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92253A - 一种长寿命独立操纵控制双作用离合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长寿命独立操纵控制双作用离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92253A
CN114992253A CN202210809098.XA CN202210809098A CN114992253A CN 114992253 A CN114992253 A CN 114992253A CN 202210809098 A CN202210809098 A CN 202210809098A CN 114992253 A CN114992253 A CN 1149922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rotating shaft
wall
speed change
piv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0909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俊峰
杨丽英
秦艳霞
武宾
肖伟娜
赵娟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yang Dongfang Zhongcheng Clut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oyang Dongfang Zhongcheng Clut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yang Dongfang Zhongcheng Clut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oyang Dongfang Zhongcheng Clut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0909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9225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922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922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58Details
    • F16D13/70Pressure members, e.g. pressure plates, for clutch-plates or lamellae; Guiding arrangements for pressure members
    • F16D13/71Pressure members, e.g. pressure plates, for clutch-plates or lamellae; Guiding arrangements for pressure members in which the clutching pressure is produced by springs on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58Details
    • F16D13/583Diaphragm-springs, e.g. Belleville
    • F16D13/585Arrangements or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r support of the diaphragm on the clutch on the clutch cover or the pressure pl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1Shaft support structures, e.g. partition walls, bearing eyes, casing walls or covers with b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38Gearboxes for accommodating bevel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26Generation or transmission of movements for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拖拉机传动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长寿命独立操纵控制双作用离合器,包括离合器壳体和第三转轴,离合器壳体的内腔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紧固件,第一紧固件的内壁设置有第一膜片弹簧组,离合器壳体的内腔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紧固件;该装置使在换挡的过程中,动力源可以从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向第三转轴传递动力,进而使在换挡的同时动力源可以持续输出在第三转轴上,保证在换挡的过程中车辆的车轮和旋耕器均能正常工作,避免传统在换挡过程中,车轮和旋耕器没有动力输出,导致在换挡过程中和换挡完成后动力间歇提供导致零件磨损严重,从而降低零件磨损程度,提高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长寿命独立操纵控制双作用离合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拖拉机传动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长寿命独立操纵控制双作用离合器。
背景技术
