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67181A - 盖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盖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67181A
CN110267181A CN201910480631.0A CN201910480631A CN110267181A CN 110267181 A CN110267181 A CN 110267181A CN 201910480631 A CN201910480631 A CN 201910480631A CN 110267181 A CN110267181 A CN 1102671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r
cover board
layer
proof part
sound p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8063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67181B (zh
Inventor
周永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8063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671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671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71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671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71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7/00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Electrostrictive transduc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For Audible Ba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盖板和显示装置,盖板包括保护部、发声部和连接端子,发声部设置在保护部一侧,发声部设置有激励器;连接端子与激励器连接,用于将外界驱动信号传输至激励器,以驱动激励器振动发声。本发明通过将发声部和保护部集成在同一层中,使得盖板同时起到保护显示面板和振动发声的作用,不需要额外设置激励器,进而减薄了显示装置的厚度。

Description

盖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盖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提高电子产品屏占比,取消电子元件顶部的听筒,采用屏幕发声的技术成为发展趋势,然而现有的屏幕发声技术通常在显示面板下设置外挂的激励器,从而导致整个显示模组厚度较大,不能满足轻薄的需求。
因此,现有的显示装置存在厚度较大的技术问题,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盖板和显示装置,以缓解现有的显示装置厚度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盖板,包括:
保护部;
发声部,设置在所述保护部一侧,所述发声部设置有激励器;
连接端子,与所述激励器连接,用于将外界驱动信号传输至所述激励器,以驱动所述激励器振动发声。
在本发明的盖板中,所述发声部包括至少两个激励器,相邻的所述激励器之间设置有第一隔音部。
在本发明的盖板中,所述第一隔音部的形状为矩形、波形或弧形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盖板中,所述保护部与所述发声部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隔音部。
在本发明的盖板中,所述第一隔音部和所述第二隔音部的材料为柔性材料。
在本发明的盖板中,所述激励器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第一压电材料层和第二电极层。
在本发明的盖板中,在所述第二电极层远离所述第一压电材料层的一侧,所述激励器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压电材料层与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压电材料层对应的第三电极层,所述第二压电材料层与所述第三电极层交替层叠设置。
在本发明的盖板中,所述第一电极层远离所述第一压电材料层的一侧还设置有相互不接触的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同层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两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
盖板,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上,包括保护部、发声部和连接端子,所述发声部设置在所述保护部一侧,所述发声部设置有激励器,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激励器连接,用于将外界驱动信号传输至所述激励器,以驱动所述激励器振动发声:
驱动电路,与所述连接端子连接,用于提供外界驱动信号。
