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50487B -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50487B
CN115050487B CN202210655584.0A CN202210655584A CN115050487B CN 115050487 B CN115050487 B CN 115050487B CN 202210655584 A CN202210655584 A CN 202210655584A CN 115050487 B CN115050487 B CN 1150504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doctor
prescription
informa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5558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50487A (zh
Inventor
曾建路
谢勇
彭海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yi World Big Data Technology Zhuhai Hengq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yi World Big Data Technology Zhuhai Hengq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yi World Big Data Technology Zhuhai Hengq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yi World Big Data Technology Zhuhai Hengq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5558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504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504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504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504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504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8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medical practitioners or patients, e.g. for collaborative diagnosis, therapy or health monitor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2Reservations, e.g. for tickets, services or event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patient-specific data, e.g. for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 G16H20/1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drugs or medications, e.g. for ensuring correct administration to patients
    • G16H20/13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drugs or medications, e.g. for ensuring correct administration to patients delivered from dispen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athology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管理系统,包括预约挂号模块用于供患者用户获取相应的医生用户信息,并完成指定医生的预约挂号;在线问诊模块用于供医生用户根据挂号信息与患者用户进行在线问诊,记录患者用户的问诊信息;在线处方模块用于供医生用户根据患者用户的问诊信息开出相应的处方;在线缴费模块用于供患者用户根据相应的处方信息完成在线缴费;处方审核模块用于供管理用户对患者用户的处方进行在线审核;发药模块用于将审核通过的处方信息发送至发药系统,以使得发药系统根据处方信息为患者用户开药。本发明有助于对互联网在线问诊服务进行全面、可靠的管理和监管,有助于提高互联网医疗服务管理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医疗服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基于互联网的在线问诊医疗系统逐渐兴起,用户可以在互联网上便捷的进行在线医疗问诊。但是,目前的互联网在线问诊系统,其大多都是基于第三方平台为患者用户和医生用户直接建立在线交流连接完成在线问诊,容易存在管理不足的情况,不能满足现代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发展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管理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管理系统,包括预约挂号模块、在线问诊模块、在线处方模块、在线缴费模块、处方审核模块和发药模块;其中,
