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49921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49921A
CN115249921A CN202210350726.2A CN202210350726A CN115249921A CN 115249921 A CN115249921 A CN 115249921A CN 202210350726 A CN202210350726 A CN 202210350726A CN 115249921 A CN115249921 A CN 1152499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shutter
housing
lever
f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5072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园诚二
津岛义高
冈本征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2499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499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4Means for preventing access to live contacts
    • H01R13/447Shutter or cover plate
    • H01R13/453Shutter or cover plate opened by engagement of counterpart
    • H01R13/4532Rotating shutt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包括被配置为容纳连接端子的外壳、可旋转地设置在外壳中并被配置为打开和关闭外壳的前开口的挡板、绕旋转轴线被可旋转地支撑到外壳的旋转杆、以及设置在旋转杆和挡板之间并被配置为根据旋转杆的旋转来旋转挡板的互锁旋转机构。其装配末端部分被移动到面向前开口的位置的配合连接器的按压力作用在旋转杆的杆前端部上,以旋转旋转臂,并且因此挡板由互锁旋转机构旋转,以打开前开口。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挡板机构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用于电连接安装在汽车等上的各种电气部件的线束(电线)通过连接器进行连接。这种连接器通常由阳型连接器和阴型连接器构成。例如,在应用于可选规格的连接器结构的情况下,连接到电线的端部部分的一个连接器在该一个连接器的外壳的前开口处具有挡板机构,用于诸如防尘、端子保护、防止对周围的电击等目的,直到另一个连接器装配到该连接器。特别地,配备有挡板机构的连接器(入口)被用在电动车辆等中,以便当连接器未连接到配合连接器时,防止电击事故等以及端子在连接器的前开口处暴露。作为这种配置的示例,例如,JP-A-H8-138785公开了一种配备有挡板机构的连接器。
根据配备有挡板机构的连接器,一个连接器设置有挡板,该挡板在外力施加到其前表面部分时向外旋转,另一个连接器设置有末端部分,使得在装配连接器时,该末端部分按压一个连接器的挡板的前表面部分,以旋转挡板。
顺便提及,在JP-A-H8-138785中公开的配备有挡板机构的连接器中,当与连接器装配时,配合连接器的末端部分(装配罩部分)推动挡板的前表面部分,使得挡板围绕销向外(向前)旋转并打开。因此,必须考虑挡板的打开旋转轨迹来设定配合连接器的行程(连接器尺寸),以避免与连接器配合时的干涉。因此,配合连接器的装配罩部分由于用于挡板打开和关闭的空间而被加长,因此增加了连接器尺寸。
此外,根据配备有挡板机构的连接器,挡板通过在配对连接器的连接器装配方向上的按压力而旋转和打开,因此连接器中的端子被打开和暴露以能够与配对端子联接。因此,当装配连接器时,当联接端子和配合端子时,除了插入阻力之外,还施加抵抗挡板旋转的旋转阻力,因此用于装配连接器的力增加。
此外,根据配备有挡板机构的连接器,如果当与连接器配合时,挡板的前表面部分被配合连接器的末端部分按压,则挡板旋转并打开。然而,即使连接器和配合连接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偏离了正确的装配位置,配备有挡板机构的连接器也能够被装配。由于这个原因,当与连接器装配时,可以从所有角度进行组装,并且当从不正确的角度进行组装时,挡板的打开和关闭操作受到阻碍,因此两个连接器可能不能平滑地彼此装配。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做出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紧凑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减小了用于装配配备有挡板机构的连接器的力,并且能够实现平滑的连接器装配。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配置来实现。
