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53162A - 一种安全带发光锁扣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带发光锁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53162A
CN115153162A CN202210774985.8A CN202210774985A CN115153162A CN 115153162 A CN115153162 A CN 115153162A CN 202210774985 A CN202210774985 A CN 202210774985A CN 115153162 A CN115153162 A CN 1151531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trigger circuit
state
emitting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7498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炳军
王城波
刘思彤
夏正阳
马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ongyuan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ongyuan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ongyuan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ongyuan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7498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5316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531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531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25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 A44B11/2503Safety buckles
    • A44B11/2546Details
    • A44B11/2565Illuminated buck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25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 A44B11/2503Safety buckles
    • A44B11/2507Safety buckles actuated by a push-button
    • A44B11/2523Safety buckles actuated by a push-button acting parallel to the main plane of the buckle and in the same direction as the fastening a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25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 A44B11/2503Safety buckles
    • A44B11/2546Details
    • A44B11/2561Tongue elements

Landscapes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安全带发光锁扣,包括锁扣体和锁舌,所述锁扣体设置有:发光组件和触发电路;所述发光组件与所述触发电路电连接;所述触发电路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锁舌插入所述锁扣体,则所述触发电路处于第一状态,该第一状态使所述发光组件处于第一发光状态;所述锁舌脱离所述锁扣体,则所述触发电路处于第二状态,该第二状态使所述发光组件处于第二发光状态。本申请中触发电路处于工作状态时,锁舌不论是插入锁扣体或者脱离锁扣体,发光组件始终处于发光状态,为此可以更好的提醒乘员佩戴安全带,同时也为乘员佩戴安全带提供了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安全带发光锁扣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安全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带发光锁扣。
背景技术
现有车辆上都设置有安全带系统,可通过安全带系统对车辆中乘员进行约束,能够在车辆发生意外碰撞、刹车、追尾等情况下,对乘员进行有效地约束以及避免乘员发生二次碰撞或者在碰撞时乘员被冲出车辆外导致死伤。因此佩戴安全带对于保障乘员安全来说至关重要。
由于安全带对乘员的身体会造成束缚,并且发生碰撞事故毕竟是小概率事件,因此,大多数乘员的佩戴意愿不强,需要司机提醒;但由于车内往往光线较弱,司机也难以发现乘员的安全带佩戴情况。
现有技术下已经设计有安全带发光锁扣,采用这种锁扣,在锁舌未插入时,锁扣发光部位发光,便于乘员发现锁扣位置,锁舌插入后,锁扣发光部位不再发光。但这种发光锁扣对于提醒乘员使用安全带的作用仍然不强。
