移出槽体,所述机械臂通过桁架组件带动左右移动,所述超声波清洗槽、涡旋浪涌漂洗槽、真空超声波清洗槽、真空涡旋浪涌漂洗槽和预热槽内均设置有用于带动夹具篮转动的槽内旋转组件。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超声波清洗槽、涡旋浪涌漂洗槽、真空超声波清洗槽、真空涡旋浪涌漂洗槽的槽体内均设置有液位传感器,且在对应的槽体上配备有用于清洗液注入的进液管和用于清洗液排出的排液管,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控制阀和水泵,所述排液管上设置有排液阀,所述排液管与清洗液过滤回收机构连接,所述进液管均与每个槽体对应设置的附槽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夹具篮包括转篮和用于支撑转篮的支撑架,所述转篮包括用于放置阀板的工装板,所述工装板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设置为外齿圈,且在外齿圈内设置有十字形支架,在每个十字形支架的中心均设置有转轴,两侧的转轴分别对应转动安装在支撑架的左右侧,所述工装板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压紧阀板的压紧组件,所述工装板上下两侧面上对应每个阀板的位置处均设置有用于限制阀板前后和左右移动的限位组件。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板、角板和限位柱,当阀板安装后,阀板的左侧抵在限位板的右侧面上,阀板的前右角抵在角板内,阀板的后侧抵在限位柱上;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板和对应放置在工装板上侧面上的每块阀板设置的压钉,所述压板通过安装组件设置在转盘上,所述压板对应每个压钉的位置处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设置有定位套,每个压钉的下端设置有能抵在阀板上的压头,每个压钉均向上穿过对应的定位套,所述压钉上套有压簧,所述压簧的下端抵在压头上侧面上,上端抵在定位套下侧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机械臂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用于上料、超声波清洗和涡旋浪涌漂洗之间的转运,另一个用于真空超声波清洗、真空涡旋浪涌漂洗、除湿、预热、真空烘干和下料之间的转运,所述机械臂包括左右转运板,所述左右转运板通过桁架组件带动左右移动,所述左右转运板的下方设置有上下转运板,所述左右转运板与上下转运板之间设置有转运伸缩气缸,所述转运伸缩气缸能带着上下转运板上下移动,所述上下转运板上设置有左右相对设置有一对提升组件,所述提升组件能带着夹具篮上下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提升组件包括呈倒“V”型的提升板,所述上下转运板上设置有供提升板上端向上伸出且能前后移动的移动槽,所述提升板上设置有夹紧气缸,且夹紧气缸位于两个移动槽的内侧,所述夹紧气缸的伸缩端与提升板上端连接,所述提升板的下端左右两端均水平设置有卡紧段,两个提升板的卡紧段分别朝向提升板的前后两外侧延伸。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超声波清洗槽、涡旋浪涌漂洗槽、真空超声波清洗槽、真空涡旋浪涌漂洗槽和预热槽内均设置有用于带动夹具篮转动的槽内旋转组件,所述槽内旋转组件包括在对应槽体的前后内壁上均设置的齿轮箱,在两个齿轮箱之间左右间隔设置有连接轴,且连接轴也为两个齿轮箱的输出轴,所述连接轴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带动夹具篮转动的主动齿轮,且两个主动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同,前侧的齿轮箱的输入轴与设置在槽体前侧面外的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真空超声波清洗槽、真空涡旋浪涌漂洗槽、预热槽和真空烘干槽上均对应设置有槽盖,所述槽盖均通过对应的移动组件带动左右和上下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料输送线和下料输送线均呈“L”型设置,且上料输送线与下料输送线左右相对设置,所述上料输送线与下料输送线均包括前后延伸段和左右延伸段,且前后延伸段和左右延伸段之间设置有90°的转台,且上料输送线的左右延伸段和下料输送线的左右延伸段相接设置。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能够在超声波和浪涌清洗后采用真空清洗的方式对阀板进行清洗,真空清洗时,在清洗槽内形成负压环境,超声波在负压的情况下工作,更能让阀体上的杂质从阀体上脱离,从而使得清洗后的阀体能达到设计时的高精度的清洁度要求;另外在烘干前,利用风机产生气流带走阀板上的水分,便于后续的烘干。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流程示意框图。
图2为本发明配备的清洗线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夹具篮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中夹具篮的示意图二(带阀板)。
图5为本发明中转篮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工装板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转篮的爆炸图。
图8为本发明中支撑架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机械臂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侧视图。
图11为图10的俯视图(不包括上下移动板)。
图12为本发明中真空超声波清洗槽的示意图一(盖上槽盖)。
图13为本发明中槽盖上移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中真空超声波清洗槽的示意图二(不盖槽盖)。
图15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中夹具安装座的俯视图。
图17为本发明中卸压充气装置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连结示意框图。
图19为本发明电路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A-夹具篮、B-上料输送线、C-机械臂、D-超声波清洗槽、E-涡旋浪涌漂洗槽、F-真空超声波清洗槽、G-真空涡旋浪涌漂洗槽、H-预热槽、J-真空烘干槽、K-下料输送线、1-阀板、2-支撑架、2a-U型架、2b-竖连接条、2c-安装板、2d-卡紧板、2e-加强条、3-转轴、4-工装板、4a-上下通槽、5-转盘、5a-插孔、5b-铰接孔、5c-防转孔、6-限位板、6a-挡板、6b-支撑板、7-角板、8-限位柱、9-压板、9a-定位孔、9b-铰接轴、10-压钉、10a-压头、11-定位套、12-压簧、13-左右转运板、14-上下转运板、14a-移动槽、15-转运伸缩气缸、16-提升板、16a-卡紧段、17-夹紧气缸、18-槽体、19-齿轮箱、20-连接轴、21-主动齿轮、22-旋转电机、23-槽盖、24-转台、25-轴套、26-弹簧插销、27-防转插销、28-防转支耳、29-支撑柱、30-支撑座、31-行程板、32-提升板导向柱、33-转运导向柱、34-提升板导套、35-转运导向套、36-进液管、37-排液管、38-附槽、39-真空泵、40-真空管、41-槽盖导向柱、42-槽盖导套、43-左右移动板、44-槽盖伸缩气缸、45-主轴刀头、46-夹具安装座、47-防脱落传感器、48-到位传感器、49-充气嘴、50-充气管、51-气压传感器Ⅰ、52-定位销、53-固定座、54-夹紧气缸Ⅰ、55-卸压阀、56-夹紧块、57-连接块、58-卸压管路、59-连接块座、60-三通阀、61-供气管路、62-高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19所示,一种阀板高精度清洗线的自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上料,人工将阀板1装入到夹具篮A中,再在上料输送线B的作用下运送至上篮位。
第二步:超声波清洗,机械臂C将位于上篮位上的夹具篮A移动到超声波清洗槽D内进行超声清洗。
清洗时,先在超声波清洗槽D内注入一定量的清洗液,然后在机械臂的作用下,将夹具篮放入超声波清洗槽D内,放入时,开启超声清洗,同时在注入一定量的清洗液用于清洗,清洗完成后,先排出部分清洗液后,再通过机械臂取出夹具篮,取出同时关闭超声清洗,并继续进行清洗液的排出。在放入和取出夹具篮时,超声波清洗槽D内清洗液的容积需保证机械臂不会沾上清洗液。
为保证清洁度,超声波清洗槽D并排设置有四个,且每个超声波清洗槽D内超声波的频率不相同,在超声波清洗,夹具篮从超声波频率低的超声波清洗槽D到超声波频率高的超声波清洗槽D。
由于超声波清洗主要清洗的是阀板表面的油污及杂质,因此超声波内的清洗液为清洗剂水溶液,并且为了提高清洗效率,在超声波清洗槽D内设置有第一加热机构对清洗液进行加热。四个超声波清洗槽内超声波的频率从小到大依次为25KHz、40KHz、60KHz和120KHz,并且每个超声波清洗槽内加热的温度为50℃左右,清洗时间为5min。
第三步:涡旋浪涌漂洗,机械臂C将完成超声波清洗的夹具篮A转运到涡旋浪涌漂洗槽E内进行涡旋浪涌漂洗,涡旋浪涌主要漂洗阀板表面及阀板内腔的清洗剂和杂质,因此采用自来水作为清洗液。
在漂洗时,涡旋浪涌漂洗槽E内先填充有一定量的清洗液,该清洗液需保证机械臂在放入时不会沾上清洗液,然后将夹具篮先浸入涡旋浪涌漂洗槽E内对阀板进行浪涌清洗,在清洗过程中,先通过涡旋浪涌漂洗槽E内的进液管加速进入新的清洗液,加速进入的清洗液会形成紊流流动,使阀板表面及孔隙或空隙内的切屑在紊流水中冲洗出来,从而清除清洗剂、铝屑和杂质。当涡旋浪涌漂洗槽E内清洗液到达最高液位时,涡旋浪涌漂洗槽E内的排液管不断进行清洗液的排出,在排水过程中,当阀板离开清洗液面时,清洗液会因突然卸荷而具有负压抽吸作用,能将孔系中处于漂浮游离状态的杂质全部吸附出来,并随着清洗液排掉,能有效避免二次污染。当涡旋浪涌漂洗槽E内的清洗液被排出后,然后由涡旋浪涌漂洗槽E内的进液管加速进入新的清洗液,不断重复进液和排液直至清洗完成后,再通过机械臂将夹具篮提出涡旋浪涌漂洗槽E。在不断的进液和排液过程中,形成对工作的重复多次清洗,从而能提高清洗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最好是,涡旋浪涌漂洗的时间为5min。
