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49982A - 车载蓝牙电话模式切换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车载终端 - Google Patents

车载蓝牙电话模式切换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车载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49982A
CN111049982A CN201911251700.7A CN201911251700A CN111049982A CN 111049982 A CN111049982 A CN 111049982A CN 201911251700 A CN201911251700 A CN 201911251700A CN 111049982 A CN111049982 A CN 1110499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seat
user
bluetooth telephone
user sen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5170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时红仁
李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Qingg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Qingg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Qingg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Qingg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5170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499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499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499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8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herein functions are triggered by incoming communication ev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8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in-vehicle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蓝牙电话模式切换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车载终端,应用于车载终端,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车内座位的用户感应信息;当仅驾驶位上有用户时,将所述车载蓝牙电话设置为免提模式;当两个及以上座位上有用户时,将所述车载蓝牙电话设置为非免提模式。本发明的车载蓝牙电话模式切换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车载终端通过对座位上用户的检测来实现车载蓝牙电话工作模式的选择切换,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车载蓝牙电话模式切换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车载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终端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蓝牙电话模式切换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车载终端。
背景技术
电子地图(Electronic map),即数字地图,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以数字方式存储和查阅的地图。电子地图储存资讯的方法,一般使用向量式图像储存,地图比例可放大、缩小或旋转而不影响显示效果。
车载终端利用车载GPS(全球定位系统)配合电子地图来进行定位及导航,能够在驾驶车辆时随时随地知晓车辆所在的确切位置,并能方便且准确地告诉驾驶者去往目的地的最短或者最快路径。目前,车载终端已经广泛应用于车辆中。目前,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车载终端开发了多媒体、广播、搜索等众多功能,从而能够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服务。
蓝牙车载电话是专为行车安全和舒适性而设计,驾乘人员不需要线缆或电话托架便可实现与外界通话。车载蓝牙电话与手机建立蓝牙连接后,使用者无需触碰手机(双手保持在方向盘上)便可控制手机,通过语音指令控制接听或拨打电话。具体地,所述车载蓝牙手机包括以下两种工作模式:
(1)使用者可以通过车载音响进行通话。
当选择通过车载音响进行通话时,若有来电或拨打电话,车载音响会自动静音,通过音响的扬声器/麦克风以进行话音传输。
(2)使用者可以通过蓝牙无线耳麦进行通话。
当选择蓝牙无线耳麦进行通话,只要耳麦处于开机状态,当有来电时按下接听按钮就可以实现通话。
现有技术中,所述车载蓝牙手机的工作模式通常由用户通过手动进行切换,导致用户体验不佳。同时,在用户在驾驶过程中进行所述车载蓝牙手机的工作模式切换,容易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蓝牙电话模式切换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车载终端,通过对座位上用户的检测来实现车载蓝牙电话工作模式的选择切换,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蓝牙电话模式切换方法,应用于车载终端,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车内座位的用户感应信息;当仅驾驶位上有用户时,将所述车载蓝牙电话设置为免提模式;当两个及以上座位上有用户时,将所述车载蓝牙电话设置为非免提模式。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所述非免提模式下,令所述车载蓝牙电话基于耳机或听筒进行通话。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所述非免提模式下,车载娱乐功能正常运行。
对应地,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蓝牙电话模式切换系统,应用于车载终端,包括获取模块和切换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内座位的用户感应信息;
所述切换模块用于当仅驾驶位上有用户时,将所述车载蓝牙电话设置为免提模式;当两个及以上座位上有用户时,将所述车载蓝牙电话设置为非免提模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车载蓝牙电话模式切换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终端,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车载终端执行上述的车载蓝牙电话模式切换方法。
最后,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蓝牙电话模式切换系统,包括上述的车载终端和用户感应装置;
