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64749A - 一种电池装配方法及集流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装配方法及集流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64749A
CN115064749A CN202210557207.3A CN202210557207A CN115064749A CN 115064749 A CN115064749 A CN 115064749A CN 202210557207 A CN202210557207 A CN 202210557207A CN 115064749 A CN115064749 A CN 1150647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current collecting
collecting member
tab
body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5720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车佩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vision Power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Envision Ruitai Power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nvision Power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Envision Ruitai Power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vision Power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Envision Ruitai Power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Envision Power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5720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647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647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647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4Carriers or coll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04Machines for assembling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装配方法及集流构件,属于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电池装配方法及集流构件,电池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工装定位步骤:装配集流构件,利用第一装配工装夹持集流构件的第一配合部,和/或,利用第二装配工装夹持集流构件的第二配合部;连接步骤:将极耳与集流构件进行固定连接。第一配合部与极耳的开口对应设置,相当于第一配合部设置于主体部的侧方,利用第一装配工装穿过极耳的开口夹持第一配合部,和/或,利用第二装配工装夹持一体成型于主体部的一端的第二配合部,不会影响电芯等零部件的布置,无需在撤除装配工装后对电芯进行整形,有利于提高电池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装配方法及集流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装配方法及集流构件。
背景技术
在电池装配过程中,需要对极耳进行折弯,以将极耳与集流构件连接,折弯过程中,需要利用装配工装支撑并固定集流构件,一方面使集流构件与极耳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变化,便于提高二者的装配精度,另一方面避免集流构件出现变形,影响电池性能。
现有技术中,装配工装会影响电芯布置,在撤下工装后,还需对电芯进行整形,电池装配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装配方法及集流构件,不会影响电池各零部件布置,可提高电池装配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装配方法,电池包括集流构件和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极耳,所述极耳设有开口;所述集流构件包括主体部和与所述开口对应设置的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一体成型于所述主体部;和/或,所述集流构件还包括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一体成型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
所述电池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工装定位步骤:装配所述集流构件,利用第一装配工装夹持所述集流构件的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或,利用第二装配工装夹持所述集流构件的所述第二配合部;
连接步骤:将所述极耳与所述集流构件进行固定连接。
作为电池装配方法的可选方案,所述开口将所述极耳分为两个极耳支部;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电极组件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极耳支部对应设置的极耳连接面;
在连接步骤中,将所述极耳支部绕至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电极组件的一侧,将所述极耳支部与对应的所述极耳连接面进行固定连接。
作为电池装配方法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配合部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配合部分别位于所述主体部沿第二方向的两侧;
在工装定位步骤中,利用两个所述第一装配工装分别夹持两个所述第一配合部。
作为电池装配方法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配合部设有第一定位结构;所述第一装配工装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对应设置的第二定位结构;
在工装定位步骤中,使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插接。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集流构件,所述集流构件包括:
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连接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一端;
所述集流构件还包括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一体成型于所述主体部沿第二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和/或,所述集流构件还包括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一体成型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二端。
作为集流构件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配合部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配合部分别一体成型于所述主体部沿第二方向的两侧。
作为集流构件的可选方案,所述主体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均设有两个极耳连接面,所有所述极耳连接面均位于所述主体部远离电极组件的一侧,位于所述主体部同侧的两个所述极耳连接面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配合部的两侧。