第四步:真空超声波清洗,机械臂C将完成涡旋浪涌漂洗的夹具篮A转运到真空超声波清洗槽F内进行真空超声波清洗。清洗时,先通过机械臂将夹具篮对应放入真空超声波清洗槽F内,然后对真空超声波清洗槽F进行抽真空,再将清洗液注入真空超声波清洗槽F内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先排出一定清洗液后,在将机械臂伸入到真空超声波清洗槽F内将夹具篮提出。通过真空抽吸,在真空超声波清洗槽F内形成负压,超声波在负压的情况下工作更能使阀板上的杂质脱落。
为保证清洁度,为防止清洗液内的杂质或其他化学成分留在阀板上,真空超声波清洗槽F内采用的清洗液为纯水,即蒸馏水,同时真空超声波清洗槽F并排设置有两个,且每个真空超声波清洗槽F内均设置有加热机构。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真空超声波清洗槽F内的超声波频率均为120KHz,清洗时间为5min。
第四步:真空超声波清洗,机械臂C将完成涡旋浪涌漂洗的夹具篮A转运到真空超声波清洗槽F内进行真空超声波清洗。
清洗时,先通过机械臂将夹具篮对应放入真空超声波清洗槽F内,在盖上槽盖,然后对真空超声波清洗槽F进行抽真空,再将清洗液吸入真空超声波清洗槽F内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在移动槽盖的同时,排出一定清洗液后,在将机械臂伸入到真空超声波清洗槽F内将夹具篮提出,提出后,最后,排出所有的清洗液。通过真空抽吸,在真空超声波清洗槽F内形成负压,超声波在负压的情况下工作更能使阀板上的杂质脱落。
为保证清洁度,为防止清洗液内的杂质或其他化学成分留在阀板上,真空超声波清洗槽F内采用装有纯水,即蒸馏水,同时真空超声波清洗槽F并排设置有两个,且每个真空超声波清洗槽F内均设置有加热机构。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真空超声波清洗槽F内的超声波频率均为120KHz,清洗时间为5min。
第五步:真空涡旋浪涌漂洗,机械臂C将完成真空超声波清洗的夹具篮A转运到真空涡旋浪涌漂洗槽G内进行真空涡旋浪涌漂洗。
清洗时,先通过机械臂将夹具篮对应放入真空涡旋浪涌漂洗槽G内,在盖上槽盖,然后对真空涡旋浪涌漂洗槽G进行抽真空,再通过真空涡旋浪涌漂洗槽G的进液管加速进入清洗液,加速进入的清洗液会形成紊流流动,使阀板表面及孔隙或空隙内的切屑杂质在紊流水中冲洗出来,从而保证清除清洗剂、铝屑和杂质。当真空涡旋浪涌漂洗槽G内清洗液到达最高液位时,真空涡旋浪涌漂洗槽G内的排液管不断进行清洗液的排出,在排水过程中,当阀板离开清洗液面时,清洗液会因突然卸荷而具有负压抽吸作用,能将孔隙中处于漂浮游离状态的杂质全部吸附出来,并随着清洗液排掉,能有效避免二次污染。当真空涡旋浪涌漂洗槽G内的清洗液被排出后,然后由真空涡旋浪涌漂洗槽G内的进液管加速进入新的清洗液,不断重复进液和排液直至清洗完成后,再通过机械臂将夹具篮提出真空涡旋浪涌漂洗槽G。在不断的进液和排液过程中,形成对阀板的重复多次清洗,从而能提高清洗效率。
真空涡旋浪涌漂洗的时间为5min,且清洗液为纯水。
除湿,机械臂C将完成真空涡旋浪涌漂洗的夹具篮A转运到除湿槽内进行对夹具篮A进行除湿。
第六步:预热,机械臂C将完成除湿的夹具篮A转运到预热槽H内进行对夹具篮A进行预热。预热过程中,先通过机械臂将夹具篮对应放入预热槽H内,再启动加热机构进行加热,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保持该温度。预热时间为5min,预热的温度为80℃。
第七步:真空烘干,机械臂C将完成预热的夹具篮A转运到真空烘干槽J内进行真空烘干。烘干过程中,先通过机械臂将夹具篮对应放入真空烘干槽J内,再启动加热机构进行加热,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保持该温度,然后对真空烘干槽J进行抽真空。烘干时间为5min,真空烘干槽J的温度为50℃。
第八步:下料,机械臂C将烘干后的夹具篮A移动到下料输送线K上,并在下料输送线K的作用下输送到下料位,然后人工将夹具篮A中的阀板1卸下,夹具篮A随着下料输送线的左右延伸段移动到上料输送线的左右延伸段。
四个超声波清洗槽D、涡旋浪涌漂洗槽E、两个真空超声波清洗槽F、真空涡旋浪涌漂洗槽G、预热槽H和真空烘干槽J均包括上端开口的槽体18,且从左到右依次并排设置。
由于超声波清洗槽D、涡旋浪涌漂洗槽E、真空超声波清洗槽F和真空涡旋浪涌漂洗槽G均用于清洗阀体,因此其结构相类似,均在槽体上18配备有能向槽体18内注入清洗液的进液管36和用于清洗液排出的排液管37。为方便控制在进液管36上设置有控制阀与水泵,在排液管37上设置有排液阀,并且在每个槽体内配有液位传感器,当液面过低时,控制阀打开为槽体内注入清洗液,当液面过高时,停止清洗液的注入,在需要进行排液时,打开排液阀,进行自动排液。最好是,每个排液管与对应的清洗液过滤回收机构连接,从而便于实现清洗液的重复再利用,在本实施例中清洗液过滤回收机构包括通过过滤管路连接的纸滤机和磁性刮渣机,同时在过滤管路上配置有压力报警装置,当纸滤机和磁性刮渣机内的过滤袋被堵塞,使过滤管路上的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进行报警提示。在对应的槽体18上设置有用于清洗剂的配兑或进液缓冲储存的附槽38,附槽38与槽体18之间通过带控制阀和水泵的进液管连通。
由于真空超声波清洗槽F、真空涡旋浪涌漂洗槽G、预热槽H和真空烘干槽J在工作时均需要在密封环境中进行,因此在每个槽体18上配备有槽盖23,且每个槽盖23均通过对应的移动组件带动其上下和左右移动,移动组件包括左右移动板43,且左右移动板43通过左右驱动机构带动其左右移动,在左右移动板7的下方设置有槽盖伸缩气缸44,且槽盖伸缩气缸44的伸缩端设置在槽盖23上方,左右驱动结构采用现有技术,可以是丝杆螺母结构也可是齿轮齿条结构,最好是,所有的左右驱动结构衔接设置,即所有的左右驱动结构设置为一个整体。当伸缩气缸工作时,能带动槽盖上下移动,当左右驱动结构工作时,能带动左右移动板43和槽盖一起左右移动,在放置夹具篮时,槽盖需要移动到对应槽体的左侧或右侧的槽体上方。
为保证槽盖与槽体之间的密封,在槽体的上端设置有一圈向内凹陷的台阶,同时在槽盖的底面设置有与台阶向匹配的凸起,凸起外套有一圈密封圈,当槽盖盖在槽体上时,通过台阶与凸起之间的密封圈实现密封。为保证槽盖上下移动的准确性,在左右移动板7的下方呈矩形布置有四根槽盖导向柱41,同时槽盖23上设置有槽盖导套42,槽盖导向柱41穿过槽盖导套42后设置有防脱组件。
在超声波清洗槽D、涡旋浪涌漂洗槽E、真空超声波清洗槽F、真空涡旋浪涌漂洗槽G和预热槽H的槽体内设置有能带动转篮转动的槽内旋转组件,槽内旋转组件包括在对应槽体18的前后内壁上均设置的齿轮箱19,在两个齿轮箱19之间左右间隔设置有连接轴20,且连接轴20也为两个齿轮箱19的输出轴,连接轴20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带动夹具篮A转动的主动齿轮21,即主动齿轮21与转盘外齿圈啮合,且两个主动齿轮21的转动方向和转速均相同,前侧的齿轮箱19的输入轴与设置在槽体18前侧面外的旋转电机22的输出轴连接。齿轮箱19内设置有三个左右并排且相互啮合的齿数相同的齿轮。在放入夹具篮后,两个主动齿轮21位于转盘下端的左右两侧,且在两个U型架之间。
在真空超声波清洗槽F、真空涡旋浪涌漂洗槽G和真空烘干槽J的槽体18上配备有用于抽取真空的真空泵39,且真空泵39通过真空管40与槽体18内连通。
在超声波清洗槽D和真空超声波清洗槽F的槽体底部和左右两侧壁上均匀布置有与超声波发生器电连接的超声波换能器,且超声波功率密度不小于0.5W/cm2,具体地,在每个超声波清洗槽D内设置有90套超声波换能器,3台超声波发生器,在每个真空超声波清洗槽F内设置有40套超声波换能器,2台超声波发生器。在涡旋浪涌漂洗槽E和真空涡旋浪涌漂洗槽G的槽体内设置有若干个加速喷嘴(此为现有技术),用于形成涡旋浪涌。
在超声波清洗槽D、真空超声波清洗槽F、预热槽H和真空烘干槽J的槽体内配备有加热机构,具体地,在超声波清洗槽D、真空超声波清洗槽F内的加热采用电加热方式,且通过热电偶进行测温。在预热槽H和真空烘干槽J内为避免风运行时空气中的颗粒造成污染,最好是采用红外线式加热管进行加热。
在除湿槽的槽体上配备有用于产生气流的风机,且风机产生的气流通过气流管与槽体连通,连通处为气流进口,在除湿槽的槽体上还设置有气流出口,优选的气流进口高于阀板放入除湿槽后的最高点高度,气流出口低于阀板放入除湿槽后的最低点高度,这样有利于气流经过阀板,较快的带走阀板上的水分。
夹具篮A主要由转篮和支撑架2组成,其中用于支撑架2支撑转篮,在转篮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相对应侧延伸的转轴3,且每个转轴3向外穿过支撑架2的对应侧,在转轴3与支撑架2之间设置有轴套25,通过支撑架能将转篮可转动地支撑在对应的槽内。
转篮的具体结构包括用于放置阀板1的工装板4,在工装板4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转盘5,且转盘设置为外齿圈,在外齿圈内设置有十字形支架,每个转轴3均相应地设置在对应侧的十字形支架中心上。为方便转轴与转盘的固定,转轴3包括伸入到转盘内的伸入段,在伸入段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在转盘上的固定盘,在固定盘的另一端设置有穿过支撑架的支撑段。通过位于清洗槽内的旋转齿轮与外齿圈的啮合能带动转盘转动,从而带动整个转篮转动。
为方便将阀板1支撑压紧在工装板4上,在工装板4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压紧阀板1的压紧组件,同时工装板4上下两侧面上对应每个阀板的位置处均设置有用于限制阀板1前后和左右移动的限位组件,使得在工装板4的上下侧面上均能放置阀板1,从而增加一次清洗时清洗阀板的数量。