预约挂号模块用于供患者用户获取相应的医生用户信息,并完成指定医生的预约挂号;
在线问诊模块用于供医生用户根据挂号信息与患者用户进行在线问诊,记录患者用户的问诊信息;
在线处方模块用于供医生用户根据患者用户的问诊信息开出相应的处方;
在线缴费模块用于供患者用户根据相应的处方信息完成在线缴费;
处方审核模块用于供管理用户对患者用户的处方进行在线审核;
发药模块用于将审核通过的处方信息发送至发药系统,以使得发药系统根据处方信息为患者用户开药。
一种实施方式中,预约挂号模块包括医生信息获取单元、预约挂号单元和挂号缴费单元;
医生信息获取单元用于按科室分类获取相应的医生信息,包括医生简介,可预约时间和历史问诊数据等;
预约挂号单元用于供患者用户选定目标医生和问诊时间,进行对该医生的预约挂号;
挂号缴费单元用于供患者用户根据选定的预约挂号信息进行挂号缴费,完成患者用户对该指定医生的预约挂号。
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线问诊模块包括匹配单元,在线问诊单元和记录单元;
匹配单元用于根据患者用户的预约挂号信息,为患者用户和相应的医生用户建立在线问诊连接;
在线问诊单元用于在患者用户和相应的医生用户在建立在线问诊连接后,供患者用户和医生用户进行在线沟通,以使得医生用户和患者用户通过视频、语音或文字沟通后,完成在线问诊;
记录单元用于供医生用户在在线问诊的过程中记录患者信息,生成患者问诊记录报告。
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线问诊模块还包括历史病历查询单元;
历史病历查询单元用于供医生用户从系统中获取患者用户的历史病历信息和历史处方信息;以协助医生用户完成在线问诊。
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线处方模块包处方开具单元;
处方开具单元用于供医生用户根据患者问诊记录报告开具相应的处方。
一种实施方式中,处方审核模块包括知识库单元和处方审核单元和;
知识库单元用于存储处方开具规则、处方审核管理办法等处方审核知识;
处方审核单元用于根据处方审核知识对医生用户开具的处方进行审核,其中审核包括人工审核和智能审核;人工审核包括将处方信息发送给管理用户,由管理用户对处方信息进行审核,得到处方审核结果;其中管理用户包括医疗机构用户;智能审核包括将获取的处方信息输出到智能处方审核模型中,由基于人工智能的处方审核模型对处方信息进行智能化审核,得到处方审核结果。
一种实施方式中,发药模块包括药品提取单元和发药订单单元;
药品提取单元用于根据审核通过的处方提取处方中开具的药物信息,生成药品清单;
发药订单单元用于将获取的药品清单发送至发药系统,以使得发药系统根据处方信息为患者用户开药。
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用户管理模块、登录模块和数据管理模块;
用户管理模块用于对系统的患者用户、医生用户和管理用户信息进行管理;
登录模块用于获取患者用户、医生用户和管理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对获取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当验证通过后允许患者用户、医生用户和管理用户访问医疗服务管理系统;
数据管理模块用于对患者用户、医生用户和管理用户产生的数据进行存储管理,构建医疗数据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出一种互联网医疗服务管理系统,有助于对互联网在线问诊服务进行全面、可靠的管理和监管,有助于提高互联网医疗服务管理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框架结构图。
附图标记:
预约挂号模块1、在线问诊模块2、在线处方模块3、在线缴费模块4、处方审核模块5、发药模块6、用户管理模块7、登录模块8、数据管理模块9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应用场景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其示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管理系统,包括预约挂号模块1、在线问诊模块2、在线处方模块3、在线缴费模块4、处方审核模块5和发药模块6;其中,
预约挂号模块1用于供患者用户获取相应的医生用户信息,并完成指定医生的预约挂号;
在线问诊模块2用于供医生用户根据挂号信息与患者用户进行在线问诊,记录患者用户的问诊信息;
在线处方模块3用于供医生用户根据患者用户的问诊信息开出相应的处方;
在线缴费模块4用于供患者用户根据相应的处方信息完成在线缴费;
处方审核模块5用于供管理用户对患者用户的处方进行在线审核;
发药模块6用于将审核通过的处方信息发送至发药系统,以使得发药系统根据处方信息为患者用户开药。
其中,本发明系统能够基于互联网平台或者云服务器搭建,患者用户、医生用户、管理用户和发药系统能够通过移动终端、电脑终端或专用的智能终端设备访问或登录本发明系统所属的互联网平台或云服务器。
