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43153U - 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43153U
CN207543153U CN201721314341.1U CN201721314341U CN207543153U CN 207543153 U CN207543153 U CN 207543153U CN 201721314341 U CN201721314341 U CN 201721314341U CN 207543153 U CN207543153 U CN 2075431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ing note
mobile terminal
sound
hole
rece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1434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1434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431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431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43153U/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08743 priority patent/WO2019072121A1/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主显示屏、边框及后壳,主显示屏及后壳分别设置在边框的两侧,边框上设置有音孔。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一导音件及受话器。第一导音件连接于主显示屏,第一导音件上设置有第一导音通道,第一导音通道与音孔连通。受话器设置于第一导音件及后壳之间,受话器的出音侧朝向第一导音通道。上述的移动终端采用第一导音件设置于音孔与受话器之间,使受话器发出的声音能够经由第一导音通道及音孔传递至外界环境中,音孔不需要占用主显示屏的空间,有利于为主显示屏的显示面板腾出更多的安装空间,从而使移动终端在外形尺寸不变的前提之下,具有更高的屏占比,有利于实现移动终端的全屏显示。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如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已经成为用户常用的电子设备。目前的移动终端通常在其壳体的正面设置有受话器,以允许用户能够方便地将耳朵贴近所述受话器接听电话。然而,所述受话器占据移动终端壳体的正面主显示屏上相当一部分的位置,这就使得移动终端的屏幕所占的面积相对较小,并不符合当前用户所追求的大屏占比的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屏占比相对较大的移动终端,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主显示屏、边框及后壳,主显示屏及后壳分别设置在边框的两侧,边框上设置有音孔。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一导音件,连接于主显示屏,第一导音件上设置有第一导音通道,第一导音通道与音孔连通;以及受话器,设置于第一导音件及后壳之间,受话器的出音侧朝向第一导音通道。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移动终端中,受话器设置于移动终端内部,音孔设置于边框,并采用第一导音件设置于音孔与受话器之间,使受话器发出的声音能够经由第一导音通道及音孔传递至外界环境中,音孔的位置不必受受话器的装设位置的限制,且不需要占用主显示屏的空间,有利于为主显示屏的显示面板腾出更多的安装空间,从而使移动终端在外形尺寸不变的前提之下,具有更高的屏占比,有利于实现移动终端的全屏显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移动终端的区域II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移动终端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移动终端的面壳、主显示屏及第一导音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移动终端的第一导音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移动终端的面壳的正面组装示意图;
图7是图5所示移动终端的面壳及第一导音件的正面组装示意图;
图8是图1所示移动终端的面壳、第二导音件及受话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9是图2所示移动终端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环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作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通信终端”(或简称为“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通信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以及/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 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主显示屏、边框及后壳,主显示屏及后壳分别设置在边框的两侧,边框上设置有音孔。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一导音件及受话器。第一导音件连接于主显示屏,第一导音件上设置有第一导音通道,第一导音通道与音孔连通。受话器设置于第一导音件及后壳之间,受话器的出音侧朝向第一导音通道。受话器设置于移动终端内部,音孔设置于边框,并采用第一导音件设置于音孔与受话器之间,使受话器发出的声音能够经由第一导音通道及音孔传递至外界环境中,音孔的位置不必受受话器的装设位置的限制,且不需要占用主显示屏的空间,有利于为主显示屏的显示面板腾出更多的安装空间,从而使移动终端在外形尺寸不变的前提之下,具有更高的屏占比,有利于实现移动终端的全屏显示。