拖拉机(tractor)用于牵引和驱动作业机械完成各项移动式作业的自走式动力机。也可做固定作业动力。由发动机、传动、行走、转向、液压悬挂、动力输出、电器仪表、驾驶操纵及牵引等系统或装置组成。发动机动力由传动系统传给驱动轮,使拖拉机行驶,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都是以橡胶皮带作为动力传送的媒介。按功能和用途分农业、工业和特殊用途等拖拉机;按结构类型分轮式、履带式、船形拖拉机和自走底盘等,现有的拖拉机通常采用单离合,具体为,在拖拉机行驶过程中换挡时,拖拉机后面的旋耕器无法得到动力来源,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长寿命独立操纵控制双作用离合器,在换挡的同时动力源可以持续输出,保证在换挡的过程中车辆的车轮和旋耕器均能正常工作,从而提高其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设计一种长寿命独立操纵控制双作用离合器,包括离合器壳体和第三转轴,所述离合器壳体的内腔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紧固件,第一紧固件的内壁设置有第一膜片弹簧组,离合器壳体的内腔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紧固件,第二紧固件的内壁设置有第二膜片弹簧组,第一膜片弹簧组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二膜片弹簧组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一转轴的外壁和第二转轴的外壁分别设置有第一变速齿轮组和第二变速齿轮组,第二转轴的外壁设置在第一转轴的外壁,第三转轴的外壁设置有第三变速齿轮组和第四变速齿轮组,第三转轴的右端通过齿轮传动箱与第四转轴和第五转轴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变速齿轮组2和第三变速齿轮组10配合,所述第二变速齿轮组2和第四变速齿轮组9配合,以构成变速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在换挡的过程中,动力源可以从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向第三转轴传递动力,进而使在换挡的同时动力源可以持续输出在第三转轴上,保证在换挡的过程中车辆的车轮和旋耕器均能正常工作,避免传统在换挡过程中,车轮和旋耕器没有动力输出,导致在换挡过程中和换挡完成后动力间歇提供导致零件磨损严重,从而降低零件磨损程度,提高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的右侧呈中空形设计,第一转轴的内壁两端均设置有轴承,轴承的内圈内壁均与第二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轴承的外圈外壁与第一转轴的内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第二转轴设置在第一转轴内,且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通过轴承连接,从而使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相互不影响,便于使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膜片弹簧组的外壁与第一紧固件的内壁滑动卡接,所述第二膜片弹簧组的外壁与第二紧固件的内壁滑动卡接,第一膜片弹簧组和第二膜片弹簧组均设置有四个膜片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膜片弹簧或第二膜片弹簧分别与动力源脱离,从而使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分别带动第三转轴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变速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的内壁均固定在第一转轴的外壁,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从左至右依次排列,第一变速齿轮组的结构和第二变速齿轮组的结构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源沿第一转轴带动第一变速齿轮组转动,第一变速齿轮组带动第三变速齿轮组转动,第三变速齿轮组带动第三转轴转动,从而带动车辆和旋耕器正常工作。
优选的,所述第三变速齿轮组包括第四齿轮、第五齿轮和第六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和第六齿轮的内壁均固定在第三转轴的外壁,第四齿轮、第五齿轮和第六齿轮从左至右依次排列,第三变速齿轮组的结构和第四变速齿轮组的结构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源通过第二转轴传递动力,使动力源沿第二转轴带动第二变速齿轮组转动,第二变速齿轮组带动第四变速齿轮组转动,从而带动第三转轴转动,从而带动车辆和旋耕器正常工作。
优选的,所述第四齿轮的外壁与第一齿轮的外壁啮合,所述第五齿轮的外壁与第二齿轮的外壁啮合,所述第六齿轮的外壁与第三齿轮的外壁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第一变速齿轮组带动第三变速齿轮组转动,第二变速齿轮组带动第四变速齿轮组转动,进而便于带动第三转轴转动。
