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46503A - 一种装盒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盒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46503A
CN115246503A CN202210520577.XA CN202210520577A CN115246503A CN 115246503 A CN115246503 A CN 115246503A CN 202210520577 A CN202210520577 A CN 202210520577A CN 115246503 A CN115246503 A CN 1152465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conveying mechanism
side plate
conveying
backr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2057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46503B (zh
Inventor
衡兴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Huacong Zhi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Juju Zh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Juju Zh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Juju Zh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2057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465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465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465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465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465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5/00Supplying, feeding,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articles to be packaged
    • B65B35/30Arranging and feeding articles in groups
    • B65B35/44Arranging and feeding articles in groups by endless belts or cha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21/00Packaging or unpacking of bottles
    • B65B21/02Packaging or unpacking of bottles in or from preformed containers, e.g. cr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43/00Forming, feeding, opening or setting-up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in association with packaging
    • B65B43/42Feeding or positioning bags, boxes, or cartons in the distended, opened, or set-up state; Feeding preformed rigid containers, e.g. tins, capsules, glass tubes, glasses, to the packaging position; Locating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at the filling position; Supporting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during the filling operation
    • B65B43/52Feeding or positioning bags, boxes, or cartons in the distended, opened, or set-up state; Feeding preformed rigid containers, e.g. tins, capsules, glass tubes, glasses, to the packaging position; Locating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at the filling position; Supporting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during the filling operation using roller-ways or endless convey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59/00Arrangements to enable machines to handle articles of different sizes, to produce packages of different sizes, to vary the contents of packages, to handle different types of packaging material, or to give access for cleaning or maintenance purposes