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类型不限,以移动终端在使用时较常见的放置方式为参考放置方式,面向用户的一侧为“前侧”,背向用户的一侧则为“背侧”,“顶部”指靠近移动终端上边缘的部分,“底部”则指靠近移动终端下边缘的部分。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移动终端100,移动终端100 可以为但不限于为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电子装置。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10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移动终端100包括电子本体部10,电子本体部 10包括壳体12及设置在壳体12上的主显示屏14。
壳体12用于装设主显示屏14以及用于收容移动终端100的电子元器件,壳体12的具体结构形式不限。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壳体12包括面壳121 及后壳123。主显示屏14大致盖设在面壳121的一侧,后壳123设置在面壳121 背离主显示屏14的一侧。
请同时参阅图4,面壳121包括框架1211以及装设件1213。
在本实施方式中,框架1211大致呈圆角矩形框,其用于构成移动终端100 的边框。应当理解的是,移动终端100的边框是指移动终端100沿厚度方向的侧边部分,该边框与移动终端100的后壳(如后壳123)和前侧表面(如主显示屏14)之间共同形成移动终端100的外观。移动终端100的边框既可能与前侧表面为一体结构,也可能与后壳为一体结构,还可能是独立的边框,其具体结构形式在此不受限制。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框架1211与后壳123及主显示屏14组装于一起。
请再次参阅图1,框架1211包括两个第一边框1214及两个第二边框1215。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边框1214大致彼此平行,两个第二边框1215大致彼此平行。每个第二边框121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边框1214相连接,以使框架1211大致呈矩形框。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边框1214的长度小于第二边框1215,使两个第一边框1214分别作为移动终端100的顶部边框及底部边框,且两个第二边框1215分别作为移动终端100的左侧边框和右侧边框。上述的“左侧边框”应当理解为,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100且主显示屏14呈竖屏状态朝向用户正面时,用户的左手所靠近的边框;类似地,上述的“右侧边框”应当理解为,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100且主显示屏14呈竖屏状态朝向用户正面时,用户的右手所靠近的边框。
请再次参阅图2,框架1211上设置有出音部1216,出音部1216上开设有音孔1217,音孔1217用于允许移动终端100内受话器的声音透出电子本体部 10。
出音部1216的设置位置不受限制。例如,出音部1216可以设置在第一边框1214上的任何合适的部位,或者可以设置在第二边框1215上任何合适的部位。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出音部1216设置在作为顶部边框的第一边框1214 上,以使出音部1216更适合于用户的使用习惯。进一步地,出音部1216位于第一边框1214的大致中部位置,以允许用户能够方便地将移动终端100移动到耳边收听音频而不需要重新调整握持姿势。
出音部1216的形状结构不受限制。例如,出音部1216可以为相对于第一边框1214的表面凹陷的凹陷结构;或者,出音部1216可以为相对于第一边框 1214的表面突出的凸起结构;或者,出音部1216的表面轮廓大致与第一边框 1214的表面平齐。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出音部1216为突出于第一边框1214表面的凸台结构。进一步地,出音部1216包括凸台1218及设置于凸台1218上的出音面1219,音孔1217设在出音面1219上。凸台1218相对于第一边框1214的外表面凸起,凸台1218为中空结构,以便用于容置移动终端100的受话器模组的部分结构。凸台1218可以与第一边框1214一体成型,也可以与第一边框1214组装于一起。
出音面1219设置在凸台1218的表面,出音面1219的具体设置位置不受限制。例如,出音面1219可以设置在凸台1218上背离第一边框1214的表面,也可以设置在凸台1218上邻近第一边框1214的表面;或者,出音面1219的朝向可以与主显示屏14的朝向大致相同,使音孔1217位于用户习惯收听音频的部位。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出音面1219设置在凸台1218上邻近主显示屏14 的表面,且出音面1219大致沿着主显示屏14的长度方向延伸,使音孔1217位于用户习惯收听音频的部位。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出音面1219可以大致与主显示屏14的延伸面共面设置,该延伸面通常朝向用户的耳部方向,更有利于用户在收听音频时的便利性,且能够防止音频漏出,提高音频播放的私密性。进一步地,出音面1219与主显示屏14之间为光滑过渡,以使移动终端100的外观结构更具备整体感。可以理解,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出音面1219与主显示屏14大致共面设置,或者,出音面1219与主显示屏14大致平行设置。应当注意的是,上述的“出音面1219的朝向”应当理解为,移动终端100内受话器的声音经由出音面1219透出时的传递方向,例如,出音面1219的外法线方向。
音孔1217设置在出音面1219上,音孔1217为通孔,并与凸台1218的内腔相连通。音孔1217的形状不受限制。例如,音孔1217可以为长条形通孔,以提高移动终端100的外观一致性以及简洁度,进一步地,音孔1217可以为沿移动终端100的宽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孔;或者,音孔1217可以为多个彼此间隔的离散通孔,以兼顾出音和防尘的效果。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音孔1217及出音面1219可以省略,而使凸台1218的内腔直接与外界环境相连通,以作为音频传出的通道,此时,凸台1218的内腔即可作为上述的“音孔”,并用于将移动终端100的内腔与外界环境连通,同时,上述的“出音面”转化为凸台1218的端部截面。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音孔1217上设置有防尘网,防尘网用于防止灰尘、液体等颗粒物进入移动终端100的内部而对受话器26造成损坏,进一步保障了受话器26出音的可靠性,并且具有美化外观的效果。