为此,需要设计一种便于观察乘员的安全带佩戴情况的安全带。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安全带发光锁扣,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观察乘员使用安全带的状态的问题。本申请同时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安全带锁扣的安全带。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带发光锁扣,包括锁扣体和锁舌,所述锁扣体设置有:发光组件和触发电路;
所述发光组件与所述触发电路电连接;
所述触发电路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锁舌插入所述锁扣体,则所述触发电路处于第一状态,该第一状态使所述发光组件处于第一发光状态;所述锁舌脱离所述锁扣体,则所述触发电路处于第二状态,该第二状态使所述发光组件处于第二发光状态。
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光组件包括用于实现发光的发光带,所述发光带包括发光部和连接于所述发光部并向外伸出的手柄,两者形成一体式结构,并且,所述手柄与所述发光部之间具有相互连接的光路,设置在所述手柄中的光源能够通过所述光路,使光线通过所述发光部向外部发射。
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光部形成封闭或者半封闭的环形,所述手柄设置在所述发光部的中央位置,并且在所述手柄与所述发光部连接处具有弯折的过渡部,所述过渡部将所述手柄光源所发射的光线导向所述发光部两端;其中,所述发光部安装于所述锁扣体的供所述锁舌插入的端部。
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手柄远离发光部的另一端与所述触发电路电连接。
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光源为单色LED灯或者至少两种不同颜色LED灯;其中,所述单色LED灯和所述至少两种不同颜色LED灯为单独设置;或者,所述至少两种不同颜色LED灯包含所述单色LED灯。
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发光状态为点亮所述手柄中的单色LED灯,所述第二发光状态为点亮所述手柄中的至少两种不同颜色LED灯;或者,所述第一发光状态为点亮所述手柄中的至少两种不同颜色LED灯,所述第二发光状态为点亮所述手柄中的单色LED灯。
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光组件还包括采用透明材质制成的发光盖,所述发光带安置在所述发光盖内圈中;所述发光盖设置有扣脚,用于与所述锁扣体连接。
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触发电路设置有第一开关、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导通,则所述触发电路处于第一状态;所述第二开关导通,使所述触发电路处于第二状态。
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锁扣体中包括顶出块和簧片座组件,所述锁舌插入到锁扣体时,所述锁舌推动所述锁扣体上的顶出块向下移动,所述顶出块带动锁扣体上的簧片座组件向下滑动,所述簧片座组件上的簧片与所述触发电路第一开关接触,所述触发电路的第一开关导通;所述锁舌脱离所述锁扣体时,所述顶出块回复到原始位置,所述簧片座组件上的簧片与所述触发电路第二开关接触,所述触发电路的第二开关导通。
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簧片座组件滑动设置在所述触发电路的触控板上,所述触控板上设置有设定数量的触点,所述簧片座组件的簧片能够接触不同的触点,并导通被同时接触的触点;通过簧片座组件在不同位置导通不同的触点,分别实现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导通。
如上所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安全带发光锁扣,包括锁扣体和锁舌,所述锁扣体设置有:发光组件和触发电路;所述发光组件与所述触发电路电连接;所述触发电路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锁舌插入所述锁扣体,则所述触发电路处于第一状态,该第一状态使所述发光组件处于第一发光状态;所述锁舌脱离所述锁扣体,则所述触发电路处于第二状态,该第二状态使所述发光组件处于第二发光状态。本申请实施例是在触发电路处于工作状态时,不论锁舌是否插入到锁扣体,锁扣都处于发光状态,而且在锁舌插入或脱离锁扣体时,锁扣的发光状态不相同,这样可以便于观察安全带的佩戴状态,促进安全带的佩戴。
附图说明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锁扣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发光带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锁舌插入到锁扣体时的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锁扣体整体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发光带插入到锁扣体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发光带与光扩散元件插入到锁扣体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发光带、光扩散元件以及发光盖匹配后插入到锁扣体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触发电路结构图示意图;
