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79994A - 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79994A
CN114979994A CN202210576656.2A CN202210576656A CN114979994A CN 114979994 A CN114979994 A CN 114979994A CN 202210576656 A CN202210576656 A CN 202210576656A CN 114979994 A CN114979994 A CN 1149799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call
terminal
mounted terminal
mobi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7665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79994B (zh
Inventor
赖文杰
许正辉
李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Dstar Intelligent and Connected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Dstar Intelligent and Connected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Dstar Intelligent and Connected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Dstar Intelligent and Connected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7665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799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79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799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799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799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6Communication-related supplementary services, e.g. call-transfer or call-hol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8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in-vehicle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属于数据处理领域,方法包括:车载终端在开启隐私模式且触发通话请求时,判断是否由车载终端接通电话,若判定出由车载终端接通电话,则确定出移动终端的标识是主驾驶座还是副驾驶座后,接收移动终端同步发送的通话语音,并将通话语音同步转发至与标识对应的头枕音响,以促使头枕音响播放通话语音,以使通话语音由设置于标识对应的驾驶座上的头枕音响播放,从而实现汽车内的通话隐私保护。

Description

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蓝牙车载电话逐渐普及,人们在车内使用蓝牙电话的频率也越来越高。蓝牙车载电话是专为行车安全和舒适性而设计,驾乘人员不需要线缆或电话托架便可实现与外界通话。
使用蓝牙车载电话技术来接听电话时,由于通话语音大多外放,因此存在隐私问题。当前已经存在的蓝牙电话隐私方案是手机通过蓝牙连接车载终端,以使蓝牙车载电话的来电在手机端接听,且声音也由手机发出。但是当用户使用手机进行导航的时候,例如,一般会将手机放在支架上,此时,驾乘人员需要放大手机的声音才能接听电话,这依旧存在隐私暴露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能够改善目前的蓝牙车载电话技术容易隐私暴露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应用于车载终端,所述车载终端与头枕音响以及多个移动终端通信连接,所述头枕音响至少设置于主驾驶座和副驾驶座,所述方法包括:
在开启隐私模式且触发通话请求时,判断是否由所述车载终端接通电话,其中,所述通话请求为在所述车载终端选择任一移动终端拨打电话或监测到任一移动终端接到来电提醒时触发;
若判定出由所述车载终端接通电话,则确定出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其中,所述标识包括主驾驶座或副驾驶座;
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同步发送的通话语音,并将所述通话语音同步转发至与所述标识对应的头枕音响,以促使所述头枕音响播放所述通话语音。
进一步地,若所述通话请求为在所述车载终端选择任一移动终端拨打电话时触发,则所述判断是否由所述车载终端进行通话的步骤,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已接听指令,若否,则判定由所述车载终端进行通话;
若所述通话请求为监测到任一移动终端接到来电提醒时触发,则所述判断是否由所述车载终端进行通话的步骤,包括:
监测所述车载终端上的接听按钮是否被触发,若是,则判定由所述车载终端进行通话;
其中,所述接听按钮为所述车载终端接收到所述移动终端同步发送的来电提醒信息时,由所述车载终端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车载终端与汽车内的识别设备通信连接;
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识别设备发送的识别信息,根据所述识别信息判断汽车内环境是否符合隐私属性,若是,则开启隐私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识别信息包括图像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识别信息判断汽车内环境是否符合隐私属性的步骤,包括:
解析出所述识别信息中的人像数量,若所述人像数量超过隐私阈值,则判定汽车内环境符合隐私属性。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测所述车载终端上的隐私开启按钮是否被点击,若是,则开启隐私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标识还包括其他;
在所述确定出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标识为其他,则关闭所述车载终端与所述头枕音响的通话外放,以促使所述移动终端播放通话语音;