位于工装板4上侧面的限位组件和位于工装板4下侧面的限位组件前后对称设置,且每个侧面上的限位组件至少设置有一组,限位组件的具体结构包括限位板6、角板7和限位柱8,当阀板1被压紧后,阀板1的左侧抵在限位板6的右侧面上,阀板1的前右角抵在角板7内,阀板1的后侧抵在限位柱8上,通过限位板6和角板7对阀板的左右移动进行限位,通过限位柱8和角板7对阀板的前后移动进行限位。在本实施例中,工装板上下侧面上的限位组件均设置有三组,且位于中间的限位板能同时对其左右两个的阀板进行左右方向上的限位。限位结构还可以是在对应每个阀板的位置处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6和在对应每个阀板的位置处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柱8,通过两个限位板6限制阀板左右移动,通过前后两侧的限位柱8限制阀板前后移动。
位于工装板4上方的压紧组件与位于工装板4下方的压紧组件上下相对设置,压紧组件的具体结构包括压板9和对应放置在工装板4上侧面上的每块阀板1设置的压钉10,压板9通过安装组件设置在转盘5上,在压板9对应每个压钉10的位置处设置有定位孔,在定位孔内设置有定位套11,在每个压钉10设置有能抵在阀板1上的压头10a,每个压钉10均穿过对应的定位套11。为防止压钉10上下移动,在压钉10上套有压簧12,压簧12的一端抵在压头10a上侧面上,另一端抵在定位套11下侧面上。
位于工装板4上方的安装组件与位于工装板4下方的安装组件前后相对设置,上方的安装组件的具体结构包括弹簧插销26,在压板9前侧左右两端均左右相背设置有弹簧插销26,同时转盘5上对应弹簧插销26的位置处设置有插孔5a,压板9后侧左右两端向外延伸设置有铰接轴9b,铰接轴9b的另一端对应插入到转盘5上的铰接孔5b内,当弹簧插销26离开插孔5a时,压板9能绕着铰接轴9b转动,从而便于阀板的放置和取出。弹簧插销26采用现有技术,其包括固定设置在压板9上的固定弹簧座,在固定弹簧座左右延伸设置弹簧插销本体,在弹簧插销本体上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固设在固定弹簧座,另一端固设在弹簧插销本体,且弹簧设置在靠近转盘的一侧,最好是,在弹簧插销本体在远离转盘的一侧设置有手柄。
为防止放置阀板时转篮转动,还配备有左右延伸且左右相对设置的两个防转插销27,每个转盘5上上下对应设置有供防转插销27插入的防转孔5c,在支撑架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供对应防转插销27穿过的防转支耳28,防转插销27穿过防转支耳28后伸到防转孔5c内。
支撑架2的具体结构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两个U型架2a,且两个U型架2a的左右两端通过前后延伸且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竖连接条2b连接,在每侧的两个竖连接条2b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转轴3的安装板2c,在两个U型架2a的左右两端之间靠近上端的位置处均设置有用于提升夹具篮的卡紧板2d,每个卡紧板2d上均前后间隔设置有左右贯通的提升槽,每个U型架2a靠近上端的位置处均左右延伸设置有加强条2e。
为方便对阀板的清洗,在工装板4上对应每个阀板1的位置处设置有供清洗液上下通过的上下通槽4a,同时限位板6包括挡板6a和设置在挡板6a前后侧面上的支撑板6b,且支撑板6b一端固定在工装板4上,另一端朝向右侧的上下通槽4a延伸,上下通槽4a靠近右侧的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柱29,支撑柱29固定在设置在工装板4上的支撑座30上,使得阀板在放置时通过支撑板和支撑柱支撑在上下通槽上方,与工装板不接触,从而便于水流或清洗液的通过。
机械臂C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用于上料、超声波清洗和涡旋浪涌漂洗之间的转运,另一个用于真空超声波清洗、真空涡旋浪涌漂洗、预热、真空烘干和下料之间的转运。机械臂C的具体结构包括左右转运板13,且左右转运板13通过桁架组件带动左右移动。在左右转运板13的下方设置有上下转运板14,且左右转运板13与上下转运板14之间设置有转运伸缩气缸15,转运伸缩气缸15能带着上下转运板14上下移动,同时在上下转运板14上设置有左右相对设置有一对提升组件,提升组件能带着夹具篮A上下移动。最好是,转运伸缩气缸15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左右转运板13的下方,转运伸缩气缸15的固定端设置在上下转运板14的上方。其中,桁架组件为现有技术,可采用丝杆螺母或齿轮齿条机构实现左右移动,且两个机械臂的桁架组件为左右相接设置,即两个机械臂的桁架组件可设置为一个位于所有槽上方的丝杆螺母或齿轮齿条机构。
提升组件的具体结构包括呈倒“V”型的提升板16,在提升板16上设置有能带动提升板前后移动的夹紧气缸17,提升板16的上端向上穿过提升板,且夹紧气缸17的伸缩端设置在提升板16的上端。为方便提升板的前后移动,在上下转运板14上设置有供提升板16上端向上伸出且能前后移动的移动槽14a,且前后两侧的两个夹紧气缸17均位于两个移动槽14a之间的上下转运板14上,在提升板16的两支腿下端均水平设置有卡紧段16a,且两个提升板16的卡紧段16a分别朝向提升板16的前后两外侧延伸。
在夹具上设置有供卡紧段16a伸入的提升槽,当夹紧气缸工作时,能推动卡紧段分别向前后外侧对应移动,使卡紧段16a伸入的提升槽内,然后上下伸缩气缸工作,便能使卡紧段与夹具篮的提升槽接触,从而将夹具篮提起。
为增加提升强度,在卡紧段16a与提升板16竖直段之间设置有加强板。为夹具篮与卡紧段之间出现前后方向上的相对移动,在卡紧段上设置有用于与提升槽上内侧壁接触的小直径段,最好是,在卡紧段16a上安装有螺栓,通过小直径段为螺栓的光杆段,且光杆段的长度与提升槽的厚度相匹配。
为限制夹紧气缸的移动行程,在每个提升板16的前后侧相对设置行程板31,且两块行程板31均设置在移动槽14a的前后两外侧,在两块行程板31之间左右间隔设置有前后延伸的提升板导向柱32,其提升板导向柱穿过其中一块限位板之后设置有防脱组件。为防止提升板的上端直接撞击在行程板31上,提升板16的上端通过两个相对设置的提升板导套34套装在提升板导向柱32上,提升板导向柱的设置也能保证为提升板的前后移动进行导向。
为方便上下转运板在转运伸缩气缸的作用下能准确上下移动,在左右转运板13的下方还呈矩形分布有四根转运导向柱33,同时在上下转运板14上对应设置有四个转运导向套35,且转运导向柱33的下端穿过转运导向套35后设置有防脱组件。
三个防脱组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垫片和防脱螺栓,其中垫片设置在转运导向柱33的底面或提升板导向柱的侧面或槽盖导向柱的底面,且垫片的外径大于对应的转运导向套35或提升板导套或槽盖导套的内径,并且垫片通过对应安装在上下导向柱或提升板导向柱或槽盖导向柱上的防脱螺栓固定。
为实现夹具篮的循环,上料输送线B和下料输送线K均呈“L”型设置,且上料输送线B与下料输送线K左右相对设置。上料输送线B与下料输送线K均包括前后延伸段和左右延伸段,且前后延伸段和左右延伸段之间设置有90°的转台24,且上料输送线的左右延伸段和下料输送线的左右延伸段相接设置。上料输送线B的前后延伸段位于最左侧的超声波清洗槽的左侧,下料输送线K的前后延伸段位于真空烘干槽的右侧。上篮位在超声波清洗槽左侧的上料输送线上,也是上料输送线前后延伸段的后端位置处,下料位在真空烘干槽右侧的下料输送线上,也是下料输送线前后延伸段的后端。
所有的槽体和机械臂均设置在密封罩内,密封罩设置在机架上,且在密封罩的前后侧面设置有透明的观察窗,同时在密封罩内还设置有照明灯。为方便控制,在机架的前侧面上设有用于信息交互的操作界面。由于部分清洗液为纯水,因此在配备有纯水机和纯水箱。同时,在机架内配备有为气动元件提供气源的压缩空气系统,自来水在配制为清洗液时,需要通过多次过滤之后在使用。
需注意的是,阀体在进行清洗前,需要经过的高压清洗吹干后再进入到设备内进行清洗,最好是,经过300bar高压清洗150s。每五天需要进行清洗液的更换,清洗液更换时,可采用后工位的清洗液前工位续用。
如图14-16所示,一种用于变速器箱体机加工的机床夹具,主要由夹具安装座46、到位传感器48和夹紧检测组件组成,其中夹具安装座46安装在机床上用于安装夹具,机床、主轴刀头45、夹具安装座46的结构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在安装主轴刀头45的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于检测主轴刀头45是否脱落的防脱落传感器47,防脱落传感器47的检测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图中未示出控制器,控制器位置的设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在夹具安装座46上设置有用于识别变速器箱体是否准确放置在夹具安装座46上的到位传感器48,到位传感器48至少设置有两个,且设置在变速器箱体准确放置时距离最远两端对应的位置处,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三个到位传感器48,分别为第一到位传感器、第二到位传感器和第三到位传感器,第一到位传感器的到位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到位信号输入第一端相连,第二到位传感器的到位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到位信号输入第二端相连,第三到位传感器的到位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到位信号输入第三端相连,当控制器接收到所有到位传感器检测到的到位信号时,则变速器箱体的放置位置准确,此时控制器向到位指示灯发出到位控制信号,到位指示灯点亮,表明变速器箱体的放置位置准确,若到位指示灯未点亮,待工人调整位置后,直至到位指示灯点亮为止。其控制器控制到位指示灯点亮的控制电路可以为:控制器的点亮控制端与三极管的基极相连,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到位指示灯的第一端相连,到位指示灯的第二端与+5V电源电压相连,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源地相连;当其控制器向三极管的基极发送导通/饱和电平(相当于控制器向到位指示灯发出到位控制信号),此时三极管处于导通状态,到位指示灯点亮。到位指示灯的设置位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便于工人易于观察的地方,也可以将到位指示灯替换为到位蜂鸣器,还可以是与到位指示灯并联的到位蜂鸣器,可以通过声音来警示工人。
