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85437A - 振动马达和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振动马达和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85437A
CN115085437A CN202210112129.6A CN202210112129A CN115085437A CN 115085437 A CN115085437 A CN 115085437A CN 202210112129 A CN202210112129 A CN 202210112129A CN 115085437 A CN115085437 A CN 1150854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motor
wall
wall plate
plate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1212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85437B (zh
Inventor
张翼鹤
尹帮实
严斌
高久亮
朱建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2472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81924A/zh
Priority to EP22838623.1A priority patent/EP4216414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2/116606 priority patent/WO202310348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0854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854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854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854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02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armatures moved one way by energisation of a single coil system and returned by mechanical force, e.g. by spr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6Means for converting reciprocating motion into rotary motion or vice vers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00/00Loudspeakers
    • H04R2400/03Transducers capable of generating both sound as well as tactile vibration, e.g. as used in cellular 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1Transducers incorporated or for use in hand-held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PDA's, camer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振动马达和终端设备,涉及终端设备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终端设备的厚度与振动马达性能之间的矛盾。该振动马达用于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内设有中框,中框上设有第一避让孔,振动马达包括壳体,壳体内具有容纳空间,壳体包括第一壁板,第一壁板上设有向外凸出的第一凸起部,第一凸起部的内部中空形成第一容置槽,第一容置槽与容纳空间连通,当振动马达安装到中框时,第一壁板的外表面朝向中框,第一凸起部容纳在第一避让孔内。

Description

振动马达和终端设备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12月06日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2111480926.1、发明名称为“一种线性马达、终端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以及于2021年12月08日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2111493655.3、发明名称为“一种线性马达、终端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以及于2021年12月22日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2111583568.7、发明名称为“一种线性马达、终端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振动马达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在手机、平板、穿戴设备等终端设备内,通常采用振动马达产生振动,用以在消息提示等用户交互环节提供振动反馈功能。随着科技进步,终端设备逐渐向薄型化方向发展,迫切需要降低整机的厚度,这使得振动马达在终端设备内的容纳空间相应缩减。但是,由于振动马达自身条件的限制,本体更薄会带来振动性能降低的问题,因此当前的振动马达的厚度成为阻碍终端设备厚度进一步变薄的瓶颈之一。由此可知,如何解决马达性能与其厚度尺寸的矛盾,成为当前的一个设计难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振动马达和终端设备,用于解决终端设备的厚度与振动马达性能之间的矛盾。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振动马达,用于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内设有中框,中框上设有第一避让孔,振动马达包括壳体,壳体内形成容纳空间,壳体包括第一壁板,第一壁板上设有向外凸出的第一凸起部,第一凸起部的内部中空形成第一容置槽,第一容置槽与容纳空间连通,当振动马达安装到中框时,第一壁板的外表面朝向中框,第一凸起部容纳在第一避让孔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振动马达,通过在第一壁板上设置中空的第一凸起部,借助第一凸起部内的第一容置槽容纳振动马达的线圈、质量块等部分部件,与此同时,在中框上设置与第一凸起部对应的第一避让孔,将第一凸起部容纳在避让孔内,可以减小振动马达凸出于中框的高度,从而可以减小振动马达的安装高度。这样,可以在不增大振动马达的整体占用空间的前提下,增大振动马达内部的质量块、线圈、磁体组件、阻尼结构等结构的体积,从而能够在不增大终端设备厚度的基础上,提升振动马达的整体性能。同时,能够在保持振动马达内部结构的体积不变的基础上,也即是能够在保持振动马达原有性能的基础上,减小振动马达的安装高度,进而可以减小振动马达的占用空间,以达到减薄终端设备厚度的目的。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壁板上设有贯通的连通口,第一凸起部设在连通口处,且第一凸起部内的第一容置槽通过连通口与壳体内的容纳空间连通。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凸起部包括第一顶壁和第一周壁。第一周壁呈环形,第一周壁环绕在第一顶壁的外边缘一周,第一顶壁与第一周壁之间限定出第一容置槽,第一周壁的远离第一顶壁的一端与第一壁板固定连接。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周壁的内表面与连通口的内表面平齐。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周壁环绕在连通口的外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凸起部在第一壁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位于第一壁板外边缘的内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凸起部与第一壁板为一体式结构。这样,可以提高第一凸起部与第一壁板的连接强度、简化加工工艺。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凸起部还包括翻边部,翻边部的一端与第一周壁的远离第一顶壁的一端固定连接,翻边部的另一端朝向远离第一周壁的方向延伸,第一凸起部借助翻边部与第一壁板固定连接。这样,可以增大第一凸起部与第一壁板的接触面积,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连接强度。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翻边部与第一壁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翻边部与第一壁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翻边部的一部分与第一壁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翻边部的另一部分与第一壁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避让孔为盲孔。这样,可以提高振动马达与中框之间的密封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避让孔为通孔。这样,有利于增大第一容置槽的空间。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振动马达包括:质量块、驱动组件和阻尼结构,质量块用于相对于壳体在与第一壁板所处平面平行的平面内往复振动;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质量块相对于壳体在与第一壁板所处平面平行的平面内往复振动;阻尼结构用于对质量块提供阻尼力,以使质量块停止振动。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阻尼结构为阻尼铜板。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阻尼结构为磁液、硅胶或泡棉。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驱动组件包括磁体组件和线圈,磁体组件固定于质量块上,线圈与磁体组件配合驱动质量块,以使质量块相对于壳体在与第一壁板所处平面平行的平面内往复振动,线圈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容置槽内。由此,通过线圈的至少部分容纳在第一容置槽内,可以减小线圈的占用空间,在不增大振动马达的整体占用空间的前提下,能够增大振动马达的质量块、磁体组件等结构的体积,从而能够在不增大终端设备厚度的基础上,提升振动马达的整体性能。同时,能够在保持振动马达内部结构的体积不变的基础上,也即是能够在保持振动马达原有性能的基础上,减小振动马达的安装高度,进而可以减小振动马达的占用空间,以达到减薄终端设备厚度的目的。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振动马达还包括电连接结构,电连接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第一段固定于第一容置槽的槽底壁,线圈固定于第一段上并与第一段电连接;第二段固定于第一容置槽的内侧壁,第三段的部分位于壳体外,且第三段的位于壳体外的部分上设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
这样,通过将电连接结构的第一段以及线圈的一部分容纳在第一容置槽内,可以减小电连接结构与线圈的占用空间,在不增大振动马达的整体占用空间的前提下,能够增大振动马达的质量块、磁体组件等结构的体积,从而能够在不增大终端设备厚度的基础上,提升振动马达的整体性能。同时,能够在保持振动马达内部结构的体积不变的基础上,也即是能够在保持振动马达原有性能的基础上,减小振动马达的安装高度,进而可以减小振动马达的占用空间,以达到减薄终端设备厚度的目的。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电连接结构为柔性电路板。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质量块上设有安装槽,磁体组件容纳并固定于该安装槽内。这样,可以减小振动马达的整体高度。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壳体包括第二壁板,第二壁板与第一壁板相对设置,驱动组件包括磁体组件和线圈,磁体组件固定于质量块上,线圈与磁体组件配合以驱动质量块相对于壳体在与第一壁板所处平面平行的平面内往复振动,线圈固定连接在第二壁板上。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阻尼结构位于第一容置槽内,和/或质量块上设有第二凸起部,第二凸起部容纳在第一容置槽内。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质量块上设有贯通的安装槽,磁体组件固定在安装槽内,且磁体组件的远离第二壁板的一端容纳在第一容置槽内。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线圈与磁体组件在壳体的高度方向上排布,线圈位于磁体组件的靠近或远离第一壁板的一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磁体组件包括第一磁体、第二磁体和导磁件。第一磁体、第二磁体在平形于第一壁板的方向间隔排布。第一磁体的充磁方向、第二磁体的充磁方向均与第一壁板所处平面垂直,且第一磁体的充磁方向与第二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反。其中,充磁方向是由北极到南极的方向。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磁铁组件具有磁间隙,线圈位于磁间隙内,线圈的远离第二壁板的一端容纳在第一容置槽内。