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所述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或OLED显示面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一种盖板和显示装置,盖板包括保护部、发声部和连接端子,所述发声部设置在所述保护部一侧,所述发声部设置有激励器;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激励器连接,用于将外界驱动信号传输至所述激励器,以驱动所述激励器振动发声。本发明通过将发声部和保护部集成在同一层中,使得盖板同时起到保护显示面板和振动发声的作用,不需要额外设置激励器,进而减薄了显示装置的厚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激励器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激励器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激励器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激励器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在图中,结构相近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表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盖板和显示装置,以缓解现有的显示装置厚度较大的技术问题。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盖板10包括保护部、发声部11和连接端子12。
发声部11设置在保护部一侧,发声部11设置有激励器,激励器通过振动,会带动周围的空气振动,最终发出声音,传到人耳当中。可以仅设置一个激励器,也可以设置至少两个激励器,当设置多个激励器时,多个输出位置的结构发声效果更加优异。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第一激励器101、第二激励器102以及第三激励器103,其中左右两边的第一激励器101和第三激励器103用于产生高音,而中间的第二激励器102用于产生低音,三颗激励器同时工作,从而改善了单颗压电激励器的低频效果差的问题。
当盖板10放置在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上时,发声部11对应全面屏显示装置中人耳靠近的区域(类似于非全面屏显示装置中听筒的位置)。发声部11以外的部分为盖板10的保护部,保护部设置有保护层130,保护层130的材料为透明材料,如玻璃、透明树脂等。
发声部11形成在保护部一侧,在形成盖板10时,可以先形成整面的保护层130,然后将处于发声部11所在区域的保护层130去除一定的深度,再在上面设置激励器;也可以先提供一衬底,再在衬底上保护部所在区域形成保护层130,在发声部11所在区域设置激励器。
连接端子12与激励器连接,用于将外界驱动信号传输至激励器,以驱动激励器振动发声。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端子12包括第一连接端子121、第二连接端子122以及第三连接端子123,其中第一连接端子121与第一激励器101连接,第二连接端子122与第二激励器102连接,第三连接端子123与第三激励器103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盖板10也可以只设置一个连接端子12,第一激励器101、第二激励器102以及第三激励器103可以同时与一个连接端子12连接,连接端子12将外界驱动信号分别传输至三个激励器,以驱动每个激励器振动发声。
盖板10通常放置在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上,用于保护显示面板。在现有的显示装置中,盖板10仅能起到保护的作用,当需要屏幕发声时,还需要在显示面板下设置外挂的激励器,从而导致整个显示模组厚度较大,不能满足轻薄的需求。
本发明通过将发声部中激励器与保护部都设置在盖板10中,使得盖板10可以同时保护显示面板和振动发声,不需要再额外地设置外挂激励器,当盖板10应用在显示装置时,可以减薄显示装置的厚度。同时这种盖板10结构简单,也易于制造,提高了生产效率。
如图1所示,相邻的激励器之间设置有第一隔音部。第一隔音部包括第一子隔音部111和第二子隔音部112,其中第一子隔音部111设置在第一激励器101和第二激励器102之间,第二子隔音部设置在第二激励器102和第三激励器103之间。在相邻的激励器之间设置第一隔音部,可以消除两颗激励器之间声音的相互干扰,实现立体声,提高了音质和用户体验。
保护部与发声部11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隔音部,第二隔音部可以位于保护部、或者位于发声部11、或者同时位于保护部和发声部11的交界处,第二隔音部将发声部11中的第一隔音部和激励器与保护部隔开。
由于当盖板10放置在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上时,发声部11对应全面屏显示装置中人耳靠近的区域(类似于非全面屏显示装置中听筒的位置),该区域的大小可根据需要设置。当发声部11所在的区域较小时,如图1所示,发声部11下方、左方和右方的区域均属于保护部。此时,第二隔音部包括第三子隔音部113、第四子隔音部114以及第五子隔音部115,其中第三子隔音部113设置在盖板10的左侧边与第一激励器101之间,第四子隔音部114设置在盖板10的右侧边与第三激励器103之间。
第三子隔音部113和第四子隔音部11的设置可以防止激励器产生的声波从盖板10的左右侧边传出,从而发生声音的泄露,并且可以减少音量的损失,提高输出的音量。
第五子隔音部115设置在盖板10的左右侧边之间,且与第三子隔音部113和第四子隔音部114连接。第五子隔音部可以防止声音无法从盖板10的下方泄露传出,减少音量的损失,提高输出的音量。
当发声部11的区域较大,即保护部仅位于发声部11的下方时,由于发声部11的左右两侧未设置保护部,第三子隔音部113可以直接设置在左侧边上,也可以与左侧边留有一定的间距,第四子隔音部114可以直接设置在右侧边上,也可以与右侧边留有一定的间距,第五子隔音部115设置在盖板10的左右侧边之间,且与第三子隔音部113和第四子隔音部114连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设置第三子隔音部113和第四子隔音部114的位置,只要能起到阻挡声音从左右侧边传出的作用即可。
第一隔音部和第二隔音部的材料均为柔性材料,且在未压缩状态下高度大于激励器的高度。在盖板10最后组装时,盖板10上方还安装有其他构件,会对第一隔音部和第二隔音部进行压缩,从而实现良好的密封效果。
通过调节第一隔音部和第二隔音部的高度和宽度,可以调节隔音的效果以及输出的音量。当第一隔音部和第二隔音部的本征高度越高时,被压缩的程度就会越大,从而实现了更好的密封效果。但是,当高度太大,会影响声音的输出,输出的音量较小;另外,宽度也是类似的原理,当第一隔音部和第二隔音部的本征宽度越大,可供振动的范围越小,从而隔音效果就更好,但是输出的音量就更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所需要的音质和音量选择最佳的高度和宽度的参数。
