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73735A - 一种超支化半芳烃聚酯酰亚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支化半芳烃聚酯酰亚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73735A
CN115073735A CN202110260331.9A CN202110260331A CN115073735A CN 115073735 A CN115073735 A CN 115073735A CN 202110260331 A CN202110260331 A CN 202110260331A CN 115073735 A CN115073735 A CN 1150737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perbranched
reaction
monoamino
polymer
sem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6033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73735B (zh
Inventor
童刚生
何紫东
朱新远
张崇印
熊书强
罗开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26033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737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737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37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737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37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nitr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G12/00 - C08G71/00
    • C08G73/06Polycondensates having nitrogen-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3/10Polyimides; Polyester-imides; Polyamide-im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 C08G73/16Polyester-im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8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G2/00 - C08G81/00
    • C08G83/002Dendritic macromolecules
    • C08G83/005Hyperbranched macromolecul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Forming Nitrogen-Containing Linkages In General (AREA)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支化半芳烃聚酯酰亚胺聚合物;由一种或多种芳香族多羧酸/多酸酐、一种或多种单氨基多元醇、有/无一种或多种多元醇与有/无一种或多种单氨基单醇通过熔融聚合得到的超支化结构。制备时先将上述原料在低氧或惰性气体氛围下预混合进行酰胺化反应;再升高温度,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同时进行熔融聚酯和酰亚胺化反应。本发明采用易得的化合物作为起始原料,经预混合和熔融聚合两步得最终产物,操作简单、无需分离提纯、反应条件温和、无溶剂、贵金属或催化剂参与、成本低、对设备要求低、易于推广;产品结构稳定可控。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的超支化聚酯酰亚胺可以用于提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结晶温度和结晶度。

Description

一种超支化半芳烃聚酯酰亚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高分子材料及其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支化半芳烃聚酯酰亚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酯酰亚胺是一类以酯键和酰亚胺键为基础构建单元的新型聚合物。独特的分子结构使其有利于协调统筹传统聚酯和聚酰亚胺两者的优势,赋予其优异的热稳定性、绝缘性、电磁屏蔽性、耐溶剂性以及出色的机械性能。优异的性能使聚酯酰亚胺在电子、航空航天、电路印刷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超支化聚酯酰亚胺因其独特的支化分子结构,分子之间无缠结,并且含有大量的端基,不仅继承了聚酯酰亚胺独特的本体性质,亦表现出高溶解度、低黏度、高的化学反应活性等超支化聚合物具有的特殊性能,这些性能使得超支化聚酯酰亚胺在聚合物共混、薄膜、高分子液晶及药物释放体系等许多方面显示出诱人的应用前景。当前,超支化聚酯酰亚胺以全芳烃结构为主,而有关超支化半芳烃聚酯酰亚胺的结构和工作鲜有报道。另外,全芳烃的超支化聚酯酰亚胺的合成过程繁琐冗长,原料难得,价格昂贵,且需要大量溶剂辅助制备,对生产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难以进行批量化生产。上述问题也是制约超支化聚酯酰亚胺研究和应用的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支化半芳烃聚酯酰亚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超支化半芳烃聚酯酰亚胺聚合物,所述聚合物具有由一种或多种芳香族多羧酸/多酸酐、一种或多种单氨基多元醇、有/无一种或多种多元醇与有/无一种或多种单氨基单醇通过熔融聚合得到的超支化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芳烃酰亚胺键和脂肪族酯键基团共同构成聚合物的结构单元,聚合物分子量>500,分子量分布为1.0~3.0,支化度为0.2-1(优选0.2-0.8),聚合物性状为无色透明或淡黄色或红糖色固体或白色粉末。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聚合物的主体结构符合结构式(Ⅰ)所示:
