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67733A - 烹饪机器 - Google Patents

烹饪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67733A
CN115067733A CN202210237230.4A CN202210237230A CN115067733A CN 115067733 A CN115067733 A CN 115067733A CN 202210237230 A CN202210237230 A CN 202210237230A CN 115067733 A CN115067733 A CN 1150677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king
cooking machine
inner pot
water
p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3723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善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ol Morning
Original Assignee
Cool Morn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ol Morning filed Critical Cool Morning
Publication of CN1150677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677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2Construction of cooking-vessels; Method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16Inserts
    • A47J36/165Stirring devices operatively connected to cooking vessels when being removably inserted insi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oker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机器包括:外锅,其在内部具有容纳空间;内锅,其包括形成有复数个底部孔的底部表面以及形成有复数个侧壁孔的侧壁;以及搅拌单元,其位于所述外锅的下部。所述烹饪机器的特征在于,所述内锅位于以预设高度与所述外锅的底部隔开的位置,并且,所述搅拌单元使容纳在所述外锅的水反复循环至所述内锅内部。

Description

烹饪机器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03月12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21-0033002的优先权和权益,其通过引用合并于此用于所有目的,如同在此完全阐述一样。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技术构思涉及一种能够从烹饪物中分离糖质的烹饪机器,更详细地,涉及一种烹饪机器,其能够通过包括在烹饪机器中的内锅和搅拌单元从烹饪物中分离糖质。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现代人表现出摄取热量过多的趋势。这种过多的热量导致慢性退化性疾病,如肥胖或糖尿病、动脉硬化、心脏病。因此,对低热量和用于治疗疾病的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尤其,包括在米等的糖质(淀粉)作为主要碳水化物且用作人类的主要热量源,然而,摄取过多这种糖质时,会引起如上所述的各种疾病。因此,需要一种烹饪机器,其能够在将米煮熟成饭的过程中从饭中分离糖质而做出减少糖分含量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从烹饪物分离糖质的烹饪机器。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机器包括:外锅,其在内部具有容纳空间;内锅,其包括形成有复数个底部孔的底部表面以及形成有复数个侧壁孔的侧壁;以及搅拌单元,其位于所述外锅的下部。所述烹饪机器的特征在于,所述内锅位于以预设高度与所述外锅的底部隔开的位置,并且,所述搅拌单元使容纳在所述外锅的水反复循环至所述内锅内部。
根据一实施例,所述搅拌单元的特征在于包括使容纳在所述外锅内部的水循环的转动叶片和用于驱动所述转动叶片的驱动电机。根据一实施例,所述驱动电机的特征在于以转动轴为中心内使所述转动叶片在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上转动。根据一实施例,所述搅拌单元的特征在于在加热容纳在所述外锅内的水的过程中以预设的速度进行搅拌。
根据一实施例,所述复数个侧壁孔的特征在于分别具有第一高度和第一宽度,免得容纳在所述内锅内部的米流出而允许水或蒸汽能够循环。根据一实施例,所述复数个侧壁孔的特征在于形成于所述侧壁上,以从所述底部表面具有第一高度。根据一实施例,所述内锅的特征在于上端盖,其位于与所述底部表面隔开第二高度的位置,且包括复数个上部孔,其用于向所述内锅供应水。根据一实施例,所述烹饪机器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高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烹饪机器的框图。
