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93382A - 一种改进型压裂酸化用反应釜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型压裂酸化用反应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93382A
CN115193382A CN202211107394.1A CN202211107394A CN115193382A CN 115193382 A CN115193382 A CN 115193382A CN 202211107394 A CN202211107394 A CN 202211107394A CN 115193382 A CN115193382 A CN 1151933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circular
kettle body
synchronizing wheel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0739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93382B (zh
Inventor
马超
徐志英
卞凯
王鹏
马乐瑶
张晓蕾
李世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LI OIL FIELD FANGYUAN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GLI OIL FIELD FANGYUAN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GLI OIL FIELD FANGYUAN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GLI OIL FIELD FANGYUAN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0739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933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933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933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933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933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18Stationary reactors having moving elements ins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9/00Cleaning hollow articles by 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to 
    • B08B9/08Cleaning containers, e.g. tanks
    • B08B9/087Cleaning containers, e.g. tanks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e.g. brushes, scrap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压裂酸化用反应釜,包括釜体和搅拌桨,还包括釜壁清洁组件、减速机构、圆形底板、旋转刮臂和90°旋转机构,釜壁清洁组件包括四组往复刮除机构,每组往复刮除机构均包括往复丝杆、驱动滑块、弧形刮板和阻尼套,弧形刮板的一侧成型有弧形面,驱动滑块通过连杆与弧形刮板传动相连,当弧形刮板向上位移时,驱动滑块通过连杆提拉弧形刮板,使得弧形刮板与釜体内壁相贴合的一侧向上翘起,从而在弧形刮板上行时确保了釜体内壁上的残留物只能被弧形刮板向下刮至圆形底板上,同时搅拌桨在旋转时通过90°旋转机构来驱动旋转刮臂进行90°间歇转动,从而驱动圆形底板上的残留物刮向出料管道排出釜体外。

