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54537A - 站台门装置和更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站台门装置和更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54537A
CN114954537A CN202111634328.5A CN202111634328A CN114954537A CN 114954537 A CN114954537 A CN 114954537A CN 202111634328 A CN202111634328 A CN 202111634328A CN 114954537 A CN114954537 A CN 1149545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opening
closing direction
platform
transmiss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3432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新山智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btesc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abtesc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btesco Corp filed Critical Nabtesc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9545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545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BRAILWAY SYSTEMS; EQUIPMENT THEREFO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B1/00General arrangement of stations, platforms, or sidings; Railway networks; Rail vehicle marshalling systems
    • B61B1/02General arrangement of stations and platforms including protection devices for the passeng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latform Screen Doors And Railroad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仅更换透过构件的站台门装置和更换方法。站台门装置具备:门收纳部,其设置于站台上;以及第1门(20)和第2门,其以能够在开闭方向上相对于门收纳部进退的方式设置。第1门具备:一对门框(22),其在开闭方向上延伸;和板状构件(20A),其是板形状,上下的端部保持于一对门框(22)。板状构件(20A)具备:透过构件(21),其是板形状,并且,透过光;弹性构件(24),其保持透过构件(21)的上下的端部;以及接触构件(23),其保持弹性构件(24),并且,与门框(22)接触。门框(22)具备轨道部(22A),该轨道部(22A)限制接触构件在第1门的厚度方向上的移动,并且,将接触构件保持成能够在开闭方向上滑动。

Description

站台门装置和更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站台门装置和更换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站台门装置具备门收纳部和进退自由地安装到门收纳部的门体。在这样的站台门装置的门体中,玻璃等透过光的板状的透过构件以封堵由门框形成的空间的方式固着于门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994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不过,在上述这样的站台门装置中,在由于玻璃破损了等需要更换透过构件时需要连同门框一起更换。因此,正在寻求能够仅更换透过构件的站台门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解决上述问题的站台门装置具备:门收纳部,其设置于站台上;和门,其以能够在开闭方向上相对于所述门收纳部进退的方式设置,在该站台门装置中,所述门具备:一对门框,其在所述开闭方向上延伸;和板状构件,其是板形状,上下的端部保持于所述一对门框,所述板状构件具备:透过构件,是板形状,并且,透过光;弹性构件,其保持所述透过构件的上下的端部;以及接触构件,其保持所述弹性构件,并且,与所述门框接触,所述门框具备轨道部,该轨道部限制所述接触构件在所述门的厚度方向上的移动,并且,将所述接触构件保持成能够在所述开闭方向上滑动。
根据上述结构,在更换透过构件之际,通过使板状构件在开闭方向上自门框滑动,能够从门框拆卸板状构件,因此,能够仅更换透过构件。
对于上述站台门装置,优选的是,所述门是划分所述站台侧和轨道侧的门,所述弹性构件在所述透过构件的厚度方向上以夹持所述透过构件的方式配置于所述透过构件与所述接触构件之间,所述弹性构件的位于所述站台侧的部分的厚度比所述弹性构件的位于所述轨道侧的部分的厚度薄。