在夹具安装座46上还设置用于检测变速器箱体是否被夹紧的夹紧检测组件,夹紧检测组件设置在变速器箱体放置时的底面下方,且夹紧检测组件至少设置有两个。夹紧检测组件的具体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夹具安装座46上的充气嘴49,充气嘴49内设置有充气孔,夹具安装座46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向充气孔内充气的充气管50,充气管50的另一端与卸压充气装置连接,充气管50上设置用于检测充气孔其气压是否有变化的气压传感器Ⅰ51,气压传感器Ⅰ51的气压数据输出端与控制器的气压数据输入第一端相连。
卸压充气装置具体包括在充气管50的另一端安装的三通阀60,三通阀的一端通过供气管路61与供气罐连接,且在供气罐上设置有高压阀62,高压阀62的启闭控制端与控制器的启闭控制第一端相连,在供气罐内设置有气压传感器Ⅱ,气压传感器Ⅱ的气压数据输出端与控制器的气压数据输入第二端相连,气压传感器Ⅱ用于检测供气罐内气压,作为参考压力,三通阀的一端与卸压管路58连接,且在卸压管路58上设置有卸压阀55,卸压阀55的启闭控制端与控制器的启闭控制第二端相连。当工件被夹紧时,控制器先向卸压阀55发出控制信号,使其卸压阀55关闭防止卸压,控制器再向高压阀62发出控制信号,使其高压阀62打开,使气体能从供气罐、供气管路、三通阀、充气管形成的通道向充气孔内充气,在充气一段时间(一般设置为3s~5s,使其充气嘴49至高压阀间的气压等于供气罐的气压)后,控制器再向高压阀62发出控制信号,使其高压阀62关闭停止充气,此时气压传感器Ⅰ51上的气体压力与参考压力一致,则说明工件处于压紧状态,然后控制器向卸压阀55发出控制信号,使其卸压阀55打开进行卸压,若气压传感器Ⅰ51上的气体压力小于参考压力,说明工件未被压紧,此时需要压紧组件重新进行压紧。
在夹具安装座46上设置有至少三个用于确定变速器箱体位置的定位销52,夹具安装座46上还设置有用于夹紧变速器箱体的夹紧组件,且夹紧组件与定位销52对应设置,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三个定位销52和三个夹紧组件,其通过三点定位,保证工件定位夹紧的准确性。定位销52包括上下设置的定位锥台和定位圆台,其中定位圆台的下端安装在夹具安装座46上,用于支撑变速器箱体,定位锥台能插入到变速器箱体上对应孔位进行定位。
夹紧组件的具体结构包括通过固定座53安装在夹具安装座46上且竖直设置的夹紧气缸Ⅰ54,在夹紧气缸Ⅰ54的伸缩端铰接有夹紧块56,且夹紧块56的中部铰接有连接块57,连接块57的下端铰接在固定设置在夹紧气缸Ⅰ54上的连接块座59上,夹紧块56的另一端朝向定位销52。当控制器分别向三个夹紧气缸Ⅰ发出工作控制信号后,三个夹紧气缸Ⅰ分别为第一夹紧气缸Ⅰ、第二夹紧气缸Ⅰ和第三夹紧气缸Ⅰ,第一夹紧气缸Ⅰ的伸缩控制端与控制器的伸缩控制第一端相连,第二夹紧气缸Ⅰ的伸缩控制端与控制器的伸缩控制第二端相连,第三夹紧气缸Ⅰ的伸缩控制端与控制器的伸缩控制第三端相连,对应的夹紧气缸Ⅰ54的伸缩端带着夹紧块56的一端向上移动,由于在夹紧块56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块57,使得夹紧块56的另一端向下移动,从而将工件夹紧。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机床夹具的使用工作方法,机床夹具的使用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将变速器箱体放置于定位销上;
S02,控制器向三个夹紧气缸Ⅰ发送夹紧控制命令,对应的夹紧气缸Ⅰ的伸缩端带着夹紧块的一端向上移动,由于在夹紧块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块,使得夹紧块的另一端向下移动,从而可以将变速器箱体夹紧;
S03,控制器向卸压阀发出控制信号,使其卸压阀关闭防止卸压;
S04,控制器再向高压阀发出控制信号,使其高压阀打开,使气体能从供气罐、供气管路、三通阀、充气管形成的通道向充气孔内充气;
S05,在充气一段时间后,控制器向高压阀发出控制信号,使其高压阀关闭停止充气;
S06,控制器采集气压传感器Ⅱ获取的供气罐的压力值,作为参考压力;
S07,间隔一段时间后,间隔一段时间为1min~1.5min,控制器采集气压传感器Ⅰ获取的充气管内的压力值;作为比较值;判断比较值与参考压力间的大小关系:
若P1=P0,P1表示比较值,P0表示参考压力,则说明工件处于夹紧状态;
若P1<P0,则说明工件处于未被夹紧状态;此时需要压紧组件重新进行夹紧。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5中,风机系统包括风机驱动模块、风机电流检测模块、风机控制器、风机切断模块、风机温度检测模块和风机;如图18所示。
风机驱动模块的电源输出第一端与风机切断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相连,风机切断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风机的电源输入第一端相连,风机驱动模块的电源输出第二端与风机的电源输入第二端相连;风机电流检测模块的电流检测输入端与风机驱动模块的电流检测输出端相连;
风机温度检测模块设置在风机上,风机温度检测模块的温度数据输出端与风机控制器的温度数据输入端相连;风机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与风机驱动模块的控制输入端相连,风机切断模块的切断控制输入端与风机控制器的切断控制输出端相连,风机电流检测模块与风机控制器的电流检测输入端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风机驱动模块包括:场效应管MOS1的源极、场效应管MOS2的漏极、二极管D1的正极和二极管D2的负极分别与风机切断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相连,风机切断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风机的电源输入第一端相连;
场效应管MOS4的源极、场效应管MOS3的漏极、二极管D4的正极和二极管D3的负极分别与风机的电源输入第二端相连;
场效应管MOS1的漏极、二极管D1的负极、场效应管MOS4的漏极和二极管D4的负极分别与电源VCC1相连;
场效应管MOS2的源极和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与风机电流检测模块的电流检测第一输入端相连,场效应管MOS3的源极和二极管D3的正极分别与风机电流检测模块的电流检测第二输入端相连;
风机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第一端与场效应管MOS1的栅极相连,风机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第二端与场效应管MOS2的栅极相连,风机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第三端与场效应管MOS3的栅极相连,风机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第四端与场效应管MOS4的栅极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风机切断模块包括: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源VCC2相连,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继电器J1输入回路的第一端相连,继电器J1输入回路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三极管Q1的基极与风机控制器的切断控制输出端相连;
继电器J1输出回路的第一端分别与风机驱动模块的第一端相连,继电器J1输出回路的第二端与风机的第一端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风机电流检测模块包括风机电流检测第一模块和风机电流检测第二模块;
风机电流检测第一模块包括:电阻R4的第一端和电阻R5的第一端分别与风机驱动模块的电流检测第一输出端相连,电阻R4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3的第一端和电源地相连,电阻R3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2的第一端、电容C1的第一端和电容C3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3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2的第二端与风机控制器的电流检测输入第一端相连;
电阻R5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的第一端、电容C2的第一端和电容C1的第二端相连,电容C2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1的第二端与风机控制器的电流检测输入第二端相连;
风机电流检测第二模块包括:电阻R9的第一端和电阻R10的第一端分别与风机驱动模块的电流检测第二输出端相连,电阻R9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8的第一端和电源地相连,电阻R8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7的第一端、电容C4的第一端和电容C6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6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7的第二端与风机控制器的电流检测输入第三端相连;
