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00457A - 一种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00457A
CN108600457A CN201810402645.6A CN201810402645A CN108600457A CN 108600457 A CN108600457 A CN 108600457A CN 201810402645 A CN201810402645 A CN 201810402645A CN 108600457 A CN108600457 A CN 1086004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screen
vibrator
screen
trepanning
back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0264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0264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00457A/zh
Publication of CN1086004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04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应用于通信技术领域。其中,该移动终端包括:屏幕组件,所述屏幕组件包括:显示屏和铺设于所述显示屏的正面的显示屏盖板;设置于所述显示屏的背面的振动器;中框,所述屏幕组件中的显示屏与所述中框连接;所述中框上开设有第一开孔,所述振动器穿过所述第一开孔,与所述显示屏的背面连接;所述第一开孔的孔壁与所述振动器间隔设置。本发明实施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声器的结构影响显示屏占比的问题,将振动器设置于显示屏的下方,这样,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保证屏幕发声功能的同时,也避免了振动器占用显示屏的延伸空间,对显示屏的大小进行限制,保证了显示屏的显示区域。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移动终端(如手机)都是使用受话器作为听筒设备来接听电话,通过在移动终端的正面(通常在顶端)开孔,将声音导出。但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接听需求的提高,屏幕发声技术应运而生。屏幕发声技术使得耳朵贴近屏幕任何一处即可听到高音质声音,这样既方便了接听又使通话效果更加清晰。但现有的一些屏幕发声应用设计结构,振动器设置于屏幕组件中的显示屏的两侧,与铺设于显示屏上方的触控屏连接,这样,会对显示屏的大小进行限制,影响显示屏的占比,从而影响显示区域的大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发声器的结构,影响显示屏占比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屏幕组件,所述屏幕组件包括:显示屏和铺设于所述显示屏的正面的显示屏盖板;
设置于所述显示屏的背面的振动器;
中框,所述屏幕组件(1)中的显示屏(101)与所述中框(5)连接;所述中框(5)上开设有第一开孔(501),所述振动器(2)穿过所述第一开孔(501),与所述显示屏(101)的背面连接;所述第一开孔(501)的孔壁与所述振动器(2)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振动器朝向所述显示屏的背面的第一侧面,与所述显示屏的背面通过第一粘接物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粘接物包括:双面胶或胶水。
进一步地,所述振动器与所述显示屏垂直的第二侧面,与所述显示屏的背面通过第二粘接物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粘接物包括:胶水。
进一步地,所述振动器背离所述显示屏的背面的一面悬空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中框与所述显示屏的背面之间还铺设有一层泡棉;
其中,所述泡棉上开设有第二开孔,所述第二开孔与所述第一开孔的大小、形状相同且同轴;所述振动器穿过所述第一开孔和所述第二开孔,与所述显示屏的背面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与所述振动器背离所述显示屏的背面的一面相对设置的主板;
所述主板与所述振动器背离所述显示屏的背面的一面间隔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振动器设置于显示屏的下方。当振动器工作时,由于振动器与显示屏直接连接,因此会带动显示屏一起振动,而显示屏会将振动传递给与其连接的显示屏盖板,从而实现屏幕发声,这样,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保证屏幕发声功能的同时,也避免了振动器占用显示屏的延伸空间,对显示屏的大小进行限制,保证了显示屏的显示区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终端、可穿戴设备以及计步器等具有显示功能的设备。
如图1所示,该移动终端包括:屏幕组件1和振动器2(即驱动振动器),该屏幕组件和振动器构成一发声器。
其中,该屏幕组件1包括:用于进行图像显示的显示屏101和用于保护显示屏101的显示屏盖板102。显示屏盖板102铺设于显示屏101的正面,对显示屏101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显示屏101因磕碰而发生损坏。其中,对于有些移动终端,其屏幕具有触控功能,因此,这些移动移动终端的屏幕组件1中,还包括设置于显示屏101与显示屏盖板102之间的触控面板,以实现触控功能。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显示屏101与显示屏盖板102之间除了具有触控面板,还可能具有其他结构,但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相关度小,因此对此便不再进行赘述。
其中,振动器2用于驱动屏幕组件1振动,从而实现屏幕发声。该振动器2设置于屏幕组件1中的显示屏101的背面,与显示屏101的背面直接连接。具体地,振动器2可以设置于显示屏101的顶端、中部、底端以及边缘等位置,但始终为显示屏101的下方,具体位置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振动器2设置于显示屏101的下方。当振动器2工作时,由于振动器2与显示屏101直接连接,因此会带动显示屏101一起振动,而显示屏101会将振动传递给与其连接的显示屏盖板102,从而实现屏幕发声,这样,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保证屏幕发声功能的同时,也避免了振动器2占用显示屏101的延伸空间,对显示屏101的大小进行限制,保证了显示屏101的显示区域。