对于上述站台门装置,优选的是,所述透过构件在与所述开闭方向和所述厚度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上插入于所述接触构件,在所述弹性构件的位于所述轨道侧的部分设置有在所述上下方向上向从所述接触构件拆卸所述透过构件的方向延伸的折返部,在所述弹性构件的位于所述站台侧的部分未设置所述折返部。
对于上述站台门装置,优选的是,所述门是用于划分所述站台侧和轨道侧的门,所述接触构件在所述透过构件的厚度方向上以夹持所述透过构件的方式保持所述透过构件,所述接触构件的位于所述站台侧的部分与所述透过构件之间的间隙比所述接触构件的位于所述轨道侧的部分与所述透过构件之间的间隙窄。
对于上述站台门装置,优选的是,所述门是用于划分所述站台侧和轨道侧的门,在所述透过构件的厚度方向上,所述轨道部的中心位于比所述透过构件的厚度方向的中心靠所述轨道的位置。
对于上述站台门装置,优选的是,在所述弹性构件设置有在与所述开闭方向和所述厚度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上进行与所述接触构件之间的定位的定位部。
对于上述站台门装置,优选的是,该站台门装置具备纵框,该纵框与所述一对门框连接,限制所述透过构件的所述开闭方向的移动。
对于上述站台门装置,优选的是,所述纵框具有供所述透过构件的与所述开闭方向正交的左右的端部嵌合的凹部,所述板状构件具备保持所述透过构件的所述左右的端部的弹性构件。
对于上述站台门装置,优选的是,所述门框和所述接触构件由铁、铝、以及不锈钢中任一者构成。
对于上述站台门装置,优选的是,所述透过构件的与所述开闭方向平行的两端部插入于一对所述门框,在所述透过构件的与所述开闭方向平行的两端部安装有在这两端部呈相同的形状的所述接触构件和弹性构件。
对于上述站台门装置,优选的是,所述门具备:第1门,其以能够在所述开闭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门收纳部;和第2门,其以能够在所述开闭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1门相对地移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1门,所述第1门和所述第2门利用在所述第1门和所述第2门呈相同的形状的所述接触构件和所述弹性构件安装。
解决上述问题的更换方法,其中,以能够在开闭方向上相对于设置于站台上的门收纳部进退的方式设置的门具备:一对门框,其在所述开闭方向上延伸;板状构件,其是板形状,上下的端部保持于所述一对门框;以及纵框,其与所述一对门框连接,限制所述板状构件的所述开闭方向的移动,并且,具有供所述板状构件的与所述开闭方向正交的端部嵌合的凹部,所述板状构件具备:透过构件,其是板形状,并且,透过光;弹性构件,其保持所述透过构件的上下的端部;以及接触构件,其保持所述弹性构件,并且,与所述门框接触,所述门框具备轨道部,该轨道部限制所述接触构件在所述门的厚度方向上的移动,并且,将所述接触构件保持成能够在所述开闭方向上滑动,该更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从所述门框拆卸所述纵框、解除所述板状构件的所述开闭方向的移动的限制的解除步骤;从所述门框的所述轨道部拉出所述板状构件的拉出步骤;从所述板状构件拆卸所述接触构件和所述弹性构件的拆卸步骤;将所述弹性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透过构件的各端部的安装步骤;使安装有所述弹性构件的所述透过构件保持于所述接触构件的保持步骤;将保持着所述透过构件的所述接触构件在所述开闭方向上插入于所述门框的所述轨道部的插入步骤;以及使所述纵框与所述透过构件的同所述开闭方向正交的端部嵌合、并且将所述纵框与所述门框连接的连接步骤。
根据上述方法,在更换透过构件之际,通过将板状构件在开闭方向上从门框拉出,能够从门框拆卸板状构件,通过将板状构件在开闭方向上插入于门框,能够将板状构件安装于门框。因此,能够仅更换透过构件。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仅更换透过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站台门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站台门装置的从第2门拆掉纵框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站台门装置的从第2门拆卸板状构件的中途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站台门装置的第1门和第2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站台门装置的第1门的上部的安装构造的剖视放大图。
图6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站台门装置的第2门的上部的安装构造的剖视放大图。
图7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站台门装置的第1门的门尾和门头的安装构造的剖视放大图。
图8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站台门装置的第2门的门尾和门头的安装构造的剖视放大图。
图9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站台门装置的弹性构件相对于透过构件的安装的主视图。
图10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站台门装置的在透过构件安装有弹性构件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1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站台门装置的弹性构件相对于透过构件的安装的侧视放大图。
