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58160A - 检测车内被困生命体的急救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检测车内被困生命体的急救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58160A
CN115158160A CN202210803303.1A CN202210803303A CN115158160A CN 115158160 A CN115158160 A CN 115158160A CN 202210803303 A CN202210803303 A CN 202210803303A CN 115158160 A CN115158160 A CN 1151581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rescue
trapped
detecting
emerg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0330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0330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581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581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581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9/00Arrangement or adaptation of signal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ne of main groups B60Q1/00 - B60Q7/00, e.g. haptic signalling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22Status alarms responsive to presence or absence of pers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5/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 G08B25/01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G08B25/016Personal emergency signalling and security system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5/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 G08B25/01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G08B25/08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using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l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检测车内被困生命体的急救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检测处于闭锁状态下的车辆内是否存在生命体征;在检测到存在生命体征时,发送第一急救信号至预设终端的同时,检测车辆的实际车内环境;根据实际车内环境匹配最佳的解救策略,并控制车辆按照最佳的解决策略执行解救动作。本申请通过向终端发送求救信号,同时控制车辆对被困生命体执行最佳的解救动作,从而极大提高了救援效率和成功率,保障了被困生命体的生命安全,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检测车内被困生命体的急救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检测车内被困生命体的急救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些年,因大人疏忽或是孩童在车内玩耍,最终被困在车内。车内空间封闭,温度上升很快,得不到新鲜空气的补充,很容易造成缺氧,甚至导致昏迷窒息。而且孩子对体外环境适应度低,当外部环境攀升时不能及时调节身体温度来适应。特别是夏天气温高,车内温度更高,在这样的高温下,孩子体温上升、体内水分散失的速度远比成年人快,当体内的热量过度积蓄时,就可能会引发孩子的神经器官受损。
因此,相关技术通过安装在座椅坐垫下的压敏电阻将车内被困人员求救时的震动通过压敏电阻转化为电信号和安装在车内的热敏电阻以及相关电路,实现车内被人员的报警。除此之外,一些相关技术还通过在汽车熄火30分钟后自行启动报警功能对车内的被困人员进行检测。
然而,相关技术通过求救震动来判断被困生命体是否在求救,或当车辆熄火一段时间后才进行报警救援,从而导致救援的效率和成功率较低,难以保证被困生命体的生命安全,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检测车内被困生命体的急救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相关技术对车辆被困生命体的救援效率和成功率较低,难以保证被困生命体的生命安全等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车内被困生命体的急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处于闭锁状态下的车辆内是否存在生命体征;在检测到存在所述生命体征时,发送第一急救信号至预设终端的同时,检测所述车辆的实际车内环境;以及根据所述实际车内环境匹配最佳的解救策略,并控制所述车辆按照所述最佳的解决策略执行解救动作。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向终端发送求救信号,同时控制车辆对被困生命体执行最佳的解救动作,从而极大提高了救援效率和成功率,保障了被困生命体的生命安全,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发送所述急救信号至所述预设终端之后,还包括:接收用户的开窗留缝指令;根据所述开窗留缝指令控制所述车辆的一个或多个车窗下降对应高度。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接收用户的开窗留缝指令,以控制对应车窗下降到对应高度。从而使得车辆与用户之间形成远程实时互动,提高了对被困生命体救援的有效性和成功率,有效保障车内被困生命体的生命安全,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接收所述用户的开窗留缝指令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急救信号的发送持续时长,并在所述发送持续时长大于预设时长且未接收到所述开窗留缝指令时,发送第二急救信号至第一报警终端。