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87172A - 一种屏幕发声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屏幕发声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87172A
CN110087172A CN201910229225.7A CN201910229225A CN110087172A CN 110087172 A CN110087172 A CN 110087172A CN 201910229225 A CN201910229225 A CN 201910229225A CN 110087172 A CN110087172 A CN 1100871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vibrator
hard material
center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2922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87172B (zh
Inventor
黄波
孙宇飞
查鹏
饶明生
李英明
叶千峰
秦仁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2922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871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871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7172A/zh
Priority to EP20779202.9A priority patent/EP3920554B1/en
Priority to PCT/CN2020/079386 priority patent/WO202019245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871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71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02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 H04R7/04Plane diaphragms
    • H04R7/06Plane diaphrag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sections or layers
    • H04R7/10Plane diaphrag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sections or layers comprising superposed layers in contac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2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28Transducer mountings or enclosures modified by provision of mechanical or acoustic impedances, e.g. resonator, damping means
    • H04R1/2807Enclosures comprising vibrating or resonating arrangements
    • H04R1/2811Enclosures comprising vibrating or resonating arrangements for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1/00Transducers of moving-armature or moving-core type
    • H04R11/02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00/00Loudspeakers
    • H04R2400/11Aspects regarding the frame of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40/00Bending wave transducers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R2440/05Aspects relating to the positioning and way or means of mounting of exciters to resonant bending wave pa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40/00Bending wave transducers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R2440/07Loudspeakers using bending wave resonance and pistonic motion to generate sou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1Transducers incorporated or for use in hand-held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PDA's, camer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5Transducers incorporated in visual displaying devices, e.g. televisions, computer displays, laptop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屏幕发声设备,在屏幕下方设置振动器和具有一定杨氏模量和面积大小的硬性物质,该振动器通过该硬性物质带动该屏幕沿垂直于该屏幕的表面的方向振动,可以使得振动器通过硬性物质振动屏幕的过程中,通过硬性物质增加屏幕的振动面积,以尽可能使得屏幕的大部分区域都被振动,以产生更好的振动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屏幕发声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屏幕发声设备。
背景技术
基于全面屏手机以及外观无孔化的设计需求,现有技术提供了利用屏幕的振动产生声音的屏幕发声技术,以替代传统的在手机上开听筒产生声音的技术。屏幕发声技术是利用设置在手机内部的振动器的振动带动屏幕振动,以产生声波,传送入人耳。
目前的屏幕发声技术中,将振动器贴合在手机的中框,振动器通过带动中框来带动屏幕振动,振动效果差。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基于屏幕发声技术的设备,以提高振动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屏幕发声设备,通过在屏幕和振动器之间设置硬性物质,可以有效地提高屏幕的振动效果。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屏幕发声设备,所述屏幕发声设备包括:
屏幕、硬性物质和振动器,其中,
所述硬性物质设置在所述屏幕和所述振动器之间,所述振动器通过所述硬性物质贴合在所述屏幕上,所述振动器通过所述硬性物质带动所述屏幕沿垂直于所述屏幕的表面的方向振动,所述硬性物质的杨氏模量大于预设值,所述硬性物质在所述屏幕的表面的投影的面积大于所述振动器在所述屏幕的表面的投影的面积且小于所述屏幕的表面的面积。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幕发声设备,通过在屏幕下方设置振动器,相比于将振动器贴合在中框的结构,由于不需要振动中框带动屏幕振动,可以增加振动位移、减少能量损耗以及减少了中框和后盖的振动,可以提高振动效果;并且,由于振动器通过具有一定杨氏模量和面积大小的硬性物质贴合在屏幕下方,一方面,可以通过硬性物质更好地支撑屏幕,另一方面,振动器通过硬性物质振动屏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硬性物质增加屏幕的振动面积,以尽可能使得屏幕的大部分区域都被振动,以产生更好的振动效果,尤其针对具有柔性屏的屏幕发声设备,这种设计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再一方面,振动器振动过程中会发热,若振动器的发热部分(例如,设置有线圈的部分)靠近屏幕侧,设置在屏幕和振动器之间的硬性物质可以减缓由于振动器的发热导致的屏幕的损坏的现象。
可选地,所述屏幕发声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屏幕下方的中框,所述中框设置有第一孔或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孔或所述第一凹槽容纳所述振动器。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幕发声设备,通过在中框设置可以容纳振动器的凹槽或孔(例如,第一凹槽或第一孔),利用凹槽或孔在设备的厚度方向的空间补偿振动器占用的设备的厚度方向的空间,可以有效地减少设备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
可选地,在所述屏幕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硬性物质与所述中框朝向所述硬性物质的表面之间具有间隙。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幕发声设备,在屏幕的厚度方向上,通过使得硬性物质和中框之间具有间隙,可以使得硬性物质在沿着屏幕的厚度方向上下振动过程中尽量不接触中框,减少由于不断接触中框带来的噪音,以提高振动效果。
可选地,所述中框还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容纳所述硬性物质。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幕发声设备,通过在中框中设置有容纳硬性物质的凹槽(例如,第二凹槽),利用凹槽在设备的厚度方向的空间补偿硬性物质占用的设备的厚度方向的空间,可以有效地减少设备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
可选地,所述中框设置有所述第一孔,所述振动器在所述中框远离所述屏幕的一侧伸出所述第一孔,以及,
所述屏幕发声设备还包括与所述中框远离所述屏幕的一侧固定连接的支撑装置,所述振动器伸出所述第一孔的表面与所述支撑装置的表面接触。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幕发声设备,在中框设置有容纳振动器的孔(例如,第一孔)的情况下,通过在中框上设置与中框固定连接的支撑装置,可以较好地支撑振动器。
