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67407A - 一种抗疲劳能量饮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疲劳能量饮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67407A
CN115067407A CN202210660266.3A CN202210660266A CN115067407A CN 115067407 A CN115067407 A CN 115067407A CN 202210660266 A CN202210660266 A CN 202210660266A CN 115067407 A CN115067407 A CN 1150674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verage
energy
fatigue
stevioside
energy beve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6026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云东
关磊
程勇
刘文强
何李
金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Tianc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Tianc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Tianc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Tianc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6026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674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674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674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16Tea extraction; Tea extracts; Treating tea extract; Making instant tea
    • A23F3/30Further treatment of dried tea extract;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e.g. instant tea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饮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疲劳能量饮料,其组分中包括:无蔗糖甜味剂、牛磺酸、绿茶浓缩粉以及人参粉;还包括酸度调节剂,从而调节饮料pH在3‑4.5之间。本发明中的抗疲劳的能量饮料其首先以人参粉以及牛磺酸作为最主要的抗疲劳物质,通过两者的复配,能够使得在不添加咖啡因条件下,能够快速为给人体提供能量,运动前饮用可以帮助人体快速恢复疲劳,从而有效提升人体的运动能力。同时,本发明通过控制饮料的pH值,能够有效控制饮料的感官性,使得饮料更加澄清透明,同时还能够防止在高温储存条件下人参皂苷的分解,保证了功能性。

Description

一种抗疲劳能量饮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饮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疲劳能量饮料。
背景技术
咖啡因是能量饮料中最常见的成分,可以从咖啡树的果实、茶叶、可乐果和可可豆中提取。许多研究证实,咖啡因可以提高情绪、警觉性、信息处理速度、意识、注意力、反应时间和运动性能。摄入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后,咖啡因迅速被人体吸收,通常在摄入后30分钟到60分钟就可以观察到血浆浓度的增加,从而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兴奋性。
健康成年人适当摄入咖啡因不会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并且可增加有氧耐力和力量,提高反应时间和延缓疲劳的发生,从而增强人的体能表现。但过量摄入会导致不良反应,包括:失眠、神经过敏、坐立不安、胃刺激、恶心、呕吐、心动过速、震颤和焦虑等。
因此,目前能量饮料生产厂家都在积极寻找咖啡因的替代物,从而减少咖啡因对心脏以及血压的负面影响。在众多候选添加物之中,人参皂苷在抗疲劳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例如申请号为CN202111600062.2的专利将人参作为抗疲劳的主要功效成分。
然而,本申请的申请人发现,在饮料加工过程中,加热、发酵等工艺会使人参皂苷发生变性导致含量降低,因此有效成分和功效性能都会受到影响。此外,人参提取物中蛋白质、多糖等成分会发生絮凝,产生大量沉淀从而影响饮料整体感官。最后,人参皂苷具有一定的苦涩味,这种皂苷特有的风味在能量饮料中难以掩饰,使饮料的风味不佳。