    • B65B59/003Arrangements to enable adjustments related to the packaging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tainer Filling Or Packaging Ope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盒设备,包括物料装盒转移装置和盒体输送装置;其中,盒体输送装置转移机构以及并排设置的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且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相反;第一输送机构和/或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设置有沿输送方向分布的多个盒体支架,盒体支架用于盒体的倾斜摆放,转移机构用于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之间的盒体或盒体支架转移;盒体支架包括底托和靠背,靠背倾斜设置,用于支撑盒体的底面,底托设置于靠背上,用于抵住盒体的下侧面。上述方案能解决目前的玻璃瓶自动装盒系统不能满足于纸质或塑料瓦楞板等柔性折叠成型盒体的使用需求,以及不能适用于常规结构的盒体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装盒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制瓶装盒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盒设备。
背景技术
在管制瓶生产线上需要对检测完成的合格管制瓶进行装盒,并且随着产线的自动化发展,管制瓶装盒已由自动化的装盒设备取代了传统的人工装盒作业方式,从而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管制瓶装盒效率。
以现有的玻璃瓶自动装盒系统为例,其盒体输送装置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且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分别固定设置有具有导向滑槽的底座;在装盒过程中,操作人员将多个空盒体分别以倾斜姿态通过凸起卡入第一输送机构相应底座的导向滑槽内,然后第一输送机构运行将待装瓶的空盒体输送至第一输送机构下料端,使得真空吸盘机械手将抓取的管制瓶逐排放入第一输送机构下料端的空盒体内完成装盒,再通过转移机构将装好的盒体由第一输送机构下料端的底座沿导向滑槽滑动推送至第二输送机构上料端的底座上,并通过第二输送机构的运行将装好的盒体从第二输送机构的上料端移开以进行后续装盒作业。
但是,上述的盒体输送装置仍存在不足;其中,由于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是通过底座的导向滑槽与盒体下侧的凸起采用卡接滑动配合方式实现盒体倾斜固定,所以导致现有的盒体输送装置只能适用于刚性连接成型的盒体而无法满足于纸质或塑料瓦楞板等柔性折叠成型的盒体;同时,为了使盒体能够与底座的导向滑槽卡接滑动配合,还需在盒体的下侧设置与底座的导向滑槽相适配的凸起结构,进而需特制结构的盒体而不能适用于常规结构的盒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装盒设备,以解决目前的玻璃瓶自动装盒系统不能满足于纸质或塑料瓦楞板等柔性折叠成型盒体的使用需求,以及不能适用于常规结构的盒体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装盒设备,其包括物料装盒转移装置和盒体输送装置;所述盒体输送装置包括转移机构以及并排设置的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且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或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设置有沿输送方向分布的多个盒体支架,所述盒体支架用于盒体的倾斜摆放,所述转移机构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之间的所述盒体或所述盒体支架转移;所述盒体支架包括底托和靠背,所述靠背倾斜设置,用于支撑所述盒体的底面,所述底托设置于所述靠背上,用于抵住所述盒体的下侧面;所述物料装盒转移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下料端或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上料端,用于将待装盒的物料转移至第一输送机构下料端或第二输送机构上料端的盒体之中。
可选地,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均固定设置有所述盒体支架,且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所述盒体支架的靠背相向一侧为敞开结构,用于所述盒体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所述盒体支架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所述盒体支架之间的转移。
可选地,所述靠背和所述底托为一体成型的板状结构件;所述靠背设置有舌板,所述舌板向上弯曲或弯折形成所述底托。
可选地,所述第一输送机构活动设置有所述盒体支架,或者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均活动设置有所述盒体支架,活动设置的所述盒体支架用于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之间的转移。
可选地,所述盒体支架还包括支撑座,所述靠背倾斜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支撑座可活动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或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上。
可选地,所述靠背位于所述盒体的左右两侧位置分别设置有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用于抵住所述盒体的左侧面,所述右侧板用于抵住所述盒体的右侧面。
可选地,所述左侧板通过调节结构移动设置于所述靠背上,和/或所述右侧板通过调节结构移动设置于所述靠背上,所述调节结构用于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之间的距离调节。
可选地,所述右侧板固定设置于所述靠背上,所述左侧板通过所述调节结构移动设置于所述靠背上;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斜向设置于所述靠背的导向部,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导向部滑动连接,并可沿所述导向部斜向滑动移动;当所述左侧板沿所述导向部斜向下滑动移动时,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右侧板之间的距离减小;当所述左侧板沿所述导向部斜向上滑动移动时,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右侧板之间的距离增大。
