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78608A - 一种弯曲超差曲轴修复用整体校直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弯曲超差曲轴修复用整体校直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78608A
CN115178608A CN202210951732.3A CN202210951732A CN115178608A CN 115178608 A CN115178608 A CN 115178608A CN 202210951732 A CN202210951732 A CN 202210951732A CN 115178608 A CN115178608 A CN 1151786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ightening
plate
base
post
toler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5173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丛建臣
邵诗波
孙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run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Tianrun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run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Tianrun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5173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786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78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786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00Straightening or restoring form of metal rods, metal tubes, metal profiles, or specific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whether or not in combination with sheet metal parts
    • B21D3/10Straightening or restoring form of metal rods, metal tubes, metal profiles, or specific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whether or not in combination with sheet metal parts between rams and anvils or abut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org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曲轴加工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弯曲超差曲轴修复用整体校直机构,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若干组校直组件,若干组校直组件等间距排列,校直组件由校直上模具和校直下模具组成,若干校直下模具上均设置有方形孔,方形孔的内顶壁和内底壁上均设置有导向槽,导向槽内滑动设置有导向柱;还包括移动柱,移动柱穿过方形孔,且移动柱滑动安装在底座上,导向柱与移动柱固定连接。本发明中通过对移动柱的移动,实现对若干组校直组件之间的间距进行同步调节,所有的间距整齐统一,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弯曲超差曲轴修复用整体校直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曲轴加工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弯曲超差曲轴修复用整体校直机构。
背景技术
曲轴是发动机重要的组成部件,曲轴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弯曲超差的情况,当曲轴出现上述弯曲超差情况时,就不能在继续使用了,需要对曲轴进行校直,目前,在对曲轴进行校直时,首先将曲轴的两端搭在两个V形块上,通过外界压力施加机构对曲轴的变形部分施加压力,对曲轴进行压力校直,当需要对曲轴的多个位置进行校直时,需要不断的调节压力施加机构的位置,而众所周知,外界压力施加机构的是比较笨重的机械,无论是对外界施压机构还是对曲轴进行位置的移动,都不太方便,因此,申请号为[201810047898.6]的专利:一种镦锻曲轴校直装置及校直方法之中提出了:包括校直下模和校直上模,校直下模安装在固定工作台上,校直上模安装在固定板上,校直上模与校直下模位置互相对应;且具体步骤为:
一、根据镦锻曲轴的校直轴颈部位,将校直下模安装在所述固定工作台上,校直上模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
二、操作油缸,使活塞退回到油缸内,所述摆动机架绕C轴转动,使校直上模和校直下模分离;
三、将镦锻曲轴放到校直下模上,使需要校直轴颈进入校直下模的工作部位;
四、操作油缸使活塞顶着A轴并带动所述摆动机架转动,校直上模随着所述摆动机架转动,直到校直上模压住镦锻曲轴实施校直。
然而,上述结构还具有以下缺点:当需要对形状相同且不同轴颈长度的曲轴进行校直时,需要依次的对所有校直上模具和校直下模具进行拆卸,并调整间距再次安装,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弯曲超差曲轴修复用整体校直机构,从而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指出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弯曲超差曲轴修复用整体校直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若干组校直组件,所述若干组校直组件等间距排列,所述校直组件由校直上模具和校直下模具组成,若干所述校直下模具上均设置有方形孔,所述方形孔的内顶壁和内底壁上均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滑动设置有导向柱;
还包括移动柱,所述移动柱穿过方形孔,且移动柱滑动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导向柱与移动柱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校直下模具顶端设置有U形槽,所述校直上模具的尺寸与U形槽的尺寸相匹配,使得校直上模具能够滑入至U形槽内,所述校直上模具底端设置有弧形弯槽。
优选地,所述校直下模具的后端靠近底端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纵向滑动设置有滑套,所述滑套前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柱,所述校直上模具通过连接柱与对应的滑套固定连接,所述若干校直上模具顶端均固定设置有立柱,若干所述立柱的长度不同,且若干所述立柱的顶端齐平;