电阻R10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6的第一端、电容C5的第一端和电容C4的第二端相连,电容C5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6的第二端与风机控制器的电流检测输入第四端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风机温度检测模块包括:电阻R11的第一端分别与电阻R12的第一端、电容C7的第一端和风机控制器的温度数据输入端相连,电阻R12的第二端和电容C7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11的第二端与电源VCC3相连。
如图19所示,场效应管MOS1的源极、场效应管MOS2的漏极、二极管D1的正极和二极管D2的负极分别与继电器J1输出回路的第一端相连,继电器J1输出回路的第二端与风机的电源输入第一端相连;场效应管MOS4的源极、场效应管MOS3的漏极、二极管D4的正极和二极管D3的负极分别与风机的电源输入第二端相连;场效应管MOS1的漏极、二极管D1的负极、场效应管MOS4的漏极和二极管D4的负极分别与电源VCC1相连;场效应管MOS2的源极和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与电阻R4的第一端和电阻R5的第一端相连,场效应管MOS3的源极和二极管D3的正极分别与电阻R9的第一端和电阻R10的第一端相连;风机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第一端与场效应管MOS1的栅极相连,风机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第二端与场效应管MOS2的栅极相连,风机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第三端与场效应管MOS3的栅极相连,风机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第四端与场效应管MOS4的栅极相连;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源VCC2相连,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继电器J1输入回路的第一端相连,继电器J1输入回路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三极管Q1的基极与风机控制器的切断控制输出端相连;电阻R4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3的第一端和电源地相连,电阻R3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2的第一端、电容C1的第一端和电容C3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3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2的第二端与风机控制器的电流检测输入第一端相连;电阻R5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的第一端、电容C2的第一端和电容C1的第二端相连,电容C2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1的第二端与风机控制器的电流检测输入第二端相连;电阻R9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8的第一端和电源地相连,电阻R8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7的第一端、电容C4的第一端和电容C6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6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7的第二端与风机控制器的电流检测输入第三端相连;电阻R10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6的第一端、电容C5的第一端和电容C4的第二端相连,电容C5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6的第二端与风机控制器的电流检测输入第四端相连;电阻R11的第一端分别与电阻R12的第一端、电容C7的第一端和风机控制器的温度数据输入端相连,电阻R12的第二端和电容C7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11的第二端与电源VCC3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5中,风机吹掉阀板上的大部分水分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51,阀板放入除湿槽内后,风机控制器先向三极管Q1的基极发送导通电平,三极管Q1导通时,继电器J1输入回路得电,此时继电器J1输出回路的常开触点由常开状态变为闭合状态;
S52,风机控制器分别向场效应管MOS1和场效应管MOS3发送同步的PWM电平,且向场效应管MOS2和场效应管MOS4发送截止信号;此时电源VCC1依次经场效应管MOS1、继电器J1输出回路、风机、场效应管MOS3、电阻R9和电源地构成风机正转控制回路;
或者风机控制器分别向场效应管MOS2和场效应管MOS4发送同步的PWM电平,且向场效应管MOS1和场效应管MOS3发送截止信号;此时电源VCC1依次经场效应管MOS4、继电器J1输出回路、风机、场效应管MOS2、电阻R4和电源地构成风机反转控制回路;
S53,待风机工作预设时间第一阈值后,风机控制器分别向场效应管MOS1、场效应管MOS2、场效应管MOS3和场效应管MOS4发送截止信号,风机停止工作,待风机停止工作预设时间第二阈值后,风机控制器向三极管Q1发送截止电平,三极管Q1截止时,继电器J1输入回路失电,此时继电器J1输出回路的常开触点由闭合状态变为常开状态;预设时间第一阈值取1.5min~2.5min为宜,预设时间第二阈值取5s~10s为宜。
S54,在风机工作过程中:
若风机控制器通过风机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温度值高于预设温度第一阈值,则降低PWM电平;待风机控制器通过风机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温度值低于预设温度第二阈值后,预设温度第二阈值小于预设温度第一阈值,则提升PWM电平至原有PWM电平;预设温度第一阈值取55℃~65℃为宜,预设温度第二阈值取45℃~50℃为宜。
若风机控制器通过风机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温度值高于预设温度第三阈值,预设温度第三阈值大于预设温度第一阈值,则风机控制器向三极管Q1发送截止电平;待风机控制器通过风机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温度值低于预设温度第二阈值后,则提升PWM电平至原有PWM电平;预设温度第三阈值取65℃~70℃为宜。
若风机控制器通过风机电流检测第一模块或风机电流检测第二模块检测到的电流值高于预设电流第一阈值,则降低PWM电平。降低PWM电平可以是导通电平时长降低,截止电平时长保持不变或者增加;也可以是导通电平时长不变,截止电平时长增加;提升PWM电平至原有PWM电平可以是导通电平时长增加,截止电平时长保持不变或者降低;也可以是导通电平时长不变,截止电平时长降低。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54中,风机控制器通过风机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温度值的计算方法为:
Figure BDA0003773334240000131
其中,UVCC3表示电源VCC3的电源电压值;
R11表示电阻R11的动态电阻值,电阻R11为PTC热敏电阻;
R12表示电阻R12的电阻值;
u0表示风机控制器检测到的电压值;
根据风机控制器内设的温度-电阻变化表,即可根据电阻值得到此时电阻值对应的温度值。
风机系统也可以不包括风机电流检测模块,此时电路连接为:风机驱动模块的电源输出第一端与风机切断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相连,风机切断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风机的电源输入第一端相连,风机驱动模块的电源输出第二端与风机的电源输入第二端相连;风机温度检测模块设置在风机上,风机温度检测模块的温度数据输出端与风机控制器的温度数据输入端相连;风机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与风机驱动模块的控制输入端相连,风机切断模块的切断控制输入端与风机控制器的切断控制输出端相连。
风机驱动模块包括:场效应管MOS1的源极、场效应管MOS2的漏极、二极管D1的正极和二极管D2的负极分别与风机切断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相连,风机切断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风机的电源输入第一端相连;场效应管MOS4的源极、场效应管MOS3的漏极、二极管D4的正极和二极管D3的负极分别与风机的电源输入第二端相连;场效应管MOS1的漏极、二极管D1的负极、场效应管MOS4的漏极和二极管D4的负极分别与电源VCC1相连;场效应管MOS2的源极、二极管D2的正极、场效应管MOS3的源极和二极管D3的正极分别与电源地相连;风机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第一端与场效应管MOS1的栅极相连,风机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第二端与场效应管MOS2的栅极相连,风机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第三端与场效应管MOS3的栅极相连,风机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第四端与场效应管MOS4的栅极相连。
