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38867A - 泡沫排出容器 - Google Patents

泡沫排出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38867A
CN115038867A CN202080089750.4A CN202080089750A CN115038867A CN 115038867 A CN115038867 A CN 115038867A CN 202080089750 A CN202080089750 A CN 202080089750A CN 115038867 A CN115038867 A CN 1150388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am
liquid
air
cylinder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8975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38867B (zh
Inventor
田中瑛士
佐藤进
吉田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wa C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wa C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wa C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wa Ca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0388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388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388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388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1/00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 B05B11/01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producing the flow
    • B05B11/10Pump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the contents from the container to a pump chamber by a sucking effect and forcing the contents out through the dispensing nozzle
    • B05B11/1087Combination of liquid and air pum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1/00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 B05B11/01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producing the flow
    • B05B11/10Pump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the contents from the container to a pump chamber by a sucking effect and forcing the contents out through the dispensing nozzle
    • B05B11/109Pump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the contents from the container to a pump chamber by a sucking effect and forcing the contents out through the dispensing nozzle the dispensing stroke being affected by the stored energy of a spring
    • B05B11/1092Pump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the contents from the container to a pump chamber by a sucking effect and forcing the contents out through the dispensing nozzle the dispensing stroke being affected by the stored energy of a spring automatically released from a loaded state at the end of the loading stro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7/00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 B05B7/0018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with devices for making foam
    • B05B7/0025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with devices for making foam with a compressed gas supply
    • B05B7/0031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with devices for making foam with a compressed gas supply with disturbing means promoting mixing, e.g. balls, crowns