Figure BDA0002969698180000021
式中,x和y为聚合重复单元数,z和n为取代基数目,x+y=2~100,x:y=1:0~10,z=2~5,n=1~6;R1和R5选自-H或含C1~20的基团,R2为含C1~20的支化烷基链,R3为含C1~20的线性烷基链或烷氧链,R4为-H或含C1~20的基团。且,“/”代表两种重复单元以无规共聚的方式排列组合,
Figure BDA0002969698180000022
代表(未画出)的重复单元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
R1和R5为-H或-COOH;
R2
Figure BDA0002969698180000023
R3
Figure BDA0002969698180000024
R4为-H、
Figure BDA0002969698180000025
Figure BDA0002969698180000026
其中,“┄”代表与N原子相连处,
Figure BDA0002969698180000027
代表与O原子相连处。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超支化半芳烃聚酯酰亚胺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氮气氛围下,开启搅拌,先将单氨基多元醇、有/无多元醇与有/无单氨基单醇投入聚酯合成釜中,随后分批加入芳香族多羧酸/多酸酐,搅拌至料液成浆糊状(进行酰胺化反应);
S2、在上一步反应达到浆糊状后,开启升温模式,料液在高温下同时进行熔融聚酯反应和酰亚胺化反应,蒸汽出口配置冷凝管,控制反应压力,收集副产物水;根据出水量(以占总投料质量的百分比为计)判断反应进程;待反应完成后,趁热倒出熔体,冷却即可得到最终超支化聚酯酰亚胺聚合物。
所述合成方法采用易得的商品化化合物作为为起始原料,经预混合和熔融聚合两步得到最终产物,全程操作简单、无需进行分离提纯、反应条件温和、无溶剂参与、无需贵金属或催化剂参与、成本低、对设备要求低、易于推广;产品分子结构规整,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窄。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步骤S1中,所述单氨基多元醇为3-氨基-1,2-丙二醇、2-氨基-1,3-丙二醇、三羟甲基氨基甲烷、2-氨基-2-甲基-1,3-丙二醇、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步骤S1中,所述多元醇为乙二醇、丙三醇、二乙二醇、季戊四醇、三羟甲基乙烷、木糖醇、山梨醇、1,2-丙二醇、新戊二醇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步骤S1中,所述单氨基单醇为乙醇胺、丙醇胺、异丙醇胺、丁醇胺、异丁醇胺、二甘醇胺、戊醇胺、己醇胺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步骤S1中,所述芳香族多羧基/多酸酐单体为均苯四酸酐、偏苯三酸酐、二苯甲醚四甲酸酐、联苯四甲酸二酐、二苯甲酮四甲酸酐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步骤S1中,芳香族多羧基/多酸酐、单氨基多元醇、多元醇与单氨基单醇的摩尔比为100:10~110:0~10:0~100。更优选,芳香族多羧基/多酸酐、单氨基多元醇、多元醇与单氨基单醇的摩尔比为100:10~110:1~5:20~50。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步骤S1中,料液为温度控制在50℃~200℃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步骤S1中,搅拌时间为10~360min。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步骤S1中,反应压力为0.1~1MPa。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步骤S2中,加热温度为230℃~280℃。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步骤S2中,反应压力为0~1MPa。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步骤S2中,升高温度至230℃~280℃;反应压力为0~1MPa。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步骤S2中,根据出水量判断反应进程;以占总投料质量的百分比为计,出水量为2%~14%时,反应完成。
第三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所述的超支化半芳烃聚酯酰亚胺聚合物作为改性助剂在塑料体系中的应用,将所述的超支化半芳烃聚酯酰亚胺通过熔融共挤出的方式添加到塑料体系中,所述超支化半芳烃聚酯酰亚胺的添加量为0.01%~20%。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将所述的超支化半芳烃聚酯酰亚胺通过熔融共挤出的方式添加到PET中(可以提高PET的结晶温度和结晶度),所述超支化半芳烃聚酯酰亚胺的添加量为0.01%~20%。
与以往报道的超支化聚酯酰亚胺结构及其合成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出的超支化半芳烃聚酯酰亚胺聚合物分子由芳香族酰亚胺键和脂肪族酯键基团共同构成聚合物的结构单元,结构规整,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窄;
