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27396A - 一种保险杠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险杠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27396A
CN115027396A CN202110233203.5A CN202110233203A CN115027396A CN 115027396 A CN115027396 A CN 115027396A CN 202110233203 A CN202110233203 A CN 202110233203A CN 115027396 A CN115027396 A CN 1150273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mper
vehicle
rear impact
support
impact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3320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殷俊龙
王红日
蒋桓军
晏菁
王丽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SA Automobiles SA
Original Assignee
PSA Automobiles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SA Automobiles SA filed Critical PSA Automobiles SA
Priority to CN20211023320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27396A/zh
Priority to PCT/EP2022/054404 priority patent/WO2022184506A1/en
Priority to EP22707426.7A priority patent/EP4301628A1/en
Publication of CN1150273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73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04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formed from more than one section in a side-by-side arrangement
    • B60R19/1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formed from more than one section in a side-by-side arrangement vertically spac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24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 B60R19/26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comprising yieldable moun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18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 Means within the bumper to absorb impact
    • B60R2019/1806Structural beams therefor, e.g. shock-absorbing
    • B60R2019/1833Structural beams therefor, e.g. shock-absorbing made of plastic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18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 Means within the bumper to absorb impact
    • B60R2019/186Additional energy absorbing means supported on bumber beams, e.g. cellular structures or material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险杠,包括:保险杠本体;下部法兰,一侧连接于保险杠本体,并从保险杠本体向车尾方向延伸形成;以及延伸部,从下部法兰的另一侧向下延伸形成,并且形成有用于向车头方向抵靠后防撞梁的多个可变型支撑结构,其中,多个可变型支撑结构中的每一个根据后防撞梁的结构选择性地与后防撞梁紧密接触。根据本发明的保险杠通过多个可变型支撑结构,在无需额外的专用加固部件的情况下能够与各种不同设计的后防撞梁相匹配以支撑保险杠,从而可以在确保保险杠的刚性性能的同时,节约生产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保险杠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险杠及车辆,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可变型支撑结构与不同后防撞梁匹配,以确保刚性的保险杠及包括所述保险杠的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的保险杠总成是车辆车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包括保险杠以及设置于保险杠内侧的后防撞梁,它的刚度性能直接影响车辆行驶安全性。在车辆前方受到低速碰撞或者其它外部载荷冲击时,保险杠总裁能够缓冲和吸收外界的冲击能量,进而起到保护车辆的作用,同时对车内人员以及车外行人的保护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在国际社会中,每个国家对保险杠总成中后防撞梁的性能指标要求各不相同,因此,需要通过设计各式各样的后防撞梁来满足要求。例如,一些后防撞梁的后防撞梁主体高度设计得较高,而在另一些设计中,后防撞梁主体的高度较低。
相比之下,所有国家对保险杠的刚性要求却是相同的。对于保险杠的刚性性能,通常通过向保险杠的特定区域施加规定的压力,并以受力时发生的位移量来判断其刚性标准。位移量越大,其刚性性能越差,反之刚性性能良好。
