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35895A - 双离合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双离合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35895A
CN115135895A CN202180015522.7A CN202180015522A CN115135895A CN 115135895 A CN115135895 A CN 115135895A CN 202180015522 A CN202180015522 A CN 202180015522A CN 115135895 A CN115135895 A CN 1151358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sub
input shaft
clutch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1552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P·哈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rcedes Benz Group AG
Original Assignee
Mercedes Benz Group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rcedes Benz Group AG filed Critical Mercedes Benz Group AG
Publication of CN1151358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58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00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 F16D21/02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for interconnecting three or more shafts or other transmission members in different ways
    • F16D21/06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for interconnecting three or more shafts or other transmission members in different ways at least two driving shafts or two driven shafts being concentr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06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 F16D25/062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 F16D25/063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with clutch members exclusively moving axially
    • F16D25/0635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with clutch members exclusively moving axially with flat friction surfaces, e.g. discs
    • F16D25/0638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with clutch members exclusively moving axially with flat friction surfaces, e.g. discs with more than two discs, e.g. multiple lamella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00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 F16D21/02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for interconnecting three or more shafts or other transmission members in different ways
    • F16D21/06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for interconnecting three or more shafts or other transmission members in different ways at least two driving shafts or two driven shafts being concentric
    • F16D2021/0661Hydraulically actuated multiple lamellae clutch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离合变速器(10),它具有:输入轴(W0);具有第一输入膜片支承件(K11)、第一输出膜片支承件(K12)、第一传力区(K13)和第一操作活塞(B11)的第一离合器(K1);具有第二输入膜片支承件(K21)、第二输出膜片支承件(K22)、第二传力区(K23)和第二操作活塞(B21)的第二离合器(K2);具有第一子变速器输入轴(W1)的第一子变速器(12);以及具有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W2)的第二子变速器(14),其中,该输入轴(W0)、第一输入膜片支承件(K11)和第二输入膜片支承件(K21)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相互连接,其中,第一输出膜片支承件(K12)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连接至第一子变速器输入轴(W1),其中,第二输出膜片支承件(K22)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连接至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W1),其中,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W2)布置成与第一子变速器输入轴(W1)同轴且径向围绕第一子变速器输入轴。

Description

双离合变速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离合变速器。
