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54645A - 抑菌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医用材料 - Google Patents

抑菌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医用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54645A
CN115154645A CN202211014506.9A CN202211014506A CN115154645A CN 115154645 A CN115154645 A CN 115154645A CN 202211014506 A CN202211014506 A CN 202211014506A CN 115154645 A CN115154645 A CN 1151546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rch
quaternary ammonium
ammonium salt
reaction
wax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1450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54645B (zh
Inventor
邹方明
李玲
刘信宏
刘连涛
张敏
宋翠翠
柏桓
夏毅然
赵成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kesaisi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kesais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kesais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kesais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1450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546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546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546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546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546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4/00Surgical adhesives or cements; Adhesives for colostomy devices
    • A61L24/001Use of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A61L24/0015Medicaments; Bioc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4/00Surgical adhesives or cements; Adhesives for colostomy devices
    • A61L24/001Use of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4/00Surgical adhesives or cements; Adhesives for colostomy devices
    • A61L24/04Surgical adhesives or cements; Adhesives for colostomy device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 A61L24/043Mixtures of 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300/00Biologically active materials used in bandages, wound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medical devices
    • A61L2300/20Biologically active materials used in bandages, wound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medical devices containing or releasing organic materials
    • A61L2300/204Biologically active materials used in bandages, wound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medical devices containing or releasing organic materials with nitrogen-containing functional groups, e.g. aminoxides, nitriles, guanidines
    • A61L2300/208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300/00Biologically active materials used in bandages, wound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medical devices
    • A61L2300/40Biologically active materials used in bandages, wound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medical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 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r mode of action
    • A61L2300/404Biocides, antimicrobial agents, antiseptic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300/00Biologically active materials used in bandages, wound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medical devices
    • A61L2300/40Biologically active materials used in bandages, wound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medical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 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r mode of action
    • A61L2300/418Agents promoting blood coagulation, blood-clotting agents, embolising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400/00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A61L2400/04Materials for stopping bleed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olysaccharides And Polysaccharide Derivati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菌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医用材料,涉及生物医用材料的技术领域,该抑菌止血材料由季铵盐淀粉和蜡质淀粉交联得到,其中季铵盐淀粉是由可溶性淀粉与季铵盐反应得到的季铵基团修饰的可溶性淀粉。该抑菌止血材料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止血材料缺少抑菌效果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抑菌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医用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抑菌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医用材料。
背景技术
止血是外科及创伤手术中的核心技术之一,良好的止血技术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目前常用的有效止血方法是采用生物相容性的可吸收材料来止血,近年来医学界对止血材料的要求日益增高,但国内外研制的止血材料产品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缺陷,特别是发生伤口较深或创面较大的出血时,大多数止血产品无法在止血同时提供抗菌效果,从而造成高概率创面感染。因此研制一种既安全、止血效果好,又具备抗菌性能的止血材料,便可缓解医学界创面易感染的难题。
目前,临床使用的可吸收止血材料主要有胶原类(含微纤维蛋白胶)、明胶类、海藻酸类、氧化纤维素和氧化再生纤维素类、壳聚糖类和淀粉类等。这些材料在临床实际应用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中淀粉类止血材料是近期受医学界备受关注的,因淀粉类材料生物相容性好,通过吸水作用富集浓缩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从而实现止血,在机体内降解时间短。
