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39054A - 一种轮毂再塑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轮毂再塑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39054A
CN115139054A CN202210979104.6A CN202210979104A CN115139054A CN 115139054 A CN115139054 A CN 115139054A CN 202210979104 A CN202210979104 A CN 202210979104A CN 115139054 A CN115139054 A CN 1151390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hub
tire
fixedly connected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7910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39054B (zh
Inventor
路军锋
邓玲
汶露
孙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Fet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Fet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Fet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Fet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7910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390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390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90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390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90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6/00Restoring or reconditioning obje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e.g. for conveying, loading, positioning, discharging, sorting
    • B23Q7/04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e.g. for conveying, loading, positioning, discharging, sorting by means of grip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5/00Apparatus or tools adapted for mounting, removing or inspecting tyres
    • B60C25/01Apparatus or tools adapted for mounting, removing or inspecting tyres for removing tyres from or mounting tyres on wheels
    • B60C25/05Machines
    • B60C25/0506Machines for demounting on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56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of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一种轮毂再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设备主体(1)、用于抓取轮毂的抓取单元(2)用于拆卸轮胎的拆卸单元(3)、用于复位轮毂的修复单元(4)和用于保养轮胎的轮胎保养单元(5);所述抓取单元(2)可升降的安装在设备主体(1)上,抓取单元(2)可与轮毂侧壁连接,带动轮毂升降和旋转;本发明通过控制轮毂的升降和旋转方向来完成了轮胎的拆卸与安装、轮毂的修复以及对轮胎的保养,实现了汽车轮毂修复时的繁琐工作,同时还保证了轮毂修复时修复的精度相同,不会出现漏修复或者修复过量的情况,从而增加轮毂的耐用性,保障了驾驶员在行驶时的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轮毂再塑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轮毂制造领域,具体为一种轮毂在塑形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轮毂修复技术中,都是需要技术人员对轮毂变形处一点一点挤压还原,使轮毂恢复到整圆的状态,但是人工来完成这个步骤会出现挤压不到位的地方,使轮毂无法恢复到最佳状态,从而使轮毂无法提供最好的支撑力,使车主处于非常危险的状态下行驶,从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在CN214488853U中公开了一种名称为“一种新型汽车铝合金轮毂修复机”的专利,它公开的修复机是直接变形的部位用车刀车掉。其不足在与:车掉变形部位确实是能将轮毂恢复到整圆状态,但是车掉则会造成轮毂结构的破坏,是轮毂的无法像完成的轮毂那个均匀受力,这会让轮毂的使用存在更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一种轮毂在塑形装置,用于汽车轮毂的修复和轮胎的保养。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设备主体、用于抓取轮毂的抓取单元用于拆卸轮胎的拆卸单元、用于复位轮毂的修复单元和用于保养轮胎的轮胎保养单元;