本公开的非限制性实施例的方面涉及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
外壳,被配置为容纳连接端子;
挡板,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外壳中,并且被配置为打开和关闭所述外壳的前开口,配合连接器的装配末端部分将装配到所述前开口;
旋转杆,所述旋转杆设置在前开口的一个侧部侧上,并且围绕与配合连接器的连接器装配方向相交的旋转轴线被可旋转地支撑到外壳,所述旋转杆具有相对于旋转轴线朝向外壳的前侧延伸的杆前端部;和
互锁旋转机构,其设置在旋转杆和挡板之间,并且被配置为根据旋转杆的旋转来旋转挡板,
其中,其装配末端部分被移动到面向所述前开口的位置的配合连接器的按压力作用在所述杆前端部上,以旋转旋转臂,并且因此所述挡板由所述互锁旋转机构旋转,以打开所述前开口。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1)的连接器,在装配连接器时,当配合连接器移动到装配末端部分面向外壳的前开口的位置时,配合连接器的侧表面部分按压杆前端部,从而旋转旋转杆。然后,旋转的旋转杆经由互锁旋转机构旋转挡板,从而打开外壳的前开口。因此,如果配合连接器沿着连接器装配方向朝向前开口移动,同时侧表面部分按压杆前端部以保持挡板的打开状态,则配合连接器的装配末端部分可以装配到外壳的前开口。
此时,由于旋转杆经由互锁旋转机构旋转挡板,所以配合连接器的侧表面部分按压杆前端部的按压力小于相关技术中的配合连接器的装配末端部分直接按压挡板的前表面部分的按压力。
因此,尽管在装配连接器时,当联接连接端子与配合连接端子时的插入阻力作用在沿连接器配合方向移动的配合连接器上,但是抵抗挡板旋转的旋转阻力几乎没有影响,因此用于装配连接器的力低于相关技术中的力。
此外,根据本构造的连接器,考虑到挡板的打开和关闭轨迹,没有必要像在相关技术中的配备有挡板机构的连接器中那样加长配合连接器的装配罩部分。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紧凑的连接器,其减小了用于装配配备有挡板机构的连接器的力,并且能够实现平滑的连接器装配。
上面已经简要描述了本发明。此外,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面描述的实施例(下文中称为“实施例”),将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细节。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构成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入口和入口插头的透视图,该入口插头是待装配到入口的配合连接器;
图2是入口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图2所示外壳的透视图;
图4A和4B是示出了图2所示的多连杆机构的透视图,其中图4A示出了挡板关闭状态,而图4B示出了挡板打开状态;
图5A和5B是示出入口和入口插头的装配操作的侧视图,其中图5A示出了装配开始状态,而图5B示出了装配中间状态;
图6是装配期间入口的透视图,其中省略了入口插头;
图7是当配合连接器移动到装配末端部分面向外壳的前开口的位置时连接端子部分的竖直截面图;
图8是装配期间入口和入口插头之间的连接端子部分的竖直截面图;和
图9A和9B是侧视图,示出了构成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入口和入口插头的装配操作,该入口插头是待装配到入口的配合连接器,其中图9A示出了装配开始状态,而图9B示出了装配中间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示例。
图1是示出构成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入口1和入口插头5的透视图,该入口插头5是待装配到入口1的配合连接器。图2是入口1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外壳10的透视图。图4A和4B是示出了图2所示的多连杆机构50的透视图,其中图4A示出了挡板关闭状态,而图4B示出了挡板打开状态。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入口1包括外壳10。入口插头(配合连接器)5的插头外壳80装配到外壳10。结果,容纳在入口1中的连接端子70和容纳在入口插头5中的配合连接端子90彼此电连接。
在本说明书中,前后方向是沿着外壳10的连接器装配方向(图5A和5B中的左右方向)的方向,入口插头5的插头外壳80被装配的一侧被定义为前侧,上下方向是与外壳10的连接器装配方向正交并且挡板41被打开和关闭的方向(图5A和5B中的上下方向),外壳10的上壁部分11所处的一侧被定义为上侧。
