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87713A - 粘合带 - Google Patents

粘合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87713A
CN115087713A CN202080096576.6A CN202080096576A CN115087713A CN 115087713 A CN115087713 A CN 115087713A CN 202080096576 A CN202080096576 A CN 202080096576A CN 115087713 A CN115087713 A CN 1150877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adhesive tape
sensitive adhesive
adhesive layer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9657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87713B (zh
Inventor
长谷部真生
高桥佑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76329950&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15087713(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C Corp filed Critical D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0877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877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877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877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67/00Adhesives based on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质度高、具有充分的粘接力、并且再剥离性也优异的粘合带。所述粘合带的特征在于,具有含有聚酯系树脂的粘合剂层,粘合剂层的生物质度为80重量%以上,粘合剂层的凝胶分率为40重量%以上,对不锈钢板的粘接力为4~14N/20mm。

Description

粘合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粘合(“粘合”的日语原文为“粘着”)带。
背景技术
粘合带例如用于构成便携电子终端、照相机、个人计算机、家电、汽车等的部件、构件的固定等。
作为这样的构件固定用的粘合带中使用的原料,例如有硅酮系粘合剂、丙烯酸系粘合剂等。但是,在硅酮系粘合剂的情况下,由于成本高,所以缺乏经济性。另一方面,在丙烯酸系粘合剂的情况下,虽然成本低,但其原料大多使用石油,因此存在石油资源的枯竭、由废弃处理导致的二氧化碳排出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对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的关注提高,作为代替以往的石油来源的原料的原料,社会上强烈要求使用植物来源的原料。
但是,使用植物来源的原料难以满足以往的要求性能,特别是具有高生物质度的胶带存在粘接性差的缺点。
因此,提出了一种粘合带,其是使用了植物来源的原料的生物质度高的聚酯系的粘合带,将生物质度、凝胶分率、羧酸成分与二醇成分的摩尔比、对聚碳酸酯板的粘接力规定为特定的范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3434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近年来,从地球环境保护的观点出发,存在对使用过的制品进行再循环、再利用的要求。在再循环、再利用时,需要将部件的固定中使用的粘合带剥离,要求提供除了粘接力以外,在再利用、再循环时能够干净地进行剥离的性能(再剥离性)也优异的粘合带。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粘合带虽然显示出一定程度的高粘接力,但是关于再剥离性,不能说是充分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度高、具有充分的粘接力、并且再剥离性也优异的粘合带。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显示出高凝胶分率和高生物质度(例如80重量%以上)的粘合带显示出高粘接力和优异的再剥离性,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包括以下方式。
[1]一种粘合带,其特征在于,具有含有聚酯系树脂的粘合剂层,粘合剂层的生物质度为80重量%以上,粘合剂层的凝胶分率为40重量%以上,对不锈钢板的粘接力为4N/20mm~14N/20mm。
[2]根据上述[1]所述的粘合带,其中,粘合剂层的凝胶分率为40重量%~85重量%。
[3]根据上述[1]或上述[2]所述的粘合带,其中,聚酯系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为50000~150000。
[4]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带,其特征在于,粘合剂层即使在60℃、90%的高温高湿环境下放置500小时后也具有界面剥离性。
[5]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带,其特征在于,在粘合剂层的至少单面具有脱模衬层。
发明效果
本发明能够提供生物质度高、具有充分的粘接力、并且再剥离性也优异的粘合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粘合带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粘合带的构成的另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粘合带进行详细说明,但以下记载的构成要件的说明是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本发明的粘合带并不限定于这些内容。
(粘合带)