因此,以上缺陷大大制约了人参作为抗疲劳添加剂在能量饮料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以人参为抗疲劳主要功效成分添加到能量饮料中存在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抗疲劳能量饮料以克服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抗疲劳能量饮料,
其组分中包括:非蔗糖甜味剂、牛磺酸、绿茶浓缩粉以及人参粉;
还包括酸度调节剂,从而调节饮料pH在3-4.5之间。
本发明中的抗疲劳的能量饮料其首先以人参粉以及牛磺酸作为最主要的抗疲劳物质,通过两者的复配,能够使得在不添加咖啡因条件下,能够快速为给人体提供能量,运动前饮用可以帮助人体快速恢复疲劳,从而有效提升人体的运动能力。
由于缺少了咖啡因的添加,在饮用本饮品之后,对心脏、血压没有负面影响,不会导致心跳加速等问题。
同时,本申请人发现,由于饮料中含有一定量的天然有机大分子(例如人参中的一些多糖蛋白),这部分大分子的溶解性与饮料的pH值有着明显的关联性。当将饮料的整体pH控制在3-4.5后,可以避免人参能量饮料出现絮状沉淀的现象。
此外,本申请发明人偶然发现,能量饮料的pH对于人参粉中含有的人参皂苷的稳定性有着显著的影响。通过发明人的试验证明,当能量饮料的pH范围在3-4.5之间时,其能够有效提升人参皂苷的稳定性,在经过50℃稳定性实验10天后,人参能量饮料中人参皂苷含量保留80%以上,而在此pH范围外,相同条件下人参皂苷的保留率不足60%,因此有利于本饮料的长期储存,同时保证了在长期储存过后其功效能够保持稳定。
此外,本发明中还在饮料中添加有一定的绿茶浓缩粉,其中的L-茶氨酸可以改善饮料的风味,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人参皂苷的苦味,从而改善饮料的风味。
作为优选,所述能量饮料其包括以下质量浓度的原料:
非蔗糖甜味剂23.2-47.4g/L、牛磺酸0.3-0.8g/L、绿茶浓缩粉1-2g/L、人参粉1-2g/L。
本发明中的能量饮料其主要的抗疲劳成分为人参粉,同时辅以一定量的牛磺酸提升了其抗疲劳效果。经过本申请发明人的研究发现,当其两者的添加剂量在此区间范围内,能够有效保证在最少功能性成分添加量的条件下,能够达到最高的抗疲劳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无蔗糖甜味剂中至少包括甜菊糖苷。
本发明中由于在能量饮料中添加有人参粉,由于人参粉中的人参皂苷具有较为明显的苦味,导致含有人生粉的能量饮料的口感较差。为了克服这一缺陷,本申请发明人在实验中意外发现,在饮料中加入一定量的甜菊糖苷能够有效改善人参的苦味,使得饮料的口感更加优异。
作为优选,所述甜菊糖苷的质量浓度为0.2-0.4g/L。
本申请发明人发现,甜菊糖苷的添加量对于人参的苦味有着比较明显的影响。经过实际测试发现,当甜菊糖苷的添加量小于0.2g/L时,虽然对于人参的苦味的掩盖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仍然无法完全掩盖,导致饮料口感仍然欠佳,而当甜菊糖苷的添加量大于0.4g/L后,虽然对人参的苦味有比较好的掩盖效果,但是由于甜菊糖苷本身的甜度倍数较大,在超过一定添加量后会产生类似挥发性油的苦涩味,在人参能量饮料中,当添加量大于0.4g/L后这部分苦涩后味则会明显被放大,导致饮料仍然达不到较佳的口感。
作为优选,所述无蔗糖甜味剂中同时包括麦芽糖醇、赤藓糖醇以及甜菊糖苷。
本申请中的甜味剂为无蔗糖甜味剂,然而在口感评测过程中,发明人却发现无蔗糖饮料虽然其具有更健康,不会堆积更多的能量,造成体重增加,但是其口感始终无法与蔗糖比拟,会出现甜感不协调等问题。因此,本发明在无蔗糖甜味剂中除甜菊糖苷外,还额外添加有麦芽糖醇以及赤藓糖醇,从而能够调配出近似于蔗糖的甜感,最终能够有效提升饮料的口感。
作为优选,所述无蔗糖甜味剂包括以下质量浓度的原料:
麦芽糖醇10-22g/L、赤藓糖醇13-25g/L、甜菊糖苷0.2-0.4g/L。
本申请中采用如上所述的添加量,其能够通过相互之间的调配,达到近似于蔗糖的口感,增强了饮料的风味。
作为优选,所述非蔗糖甜味剂还包括三氯蔗糖0.01-0.06g/L。
本发明还在无蔗糖甜味剂中少量添加有一定的三氯蔗糖,在其添加后能够明显提升由麦芽糖醇、赤藓糖醇以及甜菊糖苷组成的甜味剂的甜味,从而增强饮料整体的甜味。
作为优选,所述酸度调节剂为柠檬酸以及柠檬酸钠的复配组合。
作为优选,所述酸度调节剂由质量浓度为2.3-3.9g/L的柠檬酸以及质量浓度为0.4-2.7g/L的柠檬酸钠构成。
因此,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的抗疲劳的能量饮料其首先以人参粉以及牛磺酸作为最主要的抗疲劳物质,通过两者的复配,能够使得在不添加咖啡因条件下,能够快速为给人体提供能量,运动前饮用可以帮助人体快速恢复疲劳,从而有效提升人体的运动能力;
(2)本发明通过控制饮料的pH值,能够有效控制饮料的感官性,使得饮料更加澄清透明,同时还能够防止在常规储存条件下人参皂苷的分解,保证了功能性;
(3)通过在组合物中添加甜菊糖苷,能够有效屏蔽人参的苦味,提升了饮料的口感;
(4)本发明在非蔗糖甜味剂中除甜菊糖苷外,还额外添加有麦芽糖醇以及赤藓糖醇,从而能够调配出近似于蔗糖的甜感,最终能够有效提升饮料的口感。
附图说明
图1 为实施例7的饮料口感轮廓图。
图2 为实施例8的饮料口感轮廓图。
图3 为实施例9的饮料口感轮廓图。
图4 为实施例10的饮料口感轮廓图。
图5 为对比例5的饮料口感轮廓图。
图6 为对比例6的饮料口感轮廓图。
图7 为对比例7的饮料口感轮廓图。
图8 为对比例8的饮料口感轮廓图。
图9 为实施例11运动后的恢复情况图。