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互联网医疗服务管理系统,患者用户通过预约挂号模块1选择相应的医生并完成在线预约挂号,根据约定的时间,医生用户通过在线问诊模块2与患者用户进行实时的在线问诊,同时医生记录患者的问诊信息,根据患者的情况,医生用户进一步通过在线处方模块3来为患者用户开出相应的处方;其中,针对开出的处方,管理用户能够通过处方审核模快进行在线审核;患者用户也通过在线缴费模块4完成相关的缴费后,由发药模块6将处方信息发送至发药系统,由发药系统根据处方信息为患者开药,将相关的药物送到患者用户手中;通过搭建统一的医疗服务管理系统为患者用户和医生用户提供可靠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有助于对互联网在线问诊服务进行全面、可靠的管理和监管,有助于提高互联网医疗服务管理的可靠性。
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系统还包括用户管理模块7;
用户管理模块7用于对系统的患者用户、医生用户和管理用户信息进行管理。
系统中还设置有用户管理模块7,特别对医生用户和管理用户进行签约和资质认证管理,确保医生用户和管理用户的可靠性;同时也对患者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进行统一管理,有助于后续对患者用户的医疗档案建立和医疗相关服务提供可靠的支持。
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系统还包括登录模块8;
登录模块8用于获取患者用户、医生用户和管理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对获取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当验证通过后允许患者用户、医生用户和管理用户访问医疗服务管理系统。
本发明系统还设置有登录模块8,对需要登录系统的患者用户、医生用户和管理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能够获取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同时提高了身份验证的可靠性。
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系统还包括数据管理模块9;
数据管理模块9用于对患者用户、医生用户和管理用户产生的数据进行存储管理,构建医疗数据库。
系统中还设置有数据管理模块9,能够对患者用户、医生用户和管理用户的基本数据和在问诊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集中的管理,构建医疗数据库,有助于后续根据医疗数据库进行进一步的建立个人医疗档案、案例总结、大数据分析等提供数据支持。
一种实施方式中,预约挂号模块1包括医生信息获取单元、预约挂号单元和挂号缴费单元;
医生信息获取单元用于按科室分类获取相应的医生信息,包括医生简介,可预约时间和历史问诊数据等;
预约挂号单元用于供患者用户选定目标医生和问诊时间,进行对该医生的预约挂号;
挂号缴费单元用于供患者用户根据选定的预约挂号信息进行挂号缴费,完成患者用户对该指定医生的预约挂号。
患者用户登入预约挂号模块1后,通过医生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医生列表,通过医生的所属科室,简介和可预约时间等信息,选择合适的医生;当用户选定合适的医生后,通过预约挂号单元选择目标医生和相应的问诊时间,来进一步完成预约挂号;当预约挂号信息确认完毕后,患者用户通过挂号缴费单元缴纳挂号费,完成该指定医生的预约挂号;有助于用户能够直观了解全部可选医生的情况,选择心仪的医生进行在线问诊,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性,有助于提高用户进行互联网医疗服务的体验。
同时,针对免挂号费的情况,患者用户也能够通过预约挂号单元选定目标医生和问诊时间后,直接完成挂号。
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线问诊模块2包括匹配单元,在线问诊单元和记录单元;
匹配单元用于根据患者用户的预约挂号信息,为患者用户和相应的医生用户建立在线问诊连接;
在线问诊单元用于在患者用户和相应的医生用户在建立在线问诊连接后,供患者用户和医生用户进行在线沟通,以使得医生用户和患者用户通过视频、语音或文字沟通后,完成在线问诊;
记录单元用于供医生用户在在线问诊的过程中记录患者信息,生成患者问诊记录报告。
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线问诊模块2还包括历史病历查询单元;
历史病历查询单元用于供医生用户从系统中获取患者用户的历史病历信息和历史处方信息;以协助医生用户完成在线问诊。
根据患者用户的预约挂号信息,匹配单元为患者用户和相应的医生用户建立通信连接,以使得医生用户和患者用户通过在线问诊单元进行在线交流,例如通过视频通话、语音通话或者文字交流等方式完成在线问诊,有助于提高在线问诊的便捷程度和可靠性;同时,医生用户在问诊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记录单元记录患者的问诊信息并生成问诊记录报告,方便形成数据管理和作为医生用户进一步开具处方的参考。同时,医生用户还能够通过历史病历查询单元,从系统中查询该患者用户的历史病历信息和之前开具过的处方信息,为医生用户完成在线问诊和开具处方提供参考。有助于提供在线问诊的信息化水平,提高医生用户和患者用户在线问诊的体验。
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线处方模块3包处方开具单元;
处方开具单元用于供医生用户根据患者问诊记录报告开具相应的处方。
根据问诊信息,医生用户能够通过处方开具单元填写处方信息并开具符合标准的处方;其中,根据问诊记录报告,处方开具单元能够自动填写厨房中相应部分的内容,方便医生用户使用。