所述抓取单元可升降的安装在设备主体上,抓取单元可与轮毂侧壁连接,带动轮毂升降和旋转;
所述拆卸单元包括有固接在设备主体上的顶出盘和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配合下降的抓取单元,在抓取单元旋转状态下分离轮胎轮毂的连接关系;顶出盘的下端面设置有直径大于轮毂直径的进出通道,进出通道的直径小于轮胎直径,顶出盘位于分离机构的上方,配合抓取单元抓取轮毂上升过程脱离离轮胎和轮毂;
所述轮毂修复单元包括有两个间距可调的修复轮,两个修复轮的中心点位于轮毂升降过程的中轴线上,修复轮配合旋转的轮毂修复;
所述轮胎保养单元位于轮毂修复单元下方,轮胎与轮毂分离后,轮胎掉落至轮胎保养单元进行修复。
作为优选,所述修复单元还包括有安装在设备主体上端面的顶撑主体,顶撑主体上端面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侧壁分别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相互平行,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远离第一齿轮的一端的上端面均可转动的安装有修复轮;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的下端面与顶撑主体的上端面保持接触,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上均开设有贯穿上下端面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轮,第一滑轮的下端面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顶撑主体上端面;
所述第一齿轮的下端面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接,第一电机安装在设备主体内,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可转动的穿过顶撑主体。
所述设备主体(1)上端面固接有L形安装架(23),所述L形安装架(23)的竖直且靠近轮毂的一侧上安装有火焰喷射口(79),所述火焰喷射口(79)的高度低于所述顶出盘(7),且在轮毂上下活动的范围内。
作为优选,所述抓取单元还包括有第二电机、第一液压杆、第三连杆,所述第一液压杆的一端与L形安装架上边的下端面固接,另一端与第二电机固接,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L形安装架内,所述第二电机可沿地面的垂直方向在L形安装架内上下滑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固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安装盘的上端面中心处固接,所述安装盘的下端面设置有可与轮毂侧壁固接的螺杆,所述安装盘可升入进出通道内。
作为优选,所述分离机构包括有挂钩、第一定位柱、第一螺杆,所述挂钩与第一导向块的上端面固接,所述第一导向块的弧度与轮毂的外圆弧度相同,所述第一导向块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定位柱的一端固接,所述第一定位柱的另一端与第二导向块固接,所述第二导向块上设置有第五滑槽,所述第二导向块可滑动的安装在设备主体上端面开设的第二滑槽内,第二滑槽侧壁设置有与第五滑槽对应的限位长块,所述第二导向块可在第二滑槽内沿水平方向向安装盘的中轴线移动;所述第一定位柱上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导套;所述第二导向块远离安装盘的一侧与第一螺杆固接,所述第一螺杆可滑动的安装在设备主体内,所述第一螺杆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五滑槽的开设方向相同,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所述第三电机安装在设备主体内。
作为优选,所述分离机构还包括有第一滑块、压轮棒、水管,所述第一滑块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设备主体内,所述设备主体上表面设置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一滑块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六滑槽,第一滑块可活动的设置在第三滑槽内,第六滑槽与第三滑槽接触配合,第一滑块可在第三滑槽内在水平方向上沿安装盘的中轴线移动;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气缸的伸缩端固接,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与设备主体固接;所述压轮棒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一安装块远离第一气缸的侧壁上,第一安装块固接在第一滑块的上端面,所述压轮棒可在轮胎下降时压使轮胎上靠近轮毂处形变;所述水管前半段为硬质管,后半段为波纹管,所述硬质管的一端与波纹管固接,硬质管的另一端与第一安装块的侧壁固接,所述第一滑块的表面固接有第一拉杆,第一拉杆与第一安装块之间的距离可供分离后的轮胎侧壁进入。
作为优选,所述轮胎保养单元包括有毛刷机构、转动机构和清洗机构;所述清洗机构包括有第一压力块、轮盘、第一压簧和第一连杆,所述第一压力块可上下滑动的安装在第一升降槽内,第一升降槽开设在第一滑块的上端面,所述第一压力块的下端面通过第一压簧与第一升降槽的底端面连接,第一压簧在自然状态下第一压力块上端面升出第一滑块上端面;