Description

一种改进型压裂酸化用反应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改进型压裂酸化用反应釜。
背景技术
压裂酸化简称酸压,是在高于地层破裂压力下用酸液作为压裂液,进行不加支撑剂的压裂,酸压过程中靠酸液的溶蚀作用将裂缝的壁面溶蚀成凹凸不平的表面,以使停泵卸压后,裂缝壁面不会完全闭合,因此,具有较高的导流能力,对恢复和提高油井生产能力,效果明显,此法适用于碳酸盐岩油藏。现有的我国公告号为CN11284413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石油压裂酸化用防残留搅拌输送器,其还具有以下缺陷:
其一,其专利中的环形板用于往复升降对附着于釜体内壁上的残留物进行刮除,但是由于环形板始终与釜体内壁相贴合,那么在环形板上行时,环形板会将釜体内壁上的残留物向上刮,此时残留物不会向下落入釜体内,从而部分残料物不会从设于釜底的出料管排出,并且环形板上还会留存残留物;
其二,残留物顺着釜体内壁被刮下,那么位于釜体内底的残留物会越积越多,其专利没有公开如何将釜体内底聚积的残留物引向出料管。
所以针对上述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型压裂酸化用反应釜来解决。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改进型压裂酸化用反应釜。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进型压裂酸化用反应釜,包括呈竖直设置的釜体和呈竖直转动设于釜体内的搅拌桨,釜体的顶部固定设有呈竖直的进料管道,釜体的下端固定设有呈水平的出料管道,还包括:
釜壁清洁组件,包括四组呈矩阵分布于釜体内的往复刮除机构,每组往复刮除机构均包括往复丝杆、驱动滑块、弧形刮板和阻尼套,往复丝杆呈竖直转动设于釜体内,驱动滑块设于往复丝杆上,往复丝杆通过旋转带动驱动滑块往复升降,阻尼套套设于往复丝杆上,且位于驱动滑块的正下方,弧形刮板呈水平轴接于阻尼套上,弧形刮板的一侧成型有贴合于釜体内壁的弧形面,驱动滑块通过一根倾斜的连杆与弧形刮板传动相连;
减速机构,设于釜体内,若干个往复丝杆通过减速机构与搅拌桨传动相连;
圆形底板,呈水平固定设于釜体内,圆形底板位于出料管道的下方,圆形底板用于承托从进料管道投入的原料以及从釜体内壁上刮下的残留原料;
旋转刮臂,转动设于搅拌桨的下端,旋转刮臂用于间歇旋转将圆形底板上的原料刮向出料管道;
90°旋转机构,设于釜体内且位于圆形底板的下方,90°旋转机构用于驱动旋转刮臂进行90°间歇旋转。
进一步的,釜体下端的内壁上固定设有四个呈矩阵分布的一号轴座,每个往复丝杆的下端均插于一号轴座内,釜体内设有一个呈水平且位于釜体上端的圆形顶板,每个往复丝杆的上端均向上穿过圆形顶板,减速机构设于圆形顶板的顶部,釜体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设有呈竖直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向下穿过釜体,电机的输出轴与圆形顶板共轴线,搅拌桨的上端穿过圆形顶板与电机的输出端同轴固连,进料管道的下端穿过釜体且与圆形顶板相连通。
进一步的,减速机构包括:
四个呈矩阵分布的一号同步轮,每个一号同步轮均同轴与对应的往复丝杆的顶端相固连,四个一号同步轮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四个一号同步轮之间通过一个一号同步带传动相连;
二号同步轮,与搅拌桨的上端同轴固连;
三号同步轮,与其中一个往复丝杆的上端同轴相连,三号同步轮位于对应的一号同步轮的正下方,三号同步轮与二号同步轮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且三号同步轮的直径大于二号同步轮的直径,三号同步轮通过一个二号同步带与二号同步轮传动相连。
进一步的,每个驱动滑块朝向釜体中心的一侧均成型有一个限位块,圆形顶板的底部固定设有四个呈矩阵分布的竖直限位杆,每个竖直限位杆均竖直穿过对应的限位块,每个竖直限位杆的下端均向下延伸与对应的一号轴座固连。
进一步的,每个阻尼套均包括:
橡胶套,套设于对应的往复丝杆上,橡胶套位于对应的驱动滑块的正下方;
两个呈上下对称分布的夹块,每个夹块的中心处均开设有一个供夹块套于往复丝杆上的通孔,两个夹块相向将橡胶套夹紧后固定;
支座,固定设于其中一个夹块朝向釜体内壁的一侧;
其中,每个弧形刮板均呈残月状,每个弧形刮板的外弧面即为上述每个弧形面,每个弧形刮板的内弧面向内均开设有一个凹槽,每个凹槽内均成型有一个呈水平的连接条,每个连接条的长度方向均与釜体的径向一致,每个连接条均轴接于对应的支座的顶部,每个连接条的底部均呈与对应的支座的顶部相贴合的圆弧状,每个弧形刮板呈水平时其底部均与对应的支座的顶部相贴合,每个连杆的一端均与对应的弧形刮板顶部的外缘处相铰接,每个连杆的另一端均与对应的驱动滑块相铰接。