这样,可以将线圈以及磁体组件在壳体厚度方向上的尺寸设置的较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凸起部包括第一顶壁与第一周壁,第一周壁环绕在第一顶壁的外边缘一周,第一周壁远离第一顶壁的一端与第一壁板固定连接,第一凸起部在第一壁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第一投影的外轮廓位于第一壁板的外边缘内侧。结构简单,易于加工。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凸起部包括第一顶壁、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相对设置,且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均位于第一顶壁与第一壁板之间,第一侧壁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延伸至与第一壁板的外边缘平齐,第二侧壁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延伸至与第一壁板的外边缘平齐。这样,可以简化第一凸起部的加工工艺,且可以增大第一容置槽内的容置空间。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壁板包括第一壁板本体与延伸板,延伸板设在第一壁板本体的外边缘,延伸板与第一壁板本体共面,第一避让孔在第一壁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投影,第二投影的外轮廓位于第一壁板的外边缘的内侧,且第二投影的外轮廓与第一壁板的外边缘间隔开。这样一来,通过在第一壁板上设置延伸板,可以增大第一壁板与中板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可以在第一壁板与中框之间设置密封件以提高第一壁板与第一避让孔之间的密封效果。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终端设备内还设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固定在中框上,限位结构与中框之间限定出限位空间,当振动马达安装到中框时,振动马达位于限位空间内。这样,通过设置限位结构,可以提高振动马达的位置稳定性,避免振动马达朝向远离中板的方向运动。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终端设备内还设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固定在中框上,限位结构上设有第二避让孔,壳体包括第二壁板,第二壁板与第一壁板相对,第二壁板上设有向外凸出的第三凸起部,第三凸起部的内部中空形成第二容置槽,第二容置槽与容纳空间连通,当振动马达安装到中框时,第三凸起部容纳在第二避让孔内。
由此,通过在第一壁板上设置中空的第一凸起部,并在中框上设置与第一凸起部对应的第一避让孔,将第一凸起部容纳在第一避让孔内,与此同时,第二壁板上设置中空的第三凸起部,并在限位结构上设置与第三凸起部对应的第二避让孔,将第三凸起部容纳在第二避让孔内,这样一来,除了可以将振动马达内的部分结构设置在第一凸起部内的第一容置槽内之外,还可以将振动马达内的部分结构设置在第三凸起部内的第二容置槽内。由此,能在保证振动马达振动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减薄终端设备的厚度。此外,还能在不增大终端设备厚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振动马达的整体性能。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电连接结构的第一段和/或线圈的一部分布置在第一容置槽内,阻尼结构设置在第二容置槽内。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电连接结构的第一段和/或线圈的一部分布置在第一容置槽内,质量块上设有朝向限位结构凸出的第二凸起部,阻尼结构与第二凸起部均容纳在第二容置槽内。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电连接结构的第一段和/或线圈的一部分布置在第一容置槽内,质量块上设有第二凸起部,第二凸起部容纳在第二容置槽内。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电连接结构的第一段和/或线圈的一部分布置在第一容置槽内,磁体组件的远离第一壁板的一端容纳在第二容置槽内。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阻尼结构设置在第一容置槽内,电连接结构的第一段和/或线圈的一部分布置在第二容置槽内。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质量块上设有第二凸起部,第二凸起部容纳在第一容置槽内,电连接结构的第一段和/或线圈的一部分布置在第二容置槽内。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质量块上设有第二凸起部,阻尼结构与第二凸起部容纳在第一容置槽内,电连接结构的第一段和/或线圈的一部分布置在第二容置槽内。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磁体组件的远离第二壁板的一端容纳在第一容置槽内,电连接结构的第一段和/或线圈的一部分布置在第二容置槽内。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磁体组件的远离第二壁板的一端容纳在第一容置槽内,线圈的远离第一壁板的一端容纳在第一容置槽内,电连接结构的第一段和/或线圈的一部分布置在第二容置槽内。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振动马达,用于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内设有中框与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固定在中框上,限位结构与中框之间限定出限位空间;振动马达位于限位空间内,振动马达包括壳体,壳体内具有容纳空间,壳体包括相对的第一壁板与第二壁板,第一壁板朝向中框,第二壁板朝向限位结构;第二壁板上设有向外凸出的第三凸起部,第三凸起部的内部中空形成第二容置槽,第二容置槽与容纳空间连通,限位结构上设有第二避让孔,第三凸起部容纳在第二避让孔内。
本申请提供一种振动马达,通过在第二壁板上设置中空的第三凸起部,并在限位结构上设置与第三凸起部对应的第二避让孔,将第三凸起部容纳在第二避让孔内,这样一来,可以将振动马达内的部分结构设置在第三凸起部内的第二容置槽内。由此,能在保证振动马达振动性能的基础上,减薄终端设备的厚度。此外,还能在不增大终端设备厚度的基础上,提升振动马达的整体性能。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阻尼结构设置在第二容置槽内。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质量块上设有朝向限位结构凸出的第二凸起部,阻尼结构与第二凸起部均容纳在第二容置槽内。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质量块上设有第二凸起部,第二凸起部容纳在第二容置槽内。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磁体组件的远离第一壁板的一端容纳在第二容置槽内。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电连接结构的第一段和/或线圈的一部分布置在第二容置槽内。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磁体组件的远离第一壁板的一端容纳在第二容置槽内。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线圈固定在第一壁板上,且线圈的远离第一壁板的一端容纳在第二容置槽内。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中框与振动马达,中框上设有第一避让孔,振动马达为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振动马达。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终端设备还包括屏幕,中框包括中板与边框,边框环绕在中板的外边缘一周,屏幕固定于边框,振动马达固定于中板的远离屏幕的一侧表面。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中板的远离屏幕的一侧表面设有沉槽,振动马达的至少部分设在沉槽内。这样,通过将振动马达的至少部分设在沉槽内,可以减小振动马达凸出于中板的高度,达到减薄终端设备厚度的目的,且可以保证中框的整体结构强度。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凸起部的远离第一壁板的端面与第一壁板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中板的靠近屏幕的一侧表面与第一壁板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距离。这样,可以避免第一凸起部从第一避让孔内伸出,从而可以避免第一凸起部与终端设备的屏幕等部件发生干涉。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中框、限位结构与振动马达,限位结构固定在中框上,限位结构与中框之间限定出限位空间;振动马达为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振动马达。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限位结构的材料为金属。这样,限位结构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厚度可以设计得较小,以利于减小限位结构的占用空间。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限位结构包括限位部与连接耳,连接耳与限位部固定连接,限位部与第二壁板相对,第二避让孔设在限位部上,限位结构借助连接耳固定连接在中框上。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限位部与连接耳为一体式结构。这样,可以简化限位结构的加工工艺,降低加工成本。
可以理解地,上述提供的第二方面所述的振动马达,第三方面所述的终端设备,第四方面所述的终端设备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终端设备的爆炸图;
图3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终端设备中振动马达的立体图;
图5为图4所示振动马达与中框、背盖之间的一种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振动马达的立体图;
图7a为图6所示振动马达的壳体爆炸图;
图7b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的振动马达的壳体的剖视图;
图8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中框的中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6所示振动马达与图8所示中框的中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10a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振动马达的壳体的剖视图;
图10b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振动马达的壳体的剖视图;
图10c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振动马达的壳体的剖视图;
图11为图6所示振动马达的爆炸图;
图12为图6所示振动马达的俯视图;
图13为沿图12中B-B线的剖视图;
图14为图11所示振动马达中质量块的立体图;
图15为图11所示振动马达中磁体组件的爆炸图;
图16为图11所示振动马达中电连接结构的立体图;
图17为图16所示电连接结构与第一壁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振动马达的剖视图;
图19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振动马达与中框的装配示意图;
图20a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振动马达与中框的装配示意图;
图20b为图20a所示振动马达中质量块的立体图;
图21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的振动马达与中框的装配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的振动马达的爆炸图;
图23为图22所示振动马达与中框的中板的装配俯视图;
图24为沿图23中C-C线的剖视图;
图25a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的振动马达的立体图;
图25b为图25a中A部区域的放大图;
图26为图25a中所示振动马达的爆炸图;
图27a为图25a所示振动马达的壳体的爆炸图;
图27b为图26所示振动马达与中框的装配示意图;
图27c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的振动马达与中框的爆炸图;
图27d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避让孔在图27c所示振动马达的第一壁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与第一壁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8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中限位结构、振动马达、中框的装配立体图;
图29为图28所示振动马达的俯视图;
图30为沿图29中D-D线的剖视图;
图31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中振动马达、中框、限位结构的装配立体图;
图32为图31所示装配立体图中振动马达与限位结构的爆炸图;
图33为图32所示振动马达中壳体的侧框与第二壁板自内向外看的立体图;
图34为图31所示装配立体图的俯视图;
图35为沿图34中E-E线的剖视图;
图36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限位结构、振动马达与中框的中板装配示意图;
图37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限位结构、振动马达与中框的中板装配示意图;