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线缴费模块4提供线上银行或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跳转接口,在线缴费模块4根据开具的处方信息计算相应的价格后,患者用户通过在线缴费模块4完成在线支付,系统能够针对支付成功的处方进行自动发药。
一种场景中,针对开具的处方,患者用户也能够选择对应的发药系统,获取不同发药系统根据处方返回的价格,选择合适的发药系统并支付后,由相应的发药系统完成发药。
其中,发药系统包括医院药房、药店、有资质的药品销售方等发药机构。
一种实施方式中,处方审核模块5包括知识库单元和处方审核单元和;
知识库单元用于存储处方开具规则、处方审核管理办法等处方审核知识;
处方审核单元用于根据处方审核知识对医生用户开具的处方进行审核,其中审核包括人工审核和智能审核;人工审核包括将处方信息发送给管理用户,由管理用户对处方信息进行审核,得到处方审核结果;其中管理用户包括医疗机构用户;智能审核包括将获取的处方信息输出到智能处方审核模型中,由基于人工智能的处方审核模型对处方信息进行智能化审核,得到处方审核结果。
其中,在医生用户开具了处方之后,处方被发送到处方审核单元,由管理用户通过处方审核单元对处方内容、规范等进行实时的审核,也可以通过训练好的智能处方审核模型进行智能化的处方审核,得到处方审核结果。当处方审核结果为通过后,进一步将处方提交到在线缴费模块4和发药模块6,并将开具的处方记录到相应的数据库中;当处方审核结果不通过时,则将开具的处方打回给相应的医生用户进行修改。有助于提高医生用户开具处方的可靠性,保证互联网医疗服务的规范。
通过知识库单元的搭建,将处方开具的相关知识进行整合,一方面能够为医生用户开具处方的时候提供参考。另一方面能够为管理用户对处方进行审核的时候提供标准和规范。同时还能够作为智能处方审核模型训练和设定的基础。有助于提高处方审核的可靠性。
一种实施方式中,发药模块6包括药品提取单元和发药订单单元;
药品提取单元用于根据审核通过的处方提取处方中开具的药物信息,生成药品清单;
发药订单单元用于将获取的药品清单发送至发药系统,以使得发药系统根据处方信息为患者用户开药。
根据审核通过的处方,药品提取单元自动提取处方中的药品信息,包括药品名称、数量、用量、注意事项等;并生成药品清单,根据患者用户选择的发药系统,将药品清单发送至发药系统中,以使得发药系统根据处方信息为患者用户开药。
其中,发药系统包括医院药房、药店、有资质的药品销售方等发药机构。由发药机构根据接收到的药品清单进行抓药后,将药物以邮寄或者线下自取的方式将药物派发给患者用户。能够实现线上线下医疗服务的结合,有助于提高患者用户取药的便捷程度。
一种实施方式中,用户管理模块7包括信息获取单元和在线签约单元;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的基本信息,并根据获取的基本信息创建相应的用户账号,其中用户包括患者用户、医生用户和管理用户;基本信息包括用户类型、患者用户的实名认证信息、患者用户的基本信息(如身高、体重、性别、年龄等)、医生用户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等)、医生用户的资质认证信息、医生用户的简介信息(如所属医疗机构、所属科室、主治领域、资历介绍等)、管理用户资质认证信息等;
在线签约单元用于与资质认证通过的医生用户进行在线签约,获取医生用户与系统的签约合同,在成功签约后,开放医生用户相应的权限功能。
其中管理用户包括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或者权威的管理部门等。
通过用户管理模块7,对系统中的用户包括患者用户、医生用户和管理用户的相关信息进行统一的管理,其中特别设置在线签约单元提供医生用户的在线签约服务,方便医生用户在完成资质认证后,与系统签订相关的服务合同,成为系统的签约医生用户,同时签约信息和医生用户的资质认证信息也会对患者用户显示,有助于患者用户能够真是获取医生用户的实际情况,有助于患者用户选择合适的医生来进行问诊,提高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可靠性。同时,提供在线签约功能,有助于方便医生用户进行线上签约,利用人脸识别技术,确保身份真实有效;同时针对签约合同进行线上管理,通过云存储的方式对签约合同进行永久保存,方便签约合同的归档管理和记录,有助于提高针对医生用户的管理水平。
一种实施方式中,用户管理模块7还包括发药系统管理单元;
发药系统管理单元用于获取发药系统的基本信息,并对发药系统完成资质认证和在线签约,将合作的发药系统添加到系统中。
一种实施方式中,登录模块8包括身份验证单元;
身份验证单元用于在患者用户或医生用户登录系统的时候,获取患者用户或医生用户的身份信息,并根据获取的身份信息进行身份验证,当身份验证通过后,允许患者用户或医生用户登录系统。
一种场景中,当患者用户或医生用户需要登录系统的时候,通过登录模块8选择用户类型和输入相应的身份信息和身份验证信息,由身份验证单元根据获取的身份信息和身份验证信息进行患者用户或医生用户的身份验证,当验证通过后,允许患者用户或医生用户登录系统。
一种实施方式中,身份验证单元还包括人脸识别单元;
人脸识别单元用于获取患者用户或医生用户的人脸图像,并根据获取的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完成患者用户或医生用户的身份验证。
通过人脸识别的方式对患者用户或医生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能够有助于提高患者用户或医生用户在登录系统时验证的便捷性和准确性,确保用户身份的真实性。
一种实施方式中,人脸识别单元包括图像采集单元、预处理单元、特征提取单元和匹配识别单元:
图像采集单元用于获取患者用户或医生用户的人脸图像;
预处理单元用于对获取的人脸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人脸图像;