图9-1为本申请实施例簧片与触发电路接通示意图(第一开关导通);
图9-2为本申请实施例簧片与触发电路接通示意图(第二开关导通);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簧片与触发电路接通的局部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锁舌脱离锁扣体时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锁扣体;
101:壳体;1011:上壳体;1012:下壳体;1013:壳体第一端部;
102:本体;
1021:簧片座组件;1021-1:簧片;
1022:顶出块;1022-1:第一固定孔;
1023:复位弹簧;
1024:锁钩;
103:解锁按钮;
104:发光组件;1041:发光带;1041-1:手柄;
1041-2:发光部;1041-21:散光面;1041-22:过渡部;
1042:发光盖;1042-1:扣脚;
1043:光扩散元件;
105:触发电路触控板;105-a:第一开关;105-b:第二开关;
1051:第一面板;1051-1:第一触点;1051-2:第二触点;1051-3:第三触点;
2:锁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优点,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例如称一个元件位于另一个元件“上”、“连接”另一个元件,该元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个元件上、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对照的是,称一个元件“直接”位于另一个元件“上”、“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至另一个元件时,将不存在中间元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并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是可以互换的,以便于本文所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本文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对于术语“包含”、“包括”、“含有”等表示存在声称的特征,但并不排斥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诸如“上”、“下”、“左”、“右”、“前”、“后”等空间关系术语是表示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在附图中的空间位置关系,应理解是,空间关系的术语除了附图中所表示的方位之外,还包含装置在使用或者操作过程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在附图中的装置倒转时,原先描述在其特征的“下方”的特征,此时可以描述为在其特征的“上方”。
众所周知,车辆安全带系统为乘员的安全性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保护措施,因此乘员佩戴安全带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能更好的督促乘员在上车后及时佩戴安全带或者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也便于司机能更好的观察到乘员是否佩戴安全带。目前在车辆上安装有乘员未佩戴安全带的提醒装置,在乘员上车后,未佩戴安全带时,会有语音或者震动等方式提醒乘员需要佩戴安全带;另一种方案是将安全带的锁扣设置成发光锁扣,在乘员未佩戴安全带时,锁扣处于发光状态,乘员系上安全带之后,发光锁扣停止发光。
目前,这种提醒装置结构较为复杂,提醒效果不佳,而且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如夜晚,乘员并不容易快速系上安全带;此外,针对目前市场上的这种发光锁扣,一般是系上安全带之后,发光锁扣就会停止发光,一方面在光线比较暗的情况下需要解锁安全带时不宜观察,另一方面,也不宜提示司机等负有管理责任的人员观察乘员安全带是否已经佩戴到位。因此,如何在乘员上车后,能够第一时间提醒乘员佩戴安全带,同时又可以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快速找准锁扣的位置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带发光锁扣,包括锁扣体和锁舌,所述锁扣体设置有:发光组件和触发电路;所述发光组件与所述触发电路电连接;所述触发电路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锁舌插入所述锁扣体,则所述触发电路处于第一状态,该第一状态使所述发光组件处于第一发光状态;所述锁舌脱离所述锁扣体,则所述触发电路处于第二状态,该第二状态使所述发光组件处于第二发光状态。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触发电路处于工作状态时,不论所述锁舌是否插入到所述锁扣体,该锁扣都处于发光状态,而且所述锁舌插入或者脱离所述锁扣体,所述发光组件的发光状态不同,这样可以更好的提醒乘员需要佩戴安全带,同时也能保障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快速找准锁扣的位置。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安全带发光锁扣,包括锁扣体1和锁舌2,所述锁扣体1设置有发光组件104和触发电路。其中,所述触发电路是指为所述发光组件104提供工作电源以及对工作电源的控制的整个电气装置,可以包括多种实现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