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对急救信号发送时长进行分析,从而判断是否向119等发送求救信号并自动控制车窗下降,不仅有效保障了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还进一步提高了救援的效率和成功率,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改善了车辆的智能化水平。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控制所述车辆的一个或多个车窗下降对应高度之后,还包括:检测所述车辆的一个或多个车窗是否成功下降;在检测到所述一个或多个车窗未成功下降时,发送第三急救信号至第二报警终端。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判断车窗是否成功下降至指定位置,从而控制车机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并发送车辆定位等信息,由此进一步扩大求救途径和范围,有效提高了救援的成功率,使得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车辆按照所述最佳的解决策略执行解救动作,包括:检测所述车辆的当前车内环境是否满足预设生命条件;在检测到所述当前车内环境不满足所述预设生命条件时,控制所述车辆的至少一个声学报警装置和/或至少一个光学显示装置进行报警的同时,发送第四急救信号至第三报警终端。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检测车辆的当前车内环境是否满足系统预设生命条件,以控制车辆的声学报警装置和光学显示装置进行报警,同时,向紧急联系人发送急救信号,从而进一步扩大求救范围和途径,提高报警的有效性和救援的成功率,最大程度上保障了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改善了车辆的安全性和智能化程度,极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生命条件包括所述车辆的实际温度达到最高温度阈值或者所述车辆的实际氧气值降低至氧气危险临界值。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相应的传感器获取车内实际温度或氧气含量值,以得到可靠的急救参考数据和指标,并与安全阈值相比,确定车内的危险程度以便执行对应的急救策略,有效提高了救援的成功率,保障了被困人员的安全,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车辆的智能化水平。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车内被困生命体的急救装置,包括: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处于闭锁状态下的车辆内是否存在生命体征;第二检测模块,用于在检测到存在所述生命体征时,发送第一急救信号至预设终端的同时,检测所述车辆的实际车内环境;以及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际车内环境匹配最佳的解救策略,并控制所述车辆按照所述最佳的解决策略执行解救动作。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接受模块,用于在发送所述急救信号至所述预设终端之后接收用户的开窗留缝指令;下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开窗留缝指令控制所述车辆的一个或多个车窗下降对应高度。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在接收所述用户的开窗留缝指令之前获取所述急救信号的发送持续时长,并在所述发送持续时长大于预设时长且未接收到所述开窗留缝指令时,发送第二急救信号至第一报警终端。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检测模块,用于在控制所述车辆的一个或多个车窗下降对应高度之后检测所述车辆的一个或多个车窗是否成功下降;发送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一个或多个车窗未成功下降时,发送第三急救信号至第二报警终端。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探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车辆的当前车内环境是否满足预设生命条件;报警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当前车内环境不满足所述预设生命条件时,控制所述车辆的至少一个声学报警装置和/或至少一个光学显示装置进行报警的同时,发送第四急救信号至第三报警终端。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生命条件包括所述车辆的实际温度达到最高温度阈值或者所述车辆的实际氧气值降低至氧气危险临界值。
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以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检测车内被困生命体的急救方法。
本申请第四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的检测车内被困生命体的急救方法。
由此,本申请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向终端发送求救信号,同时控制车辆对被困生命体执行最佳的解救动作,从而极大提高了救援效率和成功率,保障了被困生命体的生命安全,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可以接收用户的开窗留缝指令,以控制对应车窗下降到对应高度。从而使得车辆与用户之间形成远程实时互动,提高了对被困生命体救援的有效性和成功率,有效保障车内被困生命体的生命安全,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3)可以通过对急救信号发送时长进行分析,从而判断是否向119等发送求救信号并自动控制车窗下降,不仅有效保障了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还进一步提高了救援的效率和成功率,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改善了车辆的智能化水平。