特征提取单元用于根据预处理后的人脸图像进行人脸特征提取,获取人脸特征信息;
匹配识别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人脸特征信息与该患者用户或医生用户预存的标准人脸特征信息进行匹配比对,当匹配比对相似度大于设定的阈值时,输出人脸识别结果为通过,完成患者用户或医生用户的身份验证。
一种实施方式中,预处理单元对对获取的人脸图像进行预处理,具体包括:
将获取的人脸图像从RGB颜色空间转换到Lab颜色空间,得到人脸图像的亮度分量L和颜色分量a、颜色分量b;
根据获取的亮度分量L进行直方图分析,得到亮度统计直方图,其中亮度统计直方图包含各亮度分量值对应的像素点的数量n(l),其中l=0,1,2,…100对应各亮度分量值,n(l)表示对应亮度分量值为l的像素点的数量;
根据得到的亮度统计直方图得到高亮度像素点集合G和低亮度像素点集合D,其中,
高亮度像素点集合的条件函数为:
Figure BDA0003687466440000081
其中,a表示高亮度分量阈值,n(x)表示对应亮度分量值为x的像素点的数量,lm表示人脸图像中各像素点的亮度分量值,lb表示设定的标准亮度差,其中lb∈[30,40];
根据上述条件函数求得高亮度分量阈值a,并将亮度分量值l(x,y)≥a的像素点标记为高亮度像素点,统计所有高亮度像素点得到高亮度像素点集合G;
低亮度像素点集合的条件函数为:
Figure BDA0003687466440000082
其中,b表示低亮度分量阈值,n(x)表示对应亮度分量值为x的像素点的数量,lm表示人脸图像中各像素点的亮度分量值,lb表示设定的标准亮度差,其中lb∈[30,40];
根据上述条件函数求得低亮度分量阈值a,并将亮度分量值l(x,y)≤b的像素点标记为低亮度像素点,统计所有低亮度像素点得到低亮度像素点集合D;
并将除了被统计到高亮度像素点集合G和低亮度像素点集合D的像素点标记为一般像素点,并统计一般像素点集合U;
针对获取的一般像素点集合U进行整体亮度调节,其中采用的整体亮度调节函数为:
Figure BDA0003687466440000091
式中,l(x,y)表示像素点(x,y)的亮度分量值,其中(x,y)∈U,l′(x,y)表示整体亮度调节后像素点(x,y)的亮度分量值,lT表示设定的标准亮度值,其中lT∈[60,70];
针对获取的高亮度像素点集合G进行亮度抑制调节,其中采用的亮度抑制调节函数为:
Figure BDA0003687466440000092
/>
式中,l(x,y)表示像素点(x,y)的亮度分量值,其中(x,y)∈G,l′(x,y)表示亮度抑制调节后像素点(x,y)的亮度分量值,lT表示设定的标准亮度值,其中lT∈[60,70];E(x,y)表示像素点(x,y)的亮度能量,其中
Figure BDA0003687466440000093
Figure BDA0003687466440000094
nG表示高亮度像素点集合中像素点的数量,a表示高亮度分量阈值,n(x)表示对应亮度分量值为x的像素点的数量,α表示抑制调节因子,其中α∈(0,2),β表示能量调节因子,其中β∈[0.1,0.3];
针对获取的低亮度像素点集合D进行亮度增强调节,其中采用的亮度增强调节函数为:
Figure BDA0003687466440000095
式中,l(x,y)表示像素点(x,y)的亮度分量值,其中(x,y)∈D,l′(x,y)表示亮度抑制调节后像素点(x,y)的亮度分量值,lT表示设定的标准亮度值,其中lT∈[60,70];E(x,y)表示像素点(x,y)的亮度能量,其中
Figure BDA0003687466440000096
Figure BDA0003687466440000097
nD表示低亮度像素点集合中像素点的数量,b表示低亮度分量阈值,n(x)表示对应亮度分量值为x的像素点的数量,β表示能量调节因子,其中β∈[0.1,0.3];γ表示增强调节因子,其中γ∈(0,0.1);
根据各像素点调节后的亮度分量值得到调节后的亮度分量L′,并进一步根据调节后的亮度分量L′和颜色分量a、颜色分量b重新转换到RGB颜色空间,得到预处理后的人脸图像。
一种实施方式中,如果不存在满足高亮度像素点集合的条件函数或低亮度像素点集合的条件函数的情况下,则将高亮度像素点集合或低亮度像素点集合统计为空集。
上述实施方式,考虑到用户在登录过程中,通过如移动终端等实时采集的人脸图像容易受到设备因素或者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人脸图像清晰度不高的情况,影响人脸识别的准确性。因此,本发明针对获取的人脸图像,首先对获取的人脸图像进行预处理,其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人脸图像预处理技术方案,首先基于获取的人脸图像转换到Lab颜色空间,提取人脸图像的亮度分量,基于提取的亮度分量进行直方图统计,其中提出一种条件函数,基于亮度统计直方图对图像中的特亮或者特暗的区域进行检测和划分,能够有效地检测人脸图像中亮度不均匀(特亮或特暗)的区域;特别针对亮度不均匀的区域进行针对性的亮度调节处理,其中分别提供了亮度抑制函数和亮度增强函数对特亮区域和特暗区域进行自适应的调节处理,并在调节的过程中加入了像素点的亮度能量来评估像素点的噪声属性,能够有效对亮度噪声点进行优化,同时,提出的调节函数能够有效对图像中的特亮和特暗像素点进行有效的增益,同时避免了传统亮度调节过程中出现的过度调节导致图像画面失真的情况,避免了过增强的现象,有效提高人脸图像局部和整体的清晰度和,突出人脸图像中的细节信息,为后续进一步根据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身份识别奠定基础。