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68480A - 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68480A
CN113568480A CN202110851491.0A CN202110851491A CN113568480A CN 113568480 A CN113568480 A CN 113568480A CN 202110851491 A CN202110851491 A CN 202110851491A CN 113568480 A CN113568480 A CN 1135684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ddle frame
groove
cover plate
dec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5149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68480B (zh
Inventor
唐建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5149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684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684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848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02235 priority patent/WO2023005576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684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84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79Improving the user comfort or ergonomics
    • H04M1/0283Improving the user comfort or ergonomics for providing a decorative aspect, e.g. customization of casings, exchangeable facepl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括显示模组、中框、盖板和装饰件;中框围绕显示模组设置,且中框设有出音通道、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以及连通于第一凹槽并自第一凹槽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盖板覆盖于显示模组的上方,且盖板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凹槽内并与中框搭接;装饰件覆盖于出音通道的上方,装饰件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凹槽内并与中框搭接,盖板正对装饰件的边缘上无缺口。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装置通过在中框上开设第二凹槽来避让装饰件,从而避免了在设计和加工过程中为了预留缺口而增大上胶区域的宽度,解决了缺口会导致盖板顶缘与中框的粘接宽度需要加大、使得显示屏的显示区域难以向顶部边缘拓展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比如手机、PDA(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装置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视觉是人类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渠道,直观的操作是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各种电子装置进行人机交互时。更大的屏占比不仅给产品带来更好的视觉效果,还能给产品带来科技感及时尚感,不断追求更大屏占比是电子装置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影响屏占比的因素之一是显示屏的非显示区域宽度,即黑边的宽度。追求窄的黑边宽度以获得更大的屏占比。
目前,在听筒选择设计在电子装置的顶部的情况下,为了在显示屏的顶部设置听筒,需要在显示屏的顶部开设用于避让听筒装饰件的缺口,由于传统上胶技术的制约,在盖板的顶缘处会形成较宽的上胶区域,该上胶区域的宽度足以供该缺口的至少部分占据;然而随着上胶技术的发展,在盖板顶缘的上胶宽度越做越窄,该缺口的存在挤占了盖板顶缘的空间,为了满足盖板在缺口处的顶缘与中框的粘接强度,盖板顶缘与中框的粘接宽度就需要加大,导致显示屏顶部的黑边的宽度无法缩减,使得显示屏的显示区域难以向顶部边缘拓展,阻碍了显示屏向更大的屏占比发展。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
显示模组;
中框,所述中框围绕所述显示模组设置,且所述中框设有出音通道、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以及连通于所述第一凹槽并自所述第一凹槽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
盖板,所述盖板覆盖于所述显示模组的上方,且所述盖板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并与所述中框搭接;以及
装饰件,所述装饰件覆盖于所述出音通道的上方,所述装饰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并与所述中框搭接,所述盖板正对所述装饰件的边缘上无缺口。