请再次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装设件1213用于装设印刷电路板,装设件1213嵌在框架1211中,使框架1211呈环绕装设件1213设置的状态。装设件1213装设于框架1211内时,装设件1213位于主显示屏14与后壳123之间。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装设件1213可以为印刷电路板。
请再次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主显示屏140通常包括显示面板111,也可包括用于响应对显示面板111进行触控操作的电路等。显示面板111可以为一个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11 可以同时为触摸显示屏109。
请同时参阅图3至图9,移动终端100还包括受话器模组20,受话器模组 20设置于电子本体部10内,并位于主显示屏14与后壳123之间。受话器模组 20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模拟信号,使声音能够透过音孔1217透出。应当理解的是,受话器模组12中的“受话器”,在通常意义中应当理解为听筒,也即,上述的受话器应当理解为:在无声音泄漏(或按ITU标准的3.2型高/低泄漏环)条件下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的电声器件,以实现音频(语音、音乐等)重放。
在本实施例中,受话器模组20包括第一导音件22、第二导音件24以及受话器26。第一导音件22及第二导音件24分别设置于装设件1213的两侧,受话器26设置连接于第二导音件24。第一导音件22及第二导音件24用于与装设件 1213及出音部1216共同形成导音通道28(图9),导音通道28将受话器26播放的声音经由音孔1217导出至外界环境。
具体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导音件22大致层叠地设置于装设件1213 朝向主显示屏14的一侧,并对应于出音部1216设置。第一导音件22上开设有贯通的第一导音通道23,对应地,装设件1213上设置有通孔1220,通孔1220、第一导音通道23以及音孔1217依次连通,以将受话器26的声音导出至外界环境。
第一导音件22的形状不受限制。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导音件22 包括垫片部221以及设置于垫片部221上的导音部223。垫片部221大致呈片状,其被夹持于主显示屏14及装设件1213之间,垫片部2211用于实现装设件1213 与主显示屏14之间的粘接与密封。垫片部221上开设有导音孔2211,导音孔 2211贯穿垫片部221。导音部223大致设置于垫片部221上靠近出音部1216的一侧,且导音部223部分地收容于出音部1216的内腔中。导音部223上开设有导音孔2231,导音孔2231与导音孔2211用于提供受话器26所发的声音的传递通道,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音孔2231与导音孔2211相连通并形成第一导音通道23,使受话器26发出的声音能够经由第一导音通道23传出至外界环境。进一步地,导音孔2231包括多个彼此分离设置的通孔,且导音孔2231与出音部 1216的音孔1217相连通,使第一导音件22既能兼顾导音又能实现防尘的效果。
第二导音件24大致层叠地设置于装设件1213背离第一导音件22的一侧,第二导音件24上开设有贯通的第二导音通道241,第二导音通道241对应于装设件1213的通孔1220设置,以借由装设件1213上的通孔1220与第一导音通道23相连通,从而形成导音通道28。
第二导音件24的形状不受限制。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导音件24 大致呈具有底壁的矩形框状,第二导音通道241设置在第二导音件24的底壁上。进一步地,第二导音通道241为两个,且两个第二导音通道241大致并列设置,使第二导音件24在实现导音的同时,能够较好地兼顾第二导音件24的结构强度。
第一导音件22及第二导音件24的材料不受限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音件22及第二导音件24均由弹性材料制成。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音件22及第二导音件24均由橡胶制成,具体而言,第一导音件22及第二导音件24均由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TPU)制成,以保证第一导音件22及第二导音件24具有良好的导音性能以及减震缓冲性能,使声音在经过导音通道28时损耗相对较小,有利于声音的保真。或者,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导音件22及第二导音件24可以由硅胶制成。
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导音件22及第二导音件24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第一导音件22及第二导音件24中的至少一个由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TPU)制成。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根据第一导音件22及第二导音件24的具体结构,第一导音件22及第二导音件24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垫片;或者,第一导音件22及第二导音件24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为硅胶垫片。
受话器26设置于第二导音件24背离第一导音件22的一侧,并位于装设件 1213与后壳123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受话器26的出音侧朝向第二导音通道 241,使受话器26发出的声音能够直接地经由导音通道28传至外界环境。
