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80030A - 角度可调式驾驶室双扭杆翻转系统总成 - Google Patents

角度可调式驾驶室双扭杆翻转系统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80030A
CN115180030A CN202210803877.9A CN202210803877A CN115180030A CN 115180030 A CN115180030 A CN 115180030A CN 202210803877 A CN202210803877 A CN 202210803877A CN 115180030 A CN115180030 A CN 1151800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rsion bar
swing arm
block
side plate
ca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0387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80030B (zh
Inventor
杨波
杨益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Ankai Huaxia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Ankai Huaxia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Ankai Huaxia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Ankai Huaxia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0387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800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800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800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800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800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3/00Superstructures for load-carrying vehicles
    • B62D33/06Drivers' cabs
    • B62D33/063Drivers' cabs movable from one position into at least one other position, e.g. tiltable, pivotable about a vertical axis, displaceable from one side of the vehicle to the other
    • B62D33/0633Drivers' cabs movable from one position into at least one other position, e.g. tiltable, pivotable about a vertical axis, displaceable from one side of the vehicle to the other pivotable about a vertical ax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驾驶室翻转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角度可调式驾驶室双扭杆翻转系统总成,两个所述支架总成转动配合有同一个轴管,所述轴管上设置有与驾驶室底骨架连接的支承臂;还包括设置在支架总成上的前扭杆和后扭杆,所述前扭杆的右侧和所述后扭杆的左侧均设置有摆臂、力臂,摆臂的尾部与车体的滚轮总成滚动接触。调节螺栓位于力臂上方的长度,推动摆臂旋转,进而调整摆臂和力臂之间的夹角,通过摆臂的旋转调整前扭杆、后扭杆的扭转角度,最终达到调整扭转力的目的;前扭杆和后扭杆通过块体被固定在安装腔的内部,前扭杆和后扭杆可拆卸式的安装方式,当出现扭杆失效,驾驶室翻转沉重的问题时,方便对扭杆进行更换,操作简单,更换方便。

Description

角度可调式驾驶室双扭杆翻转系统总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驾驶室翻转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角度可调式驾驶室双扭杆翻转系统总成。
背景技术
驾驶室翻转机构是重型汽车的关键装置,直接关系到汽车安全性、可靠性、驾驶舒适性及维修方便等性能要求。
扭杆式翻转机构为驾驶室翻转的一种翻转方式,是以扭杆作为蓄能元件的翻转机构。在扭杆式翻转机构中,扭杆的扭转角度被限制,而扭杆的刚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引起两根扭杆的扭转力不一致,造成驾驶室翻转时翻转力会过大或过小,使驾驶室翻转困难。
针对上述需求,设计一种角度可调式驾驶室双扭杆翻转系统总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角度可调式驾驶室双扭杆翻转系统总成。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角度可调式驾驶室双扭杆翻转系统总成,包括两个与汽车车架连接的支架总成,两个所述支架总成转动配合有同一个轴管,所述轴管上设置有与驾驶室底骨架连接的支承臂;
还包括设置在支架总成上的前扭杆和后扭杆,所述前扭杆的右侧和所述后扭杆的左侧均设置有摆臂、力臂,摆臂的尾部与车体的滚轮总成滚动接触,所述力臂的活动端位于摆臂的下方并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螺栓,螺栓的上端与摆臂的下端相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前扭杆和所述后扭杆上安装配合有块体;