(4)可以通过判断车窗是否成功下降至指定位置,从而控制车机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并发送车辆定位等信息,由此进一步扩大求救途径和范围,有效提高了救援的成功率,使得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5)可以通过检测车辆的当前车内环境是否满足系统预设生命条件,以控制车辆的声学报警装置和光学显示装置进行报警,同时,向紧急联系人发送急救信号,从而进一步扩大求救范围和途径,提高报警的有效性和救援的成功率,最大程度上保障了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改善了车辆的安全性和智能化程度,极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6)可以通过相应的传感器获取车内实际温度或氧气含量值,以得到可靠的急救参考数据和指标,并与安全阈值相比,确定车内的危险程度以便执行对应的急救策略,有效提高了救援的成功率,保障了被困人员的安全,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车辆的智能化水平。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车内被困生命体的急救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车内被困生命体的急救方法的执行逻辑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车内被困生命体的急救方法的执行逻辑架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检测车内被困生命体的急救装置的示例图;
图5为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检测车内被困生命体的急救装置、100-第一检测模块、200-第二检测模块、 300-控制模块、501-存储器、502-处理器、503-通信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检测车内被困生命体的急救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检测车内被困生命体的急救方法,在该方法中,检测处于闭锁状态下的车辆内是否存在生命体征;在检测到存在生命体征时,发送第一急救信号至预设终端的同时,检测车辆的实际车内环境;根据实际车内环境匹配最佳的解救策略,并控制车辆按照最佳的解决策略执行解救动作。本申请通过向终端发送求救信号,同时控制车辆对被困生命体执行最佳的解救动作,从而极大提高了救援效率和成功率,保障了被困生命体的生命安全,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对车辆被困生命体的救援效率和成功率较低,难以保证被困生命体的生命安全等问题。
具体而言,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检测车内被困生命体的急救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该检测车内被困生命体的急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01中,检测处于闭锁状态下的车辆内是否存在生命体征。
可以理解的是,车辆一旦被锁,极容易对滞留车内的儿童、老人等构成生命威胁,因此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通过检测车辆是否处于闭锁状态,进一步地,对车内是否存在生命体征进行检测,以及时发现被困生命体,从而为后续救援提供充足的时间,提高救援的成功率和效率,进一步改善车辆的安全性能。
具体地,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对车辆的档位、速度以及手刹状态等进行检测,当车辆处于P档或N档、车速为零且手刹拉起时,则判断用户可能已结束行程,故可通过车载系统以语音播报或车载显示屏显示等方式向用户发送如“避免将人员或贵重物品滞留车内!”等提醒信息。继而在检测到车辆熄火下电,且车门处于闭锁状态时,其产生的闭锁信号通过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传递给MCU(Motor Control Unit,电机控制单元),从而控制车辆检测车内是否存在生命体征,如图2所示。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利用红外线生命探测器将接收到的人体热辐射能量聚焦在红外传感器上后转变成电信号,继而将获取的红外传感器信息转换为实时红外热像图,从而进行车内生命体征的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或用户意愿在车辆的适当位置,如天窗底部等安装一个或多个红外线探测器,以获取最佳的检测视野,避免受到座椅或其他障碍物的影响。同时,由于红外线具有夜视功能,不受光线和环境温度的影响,环境适应性较强,因此通过红外线对生命体进行探测,可以保证探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通过超声雷达、高清摄像头结合补光灯等设备进行生命体的检测,于此不做具体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判断车辆是否处于闭锁状态,继而通过红外线探测器等设备对车辆进行生命体征检测,从而不仅能够及时发现车内是否存在被困生命体,提高生命体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能和用户的使用体验,使车辆更具人性化和智能感。
在步骤S102中,在检测到存在生命体征时,发送第一急救信号至预设终端的同时,检测车辆的实际车内环境。
在利用红外线探测器等传感器设备检测到车内存在生命体征时,本申请的实施例需要立即向驾驶员的移动终端等设备发送求救信号,例如,在检测到车内存在被困生命体时,车载系统可拨打驾驶员电话,并播放系统预先录制的或者用户预先保存的求救语音,也可利用云端服务器,通过驾驶员的手机等设备上的车辆管理APP向驾驶员发送上述实时的红外热像图以及车辆定位等信息,并控制手机响铃振动,以引起用户的注意。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相关传感器检测车内环境,如温度、氧气含量等,以为后续的救援提供行动依据,由此,不仅能够引起用户的注意,提高求救的成功率,保障被困生命体的安全,也改善了车辆的安全性能,使其更具智能化和人性化。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发送急救信号至预设终端之后,还包括:接收用户的开窗留缝指令;根据开窗留缝指令控制车辆的一个或多个车窗下降对应高度。
具体地,在车载系统向驾驶员的移动终端发送急救信号后,驾驶员可以基于HTTP通信协议,收到车机端的警报消息。当驾驶员接听车机所拨打的电话或查看车辆管理APP中实时的红外检测图像后,可通过云端服务器向车机端发送远程控制相应车窗留缝的请求,继而车机可以通过CAN总线向MCU传递该控制信号,以控制对应车窗,如天窗、后侧车辆等下降到对应高度,从而使得用户在收到求救信号后,能够通过移动终端及时控制车辆执行相应地急救动作,形成车辆与用户之间的远程实时互动,提高了对被困生命体救援的有效性和成功率,有效保障车内被困生命体的生命安全,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接收用户的开窗留缝指令之前,还包括:获取急救信号的发送持续时长,并在发送持续时长大于预设时长且未接收到开窗留缝指令时,发送第二急救信号至第一报警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接收用户的开窗留缝指令之前,本申请的实施例还可以获取急救信号的发送持续时长,并根据发送持续时长判断是否需要向报警终端发送急救信号。