图38a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限位结构、振动马达与中框的中板装配示意图;
图38b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限位结构、振动马达与中框的中板装配示意图;
图38c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限位结构、振动马达与中框的中板装配示意图;
图39a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限位结构、振动马达与中框的中板装配示意图;
图39b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限位结构、振动马达与中框的中板装配示意图;
图39c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限位结构、振动马达与中框的中板装配示意图;
图40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限位结构、振动马达与中框的中板装配示意图;
图41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限位结构、振动马达与中框的中板装配示意图;
图42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限位结构、振动马达与中框的中板装配示意图;
图43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限位结构、振动马达与中框的中板装配示意图;
图44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限位结构、振动马达与中框的中板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
终端设备100;容纳腔C1;
屏幕101;透光盖板101a;显示屏101b;
中框102;边框1021;中板1022;第一表面1022a;第二表面1022b;沉槽1022c;第一避让孔1023;
背盖103;主电路板104;副电路板105;连接部件106;电池107;
振动马达108;
壳体1;容纳空间1a;
第一壁板11;第一短边111;第二短边112;第一长边113;第二长边114;第一凸起部115;第一容置槽115a;第一顶壁1151;第一周壁1152;翻边部1153;第一侧壁1154;第二侧壁1155;连通口116;支撑部117;第一壁板本体11a;延伸板11b;
第二壁板12;第三凸起部121;第二顶壁1211;第二周壁1212;第二容置槽121a;
侧框13;第一侧板131;第二侧板132;第三侧板133;第四侧板134;封堵板135;避让口135a;
质量块2;安装槽21;第二凸起部22;
弹性组件3;
第一弹性件31;第一固定部311;第二固定部312;第一连接部313;
第二弹性件32;第三固定部321;第四固定部322;第二连接部323;
驱动组件4;
磁体组件41;第一磁体411;第二磁体412;导磁件413;磁间隙K;
线圈42;
阻尼结构5;
电连接结构6;第一段61;第二段62;第三段63;正极端子64;负极端子65;
背胶109;
限位结构110;限位部110a;连接耳110b;第二避让孔110c;
限位空间C2;
缓冲件200。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内置有振动马达,能够振动以实现来电、消息、短信、天气或新闻提醒、触发或误触发触觉反馈等功能。
为了克服振动马达限制终端设备进一步减薄的技术瓶颈,本申请在振动马达的壳体上设置局部凸起(例如下文中的第一凸起部、第三凸起部,借助局部凸起内的空间容纳振动马达内部的部分结构(线圈、质量块、磁体组件、阻尼结构等结构),与此同时,在终端设备内部的中框、限位结构等部件上设置对应的避让孔(例如下文中的第一避让孔、第二避让孔),将局部凸起容纳在避让孔内,以减小局部凸起的占用空间。
由于本申请的改进方案中,局部凸起内可以容纳振动马达的线圈、质量块、磁体组件、阻尼结构等部分结构,且局部凸起可以容纳在中框、限位结构等部件上的避让孔内,这样,可以在不增大振动马达的整体占用空间的前提下,增大振动马达内部的质量块、线圈、磁体组件等结构的体积,从而能够在不增大终端设备厚度的基础上,提升振动马达的整体性能。同时,能够在保持振动马达内部结构的体积不变的基础上,也即是能够在保持振动马达原有性能的基础上,减小振动马达的安装高度,进而可以减小振动马达的占用空间,以达到减薄终端设备厚度的目的。
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100包括但不限于平板终端和折叠屏终端。平板终端包括但不限于平板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平板式膝上型电脑(laptopcomputer)、平板式个人数码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平板式车载设备、平板式可穿戴设备等。折叠屏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折叠屏手机、折叠屏电脑。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终端设备100的爆炸图。图1所示终端设备100是以平板手机为例进行的说明。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包括屏幕101、中框102、背盖103、主电路板104、副电路板105、电池107和振动马达108。
可以理解的是,图1和图2以及下文相关附图仅示意性的示出了终端设备100包括的一些部件,这些部件的实际形状、实际大小、实际位置和实际构造不受图1和图2以及下文各附图限定。此外,当终端设备100为一些其他形态的设备时,终端设备100设备也可以不包括屏幕101。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呈矩形平板状。为了方便下文各实施例的描述,建立XYZ坐标系。具体的,定义终端设备100的宽度方向为X轴方向,终端设备100的长度方向为Y轴方向,终端设备100的厚度方向为Z轴方向。可以理解的是,终端设备100的坐标系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的形状也可以为正方形平板状、圆形平板状、椭圆形平板状等等。
屏幕101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请参阅图2,屏幕101包括透光盖板101a和显示屏101b(英文名称:panel,也称为显示面板)。透光盖板101a与显示屏101b层叠设置并通过胶粘等方式固定连接。透光盖板101a主要用于对显示屏101b起到保护以及防尘作用。透光盖板101a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玻璃。显示屏101b可以采用柔性显示屏,也可以采用刚性显示屏。例如,显示屏101b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 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AMOLED)显示屏,迷你发光二极管(mini 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显示屏,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屏,微型有机发光二极管(micro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屏,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QLED)显示屏,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display,LCD)等。
请参阅图2并结合图3,图3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中框102包括边框1021与中板1022。边框1021形成呈矩环状,中板1022固定于边框1021的内表面一周。也即是,边框1021环绕在中板1022的外边缘一周。示例地,中板1022可以通过焊接固定于边框1021上,中板1022也可以与边框1021为一体成型结构。屏幕101固定于边框1021上,边框1021可以环绕在屏幕101的边缘一周。具体的,透光盖板101a固定于边框1021上,一些实施例中,透光盖板101a可以通过胶粘固定于边框1021上。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边框1021也可以仅设置于中板1022的一侧边沿、相邻两边沿、相对两边沿或者三边边沿,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背盖103位于中板1022的远离屏幕101的一侧,且背盖103固定于边框1021。示例性的,背盖103可以通过粘胶固定连接于边框1021的远离屏幕101的一端的端面上。背盖103也可以与边框1021为一体成型结构,即边框1021与背盖103为一个整体结构。背盖103与中框102之间围成容纳腔C1,主电路板104、副电路板105、电池107、振动马达108可以容纳在容纳腔C1内。
主电路板104用于集成控制芯片。控制芯片例如可以为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processor,AP)、双倍数据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DDR)以及通用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一些实施例中,主电路板104与显示屏101b电连接,主电路板104用于控制显示屏101b显示图像或视频。
主电路板104可以为硬质电路板,也可以为柔性电路板,还可以为软硬结合电路板。主电路板104可以采用FR-4介质板,也可以采用罗杰斯(Rogers)介质板,还可以采用FR-4和Rogers的混合介质板,等等。这里,FR-4是一种耐燃材料等级的代号,Rogers介质板为一种高频板。
副电路板105用于集成天线(比如5G天线)射频前端、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 bus,USB)器件等电子元器件。副电路板105可以为硬质电路板,也可以为柔性电路板,还可以为软硬结合电路板。副电路板105可以采用FR-4介质板,也可以采用罗杰斯(Rogers)介质板,还可以采用FR-4和Rogers的混合介质板,等等。
副电路板105通过连接部件106与主电路板104连接,以实现副电路板105与主电路板104之间的数据、信号传输。其中,连接部件106可以为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circuit,FPC)。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部件106也可以为导线或者漆包线。
电池107位于主电路板104与副电路板105之间。电池107用于向终端设备100内诸如显示屏101b、主电路板104、副电路板105等电子器件提供电量。
振动马达108用于实现来电、消息、短信、天气或新闻提醒、触发或误触发触觉反馈等功能。
请参阅图3,振动马达108位于容纳腔C1内。终端设备100内设置的振动马达108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的,振动马达108可以固定于中板1022的远离屏幕101的一侧表面。请参阅图4,图4为图3所示终端设备100中振动马达108的立体图。其中,图4中的坐标系与图1中的坐标系表示为同一坐标系。也即是,图4中振动马达108内各个部件在图4所示坐标系下的方位关系,与当该振动马达108应用于图1所示终端设备100内时,其内各个部件在图1所示坐标系下的方位关系相同。
振动马达108包括壳体1,壳体1大体呈长方体状,壳体1内部具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振动马达108的质量块、驱动组件等部件。壳体1的高度方向与Z轴方向平行,壳体1的长度方向与X轴方向平行,壳体1的宽度方向与Y轴方向平行。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壳体1的长度方向与Y轴方向平行,壳体1的宽度方向与X轴方向平行。
请参阅图5,图5为图4所示振动马达108与中框102、背盖103之间的一种装配结构示意图。壳体1借助背胶109粘接在中框102的中板1022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壳体1也可以通过卡接、螺纹连接等方式固定于中框102的中板1022上。在此基础上,为了保证壳体1在中框102上的连接稳定性,壳体1远离中板1022的一侧还设有限位结构110。限位结构110固定连接于中框102上。限位结构110用于阻止壳体1向远离中板1022的方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振动马达108在中框102上的安装高度h为背胶109的厚度、振动马达108凸出于中板1022的高度和限位结构110的厚度之和。
可以理解的是,在屏幕101、中框102以及背盖103的厚度一定的前提下,振动马达108的壳体1凸出于中板1022的高度是影响终端设备100厚度的重要因素。在上述实施例中,振动马达108的壳体1呈长方体状,在将振动马达108装配至中框102的中板1022上时,在壳体1的高度方向上,壳体1整体凸出于中板1022。在这种情况下,若要进一步减薄终端设备100的厚度,就要限缩壳体1的高度,与此同时,壳体1内部的结构例如质量块、磁体组件、线圈、阻尼结构等的体积也要相应减小,使得振动马达108的性能受到较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终端设备100的厚度与振动马达108性能之间的矛盾,请参阅图6-图7a,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振动马达108的立体图,图7a为图6所示振动马达108的壳体1爆炸图。
具体的,请参阅图6,振动马达108包括壳体1,壳体1用于对振动马达108的内部结构进行防水、防尘保护。壳体1的材料为金属,比如为不锈钢。这样,壳体1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厚度可以设计得较小,以利于减小振动马达108的厚度和体积。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由具有隔磁性能的金属材料制作。这样,壳体1可以阻止振动马达108内部的磁场对终端设备100内位于振动马达108周围的天线的性能产生影响。