所述第一升降槽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固接有第一限位块,第一压力块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低于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压力块的侧壁与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升降块铰接,所述第二升降块可升降的位于第二升降槽内,第二升降槽与第一升降槽之间通过第一转动槽连通,第一连杆位于第一转动槽内且与转动槽侧壁铰接;第二升降块的上端面固接有第三齿条,第三齿条与第三齿轮啮合,第三齿轮的一侧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一安装柱的侧壁,第三齿轮的另一侧与轮盘的一侧固接,轮盘的另一侧固接有挡块,挡块在转动时可拨动波纹管。
作为优选,所述毛刷机构包括有刷子、毛刷轴、毛刷安装座、第四连杆、第二压力块和第二压簧,所述第二压力块可升降的位于第四升降槽内,第四升降槽开设在设备主体上端面,第二压力块与第四升降槽之间通过第二压簧连接,所述第四升降槽的侧壁固接有第三限位块,所述第二压力块的侧壁固接有第四限位块,第四限位块可升降的位于第三限位块下方;所述第四升降槽通过第二转动槽与第五升降槽连通;所述第二压力块侧壁上设置有铰接槽,第二连杆的一端伸入铰接槽内,与铰接槽侧壁铰接,第二连接的另一端与毛刷轴铰接,第二连接杆位于第二转动槽内,且与第二转动槽铰接;所述毛刷轴可升降的安装在第五升降槽内,毛刷轴的上端面伸入毛刷安装座内,毛刷安装座固接在设备主体上端面,所述毛刷轴的侧壁上固接有毛刷的一侧,毛刷的另一侧通过设置在毛刷安装座上的开口伸出毛刷安装座外,且可沿毛刷安装座上的开口转动,毛刷轴的侧壁上还固接有第一导向块,第一导向块活动的设置在弧形升降槽内,弧形升降槽设置在毛刷安装座与毛刷轴接触的侧壁上。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有第四电机、第一轴套和第四齿轮,所述设备主体的上端面还可转动的安装有第一轴套,第一轴套位于顶撑主体下方,且与顶撑主体同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轴套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环状齿条,环状齿条与第四齿轮啮合,第四齿轮的下端面与第四电机的输出轴固接第四电机安装在设备主体内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
1、本发明实现了轮毂的修复,轮胎的保养的自动化,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工作时间同时减少了人工操作的误差;
2、本发明实现了自动化的修复轮毂,解决了人工修复轮毂的繁琐操作;
3、本发明在修复轮毂时能使轮毂所有方向部位修复均匀,避免了人工修复时的挤压不到位;
4、本发明在完成对轮胎的保养后,还是自动完成完成轮胎与轮毂的安装;
5、本发明在修复时,可以调节安装盘的高度,对轮毂进行不同位置的修复;
6、本发明中,轮胎位置的不同,能自动调节刷子与水管的角度,减少工人工作量;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的空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导套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分离机构空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滑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毛刷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一升降槽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白羊单元空间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转动单元的空间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E-E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F-F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设备主体;2、抓取单元;3、拆卸单元;4、修复单元;5、轮胎保养单元; 7、顶出盘;8、分离机构;9、进出通道;10、顶撑主体;11、第一齿轮;13、第一齿条; 14、第二齿条;16、修复轮;17、第一滑槽;18、第一滑轮;19、第一电机;20、第二电机;21、第一液压杆;22、第三连杆;23、L形安装架;24、安装盘;25、挂钩;26、第一定位柱;28、第一螺杆;30、第二导向块;31、第五滑槽;32、第二滑槽;33、第一导套;34、第一滑块;35、压轮棒;36、水管;38、第六滑槽;39、第三滑槽;40、第一气缸; 41、第一安装块;42、波纹管;43、硬质管;44、第一拉杆;45、毛刷机构;46、转动机构; 47、清洗机构;48、第一压力块;49、轮盘;50、第一压簧;51、第一连杆;52、第一升降槽;53、第一限位块;54、第二限位块;55、第二升降块;56、第二升降槽;57、第一转动槽;58、第三齿条;59、第三齿轮;60、第一安装柱;61、挡块;62、刷子;63、毛刷轴; 64、毛刷安装座;65、第四连杆;66、第二压力块;67、第二压簧;68、第四升降槽;69、第三限位块;70、第四限位块;71、第二转动槽;72、第五升降槽;73、铰接槽;74、第一导向块;75、弧形升降槽;76、第四电机;77、第一轴套;78、第四齿轮;79、火焰喷射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3、图7所示,一种轮毂在塑形装置,包括有设备主体1、用于抓取轮毂的抓取单元2用于拆卸轮胎的拆卸单元3、用于复位轮毂的修复单元4和用于保养轮胎的轮胎保养单元5;
所述抓取单元2可升降的安装在设备主体1上,抓取单元2可与轮毂侧壁连接,带动轮毂升降和旋转;
所述拆卸单元3包括有固接在设备主体1上的顶出盘7和分离机构8,所述分离机构8配合下降的抓取单元2,在抓取单元2旋转状态下分离轮胎轮毂的连接关系;顶出盘7的下端面设置有直径大于轮毂直径的进出通道9,进出通道9的直径小于轮胎直径,顶出盘7位于分离机构8的上方,配合抓取单元2抓取轮毂上升过程脱离离轮胎和轮毂;