风机切断模块包括: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源VCC2相连,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继电器J1输入回路的第一端相连,继电器J1输入回路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三极管Q1的基极与风机控制器的切断控制输出端相连;
继电器J1输出回路的第一端分别与风机驱动模块的第一端相连,继电器J1输出回路的第二端与风机的第一端相连。
风机电流检测第一模块包括:电阻R4的第一端和电阻R5的第一端分别与风机驱动模块的电流检测第一输出端相连,电阻R4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3的第一端和电源地相连,电阻R3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2的第一端、电容C1的第一端和电容C3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3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2的第二端与风机控制器的电流检测输入第一端相连;
电阻R5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的第一端、电容C2的第一端和电容C1的第二端相连,电容C2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1的第二端与风机控制器的电流检测输入第二端相连;
风机电流检测第二模块包括:电阻R9的第一端和电阻R10的第一端分别与风机驱动模块的电流检测第二输出端相连,电阻R9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8的第一端和电源地相连,电阻R8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7的第一端、电容C4的第一端和电容C6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6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7的第二端与风机控制器的电流检测输入第三端相连;
电阻R10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6的第一端、电容C5的第一端和电容C4的第二端相连,电容C5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6的第二端与风机控制器的电流检测输入第四端相连。
风机温度检测模块包括:电阻R11的第一端分别与电阻R12的第一端、电容C7的第一端和风机控制器的温度数据输入端相连,电阻R12的第二端和电容C7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11的第二端与电源VCC3相连。
场效应管MOS1的源极、场效应管MOS2的漏极、二极管D1的正极和二极管D2的负极分别与继电器J1输出回路的第一端相连,继电器J1输出回路的第二端与风机的电源输入第一端相连;场效应管MOS4的源极、场效应管MOS3的漏极、二极管D4的正极和二极管D3的负极分别与风机的电源输入第二端相连;场效应管MOS1的漏极、二极管D1的负极、场效应管MOS4的漏极和二极管D4的负极分别与电源VCC1相连;场效应管MOS2的源极、二极管D2的正极、场效应管MOS3的源极和二极管D3的正极分别与电源地相连;风机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第一端与场效应管MOS1的栅极相连,风机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第二端与场效应管MOS2的栅极相连,风机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第三端与场效应管MOS3的栅极相连,风机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第四端与场效应管MOS4的栅极相连;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源VCC2相连,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继电器J1输入回路的第一端相连,继电器J1输入回路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三极管Q1的基极与风机控制器的切断控制输出端相连;电阻R11的第一端分别与电阻R12的第一端、电容C7的第一端和风机控制器的温度数据输入端相连,电阻R12的第二端和电容C7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11的第二端与电源VCC3相连。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阀板高精度清洗线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超声波清洗:将阀板依次在四个超声波清洗槽(D)内进行超声清洗去除阀板表面的油污及杂质,所述超声清洗槽内装有清洗剂水溶液,四个超声波清洗槽的超声频率依次增加;
S2,涡旋浪涌漂洗:将经过超声清洗的阀板置于涡旋浪涌漂洗槽(E)内进行涡旋浪涌漂洗去除阀板表面及内腔的清洗剂及杂质;
S3,真空超声波清洗:将经过涡旋浪涌漂洗后的阀板放入真空超声波清洗槽(F)内,在真空状态下进行超声波清洗,去除阀板表面及内腔的杂质;
S4,真空涡旋浪涌漂洗:将经过真空超声波清洗的阀板放入真空涡旋浪涌漂洗槽(G)内,在真空状态下进行真空涡旋浪涌漂洗,去除阀板表面及内腔的杂质;
S5,除湿:将经过真空涡旋浪涌漂洗后的阀板利用风机系统吹掉大部分的水分;
S6,烘干:将吹掉大部分水分的阀板先进行预热,然后真空烘干。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阀板高精度清洗线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风机系统包括风机驱动模块、风机电流检测模块、风机控制器、风机切断模块、风机温度检测模块和风机;
风机驱动模块的电源输出第一端与风机切断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相连,风机切断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风机的电源输入第一端相连,风机驱动模块的电源输出第二端与风机的电源输入第二端相连;风机电流检测模块的电流检测输入端与风机驱动模块的电流检测输出端相连;
风机温度检测模块设置在风机上,风机温度检测模块的温度数据输出端与风机控制器的温度数据输入端相连;风机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与风机驱动模块的控制输入端相连,风机切断模块的切断控制输入端与风机控制器的切断控制输出端相连,风机电流检测模块与风机控制器的电流检测输入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阀板高精度清洗线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风机驱动模块包括:场效应管MOS1的源极、场效应管MOS2的漏极、二极管D1的正极和二极管D2的负极分别与风机切断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相连,风机切断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风机的电源输入第一端相连;
场效应管MOS4的源极、场效应管MOS3的漏极、二极管D4的正极和二极管D3的负极分别与风机的电源输入第二端相连;
场效应管MOS1的漏极、二极管D1的负极、场效应管MOS4的漏极和二极管D4的负极分别与电源VCC1相连;
场效应管MOS2的源极和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与风机电流检测模块的电流检测第一输入端相连,场效应管MOS3的源极和二极管D3的正极分别与风机电流检测模块的电流检测第二输入端相连;
风机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第一端与场效应管MOS1的栅极相连,风机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第二端与场效应管MOS2的栅极相连,风机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第三端与场效应管MOS3的栅极相连,风机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第四端与场效应管MOS4的栅极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阀板高精度清洗线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风机切断模块包括: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源VCC2相连,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继电器J1输入回路的第一端相连,继电器J1输入回路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三极管Q1的基极与风机控制器的切断控制输出端相连;