进一步的,圆形底板的中心处开设有一个圆形穿孔,搅拌桨的下端同轴向下穿过圆形穿孔并延伸至圆形底板的下方,搅拌桨上套设有轴承,轴承位于圆形底板的正上方,90°旋转机构包括:
传动套,呈竖直活动套设于搅拌桨的下端,传动套的上端穿过圆形穿孔与轴承的外圈固连;
转盘,同轴与传动套的底端固连,转盘的底部成型四个呈矩阵分布的条形限位滑道,每个条形限位滑道的长度方向均与转盘的径向一致,每个条形限位滑道的一端均延伸至转盘的外缘,每个条形限位滑道的另一端均与转盘的圆心相间隔;
二号轴座,呈水平设于釜体内且通过一个呈水平的支撑杆与釜体内壁相连,二号轴座通过支撑杆朝向转盘的中心处支出,二号轴座内转动设有一个呈竖直的旋转轴;
四号同步轮,同轴与旋转轴固连;
五号同步轮,同轴与搅拌桨的底端固连,五号同步轮与四号同步轮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且五号同步轮通过一个三号同步带与四号同步轮传动相连;
转柄,呈水平,其一端与旋转轴固连,另一端成型有一个竖直向上且能够在每个条形限位滑道内滑动的柱状滑块;
其中,旋转刮臂与传动套的上端相连。
进一步的,旋转刮臂包括连接圆套和若干个呈圆形阵列均匀分布于连接圆套周侧的弧状刮条,连接圆套同轴固定套设于传动套的上端,连接圆套的直径大于圆形穿孔的直径,并且连接圆套的底部与圆形底板的顶部相贴合,每个弧状刮条均呈水平,每个弧状刮条的一端均与连接圆套的外壁固连,另一端均朝向釜体内壁延伸,每个弧状刮条的底部均贴合于圆形底板的顶部。
进一步的,圆形顶板的顶部轴接有四个呈矩阵分布于同一水平面上,且用于将一号同步带向内抵压撑紧的张紧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的釜壁清洁组件采用铰接设置的弧形刮板对附着于釜体内壁的残留物进行清洁,当弧形刮板向上位移时,驱动滑块会首先通过连杆提拉弧形刮板,使得弧形刮板与釜体内壁相贴合的一侧向上翘起,从而在弧形刮板上行时,弧形刮板并不会对釜体内壁上的残留物进行刮除,进而却确保了釜体内壁上的残留物只能被弧形刮板向下刮至圆形底板上,同时搅拌桨在旋转时通过90°旋转机构来驱动旋转刮臂进行90°间歇转动,从而驱动圆形底板上的残留物刮向出料管道排出釜体外。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图2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3所指A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所指A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7是图6沿B-B线的剖视图;
图8是图6沿C-C线的剖视图;
图9是图8所指A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是图6沿D-D线的剖视图;
图11是实施例的釜壁清洁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指A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3是图11所指A5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的搅拌桨、旋转刮臂和90°旋转机构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15是实施例的旋转刮臂和90°旋转机构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中标号为:1、釜体;2、搅拌桨;3、进料管道;4、出料管道;5、往复丝杆;6、驱动滑块;7、弧形刮板;8、弧形面;9、连杆;10、圆形底板;11、一号轴座;12、圆形顶板;13、电机;14、一号同步轮;15、一号同步带;16、二号同步轮;17、三号同步轮;18、二号同步带;19、限位块;20、竖直限位杆;21、橡胶套;22、夹块;23、通孔;24、支座;25、凹槽;26、连接条;27、圆形穿孔;28、轴承;29、传动套;30、转盘;31、条形限位滑道;32、二号轴座;33、支撑杆;34、旋转轴;35、四号同步轮;36、五号同步轮;37、三号同步带;38、转柄;39、柱状滑块;40、连接圆套;41、弧状刮条;42、张紧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至图15所示的一种改进型压裂酸化用反应釜,包括呈竖直设置的釜体1和呈竖直转动设于釜体1内的搅拌桨2,釜体1的顶部固定设有呈竖直的进料管道3,釜体1的下端固定设有呈水平的出料管道4,还包括:
釜壁清洁组件,包括四组呈矩阵分布于釜体1内的往复刮除机构,每组往复刮除机构均包括往复丝杆5、驱动滑块6、弧形刮板7和阻尼套,往复丝杆5呈竖直转动设于釜体1内,驱动滑块6设于往复丝杆5上,往复丝杆5通过旋转带动驱动滑块6往复升降,阻尼套套设于往复丝杆5上,且位于驱动滑块6的正下方,弧形刮板7呈水平轴接于阻尼套上,弧形刮板7的一侧成型有贴合于釜体1内壁的弧形面8,驱动滑块6通过一根倾斜的连杆9与弧形刮板7传动相连;