图10 为实施例12运动后的恢复情况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这些说明的情况下将能够实现本发明。此外,下述说明中涉及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通常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稳定性测试】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能量饮料,其配制1L pH为4.5能量饮料,所采用的组分及用量:麦芽糖醇10g/L、赤藓糖醇20g/L、柠檬酸钠2.7g/L、柠檬酸2.3g/L、牛磺酸0.5g/L、绿茶浓缩粉1.5g/L、三氯蔗糖0.025g/L、甜菊糖苷0.3g/L、人参粉1.5g/L以及水余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能量饮料,其配制1L pH为3.8能量饮料,所采用的组分及用量:麦芽糖醇10g/L、赤藓糖醇20g/L、柠檬酸钠1.7g/L、柠檬酸2.9g/L、牛磺酸0.5g/L、绿茶浓缩粉1.5g/L、三氯蔗糖0.025g/L、甜菊糖苷0.3g/L、人参粉1.5g/L以及水余量。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能量饮料,其配制1L pH为3能量饮料,所采用的组分及用量:麦芽糖醇10g/L、赤藓糖醇20g/L、柠檬酸钠0.4g/L、柠檬酸3.9g/L、牛磺酸0.5g/L、绿茶浓缩粉1.5g/L、三氯蔗糖0.025g/L、甜菊糖苷0.3g/L、人参粉1.5g/L以及水余量。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中,本发明对比例所提供的能量饮料,其配制1L pH为5能量饮料,所采用的组分及用量:麦芽糖醇10g/L、赤藓糖醇20g/L、柠檬酸钠3.4g/L、柠檬酸1.1 g/L、牛磺酸0.5g/L、绿茶浓缩粉1.5g/L、三氯蔗糖0.025g/L、甜菊糖苷0.3g/L、人参粉1.5g/L以及水余量。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中,本发明对比例所提供的能量饮料,其配制1L pH为2.5能量饮料,所采用的组分及用量:麦芽糖醇10g/L、赤藓糖醇20g/L、柠檬酸钠0.2g/L、柠檬酸4.0g/L、牛磺酸0.5g/L、绿茶浓缩粉1.5g/L、三氯蔗糖0.025g/L、甜菊糖苷0.3g/L、人参粉1.5g/L以及水余量。
测试方法
将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2配制的饮料进行稳定性测试,将配置好的饮料在50℃条件下储存10天,观察饮料的稳定性以及人参皂苷含量的变化,测试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热稳定测试结果
Figure 466778DEST_PATH_IMAGE002
从上表数据中可知,本发明通过调节整体饮料的pH,并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热稳定性测试,我们发现pH值对于饮料的稳定性具有明显的影响。当饮料的pH值大于4.5之后,其在灌装完成后便会在饮料中形成絮状沉淀,表明饮料的pH值大于4.5之后不利于饮料中大分子物质的稳定储存,并且在热储存后饮料中的人参皂苷含量明显降低,表明在该pH条件下,人参皂苷在高温下的稳定性较差。
而当饮料的pH值小于4.5之后,虽然在灌装时没有肉眼可见杂质,但是在热储存则出现了明显的絮状沉淀,表明在低pH范围下饮料中的稳定剂以及蛋白质容易从饮料中沉淀出来。并且在低pH范围下,人参皂苷的含量也明显降低,表明人参皂苷在低pH条件下也容易酸性分解。同时在pH低于2.5的条件下还会导致饮料的适口性较差,口感不佳的问题。
而当饮料的pH值在3-4.5之间时,其热储存性能表现良好,在灌装时以及50℃热储存后均不会产生肉眼可见杂质,并且皂苷含量下降不明显。
【人参苦味掩盖测试】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能量饮料,其配制1L pH为3.8能量饮料,所采用的组分及用量:麦芽糖醇10g/L、赤藓糖醇20g/L、柠檬酸钠1.7g/L、柠檬酸2.9g/L、牛磺酸0.5g/L、绿茶浓缩粉1.5g/L、三氯蔗糖0.06g/L、甜菊糖苷0.2g/L、人参粉1.5g/L以及水余量。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能量饮料,其配制1L pH为3.8能量饮料,所采用的组分及用量:麦芽糖醇10g/L、赤藓糖醇20g/L、柠檬酸钠1.7g/L、柠檬酸2.9g/L、牛磺酸0.5g/L、绿茶浓缩粉1.5g/L、三氯蔗糖0.025g/L、甜菊糖苷0.3g/L、人参粉1.5g/L以及水余量。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能量饮料,其配制1L pH为3.8能量饮料,所采用的组分及用量:麦芽糖醇10g/L、赤藓糖醇20g/L、柠檬酸钠1.7g/L、柠檬酸2.9g/L、牛磺酸0.5g/L、绿茶浓缩粉1.5g/L、三氯蔗糖0.01g/L、甜菊糖苷0.4g/L、人参粉1.5g/L以及水余量。
对比例3
本对比例中,本发明对比例所提供的能量饮料,其配制1L pH为3.8能量饮料,所采用的组分及用量:麦芽糖醇10g/L、赤藓糖醇20g/L、柠檬酸钠1.7g/L、柠檬酸2.9g/L、牛磺酸0.5g/L、绿茶浓缩粉1.5g/L、三氯蔗糖0.04g/L、甜菊糖苷0.1g/L、人参粉1.5g/L以及水余量。
对比例4
本对比例中,本发明对比例所提供的能量饮料,其配制1L pH为3.8能量饮料,所采用的组分及用量:麦芽糖醇10g/L、赤藓糖醇20g/L、柠檬酸钠1.7g/L、柠檬酸2.9g/L、牛磺酸0.5g/L、绿茶浓缩粉1.5g/L、三氯蔗糖0.01g/L、甜菊糖苷0.5g/L、人参粉1.5g/L以及水余量。
测试方法:
将实施例4~6以及对比例3~4配制的饮料进行口感测试,测试饮料中的甜菊糖苷的添加对于人参皂苷苦味的掩盖效果,测试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3