相较于相关技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装置通过在中框上开设第二凹槽来避让装饰件,使得在盖板正对装饰件的边缘不再需要开设缺口来避让装饰件,从而避免了在设计和加工过程中为了预留缺口而增大上胶区域的宽度,解决了缺口会导致盖板顶缘与中框的粘接宽度需要加大、使得显示屏的显示区域难以向顶部边缘拓展的技术问题,有利于电子装置的屏占比向更大化的方向发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相关技术方案的电子装置的局部正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的局部正面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部分的中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C-C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图3中一实施例D-D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图3中另一实施例D-D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图3中再一实施例D-D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10为图3中又一实施例D-D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1′—电子装置,10、10′—盖板,11′—异型缺口,100、100′—上胶区域,20、20′—中框,21—第一凹槽,22—第二凹槽,23—第三凹槽,200—出音通道,30、30′—装饰件,31—装饰本体,32—伸出部,310—通孔,40—显示模组,50—第一粘接剂,60—第二粘接剂,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W1—第一宽度,W2—第二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他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或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在”或“设置在”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在”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术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相关技术方案的电子装置的局部正面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在本申请的相关技术方案中,电子装置1′包括盖板10′、中框20′和装饰件30′;其中,盖板10′的边缘搭接在中框20′上,并且通过涂布第一宽度W1的粘接剂实现粘接,该粘接剂在盖板10′的边缘的背面形成上胶区域100′;装饰件30′设置在盖板10′和中框20′之间的缝隙内,用于遮盖出音通道,以起到美化电子装置1′外观的作用。由于受到传统上胶技术和光感应器精度的限制,盖板10′的上胶区域100′的宽度至少为第一宽度W1,才能确保上胶制程顺利完成以及上胶区域100′能够供足够光量透过以供光感应器完成检测,而且由于异型缺口11′的深度小于第一宽度W1,且等于第一宽度W1减去第二宽度W2,因此为了避让装饰件30′,选择将异型缺口11′开设在盖板盖板10′的边缘上,并不会影响电子装置1′的屏占比。
可以理解的是,所谓粘接剂为光学胶,可供光线透过;所谓第一宽度W1是指传统上胶制程在盖板10′边缘的上胶宽度;所谓第二宽度W2是指传统上胶制程在盖板10′边缘的上胶宽度减去异型缺口11′的深度后的上胶宽度。
但是随着上胶技术和光感应器制造技术的发展,上胶制程得到了优化,光感应器的精度进一步提高,请参阅图3和图4,其中,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的局部正面示意图,图4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在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装置1中,盖板10的上胶区域100的宽度可以被控制在第二宽度W2以内,就足以确保盖板10与中框20的粘接强度,如果在盖板10的边缘上仍然保留避让装饰件30的位置,势必会导致盖板10的上胶区域100的宽度增大,造成电子装置1的显示屏的非显示区域的宽度增大,从而限制电子装置1的屏占比向更大化的方向发展。
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7,其中,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的局部正面示意图,图4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3中B部分的中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中C-C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图3中D-D方向的剖面示意图。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1,电子装置1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其包括显示模组40、盖板10、中框20和装饰件30。在其他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可以为其他非移动终端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装置1的显示屏包括显示模组40和盖板10。
具体地,中框20围绕显示模组40设置,并且在中框20上设置有出音通道200(参见图7)、第一凹槽21和第二凹槽22,其中,第一凹槽21沿第一方向X延伸,即第一凹槽21沿第一方向X从中框20的表面向中框20的内部凹陷,第二凹槽22与第一凹槽21连通,并且第二凹槽22自第一凹槽21沿第二方向Y延伸,即第二凹槽22沿第二方向Y从中框20的内壁的表面向中框20的内部凹陷;盖板10覆盖在显示模组40的上方,并且盖板10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凹槽21内并且与中框20搭接;装饰件30覆盖在出音通道200的上方,从而起到美化电子装置1外观的作用,并且装饰件30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凹槽22内并且与中框20搭接;而盖板10正对装饰件30的边缘上无缺口。
可以理解的是,所谓第一方向X自盖板10的所在侧朝向显示模组40的所在侧,并且与盖板10垂直;所谓第二方向Y朝向远离显示模组40一侧,并且与第一方向X垂直;所谓“盖板10正对装饰件30的边缘”是指盖板10朝向或面对装饰件30的边缘,也可以理解为与中框20搭接的边缘;第二凹槽22可以位于电子装置1的顶部、底部、侧部或角部;盖板10的上胶区域100覆盖在电子装置1的显示屏的非显示区域上,该非显示区域即人们常说的“黑边”,上胶区域100的宽度越窄,“黑边”的宽度就能够进一步地做窄;电子装置1还包括听筒,听筒设置在电子装置1的内部,具有发声功能,听筒发出的声音可以通过出音通道200向外界环境传播,装饰件30可以起到隐藏出音通道200和防尘的作用,但不会阻碍声音的传播。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通过在中框20上开设第二凹槽22来避让装饰件30,使得在盖板10正对装饰件30的边缘不再需要开设缺口来避让装饰件30,从而避免了在设计和加工过程中为了预留缺口而增大上胶区域100的宽度,解决了缺口会导致盖板顶缘与中框的粘接宽度需要加大、使得显示屏的显示区域难以向顶部边缘拓展的技术问题,有利于电子装置1的屏占比向更大化的方向发展。
在一个实施例中,盖板10正对装饰件30的边缘的上胶宽度为0.4~0.6毫米。即盖板10的上胶区域100的宽度为0.4~0.6毫米。