专利号为6060461的美国发明专利和专利号为100453122中国专利分别公开了一种微孔多聚糖止血粉(Arista)制备方法和一种止血微粒及其制法。用原淀粉交联的制成止血粉,其生物相容性好,但吸水性不够强、吸水倍率低、且吸水速率慢,限制了其止血性能的提高;专利号为ZL200810009706.9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变性淀粉的可吸收性或生物相容性止血材料,其生物相容性止血材料直接用于有血创面,立即止血,吸水倍率、吸水速度明显提高,具有更大的粘度和粘性,止血同时起到封堵破损组织及血管的作用;公开号为CN101584876A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粉,由原淀粉与羧甲基壳聚糖乳化交联制备得到,由于羧甲基壳聚糖的亲水性易与血细胞结合,提高了材料的凝血作用;公开号为CN102988407A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淀粉-透明质酸钠止血剂及其制备方法,将淀粉与透明质酸混合溶液加热后加入引发剂,之后投入喷雾干燥器中进行喷雾干燥制得淀粉-透明质酸的多孔微球;公开号为CN103055343A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复合止血粉,主要由马铃薯淀粉经醋酸酐/已二酸-琥珀酸酐改性交联后与透明质酸盐溶液相复合,干燥后制成。中国专利CN201510142963.X一种复合淀粉止血粉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以马铃薯淀粉和变性淀粉为原料,将马铃薯淀粉和变性淀粉分别经乳化交联处理后,再各自过筛,最后采用干粉混合法以一定比例将两者混合而得。
上述提到的淀粉类止血材料均具有一定的止血效果,还具有组织反应小、无抗原活性、体内可降解等优点。但上述淀粉类止血材料都没有抑菌作用。由于多数情况下创伤和感染总是同时发生,由于受到创伤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创伤后感染发生率极高,同时在后续治疗中可能会引起新的继发性感染和交叉感染,目前控制细菌感染常常采用的方法为应用抗生素,但抗生素会局部创面的抑菌效果往往有限,而且还具有耐药性、毒副作用及抗生素滥用等问题。因此,一种兼具抑菌作用的止血材料是目前市场需要的。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菌止血材料,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止血材料缺少抑菌效果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抑菌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抑菌材料或其制备方法在医用材料中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特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菌止血材料,该抑菌止血材料由季铵盐淀粉和蜡质淀粉交联得到;所述季铵盐淀粉是由可溶性淀粉与季铵盐反应得到的季铵基团修饰的可溶性淀粉。
优选地,所述季铵盐选自环氧基短烷基链季铵盐;或,环氧氯丙烷和短链烷基叔胺的反应产物;
优选地,所述蜡质淀粉包括蜡质马铃薯淀粉、蜡质小麦淀粉、蜡质木薯淀粉和蜡质大米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使用交联剂交联季铵盐淀粉和蜡质淀粉;所述交联剂包括三氯氧磷、环氧氯丙烷或三偏磷酸钠;
优选地,按照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抑菌止血材料由5%~99%的季铵盐淀粉和1%~95%的蜡质淀粉交联得到,且所述季铵盐淀粉和所述蜡质淀粉的质量百分比之合为100%。
优选地,所述抑菌止血材料的剂型为粉剂、海绵剂、雾剂、膜剂或贴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抑菌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季铵盐淀粉和蜡质淀粉在交联剂的作用下进行交联反应,得到所述抑菌止血材料。
优选地,所述季铵盐淀粉和所述蜡质淀粉的质量比为5:95~99:1;
优选地,所述交联剂包括三氯氧磷、环氧氯丙烷或三偏磷酸钠;
优选地,所述交联反应的反应条件为:在30~60℃温度下恒温搅拌反应12~72h。
优选地,所述季铵盐淀粉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将季铵盐和可溶性淀粉溶于水,调节pH至9~12,反应温度为30~60℃,搅拌反应8~48h;
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将季铵盐淀粉液和蜡质碱化淀粉液混合后得到淀粉混合液;然后将所述淀粉混合液加入至油相中,进行交联反应;
所述季铵盐淀粉液为季铵盐淀粉和水混合加热得到的糊状物;所述蜡质碱化淀粉液为蜡质淀粉在碱性水溶液中碱化得到的糊状物;所述油相为分散剂和乳化剂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分散剂加入到反应容器中,设定反应容器温度为30~60℃,并搅拌;同时向反应容器中加入乳化剂;当分散剂和乳化剂的混合物温度达到反应容器设定温度后,向反应容器中加入淀粉混合液,继续搅拌0.5~2h后,加入交联剂;
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在交联反应完成后,静置反应体系,分层后去除反应体系中的油相,然后将剩余反应产物纯化后得到所述抑菌止血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抑菌止血材料,或上述抑菌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制备医用材料中的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医用材料,该医用材料包含上述抑菌止血材料,或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抑菌止血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抑菌止血材料具有良好的亲水性、粘附性、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活性,该抑菌止血材料由季铵盐淀粉和蜡质淀粉交联得到,其中季铵盐淀粉为季铵基团修饰的可溶性淀粉。
季铵盐具有良好的杀菌性能,其杀菌有效部分为有机根与氮原子结合而成的阳离子基团,由于细菌细胞壁上带负电荷,季铵盐N+上带正电荷,相遇时两者相互吸引,季铵盐能吸附到细菌上,将亲脂侧链尾部插入细菌胞膜,使胞膜的电平衡受到干扰,导致胞膜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胞内容物外泄,细菌死亡。
季铵盐淀粉除了具有抗菌作用外,由于该基团中带有正电荷,可以吸附血小板和红细胞,诱导血小板活化,促进血液凝固。因此,季铵盐基团的引入除了具有抑菌作用外,还可以实现促凝血方面的作用。
季铵盐淀粉与蜡质淀粉经交联反应制备得到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交联季铵盐复合淀粉,其结构可以快速吸附血液中的水,加速正常的凝血;由于蜡质淀粉的加入,可以使形成凝胶的粘附性增强,有效封堵出血创面,形成较强的凝胶和粘附性基质,为后续的止血提供机械屏障。
本发明提供的抑菌止血材料具有较强亲水性,吸水率高,吸水速度快,凝胶粘附性强,具有止血和抑菌双重功效的优势,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特性,可用于有血创面出血区的辅助止血,适用于各种创伤和手术组织创面出血区的止血。该材料迅速有效止血的同时,还具有预防感染的作用,缓解了目前临床外科手术易于感染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菌止血材料,该抑菌止血材料由季铵盐淀粉和蜡质淀粉交联得到;所述季铵盐淀粉是由可溶性淀粉与季铵盐反应得到的季铵基团修饰的可溶性淀粉。
可溶性淀粉(solublestarch),是淀粉经过氧化剂、酸、甘油、酶或其他方法处理而成的淀粉衍生物,其淀粉来源包括但不限于大米、玉米、小米、土豆或红薯。可溶性淀粉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无臭无味,不溶于冷水、乙醇和乙醚,在沸水中可溶解为透明溶液,冷却后不结冰,化学性质稳定。将可溶性淀粉与季铵盐反应后,得到的可溶性淀粉被季铵基团修饰,季铵基团赋予了可溶性淀粉杀菌性能;并由于季铵基团带正电,可以吸附血小板和红细胞,诱导血小板活化,促进血液凝固,因此进一步实现了抑菌止血材料的凝血作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用于修饰可溶性淀粉的季铵盐选自环氧基短烷基链季铵盐,所述环氧基短烷基链季铵盐为短烷基碳原子数为1~3,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2或3的环氧基短烷基链季铵盐。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用于修饰可溶性淀粉的季铵盐选自环氧氯丙烷和短链烷基叔胺的反应生成的具有环氧结构的季铵盐,所述短链烷基叔胺为含碳在1~3的烷基叔胺,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含碳为1、2或3的烷基叔胺;所述短链烷基叔胺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三甲基胺、N,N-二甲基乙胺、N,N-二甲基丙胺或N,N-二甲基丁胺。
蜡质淀粉可选自蜡质马铃薯淀粉、蜡质小麦淀粉、蜡质木薯淀粉和蜡质大米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蜡质淀粉可以使抑菌止血材料的粘附性增强,有效封堵出血创面,形成较强的凝胶和粘附性基质,为后续的止血提供机械屏障。