图12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站台门装置的接触构件相对于透过构件的安装的侧视放大图。
图13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站台门装置的板状构件相对于门框的安装的主视图。
图14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站台门装置的纵框相对于门框的安装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2、轨道;3、站台;5、站台门装置;10、门收纳部;11、第1上轨道;12、第1下轨道;20、第1门;20A、板状构件;21、透过构件;21A、上端部;21B、下端部;21C、门尾端部;21D、门头端部;22、门框;22A、轨道部;23、接触构件;23A、被嵌合部;23B、保持部;23B1、第1部;23B2、第2部;24、弹性构件;24A、第1部;24B、第2部;24C、折返部;24D、定位部;25、第1上突条部;26、第1下突条部;27、第2上突条部;28、第2下突条部;29、纵框;29A、凹部;30、第2门;30A、板状构件;31、透过构件;32、门框;32A、轨道部;33、接触构件;33A、被嵌合部;33B、保持部;33B1、第1部;33B2、第2部;34、弹性构件;34A、第1部;34B、第2部;34C、折返部;34D、定位部;35、第2上轨道;36、第2下轨道;37、纵框;37A、凹部;38、门头构件;39、缓冲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14而对站台门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站台门装置5具备门收纳部10、第1门20、以及第2门30。门收纳部10固定于站台3。第1门20和第2门30是双层拉门,以能够在开闭方向上相对于门收纳部10进退的方式设置。第1门20以能够在开闭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支承于门收纳部10。第2门30以能够在开闭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支承于第1门20。第1门20和第2门30以能够分别相对于门收纳部10的两侧面进退的方式设置,但仅图示右侧的门,省略了左侧的门。此外,第1门20和第2门30也可以以能够仅相对于门收纳部10的左右中任一侧进退的方式设置。
如图2和图3所示,第1门20具备板状构件20A和在开闭方向上延伸的一对门框22。板状构件20A是板形状。板状构件20A的上下的端部保持于一对门框22。第2门30具备板状构件30A和在开闭方向上延伸的一对门框32。板状构件30A是板形状。板状构件30A的上下的端部保持于一对门框32。
第2门30具备纵框37,该纵框37与一对门框32连接,限制板状构件30A的开闭方向的移动。板状构件30A能够相对于门框32拆装。通过从门框32拆卸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纵框37并从门框32拉出板状构件30A,从而能够拆卸该板状构件30A。第1门20也与第2门30同样地,板状构件20A能够相对于门框22拆装。第1门20具备纵框29,该纵框29与一对门框22连接,限制板状构件20A的开闭方向的移动。通过从门框22拆卸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纵框29并从门框22拉出板状构件20A,从而能够拆卸该板状构件20A。
如图4所示,第1门20和第2门30是划分站台3侧和轨道2侧的门。第1门20的第1上突条部25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设置于门收纳部10的第1上轨道11嵌合,第1下突条部26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设置于门收纳部10的第1下轨道12嵌合。第1门20由第1上轨道11和第1下轨道12保持成能够滑动。因此,第1门20能够在开闭方向上相对于门收纳部10移动。
第2门30的第2上突条部27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设置于第1门20的第2上轨道35嵌合,第2下突条部28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设置于第1门20的第2下轨道36嵌合。第2门30由第2上轨道35和第2下轨道36保持成能够滑动。因此,第2门30能够在开闭方向上相对于第1门20移动。
如图5所示,板状构件20A具备透过构件21、接触构件23、以及弹性构件24。透过构件21是板形状,并且,既可以是透过光的玻璃、树脂等透明构件,也可以是不透明构件。门框22和接触构件23由铁、铝、以及不锈钢中任一者构成。在门框22设置有在开闭方向上延伸的轨道部22A。在透过构件21的厚度方向上,轨道部22A的中心P1位于比透过构件21的中心P2靠轨道2的位置。由此,能够确保门框22的靠站台3侧的部分的厚度T5。
接触构件23具有被嵌合部23A和保持部23B。被嵌合部23A是在开闭方向上延伸的突条部。被嵌合部23A以能够在开闭方向上滑动的方式与轨道部22A嵌合。保持部23B保持透过构件21的上端部21A和下端部21B。接触构件23是以不使透过构件21的端部偏离的方式按压该透过构件21的端部的构件,且是称为压边件的构件。弹性构件24配置于透过构件21与保持部23B之间。