优选的,所述齿轮传动箱内设有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转轴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四转轴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五转轴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底部与第二锥齿轮左侧啮合,第二锥齿轮右侧与第三锥齿轮底部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转轴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第四转轴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三锥齿轮转动,第三锥齿轮带动第五转轴转动,通过第四转轴和第五转轴分别与车辆的车轮传动总成的输入轴和旋耕器的输入轴连接,从而带动车辆的车轮和旋耕器在换挡的过程中车轮和旋耕器始终保持动力输入。
优选的,所述第三转轴的外壁、第四转轴的外壁和第五转轴的外壁分别与齿轮传动箱的左侧、底部和右侧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的左侧、第二锥齿轮的底部和第三锥齿轮的右侧分别与齿轮传动箱的左侧内壁、底部内壁和右侧内壁转动连接,第三转轴远离齿轮传动箱的一端与车辆的底盘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第三转轴、第四转轴、第五转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转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长寿命独立操纵控制双作用离合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长寿命独立操纵控制双作用离合器的第一变速齿轮组和第二变速齿轮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长寿命独立操纵控制双作用离合器的离合器壳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长寿命独立操纵控制双作用离合器的第三变速齿轮组和第四变速齿轮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长寿命独立操纵控制双作用离合器的齿轮传动箱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长寿命独立操纵控制双作用离合器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长寿命独立操纵控制双作用离合器的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离合器壳体;
2、第一变速齿轮组;
2001、第一齿轮;2002、第二齿轮;2003、第三齿轮;
3、第一转轴;4、第二变速齿轮组;5、第二转轴;6、齿轮传动箱;7、第五转轴;8、第四转轴;9、第四变速齿轮组;
10、第三变速齿轮组;
1001、第四齿轮;1002、第五齿轮;1003、第六齿轮;
11、第三转轴;12、第一紧固件;13、第一膜片弹簧组;14、第二紧固件;15、第二膜片弹簧组;16、第三锥齿轮;17、第二锥齿轮;18、第一锥齿轮;19、轴承;20、飞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2和6,一种长寿命独立操纵控制双作用离合器,包括离合器壳体1和第三转轴11,离合器壳体1的内壁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紧固件12,第一紧固件12的内壁设置有第一膜片弹簧组13,离合器壳体1的内腔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紧固件14,第二紧固件14的内孔设置有第二膜片弹簧组15,第一膜片弹簧组13的右侧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3,第二膜片弹簧组15的右侧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5,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5分别安装设置有第一变速齿轮组2和第二变速齿轮组4,第二转轴5穿插于第一转轴3的内孔,第三转轴11同轴设置有第三变速齿轮组10合第四变速齿轮组9,第三转轴11的右端通过齿轮传动箱6与第四转轴8和第五转轴7传动连接。
其中,第一变速齿轮组2和第三变速齿轮组10配合,所述第二变速齿轮组2和第四变速齿轮组9配合,以构成变速器,变速器的工作变速原理为现有技术,不再详细赘述。
使在换挡的过程中,动力源可以从第一转轴3或第二转轴5向第三转轴11传递动力,进而使在换挡的同时动力源可以持续输出在第三转轴11上,保证在换挡的过程中车辆的车轮和旋耕器均能正常工作,避免传统在换挡过程中,车轮和旋耕器没有动力输出,导致在换挡过程中和换挡完成后动力间歇提供导致零件磨损严重,从而降低零件磨损程度,提高使用寿命。
需要注意的是,离合器壳体1的左侧设置有飞轮20,通过飞轮20向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5传递发动机产生的动力。
进一步的,第一转轴3的内孔两端均设置有轴承19,轴承19的内圈内壁均与第二转轴5的外壁固定连接,轴承19的外圈外壁与第一转轴3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使第二转轴5设置在第一转轴3内,且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5通过轴承19连接,从而使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5相互不影响,便于使用。第一膜片弹簧组13的外壁与第一紧固件12的内壁滑动卡接,即第一膜片弹簧组13可沿其轴向移动,当第一膜片弹簧13或第二膜片弹簧15受挤压在第一紧固件12和第二紧固件14移动时,第一膜片弹簧13或第二膜片弹簧15的外壁插齿分别在第一紧固件12和第二紧固件14的内壁齿槽内轴向移动,当第一膜片弹簧13或第二膜片弹簧15的外壁插齿与第一紧固件12和第二紧固件14的内壁齿槽靠近飞轮20的一侧内壁接触后,第一膜片弹簧13或第二膜片弹簧15停止挤压形变,对第一膜片弹簧13或第二膜片弹簧15进行限位,且通过齿槽和齿牙对第一膜片弹簧13或第二膜片弹簧15的挤压轨迹进行限位,降低其磨损程度。