所述用户感应装置用于采集车内座位的用户感应信息并发送至所述车载终端。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用户感应装置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组合:
压力传感模块,设置在所述车内座位下方,用于采集所述车内座位上的压力信息以生成用户感应信息;
图像采集模块,设置在所述车内座位前方,用于采集所述车内座位上的用户图像信息以生成用户感应信息;
红外传感模块,设置在所述车内座位前方,用于采集所述车内座位上的用户感应信息以生成用户感应信息;
超声传感模块,设置在所述车内座位前方,用于采集所述车内座位上的用户感应信息。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车身控制器,所述车身控制器与所述用户感应装置和所述车载终端相连,用于将所述用户感应装置采集的用户感应信息发送至所述车载终端。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用户感应装置通过CAN总线与所述车身控制器通信。
如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车载蓝牙电话模式切换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车载终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对座位上用户的检测来实现车载蓝牙电话工作模式的选择切换;当单个用户在车辆上时,采用免提模式,方便了用户;当多个用户在车辆上时,采用非免提模式,保护了用户隐私,且不影响他人;
(2)避免了在驾驶过程中进行车载蓝牙工作模式切换带来的安全隐患;
(3)智能化程度高,无需用户手动操作,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的车载蓝牙电话模式切换方法于一实施例中的应用场景架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的车载蓝牙电话模式切换方法于一实施例中的流程图;
图3显示为本发明的用户感应装置于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发明的车载蓝牙电话模式切换系统于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发明的车载终端于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为本发明的车载蓝牙电话模式切换系统于另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41 获取模块
42 切换模块
51 处理器
52 存储器
61 车载终端
62 用户感应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本发明的车载蓝牙电话模式切换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车载终端,通过对座位上用户的检测来实现对应的车载终端屏幕的自动开关,仅在座位上有用户的时候才开启车载终端的屏幕,既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又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车载蓝牙电话模式切换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车载终端应用于车载终端和用户感应装置组成的应用场景中。其中,用户感应装置采集车内座位上的用户感应信息,即判断所述车内座位上是否有用户。所述车载终端根据所得到的用户乘坐信息,来确定车载蓝牙电话是否采用免提模式。
本发明的车载蓝牙电话模式切换方法,应用于车载终端。如图2所示,于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车载蓝牙电话模式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获取车内座位的用户感应信息。
具体地,通过用户感应装置来采集用户感应信息,并将所述用户感应信息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发送至所述车载终端。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用户感应装置通过车身控制器((Body ControlModule,BCM)将所述用户感应信息发送至所述车载终端。优选地,所述用户感应装置通过CAN总线与所述车身控制器通信。
如图3所示,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用户感应装置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组合:
(1)压力传感模块,设置在所述车内座位下方,用于采集所述车内座位上的压力信息以生成用户感应信息。
具体地,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感应到压力时,表明对应的座位上方有用户乘坐。反之,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没有感应到压力时,表明对应的座位上没有用户乘坐。
(2)图像采集模块,设置在所述车内座位前方,用于采集所述车内座位上的用户图像信息以生成用户感应信息。
具体地,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可采用摄像头,设置在所述车内座位前方。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包含所述车内座位的图像,并对所述图像进行图像识别,以判定所述车内座位上是否有用户乘坐。
(3)红外传感模块,设置在所述车内座位前方,用于采集所述车内座位上的用户感应信息以生成用户感应信息。
具体地,所述红外传感模块可采用红外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车内座位前方,其通过红外感应来判定所述车内座位上是否有用户乘坐。
(4)超声传感模块,设置在所述车内座位前方,用于采集所述车内座位上的用户感应信息。
具体地,所述超声传感模块可采用超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车内座位前方,其通过超声感应来判定所述车内座位上是否有用户乘坐。
步骤S2、当仅驾驶位上有用户时,将所述车载蓝牙电话设置为免提模式;当两个及以上座位上有用户时,将所述车载蓝牙电话设置为非免提模式。
具体地,所述车载终端根据车内用户数量来选择车载蓝牙电话的工作模式。其中,当车内仅有驾驶员时,将所述车载蓝牙电话设置为免提模式,则驾驶员无需操作手机,直接通过车载蓝牙电话进行通话。当车内除驾驶员以外还有其他用户时,将所述车载蓝牙电话设置为非免提模式,即仅可通过手机听筒或蓝牙耳机的方式进行通话,从而在一方面保护了通话用户的隐私,在另一方面避免了对其他用户的干扰。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所述非免提模式下,车载娱乐功能正常运行。由于采用非免提模式,所述车载终端的音响和麦克等硬件没有被使用,故所述车载终端的车载娱乐功能能够正常运行,如播放蓝牙音乐、播放视频、收听广播等等。
本发明的车载蓝牙电话模式切换系统,应用于车载终端。如图4所示,于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车载蓝牙电话模式切换系统包括获取模块41和切换模块42。
所述获取模块41用于获取车内座位的用户感应信息。
具体地,通过用户感应装置来采集用户感应信息,并将所述用户感应信息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发送至所述车载终端。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用户感应装置通过车身控制器((Body ControlModule,BCM)将所述用户感应信息发送至所述车载终端。优选地,所述用户感应装置通过CAN总线与所述车身控制器通信。