本发明的粘合带具有含有聚酯系树脂的粘合剂层。粘合剂层的生物质度为80重量%以上。粘合剂层的凝胶分率为40重量%以上。粘合剂层对不锈钢板的粘接力为4~14N/20mm。
<粘合剂层>
本发明的粘合带的粘合剂层由粘合剂组合物形成,上述粘合剂组合物中除了聚酯系树脂以外,还可以包含交联剂、增粘剂。另外,粘合剂组合物可以进一步具有其他成分。
<<聚酯系树脂>>
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中包含聚酯系树脂。聚酯系树脂优选使用至少使羧酸成分与二醇成分缩聚而得到的聚酯。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聚酯的合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公知的聚合方法。
聚酯优选由植物来源的原料制造。作为其理由,是因为植物来源的原料被认为是碳中和的,可以得到对地球环境友好且环保型的粘合剂。
聚酯包含羧酸成分,作为羧酸成分,优选至少含有包含2个羧基的二羧酸。
二羧酸可举出癸二酸、壬二酸、间苯二甲酸等。二羧酸可以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其中,从植物来源、对地球环境友好等观点出发,特别优选癸二酸、壬二酸。
作为其他,可举出己二酸、1,4-环己烷二甲酸、4-甲基-1,2-环己烷二甲酸、十二烯基琥珀酸酐、富马酸、琥珀酸、十二烷二酸、六氢邻苯二甲酸酐、四氢邻苯二甲酸酐、马来酸、马来酸酐、衣康酸、柠康酸等脂肪族、脂环族二羧酸等、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1,5-萘二甲酸、2,6-萘二甲酸、4,4’-联苯二甲酸、2,2’-联苯二甲酸、4,4’-二苯醚二甲酸等。
另外,上述聚酯包含二醇成分,作为上述二醇成分,优选至少含有在分子中具有2个羟基的二醇成分。
二醇成分可举出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2-甲基-1,3-丙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3-甲基-1,5-戊二醇、新戊二醇、二乙二醇、二丙二醇、2,2,4-三甲基-1,5-戊二醇、2-乙基-2-丁基丙二醇、1,9-壬二醇、2-甲基辛二醇、1,10-癸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1,2-环己烷二甲醇等脂肪族二醇,作为上述脂肪族二醇以外的二醇成分,可举出双酚A的环氧乙烷加成物(“环氧乙烷加成物”的日文原文:エチレンオキサイド付加物)和环氧丙烷加成物(“环氧丙烷加成物”的日文原文:プロピレンオキサイド付加物)、氢化双酚A的环氧乙烷加成物和环氧丙烷加成物、聚四亚甲基二醇、聚丙二醇、聚乙二醇、聚碳酸酯二醇等。二醇成分可以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例如,可以组合使用二乙二醇、乙二醇。
<<聚酯系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
本发明的聚酯系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50000以上,其中,优选为55000以上,更优选为60000以上,更优选为8000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0000以上。另外,上述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150000以下,其中,优选为140000以下。作为上述重均分子量(Mw)的范围,具体而言,优选为50000~150000的范围,更优选为55000~150000的范围,特别优选为100000~150000的范围。如果重均分子量为60000以上,则通过具有所期望的凝胶分率而显示出理想的再剥离性。另外,在重均分子量为100000以上时,由于高分子量而内聚力高,显示出高的保持性。另一方面,从合成的容易性的观点出发,重均分子量优选为150000以下。
就重均分子量(Mw)而言,可以将聚合物用四氢呋喃(THF)溶解,对得到的溶液使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法,由此,根据由标准聚苯乙烯制作的标准曲线进行测定。
<<聚酯系树脂的重均分子量的测定条件>>
装置名:东曹公司制,HLC-8420GPC
浓度:4mg/mL(THF溶液)
注入量:100μL
溶剂:THF
流量:1.0mL/min
测定(柱)温度:40℃
柱:TSKgel G5000/G4000/G3000/G2000-HxL
检测器:RI、UV
为了确保聚酯系树脂的所期望的粘合性,优选考虑二羧酸与二醇成分的当量数。例如,关于二羧酸成分与二醇成分的配合比例,相对于二羧酸1当量,二醇成分优选为1~2当量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1.1~1.7当量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只要是不损害粘合带中使用的聚酯的特性的程度,则也可以将羧酸成分、二醇成分以外的其他成分聚合、或者在聚合后添加。
羧酸成分与二醇成分的聚合(缩聚)反应可以使用溶剂体系、无溶剂体系等以往公知的方法。从环境保护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无溶剂体系。
作为除去聚合(缩聚)反应中生成的水的方法,可举出使用甲苯、二甲苯进行共沸脱水的方法、向反应体系内吹入不活泼气体并将生成的水、一元醇与不活泼气体一起排出到反应体系外的方法、在减压下馏出的方法等。
作为聚合(缩聚)反应中使用的聚合催化剂,可以使用通常的用作聚酯的聚合催化剂的聚合催化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锗系、钛系、锡系、锑系、锌系等各种金属化合物。它们可以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从催化活性高的方面出发,优选使用二氧化锗。
<<交联剂>>
本发明的粘合带的粘合剂组合物中可以含有交联剂。通过使用交联剂使上述的聚酯系树脂进行交联反应,能够形成粘合剂层。作为交联剂的种类,只要发挥本发明的效果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例如,从再剥离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异氰酸酯系交联剂,更优选多官能性异氰酸酯系交联剂。