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模块集成在一个单元/模块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模块的形式实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可以以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代码或其任何恰当组合来实现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器可以在一个或多个下列单元中实现: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设计用于实现这里所描述功能的其他电子单元或其组合。对于软件实现,实施例的部分或全部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实现时,可以将上述程序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分析,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约挂号模块、在线问诊模块、在线处方模块、在线缴费模块、处方审核模块和发药模块;其中,
预约挂号模块用于供患者用户获取相应的医生用户信息,并完成指定医生的预约挂号;
在线问诊模块用于供医生用户根据挂号信息与患者用户进行在线问诊,记录患者用户的问诊信息;
在线处方模块用于供医生用户根据患者用户的问诊信息开出相应的处方;
在线缴费模块用于供患者用户根据相应的处方信息完成在线缴费;
处方审核模块用于供管理用户对患者用户的处方进行在线审核;
发药模块用于将审核通过的处方信息发送至发药系统,以使得发药系统根据处方信息为患者用户开药;
还包括用户管理模块、登录模块和数据管理模块;
用户管理模块用于对系统的患者用户、医生用户和管理用户信息进行管理;
登录模块用于获取患者用户、医生用户和管理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对获取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当验证通过后允许患者用户、医生用户和管理用户访问医疗服务管理系统;
数据管理模块用于对患者用户、医生用户和管理用户产生的数据进行存储管理,构建医疗数据库;
其中,登录模块包括身份验证单元;
身份验证单元用于在患者用户或医生用户登录系统的时候,获取患者用户或医生用户的身份信息,并根据获取的身份信息进行身份验证,当身份验证通过后,允许患者用户或医生用户登录系统;
其中,身份验证单元还包括人脸识别单元;
人脸识别单元用于获取患者用户或医生用户的人脸图像,并根据获取的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完成患者用户或医生用户的身份验证;
人脸识别单元包括图像采集单元、预处理单元、特征提取单元和匹配识别单元:
图像采集单元用于获取患者用户或医生用户的人脸图像;
预处理单元用于对获取的人脸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人脸图像;
特征提取单元用于根据预处理后的人脸图像进行人脸特征提取,获取人脸特征信息;
匹配识别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人脸特征信息与该患者用户或医生用户预存的标准人脸特征信息进行匹配比对,当匹配比对相似度大于设定的阈值时,输出人脸识别结果为通过,完成患者用户或医生用户的身份验证;
其中,预处理单元对对获取的人脸图像进行预处理,具体包括:
将获取的人脸图像从RGB颜色空间转换到Lab颜色空间,得到人脸图像的亮度分量L和颜色分量a、颜色分量b;
根据获取的亮度分量L进行直方图分析,得到亮度统计直方图,其中亮度统计直方图包含各亮度分量值对应的像素点的数量n(l),其中l=0,1,2,…100对应各亮度分量值,n(l)表示对应亮度分量值为l的像素点的数量;
根据得到的亮度统计直方图得到高亮度像素点集合G和低亮度像素点集合D,其中,
高亮度像素点集合的条件函数为:
Figure QLYQS_1
其中,a表示高亮度分量阈值,n(x)表示对应亮度分量值为x的像素点的数量,lm表示人脸图像中各像素点的亮度分量值,lb表示设定的标准亮度差,其中lb∈[30,40];
根据上述条件函数求得高亮度分量阈值a,并将亮度分量值l(x,y)≥a的像素点标记为高亮度像素点,统计所有高亮度像素点得到高亮度像素点集合G;
低亮度像素点集合的条件函数为:
Figure QLYQS_2
其中,b表示低亮度分量阈值,n(x)表示对应亮度分量值为x的像素点的数量,lm表示人脸图像中各像素点的亮度分量值,lb表示设定的标准亮度差,其中lb∈[30,40];
根据上述条件函数求得低亮度分量阈值b,并将亮度分量值l(x,y)≤b的像素点标记为低亮度像素点,统计所有低亮度像素点得到低亮度像素点集合D;
并将除了被统计到高亮度像素点集合G和低亮度像素点集合D的像素点标记为一般像素点,并统计一般像素点集合U;
针对获取的一般像素点集合U进行整体亮度调节,其中采用的整体亮度调节函数为:
Figure QLYQS_3
式中,l(x,y)表示像素点(x,y)的亮度分量值,其中(x,y)∈U,l1(x,y)表示整体亮度调节后像素点(x,y)的亮度分量值,lT表示设定的标准亮度值,其中lT∈[60,70];
针对获取的高亮度像素点集合G进行亮度抑制调节,其中采用的亮度抑制调节函数为:
Figure QLYQS_4
式中,l(x,y)表示像素点(x,y)的亮度分量值,其中(x,y)∈G,l′G(x,y)表示亮度抑制调节后像素点(x,y)的亮度分量值,lT表示设定的标准亮度值,其中lT∈[60,70];E(x,y)表示像素点(x,y)的亮度能量,其中
Figure QLYQS_5
Figure QLYQS_6
nG表示高亮度像素点集合中像素点的数量,a表示高亮度分量阈值,n(x)表示对应亮度分量值为x的像素点的数量,α表示抑制调节因子,其中α∈(0,2),β表示能量调节因子,其中β∈[0.1,0.3];