DE 10 2006 027 899 A1公开了一种双离合变速器,其具有:输入轴;具有第一输入膜片支承件、第一输出膜片支承件、第一传力区和第一操作活塞的第一离合器;具有第二输入膜片支承件、第二输出膜片支承件、第二传力区和第二操作活塞的第二离合器;具有第一子变速器输入轴的第一子变速器以及具有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的第二子变速器,其中,输入轴、第一输入膜片支承件和第二输入膜片支承件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相互连接,其中,第一输出膜片支承件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连接至第一子变速器输入轴,其中,第二输出膜片支承件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连接至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其中,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相对于第一子变速器输入轴同轴且径向围绕地布置,并且其中,第一传力区在径向上围绕第二传力区且在轴向上至少部分地与之重叠。
此外,EP 1 800 929 A1、DE 10 2017 009 024 A1、WO 2018/054413 A1、DE102009 059 944 A1、DE 198 09 534 A1、DE 101 14 281 A1、DE 11 2007 002 842 B4、DE10 2005 063 248 A1、DE 10 2018 009 392 B3和DE 10 2015 208 372 A1也公开了双离合变速器。
本发明基于以下任务,即,提供一种尤其就构型紧凑和功能扩展而言性能得到改善的同类型装置。它通过与权利要求1对应的本发明设计方案来完成。本发明的改进方案来自从属权利要求。
本发明基于一种双离合变速器,其具有:输入轴;具有第一输入膜片支承件、第一输出膜片支承件、第一传力区和第一操作活塞的第一离合器;具有第二输入膜片支承件、第二输出膜片支承件、第二传力区和第二操作活塞的第二离合器;具有第一子变速器输入轴的第一子变速器;以及具有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的第二子变速器,其中,输入轴、第一输入膜片支承件和第二输入膜片支承件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相互连接,其中,第一输出膜片支承件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连接至第一子变速器输入轴,其中,第二输出膜片支承件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连接至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其中,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相对于第一子变速器输入轴同轴且径向围绕(或者说沿周向包围)该第一子变速器输入轴,第一传力区在径向上围绕第二传力区且在轴向上至少部分与之重叠。
本发明提出,双离合变速器具有连接盘,其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连接至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在径向上从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起延伸,至少与第一传力区沿径向重叠并且在轴向上布置在子变速器和传力区之间,其中,第一操作活塞和第二操作活塞在轴向上布置在连接盘和第二传力区之间。优选地,双离合变速器设置成用在机动车中。“设置”应该是指专门设计和/或专门配备。“一个物体设置用于某项功能”是指该物体在至少一个应用状态和/或工作状态下满足和/或执行该项功能。双离合变速器优选连接至内燃发动机。双离合变速器包括一个主旋转轴线和两个副旋转轴线。“主旋转轴线”在此应该是指由至少一个驱动轴限定的旋转轴线。优选地,它应该是指由双离合变速器的驱动侧输入轴限定的旋转轴线。“副旋转轴线”应该是指尤其是中间轴的平行于主旋转轴线错开布置的旋转轴线。
尤其是,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形成双离合变速器的双离合器。双离合器有利地设计成可动力换挡。术语“轴向”和“径向”以主旋转轴线为基准,其中,术语“轴向”是指如下方向,其平行于或同轴于主旋转轴线延伸,术语“径向”是指如下方向,其垂直于主旋转轴线延伸。“径向重叠”应该是指相应的构件、组件或结构空间沿主旋转轴线看径向交叠。这优选应该是指至少一条平行于主旋转轴线的直线与所有相应的构件、组件或结构空间相交。第一传力区和连接盘优选至少基本上在同一个径向延展范围内布置。“径向围绕”应该是指从主旋转轴线起在径向上位于外侧。“轴向重叠”应该是指相应的构件、组件或结构空间沿主旋转轴线轴向交叠。这优选应该是指至少一条正交于主旋转轴线延伸的直线与所有相应的构件、组件和结构空间相交。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优选至少基本在彼此相同的轴向延展范围内布置。“至少基本上在同一轴向延展范围内”在此应该是指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在一个轴向延展范围内交叠超过75%、优选超过90%且尤其优选超过95%。尤其优选地,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具有相同的轴向延展范围。第一离合器尤其设计成第一膜片式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尤其设计成第二膜片式离合器。“传力区”应该是指离合器的如下区域,在该区域内至少在离合器的作动状态下进行在各自所属离合器的输入侧与各自所属离合器的输出侧之间的力传递、尤其是以形锁合和/或力锁合的方式达成力传递。传力区优选由各离合器的内膜片和外膜片的区域构成。传力区尤其由膜片组构成。第一传力区和第二传力区优选至少部分轴向重叠。第一操作活塞优选至少部分地与第二操作活塞径向重叠。优选地,第一操作活塞的操作方向尤其从子变速器指向内燃发动机。第二操作活塞的操作方向尤其优选从子变速器指向内燃发动机。第一离合器的第一操作空间最好布置在第一传力区的背对输入轴的一侧。优选地,第一离合器的第一操作空间由第一壁界定,该第一壁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连接至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
“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连接”应该在两个可转动安装的元件情况下是指所述元件彼此同轴布置且如此相互连接,即,它们基本上以相同的角速度旋转。
