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04279B - 通知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04279B
CN115004279B CN202180011055.0A CN202180011055A CN115004279B CN 115004279 B CN115004279 B CN 115004279B CN 202180011055 A CN202180011055 A CN 202180011055A CN 115004279 B CN115004279 B CN 1150042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tification
moisture
unit
vehicle
wi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1105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04279A (zh
Inventor
东条智一
矢野裕士
関正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suzu Motors Ltd
Original Assignee
Isuzu Motor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suzu Motors Ltd filed Critical Isuzu Motor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004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042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042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042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9/00Arrangement or adaptation of signal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ne of main groups B60Q1/00 - B60Q7/00, e.g. haptic signalling
    • B60Q9/008Arrangement or adaptation of signal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ne of main groups B60Q1/00 - B60Q7/00, e.g. haptic signalling for anti-collision purpose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16Anti-collision systems
    • G08G1/165Anti-collision systems for passive traffic, e.g. including static obstacles, tree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16Anti-collision systems
    • G08G1/167Driving aids for lane monitoring, lane changing, e.g. blind spot de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通知装置,以减少令乘客感到烦扰的通知。该通知装置包括:通知部,检测接近车辆的物体并通知乘客物体的接近;水分探测部,探测车辆周围存在的水分;通知控制部,在水分探测部探测到水分的情况下,以与未探测到水分的情况相比,抑制通知程度的方式控制通知部。

Description

通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通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实际使用有盲点监测器(BSM)等通知装置,其通过对车辆周边发送例如毫米波雷达等来检测接近车辆的物体,并向乘坐车辆的乘客通知物体的接近。
其中,由于降雨等导致车辆周围存在水分时,可能会导致对物体的检测精度降低。
因此,作为提高对物体的检测精度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物体检测装置,其降低了雨刮器和雨滴的影响,从而提高了对物体的检测精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143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专利文献1的物体检测装置在将雨水误检测为物体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在整个降雨期间都向乘客通知物体的接近,这样的通知有时会令乘客感到烦扰。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知装置,减少令乘客感到烦扰的通知。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通知装置包括:通知部,检测接近车辆的物体并通知乘客物体的接近;水分探测部,探测车辆周围存在的水分;以及通知控制部,在水分探测部探测到水分的情况下,以与未探测到水分的情况相比,抑制通知程度的方式控制通知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减少令乘客感到烦扰的通知。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了配备有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通知装置的车辆的结构的图。