可选地,所述振动器包括沿着所述屏幕的厚度方向分布的第一磁性器件和第二磁性器件,所述第一磁性器件和所述第二磁性器件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一磁性器件与所述硬性物质贴合,所述第二磁性器件与所述支撑装置贴合,所述第一磁性器件或所述第二磁性器件的极性按照第一频率变化,以使得所述第一磁性器件和所述第二磁性器件按照第一频率满足同性相吸或异性相斥的特性。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幕发声设备,通过支撑装置将第二磁性器件固定,通过同性相吸以及异性相斥的特性尽可能使得所有能量推动第一磁性器件上下振动以通过硬性物质带动屏幕振动,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振动效果,提高听音效果。
可选地,所述硬性物质在所述屏幕的表面的投影的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屏幕的表面的面积一半。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幕发声设备,通过使得硬性物质在屏幕的表面的投影的面积小于或等于屏幕的表面的面积的一半,对于在中框中设置用于容纳硬性物质的凹槽的情况,在可以减少设备的基础上,可以尽可能保持中框对屏幕以及其他器件的支撑作用。
可选地,所述屏幕的下表面的周边区域与所述中框的表面通过粘性层贴合,所述粘性层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靠近所述硬性物质,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粘性层除所述第一区域以外的至少部分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区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所述第一方向为由所述粘性层的外侧垂直指向所述粘性层的内侧的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屏幕的表面。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幕发声设备,通过将靠近硬性物质的粘性层在由粘性层的外侧垂直指向粘性层的内侧的方向的尺寸设置的较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中框和屏幕的结合力,减少针对硬性物质的约束,以提高硬性物质的振动位移,从而提高屏幕的振动效果,提高听音效果。
可选地,所述屏幕发声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中框远离所述屏幕的一侧的后盖,所述后盖朝向所述中框的表面的周边区域与所述中框的表面贴合,所述中框设置有容纳所述振动器的第一孔,所述振动器在所述中框远离所述屏幕的一侧伸出所述第一孔,以及,
在所述屏幕的厚度方向上,从所述后盖的端部起始的部分区域与所述屏幕之间的距离是渐变的,并且,所述后盖的端部与所述屏幕之间的距离最大,所述部分区域上放置有所述振动器。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幕发声设备,通过将部分区域作为倾斜部分以放置振动器,可以不需要改变后盖的其他区域与屏幕之间的距离,能够减少设备的部分区域的厚度。
可选地,所述硬性物质除所述硬性物质与所述振动器贴合的区域以外的区域设置有n个孔,n为正整数。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幕发声设备,通过在硬性物质上设置多个孔,可以通过硬性物质上的孔将粘性物质上的空气释放,以使得硬性物质和屏可以更好地贴合。
可选地,所述硬性物质为金属物体,所述硬性物质贴合所述屏幕的表面和/或贴合所述振动器的表面涂覆有绝缘层。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幕发声设备,在硬性物质为金属物质的情况下,通过在硬性物质的表面涂覆有绝缘层,可以尽量避免硬性物质与其附件的器件(例如,屏幕、中框等)形成电容效应,从而尽量保证天线效果。
可选地,所述硬性物质的导热系数大于预设值。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幕发声设备,导热系数较好的硬性物质的导热性能较好,由于振动器振动过程中会发热,若振动器的发热部分靠近屏幕侧,可以通过导热性能较好的硬性物质快速传递振动器产生的热量使得屏幕保护层的铜箔将热量均散开,减缓由于振动器的发热导致的屏幕的损坏的现象。
可选地,所述屏幕的保护层中设置有第三凹槽或第二孔,所述第三凹槽或第二孔容纳所述硬性物质。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幕发声设备,通过在屏幕的保护层中设置凹槽或孔,在不影响屏幕的功能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凹槽或孔容纳硬性物质,可以减少设备的厚度。
可选地,所述硬性物质设置有容纳所述振动器的第四凹槽,所述屏幕的保护层中的第三凹槽或第二孔容纳所述第四凹槽,所述硬性物质除所述第四凹槽以外的区域贴合在所述屏幕下方。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幕发声设备,通过将硬性物质设置为具有能够容纳振动器的凹槽的结构,将该凹槽容纳于屏幕的凹槽或孔中,利用屏幕的保护层以及硬性物质在设备的厚度方向的空间补偿振动器占用的设备的厚度方向的空间,可以有效地减少设备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
此外,振动器在振动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对于导热系数较大的硬性物质而言,若是将硬性物质整体容纳在屏幕的保护层的凹槽或孔中,会降低散热效果,通过将硬性物质设置为具有能够容纳振动器的凹槽的结构,将该凹槽容纳于屏幕的凹槽或孔中,使得硬性物质除第四凹槽以外的区域贴合在屏幕的下方,可以通过硬性物质贴合在屏幕下方的除凹槽以外的区域将热量从屏幕的保护层中的铜箔中散开,既减少了设备的厚度,也增加了散热效果。
可选地,所述屏幕发声设备还包括摄像头,所述硬性物质和所述振动器设置在靠近所述摄像头的位置。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幕发声设备,通过将硬性物质和振动器设置在靠近摄像头的位置,可以满足用户的使用习惯。
可选地,所述屏幕发声设备还包括电池,所述硬性物质和所述振动器在所述屏幕的表面的投影与所述电池在所述屏幕的表面的投影不重合。
可选地,所述屏幕发声设备还包括贴合在所述屏幕下方的屏幕电路板,以及,
所述振动器和所述硬性物质在所述屏幕的表面的投影与所述屏幕电路板在所述屏幕的表面的投影不重合。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幕发声设备,在屏幕的厚度方向上,通过使得振动器和硬性物质这两个部件与屏幕电路板都无堆叠,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设备的厚度,另一方面,尽可能避免了由于振动器和硬性物质的振动可能引起的损坏屏幕电路板的问题,再一方面,尽可能避免了由于器件的堆叠而影响硬性物质和振动器的振动效果的问题。
可选地,所述屏幕发声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屏幕和所述振动器之间的屏幕电路板,所述振动器通过所述硬性物质和所述屏幕电路板贴合在所述屏幕上,以及,
所述屏幕电路板在所述屏幕的表面的投影与所述振动器和所述硬性物质在所述屏幕的表面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幕发声设备,通过使得振动器和硬性物质都与屏幕电路板堆叠,在设备内部的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在满足使用需求。
可选地,所述硬性物质贴合在所述屏幕电路板远离所述屏幕的一侧;或,
所述硬性物质贴合在所述屏幕和所述屏幕电路板之间;或,
所述屏幕电路板的非器件区设置有第三孔,第三孔容纳所述硬性物质。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屏幕发声设备,所述屏幕发声设备包括:
屏幕;
贴合在所述屏幕下方的振动器;
设置在所述屏幕下方的中框,所述中框设置有容纳所述振动器的孔或凹槽,所述振动器带动所述屏幕沿垂直于所述屏幕的表面的方向振动。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幕发声设备,通过在屏幕下方设置振动器,相比于将振动器贴合在中框的结构,由于不需要振动中框带动屏幕振动,可以增加振动位移、减少能量损耗以及减少了后盖的振动,可以提高振动效果;并且,通过在中框中设置能够容纳振动器的孔或凹槽,可以有效地减少设备的厚度。
可选地,所述中框设置有所述孔,所述振动器在所述中框远离所述屏幕的一侧伸出所述孔,以及,
所述屏幕发声设备还包括与所述中框远离所述屏幕的一侧固定连接的支撑装置,所述振动器伸出所述孔的表面与所述支撑装置的表面接触。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幕发声设备,在中框设置有容纳振动器的孔(例如,第一孔)的情况下,通过在中框上设置与中框固定连接的支撑装置,可以较好地支撑振动器。
可选地,所述振动器包括沿着所述屏幕的厚度方向分布的第一磁性器件和第二磁性器件,所述第一磁性器件和所述第二磁性器件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一磁性器件与所述屏幕贴合,所述第二磁性器件与所述支撑装置贴合,所述第一磁性器件或所述第二磁性器件的极性按照第一频率变化,以使得所述第一磁性器件和所述第二磁性器件按照第一频率满足同性相吸或异性相斥的特性。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幕发声设备,通过支撑装置将第二磁性器件固定,通过同性相吸以及异性相斥的特性尽可能使得所有能量推动第一磁性器件上下振动以带动屏幕振动,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振动效果,提高听音效果。
可选地,所述屏幕的下表面的周边区域与所述中框的表面通过粘性层贴合,所述粘性层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靠近所述振动器,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粘性层除所述第一区域以外的至少部分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区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所述第一方向为由所述粘性层的外侧垂直指向所述粘性层的内侧的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屏幕的表面。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幕发声设备,通过将靠近振动器的粘性层在由粘性层的外侧垂直指向粘性层的内侧的方向的尺寸设置的较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中框和屏幕的结合力,减少针对振动器的约束,以提高振动器的振动位移,从而提高屏幕的振动效果,提高听音效果。
可选地,所述屏幕发声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中框远离所述屏幕的一侧的后盖,所述后盖朝向所述中框的表面的周边区域与所述中框的表面贴合,所述中框设置有容纳所述振动器的孔,所述振动器在所述中框远离所述屏幕的一侧伸出所述孔,以及,