请参阅图6并结合图7a,壳体1包括侧框13、第一壁板11和第二壁板12。侧框13呈矩形环状,侧框1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31和第二侧板132,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侧板133和第四侧板134。侧框13由第一侧板131、第三侧板133、第二侧板132、第四侧板134依次首尾连接并围合形成。第一壁板11与第二壁板12相对地设在侧框13的两端,第一壁板11、侧框13与第二壁板12之间限定出容纳空间1a。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侧框13也可以呈圆环、椭圆环状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通过两个或多个部分装配成一体,或者可以通过折叠的方式称为一个整体。示例性的,在一些实施例中,侧框13与第二壁板12为一体式结构,第一壁板11通过螺钉、胶粘、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在侧框13上。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侧框13与第一壁板11为一体式结构,第二壁板12通过螺钉、胶粘、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在侧框13上。在又一些实施例中,侧框13为一体式结构,第一壁板11、第二壁板12通过螺钉、胶粘、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在侧框13上。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壁板11与侧框13的一部分构成壳体1的第一部分,第二壁板12与侧框13的一部分构成壳体1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通过螺钉、胶粘、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为一体。可选的,第一部分为一体式结构,第二部分为一体式结构。
具体的,请参阅图7a,第一壁板11形成为平板状。示例性的,第一壁板11形成为矩形板状结构。第一壁板11的长度方向与X轴方向平行,第一壁板11的宽度方向与Y轴方向平行。第一壁板11具有相对的第一短边111与第二短边112,以及相对的第一长边113与第二长边114。第一壁板11的外表面上设有朝向远离容纳空间1a的方向凸出的第一凸起部115,第一凸起部115的内部中空形成第一容置槽115a,第一容置槽115a与容纳空间1a连通。这样,可以借助第一容置槽115a容置振动马达108的线圈42、驱动组件4等部分内部结构。
其中,“第一壁板11的外表面”是指第一壁板11远离容纳空间1a的一侧表面,也即是第一壁板11远离第二壁板12的一侧表面。
请继续参阅图7a,第一壁板11上设有贯通的连通口116,第一凸起部115设在连通口116处,且第一凸起部115内的第一容置槽115a通过连通口116与壳体1内的容纳空间1a连通。具体的,第一凸起部115包括第一顶壁1151和第一周壁1152。第一周壁1152呈环形,第一周壁1152环绕在第一顶壁1151的外边缘一周,第一顶壁1151与第一周壁1152之间限定出第一容置槽115a。第一周壁1152的远离第一顶壁1151的一端与第一壁板11固定连接。可选的,第一周壁1152垂直于第一顶壁115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周壁1152的内表面与连通口116的内表面平齐。具体的,第一凸起部115在第一壁板1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第一投影的外轮廓与连通口116的外轮廓重合。在其他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b,图7b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的振动马达108的壳体1的剖视图。第一凸起部115的第一周壁1152也可以环绕在连通口116的外侧。也即是,第一投影的外轮廓位于连通口116的外轮廓的外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起部115在第一壁板11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为圆形、矩形、圆角矩形、跑道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图形。第一投影的外轮廓的具体形状可以根据容纳在第一容置槽115a内的具体部件的形状调整设计,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请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中框102的中板102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中板1022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1022a与第二表面1022b,第一表面1022a朝向背盖103,第二表面1022b朝向屏幕101。第一表面1022a上设有朝向第二表面1022b凹入的沉槽1022c,沉槽1022c的开口背向屏幕101。也即是,中板1022的远离屏幕101的一侧表面设有沉槽1022c。沉槽1022c的底壁上设有第一避让孔1023。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避让孔1023为贯穿沉槽1022c底壁的贯通孔。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避让孔1023也可以为盲孔。其中,“沉槽1022c的底壁”是指沉槽1022c与沉槽1022c的开口相对的壁面。
请参阅图9,图9为图6所示振动马达108与图8所示中框102的中板1022的装配示意图。振动马达108设置在沉槽1022c内。具体的,振动马达108的一部分可以容纳在沉槽1022c内,振动马达108的另一部分位于沉槽1022c外。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振动马达108整体均设在沉槽1022c内。这样,通过将振动马达108的至少部分设在沉槽1022c内,可以减小振动马达108凸出于中板1022的高度,达到减薄终端设备100厚度的目的,且可以保证中框102的整体结构强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中板1022上也可以不设置沉槽1022c,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避让孔1023直接形成在中板1022上。
请继续参阅图9,第一壁板11的外表面朝向中框102,且第一凸起部115容纳在第一避让孔1023内。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壁板11的外表面通过背胶109固定连接在沉槽1022c的底壁上。
由此,通过在第一壁板11上设置中空的第一凸起部115,这样可以借助第一凸起部115内的第一容置槽115a容纳振动马达108的线圈、质量块等部分部件,与此同时,在中框102上设置与第一凸起部115对应的第一避让孔1023,将第一凸起部115容纳在第一避让孔1023内,可以减小振动马达108凸出于中板1022的高度,从而可以减小振动马达108的安装高度。这样,可以在不增大振动马达108的整体占用空间的前提下,增大振动马达108内部的质量块、线圈、磁体组件、阻尼结构等结构的体积,从而能够在不增大终端设备100厚度的基础上,提升振动马达108的整体性能。同时,能够在保持振动马达108内部结构的体积不变的基础上,也即是能够在保持振动马达108原有性能的基础上,减小振动马达108的安装高度,进而可以减小振动马达108的占用空间,以达到减薄终端设备100厚度的目的。
请参阅图9,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凸起部115的远离第一壁板11的一端与第一壁板11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d1,中板1022的第二表面1022b(也即是中板1022的靠近屏幕101的一侧表面)与第一壁板11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d2。第一距离d1小于第二距离d2。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距离d1也可以等于第二距离d2。这样,可以避免第一凸起部115从第一避让孔1023内伸出,从而可以避免第一凸起部115与终端设备100的屏幕101等部件发生干涉。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提高第一凸起部115与第一壁板11的连接强度、简化加工工艺,第一凸起部115与第一壁板11为一体式结构。示例性的,第一凸起部115可以采用冲压工艺冲压而成。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凸起部115与第一壁板11也可以为分体结构。此时第一凸起部115可以通过胶粘、焊接、卡接、螺钉等方式固定连接在第一壁板11上。在此基础上,为了增大第一凸起部115与第一壁板11的接触面积,降低装配难度,请参阅图10a,图10a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振动马达108的壳体1的剖视图。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凸起部115除了包括图9所示第一凸起部115的第一周壁1152与第一顶壁1151之外,还包括翻边部1153。
请参阅图10a,翻边部1153的一端与第一周壁1152的远离第一顶壁1151的一端固定连接,翻边部1153的另一端朝向远离第一周壁1152的方向延伸。可选的,翻边部1153平行于第一壁板11所在平面。第一凸起部115可以借助翻边部1153与第一壁板11固定连接。
示例性的,在图10a所示的实施例中,翻边部1153与第一壁板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b,图10b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振动马达108的壳体1的剖视图。在该实施例中,翻边部1153与第一壁板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在又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c,图10c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振动马达108的壳体1的剖视图。在该实施例中,翻边部1153的一部分与第一壁板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翻边部1153的另一部分与第一壁板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下面描述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振动马达108的内部结构。其中,振动马达108的内部结构有多种。
示例性的,请参阅图11-图13,图11为图6所示振动马达108的爆炸图,图12为图6所示振动马达108的俯视图,图13为沿图12中B-B线的剖视图。振动马达108除了包括壳体1之外,还包括质量块2、弹性组件3、驱动组件4、阻尼结构5和电连接结构6。需要说明的是,图11-图13仅示意性的示出了振动马达108包括的一些部件,这些部件的实际形状、实际大小、实际位置和实际构造不受图11-图13的限定。
质量块2位于壳体1内。质量块2呈长方体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质量块2也可以呈正方体、球体、椭球体状、不规则形状等等。质量块2作为振动马达108内的振动主体,能够在与第一壁板11所处平面平行的平面内往复振动。具体的,在与第一壁板11所处平面平行的平面内,质量块2的振动路径可以为直线,也可以为曲线。
请参阅图11,并结合参阅图13,质量块2的振动路径为直线。具体的,质量块2可以沿方向A1往复振动。也即是,振动马达108为横向线性马达。在将该振动马达108应用于终端设备100内时,质量块2的振动方向与终端设备100的厚度方向垂直,有利于减小振动马达108在终端设备100内的安装高度。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质量块2的振动方向也可以与第一壁板11所处的平面垂直。这样,振动马达108为纵向线性马达。在将振动马达108应用于终端设备100内时,质量块2的振动方向与终端设备100的厚度方向一致。在其他又一些实施例中,振动马达108也可以为转子马达。
在一些实施例中,振动马达108可以是X轴振动马达,质量块2沿X轴方向振动,从而使终端设备100产生X轴方向的震动感。可以理解,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质量块2的振动方向,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以下各实施例均是在振动马达108为X轴振动马达的基础上做出的说明,这并不能认为是对本申请构成的特殊限制。
弹性组件3用于将质量块2弹性支撑于壳体1内,且弹性组件3允许质量块2在壳体1内沿方向A1往复振动。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并结合图13,弹性组件3包括第一弹性件31和第二弹性件32。第一弹性件31和第二弹性件32均为簧片。第一弹性件31、质量块2、第二弹性件32的排列方向与质量块2的振动方向A1平行。
请参阅图11并结合参阅图13,第一弹性件3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固定部311、第一连接部313和第二固定部312。第一固定部311与质量块2连接,该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焊接和粘接。第二固定部312与壳体1中侧框13的第一侧板131连接,该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焊接和粘接。第一连接部313近似呈n型,第一连接部313的拱起方向A2与第一壁板11所处的平面平行,且第一连接部313的拱起方向A2与质量块2的振动方向A1垂直。
请继续参阅图11并结合参阅图13,第二弹性件3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固定部321、第二连接部323和第四固定部322。第三固定部321与质量块2连接,该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焊接和粘接。第四固定部322与壳体1中侧框13的第二侧板132连接,该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焊接和粘接。第二连接部323近似呈n型,第二连接部323的拱起方向A3与第一连接部313的拱起方向A2相反。