可选地,所述调节结构还包括锁件;所述锁件设置于所述靠背上,并具有锁定所述左侧板的锁止状态和放开所述左侧板的解锁状态;当所述锁件与所述左侧板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左侧板移动至所述导向部的顶端位置;当所述锁件与所述左侧板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左侧板可沿所述导向部斜向下移动。
可选地,所述物料装盒转移装置包括物料转移机构和物料间距调整机构,所述物料转移机构与所述物料间距调整机构配合,所述物料转移机构用于物料的转移,所述物料间距调整机构用于对所述物料转移机构转移的物料进行间距调整。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的装盒设备中,在第一输送机构和/或第二输送机构设置了多个包括靠背和底托的盒体支架,且盒体支架的靠背呈倾斜设置,底托设置于靠背上,从而可以将盒体的底面倚靠在盒体支架的靠背上,使盒体呈后仰的倾斜状态,并通过盒体支架的底托抵住盒体的下侧面,进而可以防止盒体沿靠背向下滑动,有利于保持盒体倾斜放置的状态;因此,相较于现有盒体输送装置所采用的具有导向滑槽的底座结构设计,本发明所采用的盒体支架结构可以分别对盒体的底面和下侧面形成有效支撑,避免柔性折叠成型的盒体在装盒过程中发生盒体变形、损坏的问题,并使得常规结构的盒体可以直接摆放在盒体支架上,使得盒体输送装置很好地适用于常规形状结构的盒体输送;同时,物料装盒转移装置设置于第一输送机构的下料端或第二输送机构的上料端,从而对输送至第一输送机构下料端的盒体或第二输送机构上料端的盒体进行装盒作业。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装盒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盒体输送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盒体支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公开的物料间距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盒体输送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盒体支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缺口结构的应用效果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转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装盒设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公开的物料间距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盒体输送装置、110-第一输送机构、120-第二输送机构、130-盒体支架、131-靠背、132-底托、133-敞开结构、134-挡板、135-让位结构、136-减重结构、137-右侧板、138-左侧板、139-导向通孔、140-限位件、141-锁件、142-滑动导轨、143-滑块、144-把手、145-缺口结构、146-支撑座、147-盒体、150-第一转移机构、151-顶升机构、152-顶升座、153-第一传送组件、154-第二传送组件、155-支撑件、156-张紧轮、160-第二转移机构、
200-物料装盒转移装置、210-物料间距调整机构、211-限位部、212-第二驱动机构、213-连接部、214-升降移动机构、215-管制瓶、220-机械手、221-装盒推送件、222-第一驱动机构、223-装盒推送件的让位结构、224-上料推送件、300-物料输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1至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装盒设备,所公开的装盒设备包括物料装盒转移装置200和盒体输送装置100,盒体输送装置100用于将空盒体输送至装盒工位,并通过物料装盒转移装置200将待装盒的管制瓶等物料转移至装盒工位的盒体之中进行装盒,在盒体装满管制瓶等物料之后再通过盒体输送装置100将盒体从装盒工位送走,以便于后续空盒体在装盒工位的装盒作业。
其中,如图3和图7所示,盒体输送装置100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输送机构110和第二输送机构120,且第一输送机构110和第二输送机构120的输送方向相反;第一输送机构110和第二输送机构120分别设置有沿输送方向分布的多个盒体支架130;盒体支架130包括底托132和靠背131,靠背131倾斜设置,从而使得盒体可以倚靠在靠背131上呈后仰的倾斜状态,且底托132设置于靠背131上,从而通过底托132可以抵住倾斜摆放的盒体下侧面,防止倾斜摆放的盒体沿靠背131向下滑动,进而有利于盒体倾斜摆放状态的保持。
因此,相较于现有盒体输送装置100所采用的具有导向滑槽的底座结构设计,本实施例所采用的盒体支架130结构可以分别对盒体的底面和下侧面形成有效支撑,避免柔性折叠成型的盒体在装盒过程中发生盒体变形、损坏的问题,并使得常规结构的盒体可以直接摆放在盒体支架130上,使得盒体输送装置100很好地适用于常规形状结构的盒体输送。
优选地,底托132可以设计为左右倾斜的结构,从而使得盒体200与底托132相抵的下侧面呈倾斜状态,进而在对盒体200的最下方一排管制瓶进行装盒作业时,可以防止同一排先装入盒体200之中的管制瓶向空料区域发生滚动而影响同一排后续管制瓶的装盒;优选地,底托132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可以设计为1-2°左右。
作为盒体输送装置100的一种可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第一输送机构110和第二输送机构120均固定设置有盒体支架130,且第一输送机构110和第二输送机构120的盒体支架130的靠背131相向一侧为敞开结构133,从而盒体在第一输送机构110的一个盒体支架130和第二输送机构120的相对应的另一个盒体支架130之间进行横向转移时,通过敞开结构133有利于盒体顺畅地从盒体支架130移出和移入,使得盒体的转移更加方便快捷。
优选地,靠背131和底托132可以为板状结构件,并呈一体成型结构;如图3所示,靠背131设置有间隔的第一舌部和第二舌部,且第一舌部和第二舌部向上弯曲或弯折形成底托132,从而方便于盒体支架130的加工制作;为了减轻盒体支架130的重量,盒体支架130的靠背131和底托132可以分别设置通孔或凹槽等减重结构136。