所述支架总成包括与汽车车架连接的L型板,所述L型板上端设置有倒置的T型安装座,轴管与T型安装座转动配合,所述T型安装座的横向段上设置有两个安装腔,块体位于安装腔的内部且块体的上端凸出于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上方设置有对块体挤压定位的压块,T型安装座的横向段和压块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并通过连接机构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块体靠近T型安装座竖向段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槽,T型安装座的竖向段部分位于限位槽的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和压块连接的上侧板、和T型安装座连接的下侧板,所述上侧板中设置有内螺纹套筒,所述下侧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插设有与内螺纹套筒螺纹连接的大头螺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压块置于块体的上端时、所述压块安装到位对块体进行挤压定位时,所述内螺纹套筒的下端均插入下侧板上通孔的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设置在下侧板上方的支撑单元;
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开设在上侧板上的十字槽,所述十字槽滑动配合有十字杆,所述十字杆上开设有纵向设置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有螺杆,螺杆的上端延伸至第二螺纹孔的外部,所述螺杆位于十字杆上方的一段通过轴承套设有管体,管体与上侧板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撑单元的数量至少为两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通过将螺栓转动,调节螺栓位于力臂上方的长度,推动摆臂旋转,进而调整摆臂和力臂之间的夹角,通过摆臂的旋转调整前扭杆、后扭杆的扭转角度,最终达到调整扭转力的目的,保证驾驶室翻转力与理论值保持一致,使驾驶室灵活自由翻转;
前扭杆和后扭杆通过块体被固定在安装腔的内部,前扭杆和后扭杆可拆卸式的安装方式,当出现扭杆失效,驾驶室翻转沉重的问题时,方便对扭杆进行更换,操作简单,更换方便;
连接机构的设置,将压块与T型安装座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角度可调式驾驶室双扭杆翻转系统总成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支架总成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L型板和T型安装座配合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十字槽和十字杆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支架总成1;L型板101;T型安装座102;压块103;安装腔104;轴管2;支承臂201;前扭杆3;后扭杆4;摆臂5;力臂6;螺栓7;块体8;连接机构9;上侧板901;下侧板902;内螺纹套筒903;大头螺钉904;十字槽905;十字杆906;第二螺纹孔907;螺杆908;轴承909;管体9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角度可调式驾驶室双扭杆翻转系统总成,包括两个与汽车车架连接的支架总成1,两个支架总成1转动配合有同一个轴管2,轴管2上设置有与驾驶室底骨架连接的支承臂201;
还包括设置在支架总成1上的前扭杆3和后扭杆4,前扭杆3的右侧和后扭杆4的左侧均设置有摆臂5、力臂6,摆臂5的尾部与车体的滚轮总成滚动接触,力臂6的活动端位于摆臂5的下方并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螺栓7,螺栓7的上端与摆臂5的下端相抵。
本方案中,通过将螺栓7转动,调节螺栓7位于力臂6上方的长度,推动摆臂5旋转,进而调整摆臂5和力臂6之间的夹角,通过摆臂5的旋转调整前扭杆3、后扭杆4的扭转角度,最终达到调整扭转力的目的,保证驾驶室翻转力与理论值保持一致,使驾驶室灵活自由翻转。
如图2、3所示,前扭杆3和后扭杆4上安装配合有块体8,前扭杆3和块体8之间、后扭杆4和块体8之间采用常规的安装配合方式,例如花键联接;
支架总成1包括与汽车车架连接的L型板101,L型板101上端设置有倒置的T型安装座102,轴管2与T型安装座102转动配合,T型安装座102的横向段上设置有两个安装腔104,块体8位于安装腔104的内部且块体8的上端凸出于安装腔104,安装腔104的上方设置有对块体8挤压定位的压块103,T型安装座102的横向段和压块103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9并通过连接机构9连接。
块体8靠近T型安装座102竖向段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槽,T型安装座102的竖向段部分位于限位槽的内部,对块体8在T型安装座102上的前后方向的位置进行限位,提高块体8位置的稳定性。
本案中,将内部设置有前扭杆3、后扭杆4的块体8置于安装腔104的内部,将压块103置于块体8的上方,通过连接机构9将压块103与T型安装座102连接,压块103和T型安装座102的相对位置被固定,块体8被挤压固定在安装腔104的内部;
前扭杆3和后扭杆4通过块体8被固定在安装腔104的内部,前扭杆3和后扭杆4可拆卸式的安装方式,当出现扭杆失效,驾驶室翻转沉重的问题时,方便对扭杆进行更换,操作简单,更换方便。
如图2、4所示,连接机构9包括和压块103连接的上侧板901、和T型安装座102连接的下侧板902,上侧板901中设置有内螺纹套筒903,下侧板902上开设有通孔,通孔中插设有与内螺纹套筒903螺纹连接的大头螺钉904。