针对获取的低亮度像素点集合D进行亮度增强调节,其中采用的亮度增强调节函数为:
Figure QLYQS_7
式中,l(x,y)表示像素点(x,y)的亮度分量值,其中(x,y)∈D,l′D(x,y)表示亮度抑制调节后像素点(x,y)的亮度分量值,lT表示设定的标准亮度值,其中lT∈[60,70];E(x,y)表示像素点(x,y)的亮度能量,其中
Figure QLYQS_8
Figure QLYQS_9
nD表示低亮度像素点集合中像素点的数量,b表示低亮度分量阈值,n(x)表示对应亮度分量值为x的像素点的数量,β表示能量调节因子,其中β∈[0.1,0.3];γ表示增强调节因子,其中γ∈(0,0.1);
根据各像素点调节后的亮度分量值得到调节后的亮度分量L′,并进一步根据调节后的亮度分量L′和颜色分量a、颜色分量b重新转换到RGB颜色空间,得到预处理后的人脸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预约挂号模块包括医生信息获取单元、预约挂号单元和挂号缴费单元;
医生信息获取单元用于按科室分类获取相应的医生信息,包括医生简介,可预约时间和历史问诊数据;
预约挂号单元用于供患者用户选定目标医生和问诊时间,进行对该医生的预约挂号;
挂号缴费单元用于供患者用户根据选定的预约挂号信息进行挂号缴费,完成患者用户对该指定医生的预约挂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线问诊模块包括匹配单元,在线问诊单元和记录单元;
匹配单元用于根据患者用户的预约挂号信息,为患者用户和相应的医生用户建立在线问诊连接;
在线问诊单元用于在患者用户和相应的医生用户在建立在线问诊连接后,供患者用户和医生用户进行在线沟通,以使得医生用户和患者用户通过视频、语音或文字沟通后,完成在线问诊;
记录单元用于供医生用户在在线问诊的过程中记录患者信息,生成患者问诊记录报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线问诊模块还包括历史病历查询单元;
历史病历查询单元用于供医生用户从系统中获取患者用户的历史病历信息和历史处方信息;以协助医生用户完成在线问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线处方模块包处方开具单元;
处方开具单元用于供医生用户根据患者问诊记录报告开具相应的处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处方审核模块包括知识库单元和处方审核单元;
知识库单元用于存储包括处方开具规则、处方审核管理办法的处方审核知识;
处方审核单元用于根据处方审核知识对医生用户开具的处方进行审核,其中审核包括人工审核和智能审核;人工审核包括将处方信息发送给管理用户,由管理用户对处方信息进行审核,得到处方审核结果;其中管理用户包括医疗机构用户;智能审核包括将获取的处方信息输出到智能处方审核模型中,由基于人工智能的处方审核模型对处方信息进行智能化审核,得到处方审核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发药模块包括药品提取单元和发药订单单元;
药品提取单元用于根据审核通过的处方提取处方中开具的药物信息,生成药品清单;
发药订单单元用于将获取的药品清单发送至发药系统,以使得发药系统根据处方信息为患者用户开药。
CN202210655584.0A 2022-06-10 2022-06-10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管理系统 Active CN1150504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55584.0A CN115050487B (zh) 2022-06-10 2022-06-10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55584.0A CN115050487B (zh) 2022-06-10 2022-06-10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50487A CN115050487A (zh) 2022-09-13
CN115050487B true CN115050487B (zh) 2023-06-02

Family

ID=83161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55584.0A Active CN115050487B (zh) 2022-06-10 2022-06-10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504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19966B (zh) * 2023-05-25 2024-03-08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一种医院病人信息管理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69475A (zh) * 2020-09-14 2020-12-11 杭州熙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安全管理系统