其中,该移动终端还包括:中框5。该中框5与发声器中的屏幕组件1连接。
具体地,屏幕组件1中的显示屏101的背面与该中框5连接。该中框5上开设有第一开孔501,振动器2穿过该第一开孔501,与显示屏101的背面连接。其中,第一开孔501的孔壁与振动器2间隔设置,不接触,也就是第一开孔501的孔壁与振动器2间隔设置之间具有第一预设距离,该第一预设距离大于0(第一预设距离值可根据实际需求设计)。
现有技术中,对于有些发声器,其中的振动器2是贴于中框5的一侧,屏幕组件1贴于中框5的另一侧,振动器2与屏幕组件1之间隔着中框5。当振动器2振动时,首先会带动中框5振动,中框5再将振动传递给与其连接的屏幕组件1,从而使振动器2带动屏幕组件1振动,实现屏幕发声。这样,首先,通过中框5将振动传递给屏幕组件1,中框5在传递振动过程中,存在能力损失,使传递到屏幕组件1上的振动减小,造成屏幕组件1发声的音量偏小;其次,中框5为移动终端的骨架,部分结构裸露在外部,当用户握持移动终端时,人手会与中框5直接接触,当振动器2带动中框5振动时,人手也能感觉到振动,使用体验不好。
本发明实施例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设计在中框5上开设一开孔(即第一开孔501),该开孔的大小大于振动器2,因此振动器2可以不与中框5接触,穿过该开孔,与显示屏101直接连接,这样,当振动器2振动时,不会直接带动中框5振动,既可以减少能力损失,提升屏幕发声的音量,又可以减小人手感觉到的振动,提升的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屏幕组件1的垂直方向上,由于振动器2与屏幕组件1之间减少了中框5,使得发声器在屏幕组件1的垂直方向上的应用高度减小,有利于移动终端的轻薄化设计。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振动器2包括:朝向显示屏101的背面的第一侧面201(即振动器2的底面)、与显示屏101垂直的第二侧面202(即振动器2的侧围)以及背离显示屏101的背面的第三侧面203(即振动器2的正面)。其中,第一侧面201与第三侧面203相对设置,优选为相对且平行设置。第二侧面202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201和第三侧面203之间。
其中,如图1所示,振动器2的第一侧面201与显示屏101的背面通过第一粘接物3连接,主要作用为保证两者良好、平整的粘接,不能有缝隙,以便于振动的传递。该第一粘接物3的化学特性、固化方式,需符合显示屏101、振动器2的可靠性环境要求,同时为了便于振动器2的拆卸,该第一粘接物3还需具有便于拆卸的特性。优选地,该第一粘接物3包括:双面胶或胶水等,也就是振动器2的第一侧面201与显示屏101的背面可以通过双面胶或胶水进行连接。其中,双面胶和胶水对振动传递的影响都非常小,有利于降低振动的衰减量,保证屏幕发声的音量。
其中,如图1所示,为了进一步地提高振动器2与显示屏101之间的连接强度,振动器2的第二侧面202与显示屏101的背面通过第二粘接物4连接,主要作用为保证振动器2良好的固定在显示屏101上,防止振动器2从显示屏101上脱离分离。该第二粘接物4的化学特性、固化方式,需符合显示屏101、振动器2的可靠性环境要求。同时为了便于振动器2的拆卸,该第二粘接物4还需具有便于拆卸的特性。优选地,该第二粘接物4包括:双面胶等,也就是振动器2的第二侧面202与显示屏101的背面可以通过胶水进行连接。其中,胶水对振动传递的影响都非常小,有利于降低振动的衰减量,保证屏幕发声的音量。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振动器2背离显示屏的背面的一面(即第三侧面203)悬空设置。
现有技术中,对于有些移动终端,屏幕组件1的下方设置有主板7,振动器2设置于屏幕组件1与主板7之间。振动器2背离屏幕组件1的一面(即第三侧面203)与主板7接触,这样,当振动器2工作时,也会带动主板7振动,可能存在共振风险。而本发明实施例中,则设计振动器2的第三侧面203悬空设置,不与主板7接触,这样,则可避免与主板7发生共振。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通过减小振动器2的厚度,或是移动主板7的位置等方式,使振动器2与主板7相分离,当然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实现,具体情况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中框5与屏幕组件1中的显示屏101的背面之间还铺设有一层泡棉6。由于中框5为金属结构,硬度较大,而显示屏101比较脆弱,若显示屏101与中框5之间接触,则显示屏101容易发生损坏,因此为了保护显示屏101,在中框5与显示屏101之间铺设一层泡棉6。
其中,为了使振动器2与显示屏101直接连接,在该层泡棉6上开设有第二开孔601,该第二开孔601与中框5上的第一开孔501的大小、形状相同且同轴。振动器2穿过第一开孔501和第二开孔601,与显示屏101的背面连接。由于泡棉6对于减振效果好,能够很好的吸收振动,因此当振动器2带动显示屏101振动时,在泡棉6的作用下,显示屏101的振动基本上不会传递至中框5,能够进一步减小人手在握持移动终端时能够感受到的振动。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该移动终端的结构还包括:一主板7,该主板7设置于屏幕组件1的下方,振动器2设置于屏幕组件1与主板7之间,振动器2背离显示屏101的一面(即第三侧面203)与该主板7相对设置。
其中,该主板7与振动器2的第三侧面203间隔设置,不接触,也就是主板7与振动器2的第三侧面203之间具有第二预设距离值,该第二预设距离值大于0(第二预设距离值可根据实际需求设计)。
由于现有技术中,对于有些移动终端,振动器2背离屏幕组件1的一面(即第三侧面203)是与主板7接触的,这样,当振动器2工作时,也会带动主板7振动,可能存在共振风险。而本发明实施例中,则设计振动器2的第三侧面203悬空设置,不与主板7接触,这样,则可避免与主板7发生共振。
其中,在屏幕组件1与振动器2之间减少中框5的情况下,由于振动器2会向靠近屏幕组件1的方向移动,也就是向远离主体的方向移动,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必通过减小振动器2的厚度,或是移动主板7的位置,即可实现振动器2与主体相分离,减少对移动终端的结构的变动。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振动器2设置于显示屏101的下方,而显示屏101的两侧,这样,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保证屏幕发声功能的同时,可以避免振动器2占用显示屏101的延伸空间,对显示屏101的大小进行限制,保证了显示屏101的显示区域。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振动器2不与中框5接触,这样,当振动器2振动时,不会直接带动中框5振动,既可以减少能力损失,提升屏幕发声的音量,又可以减小人手感觉到的振动,提升的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8)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屏幕组件(1),所述屏幕组件(1)包括:显示屏(101)和铺设于所述显示屏(101)的正面的显示屏盖板(102);