具体地,盖板10正对装饰件30的边缘伸入在第一凹槽21内,并且通过在其朝向中框20的表面上涂布第一粘接剂50(参见图6或7),与中框20粘接,其中第一粘接剂50涂布的宽度为0.4~0.6毫米,优选为0.5毫米,既能够使盖板10牢固地粘接在中框20上,又能够确保盖板10的上胶区域100的宽度保持在较小的范围内,使得电子装置1的显示屏的非显示区域有进一步做窄的空间,有利于电子装置1的屏占比向更大化的方向发展。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粘接剂50是液态粘接剂(如光学胶等),采用点胶方式涂布在盖板10正对装饰件30的边缘朝向中框20的表面上,有利于节省成本和防止第一粘接剂50外溢。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中框20上还设置有第三凹槽23,第三凹槽23与第一凹槽21连通,并且自第一凹槽21沿第一方向X延伸;同时,装饰件30包括伸出部32(参见图8,图8为图3中D-D方向的剖面示意图),伸出部32设置在第三凹槽23内,并且伸出部32分别与盖板10和中框20搭接。
具体地,第三凹槽23是为了容纳伸出部32而开设,可以避免伸出部32将盖板10抬升导致盖板10的边缘与中框20之间的间距过大,而影响盖板10与中框20粘接的牢固度;伸出部32嵌入在第三凹槽23内,并且位于盖板10和中框20之间,其中,伸出部32通过第二粘接剂60粘接在中框20上,伸出部32通过第一粘接剂50粘接在盖板10上,从而使得装饰件30的安装更加牢固;装饰件30包括若干个伸出部32,当伸出部32的数量为一个时,伸出部32沿装饰件30的长度方向从装饰件30的一端延伸至装饰件30的另一端,此时在中框20上仅设置有一个第三凹槽23,当伸出部32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伸出部32沿装饰件30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此时在中框20上可以设置有一个第三凹槽23或与伸出部32数量对应的多个第三凹槽23。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粘接剂60可以是泡棉胶或液态粘接剂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盖板10和中框20的搭接宽度与盖板10和伸出部32的搭接宽度相同。即伸出部32嵌入第三凹槽23后,其远离第二凹槽22的端面与中框20的靠近显示模组40的内壁平齐(参见图8),使得在盖板10正对装饰件30的边缘朝向中框20的表面上涂布等宽度的第一粘接剂50,即可同时与中框20和伸出部32牢固地粘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装饰件30还包括装饰本体31,装饰本体31设置在第二凹槽22内并且与中框20搭接,并且在装饰本体31上设置有通孔310,通孔310与出音通道200连通(参见图8),而伸出部32连接在装饰本体31上。
具体地,装饰本体31容纳在第二凹槽22内,从第二凹槽22的外侧往第二凹槽22的里侧看,可以看到装饰本体31的顶面,而装饰本体31的底面通过第二粘接剂60粘接在中框20上,从而将装饰本体31牢固地连接在第二凹槽22内;伸出部32自装饰本体31上朝显示模组40的所在侧延伸形成;通孔310贯通装饰本体31的顶面和底面,以实现出音通道200与外界环境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听筒发出的声音经过出音通道200后可以通过装饰本体31上的通孔310传播到外界环境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中框20位于第二凹槽22底部的表面与中框20位于第三凹槽23底部的表面平齐,同时,装饰本体31与中框20搭接的表面与伸出部32与中框20搭接的表面平齐(参见图8)。即中框20位于第二凹槽22底部的表面与中框20位于第三凹槽23底部的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上,并且伸出部32与中框20搭接的表面与装饰本体31与中框20搭接的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上,从而在安装装饰件30时,便于对装饰件30和中框20进行上胶操作,有利于降低装饰件30和中框20的上胶难度,提升了装饰件30的安装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中框20位于第二凹槽22底部的表面与中框20位于第一凹槽21底部的表面平齐,同时,装饰本体31与中框20搭接的表面高于伸出部32与中框20搭接的表面(参见图9,图9为图3中D-D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即中框20位于第二凹槽22底部的表面与中框20位于第一凹槽21底部的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上,在背离第一方向X的方向上,中框20位于第二凹槽22底部的表面高于中框20位于第三凹槽23底部的表面,即中框20位于第二凹槽22底部的表面与中框20位于第三凹槽23底部的表面之间存在高度差,可以在中框20上形成一台阶,并且装饰本体31与中框20搭接的表面与伸出部32与中框20搭接的表面之间存在高度差,可以在装饰件30上形成另一台阶,从而在中框20的台阶与装饰件30的台阶完成拼接后可以形成相互限位,有助于在安装过程中对装饰件30进行定位,有利于提升装饰件30的安装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当在背离第一方向X的方向上,装饰本体31与中框20搭接的表面高于伸出部32与中框20搭接的表面时,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中框20位于第二凹槽22底部的表面低于中框20位于第一凹槽21底部的表面,并且高于中框20位于第三凹槽23底部的表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背离第一方向X的方向上,中框20位于第二凹槽22底部的表面低于中框20位于第三凹槽23底部的表面,同时,装饰本体31与中框20搭接的表面低于伸出部32与中框20搭接的表面(参见图10,图10为图3中D-D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即中框20位于第二凹槽22底部的表面和中框20位于第三凹槽23底部的表面之间存在高度差,可以在中框20上形成一台阶,并且装饰本体31与中框20搭接的表面与伸出部32与中框20搭接的表面之间存在高度差,可以在装饰件30上形成另一台阶,从而在中框20的台阶与装饰件30的台阶完成拼接后可以形成相互限位,有助于在安装过程中对装饰件30进行定位,有利于提升装饰件30的安装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装饰本体31的顶面与中框20的外表面圆滑过渡。