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01910U - 一种车辆安全带的发光插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安全带的发光插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01910U
CN208101910U CN201820312146.3U CN201820312146U CN208101910U CN 208101910 U CN208101910 U CN 208101910U CN 201820312146 U CN201820312146 U CN 201820312146U CN 208101910 U CN208101910 U CN 2081019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housing
light guide
luminescence component
light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1214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静
袁志国
黄永亮
梁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ingang Junsheng automobile safety system Co., Ltd
Yanfeng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feng KSS Shanghai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feng KSS Shanghai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feng KSS Shanghai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1214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019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019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019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被动安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车辆安全带的发光插锁,包括壳体、导光体、按钮、发光组件、锁定机构,壳体前端安装有导光体,导光体上设有插入开口,导光体内嵌设有按钮,导光体呈阶梯结构,阶梯结构的前端与壳体贴合,阶梯结构的后端设有贴覆面,导光体的后侧设有发光源,发光源固定在发光组件或柔性印制电路板上,发光组件固定在壳体的内表面,柔性印制电路板与导光体的贴覆面贴合。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增加导光体和发光源,来指示锁扣插口的位置和形状,同时也提升了安全带未系提醒功能,便于在夜间或光线不足情况下准确的插入安全带锁舌,提高在汽车车内光线不足时系带安全带的方便性。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安全带的发光插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被动安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车辆安全带的发光插锁。
背景技术
安全带锁扣是汽车安全带的重要部件之一,其主要功能是锁住安全带,防止挣脱的同时,在需要解开安全带时,也起到开关的作用。安全带锁扣性能的好坏影响汽车安全带的性能,并直接影响到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
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夜间行车或穿过隧道时,由于车内光线不足,系扣安全带往往需要摸索进行,有时需要反复多次才能扣上安全带。目前汽车安全带锁扣均无位置指示,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容易插错位置,给乘客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车辆安全带的发光插锁,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情况下,能够容易找到插口位置,以提高在汽车车内光线不足时系带安全带的方便性,并提升安全带未系提醒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车辆安全带的发光插锁,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情况下,能够容易找到插口位置,以提高在汽车车内光线不足时系带安全带的方便性,并提升安全带未系提醒功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车辆安全带的发光插锁,包括壳体、导光体、按钮、发光组件、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壳体前端安装有导光体,导光体上设有插入开口,导光体内嵌设有按钮,导光体呈阶梯结构,阶梯结构的前端与壳体贴合,阶梯结构的后端设有贴覆面,导光体的后侧设有发光源,发光源固定在发光组件或柔性印制电路板上,发光组件固定在壳体的内表面,柔性印制电路板与导光体的贴覆面贴合, 导光体设有U形卡脚,U形卡脚卡入上锁壳的U形卡槽内,下锁壳的挡板抵住U形卡脚后侧的安装端面。
