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08419A - 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08419A
CN115108419A CN202211029453.8A CN202211029453A CN115108419A CN 115108419 A CN115108419 A CN 115108419A CN 202211029453 A CN202211029453 A CN 202211029453A CN 115108419 A CN115108419 A CN 1151084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floor
people
management
control strate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2945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08419B (zh
Inventor
马戈
邱文瀛
叶鸿儒
王青春
孙思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ndustrial Internet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dustrial Internet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dustrial Internet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Industrial Internet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21102945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084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084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084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084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084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24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66B1/2408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where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is of importance, i.e. by means of a supervisory or group controll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07Setting or modification of parameters of the control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76Load weighing or car passenger coun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2Devices monitoring the users of the elevator syst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8Special types of queries, e.g. statistical queries, fuzzy queries or distributed queries
    • G06F16/2462Approximate or statistical que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5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ill image data
    • G06F16/58Retrieval characterised by using metadata, e.g. metadata not derived from the content or metadata generated manually
    • G06F16/583Retrieval characterised by using metadata, e.g. metadata not derived from the content or metadata generated manually using metadata automatically derived from the cont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12Travel ti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22Taking into account the number of passengers present in the elevator car to be alloc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31Sequential evaluation of plurality of criteri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02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by historical, statistical or predicted traffic data, e.g. by learn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理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工业园区的楼栋结构和在职人数,根据所述楼栋结构和所述在职人数确定各层人数数量;根据所述各层人数数量和工作时间生成电梯运行控制策略,并获取乘坐电梯的各乘员的图像信息;根据所述图像信息的特征信息和历史乘坐记录确定电梯停开楼层;根据所述电梯停开楼层和所述电梯运行控制策略协同控制若干数量设备的运行状态;通过上述方式,根据特征信息和历史乘坐记录确定的电梯停开楼层和电梯运行控制策略对若干数量设备进行协同控制,从而能够有效提高管理目标工业园区的效率,以及实现智能化的协同管控。