这样,第一弹性件31和第二弹性件32均具有沿平行于质量块2的振动方向A1产生变形的能力。当质量块2向靠近第一侧板131的方向振动时,第一连接部313的两个臂部之间的夹角缩小,第二连接部323的两个臂部之间的夹角增大;当质量块2向靠近第二侧板132的方向振动时,第一连接部313的两个臂部之间的夹角增大,第二连接部323的两个臂部之间的夹角缩小。此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在保证弹性组件3能够将质量块2弹性支撑于壳体1内,且弹性组件3允许质量块2在壳体1内沿方向A1往复振动的前提下,弹性组件3也可以设计成其他结构形式,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驱动组件4用于驱动质量块2在与第一壁板11所处平面平行的平面内往复振动。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驱动组件4包括磁体组件41和线圈42。磁体组件41固定于质量块2上,线圈42用于与磁体组件41配合以驱动质量块2相对于壳体1在与第一壁板11所处平面平行的平面内往复振动。具体的,线圈42与磁体组件41配合产生洛伦兹力,该洛伦兹力能够带动质量块2在与第一壁板11所处平面平行的平面内往复振动。
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3-图14,图14为图11所示振动马达108中质量块2的立体图。质量块2上设有安装槽21,磁体组件41容纳并固定于该安装槽21内。具体的,安装槽21的一端敞开,且安装槽21的敞开端朝向第一壁板11。这样,可以减小振动马达108的整体高度。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槽21的两端可以均敞开。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质量块2上也可以不设置安装槽21,在这种情况下,磁体组件41可以设置于质量块2的外表面。
线圈42与磁铁组件可以在壳体1的高度方向上排布。具体的,线圈42位于磁体组件41的靠近第一壁板11的一侧。
请参阅图13并结合图15,图15为图11所示振动马达108中磁体组件41的爆炸图。具体的,磁体组件41包括第一磁体411、第二磁体412和导磁件413。第一磁体411、第二磁体412在平形于第一壁板11的方向间隔排布。具体的,第一磁体411与第二磁体412在方向A1上间隔排布。第一磁体411和第二磁体412可以为磁铁或磁钢。第一磁体411的充磁方向、第二磁体412的充磁方向均与第一壁板11所处平面垂直,且第一磁体411的充磁方向与第二磁体412的充磁方向相反。其中,充磁方向是由北极(也即是N极)到南极(也即是S极)的方向。
导磁件413位于第一磁体411与第二磁体412之间。具体的,第一磁体411与第二磁体412分别固定连接在导磁件413的相对两个侧面。导磁件413可以为硅钢片垒叠制成的轭铁。由此,通过在第一磁体411与第二磁体412之间设置导磁件413,能够增大第一磁体411和第二磁体412之间的磁流强度,提高对质量块2的驱动强度,振动效果好,而且能够减小漏磁,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同时,可以通过导磁件413将第一磁体411和第二磁体412整合为一体,有利于磁体组件41的整体装配。
示例的,请参阅图15,并结合参阅图13,第一磁体411的远离第一壁板11的一端为S极且第一磁体411的靠近第一壁板11的一端为N极,第二磁体412的远离第一壁板11的一端为N极且第二磁体412的靠近第一壁板11的一端为S极。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体411的远离第一壁板11的一端也可以为N极,第一磁体411的靠近第一壁板11的一端为S极,在此基础上,第二磁体412的远离第一壁板11的一端为S极,第二磁体412的靠近第一壁板11的一端为N极。
当线圈42通电时,第一磁体411和第二磁体412产生平行于方向A1的洛伦兹力F1和F2,F1的方向与F2的方向相同。该F1和F2的合力可以带动质量块2在与第一壁板11所处平面平行的平面内单向移动。在此基础上,通过线圈42的电流换向,可以驱动质量块2往复振动。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磁体组件41也可以仅包括上述第一磁体411和第二磁体412中的一个,由此通过F1和F2中的一个带动质量块2在与第一壁板11所处平面平行的平面内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磁体组件41也可以仅包括第一磁体411与第二磁体412,而不设置导磁件413。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体411与第二磁体412之间还可以不设置导磁件413,而设置第三磁体,该第三磁体为磁铁或磁钢。第一磁体411、第二磁体412与第三磁体之间形成海尔贝克阵列,从而能将磁力集中朝向质量块2,提高对质量块2的驱动强度。海尔贝克阵列是一种永磁体排列方式,不同磁化方向的永磁体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从而使得海尔贝克阵列一边的磁场显著增强,而另一边显著减弱。
电连接结构6用于将线圈42的电极引出至壳体1外。电连接结构6包括但不限于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board,FPC)以及由多根导线通过柔性结构连接形成的结构。
请参阅图16,图16为图11所示振动马达108中电连接结构6的立体图。电连接结构6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61、第二段62和第三段63。请参阅图17,图17为图16所示电连接结构6与第一壁板11的装配示意图。第一段61固定于第一容置槽115a的槽底壁,第二段62固定于第一容置槽115a的内侧壁。也即是,第一段61固定于第一顶壁1151的内表面,第二段62固定于第一周壁1152的内表面。线圈42固定于第一段61上并与第一段61电连接。第三段63的延伸路径与第一壁板11所处平面平行,且第三段63的部分位于壳体1外。第三段63的位于壳体1外的部分上设有正极端子64和负极端子65。电连接结构6可以借助正极端子64和负极端子65与主电路板104或副电路板105电连接,进而可以实现线圈42与主电路板104或副电路板105之间的电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对电连接结构6位于壳体1外的部分进行支撑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7,第一壁板11上设有支撑部117,支撑部117与第一壁板11共面。电连接结构6位于壳体1外的部分固定连接在支撑部117上。
可选的,支撑部117与第一壁板11为一体式结构。也即是,支撑部117与第一壁板11一体成型。由此,能够简化振动马达108的加工工艺,降低加工成本,且能够提高支撑部117与第一壁板11的连接强度。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壁板11上也可以不设置支撑部117。在该实施例中,将振动马达108应用于终端设备100内时,电连接结构6的第三段63可以借助中框102进行固定支撑。也就是说,在将振动马达108应用于终端设备100内时,电连接结构6的第三段63附着并固定在中框102上,由此借助中框102对第三段63进行固定支撑。
在该实施例中,请返回参阅图13,线圈42的一部分可以位于第一容置槽115a内,线圈42的另一部分位于容纳空间1a内。这样,可以减小线圈42占用壳体1内的容纳空间1a。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线圈42整体均可以容纳在第一容置槽115a内。可选的,第一容置槽115a的形状与线圈42的形状相适配。这样,可以使得第一容置槽115a内的空间利用最大化,且可以降低线圈42的装配难度。
在此基础上,为了使振动马达108的结构更加紧凑,请继续参阅图13,线圈42的远离第一壁板11的一端容纳在安装槽21内。此时线圈42的一部分可以容纳在第一容置槽115a内,线圈42的另一部分可以容纳在安装槽21内。
阻尼结构5用于对质量块2提供阻尼,用于实现质量块2快速停止振动的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阻尼结构5与线圈42配合对质量块2提供电磁阻尼。请参阅图11与图13,阻尼结构5形成板状结构,阻尼结构5可以位于磁体组件41的远离线圈42的一侧。也即是,阻尼结构5与线圈42分别位于磁体组件41的两侧。在其他实施例中,阻尼结构5与线圈42也可以位于磁体组件41的同一侧。具体的,请参阅图13,阻尼结构5可以通过胶粘或焊接在第二壁板12的内表面。
为了保证阻尼结构5的阻尼效果,阻尼结构5可以采用电阻率低的材料制成,示例性的,阻尼结构5可以为铁、铝、铜、银等金属件。在此基础上,为了能在保证阻尼结构5的阻尼效果的同时,降低阻尼结构5的成本,阻尼结构5可以为环状的阻尼铜板。
当线圈42通电时,线圈42产生变化的电磁场,磁体组件41受到磁场力,在磁场力的作用下,质量块2在第一弹性件31与第二弹性件32之间做简谐运动,同时磁体组件41的磁力线会切割阻尼铜板的磁感线,阻尼铜板内将产生感应电流及感应电动势;当线圈42停止通电时,阻尼铜板的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力阻碍质量块2的运动,使得质量块2能够快速停止振动。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阻尼结构5也可以为磁液。其中,磁液是一种具有磁性的胶体物质,例如,在纳米级的磁性粒子(例如镍、钴或铁氧化物等)的外层包裹长链的表面活性剂,然后均匀的分散在水、有机溶剂或油等基液中,从而形成一种均匀稳定的胶状液体。示例性的,磁液可以填充在磁体组件41与线圈42之间。具体的,磁液可以吸附在磁体组件41的外表面。在质量块2振动时,磁液被压缩,由于磁液具有较大的粘滞阻力,故能够对质量块2产生阻尼效应。
在其他实施例中,阻尼结构5也可以为磁液、硅胶、泡棉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电连接结构6的第一段61以及线圈42的一部分容纳在第一容置槽115a内,可以减小电连接结构6与线圈42占用壳体1内的容纳空间1a,使得振动马达108的结构更加紧凑,一方面能够在不增大振动马达108的整体安装高度的前提下,增大振动马达108的质量块2、磁体组件41等结构的体积,从而能够在不增大终端设备100厚度的基础上,提升振动马达108的整体性能。另一方面,能够在保持振动马达108内部结构的体积不变的基础上,也即是,能够在不减小磁体组件41、质量块2等的体积的基础上,进而能够在保持振动马达108原有性能的基础上,减小振动马达108的安装高度,以达到减薄终端设备100厚度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振动马达108的其他结构设置在第一容置槽115a内。
示例性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8,图18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振动马达108的剖视图。本实施例中振动马达108与图13所示振动马达108的不同之处在于,图13所示实施例中的振动马达108将电连接结构6的第一段61以及线圈42的一部分设置在第一容置槽115a内,而本实施例中的振动马达108仅将电连接结构6的第一段61设置在第一容置槽115a内,线圈42整体均位于容纳空间1a内。这样,可以避免电连接结构6占用壳体1内的容纳空间1a,同样可以使得振动马达108的结构更加紧凑。在又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9,图19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振动马达108与中框102的装配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振动马达108与图18所示振动马达108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振动马达的阻尼结构5设置在第一容置槽115a内,电连接结构6的第一段61固定在第二壁板12的内表面上,线圈42固定连接电连接结构6的第一段61上。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线圈42与磁体组件41之间配合的灵敏性,本实施例中的质量块2的安装槽21的开口朝向第二壁板12。也即是,本实施例中的质量块2相对于图18所示振动马达108中的质量块2旋转180°。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0a,图20a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振动马达108与中框102的装配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振动马达108与图19所示振动马达108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振动马达108除了将阻尼结构5设置在第一容置槽115a内之外,还将质量块2的一部分设置在第一容置槽115a内。具体的,请参阅图20a并结合图20b,图20b为图20a所示振动马达108中质量块2的立体图。本实施例中的质量块2上设有第二凸起部22,阻尼结构5与第二凸起部22均容纳在第一容置槽115a内。
在此基础上,为了避免质量块2运动过程中,第二凸起部22与第一凸起部115的第一周壁1152发生干涉,第二凸起部22的外周壁与第一凸起部115的第一周壁1152之间需间隔开设置,并预留出质量块2的振动行程。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1,图21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的振动马达108与中框102的装配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振动马达108与图20a所示振动马达108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振动马达108,质量块2上设有第二凸起部22,且仅将质量块2的第二凸起部22容纳在第一容置槽115a内,而阻尼结构5(图21未示出)设置在除第一容置槽115a之外的其他位置处。本实施例中的阻尼结构5可以为磁液、硅胶、泡棉等。
这样,可以在不增大振动马达108的整体占用空间的前提下,进一步增大振动马达108的质量块2等结构的体积,从而能够在不增大终端设备100厚度的基础上,提升振动马达108的整体性能。同时,能够在保持振动马达108内部结构的体积不变的基础上,也即是能够在保持振动马达108原有性能的基础上,减小振动马达108的安装高度,进而可以减小振动马达108的占用空间,以达到减薄终端设备100厚度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保证磁体组件41能够与线圈42配合以驱动将质量块2在壳体1内沿方向A1往复振动的前提下,磁体组件41与线圈42的结构也可以设计成其他结构形式。