同时,背板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孔,使得螺栓或螺丝等紧固件可以通过安装孔将靠背131以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于第一输送机构110或第二输送机构120上;第一输送机构110和第二输送机构120可以为链板式输送机,也可以为同步带等输送机构。
当然,盒体支架130的靠背131也可以通过卡槽和卡脚等卡扣连接方式固定安装在第一输送机构110或第二输送机构120上;并且,盒体支架130的靠背131和底托132也可为通过焊接、紧固件连接或卡扣连接等形成的非一体成型结构件;同时,如图4所示,第一输送机构110和第二输送机构120的盒体支架130的靠背131相背一侧可以设置有挡板134,从而通过挡板134可以对倾斜摆放或转移至靠背131上的盒体起到定位作用,有利于物料装盒转移装置200将管制瓶等物料转移至盒体时的装盒定位。
为了实现盒体在第一输送机构110和第二输送机构120的盒体支架130之间的转移自动化控制,如图1和图2所示,盒体输送装置100还可以包括转移机构,转移机构可以为液压缸、气缸、电缸或直线电机模组等驱动机构控制的推板或推杆结构;并且,为了使得上述推板或推杆能够与倾斜摆放在盒体支架130上的盒体侧面接触进行推送作用,上述挡板134应设置相应的缺口或通孔等让位结构135,使得推板或推杆通过让位机构能够与盒体侧面有效接触。
其中,转移机构可以包括设置于第一输送机构110下料端的第一转移机构150;使用时,可以在第一输送机构110上行段的各个盒体支架130上分别倾斜摆放一个相应的盒体,通过第一输送机构110运行将摆放在盒体支架130上的盒体依次输送至第一输送机构110下料端,并通过第一转移机构150将输送至第一输送机构110下料端的盒体转移至第二输送机构120上料端的盒体支架130上,再通过第二输送机构120运行将第二输送机构120上料端的盒体输送走。
同时,盒体输送装置100还可以包括设置于第二输送机构120下料端的第二转移机构160;使用时,可以在第一输送机构110和第二输送机构120上行段的盒体支架130上分别倾斜摆放一个相应的盒体,通过第一输送机构110和第二输送机构120的运行,使得输送至第一输送机构110下料端的盒体与第二输送机构120上料端的一个空盒体支架130对应、第二输送机构120下料端的盒体与第一输送机构110上料端的一个空盒体支架130对应,再通过第一转移机构150将第一输送机构110下料端的盒体转移至第二输送机构120上料端的空盒体支架130上,通过第二转移机构160将第二输送机构120下料端的盒体转移至第一输送机构110上料端的空盒体支架130上,从而可以实现盒体在第一输送机构110和第二输送机构120上的循环转移直到所有空着的盒体均完成装盒作业,使得第一输送机构110和第二输送机构120的摆放空间均得到了有效地利用,不仅减小了生产线工作人员取放盒体的操作频次,而且还提高了盒体输送装置100的输送效率。
作为盒体输送装置100的另一种可实施方式,第一输送机构110和第二输送机构120均活动设置有盒体支架130,从而通过活动设置的方式使得盒体支架130可以在第一输送机构110与第二输送机构120之间转移,进而通过盒体支架130的转移使得摆放在盒体支架130上的盒体一起完成转移。作为活动设置的可实施方式,盒体支架130可以直接放置在第一输送机构110或第二输送机构120上;或者,盒体支架130也可以通过沿转移方向设置的滑槽或滑轨等滑动结构设置于第一输送机构110或第二输送机构120上。
具体地,如图7所示,盒体支架130直接活动放置于第一输送机构110或第二输送机构120上;通常,如8和图9所示,盒体支架130还可以包括支撑座146,靠背131倾斜设置于支撑座146上,从而通过支撑座146可以有效地增加盒体支架130与第一输送机构110或第二输送机构120的承载接触面积,保证盒体支架130放置的稳定性,避免盒体支架130出现被压翻的问题,通常支撑座146的长度大于或等于靠背131在支撑座146上的投影长度,或者在支撑座146设置相应的配重结构。
同时,如图8所示,靠背131位于盒体的左右两侧位置可以分别设置有左侧板138和右侧板137,从而通过左侧板138可以抵住盒体的左侧面,通过右侧板137可以抵住盒体的右侧面,在转移过程中避免盒体与所在盒体支架130的靠背131131发生相对移动而影响盒体的转移。
容易理解的是,为了适用于规格尺寸大小不同的盒体,可以将左侧板138或右侧板137通过调节结构移动设置于靠背131上,也可以将左侧板138和右侧板137分别通过调节结构移动设置于靠背131上,从而通过调节结构可以调节控制左侧板138和右侧板137之间的距离,即适用于规格尺寸大小不同的盒体。
本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右侧板137固定设置于靠背131上,从而在将盒体倾斜摆放在盒体支架130的靠背131时,可将右侧板137作为基准使得盒体的右侧面抵在固定设置的右侧板137处,对盒体起到装盒定位的作用;左侧板138通过调节结构移动设置于靠背131上,从而通过左侧板138的移动调节控制左侧板138和右侧板137之间的距离。
调节结构可以包括斜向设置于靠背131的导向部,左侧板138与导向部滑动连接,并可沿导向部斜向滑动移动;当左侧板138沿导向部斜向下滑动移动时,左侧板138与右侧板137之间的距离减小;当左侧板138沿导向部斜向上滑动移动时,左侧板138138与右侧板137137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通过斜向滑动移动的调节方式,使得左侧板138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可以沿导向部自动斜向下移动至抵住盒体左侧面的位置,进而方便于产线工作人员的操作;并且,斜向下移动的左侧板138可以对盒体同时产生向右和向下的作用力,使得盒体的右侧面和下侧面可以很好地抵在右侧板137和底托132处,进而更好地保证了盒体的装盒定位效果。
如图8和图9所示,导向部可以为导向通孔139结构,从而使得左侧板138的滑动部穿过导向通孔139结构与限位件140连接,通过限位件140使得滑动部位于导向通孔139结构之内,并可沿导向通孔139滑动,从而实现了左侧板138的滑动;优先地,为了保证左侧板138滑动移动的平稳性,靠背131的背面还可以设置滑动导轨142,并将限位件140与滑动设置于滑动导轨142上的滑块143连接。
当然,作为导向部的其他可实施方式,导向部也可以设计为导向滑槽或导轨等结构;并且,调节结构也可以设计为丝杠调节结构等,本实施例不限制导线部和调节结构的结构类型;同时,为了方便于左侧板138的斜向上的移动操作,还可以在左侧板138的外侧面设置用于握持操作的把手144或开口结构。