从上表数据中可知,当甜菊糖苷的添加量为0.1g/L时(对比例3),其无法掩盖人参皂苷的苦味,导致饮料的口感欠佳。而当甜菊糖苷的添加量为0.5g/L时(对比例4),人参皂苷的苦味虽然被掩盖,但是甜味过重,并伴随一定类似挥发性油的气味,导致其口感不协调。而当甜菊糖苷的添加量在0.2g/L~0.4g/L范围内时,既能够良好屏蔽人参皂苷的苦味,同时饮料整体的甜味比较适宜、整体口味协调。
【人参饮料口感测试】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能量饮料,其配制1L pH为3.8能量饮料,所采用的组分及用量:麦芽糖醇10g/L、赤藓糖醇20g/L、柠檬酸钠1.7g/L、柠檬酸2.9g/L、牛磺酸0.5g/L、绿茶浓缩粉1.5g/L、三氯蔗糖0.02g/L、甜菊糖苷0.3g/L、人参粉1.5g/L以及水余量。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能量饮料,其配制1L pH为3.8能量饮料,所采用的组分及用量:麦芽糖醇16g/L、赤藓糖醇14g/L、柠檬酸钠1.7g/L、柠檬酸2.9g/L、牛磺酸0.5g/L、绿茶浓缩粉1.5g/L、三氯蔗糖0.02g/L、甜菊糖苷0.3g/L、人参粉1.5g/L以及水余量。
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能量饮料,其配制1L pH为3.8能量饮料,所采用的组分及用量:麦芽糖醇22g/L、赤藓糖醇25g/L、柠檬酸钠1.7g/L、柠檬酸2.9g/L、牛磺酸0.5g/L、绿茶浓缩粉1.5g/L、三氯蔗糖0.02g/L、甜菊糖苷0.25g/L、人参粉1.5g/L以及水余量。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能量饮料,其配制1L pH为3.8能量饮料,所采用的组分及用量:麦芽糖醇11g/L、赤藓糖醇13g/L、柠檬酸钠1.7g/L、柠檬酸2.9g/L、牛磺酸0.5g/L、绿茶浓缩粉1.5g/L、三氯蔗糖0.02g/L、甜菊糖苷0.35g/L、人参粉1.5g/L以及水余量。
对比例5
本对比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能量饮料,其配制1L pH为3.8能量饮料,所采用的组分及用量:麦芽糖醇18g/L、赤藓糖醇10g/L、柠檬酸钠1.7g/L、柠檬酸2.9g/L、牛磺酸0.5g/L、绿茶浓缩粉1.5g/L、三氯蔗糖0.03g/L、甜菊糖苷0.15g/L、人参粉1.5g/L以及水余量。
对比例6
本对比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能量饮料,其配制1L pH为3.8能量饮料,所采用的组分及用量:麦芽糖醇5g/L、赤藓糖醇6g/L、柠檬酸钠1.7g/L、柠檬酸2.9g/L、牛磺酸0.5g/L、绿茶浓缩粉1.5g/L、三氯蔗糖0.02g/L、甜菊糖苷0.4g/L、人参粉1.5g/L以及水余量。
对比例7
本对比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能量饮料,其配制1L pH为3.8能量饮料,所采用的组分及用量:麦芽糖醇25g/L、赤藓糖醇5g/L、柠檬酸钠1.7g/L、柠檬酸2.9g/L、牛磺酸0.5g/L、绿茶浓缩粉1.5g/L、三氯蔗糖0.02g/L、甜菊糖苷0.3g/L、人参粉1.5g/L以及水余量。
对比例8
本对比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能量饮料,其配制1L pH为3.8能量饮料,所采用的组分及用量:麦芽糖醇2g/L、赤藓糖醇30g/L、柠檬酸钠1.7g/L、柠檬酸2.9g/L、牛磺酸0.5g/L、绿茶浓缩粉1.5g/L、三氯蔗糖0.02g/L、甜菊糖苷0.3g/L、人参粉1.5g/L以及水余量。
测试方法:
将实施例7~10、对比例5~8配制的饮料,共18人参与口感测定,用蔗糖配制甜度相同的人参能量饮料作为口感评测的对照样,人参能量饮料口感轮廓图(初始甜味、尾甜干净、苦涩味、糖酸比、人参风味、整体饱满度)以及饮料口感评分表分别如图1~8以及表3所示。
表3饮料口感评分表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5
从图以及表中可知,实施例7~10中的饮料的口感轮廓图与对照样的重合度较高,而对比例5~7中的口感轮廓图与对照样的重合度不如实施例7~10。表明在麦芽糖醇10-22g/L、赤藓糖醇13-25g/L、甜菊糖苷0.2-0.4g/L的条件下,三者调配出的口感与蔗糖口感较为接近。
【能量饮料抗疲劳体感测试】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能量饮料,其配制1L pH为3.8能量饮料,所采用的组分及用量:麦芽糖醇10g/L、赤藓糖醇20g/L、柠檬酸钠1.7g/L、柠檬酸2.9g/L、牛磺酸0.8g/L、绿茶浓缩粉1g/L、三氯蔗糖0.02g/L、甜菊糖苷0.3g/L、人参粉1g/L以及水余量。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能量饮料,其配制1L pH为3.8能量饮料,所采用的组分及用量:麦芽糖醇10g/L、赤藓糖醇20g/L、柠檬酸钠1.7g/L、柠檬酸2.9g/L、牛磺酸0.5g/L、绿茶浓缩粉2g/L、三氯蔗糖0.02g/L、甜菊糖苷0.3g/L、人参粉2g/L以及水余量。
测试方法:
随机挑选12个人在两天进行测试,每天运动前10分钟,分别服用实施例11以及实施例12配制的人参能量饮料,对照组不喝饮料,分别在运动前、运动过后第0min、10min、20min、30min填写疲劳测试问卷,按照疲劳程度进行打分,运动后的恢复情况如图9以及图10所示。