    • B05B7/0037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with devices for making foam with a compressed gas supply with disturbing means promoting mixing, e.g. balls, crowns including sieves, porous member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排出包括泡沫品质的持续性、外观在内的品质良好的泡沫的容器。在该泡沫排出容器中,在对发泡性液体进行收容的容器的开口部安装有盖帽,并在盖帽上下可动地保持有具有排出泡沫的排出口的喷嘴部,在盖帽的内部设置有:与喷嘴部一起上下移动的空气泵和液体泵、供空气泵气密状态地嵌合且伴随着空气泵的上下移动而朝向排出口挤出空气的空气缸、供液体泵液密状态地嵌合且伴随着液体泵的上下移动而朝向排出口挤出液体的液体缸、以及使从空气缸被挤出的空气与从液体缸被挤出的液体混合来发泡并使泡沫微细化的微细化部,该泡沫排出容器构成为从排出口排出的泡沫成为0.03g/cm3~0.06g/cm3的泡沫密度。

Description

泡沫排出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容器,构成为在挤出内部的液体的过程中使液体与空气混合来制作泡沫,而使液体以泡沫的形式排出。
背景技术
如洗面乳那样用于人体的清洗等的清洁剂不只为了提高清洗力,还为了减少对皮肤等的刺激,而以起泡了的状态涂抹在肌肤等的清洗面。这种清洁剂包含表面活性剂作为成分,因此只要沾到手上或者弄到毛巾上来搅拌(或者揉搓)则自然会起泡,若使用特殊的网或者海绵,则能够制作出更细致的泡沫。
然而,若要从液体起泡,则不但需要网、海绵等工具,还需要搅拌或揉搓的操作,从而存在简便性、迅速性不佳等的缺点。作为消除这样的缺点的容器,以往,开发了能够使作为液体来收容的清洗剂以泡沫形式排出的清洗用品,其一个例子记载于日本特开平8-183729号公报。即,在日本特开平8-183729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泡沫排出容器,其构成为按压容器主体,由此使容器主体的内压提高,而将内部的液体与空气向气液混合部送出,利用在该气液混合部混合了的液体与空气来生成泡沫,使该泡沫经由设置于气液混合部的多孔膜以及设置于喷嘴部的多孔膜排出。该泡沫的密度通常为0.03~0.25g/ml,若是这样的泡沫,则清洗力、按摩性优异。另外,在日本特开平8-183729号公报记载了作为多孔膜而使用网,其网眼为50~500目(mesh),优选为150~400目。
日本特开平8-183729号公报所记载的发明是特定了填充于容器主体的内部的清洗剂组成物的发明,因此,在日本特开平8-183729号公报记载了改变成分的每种清洗剂组成物的清洗力、均质程度的评价结果。这种装在容器的清洗剂特别是在洗脸、洗手等清洗人体的情况下使用较为普遍。因此,如日本特开平8-183729号公报记载的那样,对所排出的泡沫要求清洗力、均质性,但不仅如此,在用于洗脸等用途的情况下,影响肌肤触感的弹力或在清洗中维持泡沫品质的稳定性会影响产品品质。另外,即使搅拌含有杂质的水也会产生泡沫,因此从清洁感或者高级感等观点来看,需要呈现与这种泡沫不同的外观。换言之,泡沫排出容器的商品性受所排出的泡沫的包括外观在内的泡沫品质影响。以往,例如如上述的日本特开平8-183729号公报记载的那样,着眼于泡沫的清洗力、均质性,但对于实际清洗时的泡沫的弹力或泡沫品质的稳定性甚至外观等,均没有研究会影响泡沫排出容器的商品性的各种特性,为了提高泡沫排出容器的商品性,还有许多应该开发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以上述的状况为背景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排出包括泡沫品质的持续性、外观在内的品质良好的泡沫的容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泡沫排出容器,在对发泡性液体进行收容的容器的开口部安装有盖帽,并在上述盖帽上下可动地保持有具有排出泡沫的排出口的喷嘴部,在上述盖帽的内部设置有:与上述喷嘴部一起上下移动的空气泵和液体泵、供上述空气泵气密状态地嵌合且伴随着上述空气泵的上下移动而朝向上述排出口挤出空气的空气缸、供上述液体泵液密状态地嵌合且伴随着上述液体泵的上下移动而朝向上述排出口挤出上述液体的液体缸、以及使从上述空气缸被挤出的空气与从上述液体缸被挤出的上述液体混合来发泡并使上述泡沫微细化的微细化部,上述泡沫排出容器的特征在于,构成为从上述排出口排出的上述泡沫成为0.03g/cm3~0.06g/cm3的泡沫密度。
在本发明中,构成上述泡沫的气泡的最大直径也可以为450μm以下,且平均直径为200μm以下。
另外,在本发明中,按压上述喷嘴部而从上述空气缸被挤出的空气与从上述液体缸被挤出的上述液体的体积比亦即发泡倍率也可以为15.5以上30.5以下。
另外,在本发明中,上述空气缸与上述液体缸也可以分别构成为圆筒状,并且上述空气缸的直径的平方相对于上述液体缸的直径的平方的比率为15.5以上30.5以下。
根据本发明,使泡沫密度为0.06g/cm3以下的泡沫排出,因此能够得到富有弹力及稳定性的泡沫。因此,该泡沫例如在肌肤等的清洗面与手掌、手指之间以规定的厚度扩散,且该状态维持足够的时间,因此能够得到优异的清洗感或者清洗的满足感。另外,保持使泡沫附着于清洗面的状态放置,其状态可维持较长时间,因此使泡沫附着于肌肤的清洗面,不用手擦便卸妆等的效果优异。另外,能够利用通过压下喷嘴部而排出的泡沫进行清洗,因此不仅洗脸等时的排出操作容易,还能够避免或抑制不必要地消耗泡沫。其结果,根据本发明,通过排出这样的泡沫,能够得到商品性优异的泡沫排出容器。
另外,在本发明中,构成泡沫的气泡的最大直径为450μm以下,平均直径为200μm以下,因此不仅如上述那样弹力、稳定性优异,还不会看到透明且膨胀的大气泡存在,因此滑润且细致感良好,因此能够得到清洁感或者高级感等的外观优异的泡沫,因此能够提高泡沫排出容器的商品性。