具体的,所述锁扣体1包括壳体101、本体102、和解锁按钮103,以及安装在锁扣体1上的发光组件104,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案中,所述发光组件104包括发光带1041和采用透明材质制成的发光盖1042。
如图1-1所示,所述壳体101包括上壳体1011和下壳体1012;所述上壳体1011尾端设置的定位销与所述下壳体1012对应位置设置的定位孔连接,所述上壳体1011与所述下壳体1012所形成的中央空间处安置所述本体102。
所述本体102被安置在所述壳体101中,用于接收所述锁舌2的插入,以及对所述锁舌2的搭接并锁定,以及在所述解锁按钮103被按下时解锁所述锁舌2使其可以拔出,由于所述本体102并非本申请改进的重点,在此不予以详细介绍;后续说明所述触发电路时,会涉及与所述本体102连接的部分。
所述发光组件104为直接实现发光功能的部件,根据与安全带锁扣安装在一起的具体机械结构的情况,以及需要实现两种不同发光状态的功能需求,该所述发光组件104具有特别设计的结构形式和组成方式。
所述发光组件104包括发光带1041和发光盖1042。
如图4所示,所述发光带1041是实现发光的元件,以弯折的形式安装在所述锁扣体1朝向锁舌2插入方向的开口的边缘位置,这样,可以通过其发光明确提示乘员插入所述锁舌2的位置。为了实现对所述发光带1041的上述安装,需要所述发光盖1042配合。
所述发光带1041采用的是透明材料,其中,所述发光带1041包括发光部1041-2和连接于所述发光部1041-2并向外伸出的手柄1041-1,两者形成一体式结构,并且,所述手柄1041-1与所述发光部1041-2之间具有相互连接的光路,设置在所述手柄1041-1中的光源能够通过所述光路,使光线通过所述发光部1041-2向外部发射。
其中,如图1-2所示,所述发光部1041-2形成封闭或者半封闭的环形,所述封闭或者半封闭的环形发光部1041-2的顶部中央部分的表面和其底面表面形成散光面1041-21,并且所述散光面1041-21设置成齿状结构,便于光线的扩散;所述手柄1041-1设置在所述发光部1041-2的中央位置,并且在所述手柄1041-1与所述发光部1041-2连接处具有弯折的过渡部1041-22,所述过渡部1041-22将所述手柄1041-1光源所发射的光线导向所述发光部1041-2两端;所述过渡部1041-22主要是通过弯折的过渡部1041-22的导向作用,光路能够自然的沿着发光部1041-2管路延伸,避免所述手柄1041-1处的光源直射到发光部1041-2,导致发光部1041-2顶部爆亮,不利于人体眼睛的观察;在设置有所述过渡部1041-22后,所述过渡部1041-22结构可以使对从所述手柄1041-1处发射出的光线进行折射,进而改变光线直射的方向,即使光线分为两路通过所述发光部1041-2,避免了光线直达所述发光部1041-2顶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过渡部1041-22采用的是类似倒三角形的空部结构,但不排除其他结构,只要可以改变所述手柄1041-1光源处所发射出光线的方向即可。
其中,所述发光部1041-2安装于所述锁扣体1的供所述锁舌2插入的端部,如图3所示。对于所述发光部1041-2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发光部1041-2采用的是半封闭的环形结构。
所述手柄1041-1另一端与所述触发电路电连接;所述手柄1041-1中的光源发射出的光线通过所述过渡部1041-22,即倒三角形的空部后,使光线分为两路通过所述发光部1041-2。
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手柄1041-1插入到所述本体102中,所述手柄1041-1上设置有导线(未图示),所述导线连接上述触发电路。
所述触发电路导通后,控制所述手柄1041-1处的光源进行发光,所述手柄1041-1的光源为其尾端设置有LED灯(未图示),LED灯处于工作状态时,也就是LED灯进行发光时,所述光源的光线直射到所述发光部1041-2顶部的散光面1041-21,通过所述散光面1041-21使其光线向四周扩散;并且在通过所述过渡部1041-22后折射光线,通过所述发光部1041-2底面散光面1041-21使其光线向两侧延伸,以保证光线的均匀性,从而达到发光带1041整体发光发亮。
如图6所示,所述发光盖1042为透明材质制作,能够实现与所述壳体101在朝向锁舌2的开口方向上扣合,所述发光带1041则位于所述发光盖1042与所述壳体101之间,被扣合固定。
具体的,所述上壳体1011的第一端部1013设置有与所述发光盖1042扣脚1042-1匹配的连接的扣压孔,通过所述扣压孔可以将所述发光盖1042连接在所述壳体101上;所述发光带的发光部1041-2安置在所述发光盖1042朝向所述壳体101的内圈中,这样,在发光盖1042扣合到所述壳体101的开口上之后,所述发光带的发光部1041-2就被扣压在两者之间;如图3所示,所述解锁按钮103安置在所述发光盖1042的开口处,其中所述解锁按钮103的对面预留有所述锁舌2插入的入口;这样,从横截面上看,在所述解锁按钮103与所述发光盖1042之间镶嵌着所述发光带的发光部1041-2,所述发光带的发光部1041-2包裹着所述解锁按钮103。