图2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烹饪机器的剖面图。
图3为用于描述通过使用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烹饪机器来炊事低糖饭的过程的剖面图。
图4为用于描述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内锅的烹饪机器的剖面图。
图5为用于描述包括在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烹饪机器中的内锅的图。
图6为用于描述包括在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烹饪机器中的内锅的图。
图7为用于描述包括在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烹饪机器中的内锅的图。
图8为用于描述通过使用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烹饪机器来炊事低糖饭的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
图1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烹饪机器的框图。
参照图1,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烹饪机器100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110、搅拌单元120、加热单元、存储器140、输入单元150、显示单元160、处理器170以及烹饪容器180。
根据一实施例,烹饪机器100可以为用于加热与烹饪机器100独立地构成的烹饪机器180的机器,例如可以是电饭锅、多功能调理器或机械烹饪器具等。根据一实施例,烹饪机器100也可以为用于加热与烹饪机器110构成为一体的烹饪容器180的机器。
温度传感器100可以生成表示烹饪容器180或盛装在烹饪容器180中的内容物的温度的温度数据,即传感信号。例如,温度传感器110可以包括布置于烹饪容器180下部的下部温度传感器和布置于烹饪容器180上部的上部温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在一个实施例中,下部温度传感器111可以体现为复数个下部温度传感器体现。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温度传感器11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布置于烹饪容器180侧表面上的侧表面温度传感器或布置于搅拌单元中的温度传感器。
搅拌单元120可以包括驱动电机、转动轴以及转动刀刃。驱动电机可以是SR电机,并且,搅拌单元120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驱动SR电机的SR电机驱动系统。SR电机驱动系统可以包括SR电机、SR电机驱动器、驱动控制器以及位置传感器单元。SR电机驱动器、驱动控制器以及位置传感器单元可以被指称为用于驱动SR电机的驱动电路。
SR电机可以通过使用随着磁阻发生变化的电阻扭矩(Relunctance torque)来获得转动力。SR电机可以包括定子(stator)和转子(rotor)。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定子和转子可以由磁导率高的磁性物质组成。例如,定子和转子可以具有其中层叠由硅钢板的结构。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SR电机可以具有双凸极(double salient pole),其中,定子和转子均具有凸极型结构。定子和转子分别可以包括多个凸极(salient-pole)。在定子的凸极上可以缠绕有线圈,在转子的中心可以连接有SR电机的轴,并且,与转子同时转动的传感器磁铁可以安装于轴或转子上。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SR电机可以具有四相电机结构。例如,SR电子的定子可以包括八个凸极(例如,A极、B极、C极、D极、A'极、B'极、C'极,以及D'极),并且,转子可以包括六个凸极。线圈可以绕在定子中彼此面对的凸极上。
当磁束经过转子时,转子中会产生电流,并且,SR电机可以由扭矩(torque)转动,所述扭矩由于定子的磁束与转子的磁束锁交而产生。换言之,SR电机可以使用由于在定子和转子之间引起作用的磁吸力而产生的扭矩。例如,由于电压依序施加到与定子的凸极相应的A相、B相、C相以及D相线圈上,旋子可以转动。SR电机可以通过SRM驱动器和六个线互相连接。
驱动电机可以通过转动轴连接至转动刀刃且将转动驱动力传递至转动刀刃。除了混合机的粉碎刀刃之外,转动刀刃还可以包括各种形式,例如,用于使水循环的转动叶片或螺旋桨等。
加热单元130可以通过加热操作加热烹饪容器180,并且,所述加热操作可以由处理器170来控制。在一实施例中,加热单元130可以包括工作线圈,其通过诱导加热方式加热烹饪容器180。在一实施例中,加热单元130可以包括热线,其通过使用电阻方式加热烹饪容器180。然而,加热单元130的构成不限于此,并且,加热单元130可以具有用于加热烹饪容器180的各种构成。