作为集流构件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配合部位于所述主体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中部。
作为集流构件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配合部靠近电极组件的侧面与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电极组件的侧面之间设有间隙;
所述第二配合部靠近所述电极组件的侧面与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电极组件的侧面之间设有间隙。
作为集流构件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配合部向远离电极组件的一侧凹陷,所述配合部的厚度小于所述主体部的厚度;
所述第二配合部向远离电极组件的一侧凹陷,所述配合部的厚度小于所述主体部的厚度。
作为集流构件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二配合部靠近电极组件的一侧设有加强凸起,所述加强凸起连接于所述主体部。
作为集流构件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配合部设有第一定位槽;
所述主体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配合部对应设置的第二定位槽;
所述第二配合部设有第三定位槽;
所述主体部设有与所述第二配合部对应设置的第四定位槽。
作为集流构件的可选方案,所述主体部设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主加强筋,所述主加强筋的两端均连接有两个辅加强筋。
作为集流构件的可选方案,所述辅加强筋与所述主加强筋之间设有夹角θ,θ为钝角。
作为集流构件的可选方案,位于所述主体部同一端的两个所述辅加强筋之间设有夹角α,30°≤α≤15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电池装配方法及集流构件,第一配合部与极耳的开口对应设置,相当于第一配合部设置于主体部的侧方,利用第一装配工装穿过极耳的开口夹持第一配合部,和/或,利用第二装配工装夹持一体成型于主体部的一端的第二配合部,不会影响电芯等零部件的布置,无需在撤除装配工装后对电芯进行整形,有利于提高电池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种集流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种集流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种集流构件与第一装配工装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种集流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种集流构件与第一装配工装及第二装配工装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种集流构件与第一装配工装及第二装配工装的爆炸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种集流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种集流构件与第一装配工装及第二装配工装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种集流构件与第一装配工装及第二装配工装的爆炸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种集流构件与电极组件的装配关系示意图一;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种集流构件与电极组件的装配关系示意图二;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四种集流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四种集流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四种集流构件与第一装配工装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集流构件;11、主体部;111、第一端;112、第二端;113、第二定位槽;114、第四定位槽;1151、主加强筋;1152、辅加强筋;116、极耳连接面;12、连接部;13、第一配合部;131、第一定位槽;14、第二配合部;141、加强凸起;142、第三定位槽;2、电极组件;21、极耳;211、开口;212、极耳支部;3、第一装配工装;31、第一夹持部;311、第一夹持腔;312、第二定位凸起;32、第一固定部;4、第二装配工装;41、第二夹持部;411、第二夹持腔;412、第三定位凸起;413、第四定位凸起;414、定位凹槽;42、第二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流构件1,集流构件1包括主体部11和连接部12,主体部11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连接部12连接于主体部11的第一端111;集流构件1还包括第一配合部13,第一配合部13一体成型于主体部11沿第二方向的一侧,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集流构件1还包括第二配合部14,第二配合部14一体成型于主体部11的第二端112。
第一配合部13设于主体部11的侧方,第二配合部14设于主体部11的端部,利用对应的装配工装夹持第一配合部13及第二配合部14,不会对电芯等零部件布置产生影响,也无需在撤除装配工装后对电芯进行整形,有利于提高电池装配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配合部13设有两个,两个第一配合部13分别一体成型于主体部11沿第二方向的两侧。通过两个装配工装分别夹持两个第一配合部13,可更稳固地固定集流构件1。
在一实施例中,两个第一配合部13均位于主体部11沿第一方向的中部,可提高主体部11的定位稳定性,提高极耳21与主体部11的装配精度。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配合部13靠近电极组件2的侧面与主体部11靠近电极组件2的侧面之间设有间隙;第二配合部14靠近电极组件2的侧面与主体部11靠近电极组件2的侧面之间设有间隙。间隙的设置,用于容纳对应的装配工装,可避免装配工装对电芯及集流构件1产生干涉。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配合部13向远离电极组件2的一侧凹陷,配合部的厚度小于主体部11的厚度,换言之,第一配合部13远离电极组件2的侧面与主体部11齐平或大致齐平,且第一配合部13靠近电极组件2的侧面与电极组件2之间的间距大于主体部11靠近电极组件2的侧面与电极组件2之间的间距;第二配合部14向远离电极组件2的一侧凹陷,配合部的厚度小于主体部11的厚度,换言之,第二配合部14远离电极组件2的侧面与主体部11齐平或大致齐平,且第二配合部14靠近电极组件2的侧面与电极组件2之间的间距大于主体部11靠近电极组件2的侧面与电极组件2之间的间距。如此设置,可使第一配合部13与电极组件2之间及第二配合部14与电极组件2之间具有容纳装配工装的空间,进而避免装配工装对电极组件2及集流构件1产生干涉。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配合部14靠近电极组件2的一侧设有加强凸起141,加强凸起141连接于主体部11,利用加强凸起141增加第二配合部14的强度。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配合部13设有第一定位槽131;主体部11设有与第一配合部13对应设置的第二定位槽113;第二配合部14设有第三定位槽142;主体部11设有与第二配合部14对应设置的第四定位槽114。通过使上述定位槽与对应的装配工装上的定位凸起插接,起到定位作用,进一步保证装配工装稳定的夹持集流构件1,提高集流构件1与极耳21的装配精度。
在一实施例中,主体部11设有加强结构,加强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主加强筋1151,主加强筋1151的两端均连接有两个辅加强筋1152。通过加强结构提高主体部11的强度,避免主体部11出现变形。