压块103置于块体8的上端时、压块103安装到位对块体8进行挤压定位时,内螺纹套筒903的下端均插入下侧板902上通孔的内部,内螺纹套筒903插入通孔内部的设置,将压块103与T型安装座102连接时,快速对压块103和T型安装座102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同时防止压块103发生位移,提高安装时的便捷程度。
本案中,对T型安装座102、压块103进行连接时,将压块103置于块体8的上方,将大头螺钉904与内螺纹套筒903螺纹连接,大头螺钉904的大头端与下侧板902接触时,继续对大头螺钉904进行旋转,缩小上侧板901和下侧板902之间的距离,达到上侧板901对块体8进行稳定挤压的目的,操作简单,连接方便。
如图4、5所示,连接机构9还包括设置在下侧板902上方的支撑单元,支撑单元的数量至少为两组;
支撑单元包括开设在上侧板901上的十字槽905,十字槽905滑动配合有十字杆906,十字杆906上开设有纵向设置的第二螺纹孔907,第二螺纹孔907螺纹连接有螺杆908,螺杆908的上端延伸至第二螺纹孔907的外部,螺杆908位于十字杆906上方的一段通过轴承909套设有管体910,管体910与上侧板901连接。
本案中,支撑单元的设置,保证压块103与块体8、T型安装座102之间接触面的稳定性,避免因压块103凸出于安装腔104的设置,造成接触面不稳;支撑单元的设置,可根据上侧板901、下侧板902之间距离的改变进行长度调节;
将螺杆908正向或反向转动,在十字槽905和十字杆906滑动配合的设置下,十字杆906在十字槽905的内部进行上下方向的移动,改变十字杆906凸出于上侧板901下方的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角度可调式驾驶室双扭杆翻转系统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与汽车车架连接的支架总成(1),两个所述支架总成(1)转动配合有同一个轴管(2),所述轴管(2)上设置有与驾驶室底骨架连接的支承臂(201);
还包括设置在支架总成(1)上的前扭杆(3)和后扭杆(4),所述前扭杆(3)的右侧和所述后扭杆(4)的左侧均设置有摆臂(5)、力臂(6),摆臂(5)的尾部与车体的滚轮总成滚动接触,所述力臂(6)的活动端位于摆臂(5)的下方并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螺栓(7),螺栓(7)的上端与摆臂(5)的下端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可调式驾驶室双扭杆翻转系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扭杆(3)和所述后扭杆(4)上安装配合有块体(8);
所述支架总成(1)包括与汽车车架连接的L型板(101),所述L型板(101)上端设置有倒置的T型安装座(102),轴管(2)与T型安装座(102)转动配合,所述T型安装座(102)的横向段上设置有两个安装腔(104),块体(8)位于安装腔(104)的内部且块体(8)的上端凸出于安装腔(104),所述安装腔(104)的上方设置有对块体(8)挤压定位的压块(103),T型安装座(102)的横向段和压块(103)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9)并通过连接机构(9)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度可调式驾驶室双扭杆翻转系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块体(8)靠近T型安装座(102)竖向段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槽,T型安装座(102)的竖向段部分位于限位槽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度可调式驾驶室双扭杆翻转系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9)包括和压块(103)连接的上侧板(901)、和T型安装座(102)连接的下侧板(902),所述上侧板(901)中设置有内螺纹套筒(903),所述下侧板(902)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插设有与内螺纹套筒(903)螺纹连接的大头螺钉(9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角度可调式驾驶室双扭杆翻转系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103)置于块体(8)的上端时、所述压块(103)安装到位对块体(8)进行挤压定位时,所述内螺纹套筒(903)的下端均插入下侧板(902)上通孔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角度可调式驾驶室双扭杆翻转系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9)还包括设置在下侧板(902)上方的支撑单元;
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开设在上侧板(901)上的十字槽(905),所述十字槽(905)滑动配合有十字杆(906),所述十字杆(906)上开设有纵向设置的第二螺纹孔(907),所述第二螺纹孔(907)螺纹连接有螺杆(908),螺杆(908)的上端延伸至第二螺纹孔(907)的外部,所述螺杆(908)位于十字杆(906)上方的一段通过轴承(909)套设有管体(910),管体(910)与上侧板(90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角度可调式驾驶室双扭杆翻转系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的数量至少为两组。
CN202210803877.9A 2022-07-07 2022-07-07 角度可调式驾驶室双扭杆翻转系统总成 Active CN1151800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03877.9A CN115180030B (zh) 2022-07-07 2022-07-07 角度可调式驾驶室双扭杆翻转系统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03877.9A CN115180030B (zh) 2022-07-07 2022-07-07 角度可调式驾驶室双扭杆翻转系统总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80030A true CN115180030A (zh) 2022-10-14