2)本发明提出的合成技术采用易得的商品化原料芳香族多羧基/多酸酐和单氨基多元醇为主体起始原料,经预混合和熔融聚合两步得到最终产物,全程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无溶剂参与、无需贵金属或催化剂参与、成本低、对设备要求低、易于批量化生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实施例1产物的核磁氢谱图;
图2是实施例1产物的红外光谱图;
图3是实施例1产物的MALDI-TOF图;
图4是实施例1产物的DSC升温曲线图;
图5是实施例1产物的TGA曲线图;
图6是实施例2产物的MALDI-TOF图;
图7是实施例3产物的MALDI-TOF图;
图8是实施例6产物的MALDI-TOF图;
图9是对比例1产物的核磁氢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本发明的过程、条件、试剂、实验方法等,除以下专门提及的内容之外,均为本领域的普遍知识和公知常识。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超支化半芳烃聚酯酰亚胺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先将一种或多种芳香族多羧酸/多酸酐、一种或多种单氨基多元醇、有/无一种或多种多元醇与有/无一种或多种单氨基单醇在低氧或惰性气体氛围下进行预混合一段时间,进行酰胺化反应,第二步升高温度,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同时进行熔融聚酯反应和酰亚胺化反应,反应结束后即得超支化半芳烃聚酯酰亚胺聚合物。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无需贵金属或催化剂参与、无溶剂参与、成本低、对设备要求低;制备得到的聚合物结构均一、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窄。其合成步骤包括以下两步:
(a)在氮气氛围下,开启搅拌,先将单氨基多元醇、有/无多元醇与有/无单氨基单醇投入聚酯合成釜中,随后分批加入芳香族多羧酸/多酸酐,搅拌至料液成浆糊状。
(b)在上一步反应达到所需状态后,开启升温模式,料液在高温下同时进行熔融聚酯反应和酰亚胺化反应,蒸汽出口配置冷凝管,控制反应压力,收集副产物水。根据出水量(以占总投料质量的百分比为计)判断反应进程。待反应完成后,趁热放出熔体,冷却即可得到最终超支化聚酯酰亚胺聚合物。
再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予以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第一步:将160g 3-氨基-1,2-丙二醇加入到带有机械搅拌的聚酯合成釜中,氮气置换三次,排除釜内氧气;开启搅拌,在氮气氛围下,分批加入总计340g片状偏苯三酸酐;开始加热导热油,确保反应体系温度为100℃,在此温度下常压搅拌60min;第二步:将导热油温度升至230℃,常压下反应60min,同时收集副产物水。待反应完成后,趁热倒出熔体,冷却即可得到最终聚酯酰亚胺聚合物1,产物性状为淡黄色透明固体,产率为89%,副产物水11g,出水量为11%。
核磁氢谱(图1)显示,3.61ppm和3.83ppm两处的峰为末端亚甲基和次亚甲基的质子特征峰,4.20ppm和4.28ppm附近两处峰为线性单元上亚甲基和次亚甲基的质子特征峰,4.35ppm附件的峰为支化单元上亚甲基和次亚甲基的组合质子特征峰,根据上述各类峰的比值可以计算出其支化度为0.58;红外图谱(图2)显示,713cm-1、1078cm-1、1365cm-1波数处的峰为酰亚胺环的特征峰,1720cm-1附近的峰为酯基和酰亚胺上羰基的伸缩振动特征峰。两种测试结果表明目标聚合物是由酰亚胺和酯键连接构成的。MALDI-TOF测试结果显示,目标聚合物的重复单元分子量为247,与偏苯三酸酐和3-氨基-1,2-丙二醇脱去两分子水缩合得到的重复单元分子量相吻合,且根据测试数据分布可计算其数均分子量、质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上述所有结果证明了式(Ⅱ)所示结构的正确性。
Figure BDA0002969698180000061
式中,
Figure BDA0002969698180000062
代表未画出的重复单元。
DSC测定聚合物Tg为117℃(图4),TGA测定其分解温度为380℃(图5),MALDI-TOF测定其数均分子量为2000(图3),分子量分布为1.14。该聚合物不溶于水、丙酮、醇类和卤代烷烃类溶剂,溶于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亚砜等强极性溶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向体系中加入7.7g甘油,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产物为超支化聚酯酰亚胺2,性状为淡黄色透明固体,产率为90%,DSC测定聚合物Tg为113℃,TGA测定其分解温度为380℃,MALDI-TOF(图6)测试结果显示,目标聚合物的重复单元分子量为依然247,同时观测到与主峰相差92分子量的副峰,表明分子骨架中含有甘油成分,测定其质均分子量为1900,分子量分布为1.16。产物结构符合式(Ⅲ)所示,
Figure BDA0002969698180000071
式中,
Figure BDA0002969698180000072
代表未画出的重复单元。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的偏苯酸酐、3-氨基-1,2-丙二醇、乙醇胺和甘油的摩尔比为2:1:1:0.09,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产物为超支化聚酯酰亚胺3,性状为淡黄色透明固体,产率为90%,DSC测定聚合物Tg为109℃,TGA测定其分解温度为380℃,MALDI-TOF(图7)测试结果显示,目标聚合物的重复单元分子量不仅包括247,与偏苯三酸酐和3-氨基-1,2-丙二醇脱去两分子水缩合得到的重复单元分子量相吻合,亦观测到217的峰差,与偏苯三酸酐和乙醇胺脱去两分子水缩合得到的重复单元分子量相吻合,同时观测到与主峰相差92分子量的副峰,表明分子骨架中含有甘油成分,其质均分子量为1900,分子量分布为1.15。产物结构符合式(Ⅳ)所示,
Figure BDA0002969698180000073
式中,
Figure BDA0002969698180000074