设置于所述显示屏的背面的振动器(2);
中框,所述屏幕组件(1)中的显示屏(101)与所述中框(5)连接;所述中框(5)上开设有第一开孔(501),所述振动器(2)穿过所述第一开孔(501),与所述显示屏(101)的背面连接;所述第一开孔(501)的孔壁与所述振动器(2)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器(2)朝向所述显示屏(101)的背面的第一侧面(201),与所述显示屏(101)的背面通过第一粘接物(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物(3)包括:双面胶或胶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器(2)与所述显示屏(101)垂直的第二侧面(202),与所述显示屏(101)的背面通过第二粘接物(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粘接物(4)包括:胶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器(2)背离所述显示屏(101)的背面的一面悬空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5)与所述显示屏(101)的背面之间还铺设有一层泡棉(6);
其中,所述泡棉(6)上开设有第二开孔(601),所述第二开孔(601)与所述第一开孔(501)的大小、形状相同且同轴;所述振动器(2)穿过所述第一开孔(501)和所述第二开孔(601),与所述显示屏(101)的背面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振动器(2)背离所述显示屏(101)的背面的一面相对设置的主板(7);
所述主板(7)与所述振动器(2)背离所述显示屏(101)的背面的一面间隔设置。
CN201810402645.6A 2018-04-28 2018-04-28 一种移动终端 Pending CN1086004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02645.6A CN108600457A (zh) 2018-04-28 2018-04-28 一种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02645.6A CN108600457A (zh) 2018-04-28 2018-04-28 一种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00457A true CN108600457A (zh) 2018-09-28

Family

ID=63620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02645.6A Pending CN108600457A (zh) 2018-04-28 2018-04-28 一种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00457A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7172A (zh) * 2019-03-25 2019-08-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发声设备
CN110113685A (zh) * 2019-05-24 2019-08-09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屏幕发声装置
CN110176222A (zh) * 2019-05-29 2019-08-2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发声面板及终端设备
CN110267181A (zh) * 2019-06-04 2019-09-2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盖板和显示装置
WO2020097784A1 (zh) * 2018-11-13 2020-05-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组件及终端设备
CN109981856B (zh) * 2019-03-01 2021-02-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装置、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13163629A (zh) * 2020-01-22 2021-07-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装置以及电子装置的装配方法
CN113851049A (zh) * 2021-09-23 2021-12-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声显示装置
WO2022028125A1 (zh) * 2020-08-06 2022-0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声单元和终端
CN115085437A (zh) * 2021-12-06 2022-09-2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振动马达和终端设备
CN115512609A (zh) * 2021-06-23 2022-12-23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屏喇叭安装结构及显示屏
CN116312220A (zh) * 2022-07-04 2023-06-2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79962A (ja) * 2003-09-01 2005-03-24 Jamco Corp フラットパネルスピーカー
CN203206465U (zh) * 2013-03-20 2013-09-18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屏幕发声装置
CN106658318A (zh) * 2017-01-20 2017-05-10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振动发声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79962A (ja) * 2003-09-01 2005-03-24 Jamco Corp フラットパネルスピーカー
CN203206465U (zh) * 2013-03-20 2013-09-18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屏幕发声装置