在一实施例中,辅加强筋1152与主加强筋1151之间设有夹角θ,θ为钝角。如此设置,可提高辅加强筋1152对主体部11两端强度的增强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位于主体部11同一端的两个辅加强筋1152之间设有夹角α,30°≤α≤150°,以提高辅加强筋1152对主体部11两端强度的增强作用。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电池包括上述集流构件1和电极组件2,电极组件2设有极耳21,极耳21设有开口211,连接部12与开口211对应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电池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电芯,电芯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极耳21,极耳21均设有开口211,开口211将极耳21分为两个极耳支部212。对应地,主体部11沿第二方向的两侧均设有两个极耳连接面116,所有极耳连接面116均位于主体部11远离电极组件2的一侧,位于主体部11同侧的两个极耳连接面116分别位于第一配合部13的两侧。进而可使极耳支部212绕至主体部11远离电极组件2的一侧与对应的极耳连接面116固定连接,通过主体部11对极耳21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保证主体部11与极耳21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工装定位步骤:装配集流构件1,利用第一装配工装3夹持集流构件1的第一配合部13,利用第二装配工装4夹持集流构件1的第二配合部14;
连接步骤:将极耳21与集流构件1进行固定连接。
第一配合部13与极耳21的开口211对应设置,相当于第一配合部13设置于主体部11的侧方,利用第一装配工装3穿过极耳21的开口211夹持第一配合部13,利用第二装配工装4夹持一体成型于主体部11的一端的第二配合部14,不会影响电芯等零部件的布置,无需在撤除装配工装后对电芯进行整形,有利于提高电池装配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集流构件1还可仅设置第一配合部13,对应地,在工装定位步骤中,仅利用第一装配工装3夹持集流构件1的第一配合部13即可;当然,集流构件1也可以仅设置第二配合部14,在工装定位步骤中,仅利用第二装配工装4夹持集流构件1的第二配合部14即可;同样能实现通过对应的装配工装夹持第一配合部13或第二配合部14,达到固定集流构件1的目的,并能提高电池装配效率。
极耳支部212与极耳连接面116一一对应设置,在连接步骤中,将极耳支部212绕至主体部11远离电极组件2的一侧,将极耳支部212与对应的极耳连接面116进行固定连接,提高了极耳21与主体部11的装配精度。
对应两个第一配合部13,在工装定位步骤中,利用两个第一装配工装3分别夹持两个第一配合部13,以更稳固地对集流构件1进行定位,以提高主体部11与极耳21的装配精度。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配合部13设有第一定位结构;第一装配工装3设有与第一定位结构对应设置的第二定位结构;在工装定位步骤中,使第一定位结构与第二定位结构插接,可避免第一配合部13相对于第一装配工装3产生位移,保证集流构件1定位稳定。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定位结构可以为上述设于第一配合部13的第一定位槽131,对应地,第二定位结构即为设于第一装配工装3的定位凸起,在利用第一装配工装3夹持第一配合部13时,定位凸起与第一定位槽131插接;当然,第一定位结构也可以为定位凸起,对应地,第二定位结构为定位槽。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装配工装3包括第一夹持部31和第一固定部32,第一夹持部31用于夹持第一配合部13,第一固定部32用于与夹具机构连接,以支撑和固定第一装配工装3。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31包括第一夹持腔311,第一夹持腔311能与第一配合部13插接。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夹持腔311的侧壁设有与第一定位槽131对应设置的第一定位凸起和与第二定位槽113对应设置的第二定位凸起312,第一定位凸起能与第一定位槽131插接,第二定位凸起312能与第二定位槽113插接,以防止主体部11与第一装配工装3产生相对位移。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装配工装4包括第二夹持部41和第二固定部42,第二夹持部41用于夹持第二配合部14,第二固定部42用于与夹具机构连接,以支撑和固定第二装配工装4。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夹持部41包括第二夹持腔411,第二夹持腔411能与第二配合部14插接。进一步地,第二夹持腔411的侧壁设有与第三定位槽142对应设置的第三定位凸起412和与第四定位槽114对应设置的第四定位凸起413,第三定位凸起412能与第三定位槽142插接,第四定位凸起413能与第四定位槽114插接,以防止主体部11与第二装配工装4产生相对位移。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夹持腔411的侧壁还可设置与加强凸起141对应设置的定位凹槽414,以使加强凸起141能与定位凹槽414插接,也可起到限制主体部11与第二装配工装4产生相对位移的作用。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5)

1.一种电池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池包括集流构件(1)和电极组件(2),所述电极组件(2)包括极耳(21),所述极耳(21)设有开口(211);所述集流构件(1)包括主体部(11)和与所述开口(211)对应设置的第一配合部(13),所述第一配合部(13)一体成型于所述主体部(11);和/或,所述集流构件(1)还包括第二配合部(14),所述第二配合部(14)一体成型于所述主体部(11)的一端;
所述电池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工装定位步骤:装配所述集流构件(1),利用第一装配工装(3)夹持所述集流构件(1)的所述第一配合部(13),和/或,利用第二装配工装(4)夹持所述集流构件(1)的所述第二配合部(14);
连接步骤:将所述极耳(21)与所述集流构件(1)进行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211)将所述极耳(21)分为两个极耳支部(212);所述主体部(11)远离所述电极组件(2)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极耳支部(212)对应设置的极耳连接面(116);
在连接步骤中,将所述极耳支部(212)绕至所述主体部(11)远离所述电极组件(2)的一侧,将所述极耳支部(212)与对应的所述极耳连接面(116)进行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13)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配合部(13)分别位于所述主体部(11)沿第二方向的两侧;
在工装定位步骤中,利用两个所述第一装配工装(3)分别夹持两个所述第一配合部(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13)设有第一定位结构;所述第一装配工装(3)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对应设置的第二定位结构;
在工装定位步骤中,使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插接。
5.一种集流构件,所述集流构件(1)包括:
主体部(11),所述主体部(11)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
连接部(12),连接于所述主体部(11)的所述第一端(111);