Description

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理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智慧园区等相关词汇越来越成为研究的新风尚,其体系结构与发展模式是智慧城市的缩影,因此,越来越多的工业园区都在朝着智慧园区的方向发展,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忽略的管控的重要性,多能协同管控才是智能园区的核心点,而目前智慧园区的协同管控的相关技术均是基于不同的负责人来进行配合操作,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配合失误,推卸责任的情况,使得智慧园区的管理效率较低。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管理目标工业园区的效率较低,无法实现智能化的协同管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方法,所述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工业园区的楼栋结构和在职人数,根据所述楼栋结构和所述在职人数确定各层人数数量;
根据所述各层人数数量和工作时间生成电梯运行控制策略,并获取乘坐电梯的各乘员的图像信息;
根据所述图像信息的特征信息和历史乘坐记录确定电梯停开楼层;
根据所述电梯停开楼层和所述电梯运行控制策略协同控制若干数量设备的运行状态。
可选地,所述获取目标工业园区的楼栋结构和在职人数,根据所述楼栋结构和所述在职人数确定各层人数数量,包括:
获取目标工业园区的楼栋结构和在职人数,根据所述楼栋结构得到楼栋高度和单个楼层的高度;
根据所述楼栋高度和所述单个楼层的高度计算出楼层数量;
根据所述在职人数获取在职人员所在的楼层信息;
根据所述楼层数量和所述在职人员所在的楼层信息计算各层人数数量。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各层人数数量和工作时间生成电梯运行控制策略,包括:
获取电梯最大乘载容量,根据所述电梯最大乘载容量计算出单次乘坐总人数;
根据所述单次乘坐总人数和所述各层人数数量确定第一楼层和第二楼层,所述第一楼层为人数数量大于单次乘坐总人数的楼层,所述第二楼层为人数数量小于单次乘坐总人数的楼层;
根据所述工作时间和工作位置与电梯口之间的距离得到各层人员乘坐电梯时间;
根据所述各层人员乘坐电梯时间、所述第一楼层以及所述第二楼层生成电梯运行控制策略。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各层人员乘坐电梯时间、所述第一楼层以及所述第二楼层生成电梯运行控制策略,包括:
按照预设排序规则对所述各层人员乘坐电梯时间进行排序,得到乘坐时间排序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楼层和电梯最大乘载容量计算出电梯运行次数;
获取电梯所在的当前位置,根据所述当前位置和所述第一楼层计算出第一距离,以及根据所述当前位置和所述第二楼层计算出第二距离;
根据所述乘坐时间排序结果、所述电梯运行次数、所述第一距离以及所述第二距离设置电梯停靠优先级;
根据所述电梯停靠优先级和电梯运行参数生成电梯运行控制策略。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图像信息的特征信息和历史乘坐记录确定电梯停开楼层,包括:
根据所述图像信息的特征信息查询出对应的历史乘坐记录;
对所述历史乘坐记录进行统计,得到乘坐记录集合,并提取所述乘坐记录集合中的最高乘坐记录;
根据所述最高乘坐记录得到各乘员到达的目的地楼层;
根据所述各乘员到达的目的地楼层确定电梯停开楼层。
可选地,述根据所述电梯停开楼层和所述电梯运行控制策略协同控制若干数量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电梯运行控制策略控制电梯运行;
在所述电梯运行至所述电梯停开楼层的前预设时间内,将预设启动指令发送至目标协同控制器,以使所述目标协同控制器根据所述预设启动指令将大厅灯光设置为开启状态,根据当前气候信息控制空调的运行状态。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电梯停开楼层和所述电梯运行控制策略协同控制若干数量设备的运行状态之后,还包括:
统计所述电梯搭载的乘员总数量;
在所述乘员总数量等于在职人数的数量时,通过目标协同控制器根据预设关闭指令将所述大厅灯光和空调设置为关闭状态;
在检测到乘员和车辆经过时,将所述乘员和车辆所在位置的路灯设置为开启状态;
根据各层人员乘坐电梯时间设置立体停车位的下降顺序。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装置,所述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工业园区的楼栋结构和在职人数,根据所述楼栋结构和所述在职人数确定各层人数数量;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层人数数量和工作时间生成电梯运行控制策略,并获取乘坐电梯的各乘员的图像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图像信息的特征信息和历史乘坐记录确定电梯停开楼层;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梯停开楼层和所述电梯运行控制策略协同控制若干数量设备的运行状态。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设备,所述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程序,所述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程序配置为实现如上文所述的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方法。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程序,所述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方法,通过获取目标工业园区的楼栋结构和在职人数,根据所述楼栋结构和所述在职人数确定各层人数数量;根据所述各层人数数量和工作时间生成电梯运行控制策略,并获取乘坐电梯的各乘员的图像信息;根据所述图像信息的特征信息和历史乘坐记录确定电梯停开楼层;根据所述电梯停开楼层和所述电梯运行控制策略协同控制若干数量设备的运行状态;通过上述方式,根据特征信息和历史乘坐记录确定的电梯停开楼层和电梯运行控制策略对若干数量设备进行协同控制,从而能够有效提高管理目标工业园区的效率,以及实现智能化的协同管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设备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程序。
