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92191B - 一种轨道交通走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交通走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92191B
CN115092191B CN202210773906.1A CN202210773906A CN115092191B CN 115092191 B CN115092191 B CN 115092191B CN 202210773906 A CN202210773906 A CN 202210773906A CN 115092191 B CN115092191 B CN 1150921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support frame
steering
safety
wheel ste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7390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92191A (zh
Inventor
孙晓彤
王浩
刘俊
刘伊生
郭子煜
张晓丹
张晓晓
高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7390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921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92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921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921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921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BRAILWAY SYSTEMS; EQUIPMENT THEREFO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B13/00Other railway systems
    • B61B13/04Monorail systems
    • B61B13/06Saddle or like balanced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FRAIL VEHICLE SUSPENSIONS, e.g. UNDERFRAMES, BOGIES OR ARRANGEMENTS OF WHEEL AXLES; RAIL VEHICLES FOR USE ON TRACKS OF DIFFERENT WIDTH; PREVENTING DERAILING OF RAIL VEHICLES; WHEEL GUARDS, OBSTRUCTION REMOVERS OR THE LIKE FOR RAIL VEHICLES
    • B61F9/00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preventing derailing, e.g. by use of guide whe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latform Screen Doors And Railroad Systems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走行装置,包括:支撑架、至少两个走行轮、走行轮连接轴、转动装置、至少两组转向轮、至少两组转向轮转向臂、至少一组安全轮和至少一组安全轮转向臂;所述支撑架为四边形框架结构,走行轮连接轴设置在支撑架的中部,走行轮连接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撑架的两侧边上,所述至少两个走行轮转动连接在走行轮连接轴上;支撑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的转动轴与所述走行轮的行走方向平行。应用本发明可以实现走行装置直接在平地轨面上行走,无需在平地上再架设轨道梁、支座、承台等,避免工程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轨道交通走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走行装置。
背景技术
跨座式单轨是骑跨在单根轨道梁上的一种轨道交通制式,具有造价低、噪音小、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跨座式单轨车辆依靠轨道交通走行系统骑跨在轨道梁上,依靠轨道交通走行系统的走行轮在轨道上行走,依靠导向轮转向,依靠稳定轮维持平稳。但是,在现有技术中,这种轨道交通系统主要应用于高架架桥铺设,在平地轨面上无法直接行走,在平地上也依然需要架设轨道梁、支座、承台等,采用骑跨的模式才可使用。
综上可知,由于现有技术中的轨道交通走行系统具有如上所述的缺点,因此如何提出一种更好的轨道交通走行装置,从而可以实现走行装置直接在平地轨面上行走,无需在平地上再架设轨道梁、支座、承台等,避免工程浪费,是本领域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走行装置,从而可以实现走行装置直接在平地轨面上行走,无需在平地上再架设轨道梁、支座、承台等,避免工程浪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轨道交通走行装置,包括:支撑架、至少两个走行轮、走行轮连接轴、转动装置、至少两组转向轮、至少两组转向轮转向臂、至少一组安全轮和至少一组安全轮转向臂;
所述支撑架为四边形框架结构,走行轮连接轴设置在支撑架的中部,走行轮连接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撑架的两侧边上,所述至少两个走行轮转动连接在走行轮连接轴上;
支撑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的转动轴与所述走行轮的行走方向平行;
所述转向轮的中心轴与转向轮转向臂的一端转动连接,转向轮所在平面与转向轮转向臂垂直,转向轮转向臂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装置与支撑架转动连接;
所述安全轮的中心轴与安全轮转向臂的一端转动连接,安全轮所在平面与安全轮转向臂垂直,安全轮转向臂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装置与支撑架转动连接。
较佳的,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横梁和两个纵梁;
两个纵梁分别设置在走行轮的两侧,两个纵梁的内侧面分别与走行轮连接轴的两端固定连接;
两个横梁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纵梁的前端和后端。
较佳的,所述转动装置是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位于支撑架的两个纵梁的外侧,转动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撑架的两个横梁的底部。
较佳的,所述转向轮转向臂设置有两组,每组包括两个转向轮转向臂,两组转向轮转向臂分别转动连接在转动轴上,并位于支撑架的横梁的底部。
较佳的,所述横梁底面的两端部分别设置凹口,横梁两端部凹口处的厚度小于横梁中部的厚度;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横梁底部的凹口处。
较佳的,所述安全轮转向臂转动连接在转动轴的中部。
较佳的,所述安全轮转向臂上设置有锁定装置。