在本发明中,使成为泡沫的液体与空气的体积比亦即发泡倍率为“16”以上“30”以下,因此能够排出弹力以及稳定性优异、外观滑润且细致感良好的泡沫,因此能够得到商品性优异的泡沫排出容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泵式排出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图2是将喷嘴体从上止点向容器侧稍微压下的情况下的泵式排出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将喷嘴体从上止点向容器侧稍微压下的情况下的泵式排出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各活塞位于下止点的情况下的泵式排出装置的剖视图。
图5是汇总表示针对实施例1~3及比较例1~3的泡沫密度、弹力、稳定性(流下量)及判定的图表。
图6是表示实施例1~3及比较例1~3的泡沫的外观以及稳定性的测量状态的照片(附图替代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泡沫排出容器构成为:在利用压下喷嘴部而产生的泵作用来挤出收容于内部的发泡性的液体时,将空气一并挤出并使两者混合来发泡,使该泡沫微细化并从喷嘴部排出。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泡沫排出容器的一个例子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1所示的泡沫排出容器1存在被称为泵架或者泵分配器的情况,构成为使填充于容器2的内部的液状的内容物与空气混合由此形成泡沫,并排出该泡沫。即,图1所示的泡沫排出容器1具备盖帽4,该盖帽4可拆装地装配于容器2的口部3。口部3是在容器2的主体部的上端侧形成的圆筒状的开口部,在口部3的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在盖帽4形成有与该外螺纹嵌合的内螺纹。换句话说,将口部3拧入盖帽4。
如图1所示,盖帽4具备外径比口部3的外径大的外圆筒部5、和在外圆筒部5的内侧与外圆筒部5设置在同心圆上的内圆筒部6。内圆筒部6是所谓的轴套部,被设定为其外径比口部3的内径小,且轴线方向上的长度比外圆筒部5短。上述的外圆筒部5的上端部与内圆筒部6的上端部被沿径向延伸的上表面部7连结。即,外圆筒部5、内圆筒部6、上表面部7一体地形成。另外,在外圆筒部5的内周面形成有上述的内螺纹。在上表面部7的中心部形成有内径比内圆筒部6的内径小的开口部。在该开口部的周缘部立设有向图1的上方延伸的圆筒状的导杆部8。对泡沫排出容器1进行泵送的喷嘴部9以能够在轴线方向(在图1中为上下方向)上动作的方式与该导杆部8嵌合。
喷嘴部9具有:作为所谓的喷嘴头而被施加下压力的顶面部10、排出泡沫的排出口11、形成有与该排出口11连通的流路P的圆筒状的内筒部12、以及直径比内筒部12大且与内筒部12形成在同心圆上的圆筒状的外筒部13。喷嘴部9的一部分成为在以喷嘴部9的轴心为中心的径向向外侧延伸出去的筒状,该部分成为排出口11。内筒部12以及外筒部13在轴线方向从喷嘴部9的顶面部10向图1的下方延伸,轴线方向的内筒部12的长度设定为比外筒部13长。另外,内筒部12的外径设定为比导杆部8的内径稍小,因此,能够插入导杆部8的内部。另外,外筒部13的内径设定为比导杆部8的外径稍大,能够使导杆部8插入其内侧。换句话说,通过在径向向内筒部12与外筒部13之间插入导杆部8,喷嘴部9被导杆部8与各筒部12、13引导而在轴线方向移动。另外,在内筒部12的外周面与导杆部8的内周面之间以及导杆部8的外周面与外筒部13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微小的间隙,上述的间隙分别成为空气流路。经由上述的空气流路向后述的空气缸内导入空气。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在内筒部12的内周面嵌合有形成均质的泡沫的网固定件14。具体而言,网固定件14是筒状的构件,在轴线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安装有未图示的网等的多孔体。因此,保持该多孔体的网固定件14成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微细化部。另外,内筒部12的内径在轴线方向在隔着中央部分与顶面部10相反一侧的部分处稍微变大,在该内径变大的部分嵌合有上述的网固定件14。而且,如后述那样,构成为与空气混合由此起泡的内容物通过网固定件14,由此成为细致且均质的泡沫。
在盖帽4的内部配置有缸15。如图1所示,缸15与内圆筒部6的外周侧嵌合并与盖帽4一体化,其下侧的部分的内径比与内圆筒部6嵌合的嵌合部稍小。另外,在缸15的上端部形成有在径向向外侧延伸的凸缘16。凸缘16的外径差不多是口部3的前端部的外径(口部3的开口部的外径)或比其稍大些的外径。而且,在口部3的前端部(开口端)与凸缘16的下表面(在图1中为凸缘16的下表面)之间夹设有用于确保气密性以及液密性的密封材料17。利用螺纹在口部3安装盖帽4,由此上述凸缘16与密封材料17被夹设在盖帽4的上表面部7与口部3的前端部之间,从而将口部3密封成气密状态。
若对缸15的结构更具体地进行说明,则在此处所示的缸15一体地形成有将空气向喷嘴部9挤出的空气泵的空气缸18与将内容物(发泡性的液体)向喷嘴部9挤出的液体泵的液体缸19。空气缸18是缸15中的、在轴线方向形成于上述的嵌合部的下侧的大径的部分,在空气缸18的上端侧的一部分以在空气缸18的板厚方向贯通的方式形成有用于向容器2的内部引入空气的第1吸气孔20。液体缸19形成为直径比空气缸18小的筒状,并且与空气缸18形成在同心圆上。另外,如图1所示,液体缸19的一部分在径向形成于空气缸18的内侧。换句话说,液体缸19与空气缸18在轴线方向稍微错开地形成,它们的至少一部分在径向相互重叠。此外,在此处所示的例子中,液体缸19与空气缸18连续地形成。如图1所示,上述的缸18、19的边界部分是使空气缸18的底部以向图1的上方突出的方式弯曲而形成的凸曲面状的部分,通过后述的液体活塞的凸缘与该边界部分接触,来阻止喷嘴部9以及各活塞的进一步的移动(压入)。该位置是将各活塞向容器2侧压入的情况下的喷嘴部9以及各活塞的行程终端、即下止点。此外,图1所示的例子表示喷嘴部9处于上止点的状态。
在上述的空气缸18的内周面嵌合有维持气密状态并在轴线方向(图1的上下方向)滑动的空气活塞21。由上述的空气缸18与空气活塞21构成上述的空气泵。该空气活塞21具有在图1的上下对空气缸18的内部进行划分的活塞头22、和与活塞头22成为一体并与空气缸18的内周面接触的滑动部23。被活塞头22划分出的两个内部中的、图1中活塞头22的下侧的内部成为空气室24。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滑动部23形成为圆筒状,并构成为在该圆筒状部分的上下两处与空气缸18的内周面以维持气密性的方式能够滑动地接触。而且,滑动部23在轴线方向往复移动,由此对上述的第1吸气孔20进行开闭。