在将左侧板138斜向上移动至导向部的顶端位置时,为了避免左侧板138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斜向下的滑动移动而影响盒体在靠背131上的取放操作,调节结构还可以包括锁件141;锁件141设置在靠背131上并具有锁定左侧板138的锁止状态和放开左侧板138的解锁状态;当左侧板138移动至导向部的顶端位置时,锁件141与左侧板138处于锁止状态,从而通过锁件141将左侧板138固定在导向部的顶端位置,以便于盒体在靠背131上的取放操作;当锁件141与左侧板138处于解锁状态时,左侧板138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可以沿导向部斜向下移动,并抵住盒体左侧面。
优选地,锁件141可以设计为磁性件,从而使得锁件141能够与限位件140或左侧板138通过磁力作用吸附固定,以对左侧板138进行锁定和解锁操作;当然,作为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将锁件141设计为插销件,从而通过插销件与限位件140或左侧板138设置的插孔进行插接配合实现左侧板138的锁定和解锁。
为了实现盒体支架130在第一输送机构110和第二输送机构120之间的转移自动化控制,如图7和图8所示,盒体输送装置100还可以包括转移机构,转移机构为具有液压缸、气缸、电缸或蜗轮蜗杆顶升模组等驱动机构控制的顶升机构151,顶升机构151的顶升座152分别设置有沿转移方向运行的第一传送组件153和第二传送组件154,第一传送组价和第二传送组件154分别位于第一输送机构110和第二输送机构120的下方,用于第一输送机构110和第二输送机构120的盒体支架130的顶升和转移输送。
其中,如图11所示,第一传送组件153和第二传送组件154可以为同步带组件;同时,顶升座152还可以设置有张紧轮156,且张紧轮156位于同步带的下行段,从而通过张紧轮156实现同步带的张紧调节;并且,为了防止同步带在顶升转移盒体支架130时发生严重的下坠变形,还可以在同步带用于与盒体支架130接触的上行段的下方设置支撑件155,从而通过支撑件155可以提高同步带对盒体支架130的顶升转移效果;支撑件155可以为板状结构件,也可以为块状结构件等。当然,第一传送组件153和第二传送组件154也可以为设置为滚轮组件等其他结构。
当第一输送机构110的盒体支架130移动至第一输送机构110下料端时,第一盒体支架130转移机构控制顶升座152上升,从而使得第一传送组件153和第二传送组件154可以同步上升,并通过第一传送组件153将第一输送机构110下料端的盒体支架130顶升至离开第一输送机构110的高度;然后,第一传送组件153和第二传送组件154沿盒体支架130的转移方向运行将盒体支架130由第一传送组件153转移至第二传送组件154,再控制顶升座152下降,从而使得第一传送组件153和第二传送组件154可以同步下降,并通过第二传送组件154的下降移动最终使得盒体支架130落在第二输送机构120上料端,进而实现了盒体支架130在第一输送机构110和第二输送机构120之间的自动化转移。
具体地,如图7所示,转移机构可以包括第一转移机构150和第二转移机构160;第一转移机构150的第一传送组件153和第二传送组件154分别位于第一输送机构110下料端和第二输送机构120上料端的下方,用于将盒体支架130由第一输送机构110下料端转移至第二输送机构120上料端;第二转移机构160的第一传送组件153和第二传送组件154分别位于第二输送机构120下料端和第一输送机构110上料端的下方,用于将盒体支架130由第二输送机构120下料端转移至第一输送机构110上料端;从而可以使得盒体随盒体支架130一起在第一输送机构110和第二输送机构120之间进行循环流转直到所有空着的盒体均完成装盒作业。
容易理解的是,为了实现盒体支架130的转移,转移机构也可以设计为液压缸、气缸、电缸或直线电机模组等驱动机构控制的推板或推杆结构,从而通过推板或推杆结构的侧面推力对盒体支架130进行转移推送;第一输送机构110和第二输送机构120可以分别设计为两条同步运行的倍速链条结构,也可以分别设计为两条同步运行的同步带结构,还可以为输送辊道结构等;本实施例不对转移机构、第一输送机构110和第二输送机构120的结构类型进行限制。
优选地,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盒体支架130的靠背131还可以设置用于将盒体边缘部分露出的缺口结构145,从而通过缺口结构145在产线工作人员对完成装料的盒体200进行取盒操作时,可以通过缺口结构145直接握住提拉盒体200露出的边缘部分,进而降低了取盒操作的难度,并减小了盒体与前排的盒体支架130在取盒时发生碰撞的风险。
容易理解的是,也可仅在第一输送机构110上活动设置盒体支架130,并相应地设置第一转移机构150;使用时,将盒体分别摆放在第一输送机构110的盒体支架130上,并通过第一输送机构110将盒体连同盒体支架130一起输送至第一输送机构110的下料端,再通过第一转移机构150将第一输送机构110下料端的盒体连同盒体支架130一起转移至第二输送机构120的上料端,即实现盒体的转移。当然,还可以仅在第二输送机构120上活动设置盒体支架130,并相应地设置第二转移机构160。
本实施例所公开的装盒设备中,如图1和图12所示,物料装盒转移装置200包括物料转移机构和物料间距调整机构210;在通过物料装盒转移装置200对待装盒的管制瓶等物料进行装盒作业时,首先通过物料转移机构取料,然后通过物料间距调整机构210对物料转移机构所取物料进行间距调整,再通过物料转移机构将调整好间距的物料转移至装盒工位的盒体之中完成,从而通过物料间距调整机构210的设计使得物料装盒转移装置200可以适应于不同规格尺寸的管制瓶等物料的装盒作业,避免因生产线转产后管制瓶等物料的规格尺寸变化而导致物料装盒转移装置200无法适用的问题。
作为物料间距调整机构210的一种可实施方式,如图1、图5和图6所示,物料间距调整结构包括暂存台;暂存台设置有用于排列放置物料的放料区域,且放料区域沿物料排列方向设置为具有高度差的导向面结构(如斜面结构或弧形曲面结构等);放料区域设置有用于阻挡物料的限位部211,放料区域的物料在导向面结构的导向作用下可抵靠于限位部211。
在物料转移机构将所取物料转移至暂存台的放料区域后,通过放料区域的导向面结构使得转产后不同规格尺寸的管制瓶等物料均可以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导线面结构贴在一起排列成一排,并抵靠在限位部211的位置,从而实现了管制瓶的间距调整,使得物料装盒转移机构可以适用于不同规格尺寸的管制瓶等物料由下至上逐排堆叠的装盒作业;同时,通过导向面结构的导向作用还可以避免在先放置于放料区域的管制瓶发生回退滚动现象而影响同一排后续管制瓶的转移放置,甚至是发生管制瓶之间碰撞破损的问题;通过限位部211还可以对放料区域排列成一排的管制瓶的起始装盒位置进行定位。
其中,如图1和图5所示,物料转移机构可以包括机械手220和装盒推送件221,通过机械手220可以将待装盒的同一排管制瓶等物料经至少一次作业转移至暂存台的放料区域,并通过装盒推送件221将排列在放料区域的同一排管制瓶推送至装盒工位的盒体之中完成该排管制瓶等物料的装盒。