作为多官能性异氰酸酯化合物,例如优选为在分子中具有至少2个以上的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更优选为3个以上,如果是这样则没有特别限制,具体而言,可举出脂肪族多异氰酸酯类、脂环族多异氰酸酯类、芳香族多异氰酸酯类等。交联剂可以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脂肪族多异氰酸酯类,例如可举出1,2-亚乙基二异氰酸酯、1,2-四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3-四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4-四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四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2-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3-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4-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5-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5-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甲基-1,5-戊烷二异氰酸酯、3-甲基-1,5-戊烷二异氰酸酯、赖氨酸二异氰酸酯等。
作为脂环族多异氰酸酯类,例如可举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2-环己基二异氰酸酯、1,3-环己基二异氰酸酯、1,4-环己基二异氰酸酯等环己基二异氰酸酯、1,2-环戊基二异氰酸酯、1,3-环戊基二异氰酸酯等环戊基二异氰酸酯、氢化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氢化甲苯二异氰酸酯、氢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氢化四甲基二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等。
作为芳香族多异氰酸酯类,例如可举出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2’-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4,4’-二苯醚二异氰酸酯、2-硝基二苯基-4,4’-二异氰酸酯、2,2’-二苯基丙烷-4,4’-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丙烷二异氰酸酯、间亚苯基二异氰酸酯、对亚苯基二异氰酸酯、亚萘基-1,4-二异氰酸酯、亚萘基-1,5-二异氰酸酯、3,3’-二甲氧基二苯基-4,4’-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1,4-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1,3-二异氰酸酯等。
另外,作为多官能性异氰酸酯化合物,除了脂肪族多异氰酸酯类、脂环族多异氰酸酯类、芳香族多异氰酸酯类以外,还可以使用基于芳香脂肪族多异氰酸酯类的二聚体、三聚体,具体而言,可举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二聚体、三聚体、三羟甲基丙烷与甲苯二异氰酸酯的反应产物、三羟甲基丙烷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反应产物、聚亚甲基聚苯基异氰酸酯、聚醚多异氰酸酯、聚酯多异氰酸酯等聚合物等。可以优选使用甲苯二异氰酸酯与三羟甲基丙烷的加合物。
作为多官能性异氰酸酯化合物,也可以使用市售品,具体而言,作为三羟甲基丙烷与甲苯二异氰酸酯的三聚体加成物,可举出商品名“Burnock D-40”(DIC株式会社制)、作为三羟甲基丙烷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三聚体加成物,商品名“Coronate HL”(日本聚氨酯工业公司制)等。
例如在交联剂为异氰酸酯化合物的情况下,相对于作为粘合剂的主成分的聚酯系树脂100重量份,交联剂的配合量优选为1.4~5.0重量份。其中,更优选为1.4~4.0质量份的范围、1.4~3.0质量份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1.4~2.0重量份的范围。相对于聚酯系树脂100重量份,如果交联剂的配合量为1.4重量份以上,则具有所期望的凝胶分率(例如40重量%以上),因此可以得到良好的再剥离性。如果配合量为5.0重量份以下,则粘合剂能够显示出所期望的粘接力。
作为交联剂的种类,除了上述异氰酸酯化合物以外,还可以使用多元异氰脲酸酯、多官能性三聚氰胺化合物、多官能性环氧化合物、多官能性噁唑啉化合物、多官能性氮丙啶化合物、金属螯合物化合物等。
<<增粘剂>>
为了形成本发明的粘合带中使用的粘合剂层,在作为粘合剂的主成分的聚酯系树脂中,与交联剂一起组合增粘剂,由此能够得到具有所期望的特性的粘合剂层,特别是能够期待粘接性(粘合性)的提高。
作为增粘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增粘剂,例如,可举出松香系增粘剂、萜烯系增粘剂、酚系增粘剂、脂肪族系石油树脂、芳香族系石油树脂、共聚系石油树脂、脂环族系石油树脂、二甲苯树脂、环氧系增粘剂、聚酰胺系增粘剂、酮系增粘剂、弹性体系增粘剂等,特别是为了维持、提高生物质度,优选使用由植物来源的原料制造的松香系、萜烯系增粘剂。它们可以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松香系增粘剂,例如可举出脂松香、木松香、妥尔油松香等未改性松香(生松香)、将这些未改性松香通过聚合、歧化、氢化等进行改性而得到的改性松香(聚合松香、稳定化松香、歧化松香、完全氢化松香、部分氢化松香、其他经化学修饰的松香等)、以及各种松香衍生物等。作为上述松香衍生物,例如可举出通过利用酸性催化剂使苯酚加成于松香类(未改性松香、改性松香、各种松香衍生物等)并进行热聚合而得到的松香酚系树脂;利用醇类将未改性松香酯化而成的松香的酯化合物(未改性松香酯)、利用醇类将聚合松香、稳定化松香、歧化松香、完全氢化松香、部分氢化松香等改性松香酯化而成的改性松香的酯化合物(聚合松香酯、稳定化松香酯、歧化松香酯、完全氢化松香酯、部分氢化松香酯等)等松香酯系树脂;将未改性松香、改性松香(聚合松香、稳定化松香、歧化松香、完全氢化松香、部分氢化松香等)用不饱和脂肪酸改性而得到的不饱和脂肪酸改性松香系树脂;将松香酯系树脂用不饱和脂肪酸改性而得到的不饱和脂肪酸改性松香酯系树脂;对未改性松香、改性松香(聚合松香、稳定化松香、歧化松香、完全氢化松香、部分氢化松香等)、不饱和脂肪酸改性松香系树脂、不饱和脂肪酸改性松香酯系树脂中的羧基进行还原处理而得到的松香醇系树脂;未改性松香、改性松香、各种松香衍生物等松香系树脂(特别是松香酯系树脂)的金属盐等。