举例而言,通过红外线探测器发现车内有生命体存在时,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基于车联网,通过拨打电话或利用车辆管理APP控制手机振动响铃等方式向用户发送提醒,若用户在5分钟内收到上述提醒消息并向车辆发送控制车窗留缝的指令时,车辆根据用户下发了开窗留缝指令控制车窗下降;若超过5分钟用户都没有反应或未开窗成功时,车机可以根据系统默认设置,自动开启全部开窗,并立即向119发送车辆定位信息等进行报警求救。
由此,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对急救信号发送时长进行分析,以判断是否向119发送求救信号并自动控制车窗下降,从而不仅有效保障了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也进一步提高了救援的效率和成功率,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改善了车辆的智能化水平。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控制车辆的一个或多个车窗下降对应高度之后,还包括:检测车辆的一个或多个车窗是否成功下降;在检测到一个或多个车窗未成功下降时,发送第三急救信号至第二报警终端。
进一步地,在控制车辆相应地车窗下降到对应高度之后,本申请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车窗传感器等设备检测车窗是否根据用户或系统的具体要求下降至指定位置。若检测到车窗未成功下降时,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控制车机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发送车辆定位等信息,由此,通过判断车窗是否成功下降至指定位置,进一步扩大求救途径和范围,有效提高了救援的成功率,使得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在步骤S103中,根据实际车内环境匹配最佳的解救策略,并控制车辆按照最佳的解决策略执行解救动作。
通过上述控制车窗下降并向用户、120以及119等发送求救信息后,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根据车内的实际环境选择最佳的解救策略,以控制车辆根据最佳的解决策略对被困生命施救,如图3所示。
其中,上述解救策略可以是车载系统模拟人员被困时,根据车内的不同生命条件,如车内温度、氧气含量等,预先设定的对应的解救方法。在实际救援过程中,车辆可以根据不同的车内环境自动匹配最佳的解救策略,以控制车辆实施自救,从而使得车辆主动地对被困人员实施急救,最大程度上保障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为其他救援人员的到来提供充分的安全时间,极大提升了救援的有效性和成功率,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的智能化和人性水平,保障了车辆的安全性。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车辆按照最佳的解决策略执行解救动作,包括:检测车辆的当前车内环境是否满足预设生命条件;在检测到当前车内环境不满足预设生命条件时,控制车辆的至少一个声学报警装置和/或至少一个光学显示装置进行报警的同时,发送第四急救信号至第三报警终端。
具体地,在根据车内实际环境选择最佳的解救策略时,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通过车载系统预先存储的不同生命条件的指标以及对应急救措施,继而根据车内实际生命条件匹配最佳的解救策略实施救援,由此,通过预设生命条件能够对车内被困人员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量化,从而更精准的控制车辆实施相应的急救措施,更好地保障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提升了救援的成功率和有效性,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和智能化程度。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预设生命条件包括车辆的实际温度达到最高温度阈值或者车辆的实际氧气值降低至氧气危险临界值。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生命条件包括车辆的实际温度和实际氧气含量等,具体地,本申请的实施例在红外探测器检测到车内有生命体征,发出警报信息的同时,可利用氧气检测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等设备对车内的环境进行检测,并将所获取的检测数值与车载系统预先设定的安全临界值进行比较,若任意一类数据超过安全值时,则车辆通过CAN总线将上述数据通过车联网和云服务器发送至用户或120和119的终端中,并控制车身控制器执行相应急救措施。
举例而言,当车载系统设定车内安全氧气含量为20%,最高安全温度为40摄氏度,若此时传感器检测氧气含量为16%,则不论车内具体温度为多少,都将车内的氧气含量值、温度以及车辆的定位数据发送到驾驶员或119和120的终端设备中,并通过MCU控制车身控制器执行降下车窗等急救措施,由此,通过相应的传感器获取车内实际温度或氧气含量值,以得到可靠的急救参考数据和指标,并与安全阈值相比,确定车内的危险程度以便执行对应的急救策略,有效提高了救援的成功率,保障了被困人员的安全,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车辆的智能化水平。
进一步地,本申请的实施例检测到车内温度和氧气含量超过安全阈值时,还可以控制车辆开启空调并设置适宜的温度,如20摄氏度等,同时通过车门控制器将车门解锁,并利用车载语音系统进行语音播报,如“开门已解锁”等,以提醒被困人员可以开启车门进行自救。此外,本申请的实施例也可以根据车内氧气含量和温度,控制车辆以一定的频率和响度,执行闪烁车辆转向灯并进行鸣笛等措施,从而引起车辆周围人的注意,前来急救。
与此同时,本申请的实施例还可通过用户预先存储的其他紧急联系人的手机号码,并向上述紧急联系人,如亲戚朋友等的移动终端发送车辆定位以及车内红外线热像图、氧气含量值以及温度等急救信息,从而进一步扩大求救范围,提高救援的成功率。