存储器140可以存储与处理器170的操作有关的控制运算法则和/或通过执行可控制运算法则生成的各种数据。存储器14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装置。并且,存储器140可以提供在处理器170内,例如可以是提供在处理器170内的寄存器。例如,处理器170和处理器140可以由(MICOM;Micro Computer)实现。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处理器170可以体现为如逻辑电路或中央处理装置(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陈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电子控制单元(ECU;ElectricControl Unit)等处理器。
输入单元150可以接收用户输入,且可以包括用于接收各种用户输入的多个输入按钮和/或智能拨号盘。在一实施例中,输入单元150可以接收用于输入,其指示烹饪操作的开始、预约、对烹饪项目的选择、保温操作的开始等。例如,输入单元150可以感测根据包括减压方式和电容方式等各种方式的触摸输入。
显示单元160可以输出烹饪机器100的状态信息、设置信息或与用户输入向对应的信息等。例如,显示单元160可以进一步包括扬声器。例如,显示单元160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等离子显示板(PDP;Plasma Display Panel)、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 LCD;Thin-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以及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等各种显示装置中的一种。在一实施例中,输入单元150和显示单元160可以体现为一体形式。
处理器170可以控制烹饪机器100的整个操作。处理器170可以从输入单元150接收用户输入,并响应于用户输入开始控制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烹饪机器100可以进一步包括通信单元。通信单元可以以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至网络并与外部设备或服务器进行通信。通信单元可以包括允许与外部设备的通信的一个或更多组成要素,例如,近场通信模块、有线通信模块,或移动通信模块。处理器170可以控制通信单元将烹饪机器100的操作状态、余量告知等传输至外部设备或服务器。
例如,通信单元可以与诸如智能手机的用户设备进行通信。在一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存储在智能手机中的应用程序控制烹饪机器100。例如,用户可以从所述应用程序中选择指示烹饪机器100开始烹饪操作的图符,并且,通信单元可以接收指示开始烹饪操作的用户输入。此时,处理器170可以响应于所接收的用户输入开始烹饪操作。
图2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烹饪机器的剖面图。
参照图2,烹饪机器200可以包括盖210、插入烹饪机器200内部的外锅240,以及置于所述外锅内部且容纳烹饪物的内锅(或滤盆)220。烹饪物可以具有如大米的谷物形式。烹饪机器200可以进一步包括搅拌单元,其包括转动叶片250和驱动电机260。
例如,盖210可以铰链至本体的上部且以转动轴为中心转动(pivot),且可以以转动轴为中心转动而开放或闭锁烹饪空间。尤其,盖210可以密闭烹饪空间,使得在对烹饪物,如米和水进行炊事的期间在烹饪空间内形成适当的温度和压力。
内锅220可以安装于外锅240内。内锅220可以置于外锅240的上部,且可以与外锅240的底部隔开第一高度。
烹饪机器200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加热外锅240的加热单元。外锅240可以由适于由加热单元提供的热加热的材质构成。外锅240可以是大碗形式的部件。
在进行通常的烹饪时,烹饪物可以盛装在形成于外锅240内的空间。相反,在以减少糖质的方式进行烹饪时,烹饪物可以盛装于形成于内锅220内的空间,并且,内锅220可以安装于外锅240内。内锅220可以位于与外锅240的底部隔开预设高度的位置。在烹饪时,从烹饪物中分离出来的糖分等可以溶于水。外锅内部的水可以由搅拌单元快速转动,且可以通过侧壁孔流入内锅220内部。并且,外锅内部的水可以由加热单元加热,所加热的水可以以蒸汽形式或具有高运动能量的液体状态通过侧壁孔流入内锅220。在烹饪时,内锅220内部的水可以通过底部孔流出外部。因此,盛装在内锅220中的水可以循环,并且,由于其中溶解有糖分的水流出内锅220外部,烹饪物可以被烹饪为具有低糖分的状态。
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烹饪机器包括内锅220,其位于与外锅240的底部隔开的高度,并且可以通过借由形成于内锅220的底部表面的复数个底部孔以及形成于侧壁上的复数个侧壁孔诱导水循环,从而可以烹饪具有低糖分的烹饪物。
图3为用于描述通过使用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烹饪机器来炊事低糖饭的过程的剖面图。