如图3所示,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用户感应装置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组合:
(1)压力传感模块,设置在所述车内座位下方,用于采集所述车内座位上的压力信息以生成用户感应信息。
具体地,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感应到压力时,表明对应的座位上方有用户乘坐。反之,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没有感应到压力时,表明对应的座位上没有用户乘坐。
(2)图像采集模块,设置在所述车内座位前方,用于采集所述车内座位上的用户图像信息以生成用户感应信息。
具体地,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可采用摄像头,设置在所述车内座位前方。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包含所述车内座位的图像,并对所述图像进行图像识别,以判定所述车内座位上是否有用户乘坐。
(3)红外传感模块,设置在所述车内座位前方,用于采集所述车内座位上的用户感应信息以生成用户感应信息。
具体地,所述红外传感模块可采用红外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车内座位前方,其通过红外感应来判定所述车内座位上是否有用户乘坐。
(4)超声传感模块,设置在所述车内座位前方,用于采集所述车内座位上的用户感应信息。
具体地,所述超声传感模块可采用超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车内座位前方,其通过超声感应来判定所述车内座位上是否有用户乘坐。
所述切换模块42与所述获取模块41相连,用于当仅驾驶位上有用户时,将所述车载蓝牙电话设置为免提模式;当两个及以上座位上有用户时,将所述车载蓝牙电话设置为非免提模式。
具体地,所述车载终端根据车内用户数量来选择车载蓝牙电话的工作模式。其中,当车内仅有驾驶员时,将所述车载蓝牙电话设置为免提模式,则驾驶员无需操作手机,直接通过车载蓝牙电话进行通话。当车内除驾驶员以外还有其他用户时,将所述车载蓝牙电话设置为非免提模式,即仅可通过手机听筒或蓝牙耳机的方式进行通话,从而在一方面保护了通话用户的隐私,在另一方面避免了对其他用户的干扰。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所述非免提模式下,车载娱乐功能正常运行。由于采用非免提模式,所述车载终端的音响和麦克等硬件没有被使用,故所述车载终端的车载娱乐功能能够正常运行,如播放蓝牙音乐、播放视频、收听广播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应理解以上装置的各个模块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且这些模块可以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用软件的形式实现,部分模块通过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x模块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上述装置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x模块也可以以程序代码的形式存储于上述装置的存储器中,由上述装置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以上x模块的功能。其它模块的实现与之类似。这些模块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所述的处理元件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模块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以上这些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等。当以上某个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代码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简称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代码的处理器。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简称SOC)的形式实现。
本发明的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车载蓝牙电话模式切换方法。优选地,所述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U盘、存储卡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如图5所示,于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车载终端包括:处理器51和存储器52。
所述存储器5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存储器52包括:ROM、RAM、磁碟、U盘、存储卡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所述处理器51与所述存储器52相连,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52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车载终端执行上述的车载蓝牙电话模式切换方法。
优选地,所述处理器5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如图6所示,于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车载蓝牙电话模式切换系统包括上述的车载终端61和用户感应装置62。
所述用户感应装置62用于采集车内座位的用户感应信息并发送至所述车载终端61。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车载蓝牙电话模式切换系统还包括车身控制器,所述车身控制器与所述用户感应装置62和所述车载终端61相连,用于将所述用户感应装置采集的用户感应信息发送至所述车载终端61。优选地,所述用户感应装置通过CAN总线与所述车身控制器通信。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用户感应装置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组合:
(1)压力传感模块,设置在所述车内座位下方,用于采集所述车内座位上的压力信息以生成用户感应信息。
具体地,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感应到压力时,表明对应的座位上方有用户乘坐。反之,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没有感应到压力时,表明对应的座位上没有用户乘坐。
(2)图像采集模块,设置在所述车内座位前方,用于采集所述车内座位上的用户图像信息以生成用户感应信息。
具体地,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可采用摄像头,设置在所述车内座位前方。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包含所述车内座位的图像,并对所述图像进行图像识别,以判定所述车内座位上是否有用户乘坐。
(3)红外传感模块,设置在所述车内座位前方,用于采集所述车内座位上的用户感应信息以生成用户感应信息。