如图2至4B所示,入口1包括外壳10、旋转杆31、挡板41和作为互锁旋转机构的多连杆机构50。
本实施例的外壳10由电绝缘合成树脂形成。如图3所示,外壳10包括矩形的上壁部分11和设置在上壁部分11后部的端子容纳部分20。端子容纳部分20设置有朝向入口插头5突出的一对端子容纳圆柱形部分23、23。
连接到高压电缆71的端部的连接端子70容纳在每个端子容纳圆柱形部分23中。入口插头5的配合连接端子90插入其中的前表面开口25形成在每个端子容纳圆柱形部分23的前端中。连接到连接端子70的高压电缆71从每个端子容纳圆柱形部分23的后端开口引出。
连接端子70是由导电金属材料形成的阴型端子,并且由布置成圆柱形的多个柔性件构成。结合孔72形成在连接端子70的后端部分。从端子容纳圆柱形部分23的后端开口引出的高压电缆71的导体73插入结合孔72中,压接并连接到结合孔72(见图7和8)。
密封构件75安装到从端子容纳圆柱形部分23的后端开口引出的高压电缆71,因此高压电缆71相对于端子容纳圆柱形部分23液密密封。密封构件75的脱离受到安装到端子容纳圆柱形部分23的后端的后保持器77的限制(见图7和8)。
在端子容纳部分20的前部,插头外壳80的装配末端部分装配到其中的前开口30由向前延伸的底壁部分13和一对侧壁部分12限定。
此外,在外壳10中,檐部15设置成在上壁部分11的前方延伸。在上壁部分11的中心部分中形成有在檐部15上沿连接器装配方向延伸的狭缝16。
枢转地支撑支撑销40的一对轴支撑部分17设置在上壁部分11的上表面上,位于狭缝16的后侧端。此外,在狭缝16的后侧端处的上壁部分1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拾取肋21以沿着连接器装配方向延伸,该拾取肋21用于引导待装配到前开口30中的入口插头5的插头外壳80。
外壳10包括在上壁部分11上侧向突出的固定部分19。附接螺钉(未示出)穿过的孔部分19a形成在固定部分19中。
用于以可自由打开和关闭的方式支撑挡板41的挡板支撑部分14设置成在外壳10的两个侧壁部分12中的每一个的下边缘的前端向下突出。
凸轮槽18被形成为穿透外壳10的侧壁部分12中的一个(图3中右边的一个)。凸轮槽18由从侧壁部分12的前端侧向后方倾斜向上延伸的弧形开口形成。
如图2、4A和4B所示,本实施例的旋转杆31是具有矩形横截面的杆状杠杆,并且经由支撑销40由一对轴支撑部分17可旋转地支撑,支撑销40装配到形成在旋转杆31的纵向中间部分的后端附近的通孔32中。一对轴支撑部分17设置在位于前开口30的一个侧部侧(上侧部侧)的上壁部分11上。因此,旋转杆31布置在前开口30的上侧部侧上,并且相对于外壳10围绕与连接器装配方向相交的旋转轴线X(支撑销40的中心线)被可旋转地支撑。
旋转杆31包括相对于旋转轴线X(通孔32)朝向外壳10的前方延伸的杆前端部31A和相对于旋转轴线X(通孔32)朝向外壳10的后方延伸的杆后端部31B。
由于纵向侧部31a沿着纵向方向向下延伸,杆前端部31A形成为具有比杆后端部31B更大的上下宽度。枢转地支撑多连杆机构50中的第一连杆33(一个连杆端部)的销孔33a的第一连接销51被装配到杆后端部31B中,多连杆机构50将在后面描述。第一连接销51装配到旋转杆31,以便与旋转杆31的纵向方向相交,并且平行于旋转轴线X延伸。
这里,经由支撑销40由轴支撑部分17枢转地支撑的旋转杆31倾斜,使得比杆后端部31B更重的杆前端部31A穿过狭缝16并突出到檐部15下方。另外,在施加旋转力并且旋转杆31平行于上壁部分11的水平状态下,杆前端部31A的纵向侧部31a穿过狭缝16并且突出到檐部15的下表面侧。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挡板41包括具有矩形平板形状的盖部43、设置成在盖部43的两个左右方向端部的内表面下方突出的旋转支撑部分47、以及设置成在盖部43的两个左右方向端部的外表面上在上下方向上的中间处突出的挡板结合部分45。
每个旋转支撑部分47经由装配到外壳10的挡板支撑部分14的通孔中的支撑销57被枢转地支撑,并且因此用作在打开和关闭方向上旋转的盖部43的旋转中心。
装配到稍后将描述的多连杆机构50中的第二连杆35(另一连杆端部)的销孔35b中的第三连接销55装配到每个挡板结合部分45的通孔中,挡板结合部分45作为挡板41的摆动部分。
由于盖部43覆盖设置在端子容纳部分20前部的前开口30,所以当入口1未连接时,挡板41可以防止连接端子70暴露在前开口30中。
如图2、4A和4B所示,本实施例的多连杆机构50是互锁旋转机构,其设置在旋转杆31的杆后端部31B和挡板41的每个挡板结合部分45之间,以便与旋转杆31的旋转一起旋转挡板41。多连杆机构50设置在外壳10的两个侧壁部分12中的每一个的外侧。这种多连杆机构50分别连接到装配到杆后端部31B中的第一连接销51的两个端部,并且与旋转杆31的旋转联动地同步操作。
多连杆机构50包括第一连杆33、以可自由旋转的方式连接旋转杆31的杆后端部31B和第一连杆33的第一连接销51、第二连杆35、以可自由旋转的方式连接第一连杆33和第二连杆35的第二连接销53,以可自由旋转的方式连接挡板41的每个挡板结合部分45和第二连杆35的第三连接销55,以及形成在外壳10的一个侧壁部分12中的凸轮槽18。