通常情况下,第一隔音部平行于盖板10的左右侧边,但平行时,激励器发出的声波遇到第一隔音部,会反射回来,发射的声波与发射的声波平行且方向相反,容易发生驻波,从而影响声音,因此本实施例中,第一隔音部的形状为矩形,且与盖板10的左右侧边不平行,这样激励器发出的声波遇到第一隔音部时,反射声波的方向与发射声波的方向不平行,不易发生驻波,从而保证了声音不被影响,用户体验更好。
第一隔音部的形状不限于此,可以是矩形、波形或弧形中的至少一种。在图2至图5中,第一隔音部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其中图2和图3中第一隔音部的形状为直线型波形,图4中第一隔音部的形状为曲线型波形,图5中第一隔音部的形状为弧形。通过将第一隔音部设置成各种形状,使激励器发出的声波在传递至第一隔音部时,入射面与入射声波不垂直,这样反射回的声波与发射声波的方向不平行,不易发生驻波,从而保证了声音不被影响,用户体验更好。
第一隔音部的形状不限于图2至图5中的示例,还可以有更多的形状,只要能起到消除驻波的效果即可,本领域的工作人员可根据需要设计第一隔音部的形状。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激励器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以图1中的第一激励器101为例,通常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1011、第一压电材料层1012和第二电极层1013。
由于盖板10多使用在全面屏显示装置中,激励器为透明材料,即第一电极层1011、第一压电材料层1012和第二电极层1013均为透明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激励器101为压电式激励器,在工作时,外界驱动电路通过第一连接端子121,将外界驱动信号传输至第一电极层1011和第二电极层1013,使第一压电材料层1012发生振动,从而带动显示面板发生振动。第一压电材料层1012的材料可以是锆钛酸铅(PZT)、氮化铝(AlN)、聚偏氟乙烯(PVDF)、或者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P(VDF-TrFE)等。第一电极1011和第二电极1022的材料可以是透明氧化铟锡(ITO)。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激励器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以图1中的第一激励器101为例,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1011、第一压电材料层1012和第二电极层1013,在第二电极层1013远离第一压电材料层1012的一侧,第一激励器101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压电材料层1014与至少一个与第二压电材料层1014对应的第三电极层1015,第二压电材料层1014与第三电极层1015交替层叠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激励器101包括两个第二压电材料层1014与两个第三电极层1015,即第一激励器101在第二电极层1013远离第一压电材料层1012的一侧,先形成一个第二压电材料层1014与一个第三电极层1015,再形成另一个第二压电材料层1014与另一个第三电极层1015,最终形成的第一激励器101有七层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激励器101采用多层压电材料层和多层电极层层叠的结构,在振动时位移更大,可以更好地将振动输出,带动整个面板振动发声。
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激励器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以图1中的第一激励器101为例,通常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1011、第一压电材料层1012和第二电极层1013。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1011远离第一压电材料层1012的一侧还设置有相互不接触的第一绝缘层1010和第二绝缘层1020,第一绝缘层1010与第二绝缘层1020同层设置,且分别位于第一电极层1011的两端。通过设置相互不接触的第一绝缘层1010和第二绝缘层1020,在盖板10安装在显示装置中时,第一绝缘层1010、第二绝缘层1020和盖板10下方膜层之间形成一个空腔,空腔的存在更加利于第一压电材料层1012的振动,使得第一激励器101可以发出更强的声波。
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激励器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以图1中的第一激励器101为例,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1011、第一压电材料层1012和第二电极层1013,在第二电极层1013远离第一压电材料层1012的一侧,第一激励器101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压电材料层1014与至少一个与第二压电材料层1014对应的第三电极层1015,第二压电材料层1014与第三电极层1015交替层叠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激励器101包括两个第二压电材料层1014与两个第三电极层1015,即第一激励器101在第二电极层1013远离第一压电材料层1012的一侧,先形成一个第二压电材料层1014与一个第三电极层1015,再形成另一个第二压电材料层1014与另一个第三电极层1015,最终形成的第一激励器101有七层结构。
第一激励器101采用多层压电材料层和多层电极层层叠的结构,在振动时位移更大,可以更好地将振动输出,带动整个面板振动发声。
第一电极层1011远离第一压电材料层1012的一侧还设置有相互不接触的第一绝缘层1010和第二绝缘层1020,第一绝缘层1010与第二绝缘层1020同层设置,且分别位于第一电极层1011的两端。通过设置相互不接触的第一绝缘层1010和第二绝缘层1020,在盖板10安装在显示装置中时,第一绝缘层1010、第二绝缘层1020和盖板10下方膜层之间形成一个空腔,空腔的存在更加利于第一压电材料层1012的振动,使得第一激励器101可以发出更强的声波。