CN106658318A (zh) * 2017-01-20 2017-05-10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振动发声系统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97784A1 (zh) * 2018-11-13 2020-05-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组件及终端设备
CN112970239A (zh) * 2018-11-13 2021-06-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组件及终端设备
CN112970239B (zh) * 2018-11-13 2022-06-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组件及终端设备
CN109981856B (zh) * 2019-03-01 2021-02-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装置、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US11659336B2 (en) 2019-03-01 2023-05-23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Vibration apparatus,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mobile terminal
CN110087172A (zh) * 2019-03-25 2019-08-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发声设备
CN110113685A (zh) * 2019-05-24 2019-08-09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屏幕发声装置
CN110176222A (zh) * 2019-05-29 2019-08-2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发声面板及终端设备
CN110267181A (zh) * 2019-06-04 2019-09-2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盖板和显示装置
CN113163629A (zh) * 2020-01-22 2021-07-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装置以及电子装置的装配方法
WO2022028125A1 (zh) * 2020-08-06 2022-0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声单元和终端
CN115512609A (zh) * 2021-06-23 2022-12-23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屏喇叭安装结构及显示屏
CN113851049A (zh) * 2021-09-23 2021-12-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声显示装置
CN113851049B (zh) * 2021-09-23 2023-10-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声显示装置
CN115085437A (zh) * 2021-12-06 2022-09-2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振动马达和终端设备
CN116312220A (zh) * 2022-07-04 2023-06-2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24007698A1 (zh) * 2022-07-04 2024-01-1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00457A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8566464A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7734092B (zh) 移动终端
US7627112B2 (en) Sound guide for speaker and handset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using the same
US20200021721A1 (en) Camera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using same
US10530908B2 (en) Camera device, bracket and mobile terminal using same
TWI539832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JP4507252B2 (ja) パネル型スピーカ
US9774958B2 (en) Unit,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lectronic device
JP2007180827A (ja) パネル型スピーカ
CN106603775A (zh) 移动终端
MX2014011441A (es) Dispositivo electronico.
CN209375706U (zh) 电子设备及其电声器件支架、天线与电声器件的集成模块
CN210986180U (zh) 中框组件、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EP3817343B1 (en) Mobile terminal
CN111641740B (zh) 电子设备
CN105120039A (zh) 移动终端
JP2000124978A (ja) 音響変換器の取付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JP2000184023A (ja) 携帯用通信端末機及びその情報表示構造
CN207543153U (zh) 移动终端
CN108111648B (zh) 窄边框触屏连线方案和手机
JPH10215085A (ja) Elノイズ防止構造及び電子機器
CN209497595U (zh) 一种屏幕发声结构及终端
US20030216157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ith a flat speaker
CN113676573B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