代表未画出的重复单元。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偏苯酸酐、3-氨基-1,2-丙二醇、乙醇胺和甘油的摩尔比为6:5:1:0.30,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产物为超支化聚酯酰亚胺4,性状为淡黄色透明固体,产率为90%,DSC测定聚合物Tg为107℃,TGA测定其分解温度为380℃,MALDI测定其质均分子量为2000,分子量分布为1.17。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中偏苯酸酐、3-氨基-1,2-丙二醇、乙醇胺和甘油的摩尔比为3:2:1:0.14,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产物为超支化聚酯酰亚胺5,性状为淡黄色透明固体,产率为90%,DSC测定聚合物Tg为107℃,TGA测定其分解温度为390℃,MALDI测定其质均分子量为2300,分子量分布为1.20。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中偏苯酸酐和2-氨基-1,3-丙二醇摩尔比为1:1,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产物为超支化聚酯酰亚胺6,性状为淡黄色透明固体,产率为89%,DSC测定聚合物Tg为103℃,TGA测定其分解温度为390℃,MALDI-TOF(图8)测试结果显示,目标聚合物的重复单元分子量为247,与偏苯三酸酐和2-氨基-1,3-丙二醇脱去两分子水缩合得到的重复单元分子量相吻合,且根据测试数据分布可计算其质均分子量为2300,分子量分布为1.14。产物结构符合式(Ⅴ)所示,
Figure BDA0002969698180000081
式中,
Figure BDA0002969698180000082
代表未画出的重复单元。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中第一步的压力设置为1MPa,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产物为超支化聚酯酰亚胺7,性状为淡黄色透明固体,产率为89%,DSC测定聚合物Tg为110℃,TGA测定其分解温度为380℃,MALDI测定其质均分子量为2100,分子量分布为1.16。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中第二步的温度设置为280℃,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产物为超支化聚酯酰亚胺8,性状为红棕色透明固体,产率为88%,DSC测定聚合物Tg为120℃,TGA测定其分解温度为380℃,MALDI测定其质均分子量为3000,分子量分布为1.22。
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中第二步的反应时间为180min,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产物为超支化聚酯酰亚胺9,性状为淡黄色透明固体,产率为88%,DSC测定聚合物Tg为112℃,TGA测定其分解温度为390℃,MALDI测定其质均分子量为4000,分子量分布为1.25。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中第二步中,先在常压下反应30min,随后抽真空至300Pa在该压力下继续反应30min,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产物为超支化聚酯酰亚胺10,性状为红棕色透明固体,产率为87%,DSC测定聚合物Tg为115℃,TGA测定其分解温度为385℃,MALDI测定其质均分子量为6000,分子量分布为1.3。
对比例1
将19.06g乙醇胺加入到带有机械搅拌的三口烧瓶中,氮气置换三次;开启搅拌,在氮气氛围下,加入60.00g偏苯三酸酐;开启加热套,确保反应体系温度为50℃,在此温度下搅拌120min。随后将加热套升至220℃,常压下反应30min,同时收集副产物水。待反应完成后得到最终线性聚酯酰亚胺聚合11,产率约为90%,副产物水7.90g,出水量为10%。核磁氢谱(图9)显示,3.60ppm和3.66ppm两处的峰为末端亚甲基的质子特征峰,4.00ppm和4.50ppm附近两处峰为主链上亚甲基的质子特征峰,分峰明显,归属明确,未观察到其他支化峰,因此可以判定其为线性结构而非支化结构。
下面通过具体示例说明所述超支化半芳烃聚酯酰亚胺作为改性助剂在PET中的应用效果。
实施例11
将0.5份的超支化半芳烃聚酯酰亚胺1、100份的PET粒料放置于高速混料机中混合3min;同时将双螺杆挤出机中的6个温区加热到280℃,将混合好的粒料倒入加料桶中进行挤出造粒,得到基于超支化聚酯酰亚胺改性的PET1。
实施例12
将1份的超支化半芳烃聚酯酰亚胺1、99份的PET粒料放置于高速混料机中混合3min;同时将双螺杆挤出机中的6个温区加热到280℃,将混合好的粒料倒入加料桶中进行挤出造粒,得到基于超支化聚酯酰亚胺改性的PET2。
实施例13
将20份的超支化半芳烃聚酯酰亚胺1、80份的PET粒料放置于高速混料机中混合3min;同时将双螺杆挤出机中的6个温区加热到280℃,将混合好的粒料倒入加料桶中进行挤出造粒,得到基于超支化聚酯酰亚胺改性的PET3。
对比例2
将双螺杆挤出机中的6个温区加热到280℃,将100份的PET粒料倒入加料桶中进行挤出造粒,得到PET4。
表1为对比例2PET和实施例11-13改性PET的热力学性质参数
组成 对比例2 实施例11 实施例12 实施例13
Tg(玻璃化转变)/℃ 82 81 82 95
Tm(熔点)/℃ 252 253 254 237
Tc(结晶温度)/℃ 165 191 191 185
结晶度% 19 36 37 30
通过表1可知,相比于未进行改性的PET,由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超支化半芳烃聚酯酰亚胺能够提高PET的结晶温度和结晶度。
上述具体实施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原理和宗旨的前提下以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局部调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且不由上述具体实施所限,在其范围内的各个实现方案均受本发明之约束。

Claims (10)