图6至图9中以第一激励器101的结构为例,第二激励器102以及第三激励器103的结构可以与第一激励器101的结构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仅包括第一电极层1011、第二电极层1013和中间的第一压电材料层1012,也可以在这三层上再设置至少一个第二压电材料层1014和至少一个与之对应的第三电极层1015,第二压电材料层1014和第三电极层1015交替层叠设置。可根据需要设置每个激励器的结构,需要注意的是,需保证激励器的最上层和最下层均为电极层。
本发明通过将发声部中激励器与保护部都设置在盖板10中,使得盖板10可以同时保护显示面板和振动发声,不需要再额外地设置外挂激励器,当盖板10应用在显示装置时,可以减薄显示装置的厚度。同时这种盖板10结构简单,也易于制造,提高了生产效率。
如图10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盖板10、显示模组20、电池30、中框40、后盖50。下面结合图1至图9对显示装置进行具体说明。
显示模组20包括显示面板和驱动电路(图均未示出),显示面板可以是OLED显示面板,也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盖板10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上,盖板10与显示模组20之间通过第一粘结层21粘合在一起,第一粘结层21通常为光学胶。电池30设置在显示模组20的下方,并通过第一柔性线路板61和第二柔性线路板62向显示模组20提供电信号。
显示模组20和电池30均设置在中框40中,并通过盖板10和后盖50密封。显示模组20与中框之间还设置有第一散热层71和第一缓冲层81,第一散热层71为石墨,石墨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可以防止显示模组20温度过高而影响性能;第一缓冲层81为泡棉,泡棉是为了保护显示面板,防止显示面板在使用过程中与中框40振动撞击而被破坏。
电池30与中框40之间通过第二粘结层41粘合在一起,第一粘结层41通常为光学胶。电池30与后盖50之间设置有第二散热层72和第二缓冲层82,第二散热层72为石墨,石墨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可以防止电池30温度过高而影响性能;第二缓冲层82为泡棉,泡棉是为了保护电池30,防止电池30在使用过程中与中框40振动撞击而被破坏。
在本实施例中,盖板10包括保护部、发声部11和连接端子12。发声部11设置在保护部一侧,发声部11设置有激励器,连接端子12与激励器连接,用于将外界驱动信号传输至激励器,以驱动激励器振动发声。
驱动电路与连接端子12连接,用于提供外界驱动信号,再经由连接端子12传输至激励器,驱动激励器振动发声。
激励器通过振动,会带动周围的空气振动,最终发出声音,传到人耳当中。
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发声部11对应全面屏显示装置中人耳靠近的区域(类似于非全面屏显示装置中听筒的位置)。发声部11以外的部分为盖板10的保护部,保护部设置有保护层130,保护层130的材料为透明材料,如玻璃、透明树脂等。
本发明通过将发声部11中激励器与保护部都设置在盖板10中,使得盖板10可以同时保护显示面板和振动发声,不需要再额外地设置外挂激励器,当盖板10应用在显示装置时,可以减薄显示装置的厚度。同时这种盖板10结构简单,也易于制造,提高了生产效率。
盖板10中可以仅设置一个激励器,也可以设置至少两个激励器,当设置多个激励器时,多个输出位置的结构发声效果更加优异。以图1中设置三个激励器为例,相邻的激励器之间设置有第一隔音部,第一隔音部可以消除两颗激励器之间声音的相互干扰,实现立体声,提高了音质和用户体验。
保护部与发声部11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隔音部,第二隔音部可以位于保护部、或者位于发声部11、或者同时位于保护部和发声部11的交界处,第二隔音部将发声部11中的第一隔音部和激励器与保护部隔开。第二隔音部的设置可以防止激励器产生的声波从盖板10的左右侧边以及底边传出,从而发生声音的泄露,并且可以减少音量的损失,提高输出的音量。
第一隔音部和第二隔音部的材料均为柔性材料,且在未压缩状态下高度大于激励器的高度。在盖板10最后组装时,盖板10上方还安装有其他构件,会对第一隔音部和第二隔音部进行压缩,从而实现良好的密封效果。
通过调节第一隔音部和第二隔音部的高度和宽度,可以调节隔音的效果以及输出的音量。当第一隔音部和第二隔音部的本征高度越高时,被压缩的程度就会越大,从而实现了更好的密封效果。但是,当高度太大,会影响声音的输出,输出的音量较小;另外,宽度也是类似的原理,当第一隔音部和第二隔音部的本征宽度越大,可供振动的范围越小,从而隔音效果就更好,但是输出的音量就更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所需要的音质和音量选择最佳的高度和宽度的参数。
第一隔音部的形状可以是矩形、波形或弧形中的至少一种。通过将第一隔音部设置成各种形状,使激励器发出的声波在传递至第一隔音部时,入射面与入射声波不垂直,这样反射回的声波与发射声波的方向不平行,不易发生驻波,从而保证了声音不被影响,用户体验更好。
以图1中的第一激励器101为例,通常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1011、第一压电材料层1012和第二电极层1013。第一电极层1011、第一压电材料层1012和第二电极层1013均为透明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激励器101为压电式激励器,在工作时,外界驱动电路通过第一连接端子121,将外界驱动信号传输至第一电极层1011和第二电极层1013,使第一压电材料层1012发生振动,从而带动显示面板发生振动。第一压电材料层1012的材料可以是锆钛酸铅(PZT)、氮化铝(AlN)、聚偏氟乙烯(PVDF)、或者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P(VDF-TrFE)等。第一电极1011和第二电极1022的材料可以是透明氧化铟锡(ITO)。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第二电极层1013远离第一压电材料层1012的一侧,第一激励器101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压电材料层1014与至少一个与第二压电材料层1014对应的第三电极层1015,第二压电材料层1014与第三电极层1015交替层叠设置。采用多层压电材料层和多层电极层层叠的结构,在振动时位移更大,可以更好地将振动输出,带动整个面板振动发声。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1011远离第一压电材料层1012的一侧还设置有相互不接触的第一绝缘层1010和第二绝缘层1020,第一绝缘层1010与第二绝缘层1020同层设置,且分别位于第一电极层1011的两端。通过设置相互不接触的第一绝缘层1010和第二绝缘层1020,在盖板10安装在显示装置中时,第一绝缘层1010、第二绝缘层1020和盖板10下方膜层之间形成一个空腔,空腔的存在更加利于第一压电材料层1012的振动,使得第一激励器101可以发出更强的声波。