若所述标识为主驾驶座或副驾驶座,则关闭所述车载终端的通话外放。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移动终端注册步骤,该步骤包括:
接收主驾注册指令,删除当前主驾驶座的标识,启动通信连接以连接目标移动终端,将所述目标移动终端的通信地址保存为主驾驶座的标识;
接收副驾注册指令,启动通信连接以连接目标移动终端,将所述目标移动终端的通信地址保存为副驾驶座的标识。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与车载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来电通话提醒时,将所述来电提醒同步发送至所述车载终端;
在接收到所述车载终端发送的呼出控制请求时,将电话权限共享至所述车载终端,以使所述车载终端选择移动终端拨打电话;
在接收到所述车载终端发送的接通指令时,接通电话,关闭通话语音播放,并将通话语音同步发送至所述车载终端,以促使所述车载终端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打电话隐私保护系统,包括车载终端、多个移动终端以及头枕音响,所述头枕音响至少设置于主驾驶座和副驾驶座,所述多个移动终端和所述头枕音响均与所述车载终端通信连接;
每个所述头枕音响和每个所述移动终端具有唯一的标识,所述标识包括主驾驶座或副驾驶座;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
所述车载终端,用于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
所述头枕音响,用于接收并播放所述车载终端同步转发的通话语音。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电话隐私保护装置,应用于车载终端,所述车载终端与头枕音响以及多个移动终端通信连接,所述头枕音响至少设置于主驾驶座和副驾驶座,所述装置包括通话判断模块和隐私处理模块;
所述通话判断模块,用于在开启隐私模式且触发通话请求时,判断是否由所述车载终端接通电话,其中,所述通话请求为在所述车载终端选择任一移动终端拨打电话或监测到任一移动终端接到来电提醒时触发;
所述隐私处理模块,用于若判定出由所述车载终端接通电话,则确定出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其中,所述标识包括主驾驶座或副驾驶座;
所述隐私处理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同步发送的通话语音,并将所述通话语音同步转发至与所述标识对应的头枕音响,以促使所述头枕音响播放所述通话语音。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或如第二方面所述的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车载终端与多个移动终端,以及设置于主驾驶座和副驾驶座上的头枕影响通信连接,从而在车载终端开启隐私模式且触发通话请求的情况下,若车载终端接通电话,则将移动终端同步发送的通话语音转发至移动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头枕音响上,由头枕音响播放通话语音,无需外放通话声音,实现通话的隐私保护。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电话隐私保护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车载终端的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车载终端的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车载终端的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三。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车载终端的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四。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移动终端的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电话隐私保护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终端的方框示意图。
图标:100-车载电话隐私保护系统;110-车载终端;120-头枕音响;130-移动终端;140-识别设备;150-车载电话隐私保护装置;160-通话判断模块;170-隐私处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蓝牙车载电话是专为行车安全和舒适性而设计,驾乘人员不需要线缆或电话托架便可实现与外界通话。使用蓝牙车载电话技术来接听电话时,由于通话语音大多外放,因此存在隐私问题。
当前已经存在的蓝牙电话隐私方案是手机通过蓝牙连接车载终端,以使蓝牙车载电话的来电在手机端接听,且声音也由手机发出。但是,存在需要放大手机的声音才能接听电话的情况,例如,当用户使用手机进行导航的时候,一般会将手机放在支架上,此时放大手机声音之后才能进行通话,这依旧存在隐私暴露的风险。
基于上述考虑,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案,其能够改善目前的蓝牙车载技术的隐私保护问题。以下,将详细介绍该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提供一种车载电话隐私保护系统100,包括车载终端110、多个移动终端130以及头枕音响120。头枕音响120至少设置于主驾驶座和副驾驶座上,即主驾驶座和副驾驶座分别设置有一个头枕音响120。多个移动终端130可以通过蓝牙与车载终端110通信连接,即蓝牙车载电话技术。头枕音响120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车载终端110通信连接。
每个头枕音响120和每个移动终端130都具有唯一的标识,该标识包括主驾驶座、副驾驶座和其他。具有相同标识的头枕音响120和移动终端130为对应关系。
移动终端130,用于在接收到来电通话提醒时,将来电提醒同步发送至车载终端110,以及在接收到车载终端110发送的呼出控制请求时,将电话权限共享至车载终端110,以使车载终端110选择移动终端130拨打电话。即,移动终端130和车载终端110间可以实现蓝牙车载电话技术。
移动终端130,还用于在接收到车载终端110发送的接通指令时,接通电话,关闭通话语音播放,并将通话语音同步发送至车载终端110,以促使车载终端110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
车载终端110,用于在开启隐私模式且触发通话请求时,判断是否由车载终端110接通电话,若判定出由车载终端110接通电话,则确定出移动终端130的标识,还用于接收移动终端130同步发送的通话语音,并将通话语音同步转发至与标识对应的头枕音响120,以促使头枕音响120播放通话语音。
其中,通话请求为在车载终端110选择任一移动终端130拨打电话或监测到任一移动终端130接到来电提醒时触发。