CN115180030B CN115180030B (zh) 2024-02-20

Family

ID=83516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03877.9A Active CN115180030B (zh) 2022-07-07 2022-07-07 角度可调式驾驶室双扭杆翻转系统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8003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37889C1 (de) * 2000-08-03 2002-02-21 Thyssen Krupp Automotive Ag Kipp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erhaus
CN102267498A (zh) * 2011-06-17 2011-12-07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角度可调式驾驶室双扭杆翻转系统总成
CN103552611A (zh) * 2013-10-30 2014-02-05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室翻转装置
AT518405A4 (de) * 2016-07-19 2017-10-15 Man Truck & Bus Österreich Gesmbh Fahrerhauslagerung für ein kippbares Fahrerhaus eines Nutzfahrzeugs
CN108820057A (zh) * 2018-08-21 2018-11-16 宁波汇众汽车车桥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室翻转机构总成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37889C1 (de) * 2000-08-03 2002-02-21 Thyssen Krupp Automotive Ag Kipp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erhaus
CN102267498A (zh) * 2011-06-17 2011-12-07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角度可调式驾驶室双扭杆翻转系统总成
CN103552611A (zh) * 2013-10-30 2014-02-05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室翻转装置
AT518405A4 (de) * 2016-07-19 2017-10-15 Man Truck & Bus Österreich Gesmbh Fahrerhauslagerung für ein kippbares Fahrerhaus eines Nutzfahrzeugs
US20180022401A1 (en) * 2016-07-19 2018-01-25 Man Truck & Bus Österreich Gesmbh Cab suspension for a tiltable cab of a commercial vehicle
CN108820057A (zh) * 2018-08-21 2018-11-16 宁波汇众汽车车桥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室翻转机构总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80030B (zh) 2024-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50678B1 (en) Trailer leveling system
CN115180030A (zh) 角度可调式驾驶室双扭杆翻转系统总成
JP2002002503A (ja) 車両用電動チルト式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217378690U (zh) 一种道闸及传动机构
CN213008345U (zh) 一种长度可调的汽车转向节
CN214929151U (zh) 汽车座椅电动长滑轨
CN210764126U (zh) 一种可调式汽车维修专用高强度支架
CN216424602U (zh) 一种自调隙式轻卡驾驶室翻转机构
CN215793477U (zh) 一种内视镜的安装结构
CN214928809U (zh) 一种多功能横向稳定杆
CN219056407U (zh) 一种汽车挡泥板支架
CN216833949U (zh) 一种汽车仪表板横梁总成
CN216684276U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后视镜设备
CN220785523U (zh) 一种汽车座椅倾角调节机构
CN212792478U (zh) 一种掀开式可清洗整平机
CN213473326U (zh) 一种汽车驾驶室液压翻转装置
CN219134360U (zh) 一种具有折叠结构的摩托车辅助轮
CN213413435U (zh) 一种汽车前桥后架加强板
CN213108900U (zh) 一种油管孔对称设置的汽车上摆臂
CN220262969U (zh) 一种防翻自行车拖车
CN219360934U (zh) 汽车外后视镜固定支架
CN220884281U (zh) 一种esc模块固定支架
CN219790282U (zh) 一种可调整车轮外倾角度的球头总成结构
CN219687157U (zh) 一种可翻折的铝制拖车
CN214001426U (zh) 用于车辆的座椅总成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