第二连接销53的外端装配到第一连杆33的销孔33b中,并且其内端装配到第二连杆35的销孔35a中。第三连接销55的外端装配到第二连杆35的销孔33b中,并且其内端装配到每个挡板结合部分45的通孔中。设置在一个侧壁部分12外侧的第二连接销53的内端穿过第二连杆35的销孔35a,并与凸轮槽18接合。第二连接销53与凸轮槽18接合(由凸轮槽18驱动),使得其运动方向在挡板41的打开和关闭方向上被引导。
因此,本实施例的多连杆机构50通过适当地设定第一连杆33和第二连杆35的长度以及凸轮槽18的形状来构成增速机构。也就是说,多连杆机构50可以增加旋转杆31的旋转速度,从而旋转挡板41。
如图4A所示,在旋转杆31的杆前端部31A倾斜向下的状态下,多连杆机构50将挡板41保持在挡板41的盖部43与连接器装配方向相交并覆盖外壳10的前开口30的位置。另外,如图4B所示,在旋转杆31的杆前端部31A平行于连接器装配方向的水平状态下,多连杆机构50将挡板41保持在挡板41的盖部43平行于连接器装配方向并且外壳10的前开口30打开的位置(见图6)。
在组装之后的入口1中,设置在外壳10的端子容纳部分20前方的前开口30被挡板41覆盖。结果,当入口1未连接时,防止了连接端子70在前开口30处暴露。
入口1通过螺钉附接到例如电动车辆的车身,该螺钉插入形成在外壳10的上壁部分11中的每个固定部分19的孔部分19a中。这里,车身的上下方向是在附接到车身时入口1的上下方向。
如图1和图7所示,待装配并电连接到入口1的入口插头5包括待装配到入口1的连接端子70的配合连接端子90,以及包括用于容纳配合连接端子90的一对端子容纳室83的插头外壳80。
插头外壳80由电绝缘合成树脂形成。装配引导槽85形成在插头外壳80的上表面中。装配引导槽85具有渐缩部分,其宽度朝向入口1增加。当入口插头5被装配到入口1时,装配引导槽85与设置在入口1的上壁部分11上的拾取肋21接合,使得插头外壳80能够被装配并被引导到外壳10。
连接到高压电缆91的端部的配合连接端子90容纳在每个端子容纳室83中。连接到配合连接端子90的高压电缆91从每个端子容纳室83的后端开口引出。
配合连接端子90是由导电金属材料形成的阳型端子,并且形成为圆柱杆形状。结合孔92形成在配合连接端子90的后端部分。从端子容纳室83的后端开口引出的高压电缆91的导体93插入结合孔92中,压接并连接到结合孔92。
密封构件95安装到从端子容纳室83的后端开口引出的高压电缆91,因此高压电缆91相对于端子容纳室83液密密封。密封构件95的脱离受到安装到端子容纳室83的后端的后保持器97的限制。
接下来,将描述入口插头5装配到具有上述构造的入口1和从该入口1拆卸的情况。
图5A和5B是示出入口1和入口插头5的装配操作的侧视图,其中图5A示出了装配开始状态,而图5B示出了装配中间状态。图6是装配期间入口1的透视图,其中省略了入口插头5。图7是当入口插头5移动到装配末端部分面对外壳10的前开口30的位置时连接端子部分的竖直截面图。图8是装配期间入口1和入口插头5之间的连接端子部分的竖直截面图。
(装配期间)
如图5A所示,在入口插头5位于檐部15下方并且入口插头5的装配末端部分不面对外壳10的前开口30的状态下,挡板41设置在外壳10的端子容纳部分20的前方(见图1)。结果,端子容纳部分20的前开口30处于被挡板41覆盖的关闭状态。因此,挡板41关闭,并且入口1的连接端子70不被暴露。结果,入口1受到防尘和端子保护,并且防止电击。
从该状态开始,如图5B所示,入口插头5向上移动,直到插头外壳80的上表面抵靠檐部15的下表面。结果,入口插头5可以移动到装配末端部分面对外壳10中的前开口30的位置。然后,作为入口插头5的侧表面部分的插头外壳80的上表面按压杆前端部31A,从而旋转旋转杆31。
多连杆机构50与旋转杆31的旋转联动地旋转挡板41。多连杆机构50可以增加旋转杆31的旋转速度,从而旋转挡板41。因此,如图6所示,旋转的旋转杆31经由多连杆机构50旋转挡板41,从而打开和关闭外壳10的前开口30。
接下来,在插头外壳80的上表面按压杆前端部31A以保持挡板41打开的状态的同时,入口插头5沿着连接器装配方向朝向前开口30移动。
然后,如图8所示,入口插头5的装配末端部分可以装配到外壳10的前开口30中。当入口1的连接端子70和入口插头5的配合连接端子90彼此装配和连接时,高压电缆71和高压电缆91彼此电连接。
此时,由于旋转杆31经由作为互锁旋转机构的多连杆机构50旋转挡板41,所以入口插头5的上表面按压杆前端部31A的按压力小于相关技术中入口插头的装配末端部分直接按压挡板的前表面部分的按压力。
因此,尽管在装配连接器时,当联接连接端子70与配合连接端子90时的插入阻力作用在沿连接器配合方向移动的入口插头5上,但是抵抗挡板41旋转的旋转阻力几乎没有影响,因此用于装配连接器的力低于相关技术中的力。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入口1,考虑到挡板41的打开和关闭轨迹,没有必要像在相关技术中的配备有挡板机构的连接器中那样加长入口插头5的装配罩部分。
(分离期间)
当从入口1拔出入口插头5以从入口1拆卸入口插头5时,入口插头5的配合连接端子90从入口1的连接端子70拔出。因此,高压电缆71和高压电缆91之间的电连接被释放。