减速机构,设于釜体1内,若干个往复丝杆5通过减速机构与搅拌桨2传动相连;
圆形底板10,呈水平固定设于釜体1内,圆形底板10位于出料管道4的下方,圆形底板10用于承托从进料管道3投入的原料以及从釜体1内壁上刮下的残留原料;
旋转刮臂,转动设于搅拌桨2的下端,旋转刮臂用于间歇旋转将圆形底板10上的原料刮向出料管道4;
90°旋转机构,设于釜体1内且位于圆形底板10的下方,90°旋转机构用于驱动旋转刮臂进行90°间歇旋转。
参考图3和图11所示,釜体1下端的内壁上固定设有四个呈矩阵分布的一号轴座11,每个往复丝杆5的下端均插于一号轴座11内,釜体1内设有一个呈水平且位于釜体1上端的圆形顶板12,每个往复丝杆5的上端均向上穿过圆形顶板12,减速机构设于圆形顶板12的顶部,釜体1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设有呈竖直的电机13,电机13的输出轴向下穿过釜体1,电机13的输出轴与圆形顶板12共轴线,搅拌桨2的上端穿过圆形顶板12与电机13的输出端同轴固连,进料管道3的下端穿过釜体1且与圆形顶板12相连通。
为了使每个往复丝杆5转动时更加的稳定,在圆形顶板12的上可以加设四个固定轴座(未在图中示出),每个往复丝杆5的上端均插设于对应的固定轴座内,由于搅拌桨2需要高转速来对釜体1内的原料进行充分的搅拌,若需要四个往复丝杆5与搅拌桨2共用一个驱动源,那么每个往复丝杆5的转速需要小于搅拌桨2的转速,所以通过减速机构来降低每个往复丝杆5的转速,以此确保弧形刮板7能够缓速升降对釜体1内壁粘附的原料进行有效的刮除。
参考图7和图11所示,减速机构包括:
四个呈矩阵分布的一号同步轮14,每个一号同步轮14均同轴与对应的往复丝杆5的顶端相固连,四个一号同步轮14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四个一号同步轮14之间通过一个一号同步带15传动相连;
二号同步轮16,与搅拌桨2的上端同轴固连;
三号同步轮17,与其中一个往复丝杆5的上端同轴相连,三号同步轮17位于对应的一号同步轮14的正下方,三号同步轮17与二号同步轮16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且三号同步轮17的直径大于二号同步轮16的直径,三号同步轮17通过一个二号同步带18与二号同步轮16传动相连。
当电机13启动时,二号同步轮16通过二号同步带18驱动三号同步轮17旋转,因为三号同步轮17的直径大于二号同步轮16的直径,那么二号同步轮16转动数圈,三号同步轮17才会转动一圈,同时三号同步的旋转又带动了其中一个往复丝杆5转动,那么通过四个一号同步轮14的传动,来降低每个往复丝杆5的转速。
参考图3、图4和图11所示,每个驱动滑块6朝向釜体1中心的一侧均成型有一个限位块19,圆形顶板12的底部固定设有四个呈矩阵分布的竖直限位杆20,每个竖直限位杆20均竖直穿过对应的限位块19,每个竖直限位杆20的下端均向下延伸与对应的一号轴座11固连。
每个驱动滑块6内均开设有与往复丝杆5外壁相配合的螺纹槽(未在图中示出),因限位块19与竖直限位杆20的配合使得驱动滑块6被往复丝杆5驱动后,只会进行升降。
参考图4和图12所示,每个阻尼套均包括:
橡胶套21,套设于对应的往复丝杆5上,橡胶套21位于对应的驱动滑块6的正下方;
两个呈上下对称分布的夹块22,每个夹块22的中心处均开设有一个供夹块22套于往复丝杆5上的通孔23,两个夹块22相向将橡胶套21夹紧后固定;
支座24,固定设于其中一个夹块22朝向釜体1内壁的一侧;
其中,每个弧形刮板7均呈残月状,每个弧形刮板7的外弧面即为上述每个弧形面8,每个弧形刮板7的内弧面向内均开设有一个凹槽25,每个凹槽25内均成型有一个呈水平的连接条26,每个连接条26的长度方向均与釜体1的径向一致,每个连接条26均轴接于对应的支座24的顶部,每个连接条26的底部均呈与对应的支座24的顶部相贴合的圆弧状,每个弧形刮板7呈水平时其底部均与对应的支座24的顶部相贴合,每个连杆9的一端均与对应的弧形刮板7顶部的外缘处相铰接,每个连杆9的另一端均与对应的驱动滑块6相铰接。
阻尼套在安装时,首先将橡胶套21套设于对应的往复丝杆5上,然后将每个夹块22通过其上的通孔23套设于对应的往复丝杆5上,最后将两个夹块22上下合并,并且可通过螺栓(未在图中示出)进行紧固,此时橡胶套21被固定在两个夹块22之间,并且两个夹块22在往复丝杆5上的升降通过橡胶套21增大摩擦力,使得两个夹块22不会因自重而在往复丝杆5上自行向下滑动,当驱动滑块6位于往复丝杆5的上端向下运动时,驱动滑块6首先通过连杆9将弧形刮板7向下抵触,使得弧形刮板7呈水平并与对应的支座24相抵触,然后驱动滑块6继续下降时会一直抵触连杆9相向下带动弧形刮板7位移,弧形刮板7又会驱动支座24带动两个夹块22进行位移,此时弧形刮板7通过其弧形面8对附着于釜体1内壁上的残留原料进行刮除,使得残留原料向下刮向圆形底板10上,当驱动滑块6从