在图1所示的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设备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与网络一体化平台工作站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与用户进行数据交互;本发明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设备中的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5可以设置在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设备中,所述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设备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程序,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方法。
基于上述硬件结构,提出本发明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方法实施例。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获取目标工业园区的楼栋结构和在职人数,根据所述楼栋结构和所述在职人数确定各层人数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设备,还可为其他可实现相同或相似功能的设备,例如多功能管控设备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在本实施例中,以多功能管控设备为例进行说明。
应当理解的是,楼栋结构指的是目标工业园区内的各楼栋的实际结构,通过该楼栋结构可以得到楼栋高度和各楼层的高度,在职人数指的是在目标工业园区内正式上班的职工数量,该目标工业园区也是一种智慧园区,各层人数数量指的是目标工业园区内楼栋中各层的人数数量,由于同一楼层中存在多个不同类型的办公场所,因此,各层之间的人数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进一步地,步骤S10,包括:获取目标工业园区的楼栋结构和在职人数,根据所述楼栋结构得到楼栋高度和单个楼层的高度;根据所述楼栋高度和所述单个楼层的高度计算出楼层数量;根据所述在职人数获取在职人员所在的楼层信息;根据所述楼层数量和所述在职人员所在的楼层信息计算各层人数数量。
可以理解的是,楼栋高度指的是目标工业园区内的楼栋的整个高度,单个楼层高度指的是目标工业园区内楼栋的各层的高度,然后根据楼栋高度和单个楼层的高度计算出楼层数量,在计算之前,由于楼栋的大厅和顶楼的高度与中间层的高度不一样,因此,首先需要计算出中间层的总高度,具体是将楼栋高度-大厅高度-楼顶高度,然后再根据中间层的总高度和单个楼层的高度计算出楼层数量,楼层信息指的是目标工业园区内在职人员所在楼层的信息,在得到楼层信息后,根据楼层数量和楼层信息计算各层人数数量。
步骤S20,根据所述各层人数数量和工作时间生成电梯运行控制策略,并获取乘坐电梯的各乘员的图像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电梯运行控制策略指的是控制电梯运行的策略,该电梯运行控制策略主要用于控制电梯在合适的时间和楼层进行停开,工作时间指的是在楼栋各层的职工进行工作的时间,通过该工作时间就可以知晓职工乘载电梯的时间,在得到各层人数数量后,根据各层人数数量和工作时间生成电梯运行控制策略,然后通过电梯运行控制策略控制电梯的运行,并在电梯运行过程中,通过设置在电梯内的摄像设备采集各乘员的图像信息,该摄像设备可以为红外高清摄像头,可以为其他实现相同或相似功能的摄像设备。
步骤S30,根据所述图像信息的特征信息和历史乘坐记录确定电梯停开楼层。
应当理解的是,电梯停开楼层指的是根据各乘员实际需求控制电梯进行停止并开门的楼层,该电梯停开楼层无需用户按具体楼层键,即完全由多功能管控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以体现目标工业园区的智慧化和智能化,特征信息指的是可以唯一识别不同图像信息的信息,该特征信息可以为各乘员的面部信息,例如,脸型轮廓、眉毛轨迹等。
进一步地,步骤S30,包括:根据所述图像信息的特征信息查询出对应的历史乘坐记录;对所述历史乘坐记录进行统计,得到乘坐记录集合,并提取所述乘坐记录集合中的最高乘坐记录;根据所述最高乘坐记录得到各乘员到达的目的地楼层;根据所述各乘员到达的目的地楼层确定电梯停开楼层。
可以理解的是,历史乘坐记录指的是各乘员在此之前乘坐电梯的记录,该历史乘坐记录包括但不限于各乘员上班和下班乘坐并离开电梯的记录,然后从统计的乘坐记录集合中的最高乘坐记录得到各乘员的目的地楼层,该目的地楼层可以为负楼层和一楼,在得到目的地楼层后,将该目的地楼层作为电梯停开楼层。
步骤S40,根据所述电梯停开楼层和所述电梯运行控制策略协同控制若干数量设备的运行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运行状态指的是若干数量设备运行时的状态,该运行状态包括启动状态和关闭状态,具体是通过电梯运行控制策略控制电梯的运行,在达到电梯停开楼层的前预设时间内,控制若干数量设备的运行状态,该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空调、照明灯、路灯、立体停车位控制器。
进一步地,步骤S40,包括:根据所述电梯运行控制策略控制电梯运行;在所述电梯运行至所述电梯停开楼层的前预设时间内,将预设启动指令发送至目标协同控制器,以使所述目标协同控制器根据所述预设启动指令将大厅灯光设置为开启状态,根据当前气候信息控制空调的运行状态。