当拔出入口插头5时,向上按压旋转杆31的杆前端部31A的插头外壳80的上表面与旋转杆31分离。因此,如图5A所示,旋转杆31由于自重而倾斜,使得杆前端部31A穿过狭缝16并突出到檐部15下方。
因此,入口1处于关闭状态,其中已经打开的外壳10的前开口30被挡板41覆盖。因此,入口1的连接端子70由于挡板41的关闭而不被暴露,因此入口1受到防尘、端子保护并防止电击。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入口1,旋转杆31的旋转速度通过用作包括增速机构的互锁旋转机构的多连杆机构50而增大,因此挡板41能够旋转。因此,旋转杆31打开和关闭挡板41所需的旋转减少,因此能够减少用于入口插头5的插头外壳80的上表面按压杆前端部31A的行程(在与连接器装配方向相交的方向上的行程)。结果,当将入口插头5装配到入口1时,在与连接器装配方向相交的方向上所需的工作空间减小。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入口1,被入口插头5的插头外壳80的上表面按压并旋转的旋转杆31可以通过由设置在旋转杆31和挡板41之间的多连杆机构50构成的简单的互锁旋转机构来旋转挡板41,从而打开外壳10的前开口30。
另外,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入口1中,当装配连接器时,旋转杆31的杆前端部31A的纵向侧部31a平行于连接器装配方向,使得纵向侧部31a与形成在入口插头5的插头外壳80的上表面中的装配引导槽85接合。因此,当入口插头5沿着连接器装配方向朝向入口1的前开口30移动时,纵向侧部31a能够引导入口插头5的装配末端部分装配到外壳10的前开口30中,因此两个连接器能够平滑地彼此装配。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入口1,可以提供一种紧凑的连接器,其减小了用于装配连接器的力,并且能够实现平滑的连接器装配。
应当注意,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可以适当地进行修改、改进等。此外,上述实施例中各个组成元件的材料、形状、尺寸、数量、布置位置等根据需要设定,并且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就不受限制。
例如,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例示了通过多连杆机构50增加旋转杆31的旋转速度从而旋转挡板41的构造,但是旋转杆31的旋转可以通过齿轮机构来旋转挡板41。
图9A和9B是侧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入口1A和待装配到入口1A的入口插头5的装配操作,其中图9A示出了装配开始状态,而图9B示出了装配中间状态。应当注意,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入口1的部件基本相同的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入口1A被配置为使得旋转杆31的旋转通过齿轮机构60旋转挡板41A。
固定到旋转杆31的后端以便沿着与旋转杆31的纵向方向相交的旋转轴线X延伸的支撑轴销66由一对轴支撑部分17枢转地支撑,以便能够相对于上壁部分11自由旋转。
齿轮机构60包括第一齿轮部分61和第二齿轮部分65,第一齿轮部分61固定到支撑轴销66的端部并与旋转杆31一体旋转,第二齿轮部分65固定到支撑销57A的端部,支撑销57A与挡板41A一体旋转。第一齿轮部分61的齿轮齿63和第二齿轮部分65的齿轮齿67彼此啮合,从而构成互锁旋转机构,该互锁旋转机构与旋转杆31的旋转联动地旋转挡板41A。此外,第一齿轮部分61和第二齿轮部分65被设定为具有增大旋转杆31的旋转速度的齿轮比,以旋转挡板41A,并因此构成增速机构。
齿轮机构60设置在外壳10的两个侧壁部分12中的每一个的外侧。这种齿轮机构60分别固定到支撑轴销66的两个端部,支撑轴销66的两个端部固定到旋转杆31后端,并且,齿轮机构60与旋转杆31的旋转联动地同步操作。
如图9A所示,在旋转杆31的杆前端部31A倾斜向下的状态下,齿轮机构60将挡板41A保持在挡板41A的盖部43与连接器装配方向相交并覆盖外壳10的前开口30的位置。
另外,如图9B所示,在旋转杆31的杆前端部31A平行于连接器装配方向的水平状态下,齿轮机构60将挡板41A保持在挡板41A的盖部43平行于连接器装配方向并且外壳10的前开口30打开的位置。
此外,根据该另一实施例的入口1A,被入口插头5的上表面按压并旋转的旋转杆31可以通过由设置在旋转杆31和挡板41A之间的齿轮机构60构成的简单的互锁旋转机构来旋转挡板41A,从而打开和关闭外壳10的前开口30。
此外,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电动车辆等中使用的入口已经被描述为配备有挡板机构的连接器的示例,但是本发明的连接器不限于此。基于本发明的精神,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各种连接器。