图2为示出了实施方式2的通知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框图。
图3为示出了实施方式1和2的变形例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中示出了配备有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通知装置的车辆的结构。车辆具有:驾驶室1、装载部2、雨刮器3、雨刮器控制部4以及通知装置5。车辆例如可以举出卡车等商用车。
驾驶室1用于乘坐乘客,配置于车辆的前部。驾驶室1的驾驶席上配置有操作车辆各部的操作部,例如配置有操作雨刮器3的雨刮器操作部。
装载部2例如用于装载货物,相对于驾驶室1配置在车辆后方。装载部2以从驾驶室1的后部附近延伸至车辆后部的方式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较长地形成。
雨刮器3用于擦拭附着在车辆的挡风玻璃上的雨水R,被配置为沿挡风玻璃进行动作。
雨刮器控制部4与雨刮器3连接,基于设置在驾驶室1内的驾驶席上的雨刮器操作部的操作信号控制雨刮器3的动作。
通知装置5具有配置于驾驶室1前部的一对检测部6,计算部7、通知控制部8以及通知部9依次与该一对检测部6连接。另外,通知装置5具有与雨刮器控制部4连接的水分探测部10,该水分探测部10与通知控制部8连接。通知装置5例如可以由盲点监测器构成。
检测部6用于检测车辆周围存在的物体,配置于驾驶室1前部的右侧部附近和左侧部附近。检测部6例如可以由通过收发毫米波来检测物体的毫米波雷达构成。检测部6具有朝向车辆前方的检测面,从该检测面收发毫米波F,检测存在于向检测面的正面扩展的检测范围中的物体。检测部6例如可以形成为在检测面的正面具有150度的检测范围。
计算部7基于检测部6的检测信息计算物体的位置。然后,计算部7判断物体的位置距车辆是否在预设距离以内,在预设距离以内时,对通知控制部8输出接近信号。
水分探测部10从雨刮器控制部4获取雨刮器3的动作信息,基于雨刮器3有无动作来探测车辆周围降落的雨水R。即,水分探测部10在雨刮器3动作的情况下判定为探测到雨水R,在雨刮器3未动作的情况下判定为未探测到雨水R。
通知控制部8基于从计算部7输出的接近信号来控制通知部9以通知物体的接近。其中,在水分探测部10探测到雨水R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8以与未探测到雨水R的情况相比,抑制通知程度的方式控制通知部9。即,通知控制部8即使从计算部7接收到了接近信号,在水分探测部10探测到雨水R的情况下,也会抑制通知程度。
通知部9配置于驾驶室1的车室内,在通知控制部8的控制下向乘坐在驾驶室1内的乘客通知物体的接近。
另外,通知装置5的功能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实现。例如,计算机的读取装置从记录有用于实现通知装置5的功能的程序的记录介质中读取该程序,并存入存储装置中。然后,中央处理器(CPU)可以将存储装置中存储的程序复制到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中,从RAM中依次读取出该程序所包含的指令并执行,从而能够实现通知装置5的功能。
接着,对实施方式1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1所示,驾驶员操作操作部驾驶车辆。此时,驾驶员在没有降落雨水R时关停雨刮器3,在降落雨水R时操作未图示的雨刮器操作部以使雨刮器3动作。该操作信号被输入雨刮器控制部4,雨刮器控制部4基于操作信号使雨刮器3动作。
另外,雨刮器控制部4将雨刮器3动作时的动作信息输出到水分探测部10。然后,水分探测部10基于从雨刮器控制部4输入的动作信息,判定雨刮器3有无动作。水分探测部10在雨刮器3未动作的情况下判定为在车辆的周围未探测到雨水R,在雨刮器3动作的情况下判定为在车辆的周围探测到雨水R。
其中,优选的是,水分探测部10在雨刮器3连续动作一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为雨刮器3动作。例如,水分探测部10可以在雨刮器3连续动作10秒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为雨刮器3动作。由此,可以防止例如车辆的驾驶员为了清洗挡风玻璃而喷射清洗液并使雨刮器3在短时间内进行动作,进行所谓车窗清洗操作的情况下,误判定为水分探测部10探测到了雨水R。因此,通过水分探测部10能够可靠地探测雨水R。
另外,由于水分探测部10基于雨刮器3有无动作来探测雨水R,因此与例如仅通过静电电容式等传感器机械地探测雨水R相比,能够可靠地探测雨水R。
这样,水分探测部10在探测到雨水R时,将该探测结果输出到通知控制部8。
另一方面,毫米波F从检测部6收发,其接收信号被输出到计算部7。此时,若车辆的周围存在物体,则被物体反射的毫米波F在短时间内被检测部6接收,包含物体检测信息的接收信号被输出到计算部7。
计算部7从由检测部6依次输出的接收信号中获取检测信息,基于该检测信息计算物体相对于车辆的位置。接着,计算部7判断物体的位置距车辆是否在预设距离以内,在预设距离以内的情况下,则判定为物体正在接近车辆,向通知控制部8输出接近信号。
接着,通知控制部8在从计算部7接收到了表示物体接近的接近信号时,根据水分探测部10的雨水R的探测结果控制通知部9。
具体地,在水分探测部10未探测到雨水R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8不改变对乘客的通知程度,控制通知部9以正常的程度进行通知。由此,乘客能够意识到物体的接近,以通过停止车辆等,避免物体与车辆碰撞。
另一方面,在水分探测部10探测到雨水R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8以与未探测到雨水R的情况相比抑制对乘客的通知程度的方式控制通知部9。
一般来说,在车辆的周围正在降落雨水R时,检测部6的检测精度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的倾向,例如可能会将雨水R检测为物体。以往,当检测部检测到物体时,即使在车辆的周围正在降落雨水R的情况下,也与未降落雨水R的情况相同,向乘客通知物体的接近。因此,检测部在将雨水R误检测为物体的情况下,在降落雨水R期间,即使不存在物体也可能会对乘客进行通知。