优选地,第一壁布置在第一操作空间的面对子变速器的一侧。优选地,第一壁布置在第一传力区的背对内燃发动机的一侧。第一操作空间布置在第一壁和第一操作活塞之间。优选地,第一壁从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起沿径向朝外延伸。优选地,双离合变速器具有第一输入盘,借此将输入轴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连接至第一输入膜片支承件。尤其优选地,第一输入盘在轴向上布置在传力区的背对子变速器的一侧。优选地,第一输入盘在轴向上布置在第一传力区和内燃发动机之间。第一输入盘最好与第一传力区布置径向重叠。第一输入盘优选从输入轴起径向朝外延伸。“输入盘”应该是指至少基本旋转对称的、尤其圆形的、最好扁平的元件,其与主旋转轴线同轴。优选地,输入盘具有至少一个垂直于主旋转轴线布置的平坦区域。“扁平”与此相关地应该是指输入盘的最大轴向延伸尺寸尤其小于输入盘直径的70%、优选小于50%且尤其优选小于30%。优选地,输入盘设计成一件式。优选地,输入盘作为成型构件构成。输入盘原则上也可以设计成多件式。优选地,第一壁设计成与连接盘成一体。优选地,连接盘形成第一壁。尤其优选地,第一操作空间在轴向上在子变速器方向上由连接盘界定。第一操作空间优选在一个方向上直接由连接盘、尤其直接由第一壁界定。尤其优选地,第一操作空间直接布置在连接盘与第一操作活塞之间。第一操作活塞优选在轴向上至少部分安置在第一传力区的面对子变速器的一侧。优选地,第一操作活塞在轴向上布置在第一传力区的背对内燃发动机的一侧。第一操作活塞优选与第二传力区布置径向重叠。“连接盘”应该是指至少基本旋转对称的、尤其圆形、最好是扁平的元件,其同轴于主旋转轴线布置。优选地,连接盘具有至少一个垂直于主旋转轴线布置的平坦区域。“扁平”与此相关地应该尤其是指连接盘的最大轴向延伸尺寸尤其小于连接盘直径的70%、优选小于50%且尤其优选小于30%。优选地,连接盘设计成一件式。“一件式”应该是指至少以材料接合的方式连接,例如通过焊接过程、粘接过程、浇注过程和/或其它的技术人员看上去有意义的过程,和/或是指有利地一体形成,比如通过由铸件制造和/或通过有利地由单独坯件以单组分或多组分浇注的方法制造。优选地,连接盘被设计为成型构件。连接盘原则上也可以设计成多件式。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设计,尤其可以提供一种优选紧凑的功能良好的双离合变速器。可以获得第一离合器的有利的高效率。在较大的压力程度下能够将第一离合器用作起步离合器,尤其当起步挡位经由第一子变速器输入轴来达成时。有利地可以提供径向更靠内的操作空间。另外,可以获得特别高效且紧凑的双离合器布置。此外,可以获得有利廉价的布置。
另外提出,双离合变速器具有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连接至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的用于连接电机转子的连接件,其中,该连接件沿径向围绕第一输出膜片支承件且相对于第二操作活塞沿轴向至少部分地重叠。优选地,双离合变速器具有电机。电机优选具有转子和定子。优选地,转子具有驱动件,其设置用于与连接件合作。“驱动件”应该是指齿轮、链轮、皮带盘等,其设置用于传递电动机的扭矩、旋转方向和/或转速。优选地,连接件由从动件构成。“从动件”应该是指齿轮、链轮、皮带盘等,其永久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连接到至少一个传动件和/或连接单元。从动件设置用于以传递扭矩的方式将电机转子连接至双离合变速器。尤其优选地,所述驱动件和从动件相互连接。所述驱动件和从动件尤其设置用于传递电机的扭矩和/或转速。由此可以获得有利高效且紧凑的双离合器布置,连同将电机连接至双离合器。可以将电机连接至子变速器。通过所述设计,可以有利地减少机动车的二氧化碳排放。
还提出,双离合变速器具有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连接至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的筒部段,其径向围绕第一输入膜片支承件且沿轴向至少部分地与之重叠。优选地,筒部段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连接至连接盘。筒部段尤其设计成与连接盘成一体。筒部段优选固定连接至连接件。电机通过驱动件被连接至筒部段。“筒部段”应该是指旋转对称的元件,其具有空心柱体状基本形状。优选地,筒部段设计成管状。尤其优选的是筒部段具有对称轴线,其平行于、尤其是同轴于双离合变速器的主旋转轴线延伸。筒部段优选设计成一件式。由此可以获得双离合器的有利高效且紧凑的布置。
还提出,双离合变速器具有第二输出盘,借此将第二输出膜片支承件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连接至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其中,第二离合器的第二操作空间在轴向上在子变速器的方向上由第二壁界定,第二壁在轴向上布置在连接盘和第二输出盘之间。优选地,第二输出盘在轴向上布置在第二传力区的面对子变速器的一侧。第二输出盘最好与第二操作空间径向重叠。“输出盘”应该是指至少基本旋转对称的尤其圆形的元件,其同轴于主旋转轴线布置。优选地,输出盘具有至少一个垂直于主旋转轴线布置的平坦区域。“扁平”与此相关地应该尤其是指输出盘的最大轴向延伸尺寸尤其小于输出盘直径的70%、优选小于50%且尤其优选小于30%。优选地,输出盘呈一件式构成。优选地,输出盘作为成型构件构成。输出盘原则上也可以设计成多件式。第二壁尤其设计成操作壁。第二离合器优选具有第二操作空间。第二操作空间布置在第二壁和第二操作活塞之间。第一操作空间优选至少部分径向重叠于第二操作空间布置。第二操作空间优选由第二壁界定,其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连接至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优选地,第二壁布置在第二操作空间的面对子变速器的一侧。优选地,第二壁从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起径向朝外延伸。第二操作空间最好在轴向上至少部分地布置在第二壁和第二传力区之间。第二操作空间优选在一个方向上直接由第二壁界定。由此可以尤其获得双离合器的有利高效且紧凑的布置。
还提出,双离合变速器具有第二输入盘,借此将第二输入膜片支承件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连接至输入轴,其中,第二输入盘从第二输入膜片支承件上的不能相对转动的连接位置起沿径向朝外延伸。尤其优选地,第二输入盘和第二输入膜片支承件通过连接位置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相互连接。第二输入盘最好在轴向上布置在第二传力区和子变速器之间。第二输入盘最好在径向上重叠于第一传力区来布置。第二输入盘尤其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连接至第一离合器的第一输入膜片支承件。由此可以获得双离合器的有利高效且紧凑的布置。
还提出第二输入盘布置在第一传力区的面对子变速器的一侧。第二输入盘尤其径向重叠于第一传力区来布置。由此可以获得输入盘的有利紧凑布置。
还提出第一输出膜片支承件设计成第一内膜片支承件,第二输出膜片支承件设计成第二内膜片支承件。第一输入膜片支承件优选设计成第一外膜片支承件。第二输入膜片支承件优选设计成第二外膜片支承件。第一内膜片支承件上优选装有至少一个第一内膜片、尤其优选多个第一内膜片。此外,第一外膜片支承件上优选装有至少一个第一外膜片、尤其优选多个第一外膜片。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内膜片和至少一个第一外膜片尤其优选以交替布置的形式形成第一膜片组。第一膜片组尤其形成第一传力区。第二内膜片支承件上优选装有至少一个第二内膜片、尤其优选多个第二内膜片。另外,第二外膜片支承件上最好装有至少一个第二外膜片、尤其优选是多个第二外膜片。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内膜片和至少一个第二外膜片尤其优选以交替布置形式形成第二膜片组。第二膜片组尤其形成第二传力区。由此可以尤其获得离合器的有利布置和连接。
还提出,第一操作油流和第一离心油流在轴向上从子变速器的方向经过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可被供入第一离合器。第一操作油流和第一离心油流最好经过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可被供入第一离合器。第一操作油流优选与第一离合器的第一操作空间相连。第一离心油流优选与第一离合器的第一离心油腔相连。由此可以尤其获得很有利的油输送。