较佳的,所述锁定装置包括: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和螺杆;所述第一螺母垂直固定在安全轮转向臂上,所述第二螺母倾斜固定在支撑架上,并与第一螺母相对应;所述螺杆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上。
较佳的,在转动轴上,位于所述安全轮转向臂和转向轮转向臂的两侧的位置处,设置有限位装置。
较佳的,所述转向轮与转向轮转向臂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安全轮与安全轮转向臂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
如上可见,在本发明中的轨道交通走行装置中,通过合理设计走行装置的结构,从而可以实现走行装置直接在平地轨面上行走,无需在平地上再架设轨道梁、支座、承台等,避免工程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走行装置在高架轨道上行走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走行装置在高架轨道上行走时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走行装置在平地轨面上行走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走行装置在平地轨面上行走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走行装置,包括:支撑架1、至少两个走行轮2、走行轮连接轴8、转动装置、至少两组转向轮6、至少两组转向轮转向臂4、至少一组安全轮7和至少一组安全轮转向臂5;
所述支撑架1为四边形框架结构,走行轮连接轴8设置在支撑架的中部,走行轮连接轴8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撑架1的两侧边上,所述至少两个走行轮2转动连接在走行轮连接轴8上;
支撑架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的转动轴与所述走行轮2的行走方向平行;
所述转向轮6的中心轴与转向轮转向臂4的一端转动连接,转向轮6所在平面与转向轮转向臂4垂直,转向轮转向臂4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装置与支撑架转动连接;
所述安全轮7的中心轴与安全轮转向臂5的一端转动连接,安全轮7所在平面与安全轮转向臂5垂直,安全轮转向臂5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装置与支撑架转动连接。
将支撑架设置成四边形框架结构,走行轮2通过走行轮连接轴8转动连接在支撑架的中部,当走行轮在高架轨道或平地轨面上向前滚动行走时,能带动支撑架同时向前移动。此外,由于转向轮和安全轮分别垂直设置在转向轮转向臂4和安全轮转向臂5的一端,且转向轮转向臂4和安全轮转向臂5的另一端均通过转动装置与支撑架1之间转动连接,所以,当走行装置需要在高架轨道上行走时,参考图2,可以转动转向轮转向臂4和安全轮转向臂5,使其均垂直于支撑架的下表面,此时走行轮2可以在轨面上行走,而转向轮与安全轮分别在高架轨道的侧壁上行走,从而实现了走行装置在高架轨道上的运动;当走行装置需要在平地轨面上行走时,参考图4,可以转动转向轮转向臂4和安全轮转向臂5,使转向轮转向臂4平行于支撑架的下表面,此时转向轮与走行轮平行,转向轮与平地轨面接触并可以在平地轨面上滚动,而安全轮转向臂5可以继续向上略微转动,使安全轮保持悬空,不与平地轨面接触,从而既能通过走行轮和转向轮实现走行装置在平地轨面上的行走,更有利于维持走行装置的稳定性,还能减少对安全轮的磨损,延长安全轮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可以使用多种实现方法来实现上述的轨道交通走行装置。以下将以其中的一种实现方式为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
例如,较佳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架1可以包括:两个横梁11和两个纵梁12;
两个纵梁12分别设置在走行轮的两侧,两个纵梁12的内侧面分别与走行轮连接轴8的两端固定连接;
两个横梁11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纵梁12的前端和后端。
通过两个横梁和两个纵梁之间固定连接,形成四边形框架结构的支撑架1,走行轮2设置在支撑架的中部位置,并通过走行轮连接轴8转动连接在两个纵梁上,从而可以实现走行轮向前转动时带动支撑架向前移动。
较佳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走行轮2可以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走行轮2均转动连接在走行轮传动轴8上。
再例如,较佳的,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装置可以是转动轴13,所述转动轴13位于支撑架1的两个纵梁12的外侧,转动轴1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撑架1的两个横梁11的底部。
较佳的,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转向轮转向臂4设置有两组,每组包括两个转向轮转向臂4,两组转向轮转向臂4分别转动连接在转动轴13上,并位于支撑架的横梁的底部。
较佳的,所述转向轮6的数量与转向轮转向臂4的数量相同。
此外,作为示例,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可以在横梁底面的两端部分别设置凹口,使横梁两端部凹口处的厚度小于横梁中部的厚度;所述转动轴1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横梁底部的凹口处。
当连接在转动轴上的转向轮转向臂4转动到平行于支撑架的下表面时,所述转向轮转向臂4的上表面与横梁凹口处的底面抵接,从而可以使横梁凹口处的底面限制转向轮转向臂4继续向上转动,进而可以保证转向轮的底部能够接触平地轨面并可以在平地轨面上行走,且保证了走行装置在平地轨面上行走时的稳定性。
另外,作为示例,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安全轮转向臂5转动连接在转动轴13的中部。
较佳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安全轮转向臂5设置有一组,每组包括两个安全轮转向臂5。
较佳的,所述安全轮7的数量与安全轮转向臂5的数量相同。
另外,作为示例,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安全轮转向臂5上设置有锁定装置。
当走行装置在平地轨面上行走时,将安全轮转向臂5向上转动,使安全轮的底面高于平地轨面时,通过设置锁定装置,可以将安全轮转向臂及安全轮固定住,从而可以防止在行走过程中安全轮转向臂向上或向下转动,进而可以使支撑架两侧的安全轮始终悬空且对称,使走行装置两侧受力均衡,保证了走行装置的稳定性。
较佳的,在本发明中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锁定装置可以包括:第一螺母51、第二螺母14和螺杆9;所述第一螺母51垂直固定在安全轮转向臂5上,所述第二螺母14倾斜固定在支撑架1上,并与第一螺母51相对应;所述螺杆9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第一螺母14和第二螺母9上。
较佳的,作为示例,参照图2,可以将第一螺母51垂直固定在安全轮转向臂5上,将第二螺母14略微倾斜固定在支撑架1上,从而可以将安全轮转向臂5向上旋转,使安全轮高于平地轨面而悬空时,第一螺母51与第二螺母14对准,并可插入螺杆9将安全轮转向臂5固定住。
通过螺杆和螺母连接,可以将安全轮转向臂5与支撑架1固定连接,且由于螺杆具有一定的长度,还能对安全轮转向臂5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平衡安全轮转向臂5的受力,防止安全轮一端下沉。