从图中可看出,通过服用本发明中所述的能量饮料,在运动后能够快速恢复体能,减轻疲劳感。

Claims (9)

1.一种抗疲劳能量饮料,其特征在于,
其组分中包括:无蔗糖甜味剂、牛磺酸、绿茶浓缩粉以及人参粉;
还包括酸度调节剂,从而调节饮料pH在3-4.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疲劳能量饮料,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以下质量浓度的原料:
无蔗糖甜味剂23.2-47.4g/L、牛磺酸0.3-0.8g/L、绿茶浓缩粉1-2g/L、人参粉1-2g/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抗疲劳能量饮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蔗糖甜味剂中至少包括甜菊糖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疲劳能量饮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甜菊糖苷的质量浓度为0.2-0.4g/L。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疲劳能量饮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蔗糖甜味剂中同时包括麦芽糖醇、赤藓糖醇以及甜菊糖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疲劳能量饮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蔗糖甜味剂包括以下质量浓度的原料:
麦芽糖醇10-22g/L、赤藓糖醇13-25g/L、甜菊糖苷0.2-0.4g/L。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抗疲劳能量饮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蔗糖甜味剂还包括三氯蔗糖0.03-0.06g/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疲劳能量饮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酸度调节剂为柠檬酸以及柠檬酸钠的复配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抗疲劳能量饮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酸度调节剂由质量浓度为2-4g/L的柠檬酸以及质量浓度为1-1.5g/L的柠檬酸钠构成。
CN202210660266.3A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抗疲劳能量饮料 Pending CN1150674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60266.3A CN115067407A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抗疲劳能量饮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60266.3A CN115067407A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抗疲劳能量饮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67407A true CN115067407A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52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60266.3A Pending CN115067407A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抗疲劳能量饮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6740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06730A (zh) * 2022-10-13 2023-01-17 糖零生物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添加赤藓糖醇的甜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00025303A (ko) * 2008-08-27 2010-03-09 씨제이제일제당 (주) 인삼 사포닌의 기능이 강화된 기능성 음료 조성물
CN109349483A (zh) * 2018-11-21 2019-02-19 湖北澳利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能量功能性饮料制作方法
WO2019053580A1 (en) * 2017-09-13 2019-03-21 Sandeep Gupta ENERGY BEVERAGE COMPOSITION