组装本申请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时,首先,将第一导音件22装设于装设件1213上,其中,第一导音件22上设有背胶,并通过背胶粘贴在装设件1213 上;其次,将主显示屏14装设至面壳121上,其中,主显示屏14与面壳121 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为背胶粘贴或点胶粘贴;然后,将第二导音件24装设于装设件1213上,再将受话器26装设于第二导音件24背离装设件1213的一侧,其中,第二导音件24的两侧均设置有背胶,并通过背胶粘贴在装设件1213上,且通过背胶粘接受话器26;最后,将后壳123装设于面壳121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移动终端100中,通过将第一导音件22、第二导音件24设置在主显示屏14与受话器26之间,在出音部1216的音孔1217与受话器26的出音侧建立起导音通道28,使受话器26发出的声音能够经由导音通道 38并从出音部1216的音孔1217播放至外界环境,因此能够允许受话器26的装设位置不受限制,而用户也能够从音孔1217收听音频,因此,受话器26的位置不受移动终端100内部空间的限制,可以让出更多的空间给其它必要器件,并且受话器26的尺寸型号的选择范围也较广,有利于提高移动终端100的设计灵活性,降低结构成本。
同时,出音部1216设置在框架121上,使音孔1217的设置位置不受受话器26的设置位置的影响,且不需要占用主显示屏14的空间,有利于为显示面板111腾出更多的安装空间,从而使移动终端100在外形尺寸不变的前提之下,具有更高的屏占比,有利于实现移动终端的全屏显示。
进一步地,出音部1216设置在移动终端100的边框上而非直接设置在主显示屏14的正面,其位置可以灵活地根据需要设置,能够避免在移动终端100的主显示屏14的正面开设用于装设受话器26的出音侧的孔,使主显示屏14持良好的外形整体性的同时,使移动终端100更为美观。
请参阅图10,关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100,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移动终端100可作为智能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终端进行使用,在这种情况下电子本体部10通常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2、存储器104、RF(Radio Frequency,射频)模块106、音频电路110、传感器、输入模块118、电源模块122。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0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电子本体部10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电子本体部10还可包括比图10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0所示不同的配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相对于处理器102来说,所有其他的组件均属于外设,处理器102与这些外设之间通过多个外设接口124相耦合。外设接口124可基于以下标准实现:通用异步接收/发送装置(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 Purpose Input Output, GPIO)、串行外设接口(SerialPeripheral Interface,SPI)、内部集成电路 (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但不并限于上述标准。在一些实例中,外设接口124可仅包括总线;在另一些实例中,外设接口124还可包括其他元件,如一个或者多个控制器,例如用于连接显示面板111的显示控制器或者用于连接存储器的存储控制器。此外,这些控制器还可以从外设接口124中脱离出来,而集成于处理器102内或者相应的外设内。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 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电子本体部10或主显示屏14。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RF模块106用于接收以及发送电磁波,实现电磁波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从而与通讯网络或者其他设备进行通讯。RF模块106可包括各种现有的用于执行这些功能的电路元件,例如,天线、射频收发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加密/解密芯片、用户身份模块(SIM)卡、存储器等等。RF模块106可与各种网络如互联网、企业内部网、无线网络进行通讯或者通过无线网络与其他设备进行通讯。上述的无线网络可包括蜂窝式电话网、无线局域网或者城域网。上述的无线网络可以使用各种通信标准、协议及技术,包括但并不限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增强型移动通信技术 (EnhancedData GSM Environment,EDGE),宽带码分多址技术(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码分多址技术(Code division access,CDMA)、时分多址技术(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无线保真技术(Wireless,Fidelity,WiFi)(如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标准IEEE 802.10A,IEEE 802.11b,IEEE802.11g和/或IEEE802.11n)、网络电话(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al,VoIP)、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其他用于邮件、即时通讯及短消息的协议,以及任何其他合适的通讯协议,甚至可包括那些当前仍未被开发出来的协议。