在径向在活塞头22的规定的半径位置形成有第2吸气孔25,该第2吸气孔25形成为在板厚方向贯通活塞头22,而向空气室24的内部导入空气。另外,在径向在活塞头22的比第2吸气孔25靠内侧的部分安装有成形阀26,该成形阀26与空气室24的内压对应地将空气室24与容器2的外部连通,且将空气室24与后述的混合室连通。
上述的成形阀26具备:嵌入在活塞头22形成的凹部的圆筒状的轴部、从露出于凹部的轴部的端部在径向向外侧延伸的环状的外侧阀部、以及从露出于凹部的轴部的端部在径向向内侧延伸的环状的内侧阀部。外侧阀部以在空气室24的内压比容器2的外部的压力大的情况下关闭第2吸气孔25,在空气室24的内压比容器2的外部的压力小的情况下打开第2吸气孔25的方式从空气室24的内侧覆盖第2吸气孔25。换句话说,由该外侧阀部构成相对于空气室24导入或隔断外部空气的空气吸入阀27。内侧阀部与后述的液体活塞的凸缘接触,以便在上述内压比容器2的外部的压力高的情况下将空气室24与混合室连通,在上述内压比容器2的外部的压力低的情况下隔断空气室24与混合室的连通状态。换句话说,由该内侧阀部构成相对于混合室供给或者挤出空气室24的空气的空气排出阀28。
另外,在径向在活塞头22的中心部一体地形成有向与容器2相反一侧(图1的上侧)延伸的圆筒部29。在圆筒部29的一个端部(图1的上端部)嵌合有形成于上述的喷嘴部9的内筒部12,并且嵌合有网固定件14的下端部。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在圆筒部29的一个端部的外周面形成有凸条部,并且在内筒部12的内周面形成有与凸条部嵌合的凹槽部。通过上述凸条部与凹槽部的嵌合,将圆筒部29与内筒部12牢固地连结。此外,圆筒部29与内筒部12也可以通过螺纹嵌合、收紧嵌合(扭紧嵌合)等手段连结。
圆筒部29的一个端部的内径形成为比网固定件14的下端部的外径稍大。另外,在圆筒部29的一个端部中的、上述的内径较大的部分的下侧的内周面形成有多个在径向向内侧突出的突起部30。该突起部30规定流路P内的网固定件14的位置,并且在喷嘴部9被压入的情况下与后述的轴状构件的一端部接触而推动轴状构件。另外,突起部30为了不特别地阻碍流路P内的内容物的流动,其内径被设定为网固定件14的内径差不多。而且,如图1所示,网固定件14的下端部与上述的圆筒部29的一个端部中的、由内径较大的部分和突起部30形成的嵌合部嵌合。这样空气活塞21与喷嘴部9被一体化,在它们之间的流路P内保持有网固定件14。因此,若将喷嘴部9的顶面部10向容器2侧按压而压下喷嘴部9,则空气活塞21与喷嘴部9一起向容器2侧移动,使由空气缸18与空气活塞21划分出的空气室24的容积或者空气室24的实质的内容积减少。然后,空气室24的内部被加压,从而空气室24的内部的空气从空气室24被挤出。另外,在向容器2侧被压下的情况下,突起部30与轴状构件的阀体的上端部接触而将轴状构件向容器2侧压下。
在圆筒部29的另一个端部(图1的下端部)嵌合有液体泵的液体活塞31。如图1所示,液体活塞31形成为沿轴线方向延伸的筒状,其一个端部(图1的上端部)与圆筒部29的另一个端部嵌合。具体而言,在圆筒部29的另一个端部形成有供液体活塞31的一个端部嵌合的在轴线方向凹陷的凹部。该凹部的内径被设定为供液体活塞31的一个端部嵌合的大小的内径。另外,在上述的凹部与液体活塞31的一个端部之间形成有未图示的空气流路。在轴线方向,圆筒部29的另一个端部与液体活塞31的嵌合部、和嵌合于圆筒部29的内部的网固定件14之间的空间成为供空气与液状的内容物混合的混合室32。上述的空气流路的一个端部与上述的圆筒部29内的流路P连通,另一个端部与由液体活塞31和空气活塞21划分出的空间连通。
在液体活塞31的外周面形成有在径向向外侧突出的凸缘33。如上述那样,该凸缘33限制空气活塞21以及液体活塞31的下限位置。另外,如图1所示,在喷嘴部9位于上止点的状态下,空气排出阀28与凸缘33的上表面接触。液体活塞31的另一个端部以维持液密状态并在轴线方向(图1的上下方向)滑动的方式与液体缸19的内周面嵌合。因此,由液体缸19与液体活塞31构成上述的液体泵,由液体缸19与液体活塞31形成的筒状的空间成为液体室34。如上述那样,若将喷嘴部9的顶面部10向容器2侧按压而压下喷嘴部9,则液体活塞31与空气活塞21一起向容器2侧移动,使上述的液体室34的容积或者液体室34的实质的内容积减少。然后,液体室34的内部被加压,从而液体室34的内部的液体从液体室34被挤出。
上述的空气室24与液体室34构成为被挤出的空气与发泡性的液体(内容物)的容积比成为16以上30以下。这是成为用于使所排出的泡沫的发泡倍率在16~30的范围内的构造,且是成为用于使泡沫密度成为0.03g/cm3以上0.06g/cm3以下的构造,若用空气缸18的内径DA与液体缸19的内径DL来表示,则成为:
16≤DA2/DL2≤30。
此处,空气缸18的内径DA是供空气活塞21滑动的部位的平均内径(直径),同样地,液体缸19的内径DL是供液体活塞31滑动的部位的平均内径(直径)。此外,下限值“16”以及上限值“30”是考虑到测量误差等而舍弃小数点以下的数值后的值,因此,上述的上下限值并未排除不足或超过“1”的值。
另外,在液体室34的内部配置有:恢复机构,其在解除了将喷嘴部9以及各活塞向容器2侧压下的力的情况下,使这些喷嘴部9以及各活塞恢复移动至原来的位置;和阀机构,其与喷嘴部9的泵送对应地使液体室34与容器2的内部连通,且使液体室34与混合室32以及流路P连通。首先,若对恢复机构进行说明,则恢复机构在此处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构成为通过螺旋弹簧(以下简记为弹簧。)35来使喷嘴部9以及各活塞21、31恢复移动。在上述的液体活塞31的另一个端部形成有供弹簧35的一端部嵌合的弹簧承接部,与此相同的弹簧承接部设置于液体缸19的底部内周部。弹簧35以压缩的状态配置在这些弹簧承接部之间。因此,对液体活塞31始终作用有向与容器2侧相反一侧(图1的上侧)推起的弹力。