保持部23B的截面呈U字状。保持部23B的位于站台3侧的第1部23B1与透过构件21之间的间隙W1比保持部23B的位于轨道2侧的第2部23B2与透过构件21之间的间隙W2窄(W1<W2)。
弹性构件24的截面呈U字状。弹性构件24在透过构件21的厚度方向上以夹持透过构件21的方式配置于透过构件21与保持部23B之间。弹性构件24的位于站台3侧的第1部24A的厚度T1比弹性构件24的位于轨道2侧的第2部24B的厚度T2薄(T1<T2)。
在弹性构件24的位于轨道2侧的第2部24B设置有折返部24C。在弹性构件24的位于站台3侧的第1部24A未设置折返部。透过构件21在与开闭方向和厚度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上相对于接触构件23向上方向插入。折返部24C向从接触构件23拆卸透过构件21的方向即下方向延伸。折返部24C设置有多个,倾斜向下延伸。若折返部24C插入于接触构件23,则与接触构件23接触而向下方弯曲。若要从接触构件23拔出透过构件21,则接触构件23与折返部24C之间的摩擦阻力变大,折返部24C作为防脱部发挥功能。
在弹性构件24的上部设置有定位部24D。定位部24D在与板状构件20A的开闭方向和厚度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上进行弹性构件24与保持部23B之间的定位。定位部24D是向上方突出的多个凸部。在将透过构件21插入到接触构件23时,定位部24D的顶端与接触构件23的保持部23B抵接,从而进行定位。此外,通过定位部24D弯曲,能够容许透过构件21的上下方向的长度相对于门框22具有些许的误差的情况。
如图4所示,板状构件20A的与开闭方向平行的上端部21A和下端部21B插入于上下一对门框22。在板状构件20A的与开闭方向平行的上端部21A和下端部21B安装有在上端部21A和下端部21B呈相同的形状的接触构件23和弹性构件24。
如图6所示,板状构件30A具备透过构件31、接触构件33、以及弹性构件34。透过构件31是板形状,并且,既可以是透过光的玻璃、树脂等透明构件,也可以是不透明构件。门框32和接触构件33由铁、铝、以及不锈钢中任一者构成。在门框32设置有在开闭方向上延伸的轨道部32A。在透过构件31的厚度方向上,轨道部32A的中心P3位于比透过构件31的中心P4靠轨道2的位置。由此,能够确保门框32的靠站台3侧的部分的厚度T6。
接触构件33具有被嵌合部33A和保持部33B。被嵌合部33A是在开闭方向上延伸的突条部。被嵌合部33A以能够在开闭方向上滑动的方式与轨道部32A嵌合。保持部33B保持透过构件31的上端部31A和下端部31B。接触构件33是以不使透过构件31的端部偏离的方式按压该透过构件31的端部的构件,且是称为压边件的构件。弹性构件34配置于透过构件31与保持部33B之间。
保持部33B的截面呈U字状。保持部33B的位于站台3侧的第1部33B1与透过构件31之间的间隙W3比保持部33B的位于轨道2侧的第2部33B2与透过构件31之间的间隙W4窄(W3<W4)。
弹性构件34的截面呈U字状。弹性构件34在透过构件31的厚度方向上以夹持透过构件31的方式配置于透过构件31与保持部33B之间。弹性构件34的位于站台3侧的第1部34A的厚度T3比弹性构件34的位于轨道2侧的第2部34B的厚度T4薄(T3<T4)。
在弹性构件34的位于轨道2侧的第2部34B设置有折返部34C。在弹性构件34的位于站台3侧的第1部34A未设置折返部。透过构件31相对于接触构件33向上方向插入。折返部34C向与透过构件31插入于接触构件33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即下方向延伸。折返部34C设置有多个,倾斜向下延伸。若折返部34C插入于接触构件33,则与接触构件33接触而向下方弯曲。若要从接触构件33拔出透过构件31,则接触构件33与折返部34C之间的摩擦阻力变大,折返部34C作为防脱部发挥功能。
在弹性构件34的上部设置有定位部34D。定位部34D在与板状构件30A的开闭方向和厚度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上进行弹性构件34与保持部33B之间的定位。定位部34D是向上方突出的多个凸部。在将透过构件31插入到接触构件33时,定位部34D的顶端与接触构件33的保持部33B抵接,从而进行定位。此外,通过定位部34D弯曲,能够容许透过构件31的上下方向的长度相对于门框32具有些许的误差的情况。
如图4所示,透过构件31的与开闭方向平行的上端部31A和下端部31B插入于上下一对门框32。在透过构件31的与开闭方向平行的上端部31A和下端部31B安装有在上端部31A和下端部31B呈相同的形状的接触构件33和弹性构件34。第1门20的接触构件23与第2门30的接触构件33是相同的形状。第1门20的弹性构件24与第2门30的弹性构件34是相同的形状。因而,第1门20和第2门30利用在第1门20和第2门30呈相同的形状的接触构件和弹性构件安装。
如图7所示,在第1门20的门头和门尾分别设置有纵框29和弹性构件24。纵框29在透过构件21的上下方向上延伸。纵框29具有供透过构件21的与开闭方向正交的端部嵌合的凹部29A。弹性构件24配置于透过构件21与凹部29A之间。弹性构件24是与配置到透过构件21与接触构件23之间的弹性构件24相同形状的构件。透过构件21在开闭方向上相对于纵框29插入。在纵框29与弹性构件24之间未设置接触构件23。纵框29螺钉固定于门框22。此外,纵框29也可以不是利用螺钉、而是利用卡合构造与门框22连接。
如图8所示,在第2门30的门头和门尾分别设置有纵框37和弹性构件34。纵框37在透过构件31的上下方向上延伸。纵框37具有供透过构件31的与开闭方向正交的端部嵌合的凹部37A。弹性构件34配置于透过构件31与凹部37A之间。弹性构件34是与配置到透过构件31与接触构件33之间的弹性构件34相同形状的构件。透过构件31在开闭方向上相对于纵框37插入。在纵框37与弹性构件34之间未设置接触构件33。在门头的纵框37设置有门头构件38。在门头构件38的顶端安装有缓冲构件39。门头构件和缓冲构件39是缓和由与相对的门、障碍物接触导致的冲击的部分。纵框37螺钉固定于门框32。此外,纵框37也可以不是利用螺钉、而是利用卡合构造与门框32连接。