具体地,第一膜片弹簧组13和第二膜片弹簧组15均设置有四个并列的膜片弹簧,通过将第一膜片弹簧或第二膜片弹簧分别与动力源脱离,从而使第一转轴3或第二转轴5分别带动第三转轴11转动。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和3,第一变速齿轮组2包括第一齿轮2001、第二齿轮2002和第三齿轮2003,第一齿轮2001、第二齿轮2002和第三齿轮2003的内壁均固定在第一转轴3的外壁,第一齿轮2001、第二齿轮2002和第三齿轮2003从左至右依次排列,第一变速齿轮组2的结构和第二变速齿轮组4的结构相同,动力源沿第一转轴3带动第一变速齿轮组2转动,第一变速齿轮组2带动第三变速齿轮组10转动,第三变速齿轮组10带动第三转轴11转动,从而带动车辆和旋耕器正常工作,其中,第一齿轮2001、第二齿轮2002和第三齿轮2003均为变速器的结构,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4,第三变速齿轮组10包括第四齿轮1001、第五齿轮1002和第六齿轮1003,第四齿轮1001、第五齿轮1002和第六齿轮1003的内壁均固定在第三转轴11的外壁,第四齿轮1001、第五齿轮1002和第六齿轮1003从左至右依次排列,第三变速齿轮组10的结构和第四变速齿轮组9的结构相同,动力源通过第二转轴5传递动力,使动力源沿第二转轴5带动第二变速齿轮组4转动,第二变速齿轮组4带动第四齿轮1001组9转动,从而带动第三转轴11转动,从而带动车辆和旋耕器正常工作,其中,第四齿轮1001、第五齿轮1002和第六齿轮1003的尺寸不做具体限定,为变速器的结构,根据变速器的要求加工生产即可。
进一步的,第四齿轮1001与第一齿轮2001啮合,第五齿轮1002与第二齿轮2002啮合,第六齿轮1003与第三齿轮2003啮合,便于第一变速齿轮组2带动第三变速齿轮组10转动,第二变速齿轮组4带动第四齿轮1001组9转动,进而便于带动第三转轴11转动。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5,齿轮传动箱6内设有第一锥齿轮18、第二锥齿轮17和第三锥齿轮16,第三转轴11的外壁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8,第四转轴8的外壁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7,第五转轴7的外壁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16,第一锥齿轮18的外壁底部与第二锥齿轮17的外壁左侧啮合,第二锥齿轮17右侧与第三锥齿轮16底部啮合,第三转轴11带动第一锥齿轮18转动,第一锥齿轮18带动第二锥齿轮17转动,第二锥齿轮17带动第四转轴8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三锥齿轮16转动,第三锥齿轮16带动第五转轴7转动,通过第四转轴8和第五转轴7分别与车辆的车轮传动总成的输入轴和旋耕器的输入轴连接,从而带动车辆的车轮和旋耕器在换挡的过程中车轮和旋耕器始终保持动力输入。
进一步的,第三转轴11的外壁、第四转轴8的外壁和第五转轴7的外壁分别与齿轮传动箱6的左侧、底部和右侧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18的左侧、第二锥齿轮17的底部和第三锥齿轮16的右侧分别与齿轮传动箱6的箱体左侧内壁、底部内壁和右侧内壁转动连接,第三转轴11远离齿轮传动箱6的一端与车辆的底盘转动连接,保证第三转轴11、第四转轴8、第五转轴7、第一锥齿轮18、第二锥齿轮17和第三锥齿轮16转动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用户踩动离合踏板或拉动手动离合档杆,离合踏板或手动离合档杆分别通过连接件带动第一膜片弹簧或第二膜片弹簧分别沿第一紧固件12或第二紧固件14轴向压紧,当压紧第一膜片弹簧时,实现使第一膜片弹簧脱离第一紧固件,即离合器壳体和第一膜片弹簧之间无动力传递,切断第一转轴和动力源之间的动力传递;当压紧第二膜片弹簧时,实现使第二膜片弹簧脱离第二紧固件,即离合器壳体和第二膜片弹簧之间无动力传递,切断第二转轴和动力源之间的动力传递;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膜片弹簧和第一紧固件以及第二膜片弹簧和第二紧固件之间传动连接方式均采用类似花键啮合,不再详细赘述。
具体地,当压紧第一膜片弹簧时,第一转轴3与动力源脱离,其中动力源和离合器壳体1的左端连接,具体采用传动轴连接,此时,动力源通过第二转轴5传递动力,使动力源沿第二转轴5带动第二变速齿轮组4转动,第二变速齿轮组4带动第四齿轮1001组9转动,从而带动第三转轴11转动,第三转轴11带动第一锥齿轮18转动,第一锥齿轮18带动第二锥齿轮17转动,第二锥齿轮17带动第四转轴8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三锥齿轮16转动,第三锥齿轮16带动第五转轴7转动,通过第四转轴8和第五转轴7分别与车辆的车轮传动总成的输入轴和旋耕器的输入轴连接,从而带动车辆的车轮和旋耕器在换挡的过程中车轮和旋耕器始终保持动力输入,保证车辆和旋耕器在换挡过程中不会停摆,提高稳定性,当压紧第二膜片弹簧时,第二转轴5与动力源脱离,此时,动力源通过第一转轴3传递动力,使动力源沿第一转轴3带动第一变速齿轮组2转动,第一变速齿轮组2带动第三变速齿轮组10转动,第三变速齿轮组10带动第三转轴11转动,第三转轴11带动第一锥齿轮18转动,具体步骤同上,此处不做赘述,从而使在换挡的过程中,动力源可以从第一转轴3或第二转轴5向第三转轴11传递动力,进而使在换挡的同时动力源可以持续输出在第三转轴11上,保证在换挡的过程中车辆的车轮和旋耕器均能正常工作,避免传统在换挡过程中,车轮和旋耕器没有动力输出,导致在换挡过程中和换挡完成后动力间歇提供导致零件磨损严重,从而降低零件磨损程度,提高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该装置使在换挡的过程中,动力源可以从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向第三转轴传递动力,进而使在换挡的同时动力源可以持续输出在第三转轴上,保证在换挡的过程中车辆的车轮和旋耕器均能正常工作,避免传统在换挡过程中,车轮和