更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发光组件104还包括光扩散元件1043,为使所述光扩散元件1043与所述发光部1041-2能够紧密配合,所述光扩散元件1043的结构与所述发光部1041-2的结构保持一致,便于进行二次导光;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光扩散元件1043为半封闭的环形结构,并且所述光扩散元件1043也采用的是透明材料,便于光线的扩散。
其中,如图5所示,所述光扩散元件1043镶嵌在所述发光部1041-2中,所述手柄1041-1光源处发出的光线传输到所述光扩散元件1043中,所述光扩散元件1043可以将所述发光部1041-2中的光线进行二次扩散,以形成稳定、均匀且柔和的光线。
通过上述安装结构,通过所述发光盖1042与所述壳体第一端部1013配合,将所述发光部1041-2压合安置在所述壳体第一端部的位置,所述发光部1041-2发出的光线可以透过所述发光盖1042发出并被观察到。
所述发光带1041具体可以采用各种现有技术下的发光元件制作,一种典型的发光源是LED灯;为了实现所述不同的两种不同发光状态,可以采用包括不同发光颜色的LED灯组成所述发光带1041;在这种方式下,对应上述两种发光状态的设置方式,所述光源为单色LED灯或者至少两种不同颜色LED灯,具体的,可以采用分别单独设置的单色LED灯和所述至少两种不同颜色LED灯;或者,所述至少两种不同颜色LED灯可以包含所述单色LED灯。可以设置第一发光状态为点亮所述手柄1041-1中的单色LED灯,对应的,所述第二发光状态为点亮所述手柄1041-1中的至少两种不同颜色LED灯;或者,可以设置所述第一发光状态为点亮所述手柄1041-1中的至少两种不同颜色LED灯,对应的,所述第二发光状态为点亮所述手柄1041-1中的单色LED灯。
针对所述手柄1041-1尾端的LED等工作方式的设置,可以根据实际中的具体情况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两种不同的设置,但不代表所述手柄1041-1尾端中的LED灯只有如下两种情况。
设置一:所述单色LED灯和所述至少两种不同颜色LED灯为单独设置;也就是说,在所述手柄1041-1尾端内设置有至少三种不同颜色的LED灯,其中,有一种颜色的LED和其他至少两种不同颜色的LED灯是彼此独立,相互不影响;当一种颜色的LED灯进行呼吸形式发光时,其他颜色的LED灯处于不发光状态,即熄灯状态;或者是当至少两种颜色的LED灯进行呼吸形式发光时,有一种颜色的LED灯处于熄灯状态。
设置二:所述至少两种不同颜色LED灯包含所述单色LED灯;也就是说,所述手柄1041-1尾端内设置有至少两种不同颜色的LED灯,当一种颜色的LED灯进行呼吸形式发光时,其他颜色的LED灯处于熄灯状态;或者是所有颜色的LED灯进行呼吸形式发光。
LED灯布置在所述手柄1041-1尾端位置,所述手柄1041-1尾端的LED灯在所述触发电路控制下,可以进行呼吸方式发光,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所述触发电路处于工作状态时,不论锁舌2是否插入,所述手柄1041-1尾端的LED灯始终处于点亮状态,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下面两种情况进行选择。
情况一:所述第一发光状态为点亮所述手柄1041-1中的单色LED灯,所述第二发光状态为点亮所述手柄1041-1中的至少两种不同颜色LED灯。也就是说,在车辆点火、车门关闭等前置条件具备后,所述触发电路处于工作状态,此时,如果乘员已经佩戴上安全带,即所述锁舌2插入到所述锁扣体1,此时所述锁扣的状态为单色的LED进行呼吸方式发光;当乘员刚坐上车未系安全带或者车辆未熄火时乘员已经解开安全带,即所述锁舌2从所述锁扣体1中拔出后,此时所述锁扣的状态为至少两种不同颜色的LED进行呼吸方式发光。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LED的颜色不做具体要求,只要便于乘员发现即可。
情况二:所述第一发光状态为点亮所述手柄1041-1中的至少两种不同颜色LED灯,所述第二发光状态为点亮所述手柄1041-1中的单色LED灯。也就是说,在车辆点火、车门关闭等前置条件具备后,所述触发电路处于工作状态,此时,如果乘员已经佩戴上安全带,即所述锁舌2插入到所述锁扣体1时,此时所述锁扣的状态为至少两种不同颜色的LED进行呼吸方式发光;在乘员刚坐上车未系安全带或者车辆未熄时乘员已经解开安全带,即所述锁舌2从所述锁扣体1中拔出后,此时所述锁扣的状态为单色的LED进行呼吸方式发光。
所述触发电路,是对控制所述发光组件104是否发光以及如何发光的电路所有电路的总称。在现有的通常技术下,已经存在有很多可以实现对所述发光组件104进行控制以达到所需要的控制目标的电路设计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仅仅提供一种方式,该方式与锁扣体1和锁舌2的机械结构紧密结合,能够较好的适应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
为了充分说明电路工作原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触发电路的电气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7所示,该触发电路采用小型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核心控制部件。