作为萜烯系增粘剂,例如可举出α-蒎烯聚合物、β-蒎烯聚合物、二戊烯聚合物等萜烯系树脂、将这些萜烯系树脂改性(酚改性、芳香族改性、氢化改性、烃改性等)而得到的改性萜烯系树脂(例如萜烯酚系树脂、苯乙烯改性萜烯系树脂、芳香族改性萜烯系树脂、氢化萜烯系树脂等)等。
作为增粘剂,其中,优选软化点为100~170℃的增粘剂,更优选为100~165℃,进一步优选为100~135℃。
不含有增粘剂或者即使含有增粘剂其含量也少的情况下,显示出良好的再剥离性。但是,有时粘接力变弱。另一方面,如果增粘剂的含量多,则显示出高粘接力,但有时再剥离性变差。因此,在本发明中,优选从粘接力和再剥离性这两者的观点考虑、选择增粘剂的种类和配合量。例如,增粘剂的配合量相对于作为粘合剂的主成分的聚酯系树脂100重量份优选为0~15重量份。
<<水解抑制剂>>
本发明的粘合带所使用的合剂层中可以含有水解抑制剂,通过含有水解抑制剂,特别是通过高温高湿下的耐久性提高,能够期待良好的再剥离性。
作为上述水解抑制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水解抑制剂,例如可举出与聚酯系树脂的羧酸末端基反应而键合的化合物,具体而言,可举出具有碳二亚胺基、环氧基、噁唑啉基等官能团的化合物等。其中,从使来自于羧基末端基的质子的催化活性消失的效果高的方面出发,优选含碳二亚胺基的化合物。
作为含碳二亚胺基的化合物,例如可举出Nisshinbo Chemical Inc.制的CARBODILITE(注册商标)系列,其中,从与有机溶剂的相溶性优异的方面出发,优选CARBODILITE(注册商标)V-03、V-05、V-07、V-09。
<<其他成分>>
为了高效地调整本发明的粘合带中使用的粘合剂层的凝胶分率,可以适当使用交联催化剂。作为催化剂,例如可举出钛酸四正丁酯、钛酸四异丙酯、丁基锡酸、二月桂酸二辛基锡、乙酰乙酸钛、四乙酰丙酮锆等。它们可以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交联催化剂的配合量,没有特别限定,相对于作为粘合剂的主成分的聚酯系树脂100重量份,优选为0.01~1重量份。如果配合量为0.01重量份以上,则可以得到添加催化剂的效果,如果为1重量份以下,则能够较长时间地维持适用期,因此能够得到涂布的稳定性。
另外,为了延长适用期,可以适当配合乙酰丙酮、甲醇、原乙酸三甲酯等作为延迟剂。
只要是不损害本发明的粘合带中使用的粘合剂层(粘合剂)的特性的程度,则可以使用硅烷偶联剂、表面润滑剂、流平剂、抗氧化剂、阻聚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剥离调节剂、增塑剂、软化剂、无机或有机的填充剂、颜料、染料等着色剂、抗老化剂、表面活性剂、金属粉、粒状物、箔状物等通常的添加剂。
<粘合剂层的形成方法>
作为本发明的粘合带的制造方法,例如如果为具有基材(中芯)的粘合带,则可举出通过在基材的单面或双面涂覆上述粘合剂组合物并进行干燥等来制造的方法(直接法);或者通过在脱模衬层的表面涂覆粘合剂组合物并进行干燥等而形成粘合剂层后,将上述粘合剂层转印至上述基材的单面或双面,由此进行制造的方法(转印法)。
另外,作为无基材的粘合带的制造方法,例如可举出通过在脱模衬层的表面涂覆粘合剂组合物并进行干燥等而形成粘合剂层的方法。
作为将粘合剂组合物涂覆于基材或脱模衬层的方法,例如可举出使用涂抹器、辊涂机、凹版涂布机、反向涂布机、喷涂机、气刀涂布机、模涂机等的方法。
作为使粘合剂组合物干燥的方法,例如可举出在50℃~140℃下干燥30秒~10分钟的方法。另外,干燥后,从促进固化反应的观点出发,可以在30℃~50℃的范围内进一步进行熟化。
<<生物质度>>
作为本发明的粘合带的粘合剂层的生物质度,优选为8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90重量%以上。通过使生物质度高达80重量%以上,可以得到对地球环境友好、环保型的粘合带,是优选的方式。
生物质度是指:相对于粘合剂层的总重量,制造粘合剂层时使用的植物来源的原料的重量的比例;其通过以下的计算式算出。
粘合剂层的生物质度(重量%)=100×[植物来源的原料的重量(g)]/[粘合剂层的总重量(g)]
<<凝胶分率>>
为了确保良好的再剥离性,凝胶分率为40重量%以上。此外,为了在确保再剥离性的同时能够实现优异的粘接力,粘合剂层的凝胶分率优选为40重量%~85重量%的范围。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以凝胶分率成为所期望的范围的方式调整聚酯的分子量、交联剂的种类和含量、以及增粘剂的种类和含量等各条件。
如果凝胶分率为40重量%以上,则可以得到良好的再剥离性。另外,如果凝胶分率为约85重量%以下,则可以得到良好的粘接特性。其中,从粘接特性与再剥离性的平衡变得更良好的方面出发,粘合剂层的凝胶分率更优选为45重量%~60%重量%的范围。
<<凝胶分率的测定方法>>
凝胶分率的测定如下所述。在脱模片上以干燥后的厚度成为50μm的方式涂覆粘合剂,在100℃下干燥3分钟,在40℃下熟化4天,将所得物切成50mm见方,将其作为试样。接下来,预先测定上述试样的甲苯浸渍前的重量(G1),将在23℃下在甲苯溶液中浸渍24小时后的试样的甲苯不溶解成分用300目金属丝网过滤而分离,测定在110℃下干燥1小时后的残渣的重量(G2),按照下式求出凝胶分率。
凝胶分率(重量%)=(G2/G1)×100
<<粘接力>>
粘接力可以以对不锈钢板的粘接力为基准进行评价。对不锈钢板的粘接力优选为4~14N/20mm的范围。在粘接力为4N/20mm以上的情况下,可以得到所期望的粘接力,因此适于电子设备等构件的固定用途。
<<对不锈钢(SUS)板的粘接力的测定方法>>
将用厚度25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加衬的20mm宽度的粘合带(以下,作为试验片。)的具有粘合部的面与清洁且平滑的不锈钢板重叠,使用2kg辊在其上表面往复1次,由此进行加压,将所得物依据JISZ-0237在23℃和50%RH的条件下放置1小时后,将上述粘合带沿相对于上述不锈钢板的贴附面为180°的方向以0.3m/min的速度剥离,由此进行测定。
<<再剥离性>>
再剥离性通过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放置了的上述的试验片在剥离时是否产生界面剥离来评价。关于后述的实施例1~9、比较例1~3,可以将在对不锈钢(SUS)板的粘接力的试验中制作的试验片粘贴于不锈钢板,在摄氏60℃、湿度90%的环境下放置500小时后,通过将该试验片从不锈钢板剥离时试验片是否产生界面剥离来进行评价。
作为进一步的试验,关于后述的实施例10~15,可以将在对不锈钢(SUS)板的粘接力的试验中制作的试验片粘贴于不锈钢板,在摄氏85℃的环境下(未调整湿度)放置500小时后,评价将试验片从不锈钢板剥离时试验片是否发生界面剥离。