季铵盐淀粉与蜡质淀粉交联后得到的抑菌止血材料具有三维网状结构,可以快速吸附血液中的水,加速正常的凝血。综上,本发明提供的抑菌止血材料适用于各种创伤和手术组织创面出血区的止血,实现迅速有效止血的同时还兼具预防感染的功能。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使用交联剂交联季铵盐淀粉和蜡质淀粉;所述交联剂包括三氯氧磷、环氧氯丙烷或三偏磷酸钠,所述交联剂优选环氧氯丙烷。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按照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抑菌止血材料由5%~99%的季铵盐淀粉和1%~95%的蜡质淀粉交联得到,季铵盐淀粉的用量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99%;蜡质淀粉的用量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或95%;且所述季铵盐淀粉和所述蜡质淀粉的质量百分比之合为100%。
在上述配比方案中,更优选地,所述抑菌止血材料由50%~90%的季铵盐淀粉和10%~50%的蜡质淀粉交联得到;进一步优选地,由50%~80%的季铵盐淀粉和20%~50%的蜡质淀粉交联得到;更进一步优选地,由70%的季铵盐淀粉和30%的蜡质淀粉交联得到。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抑菌止血材料的性状为粉状或海绵状,可直接将粉状或海绵状材料作用于创面;粉状抑菌止血材料的粒径优选为10~500微米,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0、20、30、50、80、100、150、180、200、250、280、300、320、350、400、450或500微米,或上述任意两点值之间的范围,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30~100微米、30~180微米、30~200微米、60~250微米、30~250微米、100~400微米或250~500微米,优选为30~250微米。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抑菌止血材料还可以进一步加工为本领域可接受的外用剂型,可作用于创面以实现其抑菌止血功效的本领域可接受的剂型均属于本发明抑菌止血材料的保护范围,抑菌止血材料的剂型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粉剂、海绵剂、雾剂、膜剂或贴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抑菌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季铵盐淀粉和蜡质淀粉在交联剂的作用下进行交联反应,得到所述抑菌止血材料。
在交联反应中,季铵盐淀粉和蜡质淀粉的质量总和,与交联剂的质量比优选为1:0.1~2,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0.1、1:0.5、1:1、1:1.5或1:2。
其中,季铵盐淀粉和蜡质淀粉的质量比为优选为5:95~99:1,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5:95、10:90、20:80、30:70、40:60、50:50、60:40、70:30、80:20、90:10或99:1,优选为50:50~90:10,更优选为50:50~80:20,进一步优选为70:30。
交联剂优选包括三氯氧磷、环氧氯丙烷或三偏磷酸钠,优选使用环氧氯丙烷进行交联反应。交联反应的优选反应条件为:在30~60℃温度下恒温搅拌反应12~72h;交联反应的反应温度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30、35、40、45、50、55或60℃;反应时间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2、15、18、20、24、30、36、40、48、50、60、65或72h。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用于制备抑菌止血材料的季铵盐淀粉由季铵盐和可溶性淀粉在碱性环境中反应得到。其中,用于制备季铵盐淀粉的季铵盐可选自市售环氧基短烷基链季铵盐,环氧基短烷基链季铵盐指的是碳原子数为1~3的环氧基短烷基链季铵盐。或者,用于制备季铵盐淀粉的季铵盐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将短链烷基叔胺、盐酸、环氧氯丙烷在水溶液中混合反应,其中短链烷基叔胺为含碳在1-3的烷基叔胺,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三甲基胺、N,N-二甲基乙胺、N,N-二甲基丙胺或N,N-二甲基丁胺。
各物质在水溶液中的浓度优选如下:
短链烷基叔胺在水中的浓度可选地为1~50wt%,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5、10、15、20、25、30、35、45或50wt%,优选为1~30wt%。
盐酸在水中的浓度可选地为10~30wt%,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0、12.5、15、20、25、27.5或30wt%,优选为15~25wt%。
环氧氯丙烷在水中的浓度为1-50wt%,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5、10、15、20、25、30、35、45或50wt%,优选为1~20wt%。
短链烷基叔胺、盐酸、环氧氯丙烷在水溶液中混合反应的反应条件优选如下:
反应温度25~50℃,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25、30、35、40、45或50℃;在搅拌的条件下反应2~30h,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2、4、8、12、24或30h,得到季铵盐。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季铵盐淀粉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将季铵盐和可溶性淀粉溶于水,调节体系pH至9~12,但不限于为9、10、11或12,更优选为10~11;反应温度为30~60℃,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30、35、40、45、50、55或60℃;搅拌反应8~48h,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8、10、12、16、20、24、30、36或48h。
用于反应的季铵盐和可溶性淀粉的质量比优选为1:3~3:1,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3、1:2、1:1.5、1:1、1.5:1、2:1或3:1,优选为1:1。
可溶性淀粉与水的质量比优选为1:1~10,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1、1:2、1:3、1:4、1:5、1:6、1:7、1:8、1:9或1:10。
季铵盐和可溶性淀粉反应完成后,还优选包括如下步骤:调节反应体系至中性,经纯化后得到所述季铵盐淀粉,纯化优选包括对反应产物依次进行水洗、脱水、抽滤和干燥,得到季铵盐淀粉。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将季铵盐淀粉液和蜡质碱化淀粉液混合后得到淀粉混合液作为水相;然后将水相加入至油相中,进行交联反应。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季铵盐淀粉液为季铵盐淀粉和水混合加热得到的糊状物,优选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将季铵盐淀粉和水在70~90℃,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70、75、80、85或90℃,的温度条件下加热至糊状;季铵盐淀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5~100,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5、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或1:100。上述加热优选采用水浴加热。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蜡质碱化淀粉液为蜡质淀粉在碱性水溶液中碱化得到的糊状物,优选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将蜡质淀粉在碱性水溶液中碱化0.5~6h成糊状,碱化时间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0.5、1、1.5、2、2.5、3、3.5、4、4.5、5、5.5或6h;蜡质淀粉和水的质量比为1:5~100,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5、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或1:100。碱性水溶液优选为氢氧化钠水溶液,更优选为质量百分数为2%的氢氧化钠水溶液。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油相为分散剂和乳化剂的混合物。其中分散剂选自液体石蜡或植物油,优选为液体石蜡。乳化剂优选包括司班系列乳化剂和吐温系列乳化剂中的一种或几种;司班系列乳化剂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司班20、司班40、司班60、司班80或司班85,优选包括司班80;吐温系列乳化剂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吐温20、吐温40、吐温60或吐温80,优选包括吐温6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季铵盐淀粉和蜡质淀粉的质量总和,与分散剂的质量比为1:20~300,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20、1:50、1:75、1:100、1:150、1:175、1:200、1:225、1:250、1:275或1:30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季铵盐淀粉和蜡质淀粉的质量总和,与乳化剂的质量比为1:1~5,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1、1:2、1:3、1:4或1: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水相的淀粉混合液加入至油相中的步骤,优选按照如下方式实施:将分散剂加入到反应容器中,设定反应容器温度为30~60℃,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30、35、40、45、50、55或60℃,同时搅拌;搅拌的过程中同时向反应容器中缓慢加入乳化剂;当分散剂和乳化剂的混合物温度达到反应容器设定温度后,向反应容器中加入淀粉混合液,继续搅拌0.5~2h,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0.5、1、1.5或2h,加入交联剂,优选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交联剂。