在所述屏幕的厚度方向上,从所述后盖的端部起始的部分区域与所述屏幕之间的距离是渐变的,并且,所述后盖的端部与所述屏幕之间的距离最大,所述部分区域上放置有所述振动器。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幕发声设备,通过将部分区域作为倾斜部分以放置振动器,可以不需要改变后盖的其他区域与屏幕之间的距离,能够减少设备的部分区域的厚度。
可选地,所述屏幕的保护层中设置有凹槽或孔,所述保护层中的凹槽或孔容纳所述振动器。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幕发声设备,通过在屏幕的保护层中设置凹槽或孔,在不影响屏幕的功能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凹槽或孔容纳硬性物质,可以减少设备的厚度。
可选地,所述屏幕发声设备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振动器设置在靠近所述摄像头的位置。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幕发声设备,通过将振动器设置在靠近摄像头的位置,可以满足用户的使用习惯。
可选地,所述屏幕发声设备还包括电池,所述振动器在所述屏幕的表面的投影与所述电池在所述屏幕的表面的投影不重合。
可选地,所述屏幕发声设备还包括贴合在所述屏幕下方的屏幕电路板,以及,
所述振动器在所述屏幕的表面的投影与所述屏幕电路板在所述屏幕的表面的投影不重合。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幕发声设备,在屏幕的厚度方向上,通过使得振动器与屏幕电路板无堆叠,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设备的厚度,另一方面,尽可能避免了由于振动器的振动可能引起的损坏屏幕电路板的问题,再一方面,尽可能避免了由于器件的堆叠而影响振动器的振动效果的问题。
可选地,所述屏幕发声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屏幕和所述振动器之间的屏幕电路板,所述振动器通过所述屏幕电路板贴合在所述屏幕上,以及,
所述屏幕电路板在所述屏幕的表面的投影与所述振动器在所述屏幕的表面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幕发声设备,通过使得振动器与屏幕电路板堆叠,在设备内部的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在满足使用需求。
可选地,所述振动器贴合在所述屏幕电路板远离所述屏幕的一侧;或,
所述屏幕电路板的非器件区设置有容纳所述振动器的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屏幕发声设备在yz平面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屏幕发声设备在xy平面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硬性物质和振动器在yz平面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和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屏幕发声设备在xy平面的另一示意性结构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中框在xy平面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7和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屏幕发声设备在yz平面的另一示意性结构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屏幕发声设备的局部区域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屏幕发声设备在yz平面的另一示意性结构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屏幕发声设备在yz平面的另一示意性结构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屏幕发声设备在xy平面的另一示意性结构图。
图14至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屏幕发声设备在yz平面的另一示意性结构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屏幕发声设备在xy平面的另一示意性结构图。
图20至图3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屏幕发声设备在yz平面的另一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屏幕发声设备可以被配置在或本身为任何具有屏幕的设备,例如,该设备可以是手机、Pad、笔记本电脑、智能手表等。
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附图的坐标系进行说明。x、y和z方向两两垂直,一般情况下,设备的长度、宽度和厚度方向是与屏幕的长度、宽度和厚度方向是一致的,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z方向可以理解为设备或配置在设备上的屏幕的厚度方向,y方向可以理解为设备或配置在设备上的屏幕的长度方向,x方向可以理解为设备或配置在设备上的屏幕的宽度方向。
以下,结合图1至图30,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屏幕发声设备做详细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屏幕发声设备在yz平面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屏幕发声设备在xy平面的示意性结构图。
参考图1和图2,屏幕发声设备100包括屏幕110、硬性物质120和振动器130,硬性物质120设置在屏幕110和振动器130之间,振动器130通过硬性物质120贴合在屏幕110上,硬性物质120的杨氏模量大于预设值,并且,硬性物质120在屏幕110的表面的投影的面积大于振动器120在屏幕110的表面的投影的面积且小于屏幕110的表面的面积,振动器130通过硬性物质120带动屏幕110沿垂直于屏幕110的表面的方向振动,以使得屏幕110发声。
其中,振动器130通过硬性物质120贴合在屏幕110上,不仅可以表示振动器130仅通过硬性物质120与屏幕110贴合,即,硬性物质12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屏幕110和振动器130贴合,也可以表示振动器130通过硬性物质120以及其他部件与屏幕110贴合(例如,下文所述的振动器130可以通过屏幕电路板180和硬性物质120贴合在屏幕110上),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
此外,硬性物质120设置在屏幕110和振动器130之间,可以理解为硬性物质的两个表面分别与屏幕的和振动器贴合,其中,硬性物质的表面与屏幕贴合,不仅可以表示硬性物质的表面与屏幕的下表面贴合,也可以表示硬性物质的表面与屏幕的保护层中设置的凹槽或孔的表面贴合,如图15至图17所示,都可以表示硬性物质的表面与屏幕贴合,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屏幕下方设置振动器,相比于将振动器贴合在中框的结构,由于不需要振动中框带动屏幕振动,可以增加振动位移、减少能量损耗以及减少了中框和后盖的振动,可以提高振动效果;并且,由于振动器通过具有一定杨氏模量和面积大小的硬性物质贴合在屏幕下方,一方面,可以通过硬性物质更好地支撑屏幕,另一方面,振动器通过硬性物质振动屏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硬性物质增加屏幕的振动面积,以尽可能使得屏幕的大部分区域都被振动,以产生更好的振动效果,尤其针对具有柔性屏的屏幕发声设备,这种设计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再一方面,振动器在振动过程中会发热,若振动器的发热部分靠近屏幕侧,设置在屏幕和振动器之间的硬性物质可以减缓由于振动器的发热导致的屏幕的损坏的现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要从提高屏幕的振动效果以及减少设备的厚度的角度出发,对屏幕发声设备的各个部件做了相应设计,下面,对各个部件做详细说明。
硬性物质120
硬性物质120的形状可以是各种形状的图形,例如,图2所示的方形,也可以是其他任意形状(例如,不规则形状的图形、圆形灯),此处不做任何限定。
硬性物质120是具有一定杨氏模量的片状固体结构,不容易发生形变,例如,硬性物质120的杨氏模量大于或等于预设值,示例性地,该预设值可以是0.5 Gpa。硬性物质120的材料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玻纤材料等,此处不做任何限定,只要硬性物质120的杨氏模量大于预设值即可,可选地,硬性物质120可以是钢片。
硬性物质120在xy平面的投影的面积大于振动器130在xy平面的投影的面积且小于110屏幕的表面的面积,其中,硬性物质120在xy平面的投影可以完全覆盖振动器130在xy平面的投影,具体地,硬性物质120的在x方向上的尺寸可以大于或等于振动器在x方向上的尺寸,以及,硬性物质120的在y方向上的尺寸可以大于或等于振动器在y方向上的尺寸。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硬性物质120与屏幕110可以通过粘性物质(例如,胶)贴合,一般情况下,粘性物质的贴合可能会在粘性物质上残留一定量的空气,不能很好地将硬性物质120与屏幕110贴合。因此,为了增加屏幕110和硬性物质120的结合力,参考图3,可选地,硬性物质120除硬性物质120与振动器130贴合的区域以外的区域设置有n个孔121,n为正整数。应理解,硬性物质120上的孔可以是任何形状的孔,并不限于图3所示的形状,例如,孔可以是方形或各种不规则图形都可以,此处不做任何限定。
这样,可以通过硬性物质120上的孔将粘性物质上的空气释放,以使得硬性物质120和屏幕110可以更好地贴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硬性物质的靠近屏幕的一侧不需要与硬性物质直接接触的用于起缓冲作用的泡棉层。该泡棉层可以是屏幕的保护层中的泡棉层,也可以是屏幕下方的泡棉层。例如,在硬性屏幕中,硬性屏幕和硬性屏幕下方都不需要泡棉层,在柔性屏幕中,虽然可以在硬性屏幕的铜箔层的上方设置泡棉层,但是,该泡棉层与硬性物质并不直接接触。
如前所述,硬性物质120可以是金属物体,硬性物质120可能会和硬性物质120附件的器件(例如,中框、屏幕等)上形成电容效应,从而影响天线效果。因此,可选地,硬性物质120为金属物体,硬性物质120贴合屏幕110的表面和/或贴合振动器130的表面涂覆有绝缘层。这样,通过在硬性物质120的表面涂覆有绝缘层,可以尽量避免硬性物质120和硬性物质120附件的器件(例如,屏幕110)形成电容效应,从而尽量保证天线效果。