PLC的输入端设置有电源和一系列开关部件,输出端设置有LED灯和所述触发电路的控制板105;其中,输入端上的触点端子01和触点端子02分别与电源(蓄电池)的正极、负极连接,也就是说,触点端子01连接12V或者24V输出设备的正极,触点端子02连接12V或者24V输出设备的负极,上述电路为PLC提供电源;触点端子03连接点火开关S1,所述点火开关S1另一端与点火信号KL15连接,在车辆启动后,所述点火信号KL15处于工作状态,则所述点火开关S1闭合;触点端子04连接锁车开关S2,触点端子05连接车门开关S3,端子触点06连接锁扣开关S4,同时锁车开关S2、车门开关S3、锁扣开关S4的另一端接地;输出端上的触点端子110与发光锁扣的光源LED灯连接,所述LED灯又可以分为不同颜色的灯,LED灯的不同颜色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触点端子08连接红灯R,触点端子09连接绿灯G,触点端子010连接蓝灯B,此外,触点端子07连接所述触发电路的控制板105,以实现所述发光组件104与所述触发电路电连接。
具体的,如图7所示,在输入端的点火开关S1、锁车开关S2、车门开关S3同时闭合后,输出端的触发电路处于工作状态,此时,PLC通过其输出触点端子07,接通所述触发电路的控制板105,并且,通过输出触点端子011向LED灯提供正极供电,此时,所述触发电路处于工作状态。
在上述触发电路处于工作状态的情况下,由于输出触点端子07接通所述触发电路的控制板105,所述输出触点端子07是用于接通电源负极(电源地),所述锁扣开关S4的接地即通过输出触点端子07实现;因此,此时所述触发电路的控制板105上的锁扣开关S4处于其开闭能够被检测到的状态。
当输入端的锁扣开关S4处于不同的状态下,即闭合或者打开,则输出端的LED灯也根据PLC中控制程序的控制处于不同的发光状态,具体的,通过控制输出触点端子08-输出触点端子010的接通的顺序和时间间隔,能够使相应颜色的LED灯处于不同的发光状态,通过上述控制,当锁扣开关S4闭合时,输出端LED灯处于第一发光状态;当锁扣开关S4打开时,输出端LED灯处于第二发光状态。
也就是说,在所述点火开关S1、锁车开关S2、车门开关S3同时闭合后,所述触发电路处于工作状态时,则所述触发电路处于第一状态,该第一状态使所述发光组件104处于第一发光状态;若所述锁舌2脱离所述锁扣体1,则所述触发电路处于第二状态,该第二状态使所述发光组件104处于第二发光状态。
接下来对所述触发电路上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具体实现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8所示,所述触发电路的触控板105上设置有第一开关105-a、第二开关105-b;所述第一开关105-a导通,对应于所述锁扣开关S4闭合(或者断开),则所述触发电路处于第一状态;所述第二开关105-b导通,对应于所述锁扣开关S4断开(或者闭合),使所述触发电路处于第二状态。上述第一开关105-a、第二开关105-b的导通与锁扣开关S4的闭合或者断开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需要选择即可,不需要特别的限定。
所述第一开关105-a和所述第二开关105-b导通是需要通过簧片座组件1021来实现的。
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锁扣体1中包括顶出块1022和簧片座组件1021,所述锁舌2插入到锁扣体1时,所述锁舌2推动所述锁扣体2上的顶出块1022向下移动,所述顶出块1022带动锁扣体1上的簧片座组件1021向下滑动,所述簧片座组件上1021的簧片1021-1连接在第二触点1051-2与第三触点1051-3之间,所述触发电路的第一开关105-a导通;所述锁舌2脱离所述锁扣体1时,所述顶出块1022回复到原始位置,所述簧片座组件1021上的簧片1021-1连接在第二触点1051-2与第一触点1051-1之间,所述触发电路的第二开关105-b导通。
如图8所示,所述触发电路的触控板105上设置有设定数量的触点,所述簧片座组件的簧片1021-1移动到不同位置,能够接触不同的触点,并导通被同时接触的触点;通过簧片座组件1021在不同位置导通不同的触点,分别实现所述第一开关105-a和所述第二开关105-b导通。
如图10所示,具体的,所述触发电路的导通可通过其各个导电区域(上述各个触点)与簧片座组件1021中的簧片1021-1相接触来实现。
接下来,对所述顶出块1022带动所述簧片1021-1的运动,以实现所述触发电路处于不同状态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1所示,所述顶出块1022设置在所述本体的锁钩1024的下方,所述簧片座组件1021设置在所述触发电路的触控板105上,且所述触发电路的触控板105位于所述顶出块1022的侧方;其中所述顶出块1022的一侧设置的有第一固定孔1022-1,所述簧片座组件1021通过所述触发电路的触控板105与所述顶出块1022上的第一固定孔1022-1连接;故而,所述顶出块1022可以带动所述簧片座组件1021在所述触发电路的触控板105上进行往复滑动;所述顶出块1022的另一侧卡接在所述锁扣体1上,所述顶出块1022该处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其中,所述锁扣体的本体102还包括复位弹簧1023,所述复位弹簧1023一端与所述顶出块1022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锁扣体1的尾部,通过所述复位弹簧1023,实现所述锁舌2脱离所述锁扣体1时,所述顶出块1022回复到原始位置。