因此,在水分探测部10探测到雨水R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8抑制对乘客的通知程度。由此,在检测部6将雨水R误检测为物体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在雨水R降落期间长时间因误检测而导致的通知,能够减少令乘客感到烦扰的情况。
其中,例如,在通知部9通过扬声器的声音和灯光进行通知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8可以控制通知部9将扬声器的音量和灯光量降低至预设的程度。另外,通知控制部8也可以控制通知部9停止扬声器的通知,仅进行灯的通知,从而抑制通知。另外,通知控制部8也可以停止所有通知以抑制通知。
另外,通知控制部8也可以以从水分探测部10探测到雨水R的时刻起,随着时间的推移阶段性地抑制通知程度的方式控制通知部9。由此,能够通过初期的通知向乘客通知物体的接近,同时抑制由雨水R引起的长时间的通知,减少乘客令感到烦扰的情况。
另外,通知控制部8也可以控制通知部9根据雨水R的量抑制通知程度。例如,水分探测部10基于从雨刮器控制部4输出的雨刮器3的动作信息计算雨水R的量。然后,在雨水R的量较多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8以与雨水R的量较少的情况相比大幅降低通知程度的方式控制通知部9。由此,能够可靠地减少令乘客感到烦扰的可能性高的通知。
接着,若雨水R停止,则驾驶车辆的驾驶员会操作未图示的雨刮器操作部使雨刮器3停止。该操作信号被输入雨刮器控制部4,雨刮器控制部4基于操作信号使雨刮器3停止。
此时,雨刮器控制部4在使雨刮器3停止的同时,向水分探测部10输出雨刮器3的动作被停止的动作信息。然后,水分探测部10基于从雨刮器控制部4输入的动作信息判定雨刮器3的动作停止,即未探测到雨水R。水分探测部10向通知控制部8输出在车辆的周围未探测到雨水R的探测结果。
通知控制部8在从水分探测部10接收到未探测到雨水R的探测结果时,控制通知部9解除通知的抑制,即以正常的程度进行通知。
此时,优选的是,在水分探测部10在预设时间以上连续未探测到雨水R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8控制通知部9解除通知的抑制。例如,通知控制部8可以在水分探测部10约10分钟以上连续未探测到雨水R的情况下,解除通知的抑制。由此,能够在雨水R确实停止之后再解除通知的抑制,能够可靠地抑制每次再降落雨水R时反复进行通知的抑制和解除而令乘客感到烦扰的情况。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水分探测部10探测到雨水R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8以与未探测到雨水R的情况相比抑制通知程度的方式控制通知部9,因此,能够抑制在降落雨水R期间长时间持续因误检测引起的通知,能够减少令乘客感到烦扰的通知。
(实施方式2)
以下,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其中,以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区别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共同点,使用共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通知控制部8能够控制通知部9以使车辆在隧道中行驶的情况下解除通知的抑制。
例如,如图2所示,在实施方式1中可以新配置获取部21。
获取部21用于获取车辆行驶的道路信息,例如可以由拍摄车辆前方的摄像头构成。获取部21可以配置在驾驶室1前部的车宽度方向的中央部。
通知控制部8在基于探测到雨水R的探测结果抑制通知部9的通知程度之后,基于由获取部21获取的道路信息判定车辆是否在隧道中行驶。然后,通知控制部8在判定车辆在隧道中行驶的情况下,控制通知部9解除通知的抑制。
此外,通知控制部8并不限于基于由摄像头拍摄到的拍摄信息进行判定,例如,也可以从地图信息等道路信息中判定车辆是否在隧道中行驶。
通过这样的构成,获取部21对车辆所行驶的道路进行拍摄,获取道路信息,将该道路信息依次输出至通知控制部8。此时,车辆的周围正在降落雨水R,则通知部9的通知通过通知控制部8被抑制。
通知控制部8根据从获取部21输出的道路信息即拍摄图像进行隧道的检测。通知控制部8若从拍摄图像中检测到隧道,则判定车辆在隧道中行驶,控制通知部9解除通知的抑制。
由于车辆在隧道中行驶的情况下,检测部6不会受到雨水R的影响,因此,通过通知控制部8解除通知的抑制,能够可靠地通知物体向车辆的接近。
其中,在实施方式1中,通知控制部8在水分探测部10在预设时间以上连续未探测到雨水R的情况下解除了通知的抑制,但在判定车辆在隧道中行驶的情况下,在水分探测部10探测不到雨水R之后,能够控制通知部9以比预设时间更短的时间解除通知的抑制。例如,通知控制部8能够在水分探测部10探测不到雨水R之后约5秒后解除通知的抑制。由此,能够更可靠地通知物体向车辆的接近。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获取部21虽然由摄像头构成但不限于此,能够获取车辆所行驶的道路信息即可。例如,获取部21可以由:通过通信获取服务器等中存储的道路信息的信息通信部、进行车车间通信的车车间通信部、以及进行路车间通信的路车间通信部等构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知控制部8基于获取部21获取的道路信息在车辆到达隧道前判定是否在隧道中行驶,但不限于此,只要能够基于道路信息判定车辆是否在隧道中行驶即可。