往复丝杆5的下端向上位移时,两个夹块22由于橡胶套21增大了与往复丝杆5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驱动滑块6会先提拉连杆9,弧形刮板7通过轴接于支座24顶部的连接条26,使得弧形刮板7具有弧形面8的一端向上翘起,此时连接条26呈圆弧状的底部贴合于支座24的顶部进行转动,当连接条26呈圆弧状的底部旋转一定程度后会与支座24顶部相抵触,此时弧形刮板7会呈翘起的状态向上提拉两个夹块22进行位移,由于此时弧形刮板7具有弧形面8的一端向上翘起,那么弧形面8不会贴合于釜体1的内壁,从而当弧形刮板7上移时,弧形刮板7不会对釜体1内壁上的残留原料进行刮除,进而确保了釜体1内壁上的残留原料只能够被弧形刮板7向下刮取,其中,凹槽25用于弧形刮板7向上翘起时避让支座24,防止弧形刮板7与支座24相互干涉。
参考图5、图10、图14和图15所示,圆形底板10的中心处开设有一个圆形穿孔27,搅拌桨2的下端同轴向下穿过圆形穿孔27并延伸至圆形底板10的下方,搅拌桨2上套设有轴承28,轴承28位于圆形底板10的正上方,90°旋转机构包括:
传动套29,呈竖直活动套设于搅拌桨2的下端,传动套29的上端穿过圆形穿孔27与轴承28的外圈固连;
转盘30,同轴与传动套29的底端固连,转盘30的底部成型四个呈矩阵分布的条形限位滑道31,每个条形限位滑道31的长度方向均与转盘30的径向一致,每个条形限位滑道31的一端均延伸至转盘30的外缘,每个条形限位滑道31的另一端均与转盘30的圆心相间隔;
二号轴座32,呈水平设于釜体1内且通过一个呈水平的支撑杆33与釜体1内壁相连,二号轴座32通过支撑杆33朝向转盘30的中心处支出,二号轴座32内转动设有一个呈竖直的旋转轴34;
四号同步轮35,同轴与旋转轴34固连;
五号同步轮36,同轴与搅拌桨2的底端固连,五号同步轮36与四号同步轮35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且五号同步轮36通过一个三号同步带37与四号同步轮35传动相连;
转柄38,呈水平,其一端与旋转轴34固连,另一端成型有一个竖直向上且能够在每个条形限位滑道31内滑动的柱状滑块39;
其中,旋转刮臂与传动套29的上端相连。
首先转盘30通过与轴承28外圈固连的传动套29能够进行自由转动,当搅拌桨2旋转时,位于搅拌桨2底端的五号同步轮36通过三号同步带37驱动四号同步轮35进行旋转,那么四号同步轮35会驱动旋转轴34带动转柄38进行转动,当转柄38一端的柱状滑块39旋转位移至转盘30上的其中一个条形限位滑道31内时,转柄38的继续转动会使柱状滑块39抵触对应的条形限位滑道31,以此使得整个转盘30旋转,由于四个条形限位滑道31呈矩阵分布,那么每次转柄38转动一圈时,转盘30旋转90°,转盘30的转动又带动传动套29在轴承28的外圈上进行同步旋转,从而与传动套29相连的旋转刮臂会在圆形底板10的顶部进行90°间歇旋转(此间歇是由于转柄38具有柱状滑块39的一端朝向转盘30圆心旋转时会存在一端空白区,此空白区是由于每个条形限位滑道31的一端与转盘30的圆心相间隔形成),使得圆形底板10上的残留原料被刮向出料管道4。
参考图5、图8、图9、图11和图13所示,旋转刮臂包括连接圆套40和若干个呈圆形阵列均匀分布于连接圆套40周侧的弧状刮条41,连接圆套40同轴固定套设于传动套29的上端,连接圆套40的直径大于圆形穿孔27的直径,并且连接圆套40的底部与圆形底板10的顶部相贴合,每个弧状刮条41均呈水平,每个弧状刮条41的一端均与连接圆套40的外壁固连,另一端均朝向釜体1内壁延伸,每个弧状刮条41的底部均贴合于圆形底板10的顶部。
出料管道4安装时,需呈水平,并且出料管道4的一端水平穿过釜体1,使得圆形底板10上的残留原料能够通过出料管道4排出釜体1,出料管道4的一侧可连接有用于加速残留原料排出的抽取泵(未在图中示出),由于釜体1内壁上的残留原料会顺着釜体1内壁刮向圆形底板10,那么残留原料会留存于圆形底板10的外缘处,当转盘30旋转带动每个弧状刮条41进行转动时,每个弧状刮条41朝向釜体1内壁的端部会将圆形底板10外缘处的残留原料刮向出料管道4并被抽取泵抽出至釜体1外。
参考图7和图11所示,圆形顶板12的顶部轴接有四个呈矩阵分布于同一水平面上,且用于将一号同步带15向内抵压撑紧的张紧轮42。
由于四个一号同步轮14通过一个一号同步带15传动相连,为了防止一号同步带15在传动时,出现松动的情况,那么通过四个张紧轮42使得整个一号同步带15呈绷紧的状态,从而大大提高了一号同步带15的传动效果。
工作原理:
当电机13启动后,从进料管道3注入多个反应原料,并通过搅拌桨2对反应原料进行充分混匀,此时通过减速机构,使得每个往复丝杆5减速转动,从而驱动滑块6会被对应的往复丝杆5驱动进行升降,当驱动滑块6下降时,驱动滑块6会向下抵触连杆9,并以此使得弧形刮板7下压至水平与支座24相抵触,此后弧形刮板7会向下抵触支座24带动两个夹块22进行位移,同时弧形刮板7的弧形面8会将附着于釜体1内壁上的残留原料刮向圆形底板10,在弧形刮板7位移的过程中,若干个弧状刮条41通过90°旋转机构进行90°间歇旋转,使得位于圆形底板10中心处的所有反应物以及位于圆形底板10外缘处的残留原料,一并刮向出料管道4排出,当驱动滑块6向上位移时,由于两个夹块22通过橡胶管增大了与往复丝杆5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驱动滑块6向上运动时,会先提拉连杆9使得弧形刮板7与釜体1内壁相贴合的一侧,也就是弧形刮板7具有弧形面8的一端向上翘起,当弧形刮板7翘起至连接条26呈圆弧状的底部与支座24相抵触后,即会带动两个夹块22向上位移,此过程中由于弧形刮板7不再与釜体1内壁相贴合,从而当弧形刮板7上行时不会对釜体1内壁上的残留原料进行刮除,从而确保了附着于釜体1内壁上的残留原料只能够被向下刮至圆形底板10上。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改进型压裂酸化用反应釜,包括呈竖直设置的釜体(1)和呈竖直转动设于釜体(1)内的搅拌桨(2),釜体(1)的顶部固定设有呈竖直的进料管道(3),釜体(1)的下端固定设有呈水平的出料管道(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釜壁清洁组件,包括四组呈矩阵分布于釜体(1)内的往复刮除机构,每组往复刮除机构均包括往复丝杆(5)、驱动滑块(6)、弧形刮板(7)和阻尼套,往复丝杆(5)呈竖直转动设于釜体(1)内,驱动滑块(6)设于往复丝杆(5)上,往复丝杆(5)通过旋转带动驱动滑块(6)往复升降,阻尼套套设于往复丝杆(5)上,且位于驱动滑块(6)的正下方,弧形刮板(7)呈水平轴接于阻尼套上,弧形刮板(7)的一侧成型有贴合于釜体(1)内壁的弧形面(8),驱动滑块(6)通过一根倾斜的连杆(9)与弧形刮板(7)传动相连;
减速机构,设于釜体(1)内,若干个往复丝杆(5)通过减速机构与搅拌桨(2)传动相连;
圆形底板(10),呈水平固定设于釜体(1)内,圆形底板(10)位于出料管道(4)的下方,圆形底板(10)用于承托从进料管道(3)投入的原料以及从釜体(1)内壁上刮下的残留原料;
旋转刮臂,转动设于搅拌桨(2)的下端,旋转刮臂用于间歇旋转将圆形底板(10)上的原料刮向出料管道(4);
90°旋转机构,设于釜体(1)内且位于圆形底板(10)的下方,90°旋转机构用于驱动旋转刮臂进行90°间歇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压裂酸化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釜体(1)下端的内壁上固定设有四个呈矩阵分布的一号轴座(11),每个往复丝杆(5)的下端均插于一号轴座(11)内,釜体(1)内设有一个呈水平且位于釜体(1)上端的圆形顶板(12),每个往复丝杆(5)的上端均向上穿过圆形顶板(12),减速机构设于圆形顶板(12)的顶部,釜体(1)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设有呈竖直的电机(13),电机(13)的输出轴向下穿过釜体(1),电机(13)的输出轴与圆形顶板(12)共轴线,搅拌桨(2)的上端穿过圆形顶板(12)与电机(13)的输出端同轴固连,进料管道(3)的下端穿过釜体(1)且与圆形顶板(12)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压裂酸化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减速机构包括:
四个呈矩阵分布的一号同步轮(14),每个一号同步轮(14)均同轴与对应的往复丝杆(5)的顶端相固连,四个一号同步轮(14)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四个一号同步轮(14)之间通过一个一号同步带(15)传动相连;
二号同步轮(16),与搅拌桨(2)的上端同轴固连;
三号同步轮(17),与其中一个往复丝杆(5)的上端同轴相连,三号同步轮(17)位于对应的一号同步轮(14)的正下方,三号同步轮(17)与二号同步轮(16)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且三号同步轮(17)的直径大于二号同步轮(16)的直径,三号同步轮(17)通过一个二号同步带(18)与二号同步轮(16)传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压裂酸化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每个驱动滑块(6)朝向釜体(1)中心的一侧均成型有一个限位块(19),圆形顶板(12)的底部固定设有四个呈矩阵分布的竖直限位杆(20),每个竖直限位杆(20)均竖直穿过对应的限位块(19),每个竖直限位杆(20)的下端均向下延伸与对应的一号轴座(11)固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压裂酸化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每个阻尼套均包括:
橡胶套(21),套设于对应的往复丝杆(5)上,橡胶套(21)位于对应的驱动滑块(6)的正下方;
两个呈上下对称分布的夹块(22),每个夹块(22)的中心处均开设有一个供夹块(22)套于往复丝杆(5)上的通孔(23),两个夹块(22)相向将橡胶套(21)夹紧后固定;
支座(24),固定设于其中一个夹块(22)朝向釜体(1)内壁的一侧;
其中,每个弧形刮板(7)均呈残月状,每个弧形刮板(7)的外弧面即为上述每个弧形面(8),每个弧形刮板(7)的内弧面向内均开设有一个凹槽(25),每个凹槽(25)内均成型有一个呈水平的连接条(26),每个连接条(26)的长度方向均与釜体(1)的径向一致,每个连接条(26)均轴接于对应的支座(24)的顶部,每个连接条(26)的底部均呈与对应的支座(24)的顶部相贴合的圆弧状,每个弧形刮板(7)呈水平时其底部均与对应的支座(24)的顶部相贴合,每个连杆(9)的一端均与对应的弧形刮板(7)顶部的外缘处相铰接,每个连杆(9)的另一端均与对应的驱动滑块(6)相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压裂酸化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圆形底板(10)的中心处开设有一个圆形穿孔(27),搅拌桨(2)的下端同轴向下穿过圆形穿孔(27)并延伸至圆形底板(10)的下方,搅拌桨(2)上套设有轴承(28),轴承(28)位于圆形底板(10)的正上方,90°旋转机构包括:
传动套(29),呈竖直活动套设于搅拌桨(2)的下端,传动套(29)的上端穿过圆形穿孔(27)与轴承(28)的外圈固连;
转盘(30),同轴与传动套(29)的底端固连,转盘(30)的底部成型四个呈矩阵分布的条形限位滑道(31),每个条形限位滑道(31)的长度方向均与转盘(30)的径向一致,每个条形限位滑道(31)的一端均延伸至转盘(30)的外缘,每个条形限位滑道(31)的另一端均与转盘(30)的圆心相间隔;
二号轴座(32),呈水平设于釜体(1)内且通过一个呈水平的支撑杆(33)与釜体(1)内壁相连,二号轴座(32)通过支撑杆(33)朝向转盘(30)的中心处支出,二号轴座(32)内转动设有一个呈竖直的旋转轴(34);
四号同步轮(35),同轴与旋转轴(34)固连;
五号同步轮(36),同轴与搅拌桨(2)的底端固连,五号同步轮(36)与四号同步轮(35)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且五号同步轮(36)通过一个三号同步带(37)与四号同步轮(35)传动相连;
转柄(38),呈水平,其一端与旋转轴(34)固连,另一端成型有一个竖直向上且能够在每个条形限位滑道(31)内滑动的柱状滑块(39);
其中,旋转刮臂与传动套(29)的上端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压裂酸化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旋转刮臂包括连接圆套(40)和若干个呈圆形阵列均匀分布于连接圆套(40)周侧的弧状刮条(41),连接圆套(40)同轴固定套设于传动套(29)的上端,连接圆套(40)的直径大于圆形穿孔(27)的直径,并且连接圆套(40)的底部与圆形底板(10)的顶部相贴合,每个弧状刮条(41)均呈水平,每个弧状刮条(41)的一端均与连接圆套(40)的外壁固连,另一端均朝向釜体(1)内壁延伸,每个弧状刮条(41)的底部均贴合于圆形底板(10)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压裂酸化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圆形顶板(12)的顶部轴接有四个呈矩阵分布于同一水平面上,且用于将一号同步带(15)向内抵压撑紧的张紧轮(42)。
CN202211107394.1A 2022-09-13 2022-09-13 一种改进型压裂酸化用反应釜 Active CN1151933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07394.1A CN115193382B (zh) 2022-09-13 2022-09-13 一种改进型压裂酸化用反应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07394.1A CN115193382B (zh) 2022-09-13 2022-09-13 一种改进型压裂酸化用反应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93382A true CN115193382A (zh) 2022-10-18
CN115193382B CN115193382B (zh) 2022-11-25