音频电路110、扬声器101、声音插孔103、麦克风105共同提供用户与电子本体部10或主显示屏14之间的音频接口。具体地,音频电路110从处理器 102处接收声音数据,将声音数据转换为电信号,将电信号传输至扬声器101。扬声器101将电信号转换为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音频电路110还从麦克风105 处接收电信号,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数据,并将声音数据传输给处理器102以进行进一步的处理。音频数据可以从存储器104处或者通过RF模块106获取。此外,音频数据也可以存储至存储器104中或者通过RF模块106进行发送。
传感器设置在电子本体部10内或主显示屏14内,传感器的实例包括但并不限于:光传感器、运行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重力加速度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
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移动终端 100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另外,电子本体部10还可配置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输入模块118可包括设置在主显示屏14上的触摸显示屏109,触摸显示屏109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摸显示屏109上或在触摸显示屏109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地,触摸显示屏109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该触摸信息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102,并能接收处理器102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摸显示屏109的触摸检测功能。除了触摸显示屏109,在其它变更实施方式中,输入模块118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如按键107。按键107例如可包括用于输入字符的字符按键,以及用于触发控制功能的控制按键。控制按键的实例包括“返回主屏”按键、开机/关机按键等等。
主显示屏14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电子本体部10的各种图形用户接口,这些图形用户接口可以由图形、文本、图标、数字、视频和其任意组合来构成,在一个实例中,触摸显示屏109可设置于显示面板 111上从而与显示面板111构成一个整体。
电源模块122用于向处理器102以及其他各组件提供电力供应。具体地,电源模块122可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如电池或者交流电)、充电电路、电源失效检测电路、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灯以及其他任意与电子本体部10或主显示屏14内电力的生成、管理及分布相关的组件。
移动终端100还包括定位器119,定位器119用于确定移动终端100所处的实际位置。本实施例中,定位器119采用定位服务来实现移动终端100的定位,定位服务,应当理解为通过特定的定位技术来获取移动终端100的位置信息(如经纬度坐标),在电子地图上标出被定位对象的位置的技术或服务。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移动终端100可以为全屏移动终端,全屏移动终端应当理解为,屏占比大于或等于预设值的移动终端,也即,主显示屏14设置在壳体12正面时,主显示屏14的表面积与壳体12正面的投影面积的百分比大于或等于预设值。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屏占比的预设值可以大于或等于74%,如74%、75%、76%、78%、79%、80%、81%、 83%、85%、87%、89%、90%、91%、93%、95%、97%、99%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全屏移动终端的正面可以设置有三个或更少的实体键,或/及,全屏移动终端的正面可以设置有两个或更少的开孔,以简化全屏移动终端的结构,有利于提高全屏移动终端的屏占比。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4)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显示屏、边框及后壳,所述主显示屏及所述后壳分别设置在所述边框的两侧,所述边框上设置有音孔;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第一导音件,连接于所述主显示屏,所述第一导音件上设置有第一导音通道,所述第一导音通道与所述音孔连通;以及
受话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音件及所述后壳之间,所述受话器的出音侧朝向所述第一导音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包括顶部边框,所述音孔设置于所述顶部边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边框上设置有出音部,所述出音部相对于所述顶部边框凸出,所述音孔设置于所处出音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音部包括出音面,所述出音面的朝向与所述主显示屏的朝向相同,所述音孔设置于所述出音面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音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导音件部分地容置于所述出音部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装设件,所述装设件连接于所述边框,并位于所述主显示屏及所述后壳之间,所述受话器设置于所述装设件朝向所述后壳的一侧,所述第一导音件设置于所述装设件朝向所述显示屏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设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音通道相连通的通孔,所述受话器的出音侧朝向所述通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音件包括垫片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垫片部上的导音部,所述垫片部夹持于所述主显示屏与所述装设件之间并邻近所述通孔,所述导音部邻近所述音孔设置,所述第一导音通道贯通所述垫片部及所述导音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部上设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导音孔,所述导音部上设置有与所述音孔连通的导音孔,所述垫片部上的导音孔与所述导音部上的导音孔共同形成所述第一导音通道。