所述的壳体包括上锁壳和下锁壳,上锁壳的下边框与下锁壳的上边框相互啮合,位于下锁壳的接合构件一插入位于上锁壳的接合构件二与接合构件三之间,下锁壳的前端设有挡板,挡板的外缘设有筋板,挡板的前侧设有导向块,导向块插入上锁壳的U形导槽内,筋板与U形导槽间隙配合。
所述的发光组件单独安装在上锁壳或下锁壳内,或同时安装在上锁壳和下锁壳内,下线束总成的尾端、上线束的尾端或下线束总成及上线束的共同连接端与外部控制板、外部接插件或传感器连接。
所述的发光组件为安装在上锁壳的上发光组件,上发光组件包括上指示灯、上印制电路板和上线束,上印制电路板的前侧设有一个及以上的上指示灯,上印制电路板的后侧设有上线束,上印制电路板插入上锁壳的限位槽内,并采用压块固定,上线束穿过让位槽后,固定在上卡线槽上。
所述的上指示灯的前侧壳体上设有防漏光结构,按钮和壳体均为不透光结构。
所述的发光组件为安装在下锁壳的下发光组件,下发光组件包括下指示灯、下印制电路板和下线束总成,下印制电路板的上表面设有下指示灯和卡线孔,下线束总成的前端焊接在对应的卡线孔中,下线束总成的尾端聚集。
所述的下发光组件插入下锁壳的限位支撑结构内,并采用导向压块、限位压块固定下印制电路板,下线束总成沿着导向板的导向槽排布并向下锁壳的外部延伸。
所述的限位压块的内部设有T字型镂空结构。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增加导光体和发光源,来指示锁扣插口的位置和形状,同时也提升了安全带未系提醒功能,便于在夜间或光线不足情况下准确的插入安全带锁舌,提高在汽车车内光线不足时系带安全带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剖切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锁扣中使用的按钮及导光体的立体图。
图4A 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分解立体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分解剖视图。
图4C 为本实用新型的的壳体接合构件的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U形卡槽剖视图。
图6 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光体的立体图。
图7A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光体与上锁壳匹配结构的前视图。
图7B 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光体与上锁壳匹配结构的剖视图。
图7C 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光体与上锁壳匹配安装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光体与下锁壳匹配结构的剖视图。
图9A 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上指示灯的上发光组件俯视图。
图9B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上指示灯的上发光组件前视图。
图10 为本实用新型与一个上指示灯的上发光组件匹配的上锁壳仰视图。
图11A为本实用新型的上锁壳与一个上指示灯的上发光组件相匹配部位结构简图。
图11B 为本实用新型的上锁壳与上发光组件匹配结构、防漏光结构的剖视图。
图11C 为本实用新型的上锁壳尾部结构示意图。
图12A 为本实用新型三个上指示灯的上发光组件俯视图。
图12B为本实用新型三个上指示灯的上发光组件前视图。
图12C 为本实用新型与三个上指示灯的上发光组件匹配的上锁壳仰视图。
图12D为本实用新型的上锁壳与三个上指示灯的上发光组件相匹配部位结构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根线束的下线束总成分体图。
图14A为本实用新型与一根线束的下线束总成匹配的下锁壳仰视图。
图14B为本实用新型的下锁壳与一根线束的下线束总成相匹配部位结构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图14A 的A-A剖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图14A 的B-B剖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图16的C-C剖视图。
图18 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布置在外壳内的照明装置的供电电路图。
图19本实用新型两根线束的下线束总成结构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的下锁壳与两根线束的下线束总成相匹配部位结构图。
图21 为本实用新型与安全带锁舌配合的示意图。
图22A为本实用新型接通发光源后的壳体按钮周围边框的俯视图。
图22B为本实用新型断开发光源后的壳体按钮周围边框的俯视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发光功能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车辆安全带的发光插锁,包括壳体、导光体、按钮、发光组件、锁定机构,按钮3用于操作锁定机构51,通过锁定机构51能够将锁舌49锁定到位。当锁舌49被插入到锁定机构51时,锁舌49自动锁定到位。要解除锁定,则从外部手动施加压力到按钮3,从锁定状态被释放后,锁舌49接着从锁定机构51脱出。壳体前端安装有导光体4,导光体4上设有插入开口5,导光体4内嵌设有按钮3,导光体4与按钮3之间形成透光间隙54,透光间隙54即便于透光,也便于按钮3自由活动。导光体4呈阶梯结构,阶梯结构的前端与壳体贴合,上锁壳2与导光体4之间的配合间隙至少为零,阶梯结构的后端设有贴覆面57,导光体4的后侧设有发光源47,发光源47固定在发光组件或柔性印制电路板上,发光组件固定在壳体的内表面,发光组件可单独安装在上锁壳2或下锁壳1,也可同时安装在上锁壳2和下锁壳1,下线束总成34的尾端或上线束23的尾端或下线束总成34及上线束23的共同连接端与外部控制板、外部接插件或用于检测锁定机构51锁定状态的传感器连接。柔性印制电路板与导光体4的贴覆面57贴合,发光源47发出的光照亮壳体内紧邻按钮3的内部部分53并从透光间隙54中透出。