需要说明的是,粘合剂层具有界面剥离性是指:从被粘物剥离粘合带时,在粘合带的层间、层内不发生剥离,在与被粘物的界面在被粘面上不发生残胶地进行剥离。
<粘合带的构成>
本发明的粘合带只要具有生物质度为80重量%以上的粘合剂层就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作为粘合带的一个例子,可举出图1中在粘合剂层的单面贴附有脱模衬层的粘合带(无基材)。需要说明的是,脱模衬层也可以贴附于粘合剂层的双面。
另外,可举出在图2中在基材的单面具有粘合剂层、在粘合剂层的表面贴附有脱模衬层的粘合带(有基材)。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粘合剂层,可以使用将原料相同或不同的2层以上的粘合剂层贴合而制成1层粘合剂层的粘合剂层(层叠体),也可以是具有2层以上的基材且具有3层以上粘合剂层的构成的粘合带。
<<基材>>
本发明的粘合带可以设置基材。作为上述基材,例如可以使用无纺布基材、树脂膜。
作为上述无纺布基材,例如可举出使用马尼拉麻、木浆、人造丝、乙酸酯纤维、聚酯纤维、维尼纶纤维(聚乙烯醇纤维)、聚酰胺纤维等化学纤维、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等而得到的无纺布。其中,进一步优选使用利用50%以上的植物来源的原料而生产的无纺布。
另外,可以使用:利用上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聚烯烃、聚丙烯酸酯、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乙烯醇、聚氨酯、聚酰胺、聚酰亚胺等而得到的片材或膜;玻璃等非发泡的膜基材。这些基材的表面可以实施抗静电处理、电晕处理等。
另外,作为上述基材,可以使用发泡体基材。作为上述发泡体基材,例如可以使用聚烯烃系发泡体、聚氨酯系发泡体、丙烯酸系发泡体、其他的橡胶系发泡体等。上述发泡体基材的表面可以实施抗静电处理、电晕处理等。其中,进一步优选使用利用20%以上的植物来源的原料而生产的上述树脂膜。
另外,只要在不损害本发明的粘合带中使用的基材的特性的范围内,也可以具有中间层、底涂层等。
作为基材的厚度,可以根据其材质、形态等适当选择,例如优选为1000μm以下,更优选为1~1000μm左右,特别优选为2~500μm左右,进一步优选为3~300μm左右,特别优选为5~250μm左右。
<<脱模衬层>>
本发明的粘合剂层优选在至少单面具有脱模衬层。通过在粘合剂层的单面(或双面)具有脱模衬层,直至粘合剂层(粘合带)的使用时为止,能够保护粘合剂层的表面而保存,在作业性等方面也是有用的。
作为脱模衬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适当使用以往公知的脱模衬层。例如,例如可以使用对基材(脱模衬层用基材)的至少单面为了赋予剥离性而实施了基于例如硅酮系、氟系、长链烷基类或脂肪酸酰胺系的脱模剂(剥离剂)等的涂布处理的形成有剥离涂层的脱模衬层。需要说明的是,脱模衬层用基材可以使用单层、多层中的任一形态。
作为脱模衬层用基材,可以使用塑料膜、纸、发泡体、金属箔等各种薄片体等,特别优选为塑料膜。另外,作为塑料膜的原料,例如可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等聚烯烃、聚氯乙烯等热塑性树脂等。另外,可以适当地使用包含由植物来源的原料得到的聚乳酸、聚酯、聚酰胺等的塑料膜、纸。
实施例
以下,列举本发明的实施例,更详细地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关于粘合剂层的配合内容和评价结果的一览,汇总于表1。
(聚酯系树脂的制备)
(聚酯树脂(A-1)的制备)
在带有温度计、搅拌机、精馏塔、氮导入管和真空装置的反应罐中投入作为二羧酸成分的间苯二甲酸0.14当量、癸二酸(来自于生物质)0.5当量、壬二酸(来自于生物质)0.5当量、作为多元醇成分的乙二醇(来自于生物质)1.4当量、二乙二醇(来自于生物质)0.05当量、作为催化剂的二氧化锗0.0064重量%,缓缓升温至内温250℃,用4小时进行酯化反应。然后,将内温升高至270℃,减压至1.33hPa,用3小时进行缩聚反应,制造聚酯系树脂(A-1)。所得到的聚酯树脂(A-1)的重均分子量为138000。另外,聚酯树脂(A-1)的生物质度为92%。
(聚酯树脂(A-2)的制备)
在带有温度计、搅拌机、精馏塔、氮导入管和真空装置的反应罐中投入作为二羧酸成分的间苯二甲酸0.15当量、癸二酸(来自于生物质)0.48当量、壬二酸(来自于生物质)0.5当量、作为多元醇成分的乙二醇(来自于生物质)1.48当量、二乙二醇(来自于生物质)0.05当量、作为催化剂的二氧化锗0.0064重量%,缓缓升温至内温250℃,用4小时进行酯化反应。然后,将内温升高至270℃,减压至1.33hPa,用3小时进行缩聚反应,制造聚酯系树脂(A-2)。所得到的聚酯树脂(A-2)的重均分子量为56000。另外,聚酯树脂(A-2)的生物质度为92%。
聚酯树脂的生物质度是由下式算出的值。
<<聚酯树脂的生物质度>>
聚酯树脂的生物质度(重量%)=100×[植物来源的原料的重量(g)]/[聚酯树脂的制备中使用的原料的总重量(g)]
(实施例1)
在上述聚酯系树脂(A-1)100重量份中配合作为交联剂的甲苯二异氰酸酯与三羟甲基丙烷的加合物(DIC株式会社制“Burnock D-40”,以下简记为“D-40”。)1.8重量份,得到凝胶分率为48重量%的粘合剂。
将上述粘合剂涂覆于脱模衬层(双面经剥离处理的厚度125μm的剥离纸)的重剥离处理面,在85℃下干燥3分钟,贴合于另一脱模衬层的轻剥离处理面,由此制作厚度50μm的粘合剂层。然后,在40℃的环境下熟化96小时,由此得到双面粘合带。然后,对双面粘合带进行有关粘接力和再剥离性评价1的评价试验。将评价结果的详细情况示于表1。
<粘接力评价>
将双面粘合带的脱模衬层(轻剥离处理侧)剥离后,用厚度25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加衬,切断成20mm宽度,将其作为试验片。
将上述试验片的脱模衬层剥离,贴附于清洁且平滑的不锈钢板的表面,使用2kg辊在其上表面往复1次而加压,将所得物依据JISZ-0237在23℃和50%RH的条件下放置1小时后,在23℃和50%RH的气氛下使用拉伸试验机测定对不锈钢(SUS)板的粘接力(剥离方向:180°,拉伸速度:0.3m/min)。
<再剥离性评价1>
将在对不锈钢(SUS)板的粘接力的试验中制作的试验片粘贴于不锈钢板,在摄氏60℃、湿度90%的环境下放置500小时后,根据从不锈钢板剥离时试验片是否发生界面剥离来进行评价。在发生界面剥离的情况下,评价为具有再剥离性,在表1中表示为“○”。另一方面,在从不锈钢板剥离时发生内聚破坏等而不发生界面剥离的情况下,评价为没有再剥离性,在表1中表示为“×”。
<粘合剂层的生物质度>