所述轮毂修复单元4包括有两个间距可调的修复轮16,两个修复轮16的中心点位于轮毂升降过程的中轴线上,修复轮16配合旋转的轮毂修复;
所述轮胎保养单元5位于轮毂修复单元4下方,轮胎与轮毂分离后,轮胎掉落至轮胎保养单元5进行修复。
该实施例中,抓取单元可调节轮毂在修复的过程中的高低,抓取单元抓取轮毂后通过不同的转动方式配合拆卸单元的分离机构可以使轮胎的一边与轮毂分离,然后在配合顶出盘上的顶出通道将轮胎的另一边和轮毂分离,即完成了轮胎与轮毂的整体分离;
轮胎与轮毂分离后,抓取单元仍然抓住轮毂旋转,配合轮毂修复单元上修复轮进行轮毂的修复,轮胎则掉落到设备主体的上表面的轮胎保养单元上。
所述设备主体1上端面固接有L形安装架23,所述L形安装架23的竖直且靠近轮毂的一侧上安装有火焰喷射口79,所述火焰喷射口79的高度低于所述顶出盘7,且在轮毂上下活动的范围内。
如图7、图8所示,所述修复单元4还包括有安装在设备主体1上端面的顶撑主体10,顶撑主体10上端面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齿轮11,第一齿轮11的侧壁分别于第一齿条13和第二齿条14啮合,第一齿条13和第二齿条14相互平行,第一齿条 13和第二齿条14远离第一齿轮11的一端的上端面均可转动的安装有修复轮16;所述第一齿条13和第二齿条14的下端面与顶撑主体10的上端面保持接触,第一齿条 13和第二齿条14上均开设有贯穿上下端面的第一滑槽17,所述第一滑槽17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轮18,第一滑轮18的下端面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顶撑主体10上端面;
所述第一齿轮11的下端面与第一电机19的输出轴固接,第一电机19安装在设备主体1内,第一电机19的输出轴可转动的穿过顶撑主体10。
该实施例中,设备主体上的顶撑主体给修复单元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提供了工作平面,贯穿的第一滑槽配合滑槽内的第一滑轮可以限制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在顶撑主体上滑动的方向不发生改变,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可以在顶撑主体的平面上沿指定方向来回滑动,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的配合来控制两个修复轮的间距的大小,从而可以调节与轮毂的接触大小,可以同时修复不同变形程度的轮毂;
当轮胎与轮毂有一边分离时,安装盘带动着轮毂向上移动,使轮胎顶出盘接触,并继续向上移动,在顶出盘的压力下,使轮胎和轮毂彻底分离开;
当轮毂下降到位后,顶撑主体上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在第一齿轮的作用下向外移动到与轮毂接触的位置,这是旋转安装盘,使轮毂进行旋转,同时调节安装盘的高度,可以对轮毂进行不同位置的修复。
如图1、图10所示,所述抓取单元2还包括有第二电机20、第一液压杆21、第三连杆22,所述设备主体1上端面固接有L形安装架23,所述第一液压杆21的一端与L形安装架23上边的下端面固接,另一端与第二电机20固接,所述第二电机20 安装在L形安装架23内,所述第二电机20可沿地面的垂直方向在L形安装架23内上下滑动,所述第二电机20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三连杆22的一端固接,所述第三连杆 22的另一端与安装盘24的上端面中心处固接,所述安装盘24的下端面设置有可与轮毂侧壁固接的螺杆,所述安装盘24可升入进出通道9内。
该实施例中,L形安装架安装在设备主体上,为抓取单元提供了足够的高度,同时第一液压杆也固定在L形安装架上,第一液压杆能带动第二电机上下滑动,同时能比传统电机通过更大的力,第二电机为轮毂修复时提供旋转力,让轮毂在修复和拆卸时能选择性的旋转,第三连杆上安装盘与轮毂固定连接,第三连杆与第二电机固接,从而使轮毂随第二电机转动上下移动;
第二电机带动着轮毂转动,配合拆卸单元先使轮胎的一边与轮毂分离,然后第一液压杆在拉动电机带动轮毂向上运动,顶出盘顶出轮胎,使轮胎的另一边与轮毂分离,此时轮胎和轮毂正式分离开,轮毂仍在安装盘上,轮胎则掉落进轮胎保养单元内,进行下一步操作。
如图2、图3、图9所示,所述分离机构8包括有挂钩25、第一定位柱26、第一螺杆28,所述挂钩25与第一导向块74的上端面固接,所述第一导向块74的弧度与轮毂的外圆弧度相同,所述第一导向块74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定位柱26的一端固接,所述第一定位柱26的另一端与第二导向块30固接,所述第二导向块30上设置有第五滑槽31,所述第二导向块30可滑动的安装在设备主体1上端面开设的第二滑槽32 内,第二滑槽32侧壁设置有与第五滑槽31对应的限位长块,所述第二导向块30可在第二滑槽32内沿水平方向向安装盘24的中轴线移动;所述第一定位柱26上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导套33;所述第二导向块30远离安装盘24的一侧与第一螺杆28固接,所述第一螺杆28可滑动的安装在设备主体1内,所述第一螺杆28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五滑槽31的开设方向相同,所述第一螺杆28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所述第三电机安装在设备主体1内。
该实施例中,当安装盘带动着轮毂和轮胎移动下来时,分离机构的挂钩能伸入轮胎与轮毂的间隙中,挂住轮胎的侧壁,在让安装盘向上移动,使轮胎侧壁挂入到挂钩与第一导向块的夹角中,使轮胎侧壁越过轮毂侧壁,同时使安装盘转动,即可让轮胎的一侧与轮毂分离;
第二滑槽内的限位长块能限制第五滑槽的运动方向,让第二导向块在指定方向上活动,在第三电机的带动下,第一螺杆可以控制第二导向块靠近或者远离安装盘,从而可以调节轮胎不同的位置来进行不同的工作,第一定位柱上的可转动的第一导套能为轮胎后续的工作提供环境基础。