Family

ID=83572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07394.1A Active CN115193382B (zh) 2022-09-13 2022-09-13 一种改进型压裂酸化用反应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9338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86699A (zh) * 2023-09-26 2023-11-03 深圳市洁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铜废液处理设备和处理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463139U (zh) * 2019-10-30 2020-09-11 吴江市天利聚合物有限公司 一种自清洁的反应釜
CN214361422U (zh) * 2020-12-22 2021-10-08 辽宁太爱肽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盐多肽制备机组
CN113522093A (zh) * 2021-06-18 2021-10-22 南方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锂电池浆料搅拌装置及其搅拌方法
CN114082326A (zh) * 2021-12-02 2022-02-25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一种肠胃临床护理用便于保温的营养液混合搅拌装置
CN216605272U (zh) * 2022-01-26 2022-05-27 凡志军 一种化学试剂生产用反应釜
CN217511856U (zh) * 2022-04-28 2022-09-30 河南龙鑫中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脂肪族减水剂合成的高效反应釜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463139U (zh) * 2019-10-30 2020-09-11 吴江市天利聚合物有限公司 一种自清洁的反应釜
CN214361422U (zh) * 2020-12-22 2021-10-08 辽宁太爱肽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盐多肽制备机组
CN113522093A (zh) * 2021-06-18 2021-10-22 南方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锂电池浆料搅拌装置及其搅拌方法
CN114082326A (zh) * 2021-12-02 2022-02-25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一种肠胃临床护理用便于保温的营养液混合搅拌装置
CN216605272U (zh) * 2022-01-26 2022-05-27 凡志军 一种化学试剂生产用反应釜
CN217511856U (zh) * 2022-04-28 2022-09-30 河南龙鑫中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脂肪族减水剂合成的高效反应釜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86699A (zh) * 2023-09-26 2023-11-03 深圳市洁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铜废液处理设备和处理方法
CN116986699B (zh) * 2023-09-26 2023-12-15 深圳市洁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铜废液处理设备和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93382B (zh) 2022-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193382B (zh) 一种改进型压裂酸化用反应釜
CN206542884U (zh) 一种全自动水果削皮去核一体机
CN115779838B (zh) 一种石油化工反应装置及方法
CN115869826A (zh) 一种碳源生产用高效混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5780056B (zh) 一种超细二氧化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495260A (zh) 一种zaf防锈料生产用混合搅拌装置
CN112973609B (zh) 一种氯酸盐分解装置
CN113967423A (zh) 一种糖化罐
CN211358609U (zh) 一种药物颗粒搅拌设备
CN218240072U (zh) 一种试剂盒试剂添加装置
CN116617986A (zh) 一种制备硝基苯甲酸的连续化管道氧化设备及工艺
CN214159600U (zh) 一种氧化苯乙烯制备用反应装置
CN109772532A (zh) 一种医疗用废弃塑料吊瓶盘形凸轮式处理设备
CN216538267U (zh) 一种用于生物科技试验用药物混合装置
CN217921665U (zh) 一种用于压裂返排液预处理的过滤系统
CN218222146U (zh) 一种中药饮片炮制用混料装置
CN215311680U (zh) 一种高效石油加工用搅拌装置
CN219502720U (zh) 一种氧化生产装置
CN219024001U (zh) 一种猪饲料加工用混料装置
CN213771367U (zh) 一种降低氧化铁黄粘度的处理装置
CN219964827U (zh) 一种制粒机自动进料装置
CN217728915U (zh) 一种鸡胚开孔器
CN215611509U (zh) 一种光催化剂制备用反应釜
CN219928016U (zh) 一种生物饲料生产装置
CN218193870U (zh) 一种具有定位结构的管材切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Ma Chao

Inventor after: Xu Zhiying

Inventor after: Bian Kai

Inventor after: Wang Peng

Inventor after: Zhang Xiaolei

Inventor after: Li Shipei

Inventor before: Ma Chao

Inventor before: Xu Zhiying

Inventor before: Bian Kai

Inventor before: Wang Peng

Inventor before: Ma Leyao

Inventor before: Zhang Xiaolei

Inventor before: Li Ship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