示例性的,请参阅图22-图24,图22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的振动马达108的爆炸图,图23为图22所示振动马达108与中框102的中板1022的装配俯视图,图24为沿图23中C-C线的剖视图。本实施例中振动马达108的驱动组件4的结构与图13所示振动马达108驱动组件4的结构不同。图13所示驱动组件4的磁体组件41与线圈42在壳体1的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而本实施例中的磁体组件41与线圈42在平行于第一壁板11的方向上排布。具体的,请参阅图22,本实施例中的磁体组件41与线圈42在Y轴方向上排布。磁体组件41包括在方向A2上间隔开的第一磁体411与第二磁体412,第一磁体411与第二磁体412之间形成磁间隙K(也称为“磁隙”),线圈42设置于上述磁间隙K内。这样,可以将线圈42以及磁体组件41在壳体1高度方向上的尺寸设置的较大。
请参阅图24,与图13所示实施例中的振动马达108相同,在该实施例中将电连接结构6的第一段61以及线圈42的一部分设置在第一容置槽115a内。
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仅将电连接结构6的第一段61设置在第一容置槽115a内,或者在质量块2上设置第二凸起部22,将第二凸起部22设置在第一容置槽115a内,或者将阻尼结构5设置在第一容置槽115a内,或者在质量块2上设置第二凸起部22,将第二凸起部22以及阻尼结构5均设置在第一容置槽115a内。此外,还可以将磁体组件41的一部分设置在第一容置槽115a内。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增大第一容置槽115a的空间,降低振动马达108的加工难度,请参阅图25a-图26,图25a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的振动马达108的立体图,图25b为图25a中A部区域的放大图,图26为图25a中所示振动马达108的爆炸图。本实施例中的振动马达108与图6所示振动马达108的不同之处在于,图6所示振动马达108中第一凸起部115的侧壁呈环状,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起部115的侧壁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1154与第二侧壁1155。具体的,第一侧壁1154与第二侧壁1155在X轴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一侧壁1154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延伸至与第一壁板11的外边缘平齐,第二侧壁1155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延伸至与第一壁板11的外边缘平齐。这样,可以简化第一凸起部115的加工工艺,且可以增大第一容置槽115a内的容置空间。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154与第二侧壁1155也可以在Y轴方向上相对设置。
可选的,第一侧壁1154的长度与第一壁板11的第一短边111的长度相等,第二侧壁1155的长度与第一壁板11的第一短边111的长度相等。
可以理解的,由于第一侧壁1154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延伸至与第一壁板11的外边缘平齐,第二侧壁1155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延伸至与第一壁板11的外边缘平齐,请参阅图27a,图27a为图25a所示振动马达108的壳体1的爆炸图。第一容置槽115a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形成缺口。为了提高壳体1的密闭性,侧框13上与缺口相对的位置设有封堵板135,封堵板135封堵在缺口处。在此基础上,为了避免电连接结构6的第三段63与壳体1产生高度叠加,封堵板135上设有避让口135a,电连接结构6的第三段63穿设于该避让口135a内。
请参阅图25a-图26,为了便于对电连接结构6的第三段63位于壳体1外的部分进行支撑固定,支撑部117可以设置在第一凸起部115的第一顶壁1151上。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27b,图27b为图26所示振动马达108与中框102的装配示意图。第一避让孔1023为盲孔。这样,可以保证中框102的密封性,提高终端设备100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避让孔1023形成为贯通孔时,为了提高振动马达108与中板1022之间的密封性,保证振动马达108与中板1022之间的效果,请参阅图27c-图27d,图27c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的振动马达108与中框102的爆炸图。
本实施例中振动马达108与图6所示振动马达108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振动马达108的第一壁板11包括第一壁板本体11a与延伸板11b,延伸板11b设在第一壁板本体11a的外边缘,且延伸板11b与第一壁板本体11a共面。
请参阅图27d,图27d为第一避让孔1023在图27c所示振动马达的第一壁板1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与第一壁板11的位置关系示意图。第一避让孔1023在第一壁板1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投影S,第二投影S的外轮廓位于第一壁板11的外边缘的内侧,且第二投影S的外轮廓与第一壁板11的外边缘间隔开设置。延伸板11b的形状可以为弧形、多边形等。这样一来,通过在第一壁板11上设置延伸板11b,可以增大第一壁板11与中板1022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可以在第一壁板11与中板1022之间设置密封件以提高第一壁板11与第一避让孔1023之间的密封效果。
可选的,密封件为背胶109。这样,不仅能保证第一壁板11与第一避让孔1023之间的密封效果,第一壁板11还能借助背胶109固定连接在中板1022上,能够简化振动马达108的结构。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对振动马达108进行限位,避免振动马达108朝向远离中板1022的方向运动,终端设备100还包括限位结构110,限位结构110与中板1022之间限定出限位空间C2,振动马达108设在限位空间C2内。
请参阅图28,图28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100中限位结构110、振动马达108、中框102的装配立体图。限位结构110包括限位部110a与连接耳110b。具体的,限位部110a与振动马达108的第二壁板12相对,限位部110a呈长条状,限位部110a的长度方向与X轴方向平行。限位部110a能够对振动马达108起到限位作用,避免振动马达108朝向远离中板1022的方向运动。
连接耳110b与限位部110a固定连接。限位结构110借助连接耳110b固定连接在中框102上。具体的,连接耳110b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本申请中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示例性的,请参阅图28,连接耳110b为两个,两个连接耳110b分别固定连接在限位部110a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限位结构110借助两个连接耳110b固定连接在中框102上。示例性的,连接耳110b可以通过螺钉、胶粘、卡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在中板1022上。这样,可以通过限位结构110对振动马达108进行限位,避免振动马达108朝向远离中框102的方向运动。
可选的,限位部110a与连接耳110b为一体式结构。这样,可以简化限位结构110的加工工艺,降低加工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结构110的材料为金属,比如为不锈钢。这样,限位结构110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厚度可以设计得较小,以利于减小限位结构110的占用空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避免振动马达108的壳体1与限位结构110之间出现摩擦异响,请参阅图29-图30,图29为图28所示振动马达108的俯视图,图30为沿图29中D-D线的剖视图。振动马达108与限位结构110之间设有缓冲件200。可选的,缓冲件200为泡棉、硅胶等。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结构110也可以为其他结构,只要能起到振动马达108朝向远离中板1022的方向运动的作用即可。
在此基础上,为了在保证振动马达108振动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减薄终端设备100的厚度,或者在不增大终端设备100厚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振动马达108的整体性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1,图31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100中振动马达108、中框102、限位结构110的装配立体图。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100与图28所示终端设备100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振动马达108,除了壳体1的第一壁板11上设有第一凸起部115之外,壳体1的第二壁板12上还设有第三凸起部121,与此同时,限位结构110的限位部110a上设有与第三凸起部121对应的第二避让孔110c,第三凸起部121容纳在第二避让孔110c内。
具体的,请参阅图32-图33,图32为图31所示装配立体图中振动马达108与限位结构110的爆炸图,图33为图32所示振动马达108中壳体1的侧框13与第二壁板12自内向外看的立体图。第二壁板12形成为矩形平板状。第二壁板12与第一壁板11相对且第二壁板12平行于第一壁板11。第二壁板12上设有朝向远离容纳空间1a的方向凸出的第三凸起部121,第三凸起部121的内部中空形成第二容置槽121a,第二容置槽121a与容纳空间1a连通。这样,可以借助第二容置槽121a容置振动马达108的内部结构。
请参阅图32-图33,第三凸起部121包括第二顶壁1211和第二周壁1212,第二周壁1212呈环形,第二周壁1212环绕在第二顶壁1211的外边缘一周,第二顶壁1211与第二周壁1212之间限定出第二容置槽121a。可选的,第二凸起部22在第二壁板12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为圆形、矩形、圆角矩形、跑道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图形。第二凸起部22在第二壁板12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的具体形状可以根据容纳在第二容置槽121a内的具体部件的形状调整设计,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请参阅图31-图32,第二避让孔110c为形成在限位部110a上的贯通孔。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避让孔110c也可以为盲孔。在此基础上,振动马达108与限位结构110之间的缓冲件200形成为环形。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壁板11上设置中空的第一凸起部115,并在中框102上设置与第一凸起部115对应的第一避让孔1023,将第一凸起部115容纳在第一避让孔1023内,与此同时,第二壁板12上设置中空的第二凸起部22,并在限位结构110上设置与第二凸起部22对应的第二避让孔110c,将第二凸起部22容纳在第二避让孔110c内,这样一来,除了可以将振动马达108内的部分结构设置在第一凸起部115内的第一容置槽115a内之外,还可以将振动马达108内的部分结构设置在第二凸起部22内的第二容置槽121a内。由此,能在保证振动马达108振动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减薄终端设备100的厚度。此外,还能在不增大终端设备100厚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振动马达108的整体性能。
下面描述具有中空的第一凸起部115以及中空的第二凸起部22的振动马达108的内部结构的布局情况。