具体地,所述红外传感模块可采用红外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车内座位前方,其通过红外感应来判定所述车内座位上是否有用户乘坐。
(4)超声传感模块,设置在所述车内座位前方,用于采集所述车内座位上的用户感应信息。
具体地,所述超声传感模块可采用超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车内座位前方,其通过超声感应来判定所述车内座位上是否有用户乘坐。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车载蓝牙电话模式切换方法。
实施例一
在该实施例中,车内仅有驾驶员。用户感应装置仅感应到驾驶员的感应信息后,将感应信息发送至所述车载终端。所述车载终端即判断仅驾驶位有用户,故将所述车载蓝牙电话设置为免提模式。
实施例二
在该实施例中,车内除驾驶员外,副驾驶位和后排均有用户。用户感应装置感应到驾驶位、副驾驶位和后排座位上的用户信息后,将其发送至所述车载终端。所述车载终端即判断车内有多位用户,故所述车载终端将所述车载蓝牙电话设置为非免提模式。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车载蓝牙电话模式切换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车载终端通过对座位上用户的检测来实现车载蓝牙电话工作模式的选择切换;当单个用户在车辆上时,采用免提模式,方便了用户;当多个用户在车辆上时,采用非免提模式,保护了用户隐私,且不影响他人;避免了在驾驶过程中进行车载蓝牙工作模式切换带来的安全隐患;智能化程度高,无需用户手动操作,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因此,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车载蓝牙电话模式切换方法,应用于车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车内座位的用户感应信息;
当仅驾驶位上有用户时,将所述车载蓝牙电话设置为免提模式;当两个及以上座位上有用户时,将所述车载蓝牙电话设置为非免提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蓝牙电话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非免提模式下,令所述车载蓝牙电话基于耳机或听筒进行通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蓝牙电话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非免提模式下,车载娱乐功能正常运行。
4.一种车载蓝牙电话模式切换系统,应用于车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模块和切换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内座位的用户感应信息;
所述切换模块用于当仅驾驶位上有用户时,将所述车载蓝牙电话设置为免提模式;当两个及以上座位上有用户时,将所述车载蓝牙电话设置为非免提模式。
5.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蓝牙电话模式切换方法。
6.一种车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车载终端执行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蓝牙电话模式切换方法。
7.一种车载蓝牙电话模式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终端和用户感应装置;
所述用户感应装置用于采集车内座位的用户感应信息并发送至所述车载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蓝牙电话模式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感应装置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组合:
压力传感模块,设置在所述车内座位下方,用于采集所述车内座位上的压力信息以生成用户感应信息;
图像采集模块,设置在所述车内座位前方,用于采集所述车内座位上的用户图像信息以生成用户感应信息;
红外传感模块,设置在所述车内座位前方,用于采集所述车内座位上的用户感应信息以生成用户感应信息;
超声传感模块,设置在所述车内座位前方,用于采集所述车内座位上的用户感应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蓝牙电话模式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身控制器,所述车身控制器与所述用户感应装置和所述车载终端相连,用于将所述用户感应装置采集的用户感应信息发送至所述车载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蓝牙电话模式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感应装置通过CAN总线与所述车身控制器通信。
CN201911251700.7A 2019-12-09 2019-12-09 车载蓝牙电话模式切换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车载终端 Pending CN1110499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51700.7A CN111049982A (zh) 2019-12-09 2019-12-09 车载蓝牙电话模式切换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车载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51700.7A CN111049982A (zh) 2019-12-09 2019-12-09 车载蓝牙电话模式切换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车载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49982A true CN111049982A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35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51700.7A Pending CN111049982A (zh) 2019-12-09 2019-12-09 车载蓝牙电话模式切换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车载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49982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06916A (zh) * 2021-05-08 2021-08-03 前海七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车载蓝牙电话切换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89843A (zh) * 2021-07-15 2021-10-08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通路切换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4765646A (zh) * 2021-01-14 2022-07-19 宝能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车载蓝牙的通话方法、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和车辆