旋耕器没有动力输出,导致在换挡过程中和换挡完成后动力间歇提供导致零件磨损严重,从而降低零件磨损程度,提高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长寿命独立操纵控制双作用离合器,包括离合器壳体(1)和第三转轴(11),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壳体(1)的内腔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紧固件(12),第一紧固件(12)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膜片弹簧组(13),离合器壳体(1)的内腔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紧固件(14),第二紧固件(14)的内侧设置有第二膜片弹簧组(15),第一膜片弹簧组(13)的右侧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3),第二膜片弹簧组(15)的右侧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5),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5)分别同轴设置有第一变速齿轮组(2)和第二变速齿轮组(4),第二转轴(5)穿插于第一转轴(3)的内孔,第三转轴(11)的外壁同轴设置有第三变速齿轮组(10)和第四变速齿轮组(9),第三转轴(11)的右端通过齿轮传动箱(6)与第四转轴(8)和第五转轴(7)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变速齿轮组(2)和第三变速齿轮组(10)配合,所述第二变速齿轮组(2)和第四变速齿轮组(9)配合,以构成变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寿命独立操纵控制双作用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3)的内孔两端均设置有轴承(19),所述轴承(19)的内圈内壁均与第二转轴(5)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轴承(19)的外圈外壁与第一转轴(3)的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寿命独立操纵控制双作用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片弹簧组(13)的外壁与第一紧固件(12)的内壁滑动卡接,所述第二膜片弹簧组(15)的外壁与第二紧固件(14)的内壁滑动卡接,第一膜片弹簧组(13)和第二膜片弹簧组(15)均包括四个并列的膜片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寿命独立操纵控制双作用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齿轮组(2)包括第一齿轮(2001)、第二齿轮(2002)和第三齿轮(2003),所述第一齿轮(2001)、第二齿轮(2002)和第三齿轮(2003)均同轴固定在第一转轴(3)的外壁,且所述第一齿轮(2001)、第二齿轮(2002)和第三齿轮(2003)从左至右依次排列,第一变速齿轮组(2)的结构和第二变速齿轮组(4)的结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长寿命独立操纵控制双作用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变速齿轮组(10)包括第四齿轮(1001)、第五齿轮(1002)和第六齿轮(1003),所述第四齿轮(1001)、第五齿轮(1002)和第六齿轮(1003)均固定同轴在第三转轴(11)的外壁,且所述第四齿轮(1001)、第五齿轮(1002)和第六齿轮(1003)从左至右依次排列,第三变速齿轮组(10)的结构和第四变速齿轮组(9)的结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长寿命独立操纵控制双作用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齿轮(1001)与第一齿轮(2001)啮合,所述第五齿轮(1002)与第二齿轮(2002)啮合,所述第六齿轮(1003)与第三齿轮(2003)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寿命独立操纵控制双作用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箱(6)内设有第一锥齿轮(18)、第二锥齿轮(17)和第三锥齿轮(16),所述第三转轴(11)右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8),第四转轴(8)顶部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7),第五转轴(7)左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16),第一锥齿轮(18)与第二锥齿轮(17)啮合,第二锥齿轮(17)与第三锥齿轮(16)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长寿命独立操纵控制双作用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轴(11)的外壁、第四转轴(8)的外壁和第五转轴(7)的外壁分别与齿轮传动箱(6)的箱体的的左侧、底部和右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18)的左侧、第二锥齿轮(17)的底部和第三锥齿轮(16)的右侧分别与齿轮传动箱(6)的箱体的左侧内壁、底部内壁和右侧内壁转动连接。