请参阅图34-图35,图34为图31所示装配立体图的俯视图,图35为沿图34中E-E线的剖视图。本实施例中振动马达108的质量块2、弹性组件3、驱动组件4、阻尼结构5、电连接结构6的结构均与图13所示振动马达108的质量块2、弹性组件3、驱动组件4、阻尼结构5、电连接结构6的结构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将电连接结构6的第一段61以及线圈42的一部分布置在第一容置槽115a内,并将阻尼结构5设置在第二容置槽121a内。具体的,阻尼结构5可以固定在第二顶壁1211的内表面上。这样,能在不增大振动马达108的整体占用空间的前提下,增大振动马达108内部的质量块2、线圈42、磁体组件41等结构的体积,从而能够在不增大终端设备100厚度的基础上,提升振动马达108的整体性能。同时,能够在保持振动马达108内部结构的体积不变的基础上,也即是能够在保持振动马达108原有性能的基础上,减小振动马达108的安装高度,进而可以减小振动马达108的占用空间,以达到减薄终端设备100厚度的目的。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6,图36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限位结构110、振动马达108与中框102的中板1022的装配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图35所示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质量块2上设有朝向限位结构110凸出的第二凸起部22,阻尼结构5与第二凸起部22均容纳在第二容置槽121a内。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避免质量块2运动过程中,第二凸起部22的外周壁与第三凸起部121的第二周壁1212发生干涉,第二凸起部22的外周壁与第三凸起部121的第二周壁1212之间需间隔开设置,并预留出质量块2的振动行程。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7,图37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限位结构110、振动马达108与中框102的中板1022的装配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振动马达108与图36所示振动马达108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仅将质量块2的第二凸起部22容纳在第二容置槽121a内,而将阻尼结构5(图37未示出)设置在除第二容置槽121a之外的其他位置处。本实施例中的阻尼结构5可以为磁液、硅胶、泡棉等。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8a,图38a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限位结构110、振动马达108与中框102的中板1022装配示意图。与图24所示实施例中的振动马达108相同,本实施例中振动马达108的磁体组件41与线圈42在平行于第一壁板11的方向上排布。在此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电连接结构6的第一段61以及线圈42设置在第一容置槽115a内,并在质量块2上设置第二凸起部22,并将第二凸起部22与阻尼结构5容纳在第二容置槽121a内。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电连接结构6的第一段61以及线圈42设置在第一容置槽115a内,并仅将阻尼结构5或者第二凸起部22容纳在第二容置槽121a内。
示例性的,请参阅图38b,图38b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限位结构110、振动马达108与中框102的中板1022装配示意图,该实施例中将电连接结构6的第一段61以及线圈42设置在第一容置槽115a内,并仅将阻尼结构5容纳在第二容置槽121a内。
又示例性的,请参阅图38c,图38c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限位结构110、振动马达108与中框102的中板1022装配示意图,在该实施中,将电连接结构6的第一段61以及线圈42设置在第一容置槽115a内,并将第二凸起部22容纳在第二容置槽121a内。
此外,当磁体组件41与线圈42在平行于第一壁板11的方向上排布时,请参阅图39a,图39a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限位结构110、振动马达108与中框102的中板1022装配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图38b所示终端设备100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质量块2内的安装槽21形成有两端敞开的贯通槽,磁体组件41固定在安装槽21内,磁体组件41的远离第一壁板11的一端容纳在第二容置槽121a内。具体的,磁体组件41的远离第一壁板11的一端可以穿过安装槽21并容纳在第二容置槽121a内。线圈42的远离第一壁板11的一端容纳在第二容置槽121a内。线圈42的远离第一壁板11的一端可以穿过安装槽21并容纳在第二容置槽121a内。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9b,也可以仅将磁体组件41的远离第一壁板11的一端容纳在第二容置槽121a内,而不将线圈42的远离第一壁板11的一端容纳在第二容置槽121a内。或者,请参阅图39c,还可以仅将线圈42的远离第一壁板11的一端容纳在第二容置槽121a内,而不将磁体组件41的远离第一壁板11的一端容纳在第二容置槽121a内。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设置在第一容置槽115a内的部件与设置在第二容置槽121a内的部件可以互换。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在第二壁板12上设置第三凸起部121,并在限位结构110上设置与第三凸起部121对应的第二避让孔110c,将第三凸起部121容纳在第二避让孔110c内,而不在第一壁板11上设置第一凸起部115。这样,同样能够在不增大振动马达108的整体占用空间的前提下,增大振动马达108内部的质量块2、线圈42、磁体组件41等结构的体积,从而能够在不增大终端设备100厚度的基础上,提升振动马达108的整体性能。同时,能够在保持振动马达108内部结构的体积不变的基础上,也即是能够在保持振动马达108原有性能的基础上,减小振动马达108的安装高度,进而可以减小振动马达108的占用空间,以达到减薄终端设备100厚度的目的。
下面描述仅在第二壁板12上设置第三凸起部121,而不在第一壁板11设置第一凸起部115的振动马达108的内部结构的布局情况。
请参阅图40,图40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限位结构110、振动马达108与中框102的装配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振动马达108的质量块2、弹性组件3、驱动组件4、阻尼结构5、电连接结构6的结构均与图35所示振动马达108的质量块2、弹性组件3、驱动组件4、阻尼结构5、电连接结构6的结构相同,本实施例中振动马达108与图35所示实施例中振动马达108的不同之处在于,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振动马达108仅第二壁板12上设置中空的第三凸起部121,第一壁板11没有设置第一凸起部115,在装配时,将阻尼结构5设置在第二凸起部22的第二容置槽121a内,电连接结构6直接固定连接在第一壁板11的内表面上。具体的,该实施例中,电连接结构6的第一段61与第二段62处于同一个平面,且电连接结构6的第一段61与第二段62均固定在第一壁板11的内表面上。
请参阅图41,图41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限位结构110、振动马达108与中框102的装配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与图40中终端设备100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除了将阻尼结构5设置在第二容置槽121a内之外,还在质量块2上设置第二凸起部22,并将第二凸起部22容纳在第二容置槽121a内。
在此基础上,请参阅图42,图42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限位结构110、振动马达108与中框102的装配示意图,还可以仅将质量块2上的第二凸起部22容纳在第二容置槽121a内,而将阻尼结构5(图42未示出)设置在处第二容置槽121a之外的其他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当磁体组件41与线圈42在平行于第一壁板11的方向上排布时,也可以将阻尼结构5和/或第二凸起部22设置在第二容置槽121a内。此外,当磁体组件41与线圈42在平行于第一壁板11的方向上排布时,还可以将磁体组件41、线圈42布置在第二容置槽121a内。
请参阅图43,图43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的振动马达108的剖视图。本实施例中的磁体组件41与线圈42在平行于第一壁板11的方向上排布,且本实施例中的质量块2内形成有贯通的安装槽21,也即是,安装槽21的两端均敞开。磁体组件41靠近第二壁板12的一端穿过安装槽21容纳在第二容置槽121a内。线圈42靠近第二壁板12的一端穿过安装槽21容纳在第二容置槽121a内。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将线圈42靠近第二壁板12的一端穿过安装槽21容纳在第二容置槽121a内。
请参阅图44,图44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的振动马达108的剖视图。本实施例中振动马达108与图40所示振动马达108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振动马达108将电连接结构6的第一段61以及线圈42设置在第二容置槽121a内。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线圈42与磁体组件41之间配合的灵敏性,本实施例中的质量块2可以相对于图40所示振动马达108中的质量块2旋转180°。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9)

1.一种振动马达,用于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内设有中框,所述中框上设有第一避让孔,所述振动马达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壁板,所述第一壁板上设有向外凸出的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内部中空形成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当所述振动马达安装到所述中框时,所述第一壁板的外表面朝向所述中框,所述第一凸起部容纳在所述第一避让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马达还包括:
质量块,所述质量块用于相对于所述壳体在与所述第一壁板所处平面平行的平面内往复振动;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质量块相对于所述壳体在与所述第一壁板所处平面平行的平面内往复振动;
阻尼结构,所述阻尼结构用于对所述质量块提供阻尼力,以使所述质量块停止振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磁体组件和线圈,所述磁体组件固定于所述质量块上,所述线圈与所述磁体组件配合以驱动所述质量块相对于所述壳体在与所述第一壁板所处平面平行的平面内往复振动,所述线圈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连接结构,所述电连接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固定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槽底壁,所述线圈固定于所述第一段上并与所述第一段电连接;所述第二段固定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内侧壁,所述第三段的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外,且所述第三段的位于所述壳体外的部分上设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二壁板,所述第二壁板与所述第一壁板相对设置;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磁体组件和线圈,所述磁体组件固定于所述质量块上,所述线圈与所述磁体组件配合驱动所述质量块,以使所述质量块相对于所述壳体在与所述第一壁板所处平面平行的平面内往复振动,所述线圈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壁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和/或所述质量块上设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容纳在所述第一容置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块上设有贯通的安装槽,所述磁体组件固定在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磁体组件的远离所述第二壁板的一端容纳在所述第一容置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组件具有磁间隙,所述线圈位于所述磁间隙内,所述线圈的远离所述第二壁板的一端容纳在所述第一容置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包括第一顶壁与第一周壁,所述第一周壁环绕在所述第一顶壁的外边缘一周,所述第一周壁远离所述第一顶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壁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凸起部在所述第一壁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所述第一投影的外轮廓位于所述第一壁板的外边缘内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包括第一顶壁、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均位于所述第一顶壁与所述第一壁板之间,所述第一侧壁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延伸至与所述第一壁板的外边缘平齐,所述第二侧壁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延伸至与所述第一壁板的外边缘平齐。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板包括第一壁板本体与延伸板,所述延伸板设在第一壁板本体的外边缘,所述延伸板与所述第一壁板本体共面,所述第一避让孔在所述第一壁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投影,所述第二投影的外轮廓位于所述第一壁板的外边缘内侧,且所述第二投影的外轮廓与所述第一壁板的外边缘间隔开。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内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固定在所述中框上,所述限位结构上设有第二避让孔;
所述壳体包括第二壁板,所述第二壁板与所述第一壁板相对,所述第二壁板上设有向外凸出的第三凸起部,所述第三凸起部的内部中空形成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容置槽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当所述振动马达安装到所述中框时,所述第二凸起部容纳在所述第二避让孔内。