还提出,第二操作油流和第二离心油流在轴向上从子变速器方向经过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可被供入第二离合器。优选地,第二操作油流和第二离心油流可以经过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被供入第二离合器。第二操作油流优选与第二离合器的第二操作空间相连。第二离心油流优选与第二离合器的第二离心油腔相连。尤其优选地,第二操作油流和第二离心油流至少部分被引导经过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第一离心油流和第二离心油流优选相互连接。由此尤其可以获得很有利的油输送。
另外提出,第一操作活塞设计成多件式,其中,第一操作活塞的至少两个构件可相对旋转地安装。优选地,第一操作活塞的这至少两个构件通过第一离合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推力轴承/轴向接触轴承可相对旋转地安装。优选地,所述至少两个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构件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连接至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优选地,所述至少两个构件中的至少另一个构件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连接至第一输入膜片支承件。由此可以尤其获得双离合器的有利紧凑布置。
其它优点来自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在图中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结合附图的说明和权利要求书包含大量组合特征。技术人员应当合理地单独看待所述特征并且将其概括成有意义的其它组合,其中:
图1示出本发明的双离合变速器的示意图。
图1示出双离合变速器10。双离合变速器10由混动式双离合变速器构成。双离合变速器10设置用在未被详细示出的机动车中。在当前情况下,机动车包括该双离合变速器10。双离合变速器10包括示意性所示的第一子变速器12。双离合变速器10包括示意性所示的第二子变速器14。第一子变速器12设置用于切换标为奇数的变速器挡。第一子变速器12具有第一子变速器输入轴W1。第一子变速器输入轴W1被设计成内输入轴。第一子变速器输入轴W1被设计成空心轴。但也可以想到将第一子变速器输入轴W1设计成实心轴。第二子变速器14设置用于切换标为偶数的变速器挡。第二子变速器14具有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W2。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W2被设计成外输入轴。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W2被设计成空心轴。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W2相对于第一子变速器输入轴W1以同轴且径向围绕的方式布置。第一子变速器12和第二子变速器14具有多个未被详细示出的切换单元。切换单元设置用于在子变速器12、14的变速器轴、定齿轮和/或动齿轮之间的可切换连接。但原则上也可以想到,第一子变速器12设置用于切换标为偶数的变速器挡,而第二子变速器14设置用于切换标为奇数的变速器挡。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W2有利地在径向上布置在第一子变速器输入轴W1之外,和/或第一子变速器输入轴W1被设计成内子变速器输入轴,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W2被设计成外子变速器输入轴。由此有利地获得高的结构空间效率。另外,可以实现有利的双离合器构型。双离合变速器10具有输入轴W0。输入轴W0连接至机动车的双质量飞轮34。双质量飞轮34连接至机动车的内燃发动机36。双质量飞轮34设置用于减小内燃发动机36的扭振。输入轴W0设置用于被内燃发动机36驱动。双离合变速器10包括主旋转轴线38。子变速器输入轴W1、子变速器输入轴W2和输入轴W0同轴于主旋转轴线38来布置。
双离合变速器10包括未详细示出的变速器箱体。双离合变速器10具有第一离合器K1。第一离合器K1配属于第一子变速器12。第一离合器K1被设计成膜片式离合器。第一离合器K1具有至少一个内膜片和至少一个外膜片。双离合变速器10具有第二离合器K2。第二离合器K2配属于第二子变速器14。第二离合器K2被设计成膜片式离合器。第二离合器K2具有至少一个内膜片和至少一个外膜片。第一离合器K1和第二离合器K2径向叠置布置。第二离合器K2在径向上布置在第一离合器K1内。第一离合器K1和第二离合器K2至少基本上布置在同一轴向延展范围内。
第一离合器K1具有第一输入膜片支承件K11、第一输出膜片支承件K12、第一传力区K13和第一操作活塞B11。第一输入膜片支承件K11被设计成第一外膜片支承件。第一输出膜片支承件K12被设计成第一内膜片支承件。第一传力区K13由第一离合器K1的这些内膜片和外膜片的一区域构成。第一传力区K13由膜片组构成。第一离合器K1具有第一操作单元B1,其具有第一操作活塞B11。
第二离合器K2具有第二输入膜片支承件K21、第二输出膜片支承件K22、第二传力区K23和第二操作活塞B21。第二输入膜片支承件K21被设计成第二外膜片支承件。第二输出膜片支承件K22被设计成第二内膜片支承件。第二传力区K23由第二离合器K2的这些内膜片和外膜片的一区域构成。第二传力区K23由膜片组构成。第二离合器K2具有第二操作单元B2,其具有第二操作活塞B21。第一传力区K13相对于第二传力区K23以径向围绕且轴向至少部分重叠的方式布置。
第一操作单元B1在径向上至少布置在第一传力区K13和第二传力区K23的区域中。第一操作单元B1在轴向上至少基本布置在第一传力区K13之外。第一操作单元B1在轴向上布置在第一传力区K13的背对内燃发动机36的一侧。第一操作单元B1设置用于液压操作第一离合器K1。第一操作单元B1可被供以第一离心油流B15。第一离心油流B15可从第一操作单元B1的面对子变速器12、14的一侧被供应给第一操作单元B1。第一操作单元B1包括第一操作活塞B11。第一操作活塞B11以可轴向运动的方式布置。第一操作单元B1具有第一操作空间B12。第一离合器K1的第一操作空间B12布置在第一传力区K13的背对输入轴W0的一侧。第一操作空间B12在轴向上布置在第一传力区K13的面对子变速器12、14的一侧。可以借助第一操作油流B13给第一操作空间B12供应第一操作油。在第一操作空间B12中可以建立第一操作油压。借助第一操作油压可以控制第一操作活塞B11的轴向位置。在第一操作空间B12中存在高的第一操作油压的情况下下,第一操作活塞B11设置用于使第一离合器K1接合。第一操作单元B1具有第一复位弹簧52。在第一操作空间B12中存在低的第一操作油压的情况下,第一复位弹簧52设置用于使第一操作活塞B11离开第一离合器K1。第一操作活塞B11在轴向上针对操作空间B12的面对内燃发动机36的一侧界定第一操作空间B12。第一操作单元B1具有第一离心油腔B14。第一离心油腔B14布置在第一操作活塞B11的与第一操作空间B12对置的一侧。借助第一离心油流B15能够给第一离心油腔B14供应第一离心油,尤其在第一离合器K1的分离状态下。第一离心油腔B14设置用于补偿离心力。第一离心油腔B14的局部被设计成第一操作活塞B11的第一活塞引导腔。第一操作活塞B11在轴向上看至少部分布置在第一传力区K13的面对子变速器12、14的一侧。第一操作活塞B11在轴向上看布置在第一传力区K13的背对内燃发动机36的一侧。第一操作活塞B11沿径向重叠于第二传力区K23来布置。