继电器J1输出回路的第一端分别与风机驱动模块的第一端相连,继电器J1输出回路的第二端与风机的第一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阀板高精度清洗线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风机电流检测模块包括风机电流检测第一模块和风机电流检测第二模块;
风机电流检测第一模块包括:电阻R4的第一端和电阻R5的第一端分别与风机驱动模块的电流检测第一输出端相连,电阻R4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3的第一端和电源地相连,电阻R3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2的第一端、电容C1的第一端和电容C3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3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2的第二端与风机控制器的电流检测输入第一端相连;
电阻R5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的第一端、电容C2的第一端和电容C1的第二端相连,电容C2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1的第二端与风机控制器的电流检测输入第二端相连;
风机电流检测第二模块包括:电阻R9的第一端和电阻R10的第一端分别与风机驱动模块的电流检测第二输出端相连,电阻R9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8的第一端和电源地相连,电阻R8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7的第一端、电容C4的第一端和电容C6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6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7的第二端与风机控制器的电流检测输入第三端相连;
电阻R10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6的第一端、电容C5的第一端和电容C4的第二端相连,电容C5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6的第二端与风机控制器的电流检测输入第四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阀板高精度清洗线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风机温度检测模块包括:电阻R11的第一端分别与电阻R12的第一端、电容C7的第一端和风机控制器的温度数据输入端相连,电阻R12的第二端和电容C7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11的第二端与电源VCC3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阀板高精度清洗线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风机吹掉阀板上的大部分水分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51,阀板放入除湿槽内后,风机控制器先向三极管Q1的基极发送导通电平,三极管Q1导通时,继电器J1输入回路得电,此时继电器J1输出回路的常开触点由常开状态变为闭合状态;
S52,风机控制器分别向场效应管MOS1和场效应管MOS3发送同步的PWM电平,且向场效应管MOS2和场效应管MOS4发送截止信号;此时电源VCC1依次经场效应管MOS1、继电器J1输出回路、风机、场效应管MOS3、电阻R9和电源地构成风机正转控制回路;
或者风机控制器分别向场效应管MOS2和场效应管MOS4发送同步的PWM电平,且向场效应管MOS1和场效应管MOS3发送截止信号;此时电源VCC1依次经场效应管MOS4、继电器J1输出回路、风机、场效应管MOS2、电阻R4和电源地构成风机反转控制回路;
S53,待风机工作预设时间第一阈值后,风机控制器分别向场效应管MOS1、场效应管MOS2、场效应管MOS3和场效应管MOS4发送截止信号,风机停止工作,待风机停止工作预设时间第二阈值后,风机控制器向三极管Q1发送截止电平,三极管Q1截止时,继电器J1输入回路失电,此时继电器J1输出回路的常开触点由闭合状态变为常开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阀板高精度清洗线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4中,风机控制器通过风机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温度值的计算方法为:
Figure FDA0003773334230000041
根据风机控制器内设的温度-电阻变化表,即可根据电阻值得到此时电阻值对应的温度值。
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阀板高精度清洗线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床夹具的使用工作方法。
CN202210908923.1A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阀板高精度清洗线的自动控制方法 Active CN1152547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08923.1A CN115254776B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阀板高精度清洗线的自动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08923.1A CN115254776B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阀板高精度清洗线的自动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54776A true CN115254776A (zh) 2022-11-01
CN115254776B CN115254776B (zh) 2024-01-26

Family

ID=83747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08923.1A Active CN115254776B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阀板高精度清洗线的自动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54776B (zh)

Citation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77294A (en) * 1978-12-05 1980-06-10 Toshiba Corp Remote supervisory unit
CN2584655Y (zh) * 2002-11-15 2003-11-05 北京意拓实信设备有限公司 道路养护加热设备的控制装置
JP3464668B1 (ja) * 2002-12-11 2003-11-10 株式会社ニュートラル ワーク洗浄装置およびワーク乾燥装置
US20040244824A1 (en) * 2001-08-28 2004-12-09 Kazuyoshi Yasukawa Washing system, ultrasonic washer, vacuum dryer, washing device, washing tank, dryng tank, and production system
JP2005168977A (ja) * 2003-12-15 2005-06-30 Toshiba Tec Corp 電気掃除機
KR20060061511A (ko) * 2004-12-02 2006-06-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시스템 상태에 따른 팬 구동 장치 및 방법
KR20060081245A (ko) * 2005-01-07 2006-07-12 동아전기부품 주식회사 보호기능을 구비한 자동차용 공조 블로워모터 구동 제어장치
JP2006212563A (ja) * 2005-02-04 2006-08-17 Ptc Engineering:Kk 被洗浄物の洗浄方法、洗浄システム、及び乾燥装置
KR20110000025U (ko) * 2009-06-26 2011-01-03 한국전력공사 송풍기용 제어장치
CN204892482U (zh) * 2015-08-26 2015-12-23 航天海鹰(哈尔滨)钛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清洗精密合金件的变频超声装置
CN105478556A (zh) * 2015-12-29 2016-04-13 湖南大学 一种条带冲制工艺生产线
CN206257028U (zh) * 2016-11-23 2017-06-16 浙江鑫来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腹吸式空压机
US20170341486A1 (en) * 2016-05-31 2017-11-3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lower control
CN110184614A (zh) * 2019-06-11 2019-08-30 深圳市鑫承诺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胚饼高精清洗设备及清洗方法
CN209918479U (zh) * 2019-04-28 2020-01-10 常州市元瑞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机超声波清洗设备