另外,若对阀机构进行说明,则沿着液体缸19的中心轴线配置有轴状构件36。轴状构件36的一端部(图1的上端部)从液体活塞31的一个端部突出。在该轴状构件36的一端部一体形成有阀体37。该阀体37是外径随着朝向轴状构件36的一端部侧而逐渐增大的锥形状的部分。与此相对,在液体活塞31的一个端部形成有在径向朝向内侧换句话说朝向流路P的中心侧凸出的环状凸部。该环状凸部位于比阀体37靠容器2侧的位置,被设定为其最小内径比阀体37的外径小,由此与阀体37的锥形面卡合。另外,环状凸部的上表面(朝向阀体37的锥形面的面)形成为内径朝向上侧逐渐变大的锥形状。因此,该环状凸部构成为从图1的下侧与阀体37接触而使流路P以及液体室34密闭成液密状态。即,该环状凸部成为阀座部38。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轴状构件36的与阀体37相反一侧的另一个端部(图1的下侧的端部)成为向下的箭头形状或截面三角形状。该另一个端部插入在液体缸19的底部设置的筒状的卡止体39的内部,与卡止体39的内周面接触且在该状态下在卡止体39的内周面滑动。更具体而言,轴状构件36的下端部的外径被设定为比卡止体39的内周面的内径稍大,以使其外径变小的方式弹性变形而插入卡止体39的内部。换句话说,在轴状构件36的另一个端部,以使其外周面与卡止体39的内周面接触的方式产生弹力,从而在使轴状构件36沿轴线方向移动的载荷没有特别作用于轴状构件36的状态下,利用该弹力或卡止体39的内周面与轴状构件36的另一个端部之间的摩擦力,来阻止沿轴线方向的移动。换句话说,轴状构件36的另一个端部成为相对于卡止体39的卡合部40。
卡止体39的一端部(图1的上端部)的内周部形成为上述的箭头形状或者截面三角形状,成为钩挂于在轴状构件36的卡合部40产生的凸缘的部分的钩部41。由此,防止轴状构件36相对于卡止体39脱落,从而阻止喷嘴部9以及各活塞21、31的进一步的移动。该位置是使各活塞21、31恢复移动至原来的位置的情况下的喷嘴部9以及各活塞21、31的行程终端、即上止点。在轴线方向在卡止体39的下侧的侧面在圆周方向以恒定的间隔形成有多个成为液状的内容物的流路的开口槽42。卡止体39的内侧如以下说明的那样与容器2的内部连通,因此内容物从卡止体39的内侧经由开口槽42向其外侧的液体室34流动。
在液体缸19的底部设置有止回阀,该止回阀在从容器2的内部向液体室34的内部抽吸并填充内容物的情况下打开,在从液体室34挤出内容物的情况下关闭。在此处所示的例子中,上述的止回阀由球阀43构成,在液体缸19的底部形成有内径朝向上侧逐渐变大的锥形状的阀座部44。以在轴线方向从阀座部44的上侧与该阀座部44的锥形面接触的方式配置有球45。另外,在液体缸19的底部连结有用于将填充于容器2的内部的内容物向液体室34的内部导入的管46。该管46的前端部延伸至容器2的未图示的底部附近。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泡沫排出容器1的作用进行说明。在相对于喷嘴部9没有特别作用压下该喷嘴部9的力的情况下,如图1所示,喷嘴部9位于上止点。在图1所示的状态下,各活塞21、31被弹簧35的弹力向各缸18、19内的上方(图1的上方)推起。因此,形成于液体活塞31的一个端部的阀座部38被轴状构件36的阀体37按压,从而液体室34与混合室32以及流路P的连通被隔断。另外,通过轴状构件36的卡合部40钩挂于卡止体39的钩部41而防止相对于卡止体39脱落。球阀43的球45通过液体室34内的内容物或者通过自重与阀座部44接触,从而液体室34与容器2的内部的连通被隔断。另外,形成于空气缸18的第1吸气孔20被空气活塞21的滑动部23关闭。而且,空气活塞21在轴线方向不移动,由此空气室24的容积不特别变化,因此维持第2吸气孔25被空气吸入阀27覆盖的状态,另外,维持空气排出阀28与液体活塞31的凸缘33接触的状态。换句话说,空气吸入阀27以及空气排出阀28均关闭。
若从图1所示的状态起稍微压下喷嘴部9,则各活塞21、31接受该下压力而向容器2侧被压下。图2示出了将喷嘴部9向容器2侧稍微压下的状态。如图2所示,轴状构件36的卡合部40通过上述的弹力、摩擦力等被按压于卡止体39的内周面。另外,在该时刻,相对于轴状构件36没有特别作用除上述的弹力、摩擦力以外的力。因此,在图2所示的状态下,轴状构件36固定于卡止体39,轴状构件36维持相对于各缸18、19停止的状态。另外,轴状构件36相对于液体活塞31相对移动。如上轴状构件36与液体活塞31相对移动的状态会存在到使空气活塞21进一步被压下直到形成于圆筒部29的内周面的突起部30与轴状构件36的阀体37接触为止,液体活塞31移动至容器2侧为止。
另外,图3示出了将喷嘴部9稍微压下的情况下的泡沫排出容器1的局部放大图。若如上述那样压下液体活塞31,则如图3所示,液体活塞31的阀座部38从轴状构件36的阀体37分离。由此,在轴状构件36与阀座部38之间产生间隙而使液体室34与混合室32连通。弹簧35与液体活塞31被压下的量对应地收缩,并且液体室34的内容积减少,由此液体室34的内压增大。然后,球阀43的球45被进一步按压于阀座部44,而维持液体室34与容器2的内部的连通被隔断的状态,从而填充于液体室34的内部的内容物在轴状构件36与阀座部38之间的间隙流动而进一步向混合室32被挤出。
若空气活塞21向容器2侧被压下,则滑动部23向第1吸气孔20的下侧移动,从而活塞头22的上侧的空间经由第1吸气孔20与容器2的外部连通。另外,空气室24的内容积与各活塞21、31被压下的量对应地减少。由此,空气室24的内压增大,因此空气吸入阀27被按压于第2吸气孔25。另一方面,空气排出阀28从液体活塞31的凸缘33分离。其结果,空气室24的内部的空气从空气排出阀28流出,且在形成于圆筒部29与液体活塞31的嵌合部的空气流路流动而被挤出至混合室32。
然而,液体室34内的内容物由于轴状构件36的轴状部分与阀座部38之间的间隙以及圆筒部29与阀体37之间的间隙狭窄,而以流速增大的状态被供给至混合室32。从空气室24被挤出的空气由于上述的空气流路狭窄,而以流速增大的状态被供给至混合室32。因此,在混合室32中,成为空气与液状的内容物混合并被搅拌的状态,从而形成泡沫。
若从图2、图3所示的状态起进一步压下喷嘴部9,则突起部30与轴状构件36的阀体37接触。然后,若在突起部30与阀体37接触的状态下进一步压下喷嘴部9,则通过各活塞21、31将轴状构件36向容器2侧压下。换句话说,各活塞21、31成为一体而使轴状构件36移动。此外,在该状态下,轴状构件36相对于各缸18、19相对移动。轴状构件36的卡合部40在被按压于卡止体39的内周面的状态下向容器2侧滑动。这样,空气室24的内容积进一步减少,从而被填充于其内部的空气从空气室24被挤出至混合室32。与此相同地,液体室34的内部的内容物从液体室34被挤出至混合室32。在混合室32中,如上述那样空气与内容物混合并被搅拌而形成泡沫,该泡沫凭借从空气室24以及液体室34被挤出的空气以及内容物而从混合室32朝向网固定件14被挤出。然后,上述的泡沫通过网固定件14,由此变得细致且均质,在该状态下,在流路P流动并从排出口11向外部排出。