这里,上述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的实施例的特征将在下面的[1]至[5]中简要总结和列出。
[1]一种连接器(入口1,入口1A),包括:
外壳(10),被配置为容纳连接端子(70);
挡板(41,41A),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外壳(10)中,并且被配置为打开和关闭所述外壳(10)的前开口(30),配合连接器(入口插头5)的装配末端部分将装配到该前开口;
旋转杆(31),所述旋转杆(31)设置在所述前开口(30)的一个侧部侧上,并且围绕与配合连接器(入口插头5)的连接器装配方向相交的旋转轴线(X)被可旋转地支撑到外壳(10),所述旋转杆(31)具有相对于旋转轴线(X)朝向所述外壳(10)的前侧延伸的杆前端部(31A);和
互锁旋转机构(多连杆机构50,齿轮机构60),其设置在所述旋转杆(31)和所述挡板(41,41A)之间,并且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旋转杆(31)的旋转来旋转所述挡板(41,41A),其中
其装配末端部分被移动到面向所述前开口(30)的位置的配合连接器(入口插头5)的按压力作用在所述杆前端部上,以旋转所述旋转杆(31),并且因此所述挡板(41,41A)由所述互锁旋转机构(多连杆机构50、齿轮机构60)旋转,以打开所述前开口(30)。
[2]根据[1]所述的连接器(入口1,入口1A),其中,所述互锁旋转机构(多连杆机构50,齿轮机构60)包括增速机构,该增速机构被配置为增大所述旋转杆(31)的旋转速度以旋转挡板(41,41A)。
[3]根据[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入口1),其中,所述互锁旋转机构包括第一连杆(33)和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杆(33)的第二连杆(35),并且所述第一连杆(33)的端部(销孔33a)由相对于旋转轴线(X)朝向所述外壳(10)的后侧延伸的杆后端部(31B)枢转地支撑,所述第二连杆(35)的端部(销孔35b)由所述挡板(41)的摆动部分(挡板结合部分45)枢转地支撑。
[4]根据[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互锁旋转机构包括与所述旋转杆(31)一起旋转的第一齿轮部分(61)和与所述第一齿轮部分(61)啮合并与所述挡板(41A)一体旋转的第二齿轮部分(65)。
[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入口1,入口1A),其中,所述旋转杆(31)被配置为使得在所述装配末端部分移动到面向所述前开口(30)的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杆前端部(31A)的纵向侧部(31a)平行于所述连接器装配方向,并且
所述纵向侧部(31a)与在所述配合连接器(入口插头5)的外壳(插头外壳80)中沿着连接器配合方向形成的装配引导槽(85)接合,该装配引导槽(85)面向杆前端部(31A)以将所述配合连接器(入口插头5)的外壳(插头外壳80)引导到所述外壳(10)的前开口(30)中。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1]的连接器,在装配连接器时,当配合连接器移动到装配末端部分面向外壳的前开口的位置时,配合连接器的侧表面部分按压杆前端部,从而旋转旋转杆。然后,旋转的旋转杆经由互锁旋转机构旋转挡板,从而打开外壳的前开口。因此,如果配合连接器沿着连接器装配方向朝向前开口移动,同时侧表面部分按压杆前端部以保持挡板的打开状态,则配合连接器的装配末端部分可以装配到外壳的前开口。
此时,由于旋转杆经由互锁旋转机构旋转挡板,所以配合连接器的侧表面部分按压杆前端部的按压力小于相关技术中的配合连接器的装配末端部分直接按压挡板的前表面部分的按压力。
因此,尽管在装配连接器时,当联接连接端子与配合连接端子时的插入阻力作用在沿连接器配合方向移动的配合连接器上,但是抵抗挡板旋转的旋转阻力几乎没有影响,因此用于装配连接器的力低于相关技术中的力。
此外,根据本构造的连接器,考虑到挡板的打开和关闭轨迹,没有必要像在相关技术中的配备有挡板机构的连接器中那样加长配合连接器的装配罩部分。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2]的连接器,旋转杆的旋转速度通过增速机构增加,从而旋转挡板。因此,减少了旋转杆打开挡板所需的旋转,从而可以减少配合连接器的侧表面部分按压杆前端部的行程(在与连接器装配方向相交的方向上的行程)。结果,当将配合连接器装配到连接器时,在与连接器装配方向相交的方向上所需的工作空间减小。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3]的连接器,被配合连接器的侧表面部分按压并旋转的旋转杆可以通过由设置在旋转杆和挡板之间的多连杆机构构成的简单的互锁旋转机构来旋转挡板,从而打开和关闭外壳的前开口。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4]的连接器,被配合连接器的侧表面部分按压并旋转的旋转杆可以通过由设置在旋转杆和挡板之间的齿轮机构构成的简单的互锁旋转机构来旋转挡板,从而打开和关闭外壳的前开口。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5]的连接器,当装配连接器时,旋转杆的杆前端部的纵向侧部平行于连接器装配方向,使得旋转杆的纵向侧部与形成在配合连接器的外壳中的装配引导槽接合。因此,当配合连接器沿着连接器装配方向朝向连接器的前开口移动时,纵向侧部能够引导配合连接器的装配末端部分装配到外壳的前开口中,因此两个连接器能够平滑地彼此装配。