发声部11中各激励器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仅包括第一电极层1011、第二电极层1013和中间的第一压电材料层1012,也可以在这三层上再设置至少一个第二压电材料层1014和与之对应的第三电极层1015,第二压电材料层1014和第三电极层1015交替层叠设置。可根据需要设置每个激励器的结构,需要注意的是,需保证激励器的最上层和最下层均为电极层。
本发明通过将发声部11中激励器与保护部都设置在盖板10中,使得盖板10可以同时保护显示面板和振动发声,不需要再额外地设置外挂激励器,当盖板10应用在显示装置时,可以减薄显示装置的厚度。同时这种盖板10结构简单,也易于制造,提高了生产效率。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知:
本发明提供一种盖板和显示装置,盖板包括保护部、发声部和连接端子,发声部设置在保护部一侧,发声部设置有激励器;连接端子与激励器连接,用于将外界驱动信号传输至激励器,以驱动激励器振动发声。本发明通过将发声部和保护部集成在同一层中,使得盖板同时起到保护显示面板和振动发声的作用,不需要额外设置激励器,进而减薄了显示装置的厚度。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护部;
发声部,设置在所述保护部一侧,所述发声部设置有激励器;
连接端子,与所述激励器连接,用于将外界驱动信号传输至所述激励器,以驱动所述激励器振动发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部包括至少两个激励器,相邻的所述激励器之间设置有第一隔音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音部的形状为矩形、波形或弧形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部与所述发声部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隔音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音部和所述第二隔音部的材料为柔性材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励器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第一压电材料层和第二电极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电极层远离所述第一压电材料层的一侧,所述激励器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压电材料层与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压电材料层对应的第三电极层,所述第二压电材料层与所述第三电极层交替层叠设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远离所述第一压电材料层的一侧还设置有相互不接触的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同层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两端。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
盖板,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上,包括保护部、发声部和连接端子,所述发声部设置在所述保护部一侧,所述发声部设置有激励器,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激励器连接,用于将外界驱动信号传输至所述激励器,以驱动所述激励器振动发声:
驱动电路,与所述连接端子连接,用于提供外界驱动信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或OLED显示面板。
CN201910480631.0A 2019-06-04 2019-06-04 盖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02671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80631.0A CN110267181B (zh) 2019-06-04 2019-06-04 盖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80631.0A CN110267181B (zh) 2019-06-04 2019-06-04 盖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7181A true CN110267181A (zh) 2019-09-20
CN110267181B CN110267181B (zh) 2021-01-01

Family

ID=67916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80631.0A Active CN110267181B (zh) 2019-06-04 2019-06-04 盖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6718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7792A (zh) * 2019-10-25 2020-01-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98407A (ja) * 2011-03-22 2012-10-18 Panasonic Corp パネルスピーカ
CN203352639U (zh) * 2013-06-04 2013-12-18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屏幕发声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移动终端