如上述那样,若各活塞21、31向容器2侧移动而使液体活塞31的凸缘33接触到空气缸18与液体缸19的边界部分,则阻止喷嘴部9以及各活塞21、31的进一步的移动(压入)。该位置是喷嘴部9以及各活塞21、31的下止点侧的行程终端,图4示出了该状态。然后,内容物被排出,空气室24以及液体室34的内部的压力下降,若与外部的压力平衡,则内容物的排出停止。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泡沫排出容器1中,如上述那样被排出的泡沫是0.03g/cm3~0.06g/cm3的密度的泡沫。形成能够排出这样的泡沫的结构是因为以下所述的理由。
以发泡倍率不同的方式制作发泡倍率不同的多种泡沫排出容器(实施例1~3、比较例1~3),以市售的洗面乳(花王株式会社制的Biore抗痘控油洗颜慕丝(注册商标)(粘度:12mPa·s))为样品来排出泡沫。各泡沫排出容器的基本构造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造相同,通过使空气缸与液体缸的内径不同而使发泡倍率不同。此外,安装于网固定件的多孔体的网格尺寸在混合室侧成为#100,在排出口侧成为#200。
针对通过各泡沫排出容器得到的泡沫,测量或者评价了泡沫密度(g/cm3)、弹力、稳定性及外观。针对泡沫密度,将泡沫放入测量内容积的规定的容器至填满该容器为止,通过测量其重量来计算。针对弹力,在放入该容器至填满为止的泡沫上载置重量2g左右的金属圆板,测量沉到底部为止所需的时间,将该时间作为弹力。此外,深度约为5cm。针对稳定性,向模拟人体的肌肤的生物皮肤板排出泡沫,将其竖直放置,测量5分钟期间流下的长度,将该长度作为稳定性。另外,通过目视观察评价了外观。
实施例1
使空气缸的直径(内周面的直径。以下相同)为29.5mm,使液体缸的直径为7.4mm。因此,缸直径的比为“3.99∶1”(约4.0∶1),发泡倍率为“15.89”(约16)。所得到的泡沫的密度(泡沫密度)为0.06g/cm3。约2g的金属圆板沉到底部为止所需的时间即弹力为11分20秒。另外,在竖直放置的生物皮肤板的表面在5分钟期间流下的长度即稳定性为3.0cm。针对外观,未发现能够由目视观察识别到的程度的较大的气泡,作为整体呈现滑润的外观,为良好。因此,泡沫的判定为良好“○”。另外,结果作为图表汇总示于图5。此外,针对以下所述的实施例2、3以及比较例1~3的结果,也作为图表汇总示于图5。此外,在图6中与实施例2、3以及比较例1~3的外观以及稳定性的测量状态一并,作为附图替代照片示出了该泡沫的外观以及稳定性的测量的状态。
实施例2
使空气缸的直径为29.5mm,使液体缸的直径为6.1mm。因此,缸直径的比为“4.84∶1”(约4.8∶1),发泡倍率为“23.39”(约23)。所得到的泡沫的密度(泡沫密度)为0.04g/cm3。弹力为14分20秒。稳定性为1.5cm,示出了比实施例1高的稳定性。针对外观,未发现能够由目视观察识别到的程度的较大的气泡,作为整体呈现滑润的外观,为良好。因此,泡沫的判定为良好“○”。该泡沫的外观以及稳定性的测量的状态如图6所示那样。
此外,针对气泡的大小,最大直径为372.6μm,最小径为40.7μm,平均直径为171.6μm。针对气泡的直径,利用倍率为200的显微镜观察泡沫的外表面侧的主要部位的气泡直径来测量。针对平均直径,以主要的10个气泡的平均值来求得。另外,在排出口的开口端的边缘配置了更细(#305)的网的情况下,气泡的最大直径以及平均值更小,与此相对,最小直径稍微变小,但没有太大差异。
实施例3
使空气缸的直径为29.5mm,使液体缸的直径为5.4mm。因此,缸直径的比为“5.46∶1”(约5.5∶1),发泡倍率为“29.84”(约30)。所得到的泡沫的密度(泡沫密度)为0.03g/cm3。弹力为14分15秒。稳定性为1.5cm,示出了比实施例1高的稳定性。针对外观,未发现能够由目视观察识别到的程度的较大的气泡,作为整体呈现滑润的外观,为良好。因此,泡沫的判定为良好“○”。该泡沫的外观以及稳定性的测量的状态如图6所示那样。
比较例1
使空气缸的直径为29.5mm,使液体缸的直径为8.4mm。因此,缸直径的比为“3.51∶1”(约3.5∶1),发泡倍率为“12.33”(约12)。所得到的泡沫的密度(泡沫密度)为0.08g/cm3。弹力为9分19秒,金属圆板快速沉降,确认到比各实施例的泡沫柔软(弹力小)。稳定性为10cm,如图6所示,泡沫比各实施例的泡沫提前破裂而成为液体流下,确认到稳定性低。针对外观,未发现能够由目视观察识别到的程度的较大的气泡,作为整体呈现滑润的外观,为良好。因此,泡沫的判定为不合格“×”。
比较例2
使空气缸的直径为29.5mm,使液体缸的直径为4.6mm。因此,缸直径的比为“6.41∶1”(约6.4∶1),发泡倍率为“41.13”(约41)。所得到的泡沫的密度(泡沫密度)为0.02g/cm3。弹力为12分20秒,确认到具有与实施例1的泡沫相同程度的弹力。另外,稳定性为0.5cm,如图6所示,成为所谓的外形没有破裂的坚硬的泡沫。另外,外观混入由目视观察判断为气泡的透明且较大的气泡,因此轮廓整体具有坚固感,呈现滑润度或者平滑度欠缺的外观,难以称为绵密或者细致。因此,泡沫的判定为不合格“×”。
比较例3
使空气缸的直径为29.5mm,使液体缸的直径为4.2mm。因此,缸直径的比为“7.02∶1”(约7.0∶1),发泡倍率为“49.33”(约50)。所得到的泡沫的密度(泡沫密度)为0.02g/cm3。弹力为9分50秒,成为与比较例1的泡沫相同程度的较低的弹力,因此确认到若发泡倍率提高一定程度以上则弹力降低。另外,稳定性为0.5cm,如图6所示,成为所谓的外形没有破裂的坚硬的泡沫。另外,外观混入由目视观察判断为气泡的透明且较大的气泡,因此轮廓整体具有坚固感,呈现滑润度或者平滑度欠缺的外观,难以称为绵密或者细致。因此,泡沫的判定为不合格“×”。