CN113393336A (zh) * 2021-04-30 2021-09-14 广州法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为农综合服务平台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20627A (ja) * 2003-04-18 2004-11-11 Seiko Epson Corp 対応関係定義データ作成用格子点決定システム、対応関係定義データ作成用格子点要求クライアント、対応関係定義データ作成用格子点決定サーバおよびその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07506738A (zh) * 2017-08-30 2017-12-22 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 特征提取方法、图像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276264A (zh) * 2020-02-26 2020-06-12 江苏朗拓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互联网医院系统
CN112102966A (zh) * 2020-09-21 2020-12-18 沈阳荣茂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联网和实体经营的新型在线问诊管理系统
CN113707259A (zh) * 2021-08-30 2021-11-26 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处方处理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69475A (zh) * 2020-09-14 2020-12-11 杭州熙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安全管理系统
CN113393336A (zh) * 2021-04-30 2021-09-14 广州法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为农综合服务平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50487A (zh) 2022-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94806B (zh) 用于手机贷款的服务器
CN110502592B (zh) 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项目域主题分析系统
US8583570B2 (en) Advanced data integrity
CN107341619A (zh) 一种招投标信息采集系统及方法
US20070265887A1 (en) Integrated electronic business systems
US2002008300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pleting on-line transactions and micro-transactions
US8041638B2 (en) Router-based remittance systems and methods
KR20120040589A (ko) 전자 입찰에 있어 투찰금액 예측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CN107230140A (zh) 房屋租赁及售卖方法及系统
CN109636335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简历系统
CN115050487B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管理系统
US20050144098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fund raising
US20160328794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mproved application submissions
CN107527284B (zh) 一种基于海关数据和金融数据的复合征信的评定方法
KR20070080423A (ko) 보험급여 원격 자동 신청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1028909B (zh) 门诊慢性病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238440A (zh) 智慧药品配送系统及方法
CN115274088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服务平台
CN109903057B (zh) 合同订立方法和装置
CN113221529A (zh) 事件调查方法和装置
US20180365761A1 (en) Platform for financing healthcare services
US20080255970A1 (en) Method, system,apparatus or device for providing reconciled bookkeeping or accounting electronically
CN114913971B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子处方服务管理系统
CN108550089A (zh) 物业费催缴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2562186B1 (ko) 건물임대관리 기반 공문발송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