即装饰本体31的边缘的顶面与中框20的边缘的外表面处于同一弧面上,从而使得从装饰本体31的顶面过渡到中框20的外表面、或从中框20的外表面过渡到装饰本体31的顶面时手感圆滑,有利于提升电子装置1的外观和用户的触摸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所谓“外表面”是指露出在外界环境中的表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装饰本体31的顶面与盖板10的外表面圆滑过渡。即装饰本体31的边缘的顶面与盖板10的边缘的外表面处于同一弧面上,从而使得从装饰本体31的顶面过渡到盖板10的外表面、或从盖板10的外表面过渡到装饰本体31的顶面时手感圆滑,有利于提升电子装置1的外观和用户的触摸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装饰本体31的顶面分别与中框20的外表面和盖板10的外表面圆滑过渡。即盖板10的边缘的外表面、装饰本体31的边缘的顶面与中框20的边缘的外表面处于同一弧面上,从而使得从中框20的外表面过渡到装饰本体31的顶面、以及从装饰本体31的顶面过渡到盖板10的外表面时手感圆滑,有利于提升电子装置1的外观和用户的触摸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装饰本体31的顶面为弧面。
具体地,装饰本体31的顶面从靠近盖板10的一侧向远离盖板10的一侧沿弧形的路径延伸。从而避免了装饰本体31的顶面上出现棱或角,有利于提升用户使用时的手感和装饰件30的装饰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装饰本体31包括多个通孔310,多个通孔310沿装饰本体31的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列。
具体地,多个通孔310贯通装饰本体31的顶面和底面,用于连通出音通道200和外界环境,并且多个通孔310在出音通道200的上方沿装饰本体31的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列,从而可以使听筒发出的声音均匀地向外界环境传播。可以理解的是,通孔310可以呈圆形、椭圆形或矩形等各种形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凹槽22沿第二方向Y贯通中框20。即第二凹槽22自第一凹槽21沿远离第一凹槽21的方向贯穿整个中框20,从而既有利于降低第二凹槽22的加工难度,又能够确保中框20位于第二凹槽22底部的表面具有足够大的面积与装饰本体31的底面接触,有利于提升装饰件30与中框20粘接的牢固度。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
显示模组;
中框,所述中框围绕所述显示模组设置,且所述中框设有出音通道、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以及连通于所述第一凹槽并自所述第一凹槽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
盖板,所述盖板覆盖于所述显示模组的上方,且所述盖板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并与所述中框搭接;以及
装饰件,所述装饰件覆盖于所述出音通道的上方,所述装饰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并与所述中框搭接,所述盖板正对所述装饰件的边缘上无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自所述盖板的所在侧朝向所述显示模组的所在侧,并与所述盖板垂直;所述第二方向朝向远离所述显示模组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正对所述装饰件的边缘的上胶宽度为0.4~0.6毫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还设有连通于所述第一凹槽并自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凹槽,所述装饰件包括:
伸出部,所述伸出部设于所述第三凹槽内,并分别与所述中框和所述盖板搭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和所述中框的搭接宽度与所述盖板和所述伸出部的搭接宽度相同。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件还包括:
装饰本体,所述装饰本体设于所述第二凹槽内并与所述中框搭接,所述装饰本体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出音通道连通,所述伸出部连接于所述装饰本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底部的表面与所述中框位于所述第三凹槽底部的表面平齐,所述装饰本体与所述中框搭接的表面与所述伸出部与所述中框搭接的表面平齐。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底部的表面与所述中框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底部的表面平齐,在背离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上,所述装饰本体与所述中框搭接的表面高于所述伸出部与所述中框搭接的表面。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背离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上,所述中框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底部的表面低于所述中框位于所述第三凹槽底部的表面,所述装饰本体与所述中框搭接的表面低于所述伸出部与所述中框搭接的表面。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本体包括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装饰本体的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列。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第二方向贯通所述中框。
CN202110851491.0A 2021-07-27 2021-07-27 电子装置 Active CN1135684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51491.0A CN113568480B (zh) 2021-07-27 2021-07-27 电子装置
PCT/CN2022/102235 WO2023005576A1 (zh) 2021-07-27 2022-06-29 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51491.0A CN113568480B (zh) 2021-07-27 2021-07-27 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8480A true CN113568480A (zh) 2021-10-29