上述实施方式中,搅拌分散剂和乳化剂的搅拌转速,搅拌所述淀粉混合液和油相的搅拌转速,和,搅拌条件下加入交联剂的搅拌转速分别独立的为100~400r/min,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00、150、200、250、300、350或400r/min。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在交联反应完成后,静置反应体系,静置时间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4、5、6、7、8、9、10、11或12h,分层后去除反应体系中的油相,然后将剩余反应产物纯化后得到所述抑菌止血材料。
纯化优选按照如下方式纯化:包括对所述剩余反应产物进行洗涤、干燥和灭菌处理。
洗涤优选使用洗涤剂洗涤,洗涤剂可选地采用乙酸乙酯、乙醇、丙酮和水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采用丙酮和乙醇。
干燥优选包括将洗涤后的反应产物在35~80℃的条件下干燥,干燥温度例如可以为35、40、45、50、55、60、65、70、75或80℃,干燥温度优选为40~60℃。干燥方式优选采用鼓风干燥、沸腾制粒干燥、真空冷冻干燥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优选一种或两种;干燥时间优选为1~72h,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4、5、8、12、18、24、32、36、40或48h,干燥时间更优选为4~48h。
灭菌优选采用辐射灭菌。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抑菌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a)制备季铵盐:将所述短链烷基叔胺、盐酸和环氧氯丙烷在水溶液中混合,控制反应温度25~50℃条件,搅拌反应为2~30小时;反应结束后,经减压旋转蒸发、分离提纯,得粉末状季铵盐;步骤(a)也可以选择市售的环氧基短烷基链季铵盐。
(b)制备季铵盐淀粉:将步骤(a)中得到的季铵盐和可溶性淀粉溶于水中,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9~12,控制反应温度30~60℃条件,搅拌反应8~48小时,反应完成后用调节pH至中性,然后对反应产物依次进行水洗涤、乙醇脱水、抽滤和干燥处理,得到季铵盐淀粉。
(c)制备水相:
制备季铵盐淀粉液:按配方量取步骤(b)制备得到的季铵盐淀粉,加入5~100质量倍数的水,在70~90℃水浴条件下加热至糊状;
制备蜡质碱化淀粉液:称取配方量的蜡质淀粉,加入5~100倍质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碱化0.5~6h至糊状;
将季铵盐淀粉液与蜡质碱化淀粉液混合,搅拌混匀得到淀粉混合液。
(d)混合:将分散剂加入到反应容器中,调整反应容器温度为30~60℃,开启搅拌,调节转速为100~400r/min,再缓慢加入乳化剂,待溶液温度达到反应容器的设定温度后,加入淀粉混合液,继续强力搅拌0.5~2h。
(e)交联反应:在搅拌条件下加入交联剂,30~60℃条件下恒温搅拌反应12~72h。
(f)制微球:将步骤(e)的反应产物静置4~12h,分层后,将上层油相去除,下层料液经洗涤后,经干燥、灭菌制备得到所述抑菌止血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抑菌止血材料,或上述抑菌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制备医用材料中的应用。所述应用的实例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将上述抑菌止血材料作为医用材料中的抑菌止血组分;或,将上述制备方法作为制备医用材料的制备过程的一部分,例如还包括将上述抑菌止血材料继续加工至目标的剂型;或添加其他功效或治疗性成分;或者还包括分装以及包装,或与其他医用材料部分配套或组装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医用材料,所述医用材料包括上述抑菌止血材料,或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抑菌止血材料。上述抑菌止血材料,或,或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抑菌止血材料作为医用材料的抑菌止血功能组分,所述医用材料还可选地包括其他功能或功效成分,或辅料,或用于实现支撑、贴覆或粘接等一种或多种功能的部件。
将上述抑菌止血材料,或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抑菌止血材料应用于制备医用材料,或包含上述抑菌止血材料,或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抑菌止血材料的医用材料的技术方案均基于上述抑菌止血材料的发明构思,因此具有上述抑菌止血材料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复合淀粉医用材料,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制备季铵盐:2g三甲基胺、2g盐酸、1g环氧氯丙烷在30mL水中混合,控制水浴反应温度30℃条件下,搅拌反应为4小时;反应结束后,经减压旋转蒸发、分离提纯,得白色粉末状季铵盐;
(2)制备季铵盐淀粉:将步骤(1)中得到的季铵盐1g、可溶性淀粉3g溶于10mL水中,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10,控制反应温度30℃条件,搅拌反应为8小时,用盐酸中和至中性,水洗涤、无水乙醇脱水、抽滤、烘干,得到季铵盐淀粉;
(3)制备水相:称取季铵盐淀粉3g,加入15mL水,在90℃水浴条件下加热至糊状;称蜡玉米质淀粉1g,加入10mL的2%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碱化2h成糊状;将季铵盐化学淀粉液与蜡质碱化淀粉液混合,搅拌混匀得到淀粉混合液;
(4)混合:取液体石蜡500mL加入到反应釜中,调整反应釜温度为50℃,开启搅拌,调节转速为200r/min,再缓慢加入5mL司班80,待溶液温度达到后,加入步骤(3)制备的淀粉混合液,继续强力搅拌0.5h;
(5)交联反应:在搅拌条件下加入环氧氯丙烷0.4g,恒温搅拌反应时间为12h。
(6)制得微球:将步骤(5)料液静置12h,分层后,将上层油相去除,下层料液经丙酮洗涤3遍、无水乙醇洗涤3遍,抽滤;干燥箱中50℃烘干4h,筛选30~100微米之间的粉末状样品,包装,辐照灭菌。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复合淀粉医用材料,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制备季铵盐:2g N,N-二甲基丙胺、2g盐酸、2g环氧氯丙烷在10mL水中混合,控制水浴反应温度25℃条件下,搅拌反应为12小时;反应结束后,经减压旋转蒸发、分离提纯,得白色粉末状季铵盐;
(2)制备季铵盐淀粉:将步骤(1)中得到的季铵盐2g、可溶性淀粉2g溶于10mL水中,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11,控制反应温度40℃条件,搅拌反应为12小时,用盐酸中和至中性,水洗涤、乙醇脱水、抽滤、烘干,得到季铵盐淀粉;
(3)制备水相:称取季铵盐淀粉4g,加入20mL水,在85℃水浴条件下加热至糊状;称蜡质小麦淀粉0.5g,加入10mL的2%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碱化0.5h成糊状;将季铵盐化学淀粉液与蜡质碱化淀粉液混合,搅拌混匀得到淀粉混合液;
(4)混合:取液体石蜡1350mL加入到反应釜中,调整反应釜温度为50℃,开启搅拌,调节转速为300r/min,再缓慢加入22.5mL司班80,待溶液温度达到后,加入步骤(3)制备的淀粉混合液,继续强力搅拌0.5h;
(5)交联反应:在搅拌条件下加入环氧氯丙烷2g,恒温搅拌反应时间为24h。
(6)制得微球:将步骤(5)料液静置12h,分层后,将上层油相去除,下层料液经乙酸乙酯洗涤3遍、无水乙醇洗涤3遍,抽滤;干燥箱中40℃烘干24h,筛选30~180微米之间的粉末状样品,包装,辐照灭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复合淀粉医用材料,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制备季铵盐:9g N,N-二甲基乙胺、2g盐酸、6g环氧氯丙烷在30mL水中混合,控制水浴反应温度40℃条件下,搅拌反应为2小时;反应结束后,经减压旋转蒸发、分离提纯,得白色粉末状季铵盐;
(2)制备季铵盐淀粉:将步骤(1)中得到的季铵盐7g、可溶性淀粉3g溶于20mL水中,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11,控制反应温度40℃条件,搅拌反应为48小时,用盐酸中和至中性,水洗涤、乙醇脱水、抽滤、烘干,得到季铵盐淀粉;
(3)制备水相:称取季铵盐淀粉0.5g,加入10mL水,在70℃水浴条件下加热至糊状;称蜡质大米淀粉9.5g,加入200mL的2%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碱化0.5h成糊状;将季铵盐化学淀粉液与蜡质碱化淀粉液混合,搅拌混匀得到淀粉混合液;