振动器130在振动过程中会发热,若振动器的发热部分靠近屏幕侧,较多的热量可能会损坏屏幕110,因此,可选地,硬性物质120的导热系数大于预设值。
其中,该预设值可以是数值,也可以是一个数值范围。例如,若硬性物质的材料是钢,该预设值可以是15瓦/(米·摄氏度)。
导热系数较好的硬性物质120的导热性能较好,可以通过导热性能较好的硬性物质120快速传递振动器130产生的热量使得屏幕110的保护层中的铜箔将热量均散开,减缓了由于振动器130的发热导致的屏幕110的损坏的现象。
振动器130
振动器130是屏幕发声设备的激励器,通过振动器130的振动,可以实现屏幕110的振动。振动器130可以是任何形式的振动器,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例如,线性振动器或压电陶瓷振动器。
示例性地,以图4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振动器做简单说明。
振动器130可以是磁性器件,磁性器件可以是磁铁,也可以是具有磁性的电路,此处不做任何限定,所有可以产生磁场或具有磁性的器件都可以称为磁性器件。如图4所示,振动器由第一磁性器件131和第二磁性器件132组成,两个磁性器件之间具有间隙,可以通过将第二磁性器件132与其他部件102连接使得第二磁性器件132固定不动,按照一定频率改变第一磁性器件131或第二磁性器件132的极性,使得第一磁性器件131和第二磁性器件132产生同性相吸和异性相斥的效果,例如,保持第一磁性器件131的极性不变,不断改变第二磁性器件132的极性,或者,保持第二磁性器件132的极性不变,不断改变第一磁性器件131的极性,利用磁性器件之间同性相吸和异性相斥的原理,使得第一磁性器件131与第二磁性器件132极性相同时,第一磁性器件131朝着屏幕110侧移动,以顶起屏幕110,在第一磁性器件131与第二磁性器件132极性相反的情况下,第一磁性器件132朝着远离屏幕110侧移动,以恢复屏幕110的位置,这样,周而复始,第一磁性器件131不断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屏幕110上下移动,以实现屏幕110的振动。其中,部件102可以是配置在屏幕发声设备中的任何可以与振动器连接的部件,例如,图5所示的后盖和中框,图10所示的支撑装置等,下文做详细说明,此处不做任何限定。
中框140
中框140设置在屏幕110下方,用于支撑屏幕发声设备的其他内部器件,同时增加系统刚度。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振动器130作为屏幕发声设备的内部器件,可以和中框140有多种位置关系,下面,从减少设备的厚度以及提高振动效果的角度考虑,结合附图,对中框140和振动器130的位置关系做说明。
为了减少设备在z方向上的尺寸,参考图5和图6,中框140中设置有第一孔1410,振动器130容纳在第一孔1410中。在这种情况中,振动器130在中框140远离屏幕110的一侧伸出第一孔1410。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减少设备在z方向上的尺寸,参考图6和图7,可以在中框140中设置第二凹槽142,以容纳硬性物质120。
同理,为了减少设备在z方向上的尺寸,参考图6和图8,中框140中设置有第一凹槽1411,振动器130容纳在第一凹槽1411中。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减少设备在z方向上的尺寸,参考图6和图9,可以在中框140中设置第二凹槽142,以容纳硬性物质120。
可以理解,相比于在中框140中设置凹槽(例如,第一凹槽)的结构,在中框140设置孔(例如,第一孔)的结构更能减少设备在厚度方向的尺寸。
在中框140上设置容纳硬性物质的凹槽的情况下,为了尽可能保持中框140对屏幕以及器件的支撑作用,可选地,硬性物质120在屏幕110的表面的投影的面积小于或等于屏幕110的表面的面积一半。
从提高振动效果的角度考虑,由于可以上下振动的支撑120接触到中框140可能产生较大的噪音,影响振动效果,因此,需要尽可能使得硬性物质120不接触中框140,参考图9,可选地,在屏幕110的厚度方向上,硬性物质120与中框140朝向硬性物质120的表面之间具有间隙101。其中,图9所示为图7所示的局部区域A的示意性结构图。
应理解,在中框140上设置的第一孔或第一凹槽(例如,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的形状可以是各种形状,并不限于图6所示的圆形孔或圆形凹槽,例如,孔或凹槽可以是方形或各种不规则图形,只要能容纳振动器即可,此处不做任何限定。同理,在中框140上设置的第二凹槽可以是各种形状的凹槽,并不限于图6所示的方形凹槽,只要能容纳硬性物质即可,此处不做任何限定。
应理解,一般情况下,在中框140具有第一孔或第一凹槽的情况中,由于硬性物质120的面积大于振动器130的面积,为了减少设备的厚度,可选地,可以在中框140设置容纳硬性物质120的第二凹槽。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振动效果,安装过程中,可以专门为第一中框140与硬性物质120预留第一间隙,尽量避免硬性物质120接触中框140。
可选地,第一间隙在z方向上的尺寸为0.2毫米。
应理解,振动器中的侧面的至少部分区域与中框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便于振动器可以上下振动,其中,振动器的侧面可以是振动器除垂直于屏幕的厚度方向以外的面。例如,参考图5至图9,振动器的侧面的整个区域与中框具有间隙,无接触。再例如,振动器的侧面远离硬性物质的区域可以与中框接触,靠近硬性物质的区域可以与中框具有间隙,无接触。
支撑装置170
对于在中框140设置容纳振动器140的第一孔的结构来说,为了能够较好地支撑且固定振动器140,可选地,参考图10,屏幕发声设备还包括与中框140远离110屏幕的一侧固定连接的支撑装置170,振动器130在中框140远离屏幕110的一侧伸出第一孔1140的表面与支撑装置170的表面接触。示例性地,可以通过螺钉、焊接以及铆钉等任何可以固定多个部件的结构将支撑装置170固定在中框140上,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
支撑装置170可以是各种结构的装置。可选地,参考图11,图11左边的图中,支撑装置170可以包括具有开口的筒状结构171和向外伸出的固定端部172,振动器130放置在该筒状结构171,固定端部172与中框140固定;在图11右边的图中,支撑装置170也可以包括片状结构171和向外伸出的固定端部172,可以通过粘性材料将振动器130贴合在片状结构171上,固定端部172与中框140固定。
如前所述,振动器130可以是图4所示的振动器,在这种结构的振动器中,第一磁性器件131的上表面与硬性物质120的下表面贴合,第一磁性器件131和第二磁性器件132之间存在间隙,第二磁性器件132的下表面与支撑装置170的表面贴合,通过支撑装置170将第二磁性器件132固定,通过同性相吸以及异性相斥的特性尽可能使得所有能量推动第一磁性器件131上下振动以通过硬性物质120带动屏幕110振动,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振动效果,提高听音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种可能的变形方式,也可以将中框140设计为包括支撑装置170的结构,即,将支撑装置170和中框140作为一个整体结构,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上述描述的都是在中框140中设置凹槽或孔以减少设备的厚度的结构,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若不考虑设备的厚度,参考图12,可以在中框140和硬性物质120之间设置振动器130,振动器13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于硬性物质120和中框140贴合。
粘性层15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粘性物质(例如,胶)将中框140和其他部件(例如,屏幕)贴合在一起,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将由粘性物质形成的结构记为粘性层150,具体地,继续参考图5至图12以及图13,屏幕110的下表面的周边区域与中框140的表面通过粘性层150贴合。
为了提高屏幕的振动效果,可选地,继续参考图13,粘性层150包括第一区域151(例如,图13中的区域151-1和区域151-2)和第二区域152,第一区域151靠近硬性物质120,第二区域152为粘性层150除第一区域151以外的至少部分区域,第一区域151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小于第二区域152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第一方向为由粘性层150的外侧垂直指向粘性层150的内侧的方向,第一方向平行于屏幕110的表面。其中,粘性层150除第一区域151以外的至少部分区域表示粘性层150除第一区域151以外的部分区域或全部区域,示例性地,图13中仅示出了全部区域的情况。图13的右边的图是图13左边的图中关于局部区域B的示意性结构图,第一方向即为图13所示的y方向或x方向。
从图13的右边的图可以看出,当中框140和屏幕110通过粘性层150沿着x方向粘合时,第一方向为y方向,靠近硬性物质120的粘性层(例如,区域151-1)在y方向上的尺寸小于远离硬性物质120的粘性层(例如,第二区域152)在y方向上的尺寸,当中框140和屏幕110通过粘性层150沿着y方向粘合时,第一方向为x方向,靠近硬性物质120的粘性层(例如,区域151-2)在x方向上的尺寸小于远离硬性物质120的粘性层(例如,第二区域152)在x方向上的尺寸。
这样,通过将靠近硬性物质的粘性层在由粘性层的外侧垂直指向粘性层的内侧的方向的尺寸设置的较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中框和屏幕的结合力,减少针对硬性物质的约束,以提高硬性物质的振动位移,从而提高屏幕的振动效果,提高听音效果。
后盖160
后盖160用于保护设备,设置在中框140远离屏幕110的一侧,后盖160朝向中框140的表面的周边区域与中框140的表面贴合。参考图5至图12,可以采用粘性物质将后盖160与中框141贴合在一起,在后盖160和中框140之间形成粘性层150。
从减少设备的厚度的角度考虑,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对后盖160做相关设计。参考图14,可选地,中框140设置有容纳振动器130的第一孔1410,振动器130在中框140远离屏幕110的一侧伸出第一孔1410,以及,在屏幕110的厚度方向上,从后盖160的端部起始的部分区域161与屏幕110之间的距离是渐变的,并且,后盖160的端部与屏幕110之间的距离最大,部分区域161上放置有振动器130。
其中,后盖160的端部可以是后盖160在x方向或y方向的端部,具体设计可以参考振动器130的位置,此处不做任何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后盖160分为区域161和区域162,区域161可以理解为后盖160有明显倾斜的区域,区域162可以理解为后盖160中相对较为平坦的区域,区域161上放置有从中框140的第一孔1410中伸出的振动器140。可以看出,通过将区域161作为倾斜部分以放置振动器130,可以不需要改变后盖160的其他区域与屏幕110之间的距离,能够减少设备的部分区域的厚度。