此外,作为示例,在本发明中的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锁定装置也可以是挂钩或卡扣等装置,从而可以使安全轮转向臂5挂接或卡接在支撑架1上。
此外,作为示例,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可以在转动轴13上,位于所述安全轮转向臂5和转向轮转向臂4的两侧的位置处,设置有限位装置18,从而可以限制安全轮转向臂5或转向轮转向臂4沿转动轴13滑动。
较佳的,作为示例,所述限位装置18可以是焊接在转动轴上的金属块。
另外,作为示例,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中,可以在安全轮转向臂5和转向轮转向臂4的一端分别设置连接轴,所述安全轮7和转向轮6可以通过连接轴分别转动连接在安全轮转向臂5和转向轮转向臂4上。
此外,作为示例,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中,可以在所述转向轮6与转向轮转向臂4之间设置角度调节装置19;从而可以在支撑架或转向轮转向臂4发生轻微变形时,可以通过角度调节装置微调转向轮所在平面与转向轮转向臂4之间的夹角,使转向轮在高架轨道的侧壁或平地轨面上始终能保持正常行走。
当然,较佳的,作为示例,也可以在所述安全轮7与安全轮转向臂5之间设置角度调节装置19;从而可以通过角度调节装置微调安全轮7与安全轮转向臂5之间的夹角,保证安全轮在高架轨道的侧壁上正常行走,而在平地轨面上保持悬空。
较佳的,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可以是轴承或万向球等。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计走行装置的结构,从而使轨道交通走行装置不仅可以在高架轨道上行走,还可以实现直接在平地轨面上行走,无需在平地上再架设轨道梁、支座、承台等,避免了工程浪费,节约了工程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轨道交通走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至少两个走行轮、走行轮连接轴、转动装置、至少两组转向轮、至少两组转向轮转向臂、至少一组安全轮和至少一组安全轮转向臂;
所述支撑架为四边形框架结构,走行轮连接轴设置在支撑架的中部,走行轮连接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撑架的两侧边上,所述至少两个走行轮转动连接在走行轮连接轴上;
支撑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的转动轴与所述走行轮的行走方向平行;
所述转向轮的中心轴与转向轮转向臂的一端转动连接,转向轮所在平面与转向轮转向臂垂直,转向轮转向臂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装置与支撑架转动连接;
所述安全轮的中心轴与安全轮转向臂的一端转动连接,安全轮所在平面与安全轮转向臂垂直,安全轮转向臂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装置与支撑架转动连接;
所述安全轮转向臂上设置有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包括: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和螺杆;所述第一螺母垂直固定在安全轮转向臂上,所述第二螺母倾斜固定在支撑架上,并与第一螺母相对应;所述螺杆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上;当走行装置在平地轨面上行走时,所述锁定装置是指将安全轮转向臂向上旋转,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对准,并向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内插入螺杆将安全轮转向臂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走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横梁和两个纵梁;
两个纵梁分别设置在走行轮的两侧,两个纵梁的内侧面分别与走行轮连接轴的两端固定连接;
两个横梁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纵梁的前端和后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走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是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位于支撑架的两个纵梁的外侧,转动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撑架的两个横梁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走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轮转向臂设置有两组,每组包括两个转向轮转向臂,两组转向轮转向臂分别转动连接在转动轴上,并位于支撑架的横梁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走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底面的两端部分别设置凹口,横梁两端部凹口处的厚度小于横梁中部的厚度;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横梁底部的凹口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走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轮转向臂转动连接在转动轴的中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走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转动轴上,位于所述安全轮转向臂和转向轮转向臂的两侧的位置处,设置有限位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走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轮与转向轮转向臂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安全轮与安全轮转向臂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
CN202210773906.1A 2022-07-01 2022-07-01 一种轨道交通走行装置 Active CN1150921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73906.1A CN115092191B (zh) 2022-07-01 2022-07-01 一种轨道交通走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73906.1A CN115092191B (zh) 2022-07-01 2022-07-01 一种轨道交通走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92191A CN115092191A (zh) 2022-09-23
CN115092191B true CN115092191B (zh) 2023-09-12

Family