(4)混合:取液体石蜡1500mL加入到反应釜中,调整反应釜温度为40℃,开启搅拌,调节转速为250r/min,再缓慢加入20mL司班80,待溶液温度达到后,加入步骤(3)制备的淀粉混合液,继续强力搅拌0.5h;
(5)交联反应:在搅拌条件下加入三偏磷酸钠1g,恒温搅拌反应时间为48h。
(6)制得微球:将步骤(5)料液静置12h,分层后,将上层油相去除,下层料液经乙酸乙酯洗涤3遍、无水乙醇洗涤3遍,抽滤;干燥箱中50℃烘干12h,筛选30~180微米之间的粉末状样品,包装,辐照灭菌。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复合淀粉医用材料,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制备季铵盐:4g N,N-二甲基丙胺、2g盐酸、2g环氧氯丙烷在20mL水中混合,控制水浴反应温度50℃条件下,搅拌反应为8小时;反应结束后,经减压旋转蒸发、分离提纯,得白色粉末状季铵盐;
(2)制备季铵盐淀粉:将步骤(1)中得到的季铵盐3g、可溶性淀粉7g溶于20mL水中,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11,控制反应温度40℃条件,搅拌反应为12小时,用盐酸中和至中性,水洗涤、乙醇脱水、抽滤、烘干,得到季铵盐淀粉;
(3)制备水相:称取季铵盐淀粉2.1g,加入100mL水,在80℃水浴条件下加热至糊状;称蜡质玉米淀粉0.9g,加入20mL的2%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碱化2h成糊状;将季铵盐化学淀粉液与蜡质碱化淀粉液混合,搅拌混匀得到淀粉混合液;
(4)混合:取液体石蜡900mL加入到反应釜中,调整反应釜温度为30℃,开启搅拌,调节转速为250r/min,再缓慢加入15mL司班80,待溶液温度达到后,加入步骤(3)制备的淀粉混合液,继续强力搅拌1h;
(5)交联反应:在搅拌条件下加入环氧氯丙烷1.5g,恒温搅拌反应时间为72h。
(6)制得微球:将步骤(5)料液静置12h,分层后,将上层油相去除,下层料液经丙酮洗涤2遍、乙酸乙酯洗涤1遍、无水乙醇洗涤3遍,抽滤;干燥箱中40℃烘干48h,筛选30~200微米之间的粉末状样品,包装,辐照灭菌。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复合淀粉医用材料,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制备季铵盐:2g N,N-二甲基丙胺、2g盐酸、2g环氧氯丙烷在20mL水中混合,控制水浴反应温度25℃条件下,搅拌反应为30小时;反应结束后,经减压旋转蒸发、分离提纯,得白色粉末状季铵盐;
(2)制备季铵盐淀粉:将步骤(1)中得到的季铵盐4g、可溶性淀粉6g溶于20mL水中,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11,控制反应温度40℃条件,搅拌反应为30小时,用盐酸中和至中性,水洗涤、乙醇脱水、抽滤、烘干,得到季铵盐淀粉;
(3)制备水相:称取季铵盐淀粉3g,加入30mL水,在70℃水浴条件下加热至糊状;称蜡质玉米淀粉3g,加入30mL的2%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碱化2h成糊状;将季铵盐化学淀粉液与蜡质碱化淀粉液混合,搅拌混匀得到淀粉混合液;
(4)混合:取液体石蜡600mL加入到反应釜中,调整反应釜温度为40℃,开启搅拌,调节转速为200r/min,再缓慢加入12mL吐温60,待溶液温度达到后,加入步骤(3)制备的淀粉混合液,继续强力搅拌2h;
(5)交联反应:在搅拌条件下加入环氧氯丙烷3g,恒温搅拌反应时间为72h。
(6)制得微球:将步骤(5)料液静置24h,分层后,将上层油相去除,下层料液经乙酸乙酯洗涤3遍、无水乙醇洗涤3遍,抽滤;干燥箱中40℃烘干24h,筛选60~250微米之间的粉末状样品,包装,辐照灭菌。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复合淀粉医用材料,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制备季铵盐:3g N,N-二甲基丙胺、2g盐酸、1.5g环氧氯丙烷在10mL水中混合,控制水浴反应温度25℃条件下,搅拌反应为24小时;反应结束后,经减压旋转蒸发、分离提纯,得白色粉末状季铵盐;
(2)制备季铵盐淀粉:将步骤(1)中得到的季铵盐6g、可溶性淀粉2g溶于20mL水中,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11,控制反应温度40℃条件,搅拌反应为16小时,用盐酸中和至中性,水洗涤、乙醇脱水、抽滤、烘干,得到季铵盐淀粉;
(3)制备水相:称取季铵盐淀粉2.7g,加入200mL水,在90℃水浴条件下加热至糊状;称蜡质玉米淀粉0.3g,加入10mL的2%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碱化2h成糊状;将季铵盐化学淀粉液与蜡质碱化淀粉液混合,搅拌混匀得到淀粉混合液;
(4)混合:取液体石蜡800mL加入到反应釜中,调整反应釜温度为40℃,开启搅拌,调节转速为300r/min,再缓慢加入9mL吐温60,待溶液温度达到后,加入步骤(3)制备的淀粉混合液,继续强力搅拌0.5h;
(5)交联反应:在搅拌条件下加入环氧氯丙烷3g,恒温搅拌反应时间为50h。
(6)制得微球:将步骤(5)料液静置20h,分层后,将上层油相去除,下层料液经乙酸乙酯洗涤3遍、无水乙醇洗涤3遍,抽滤;干燥箱中40℃烘干8h,筛选30~180微米之间的粉末状样品,包装,辐照灭菌。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复合淀粉医用材料,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制备季铵盐:10g N,N-二甲基丙胺、4g盐酸、5g环氧氯丙烷在40mL水中混合,控制水浴反应温度30℃条件下,搅拌反应为12小时;反应结束后,经减压旋转蒸发、分离提纯,得白色粉末状季铵盐;
(2)制备季铵盐淀粉:将步骤(1)中得到的季铵盐10g、可溶性淀粉5g溶于30mL水中,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12,控制反应温度40℃条件,搅拌反应为8小时,用盐酸中和至中性,水洗涤、乙醇脱水、抽滤、烘干,得到季铵盐淀粉;
(3)制备水相:称取季铵盐淀粉9.5g,加入500mL水,在90℃水浴条件下加热至糊状;称蜡质玉米淀粉0.5g,加入10mL的2%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碱化2h成糊状;将季铵盐化学淀粉液与蜡质碱化淀粉液混合,搅拌混匀得到淀粉混合液;
(4)混合:取植物油2000mL加入到反应釜中,调整反应釜温度为40℃,开启搅拌,调节转速为300r/min,再缓慢加入30mL吐温60,待溶液温度达到后,加入步骤(3)制备的淀粉混合液,继续强力搅拌0.5h;
(5)交联反应:在搅拌条件下加入环氧氯丙烷5g,恒温搅拌反应时间为50h。
(6)制得微球:将步骤(5)料液静置20h,分层后,将上层油相去除,下层料液经乙酸乙酯洗涤3遍、无水乙醇洗涤3遍,抽滤;干燥箱中40℃烘干12h,筛选30~180微米之间的粉末状样品,包装,辐照灭菌。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复合淀粉医用材料,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准备季铵盐:购买市售的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2)制备季铵盐淀粉:将步骤(1)得到的季铵盐1g、可溶性淀粉3g溶于10mL水中,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10,控制反应温度30℃条件,搅拌反应为8小时,用盐酸中和至中性,水洗涤、无水乙醇脱水、抽滤、烘干,得到季铵盐淀粉;
(3)制备水相:称取季铵盐淀粉3g,加入15mL水,在90℃水浴条件下加热至糊状;称蜡玉米质淀粉1g,加入10mL的2%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碱化2h成糊状;将季铵盐化学淀粉液与蜡质碱化淀粉液混合,搅拌混匀得到淀粉混合液;
(4)混合:取液体石蜡500mL加入到反应釜中,调整反应釜温度为50℃,开启搅拌,调节转速为200r/min,再缓慢加入5mL司班80,待溶液温度达到后,加入步骤(3)制备的淀粉混合液,继续强力搅拌0.5h;
(5)交联反应:在搅拌条件下加入环氧氯丙烷0.4g,恒温搅拌反应时间为12h。
(6)制得微球:将步骤(5)料液静置12h,分层后,将上层油相去除,下层料液经丙酮洗涤3遍、无水乙醇洗涤3遍,抽滤;干燥箱中50℃烘干4h,筛选30~100微米之间的粉末状样品,包装,辐照灭菌。
比较例1
本比较例提供了一种淀粉类材料,其中不含有季铵盐淀粉,只含有蜡质淀粉,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制备水相:称蜡质玉米淀粉3g,加入120mL的2%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碱化2h成糊状,得到淀粉液水相;
(2)混合:取液体石蜡900mL加入到反应釜中,调整反应釜温度为30℃,开启搅拌,调节转速为250r/min,再缓慢加入15mL司班80,待溶液温度达到后,继续强力搅拌1h;
(3)交联反应:在搅拌条件下加入环氧氯丙烷1.5g,恒温搅拌反应时间为72h。
(4)制得微球:将步骤(5)料液静置12h,分层后,将上层油相去除,下层料液经丙酮洗涤2遍、乙酸乙酯洗涤1遍、无水乙醇洗涤3遍,抽滤;干燥箱中40℃烘干48h,筛选30~200微米之间的粉末状样品,包装,辐照灭菌。
比较例2
本比较例提供了一种淀粉类材料,其中只含有季铵盐淀粉,不含有蜡质淀粉,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制备季铵盐:4g N,N-二甲基丙胺、2g盐酸、2g环氧氯丙烷在20mL水中混合,控制水浴反应温度50℃条件下,搅拌反应为8小时;反应结束后,经减压旋转蒸发、分离提纯,得白色粉末状季铵盐;
(2)制备季铵盐淀粉:将步骤(1)中得到的季铵盐3g、可溶性淀粉7g溶于20mL水中,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11,控制反应温度40℃条件,搅拌反应为12小时,用盐酸中和至中性,水洗涤、乙醇脱水、抽滤、烘干,得到季铵盐淀粉;