接着,参照图9~图14而对如上述那样构成的站台门装置5的第2门30的透过构件31的更换方法进行说明。其中,说明将第2门30的透过构件31更换成别的透过构件31时的作业。此外,第1门20也能够以相同的作业更换透过构件21。
首先,如图2所示,作业人员进行解除步骤。作业人员从一对门框32拆卸纵框37,解除板状构件30A的开闭方向的移动的限制。通过使螺钉松动而卸下螺钉,能够从门框32拆卸纵框37。
如图3所示,作业人员进行拉出步骤。作业人员从一对门框32的轨道部32A拉出板状构件30A。接触构件33能够相对于门框32的轨道部32A滑动,因此,能够将板状构件30A在开闭方向上容易地拉出。
作业人员进行拆卸步骤。作业人员从板状构件30A拆卸接触构件33和弹性构件34。向上方向拆卸已保持到透过构件31的接触构件33。进一步向上方向拆卸已保持到透过构件31的弹性构件34。
如图9所示,作业人员拿来要新安装的透过构件31而进行安装步骤。作业人员将在拆卸步骤中所拆卸的弹性构件34分别安装于透过构件31的各端部。弹性构件34既可以挪用已安装到已设的透过构件31的构件,也可以使用新的构件。弹性构件34以夹持透过构件31的方式嵌合。安装于透过构件31的上端部31A的弹性构件34从透过构件31的上方嵌合。安装于透过构件31的下端部31B的弹性构件34从透过构件31的下方嵌合。安装于透过构件31的门尾端部31C的弹性构件34从透过构件31的左方嵌合。安装于透过构件31的门头端部31D的弹性构件34从透过构件31的右方嵌合。
如图10所示,安装于透过构件31的上端部31A和下端部31B的弹性构件34的长度直到透过构件31的两角为止。安装于透过构件31的门尾端部31C和门头端部31D的弹性构件34的长度成为避开了安装于透过构件31的上端部31A和下端部31B的弹性构件34的长度。
如图11所示,弹性构件34与透过构件31嵌合。透过构件31由弹性构件34的第1部34A和第2部34B夹持。透过构件31的上端部31A和下端部31B与弹性构件34的内侧底面接触。
接下来,如图12所示,作业人员进行保持步骤。作业人员使安装有弹性构件34的透过构件31保持于在拆卸步骤中拆卸的接触构件33的保持部33B。接触构件33既可以挪用已安装到已设的透过构件31的构件,也可以使用新的构件。安装有弹性构件34的透过构件31插入于接触构件33的保持部33B。此时,弹性构件34的折返部34C与保持部33B的第2部33B2接触而一边弯曲一边插入。并且,在弹性构件34的定位部34D与保持部33B的内侧底面接触了时停止插入。透过构件31由保持部33B的第1部33B1和第2部33B2夹持。接触构件33难以相对于弹性构件34拔出。
接下来,如图13所示,作业人员进行插入步骤。作业人员将保持着透过构件31的接触构件33的被嵌合部33A在开闭方向上插入于门框32的轨道部32A。门框32和接触构件33由铁、铝、以及不锈钢中任一者构成。因此,成为刚性较高的材料彼此的滑动,接触构件33相对于门框32的移动较容易。若透过构件31的门尾端部31C在开闭方向上移动到门尾,则插入于门尾的纵框37的凹部37A。透过构件31的门尾端部31C保持于门尾的纵框37。
接下来,如图14所示,作业人员进行嵌合步骤。作业人员使门头的纵框37与透过构件31的门头端部31D嵌合。透过构件31的门头端部31D插入于门头的纵框37的凹部37A。透过构件31的门头端部31D保持于门头的纵框37。门头的纵框37螺钉固定于上下的门框32。因而,能够将新的透过构件31安装于第2门30。此外,通过进行相反的顺序,能够拆卸透过构件31。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
(1)在更换透过构件21、31之际,通过使板状构件20A、30A在开闭方向上自门框22、32滑动,能够从门框22、32拆卸板状构件20A、30A。因此,能够仅更换透过构件21、31。
(2)弹性构件24、34的靠站台3侧的第1部24A、34A的厚度T1、T3比弹性构件24、34的靠轨道2侧的第2部24B、34B的厚度T2、T4薄。因此,能够抑制由弹性构件24、34形成的距透过构件21、31的站台3侧的面的高度,能够抑制在打开第1门20和第2门30时手指被卷入。
(3)由于设置于弹性构件24、34的折返部24C、34C,难以将透过构件21、31向从接触构件23、33拆卸的方向拔出。另外,仅在保持部23B、33B的靠轨道2侧的第2部23B2、33B2设置有折返部24C、34C。因此,仅在轨道2侧,由于折返部24C、34C而保持部23B、33B的厚度T2、T4增加,能够抑制由弹性构件24、34形成的距透过构件21、31的站台3侧的面的高度,能够抑制在打开第1门20和第2门30时手指被卷入。
(4)保持部23B的位于站台3侧的第1部23B1与透过构件21、31之间的间隙W1、W3比保持部23B的位于轨道2侧的第2部23B2与透过构件21、31之间的间隙W2、W4窄。因此,能够抑制由接触构件23、33形成的距透过构件21、31的站台3侧的面的高度,能够抑制在打开第1门20和第2门30时手指被卷入。
(5)轨道部22A、32A的中心P1、P3位于比透过构件21、31的中心P2、P4靠轨道2的位置。因此,能够确保门框22、32的站台3侧的部分的厚度T5、T6,因此,能够提高门框22、32的强度,并且,制造较容易。
(6)在将弹性构件24、34插入到接触构件23、33的保持部23B、33B时,保持部23B、33B中的弹性构件24、34的位置在上下方向上由定位部24D、34D决定,透过构件21、31相对于接触构件23、33的定位较容易。
(7)限制透过构件21、31的开闭方向的移动的纵框29、37与一对门框22、32连接。因此,通过将纵框29、37从门框22、32拆卸,能够使透过构件21、31在开闭方向上移动。