为了炊事低糖饭,烹饪机器200可以提供关于水20或米10的指导。例如,表示根据炊事人数的水20的高度或米10的高度的指导单元可以形成于内锅220的侧壁上。指导单元可以提供关于复数个高度的指导,并且,在烹饪结束时盛装在内锅220内部的烹饪物的状态可以取决于各个高度。例如,用户可以按照指导单元的表示调节水20的高度来使烹饪物在烹饪结束时的状态成为粘性高的状态或粘性低的状态。
参见图3,在开始炊事低糖饭时,米10可以是与水20分开的形式。一开始烹饪,烹饪机器200可以通过加热单元加热烹饪物或水20,同时可以通过使转动叶片250转动以使水循环至内锅220。转动叶片250可以通过以水水能够到达内锅220上端或侧壁孔的第一速度转动来洗涤内锅220内部的米10以减低糖质。
在烹饪过程中,当米10吸收水20时,水20的高度可以逐渐降低。即使在水高度降低的情况下,烹饪机器200可以使转动叶片250转动,以使水通过形成于内锅220侧表面的侧壁孔流入内锅220内部。
烹饪机器200可以对在烹饪过程中经过泡胀-吸水过程吸收水20的米继续进行加热。在米10充分吸收水20且水20已蒸发的状态下,烹饪机器200可以使转动叶片250以第二速度转动,以防止水20蒸米10时溢出。烹饪机器200可以通过加热单元加热余量的水20使用蒸汽蒸米。
进一步,为了焖好烹饪物,烹饪机器200可以中止加热单元的加热操作或控制加热操作的强度较弱。
图4为用于描述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内锅的烹饪机器的剖面图。
参见图4,内锅230可以具有底部表面、侧壁以及净盖234。
净盖234可以位于内锅230上部且调节向内锅230内部的水供应。在净盖234中可以形成有至少一个盖孔。
在内锅230的底部表面上可以形成有至少一个底部孔,并且,内锅230的侧壁上可以形成有至少一个侧壁孔232。在底部表面上可以盛装有烹饪物,并且,在底部表面可以形成有至少一个底部孔。侧壁可以从底部表面在垂直方向上形成,并且,在侧壁上可以形成有至少一个侧壁孔232。侧壁孔232可以形成于高于净盖234的位置的位置。
例如,当在烹饪机器中的水由搅拌单元循环时,水可以通过内锅230的侧表面232流入。所流入的水可以位于净盖234上部,且可以通过盖孔垂直地供应至内锅230内部的烹饪物。在通过净盖234向烹饪物供应水的情况下,与图3中在通过侧壁孔直接向烹饪物供应水的情况下烹饪物散乱的现象不同,烹饪物的位置可以不显著改变。
图5为用于描述包括在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烹饪机器中的内锅的图。
内锅300可以包括底部表面320和侧壁310。在内锅300的底部表面320上可以形成有至少一个底部孔,并且,内锅300的侧壁310上可以形成有至少一个侧壁孔。在底部表面320可以盛装有烹饪物,并且,在底部表面320上可以形成有至少一个底部孔。侧壁310可以从底部表面320在垂直方向上形成,并且,在侧壁310上可以形成有至少一个侧壁孔。
例如,底部孔和侧壁孔的尺寸可以小于盛装在内锅300的烹饪物的尺寸。因此,在糖质减低方式中,盛装在内锅300的烹饪物可以维持内锅300内,而不会通过底部孔或侧壁孔流出。为了准备烹饪物,在外锅可以盛装有水。在水为了烹饪盛装在外锅内部的情况下,水还可以通过底部孔流入与底部隔开的内锅300内部。在内锅300的侧壁上可以形成有引导单元(无图示),其引导用于烹饪的水的高度。用户可以参见引导单元来调节用于烹饪盛装在内锅300内的烹饪物的水的高度。
在烹饪时从烹饪物分离出来的糖分等可以溶于水。外锅内部的水可以由搅拌单元快速转动,且可以通过侧壁孔流入内锅300内部。并且,外锅内部的水可以由加热单元加热,并且,所加热的水可以以蒸汽形式或具有高运动能量的液体状态通过侧壁孔流入内锅300。在烹饪时,内锅300内部的水可以通过底部孔流出外部。因此,盛装在内锅300中的水可以循环,并且,由于其中溶解有糖分的水流出内锅300外部,烹饪物可以被烹饪为具有低糖分的状态。
在一个例子中,形成于侧壁310上的侧壁孔可以形成为具有预设的高度和宽度的形式。宽度可以具有较小的值以尽量防止包括谷物的烹饪物流出内锅300外部,相反,宽度可以具有较大的值以促使水流入和流出内锅300外部。考虑包括低糖饭烹饪用谷物的烹饪物尺寸,可以实验性地决定高度和宽度。底部孔的尺寸或形状可以与侧壁孔的尺寸或形状相同,并且,可以形成为更小以尽量减少烹饪物的流出。
内锅300可以进一步包括柄部330。柄部330可以由与内锅相同的材料组成,并且可以促使将内锅300置于外锅中或将其从外锅中分离。
图6为用于描述包括在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烹饪机器中的内锅的图。
参见图6,内锅300可以包括底部表面320和侧壁。在内锅300的底部表面320上可以形成有至少一个底部孔,并且,内锅300的侧壁上可以形成由至少一个侧壁孔。在底部表面320可以盛装有烹饪物,并且,在底部表面320上可以形成有至少一个底部孔。侧壁可以从底部表面320在垂直方向上形成,并且,在侧壁上可以形成有至少一个侧壁孔。内锅300可以进一步包括柄部330。柄部330可以由与内锅相同的材料组成,并且可以促使将内锅300搁置于外锅中或将其从外锅中分离。
图7为用于描述包括在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烹饪机器中的内锅的图。
参见图7,内锅400可以包括底部表面和侧壁410。
在内锅400的底部表面可以形成有至少一个底部孔,并且,在内锅400的侧壁上可以形成有至少一个侧壁孔。在底部表面上可以盛装有烹饪物,并且,在底部表面可以形成有至少一个底部孔。侧壁可以从底部表面在垂直方向上形成,并且,在侧壁上可以形成有至少一个侧壁孔。侧壁孔232可以形成为与底部表面以预设高度隔开的位置处的边缘部440。