基于以上的实施例1~3以及比较例1~3的结果,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泡沫排出容器1成为所排出的泡沫的密度为0.03g/cm3以上0.06g/cm3以下的构造的容器。另外,成为如下容器,构成为在使发泡性液体以及空气从缸挤出而生成泡沫的结构的情况下,该挤出的发泡性液体与空气的体积比即发泡倍率不含误差则为15.5以上30.5以下,舍弃接近误差的小数点以下的数值则为16以上30以下。另外,在构成为液体活塞与空气活塞成为一体而行进的情况下,根据供液体活塞插入的液体缸的内径与供空气活塞插入的空气活塞的内径来决定被挤出的发泡性液体的体积与空气的体积的比率,因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泡沫排出容器1成为如下容器,构成为空气缸的平方相对于液体缸的直径的平方的比率不含误差则为15.5以上30.5以下,舍弃误差等的小数点以下的数值则为16以上30以下。此外,根据上述的比较例2以及3的结果,确认到气泡的大小对外观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泡沫排出容器成为气泡的最大直径为450μm以下,气泡的平均直径为200μm以下的结构的容器。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以及比较例中,虽将花王株式会社制的Biore抗痘控油洗颜慕丝(注册商标)(粘度:12mPa·s)作为样品,但在本发明的泡沫排出容器中,即便是其他市售的清洗剂(例如,乐敦制药(株)制“极润”(注册商标)(粘度:7.3mPa·s)、常盘药品工业(株)制“嫩滑本铺”(注册商标)(粘度:4.5mPa·s)),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的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结果。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泡沫排出容器只要是通过使发泡性液体与空气同时挤出并混合来产生泡沫,并利用微细化部使该泡沫微细化并排出的结构即可,为此的具体机构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也可以是实际应用时适当地变更的结构。

Claims (4)

1.一种泡沫排出容器,在对发泡性液体进行收容的容器的开口部安装有盖帽,并在所述盖帽上下可动地保持有具有排出泡沫的排出口的喷嘴部,在所述盖帽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喷嘴部一起上下移动的空气泵和液体泵、供所述空气泵气密状态地嵌合且伴随着所述空气泵的上下移动而朝向所述排出口挤出空气的空气缸、供所述液体泵液密状态地嵌合且伴随着所述液体泵的上下移动而朝向所述排出口挤出所述液体的液体缸、以及使从所述空气缸被挤出的空气与从所述液体缸被挤出的所述液体混合来发泡并使所述泡沫微细化的微细化部,
所述泡沫排出容器的特征在于,
构成为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所述泡沫成为0.03g/cm3~0.06g/cm3的泡沫密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沫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泡沫的气泡的最大直径为450μm以下,且平均直径为200μ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泡沫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按压所述喷嘴部而从所述空气缸被挤出的空气与从所述液体缸被挤出的所述液体的体积比亦即发泡倍率为15.5以上30.5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泡沫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缸与所述液体缸分别构成为圆筒状,并且所述空气缸的直径的平方相对于所述液体缸的直径的平方的比率为15.5以上30.5以下。
CN202080089750.4A 2019-12-26 2020-12-24 泡沫排出容器 Active CN1150388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36584 2019-12-26
JP2019236584A JP7551294B2 (ja) 2019-12-26 2019-12-26 泡吐出容器
PCT/JP2020/048373 WO2021132440A1 (ja) 2019-12-26 2020-12-24 泡吐出容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38867A true CN115038867A (zh) 2022-09-09
CN115038867B CN115038867B (zh) 2023-12-29

Family

ID=76574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89750.4A Active CN115038867B (zh) 2019-12-26 2020-12-24 泡沫排出容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35772A1 (zh)
EP (1) EP4083425A4 (zh)
JP (1) JP7551294B2 (zh)
CN (1) CN115038867B (zh)
TW (1) TW202140344A (zh)
WO (1) WO2021132440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2346U (ja) * 1992-10-01 1994-04-26 大和製罐株式会社 泡出しポンプ容器
CN101142405A (zh) * 2005-03-18 2008-03-12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压射泵以及可变速型双液计量混合装置
CN105935269A (zh) * 2015-03-06 2016-09-14 新璞修人有限公司 泡沫皂分配器
US20160333874A1 (en) * 2015-05-12 2016-11-17 Gregory L. Indruk Foam pump and dispenser employing same
US20180058445A1 (en) * 2015-05-12 2018-03-01 Gregory L. Indruk Foam pump and dispenser employing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50699Y2 (ja) * 1991-06-07 1997-10-15 大和製罐株式会社 泡噴出ポンプ容器