可选地,可以将振动器140的下表面与区域161的上表面贴合,将后盖140作为振动器130的支撑装置,用于支撑振动器130,并且,在振动器130是图4所示的由两个磁性器件构成的振动器时,也能有效地提高振动效果。
屏幕110
屏幕110可以是柔性屏或硬性屏,此处不做任何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从减少设备的厚度的角度考虑,关于屏幕110的相关设计,可以有以下可能的实现方式。
参考图15,可选地,屏幕110的保护层111中设置有第三凹槽或第二孔,第三凹槽或第二孔容纳硬性物质120。其中,屏幕110的保护层可以包括例如铜箔层或泡棉层等对屏幕110的器件层112起到保护作用的至少一个层。
这样,通过在屏幕110的保护层111中设置槽或孔,在不影响屏幕110的功能的情况下,可以容纳硬性物质120,可以减少设备的厚度。
参考图16,可选地,硬性物质120设置有容纳振动器130的第四凹槽,屏幕110的保护层111中的第三凹槽或第二孔容纳第四凹槽121,硬性物质120除第四凹槽121以外的区域122贴合在屏幕110的下方。
其中,垂直于屏幕110的厚度方向,第四凹槽121与屏幕110相对的两个表面贴合,硬性物质120除第四凹槽121以外的区域与屏幕1110相对的两个表面贴合。
这样,通过将硬性物质120设置为具有能够容纳振动器130的凹槽121的结构,将该凹槽121容纳于屏幕110的凹槽或孔中,利用屏幕110的保护层以及硬性物质120在设备的厚度方向的空间补偿振动器130占用的设备的厚度方向的空间,可以有效地减少设备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
一般情况下,导热系数较大的硬性物质的材质较软,为了保证硬性物质的强度,可以设计厚度较大的硬性物质,进一步,为了减少设备的厚度,可以设计例如图15所示的设备,即,将硬性物质容纳于屏幕的保护层中,但是,这样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振动器产生的热量不能从屏幕的保护层中的铜箔中散开。因此,通过将硬性物质设置为具有能够容纳振动器的凹槽的结构,将该凹槽容纳于屏幕的凹槽或孔中,使得硬性物质除第四凹槽以外的区域贴合在屏幕的下方,可以通过硬性物质贴合在屏幕下方的除凹槽以外的区域将热量从屏幕的保护层中的铜箔中散开,既减少了设备的厚度,也增加了散热效果。
上述,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部件做了详细说明,其中,各个部件的结构可以结合设计,也可以单独设计,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例如,参考图17,可以同时在中框上设置容纳振动器和硬性物质的凹槽或孔和在屏幕中设置容纳硬性物质的凹槽或孔。再例如,参考图18,可以同时在中框上设置容纳振动器和硬性物质的凹槽或孔和在后盖上设置倾斜区域。再例如,可以同时在屏幕电路板上设置容纳硬性物质的凹槽或孔和在中框上设置容纳硬性物质和振动器的凹槽或孔。
以下,综合上述部件,对屏幕发声设备的其他设计做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硬性物质120和振动器130可以放置在设备中的任何位置,只要不影响其他器件的正常工作即可。
一般情况下,为了满足用户的使用习惯,可选地,屏幕发声设备包括摄像头,硬性物质120和振动器130设置在靠近摄像头的位置。
一般情况下,摄像头会设置在屏幕在xy平面的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假设,将设置摄像头的区域记为上半区域,则振动器130也会设置在上半区域。
因此,通过将硬性物质和振动器设置在靠近摄像头的位置,可以满足用户的使用习惯。
参考图5至图12,屏幕发声设置还包括贴合在屏幕110下方的屏幕电路板180,一般情况下,屏幕电路板180会设置在屏幕110的下半区域。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硬性物质120和振动器130可以设置在靠近屏幕电路板180的位置。
下面,对硬性物质120和振动器130设置在靠近屏幕电路板180的位置的结构做详细说明。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考图19,振动器130和硬性物质120在屏幕110的表面的投影与屏幕电路板180在屏幕110表面的投影不重合。
也就是说,在z方向上,振动器130和硬性物质120这两个部件与屏幕电路板180都无堆叠,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设备的厚度,另一方面,尽可能避免了由于振动器和硬性物质的振动可能引起的损坏屏幕电路板的问题,再一方面,尽可能避免了由于器件的堆叠而影响硬性物质和振动器的振动效果的问题。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屏幕发声设备还包括设置在屏幕110和振动器130之间的屏幕电路板180,振动器130通过硬性物质120和屏幕电路板180贴合在屏幕110上,以及,屏幕电路板180在屏幕110的表面的投影与振动器130和硬性物质120在屏幕110的表面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其中,至少部分重合表示部分重合和全部重合,全部重合可以表示屏幕电路板180在屏幕110的表面的投影包围振动器130和硬性物质120在屏幕110的表面的投影,也可以表示屏幕电路板180在屏幕110的表面的投影与振动器130或硬性物质120在屏幕110的表面的投影完全重合。也就是说,与第一种设计方式刚好相反,在z方向上,振动器130和硬性物质120这两个部件与屏幕电路板180都堆叠,在这种结构中,屏幕电路板180设置在屏幕110和振动器130之间,振动器130通过硬性物质120和屏幕电路板180与屏幕110贴合。
因此,通过使得振动器和硬性物质都与屏幕电路板堆叠,在设备内部的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在满足使用需求。
下面,结合图20至图22,对在z方向上振动器130和硬性物质120都与屏幕电路板180堆叠的结构做说明。
参考图20,可选地,硬性物质120贴合在屏幕电路板180远离屏幕110的一侧。
其中,屏幕电路板180远离屏幕110的一侧表示屏幕电路板180的下表面,硬性物质120的上表面与屏幕电路板180的下表面贴合。
可选地,硬性物质120与屏幕电路板180的非器件区贴合,以避免由于硬性物质120的振动而损坏屏幕电路板180的器件。
参考图21,可选地,硬性物质120贴合在屏幕110和屏幕电路板180之间。
也就是说,硬性物质120的上表面与屏幕110贴合,硬性物质120的下表面与振动器130贴合。
可选地,硬性物质120与屏幕电路板180的非器件区贴合,以避免由于硬性物质120的振动而损坏屏幕电路板180的器件。
参考图22,屏幕电路板180的非器件区设置有第三孔,第三孔容纳硬性物质120。
在该结构中,可以先在屏幕电路板180中设置第三孔,在第三孔以外的区域设置器件以及走线。
图22所示的第三孔与硬性物质和振动器的位置关系仅为示例性说明,例如,若屏幕电路板180在z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硬性物质120在z方向上的尺寸,硬性物质120完全伸入屏幕电路板180中,也可以将振动器130的一部分也伸入第三孔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硬性物质120和振动器130都与屏幕电路板280在z方向上堆叠的结构中,硬性物质120和振动器130与中框140、后盖160、粘性层150等其他部件的位置关系和连接关系都可以参考上文图2至图18对应的实施例中这几个部件的位置关系和连接关系,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具体描述可以参考上文的相关描述,为了简洁,不再赘述。例如,参考图23,硬性物质120、振动器130与中框140、支撑装置170的位置关系和连接关系可以对应图10中这几个部件的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屏幕发声设备可以包括多个振动器和多个硬性物质,一个振动器对应一个硬性物质,每个振动器和对应的硬性物质的位置关系和连接关系都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以及,每个振动器和对应的硬性物质与其他器件(例如,屏幕、中框、后盖、支撑装置等)的位置关系和连接关系都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例如,参考图24,可以在设备沿着y方向的中心线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硬性物质120和振动器130。其中,每个硬性物质120和振动器130的设计以及硬性物质120和振动器130与其他部件(例如,中框140、后盖160、支撑装置170等)的设计都可以参考图1至图22对应的实施例的设计,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
需要指出的是,在屏幕发声设备包括多个硬性物质和多个振动器的结构中,在结构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将一部分硬性物质和振动器设置在靠近屏幕电路板的位置。继续参考图24,若将中心线的一侧的区域记为设备的上半区域,将中心线的另一侧的区域记为设备的下半区域,一个硬性物质120和振动器130设置在上半区域,一个硬性物质120和振动器130设置在下半区域,假设,屏幕电路板180位于下半区域,硬性物质120和振动器130不可避免地靠近屏幕电路板180,可以参考图19至图22对应的实施例设置硬性物质120、振动器130和屏幕电路板180之间的位置关系和连接关系,参考图2至图18中硬性物质120、振动器130与中框140、粘性层150、后盖160和支撑装置170等部件的位置关系和连接关系设置这几个部件的关系。
以上,结合图1至图24,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屏幕发声设备做了详细说明,下面,结合图25至图30,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屏幕发声设备做详细说明。其中,图25至图30对应的屏幕发声设备与图1至图24的最大区别在于没有硬性物质。
参考图25和图26,屏幕发声设备200包括屏幕210,贴合在屏幕210下方的振动器230,设置在屏幕210下方的中框240,中框240设置有容纳振动器230的孔或凹槽,振动器230带动屏幕210沿垂直于屏幕210的表面的方向振动。其中,图25所示的是在中框240中设置孔的结构,图26所示的是在中框240中设置凹槽的结构。
这样,通过在屏幕下方设置振动器,相比于将振动器贴合在中框的结构,由于不需要振动中框带动屏幕振动,可以增加振动位移、减少能量损耗以及减少了后盖的振动,可以提高振动效果;并且,通过在中框中设置能够容纳振动器的孔或凹槽,可以有效地减少设备的厚度。
为了能够较好地支撑且固定振动器240,参考图27,可选地,中框240设置有孔,振动器230在中框240远离屏幕210的一侧伸出孔,以及,
屏幕发声设备还包括与中框240远离屏幕210的一侧固定连接的支撑装置270,振动器240伸出孔的表面与支撑装置270的表面接触。
其中,关于振动器和支撑装置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上文的相关描述,为了简洁,不再赘述。