CN110947688A (zh) * 2019-12-09 2020-04-03 济南巴克超声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串联泵体壳和泵盖的全自动超声清洗装置
CN111054688A (zh) * 2019-12-31 2020-04-24 浙江万得凯流体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声波清洗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1112200A (zh) * 2020-01-15 2020-05-08 深圳市鑫承诺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全密闭真空清洗机构、多级全密闭真空清洗装置以及真空清洗工艺
CN211757265U (zh) * 2019-12-09 2020-10-27 济南巴克超声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串联泵体壳和泵盖的全自动超声清洗装置
CN211836769U (zh) * 2019-12-11 2020-11-03 李大鹏 空气冷却器滤网排污控制装置
CN212597579U (zh) * 2020-07-31 2021-02-26 济南巴克超声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工位真空超声碳氢溶剂全自动清洗机
CN214742281U (zh) * 2021-04-13 2021-11-16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乌鲁木齐供电公司 一种用于变压器冷却用风机运行的监测系统
CN114253323A (zh) * 2021-12-17 2022-03-29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风机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77294A (en) * 1978-12-05 1980-06-10 Toshiba Corp Remote supervisory unit
US20040244824A1 (en) * 2001-08-28 2004-12-09 Kazuyoshi Yasukawa Washing system, ultrasonic washer, vacuum dryer, washing device, washing tank, dryng tank, and production system
CN2584655Y (zh) * 2002-11-15 2003-11-05 北京意拓实信设备有限公司 道路养护加热设备的控制装置
JP3464668B1 (ja) * 2002-12-11 2003-11-10 株式会社ニュートラル ワーク洗浄装置およびワーク乾燥装置
JP2005168977A (ja) * 2003-12-15 2005-06-30 Toshiba Tec Corp 電気掃除機
KR20060061511A (ko) * 2004-12-02 2006-06-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시스템 상태에 따른 팬 구동 장치 및 방법
KR20060081245A (ko) * 2005-01-07 2006-07-12 동아전기부품 주식회사 보호기능을 구비한 자동차용 공조 블로워모터 구동 제어장치
JP2006212563A (ja) * 2005-02-04 2006-08-17 Ptc Engineering:Kk 被洗浄物の洗浄方法、洗浄システム、及び乾燥装置
KR20110000025U (ko) * 2009-06-26 2011-01-03 한국전력공사 송풍기용 제어장치
CN204892482U (zh) * 2015-08-26 2015-12-23 航天海鹰(哈尔滨)钛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清洗精密合金件的变频超声装置
CN105478556A (zh) * 2015-12-29 2016-04-13 湖南大学 一种条带冲制工艺生产线
US20170341486A1 (en) * 2016-05-31 2017-11-3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lower control
CN206257028U (zh) * 2016-11-23 2017-06-16 浙江鑫来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腹吸式空压机
CN209918479U (zh) * 2019-04-28 2020-01-10 常州市元瑞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机超声波清洗设备
CN110184614A (zh) * 2019-06-11 2019-08-30 深圳市鑫承诺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胚饼高精清洗设备及清洗方法
CN110947688A (zh) * 2019-12-09 2020-04-03 济南巴克超声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串联泵体壳和泵盖的全自动超声清洗装置
CN211757265U (zh) * 2019-12-09 2020-10-27 济南巴克超声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串联泵体壳和泵盖的全自动超声清洗装置
CN211836769U (zh) * 2019-12-11 2020-11-03 李大鹏 空气冷却器滤网排污控制装置
CN111054688A (zh) * 2019-12-31 2020-04-24 浙江万得凯流体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声波清洗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1112200A (zh) * 2020-01-15 2020-05-08 深圳市鑫承诺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全密闭真空清洗机构、多级全密闭真空清洗装置以及真空清洗工艺
CN212597579U (zh) * 2020-07-31 2021-02-26 济南巴克超声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工位真空超声碳氢溶剂全自动清洗机
CN214742281U (zh) * 2021-04-13 2021-11-16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乌鲁木齐供电公司 一种用于变压器冷却用风机运行的监测系统
CN114253323A (zh) * 2021-12-17 2022-03-29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风机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一主编: "《食品加工机械》", vol. 1, 中国农业出版社, pages: 24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54776B (zh) 2024-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08305B (zh) 全自动缸筒清洗机
CN110947688A (zh) 一种针对串联泵体壳和泵盖的全自动超声清洗装置
CN105521911A (zh) 高速真空浸渗设备
CN217451275U (zh) 一种变速器阀板高精度清洗线
CN115138634A (zh) 变速器阀板高精度清洗工艺
CN115254776A (zh) 一种阀板高精度清洗线的自动控制方法
CN211757265U (zh) 一种针对串联泵体壳和泵盖的全自动超声清洗装置
CN216328181U (zh) 一种高精密机械加工用工作台
CN203600046U (zh) 一种机床弹性夹头全自动内径磨床
CN215236276U (zh) 电机壳清洗机
CN112255068B (zh) 一种环保建筑材料甲醛检测设备
KR100621427B1 (ko) 수도꼭지의 칩 세척장치
CN115945346A (zh) 自动浸吹一体机
CN220883063U (zh) 一种毛边清理装置
CN115771101B (zh) 一种用于液压油缸生产的抛光装置
CN219785762U (zh) 一种硅片酸洗装置
CN219403498U (zh) 一种用于机械切削处理的废屑回收装置
CN214528102U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阿胶浆加工用灌封机
CN220696140U (zh) 一种空滤清理机
CN218361037U (zh) 一种微波消解仪内罐清洁装置
CN220132119U (zh) 一种橡胶制品表面氧化设备
CN220299741U (zh) 活性炭加工用的自动上料设备
CN219787610U (zh) 一种便于除屑的机械零部件加工工作台
CN215316135U (zh) 一种煤炭传动轴花键滚齿机
CN210730460U (zh) 一种压缩机清洗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n automatic control method for high-precision valve plate cleaning lin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40126

Pledgee: Shanghai Pudong Development Bank Co.,Ltd. Chongqing Branch

Pledgor: CHONGQING RUITONG SEIKO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5000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