同时,暂存台可以通过连接部213设置于升降移动机构214上,从而通过升降移动机构214可以控制暂存台的升降移动,以完成由下至上逐排堆叠的装盒作业;通常,升降移动机构214可以为直线电机模组或丝杠滑台模组等;优选地,装盒推送件221连接有用于控制装盒推送件221进退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222,且第一驱动机构222均设置于暂存台上,从而使得装盒推送件221可以与暂存台同步升降,并避免了额外升降移动机构214的设置;装盒推送件221可以设计为推板或推杆等结构件。
作为物料间距调整机构210的另一种可实施方式,如图12和图13所示,物料间距调整机构210可以包括同步带;同步带的一端区域为上料区域,同步带的另一端区域为装盒送料区域,且装盒送料区域设置有用于阻挡物料的限位部211。
在物料转移机构将所取物料转移至同步带的上料区域后,通过同步带的运行使得上料区域的管制瓶等物料输送至装盒送料区域,并在限位部211的阻挡作用和同步带的输送作用下,使得输送至装盒送料区域的管制瓶等物料相互贴在一起排列并抵住限位部211,从而实现了管制瓶等物料的间距调整,使得物料装盒转移机构可以适用于不同规格尺寸的管制瓶等物料由下至上逐排堆叠的装盒作业;同时,通过限位部211还可以对装盒送料区域排列成一排的管制瓶的起始装盒位置进行定位。
其中,物料转移机构可以包括上料推送件224和装盒推送件221,从而通过上料推送件224可以将待装盒的管制瓶等物料推送转移至同步带的上料区域,通过装盒推送件221可以将同步带排列调整好间距的一排管制瓶等物料推送至装盒工位的盒体之中完成该排管制瓶等物料的装盒。
同时,暂存台可以通过安装支座设置于升降移动机构214上,从而通过升降移动机构214可以控制暂存台的升降移动,以完成由下至上逐排堆叠的装盒作业;通常,升降移动机构214可以为直线电机模组或丝杠滑台模组等。
优选地,上料推送件224和装盒推送件221分别与相应的驱动机构连接,且驱动机构可以设置于同步带的安装支座上,从而使得上料推送件224和装盒推送件221可以随同步带一起升降移动,并避免了额外升降移动机构214的设置;上料推送件224可以设计为推板或推杆等结构件;更优地,如图13所示,可以将同步带下行段的内侧面作为管制瓶等物料的运输承载面,从而形成盒体结构,不仅可以对内部的管制瓶等物料起到防护作用,而且还使得同步带的空间得到有效利用,有利于结构的小型化设计。
上述用于控制暂存台或同步带结构升降移动的升降移动机构214可以倾斜设置,且升降移动机构214的倾斜方向朝向装盒工位的盒体倾斜方向;具体如图1中所示,盒体向左倾斜(即图示中盒体支架130的倾斜方向),升降移动机构214也向左倾斜,从而使得暂存台或同步带结构在升降移动过程中可以进行相应地斜向升降移动,进而在由下至上逐排装盒时可以基本保持与装盒工位倾斜摆放的盒体之间的间距不发生明显变化。
因此,相较于竖直升降的方式可以避免由下至上的装盒过程中因暂存台或同步带结构与盒体之间的距离增大而导致物料掉落的问题,使得装盒设备可以很好地适用于瓶身较短的管制瓶等物料的装盒作业。当然,上述的暂存台或同步带结构也可以设置于多轴机械臂上,以对其空间位置进行移动控制。
容易理解的是,为了使装入盒体的上下相邻两排的管制瓶等物料呈错位堆叠的方式装盒,如图5和图13所示,上述的限位部211可以移动设置,并连接有第二驱动机构212,从而通过第二驱动机构212可以驱动限位部211沿管制瓶等物料的排列方向移动,使得限位部211可以移动半个瓶身的位置,实现对当前待推送装盒的一排管制瓶等物料的排列起始位置进行控制,达到错位装盒的目的。
并且,装盒推送件221开设有与限位部211适配的让位结构223,从而通过让位机构可以避免因限位部211移动调节位置后对装盒推送件221推送装盒移动的阻挡,以保证装盒推送件221顺利地完成装盒推送动作;其中,让位结构223可以为如图5和图13中所示的沿限位部211移动方向延伸的通孔结构,也可以设计为开口结构。当然,作为变形结构,让位结构223也可设置于限位部211,以避免限位部211对装盒推送件221装盒推送动作的阻碍。
作为物料装盒转移装置200的其他可实施方式,物料装盒转移装置200还可以设置为真空变距机械手,真空变距机械手的真空吸盘作为物料转移机构用于对待装盒的物料进行取放转移,真空变距机械手的变距机构作为物料间距调整机构210对真空吸盘抓取的物料进行间距调整;优选地,真空变距机械手的真空吸盘呈横向设置,从而对平躺放置的管制瓶可以通过瓶口瓶底进行抓取,进而有利于完成管制瓶的间距调整动作和入盒动作,尤其是适用于盒体最后一排管制瓶的入盒;由于真空变距机械手的吸盘和变距机构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再对其结构进行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物料装盒转移装置200可以设置于第一输送机构110的下料端,也可以设置于第二输送机构120的上料端;当物料装盒转移装置200设置于第一输送机构110的下料端时,第一输送机构110下料端的空盒体通过物料装盒转移装置200完成装盒作业后,再通过转移机构将装满物料的盒体转移至第二输送机构120的上料端;当物料装盒转移装置200设置于第二输送机构120的上料端时,第一输送机构110下料端的空盒体通过转移机构转移至第二输送机构120的上料端后,再通过物料装盒转移装置200对第二输送机构120上料端的空盒体完成装盒作业。
为了实现待装盒物料的自动输送,如图1和图1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装盒设备还可以包括物料输送装置300,从而可以将待装盒的物料放置于物料输送装置300上,并通过物料输送装置300输送至物料装盒转移装置200的取料工位;其中,物料输送装置300可以为传动带,也可以为链板式输送机等输送装置。
为了使得物料输送装置300可以更好地适用于管制瓶等圆柱形物料的输送,物料输送装置300上设置有承载件,且承载件设置有V形或倒梯形的放置槽,从而使得平躺放置的管制瓶等圆柱形物料可以卡在放置槽之中,防止在输送过程中发生滚动,进而实现平稳输送。
容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输送机构110和第二输送机构120包括但不局限于如图3和图7中所示的左右并排的设置方式,其也可以设计为上下并排的方式。
本发明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装盒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料装盒转移装置和盒体输送装置;所述盒体输送装置包括转移机构以及并排设置的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且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输送和/或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设置有沿输送方向分布的多个盒体支架,所述盒体支架用于盒体的倾斜摆放,所述转移机构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之间的所述盒体或所述盒体支架转移;所述盒体支架包括底托和靠背,所述靠背倾斜设置,用于支撑所述盒体的底面,所述底托设置于所述靠背上,用于抵住所述盒体的下侧面;