还包括下压板,若干所述立柱顶端均安装在下压板上;
还包括顶板,所述顶板底端靠近后端的位置处设置有固定槽,所述顶板上纵向滑动贯穿设置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底端与下压板固定连接,所述顶板顶端固定设置有气缸,升降柱顶端与气缸输出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移动板上靠近两个端部的位置处均固定设置有辅助杆,两根所述辅助杆背向移动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联动板,所述联动板底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带动板,所述底座上转动设置有螺纹轴,所述带动板螺装套设在螺纹轴上,所述螺纹轴背向底座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转盘,所述联动板底端设置有辅助板,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限位柱,所述辅助板滑动套设在限位柱上。
优选地,每个所述支撑柱底端均固定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底端设置为弧面,所述滑块底端与底座顶端滑动接触。
优选地,所述限位柱包含有两个,两根所述限位柱位于螺纹轴的两侧,两根所述限位柱背向底座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挡板。
优选地,所述转盘背向螺纹轴的一端转动设置有摇杆。
优选地,所述顶板上固定设置有安装架,所述气缸通过安装架固定在顶板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当移动柱滑动时,导向柱随着移动柱移动,由于两侧的导向槽沿着移动柱的移动方向逐渐向中间靠拢,导向柱对两侧校直组件施加推动力,使得若干组校直组件中相邻的两组校直组件之间的间距同步增大,同理,当移动柱反向移动时,若干组校直组件中相邻的两组校直组件之间的间距同步减小,实现对若干组校直组件之间的间距进行同步调节,所有的间距整齐统一,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放置有曲轴的整体右前顶角向下斜视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未放置曲轴的整体右前顶角向下斜视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校直上模具、校直下模具和曲轴的位置关系前视平面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部分结构右前顶角向下斜视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若干校直下模具从上侧剖视情况下的底座、若干校直下模具和导向柱的结构示意俯视平面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曲轴的结构右前顶角向下斜视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校直上模具与校直下模具的结构右前顶角向下斜视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曲轴与校直下模具的结构右视平面图;
附图标记:1、底座;2、校直上模具;3、校直下模具;4、导向槽;5、导向柱;6、移动柱;7、U形槽;8、弧形弯槽;9、支撑柱;10、滑套;11、连接柱;12、立柱;13、下压板;14、顶板;15、升降柱;16、气缸;17、辅助杆;18、联动板;19、带动板;20、螺纹轴;21、转盘;22、辅助板;23、限位柱;24、滑块;25、挡板;26、摇杆;27、安装架;28、曲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当需要对形状相同且不同轴颈长度的曲轴进行校直时,需要依次的对所有校直上模具和校直下模具进行拆卸,并调整间距再次安装,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实现了同步对校直上模具和校直下模具的间距进行调节,所有的间距整齐统一,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如图1-8所示的一种弯曲超差曲轴修复用整体校直机构,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若干组校直组件,若干组校直组件等间距排列,校直组件由校直上模具2和校直下模具3组成,若干校直下模具3上均设置有方形孔,方形孔的内顶壁和内底壁上均设置有导向槽4,导向槽4内滑动设置有导向柱5;
更为具体的,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收容若干组校直组件的滑槽,若干组校直组件中位于中间的校直组件与滑槽之间固定连接,若干组校直组件中剩余的校直组件与滑槽之间滑动连接;
还包括移动柱6,移动柱6穿过方形孔,且移动柱6滑动安装在底座1上,导向柱5与移动柱6固定连接,如图5所示,位于中间的校直下模具3上的导向槽4与移动柱6的移动方向保持一致,位于两侧的校直下模具3上的导向槽4沿着移动柱6的移动方向逐渐向中间靠拢,因此,当移动柱6滑动时,导向柱5随着移动柱6移动,具体参照图5,由于两侧的导向槽4的作用,导向柱5对两侧校直组件施加推动力,使得若干组校直组件中相邻的两组校直组件之间的间距同步增大,同理,当移动柱6反向移动时,若干组校直组件中相邻的两组校直组件之间的间距同步减小;
综上,其在工作时,通过对移动柱6的移动,实现对若干组校直组件之间的间距进行同步调节,所有的间距整齐统一,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
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校直下模具3顶端设置有U形槽7,校直上模具2的尺寸与U形槽7的尺寸相匹配,使得校直上模具2能够滑入至U形槽7内,校直上模具2底端设置有弧形弯槽8;
具体参照图8,U形槽7底部的半圆形结构处的直径略大于曲轴28轴颈的直径,即使曲轴28轴颈出现弯曲超差情况时,在将曲轴28轴颈卡入至U型槽内时不至于出现卡死,需要说明的是,若干组校直组件的初始高度根据需要校直的曲轴28结构进行设计,若干组校直组件的初始高度不同,且每组校直组件中的校直上模具2与校直下模具3之间的初始间距相同;
在实际工作时,将曲轴28首先卡放在若干校直下模具3的U形槽7内,若干校直上模具2同步向下移动,且若干校直上模具2向下移动的距离始终保持一致,若干校直上模具2向下移动到曲轴28的轴颈卡入至弧形弯槽8内时,若干校直上模具2继续向下移动,完成对曲轴28的校直工作;
综上,通过若干校直上模具2和若干校直下模具3同步对曲轴28进行整体校直,能够一次性完成对曲轴28的校直,省时省力,效率高。
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校直下模具3的后端靠近底端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支撑柱9,支撑柱9上纵向滑动设置有滑套10,滑套10前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柱11,校直上模具2通过连接柱11与对应的滑套10固定连接,若干校直上模具2顶端均固定设置有立柱12,若干立柱12的长度不同,且若干立柱12的顶端齐平;