如图4、图6所示,所述分离机构8还包括有第一滑块34、压轮棒35、水管36,所述第一滑块34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设备主体1内,所述设备主体1上表面设置有第三滑槽39,所述第一滑块34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六滑槽38,第一滑块34可活动的设置在第三滑槽39内,第六滑槽38与第三滑槽39接触配合,第一滑块34可在第三滑槽39内在水平方向上沿安装盘24的中轴线移动;所述第一滑块34与第一气缸40的伸缩端固接,所述第一气缸40的缸体与设备主体1固接;所述压轮棒35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一安装块41远离第一气缸40的侧壁上,第一安装块41固接在第一滑块34的上端面,所述压轮棒35可在轮胎下降时压使轮胎上靠近轮毂处形变;所述水管36前半段为硬质管43,后半段为波纹管42,所述硬质管43的一端与波纹管42 固接,硬质管43的另一端与第一安装块41的侧壁固接,所述第一滑块34的表面固接有第一拉杆44,第一拉杆44与第一安装块41之间的距离可供分离后的轮胎侧壁进入。
该实施例中,设备主体上的第三滑槽为第一滑块上的第三滑槽提供了运动的方向,让第一滑块不会再运动时放生偏移;在分离单元的挂钩进入轮胎与轮毂的间隙之前,需要使用压轮棒让轮胎与轮毂分离,使长时间使用的轮胎与轮毂分离开,让挂钩更轻松的进入到轮胎与轮毂的间隙中,水管则为压轮棒提供液体进行润滑,从而减小轮毂转动时与压轮棒之间的摩擦,避免压轮棒刮花轮胎;第一气缸可以控制第一滑块上的第一安装块移动,进而控制压轮棒与轮胎的接触位置,第一拉杆则可以控制轮胎在轴线上的位置;
当安装盘带着轮胎下降时,第一气缸带动着第一滑块调节对应位置后,水管对轮胎喷射液体进行润滑,然后压轮棒压住轮胎的对应位置,这是安装盘带着轮胎旋转,在压轮棒的挤压下,使长时间使用后粘黏的轮胎与轮毂分离开,能让挂钩更轻松的进入到轮胎与轮毂的间隙中;轮胎落下后,第一拉杆则能拨动轮胎来调节轮胎在修复单元对应位置。
如图1、图7所示,所述轮胎保养单元5包括有毛刷机构45、转动机构46和清洗机构47;所述清洗机构47包括有第一压力块48、轮盘49、第一压簧50和第一连杆51,所述第一压力块48可上下滑动的安装在第一升降槽52内,第一升降槽52开设在第一滑块34的上端面,所述第一压力块48的下端面通过第一压簧50与第一升降槽52的底端面连接,第一压簧50在自然状态下第一压力块48上端面升出第一滑块34上端面;
所述第一升降槽52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固接有第一限位块53,第一压力块48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块54,第二限位块54低于第一限位块53;所述第一压力块 48的侧壁与第一连杆51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51的另一端与第二升降块55铰接,所述第二升降块55可升降的位于第二升降槽56内,第二升降槽56与第一升降槽52 之间通过第一转动槽57连通,第一连杆51位于第一转动槽57内且与转动槽侧壁铰接;第二升降块55的上端面固接有第三齿条58,第三齿条58与第三齿轮59啮合,第三齿轮59的一侧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一安装柱60的侧壁,第三齿轮59的另一侧与轮盘49的一侧固接,轮盘49的另一侧固接有挡块61,挡块61在转动时可拨动波纹管42。
该实施例中,轮胎与轮毂分离后轮胎掉落到第一压力块上,使第一压力块在第一升降槽内向下滑动,与第一压力块铰接的第一转动槽内的第一连杆也随之转动,带动着第二升降槽内的第第二升降块向上移动,第二升降块上固定的第三齿条也随之上下移动,与第三齿条啮合的第三齿轮也跟随着第三齿条转动,第三齿轮转动带动着轮盘转动,并带动着轮盘上的挡块转动,进而使水管的液体从向上喷射变为水平喷射;
当轮胎脱离第一压力块的时候第一压力块在压簧的作用下顶起,但第一限位块挡住第一压力块上的第二压力块使它不会被第一压簧顶出第一升降槽,第一压力块回到初始位置的同时,和第一压力块铰接的第一连杆也随着转动,第一连杆的转动带动着第二升降块上的第三齿条落下,第三齿条落下的同时带动着第三齿轮的转动,第三齿轮的转动,带动着轮盘和轮盘上的挡块转动,进而拨动水管从水平喷射变为向上喷射。
如图5、图7所示,所述毛刷机构45包括有刷子62、毛刷轴63、毛刷安装座64、第四连杆65、第二压力块66和第二压簧67,所述第二压力块66可升降的位于第四升降槽68内,第四升降槽68开设在设备主体1上端面,第二压力块66与第四升降槽68之间通过第二压簧67连接,所述第四升降槽68的侧壁固接有第三限位块69,所述第二压力块66的侧壁固接有第四限位块70,第四限位块70可升降的位于第三限位块69下方;所述第四升降槽68通过第二转动槽71与第五升降槽72连通;所述第二压力块66侧壁上设置有铰接槽73,第二连杆的一端伸入铰接槽73内,与铰接槽73侧壁铰接,第二连接的另一端与毛刷轴63铰接,第二连接杆位于第二转动槽 71内,且与第二转动槽71铰接;所述毛刷轴63可升降的安装在第五升降槽72内,毛刷轴63的上端面伸入毛刷安装座64内,毛刷安装座64固接在设备主体1上端面,所述毛刷轴63的侧壁上固接有毛刷的一侧,毛刷的另一侧通过设置在毛刷安装座64 上的开口伸出毛刷安装座64外,且可沿毛刷安装座64上的开口转动,毛刷轴63的侧壁上还固接有第一导向块74,第一导向块74活动的设置在弧形升降槽75内,弧形升降槽75设置在毛刷安装座64与毛刷轴63接触的侧壁上。
该实施例中,当轮胎落下时,第二压力块会轮胎的重量作用下,会下压这第二压簧在第四升降块内向下滑动,和第二压力块铰接的第二转动槽内的第四连杆会跟随着转动随着带动这毛刷轴在第五升降槽内向上运动,当毛刷轴向上运动时,第一导向块会随着弧形升降槽的形状移动,从而使毛刷轴发生转动,让毛刷轴上的刷子转动到朝向轮胎的方向;
当轮胎离开第二压力块时,第二压力块向上滑动时,第二压力块上的第四压力块向上运动,与设备主体上的第三限位块接触时,第二压力块就无法继续向上运动,同时,第二压力块带动着第四连杆转动,第四连杆的转动带动着毛刷轴转动的下移,使刷子转动到不朝轮胎的一侧。