将由下述式算出的粘合剂层的生物质度的值示于表1。
粘合剂层的生物质度(重量%)=100×[植物来源的原料的重量(g)]/[粘合剂层的总重量(g)]
需要说明的是,粘合剂层的生物质度(重量%)与制作上述粘合剂层的粘合剂的生物质度同样,上述式中的“植物来源的原料的重量(g)”与“(不包括溶剂的)粘合剂中所含的植物来源的原料的重量(g)”同义,“粘合剂层的总重量(g)”与“(不包括溶剂的)粘合剂的总重量(g)”同义。
(实施例2)
按照与实施例1同样的步骤,如表1所示地调整配合量,得到粘合剂。接下来,按照与实施例1同样的步骤得到双面粘合带。然后,将双面粘合带供于有关上述的粘接力评价和再剥离性评价1的评价试验。将评价结果的详细情况示于表1。另外,将由上述式算出的粘合剂层的生物质度的值示于表1。
(实施例3)
按照与实施例1同样的步骤,如表1所示地调整配合量,得到粘合剂。接下来,按照与实施例1同样的步骤得到双面粘合带。然后,将双面粘合带供于有关上述的粘接力评价和再剥离性评价1的评价试验。将评价结果的详细情况示于表1。另外,将由上述式算出的粘合剂层的生物质度的值示于表1。
(实施例4)
在上述聚酯系树脂(A-1)100重量份中配合作为增粘剂A的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SuperEster A-100”(生物质度:100重量%)10重量份、作为交联剂的“D-40”2.4重量份,得到凝胶分率为45重量%的粘合剂。
将上述粘合剂涂覆于脱模衬层(双面经剥离处理的厚度125μm的剥离纸)的重剥离处理面,在85℃下干燥3分钟,由此制作厚度50μm的粘合剂层。然后,在40℃的环境下熟化96小时,由此得到双面粘合带。然后,将双面粘合带供于有关上述的粘接力评价和再剥离性评价1的评价试验。将评价结果的详细情况示于表1。另外,将由上述式算出的粘合剂层的生物质度的值示于表1。
(实施例5)
按照与实施例4同样的步骤,如表1所示地调整配合量,得到粘合剂。接下来,按照与实施例4同样的步骤得到双面粘合带。然后,将双面粘合带供于有关上述的粘接力评价和再剥离性评价1的评价试验。将评价结果的详细情况示于表1。另外,将由上述式算出的粘合剂层的生物质度的值示于表1。
(实施例6)
作为增粘剂B,使用哈利玛化成株式会社“Haritac(ハリタック)PCJ”(生物质度:95重量%)10重量份,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4同样的步骤,如表1所示地调整配合量,得到粘合剂。接下来,按照与实施例4同样的步骤得到双面粘合带。然后,将双面粘合带供于有关上述的粘接力评价和再剥离性评价1的评价试验。将评价结果的详细情况示于表1。另外,将由上述式算出的粘合剂层的生物质度的值示于表1。
(实施例7)
在上述聚酯系树脂(A-2)100重量份中配合作为交联剂的“D-40”2.5重量份,得到凝胶分率成为40重量%的粘合剂。
将上述粘合剂涂覆于脱模衬层(双面经剥离处理的厚度125μm的剥离纸)的重剥离处理面,在85℃下干燥3分钟,贴合于另一脱模衬层的轻剥离处理面,由此制作厚度50μm的粘合剂层。然后,在40℃的环境下熟化96小时,由此得到双面粘合带。然后,对双面粘合带进行有关上述的粘接力评价和再剥离性评价1的评价试验。将评价结果的详细情况示于表1。另外,将由上述式算出的粘合剂层的生物质度的值示于表1。
(实施例8)
按照与实施例7同样的步骤,如表1所示地调整配合量,得到粘合剂。接下来,按照与实施例7同样的步骤得到双面粘合带。然后,将双面粘合带供于有关上述的粘接力评价和再剥离性评价1的评价试验。将评价结果的详细情况示于表1。另外,将由上述式算出的粘合剂层的生物质度的值示于表1。
(实施例9)
按照与实施例7同样的步骤,如表1所示地调整配合量,得到粘合剂。接下来,按照与实施例7同样的步骤得到双面粘合带。然后,将双面粘合带供于有关粘接力评价和再剥离性评价1的评价试验。将评价结果的详细情况示于表1。另外,将由上述式算出的粘合剂层的生物质度的值示于表1。
(比较例1)
按照与实施例4同样的组成,仅将交联剂变更为1.1重量份进行配合,得到凝胶分率为20重量%的粘合剂。接下来,按照与实施例4同样的步骤得到双面粘合带。然后,将双面粘合带供于有关上述的粘接力评价和再剥离性评价1的评价试验。将评价结果的详细情况示于表1。另外,将由上述式算出的粘合剂层的生物质度的值示于表1。
(比较例2)
按照与实施例5同样的组成,仅将交联剂变更为1.1重量份进行配合,得到凝胶分率为18重量%的粘合剂。接下来,按照与实施例4同样的步骤得到双面粘合带。然后,将双面粘合带供于有关上述的粘接力评价和再剥离性评价1的评价试验。将评价结果的详细情况示于表1。另外,将由上述式算出的粘合剂层的生物质度的值示于表1。
(比较例3)
按照与实施例6同样的组成,仅将交联剂变更为1.3重量份进行配合,得到凝胶分率为17重量%的粘合剂。接下来,按照与实施例4同样的步骤得到双面粘合带。然后,将双面粘合带供于有关上述的粘接力评价和再剥离性评价1的评价试验。将评价结果的详细情况示于表1。另外,将由上述式算出的粘合剂层的生物质度的值示于表1。
【表1】
Figure BDA0003796106390000211
(实施例10~15)
关于实施例1~9中得到的双面粘合带,在摄氏85℃的环境下(未调整湿度)放置500小时后,根据从不锈钢板剥离时试验片是否产生界面剥离来进行再剥离性的评价(下述再剥离性评价2)。其结果是,实施例1~3、实施例7~9中得到的粘合带的再剥离性良好(○)(分别作为实施例10~15的试验结果)。
<再剥离性评价2>
将在对不锈钢(SUS)板的粘接力的试验中制作的试验片在摄氏85℃的环境下(不调整湿度)放置500小时后,评价从不锈钢板剥时试验片是否发生界面剥离。
实施例1~15如表1等所示,具有80重量%以上的高生物质度、40重量%以上的凝胶分率,具有对不锈钢板的粘接力为4~14N/20mm的充分的粘接力,并且在再剥离性试验中,粘合带即使在60℃、90%的高温高湿环境下(或85℃的高温环境下)放置500小时后也具有界面剥离,显示出良好的再剥离性。
另一方面,在比较例中,确认到无法得到良好的再剥离性。在比较例中,凝胶分率均小于40重量%,在再剥离性试验中,确认到内聚破坏(×)。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以用作移动电话、智能手机、平板PC、便携式音乐播放器和PDA等可携带的便携式电子(电气)设备、数码照相机、录像机、汽车导航、个人计算机、电视机、游戏机、空调、复印机等的构件的固定中使用的粘合带。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9年12月13日申请的日本申请即日本特愿2019-225645号的优先权,援引该日本申请中记载的全部记载内容。
符号说明
1:脱模衬层
2:粘合剂层
3:基材

Claims (5)