应当理解的是,目标协同控制器指的是用于控制若干数量设备的运行状态的控制器,该目标协同控制器对于目标工业园区来说是主控制器,预设启动指令指的是启动若干数量设备的指令,在电梯运行至所述电梯停开楼层的前预设时间时,会将预设启动指令发送至目标协同控制器,而协同控制器会根据预设启动指令将大厅灯光设置为开启状态,同时根据当前气候信息设置空调的运行状态,例如,在当前气候信息为夏天时,将空调的运行状态设置为制冷模式,在当前气候信息为冬天时,将空调的运行状态设置为制热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电梯停开楼层和所述电梯运行控制策略协同控制若干数量设备的运行状态之后,还包括:统计所述电梯搭载的乘员总数量;在所述乘员总数量等于在职人数的数量时,通过目标协同控制器根据预设关闭指令将所述大厅灯光和空调设置为关闭状态;在检测到乘员和车辆经过时,将所述乘员和车辆所在位置的路灯设置为开启状态;根据各层人员乘坐电梯时间设置立体停车位的下降顺序。
可以理解的是,乘员总数量指的是搭乘电梯的乘员的总数量,本实施例以下班场景为例进行说明,在乘员总数量等于在职人数的数量时,表明楼栋的各层均没有人员在工作,此时通过目标协同控制器根据预设关闭指令将大厅灯光和空调设置为关闭状态,同时判断是否检测到乘员和车辆经过,若是在,则将乘员和车辆所在位置的路灯设置为开启状态,另外,对于开车上班的人员来说,车辆是停在立体停车位上,然后根据各层人员乘坐电梯时间设置立体停车位的下降顺序,即先下来的人员的车辆先从立体停车位上放下。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目标工业园区的楼栋结构和在职人数,根据所述楼栋结构和所述在职人数确定各层人数数量;根据所述各层人数数量和工作时间生成电梯运行控制策略,并获取乘坐电梯的各乘员的图像信息;根据所述图像信息的特征信息和历史乘坐记录确定电梯停开楼层;根据所述电梯停开楼层和所述电梯运行控制策略协同控制若干数量设备的运行状态;通过上述方式,根据特征信息和历史乘坐记录确定的电梯停开楼层和电梯运行控制策略对若干数量设备进行协同控制,从而能够有效提高管理目标工业园区的效率,以及实现智能化的协同管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述,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方法第二实施例,所述步骤S20,包括:
步骤S201,获取电梯最大乘载容量,根据所述电梯最大乘载容量计算出单次乘坐总人数。
应当理解的是,最大乘载容量指的是电梯所能乘载的最大容量,在电梯乘载的容量大于最大乘载容量时,会触发电梯本身的预警信息,在得到电梯最大乘载容量后,根据电梯最大乘载容量和单个职工的容量计算出单次乘坐总人数。
步骤S202,根据所述单次乘坐总人数和所述各层人数数量确定第一楼层和第二楼层,所述第一楼层为人数数量大于单次乘坐总人数的楼层,所述第二楼层为人数数量小于单次乘坐总人数的楼层。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楼层为人数数量大于单次乘坐总人数的楼层,即电梯无法一次将该楼层的在职人员全部运载,需要电梯多次运行,第二楼层为人数数量小于单次乘坐总人数的楼层,即电梯可以一次将该楼层的在职人员全部运载,具体是将单次乘坐总人数和各层人数数量进行比对,在比对结果为单次乘坐总人数小于或等于各层人数数量时,各层人数数量对应的楼层为第二楼层,在比对结果为单次乘坐总人数大于各层人数数量时,各层人数数量对应的楼层为第一楼层。
步骤S203,根据所述工作时间和工作位置与电梯口之间的距离得到各层人员乘坐电梯时间。
应当理解的是,工作位置指的是在职人员工作的位置,距离指的是工作位置与各楼层电梯口之间的距离,具体是根据工作位置与电梯口之间的距离和平均行走速度计算出行走至电梯口所需的时间,再根据工作时间的结束时间和在职人员行走至电梯口所需的时间计算出各层人员乘坐电梯时间。
步骤S204,根据所述各层人员乘坐电梯时间、所述第一楼层以及所述第二楼层生成电梯运行控制策略。
可以理解的是,电梯运行控制策略指的是控制电梯运行的策略,该电梯运行控制策略主要用于控制电梯在合适的时间和楼层进行停开,电梯运行控制策略是通过各层人员乘坐电梯时间、第一楼层以及第二楼层生成的。
进一步地,步骤S204,包括:按照预设排序规则对所述各层人员乘坐电梯时间进行排序,得到乘坐时间排序结果;根据所述第一楼层和电梯最大乘载容量计算出电梯运行次数;获取电梯所在的当前位置,根据所述当前位置和所述第一楼层计算出第一距离,以及根据所述当前位置和所述第二楼层计算出第二距离;根据所述乘坐时间排序结果、所述电梯运行次数、所述第一距离以及所述第二距离设置电梯停靠优先级;根据所述电梯停靠优先级和电梯运行参数生成电梯运行控制策略。
应当理解的是,预设排序规则指的是将各层人员乘坐电梯时间进行排序的规则,该预设排序规则可以为递增排序规则,然后根据第一楼层和电梯最大乘载容量计算出电梯运行次数,第一距离指的是电梯所在的当前位置和第一楼层之间的距离,同样,第二距离指的是电梯所在的当前位置和第二楼层之间的距离,在得到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后,根据乘坐时间排序结果、电梯运行次数、第一距离以及第二距离设置电梯停靠优先级,具体是停靠优先级越高,控制电梯优先乘载该楼层的在职员工,相反,停靠优先级越低,控制电梯越晚乘载该楼层的在职员工,最后根据电梯停靠优先级和电梯运行参数生成电梯运行控制策略。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电梯最大乘载容量,根据所述电梯最大乘载容量计算出单次乘坐总人数;根据所述单次乘坐总人数和所述各层人数数量确定第一楼层和第二楼层,所述第一楼层为人数数量大于单次乘坐总人数的楼层,所述第二楼层为人数数量小于单次乘坐总人数的楼层;根据所述工作时间和工作位置与电梯口之间的距离得到各层人员乘坐电梯时间;根据所述各层人员乘坐电梯时间、所述第一楼层以及所述第二楼层生成电梯运行控制策略;通过上述方式,根据单次乘坐总人数和各层人数数量确定第一楼层和第二楼层,然后根据工作时间和工作位置与电梯口之间的距离得到各层人员乘坐电梯时间,再根据各层人员乘坐电梯时间、第一楼层以及第二楼层生成电梯运行控制策略,从而能够有效提高生成电梯运行控制策略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程序,所述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方法的步骤。
由于本存储介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此外,参照图4,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装置,所述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目标工业园区的楼栋结构和在职人数,根据所述楼栋结构和所述在职人数确定各层人数数量。