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音部上的导音孔包括多个彼此分离设置的通孔。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导音件,所述第二导音件设置于所述装设件与所述受话器之间,所述第二导音件设置有第二导音通道,所述第二导音通道经由所述通孔连通至所述第一导音通道。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音导通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导音通道并列设置,所述受话器的出音侧朝向两个所述第二导音通道。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音件及所述第二导音件中的至少一个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垫片。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孔上设置有防尘网。
CN201721314341.1U 2017-10-12 2017-10-12 移动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431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14341.1U CN207543153U (zh) 2017-10-12 2017-10-12 移动终端
PCT/CN2018/108743 WO2019072121A1 (zh) 2017-10-12 2018-09-29 电子设备及其中框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14341.1U CN207543153U (zh) 2017-10-12 2017-10-12 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43153U true CN207543153U (zh) 2018-06-26

Family

ID=62609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14341.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43153U (zh) 2017-10-12 2017-10-12 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4315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72121A1 (zh) * 2017-10-12 2019-04-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中框结构
CN113568480A (zh) * 2021-07-27 2021-10-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US11937033B2 (en) 2019-02-18 2024-03-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speaker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72121A1 (zh) * 2017-10-12 2019-04-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中框结构
US11937033B2 (en) 2019-02-18 2024-03-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speaker
CN113568480A (zh) * 2021-07-27 2021-10-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13568480B (zh) * 2021-07-27 2024-02-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34092B (zh) 移动终端
US10819889B2 (en) Camera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using same
CN208723945U (zh) 电子设备
CN208724292U (zh) 电子设备
CN111835898A (zh) 电子设备
CN207369168U (zh) 移动终端及其相机模组
CN107896261B (zh) 移动终端及其显示模组
CN207543153U (zh) 移动终端
CN110475002A (zh) 电子设备
CN207802040U (zh) 移动终端及其壳体和中框结构
CN111343317A (zh) 电子设备及壳体组件
CN207802039U (zh) 移动终端及其壳体和中框结构
CN108712693B (zh) 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CN111989906B (zh) 电子设备
CN111314531B (zh) 电子设备及其壳体组件
WO2019072121A1 (zh) 电子设备及其中框结构
CN207491154U (zh) 电子设备的外壳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864258B (zh) 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908224B (zh) 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8445624U (zh) 电子设备
CN207518650U (zh) 移动终端
CN207625639U (zh) 移动终端
CN208723946U (zh) 电子设备
CN110086896A (zh) 移动终端及其壳体和中框结构
CN107819906A (zh) 移动终端及其耳机座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