(3)筛选30~200微米之间的粉末状样品,包装,辐照灭菌。
比较例3
本比较例提供了一种淀粉类材料,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制备季铵盐:4g N,N-二甲基丙胺、2g盐酸、2g环氧氯丙烷在20mL水中混合,控制水浴反应温度50℃条件下,搅拌反应为8小时;反应结束后,经减压旋转蒸发、分离提纯,得白色粉末状季铵盐;
(2)制备季铵盐淀粉:将步骤(1)中得到的季铵盐3g、可溶性淀粉7g溶于20mL水中,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11,控制反应温度40℃条件,搅拌反应为12小时,用盐酸中和至中性,水洗涤、乙醇脱水、抽滤、烘干,得到季铵盐淀粉;
(3)制备水相:称取季铵盐淀粉3g,加入100mL水,在80℃水浴条件下加热至糊状,得到淀粉液水相;
(4)混合:取液体石蜡900mL加入到反应釜中,调整反应釜温度为30℃,开启搅拌,调节转速为250r/min,再缓慢加入15mL司班80,待溶液温度达到后,加入步骤(3)制备的淀粉液水相,继续强力搅拌1h;
(5)交联反应:在搅拌条件下加入环氧氯丙烷1.5g,恒温搅拌反应时间为72h。
(6)制得微球:将步骤(5)料液静置12h,分层后,将上层油相去除,下层料液经丙酮洗涤2遍、乙酸乙酯洗涤1遍、无水乙醇洗涤3遍,抽滤;干燥箱中40℃烘干48h,筛选30~200微米之间的粉末状样品,包装,辐照灭菌。
比较例4
本比较例提供了一种淀粉类材料,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制备季铵盐:4g N,N-二甲基丙胺、2g盐酸、2g环氧氯丙烷在20mL水中混合,控制水浴反应温度50℃条件下,搅拌反应为8小时;反应结束后,经减压旋转蒸发、分离提纯,得白色粉末状季铵盐;
(2)制备季铵盐淀粉:将步骤(1)中得到的季铵盐3g、可溶性淀粉7g溶于20mL水中,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11,控制反应温度40℃条件,搅拌反应为12小时,用盐酸中和至中性,水洗涤、乙醇脱水、抽滤、烘干,得到季铵盐淀粉;
(3)制备水相:称取季铵盐淀粉0.3g,加入10mL水,在80℃水浴条件下加热至糊状;称蜡质玉米淀粉9.7g,加入200mL的2%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碱化2h成糊状;将季铵盐化学淀粉液与蜡质碱化淀粉液混合,搅拌混匀得到淀粉混合液;
(4)混合:取液体石蜡1500mL加入到反应釜中,调整反应釜温度为30℃,开启搅拌,调节转速为250r/min,再缓慢加入20mL司班80,待溶液温度达到后,加入步骤(3)制备的淀粉混合液,继续强力搅拌1h;
(5)交联反应:在搅拌条件下加入环氧氯丙烷1g,恒温搅拌反应时间为72h。
(6)制得微球:将步骤(5)料液静置12h,分层后,将上层油相去除,下层料液经丙酮洗涤2遍、乙酸乙酯洗涤1遍、无水乙醇洗涤3遍,抽滤;干燥箱中40℃烘干48h,筛选30~200微米之间的粉末状样品,包装,辐照灭菌。
比较例5
本比较例提供了一种淀粉类材料,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制备季铵盐:10g N,N-二甲基丙胺、4g盐酸、5g环氧氯丙烷在40mL水中混合,控制水浴反应温度30℃条件下,搅拌反应为12小时;反应结束后,经减压旋转蒸发、分离提纯,得白色粉末状季铵盐;
(2)制备季铵盐淀粉:将步骤(1)中得到的季铵盐10g、可溶性淀粉5g溶于30mL水中,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12,控制反应温度40℃条件,搅拌反应为8小时,用盐酸中和至中性,水洗涤、乙醇脱水、抽滤、烘干,得到季铵盐淀粉;
(3)制备水相:称取季铵盐淀粉9.9g,加入500mL水,在90℃水浴条件下加热至糊状;称蜡质玉米淀粉0.1g,加入10mL的2%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碱化2h成糊状;将季铵盐化学淀粉液与蜡质碱化淀粉液混合,搅拌混匀得到淀粉混合液;
(4)混合:取液体石蜡2000mL加入到反应釜中,调整反应釜温度为40℃,开启搅拌,调节转速为300r/min,再缓慢加入30mL吐温60,待溶液温度达到后,加入步骤(3)制备的淀粉混合液,继续强力搅拌0.5h;
(5)交联反应:在搅拌条件下加入环氧氯丙烷5g,恒温搅拌反应时间为50h。
(6)制得微球:将步骤(5)料液静置20h,分层后,将上层油相去除,下层料液经乙酸乙酯洗涤3遍、无水乙醇洗涤3遍,抽滤;干燥箱中40℃烘干12h,筛选30~180微米之间的粉末状样品,包装,辐照灭菌。
效果例
对实施例1~8的复合淀粉医用材料、比较例1-5的产品以及美国Medafor公司研制生产的AristaTM止血粉进行吸水率、粘性功指数、抑菌试验的检测,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样品的吸水率、粘性功指数和抑菌率的实验结果
Figure BDA0003811976770000241
通过表1的数据可以得出:上述实施例采用季铵盐淀粉与蜡质淀粉复合交联制备得到的复合淀粉医用材料,其吸水倍率及粘附性能均高于单一植物淀粉止血产品和其它比较例产品。例如与对照组比较,吸水倍率高于上市产品Arista、比较例1、2、3、4、5;其抑菌性均强于上市产品Arista、比较例1、4;实施例4作为最优选实施例,其吸水倍率及粘附性均优于其他实施例,且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
吸水率、粘性功指数和抑菌试验的检测的试验方法如下:
吸水性试验:
称取0.1g样品(W0)加入10mL左右的蒸馏水中,待样品溶胀10min左右至吸水饱和后,放入离心机中,在4000rpm转速下,离心15分钟后取出,称量样品吸水后的质量(W1)。吸水率=(W1-W0)/W0×100%。
粘性功指数试验:
称取1g样品,加水至吸水饱和后形成凝水混合物粘性胶,用质构仪测定其粘性功指数。试验探头为:P36R(圆柱型探头),测试条件为常温,试验前速度:0.5mm/s;测试速度:1mm/s;测试后速度:10mm/s;应力100g;回复距离5.0mm;接触时间:10s;触发类型:自动-5g。
抑菌试验:
分别取试验例、比较例和上市产品样品,按GB15979-2002附录C中C4项规定的方法进行抑菌试验,作用时间为20min。将试验菌24h斜面培养物用PBS洗下,制成菌悬液(要求的浓度为:用100μL滴于对照样品,回收菌数为1×104~9×104CFU/mL)。取被试样品(0.75g)和对照样品(与试样同质材料,同等质量,但不含抗菌材料,且经灭菌处理)各4件(置于灭菌平皿内)或4管。取上述菌悬液,分别在每个被试样液和对照样液上或滴加100μL,均匀涂布/混合,开始计时,作用2、5、10、20min,用无菌镊分别将样液(0.5mL)投入含5mLPBS的试管内,充分混匀,作适当稀释,然后取其中2-3个稀释度,分别吸取0.5mL,置于两个平皿,用凉至40~45℃的营养琼脂培养基(细菌)或沙氏琼脂培养基(酵母菌)15mL作倾注,转动平皿,使其充分均匀,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35±2℃培养48h(细菌)或72h(酵母菌),作活菌菌落计数。试验重复3次,按下式计算抑菌率:
X4=(A-B)/A×100%;
式中:X4——抑菌率,%;
A——对照样品平均菌落数;
B——被试样品平均菌落数;
抑菌种类: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白色念珠菌(CMCC(F)98001)、大肠埃希菌(CMCC(B)44102)、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501);评价标准:菌种的抑菌率≥50%~90%,产品有抑菌作用,抑菌率≥90%,产品有较强抑菌作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抑菌止血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季铵盐淀粉和蜡质淀粉交联得到;所述季铵盐淀粉是由可溶性淀粉与季铵盐反应得到的季铵基团修饰的可溶性淀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菌止血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季铵盐选自环氧基短烷基链季铵盐;或,环氧氯丙烷和短链烷基叔胺的反应产物;
所述环氧基短烷基链季铵盐为短烷基碳原子数为1~3的环氧基短烷基链季铵盐;
所述短链烷基叔胺为含碳在1~3的烷基叔胺;
优选地,所述短链烷基叔胺选自三甲基胺、N,N-二甲基乙胺、N,N-二甲基丙胺或N,N-二甲基丁胺;
优选地,所述蜡质淀粉包括蜡质马铃薯淀粉、蜡质小麦淀粉、蜡质木薯淀粉和蜡质大米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抑菌止血材料,其特征在于,使用交联剂交联季铵盐淀粉和蜡质淀粉;所述交联剂包括三氯氧磷、环氧氯丙烷或三偏磷酸钠;
优选地,所述交联剂包括环氧氯丙烷;
优选地,按照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抑菌止血材料由5%~99%的季铵盐淀粉和1%~95%的蜡质淀粉交联得到,且所述季铵盐淀粉和所述蜡质淀粉的质量百分比之合为100%;
优选地,所述抑菌止血材料由50%~90%的季铵盐淀粉和10%~50%的蜡质淀粉交联得到;
优选地,所述抑菌止血材料由50%~80%的季铵盐淀粉和20%~50%的蜡质淀粉交联得到;
优选地,所述抑菌止血材料由70%的季铵盐淀粉和30%的蜡质淀粉交联得到;
优选地,所述抑菌止血材料的性状为粉状或海绵状;
优选地,粉状抑菌止血材料的粒径为10~500微米;
优选地,粉状抑菌止血材料的粒径为30~250微米;
优选地,所述抑菌止血材料的剂型为粉剂、海绵剂、雾剂、膜剂或贴剂。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抑菌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所述季铵盐淀粉和蜡质淀粉在交联剂的作用下进行交联反应,得到所述抑菌止血材料;
优选地,季铵盐淀粉和蜡质淀粉的质量总和,与交联剂的质量比为1:0.1~2;
优选地,所述季铵盐淀粉和所述蜡质淀粉的质量比为5:95~99:1;
优选地,所述季铵盐淀粉和所述蜡质淀粉的质量比为50:50~90:10;
优选地,所述季铵盐淀粉和所述蜡质淀粉的质量比为50:50~80:20;
优选地,所述季铵盐淀粉和所述蜡质淀粉的质量比为70:30;