继续参考图25至27以及图13,为了提高屏幕的振动效果,可选地,屏幕210的下表面的周边区域与中框240的表面通过粘性层250贴合,粘性层250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靠近振动器230,第二区域为粘性层250除第一区域以外的至少部分区域,第一区域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小于第二区域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第一方向为由粘性层250的外侧垂直指向粘性层250的内侧的方向,第一方向平行于屏幕210的表面。
其中,关于粘性层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上文的相关描述,粘性层250的第一区域可以对应上文中粘性层150的第一区域251,粘性层250的第二区域可以对应上文中粘性层150的第二区域252,为了简洁,不再赘述。
为了减少设备的厚度,可选地,屏幕发声设备还包括设置在中框240远离屏幕210的一侧的后盖,后盖朝向中框240的表面的周边区域与中框240的表面贴合,中框240设置有容纳振动器230的孔,振动器230在中框240远离屏幕210的一侧伸出孔,以及,在屏幕210的厚度方向上,从后盖的端部起始的部分区域与屏幕210之间的距离是渐变的,并且,后盖的端部与屏幕20之间的距离最大,部分区域上放置有振动器23。
其中,后盖可以上文图14对应的后盖160,后盖的部分区域可以对应图14对应的后盖160的部分区域161,关于后盖、振动器和中框之间的关系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上文的相关描述,为了简洁,不再赘述。
为了减少设备的厚度,参考图28,可选地,屏幕210的保护层212中设置有凹槽或孔,保护层212中的凹槽或孔容纳振动器230。其中,屏幕210的保护层可以包括例如铜箔层或泡棉层等对屏幕210的器件层212起到保护作用的至少一个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振动器230可以放置在设备中的任何位置,只要不影响其他器件的正常工作即可。
可选地,屏幕发声设备包括摄像头,振动器230设置在靠近摄像头的位置。
其中,关于摄像头和振动器的关系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上文的相关描述,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继续参考图25至图27,屏幕发声设置还包括贴合在屏幕210下方的屏幕电路板280,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振动器230也可以设置在靠近屏幕电路板280的位置。
下面,对硬性物质220和振动器230设置在靠近屏幕电路板280的位置的结构做详细说明。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继续参考图19,屏幕发声设备还包括贴合在屏幕210下方的屏幕电路板280,振动器230在屏幕210的表面的投影与屏幕电路板280在屏幕210表面的投影不重合。
也就是说,在z方向上,振动器230与屏幕电路板280都无堆叠,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设备的厚度,另一方面,减少了由于振动器的振动可能引起的损坏屏幕电路板的问题,再一方面,减少了由于器件的堆叠而影响振动器的振动效果的问题
其中,图19中的振动器、屏幕、屏幕电路板都可以类比于这里的振动器230、屏幕210和屏幕电路板280。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屏幕发声设备还包括设置在屏幕210和振动器230之间的屏幕电路板280,振动器230通过屏幕电路280板贴合在屏幕210上,以及,振动器230在屏幕210的表面的投影与屏幕电路板280在屏幕210的表面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也就是说,与第一种设计方式刚好相反,在z方向上,振动器230与屏幕电路板280堆叠设置,其中,至少部分重合表示部分重合和全部重合,全部重合可以表示屏幕电路板280在屏幕210的表面的投影包围振动器230在屏幕210的表面的投影,也可以表示屏幕电路板280在屏幕210的表面的投影与振动器230在屏幕210的表面的投影完全重合。在这种结构中,屏幕电路板280设置在屏幕210和振动器230之间,振动器230通过屏幕电路板280与屏幕210贴合。
因此,通过使得振动器与屏幕电路板都堆叠,在设备内部的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在满足使用需求。
下面,结合图29至图30,对在z方向上振动器230与屏幕电路板280堆叠的结构做说明。
参考图29,可选地,振动器230贴合在屏幕电路板280远离屏幕210的一侧。
其中,屏幕电路板280远离屏幕210的一侧表示屏幕电路板280的下表面,振动器230的上表面与屏幕电路板280的下表面贴合。
可选地,振动器230与屏幕电路板280的非器件区贴合,以避免由于振动器230的振动而损坏屏幕电路板280的器件。
参考图30,可选地,屏幕电路板280的非器件区设置有容纳振动器230的孔。
在该结构中,可以先在屏幕电路板280中设置孔,在孔以外的区域设置器件以及走线。
需要说明的是,在振动器与屏幕电路板在z方向上堆叠的结构中,振动器与中框、后盖、粘性层等其他部件的位置关系和连接关系都可以参考上文关于这几个部件的位置关系和连接关系,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具体描述可以参考上文的相关描述,为了简洁,不再赘述。
同理,屏幕发声设备可以包括多个振动器,每个振动器与其他器件(例如,屏幕、中框、后盖、支撑装置等)的位置关系和连接关系都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例如,可以在设备沿着y方向的中心线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振动器。其中,振动器的设计以及振动器与其他部件(例如,屏幕、中框、后盖、支撑装置等)的设计都可以参考图25至图30对应的实施例的设计,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
需要指出的是,在屏幕发声设备包括多个振动器的结构中,在结构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将一部分振动器设置在靠近屏幕电路板的位置。假设,屏幕发声设备包括两个振动器,若将中心线的一侧的区域记为设备的上半区域,将中心线的另一侧的区域记为设备的下半区域,一个振动器设置在上半区域,另一个振动器设置在下半区域,假设,屏幕电路板位于下半区域,振动器不可避免地靠近屏幕电路板,可以参考图29至图30对应的实施例设置振动器和屏幕电路板之间的位置关系和连接关系,参考图25至图28中振动器与中框、粘性层、后盖和支撑装置等部件的位置关系和连接关系设置这几个部件的关系。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6)

1.一种屏幕发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发声设备包括:
屏幕、硬性物质和振动器,其中,
所述硬性物质设置在所述屏幕和所述振动器之间,所述振动器通过所述硬性物质贴合在所述屏幕上,所述振动器通过所述硬性物质带动所述屏幕沿垂直于所述屏幕的表面的方向振动,所述硬性物质的杨氏模量大于预设值,所述硬性物质在所述屏幕的表面的投影的面积大于所述振动器在所述屏幕的表面的投影的面积且小于所述屏幕的表面的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发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发声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屏幕下方的中框,所述中框设置有第一孔或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孔或所述第一凹槽容纳所述振动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幕发声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屏幕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硬性物质与所述中框朝向所述硬性物质的表面之间具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屏幕发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还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容纳所述硬性物质。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屏幕发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设置有所述第一孔,所述振动器在所述中框远离所述屏幕的一侧伸出所述第一孔,以及,
所述屏幕发声设备还包括与所述中框远离所述屏幕的一侧固定连接的支撑装置,所述振动器伸出所述第一孔的表面与所述支撑装置的表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屏幕发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性物质在所述屏幕的表面的投影的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屏幕的表面的面积一半。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屏幕发声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幕的下表面的周边区域与所述中框的表面通过粘性层贴合,所述粘性层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靠近所述硬性物质,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粘性层除所述第一区域以外的至少部分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区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所述第一方向为由所述粘性层的外侧垂直指向所述粘性层的内侧的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屏幕的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屏幕发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发声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中框远离所述屏幕的一侧的后盖,所述后盖朝向所述中框的表面的周边区域与所述中框的表面贴合,所述中框设置有容纳所述振动器的第一孔,所述振动器在所述中框远离所述屏幕的一侧伸出所述第一孔,以及,