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流构件(1)还包括第一配合部(13),所述第一配合部(13)一体成型于所述主体部(11)沿第二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和/或,所述集流构件(1)还包括第二配合部(14),所述第二配合部(14)一体成型于所述主体部(11)的所述第二端(1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流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13)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配合部(13)分别一体成型于所述主体部(11)沿第二方向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流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1)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均设有两个极耳连接面(116),所有所述极耳连接面(116)均位于所述主体部(11)远离电极组件(2)的一侧,位于所述主体部(11)同侧的两个所述极耳连接面(116)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配合部(13)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流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13)位于所述主体部(11)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中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流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13)靠近电极组件(2)的侧面与所述主体部(11)靠近所述电极组件(2)的侧面之间设有间隙;
所述第二配合部(14)靠近所述电极组件(2)的侧面与所述主体部(11)靠近所述电极组件(2)的侧面之间设有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流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13)向远离电极组件(2)的一侧凹陷,所述配合部的厚度小于所述主体部(11)的厚度;
所述第二配合部(14)向远离电极组件(2)的一侧凹陷,所述配合部的厚度小于所述主体部(11)的厚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集流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部(14)靠近电极组件(2)的一侧设有加强凸起(141),所述加强凸起(141)连接于所述主体部(11)。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集流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13)设有第一定位槽(131);
所述主体部(11)设有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3)对应设置的第二定位槽(113);
所述第二配合部(14)设有第三定位槽(142);
所述主体部(11)设有与所述第二配合部(14)对应设置的第四定位槽(114)。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流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1)设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主加强筋(1151),所述主加强筋(1151)的两端均连接有两个辅加强筋(1152)。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集流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加强筋(1152)与所述主加强筋(1151)之间设有夹角θ,θ为钝角。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集流构件,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主体部(11)同一端的两个所述辅加强筋(1152)之间设有夹角α,30°≤α≤150°。
CN202210557207.3A 2022-05-20 2022-05-20 一种电池装配方法及集流构件 Pending CN1150647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57207.3A CN115064749A (zh) 2022-05-20 2022-05-20 一种电池装配方法及集流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57207.3A CN115064749A (zh) 2022-05-20 2022-05-20 一种电池装配方法及集流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64749A true CN115064749A (zh) 2022-09-16

Family

ID=83197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57207.3A Pending CN115064749A (zh) 2022-05-20 2022-05-20 一种电池装配方法及集流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6474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32214A (zh) * 2022-10-31 2023-01-20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的连接片和电池、用电装置
WO2024066162A1 (zh) * 2022-09-29 2024-04-0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转接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6162A1 (zh) * 2022-09-29 2024-04-0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转接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115632214A (zh) * 2022-10-31 2023-01-20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的连接片和电池、用电装置
CN115632214B (zh) * 2022-10-31 2024-01-23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的连接片和电池、用电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064749A (zh) 一种电池装配方法及集流构件
CN1737975B (zh) 熔断器
US20210066700A1 (en) Single-cell battery, battery module, power battery and electric vehicle
WO2020215919A1 (zh) 电池单元和电池模组
US11929521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CN214589168U (zh) 电池及电池组
CN209786057U (zh) 一种连接构件和二次电池
JP5334482B2 (ja) 組電池
CN113228206B (zh) 变压器
CN219575873U (zh) 电池组件
CN113783007B (zh) 接触端子、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15771456U (zh) 电池隔圈、电芯组件及电池
CN108551015B (zh) 一种连接器端子
CN219873839U (zh) 电池
CN217427031U (zh) 一种集流构件及电池
CN219106435U (zh) 连接结构、盖板组件及电池
CN219658933U (zh) 引脚结构、电芯及电池包
CN219286708U (zh) 连接器插头预装配件以及连接器插头
CN216699750U (zh) 一种金具组件
CN220382415U (zh) 一种连接稳固的接线端子
CN217933627U (zh) 一种接触器静触板固定结构
CN114628932B (zh) 一种连接器端子及连接器
CN212659733U (zh) 一种通用Type-C电连接器
CN220368063U (zh) 电池模组
CN218039591U (zh) 一种定位端板、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