生成模块20,用于根据所述各层人数数量和工作时间生成电梯运行控制策略,并获取乘坐电梯的各乘员的图像信息。
确定模块30,用于根据所述图像信息的特征信息和历史乘坐记录确定电梯停开楼层。
控制模块40,用于根据所述电梯停开楼层和所述电梯运行控制策略协同控制若干数量设备的运行状态。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目标工业园区的楼栋结构和在职人数,根据所述楼栋结构和所述在职人数确定各层人数数量;根据所述各层人数数量和工作时间生成电梯运行控制策略,并获取乘坐电梯的各乘员的图像信息;根据所述图像信息的特征信息和历史乘坐记录确定电梯停开楼层;根据所述电梯停开楼层和所述电梯运行控制策略协同控制若干数量设备的运行状态;通过上述方式,根据特征信息和历史乘坐记录确定的电梯停开楼层和电梯运行控制策略对若干数量设备进行协同控制,从而能够有效提高管理目标工业园区的效率,以及实现智能化的协同管控。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描述的工作流程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此处不做限制。
另外,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10,还用于获取目标工业园区的楼栋结构和在职人数,根据所述楼栋结构得到楼栋高度和单个楼层的高度;根据所述楼栋高度和所述单个楼层的高度计算出楼层数量;根据所述在职人数获取在职人员所在的楼层信息;根据所述楼层数量和所述在职人员所在的楼层信息计算各层人数数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生成模块20,还用于获取电梯最大乘载容量,根据所述电梯最大乘载容量计算出单次乘坐总人数;根据所述单次乘坐总人数和所述各层人数数量确定第一楼层和第二楼层,所述第一楼层为人数数量大于单次乘坐总人数的楼层,所述第二楼层为人数数量小于单次乘坐总人数的楼层;根据所述工作时间和工作位置与电梯口之间的距离得到各层人员乘坐电梯时间;根据所述各层人员乘坐电梯时间、所述第一楼层以及所述第二楼层生成电梯运行控制策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生成模块20,还用于按照预设排序规则对所述各层人员乘坐电梯时间进行排序,得到乘坐时间排序结果;根据所述第一楼层和电梯最大乘载容量计算出电梯运行次数;获取电梯所在的当前位置,根据所述当前位置和所述第一楼层计算出第一距离,以及根据所述当前位置和所述第二楼层计算出第二距离;根据所述乘坐时间排序结果、所述电梯运行次数、所述第一距离以及所述第二距离设置电梯停靠优先级;根据所述电梯停靠优先级和电梯运行参数生成电梯运行控制策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30,还用于根据所述图像信息的特征信息查询出对应的历史乘坐记录;对所述历史乘坐记录进行统计,得到乘坐记录集合,并提取所述乘坐记录集合中的最高乘坐记录;根据所述最高乘坐记录得到各乘员到达的目的地楼层;根据所述各乘员到达的目的地楼层确定电梯停开楼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40,还用于根据所述电梯运行控制策略控制电梯运行;在所述电梯运行至所述电梯停开楼层的前预设时间内,将预设启动指令发送至目标协同控制器,以使所述目标协同控制器根据所述预设启动指令将大厅灯光设置为开启状态,根据当前气候信息控制空调的运行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40,还用于统计所述电梯搭载的乘员总数量;在所述乘员总数量等于在职人数的数量时,通过目标协同控制器根据预设关闭指令将所述大厅灯光和空调设置为关闭状态;在检测到乘员和车辆经过时,将所述乘员和车辆所在位置的路灯设置为开启状态;根据各层人员乘坐电梯时间设置立体停车位的下降顺序。
本发明所述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装置的其他实施例或具有实现方法可参照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在赘余。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一体化平台工作站,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工业园区的楼栋结构和在职人数,根据所述楼栋结构和所述在职人数确定各层人数数量;
根据所述各层人数数量和工作时间生成电梯运行控制策略,并获取乘坐电梯的各乘员的图像信息;
根据所述图像信息的特征信息和历史乘坐记录确定电梯停开楼层;
根据所述电梯停开楼层和所述电梯运行控制策略协同控制若干数量设备的运行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工业园区的楼栋结构和在职人数,根据所述楼栋结构和所述在职人数确定各层人数数量,包括:
获取目标工业园区的楼栋结构和在职人数,根据所述楼栋结构得到楼栋高度和单个楼层的高度;
根据所述楼栋高度和所述单个楼层的高度计算出楼层数量;
根据所述在职人数获取在职人员所在的楼层信息;
根据所述楼层数量和所述在职人员所在的楼层信息计算各层人数数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各层人数数量和工作时间生成电梯运行控制策略,包括:
获取电梯最大乘载容量,根据所述电梯最大乘载容量计算出单次乘坐总人数;
根据所述单次乘坐总人数和所述各层人数数量确定第一楼层和第二楼层,所述第一楼层为人数数量大于单次乘坐总人数的楼层,所述第二楼层为人数数量小于单次乘坐总人数的楼层;
根据所述工作时间和工作位置与电梯口之间的距离得到各层人员乘坐电梯时间;
根据所述各层人员乘坐电梯时间、所述第一楼层以及所述第二楼层生成电梯运行控制策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各层人员乘坐电梯时间、所述第一楼层以及所述第二楼层生成电梯运行控制策略,包括:
按照预设排序规则对所述各层人员乘坐电梯时间进行排序,得到乘坐时间排序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楼层和电梯最大乘载容量计算出电梯运行次数;
获取电梯所在的当前位置,根据所述当前位置和所述第一楼层计算出第一距离,以及根据所述当前位置和所述第二楼层计算出第二距离;