通过上述车载电话隐私保护系统100,在车载终端110开启隐私模式且触发通话请求的情况下,若车载终端110接通电话,则将移动终端130同步发送的通话语音转发至移动终端130的标识对应的头枕音响120上,由头枕音响120播放通话语音,无需外放通话声音,实现通话的隐私保护。
应当理解的是,车载终端110包括触摸屏。
车载电话隐私保护系统100还包括车内音响,车内音响与车载终端110通信连接,在车载终端110未开启隐私模式,且判定出由车载终端110接通电话时,车载终端110接收移动终端130同步转发的通话语音,并驱使车内音响播放该通话语音,以实现通话。
车载电话隐私保护系统100还包括与车载终端110通信连接的识别设备140,该识别设备140用于对车内环境进行识别,得到识别信息,并将识别信息发送至车载终端110。车载终端110根据识别信息判断是否开启隐私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2,提供一种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该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车载终端110。该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2,在开启隐私模式且触发通话请求时,判断是否由车载终端接通电话。若是,则执行步骤S104。
其中,通话请求为在车载终端110选择任一移动终端130拨打电话或监测到任一移动终端130接到来电提醒时触发。
基于蓝牙车载电话技术,车载终端110选择一个移动终端130,并向该移动终端130发送呼出控制请求,该移动终端130响应呼出控制请求,将电话权限共享至车载终端110,以使车载终端110选择该移动终端130拨打电话。即,用户可以在车载终端110使用该移动终端130拨打电话。车载终端110拨打电话时,触发通话请求。
车载终端110拨打电话触发通话请求的情况下,判断是否由车载终端110接通电话的方式可以灵活选择,例如,车载终端110可以对移动终端130进行监测实现,也可以是移动终端130发送接听情况。
或者,移动终端130接到来电请求时,触发来电通话提醒,并将该来电通话提醒同步发送至车载终端110,车载终端110响应该来电通信提醒,触发通话请求。同时,车载终端110响应来电通话提醒时,车载终端110的显示屏上显示来电通信提醒界面。该来电通话提醒界面包括接听按钮,用户点击该接听按钮时或者车载终端110接收到“接听”等类似语音时,车载终端110接通电话。
S104,确定出移动终端的标识。
其中,标识包括主驾驶座或副驾驶座。
确定移动终端130标识的方式可以灵活选择,例如,可以根据移动终端130的IP进行确定,也可以根据移动终端130发送的特殊字段进行确定。本实施例中,不做唯一限定。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车载终端110可以保存有主驾驶座相关的蓝牙MAC地址和副驾驶座相关的蓝牙MAC地址,将移动终端130的蓝牙MAC地址分别与主驾驶座相关的蓝牙MAC地址和副驾驶座相关的蓝牙MAC地址进行匹配。若与主驾驶座相关的蓝牙MAC地址匹配成功,则标识为主驾驶座,若与副驾驶座相关的蓝牙MAC地址匹配成功,则标识为副驾驶座。
S106,接收移动终端同步发送的通话语音,并将通话语音同步转发至与标识对应的头枕音响,以促使头枕音响播放通话语音。
与现有的蓝牙车载电话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在车载终端110开启隐私模式且触发通话请求的情况下,若由车载终端110接通电话,则将移动终端130同步发送的通话语音转发至移动终端130的标识对应的头枕音响120上,由头枕音响120播放通话语音,无需外放通话声音,实现通话的隐私保护。
若步骤S102中的通话请求为在车载终端110选择任一移动终端130拨打电话时触发,车载终发送已拨打指令至移动终端130,移动终端130响应该指令,在移动终端130上显示接听按钮。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步骤S102中的判断是否由车载终端110接通电话:若移动终端130上的接听按钮被用户点击后,则发送已接听指令至车载终端110,车载终端110接收到移动终端130发送的已接听指令,则判定由移动终端130接听,否则判定由车载终端110进行通话。
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步骤S102中的判断是否由车载终端110接通电话:车载终端110对移动终端130进行监听,若监听到移动终端130未点击接听按钮,则判定由车载终端110接通电话。
上述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中,触发隐私模式的方式可以灵活设置,例如,可以在车载终端110设置隐私按钮,通过隐私按钮开启隐私模式,也可以自动识别车内环境,根据车内环境开启隐私模式。
车载终端110上显示隐私开启按钮或者车载终端110上设置有隐私按键,隐私按键或隐私开启按钮被打开,则开启隐私模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照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101,该步骤S102之前执行。
S101,接收识别设备发送的识别信息,根据识别信息判断汽车内环境是否符合隐私属性,若是,则开启隐私模式。
识别设备140可以灵活设置,例如,可以是图像设备,也可以与多个压力传感器连接的采集设备,多个压力传感器分别设置与汽车座位上。
汽车内环境是否属于隐私数据,可以由车内乘客数决定,例如,乘客数为两人及两人以上则属于隐私属性。
更为详细地,当识别设备140是摄像头,识别信息是图像信息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S101中的根据识别信息判断汽车内环境是否符合隐私属性:解析出识别信息中的人像数量,若人像数量超过隐私阈值,则判定汽车内环境符合隐私属性。
当识别设备140是采集设备及压力传感器,识别信息是压力信息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S101中的根据识别信息判断汽车内环境是否符合隐私属性:根据多个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信息,确定出乘客数,若乘客数超过隐私阈值,则判断汽车内环境符合隐私属性。
由于汽车的座位不仅仅是主驾驶座和副驾驶座,因此,与车载终端110连接的移动终端130不仅仅只有主驾驶和副驾驶的移动终端130。故而,标识还包括其他。在此基础上,参照图4,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还包括步骤S105和S107,S105和S107均在步骤S104之后执行。S105和S106可以同步执行,也可以先执行S105,再执行S106。
S105,若标识为主驾驶座或副驾驶座,则关闭车载终端的通话外放。
即标识为其他时,关闭车载终端110的车内音响和头枕音响120。
S107,若标识为其他,则关闭车载终端与头枕音响的通话外放,以促使移动终端播放通话语音。
通过上述步骤S105和S107,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通话语音在不必要的设备上播放而暴露隐私。