例如,通知控制部8可以在基于获取部21获取的道路信息探测到隧道之后,在水分探测部10探测不到雨水R的时刻判定车辆在隧道中行驶。另外,通知控制部8也可以基于获取部21获取的地图信息在车辆到达隧道的时刻判定车辆在隧道中行驶。由此,能够防止例如在因堵车等车辆到达隧道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情况下,在车辆到达隧道之前解除通知的抑制,能够在车辆确实到达隧道之后解除通知的抑制。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通知控制部8在判定车辆在隧道中行驶的情况下控制通知部9解除探测的抑制,因此,能够在不受雨水R的影响的情况下可靠地通知物体向车辆的接近。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和2中,水分探测部10基于雨刮器3有无动作来探测雨水R,但并不限于此,只要能够探测雨水R即可。例如,水分探测部10可以由静电电容式和光学式等机械地探测雨水R的装置构成。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和2中,水分探测部10探测车辆周围降落的雨水R,但只要能够探测车辆周围存在的水分即可,并不限于雨水R。例如,水分探测部10也可以探测车辆周围存在的雾和雪等。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和2中,水分探测部10能够进一步探测雨水R相对于车辆的降落方向。例如,两个水分探测部10分别配置于车辆的右侧部和左侧部,基于其检测量探测雨水R的降落方向。然后,通知控制部8基于水分探测部10探测到的雨水R的降落方向控制通知部9。即,通知控制部8能够以仅在配置于雨水R的降落方向上的检测部6检测到物体的接近的情况下,抑制通知部9的通知程度,而在配置于其相反侧的检测部6检测到物体的接近的情况下,不抑制通知部9的通知程度的方式进行控制。由此,能够可靠地仅减少令乘客感到烦扰的通知。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和2中,检测部6配置于驾驶室1前部的右侧部附近和左侧部附近,但并不限于此,只要能够检测接近车辆的物体即可。另外,可以配置一个检测部6,也可以配置三个以上检测部6。
例如,如图3所示,除实施方式1的一对检测部6之外,还新配置了一对检测部31。一对检测部31具有与检测部6相同的结构,分别配置在驾驶室1后部的右侧部附近和左侧部附近。检测部31具有分别朝向车辆的右侧方和左侧方的检测面,从该检测面收发毫米波F,检测向检测面的正面扩展的检测范围中存在的物体。由此,能够在从车辆前方到车辆侧方的大范围内检测物体。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和2中,检测部6由毫米波雷达构成,但并不限于此,只要能够检测接近车辆的物体即可。例如,检测部6可以由超声波传感器、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等构成。但是,从直线性等观点考虑,检测部6优选由毫米波雷达构成。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和2中,装载部2被配置为用于装载货物,但并不限于此,只要是相对于驾驶室1配置于车辆后方即可。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都只不过是表示实施本发明时的一个具体化的例子,不能由此限定地解释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即,本发明在不脱离其主旨或其主要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各种方式实施。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部分的形状和个数等的公开只是示例,可以适当变更来实施。
本申请是基于2020年1月3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特愿2020-013522)的申请,其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工业实用性
本公开的通知装置可以应用于检测接近车辆的物体并向乘客通知物体的接近的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1驾驶室
2装载部
3雨刮器
4雨刮器控制部
5通知装置
6,31检测部
7计算部
8通知控制部
9通知部
10水分探测部
21获取部
F毫米波
R雨水

Claims (6)

1.一种通知装置,包括:
通知部,检测接近车辆的物体并通知乘客物体的接近;
水分探测部,探测所述车辆周围存在的水分;以及
通知控制部,在所述水分探测部探测到所述水分的情况下,以与未探测到所述水分的情况相比,抑制通知程度的方式控制所述通知部,
所述水分探测部配置于所述车辆的多个部位,且基于水分的检测量来探测所述水分相对于所述车辆的降落方向,
所述通知控制部以当所述水分探测部中配置于所述水分的降落方向的第一水分探测部处有所述物体被探测到时抑制通知程度,当所述水分探测部中配置于所述水分的降落方向的相反侧的第二水分探测部处有所述物体被探测到时维持通知程度的方式,控制所述通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知装置,其中,所述水分探测部与擦拭附着在所述车辆上的水分的雨刮器连接,基于所述雨刮器有无动作来探测所述车辆周围存在的所述水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知装置,其中,所述水分探测部在所述雨刮器连续动作一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雨刮器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知装置,其中,所述通知控制部在抑制所述通知部的通知程度之后,在所述水分探测部在预设时间以上连续未探测到所述水分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通知部解除所述通知的抑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知装置,其中,还具有获取部,所述获取部获取所述车辆行驶的道路信息,