参见图4A、4B、4C和图5,壳体包括上锁壳2和下锁壳1,上锁壳2的下边框10与下锁壳1的上边框9成阶梯结构,相互啮合,以防止壳体侧面透光,位于下锁壳1的接合构件一6插入位于上锁壳2的接合构件二7与接合构件三8之间,下锁壳1的前端设有挡板19,挡板19的外缘设有筋板12,挡板19的前侧设有导向块13,导向块13插入上锁壳2的U形导槽16内,起导向作用,筋板12与U形卡槽16间隙配合。
参见图6、图7A、7B、7C和图8,导光体4设有U形卡脚17,U形卡脚17卡入上锁壳2的U形卡槽11内,U形卡脚17与U形卡槽11的间隙为零;这保证了当上锁壳2 和导光体4 在组装状态下时,导光体4不能上下、左右移动,下锁壳1的挡板19抵住U形卡脚17后侧的安装端面18,阻止导光体4的前后运动。
参见图9A、9B、图10和图11A,发光组件为安装在上锁壳2的上发光组件20,上发光组件20包括上指示灯21、上印制电路板22和上线束23,上印制电路板22的前侧设有一个上指示灯21,上印制电路板22的后侧设有上线束23,上印制电路板22沿着竖直方向插入上锁壳2的限位槽25内,并采用压块24固定,压块24结合限位槽25,使得上发光组件20 不能前后、左右移动。上线束23穿过让位槽26后,固定在上卡线槽27上。
参见图11B,上指示灯21的前侧壳体上设有防漏光结构56,在锁壳内做一“钝角形”的下沉结构,使得上指示灯21和上印制电路板22下移,避免上指示灯21发出的光线从导光体4与按钮3之间的间隙54中透出。而且按钮3和壳体均为不透光结构,使得从壳体内部发出的光无法逸出到壳体外部,确保光线仅由导光体4导出,按钮3的表面可以被更多的光线照亮,围绕在按钮3 周围的导光体4 被全面照亮,使得按钮3 及锁扣插入开口5 可由视觉辨别,确保了即使当能见度差,特别是当车厢内黑暗时,按钮的位置可以被清楚地显示,以使其更容易操作或者提醒乘客系紧上安全带。
印制电路板22的前侧可以设置一个以上的上指示灯21,如图12A、12B、12C和12D中显示的, 印制电路板22的前侧设有三个上指示灯21。
参见图13,发光组件为安装在下锁壳1的下发光组件35,下发光组件35包括下指示灯29、下印制电路板30和下线束总成34,下印制电路板30的上表面前侧设有两个下指示灯29,下印制电路板30上可以焊接电阻,是否焊接电阻取决于控制电路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要求。下印制电路板30的上表面后侧设有卡线孔31,两组下线束总成34的前端分别焊接在对应的卡线孔31中,两组下线束总成34的尾端聚集,下线束总成34由一根线束组成。
参见图14A、14B、图15和图17,下发光组件35沿着与水平线45°夹角的方向插入下锁壳1的限位支撑结构36内,并采用导向压块37、限位压块38固定下印制电路板30,限位支撑结构36呈H型,对下印制电路板30起到支撑并左右限位的作用,导向压块37起引导下印制电路板30插入的作用,限位压块38对下印制电路板30限定前后、上下运动后被压紧。下线束总成34沿着导向板39的导向槽43排布并向下锁壳1的外部延伸,下线束总成34在导向板39的 尾部90°转弯,通过线束转接口40,在线束聚集槽41附近再次90°转弯,并最终将下线束总成34的尾端卡在线束卡槽42上, 使其不再能上下、左右自由大幅度移动。下线束总成34的尾端与上线束23一起与外部控制板或外部接插件连接,再通过外部接插件连接到外部控制板上,并最终连接到车身电路;也可以与用于检测锁定机构51锁定状态的传感器连接,例如检测相关的机动车辆座椅是否被占用。例如,发光元件可被安装在传感器装置的外壳中用于检测锁定状态,或在开关或显示装置中,确保外壳内部以上述方式被照亮。
参见图16,限位压块38的内部设有T字型镂空结构,下印制电路板30插入时,限位压块38发生弹性变形,下印制电路板30插入后,限位压块38回弹到初始位置。
下线束总成34可以由一根以上的线束组成,即可对称分布在下锁壳1的两侧,也可以只布置在下锁壳1的一侧。对应地,壳体结构也可以如此设置。如图19和20中显示的,下线束总成34可以由两根线束组成,对称分布在下锁壳1的两侧。
参见图18,在车门被打开至发动机启动前或在车门及发送机状态发生变化时,开关45闭合,供电电源46经由串联电阻器44为发光源47提供电力,在车门关闭且发动机启动后,开关45断开,供电电源46停止为所述的发光源47提供电力。电源通过上线束23和下线束总成34提供。
参见图21.在锁舌49插入锁定机构51期间,开关45保持闭合,供电电源46经由串联电阻器44为至少一个发光源47提供电力,使得按钮3 的位置,特别是可手动施加压力以操作按钮的按键部分52 的不透明部肉眼可见。在锁舌49插入锁定机构51并完成锁定后,开关45断开,供电电源46停止为发光源47提供电力。当锁舌49已从锁定机构51除去时,导光体4发光,插入开口5 及按钮3 同样被照亮。
参见图22A,锁舌49 已从锁扣移除,参见图22B,锁舌49 已被插入到插入开口5 和锁定到锁定机构51。用于指示插入开口5 和透光间隙54的照明在这两种状态之间切换。当锁舌已被移除,导光体4的全部区域被照射,并间接照亮按钮3 和插入开口5。这可以由相应的发光源来实现,例如LED,通过LED发光照射在导光体4上,从而照亮插入开口5。当锁舌49已被插入到插入开口5,并已锁定至锁定机构51,发光源停止发光,不再照亮导光体4。照明状态如图22A和22B 中的阴影所示。