如图8所示,所述转动机构46包括有第四电机76、第一轴套77和第四齿轮78,所述设备主体1的上端面还可转动的安装有第一轴套77,第一轴套77位于顶撑主体 10下方,且与顶撑主体10同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轴套77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环状齿条,环状齿条与第四齿轮78啮合,第四齿轮78的下端面与第四电机76的输出轴固接第四电机76安装在设备主体1内
该实施例中,当轮胎落下时,拆卸单元的第一定位柱拉着轮胎向外移动,使轮胎与第一轴套贴紧,在第四电机转动时,带动着第四齿轮转动,第四齿轮与第一轴套内的环装齿条啮合,从而带动着第一轴套转动;第一轴套和轮胎在贴紧的状态下,第一轴套转动就能带动着轮胎的转动;
当轮毂修复和轮胎保养都完成后,第一滑块上的第一拉杆拉动轮胎,时轮胎的圆心移动到顶撑主体的圆心上,同时拆卸单元上的第二导向块也朝向这顶撑主体的圆心移动,轮毂在安装盘的带动下向下移动,插入轮胎中,完成轮胎与轮毂的安装。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轮毂再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设备主体(1)、用于抓取轮毂的抓取单元(2)用于拆卸轮胎的拆卸单元(3)、用于复位轮毂的修复单元(4)和用于保养轮胎的轮胎保养单元(5);
所述抓取单元(2)可升降的安装在设备主体(1)上,抓取单元(2)可与轮毂侧壁连接,带动轮毂升降和旋转;
所述拆卸单元(3)包括有固接在设备主体(1)上的顶出盘(7)和分离机构(8),所述分离机构(8)配合下降的抓取单元(2),在抓取单元(2)旋转状态下分离轮胎轮毂的连接关系;顶出盘(7)的下端面设置有直径大于轮毂直径的进出通道(9),进出通道(9)的直径小于轮胎直径,顶出盘(7)位于分离机构(8)的上方,配合抓取单元(2)抓取轮毂上升过程脱离离轮胎和轮毂;
所述轮毂修复单元(4)包括有两个间距可调的修复轮(16),两个修复轮(16)的中心点位于轮毂升降过程的中轴线上,修复轮(16)配合旋转的轮毂修复;
所述轮胎保养单元(5)位于轮毂修复单元(4)下方,轮胎与轮毂分离后,轮胎掉落至轮胎保养单元(5)进行修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在塑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单元(4)还包括有安装在设备主体(1)上端面的顶撑主体(10),顶撑主体(10)上端面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齿轮(11),第一齿轮(11)的侧壁分别于第一齿条(13)和第二齿条(14)啮合,第一齿条(13)和第二齿条(14)相互平行,第一齿条(13)和第二齿条(14)远离第一齿轮(11)的一端的上端面均可转动的安装有修复轮(16);所述第一齿条(13)和第二齿条(14)的下端面与顶撑主体(10)的上端面保持接触,第一齿条(13)和第二齿条(14)上均开设有贯穿上下端面的第一滑槽(17),所述第一滑槽(17)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轮(18),第一滑轮(18)的下端面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顶撑主体(10)上端面;
所述第一齿轮(11)的下端面与第一电机(19)的输出轴固接,第一电机(19)安装在设备主体(1)内,第一电机(19)的输出轴可转动的穿过顶撑主体(10)。
所述设备主体(1)上端面固接有L形安装架(23),所述L形安装架(23)的竖直且靠近轮毂的一侧上安装有火焰喷射口(79),所述火焰喷射口(79)的高度低于所述顶出盘(7),且在轮毂上下活动的范围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轮毂在塑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单元(2)还包括有第二电机(20)、第一液压杆(21)、第三连杆(22),所述第一液压杆(21)的一端与所述L形安装架(23)上边的下端面固接,另一端与第二电机(20)固接,所述第二电机(20)安装在L形安装架(23)内,所述第二电机(20)可沿地面的垂直方向在L形安装架(23)内上下滑动,所述第二电机(20)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三连杆(22)的一端固接,所述第三连杆(22)的另一端与安装盘(24)的上端面中心处固接,所述安装盘(24)的下端面设置有可与轮毂侧壁固接的螺杆,所述安装盘(24)可升入进出通道(9)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在塑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机构(8)包括有挂钩(25)、第一定位柱(26)、第一螺杆(28),所述挂钩(25)与第一导向块(74)的上端面固接,所述第一导向块(74)的弧度与轮毂的外圆弧度相同,所述第一导向块(74)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定位柱(26)的一端固接,所述第一定位柱(26)的另一端与第二导向块(30)固接,所述第二导向块(30)上设置有第五滑槽(31),所述第二导向块(30)可滑动的安装在设备主体(1)上端面开设的第二滑槽(32)内,第二滑槽(32)侧壁设置有与第五滑槽(31)对应的限位长块,所述第二导向块(30)可在第二滑槽(32)内沿水平方向向安装盘(24)的中轴线移动;所述第一定位柱(26)上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导套(33);所述第二导向块(30)远离安装盘(24)的一侧与第一螺杆(28)固接,所述第一螺杆(28)可滑动的安装在设备主体(1)内,所述第一螺杆(28)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五滑槽(31)的开设方向相同,所述第一螺杆(28)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所述第三电机安装在设备主体(1)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轮毂在塑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