1.一种粘合带,其特征在于,具有含有聚酯系树脂的粘合剂层,所述粘合剂层的生物质度为80重量%以上,所述粘合剂层的凝胶分率为40重量%以上,对不锈钢板的粘接力为4N/20mm~14N/2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带,其中,所述粘合剂层的凝胶分率为40重量%~85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合带,其中,所述聚酯系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为50000~15000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层即使在60℃、90%的高温高湿环境下放置500小时后也具有界面剥离性。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粘合剂层的至少单面具有脱模衬层。
CN202080096576.6A 2019-12-13 2020-12-10 粘合带 Active CN1150877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25645 2019-12-13
JP2019-225645 2019-12-13
PCT/JP2020/046109 WO2021117826A1 (ja) 2019-12-13 2020-12-10 粘着テー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87713A true CN115087713A (zh) 2022-09-20
CN115087713B CN115087713B (zh) 2024-06-28

Family

ID=76329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96576.6A Active CN115087713B (zh) 2019-12-13 2020-12-10 粘合带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211537B2 (zh)
CN (1) CN115087713B (zh)
WO (1) WO202111782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16443A1 (ja) * 2022-11-29 2024-06-06 Dic株式会社 湿気硬化型ポリウレタン樹脂組成物、接着剤、及び、積層体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13593A (ja) * 2006-07-03 2008-01-24 Nitto Denko Corp 透明性に優れるポリエステル系粘着シート
JP2008195819A (ja) * 2007-02-13 2008-08-28 Nitto Denko Corp ポリエステル系粘着剤組成物
JP2010095672A (ja) * 2008-10-20 2010-04-30 Nitto Denko Corp 無溶剤型ポリエステル系粘着剤組成物
WO2011055827A1 (ja) * 2009-11-09 2011-05-1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
CN102119186A (zh) * 2008-08-06 2011-07-06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聚酯、聚酯组合物、粘合剂组合物、粘合剂层及粘合片
WO2011081163A1 (ja) * 2009-12-28 2011-07-0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系粘着剤組成物
CN102549094A (zh) * 2009-10-20 2012-07-04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加热剥离型粘合片
CN102575131A (zh) * 2009-10-20 2012-07-1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遮蔽用粘合带
CN102575130A (zh) * 2009-10-20 2012-07-1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双面粘合片
JP2014129463A (ja) * 2012-12-28 2014-07-10 Nitto Denko Corp ポリエステル系粘着剤組成物、及び前記粘着剤組成物を用いた粘着シート
JP2014196471A (ja) * 2013-03-05 2014-10-1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テープ
CN104114661A (zh) * 2012-03-16 2014-10-22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粘合剂组合物以及粘合片
CN105829482A (zh) * 2013-12-20 2016-08-03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粘合剂组合物、粘合剂层、粘合带以及双面粘合带
WO2018124200A1 (ja) * 2016-12-28 2018-07-05 日本合成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系粘着剤組成物、ポリエステル系粘着剤、粘着シート及び粘着剤層付き光学部材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64810B2 (ja) 2008-03-13 2014-04-09 日本合成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剥離性粘着剤、剥離性粘着シート、剥離性粘着シートの剥離方法
JP2010106086A (ja) 2008-10-29 2010-05-13 Toyo Ink Mfg Co Ltd 感圧式接着剤用ポリエステル樹脂及びそれを用いてなる感圧式接着剤組成物
JP5519996B2 (ja) 2009-10-20 2014-06-1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用粘着シート
JP6036674B2 (ja) 2013-12-20 2016-11-30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シート、剥離シート付き両面粘着シート、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透明積層体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13593A (ja) * 2006-07-03 2008-01-24 Nitto Denko Corp 透明性に優れるポリエステル系粘着シート