JP2664840B2 (ja) * 1992-07-09 1997-10-22 有限会社鈴木紙巧社 プラスチック製組立箱用シ−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462208A (en) * 1994-08-01 1995-10-31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Two-phase dispensing systems utilizing bellows pumps
JP3562015B2 (ja) * 1995-02-21 2004-09-08 花王株式会社 皮膚洗浄用品
JPH08183729A (ja) 1994-12-29 1996-07-16 Kao Corp 皮膚洗浄用品
JP2012197081A (ja) 2009-07-21 2012-10-18 Akito Takeuchi 飲料物サーバー装置
JP2014196116A (ja) * 2013-03-29 2014-10-16 大和製罐株式会社 ポンプ式吐出容器
JP6226763B2 (ja) * 2014-01-31 2017-11-08 大和製罐株式会社 ポンプ式吐出容器
AU2017217986B2 (en) * 2016-02-11 2022-03-17 Gojo Industries, Inc. High quality non-aerosol hand sanitizing foam
WO2017141110A1 (en) * 2016-02-17 2017-08-24 Rieke Packaging Systems Limited High output mini foamer
GB201718524D0 (en) * 2017-11-09 2017-12-27 Rieke Packaging Systems Ltd Pump dispensers, especially foam dispensers
WO2019117285A1 (ja) * 2017-12-15 2019-06-20 花王株式会社 泡吐出器
JP7057158B2 (ja) 2018-03-01 2022-04-19 花王株式会社 泡吐出器
EP3851202B1 (en) * 2018-03-29 2023-09-27 OP-Hygiene IP GmbH Two stage foam pump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foa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2346U (ja) * 1992-10-01 1994-04-26 大和製罐株式会社 泡出しポンプ容器
CN101142405A (zh) * 2005-03-18 2008-03-12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压射泵以及可变速型双液计量混合装置
CN105935269A (zh) * 2015-03-06 2016-09-14 新璞修人有限公司 泡沫皂分配器
US20160333874A1 (en) * 2015-05-12 2016-11-17 Gregory L. Indruk Foam pump and dispenser employing same
US20180058445A1 (en) * 2015-05-12 2018-03-01 Gregory L. Indruk Foam pump and dispenser employing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32440A1 (ja) 2021-07-01
TW202140344A (zh) 2021-11-01
EP4083425A4 (en) 2024-01-24
JP2021105361A (ja) 2021-07-26
CN115038867B (zh) 2023-12-29
EP4083425A1 (en) 2022-11-02
US20230035772A1 (en) 2023-02-02
JP7551294B2 (ja) 2024-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74298B2 (ja) 懸濁粒子を有する泡状クレンザー、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ためのディスペンサー
TW296360B (zh)
US9089860B2 (en) Bifurcated foam pump, dispensers and refill units
MXPA06004765A (es) Surtidor que tiene valvula de entrada mejorada.
JP2016120972A (ja) 泡吐出器
CN101503134A (zh) 分叉泡沫泵组件
WO2009038452A1 (en) Foam dispensing assembly
US20220008941A1 (en) Two stage foam pump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foam
JP2018052601A (ja) 吐出容器及び吐出容器入りフォーム剤
US20190283058A1 (en) Dispenser system
JP5141880B2 (ja) 二重容器
CN115038867A (zh) 泡沫排出容器
JP4749189B2 (ja) 泡噴出器
JP2015519265A (ja) 混合液、好ましくは泡を吐出する装置
JP2008142608A (ja) 泡吐出容器
JP7289758B2 (ja) ポンプ式吐出装置
JP6674299B2 (ja) 泡吐出器
JP2013209112A (ja) 多孔体及びポンプ容器
JP3308791B2 (ja) 泡生成ポンプ式流体分与容器
JP2006312474A (ja) ポンプ式泡吐出容器
JP6431337B2 (ja) 泡吐出器
JP2007253112A (ja) 泡噴出器
JP2016113155A (ja) 泡吐出器
WO2020218156A1 (ja) 泡吐出ディスペンサー及び泡吐出容器
WO2024106439A1 (ja) ポンプディスペンサ、吐出容器及び内容物入り吐出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