机构(8)还包括有第一滑块(34)、压轮棒(35)、水管(36),所述第一滑块(34)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设备主体(1)内,所述设备主体(1)上表面设置有第三滑槽(39),所述第一滑块(34)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六滑槽(38),第一滑块(34)可活动的设置在第三滑槽(39)内,第六滑槽(38)与第三滑槽(39)接触配合,第一滑块(34)可在第三滑槽(39)内在水平方向上沿安装盘(24)的中轴线移动;所述第一滑块(34)与第一气缸(40)的伸缩端固接,所述第一气缸(40)的缸体与设备主体(1)固接;所述压轮棒(35)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一安装块(41)远离第一气缸(40)的侧壁上,第一安装块(41)固接在第一滑块(34)的上端面,所述压轮棒(35)可在轮胎下降时压使轮胎上靠近轮毂处形变;所述水管(36)前半段为硬质管(43),后半段为波纹管(42),所述硬质管(43)的一端与波纹管(42)固接,硬质管(43)的另一端与第一安装块(41)的侧壁固接,所述第一滑块(34)的表面固接有第一拉杆(44),第一拉杆(44)与第一安装块(41)之间的距离可供分离后的轮胎侧壁进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在塑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保养单元(5)包括有毛刷机构(45)、转动机构(46)和清洗机构(47);所述清洗机构(47)包括有第一压力块(48)、轮盘(49)、第一压簧(50)和第一连杆(51),所述第一压力块(48)可上下滑动的安装在第一升降槽(52)内,第一升降槽(52)开设在第一滑块(34)的上端面,所述第一压力块(48)的下端面通过第一压簧(50)与第一升降槽(52)的底端面连接,第一压簧(50)在自然状态下第一压力块(48)上端面升出第一滑块(34)上端面;
所述第一升降槽(52)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固接有第一限位块(53),第一压力块(48)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块(54),第二限位块(54)低于第一限位块(53);所述第一压力块(48)的侧壁与第一连杆(51)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51)的另一端与第二升降块(55)铰接,所述第二升降块(55)可升降的位于第二升降槽(56)内,第二升降槽(56)与第一升降槽(52)之间通过第一转动槽(57)连通,第一连杆(51)位于第一转动槽(57)内且与转动槽侧壁铰接;第二升降块(55)的上端面固接有第三齿条(58),第三齿条(58)与第三齿轮(59)啮合,第三齿轮(59)的一侧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一安装柱(60)的侧壁,第三齿轮(59)的另一侧与轮盘(49)的一侧固接,轮盘(49)的另一侧固接有挡块(61),挡块(61)在转动时可拨动波纹管(4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轮毂在塑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机构(45)包括有刷子(62)、毛刷轴(63)、毛刷安装座(64)、第四连杆(65)、第二压力块(66)和第二压簧(67),所述第二压力块(66)可升降的位于第四升降槽(68)内,第四升降槽(68)开设在设备主体(1)上端面,第二压力块(66)与第四升降槽(68)之间通过第二压簧(67)连接,所述第四升降槽(68)的侧壁固接有第三限位块(69),所述第二压力块(66)的侧壁固接有第四限位块(70),第四限位块(70)可升降的位于第三限位块(69)下方;所述第四升降槽(68)通过第二转动槽(71)与第五升降槽(72)连通;所述第二压力块(66)侧壁上设置有铰接槽(73),第二连杆的一端伸入铰接槽(73)内,与铰接槽(73)侧壁铰接,第二连接的另一端与毛刷轴(63)铰接,第二连接杆位于第二转动槽(71)内,且与第二转动槽(71)铰接;所述毛刷轴(63)可升降的安装在第五升降槽(72)内,毛刷轴(63)的上端面伸入毛刷安装座(64)内,毛刷安装座(64)固接在设备主体(1)上端面,所述毛刷轴(63)的侧壁上固接有毛刷的一侧,毛刷的另一侧通过设置在毛刷安装座(64)上的开口伸出毛刷安装座(64)外,且可沿毛刷安装座(64)上的开口转动,毛刷轴(63)的侧壁上还固接有第一导向块(74),第一导向块(74)活动的设置在弧形升降槽(75)内,弧形升降槽(75)设置在毛刷安装座(64)与毛刷轴(63)接触的侧壁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在塑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46)包括有第四电机(76)、第一轴套(77)和第四齿轮(78),所述设备主体(1)的上端面还可转动的安装有第一轴套(77),第一轴套(77)位于顶撑主体(10)下方,且与顶撑主体(10)同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轴套(77)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环状齿条,环状齿条与第四齿轮(78)啮合,第四齿轮(78)的下端面与第四电机(76)的输出轴固接第四电机(76)安装在设备主体(1)内。
CN202210979104.6A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轮毂再塑形装置 Active CN1151390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79104.6A CN115139054B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轮毂再塑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79104.6A CN115139054B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轮毂再塑形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9054A true CN115139054A (zh) 2022-10-04