所述通知控制部在抑制所述通知部的通知程度之后,基于所述获取部获取到的所述道路信息判定所述车辆在隧道中行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通知部解除所述通知的抑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知装置,其中,所述通知控制部在判定所述车辆在隧道中行驶的情况下,在所述水分探测部探测不到所述水分之后,控制所述通知部以比所述预设时间更短的时间解除所述通知的抑制。
CN202180011055.0A 2020-01-30 2021-01-29 通知装置 Active CN1150042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13522A JP7268616B2 (ja) 2020-01-30 2020-01-30 報知装置
JP2020-013522 2020-01-30
PCT/JP2021/003348 WO2021153769A1 (ja) 2020-01-30 2021-01-29 報知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04279A CN115004279A (zh) 2022-09-02
CN115004279B true CN115004279B (zh) 2024-04-02

Family

ID=77078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11055.0A Active CN115004279B (zh) 2020-01-30 2021-01-29 通知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975652B2 (zh)
JP (1) JP7268616B2 (zh)
CN (1) CN115004279B (zh)
WO (1) WO2021153769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99615A (ja) * 2002-12-20 2004-07-15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用情報提供システム
JP2005030914A (ja) * 2003-07-14 2005-02-03 Mitsubishi Motors Corp カー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
JP2011060113A (ja) * 2009-09-11 2011-03-24 Mitsubishi Fuso Truck & Bus Corp 車両の衝突回避支援装置
CN103927904A (zh) * 2014-04-08 2014-07-16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利用智能手机的行人防碰撞预警系统及其预警方法
JP2018206214A (ja) * 2017-06-07 2018-12-27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他車監視システム
JP2019046251A (ja) * 2017-09-04 2019-03-2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テン 物標検出装置、運転支援システムおよび物標検出方法
CN110667878A (zh) * 2018-07-03 2020-01-10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方法、控制装置及系留移动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46188A (en) * 1992-11-23 1996-08-13 Schwartz Electro-Optics, Inc. Intelligent vehicle highway system sensor and method
JP3934119B2 (ja) * 2004-06-14 2007-06-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周辺監視装置
JP2007216848A (ja) * 2006-02-17 2007-08-30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制御装置
JP5143235B2 (ja) * 2009-10-07 2013-02-1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および車両周囲監視装置
CN103080976B (zh) * 2010-08-19 2015-08-05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三维物体检测装置和三维物体检测方法
US9507413B2 (en) * 2010-12-03 2016-11-29 Continental Automotive Systems, Inc. Tailoring vehicle human machine interface
JP5474254B2 (ja) * 2011-02-24 2014-04-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推奨速度演算装置及び推奨速度提示装置
MY158375A (en) * 2012-07-27 2016-09-26 Nissan Motor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detection device,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detection method
US9452661B2 (en) * 2013-04-30 2016-09-27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US20150016000A1 (en) * 2013-07-10 2015-01-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eventing moisture damage to a device