ID=83295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73906.1A Active CN115092191B (zh) 2022-07-01 2022-07-01 一种轨道交通走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92191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77572A (en) * 1969-10-20 1972-07-18 Andre Fontan Straddle tractors
CN203283244U (zh) * 2013-06-06 2013-11-13 王长科 一种跨座式独轨车辆转向架
CN104670041A (zh) * 2015-03-10 2015-06-03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磁悬浮轨道车辆及其走行机构
CN205062590U (zh) * 2015-10-30 2016-03-02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两用式交通运行系统
CN205086622U (zh) * 2015-10-30 2016-03-16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可沿轨道行走式机动车车架
CN207089298U (zh) * 2017-05-17 2018-03-13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减小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晃动的转向架
CN109264620A (zh) * 2018-09-14 2019-01-25 湖北时瑞达重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铁路电气化施工的多功能公铁两用高空作业车
CN213007444U (zh) * 2020-08-14 2021-04-2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转向架、轨道车辆及轨道交通系统
CN213007443U (zh) * 2020-08-14 2021-04-2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转向架、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CN214238261U (zh) * 2020-12-23 2021-09-21 刘勇 一种跨坐式单轨线路安全巡检机器人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77572A (en) * 1969-10-20 1972-07-18 Andre Fontan Straddle tractors
CN203283244U (zh) * 2013-06-06 2013-11-13 王长科 一种跨座式独轨车辆转向架
CN104670041A (zh) * 2015-03-10 2015-06-03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磁悬浮轨道车辆及其走行机构
CN205062590U (zh) * 2015-10-30 2016-03-02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两用式交通运行系统
CN205086622U (zh) * 2015-10-30 2016-03-16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可沿轨道行走式机动车车架
CN207089298U (zh) * 2017-05-17 2018-03-13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减小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晃动的转向架
CN109264620A (zh) * 2018-09-14 2019-01-25 湖北时瑞达重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铁路电气化施工的多功能公铁两用高空作业车
CN213007444U (zh) * 2020-08-14 2021-04-2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转向架、轨道车辆及轨道交通系统
CN213007443U (zh) * 2020-08-14 2021-04-2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转向架、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CN214238261U (zh) * 2020-12-23 2021-09-21 刘勇 一种跨坐式单轨线路安全巡检机器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92191A (zh) 2022-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49541B1 (ko) 3선 레일부를 구비하는 궤도차량 시스템
US5953997A (en) Composite articulated connection for a public transportation vehicle
US6857374B2 (en) Guideway and vehicle for transportation system
EA034527B1 (ru)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имеющее шасси и маятниковую кабину
FR2576888A1 (fr) Ascenseur transbordeur pour voies urbaines notamment
JPS5845385B2 (ja) 鉄道車両用の台車
KR890001990B1 (ko) 철도차량용 대차
CN115092191B (zh) 一种轨道交通走行装置
CN112550337B (zh) 一种具有抗点头与抗侧滚的单轴转向架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US5590605A (en) Conveying device with self steering powered caster
SU1838167A3 (ru) Пpиboдhaя teлeжka peльcoboгo tpahcпopthoгo cpeдctba
NO170067B (no) Skinnekjoeretoey med tverrhellingsinnretning.
JPS6285759A (ja) 誘導車両
WO2023180687A1 (en) Suspension system
CN213384440U (zh) 一种双轮联动机构
US20050067801A1 (en) Steerable trolleys
JP2004189225A (ja) 移動式クレーンの下部構造体
JP3679063B2 (ja) 鉄道車両用一軸台車
FR2708245A1 (fr) Système de guidage automatique de véhicule automoteur de type routier.
CN219838553U (zh) 转向架、轨道车辆及轨道系统
CN216034393U (zh) 一种转向架和车辆
CN218463653U (zh) 轨道车辆及其转向架
JP2003237571A (ja) 鉄道車両用一軸台車
FI84158C (fi) Fordon med i vertikal riktning stellt lagrade hjul.
CN210101622U (zh) 一种跨座式轨道交通运输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