US20150078604A1 (en) * 2013-09-16 2015-03-19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07786696A (zh) * 2017-12-13 2018-03-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屏幕及移动终端
CN108012004A (zh) * 2017-12-26 2018-05-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8476362A (zh) * 2015-12-24 2018-08-31 摩达伊诺琴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装置以及包含该复合装置的电子装置
CN108600457A (zh) * 2018-04-28 2018-09-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8810760A (zh) * 2017-04-29 2018-11-13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09068245A (zh) * 2018-08-01 2018-12-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屏幕发声装置、发声显示屏及其制造方法和屏幕发声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98407A (ja) * 2011-03-22 2012-10-18 Panasonic Corp パネルスピーカ
CN203352639U (zh) * 2013-06-04 2013-12-18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屏幕发声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移动终端
US20150078604A1 (en) * 2013-09-16 2015-03-19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08476362A (zh) * 2015-12-24 2018-08-31 摩达伊诺琴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装置以及包含该复合装置的电子装置
CN108810760A (zh) * 2017-04-29 2018-11-13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07786696A (zh) * 2017-12-13 2018-03-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屏幕及移动终端
CN108012004A (zh) * 2017-12-26 2018-05-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8600457A (zh) * 2018-04-28 2018-09-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9068245A (zh) * 2018-08-01 2018-12-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屏幕发声装置、发声显示屏及其制造方法和屏幕发声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7792A (zh) * 2019-10-25 2020-01-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10677792B (zh) * 2019-10-25 2021-09-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7181B (zh) 2021-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51402B (zh) 一种显示模组、移动终端
KR102434276B1 (ko) 표시장치
CN110187538B (zh) 显示装置
JP2022106937A (ja) フレキシブル振動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を含む表示装置
JP7023895B2 (ja) 表示装置
KR102530589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컴퓨팅 장치
CN109996142A (zh) 显示设备
JP2022141753A (ja) 表示装置
JP2022041962A (ja) 振動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含む装置
CN108337618B (zh) 电子组件
CN110267181A (zh) 盖板和显示装置
KR20200021392A (ko) 플렉서블 진동 모듈을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및 플렉서블 진동 모듈의 제조 방법
US20230393804A1 (en) Display apparatus
KR20220052748A (ko) 진동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장치
KR20210086027A (ko) 표시장치
JP7254884B2 (ja)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を含む車両
TWI837654B (zh) 用於輸出聲音的設備
KR20210142887A (ko) 표시 장치
JP2024075663A (ja) 振動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含む装置
KR20220029415A (ko) 진동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장치
KR20230103727A (ko) 음향 장치
KR20220081731A (ko) 장치
KR20220002008A (ko) 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