(8)透过构件21、31隔着弹性构件24、34与纵框29、37的凹部29A、37A嵌合,因此,将透过构件21、31安装于纵框29、37较容易。因而,能够仅更换透过构件21、31。
(9)门框22、32和接触构件23、33由铁、铝、以及不锈钢中任一种材料构成。因此,成为刚性较高的材料彼此的滑动,接触构件23、33相对于门框22、32的拆装较容易。
(10)在上下和左右的端部呈相同的形状的接触构件23、33和弹性构件24、34安装于透过构件21、31,因此,不必准备多种接触构件23、33和弹性构件24、34。
(11)在第1门20和第2门30呈相同的形状的接触构件23、33和弹性构件24、34安装于透过构件21、31,因此,不必准备多种接触构件23、33和弹性构件24、34。
(其他实施方式)
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如以下这样变更而实施。上述实施方式和以下的变更例能够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相互组合而实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1门20和第2门30呈相同的形状的接触构件23、33和弹性构件24、34安装到透过构件21、31。然而,也可以将在第1门20和第2门30呈不同的形状的接触构件和弹性构件安装于透过构件21、3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在上下和左右的端部呈相同的形状的接触构件23、33和弹性构件24、34安装到透过构件21、31。然而,也可以将在上下和左右的端部呈不同的形状的接触构件和弹性构件安装于透过构件21、3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门框22、32和接触构件23、33由铁、铝、以及不锈钢中任一种材料构成。然而,门框22、32和接触构件23、33也可以由除了铁、铝、以及不锈钢以外的树脂、木材等其他材料构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纵框29、37设置有凹部29A、37A。然而,也可以省略纵框29、37的凹部29A、37A。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纵框29、37限制了板状构件20A、30A的开闭方向的移动。然而,也可以省略纵框29、37的结构。另外,也可以设置如下卡合构造:通过使板状构件20A、30A在开闭方向上向门框22、32滑动,板状构件20A、30A与门框22、32卡合。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弹性构件24、34设置有定位部24D、34D。然而,也可以省略弹性构件24、34的定位部24D、34D。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弹性构件24、34设置有折返部24C、34C。然而,也可以省略弹性构件24、34的折返部24C、34C。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轨道部22A、32A的中心P1、P3位于比透过构件21、31的中心P2、P4靠轨道2的位置。然而,轨道部22A、32A的中心P1、P3与透过构件21、31的中心P2、P4也可以位于相同的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保持部23B的位于站台3侧的第1部23B1与透过构件21、31之间的间隙W1、W3比保持部23B的位于轨道2侧的第2部23B2与透过构件21、31之间的间隙W2、W4窄。然而,保持部23B的位于站台3侧的第1部23B1与透过构件21、31之间的间隙W1、W3也可以同保持部23B的位于轨道2侧的第2部23B2与透过构件21、31之间的间隙W2、W4相同。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弹性构件24、34的靠站台3侧的第1部24A、34A的厚度T1、T3比弹性构件24、34的靠轨道2侧的第2部24B、34B的厚度T2、T4薄。然而,弹性构件24、34的靠站台3侧的第1部24A、34A的厚度T1、T3也可以与弹性构件24、34的靠轨道2侧的第2部24B、34B的厚度T2、T4相同。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双层拉门,但既可以是三层拉门,也可以是1扇拉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门收纳部10固定到站台3,但门收纳部也可以以能够在站台上移动的方式设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多个物体构成的构件既可以使该多个物体一体化,相反,能够将由一个物体构成的构件分成多个物体。不管是否一体化,都以能够达成发明的目的的方式构成即可。

Claims (12)

1.一种站台门装置,其具备:门收纳部,其设置于站台上;和门,其以能够在开闭方向上相对于所述门收纳部进退的方式设置,在该站台门装置中,
所述门具备:
一对门框,其在所述开闭方向上延伸;和
板状构件,其是板形状,上下的端部保持于所述一对门框,
所述板状构件具备:
透过构件,其是板形状,并且,透过光;
弹性构件,其保持所述透过构件的上下的端部;以及
接触构件,其保持所述弹性构件,并且,与所述门框接触,
所述门框具备轨道部,该轨道部限制所述接触构件在所述门的厚度方向上的移动,并且,将所述接触构件保持成能够在所述开闭方向上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门装置,其中,
所述门是划分所述站台侧和轨道侧的门,