第一操作活塞B11设计成多件式,其中,第一操作活塞B11的两个构件56、58可相对旋转地安装。第一操作活塞B11的这两个构件56、58通过第一离合器K1的第一推力轴承60以可相对旋转的方式安装。第一推力轴承60在径向上布置在第一传力区K13之内。第一推力轴承60布置在第二传力区K23的面对子变速器12、14的一侧。第一推力轴承60沿径向重叠于第二传力区K23来布置。两个构件56、58中的一个构件56尤其间接地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至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W2或连接盘16。两个构件56、58中的另一构件58尤其间接地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至第一输入膜片支承件K11。
第二操作单元B2在径向上至少部分布置在第二传力区K23的区域中。第二操作单元B2在轴向上至少部分布置在第二传力区K23之内。第二操作单元B2在轴向上至少部分安置在第二传力区K23的背对内燃发动机36的一侧。第二操作单元B2设置用于液压操作第二离合器K2。第二操作单元B2可被供以第二离心油流B25。第二操作单元B2包括第二操作活塞B21。第二操作活塞B21以可轴向运动的方式安置。第二操作单元B2具有第二操作空间B22。第二操作空间B22在轴向上至少部分安置在第二传力区K23之外。第二操作空间B22在轴向上至少部分布置在第二传力区K23的背对内燃发动机36的一侧。可以借助第二操作油流B23给第二操作空间B22供应第二操作油。在第二操作空间B22中可以建立第二操作油压。借助第二操作油压可以控制第二操作活塞B21的轴向位置。在第二操作空间B22中存在高的第二操作油压的情况下,第二操作活塞B21设置用于使第二离合器K2接合。第二操作单元B2具有第二复位弹簧54。在第二操作空间B22中存在低的第二操作油压的情况下,第二复位弹簧54设置用于使第二操作活塞B21远离第二离合器K2。第二操作活塞B21在轴向上针对第二操作空间B22的面对内燃发动机36的一侧界定第二操作空间B22。第二操作单元B2具有第二离心油腔B24。第二离心油腔B24布置在第二操作活塞B21的与第二操作空间B22相对的一侧。可以借助第二离心油流B25将第二离心油供入第二离心油腔B24,尤其在第二离合器K2的分离状态下。在当前情况下,第一离心油和第二离心油是相同的。第二离心油腔B24设置用于补偿离心力。第二离心油腔B24的局部被设计成第二操作活塞B21的第二活塞引导腔。
第一操作空间B12和第二操作空间B22至少基本上布置在同一径向延展范围内。第一离合器K1的第一操作空间B12在轴向上布置在子变速器12、14和第二离合器K2的第二操作空间B22之间。第二离合器K2的第二操作空间B22在轴向上布置在内燃发动机36和第一离合器K1的第一操作空间B12之间。第二传力区K23相对于第一操作空间B12以径向围绕的方式布置。第二传力区K23相对于第二操作空间B22以径向围绕的方式布置。第一离心油腔B14和第二离心油腔B24至少基本上布置在同一径向延展范围内。
第一操作油流B13和第一离心油流B15可以在轴向上从子变速器12、14的方向被供入第一离合器K1。第一操作油流B13和第一离心油流B15可以在轴向上从子变速器12、14的方向经过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W2被供入第一离合器K1。第一操作油流B13和第一离心油流B15在轴向上从子变速器12、14侧经过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W2被供入第一离合器K1。第一离心油流B15与第一离合器K1的第一离心油腔B14相连。第一操作油流B13与第一离合器K1的第一操作空间B12相连。
第二操作油流B23和第二离心油流B25可以在轴向上从子变速器12、14的方向被供入第二离合器K2。第二操作油流B23和第二离心油流B25可在轴向上从子变速器12、14的方向经过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W2被供入第二离合器K2。第二操作油流B23和第二离心油流B25在轴向上从子变速器12、14侧经过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W2被供入第二离合器K2。第二离心油流B25与第二离合器K2的第二离心油腔B24相连。
第二操作油流B23与第二离合器K2的第二操作空间B22相连。第一离心油流B15和第二离心油流B25在局部地共同延伸。第一离心油流B15和第二离心油流B25部分地形成共同的离心油流,尤其在针对第一离心油腔B14和第二离心油腔B24二者的分流点之前。由此可以有利地提供用于离心油流B15、B25的共同输油部位。
双离合变速器10具有第一输入盘44,借此将输入轴W0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连接至第一输入膜片支承件K11。第一输入盘44在轴向上布置在传力区K13、K23的背对子变速器12、14的一侧。第一输入盘44在轴向上布置在第一传力区K13和内燃发动机36之间。第一输入盘44以径向重叠于第一传力区K13的方式布置。第一输入盘44以径向重叠于第一传力区K13和第二传力区K23的方式布置。第一输入盘44在径向内端部处直接连接至输入轴W0。输入盘44在输入轴W0的背对内燃发动机36的一端固定连接至输入轴W0。第一输入盘44从输入轴W0起沿径向朝外延伸。第一输入盘44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连接至第一离合器K1的第一输入膜片支承件K11。第一输入盘44直接连接至第一输入膜片支承件K11。
第一操作空间B12由第一壁30界定,第一壁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连接至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W2。双离合变速器10包括第一壁30。第一壁30从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W2起沿径向朝外延伸。第一壁30由旋转对称的盘形件构成。第一壁30以同轴于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W2、尤其是同轴于主旋转轴线38的方式布置。第一壁30布置在第一操作空间B12的面对子变速器12、14的一侧。第一壁30布置在第一传力区K13的背对内燃发动机36的一侧。第一操作空间B12在轴向上布置在第一壁30和第一操作活塞B11之间。
双离合变速器10具有径向重叠于第一传力区K13的连接盘16,其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连接至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W2并且在径向上从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W2起延伸并且在轴向上布置在子变速器12、14和传力区K13、K23之间。连接盘16由旋转对称的盘形构件构成。连接盘16设计成一体式。连接盘16被设计成锻造构件。连接盘16以同轴于子变速器输入轴W2的方式布置。第一操作空间B12在轴向上朝向子变速器12、14的方向由连接盘16界定。第一操作空间B12在轴向上布置在连接盘16和第二传力区K23之间。第一操作空间B12在一个方向上直接由连接盘16、尤其直接由第一壁30界定。第一操作空间B12直接布置在连接盘16与第一操作活塞B11之间。第一操作空间B12径向朝内地由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W2界定。第一操作空间B12径向朝外地由连接盘16上的空心圆筒形凸起界定。第一壁30与连接盘16成一体地构成。连接盘16形成第一壁30。