为了便于确定移动终端130的标识,参照图5,本发明提供的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移动终端130注册。
S201,接收主驾注册指令,删除当前主驾驶座的标识,启动通信连接以连接目标移动终端,将目标移动终端的通信地址保存为主驾驶座的标识。
S202,接收副驾注册指令,启动通信连接以连接目标移动终端,将目标移动终端的通信地址保存为副驾驶座的标识。
车载终端110安装有注册程序,调用并执行注册程序时,车载终端110上可以显示注册面板,注册面板上可以包括主驾注册选择和副驾注册选择,选择选项即可触发对应指令,进而通过上述步骤S201和S202完成移动终端130的注册,从而便于确定移动终端130的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6,提供一种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该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任一移动终端130中,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01,在接收到来电通话提醒时,将来电提醒同步发送至车载终端。
S302,在接收到车载终端发送的呼出控制请求时,将电话权限共享至车载终端以使车载终端选择移动终端拨打电话。
S303,在接收到车载终端发送的接通指令时,接通电话,关闭通话语音播放,并将通话语音同步发送至车载终端,以促使车载终端实现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
通过上述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移动终端130通过将电话权限共享给车载终端110,以及将来电提醒和通话语音同步转发至车载终端110的方式,支持车载终端110通过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来切换通话语音的播放设备,在隐私模式下,且车载终端110接通电话的情况下,由头枕音响120播放通话语音,从而实现隐私保护。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车载终端110和移动终端130的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根据隐私模式的开启与否,在移动终端130能够接听电话时,由移动终端130播放通话语音。在移动终端130不方便接听电话,且隐私模式未开启时,由车内音响播放通话语音。在移动终端130不方便接听电话,且开启隐私模式时,由头枕音响120播放通话语音。实现了通话语音隐私保护,提高了驾驶员通话时的隐私安全。
基于上述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的发明构思,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7,提高一种车载电话隐私保护装置150,应用于图1所示的车载终端110,该车载电话隐私保护装置150包括通话判断模块160和隐私处理模块170。
通话判断模块160,用于在开启隐私模式且触发通话请求时,判断是否由车载终端110接通电话。
其中,通话请求为在车载终端110选择任一移动终端130拨打电话或监测到任一移动终端130接到来电提醒时触发。
隐私处理模块170,用于若判定出由车载终端110接通电话,则确定出移动终端130的标识。其中,标识包括主驾驶座或副驾驶座。
隐私处理模块170,还用于接收移动终端130同步发送的通话语音,并将通话语音同步转发至与标识对应的头枕音响120,以促使头枕音响120播放通话语音。
关于车载电话隐私保护装置150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摄像头配置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车载电话隐私保护装置150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车载电话隐私保护装置150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车载电话隐私保护装置150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车载终端110,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8所示。该车载终端110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车载终端110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车载终端110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车载终端110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运营商网络、近场通信(NFC)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该车载终端110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车载终端110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车载终端110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发明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车载终端110的限定,具体的车载终端110可以包括比图8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计算机程序可在如图8所示的车载终端110上运行。车载终端110的存储器中可存储组成该车载终端110的各个程序模块,比如,图7所示的通话判断模块160和隐私处理模块170。各个程序模块构成的计算机程序使得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中描述的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中的步骤。