还包括下压板13,若干立柱12顶端均安装在下压板13上,更为具体的,若干立柱12中位于中间的立柱12顶端与下压板13固定连接,若干立柱12中剩余的立柱12与下压板13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顶板14,顶板14底端靠近后端的位置处设置有固定槽,若干支撑柱9中位于中间的支撑柱9顶端与固定槽固定连接,若干支撑柱9中剩余的支撑柱9顶端与固定槽滑动连接,顶板14上纵向滑动贯穿设置有升降柱15,升降柱15底端与下压板13固定连接,顶板14顶端固定设置有升降机构,更为具体的,升降机构能够是市面上任何能够实现升降功能的结构,其只要是能够完成驱动升降柱15上下移动即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升降机构具体设置为气缸16进行举例,升降柱15顶端与气缸16输出端连接;
本实施例在实施时,气缸16驱动升降柱15向下移动,升降柱15带动下压板13向下移动,下压板13通过立柱12带动若干校直上模具2向下移动,通过若干校直上模具2与若干校直下模具3对曲轴28进行整体校直,工作效率高。
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移动板上靠近两个端部的位置处均固定设置有辅助杆17,两根辅助杆17背向移动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联动板18,联动板18底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带动板19,底座1上转动设置有螺纹轴20,带动板19螺装套设在螺纹轴20上,螺纹轴20背向底座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转盘21,联动板18底端设置有辅助板22,底座1上设置有限位柱23,辅助板22滑动套设在限位柱23上;
在使用时,旋转转盘21,转盘21带动螺纹轴20旋转,螺纹轴20旋转的过程中通过支板、联动板18和辅助杆17带动移动柱6移动,辅助板22沿着限位柱23滑动,限位柱23对移动柱6起到限位的作用;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对移动柱6进行移动的方式是通过螺纹轴20与支板的配合对移动柱6进行移动,实际使用时,对移动柱6的移动方式可以采用任何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的结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仅对螺纹轴20与支板的配合的结构进行描述。
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每个支撑柱9底端均固定设置有滑块24,滑块24底端设置为弧面,滑块24底端与底座1顶端滑动接触;
在工作过程中,支撑柱9移动的过程中,滑块24对支撑柱9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得支撑柱9移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且由于滑块24底端设置为弧面,使得滑块24与底座1的接触形式由面接触变为线接触,明显的降低的滑块24在底座1上滑动的摩擦阻力,使得支撑柱9在移动的过程中稳定且平顺。
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限位柱23包含有两个,两根限位柱23位于螺纹轴20的两侧,两根限位柱23背向底座1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挡板25;
具体的,在使用过程中,挡板25对滑动安装在限位柱23上的辅助板22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辅助板22与限位柱23发生脱离,可靠性高。
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转盘21背向螺纹轴20的一端转动设置有摇杆26,摇杆26位于转盘21上的偏心位置处;
在使用时,在对转盘21进行旋转时,通过握住摇杆26,使得对转盘21的旋转更加省力。
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顶板14上固定设置有安装架27,气缸16通过安装架27固定在顶板14上;
通过安装架27对气缸16进行固定,使得气缸16在工作时更加稳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弯曲超差曲轴修复用整体校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若干组校直组件,所述若干组校直组件等间距排列,所述校直组件由校直上模具(2)和校直下模具(3)组成,若干所述校直下模具(3)上均设置有方形孔,所述方形孔的内顶壁和内底壁上均设置有导向槽(4),所述导向槽(4)内滑动设置有导向柱(5);
还包括移动柱(6),所述移动柱(6)穿过方形孔,且移动柱(6)滑动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导向柱(5)与移动柱(6)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曲超差曲轴修复用整体校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校直下模具(3)顶端设置有U形槽(7),所述校直上模具(2)的尺寸与U形槽(7)的尺寸相匹配,使得校直上模具(2)能够滑入至U形槽(7)内,所述校直上模具(2)底端设置有弧形弯槽(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曲超差曲轴修复用整体校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校直下模具(3)的后端靠近底端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支撑柱(9),所述支撑柱(9)上纵向滑动设置有滑套(10),所述滑套(10)前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柱(11),所述校直上模具(2)通过连接柱(11)与对应的滑套(10)固定连接,所述若干校直上模具(2)顶端均固定设置有立柱(12),若干所述立柱(12)的长度不同,且若干所述立柱(12)的顶端齐平;
还包括下压板(13),若干所述立柱(12)顶端均安装在下压板(13)上;
还包括顶板(14),所述顶板(14)底端靠近后端的位置处设置有固定槽,所述顶板(14)上纵向滑动贯穿设置有升降柱(15),所述升降柱(15)底端与下压板(13)固定连接,所述顶板(14)顶端固定设置有气缸(16),升降柱(15)顶端与气缸(16)输出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曲超差曲轴修复用整体校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上靠近两个端部的位置处均固定设置有辅助杆(17),两根所述辅助杆(17)背向移动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联动板(18),所述联动板(18)底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带动板(19),所述底座(1)上转动设置有螺纹轴(20),所述带动板(19)螺装套设在螺纹轴(20)上,所述螺纹轴(20)背向底座(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转盘(21),所述联动板(18)底端设置有辅助板(22),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限位柱(23),所述辅助板(22)滑动套设在限位柱(23)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弯曲超差曲轴修复用整体校直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柱(9)底端均固定设置有滑块(24),所述滑块(24)底端设置为弧面,所述滑块(24)底端与底座(1)顶端滑动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弯曲超差曲轴修复用整体校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23)包含有两个,两根所述限位柱(23)位于螺纹轴(20)的两侧,两根所述限位柱(23)背向底座(1)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挡板(2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弯曲超差曲轴修复用整体校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21)背向螺纹轴(20)的一端转动设置有摇杆(26)。