第一操作空间B12径向朝外地由第一操作活塞B11界定。第一操作空间B12以径向重叠于第二操作空间B22的方式布置。第一操作活塞B11和第二操作活塞B21在轴向上布置在连接盘16和第二传力区K23之间。
第二操作空间B22由第二壁32界定,其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连接至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W2。双离合变速器10包括第二壁32。第二壁32被设计成操作壁。第二壁32从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W2起沿径向朝外延伸。第二壁32由旋转对称的盘形件构成。第二壁32以同轴于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W2、尤其是同轴于主旋转轴线38的方式布置。第二壁32布置在第二操作空间B22的背对子变速器12、14的一侧。第二操作空间B22布置在第二壁32与第二操作活塞B21之间。第二操作空间B22径向朝外地部分由第二壁32上的空心圆筒形凸起界定。第二操作空间B22径向朝外地由第二操作活塞B21界定。
输入轴W0、第一输入膜片支承件K11和第二输入膜片支承件K21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相互连接。双离合变速器10具有第二输入盘26,借此将第二输入膜片支承件K21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至输入轴W0。第二输入盘26从在第二输入膜片支承件K21上的不能相对转动的连接位置50起沿径向朝外延伸。第二输入盘26直接连接至第二输入膜片支承件K21。第二输入盘26在径向外端部处通过筒部段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连接至第一输入盘44,借此将第一输入膜片支承件K11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连接至输入轴W0。第二输入盘23直接连接至第二输入膜片支承件K21。第二输入盘26在轴向上布置在第二传力区K23和子变速器12、14之间。第二输入盘26以径向重叠于第一传力区K13的方式布置。第二输入盘26布置在第一传力区K13的面对子变速器12、14的一侧。第二输入盘26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连接至第一离合器K1的第一输入膜片支承件K11。
第二输入盘26在轴向上布置在第一传力区K13与连接盘16之间。第一推力轴承60在轴向上布置在连接盘16和第二输入盘26之间。输入盘26、44分别由旋转对称的圆形件构成,其相对于主旋转轴线38同轴布置。输入盘26、44都呈一体构成。输入盘26、44都作为锻造构件构成。
第一输出膜片支承件K12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连接至第一子变速器输入轴W1。双离合变速器10具有第一输出盘46,借此将第一输出膜片支承件K12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连接至第一子变速器输入轴W1。第一输出盘46以径向重叠于第二操作空间B22的方式布置。第一输出盘46在径向上布置在第一传力区K13内。第一输出盘46在轴向上布置在第一传力区K13外。输出盘46在第一子变速器输入轴W1的面对内燃发动机36的端部处固定连接至第一子变速器输入轴W1。
第二输出膜片支承件K22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连接至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W2。双离合变速器10具有第二输出盘28,借此将第二输出膜片支承件K22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连接至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W2。第二输出盘28以径向重叠于第二操作空间B22的方式布置。第二输出盘28在径向上布置在第二传力区K23内。第二输出盘28在轴向上布置在第二传力区K23的背对子变速器12、14的一侧。第二输出盘28在轴向上在第一输出盘46与连接盘16之间连接至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W2。第二输出盘28在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W2的面对内燃发动机36的端部处固定连接至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W2。第二输出盘28在轴向上在第二离心油腔B24的背对子变速器12、14的一侧界定第二离心油腔B24。第一离心油腔B14径向朝外地由第二输出盘28上的空心圆筒形凸起界定。第二输出盘28在轴向上与第二传力区K23至少部分交叠地布置。第一输出盘46在轴向上在第二输出盘46和第一输入盘44之间连接至第一子变速器输入轴W1。第二离合器K2的第二操作空间B22在轴向上在子变速器12、14的方向上由第二壁32界定,第二壁在轴向上布置在连接盘16和第二输出盘28之间。输出盘28、46各自呈一体构成。输出盘28、46各自作为锻造构件构成。
输入轴W0、第一输入盘44、第一输入膜片支承件K11、第二输入盘26和第二输入膜片支承件K21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相互连接。在双离合变速器10的扭矩传递中,输入轴W0、第一输入盘44、第一输入膜片支承件K11、第二输入盘26和第二输入膜片支承件K21按上述顺序依次布置。
第一复位弹簧52在第二输入盘26的面对子变速器12、14的一侧接触第二输入盘26。第一复位弹簧52在第一操作活塞B11的背对子变速器12、14的一侧接触第一操作活塞B11。第二复位弹簧54在第二输出盘28的面对子变速器12、14的一侧接触第二输出盘28。第二复位弹簧54在第二操作活塞B21的背对子变速器12、14的一侧接触第二操作活塞B21。
双离合变速器10还包括多个密封件,其中的两个密封件40、42在图1中示例性地带有附图标记。密封件40、42设置用于密封操作单元B1、B2的构件之间的间隙以阻隔操作油。
双离合变速器10包括电机18。电机18具有定子48和转子20。电机18用于双离合变速器10的混合动力化。双离合变速器10具有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连接至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W2的连接件22,用于连接电机18的转子20。连接件22以相对于第一输出膜片支承件K12沿径向围绕且相对于第二操作活塞B21沿轴向至少部分重叠的方式布置。转子20具有驱动件,其设置用于与连接件22配合。连接件22由从动件构成。连接件22设置用于尤其以传递扭矩的方式将电机18的转子20连接至双离合变速器10。