以下说明完整的工作过程。
具体的,在车辆启动后,车载系统(本实施例中具体通过PLC控制器)会在各个条件具备时(具体到本实施例,即开关S1-S3均处于闭合状态),给触发电路发出指令,使得所述触发电路处于得电工作状态,如图2所示,当所述锁舌2插入到所述锁扣体1时,所述锁舌2推动所述顶出块1022向下移动,所述顶出块1022带动所述簧片座组件1021也向滑动,此时,如图9-1所示,所述簧片1021-1连通同时接触所述触发电路上的所述第二触点1051-2和所述第三触点1051-3,此时,所述第一开关105-a导通,也就是开关S4闭合,进而使所述发光组件104处于第一发光状态;如图11所示,当所述锁舌2脱离锁扣体1时,所述顶出块1022在所述复位弹簧1023的作用下回复到原始位置被顶出原有位置,即所述顶出块1022带动所述簧片座组件1021向解锁按钮103方向滑动,此时,如图9-2所示,所述簧片1021-1同时接触连通所述触发电路中的所述第二触点1051-2和所述第一触点1051-1,此时,所述第二开关105-b导通,也就是开关S4断开,进而使所述发光组件104处于第二发光状态。
因此,在所述触发电路处于工作时,所述发光组件104会一直处于发光状态,只是针对所述锁扣中插入锁舌2和拔出锁舌2两种不同环境下,所述发光组件104进行发光的状态不同,这样可以更好的提醒乘员佩戴安全带,同时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可以使乘员快速找准安全带锁扣的位置。当车辆处于熄火状态,即所述触发电路处于不工作时,所述发光组件104会停止发光。
其中,所述发光组件104以呼吸灯方式发光;所述呼吸灯方式发光是明暗交替变换的形式进行发光。
所述呼吸灯犹如人体进行呼吸一样,灯光可以是由亮到暗是逐渐变化,通过所述呼吸灯方法发光可以使所述发光组件104由亮逐渐变暗,再由暗逐渐变亮,可以更好的提醒乘员佩戴安全带或者便于找到安全带锁扣的位置;其次这种呼吸灯方式发光更加节能,避免所述发光组件104一直处于较亮的状态,不利于车辆节约电能的宗旨。如果要控制灯光渐变,可以通过输出端子提供逐渐变化的对地导通电阻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中,触发电路处于工作状态时,不论所述锁舌2是否插入到锁扣中,锁扣一直处于发光状态,而且对于锁舌2插入或者锁舌2脱离锁扣不同的情况下,锁扣处于不同发光状态,同时所述锁扣是以呼吸灯方式进行发光,这样便于乘员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锁扣的位置,并快速系上安全带。
以上所述,仅仅是本申请以较佳实施例公开,但本申请所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化和修改,都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安全带发光锁扣,包括锁扣体和锁舌,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体设置有:发光组件和触发电路;
所述发光组件与所述触发电路电连接;
所述触发电路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锁舌插入所述锁扣体,则所述触发电路处于第一状态,该第一状态使所述发光组件处于第一发光状态;所述锁舌脱离所述锁扣体,则所述触发电路处于第二状态,该第二状态使所述发光组件处于第二发光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发光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包括用于实现发光的发光带,所述发光带包括发光部和连接于所述发光部并向外伸出的手柄,两者形成一体式结构,并且,所述手柄与所述发光部之间具有相互连接的光路,设置在所述手柄中的光源能够通过所述光路,使光线通过所述发光部向外部发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带发光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部形成封闭或者半封闭的环形,所述手柄设置在所述发光部的中央位置;并且在所述手柄与所述发光部连接处具有弯折的过渡部,所述过渡部将所述手柄光源所发射的光线导向所述发光部两端;其中,所述发光部安装于所述锁扣体的供所述锁舌插入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带发光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远离发光部的另一端与所述触发电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带发光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单色LED灯或者至少两种不同颜色LED灯;其中,所述单色LED灯和所述至少两种不同颜色LED灯为单独设置;或者,所述至少两种不同颜色LED灯包含所述单色LED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发光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状态为点亮所述手柄中的单色LED灯,所述第二发光状态为点亮所述手柄中的至少两种不同颜色LED灯;或者,所述第一发光状态为点亮所述手柄中的至少两种不同颜色LED灯,所述第二发光状态为点亮所述手柄中的单色LED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