所述物料装盒转移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下料端或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上料端,用于将待装盒的物料转移至第一输送机构下料端或第二输送机构上料端的盒体之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均固定设置有所述盒体支架,且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所述盒体支架的靠背相向一侧为敞开结构,用于所述盒体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所述盒体支架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所述盒体支架之间的转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和所述底托为一体成型的板状结构件;所述靠背设置有舌板,所述舌板向上弯曲或弯折形成所述底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活动设置有所述盒体支架,或者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均活动设置有所述盒体支架,活动设置的所述盒体支架用于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之间的转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支架还包括支撑座,所述靠背倾斜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支撑座可活动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或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装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位于所述盒体的左右两侧位置分别设置有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用于抵住所述盒体的左侧面,所述右侧板用于抵住所述盒体的右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通过调节结构移动设置于所述靠背上,和/或所述右侧板通过调节结构移动设置于所述靠背上,所述调节结构用于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之间的距离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板固定设置于所述靠背上,所述左侧板通过所述调节结构移动设置于所述靠背上;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斜向设置于所述靠背的导向部,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导向部滑动连接,并可沿所述导向部斜向滑动移动;当所述左侧板沿所述导向部斜向下滑动移动时,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右侧板之间的距离减小;当所述左侧板沿所述导向部斜向上滑动移动时,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右侧板之间的距离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还包括锁件;所述锁件设置于所述靠背上,并具有锁定所述左侧板的锁止状态和放开所述左侧板的解锁状态;当所述锁件与所述左侧板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左侧板移动至所述导向部的顶端位置;当所述锁件与所述左侧板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左侧板可沿所述导向部斜向下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2、4、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装盒转移装置包括物料转移机构和物料间距调整机构,所述物料转移机构与所述物料间距调整机构配合,所述物料转移机构用于物料的转移,所述物料间距调整机构用于对所述物料转移机构转移的物料进行间距调整。
CN202210520577.XA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装盒设备 Active CN1152465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20577.XA CN115246503B (zh)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装盒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20577.XA CN115246503B (zh)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装盒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46503A true CN115246503A (zh) 2022-10-28
CN115246503B CN115246503B (zh) 2023-11-17

Family

ID=83698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20577.XA Active CN115246503B (zh)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装盒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46503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58893A (en) * 1963-04-11 1966-07-05 R A Jones And Company Inc Intermittent motion cartoning machine
CN2607592Y (zh) * 2003-03-03 2004-03-24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整式定位夹具
CN201380984Y (zh) * 2009-04-01 2010-01-13 宁波正力药品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装盒机