根据所述乘坐时间排序结果、所述电梯运行次数、所述第一距离以及所述第二距离设置电梯停靠优先级;
根据所述电梯停靠优先级和电梯运行参数生成电梯运行控制策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图像信息的特征信息和历史乘坐记录确定电梯停开楼层,包括:
根据所述图像信息的特征信息查询出对应的历史乘坐记录;
对所述历史乘坐记录进行统计,得到乘坐记录集合,并提取所述乘坐记录集合中的最高乘坐记录;
根据所述最高乘坐记录得到各乘员到达的目的地楼层;
根据所述各乘员到达的目的地楼层确定电梯停开楼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梯停开楼层和所述电梯运行控制策略协同控制若干数量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电梯运行控制策略控制电梯运行;
在所述电梯运行至所述电梯停开楼层的前预设时间内,将预设启动指令发送至目标协同控制器,以使所述目标协同控制器根据所述预设启动指令将大厅灯光设置为开启状态,根据当前气候信息控制空调的运行状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梯停开楼层和所述电梯运行控制策略协同控制若干数量设备的运行状态之后,还包括:
统计所述电梯搭载的乘员总数量;
在所述乘员总数量等于在职人数的数量时,通过目标协同控制器根据预设关闭指令将所述大厅灯光和空调设置为关闭状态;
在检测到乘员和车辆经过时,将所述乘员和车辆所在位置的路灯设置为开启状态;
根据各层人员乘坐电梯时间设置立体停车位的下降顺序。
8.一种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工业园区的楼栋结构和在职人数,根据所述楼栋结构和所述在职人数确定各层人数数量;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层人数数量和工作时间生成电梯运行控制策略,并获取乘坐电梯的各乘员的图像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图像信息的特征信息和历史乘坐记录确定电梯停开楼层;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梯停开楼层和所述电梯运行控制策略协同控制若干数量设备的运行状态。
9.一种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程序,所述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程序配置有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程序,所述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方法。
CN202211029453.8A 2022-08-26 2022-08-26 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1084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29453.8A CN115108419B (zh) 2022-08-26 2022-08-26 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29453.8A CN115108419B (zh) 2022-08-26 2022-08-26 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08419A true CN115108419A (zh) 2022-09-27
CN115108419B CN115108419B (zh) 2023-01-06

Family

ID=83335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29453.8A Active CN115108419B (zh) 2022-08-26 2022-08-26 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0841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83941A (zh) * 2023-04-06 2023-07-04 烟台市勘察设计审查服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地下车库图纸的审查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7262930A (zh) * 2023-09-21 2023-12-22 广东百德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建筑多能协同管控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71296A1 (ja) * 2013-04-18 2014-10-2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04340779A (zh) * 2013-07-23 2015-02-1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梯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7628490A (zh) * 2017-09-28 2018-01-26 北京交通大学长三角研究院 大型写字楼的人脸识别智能化电梯运行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09179101A (zh) * 2018-09-07 2019-01-1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梯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20945A (zh) * 2018-05-22 2019-05-07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电梯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121059A1 (zh) * 2020-12-08 2022-06-16 