1.一种超支化半芳烃聚酯酰亚胺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具有由一种或多种芳香族多羧酸/多酸酐、一种或多种单氨基多元醇、有/无一种或多种多元醇与有/无一种或多种单氨基单醇通过熔融聚合得到的超支化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支化半芳烃聚酯酰亚胺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芳烃酰亚胺键和脂肪族酯键基团共同构成聚合物的结构单元,聚合物分子量>500,分子量分布为1.0~3.0,支化度为0.2-0.8,聚合物性状为无色透明或淡黄色或红糖色固体或白色粉末;其主体结构如结构式(Ⅰ)所示:
Figure FDA0002969698170000011
式中,x和y为聚合重复单元数,z和n为取代基数目,x+y=2~100,x:y=1:0~10,z=2~5,n=1~6;R1和R5选自-H或含C1~20的基团,R2为含C1~20的支化烷基链,R3为含C1~20的线性烷基链或烷氧链,R4为-H或含C1~20的基团。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支化半芳烃聚酯酰亚胺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氮气氛围下,开启搅拌,先将单氨基多元醇、有/无多元醇与有/无单氨基单醇投入聚酯合成釜中,随后分批加入芳香族多羧酸/多酸酐,搅拌至料液成浆糊状;
S2、在上一步反应达到浆糊状后,开启升温模式,料液在高温下同时进行熔融聚酯反应和酰亚胺化反应,蒸汽出口配置冷凝管,控制反应压力,收集副产物水;根据出水量判断反应进程;待反应完成后,趁热倒出熔体,冷却即可得到最终超支化聚酯酰亚胺聚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单氨基多元醇为3-氨基-1,2-丙二醇、2-氨基-1,3-丙二醇、三羟甲基氨基甲烷、2-氨基-2-甲基-1,3-丙二醇、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多元醇为乙二醇、丙三醇、二乙二醇、季戊四醇、三羟甲基乙烷、木糖醇、山梨醇、1,2-丙二醇、新戊二醇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单氨基单醇为乙醇胺、丙醇胺、异丙醇胺、丁醇胺、异丁醇胺、二甘醇胺、戊醇胺、己醇胺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芳香族多羧基/多酸酐单体为均苯四酸酐、偏苯三酸酐、二苯甲醚四甲酸酐、联苯四甲酸二酐、二苯甲酮四甲酸酐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芳香族多羧基/多酸酐、单氨基多元醇、多元醇与单氨基单醇的摩尔比为100:10~110:0~10:0~100。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料液温度控制在50℃~200℃之间;搅拌时间为10~360min;反应压力为0.1~1MPa;步骤S2中,升高温度至230℃~280℃;反应压力为0~1MPa;根据出水量判断反应进程具体为:以占总投料质量的百分比为计,出水量为2%~14%时,反应完成。
10.一种根据权利1或2所述的超支化半芳烃聚酯酰亚胺聚合物作为改性助剂在塑料体系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超支化半芳烃聚酯酰亚胺通过熔融共挤出的方式添加到塑料体系中,所述超支化半芳烃聚酯酰亚胺的添加量为0.01%~20%。
CN202110260331.9A 2021-03-10 2021-03-10 一种超支化半芳烃聚酯酰亚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50737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60331.9A CN115073735B (zh) 2021-03-10 2021-03-10 一种超支化半芳烃聚酯酰亚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60331.9A CN115073735B (zh) 2021-03-10 2021-03-10 一种超支化半芳烃聚酯酰亚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3735A true CN115073735A (zh) 2022-09-20
CN115073735B CN115073735B (zh) 2023-05-26

Family

ID=83241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60331.9A Active CN115073735B (zh) 2021-03-10 2021-03-10 一种超支化半芳烃聚酯酰亚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7373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36515A (zh) * 2023-05-25 2023-10-03 广东安拓普聚合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老化装饰用pcr热固性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21761A (en) * 1987-05-08 1990-05-01 Dainichiseika Color & Chemicals Mfg. Co., Ltd. Polyester imide resins
US4948863A (en) * 1988-05-03 1990-08-14 Bayer Aktiengesellschaft Thermotropic polyester imide from N-(3-hydroxy phenyl) trimellitic acid imide
CN1488661A (zh) * 2003-09-05 2004-04-14 清华大学 一种新型超支化聚酯-酰胺的合成方法
JP2009286854A (ja) * 2008-05-27 2009-12-10 Asahi Kasei E-Materials Corp ポリエステルイミド前駆体およびポリエステルイミド
CN106366310A (zh) * 2016-08-26 2017-02-01 威海晨源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含羧基高折射率超支化聚酯酰胺、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塑料改性中的应用