CN202657670U (zh) * 2012-05-10 2013-01-09 苏州瀚川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输送装置
WO2016120778A1 (en) * 2015-01-26 2016-08-04 I.M.A. Industria Macchine Automatiche S.P.A. Cartoning machine
CN112455769A (zh) * 2020-11-27 2021-03-09 双峰格雷斯海姆医药包装(镇江)有限公司 玻璃瓶包装系统
CN112623356A (zh) * 2020-12-11 2021-04-09 合肥赛睿坦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套装盒生产线
CN113002859A (zh) * 2021-03-02 2021-06-22 苏州赛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边自动插盒装置
CN113716096A (zh) * 2021-09-03 2021-11-30 河北省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 药用玻璃瓶自动装盒系统
CN113998196A (zh) * 2020-12-30 2022-02-01 力嘉(广州)包装设备有限公司 全自动装盒机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58893A (en) * 1963-04-11 1966-07-05 R A Jones And Company Inc Intermittent motion cartoning machine
CN2607592Y (zh) * 2003-03-03 2004-03-24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整式定位夹具
CN201380984Y (zh) * 2009-04-01 2010-01-13 宁波正力药品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装盒机
CN202657670U (zh) * 2012-05-10 2013-01-09 苏州瀚川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输送装置
WO2016120778A1 (en) * 2015-01-26 2016-08-04 I.M.A. Industria Macchine Automatiche S.P.A. Cartoning machine
CN112455769A (zh) * 2020-11-27 2021-03-09 双峰格雷斯海姆医药包装(镇江)有限公司 玻璃瓶包装系统
CN112623356A (zh) * 2020-12-11 2021-04-09 合肥赛睿坦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套装盒生产线
CN113998196A (zh) * 2020-12-30 2022-02-01 力嘉(广州)包装设备有限公司 全自动装盒机
CN113002859A (zh) * 2021-03-02 2021-06-22 苏州赛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边自动插盒装置
CN113716096A (zh) * 2021-09-03 2021-11-30 河北省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 药用玻璃瓶自动装盒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46503B (zh) 2023-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9043753A (ja) 搬送車、及び、搬送設備
CN112010048A (zh) 料盘分离装置及供料设备
JPH0220528B2 (zh)
SK142998A3 (en) Filler machine for flexible bags amd method of opening, filling, closing and cooling such bags
CN213264681U (zh) 料盘分离装置及供料设备
CN112141418A (zh) 一种微量管全自动理管装管机及其理管装管工艺
JPH02192923A (ja) 合成樹脂射出成形機から射出成形部材を搬出する装置
CN115180214A (zh) 玻璃制品自动装盒设备及装盒方法
JP2000025953A (ja) 帯板状部品の積出し装置
CN113148669A (zh) 料盘上料设备
CN115246503A (zh) 一种装盒设备
CN217348375U (zh) 一种盒体输送装置
CN109775298B (zh) 一种自动供料装置
JP7130972B2 (ja) 搬送装置及び搬送方法
JP7193351B2 (ja) 工場内荷搬送装置
CN114955101B (zh) 一种盒体输送装置
CN217348381U (zh) 一种用于装盒设备的暂存台及装盒设备
CN217970058U (zh) 玻璃制品自动装盒设备
US4712961A (en) Appratus for stacking shaped materials on a pallet
JPH01172123A (ja) 物品の移載方法
CN220664170U (zh) 运料设备
CN219044624U (zh) 转载盘拆盘配送机构
CN219258871U (zh) 一种玻璃片插片机
CN214454263U (zh) 一种转运装置及自动上料结构
CN220702335U (zh) 极板平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9

Address after: No. 303, Floor 3, Building 1, No. 937, Wenjin Road, Wuhou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041

Applicant after: Chengdu Huacong Zhish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72 Shunsheng Road, Zhengxing street, Tianfu New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213

Applicant before: Chengdu Juju Zhichuang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