DE102013214233B4 (de) * 2013-07-19 2015-02-05 Honda Motor Co., Ltd. Intelligentes Vorwärtskollisionswarnsystem
JP6265882B2 (ja) 2014-12-12 2018-01-24 オムロン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物体検出装置及び物体検出方法
JP2017097682A (ja) * 2015-11-26 2017-06-01 マツダ株式会社 標識認識システム
KR102496509B1 (ko) * 2016-09-20 2023-02-07 이노비즈 테크놀로지스 엘티디 Lidar 시스템 및 방법
JP7143733B2 (ja) * 2018-11-14 2022-09-2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環境状態推定装置、環境状態推定方法、環境状態推定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99615A (ja) * 2002-12-20 2004-07-15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用情報提供システム
JP2005030914A (ja) * 2003-07-14 2005-02-03 Mitsubishi Motors Corp カー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
JP2011060113A (ja) * 2009-09-11 2011-03-24 Mitsubishi Fuso Truck & Bus Corp 車両の衝突回避支援装置
CN103927904A (zh) * 2014-04-08 2014-07-16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利用智能手机的行人防碰撞预警系统及其预警方法
JP2018206214A (ja) * 2017-06-07 2018-12-27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他車監視システム
JP2019046251A (ja) * 2017-09-04 2019-03-2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テン 物標検出装置、運転支援システムおよび物標検出方法
CN110667878A (zh) * 2018-07-03 2020-01-10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方法、控制装置及系留移动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53769A1 (ja) 2021-08-05
US11975652B2 (en) 2024-05-07
JP2021120771A (ja) 2021-08-19
CN115004279A (zh) 2022-09-02
JP7268616B2 (ja) 2023-05-08
US20230073562A1 (en) 2023-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54631B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US6265968B1 (en) Vehicle with object detection device
CN101765866B (zh) 汽车的车辆控制系统
JP6961002B2 (ja) 車両
JPWO2019116607A1 (ja) 車両用清掃システム
US20200168098A1 (en) Vehicle Front Blind Spot Detection and Warning System
US20230391293A1 (en) Vehicle cleaner system and vehicle system
KR19990076894A (ko) 자동차 레이더 장치의 신호 처리 방법 및 레이더장치
WO2019181766A1 (ja) 車両用クリーナシステム
US7323686B2 (en) Sensor for monitoring the immediate vicinity of a motor vehicle
EP3763583A1 (en) Vehicle cleaner system
US20090312916A1 (en) Low cost whiplash reduction system
CN113330329A (zh) 具有lidar传感器的阻挡检测和天气检测系统
JP3608482B2 (ja) 物体認識装置、記録媒体
CN115004279B (zh) 通知装置
CN115700189A (zh) 后挡板位置管理系统和方法
JP3941791B2 (ja) 車両用物体認識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1153735A1 (ja) 報知装置
US20200198540A1 (en) Shooting system for mobile object
JP3639193B2 (ja) 物体認識方法及び装置、記録媒体
US20220206110A1 (en) On-vehicle object detection system
WO2021234837A1 (ja) 冠水検知装置、および、冠水検知方法
US20240040222A1 (en) In-vehicle camera shield state determination device
WO2022158262A1 (ja) センサシステム、車両の制御方法および車両
WO2021153732A1 (ja) 報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