双离合变速器10具有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连接至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W2的筒部段24,筒部段以相对于第一输入膜片支承件K11沿径向围绕且轴向至少部分重叠的方式布置。筒部段24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连接至连接盘16。筒部段24通过连接盘16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连接至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W2。筒部段24与连接盘16成一体构成。筒部段24还固定连接至连接件22。电机18通过连接件22被连接至筒部段24。筒部段24以相对于输入轴W0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双离合变速器10具有另一个推力轴承62。该另一个推力轴承62布置在第一输入盘44的面对内燃发动机36的一侧。该另一个推力轴承62在径向上布置在第二传力区K23内。通过该另一个推力轴承62,筒部段24相对于第一输入盘44被轴向支承。
附图标记列表
10 双离合变速器
12 子变速器
14 子变速器
16 连接盘
18 电机
20 转子
22 连接件
24 筒部段
26 输入盘
28 输出盘
30 壁
32 壁
34 双质量飞轮
36 内燃发动机
38 主旋转轴线
40 密封件
42 密封件
44 输入盘
46 输出盘
48 定子
50 连接位置
52 复位弹簧
54 复位弹簧
56 构件
58 构件
60 推力轴承
62 推力轴承
B1 操作单元
B11 操作活塞
B12 操作空间
B13 操作油流
B14 离心油腔
B15 离心油流
B2 操作单元
B21 操作活塞
B22 操作空间
B23 操作油流
B24 离心油腔
B25 离心油流
K1 离合器
K11 输入膜片支承件
K12 输出膜片支承件
K13 传力区
K2 离合器
K21 输入膜片支承件
K22 输出膜片支承件
K23 传力区
W0 输入轴
W1 子变速器输入轴
W2 子变速器输入轴

Claims (10)

1.一种双离合变速器,具有:
-输入轴(W0);
-第一离合器(K1),该第一离合器具有第一输入膜片支承件(K11)、第一输出膜片支承件(K12)、第一传力区(K13)和第一操作活塞(B11);
-第二离合器(K2),该第二离合器具有第二输入膜片支承件(K21)、第二输出膜片支承件(K22)、第二传力区(K23)和第二操作活塞(B21);
-具有第一子变速器输入轴(W1)的第一子变速器(12);
-具有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W2)的第二子变速器(14),
其中,输入轴(W0)、第一输入膜片支承件(K11)和第二输入膜片支承件(K21)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相互连接,
其中,第一输出膜片支承件(K12)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连接至第一子变速器输入轴(W1),
其中,第二输出膜片支承件(K22)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连接至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W2),
其中,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W2)布置成与第一子变速器输入轴(W1)同轴并且径向围绕该第一子变速器输入轴,
其中,第一传力区(K13)布置成径向围绕第二传力区(K23)且在轴向上至少部分地与之重叠,
其特征是,
设有连接盘(16),该连接盘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连接至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W2),在径向上从该第二变速器输入轴(W2)起延伸,至少与第一传力区(K13)沿径向重叠并且在轴向上布置在所述子变速器(12;14)与所述传力区(K13;K23)之间,其中,第一操作活塞(B11)和第二操作活塞(B21)在轴向上布置在连接盘(16)与第二传力区(K2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变速器,其特征是,设有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连接至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W2)的连接件(22),用于连接电机(18)的转子(20),其中,该连接件(22)布置成径向围绕第一输出膜片支承件(K12)并沿轴向至少部分地与第一操作活塞(B11)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离合变速器,其特征是,设有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连接至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W2)的筒部段(24),该筒部段布置成径向围绕第一输入膜片支承件(K11)且沿轴向至少部分与之重叠。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双离合变速器,其特征是,设有第二输出盘(28),借助该第二输出盘将第二输出膜片支承件(K22)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连接至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W2),其中,第二离合器(K2)的第二操作空间(B22)在轴向上在所述子变速器(12;14)方向上由第二壁(32)界定,该第二壁在轴向上布置在连接盘(16)与第二输出盘(28)之间。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双离合变速器,其特征是,设有第二输入盘(26),借助该第二输入盘将第二输入膜片支承件(K21)以不能相动转动的方式连接至输入轴(W0),其中,第二输入盘(26)从在第二输入膜片支承件(K21)上的不能相对转动的连接位置(50)起沿径向朝外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离合变速器,其特征是,第二输入盘(26)布置在该第一传力区(K13)的面对子变速器(12;14)的一侧。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双离合变速器,其特征是,第一输出膜片支承件(K12)被设计成第一内膜片支承件,第二输出膜片支承件(K22)被设计成第二内膜片支承件。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双离合变速器,其特征是,第一操作油流(B13)和第一离心油流(B15)能在轴向上从连接盘(16)的面对所述子变速器(12;14)的一侧通过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W2)被供入第一离合器(K1)。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双离合变速器,其特征是,第二操作油流(B23)和第二离心油流(B25)能在轴向上从连接盘(16)的面对所述子变速器(12;14)的一侧通过第二子变速器输入轴(W2)被供入第二离合器(K2)。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双离合变速器,其特征是,第一操作活塞(B11)呈多件式构成,其中,该第一操作活塞(B11)的至少两个构件(56;58)以能够相对转动的方式安装。