在所述屏幕的厚度方向上,从所述后盖的端部起始的部分区域与所述屏幕之间的距离是渐变的,并且,所述后盖的端部与所述屏幕之间的距离最大,所述部分区域上放置有所述振动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屏幕发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性物质除所述硬性物质与所述振动器贴合的区域以外的区域设置有n个孔,n为正整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屏幕发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性物质为金属物体,所述硬性物质贴合所述屏幕的表面和/或贴合所述振动器的表面涂覆有绝缘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屏幕发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性物质的导热系数大于预设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屏幕发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的保护层中设置有第三凹槽或第二孔,所述第三凹槽或第二孔容纳所述硬性物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屏幕发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性物质设置有容纳所述振动器的第四凹槽,所述屏幕的保护层中的第三凹槽或第二孔容纳所述第四凹槽,所述硬性物质除所述第四凹槽以外的区域贴合在所述屏幕的下方。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屏幕发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发声设备还包括摄像头,所述硬性物质和所述振动器设置在靠近所述摄像头的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屏幕发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发声设备还包括贴合在所述屏幕下方的屏幕电路板,以及,
所述振动器和所述硬性物质在所述屏幕的表面的投影与所述屏幕电路板在所述屏幕的表面的投影不重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屏幕发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发声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屏幕和所述振动器之间的屏幕电路板,所述振动器通过所述硬性物质和所述屏幕电路板贴合在所述屏幕上,以及,
所述屏幕电路板在所述屏幕的表面的投影与所述振动器和所述硬性物质在所述屏幕的表面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屏幕发声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性物质贴合在所述屏幕电路板远离所述屏幕的一侧;或,
所述硬性物质贴合在所述屏幕和所述屏幕电路板之间;或,
所述屏幕电路板的非器件区设置有第三孔,第三孔容纳所述硬性物质。
18.一种屏幕发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发声设备包括:
屏幕;
贴合在所述屏幕下方的振动器;
设置在所述屏幕下方的中框,所述中框设置有容纳所述振动器的孔或凹槽,所述振动器带动所述屏幕沿垂直于所述屏幕的表面的方向振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屏幕发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设置有所述孔,所述振动器在所述中框远离所述屏幕的一侧伸出所述孔,以及,
所述屏幕发声设备还包括与所述中框远离所述屏幕的一侧固定连接的支撑装置,所述振动器伸出所述孔的表面与所述支撑装置的表面接触。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屏幕发声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幕的下表面的周边区域与所述中框的表面通过粘性层贴合,所述粘性层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靠近所述振动器,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粘性层除所述第一区域以外的至少部分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区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所述第一方向为由所述粘性层的外侧垂直指向所述粘性层的内侧的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屏幕的表面。
21.根据权利要求18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屏幕发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发声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中框远离所述屏幕的一侧的后盖,所述后盖朝向所述中框的表面的周边区域与所述中框的表面贴合,所述中框设置有容纳所述振动器的孔,所述振动器在所述中框远离所述屏幕的一侧伸出所述孔,以及,
在所述屏幕的厚度方向上,从所述后盖的端部起始的部分区域与所述屏幕之间的距离是渐变的,并且,所述后盖的端部与所述屏幕之间的距离最大,所述部分区域上放置有所述振动器。
22.根据权利要求18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屏幕发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的保护层中设置有凹槽或孔,所述保护层中的凹槽或孔容纳所述振动器。
23.根据权利要求18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屏幕发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发声设备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振动器设置在靠近所述摄像头的位置。
24.根据权利要求18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屏幕发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发声设备还包括贴合在所述屏幕下方的屏幕电路板,以及,
所述振动器在所述屏幕的表面的投影与所述屏幕电路板在所述屏幕的表面的投影不重合。
25.根据权利要求18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屏幕发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发声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屏幕和所述振动器之间的屏幕电路板,所述振动器通过所述屏幕电路板贴合在所述屏幕上,以及,
所述屏幕电路板在所述屏幕的表面的投影与所述振动器在所述屏幕的表面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屏幕发声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器贴合在所述屏幕电路板远离所述屏幕的一侧;或,
所述屏幕电路板的非器件区设置有容纳所述振动器的孔。
CN201910229225.7A 2019-03-25 2019-03-25 一种屏幕发声设备 Active CN1100871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29225.7A CN110087172B (zh) 2019-03-25 2019-03-25 一种屏幕发声设备
EP20779202.9A EP3920554B1 (en) 2019-03-25 2020-03-14 Screen sound-generating device
PCT/CN2020/079386 WO2020192457A1 (zh) 2019-03-25 2020-03-14 一种屏幕发声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29225.7A CN110087172B (zh) 2019-03-25 2019-03-25 一种屏幕发声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7172A true CN110087172A (zh) 2019-08-02
CN110087172B CN110087172B (zh) 2021-10-15

Family

ID=67413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29225.7A Active CN110087172B (zh) 2019-03-25 2019-03-25 一种屏幕发声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920554B1 (zh)
CN (1) CN110087172B (zh)
WO (1) WO2020192457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47643A (zh) * 2019-12-30 2020-05-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振动发声组件、电子设备及振动发声组件的装配方法
CN111163397A (zh) * 2020-01-17 2020-05-15 西安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发声结构及手机终端
WO2020192457A1 (zh) * 2019-03-25 2020-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发声设备
WO2021047300A1 (zh) * 2019-09-12 2021-03-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终端
CN113472918A (zh) * 2020-03-30 2021-10-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EP4024897A4 (en) * 2019-09-06 2022-10-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OBILE TERMINAL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28962A1 (en) * 2008-09-19 2011-09-22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Haptic Chair Sound Enhancing System With Audiovisual Display