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弯曲超差曲轴修复用整体校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4)上固定设置有安装架(27),所述气缸(16)通过安装架(27)固定在顶板(14)上。
CN202210951732.3A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弯曲超差曲轴修复用整体校直机构 Pending CN1151786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51732.3A CN115178608A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弯曲超差曲轴修复用整体校直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51732.3A CN115178608A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弯曲超差曲轴修复用整体校直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78608A true CN115178608A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23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51732.3A Pending CN115178608A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弯曲超差曲轴修复用整体校直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78608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82434A (en) * 1966-06-15 1970-02-25 Masch Und Borhgerate Fabrik A Roller Straightening Machine
CN102198457A (zh) * 2010-03-26 2011-09-28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曲轴弯曲变形的校直方法及校直工装
CN110753599A (zh) * 2017-06-14 2020-02-04 阿尔芬·凯斯勒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后处理曲轴的方法和装置
CN113021230A (zh) * 2021-05-10 2021-06-25 王秀清 一种板式换热器成型加工工艺
CN215432121U (zh) * 2021-03-15 2022-01-07 济南森峰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切管机对中支撑机构
CN114196808A (zh) * 2022-01-05 2022-03-18 青岛德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多缸整体曲轴淬火夹具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82434A (en) * 1966-06-15 1970-02-25 Masch Und Borhgerate Fabrik A Roller Straightening Machine
CN102198457A (zh) * 2010-03-26 2011-09-28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曲轴弯曲变形的校直方法及校直工装
CN110753599A (zh) * 2017-06-14 2020-02-04 阿尔芬·凯斯勒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后处理曲轴的方法和装置
CN215432121U (zh) * 2021-03-15 2022-01-07 济南森峰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切管机对中支撑机构
CN113021230A (zh) * 2021-05-10 2021-06-25 王秀清 一种板式换热器成型加工工艺
CN114196808A (zh) * 2022-01-05 2022-03-18 青岛德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多缸整体曲轴淬火夹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78348B (zh) 一种载重汽车鼓式制动器冲焊蹄铁焊接专用夹具
CN113680942A (zh) 一种工件锻压生产设备
CN210388079U (zh) 一种机械配件加工焊接装置
CN113385563B (zh) 一种雨刮器连杆的扭转折弯方法及其折弯机构
CN201257603Y (zh) 用于铣削半月槽的夹具
CN2810809Y (zh) 异形铁丝支架折弯装置
CN115178608A (zh) 一种弯曲超差曲轴修复用整体校直机构
CN111571434B (zh) 一种玻璃钢储罐成型加工机床
CN219292566U (zh) 一种折弯机工件定位机构
CN217647211U (zh) 一种折弯机用可调节角度的角度设定装置
CN208663014U (zh) 一种用于散热片的双工位串片机
CN216758221U (zh) 方形异形产品加工气动装置
CN214053186U (zh) 一种铝型材矫直机
CN213378580U (zh) 一种建筑钢模架用调直装置
CN212653057U (zh) 一种零件钳加工用便于对不同零件进行固定的夹具
CN214160961U (zh) 一种折弯机
CN215657161U (zh) 一种内张拉变形型材校直机
CN219766463U (zh) 一种压弯模具
CN218015026U (zh) 一种钢结构柱梁用校直装置
CN216371981U (zh) 一种蘑菇头组装治具及散热片组装平台
CN216461678U (zh) 一种金属生产用压铸设备
CN215824702U (zh) 一种焊接变位机
CN214264763U (zh) 一种数控加工用板件夹具
CN220901499U (zh) 一种铝型材矫直机
CN218876124U (zh) 一种可调节的高精度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