例如,图8所示的车载终端110可以通过如图7所示的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中的通话判断模块160执行步骤S102。车载终端110可通过隐私处理模块170执行步骤S104和S106。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车载终端110,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在开启隐私模式且触发通话请求时,判断是否由车载终端110接通电话,其中,通话请求为在车载终端110选择任一移动终端130拨打电话或监测到任一移动终端130接到来电提醒时触发;若判定出由车载终端110接通电话,则确定出移动终端130的标识,其中,标识包括主驾驶座或副驾驶座;接收移动终端130同步发送的通话语音,并将通话语音同步转发至与标识对应的头枕音响120,以促使头枕音响120播放通话语音。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在开启隐私模式且触发通话请求时,判断是否由车载终端110接通电话,其中,通话请求为在车载终端110选择任一移动终端130拨打电话或监测到任一移动终端130接到来电提醒时触发;若判定出由车载终端110接通电话,则确定出移动终端130的标识,其中,标识包括主驾驶座或副驾驶座;接收移动终端130同步发送的通话语音,并将通话语音同步转发至与标识对应的头枕音响120,以促使头枕音响120播放通话语音。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在接收到来电通话提醒时,将来电提醒同步发送至车载终端110;在接收到车载终端110发送的呼出控制请求时,将电话权限共享至车载终端110,以使车载终端110选择移动终端130拨打电话;在接收到车载终端110发送的接通指令时,接通电话,关闭通话语音播放,并将通话语音同步发送至车载终端110,以促使车载终端110实现如应用车载终端110的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车载终端,所述车载终端与头枕音响以及多个移动终端通信连接,所述头枕音响至少设置于主驾驶座和副驾驶座,所述方法包括:
在开启隐私模式且触发通话请求时,判断是否由所述车载终端接通电话,其中,所述通话请求为在所述车载终端选择任一移动终端拨打电话或监测到任一移动终端接到来电提醒时触发;
若判定出由所述车载终端接通电话,则确定出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其中,所述标识包括主驾驶座或副驾驶座;
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同步发送的通话语音,并将所述通话语音同步转发至与所述标识对应的头枕音响,以促使所述头枕音响播放所述通话语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通话请求为在所述车载终端选择任一移动终端拨打电话时触发,则所述判断是否由所述车载终端进行通话的步骤,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已接听指令,若否,则判定由所述车载终端进行通话;
若所述通话请求为监测到任一移动终端接到来电提醒时触发,则所述判断是否由所述车载终端进行通话的步骤,包括:
监测所述车载终端上的接听按钮是否被触发,若是,则判定由所述车载终端进行通话;
其中,所述接听按钮为所述车载终端接收到所述移动终端同步发送的来电提醒信息时,由所述车载终端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终端与汽车内的识别设备通信连接;
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识别设备发送的识别信息,根据所述识别信息判断汽车内环境是否符合隐私属性,若是,则开启隐私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信息包括图像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识别信息判断汽车内环境是否符合隐私属性的步骤,包括:
解析出所述识别信息中的人像数量,若所述人像数量超过隐私阈值,则判定汽车内环境符合隐私属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测所述车载终端上的隐私开启按钮是否被点击,若是,则开启隐私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还包括其他;
在所述确定出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标识为其他,则关闭所述车载终端与所述头枕音响的通话外放,以促使所述移动终端播放通话语音;
若所述标识为主驾驶座或副驾驶座,则关闭所述车载终端的通话外放。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移动终端注册步骤,该步骤包括:
接收主驾注册指令,删除当前主驾驶座的标识,启动通信连接以连接目标移动终端,将所述目标移动终端的通信地址保存为主驾驶座的标识;
接收副驾注册指令,启动通信连接以连接目标移动终端,将所述目标移动终端的通信地址保存为副驾驶座的标识。
8.一种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与车载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来电通话提醒时,将所述来电提醒同步发送至所述车载终端;
在接收到所述车载终端发送的呼出控制请求时,将电话权限共享至所述车载终端,以使所述车载终端选择移动终端拨打电话;
在接收到所述车载终端发送的接通指令时,接通电话,关闭通话语音播放,并将通话语音同步发送至所述车载终端,以促使所述车载终端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种所述的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
9.一种车载电话隐私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终端、多个移动终端以及头枕音响,所述头枕音响至少设置于主驾驶座和副驾驶座,所述多个移动终端和所述头枕音响均与所述车载终端通信连接;
每个所述头枕音响和每个所述移动终端具有唯一的标识,所述标识包括主驾驶座或副驾驶座;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
所述车载终端,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
所述头枕音响,用于接收并播放所述车载终端同步转发的通话语音。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或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
CN202210576656.2A 2022-05-25 2022-05-25 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9799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76656.2A CN114979994B (zh) 2022-05-25 2022-05-25 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76656.2A CN114979994B (zh) 2022-05-25 2022-05-25 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79994A true CN114979994A (zh) 2022-08-30
CN114979994B CN114979994B (zh) 2024-01-30

Family

ID=82956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76656.2A Active CN114979994B (zh) 2022-05-25 2022-05-25 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7999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67058B1 (ko) * 2005-10-18 2007-01-10 주식회사 현대오토넷 좌석위치와 연동되는 블루투스폰 연결시스템