CN115139054B CN115139054B (zh) 2024-03-26

Family

ID=83415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79104.6A Active CN115139054B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轮毂再塑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3905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39054B (zh) * 2022-08-16 2024-03-26 重庆飞特车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轮毂再塑形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90563Y1 (ko) * 2002-05-14 2002-10-04 빈정호 차량의 타이어 분리기
JP2020185842A (ja) * 2019-05-13 2020-11-19 小野谷機工株式会社 タイヤ把持装置
CN112045365A (zh) * 2020-09-09 2020-12-08 付心怡 一种钢制汽车轮毂成型后检测修复设备及方法
CN113102558A (zh) * 2021-04-13 2021-07-13 合肥高奎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钢质汽车轮毂矫形修复加工设备及方法
CN113319529A (zh) * 2021-05-29 2021-08-31 黄胜 一种锻造轮毂生产加工工艺
CN113560859A (zh) * 2021-08-27 2021-10-29 大连开成钢管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定位夹持结构的汽车轮轴拆卸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39054B (zh) * 2022-08-16 2024-03-26 重庆飞特车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轮毂再塑形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90563Y1 (ko) * 2002-05-14 2002-10-04 빈정호 차량의 타이어 분리기
JP2020185842A (ja) * 2019-05-13 2020-11-19 小野谷機工株式会社 タイヤ把持装置
CN112045365A (zh) * 2020-09-09 2020-12-08 付心怡 一种钢制汽车轮毂成型后检测修复设备及方法
CN113102558A (zh) * 2021-04-13 2021-07-13 合肥高奎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钢质汽车轮毂矫形修复加工设备及方法
CN113319529A (zh) * 2021-05-29 2021-08-31 黄胜 一种锻造轮毂生产加工工艺
CN113560859A (zh) * 2021-08-27 2021-10-29 大连开成钢管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定位夹持结构的汽车轮轴拆卸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39054B (zh) * 2022-08-16 2024-03-26 重庆飞特车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轮毂再塑形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9054B (zh) 202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27726B (zh) 一种飞机轮胎更换用辅助装置
CN115139054A (zh) 一种轮毂再塑形装置
CN205365101U (zh) 一种轮胎拆装机
CN219503044U (zh) 一种集中式自动化轮胎内喷涂机
CN206870769U (zh) 一种汽车轮胎轮毂拆卸装置
CN210166115U (zh) 轮胎冲击测试装置
CN115319442B (zh) 一种摆臂液压衬套轴向压力拆装装置
CN218612389U (zh) 一种焊接变位机及配套装置
CN206983641U (zh) 一种汽车轮胎拆装机
CN211197786U (zh) 一种顶升翻转机构
CN109398000B (zh) 一种智能汽车轮胎装卸装置
CN113580063A (zh) 变速箱拆卸检修托架
CN219969323U (zh) 一种拆胎器
CN111037265A (zh) 一种连接轴安装机
CN219667882U (zh) 轮胎拆装机的自动定心装置
CN218140902U (zh) 一种汽车用联动式拆胎机
CN114537561B (zh) 一种报废车辆车轮拆卸机构
CN219154166U (zh) 一种更换机动车轮胎的修理台
CN219487089U (zh) 一种可转动拆装工具
CN217530585U (zh) 一种汽车轮胎维修用的车胎固定装置
CN220281347U (zh) 一种轮胎内胎充气装置
CN113582121B (zh) 一种远程终端监控的加油站系统
CN219666624U (zh) 一种机动车维修用躺板
CN110588027A (zh) 一种自动补胎机中的补胎机构
CN218343196U (zh) 一种汽车维修用轮胎更换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