JP2008195819A (ja) * 2007-02-13 2008-08-28 Nitto Denko Corp ポリエステル系粘着剤組成物
CN102119186A (zh) * 2008-08-06 2011-07-06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聚酯、聚酯组合物、粘合剂组合物、粘合剂层及粘合片
JP2010095672A (ja) * 2008-10-20 2010-04-30 Nitto Denko Corp 無溶剤型ポリエステル系粘着剤組成物
CN102575131A (zh) * 2009-10-20 2012-07-1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遮蔽用粘合带
CN102575130A (zh) * 2009-10-20 2012-07-1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双面粘合片
CN102549094A (zh) * 2009-10-20 2012-07-04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加热剥离型粘合片
WO2011055827A1 (ja) * 2009-11-09 2011-05-1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
WO2011081163A1 (ja) * 2009-12-28 2011-07-0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系粘着剤組成物
CN104114661A (zh) * 2012-03-16 2014-10-22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粘合剂组合物以及粘合片
JP2014129463A (ja) * 2012-12-28 2014-07-10 Nitto Denko Corp ポリエステル系粘着剤組成物、及び前記粘着剤組成物を用いた粘着シート
JP2014196471A (ja) * 2013-03-05 2014-10-1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テープ
CN105829482A (zh) * 2013-12-20 2016-08-03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粘合剂组合物、粘合剂层、粘合带以及双面粘合带
WO2018124200A1 (ja) * 2016-12-28 2018-07-05 日本合成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系粘着剤組成物、ポリエステル系粘着剤、粘着シート及び粘着剤層付き光学部材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林雅,等: "紫外光固化超支化聚酯的合成及性能", 化学学报, vol. 69, no. 17, 14 September 2011 (2011-09-14), pages 2031 - 203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17826A1 (ja) 2021-06-17
CN115087713B (zh) 2024-06-28
JPWO2021117826A1 (zh) 2021-06-17
JP7211537B2 (ja) 2023-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29482B (zh) 粘合剂组合物、粘合剂层、粘合带以及双面粘合带
JP6343463B2 (ja) 両面粘着テープ
EP2500392B1 (en)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composition
US10287465B2 (en)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layer,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tape, and double-sided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tape
EP2508581B1 (en) Adhesive sheet
CN112898914A (zh) 表面保护用粘合片的制造方法
JP2002194314A (ja) 粘着剤組成物とその粘着シート
EP2826832A1 (en) Adhesive composition and adhesive sheet
CN113728066B (zh) 粘合剂和粘合片
JP7173252B2 (ja) 粘着剤組成物、粘着剤及び粘着剤層
CN115087713B (zh) 粘合带
CN115038766B (zh) 粘合带
EP2826834B1 (en) Adhesive composition and adhesive sheet
WO2022181140A1 (ja) 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JP2014169419A (ja) 粘着剤層、粘着テープ、及び、両面粘着テープ
US20200148919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JP5627280B2 (ja) ポリエステル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14169420A (ja) 両面粘着テープ
WO2023140316A1 (ja) 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JP2023024126A (ja) ポリエステル系樹脂組成物、粘着剤組成物、粘着剤、粘着シートおよび積層体、並びにポリエステル系樹脂(a)およびその製法
JP2022058084A (ja) 粘着剤組成物、粘着剤、粘着シートおよび両面粘着シート
JP2022007974A (ja) 粘着剤組成物、粘着剤、粘着シートおよび両面粘着シート
JP2022058131A (ja) ポリエステル系樹脂組成物、粘着剤組成物、粘着剤、粘着シートおよび両面粘着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