为了确保保险杠的刚性性能,需要在保险杠蒙皮后方进行加固,以使保险杠通过加固部件而被后防撞梁支撑。对于加固部件,现有的实现方法通常有两种。第一种方法如图1所示,在保险杠10与后防撞梁21之间设置弹性加强块31,其与后防撞梁21的前表面匹配,以通过与后防撞梁21的紧密接触来支撑保险杠10。第二种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通过在保险杠10与后防撞梁22之间设置匹配于后防撞梁22的缓冲泡沫32来实现加固,从而确保保险杠的刚性。
然而,当把不同设计的后防撞梁21、22放置于保险杠10后侧的相同位置时,如图3所示,由于不同的后防撞梁21、22与保险杠的距离不尽相同,因此,很难通过一个通用的加固设计,如通用的弹性加强块31或通用的泡沫来满足各种后防撞梁21、22与保险杠之间的支撑要求,从而难以确保保险杠的刚性。而对每种后防撞梁都设计专用的加固部件则会对生产成本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与各种后防撞梁相匹配的通用支撑部件的保险杠,以解决现有的加固部件无法与各种后防撞梁相匹配,从而难以满足保险杠的刚性性能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具有能够与各种后防撞梁相匹配的通用支撑部件的保险杠,以解决现有的加固部件无法与各种后防撞梁相匹配,从而难以满足保险杠的刚性性能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险杠,包括:保险杠本体;下部法兰,一侧连接于保险杠本体,并从保险杠本体向车尾方向延伸形成;以及延伸部,从下部法兰的另一侧向下延伸形成,并且形成有用于向车头方向抵靠后防撞梁的多个可变型支撑结构,其中,多个可变型支撑结构中的每一个根据后防撞梁的结构选择性地与后防撞梁紧密接触。
可选地,可变型支撑结构包括:通孔部,贯通延伸部而形成向车头方向突出的中空结构;以及支撑部,从通孔部的内侧面向车头方向突出形成并覆盖通孔部的中空结构的至少一部分。
可选地,支撑部进一步包括:两个连接部,每个连接部的一端分别从通孔部的内侧面中相对的位置向车头方向延伸;以及接触部,连接在两个连接部的另一端之间。
可选地,接触部形成为向车头方向突出的弯曲形状。
可选地,通孔部形成为圆柱形状并且支撑部沿通孔部的直径设置。
可选地,支撑部在通孔部的投影面积为通孔部的面积的1/3。
可选地,多个可变型支撑结构在延伸部上布置成至少上下两排。
可选地,保险杠还包括:一对辅助支撑部,其分别形成在延伸部的两侧,以通过接触后防撞梁来辅助支撑保险杠。
可选地,保险杠本体、延伸部以及下部法兰一体成型。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保险杠。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险杠,包括:保险杠本体;下部法兰,一侧连接于保险杠本体,并从保险杠本体向车尾方向延伸形成;以及延伸部,从下部法兰的另一侧向下延伸形成,并且形成有用于向车头方向抵靠后防撞梁的多个可变型支撑结构,其中,多个可变型支撑结构中的每一个根据后防撞梁的结构选择性地与后防撞梁紧密接触。根据本发明的保险杠通过多个可变型支撑结构,在无需额外的专用加固部件的情况下能够与各种不同设计的后防撞梁相匹配,从而可以在确保保险杠的刚性性能的同时,节约生产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从以下的详细描述中,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其他优点,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后防撞梁通过弹性加强块来支撑保险杠的方法的车身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图;
图2是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后防撞梁通过缓冲泡沫来支撑保险杠的方法的车身宽度向上的截面图;
图3是示出不同后防撞梁与现有保险杠的位置关系的车身长度方向上的截面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保险杠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下部法兰及延伸部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不同后防撞梁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保险杠的位置关系的车身长度方向上的截面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可变型支撑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0、11:保险杠;111:保险杠本体;112:下部法兰;113:延伸部;1131:可变型支撑结构;1132:通孔部;1133:支撑部;1134:连接部;1135:接触部;114:辅助支撑部;21、22:后防撞梁;31:弹性加强块;32:缓冲泡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保险杠的示意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下部法兰及延伸部的示意图;图6是示出不同后防撞梁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保险杠的位置关系的车身长度方向上的截面图。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险杠11,包括:保险杠本体111;下部法兰112,一侧连接于保险杠本体111,并从保险杠本体111向车尾方向延伸形成;以及延伸部113,从下部法兰112的另一侧向下延伸形成,并且形成有用于向车头方向抵靠后防撞梁的多个可变型支撑结构1131,其中,多个可变型支撑结构1131中的每一个根据后防撞梁的结构选择性地与后防撞梁紧密接触。
具体地,下部法兰112的一侧从保险杠本体111的底部向车尾方向突出形成,并且下部法兰112的另一侧,即,延伸末端向下延伸形成延伸部113。可选地,下部法兰112可以垂直于保险杠本体111向车尾方向延伸,并且延伸部113可以垂直于延伸部113所形成的平面向下延伸,即,延伸部113所形成的平面可以与保险杠本体111所形成的平面平行。