Claims (5)

1.一种连接器,包括:
外壳,其被配置为容纳连接端子;
挡板,其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外壳中,并且被配置为打开和关闭所述外壳的前开口,配合连接器的装配末端部分将装配到所述前开口;
旋转杆,所述旋转杆设置在所述前开口的一个侧部侧上,并且围绕与所述配合连接器的连接器装配方向相交的旋转轴线被可旋转地支撑到所述外壳,所述旋转杆具有相对于旋转轴线朝向所述外壳的前侧延伸的杆前端部;和
互锁旋转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旋转杆和所述挡板之间,并且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旋转杆的旋转来旋转所述挡板,其中
其装配末端部分被移动到面向所述前开口的位置的所述配合连接器的按压力作用在所述杆前端部上,以旋转所述旋转臂,并且因此所述挡板由所述互锁旋转机构旋转,以打开所述前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互锁旋转机构包括增速机构,所述增速机构被配置为增大所述旋转杆的旋转速度,以旋转所述挡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互锁旋转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连杆,并且
所述第一连杆的端部由相对于旋转轴线朝向所述外壳的后侧延伸的所述旋转杆的杆后端部枢转地支撑,所述第二连杆的端部由所述挡板的摆动部分枢转地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互锁旋转机构包括与所述旋转杆一起旋转的第一齿轮部分和与所述第一齿轮部分啮合并与所述挡板一体旋转的第二齿轮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旋转杆被配置为使得在所述装配末端部分移动到面向所述前开口的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杆前端部的纵向侧部平行于所述连接器装配方向,并且
所述纵向侧部与在所述配合连接器的外壳中沿着连接器配合方向形成的装配引导槽接合,所述装配引导槽面向所述杆前端部以将所述配合连接器的所述外壳引导到所述连接器的所述外壳的所述前开口中。
CN202210350726.2A 2021-04-05 2022-04-02 连接器 Pending CN11524992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64369 2021-04-05
JP2021064369A JP2022159904A (ja) 2021-04-05 2021-04-05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49921A true CN115249921A (zh) 2022-10-28

Family

ID=80999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50726.2A Pending CN115249921A (zh) 2021-04-05 2022-04-02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721926B2 (zh)
EP (1) EP4071941B1 (zh)
JP (1) JP2022159904A (zh)
CN (1) CN11524992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133045A (ja) * 2021-03-01 2022-09-1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76897A (en) * 1976-11-19 1979-12-04 Bunker Ramo Corporation EMI protected connector assembly
US5372515A (en) * 1993-06-10 1994-12-13 Martin Marietta Corporation Mechanical ESD protector