13.一种振动马达,用于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内设有中框与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固定在所述中框上,所述限位结构上设有第二避让孔,所述振动马达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壳体包括相对的第一壁板与第二壁板,所述第二壁板上设有向外凸出的第三凸起部,所述第三凸起部的内部中空形成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容置槽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当所述振动马达安装到所述中框时,所述第一壁板朝向所述中框,所述第二壁板朝向所述限位结构,所述第三凸起部容纳在所述第二避让孔内。
14.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框;
振动马达,所述振动马达为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马达。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屏幕,所述中框包括中板与边框,所述边框环绕在所述中板的外边缘一周,所述屏幕固定于所述边框,所述振动马达固定于所述中板的远离所述屏幕的一侧表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的远离所述屏幕的一侧表面设有沉槽,所述振动马达的至少部分设在所述沉槽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远离第一壁板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壁板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中板的靠近所述屏幕的一侧表面与第一壁板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距离。
18.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框;
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固定在所述中框上,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中框之间限定出限位空间;
振动马达,所述振动马达为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振动马达。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部与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与所述限位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二壁板相对,所述第二避让孔设在所述限位部上,所述限位结构借助所述连接耳固定连接在所述中框上。
CN202210112129.6A 2021-12-06 2022-01-29 振动马达和终端设备 Active CN1150854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24727.1A CN116581924A (zh) 2021-12-06 2022-01-29 振动马达和终端设备
EP22838623.1A EP4216414A4 (en) 2021-12-06 2022-09-01 VIBRATION MOTOR AND TERMINAL DEVICE
PCT/CN2022/116606 WO2023103484A1 (zh) 2021-12-06 2022-09-01 振动马达和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809261 2021-12-06
CN202111480926 2021-12-06
CN202111493655 2021-12-08
CN2021114936553 2021-12-08
CN2021115835687 2021-12-22
CN202111583568 2021-12-22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24727.1A Division CN116581924A (zh) 2021-12-06 2022-01-29 振动马达和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85437A true CN115085437A (zh) 2022-09-20
CN115085437B CN115085437B (zh) 2023-04-18

Family

ID=8324594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24727.1A Pending CN116581924A (zh) 2021-12-06 2022-01-29 振动马达和终端设备
CN202210112129.6A Active CN115085437B (zh) 2021-12-06 2022-01-29 振动马达和终端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24727.1A Pending CN116581924A (zh) 2021-12-06 2022-01-29 振动马达和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216414A4 (zh)
CN (2) CN116581924A (zh)
WO (1) WO202310348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1026A1 (zh) * 2022-08-26 2024-02-2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马达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19146A (ja) * 1997-05-19 1998-12-04 Casio Comput Co Ltd 振動モータを有する電子機器
CN106954147A (zh) * 2017-01-22 2017-07-14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8600457A (zh) * 2018-04-28 2018-09-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209980124U (zh) * 2019-05-15 2020-01-21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发声驱动装置
WO2020097784A1 (zh) * 2018-11-13 2020-05-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组件及终端设备
CN211352255U (zh) * 2020-03-23 2020-08-25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CN211530980U (zh) * 2019-10-09 2020-09-18 上海安和精密电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CN212381094U (zh) * 2020-06-28 2021-01-19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线性振动电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89400U (zh) * 2010-03-22 2011-04-06 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振动电机
KR101198978B1 (ko) * 2010-09-06 2012-11-07 인창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단말기용 수평형 리니어 진동모터
CN105720776B (zh) * 2016-03-28 2019-04-1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振动马达以及便携式设备
CN108233663B (zh) * 2016-12-22 2020-08-04 四川安和精密电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横向线性振动马达
CN206866813U (zh) * 2017-01-23 2018-01-12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9302036A (zh) * 2018-07-05 2019-02-01 浙江省东阳市东磁诚基电子有限公司 超薄化的扁平振动马达
CN210225468U (zh) * 2019-03-19 2020-03-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中框、屏幕保护盖板和显示屏模组
CN110177322B (zh) * 2019-05-15 2021-01-15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屏幕发声激励器及电子设备
CN111010013B (zh) * 2019-12-10 2021-12-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振动器及屏幕发声设备
CN214901294U (zh) * 2020-12-24 2021-11-26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4228464U (zh) * 2021-03-31 2021-09-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19146A (ja) * 1997-05-19 1998-12-04 Casio Comput Co Ltd 振動モータを有する電子機器
CN106954147A (zh) * 2017-01-22 2017-07-14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8600457A (zh) * 2018-04-28 2018-09-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WO2020097784A1 (zh) * 2018-11-13 2020-05-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组件及终端设备
CN209980124U (zh) * 2019-05-15 2020-01-21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发声驱动装置
CN211530980U (zh) * 2019-10-09 2020-09-18 上海安和精密电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CN211352255U (zh) * 2020-03-23 2020-08-25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CN212381094U (zh) * 2020-06-28 2021-01-19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线性振动电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1026A1 (zh) * 2022-08-26 2024-02-2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马达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16414A1 (en) 2023-07-26
CN116581924A (zh) 2023-08-11
EP4216414A4 (en) 2024-02-28
CN115085437B (zh) 2023-04-18
WO2023103484A1 (zh) 2023-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2300698A (ja) レシーバおよび携帯用通信機器
US11804764B2 (en) Vibration exciter
CN115085437B (zh) 振动马达和终端设备
US11870317B2 (en) Vibration motor vibration member with position limiting gap and protruding part from the weight
KR20020043623A (ko) 전자 유도형 액츄에이터 장치 및 그 장착 구조 및 휴대용정보기기
CN114501259B (zh) 一种内核、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US11212618B2 (en) Vibration sounding device
US8901784B2 (en) Voice coil motor with spacer
CN210093519U (zh) 发声器件及电子设备
CN113473327A (zh) 扬声器和电子设备
CN218162238U (zh) 一种微型压电陶瓷直线振动马达及电子设备
CN113473323A (zh) 扬声器和电子设备
EP4138527A1 (en) Terminal device
CN107452533B (zh) 开关组件、推动开关和包括推动开关的电子设备
US20220209640A1 (en) Vibration motor
CN108882128A (zh) 扬声器和智能终端
JP2011186921A (ja) 電子機器
CN209897468U (zh) 密封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5002249B (zh) 一种振动马达及终端设备
CN113473330A (zh) 扬声器和电子设备
JP4588569B2 (ja) 携帯電子機器
CN220629149U (zh) 一种振动马达和终端设备
CN218888370U (zh) 振动电机
CN217769831U (zh) 一种振动激励器
KR20130038328A (ko) 선형진동모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7792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