CN113568480B CN113568480B (zh) 2024-02-27

Family

ID=78168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51491.0A Active CN113568480B (zh) 2021-07-27 2021-07-27 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68480B (zh)
WO (1) WO202300557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05576A1 (zh) * 2021-07-27 2023-02-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42888B1 (en) * 2016-04-26 2017-08-22 Kyocera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CN207543153U (zh) * 2017-10-12 2018-06-2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8848206A (zh) * 2018-05-29 2018-11-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9819080A (zh) * 2019-01-21 2019-05-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
CN112738303A (zh) * 2020-12-25 2021-04-30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65076B2 (en) * 1999-02-04 2005-03-08 Palmone, Inc. Electronically-enabled housing apparatus for a computing device
CN109413246B (zh) * 2018-10-24 2021-03-23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0113460B (zh) * 2019-05-28 2021-05-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568480B (zh) * 2021-07-27 2024-02-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42888B1 (en) * 2016-04-26 2017-08-22 Kyocera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CN207543153U (zh) * 2017-10-12 2018-06-2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8848206A (zh) * 2018-05-29 2018-11-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9819080A (zh) * 2019-01-21 2019-05-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
CN112738303A (zh) * 2020-12-25 2021-04-30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05576A1 (zh) * 2021-07-27 2023-02-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8480B (zh) 2024-02-27
WO2023005576A1 (zh) 2023-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13053B1 (ko) 지문 모듈을 구비한 스크린 어셈블리 및 전자 기기
EP3554055B1 (en) Housing assembly of a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housing assembly
EP2723097B1 (en) Microphone module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CN210137348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8924320B (zh) 一种移动终端
WO2018126569A1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框架结构以及包括该框架结构的移动终端
CN106010336B (zh) 遮光胶带、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US9088703B2 (en) Window for preventing camera distortion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13568480B (zh) 电子装置
CN112732013A (zh) 电子设备、显示屏组件及其显示屏盖板
GB2424993A (en) Electronic device construction
CN113037894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0137422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9964150U (zh) 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9964153U (zh) 电子设备
CN209964100U (zh) 移动终端及安装驱动模组
CN210927687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2449033B (zh) 电子设备、显示屏组件及显示屏盖板
CN209964155U (zh) 电子设备
CN106953946A (zh) 终端装置
US10976485B2 (en) Backlight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CN113329108B (zh) 电子设备、显示屏组件及显示屏盖板
CN11033554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18886357U (zh) 安装支架、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2700728A (zh)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