优选地,所述交联剂包括三氯氧磷、环氧氯丙烷或三偏磷酸钠;
优选地,所述交联剂为环氧氯丙烷;
优选地,所述交联反应的反应条件为:在30~60℃温度下恒温搅拌反应12~72h。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季铵盐淀粉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将季铵盐和可溶性淀粉溶于水,调节pH至9~12,反应温度为30~60℃,搅拌反应8~48h;
优选地,将季铵盐和可溶性淀粉溶于水,调节pH至10~11;
优选地,所述季铵盐和所述可溶性淀粉的质量比为1:3~3:1,优选为1:1;
优选地,所述可溶性淀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1~10;
优选地,季铵盐和可溶性淀粉反应后,调节反应体系至中性,经纯化后得到所述季铵盐淀粉;
优选地,所述纯化包括对反应产物依次进行水洗、脱水、抽滤和干燥;
优选地,所述季铵盐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将短链烷基叔胺、盐酸、环氧氯丙烷在水溶液中混合,控制反应温度25~50℃,在搅拌的条件下反应2~30h得到季铵盐;所述短链烷基叔胺为含碳在1~3的烷基叔胺;
优选地,所述短链烷基叔胺选自三甲基胺、N,N-二甲基乙胺、N,N-二甲基丙胺或N,N-二甲基丁胺;
优选地,所述短链烷基叔胺在水溶液中的浓度为1~50wt%,优选为1-30wt%;
优选地,所述盐酸在水溶液中的浓度为10~30wt%,优选为15-25wt%;
优选地,所述环氧氯丙烷在水中的浓度为1-50wt%,优选为1-20wt%。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季铵盐淀粉液和蜡质碱化淀粉液混合后得到淀粉混合液;然后将所述淀粉混合液加入至油相中,进行交联反应;
所述季铵盐淀粉液为季铵盐淀粉和水混合加热得到的糊状物;所述蜡质碱化淀粉液为蜡质淀粉在碱性水溶液中碱化得到的糊状物;所述油相为分散剂和乳化剂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季铵盐淀粉液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将季铵盐淀粉和水在70~90℃的温度条件下加热至糊状;季铵盐淀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5~100;
优选地,所述加热为水浴加热;
优选地,所述蜡质碱化淀粉液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将蜡质淀粉在碱性水溶液中碱化0.5~6h成糊状;蜡质淀粉和水的质量比为1:5~100;
优选地,所述碱性水溶液为氢氧化钠水溶液;
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分散剂加入到反应容器中,设定反应容器温度为30~60℃,并搅拌;同时向反应容器中加入乳化剂;当分散剂和乳化剂的混合物温度达到反应容器设定温度后,向反应容器中加入淀粉混合液,继续搅拌0.5~2h后,加入交联剂;
优选地,在搅拌条件下加入交联剂;
优选地,搅拌分散剂和乳化剂的搅拌转速,搅拌所述淀粉混合液和油相的搅拌转速,和,所述搅拌条件下加入交联剂的搅拌转速分别独立的为100~400r/min;
优选地,季铵盐淀粉和蜡质淀粉的质量总和,与分散剂的质量比为1:20~300;
优选地,季铵盐淀粉和蜡质淀粉的质量总和,与乳化剂的质量比为1:1~5;
优选地,所述分散剂选自液体石蜡或植物油,优选为液体石蜡;
优选地,所述乳化剂包括司班系列乳化剂和吐温系列乳化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司班系列乳化剂包括司班80;
优选地,所述吐温系列乳化剂包括吐温6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在交联反应完成后,静置反应体系,分层后去除反应体系中的油相,然后将剩余反应产物纯化后得到所述抑菌止血材料;
优选地,静置反应体系4~12h;
优选地,所述纯化包括对所述剩余反应产物进行洗涤、干燥和灭菌处理;
优选地,所述洗涤包括使用洗涤剂洗涤,所述洗涤剂包括乙酸乙酯、乙醇、丙酮和水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洗涤剂包括丙酮和乙醇;
优选地,所述干燥包括将洗涤后的反应产物在35~80℃的条件下干燥;
优选地,干燥温度为40~60℃;
优选地,干燥方式选自鼓风干燥、沸腾制粒干燥、真空冷冻干燥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
优选地,干燥时间为1~72h;
优选地,干燥时间为4~48h;
优选地,所述灭菌采用辐射灭菌。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a)制备季铵盐:将所述短链烷基叔胺、盐酸和环氧氯丙烷在水溶液中混合,控制反应温度25~50℃条件,搅拌反应为2~30小时;反应结束后,经减压旋转蒸发、分离提纯,得粉末状季铵盐;
(b)制备季铵盐淀粉:将步骤(a)中得到的季铵盐和可溶性淀粉溶于水中,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9~12,控制反应温度30~60℃条件,搅拌反应8~48小时,反应完成后用调节pH至中性,然后对反应产物依次进行水洗涤、乙醇脱水、抽滤和干燥处理,得到季铵盐淀粉;
(c)制备水相:
按配方量取步骤(b)制备得到的季铵盐淀粉,加入5~100质量倍数的水,在70~90℃水浴条件下加热至糊状;
称取配方量的蜡质淀粉,加入5~100倍质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碱化0.5~6h至糊状;
将季铵盐淀粉液与蜡质碱化淀粉液混合,搅拌混匀得到淀粉混合液;
(d)混合:将分散剂加入到反应容器中,调整反应容器温度为30~60℃,开启搅拌,调节转速为100~400r/min,再缓慢加入乳化剂,待溶液温度达到反应容器的设定温度后,加入淀粉混合液,继续搅拌0.5~2h;
(e)交联反应:在搅拌条件下加入交联剂,30~60℃条件下恒温搅拌反应12~72h;
(f)制微球:将步骤(e)的反应产物静置4~12h,分层后,将上层油相去除,下层料液经洗涤后,经干燥、灭菌制备得到所述抑菌止血材料。
9.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抑菌止血材料,或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的抑菌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制备医用材料中的应用。
10.医用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抑菌止血材料,或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抑菌止血材料。
CN202211014506.9A 2022-08-23 2022-08-23 抑菌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医用材料 Active CN1151546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14506.9A CN115154645B (zh) 2022-08-23 2022-08-23 抑菌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医用材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14506.9A CN115154645B (zh) 2022-08-23 2022-08-23 抑菌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医用材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54645A true CN115154645A (zh) 2022-10-11
CN115154645B CN115154645B (zh) 2023-09-26

Family

ID=83480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14506.9A Active CN115154645B (zh) 2022-08-23 2022-08-23 抑菌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医用材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54645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46563A (en) * 1964-08-07 1967-10-10 Staley Mfg Co A E Preparation of quaternary ammonium starch ethers
CN1947800A (zh) * 2006-09-29 2007-04-18 沈晶 一种止血微粒及其制法
CN101785873A (zh) * 2009-01-23 2010-07-28 纪欣 生物相容性止血及促进骨愈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36693A (zh) * 2008-05-19 2011-04-27 宝洁公司 包含阳离子改性淀粉的吸收产品
US20160030623A1 (en) * 2014-08-04 2016-02-04 James F. Drake Coherent blood coagulation structure of water-insoluble chitosan and water-dispersible starch coating
CN105816902A (zh) * 2015-01-08 2016-08-03 重庆联佰博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可吸收性止血粉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07088236A (zh) * 2017-03-31 2017-08-25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增强型抗菌止血生物海绵的制备方法