CN111838461A (zh) * 2020-06-08 2020-10-30 广州市东鹏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一种抗氧化、抗疲劳的能量型营养素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58219A (zh) * 2021-07-27 2021-10-29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天然复配甜味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00025303A (ko) * 2008-08-27 2010-03-09 씨제이제일제당 (주) 인삼 사포닌의 기능이 강화된 기능성 음료 조성물
WO2019053580A1 (en) * 2017-09-13 2019-03-21 Sandeep Gupta ENERGY BEVERAGE COMPOSITION
CN109349483A (zh) * 2018-11-21 2019-02-19 湖北澳利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能量功能性饮料制作方法
CN111838461A (zh) * 2020-06-08 2020-10-30 广州市东鹏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一种抗氧化、抗疲劳的能量型营养素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58219A (zh) * 2021-07-27 2021-10-29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天然复配甜味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铁生: "《中国人参》", 31 December 2001,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pages: 779 *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药剂科: "《中药制剂技术》", 31 July 1982,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pages: 334 - 335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06730A (zh) * 2022-10-13 2023-01-17 糖零生物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添加赤藓糖醇的甜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31544B1 (ko) 난소화성 덱스트린 및 쓴맛 물질을 함유하는 비발효 맥주 풍미 음료
CN105828635B (zh) 含有难消化性糊精的未发酵啤酒风味饮料
US8993032B2 (en) Protein recovery beverage
US20120183648A1 (en) Sweetener composition
JP5836579B2 (ja) 高甘味度甘味料を含む柑橘系フレーバー含有酸性茶飲料
WO2012054743A2 (en) Taste modifying compositions
EP2591684B1 (en) Carbonated drinks containing caffeine
CN115067407A (zh) 一种抗疲劳能量饮料
CN112120204A (zh) 一种降血脂甜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JP2017527309A (ja) 風味改良組成物、その使用及びそれを含む製品
CN113243515B (zh) 一种罗汉果减糖甜味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13146254A (ja) 呈味改善剤及びこれを含有する飲料
JP2011254783A (ja) 甘味増強剤、飲食品及び甘味増強方法
CN113439837A (zh) 一种罗汉果粉减糖甜味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13169204A (ja) 砂糖代替甘味料
DE102008021586A1 (de) Nahrungszusammensetzung hergestellt aus grünem Kaffee Gingko Biloba, und Maillard-Produkten des Arginin
CN112042845A (zh) 文冠木叶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JPS594114B2 (ja) 健康酢飲料の製法
KR102191409B1 (ko) 홍삼 및 유산균 발효액을 포함하는 식품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4568524A (zh) 奶茶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用于制备该奶茶的茶基料
CN102232590A (zh) 一种陈醋苦瓜汁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18143111A (ja) 茶飲料
JP6100987B2 (ja) 乳入り低カロリー紅茶飲料
WO2022040720A1 (en) Caffeinated botanical infusion beverag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WO2022110520A1 (zh) 一种改善甜茶苷口感的复配甜味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