在照明装置48 的辅助下,它也可能同时照亮导光体4和透光间隙54,使得锁舌49已经从锁扣移除时,透光间隙54 也被照亮。当锁舌49 被插入带扣,然后被照射的导光体4由锁舌49和连接到其的安全带50 覆盖。
上锁壳2和下锁壳1 可具有表面覆盖物。这些表面覆盖物优选地为成型体的形式,也可以呈现为涂层形式、覆盖层等等。表面覆盖物由不同于该上、下锁壳的材料制成,特别是由装饰性材料。合适的装饰材料包括,例如天然皮革、仿皮革、纺织织物,或由塑料纤维,碳纤维,金属纤维等制成的织物。优选使用包括吸声材料的表面覆盖物。表面覆盖物的外侧与车辆部件例如座椅组件或中央控制台相对设置,并依据锁扣所处的外部环境要求来确定表面覆盖物的材料、形状及尺寸。
按钮3 也可具有表面覆盖物,该表面覆盖物可以类似地包括装饰材料。按压表面也可以刻字或雕刻。
参见图23,上、下发光组件与锁扣自身报警线束的电路集成在一起,指示灯在汽车起动后开启,报警线束发出未系安全带的报警声音,在锁舌插入插口或汽车熄火时熄灭或改变颜色,报警线束也不再报警,提升了汽车的智能化。上、下发光组件与发光控制电路相连,发光控制电路通过外部接插件与车身电路相连,汽车启动开关能接通或切断所述的发光控制电路。汽车在起动后,系统集成若干RGB彩色LED灯。MCU通过LIN总线接收发光颜色命令或通过LIN总线收集整车信息进行发光颜色判断。得到目标颜色后,向LED驱动器发送对应的占空比以实现对红绿蓝灯的控制,最后通过红绿蓝三色的组合形成目标颜色。发光控制电路接收到车身电信号后开始工作,发光控制电路处于闭合状态,上、下发光组件上的指示灯接通发光,光线照射到阶梯形的导光体上,光束将沿着固定安装在导光体进行传导,从而形成一个围绕在插口和按钮周围的光带,照亮了锁扣插口的位置和形状,以便引导乘客准确找到位置;同时与未系提醒线束一起工作,产生报警提示音提醒乘客系紧安全带。当安全带锁舌插入或者汽车熄火后,上、下发光组件上的指示灯熄灭,导光体不能再传递光线,以节省电量。

Claims (8)

1.一种车辆安全带的发光插锁,包括壳体、导光体、按钮、发光组件、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壳体前端安装有导光体(4),导光体(4)上设有插入开口(5),导光体(4)内嵌设有按钮(3),导光体(4)呈阶梯结构,阶梯结构的前端与壳体贴合,阶梯结构的后端设有贴覆面(57),导光体(4)的后侧设有发光源(47),发光源(47)固定在发光组件或柔性印制电路板上,发光组件固定在壳体的内表面,柔性印制电路板与导光体(4)的贴覆面(57)贴合, 导光体(4)设有U形卡脚(17),U形卡脚(17)卡入上锁壳(2)的U形卡槽(11)内,下锁壳(1)的挡板(19)抵住U形卡脚(17)后侧的安装端面(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安全带的发光插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包括上锁壳(2)和下锁壳(1),上锁壳(2)的下边框(10)与下锁壳(1)的上边框(9)相互啮合,位于下锁壳(1)的接合构件一(6)插入位于上锁壳(2)的接合构件二(7)与接合构件三(8)之间,下锁壳(1)的前端设有挡板(19),挡板(19)的外缘设有筋板(12),挡板(19)的前侧设有导向块(13),导向块(13)插入上锁壳(2)的U形导槽(16)内,筋板(12)与U形导槽(16)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安全带的发光插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组件单独安装在上锁壳(2)或下锁壳(1)内,或同时安装在上锁壳(2)和下锁壳(1)内,下线束总成(34)的尾端、上线束(23)的尾端或下线束总成(34)及上线束(23)的共同连接端与外部控制板、外部接插件或传感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辆安全带的发光插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组件为安装在上锁壳(2)的上发光组件(20),上发光组件(20)包括上指示灯(21)、上印制电路板(22)和上线束(23),上印制电路板(22)的前侧设有一个及以上的上指示灯(21),上印制电路板(22)的后侧设有上线束(23),上印制电路板(22)插入上锁壳(2)的限位槽(25)内,并采用压块(24)固定,上线束(23)穿过让位槽(26)后,固定在上卡线槽(27)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辆安全带的发光插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指示灯(21)的前侧壳体上设有防漏光结构(56),按钮(3)和壳体均为不透光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辆安全带的发光插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组件为安装在下锁壳(1)的下发光组件(35),下发光组件(35)包括下指示灯(29)、下印制电路板(30)和下线束总成(34),下印制电路板(30)的上表面设有下指示灯(29)和卡线孔(31),下线束总成(34)的前端焊接在对应的卡线孔(31)中,下线束总成(34)的尾端聚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辆安全带的发光插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发光组件(35)插入下锁壳(1)的限位支撑结构(36)内,并采用导向压块(37)、限位压块(38)固定下印制电路板(30),下线束总成(34)沿着导向板(39)的导向槽(43)排布并向下锁壳(1)的外部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辆安全带的发光插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压块(38)的内部设有T字型镂空结构。