CN202210809098.XA 2022-07-11 2022-07-11 一种长寿命独立操纵控制双作用离合器 Pending CN1149922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09098.XA CN114992253A (zh) 2022-07-11 2022-07-11 一种长寿命独立操纵控制双作用离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09098.XA CN114992253A (zh) 2022-07-11 2022-07-11 一种长寿命独立操纵控制双作用离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92253A true CN114992253A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19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09098.XA Pending CN114992253A (zh) 2022-07-11 2022-07-11 一种长寿命独立操纵控制双作用离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92253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94910A (ja) * 2012-03-23 2013-09-30 Aisin Ai Co Ltd デュアルクラッチ式自動変速機
CN103615474A (zh) * 2013-11-15 2014-03-05 浙江华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自动变速器的干摩擦式双离合器
CN107152498A (zh) * 2017-07-11 2017-09-12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单动力输入多方向多动力输出的传动装置
CN108691915A (zh) * 2018-06-12 2018-10-23 洛阳东方众成离合器有限公司 一种长寿命独立操纵控制双作用离合器
CN110360311A (zh) * 2019-08-23 2019-10-22 河南科技大学 拖拉机液力机械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及控制方法
CN111365419A (zh) * 2020-03-16 2020-07-03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双离合传动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94910A (ja) * 2012-03-23 2013-09-30 Aisin Ai Co Ltd デュアルクラッチ式自動変速機
CN103615474A (zh) * 2013-11-15 2014-03-05 浙江华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自动变速器的干摩擦式双离合器
CN107152498A (zh) * 2017-07-11 2017-09-12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单动力输入多方向多动力输出的传动装置
CN108691915A (zh) * 2018-06-12 2018-10-23 洛阳东方众成离合器有限公司 一种长寿命独立操纵控制双作用离合器
CN110360311A (zh) * 2019-08-23 2019-10-22 河南科技大学 拖拉机液力机械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及控制方法
CN111365419A (zh) * 2020-03-16 2020-07-03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双离合传动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79699A (en) Four wheel drive vehicle with inter-axle differential having dual planetary gear sets
CN113915309B (zh) 一种可以实现左右正反转的机械自动无级变速箱
WO2022143964A1 (zh) 控制履带车辆转向的变速传动箱
JPS629455B2 (zh)
CN114992253A (zh) 一种长寿命独立操纵控制双作用离合器
CN201530316U (zh) 一种小型拖拉机变速箱
CN108293327B (zh) 一种机耕船传动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8625376U (zh) 一种自走履带式旋耕机变速箱总成
CN107415682B (zh) 自走式栽植机的传动系统
CN115848129A (zh) 一种变速器系统及电动拖拉机
CN210027017U (zh) 一种可适应不同车型变速要求的基于amt的汽车混合动力结构
CN211335558U (zh) 基于双电机构型的拖拉机功率合流分流传动系统
CN112664624A (zh) 一种40f+40r动力换挡拖拉机变速箱
CN113404850A (zh) 具有原位转向和单侧制动转向的双模式变速箱
CN216886881U (zh) 一种无级左右差速转向结构
CN201818751U (zh) 双差速器独立前驱独立后驱前后驱自动同步拖拉机变速箱
CN207145549U (zh) 一体式拖拉机后助力变速箱
CN215890979U (zh) 一种四驱变速箱及拖拉机
CN210218579U (zh) 双离合双输出变速箱
CN218718534U (zh) 一种农用拖拉机半自动动力换挡传动系统
CN217108051U (zh) 玉米收获机用变速箱
CN215751919U (zh) 一种拖拉机静液压无级变速器与前驱动桥动力传递结构
CN212643474U (zh) 一种四驱越野叉车变速箱
CN117553108B (zh) 农用机械变速箱及农用机械
CN212313281U (zh) 一种三箱式拖拉机传动系及拖拉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