所述弹性构件在所述透过构件的厚度方向上以夹持所述透过构件的方式配置于所述透过构件与所述接触构件之间,
所述弹性构件的位于所述站台侧的部分的厚度比所述弹性构件的位于所述轨道侧的部分的厚度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站台门装置,其中,
所述透过构件在与所述开闭方向和所述厚度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上插入于所述接触构件,
在所述弹性构件的位于所述轨道侧的部分设置有在所述上下方向上向从所述接触构件拆卸所述透过构件的方向延伸的折返部,
在所述弹性构件的位于所述站台侧的部分未设置所述折返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站台门装置,其中,
所述门是用于划分所述站台侧和轨道侧的门,
所述接触构件在所述透过构件的厚度方向上以夹持所述透过构件的方式保持所述透过构件,
所述接触构件的位于所述站台侧的部分与所述透过构件之间的间隙比所述接触构件的位于所述轨道侧的部分与所述透过构件之间的间隙窄。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站台门装置,其中,
所述门是用于划分所述站台侧和轨道侧的门,
在所述透过构件的厚度方向上,所述轨道部的中心位于比所述透过构件的厚度方向的中心靠所述轨道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站台门装置,其中,
在所述弹性构件设置有在与所述开闭方向和所述厚度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上进行与所述接触构件之间的定位的定位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站台门装置,其中,
该站台门装置具备纵框,该纵框与所述一对门框连接,限制所述透过构件的所述开闭方向的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站台门装置,其中,
所述纵框具有供所述透过构件的与所述开闭方向正交的左右的端部嵌合的凹部,
所述板状构件具备保持所述透过构件的所述左右的端部的弹性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站台门装置,其中,
所述门框和所述接触构件由铁、铝、以及不锈钢中任一者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站台门装置,其中,
所述透过构件的与所述开闭方向平行的两端部插入于一对所述门框,
在所述透过构件的与所述开闭方向平行的两端部安装有在这两端部呈相同的形状的所述接触构件和弹性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站台门装置,其中,
所述门具备:第1门,其以能够在所述开闭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门收纳部;和第2门,其以能够在所述开闭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1门相对地移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1门,
所述第1门和所述第2门利用在所述第1门和所述第2门呈相同的形状的所述接触构件和所述弹性构件安装。
12.一种更换方法,其中,
以能够在开闭方向上相对于设置于站台上的门收纳部进退的方式设置的门具备:
一对门框,其在所述开闭方向上延伸;
板状构件,其是板形状,上下的端部保持于所述一对门框;以及
纵框,其与所述一对门框连接,限制所述板状构件的所述开闭方向的移动,并且,具有供所述板状构件的与所述开闭方向正交的端部嵌合的凹部,
所述板状构件具备:
透过构件,其是板形状,并且,透过光;
弹性构件,其保持所述透过构件的上下的端部;以及
接触构件,其保持所述弹性构件,并且,与所述门框接触,
所述门框具备轨道部,该轨道部限制所述接触构件在所述门的厚度方向上的移动,并且,将所述接触构件保持成能够在所述开闭方向上滑动,
该更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从所述门框拆卸所述纵框、解除所述板状构件的所述开闭方向的移动的限制的解除步骤;
从所述门框的所述轨道部拉出所述板状构件的拉出步骤;
从所述板状构件拆卸所述接触构件和所述弹性构件的拆卸步骤;
将所述弹性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透过构件的各端部的安装步骤;
使安装有所述弹性构件的所述透过构件保持于所述接触构件的保持步骤;
将保持着所述透过构件的所述接触构件在所述开闭方向上插入于所述门框的所述轨道部的插入步骤;以及
使所述纵框与所述透过构件的同所述开闭方向正交的端部嵌合、并且将所述纵框与所述门框连接的连接步骤。
CN202111634328.5A 2021-02-26 2021-12-23 站台门装置和更换方法 Pending CN11495453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30993A JP2022131831A (ja) 2021-02-26 2021-02-26 ホームドア装置及び交換方法
JP2021-030993 2021-02-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54537A true CN114954537A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74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34328.5A Pending CN114954537A (zh) 2021-02-26 2021-12-23 站台门装置和更换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131831A (zh)