带发光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还包括采用透明材质制成的发光盖,所述发光带安置在所述发光盖内圈中;所述发光盖设置有扣脚,用于与所述锁扣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发光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电路设置有第一开关、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导通,则所述触发电路处于第一状态;所述第二开关导通,使所述触发电路处于第二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全带发光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体中包括顶出块和簧片座组件,所述锁舌插入到锁扣体时,所述锁舌推动所述锁扣体上的顶出块向下移动,所述顶出块带动锁扣体上的簧片座组件向下滑动,所述簧片座组件上的簧片与所述触发电路第一开关接触,所述触发电路的第一开关导通;所述锁舌脱离所述锁扣体时,所述顶出块回复到原始位置,所述簧片座组件上的簧片与所述触发电路第二开关接触,所述触发电路的第二开关导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全带发光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座组件滑动设置在所述触发电路的触控板上,所述触控板上设置有设定数量的触点,所述簧片座组件的簧片能够接触不同的触点,并导通被同时接触的触点;通过簧片座组件在不同位置导通不同的触点,分别实现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导通。
CN202210774985.8A 2022-07-01 2022-07-01 一种安全带发光锁扣 Pending CN1151531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74985.8A CN115153162A (zh) 2022-07-01 2022-07-01 一种安全带发光锁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74985.8A CN115153162A (zh) 2022-07-01 2022-07-01 一种安全带发光锁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53162A true CN115153162A (zh) 2022-10-11

Family

ID=83490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74985.8A Pending CN115153162A (zh) 2022-07-01 2022-07-01 一种安全带发光锁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5316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54545B1 (ko) 차일드 시트
US10717383B2 (en) Vehicle illumination device
JP3116077B2 (ja)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の側面照明バックル
US6102440A (en) Seat belt with compliance light and lock
DE102007017394A1 (de) Beleuchtetes Soft-Touch-Schloss für Rückhaltesystem
JP2007276772A (ja) 照明タング
CN216184987U (zh) 一种安全带锁扣和汽车
CN115153162A (zh) 一种安全带发光锁扣
CN108422961B (zh) 一种发光插锁
DE202004007872U1 (de) Sicherheitsgurtschloßbeleuchtung für Pkw
CN210156658U (zh) 车载发光usb连接器
WO2014196149A1 (ja) 電力変換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ネクタ
CN108348046A (zh) 被照明的座位安全带带扣
CN208101910U (zh) 一种车辆安全带的发光插锁
JP3073881B2 (ja) 自動車用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装置
CN215455861U (zh) 安全带锁扣、安全带控制系统及车辆
JP2887130B1 (ja) 鉄道保線用の携帯合図灯具
CN207949107U (zh) 一种夜间可示位的安全带锁扣装置
CN113928262A (zh) 一种安全带锁扣和汽车
JP2000159060A (ja) 自動車用シートベルト
CN218805694U (zh) 用于机动车安全带的智能发光锁舌
KR102505466B1 (ko) 차량용 기능성 안전벨트
JP3144332U (ja) Ledブラックライト
CN116439475A (zh) 扣具扣合指示装置
CN111152750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安全带组件及机动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