CN110648663A (zh) * 2019-09-26 2020-01-03 科大讯飞(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音频管理方法、装置、设备、汽车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49982A (zh) * 2019-12-09 2020-04-21 上海擎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蓝牙电话模式切换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车载终端
CN112218270A (zh) * 2019-07-09 2021-01-12 奥迪股份公司 车辆用户的呼入或呼出处理系统及相应的方法和介质
CN113459945A (zh) * 2021-07-19 2021-10-01 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车载头枕音响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91678A (zh) * 2021-07-14 2021-11-2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021183A (zh) * 2021-10-26 2022-02-08 集度汽车有限公司 基于乘员信息的隐私保护方法、装置、座舱、车辆及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67058B1 (ko) * 2005-10-18 2007-01-10 주식회사 현대오토넷 좌석위치와 연동되는 블루투스폰 연결시스템
CN112218270A (zh) * 2019-07-09 2021-01-12 奥迪股份公司 车辆用户的呼入或呼出处理系统及相应的方法和介质
CN110648663A (zh) * 2019-09-26 2020-01-03 科大讯飞(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音频管理方法、装置、设备、汽车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49982A (zh) * 2019-12-09 2020-04-21 上海擎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蓝牙电话模式切换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车载终端
CN113691678A (zh) * 2021-07-14 2021-11-2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459945A (zh) * 2021-07-19 2021-10-01 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车载头枕音响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21183A (zh) * 2021-10-26 2022-02-08 集度汽车有限公司 基于乘员信息的隐私保护方法、装置、座舱、车辆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79994B (zh) 2024-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54249B (zh) 运行avn的方法、avn、以及包括avn的车辆
US730828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in-vehicle telephony
KR101572932B1 (ko) 음성 인식 기능이 탑재된 차량에서의 발신 통화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US8254900B2 (en) In-vehicle apparatus, cellular phone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therebetween
US8478358B2 (en) In-vehicle apparatus having handsfree function and cellular phone having handsfree function
CN107018176B (zh) 来自次级连接装置的对主连接装置的应用控制
CN103973765A (zh) 当数据传输失败时使用自动语音发送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JP5988900B2 (ja) 車載電子装置、車載システム、ハンズフリー通話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ハンズフリー通話方法
US9866665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199797B2 (ja) 車載機および車載機に対する無線通信設定方法
JP5195629B2 (ja) コーリングカード対応機能付き電話装置
CN111083683B (zh) 通话显示控制方法及设备
JP5360139B2 (ja) 車両用通信装置および車両用通信システム
US7164760B2 (en) Audible caller identification with nametag storage
JP2010136072A (ja) ハンズフリー機能付き車載装置
JP6398268B2 (ja) 緊急通報システム及びサービスセンター
JP2003051896A (ja) 車載用通信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US8600011B2 (en) Navigation system support of in-vehicle TTY system
CN114979994B (zh) 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23029454A (ja) 移動体装置、端末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移動体装置用プログラム及び端末装置用プログラム
JP2007143119A (ja) 車載ハンズフリー装置
JP4297276B2 (ja) 車載用通話装置
JP4188862B2 (ja) ハンズフリー通話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H10203257A (ja) 自動車電話システム
JP3287256B2 (ja) 移動体用電話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