南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物联网及ai智能门禁综合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71296A1 (ja) * 2013-04-18 2014-10-2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04340779A (zh) * 2013-07-23 2015-02-1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梯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7628490A (zh) * 2017-09-28 2018-01-26 北京交通大学长三角研究院 大型写字楼的人脸识别智能化电梯运行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09720945A (zh) * 2018-05-22 2019-05-07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电梯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79101A (zh) * 2018-09-07 2019-01-1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梯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121059A1 (zh) * 2020-12-08 2022-06-16 南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物联网及ai智能门禁综合管理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83941A (zh) * 2023-04-06 2023-07-04 烟台市勘察设计审查服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地下车库图纸的审查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6383941B (zh) * 2023-04-06 2023-11-17 烟台市勘察设计审查服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地下车库图纸的审查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7262930A (zh) * 2023-09-21 2023-12-22 广东百德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建筑多能协同管控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08419B (zh) 2023-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108419B (zh) 智慧园区多能协同管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23931B (zh) 智能移动设备的乘梯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2328859B (zh) 节能派梯方法及其验证装置
CN105976041A (zh) 基于车联网的城市智能预约停车系统及方法
CN106601020A (zh) 停车管理机器人及停车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9615912A (zh) 一种用于大型建筑的室内停车场车位智能推荐系统
CN205328387U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和智能推荐的电梯控制系统
CN105384015A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和智能推荐的电梯控制系统
Kwon et al. Sensor-aware elevator scheduling for smart building environments
CN108022444A (zh) 车辆停放位置指引方法、设备、停车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32750B (zh) 一种车位联动电梯自动停靠方法及系统
JP2018158793A (ja) エレベータ利用者案内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8764579A (zh) 一种基于拥塞控制的仓储多机器人任务调度方法
KR20090094834A (ko)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
CN110930750A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能园区人员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4724555B (zh) 电梯群管理系统以及电梯群管理方法
CN109368425B (zh) 基于移动终端的空间立体交互式电梯呼梯系统及工作方法
WO2021191981A1 (ja)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Peter Vertical Transportaion Planning in Buildings
CN112193955A (zh) 电梯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JPH10236742A (ja) 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制御装置
CN114331196B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轨道交通小运量综合调度系统及云平台
CN113104028B (zh) 基于停放场地的控制方法、装置、可移动载体及存储介质
CN113050577B (zh) 智能移动设备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4684682A (zh) 基于智能识别的派梯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