净盖可以位于内锅400上部且调节向内锅240内部的水供应。在净盖中可以形成有至少一个盖孔。
例如,当在烹饪机器中的水通过搅拌单元循环时,水可以通过内锅400的侧壁孔流入。所流入的水可以位于净盖上部,且可以通过盖孔垂直地供应值内锅400内部地烹饪物。在经过净盖向烹饪物供应水的情况下,烹饪物的位置可能没有显著的变化。
图8为用于描述通过使用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烹饪机器来炊事低糖饭的过程的流程图。
参见图3和图8,烹饪机器300可以泡胀容纳在内锅内部的米10且除去糖质(S110)。在开始炊事低糖饭时,米10可以是充分浸在水10中的状态。一开始烹饪,烹饪机器200可以通过加热单元加热烹饪物或水20,同时可以通过使转动叶片250转动以使水循环至内锅220。转动叶片250可以通过以水能够到达内锅220上端或侧壁孔的第一速度转动来洗涤内锅220内部的米10以减低糖质。烹饪机器200可以通过搅拌单元使容纳在外锅内部的水反复循环至内锅内部。
烹饪机器200可以加热容纳在所述外锅内部的水(S120)。在烹饪过程中,当米10吸收水20时,水20的高度可以逐渐降低。即使在水高度降低的情况下,烹饪机器200可以使转动叶片250转动,以使水通过形成于内锅220侧表面的侧壁孔流入内锅220内部。
烹饪机器200可以对在烹饪过程中经过泡胀-吸水过程吸收水20的米继续进行加热。在米10已充分吸收水20且水20已蒸发的情况下,转动叶片250可以以第二速度转动,免得水20蒸米10时溢出。烹饪机器200可以通过加热单元加热余量的水20并使用蒸汽蒸米(S130)
例如,烹饪机器可以通过泡胀米的第一步骤、使米吸收水分的第二步骤、加热烹饪物的第三步骤,以及焖烹饪物的第四步骤烹饪低糖饭。
烹饪机器可以在泡胀米的步骤通过加热单元开始炊事操作。烹饪机器可以考虑米为了吸收水分所需的时间等调节加热速度。烹饪机器可以维持适于米吸收水分的温度预设时间。在泡胀米的步骤中,烹饪机器可以使转动叶片以第一速度转动以除去糖质,从而可以使水充分循环至内锅。例如,第一转动速度可以为350RPM。
烹饪机器可以在炊事步骤中将烹饪物加热至第一目标温度并维持该温度。烹饪机器可以在特定温度下使转动叶片以第二速度转动,免得烹饪物澎拜。例如,烹饪机器可以通过使转动叶片以200RPM的速度转动而得到如继续搅拌下米的水的效果。
烹饪机器可以在焖好的步骤停止对烹饪物的加热,或者可以以较弱的强度维持加热。在焖好的步骤中,烹饪机器可以开放烹饪机器的投入口的盖而排出蒸汽的同时焖好烹饪物。在焖好的步骤中,烹饪机器可以使转动叶片停止。
根据本公开技术构思的烹饪机器可以通过借由包括在烹饪机器中的搅拌单元使水循环来除去包括米中的糖分。并且,可以通过包括在烹饪机器中的内锅使水有效循环来炊事低糖饭。
在上文中描述的本公开的技术构思不限于前述的实施例和所附的附图。并且,可以在不超过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的范围内实施各种替换、变形以及变更等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8)

1.一种烹饪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锅,其在内部具有容纳空间;
内锅,其包括形成有复数个底部孔的底部表面以及形成有复数个侧壁孔的侧壁;以及
搅拌单元,其位于所述外锅的下部,
其中,所述内锅位于以预设高度与所述外锅的底部隔开的位置,
并且,所述搅拌单元将容纳在所述外锅内部的水供应至所述内锅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数侧壁孔形成为所述侧壁上以从所述底部表面具有第一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锅包括上端盖,其位于与所述底部表面以第二高度隔开的位置且包括用于向所述内锅供应水的复数个上部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单元包括转动叶片,其使容纳在所述外锅内的水循环;以及驱动电机,其用于驱动所述转动叶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电机以转动轴为中心使所述转动叶片在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单元在加热容纳在所述外锅内的水的过程中以预设的速度进行搅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数个侧壁孔分别具有第一长度和第一宽度,免得容纳在所述内锅内部的米流出,而允许水或蒸汽能够循环。
CN202210237230.4A 2021-03-12 2022-03-11 烹饪机器 Pending CN11506773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033002 2021-03-12
KR1020210033002A KR102383766B1 (ko) 2021-03-12 2021-03-12 조리 기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67733A true CN115067733A (zh) 2022-09-20

Family