由此,本申请的实施例检测车辆的当前车内环境是否满足系统预设生命条件,以控制车辆的声学报警装置和光学显示装置进行报警,同时,向紧急联系人发送急救信号,从而进一步扩大求救范围和途径,提高报警的有效性和救援的成功率,最大程度上保障了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改善了车辆的安全性和智能化程度,极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检测车内被困生命体的急救方法,检测处于闭锁状态下的车辆内是否存在生命体征;在检测到存在生命体征时,发送第一急救信号至预设终端的同时,检测车辆的实际车内环境;根据实际车内环境匹配最佳的解救策略,并控制车辆按照最佳的解决策略执行解救动作。本申请通过向终端发送求救信号,同时控制车辆对被困生命体执行最佳的解救动作,从而极大提高了救援效率和成功率,保障了被困生命体的生命安全,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其次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检测车内被困生命体的急救装置。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检测车内被困生命体的急救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如图4所示,该检测车内被困生命体的急救装置10包括:第一检测模块100、第二检测模块200以及控制模块300。
其中,第一检测模块100,用于检测处于闭锁状态下的车辆内是否存在生命体征。
第二检测模块200,用于在检测到存在生命体征时,发送第一急救信号至预设终端的同时,检测车辆的实际车内环境。
控制模块300,用于根据实际车内环境匹配最佳的解救策略,并控制车辆按照最佳的解决策略执行解救动作。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检测车内被困生命体的急救装置 10还包括:接受模块和下降模块。
其中,接受模块,用于在发送急救信号至预设终端之后接收用户的开窗留缝指令。
下降模块,用于根据开窗留缝指令控制车辆的一个或多个车窗下降对应高度。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检测车内被困生命体的急救装置 10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在接收用户的开窗留缝指令之前获取急救信号的发送持续时长,并在发送持续时长大于预设时长且未接收到开窗留缝指令时,发送第二急救信号至第一报警终端。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检测车内被困生命体的急救装置 10还包括:第三检测模块和发送模块。
其中,第三检测模块,用于在控制车辆的一个或多个车窗下降对应高度之后检测车辆的一个或多个车窗是否成功下降。
发送模块,用于在检测到一个或多个车窗未成功下降时,发送第三急救信号至第二报警终端。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300包括:探测单元和报警单元。
其中,探测单元,用于检测车辆的当前车内环境是否满足预设生命条件。
报警单元,用于在检测到当前车内环境不满足预设生命条件时,控制车辆的至少一个声学报警装置和/或至少一个光学显示装置进行报警的同时,发送第四急救信号至第三报警终端。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预设生命条件包括车辆的实际温度达到最高温度阈值或者车辆的实际氧气值降低至氧气危险临界值。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检测车内被困生命体的急救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检测车内被困生命体的急救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检测车内被困生命体的急救装置,检测处于闭锁状态下的车辆内是否存在生命体征;在检测到存在生命体征时,发送第一急救信号至预设终端的同时,检测车辆的实际车内环境;根据实际车内环境匹配最佳的解救策略,并控制车辆按照最佳的解决策略执行解救动作。本申请通过向终端发送求救信号,同时控制车辆对被困生命体执行最佳的解救动作,从而极大提高了救援效率和成功率,保障了被困生命体的生命安全,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该车辆可以包括:
存储器501、处理器502及存储在存储器501上并可在处理器5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502执行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检测车内被困生命体的急救方法。
进一步地,车辆还包括:
通信接口503,用于存储器501和处理器502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501,用于存放可在处理器5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存储器501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如果存储器501、处理器502和通信接口503独立实现,则通信接口503、存储器501和处理器502可以通过总线相互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总线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为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Component,简称为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简称为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5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可选地,在具体实现上,如果存储器501、处理器502及通信接口503,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实现,则存储器501、处理器502及通信接口503可以通过内部接口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处理器502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为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为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的检测车内被困生命体的急救方法。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N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N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N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N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N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检测车内被困生命体的急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处于闭锁状态下的车辆内是否存在生命体征;