CN202180015522.7A 2020-02-20 2021-01-26 双离合变速器 Pending CN11513589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0001099.7A DE102020001099B4 (de) 2020-02-20 2020-02-20 Doppelkupplunsgetriebe
DE102020001099.7 2020-02-20
PCT/EP2021/051701 WO2021164993A1 (de) 2020-02-20 2021-01-26 Doppelkupplungsgetrieb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5895A true CN115135895A (zh) 2022-09-30

Family

ID=74418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15522.7A Pending CN115135895A (zh) 2020-02-20 2021-01-26 双离合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35895A (zh)
DE (1) DE102020001099B4 (zh)
WO (1) WO202116499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09534A1 (de) 1998-03-05 1999-09-09 Szodfridt Hydraulisch betätigte Kupplungen
DE10114281B4 (de) 2001-03-23 2008-12-11 Zf Sachs Ag Mehrfach-Kupplungseinrichtung und Radiallagerungskonzept hierfür
DE102005004207B4 (de) * 2005-01-29 2018-09-27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Doppelkupplungsgetriebe mit Elektromotor
DE102005063248B4 (de) 2005-12-21 2010-09-30 Getrag Getriebe- Und Zahnradfabrik Hermann Hagenmeyer Gmbh & Cie Kg Doppelkupplungsanordnung
DE102006027899B4 (de) 2006-06-17 2016-06-23 Volkswagen Ag Kupplungsanordnung in einem Getriebe eines Kraftfahrzeuges
JP4414996B2 (ja) 2006-11-21 2010-02-17 株式会社エクセディ 複式クラッチ装置
WO2010081453A2 (de) 2009-01-19 2010-07-22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Hybridmodul für einen antriebsstrang eines fahrzeuges
DE102015208372A1 (de) 2014-09-26 2016-03-31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Mehrfachkupplungseinrichtung für ein Nutzfahrzeug sowie Drehmomentübertragungseinrichtung oder Kupplung
CN109790879B (zh) 2016-09-20 2021-04-16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多重离合装置和用于机动车的混合动力模块
DE102017009024B4 (de) 2017-09-27 2021-11-18 Daimler Ag Hybridgetriebe
DE102018008912B3 (de) * 2018-11-12 2020-01-09 Daimler Ag Hybrid-Doppelkupplungsgetriebe
DE102018009392B3 (de) 2018-11-29 2020-02-20 Daimler Ag Kupplungsanordnung und einen Antriebsstra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0001099B4 (de) 2022-10-20
DE102020001099A1 (de) 2021-08-26
WO2021164993A1 (de) 2021-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15967B (zh) 多重离合装置和用于机动车的混合动力模块
US7121392B2 (en) Hydraulic double clutch
CN102574453B (zh) 车辆用驱动装置
US7287634B2 (en) Torque transmitting unit and drive train for it
CN110546393B (zh) 多重离合器组件、双离合器传动组件以及机动车
US7975820B2 (en) Radial flow chamber for clutches in a clutch assembly
EP3543556B1 (en) Triple clutch and actuator thereof
US8991577B2 (en) Parallel dual clutch unit
US11268579B2 (en) Hybrid dual-clutch transmission
KR20190025936A (ko) 자동차용 변속기, 및 자동차용 파워 트레인
CN111163963B (zh) 复合变速器及具有复合变速器的混合动力动力传动系
US8986155B2 (en)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CN107636349B (zh) 混合动力变速器
US11358462B2 (en)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a hybrid vehicle
JP4599155B2 (ja) 複式クラッチ装置
CN115135895A (zh) 双离合变速器
CN115135896A (zh) 双离合变速器
US11236785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CN115135897A (zh) 双离合变速器
CN115135898A (zh) 双离合变速器
US20080128237A1 (en) Clutch arrangement for a motor vehicle
JP2021165557A (ja) 油圧クラッチの給油構造
CN112219038B (zh) 混动变速器、尤其是双离合混动变速器
US11525488B2 (e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KR102487174B1 (ko) 변속기용 더블 클러치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