CN111448231A (zh) * 2017-11-29 2020-07-24 科思创德国股份有限公司 含酰亚胺的聚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21761A (en) * 1987-05-08 1990-05-01 Dainichiseika Color & Chemicals Mfg. Co., Ltd. Polyester imide resins
US4948863A (en) * 1988-05-03 1990-08-14 Bayer Aktiengesellschaft Thermotropic polyester imide from N-(3-hydroxy phenyl) trimellitic acid imide
CN1488661A (zh) * 2003-09-05 2004-04-14 清华大学 一种新型超支化聚酯-酰胺的合成方法
JP2009286854A (ja) * 2008-05-27 2009-12-10 Asahi Kasei E-Materials Corp ポリエステルイミド前駆体およびポリエステルイミド
CN106366310A (zh) * 2016-08-26 2017-02-01 威海晨源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含羧基高折射率超支化聚酯酰胺、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塑料改性中的应用
CN111448231A (zh) * 2017-11-29 2020-07-24 科思创德国股份有限公司 含酰亚胺的聚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36515A (zh) * 2023-05-25 2023-10-03 广东安拓普聚合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老化装饰用pcr热固性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16836515B (zh) * 2023-05-25 2023-12-29 广东安拓普聚合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耐老化装饰用pcr热固性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3735B (zh) 2023-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21518B1 (en) Polyoxalate copolymer and production process therefor
TW201231497A (en) Polyester resin composition and preparing method thereof
CN1541238A (zh) 磺化脂族-芳族共聚酯
CN1422294A (zh) 包含极性链终止剂的聚酯组合物
CN111019126B (zh) 一种聚酯酰胺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73735A (zh) 一种超支化半芳烃聚酯酰亚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JPH0211630A (ja) 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のカルボキシ誘導体の製造法
US5663238A (en) Copolyesters containing naphthalene and the preparation thereof
CA1046194A (en) Poly(alkylenetrimellitate imides) and method of preparation
JPH05105744A (ja) ジカルボン酸とサリチル酸との共重合体
CN113993926A (zh) 机械物性、成型性及耐候性得到提高的生物降解性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31320A (zh) 包含聚碳酸亚烃酯的树脂组合物
Zahmatkesh et al. Microwave-assisted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optically active poly (ester-imide) s incorporating L-alanine
CN115612074A (zh) 一种可生物降解聚酯的制备方法
CN113045776B (zh) 一种可用于3d打印的高耐热聚酰亚胺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63696A (zh) 一种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制备方法
CN103254412A (zh) 一种聚醚酯嵌段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6390966A (zh) 交联芳香族聚酯树脂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WO2004048439A1 (ja) 重合性多分岐ポリ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JP2595925B2 (ja) 熱硬化性ポリアリーレート樹脂
CN112480580A (zh) 一种水溶性生物降解高分子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JP2021155497A (ja)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
WO2024119458A1 (zh) 聚碳酸酯寡聚物、其制备方法、可固化组成物、环氧固化物及胺解降解环氧固化物的方法
JPH01129015A (ja) 押し出し電線用ポリエステルイミド樹脂
CN114573798A (zh) 一种涂料用超支化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