CN203086644U (zh) * 2013-01-04 2013-07-24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屏幕发声器
CN203206465U (zh) * 2013-03-20 2013-09-18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屏幕发声装置
CN203352639U (zh) * 2013-06-04 2013-12-18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屏幕发声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移动终端
US20140301596A1 (en) * 2013-04-05 2014-10-09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Screen sounder
US20150341714A1 (en) * 2014-05-20 2015-11-2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WO2015199140A1 (ja) * 2014-06-26 2015-12-30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CN108124218A (zh) * 2016-11-30 2018-06-0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面板振动型发声显示装置
CN108566592A (zh) * 2018-04-28 2018-09-2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屏幕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8600457A (zh) * 2018-04-28 2018-09-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8810765A (zh) * 2018-08-01 2018-11-13 刘博文 电子显示设备以及电子设备
CN108881523A (zh) * 2018-04-28 2018-11-23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显示设备以及电子设备
CN109032257A (zh) * 2018-08-10 2018-12-18 刘博文 电子显示设备以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66102B1 (ko) * 2017-05-31 2021-06-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0087172B (zh) * 2019-03-25 2021-10-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发声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28962A1 (en) * 2008-09-19 2011-09-22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Haptic Chair Sound Enhancing System With Audiovisual Display
CN203086644U (zh) * 2013-01-04 2013-07-24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屏幕发声器
CN203206465U (zh) * 2013-03-20 2013-09-18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屏幕发声装置
US20140301596A1 (en) * 2013-04-05 2014-10-09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Screen sounder
CN203352639U (zh) * 2013-06-04 2013-12-18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屏幕发声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移动终端
US20150341714A1 (en) * 2014-05-20 2015-11-2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WO2015199140A1 (ja) * 2014-06-26 2015-12-30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CN108124218A (zh) * 2016-11-30 2018-06-0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面板振动型发声显示装置
CN108566592A (zh) * 2018-04-28 2018-09-2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屏幕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8600457A (zh) * 2018-04-28 2018-09-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8881523A (zh) * 2018-04-28 2018-11-23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显示设备以及电子设备
CN108810765A (zh) * 2018-08-01 2018-11-13 刘博文 电子显示设备以及电子设备
CN109032257A (zh) * 2018-08-10 2018-12-18 刘博文 电子显示设备以及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范敏等: "基于振动声学理论的瓷支柱绝缘子检测法", 《湖南电力》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92457A1 (zh) * 2019-03-25 2020-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发声设备
EP4024897A4 (en) * 2019-09-06 2022-10-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OBILE TERMINAL
WO2021047300A1 (zh) * 2019-09-12 2021-03-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终端
CN111147643A (zh) * 2019-12-30 2020-05-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振动发声组件、电子设备及振动发声组件的装配方法
CN111163397A (zh) * 2020-01-17 2020-05-15 西安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发声结构及手机终端
CN113472918A (zh) * 2020-03-30 2021-10-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472918B (zh) * 2020-03-30 2023-12-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20554A1 (en) 2021-12-08
EP3920554A4 (en) 2022-03-30
CN110087172B (zh) 2021-10-15
EP3920554B1 (en) 2023-10-11
WO2020192457A1 (zh) 2020-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87172A (zh) 一种屏幕发声设备
KR101514358B1 (ko) 압전 진동 장치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휴대단말
JP5654697B2 (ja) 電子機器、パネルユニット、電子機器用ユニット
KR101487272B1 (ko) 압전 진동 장치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휴대단말
US913130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983878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sound coupling
US20060093165A1 (en) Flat panel speaker
US20100165794A1 (en) Piezoelectric actua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04023436A (ja) 圧電スピーカ
MX2014010186A (es) Dispositivo electronico.
US9774958B2 (en) Unit,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lectronic device
CN104137570B (zh) 声音产生器、声音产生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MX2014011441A (es) Dispositivo electronico.
JP2009211417A (ja) タッチパネル入力装置
CN105900454B (zh) 音响产生器、音响产生装置、便携式终端以及电子设备
US9510104B2 (en)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utilizing same
KR102489468B1 (ko) 연장형 댐퍼를 갖는 분산 모드 라우드스피커용 액추에이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시스템
JP2005303938A (ja) パネル音響発生装置
KR100510071B1 (ko) 압전 진동체를 이용한 전자음향장치
TW201815172A (zh) 聲音振動產生裝置以及電子機器
KR100759459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9361992A (zh) 按键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KR200329917Y1 (ko) 압전 진동체를 이용한 전자음향장치
JP2021027580A (ja) 圧電スピーカー
JP2009146916A (ja) 圧電ファ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