进一步地,延伸部113上可以形成有多个可变型支撑结构1131,多个可变型支撑结构1131可以选择性地与位于保险杠11内侧的后防撞梁紧密抵靠,从而实现支撑保险杠11的作用。其中,由于多个可变型支撑结构1131用于匹配各种不同设计的防撞梁,因此,多个可变型支撑结构1131中每一个的大小、形状可以是不同的。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多个可变型支撑结构1131中,每一个的形状及大小均相同,且多个可变型支撑结构1131在延伸部113上互相平行地形成两排,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保险杠11中,在延伸部113上形成两排多个可变型支撑结构1131,其中,上排的多个可变型支撑结构1131可以与后防撞梁紧密接触,通过上排的多个可变型支撑结构1131来支撑保险杠11,从而确保保险杠11的刚性性能;下排的多个可变型支撑结构1131可以与后防撞梁紧密接触,通过下排的多个可变型支撑结构1131来支撑保险杠11,从而确保保险杠11的刚性性能。因此,在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保险杠11时,可以无需额外的加固部件,便可通过延伸部113上的多个可变型支撑结构1131支撑保险杠11,从而使保险杠11满足对其的刚性要求。
更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个可变型支撑结构1131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通孔部1132与从所述通孔部1132向车头方向突出形成的支撑部1133。
通孔部1132在延伸部113表面上贯通延伸部113而形成向车头方向突出的中空结构,其在延伸部113上的投影形状可以是圆形,相应地,其贯通延伸部113而形成的空间可以是圆柱体,此时,支撑部沿通孔部的直径而设置。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通孔部1132在延伸部113上的投影形状可以是方形等,相应地,其贯通延伸部113而形成的空间可以是长方体,支撑部沿通孔部的对角线或一边长度而设置。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支撑部1133可以从通孔部1132的内侧表面中向车头方向突出形成并覆盖通孔部的中空结构的至少一部分。此外,延伸部113也可以从延伸部113的外表面经过通孔部1132而向车头方向突出形成,或者从延伸部113的内表面中接近通孔部1132的位置,不经过通孔部1132而向车头方向突出形成。
进一步地,支撑部1133可以进一步包括两个连接部1134和接触部1135,其中,每个连接部1134的一端可以分别连接在通孔部1132的内侧面中彼此相对的位置,并向车头方向延伸形成。可选地,两个连接部1134的一端也可以分别连接在延伸部113的外表面中彼此相对的位置,并经过通孔部1132而向车头方向延伸形成,或者连接在延伸部113的内表面中接近通孔部1132并彼此相对的位置,不经过通孔部1132而向车头方向延伸形成。接触部1135连接在两个连接部1134的另一端之间,从而使两个连接部1134与接触部1135连接为一体,因此,优选地,两个连接部1134与接触部1135的宽度相同。接触部1135用于紧密抵靠后防撞梁,后防撞梁可以通过紧密抵靠多个接触部1135而支撑保险杠11。可选地,接触部1135可以形成为向车头方向突出的弯曲形状。
为了使各种不同设计的后防撞梁通过多个可变型支撑结构1131来支撑保险杠11,可变型支撑结构1131中与后防撞梁紧密抵靠的支撑部1133,即,接触部1135、以及与接触部1135相连的两个连接部1134应是在一定受力程度下可变型的。若两个连接部1134与接触部1135的宽度过宽,则会使支撑部1133的刚度过高,有可能会在装配时存在困难,即,因支撑部1133与防撞梁的抵靠而使防撞梁及保险杠11发生破损;若两个连接部1134与接触部1135的宽度过细,则会使支撑部1133的刚度过低,有可能会在安装时支撑部1133受到后防撞梁的影响而发生变形过度,无法起到良好地支撑保险杠11的作用,因此,为了平衡可变型支撑结构1131的可变型与刚度,优选地,将两个连接部1134与接触部1135的宽度控制为使支撑部1133在通孔部1132的投影面积为通孔部1132面积的1/3。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保险杠11还可以包括一对辅助支撑部114,其同样有保险杠本体111的下部延伸,并分别位于延伸部113的左右两侧,每一个辅助支撑部114分别与后防撞梁紧密抵靠接触,即,每一个辅助支撑部114相当于额外的一个可变型支撑结构1131。通过延伸部113上的多个可变型支撑结构1131、以及延伸部113两侧的一对辅助支撑部114与后防撞梁的紧密抵靠,可以更加均衡有效地实现对保险杠11的支撑。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保险杠本体111、延伸部113、下部法兰112一体成型,或者保险杠本体111、延伸部113、下部法兰112以及一对辅助支撑部114一体成型,从而可以在保险杠11生产线中以相同于现有保险杠11的工艺直接制造,而不需额外的其他工艺工序。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保险杠,因此可以无需设置额外的加固部件,即可与各种不同设计的后防撞梁相匹配,从而实现对保险杠的支撑,确保保险杠的刚性性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险杠,包括:保险杠本体;下部法兰,一侧连接于保险杠本体,并从保险杠本体向车尾方向延伸形成;以及延伸部,从下部法兰的另一侧向下延伸形成,并且形成有用于向车头方向抵靠后防撞梁的多个可变型支撑结构,其中,多个可变型支撑结构中的每一个根据后防撞梁的结构选择性地与后防撞梁紧密接触。根据本发明的保险杠通过多个可变型支撑结构,在无需额外的专用加固部件的情况下能够与各种不同设计的后防撞梁相匹配以支撑保险杠,从而可以在确保保险杠的刚性性能的同时,节约生产制造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保险杠,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险杠本体;
下部法兰,一侧连接于所述保险杠本体,并从所述保险杠本体向车尾方向延伸形成;以及
延伸部,从所述下部法兰的另一侧向下延伸形成,并且形成有用于向车头方向抵靠后防撞梁的多个可变型支撑结构,
其中,多个所述可变型支撑结构中的每一个根据所述后防撞梁的结构选择性地与所述后防撞梁紧密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变型支撑结构包括:
通孔部,贯通所述延伸部而形成向车头方向突出的中空结构;以及