JPH08138785A (ja) 1994-11-10 1996-05-31 Yazaki Corp シャッター機構付コネクタ
EP1139128A3 (en) * 2000-03-24 2004-01-28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Shielded optical connector
JP2002216882A (ja) * 2001-01-23 2002-08-02 Yazaki Corp シャッタ機構付きコネクタ
JP2003133012A (ja) * 2001-10-22 2003-05-09 Hirose Electric Co Ltd 電気コネクタ
JP2003229201A (ja) * 2002-02-05 2003-08-15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コネクタ用シャッタ
JP2004071400A (ja) * 2002-08-07 2004-03-04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シャッター付きコネクタ
JP4256661B2 (ja) * 2002-11-05 2009-04-22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アンプ株式会社 シャッタ付き電気コネクタ
JP4257917B2 (ja) * 2004-12-28 2009-04-30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シャッタ付電気コネクタ
FR2975231B1 (fr) * 2011-05-10 2014-08-22 Souriau Ensemble de connexion etanche
US10355390B2 (en) * 2017-04-21 2019-07-16 Lear Corporation Automatic opening of a connector self-closure system
US11046196B2 (en) * 2018-07-26 2021-06-2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harge port covering assembly and method
US10348026B1 (en) * 2018-10-11 2019-07-09 Getac Technology Corporation Connector protection device with automatic closing func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71941B1 (en) 2023-04-26
US20220320781A1 (en) 2022-10-06
US11721926B2 (en) 2023-08-08
EP4071941A1 (en) 2022-10-12
JP2022159904A (ja) 2022-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58647B (zh) 具有辅助连接件的电连接器
JP6429078B2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CN101682141A (zh) 电连接器壳体盖件
CN110690622B (zh) 连接器
EP0948101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making contact with at least one flat foil conductor
CN115249921A (zh) 连接器
CN109698427A (zh) 具有辅助手柄的电连接器
JP7286748B2 (ja) 第1のコネクタ、第2の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US11715903B2 (en) Connector including a rotatble connection member
EP4071940A1 (en) Connector
EP4054012B1 (en) Connector
EP4117122B1 (en) Connector
US12003056B2 (en) Connector
EP4054014B1 (en) Connector
JP3687468B2 (ja) コネクタ
JP7388974B2 (ja) コネクタ
EP4117121B1 (en) Connector
EP4142068B1 (en) Connector device
CN117335198A (zh) 连接器配合结构
CN115708272A (zh) 具有线材引导件的连接器杠杆
JPH09204964A (ja) 基板ケース付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付電子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