在检测到存在所述生命体征时,发送第一急救信号至预设终端的同时,检测所述车辆的实际车内环境;以及
根据所述实际车内环境匹配最佳的解救策略,并控制所述车辆按照所述最佳的解决策略执行解救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送所述急救信号至所述预设终端之后,还包括:
接收用户的开窗留缝指令;
根据所述开窗留缝指令控制所述车辆的一个或多个车窗下降对应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用户的开窗留缝指令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急救信号的发送持续时长,并在所述发送持续时长大于预设时长且未接收到所述开窗留缝指令时,发送第二急救信号至第一报警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所述车辆的一个或多个车窗下降对应高度之后,还包括:
检测所述车辆的一个或多个车窗是否成功下降;
在检测到所述一个或多个车窗未成功下降时,发送第三急救信号至第二报警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车辆按照所述最佳的解决策略执行解救动作,包括:
检测所述车辆的当前车内环境是否满足预设生命条件;
在检测到所述当前车内环境不满足所述预设生命条件时,控制所述车辆的至少一个声学报警装置和/或至少一个光学显示装置进行报警的同时,发送第四急救信号至第三报警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生命条件包括所述车辆的实际温度达到最高温度阈值或者所述车辆的实际氧气值降低至氧气危险临界值。
7.一种检测车内被困生命体的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处于闭锁状态下的车辆内是否存在生命体征;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在检测到存在所述生命体征时,发送第一急救信号至预设终端的同时,检测所述车辆的实际车内环境;以及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际车内环境匹配最佳的解救策略,并控制所述车辆按照所述最佳的解决策略执行解救动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受模块,用于在发送所述急救信号至所述预设终端之后接收用户的开窗留缝指令;
下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开窗留缝指令控制所述车辆的一个或多个车窗下降对应高度。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车内被困生命体的急救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车内被困生命体的急救方法。
CN202210803303.1A 2022-07-07 2022-07-07 检测车内被困生命体的急救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1581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03303.1A CN115158160A (zh) 2022-07-07 2022-07-07 检测车内被困生命体的急救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03303.1A CN115158160A (zh) 2022-07-07 2022-07-07 检测车内被困生命体的急救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58160A true CN115158160A (zh) 2022-10-11

Family

ID=83493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03303.1A Pending CN115158160A (zh) 2022-07-07 2022-07-07 检测车内被困生命体的急救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5816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44117U (zh) 防酒驾系统及智能汽车
CN103978977A (zh) 基于人体通信的汽车监控系统和方法
JP2002063668A (ja) 車内の人検出通報装置及び危険状態回避装置
CN202491773U (zh) 一种汽车车内后视镜及一种车内人体安全报警系统
CN108162903B (zh) 监测车辆的方法和装置
CN106218571A (zh) 一种防车内窒息装置
CN108119003A (zh) 用于增强车库门开启器远程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US20200189462A1 (en) In-vehicle accident prevention device and in-vehicle accident prevention system
CN112937437A (zh) 一种车辆分级报警方法及报警系统
JP2017218032A (ja) 車載装置
CN102582522A (zh) 一种汽车车内后视镜及一种车内人体安全报警系统
CN109552233A (zh) 一种安全监护装置及监护方法
CN215552866U (zh) 一种车辆告警系统及汽车
CN114274872A (zh) 车内生命体征的预警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车辆
CN113978354A (zh) 一种车辆控制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58160A (zh) 检测车内被困生命体的急救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US20220337696A1 (en) Method for Driving an Emergency Reaction System
CN114932858A (zh) 一种防止车辆误锁儿童于车内的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14613109A (zh) 基于传感器融合的车内活体安全检测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WO2017206835A1 (zh) 报警方法和报警装置
CN211765391U (zh) 一种车内预警系统及汽车
CN111080964A (zh) 一种车辆报警方法、装置、车辆及报警设备
CN216424337U (zh) 一种乘客遗落提醒系统及车辆
CN109204211A (zh) 一种智能汽车
CN216761684U (zh) 一种车载防护系统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