支撑部,从所述通孔部的内侧面向车头方向突出形成并覆盖所述通孔部的所述中空结构的至少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险杠,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进一步包括:
两个连接部,每个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分别从所述通孔部的所述内侧面中相对的位置向车头方向延伸;以及
接触部,连接在两个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险杠,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部形成为向所述车头方向突出的弯曲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险杠,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部形成为圆柱形状并且所述支撑部沿所述通孔部的直径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险杠,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在所述通孔部的投影面积为所述通孔部的面积的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可变型支撑结构在所述延伸部上布置成至少上下两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险杠还包括:
一对辅助支撑部,其分别形成在所述延伸部的两侧,以通过接触所述后防撞梁来辅助支撑所述保险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险杠本体、所述延伸部以及所述下部法兰一体成型。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保险杠。
CN202110233203.5A 2021-03-03 2021-03-03 一种保险杠及车辆 Pending CN1150273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33203.5A CN115027396A (zh) 2021-03-03 2021-03-03 一种保险杠及车辆
PCT/EP2022/054404 WO2022184506A1 (en) 2021-03-03 2022-02-22 Bumper and vehicle
EP22707426.7A EP4301628A1 (en) 2021-03-03 2022-02-22 Bumper and vehic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33203.5A CN115027396A (zh) 2021-03-03 2021-03-03 一种保险杠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27396A true CN115027396A (zh) 2022-09-09

Family

ID=80625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33203.5A Pending CN115027396A (zh) 2021-03-03 2021-03-03 一种保险杠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301628A1 (zh)
CN (1) CN115027396A (zh)
WO (1) WO202218450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65108B1 (en) * 1999-06-28 2004-04-21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Structure of the front of a vehicle body
US6874831B1 (en) * 2000-07-06 2005-04-05 Compagnie Plastic Omnium Front structure for a motor vehi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301628A1 (en) 2024-01-10
WO2022184506A1 (en) 2022-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14380B2 (en) Bumper reinforcement
US7192068B1 (en) Front bumper structure for vehicle
US11318900B2 (en) Bumper beam of vehicle
US11608115B2 (en) Chassis platform module for electric vehicle
JP5249723B2 (ja) 車両用バンパ構造
CN104276216A (zh) 翼子板保持件周边构造
KR101198600B1 (ko) 차량용 스티프너 유닛
CN102361781B (zh) 用于汽车的包括增强的中央部分的前部保护性模制件
CN212148732U (zh) 汽车前部结构和汽车
CN115027396A (zh) 一种保险杠及车辆
KR20130063415A (ko) 충격 흡수 및 충격 차단 성능이 구비된 로워 스티프너 일체형 언더 커버
CN114954325A (zh) 防撞梁和车辆
CN112590700B (zh) 一种集成式多级缓冲汽车下护板装置及防护方法
CN210027614U (zh) 风窗横梁结构、风窗结构及车辆
CN209757284U (zh) 一种翼子板支架及汽车
KR101450608B1 (ko) 하이브리드 범퍼빔 브라켓 설치구조
CN220904901U (zh) 保险杠骨架及车辆
CN219154427U (zh) 前防撞梁总成及车辆
CN110001561A (zh) 用于车辆的前保险杠组件支撑结构
CN219857067U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后防撞梁
CN210822131U (zh) 保险杠吸能块装置及保险杠总成
CN102897137A (zh) 汽车的行人保护装置
CN220430307U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213008006U (zh) 保险杠吸能装置及车辆
JP7427336B2 (ja) 車両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