CN109010897A (zh) * 2018-09-08 2018-12-18 佛山市森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抗菌凝胶敷料的制备方法
CN110115776A (zh) * 2018-02-07 2019-08-13 沈阳药科大学 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可吸收淀粉微球止血粉及其应用
CN110538344A (zh) * 2019-10-09 2019-12-06 北京诺康达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医用可降解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50304A (zh) * 2020-03-17 2020-07-28 青岛博益特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正电荷生物纤维止血抑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533827A (zh) * 2020-06-15 2020-08-14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负电性多糖季铵盐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US20210100830A1 (en) * 2018-07-25 2021-04-08 Qingdao Chenland Marine Biotechnology Co., Ltd. Starch-based hemostatic powde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46563A (en) * 1964-08-07 1967-10-10 Staley Mfg Co A E Preparation of quaternary ammonium starch ethers
CN1947800A (zh) * 2006-09-29 2007-04-18 沈晶 一种止血微粒及其制法
CN102036693A (zh) * 2008-05-19 2011-04-27 宝洁公司 包含阳离子改性淀粉的吸收产品
CN101785873A (zh) * 2009-01-23 2010-07-28 纪欣 生物相容性止血及促进骨愈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20160030623A1 (en) * 2014-08-04 2016-02-04 James F. Drake Coherent blood coagulation structure of water-insoluble chitosan and water-dispersible starch coating
CN105816902A (zh) * 2015-01-08 2016-08-03 重庆联佰博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可吸收性止血粉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07088236A (zh) * 2017-03-31 2017-08-25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增强型抗菌止血生物海绵的制备方法
CN110115776A (zh) * 2018-02-07 2019-08-13 沈阳药科大学 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可吸收淀粉微球止血粉及其应用
US20210100830A1 (en) * 2018-07-25 2021-04-08 Qingdao Chenland Marine Biotechnology Co., Ltd. Starch-based hemostatic powde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9010897A (zh) * 2018-09-08 2018-12-18 佛山市森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抗菌凝胶敷料的制备方法
CN110538344A (zh) * 2019-10-09 2019-12-06 北京诺康达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医用可降解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50304A (zh) * 2020-03-17 2020-07-28 青岛博益特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正电荷生物纤维止血抑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533827A (zh) * 2020-06-15 2020-08-14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负电性多糖季铵盐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KURAKAKE, MASAHIRO: "Effects of cross-linking and low molecular amylose on pasting characteristics of waxy corn starch", FOOD CHEMISTRY, vol. 116, no. 1, pages 66 - 70, XP026053903, DOI: 10.1016/j.foodchem.2009.02.006 *
刘雪唯: "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玉米淀粉的理化性质及应用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pages 024 - 55 *
王后生: "生物可降解高吸附性多孔淀粉的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pages 024 - 7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54645B (zh) 2023-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undu et al. Cellulose hydrogels: Green and sustainable soft biomaterials
CN101862470A (zh) 一种抑菌水胶体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88902A (zh) 一种大面积创伤急救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24116A (zh) 一种高吸收性的抗菌止血医用敷料及制备方法
WO2015103988A1 (zh) 一种药用敷料水凝胶复合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296975A (zh) 一种抗菌止血复合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12843B (zh) 一种具有抗菌性能的淀粉基微孔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421868A (zh) 一种壳聚糖季铵盐猪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44442A (zh) 多氨基阳离子化合物在制备表面促凝血增强型止血材料上的应用
CN112587719A (zh) 一种抗菌止血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245700A (zh) 一种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壳聚糖薄膜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64286B (zh) 一种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纤维结构敷料及制备方法
US20020142992A1 (en) Cellulosic foam compositions
CN114344555A (zh) 一种多功能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24082A (zh) 基于马齿苋多糖及黄酮提取物的溶胀型医用生物凝胶填料
CN112587655B (zh) 一种用于烧伤的木立芦荟-壳聚糖-氧化石墨烯凝胶冻干粉
CN115154645A (zh) 抑菌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医用材料
CN115850733B (zh) 一种可注射用纳米粘土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108138A (zh) 一种壳聚糖胶原蛋白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3174017B (zh) 一种氧化海藻酸钠改性的甲壳胺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Xu et al. Etamsylate loaded oxidized Konjac glucomannan-ε-polylysine injectable hydrogels for rapid hemostasis and wound healing
CN110538344B (zh) 医用可降解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55164B (zh) 可吸收仿血小板生物质材料及其应用
CN112472867A (zh) 一种抗菌医用水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23538A (zh) 即时抗感染伤口护理水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