CN114979994A (zh) * 2022-05-25 2022-08-30 北斗星通智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086475A (zh) * 2021-03-12 2022-09-20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通话模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6233303A (zh) * 2021-12-03 2023-06-06 荷兰移动驱动器公司 通话切换方法及车载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3342A (zh) * 2014-11-12 2015-02-18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模式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4735261A (zh) * 2015-04-01 2015-06-24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来电接听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262892A (zh) * 2015-09-14 2016-01-20 赵立 一种驾车时限制驾驶员使用手机的方法
CN106210128A (zh) * 2016-08-17 2016-12-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3342A (zh) * 2014-11-12 2015-02-18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模式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4735261A (zh) * 2015-04-01 2015-06-24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来电接听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262892A (zh) * 2015-09-14 2016-01-20 赵立 一种驾车时限制驾驶员使用手机的方法
CN106210128A (zh) * 2016-08-17 2016-12-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南金瑞,金狄,刘波澜编著: "《汽车单片机及车载总线技术 第2版》", 31 August 2013,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65646A (zh) * 2021-01-14 2022-07-19 宝能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车载蓝牙的通话方法、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和车辆
CN115086475A (zh) * 2021-03-12 2022-09-20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通话模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5086475B (zh) * 2021-03-12 2023-12-12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通话模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206916A (zh) * 2021-05-08 2021-08-03 前海七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车载蓝牙电话切换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89843A (zh) * 2021-07-15 2021-10-08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通路切换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6233303A (zh) * 2021-12-03 2023-06-06 荷兰移动驱动器公司 通话切换方法及车载系统
CN114979994A (zh) * 2022-05-25 2022-08-30 北斗星通智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979994B (zh) * 2022-05-25 2024-01-30 北斗星通智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车载电话隐私保护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49982A (zh) 车载蓝牙电话模式切换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车载终端
KR101588190B1 (ko) 차량, 그 제어 방법 및 차량에 포함되는 멀티미디어 장치
US9532160B2 (en) Method of determining user intent to use services based on proximity
JP6501217B2 (ja) 情報端末システム
US9386136B2 (en) Automatic device initialization and pairing
CN110015246A (zh) 仪表整合系统
EP1676372B1 (en) System for manag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JP5585545B2 (ja) 近距離通信システム、車両用機器および携帯通信端末
JP2010130669A (ja) 車載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10505603B (zh) 一种蓝牙电话隐私保护方法及车机
US9466158B2 (en) Interactive access to vehicle information
CN111327990B (zh) 控制多路音频播放的方法、装置、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09936559B (zh) 使用虚拟车辆表层来增强图像或视频数据的方法
CN110784846B (zh) 车载蓝牙设备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20287262A1 (en) In-vehicle information apparatus
JP5199797B2 (ja) 車載機および車載機に対する無線通信設定方法
CN106922026B (zh) 车辆及其Wi-Fi通信控制方法
KR20110076520A (ko) 차량용 블루투스 인터페이스 장치 및 방법
CN113273223A (zh) 基于混合车载扬声器和耳机的声学增强现实系统
CN101753162A (zh) 免提车载设备
CN111422150B (zh) 车辆语音播报方法及车载终端
CN111901491A (zh) 基于车载终端的来电提醒优化方法、系统、介质及车载终端
JP2013191979A (ja) 車載器、携帯端末および携帯端末用のプログラム
JP2006120046A (ja) 車載情報提供装置および情報提供方法
JP2016225764A (ja) 車載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