ID=81390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37230.4A Pending CN115067733A (zh) 2021-03-12 2022-03-11 烹饪机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2383766B1 (zh)
CN (1) CN115067733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807991U (zh) * 2019-01-26 2019-12-20 杭州信多达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沥水蒸煮器
CN211130651U (zh) * 2019-11-21 2020-07-3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11870118A (zh) * 2020-07-17 2020-11-03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锅具、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50462B (zh) * 2013-04-04 2017-07-2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加热烹调器
KR102203661B1 (ko) * 2018-08-10 2021-01-15 쿠쿠전자 주식회사 전기조리기
CA3095508C (en) * 2019-01-29 2022-10-18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imited Pot assembly and cooking appliance
KR102193331B1 (ko) * 2020-07-28 2020-12-22 주식회사 더원스테이스 전기밥솥용 저당밥 취사용기 및 그 제조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807991U (zh) * 2019-01-26 2019-12-20 杭州信多达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沥水蒸煮器
CN211130651U (zh) * 2019-11-21 2020-07-3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11870118A (zh) * 2020-07-17 2020-11-03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锅具、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383766B1 (ko) 2022-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87104B2 (en) Circulator cooker
RU2631171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увида
US10117538B2 (en) Sous-vide cooker with image translation functionality
RU2624351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мешивания жидкого пищевого продукта
AU2015202983B2 (en) Sous-vide cooker with image translation functionality
JP5097244B2 (ja) 炊飯器
JP2023083432A (ja) 加熱調理器
JP5693342B2 (ja) 炊飯器
JP5743207B2 (ja) 加熱調理器
CN115067733A (zh) 烹饪机器
CN114983221A (zh) 烹饪机器
JP2008110188A (ja) 卓上型回転式自動調理釜
KR102383763B1 (ko) 조리 기기를 이용한 저당밥 취반 방법
JP2013208192A (ja) 加熱調理器
CN114246497B (zh)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253812A1 (en) Container including agitator for microwave sous vide function
KR102596979B1 (ko) 세탁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JP2014090788A (ja) 電気炊飯器
TWI634863B (zh) 攪拌單元、加熱調理器
US20180014696A1 (en) Non-Integrated Motor Fan in Kitchen Appliance
JP5947150B2 (ja) 加熱調理器
CN112450752B (zh) 一种破壁机水位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JP5296168B2 (ja) 炊飯器
JP2023159501A (ja) 加熱調理器
KR100186470B1 (ko) 전자레인지 및 그의 제어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