CN201820312146.3U 2018-03-06 2018-03-06 一种车辆安全带的发光插锁 Active CN2081019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12146.3U CN208101910U (zh) 2018-03-06 2018-03-06 一种车辆安全带的发光插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12146.3U CN208101910U (zh) 2018-03-06 2018-03-06 一种车辆安全带的发光插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01910U true CN208101910U (zh) 2018-11-16

Family

ID=64125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12146.3U Active CN208101910U (zh) 2018-03-06 2018-03-06 一种车辆安全带的发光插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019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22961A (zh) * 2018-03-06 2018-08-21 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插锁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22961A (zh) * 2018-03-06 2018-08-21 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插锁
CN108422961B (zh) * 2018-03-06 2023-09-29 延锋汽车智能安全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发光插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40463B2 (en) Vehicular exterior door handle assembly with illumination module
US10160380B1 (en) Enhanced informational vehicle puddle lamp assemblies
US7245209B2 (en) U-turn indicator
JP6427125B2 (ja) 車内照明装置
CN108189748A (zh) 具有发光模块的用于车辆的外置安装部件
CN108422961A (zh) 一种发光插锁
CN208101910U (zh) 一种车辆安全带的发光插锁
CN207045226U (zh) 具有警示效果的车框发光装置
CN107663972B (zh) 用于定位辅助机罩闩锁脱扣器的信号指示器
CN108348046A (zh) 被照明的座位安全带带扣
JP3073881B2 (ja) 自動車用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装置
CN215455861U (zh) 安全带锁扣、安全带控制系统及车辆
JP3147029U (ja) 車両用表示装置
CN218737541U (zh) 一种车用发光安全带锁扣
CN203957986U (zh) 一种转向灯装置
CN219365721U (zh) 一种可变发光隐藏式车门外把手
CN220053733U (zh) 可显光安全带扣座
CN214215611U (zh) 一种手势控制汽车内饰发光rgb装饰条
CN111152750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安全带组件及机动车辆
CN215793463U (zh) 水切组件及汽车
CN212195270U (zh) 一种双供电无线迎宾踏板
JP2001171428A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
US11511664B2 (en) Illumination module for illuminating a region of a vehicle component
JP2004231052A (ja) 車両用サイドハンドルランプ
KR20210000662U (ko) 택시운전자격증 게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31

Address after: 201315 4th floor, building 11, No. 957, Kangqiao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Co-patentee after: Shanghai Lingang Junsheng automobile safety system Co., Ltd

Patentee after: Yanfeng Automobile Intelligent Safety System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315 No. 426 Pu Pu Road, Cambridge Industrial Zone,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Patentee before: Yanfeng Bailide (Shanghai) Automobile Safety System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