CN (1) CN114954537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65755A (en) * 1977-04-20 1980-04-23 Nardozzi M Rapid transit system
JP2002248037A (ja) * 2001-02-27 2002-09-03 Masao Hasegawa フレーム構造体
CN1498805A (zh) * 2002-10-29 2004-05-26 株式会社纳博克 双滑动式站台门
JP2010105545A (ja) * 2008-10-30 2010-05-13 East Japan Railway Co ホームドア装置
JP2010260397A (ja) * 2009-04-30 2010-11-18 Nippon Signal Co Ltd:The ホームドア装置
JP2012051473A (ja) * 2010-09-01 2012-03-15 Nabtesco Corp プラットホームドア装置
JP2017081369A (ja) * 2015-10-27 2017-05-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可動式ホーム柵及び可動式ホーム柵の透明部材交換方法
CN209704370U (zh) * 2018-09-14 2019-11-29 浙江创嘉机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屏蔽门玻璃安装机构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65755A (en) * 1977-04-20 1980-04-23 Nardozzi M Rapid transit system
JP2002248037A (ja) * 2001-02-27 2002-09-03 Masao Hasegawa フレーム構造体
CN1498805A (zh) * 2002-10-29 2004-05-26 株式会社纳博克 双滑动式站台门
JP2010105545A (ja) * 2008-10-30 2010-05-13 East Japan Railway Co ホームドア装置
JP2010260397A (ja) * 2009-04-30 2010-11-18 Nippon Signal Co Ltd:The ホームドア装置
JP2012051473A (ja) * 2010-09-01 2012-03-15 Nabtesco Corp プラットホームドア装置
JP2017081369A (ja) * 2015-10-27 2017-05-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可動式ホーム柵及び可動式ホーム柵の透明部材交換方法
CN209704370U (zh) * 2018-09-14 2019-11-29 浙江创嘉机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屏蔽门玻璃安装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131831A (ja) 2022-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04082B2 (en) Camera unit
US20170129318A1 (en) Side door for vehicle
JP2014234040A (ja) ウインドウガラスの支持構造
CN104870734B (zh) 用于能与闭锁楔模块可拆卸地耦连以实现车门与车身的侧壁框架连接的支承颚模块的覆盖装置
CN111787824A (zh) 拉链单元、移动引导装置及移动引导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14954537A (zh) 站台门装置和更换方法
JP2016048017A (ja) 窓ガラス支持構造及びその窓ガラス支持構造を備える昇降装置
US20010039763A1 (en) Window sash
KR101989857B1 (ko) 자동차 윈도우 레귤레이터의 클램프 및 레일 수직 끼움 구조와 이를 이용한 조립방법
KR20190057781A (ko) 도어의 웨더스트립 체결구조
KR950034661A (ko) 기판용 카세트에 있어서의 사이드레일 및 기판용 카세트
JP2610448B2 (ja) シールドガラスの位置決め用クリップ
JP5623830B2 (ja) プラットホームドア装置
JP4493100B2 (ja) サッシ窓
JP6524289B1 (ja) 窓付きドアパネル
KR20170119959A (ko) 윈도우 레귤레이터
KR102449263B1 (ko) 전기자동차용 배터리 모듈 케이스
KR200456615Y1 (ko) 철도차량의 객실파티션용 방풍구조체
US20230083306A1 (en) Vehicle side structure
KR102689902B1 (ko) 창호용 레일 스토퍼
JP7333018B2 (ja) ウエストシール取付構造
CN113966309B (zh) 电梯门
CN113573927B (zh) 罩构件及罩构件安装结构
JP5016536B2 (ja) 戸当たり
CN111301119B (zh) 一种滑动窗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